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5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17-02

压疮,俗称席疮、褥疮,是指局 部 组 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易发生坐骨结节、足根部等骨质突出部位,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如高位截瘫患者。不少医护人员认为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几率不大因而忽视了术中压疮的护理工作。我院一直比较重视术中压疮的预防工作,现将进行总结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2年8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过手术的134患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74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47岁,平均手术时间为3.1h-3.7h。手术类型主要有:普外44例,泌尿外科27例,骨外科23例,妇科21例,胸外科19例。术中采取了仰卧、侧卧、俯卧、截石等卧位。

1.2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了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否发生压疮将134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总结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该阶段的护理主要是做好评估工作,及时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告之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皮肤情况、手术方式等进行科学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预计手术的时间、是否需要输血、可能诱发压疮的因素等,以便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

1.2.2术中护理在实施手术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保证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②灵活利用垫,让患者保持合理姿势――术处充分显露、呼吸顺畅、稳固安全。③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强患者信心;每隔1-2h对处于受压状态的皮肤进行适度按摩;临时需要调整手术床位置时,要对患者的身体安全进行充分保护。④将温度调到患者舒适的度数,同时确保患者皮肤的干燥。做好一切细节处防护,避免漏尿、消毒液、体液以及冲洗液等接触到被压皮肤。⑤随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1.2.3术后护理手术后的6d内是压疮的一般发生期,这其中又以1-3d期间内的发病率最高[2]。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心态,及时合理地对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避免术中的压力部位再长时间受压。

1.3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所有患者的基本指标进行分析,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由于我院采取了有效的术中预防护理,134例患者中只有7例患者出现压疮并且经过及时治疗这7例患者也都康复出院了。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手术压疮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虽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但依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导致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如患者自身身体条件较差、麻醉、手术时间过长、手术环境潮湿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术中护理工作不足,使患者的身体局部受到长时间的压力,血液循环不畅。临床实践表明,术中压疮预防措施不到位的话,其发病率可达到66%[3],而做好预防护理时,压疮发生率可以降到4.4%以下甚至完全避免术中压疮的发生。

要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护理,第一,需要培养起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让护理人员时刻铭记“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第二,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有效避免术中压疮的手术摆放。第三,术中压疮预防是一项系统工作,术前评估、术中预防、术后监测这三部分护理人员都要做好。最后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要与实施手术的医生默契配合,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

由于麻醉等原因,手术中的患者行为和能力受到限制,无法自行采取措施排除压疮的发生,这就需要术中的护理人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密切关注术中患者的身体特征,帮助患者处于舒适正确的并保持患者受压部位的干燥,从每一个细节上做好预防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篇2

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仍是术中压疮的形成因素,其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疮最主要的因素,术中无法改变更加重了垂直压力。但组织耐力亦起着重要作用。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可分为手术室特异性、外源性和内源性这三种。

1.1与患者相关的内源性危险因素

1.1.1年龄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ey Panel ,NPUAP)研究证实表明,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据统计40岁以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患者的6~7倍[5],老年人发生术后压疮的危险性增加2倍[6],而目前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1.1.2体型及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营养的供应是任何压疮预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极易发生压疮。研究表明,当血清蛋白低于30g/L时,压疮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加强营养补充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可减少压疮的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肥胖者体表皮肤承受的压力增加,也是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1.1.3疾病因素 氧供减少,反应性充血延迟和血流闭塞加快可能使增加压疮发病的机制。另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恶病质、负氮平衡、免疫系统疾病、神经丧失感觉和风湿性疾病等疾病因素也使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增高。

1.2与患者相关的外源性危险因素

1.2.1压力 即重力是受力面上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7]。高压形成的溃疡比低压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时会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液供给减少或停止而使局部缺血缺氧发生组织坏死[8]。压力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界面压(16~32mmHg)的外源性压力可引起毛细血管血流闭塞和组织缺血,而压力、缺血缺氧的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很重要。

1.2.2摩擦力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皮肤在固定的粗糙面(如床单、约束带等)上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摩擦性损伤可比较表浅,亦可累积深部组织[9]。

1.2.3剪切力 正常的皮肤以疏松的皮下组织与肌肉或骨骼相连,当患者斜躺或半坐卧位时,骨处皮肤被绷紧而成为剪切力,将供应皮肤的血管扯扁,如此也可能导致皮肤的缺氧及坏死[7,9]。临床上常见的是床单、衣服未拉平整所形成的纹路与皮肤接触面,也可能造成这种状态[10]。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1.3与手术室相关的特异性危险因素

1.3.1手术时间及类型的因素 颅脑、脊柱、心脏、血管、肝脏等手术,由于及手术时间关系,是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形成与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手术进行的时间越长,机体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状态或低灌注的时间越长,导致受压部位的表皮温度越低,患者长时间固定于一种,损伤的发生率也就越高。Hoshowsky 等认为手术时间>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Schoohoven等发现手术时间>4h,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发生率增加33%[11],在9.3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引起压疮。

1.3.2手术因素 手术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不合理的手术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等,还会使患者受压部位的压力增高,而俯卧位比仰卧位更易发生术中压疮,极大地提高了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1.3.3麻醉因素 由于物的阻滞作用,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肌肉松弛,各种感觉丧失,保护性反射作用消失[12],使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发生异常受阻。此外,由于的影响,患者机体会发生反应迟钝甚至暂时丧失知觉的反应,这些都会加重机体组织的缺氧,导致无氧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

1.3.4湿度和温度因素 体温的变化也是发生术中压疮的重要因素,体温每升高1°C,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压疮的易感性,而体温过低时,外周血运不良,末梢血运循环障碍,导致受压区域血供减少也容易发生皮肤压疮[13,14]。手术中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大量冲洗液引起患者皮肤浸渍、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致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和摩擦的影响,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单上,增加了剪切力。过度潮湿还会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皮肤压疮的发生率较正常皮肤高出5倍。

1.3.5急性应激反应对压力敏感性增高和外伤因素 急性损伤的患者应对反应显著增高,压疮发生率高,而手术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强烈的应激原。某些急诊重症外伤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皮肤有严重的损伤,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还来不及对损伤处皮肤进行处理就行急诊手术,加上手术过程中对损伤处皮肤的压力、摩擦等,更诱发了压疮的发生。

1.3.6护理因素和术中对皮肤的意外损伤 不当的护理也造成了术中压疮的发生,比如移动患者时动作粗暴;备皮时引起的皮肤划伤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诱发压疮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压疮的发生,例如消毒时对皮肤脱碘的不彻底;碘伏烧伤;电刀灼伤等,都对皮肤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也是术中压疮的诱发因素。

2 术中压疮的预防

2.1加强术前访视和全面评估 压疮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首先加强术前访视,术前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可采用Braden评分表对患者进行压疮评分,对患者进行全身皮肤评估,特别是手术时间长、患者体质差及老年患者,对高分值的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术中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近年国内报道了针对不同压疮高危人群实施的危险评估和护理预防,结果表明压疮预防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15-17]。

2.2正确放置及合理使用垫 要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为原则。术前注意患者压疮的好发部位,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合理放置衬垫物和支撑物,安置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位置、支撑点、着力点和固定点,要满足手术和患者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不受损害。定时改变重量支撑部位,以减少压迫,注意足部不宜覆盖重被褥,也勿将器械桌压及肢体、足部等处,窝处用软垫垫高。术中加强巡视,检查患者是否改变;枕是否移动变位;并检查受压部位,如果局部皮肤受压发红,应立即将局部悬空,解除受压,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2.3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产生 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有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术中不宜使用普通床垫,应使用接触面压力较低的特殊床垫如高密度泡沫床垫和一些可以自动调节接触面压力的充气床垫,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率[18]。因为摩擦力和剪切力是发生压疮的两大危险因素,为起到预防作用,可适当抬高床头,以5°为宜[19],患者不宜滑动,减少局部剪切力,床单上平整无碎屑,保持清洁、干燥,床单潮湿要随时更换[20],更有效避免压疮发生。

2.5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 将凡士林预先涂于患者受压的皮肤处,使之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油性保护膜,保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或者使用减压泡沫敷料对局部皮肤进行保护,并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可增加皮肤的抗摩擦力。

2.6定时给受压部位进行减压 解除压迫是最有效地预防方法[21]。当手术超过1h时,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以减轻局部受压;约束带束缚松紧适宜,以护士通过一手指为宜,在使用约束带时也要加衬垫,术中每隔15~30min观察末梢血运情况和肢端温度、皮肤颜色等;术中加强对患者皮肤的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每2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提醒手术操作者术中勿将手压放在患者身上,防止增加外来的重力和压力。

2.7加强工作责任心 规范护理操作,避免损伤皮肤,在摆放及其他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特别是受压部位,避免拖拉等动作造成皮肤表皮的损失,同时还应避免受压部位皮肤的意外损伤。术中加强巡视,检查患者是否改变;枕是否移动变位;并检查受压部位,如果局部皮肤受压发红,应立即将局部悬空,解除受压,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2.8保暖及防潮 手术中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C~24°C,可以再手术室中放置加温器;酌情使用棉被和毛毯等遮盖物或者使用温毯机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胸腹腔时使用温冲洗液,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干燥。

2.9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巡回护士查体,检查患者是否有皮肤损伤,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手术结束后与医生共同进行查体,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并与外科护士认真交班。

3 小结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行为和能力受到限制,许多问题无法感知和发现,故所有的手术患者都是是发生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手术室护士是患者的保护者,术中应仔细巡视,细心观察、护理,对各种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每个细节做起,仔细评估术中重点受压部位情况,通过术前对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制定预防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手术患者的术中压疮预防工作,降低围手术前并发症,切实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质量。同时,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意识及管理意识,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股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2]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3]胡莉蓉.手术中压疮的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5.

[4]余小萍.压疮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76-78.

[5]冯聪勤.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03:197-198.

[6]Aronovitch SA .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anational study [J].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1,26(3)130.

[7]王翠茹.压疮的临床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2):58-59.

[8]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

[9]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10]陈筱云.压疮的治疗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

[11]杨英华,戴宝珍,顾沛,等.实用症状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52-62.

[12]王静,吴以平,丁启方.1379例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防范[J].河北医学,2006,11.

[13]MAKLEBUSTJ.Pressure ulcers :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J]. Nurs Clin North Am ,1987,22(2):359-377.

[14]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伦理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5.

[15]邵月萍,陈文英,戴云珍.压疮预防及护理单研制和临床使用[J].护理研究,2005,19(5A):831-832.

[16]薛晓玲,刘慧,景秀琛,等.3种评估表预测压疮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1.

[17]谢小燕,刘雪萍,周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杂志,2008,25(1):22-24.

[18]王英,蒙张敏,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37-39.

篇3

1.1外源性因素

1.1.1压力 压力是指支持平面对受压部位的力,对局部组织的压力主要由重力引起。以往认为压疮只发生于长期卧床者,但现在已经证实,只要施加足够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溃疡。在皮肤受到持续压力达9.33kPa(70mmHg)2h,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而且皮肤若长期持续受到较低的压力,所产生的伤害要大于高压在短时间所造成的伤害[4]。患者局部组织压力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重、手术及受力皮肤接触面积等。

1.1.2摩擦力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去除外层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所以要搬移处在高危险产生压疮的患者应该将之抬起来或者使用转移板或转移床等工具以减少摩擦产生。

1.1.3剪切力 剪切力是与组织表面平行的外力。由于剪力可以使血管发生扭曲,甚至完全关闭,从而影响局部组织血供而引起组织坏死。由于表皮的牵拉,皮下组织和比较深层的血管也会受到牵扯,使得此处血液循环减少,造成肌肉层、皮下组织、和表皮的缺血反应。

1.1.4潮湿 手术中患者的血液、体液、大量冲洗液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度增加,造成皮肤浸渍、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降低了皮肤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单上,增加了剪切力[6],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的产生。

1.1.5温度 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温度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要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7]。因此不合理使用热水袋、冰袋等也将影响局部代谢或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供而起到有害的作用。

1.2内源性因素

1.2.1年龄 老年人手术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老年人软组织弹性降低,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皮肤松弛、干燥,皮下组织萎缩变薄,极易出现压疮。

1.2.2体重 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患者的体重与压疮的受压程度成正比,当患者体重大导致压力增加,易发生压疮,而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皮肤着力点小相对压强变大也易发生压疮。

1.2.3疾病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病、贫血、瘫痪、恶性肿瘤、发热等。如:贫血、恶性肿瘤等造成的营养不良可造成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组织官器应激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再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者大约高出3倍,这是因为在组织受压期间,皮肤和肌肉的氧气不足引起缺血性损伤,从而导致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细胞和微血管损伤,可能是增加压疮发病率的重要原因[8]。

1.2.4心理因素

1.2.4.1应激 研究发现,急性应激使机体应对压力的敏感性增高,压疮发生率增高,急性应激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应对反应强烈且处在严重的消耗紊乱状态下,具备发生压疮的物质基础[9]。

1.2.4.2情绪低落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对手术治疗的不了解或是因意外损伤导致终身残疾,使患者身心倍受痛苦,产生悲观无望心理。而些心理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力下降而延迟创口愈合。

1.3手术相关因素 在临床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正确认识术中压疮的形成因素,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必备条件。

1.3.1手术 由于手术需要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保持一种被动,这样就使局部皮肤受压得不到缓解而增加压疮危险,合理放置,放置手术时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松紧适宜,同时充分暴露术野,避免由于放置不当引起急性压疮[10]。比如:90°正侧卧位着力点是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处,肌肉脂肪较薄,长时间受压已引起皮肤压疮[11],我们使用适合于各个受压部位的垫即降低压疮发生的可能。

1.3.2手术时间 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手术时间>2.5h是压疮危险指数,手术时间>4h,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发生增加33%[12]。手术时间较长并且手术为侧卧位和俯卧位的患者,是压疮好发的高危人群。

1.3.3麻醉因素 由于物对神经的阻滞作用,使受阻部位及以下的组织中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13],身体全部或部分知觉已消失,肌肉失去了自主调节能力,摆置手术后负重点和支点发生变化,增加了剪切力和摩擦力由此引起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极易形成压疮。

1.3.4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多数心理紧张,处于应激状态,使代谢紊乱内环境失衡也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术中压疮危险性评估

2.1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 压疮的预防是术中护理工作的难点. 目前,国内外对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有4种较为成熟和实用的量表,即Braden评分表、Norton评分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Anderson危险指标记分法,它们主要用于评估住院卧床患者、老年人,缺乏对手术患者术中危险因素的专用量化评分工具。 Waterlow量表中虽然涉及手术时间、大手术(腰以下创伤、脊柱创伤)两个手术要素,但评估内容显得笼统,对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预测性不强[11]。Norton量表该量表是由一项针对老年患者的研究发展而来。Barden评估量表是1987年以来美国健康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HCPR)推荐使用的一种预测压疮危险的工具。包括患者的知觉感觉、移动、活动能力和影响皮肤耐受力的因素(皮肤潮湿、营养状况、摩擦和剪切力)共6个因素来进行评估。

2.2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采用阳性预报率较高的评估工具去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并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评估工具只能用于预测压疮发成的危险程度,并不能说明压疮的严重程度。各种评估工具各自有其优缺点,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量表的信用度、效度及适用人群。

3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

3.1术前访视 术前进行访视,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做好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营养状态、心理状态、是否输血等,尽可能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3.2手术患者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仔细交接,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皮肤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皮肤要进行详细的描写,术中的防护措施、术中观察的具体情况都应仔细描述,术后皮肤有压红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要和病房护士仔细说明,避免继续受压。

3.3将护理经验、护理理论知识及手术医生的要求相结合,以保障患者的安全舒适为原则,制订出规范舒适的手术摆置方案及压疮预防措施,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垫,术中摆置要正确舒适,尽可能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压力,有效地递减了压力强度,减弱剪切力及摩擦力的伤害作用,起到保护骨突部位的作用,充分达到了预防压疮的目的。

3.4摆放手术前先判断患者身体哪些部位为术中的受压部位,将患者的骨隆突处、骨关节处及受压处的皮肤擦拭剂或使用减压贴,减少与手术床,垫产生的摩擦力。摆置过程中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摆放时动作轻巧柔和,协调一致,避免对固定点和着力点的压迫,既要保持所摆放的牢固性,还要保持的舒适性,既不妨碍患者呼吸和血液回流,更要注意避免对神经及组织的压迫和牵拉,充分暴露手术术野,利于术者操作。

3.5手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在发现不当时及时纠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病情允许和手术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对术中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6手术中除手术需要的降温应尽量注意保暖,防止患者体温过低引起血液循环减慢,皮肤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时,应先将血液自然复温,接近室温后再输入,术野应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7手术床上的床单要保持平整、干燥、床单干净无细小异物,减少与皮肤摩擦力以达到防压疮的目的。

4结论

从多学科的研究进展分析压疮形成的因素,从多层面、多角度的全面认识压疮,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在术中出现压疮的护理问题上,先找出手术中压疮方生的原因:如休克、贫血、心衰或机械通气、物的作用等,均可能改变血流,从而降低皮肤的抵抗力,使皮肤变干易裂,同时体温的变化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因素,床单上的浸渍和与皮肤产生的摩擦使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增加。以上各种因素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构成了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摆放手术所产生的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以及潮湿等构成了手术中压疮形成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术中压疮的发生,且内在因素的作用使机体丧失了活动这种防御机制,是术中压疮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各种因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用合适的垫,缓解身体局部所承受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保持受压部位皮肤的干燥,利用评估量表仔细评估压疮发生的风险,分析术中的重点受压部分,经常巡视,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我们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董桂福,李建华.术中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96-498.

[2]胡小琴,张金莲.手术中诱发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方[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92-93.

[3]赵艳丽,赵玉梅.术中压疮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临床医学,2012,11:4354-4355.

[4]陈俊华.预防压疮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1,32(8):1558-1560.

[5]陈碧贤,陈雪红.压疮的预防护理[J].北方药学,2010,7(5):41-43.

[6]鲁为凤,李福宣.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2,10(9):2436-2437.

[7]石梅春,李莉.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J].健康大视野,2009,7(11):283转317.

[8]刘迎春.手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及防护进展[J].当代护士,2013,1(中):6-7.

[9]胡军,王秀锋.压疮分期与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进展[J].上海护 理,2011,11(2):69-72.

[10]马小玲.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5-106.

篇4

压疮是临床护理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压疮重在预防,一旦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可能会因感染而致死亡。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300例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5月随机选择手术患者300例,其中男200例,女100例,年龄12~75岁,平均55岁;手术时间3~6小时,平均4.5小时;平卧位患者180例,侧卧位患者92例,俯卧位患者26例,坐卧位患者2例,采取压疮预防措施后,无1例因手术原因发生压疮。

压疮的发生机制

力学因素: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1]。研究提示若外界施与局部的压强超过终末毛细血管压的2倍,即9.3kPa,且持续在1~2小时之间,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若受压超过2小时以上,组织则会发生不可逆损害,从而发生压疮。摩擦力可直接损伤皮肤角质层,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同时摩擦产生的应力可拉长或缩短到皮肤的肌肉穿支血管导致继发性局部缺血坏死,进一步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剪切力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可使组织中的血管拉长、扭曲、断裂,形成血栓和真皮损害,进而发生深部坏死。

血液灌注缺陷或血液动力学改变:有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

影响因素

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而且由于物的阻滞作用,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3]。同时,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降低程度越大,损伤发生率越高[4]。皮肤潮湿,过多的液体引起患者皮肤浸渍、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致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和摩擦的影响。另外,患者自身的体重、疾病、年龄等因素也可引发压疮。

不合理手术的放置:不合理的手术不但会影响术中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还会造成受压部位的压力增加,大大提高术中压疮的发生几率。

不当的护理:移动患者的动作粗暴、备皮造成的皮肤划伤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诱发压疮的发生。

吸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时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部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

压疮的护理对策

端正护理态度,提高对压疮的认识: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对压疮发生的干预能力。研究认为压疮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护士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加之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完全能够降低压疮的发生率[6]。

在术前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广泛使用的Waterlow、Norton和Braden等评分表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评分,对高分值的高危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和加强观察,将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7]。

合理放置手术:在放置手术时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

合理放置衬垫物和支撑物:安置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位置,保证着力点在增加接触面积和改善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情况下将压力降至最低,减少压疮的发生。同时在应用约束带时也要加衬垫,且松紧适宜,防止自行拉紧造成局部皮肤的损伤。

改进护理器具:①加厚手术床垫:在手术床上垫1层6cm厚的减压海绵垫,大小与手术床一致,有利于防止手术床中后部1个圆10洞边缘对身高1.75m以上患者侧卧位时髂嵴的损伤[8],同时加厚手术床垫能分散重力,减轻接触面的压力。②应用新型垫:Defloor等[9]分析了泡沫样垫和胶冻样垫、聚合醚样垫、聚烷样垫后,认为聚合醚样垫和聚烷样垫对减压作用较小,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但没有一种垫能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使用安普贴或透明敷贴保护,将安普贴或透明敷贴预先贴于患者受压的皮肤处,两者都能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柔软的保护膜,保护皮肤不直接受压,又可直接阻碍外界水分和渗透液接触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同时两者都有较好的透气性,能有效地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其中透明敷贴的价格较为低廉,在临床上能广泛使用[10]。

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加强术中对患者皮肤情况的观察:巡回护士在术中加强对患者皮肤颜色、皮温等的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每2小时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受压部位出现的早期压疮反应,也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应用0.25%奴夫卡因进行局部注射[11],局部75%乙醇纱布湿敷等,避免压疮进一步加重。

讨 论

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手术患者由于强迫性、麻醉、自身因素等原因容易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术中发生压疮既增加了术后护理的难度,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又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给予高度重视,只要及早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现通过对300例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压疮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后,有效地降低了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沈洁.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

2 Tsuji S,Lchioka S,Sekiya N,et al.Analysis of isc 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a microcirculatory model of pressure ulcers[J].Wound Repair Regen,2005,13(2):209.

3 严秀英.术中压疮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5):425-426.

4 王静.预防压疮用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3,20(8):44.

5 张世民.脊髓损伤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8.

6 房民,段姚尧,杨学谨,等.压疮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4):359-360.

7 Bergstrom N,Braden B,Kemp M,et al.Predicting pressure ulcer risk a multisite study of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Bradenscale[J].Nurs Res,1998,47(5):261.

8 余让碧,鄢杰.YQ2P型压疮垫在预防压疮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1,16(5):275.

篇5

关键词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急性压疮;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6

术中急性压疮是指因手术需要而必须采用某种或姿势致使局部皮肤组织较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的潮红、硬结、水泡。孙玉梅等[1]报道,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可高达66%,多见于术后1~3 d。典型的术中压疮多发于骨隆突处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处。术后立即出现的肉眼可见的早期压疮可在术后数小时内迅速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压疮,使手术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术中压疮给手术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压疮发生率已成为衡量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对术中压疮的预防应给予高度重视。我院手术室对手术患者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针对性地预防术中压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实施手术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0~80岁。体重45~80 kg,平均(62.53±7.53)kg。其中经皮肾镜术6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胃癌根治术10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8例。平均手术时间(3.5±0.5)h。术前访视患者均无压疮。将入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持续时间、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不同手术要求,摆放所需手术后常规给予合适的用具,如海绵垫、凝胶垫等。观察组将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贴在受压的骨隆突处;对照组不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观察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1.3压疮的诊断和分期标准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Ⅰ~ Ⅳ期。Ⅰ期指连续两个观察日在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用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s判断);Ⅱ期指表皮和(或)真皮受损,表现为皮肤破损、水疱或浅火山口状溃疡;Ⅲ期指皮下组织溃烂或坏死,可能侵及深层筋膜,临床表现为深火山口状溃疡,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坏;Ⅳ期指深部组织受到破坏,可深达肌层、骨骼[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综合性的,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外部因素、手术相关因素。

3.1自身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20~40岁患者压疮发病率可达9.3%。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压疮发病率高6~7倍[3]。尤其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皮肤干燥,发生急性术中压疮的危险性是青年人的2倍。患者的体重越大,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越大,单位受压面积承受的压强越大,当患者体重>75 kg时,易发生压疮[3]。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疾病也与急性术中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极度消瘦,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也是发生术中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蛋白每降低1 g,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将增加3倍[4]。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伴低蛋白血症患者,毛细血管再生和胶原合成受到影响,易发生压疮。

3.2外部因素主要为力学因素、潮湿。力学因素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疮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与受力大小、所持续的时间、受力面积有关。2.7 kPa的压力作用于局部皮肤组织就导致缺血性损伤促发压疮形成,9.35 kPa压力下持续超过2 h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5]。力学因素还包括摩擦力和剪切力。术中摆搬动患者时,皮肤和手术床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潮湿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手术中血液、体液、 患者汗液以及大量冲洗液造成液体外溢使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皮肤表面pH值改变,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易发生压疮。

3.3与手术相关的特异性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手术时间、术中体温、麻醉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骨科、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时间较长,尤其俯卧位的手术患者, 是术中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在采用体外循环时毛细血管灌注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受压部位皮肤组织因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发生压疮[1]。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就越长,压疮的发生率越高。手术时间大于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手术时间4 h以上,每延长30 min 会使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3%[6]。在实施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阻滞平面之下的组织血管会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受压部位正常血液循环受到破坏。又因患者反应迟钝对身体某部位不适的反应暂时消失,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压疮的危险性增加[7]。术中体温过低,外周血运不良,受压区域血供减少较易发生压疮,体温每升高1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也使压疮的危险性大为增加[8]。

总之,导致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效预防压疮需要多方协作,更是一个整体过程。有效排除促使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之外,最基本的措施是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对于正在实施手术的患者不可经常变换,这给巡回护士造成一定工作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是一种由3-D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对手术造成的局部受压起到隔离和缓冲作用,减少受压部位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一层可以黏贴于皮肤的水胶体,直接贴在受压部位,使用方便,术中摆放或更换时不易脱落。接触身体的一面是一片泡沫吸收垫上覆盖一层半透明的防水膜,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渗液快速吸收,体液、血液、冲洗液无法浸湿皮肤,隔离潮湿,有效保护皮肤。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还可以与压力绷带一起使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适用于手术患者,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发生,减少巡回护士的顾虑和工作压力,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2]吴勤,崔渝敏,陈燕,等.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4(1):40-42.

[3]杜心平.术中急性压疮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5):305-306.

[4]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5]董桂福,李建华,李成太.术中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96-498.

[6]徐昌霞.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A):38-39.

[7]魏彦姝,陈杰,路潜,等.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64-65.

篇6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术中压疮指患者术后6d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d最多见[2]。随着我院手术难度的提高,手术时间也相对延长,以往不曾发生的护理不良现象,今年出现在围手术期。现将二例术中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总结如下。

1 临床治疗

1.1 2011年8月10日,患者女性,63岁,体重75公斤,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一次性电极片黏贴于右侧臀大肌处,手术时间为4小时。与病房护士交接时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发红,面积约3*4cm2,立即给予30°侧卧,避免局部受压。术后二天随访皮肤恢复正常。

1.2 2011年9月27日,患者男性,71岁,体重64公斤,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输尿管重建术,臀部垫有垫,手术时间为5小时。手术结束检查皮肤发现骶尾部皮肤发红,面积约4*5cm2。返回病房,与病房护士检查交接后给予压疮常规护理。术后4天随访,皮肤恢复正常。

2 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的特异性因素

2.1.1 手术时间 二位患者腹腔内粘连严重手术比较复杂,手术时间≥4小时。Schoomhoven等发现时间>4小时,没延长30min会使压疮增加33%的发生率[3]。

2.1.2 手术 手术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仰卧位和膀胱截石位最易压迫骶尾部的皮肤,是术中压疮的好发部位。

2.1.3 麻醉 患者经全身麻醉后,暂时丧失了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自身防御能力降低。术中应用的物,可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形成压疮。

2.1.4 不当的护理 膀胱结石位患者臀部的垫较硬,加重了局部皮肤的受压,高频电刀附件电极片的黏贴位置不合理,臀部皮肤的接触面不平整。会消毒时过多的消毒液造成臀部皮肤潮湿,诸多因素提高了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2.2 患者的自身因素

2.2.1 体重 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当患者体重增加时,皮肤的受压程度也相应增加,压疮的发生率提高,而直肠癌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和消瘦,皮下缺少脂肪组织的保护,也促进压疮的发生。

2.2.2 年龄 老年患者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缺氧,因此老年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

3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尽可能对所有的择期手术进行术前访视,重大手术、疑难手术等必须在术前一日访视患者,掌握患者的综合状况。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休息、骨科骨牵引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遇有异常情况,应与病房护士沟通确认,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因紧张和恐惧心理出现身体僵持等现象,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合理放置 骶尾部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放置要着重注意这些部位的合理放置,避免局部受压。膀胱结石位臀部抬高垫中号软垫为宜,避免放置过硬垫。

3.2.2 注意保护受压部位皮肤 放置完成后应再次确认床单是否平整干燥,患者身体与床面是否呈点状接触,避免患者局部受压导致压疮的发生。手术应注意患者皮肤干燥,防止消毒液、渗液、冲洗液、汗液等浸湿床单,导致压疮及意外烧伤。

3.2.3 避免不适当的手术姿势 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和护士无意间会把患者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作为支撑点,以便于手术或器械的传递,而患者局部受压骨骼隆突处的压力也增加,压疮的风险提高,因此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保持恰当的姿势,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以最好的手术过程换取病人的安全。

3.2.4 正确使用电极片 黏贴电极片的位置要合理,膀胱结石位、仰卧位等放置后应避免在臀部黏贴,可选择肌肉较丰富的其他位置,减少受压部位皮肤的摩擦力,也便于术中观察,揭除电极片时动作要轻柔,防止人为对皮肤意外损伤的发生,减少术中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

3.2.5 加强术中对患者皮肤的观察 巡回护士在手术加强对患者皮肤颜色、温度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尽可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3 术后护理

3.3.1 手术结束后应仔细检查受压部位、骨骼隆突处,估计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若有异常,巡回护士应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的交接,以使患者得到进一步的护理和治疗。

3.3.2 术后三天内回访 手术护士应详细询问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仔细检查压疮部位的状况,掌握压疮的进展,与病房床位护士友好沟通,使患者的护理得到延续,促进压疮的尽快愈合。

4 体会

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的职能部门,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给病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也降低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为了防患于未然,除了加强责任心,对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术中压疮的各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良因素,降低围手术期的发生率,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高效。

参考文献

[1] Schoomhoven L.Defloor T.Gryrpdonck.MH.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due to surgery[J]. J Clin Nurs.2002.11(4)479-487.

篇7

压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在长时间受压情况下失去正常功能,出现皮肤坏死的一种情况,手术即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位式,包括垫的使用、患者卧姿以及手术床的操作组成,有关研究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人体受神经支配的皮肤可以忍受5h或者更长时间的缺血,但是在69.73mmHg压力下,受到2h的压迫即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近些年来,现代手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类高难度和微创手术也越来越多,手术时间也越来越长,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同一,这就会对身体的局部造成较大的压力,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难以改变,局部组织压力也难以得到缓解,因此,手术患者很容易出现压疮,对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我院采取综合预防的措施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为8-78岁,平均年龄为(53.2±2.8)岁,术中仰卧位68例,俯卧位32例,截石位26例,侧卧位24例,手术时间为2-14h,平均手术时间(5.7±0.6)h。

1.2 护理措施

1.2.1 在术前,加强访视,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状态、应用状况、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手术方式、预计手术时间,在必要情况下指导患者训练手术。同时,要记录好患者皮肤情况的变化,对皮肤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1]。

1.2.2 在手术过程中保障患者的安全,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尽可能的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判断好患者术中受压部位,对受压部位与骨突处垫以海绵垫进行减压,在摆放患者时避免退、拉、拖,动作要尽量的协调与柔和,防止对固定点与着力点产生压迫。此外,根据手术来选择垫,目前较为先进的垫为AKton聚合物垫,该种垫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将其垫于患者受压部位能够分散压力,减轻压力强度,减轻摩擦力与剪切力对患者的伤害[2]。在术前,要检查好手术床的质量,为了减轻接触面压力,可以在硬度较大的手术床中垫海绵垫,保证手术床床单的平整、干燥、清洁,减少患者皮肤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以便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1.2.3 加强术中巡视,做好术中保暖。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患者由于低温而出现外周血运不良的情况,在患者手术部位,使用保温毯遮盖,术中输液与输血使用加温器进行加温[3]。

2 结果

本组15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仅有2例在术后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解除压力后30min褪色,无患者出现术中压疮。

3 讨论

3.1 手术过程中出现压疮的危险因素

导致手术出现压疮的因素包括剪切力、潮湿、摩擦力、压力等,其中压力是导致压疮出现的最主要因素;剪切力是由压力与摩擦力共同叠加而成,在手术过程中改变床的角度时剪切力就会增加;液体冲洗、术中出血等会导致手术床潮湿,因此,潮湿也是导致压疮出现的直接原因之一;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患者组织中的力,会去除患者皮肤外层的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于压疮的敏感性。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压力,且压力与压疮的形成关系与手术时间呈正比,在手术过程中振动过大也会导致受压部位剪切力与摩擦力增加,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在压力的作用下组织部位就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暴露时间过久,在冷盐水冲洗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出现外周血运不良的情况,受压区域血供就会减少,这也是出现压疮的重要因素[4];此外,患者在手术时常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肾上腺素会增加,此时,蛋白质的合成会遭到抑制,这也是出现压疮的因素之一。

3.2 护理对策

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评估压疮的形成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够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宜的垫,缓解患者身体局部承受的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对术中重点受压部位进行分析,适当增加受压位置的接触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变动术中受压部位,防止受压位置的潮湿,做好保暖工作[5-6]。对于本组150例患者,采用了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仅有2例在术后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解除压力后30min褪色,无患者出现术中压疮。因此,在术前进行分析,为患者摆放好合理位置,加强对受压部位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1,07(22):342-343

[2]杜白茹,王宇,党艳,郝冬梅,汪凤,韩瑛. 全麻耳部手术患者头面部压疮的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02):25-27

[3]李彩萍.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6) :167-168

篇8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185-02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压疮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其效果是衡量护理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菊英[2]在医院管理年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时,尚有附加说明:不能翻身的特殊患者除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得扩大。骨科患者由于其专科特点,发生压疮的风险较大。因此,探寻压疮的影响因素、制订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规避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

1 压疮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护士方面

1.1.1 临床护士对压疮风险的评估不足 科室采取了入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机制,对大部分患者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压疮风险评估,并纳入压疮预防管理,但对以下几种人群的压疮评估存在缺陷:①对疼痛非常敏感的年轻骨折患者,因疼痛而不愿意翻身;②护士对下肢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压疮风险评估不足,压疮发生部位排序为骶尾部、足跟部、髂嵴[3];③手术时间>2 h的患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容易发生一期压疮。有研究表明,压疮在外科预防的重点人群为手术后卧床患者[3]。

1.1.2 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预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的几小时至3 d内发生的压疮。据报道[4],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14%,其中23%与手术有关。压疮分为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手术患者是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5]。骨科中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时间都较长,高龄患者较多,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易发生压疮,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调查显示,90%的护士术中压疮预防的意识不强,85%的护士认为术中压疮的预防不重要,操作有一定难度。因认识上的不足及术中无任何压疮预防的措施,导致手术>3 h的患者一期压疮的发生率较高。

1.1.3 护士相关知识缺乏 骨科患者应根据骨折部位、手术部位不同而确定不同的预防压疮的方法,如骨盆骨折患者不能翻身,采取睡气垫床、定时用手按压气垫床让患者骶尾受压部位减压、透气等措施。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抬臀法,颈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轴线翻身法。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向健侧翻身,双下肢中间垫一个三角软枕,保持患肢的外展位。年轻护士或新入科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害怕不当的翻身方法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术后关节脱位,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手术效果,引发医疗纠纷,在压疮预防采取措施方面存有顾虑,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

1.1.4 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压疮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8:00~12:00是治疗高峰,护士忙于治疗而容易忽视落实预防措施;2:00~8:00夜班期间,护士处在比较疲倦的状态,工作缺乏督促,再加上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睡眠,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压疮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有研究表明,8:00~12:00和2:00~8:00是压疮重点预防时段[3]。

1.2 患者方面

患者多为高龄者,自身体质比较虚弱,外伤后担心增加子女的负担,对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比较欠缺。

1.3 护理管理方面

未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对护士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够重视,对压疮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无奖惩措施等也是造成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 对策

2.1 护理人员方面

2.1.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①病房护士的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如压疮概述及分期、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及压疮相关制度的学习,学习不同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方法、与患者及其照顾者沟通的技巧、压疮发生的危害及后果、水垫的使用方法。技能操作培训,如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翻身方法、颈髓损伤患者的轴线翻身法。②手术室护士培训内容:术中压疮的国内外现状、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骨科各种手术的受压点,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度。

2.1.2 保证病房有相对充足的护理人员 增加易发时间段上班人员,让护士有时间来做好预防压疮的措施,丰富的医疗知识能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但并不能预防压疮的发生,而护理措施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压疮预防的成效,如护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护士在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在压疮预防护理方面打折扣,甚至于完全或部分依赖于患者家属,各项护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2.2 患者方面

取得患者与照顾者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告知陪护者压疮的危害及正确皮肤护理的方法,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提示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如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患者全身皮肤干洁、加强营养。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指导正确抬臀方法;对长期期卧床患者,叮嘱家属做好患者肢体的功能锻炼,以免肢体僵硬,造成翻身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

2.3 护理管理方面

2.3.1 制订压疮预防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①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对疼痛耐受力差,手术时间>2 h,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的评估,纳入压疮发生危险人群,及时填写压疮预报申请,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②根据患者的情况,由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白班由责任护士或代管的责任护士落实,晚班由值班护士落实;③严格执行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的床头交接班。

2.3.2 加强四级监控管理 四级监控管理即责任护士自查、责任组长督查、护士长抽查的科室三级管控及护理部的监控管理。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压疮高危患者按照与责任组长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管理,对晚班护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压疮预防措施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科室定每周四为压疮预防集中检查日,由两组责任护士对所有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如病情好转,评分未达到压疮预报分值者,给予停止高危管理,但应继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

2.3.3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奖罚分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对有压疮高危患者隐瞒不报,一旦发生压疮,进行扣罚,对难免压疮不扣奖,对高危患者,未落实切实有效的措施而发生压疮者进行扣罚。

2.3.4 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管理 制订骨科常见手术摆放的标准流程,合理摆放。取适当的减压装置,使患者身体压力再分布,从而减轻局部持续受压,如使用床垫、垫、减压敷料等。

3 小结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生压疮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增加医疗保健资源消耗,而且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提升至4倍以上[6]。美国每年有近250万患者需要治疗压疮,6万患者死于压疮相关并发症,每年用于压疮的费用约110亿美元[7]。英国每年用于治疗压疮的总成本为14~21亿英镑,占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总支出的4%,其中90%为护理时间成本[8]。因此,预防压疮被公认为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节省额外的医疗开支[9]。建立科学的压疮防治管理制度及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骨科是临床上压疮多发的科室,压疮预防是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骨科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压疮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是造成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来自护士、患者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加大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①护士方面:要加强培训,使其知晓不同骨折术中及术后压疮预防的方法,并强化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能力。②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加强宣教与指导,使其了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措施的落实。③护理管理方面: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加强压疮预防过程管理,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使压疮预防措施环环相扣,能有效明确责任,避免因责任不清而造成措施执行打折扣的现象;完善压疮监控制度,建立压疮四级监控管理,使压疮的管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每一级监控人员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情况均要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护士共同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骨科患者发生压疮。压疮预防重点是提高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的认识和各项护理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此种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Black J,Baharestanim,Cuddigan J,et al.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 Urol Nurs,2007,27(2):144-150.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2.

[3] 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5]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6] Tannen A,Dassen T,Halfens R.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prevention and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J].J Clin Nurs,2008,17(9):1237-1244.

[7] Duncan KD.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the goal is zero[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07,33(10):605-610.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5-0148-03

侧卧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在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应用比较广泛。侧卧位的手术时间往往较长,患者在该下,支撑点皮肤长期受压,加之受麻醉、高龄、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易诱发急性压疮[1]。有研究报道,手术中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压疮发生率高达4.7%~66%[2]。压疮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术后康复时间,而且也可能诱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侧卧位手术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减压措施规避压疮的发生已经成为手术室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2015年1~8月对60例手术时间≥4 h的侧卧位手术患者开展术中综合护理,有效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侧卧位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均自愿参与研究;(2)年龄18~75岁;(3)手术时间≥4 h;(4)初次手术;(5)术前无压疮存在;(6)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15~20分;(7)术前无影响观察的皮肤疾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排除标准:(1)术中大出血的患者;(2)有压疮史;(3)合并有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皮损等疾病;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1~75岁,平均(48.5±11.2)岁。泌尿外科手术28例,胸外科手术15例,神经外科手术17例。手术:左侧卧位41例,右侧卧位19例。体质量 60~85 kg,平均(72.8±12.5)kg。Waterlow评分15~19分,平均(16.0±3.0)分;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49.2±10.6)岁。泌尿外科手术27例,胸外科手术18例,神经外科手术15例。手术:左侧卧位43例,右侧卧位17例。体质量62~88 kg,平均(73.2±13.2)kg。Waterlow评分15~20分,平均(17.0±2.0)分,两组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一起将患者安置成侧卧位,术中使用普通海绵垫保护受压支撑点的皮肤,使用传统头圈。观察组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建立压疮预警体系 成立压疮防护小组,制定压疮预警的规范,术前1 d由巡回护士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表(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皮肤类型、运动能力、食欲、大手术/创伤、控便能力等)对患者进行评估[3],对压疮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轻度危险为10~14分,高度危险为15~19分,20分以上为极度危险,建立高危患者的预报告制度。术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1.2.2 加强术中保温 严格落实术中的各项保温措施,术中所用液体温度控制在35℃~37℃。需要输血的患者预先将血液加温至30℃,使用加温床垫,做好非手术部位的保暖工作。

1.2.3 凝胶垫的使用 在手术床的海绵垫上放置医用高分子凝胶垫(拜尔生医疗用品公司),皮肤与金属接触面用棉垫隔开,以防使用电凝时灼伤;头枕上加用凝胶头圈,上臂固于铺有通用方垫的托手架上,前臂手臂腋下加铺半圆形垫,双臂与身体摆放角度不超过90°[4]。胸部垫5~7 cm的凝胶减压垫,腰部垫放半圆形垫,骨盆两侧置放通用方垫并加以挡板(前面挡在耻骨联合)固定,以缓冲压力。下侧腿伸直,上侧腿屈曲60°~70°。下肢分别垫放膝踝垫,两大腿之间夹一通用方垫,用四头约束带固定膝部。内外踝处使用凝胶垫衬垫,以减少压力[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以下指标进行观察、比较。(1)压疮:于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24 h观察患者支撑点的皮肤受压情况,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PUAP)推荐的标准评定[6],结合手术急性压疮的分期办法评估患者的皮肤潮湿程度、皮肤感觉、活动能力、活动方式、营养水平、剪切力以及摩擦力。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点压疮皮肤红斑的最大直径。(2)统计患者颈肩痛、腰肌疼痛、下肢酸困、紧张情绪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百分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形成比较

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皮肤红斑直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颈肩痛、腰肌疼痛、下肢酸困比较

观察组的颈肩痛、腰肌疼痛、下肢酸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压疮是皮肤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其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因素有关。据相关研究报道,侧卧位手术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为21%,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发生压疮发生的几率增大[7]。这主要是由于侧卧位时,患者的受力面积小,身体与手术创面呈现点状接触,压力集中,手术期间患者长时间制动,无法通过改变手术患者而缓解局部组织压力,受压组织长期缺血、缺氧,堆积无氧代谢产物而出现压疮[8]。另一方面,全身麻醉导致肌肉松弛,患者术中处于完全被动状态,加之术中的出血量多,体温降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大导致外周血运不良,术中磨钻的震动对受压部位有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均增加了侧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的几率[9]。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的患者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术中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低,皮肤受损面小。本研究在正确认识侧卧位手术压疮形成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可控因素进行干预,宁冬兰等[10]的研究表明,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警,能够有效降低压疮的形成。本研究首先术前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术中压疮预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了其规避压疮的风险意识。体温也是压疮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手术过程中受麻醉、组织暴露、失血等因素的影响,体温会下降,这会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加重了受压部位皮肤缺血的发生[11-12]。因此,在制定护理措施别重视加强对患者术中的保温护理。张云凤等[13]研究显示,医用高分子凝胶垫的使用能够减少侧卧位手术急性压疮的发生。凝胶垫的主要成分为聚亚安酯,仿生学特性极佳,如同人体的皮肤和组织,与普通海绵垫相比,塑形功能和回弹性能更好、缓冲力强,能均匀分配受压部位的压力,有效防止皮肤压疮[13-15]。且凝胶垫不导电,不具有流动性,摆放后较平稳;不蓄热,不刺激皮肤,一般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以上综合措施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压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术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茹,陈美仁,唐秀萍. 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8):128-129.

[2] 聂志芳,刘秋秋. 改良手术用物在普胸外科侧卧位手术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5,30(10):43-44.

[3] 王义波. 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预防压疮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5):359-360.

[4] 朱琳,段清萍,李英姿,等. 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7):768-771.

[5] 李加,朱碧丽,何湘军,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危重患者压疮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37-38.

[6]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staging report[EB/OL]. http:// NPUap. org.

[7] 苟相国. 改良侧卧手术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3-14.

[8] 张秀平,任杰平,张兰梅. 集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1-74.

[9] 郑嫦娟,源.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术中压疮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2015,29(5):603-605.

[10] 宁冬兰,蒋维连. Waterlow量表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2):228-229.

[11] 钟奕,郑莉丽. 护理干预在预防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54-2056.

[12] 乔玫,张海伟,杨美玲. 泡沫敷料加聚氨酯凝胶垫预防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1):47-49.

[13] 张云凤,宋思贤,梁亮芳. 医用高分子凝胶垫在侧卧位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49-50.

篇10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有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受神经支配的皮肤能忍受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缺血,但在 69.75mmHg的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小时以上就产生不可逆损害[2]。而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范围扩大,手术时间也越来越长,并且术中病人在麻醉状态下,身体全部或部分知觉消失,肌肉失去自主调节能力,更易引起皮肤损伤,因此应高度重视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引起术中压疮的相关因素

1 造成褥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国是压力、剪力和摩擦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所致,其中压力与持续时间、压力的强度有密切关系。剪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与关系密切[2]。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的力,去除皮肤外层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了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3]。

2 手术对身体局部的压力:手术操作振动过大对受压部位的摩擦力和剪切力,而手术时被动、手术时间过长等都可引起皮肤损伤。

3 手术时病人处于应激状态,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手术又使组织器官耗氧量增加,皮肤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手术中体腔暴露、输库血、冷盐水冲洗体腔等,使外周血运不良,致受压区域血供更加减少。

4 体温的变化:体温高时,易损区皮肤周围增高,增加出汗的机会.体温低时,机体关闭外周血循环,易损区血供降低。易致压疮[4]。

5 手术中血液、冲洗液、渗出液等使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从而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

6 术中有时需要变换,而受麻醉肢体及无菌面的影响,移动病人时增大了摩擦力,破坏了皮肤的外层保护性角化皮肤的天然屏障,使皮肤的易感性降低增加。

7 心理状态:手术病人多数心理紧张,而在情绪紧张状态下,肾上腺素释放增加,糖皮质激素的生成、蛋白质的合成等被抑制,诱发和加重病情,使病者处于易感状态,皮肤的抵抗力下降。

8 压疮的易发部位。平卧位时:足跟、骶尾部、肘部、肩胛部、枕外隆凸部。侧卧位时:内、外踝、膝部的内髁、外髁、髋部、肩峰、耳廓。俯卧位时:足趾、膝前部、髂前上棘、额部、肋缘突出部[5]。

术中压疮的护理对策

1 术前访视,我们除急症病人外,全部进行术前访视,对病人身体评估,包括病人营养状况、心理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预计手术时间,然后,找出此病人可能发生压疮的因素,制定出相应预防计划。同时对病人安慰和鼓励,疏导不良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并帮助病人制定淋浴计划,洗澡时不使用过热的水和用力揉搓,使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和不致敏、不含酒精的中性剂[6] 。

2 我们专门制定了手术患者皮肤登记表,将患者术前术后皮肤情况、受压部位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术后与病房护士交接,避免皮肤继续受压。

3 手术床上的床单一定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减少与皮肤的摩擦力。

4 每张手术床上都垫一个6-8cm厚的海绵垫,增加接触面,减轻压力的强度,对于有压疮高危因素的手术者使用减压床垫,减轻压力。

5 正确摆放:根据手术选择合适,既要有利于手术野的暴露,又尽可能的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并根据卧位类型将易引起压疮的部位进行特殊护理:将易引起压疮的部位皮肤保持干净完好,擦拭按摩油(赛肤润)按摩,使皮肤表面形成脂质保护膜,限制水份流失,同时可防止尿液,汗液等浸渍物损伤皮肤,保护受压部位皮肤[7]。摆放时绝对禁止拖,拉,推.动作和手法柔和,多人时要协调一致,摆好后,应重新检查一遍易受压部位的保护。

6 术中注意病人保暖,随时调整室内温度,防止低温引起血循环不良而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输血前将库血接近室温时再输,用温热盐水冲洗体腔,必要时可加温术中输注液体的温度。

7 术中严密观察,巡回护士随时观察血循环,皮肤颜色,弹性张力等,对于时间过长手术过大,营养情况一般的病人,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对术中压疮好发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循环。

8 对于需冲洗体腔的病人,提醒术者操作中尽量避免冲洗液流入病人身上,以保持病人皮肤干燥。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determinetheriskfactorsofpressuresoreduringlivertransplantationandworkouttheeffectiveprecaution.MethodsPressuresoremayhappenduringtheoperationofLivertransplantation.Therefore,wepreformeda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tostudy65patients,whohadundergonelivertransplantationfromJanuaryof2001toMarchof2003.Weanalyzedthemajorcausesandotherrelatedinformation.Anewpremanagementwasthencarriedoutin57patientsfromAprilof2003toJuneof2004.Inthisnewpremanagement,thenursescushionedboththepatients′kneejointsandlegstohangthefeetintheair.ResultsFromthehistoricalstudy,adramaticallyhigherincidenceofblisterhappenedinthosepatientswithlongeroperationtime.Localpressurewasoneofthemajorreasonsforpressuresore.Thiskindofcomplication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whileeliminatingthelocalpressure.ConclusionTheincidenceofoperativepressuresoreishardtobeavoided.However,wecanminimizethisincidenceratethroughtakingactiveandeffectiveprecaution.

【Keywords】livertransplant;pressuresore;preventivenursing

我院从2001年1月开始开展肝移植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移植术患者在术后1天足跟压疮发生率较高。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4年6月于我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22例,男98例,女24例;年龄13~68岁,平均44.5岁。肝豆状核病变4例,肝硬化73例,肝癌42例,多囊肝多囊肾3例。肝移植118例,肝、肾联合移植4例。其中2001年1月~2003年3月的肝移植患者65例,为历史对照组;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肝移植患者57例,对其在移植手术过程中进行预防护理,为预防护理组。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的发生情况,将发生足跟压疮与未发生足跟压疮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压疮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观察其压疮的发生率。

1.2.2压疮的护理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保护措施,用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以保暖,未给予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2003年4月~2004年6月57例患者在双侧膝关节处垫一小软枕,在小腿腓肠肌处以软枕垫高10cm左右,使双足跟完全悬空,同样以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保暖。两组患者在术前双足跟局部血供良好,皮肤均无异常。术中都采用平卧位。术中输液量由麻醉科医生根据病种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决定,液体在22℃~24℃室温中放置后输入。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0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One-WayANOVA。

2结果

2.1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在历史对照组中,足跟发生水疱14例,发生率21.5%。以是否发生水疱分成两组进行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发现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水疱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水疱的患者,结合临床,认为手术时间长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见表1。.2预防护理组与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采用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水疱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进行预防护理后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2。

表1历史对照组中发生水疱患者与未发生水疱患者情况比较(x±s)

表2两组各项指标及压疮发生情况比较(x±s)

3讨论

3.1肝移植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目前公认引起压疮发生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与持续的时间有关[1]。根据表1显示,历史对照组中引起患者肝移植手术后1天足跟发生水疱的主要原因为肝移植手术时足跟长时间受压。据报道:全身营养障碍、负氮平衡、皮肤干燥、弹性差者易发生压疮;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2]。这些情况在肝移植手术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在本组数据中并未显示出来,也许与样本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3.2使用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肝移植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预防压疮的工作应为评估—预防—治疗,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肝移植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放置,加强对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保护,特别是对容易被忽视的足跟部位的保护。根据表2显示,预防护理组采用完全悬空足跟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尝试用进口的充垫材料来保护足跟。采用带集液袋的手术薄膜巾,以保持床单的干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保暖,输入体内的液体最好能加温,患者全身可以用电热毯或暖风机保暖。

3.3护理观察接受肝移植者大部分是肝硬化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全身情况较差,甚至有大量腹水。因此,术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有高危因素或有压疮先兆要实行重点预防。手术结束后要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尤其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如有问题,要和监护室护士交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监护室,监护室的护士同样要检查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一旦受压部位有红肿,术后马上解除受压,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3]。

4结论

近年来肝移植手术在我国迅速而普遍地开展,肝移植手术患者由于病情重、全身情况差,手术时间长,手术中发生压疮是较难避免的,但是压疮仍是可以预防的。本研究与文献报道都证明[4],只要及早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降为零。

【参考文献】

1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篇12

关键词 手术全期护理;小儿;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74

手术压疮是指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受压部位于术后6 d内的组织损伤,其中以术后1~3 d最多见,成人在身体持续受压≥2 h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而小儿皮肤娇嫩,厚度仅为成人厚度的10%,并且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少,薄而缺乏弹性,若小儿因手术需要保持几小时不变,就会大大增加压疮发生的可能性[1]。所以,小儿术中压疮一直都是手术室护理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将手术全期压疮护理运用于手术患儿,真正做到 了“无缝隙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148例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70例。年龄6 d~10岁,平均年龄(2.3±0.8)岁。心血管疾病39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胃肠系统疾病28例,外科疾病40例,其他病症11例。手术:平卧位68例,侧卧位42例,俯卧位26例,截石位12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如口头教育、基础护理、按时巡查、卫生指导等。试验组患儿予以手术全期压疮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访视和评估(1)术前访视。情绪紧张可引起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组织分解,也是压疮的重要诱发因素。术前1 d对患儿进行访视,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与患儿的交流和信任,减少第2天手术时患儿离开父母时的哭闹和恐惧心理。(2)术前评估。运用《Braden评分表》对手术患儿予以专业评估,内容包含营养、移动、

作者单位:518026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赵宏波:女,本科,主管护师

活动、潮湿、剪切力、感知觉及摩擦力,所得评分≤12分或手术时间≥3 h时,必须告知患儿家属有压疮发生的风险,并同时对其讲解压疮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以取得家属的理解与信任,签署《压疮风险告知书》。巡回护士要填写《压疮风险报告单》和《压疮风险护理单》,并向手术室压疮小组上报,共同制定压疮防护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并在压疮风险护理单上记录。

1.2.2术前准备(1)防压疮用物的准备。因我科压疮小组已将各种小儿的摆放用物拍成图片,并装订成册,巡回护士只需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和压疮小组给予的方案,参照图片,就可以准确地准备好与患儿相匹配的高分子聚氨酯凝胶垫,如床垫、隧道垫、H型一体垫、头圈、腋下枕、踝枕等,还包括赛肤润、泡沫敷料、水胶体凝胶、3 M眼贴辅料、无菌棉垫、脑科头架(颅脑手术用)、温毯(控温毯、水毯、吹气温毯)、液体加温仪等。(2)调节室温。术前30 min将室温调至25 ℃左右,湿度50%~60%。体温过低,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增加压疮的发生,所以术前将室温调至28 ℃左右,待消毒铺巾后再将温度降至22~25 ℃,并且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控温毯或吹气温毯。

1.2.3摆放(1)平卧位的摆放。患儿麻醉后,平躺于铺有高分子聚氨酯凝胶的床垫上,肩颈部垫以凝胶垫枕,踝关节和膝关节下方垫以合适的凝胶踝垫,以减轻足跟部、肩胛部及尾骶部的压力,头部垫“O”型凝胶头圈。(2)侧卧位的摆放[2]。患儿麻醉后,置于合适的侧卧位凝胶“隧道”垫上,下侧上肢从凹槽中水平伸出,避免肩部受压;头部垫“O”型或“C”型凝胶头圈;双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垫隧道垫,受压

侧髋关节下方贴上泡沫敷料,以保护骨突处。(3)俯卧位的摆放。首先在平车上给予患儿气管插管全麻后护理,再给患儿双眼涂眼膏,并贴以透明眼贴膜,在术中重点受压部位、骨突处用赛肤润喷雾1次,用手指轻轻按摩局部1 min,再将患儿翻身稳放在手术床的H型一体凝胶垫上,使患儿肩锁部对齐垫的上缘,髂前上棘对齐垫的下缘,两侧肋缘对齐垫,使胸腹部不受压,保证呼吸、循环通畅,以防腹压过高而至出血过多。下肢摆放后使大腿与背部成20°~30°,膝关节自然屈曲约110°~120°,下肢远端放置凝胶脚踝垫,保持脚背、脚趾悬空不受压,且在膝关节贴泡沫敷料,可减轻膝关节部位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在臀裂处贴上透明膜,防止消毒液流入灼伤会。上肢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头部放置适宜规格的马蹄形凝胶头垫上,额颧部与头圈接触,气管插管位于马蹄形凝胶头圈的缺口处。(4)截石位的摆放。患儿麻醉后,全身置于高分子聚氨酯凝胶的床垫上,头部垫“O”型凝胶头圈,双下肢截石位架上垫以合适的凝胶垫,骶尾部和腘窝处垫泡沫敷料。以上均需在垫下加铺恒温毯,新生儿加铺吹气温毯,同时要在垫上铺无菌棉垫,以免患儿皮肤直接与垫接触,造成散热困难而诱发压疮的发生。在摆放前,均应在患儿的受压部位喷涂赛肤润液体辅料,并用指尖轻轻按摩1 h。

1.2.4术中护理巡回护士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和避免压疮发生的潜在因素[2]:(1)注意患儿体温维持、手术室及病房温湿度监控等,尽可能防止患儿出现低体温现象。(2)采用37 ℃温盐水冲洗患儿体腔时,要注意“少量多次”的冲洗原则。(3)运用消毒液消毒时,应避免过量消毒液流到患儿身体最低处,致使患儿皮肤受潮湿刺激而引发病症。(4)患儿的四肢要防止伸降台或手术医师的随意压迫,并且手术床倾斜度幅度的调整应尽可能小且轻微,最好控制在10°~25°,可有效降低患儿皮肤的剪切力与摩擦力。(5)在手术进行2 h时,手术室护士最好用双手托起患儿受压部位5 min左右,使受压部位悬空,但必须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以避免患儿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术后因压力解除、血供恢复可能出现的再灌注损伤,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1.2.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检查患儿受压部位皮肤。发现异常情况或已发生急性压疮,立即通知手术医师,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并外涂赛肤润。填写压疮护理单和压疮报告单,在压疮护理单上详细记录其部位、面积、分期等情况,并与病房床位护士当面交接班。填术压疮登记表,并立即上报压疮小组,科内压疮小组成员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巡回护士和压疮小组将在术后定期对压疮患儿进行随访,继续追踪压疮发展情况和其后续治疗,直至痊愈,并总结本次压疮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由医护人员采用压疮观察记录表,对两组患儿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我院手术室自2013年起将“手术全期护理”的理念运用于小儿术中压疮的防护,其主要护理工作包括术前评估和访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4个阶段[3-5]。“手术全期护理”的概念即护士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提供其在手术前期、中期、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护理活动[6-7],使小儿压疮的护理有了理论性的指导,真正将小儿压疮的防护工作做到了“无缝隙护理”。我院手术室通过运用“手术全期护理”的理念,对患儿术前进行评估和访视、术前物品准备、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支持及持续性的护理措施;术后继续跟踪随访。通过4个阶段有针对性的重点防护,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对医院而言,做到了优质服务,提高了患儿对医院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信誉;对患儿而言,降低患儿的压疮发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手术室而言,对患儿实施更安全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低风险,提升科室形象;对个人而言,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增进护患沟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晓梅.小儿术中压疮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90-91.

[2]乔春玲.机械通气患儿枕部压疮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50-51.

[3]刘勇.循证护理在儿童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2,33(11):1553-1554.

[4]田甫翠,杨贵红,肖冬玉,等.儿科CCU压疮高危病人预防性应用贴膜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36):4180-4181.

[5]汪霞.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11):1975-1976.

[6]郝雪梅.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34-36.

篇13

压疮患者的中医防治糜子垫在预防压疮中的运用:糜子具有透气性良好、性微凉等特点,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受压局部组织皮肤热度和湿度,以免患者发生压疮,将糜子装进床垫内给患者使用,可以很好地起到预防压疮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采用Braden量表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其是预防患者发生压疮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可以快速分析出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以便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压疮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1]。

穴位推拿在预防压疮中的运用:推拿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推拿又可以称为乔摩、按摩等,研究资料显示,推拿通过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刺激患者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加速气血流动的作用,有学者分别对长期卧床的40例老年人进行试验,其中20例是常规压疮预防组,可以采用乙醇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另外20例是穴位推拿压疮预防组,采用按摩的手法按揉患者的气海、关元、环跳等等穴位,研究结果显示穴位按摩压疮预防组发生压疮的概率要低于常规压疮预防组[2-3]。

中药熏蒸在预防压疮中的运用:有学者对存在压疮风险的60例老年患者采用Braden量表进行试验,对照组为常规压疮预防组,采用红花乙醇对受压部位进行涂抹,试验组为中药熏蒸压疮预防组,采用中药成分进行试验,比如大黄、虎杖、毛冬青等制成的活血方剂,护理人员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对活血方剂提取水溶性提取物,然后将一定量的提取物放入中药熏蒸按摩机内,煮沸之后用熏蒸喷头对着患者受压部位顺时针喷射蒸汽,两组干预2次/d,干预时间20 min/次以内,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老年人发生压疮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中药方熏蒸具有增强组织代谢、活血通络、降低炎性反应等作用。

对压疮患者进行护理饮食护理:古今中外,饮食疗法一直处于中医领域的重要地位,有学者将气滞血瘀型压疮患者60例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气滞血瘀型压疮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试验组针对其气滞血瘀的症状采用三七、乌鸡等加水慢慢熬制成药汤给压疮患者饮用,早晚各饮用一次,以上两种药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解毒镇痛等功效,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压疮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愈合时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4-6]。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和带纤维素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刺激性大的食物,以此来保持患者全身内部元素的平衡。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肠胃运动功能不是很好,选择的食物应该是流食或者半流食,以此减轻肠胃的负担。

心理护理:绝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都存在心理问题,会产生消极的心态,会大大降低压疮治疗的效果,增加压疮创口愈合的时间,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和解决患者内心有疑问的问题,消除压疮患者及家属的内心顾虑。

艾灸护理:艾灸主要是通过人体经络传导温热刺激,其具有祛湿逐寒、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等作用,非常有利于压疮患者表明疮口的愈合,还可以减轻患者压疮部位的疼痛,常见的艾灸方法是“艾灸三步法”,即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等,有研究对10例压疮患者运用“艾灸三步法”进行试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艾灸三步法”对压疮患者压疮面进行施灸,压疮面可分为早期压疮面和晚期压疮面,对于早期压疮患者,护理人员可在患者的压疮部位进行按摩,然后进行艾灸护理,艾灸治疗早期压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晚期压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先将患者的压疮部位的脓状分泌物清理,使得其露出红润疮面时再进行艾灸护理,1次/d,施灸1次的时间在20 min以内,试验2周之后发现,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

中药外用护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压疮的中药有冰片、珍珠、红花、紫珠、乌贼骨、黄连、地榆等,其使用方式有敷贴、湿敷、涂搽、熏洗等,这些中药具有消肿止痛、散淤通络、祛腐生肌等作用,黄连可以防止压疮患者压疮面的感染,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其在乙醇中可以提炼出一种抗生素;乌贼骨含有高达17种氨基酸物质,比如蛋氨酸、谷氨酸等,其可以促进压疮患者伤口的愈合以及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冰片可以让压疮患者的经络通畅,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具有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8];珍珠粉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同时,具有30种以上的微量元素和20种以上氨基酸,对治疗压疮的治疗作用是收敛生肌[9];紫珠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具有止痛、止血、抗感染、抗菌等作用,其不仅可以促进压疮患者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压疮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10-13]。

中药内服法:压疮虽然是发生在人体表明的症状,但是对于其护理以及治疗还是需要考虑全身性治疗,从压疮患者的整体出发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有学者认为压疮是属于气血亏虚,其将白术、熟地、当归、白芍等混合熬制成八珍汤给压疮患者内服,服用1次/d,连续服用15 d之后,结果显示20例压疮患者,压疮症状得到痊愈18例,其治疗效果非常明显,这说明内服中药可以益气补血,让压疮患者的机体内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压疮患者的康复[14-26]。

小结目前在临床上,压疮一直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等中草药防治,其是治疗早期压疮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严重压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压疮的治疗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压疮患者进行中医药的防治和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结合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去探索更好的压疮护理方法,这样才可以推动压疮防治领域的发展,为压疮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影,张锦锦,冯杰,等.规范化压疮护理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388-391.

[2]崔屹.穴位推拿预防Ⅰ期压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8):46-47.

[3]黄兰,林琳.推拿与压疮防治的护理实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110-111.

[4]徐新菊,葛学娣,何敏娟,等.案例分析法在压疮护理团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104-105.

[5]马静,邓述华,周玉洁,等.中医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8):547-549.

[6]潘富群.术中压疮护理在手术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6):78-80.

[7]葛学娣,李冰,徐新菊,等.案例分析法在压疮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5(7):512-513.

[8]李燕,崔红玲.压疮三级管理体系对压疮护理的规范及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404-3406.

[9]郑宁,王艳,陈慧敏,等.中药护理垫在消化科老年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443-3444.

[10]陈薇,陈美燕,程建建,等.减压技术在压疮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5(4):58-60.

[11]黄丽.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5):93.

[12]张惠玲,朱佩玉,莫彩班,等.医护一体化在重度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5,14(10):968-970.

[13]马静,邓述华,周玉洁,等.中医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8):547-549.

[14]蒋家翔,苗秀欣,丹,等.集束化护理在我国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0):3831-3838.

[15]冯美琴.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84-85.

[16]王菊蓉,彭颖妮,符广丽,等.压疮护理小组在儿童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9):98-99.

[17]王矜.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8):205.

[18]陈媛媛.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2.

[19]杨冰.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J].母婴世界,2016(7):215.

[20]姜巧.术中压疮护理在手术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92-193.

[21]张燕,崔银荣,郑蕾,等.术中压疮护理在手术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49.

[22]2018 Annual Meeting of Buddhist Tzu Chi Medical Foundation-scientific Program Abstracts[J].Tzu Chi Medical Journal,2018,30(5):1-47.(未找到该文献)

[23]Poster Presentations[J].Indi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18,13(6):93-241.(未找到作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