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

篇1

一般来说,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主要有这样几点:

1.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要素是新闻价值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如果失真失实,就不能称其为新闻,而要称其为道听途说了,也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客观性,是新闻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不变的要素,一切新闻的发生发展,首先要确认构成这一新闻的内容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

2.新鲜性。新闻、新闻,新鲜性是新闻发生存在的显著特征。新闻如果不新鲜,只能称为旧闻,当然也就不存在新闻价值了。一切新闻都必须新鲜,这也是广大公众对新闻的根本要求。

3.重要性。新闻的重要性是指事实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事实信息内容越重要,新闻价值就越大。制定某一具体事实信息内容重要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其政治与社会意义的大小及其对社会与公众产生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越大,政治与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一般来说,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越大,对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越具有指导性的事实信息,政治与社会意义就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4.显著性。事实信息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知名度越是显著、越是突出,新闻价值就越大。一个普通的老百性很难成为新闻人物,或由其而引发重要的新闻事件。而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则往往易产生新闻。

5.趣味性。新闻的趣味性是指事实信息内容引发受众兴趣的程度,越是受众感兴趣的事实信息,新闻价值就越大。但是,兴趣有时也会偏离社会主流,受众的趣味性也有高尚与低俗的不同层次,因此,在适应公众趣味性的过程中,应发挥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功能,绝不能对低级趣味随波逐流。

任何一个社会的新闻事业,都是为其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服务的。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事业,在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中要格外注意重要性,注重新闻事实所具的的政治与社会意义。

一件事实信息作为新闻,其价值的最终实现的程度,是受许多主观因素影响的。如新闻采编者的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水平、新闻敏感性、采编能力、知识程度及敬业精神,还有新闻传播工作者制作和传播新闻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新闻价值实现的程度。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事实信息要素素质中的新闻价值,而将其新闻价值充分展现给广大公众。

二、新闻价值的选择

新闻价值的选择不是随意的,是有着一定的制约因素的。

1.公众的需要。适应和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兴趣的事实信息才具有新闻价值。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选择时,要善于把握公众心理,了解公众的需要与兴趣。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就在于希望所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能带来某些利益与有用性。在公众所接受的新闻信息中,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各种利益需要的内容占有重要位置。那些与公众的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要密切相关的新闻信息,往往是最受公众欢迎的。

篇2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环境中,不同社会和阶层的人民在欣赏新闻中的美感时,会持不同的态度和情感。这是因为人们有着各自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因此人们对新闻的审美感受不相同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如科技、体育、旅游、医疗等这些没有明显阶级性的领域。人们或许只是情感的暂时流露,有些人对这些新闻感兴趣,有些人对那些新闻感兴趣。不同的人决定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因为他们付诸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即便如此,最终新闻传播带给人们的都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交流。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受到新闻传播中审美的影响

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以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为依据,以新闻传播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进而总结得失,形成对社会和人生的积极的思考,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新闻是真实的,它可以把很多隐藏在社会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对社会环境最公正最直接的表达。而大众通过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发现这些新闻中的看点,积极的可以影响社会,而消极会让人们形成对社会的真实的认识,比如对环境恶化灾害的频发使得洪水、风沙、地震、干旱等灾害性新闻报道,人们通过对事实的了解,思考自己的行为,及时的反省,认识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的认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在不同的新闻传播中,人们感受到不同的信息,真切的了解社会的现实,开阔视野的同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思考,进而改进做法。

新闻传播审美价值对思想的教育作用

新闻从采集到写稿、编排再到最后的传播各个环节都融入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深入解读,同时也将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和审美融入其中。所以任何一件新闻作品都是被赋予了一定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林林总总的新闻让我们眼花缭乱,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从中汲取着自己喜欢的新闻。有些新闻会让观众眼前一亮,有些新闻会让观众有一样的感慨,甚至有些新闻会让我们觉得气氛。但是新闻审美的价值取向正在逐渐引导受众正确的认识社会和看待问题。即使有些新闻传播的内容是消极的,但对人们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例如环境污染、、腐败等社会问题的不断曝光,会揭示社会的阴暗面。但是这些也从另一个侧面警醒人们,引起受众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也会教育更多的人。

新闻传播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受众的审美心理

新闻传播面临的是受众,目的也是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每个受众的心理是不同的。受众接受信息后,又把信息反馈给新闻传达者,新闻工作者会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受众的审美心理。新闻栏目的开创是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依据的,只有节目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新闻传播的工作者要将注意力放在受众的审美心理上,只有以受众审美心理为基础,才能让新闻传播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3

1新闻编辑内涵

所谓的编辑,指的是对文化文本进行科学合理地整理之后,使它成为一种有条理、有顺序便于储存和传播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编辑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拓宽。由于视角的不同,对编辑的认识有了以下的特点。其一,我们从主体层面进行理解,编辑就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实施者。其二,我们从编辑过程的层面进行认识,编辑实际上指的是施事主体者对收集到的现有的一些信息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主动过程。其三,我们从编辑的整体过程这一层面进行认识,编辑实际上指的是编辑工作者积极地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通过一些编辑技术、手段等一些方式,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进行科学地过滤、筛选、整合以及修改的过程后,再经过新闻媒介的媒体手段将这些整理后的信息

传递给社会公众的一种活动。从以上的界定,进而我们就可以对“新闻编辑”给予认识:新闻工作者对收集到的现有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编辑手段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和筛选,以及整合、修改,最后通过新闻媒体手段将这些整理后的文化信息传播出来的一种活动。

2对新闻编辑地位的认识

2.1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闻编辑工作在新闻流程中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否成功就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成功与否。新闻编辑的主要过程是在收集到信息以后,积极地将这些信息素材进行整合修改,并把收集到的繁杂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充分调动这些信息素材发挥出他们的积极作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对信息素材进行合理整合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信息所蕴含的价值的有效定位。倘若缺少新闻编辑对信息的合理科学地整理,那么我们播出去的信息就会杂乱,不利于充分让社会的正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会让公众对新闻报道产生出不一致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误的。最终导致新闻无法达到对社会的积极的引导作用。鉴于此,我们对新闻的重要性必然要有一个高度的

认识。

2.2新闻编辑的过滤和选择的作用

选择性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特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收集到一份新闻稿子之后,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工作,用以保证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对社会公众是否具备有传播的意义。毕竟我们这个时代,其信息之多之杂,极其泛滥,需要对其甄别。这繁杂的信息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社会公众对新闻日渐高涨的渴求,另一方面则给我们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压力。甚至会产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惘。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进而保证所有新闻信息的积极意义,删除掉一些不良的社会信息。

2.3新闻编辑的导向性

当今是一个信息积极繁杂的多元时代,我们的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寻求也不一样。在这样一种多元需求状况下,就更应该强调对新闻编辑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公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新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对社会公众给予积极健康的调节和导向。根据以上几点对新闻编辑的叙述,可以看出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导向性中,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前期的编辑过程应该积极考虑到学问的时效性,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让新闻信息在传播后那个收到积极良好的传播效应。另一方面,信息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传播给了社会公众,这是新闻工作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

3对新闻编辑作用的认识

新闻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故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发挥出新闻编辑的作用。

3.1保证真实有效的新闻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给社会公众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是保证新闻在传递中是否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的新闻编辑只有积极地对这些素材进行严格地整合和编辑工作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我们的新闻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者只有付出谨慎地做好筛选甄别取舍,进而让这一新闻具备传播的意义作用。如果对新闻部进行筛选处理取舍,那么也就无法保证新闻传播的效果。

3.2新闻编辑要突出时效性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一个社会。在新闻领域里也就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也就说明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在新闻编辑中,只有积极地对新闻素材的甄别、整合和取舍,并且保证它的时效性,进而使得新闻顺利地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及时地将这一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当然,如果对于具有价值意义的新闻不对其给予及时地传播,那么新闻本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在社会中发挥出应用的积极意义。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中的第一步,它的时效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顺利展开和保证新闻在社会中是否发挥出积极的意义。

3.3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发挥新闻编辑作用

篇4

一、新闻道德的内涵和国内现状

(一)新闻道德的含义

新闻道德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工作时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间的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它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下形成和发展的,而且它会随着具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和进步。新闻道德随着新闻业的产生而随之出现,它的本源就是新闻价值本身。虽然各行各业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职业道德,但是它们都离不开传统的道德本身,它们都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发展而来的,新闻道德也不例外。

弄清楚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可以让新闻从事人员以及广大的群众了解到新闻道德的重要性,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重视道德的影响。具体存在的新闻道德是指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新闻道德。在新闻活动中被大家普遍所认可和接受的是普遍新闻道德;不同的新闻组织和结构,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于新闻道德的理解又是不尽相同的,根据特殊的情况来定义和理解新闻道德被称为特殊的新闻道德;最后是个体对于新闻道德的理解,他们的这种个体理解并没有违背新闻道德的本身,而是在新闻道德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我国新闻道德的现状

新闻传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往往会丧失自己本有的道德信念。近几年虚假新闻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新闻道德的缺失对社会的制度体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会使得社会混乱,造成社会不和谐地发展。同时也会阻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造成新闻道德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的诱惑。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拿到额外的报酬或者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经常会报道虚假的新闻。“纸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再加上新闻工作者没有自我监督,将新闻事实抛在脑后,失去了新闻最重要的要素。最后是新闻行业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因为新闻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这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地积累和进步。

二、新闻道德的具体构成和分析

(一)新闻道德的具体构成形式

对新闻道德进行评判的第一要素为新闻道德规范,此外还有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两者是新闻道德得以构成和发展的根源。究其根本,新闻道德评价直接决定了其规范的构成。通过研究可知,新闻道德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论性的道德原则;第二,实践性的行为规范原则。前者较为抽象,是从一个较高的高度来阐述新闻行为;后者较为具体,能够从根本行为上直接决定新闻道德,因此可知,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体现出了新闻道德的全面性,涵盖面也更加广泛,能够作为主要指导思想。

例如,随着新闻业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新闻道德很自然地成为被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对于新闻道德的定位还没有具体的规范,但是关于新闻道德的建设有了相关法律的制约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为新闻道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我国经常会出现新闻道德缺失的实际情况,但我们在新闻道德思想完善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是不可磨灭的。在新闻行业未来的发展路途上,我们会继续将新闻道德的建设放在关键的位置。

(二)新闻道德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1.实施新闻道德建设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诱惑,在诱惑面前很多人难以抉择,在这个时候新闻道德就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新闻道德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在面对诱惑时可以冷静地思考。新闻工作者还肩负着超出常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往往在这个时候会经常出现新闻失真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新闻道德的制约十分必要。新闻道德也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新闻道德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是指示明灯。没有这盏明灯,新闻事业很难健康快速地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努力。新闻事业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和习惯,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全面新闻的阶段,每个人都是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说新闻道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能忽视,我们要重视对新闻道德的建设。

2.实现新闻道德的有效措施

首先,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时候,要将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自身的约束和监督。在工作中要明确自己在传播消息时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行为对大众产生的影响,正确定位,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对新闻道德的学习。其次,正确引导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现在有的网站为了博得眼球,迎合大众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经常会违背新闻道德来一些虚假的消息,引起舆论。这样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打乱社会的发展秩序。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十分关键。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避免虚假新闻的出现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新闻从业人员,相关的监督部门也应该发挥功效。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不仅能够在新闻工作者自律的基础上减少虚假新闻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新闻这个新兴行业更加健康和科学地发展。

三、结束语

社会不管怎样发展和变革,道德这个话题永远不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它必定会是大家始终关注的话题。新闻道德对于新闻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越是进步,新闻传播越会发挥作用。为了人类的健康发展,对于新闻道德的理解和认识是基本,新闻道德建设是关键。新闻道德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个别人或是个别的单位和组织,它需要社会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22-03

新闻评论不是新闻,不是事实报道,而是事实评价,是基于新闻事实或有新闻意义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相比于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评论对社会制度情境的依赖更强,因而,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为突出。

一、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提出

无论是以事实描述为特征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价值规范为特征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因而都处于一定的传播及媒介制度中,进而处于规定传播及媒介制度的整体社会制度之下。所谓制度,就是系统。社会制度就是社会系统。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角度而论,处于社会系统内人化的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其他人化的要素相互制约,并统一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系统。就传播媒介及其传播内容而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脱离了自在状态而进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整个社会系统之内,从而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大众性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理当更多地体现为公共的意志(“公意”)和公共的利益(“公益”)。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和媒体机构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为追逐利润而逾越新闻自由的界限和抛弃应对社会担负的基本责任,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1788年,被美国人誉为“自由开创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在支持制订旨在保护新闻自由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同时,就指出:“报界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可信的、准确的和重要的消息与意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制订了《记者信条》《新闻法规》等规约,业界要尊重公民自由和对公众尽责的行业规范。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政府机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现代传播媒介应当“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和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以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1]其后在50年代,美国学者T.B.佩特森(Peterson)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公众通讯工具”的媒介所应承担的包括以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等各项职责和任务,他认为:“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2]70年代,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制定伦理规则明确要求:“报纸应当为人们交流评论与批评提供论坛,特别是当那些评论与社论立场相左的时候。”[3]凡此种种,表明的是新闻媒介在追求和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规约中,几乎都涉及到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迄今为止,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即新闻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及其整个社会的公共议题,西方的新闻业始终处在追逐商业利润、享受新闻自由与接受新闻审查、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

中国自近代引入新闻学以来,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就包含了对新闻责任的关切。在论述报纸社会功能和意义时,无论是梁启超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严复的文章《国闻报缘起》,还是徐宝璜的著作《新闻学》,都涉及报业即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道德。[4]尤为突出的是,鉴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联系国事是报纸的第一要务,报纸所担当的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和义务,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备受重视。由此,基本上可以说,报纸不是以新闻而是以新闻评论为本位(只是到了后来,报纸才向新闻本位回归),而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新闻界的这种评论本位主义盛行至改革开放前,并存留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所谓的新闻责任首要地不是新闻报道即新闻本身的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其中的政治责任。

一般而论,从人类新闻实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说,新闻报道要早于新闻评论,因此,对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关注要晚于对新闻报道社会责任的关注。作为广义的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观性更强的新闻实践活动,相比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其与新闻本身的差异而使其社会责任问题更难以被评判,更难形成公认的标准。但是,基于新闻评论更强的社会性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介批评同样成为一种媒介实践的必然。因此,迫切需要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加以主题化研究。

二、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要素

基于新闻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这三重社会责任成为对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一)政治责任

新闻是观念的产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新闻实践活动是一种界定和调整权力关系的权力话语活动。如果说,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是把报道者的倾向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因而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是基于事实的立场和观点的价值偏向性表达,它总是受一定的权力即政治意识形态框架支配。而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把关后的新闻评论,更是一种制度性(而非个人性)行为,因而其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或“党性”完全是一种必然的品性。在意识形态的框架效果即筛选、过滤机制作用下,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价值观差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一套言说定义(或规范)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新闻评论活动是政治性的活动,从事新闻评论就是从事政治。恩格斯曾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么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5]从事政治活动的新闻评论当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这是一项必然的逻辑。在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社会公器”和被喻为的“看门狗”(watchdog)的角色,为社会(公益)服务,肩负起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责任,要求成就为“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及舆论支持、舆论引导(导向)和舆论调控工具的政治责任。新闻评论履行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等政治功能,就是在承担政治责任。这种对政治责任的承担集中表现为合政策性,即要为一定的政策所约束,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和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二)法律责任

从法律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关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社会关系的新闻实践活动。基于新闻评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底线和疆界的,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不作为上,力求避免评论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新闻评论因此主要成为被社会规范的对象(而非社会规范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是消极性的、否定性的责任。事实上,新闻评论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即要合乎法律精神的要求,要受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合法之法或“良法”。从原则上说,对不良之法或“恶法”,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在精神上受其束缚,而且在行动上要通过新闻批评的方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使之尽早得到修正)。[6]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要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具体是指新闻评论主体选择评论的新闻事实和人物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必须是法律(主要是新闻传播法)允许传播的内容,不会对他人或某个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不得损害法人的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败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得造成干扰独立司法审判的“新闻审判”现象。

(三)伦理责任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辨别善恶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软权力话语行为。“言论是一种试图影响人、改变人―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的文本,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伦理的审视。”“就像论说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一样,‘论说’也可以破坏和伤害人们。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和‘私民’,我们必须以监督和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所制造和接受的论说。”[3]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社会言论(“论说”),新闻评论的伦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传播对象或者说受众“耳聪目明”,更具思考力、鉴别力、批判力和创造力,总之,更自主、自由,更有个性,而不是相反―更易于被人所操控、役使和同(质)化。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者即“论(说)者的伦理”旨在“强化个人和社群”(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使之更有力量。而要实现上述伦理目标,就必须要求新闻评论者像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那样,做知识和真理的“助产士”,通过“辩证法”与人“理论”,目的不在驳倒对方,而在于共同达到真理,达成共识。事实上,今天的新闻评论者更应平等对待传播对象,平等交流,做到理性劝服。如果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消极性作为的责任,那么,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更多地表现出积极性作为的责任一面,它要积极作为,执行一定的社会基本职能。譬如,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社会的各种声音,搭建“开放的话语空间”和“意见的自由市场”,尤其是确保话语权和发言机会的均衡分配,让弱势、边缘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地彰显人性中的光辉,显示人道主义和推崇人文关怀,弘扬和释放道德力量的正能量,以凝聚社会共识和舒缓社会情绪。当然,从根本上说,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要求新闻评论合道德性(“合德性”),即要求新闻评论遵守德性社会的道德约束,其评论主体所选择评论的、作为公开传播对象的新闻事实或人物及得出的结论都应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之所接纳。概括起来说,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包括:在内容上,要“公正”(fairness,而非不偏不倚,impartial),不要碰触和突破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在形式上,要公开,不得隐匿或模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事实,独立、合理地进行判断、推论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伦理界限和规范不像法律界限和规范那么硬性和明确,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比其法律责任要宽泛也要宽松一些,承担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也就要求更自觉、自主一些。

三、结论

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和赋予的。一般而论,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是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价值标准、法律价值标准与伦理价值标准即合政策性、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言论―“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宣传报道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4]―恰好从对立面上反映了这种多重价值标准的非统一性。因此,承担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就成为一种讲求周全、兼顾的平衡艺术。此外,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还要求注意一种情形。上述政治、法律和伦理三重标准有可能与新闻价值标准都不一致。譬如,有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以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是值得评论和传播的,但从政治、法律或伦理的角度看,又都不适合评论和传播。因此,在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时,还有一个平衡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与传播责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岩.新闻责任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篇6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24-01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而言,属于基础和核心的工作,要在选题有效的基础上进行报道的有效展开,缺少报道选题的策划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选题是策划的前提。同时,新闻策划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整个环境对其的期望值较高,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力,起到加码的作用。一旦选题出现不恰当或者不准确的问题,就会使得前期努力丧失意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一、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构成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未来报道行为的一种设计和部署,这种部署不是臆想出来的,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组合、决策和选择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现实依据,是通过主观判断和想法来实现对现实的反映,同时有发挥反作用的影响。

(一)能够发挥传播作用的客体的存在

新闻的作用是对最新发生的事态进行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不发生变化,新闻就无从谈起。为此,被传播的主体所感受到的环境的变化就形成了新闻传播行为的前提和依据。也就是说,可供传播的客体也就是报道策划者所感受到的客观变化的实施,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可供现实与可感受性。

(二)具备一个被需求的环境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直接进行信息的传递,一旦缺乏接受的环境,传播即不存在,同时,新闻如果不能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报道也就毫无价值。因此,对于新闻报道来讲,要将受众的需求作为前提和标准,尤其是报道的需求、设计模式等。

(三)具备一定的传播条件

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来说,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例如,新闻内容是否处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满足社会道德层面的标准,同时与文化背景也相适宜。在系统内部,需要新闻传播者要具备进行新闻传播的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专业的人员,需要相关的机制和管理系统进行配合。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传播条件的适宜性。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策划必须要具备以上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闻美学报道策划选题对象的需要。

二、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不符合现实的炒作行为

有些人没有正确理解新闻炒作和新闻选题的意义,将策划作为炒作的操作方式处理,但是,新闻炒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层次报道,利益驱使较为严重,一旦混淆这一概念,导致新闻策划选题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新闻炒作会使得读者产生反感情绪,形成对新闻策划的误区。

(二)强调新闻作用,忽视事实的本质性

对于新闻而言,过分强调新闻的新奇性,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将新闻策划等同于新闻的制造,追求新闻的新鲜感,忽视新闻的本质。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要进行真实性的判别,避免对新闻的错误引导,造成恶劣影响。

(三)强调主题先行,履行强制性的长官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的追求日益明显,但是,会受制于领导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同时,作为从业者,也存在迎合领导的心理,使得一些报道无法体现客观事实。这种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主题先行的影响,为了满足领导的需要,刻意进行新闻策划选题,使得新闻方向出现偏差,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对信息进行人为处理和价格,致使报道的自身价值出现降低。

三、如何做好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

(一)要注重对国家思想的展现

新闻策划选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价值的新闻内容。新闻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的是国家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新闻策划选题需要体现国家的思想,这也是新闻报道策划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社会新闻策划报道选题的时候,要具有较高的国家责任感,需要较高的分析和鉴别能力,这也是新闻自身品质的需求。

(二)重视对人文情怀的体现

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将人作为核心,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的寻找和收集,尤其关注一些突发、重大的事件。作为新闻媒体,要注重人的价值,将报道的内涵进行升华,借用报道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来渗透文化意味,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达到对社会责任感和人性的关怀。

(三)展现报道的服务价值

对于报道的服务价值,要体现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性。新闻报道本身是载体的作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报道的服务价值需要在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得以体现,彰显服务价值,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当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在彰显时效性的同时,要彰显新闻自身的服务性,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要。另外,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关照读者的感受,重视细化,便于读者进行阅读和吸收。媒体的价值和服务性,除了借用新闻报道之外,还有发挥其权威,进行相关服务性的活动。

(四)充分考虑新闻在经济方面的价值

对于新闻策划选题,还需要考虑新闻媒体自身的经济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最终为社会提供更加具有综合价值的新闻内容,这也是新闻媒体参与竞争的必然。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要进行经济价值的评估,满足社会不同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寻找更加具有价值和时效的新闻。

(五)进行应急预案的详细制定,尤其关注对突发事件的策划选题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由于突发性较强,出乎意料,令人很难预防,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将社会陷入恐慌,因此,为了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快速、果断的处置。对于各种灾害,要告知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更大恐慌。

四、结束语

综上,新闻媒体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越快,媒体事业也彰显的愈加繁荣。维系,为了实现新闻策划报道选题的科学性,要对其进行积极改革,将其引入竞争,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发挥经济对媒体的较大推动作用。针对选题的价值,要重视起用途,不断提升策划和选题的水平,增强时效性,丰富新闻内容,满足不同的需求。为此,针对选题,要做到理性思考。

篇7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快,人们的利益分化格局开始形成。具体表现为社会各个阶层分化,利益主体出现了分类。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着自我利益诉求。就如孙立平说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再分配体制成为中国主导性的经济整合机制,利益分化的过程开始,利益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中国开始进入利益或利益博弈的时代。”①各个利益主体在现代社会都有自己的利益主张,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要表达。

大众媒体在社会中起着监测社会环境和协调社会的作用。因此,反映社会各个阶层人群的意见,传递不同主体的心声,特别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声,是大众媒体的基本职责。但是,当前我国的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广告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听)率,眼睛只盯着城市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即使报道边缘化的人群,也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心态来报道。

“新闻记者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人,他们在传播各种信息时,实际上是在描绘典型社会图景,现代人实际上是通过记者提供的这种典型社会图景认识社会的。”②“走转改”号召新闻工作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发现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快乐和烦恼,真正地捕捉各种不同的需求,把脉社会诉求,关注民生,在新闻报道中以“民生为本”。而这样来自社会中的,切实反映社会需求的新闻,往往就是社会中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难点新闻,也是具有重要性的新闻。

报道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摸准新闻接近性的触点

新闻接近性是指报道的新闻在利益上、地理上或心理上接近受众。这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受众为出发点来报道,善于把握受众的兴趣点,触及受众的内心,引起共鸣,使作品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然,对于同一件新闻作品,在传播给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群体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特别是我国当前社会分化明显,阶层意识逐渐明晰,各个群体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出现差异。虽然是这样,但新闻作品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整个社会还是可以统一的。“社会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价值同一性,有力地说明不同层次的主体有着共同的新闻价值需求,新闻传播媒体必须注意发现这些共同的需求对象,这样才能把一定的媒体塑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③当前我国社会还主要以一般的普通大众为主体成员,这些人的兴趣点和利益点成为主要的新闻价值判断基础,因此把握一般社会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利益关注点,成为记者做好报道的关键。

但是,现实中我国一些媒体考评机制只强调量化考核标准,媒体人就像现代工厂中计件获取报酬的工人一样来采编新闻。一些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愿意花工夫到基层观察和体验百姓生活,他们很多时候是怀着“他者”的心态来报道普通大众,而无法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报道出来的新闻也往往无法贴近百姓。

“走转改”活动要求记者思考“依靠谁”、“我是谁”和“为了谁”的问题,切切实实深入基层,抓取反映时代意义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活鱼”。而这些新闻反映的人物和事件又往往是百姓身边的典型,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感同身受,因此受到的启迪大,收获也大。这些报道也往往能引起大的社会反响,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提升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提升新闻的感染力,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传递“感情”

新闻传播是对人的传播,所有的信息传播都要面临两个方面的考问:一方面,报道的事实是否为受众所认可,受众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报道的新闻事实是否在价值上得到受众的认同,情感上得到共鸣,这是受众对新闻报道相对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传播主体对事实情态信息的反映是新闻反映自身的要求,对自己情感倾向的表现则更多的是为了感染接受主体,让他们在情感的认同中接受新闻文本,从而实现文本的传播价值。”④所以说,事实信息的传递和情感信息的传递都是新闻报道的责任。新闻的使命并非仅仅向人们传递信息,它还要努力反映对人的命运、发展、快乐和幸福的关怀,新闻会影响社会和人生。因此,从表面上看,新闻就是告诉受众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观点,而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的愉悦幸福和社会的美好。“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新闻客体到底价值如何,最终是以它对社会主体的实际效应来衡量的,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体的完善和发展是评价客体价值的根本标准。”⑤这样来看,新闻报道作为叙事作品,既有客观的事实记录,也有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在当今媒体趋向娱乐化的时代,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要适应受众接受趣味的变化。新闻报道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也要发挥美的效应,使报道中的情感审美得到充分展现。记者在采访中要积累大量感人的细节,对事实有深度的了解,在写作中发掘出事实中蕴藏的真挚感人的内涵,从而写出感情真挚、具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作品。

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报道从具体事件入手,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抓取人物或事件细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来突出人物的精神和思想面貌,这样的报道故事感人、可读性强,往往能够深深打动受众。

挖掘深度信息,提高新闻的信息含量

在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判断。一些事实有更加深层的意义,需要记者进一步深入挖掘,把事件内在的意义呈现出来。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一般首先是发现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而对事实进行新闻价值的深度开掘,则要对事实的意义、原因等方面进行探寻、深思。“新闻价值为某些事实所固有,无法人为增删;但记者可以通过开挖、发掘,达到对与事实相关的未知领域的更多认知,或者达到对事实新闻价值认识的较高水准。这是前面所说的发现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寻求发现。是否进行开掘,是否具有开掘的功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记者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所能达到的境界。”⑥经过记者对事件意义、原因或发展趋势的展望,使事件的新闻价值得到提升。

经典的作品往往来自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而这要求记者深入到社会底层调查研究。“走转改”活动通过各种机制鼓励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不仅报道出新闻的“事态信息”,而且发掘出“情态信息”,并在报道中呈现或隐含“意态信息”。这样能使受众在接受作品时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同时也能够锻炼出更富有思想和见解的采编人才队伍。

【本文为2011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居民媒介使用及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认同”(项目编号:HNSK11-52)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孙立平:《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2008年第3期

②程世寿 刘洁:《现代新闻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③⑤杨保军:《试论新闻价值构成的多项性和层次性》[J],《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篇8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48-02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言论自由及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体不断的发展壮大,其在信息的传播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逻辑,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该背景下,新闻传播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新闻编辑也成为了形成社会文化的基本方式,新闻传媒则是文化的载体及传播的重要媒介。

1新闻媒介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人类的社会活动根据目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为了达到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生产活动和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生产活动。其中后者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属于社会意识及社会文化的生产活动。从编辑学的角度看,精神生产即是创造出社会文化产品来构建社会主流的文化或者社会意识。现代大众传播日渐兴起,传播技术特在不断的更新,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形成的极度繁荣的景象,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正在无孔不入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其频繁在出现人们的视野中。新闻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的重要方式,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逻辑及视野境界,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演变等,均与新闻媒介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而新闻传媒也是在变化中不断的延续传承者社会文化信息,成为流动的文化及历史[1]。

2新闻编辑影响文化构建的各种因素

从单一的个体上讲,新闻编辑是社会中的个人,其社会化的性质即表示其对于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行为逻辑、文化产品有较强的认同性。文化产品对于社会成员人们社会实践及思想产生极为重要的约束作用,而编辑即是将该类文化形式转化为人们均能接受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行为模式,并认同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及文化现象。新闻编辑需要传播的内容即是受到人们认同的主流与文化的各类信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及学习过程中,新闻编辑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性格、兴趣爱好、世界观、价值观等,该类主观因素也会直接的影响到其思想及行为的方向,并贯穿于新闻编辑的整个过程,使其在选择社会新闻时,在很大的概率上会选择符合其本身性格特征、心理倾向或者世界观的新闻,作为传播的内容。因此新闻编辑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传播方向,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构建[2]。

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有个人的行为,还需要整个编辑组织进行统筹规划。该类新闻组织的内部因素也成为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多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及中介环节。新闻编辑需要满足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需求,则需要在群体组织中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其认知水平、行为逻辑、视界范围、思想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组织成员的限制、影响,或者受到群体观念的裹挟而放弃自己坚持的理念,屈从与群体的强势观念[3]。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群体的影响也能够使新闻编辑对事物的看法更全面,消除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大众传播的过程与社会大小保持一致,且社会地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组织,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或者具有一定社会背景的组织,性质较为特殊,对于社会系统的组织和运行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相应的社会活动也制约着大众传播的各项活动。新闻编辑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领导力量,需要创造及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系统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主要方面构成,新闻编辑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编辑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其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直接的影响或者制约。

3 新闻编辑对于构件社会文化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闻编辑成为了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条件及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在构建社会主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1)文化传播需求 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其本质的作用。因此传播及动态的流转是文化存在及传承的基础条件,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传媒事业的不断兴起,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2)文化的作用 而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形式、发展规律及作用,其文化体系属于性质极为活跃的社会网络,其住主要作用在于条件人们的观念、心理、情绪等,并提供思维方法、价值观,并通过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约束自身的行为。新闻编辑为该类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并保障了行为的约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共识[4]。

4结论

新闻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为传播信息,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全面、清晰的获得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各种类型的新闻作为信息的载体也承传播文化的责任,因此新闻编辑对于构建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基于现代社会文化的的需求及其重要作用,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并有效的起到了规范社会文化的作用,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晖.论新闻个性的社会文化成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91-95.

篇9

本书跨越多学科研究领域、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于现实,求证于历史,从媒体公信力的界定、历史的梳理、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媒体公信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阐明了“责任造就公信力”不仅是一种理论创新,更应成为一种媒介文化。

“责任造就公信力”,是贯穿本书的核心思想;“责任”、“信任”与“人”,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依据框架理论,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奔的责任――信任模式,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骨架。

一、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背景

1 社会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风险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网络化等环境下,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媒体产品的商品性质、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一般经济人共性,都使得基于人产生的公信力在纯洁性和持久方面面临经常的挑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使公众处于不确定状态或有风险之中,公众不得不更为积极地关注周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为说明这种“依赖性”,作者在导论部分引入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会。媒介化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媒介影响力对于社会的全方位渗透,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人的媒介化、人与人关系的媒介化。每个人都是媒介影响下的“媒介人”,不仅对于世界的想象主要由媒介来建构。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带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一方面,现代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高度依赖媒介,媒介视野的扭曲和偏差将导致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扭曲和偏差。当受众感到,媒介为他们构建的拟态环境与他们实实在在触摸到的社会现实不符时,不仅会对媒介产生不信任感,而且可能产生认知和态度的混乱,产生不和谐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运作条件下,部分新闻媒介机构和工作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出现媒介道德失范。违背新闻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忽视社会价值,过分追求炒作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现象,造成“四大公害”――虚假新闻、低俗之风、有偿新闻、虚假广告。

因此,拥有以信任和责任为核心的公信力的媒介在当下这个风险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如何提高媒介公信力,增强吸引力,提升影响力,加大感召力,强化引导力,警示、揭示并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摆在媒介面前的严峻话题。

2 学术背景

(1)国外研究者对媒介公信力的基本解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Credibility Research)即成为国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国外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集中于“可信度”(credibility research)方面的考察,主要分为“来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和“媒介可信度”(media credibility)两大领域。包罗了三个主题――信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内容可信度(message/content credibility)、渠道可信度(channel/media credibility)。随着电视的兴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媒介(信道)可信度及对媒介间可信度的比较研究,并逐渐转向互联网公信力的研究。

(2)国内研究者对媒介公信力的基本解读

媒介公信力的概念在我国大陆使用的时间较短,与国外公信力研究走过“来源可信度”与“媒介可信度”的学术历程不同,在我国的公信力的研究中,大众传播媒介被视为概念主体,因此,媒介公信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大众媒介公信力。而现今国内学界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主要还是从传统的新闻学视角进行,较注重对媒介公信力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及媒介利益关系的考察,而对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不同性质媒介间的可信度差异等媒介公信力研究的重要领域缺乏必要的介绍和讨论。

本书的第一章《媒介公信力理论建构》对公信力和媒介公信力作出了科学的界定,从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学九个角度为媒介公信力提供理论支撑,并结合经典作家对公信力的论述,对媒介公信力的内涵进行解析和理论建构:第二章《媒介公信力历史考察》对媒介公信力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

二、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实质与价值

1 媒介公信力的内涵与实质

媒介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种,是媒介的一种客观属性,同时,媒介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在社会活动过程的行为和表现特别是它的新闻传播活动直接面向公众,要靠公众来评价,因此传媒的公信力也离不开公众的主观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媒公信力不仅仅是传媒的客观属性,也是一个因公众而异的变量,也具有公信力所具有的主客体二重性,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出的一对公开、公平、客观、正义、效率、人道、责任的相互作用力――信任力和责任力,包括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方面。

我国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指导性、贴近性等。媒介公信力的具体内涵包括新闻是否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媒介是否符合专业规范和具有职业操守等。

媒介公信力实质是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履行社会契约承担社会责任而展现的信任力和责任力。新闻媒介展示的责任是信任基础,受众展示的信任是责任体现。受众和新闻媒介彼此相互影响,新闻媒介履行责任,是信息和意见的传播起点,受众展示信任,既是信息和意见的接受端,也是信息和意见的反馈端,新闻机构是信息和意见反馈的接受端,彼此循环往复的传播,属媒介伦理学范畴。它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一媒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媒介在受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力,是媒介的社会皮肤。是媒介竞争的关键,是媒介追求的目标,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方面。

2 媒介公信力的价值表现与现实

表征

本书的第三章叙述了媒介公信力的价值表现与现实表征,并指出当代社会媒介公信力的异化。

媒介公信力在价值层面表现为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的统一,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的统一,公正传播与社会正义的统一,社会进步与媒体地位的统一。同时,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媒介专业主义的体现,对媒介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

媒介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即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内容真实,即准确客观地报道事实和反映世界;导向正确,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式亲和,即传播形式和方式能够为受众所接受。

然而,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媒介公信力在当代社会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严重损害媒介公信力的现象。

因此,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媒介公信力对于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媒体的重要意义,还要认识到部分媒体发生“异化”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现状,必须重塑媒介公信力的核心价值,坚持媒介公信力的四项标准。

三、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

第四章《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作者引入源自贝特森的“框架”理论,以及关于知觉与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型――社会基模,阐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建构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实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1 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

(1)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机制

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

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媒介框架其实就是一种意义的构建活动。新闻工作者将自然事件(未经人为加工处理)转换为社会关注事件。并在考虑这一事件的公共性质与社会意义后。再将其转化为新闻报道。在此转换与再转换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经验(框架)将事件从原有情境中抽离,另一方面则将事件与其他社会意义联结(或再框架化),产生新的情境意义。

受众框架是指受众在接触媒介时,他们的认知基模会影响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解读与判断。换句话说,面对新闻媒介,受众运用自己的认知框架对新闻内容进行过滤,从自身的认知框架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诠释。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二者是如何发生重复博弈的关系?藏国仁认为,媒介框架的内涵结构包括媒介组织框架、新闻个人框架、文本框架三个部分。媒介组织框架是指新闻工作者所指定的一系列惯例与程序,决定了社会事件是否会被选择与报道,是媒介的一个框架机制。新闻个人框架包括记者和编辑两个部分,是指新闻工作者受到自身认知结构的影响,形成自我成见。文本框架是指新闻写作文本时一种语言意义的建构过程,语言与其他符号讯息是对社会真实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本身有一个框架。也就是说,媒介框架事实上是经过三个子框架作用下的结果。这样,客观世界的事实最后形成新闻报道的流程是:客观事实一媒介组织框架一记者个人框架一文本框架一编辑个人框架一新闻报道。

受众框架对于新闻报道内容首先是过滤式的选择,对于完全与框架要求不相容的内容不予选择,而对其他内容有一个同化或改造的步骤,即与自身框架一致的内容进行吸收与同化,对于与自身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改造。然后,受众框架对报道产生意义的诠释。并影响更深的心理层次与媒介的消费等行为。反过来,这些行为又影响到媒介框架。

因此,新闻真正形成不是在媒介报道之后,而是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之后。也就是说,一则新闻实际上是经过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的互动后。才产生出意义。一系列的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的互动,就形成了整个传播过程。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博弈活动,这种博弈活动要持续下去,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从信任的博弈论模式来看,如果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初次博弈中产生了初步的媒介公信力,这种程度的媒介公信力又能使后续的博弈能够发生,如此反复,就能在不同博弈阶段形成了程度不等的媒介公信力。即,媒介公信力是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中产生的。如果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博弈不能发生,或者只能发生一次,则公信力就不会形成。

①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内在博弈机制

社会事件经过新闻媒介的框架化报道后,由客观真实变成了媒介真实。在媒介框架化后,媒介真实不可能是客观真实的翻版,是有区别的。然后,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真实又经过受众的框架化,变为了受众接受的真实。这样。就存在客观真实、媒介真实、受众真实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受众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价,并不是在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对照,它的作用机理是媒介真实与受众真实的对照,也就是受众框架对媒介真实的评价。这个评价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事实层面上,通过受众框架自身对客观真实的诠释,对照受众理解的媒介真实,从而在基本的真实层面上判断媒介是否真实。二是在价值层面。受众框架对媒介真实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判断。

另一方面。媒介要获得受众信任的判断。就需要不停地调整自身的框架,尽量与受众框架的要求相吻合,使受众能够发生后续的媒介接触行为。同时,对于许多新闻媒介来说,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新闻理念,也就是媒介框架并不是一味去迎合受众框架的各种要求,而是在自身的框架定位基础上通过调整来满足受众框架的要求。这样,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中,媒介公信力就产生了。

②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博弈收益问题

那么,博弈中双方的收益是什么?对于受众来说。不同地区的公众是有区别的。在不同政治制度下,由于媒介功能不同,受众对媒介的期待也不一样。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是有差别的。在我国,我们以为媒介公信力的判断标准是以人为本、客观真实、导向正确与形式亲和。那么,对于受众方面来说。受众的博弈收益就是对接触到的信息感到是真实可信、有用的;而对于媒介方面来说,党报党刊的博弈收益就是是否起到正确引导舆论,掌控了话语权。另外,市场化的媒介除了宣传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外。还要看是否取得经济效益。

如果受众框架与媒介框架的博弈过程中,没有博弈收益,那么,博弈活动就不可能进行下去。反之:获得了博弈收益,那么,就有助于下次博弈的进行。

(2)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层次

从利维克和邦克的信任三阶段模式来看,媒介公信力的发展阶段依次就是:理性的计算型阶段、介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了解型阶段、情感的认同型阶段。

在计算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无法预期媒介表现,需要通过与媒介接触后的认知来判断是否信任媒介:了解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对于媒介的信任不需要在接触之后才能作出判断,对于媒介的未来行为有一定预期;认同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对于媒介的理念和偏好高度认同,受众框架与媒介框架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构。

2 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分析

在传播学术界,学者们基本上是沿着媒介(传播渠道)和消息来源两个外延来进行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探讨的。

本书则对消息来源公信力、媒介(传播渠道)公信力、媒介机构公信力、媒介产品公信力四个外延的维度构成情况进行论述。作者依据框架理论,建立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弈的责任――信任模式,即“责任造就公信力”。对媒介公信力的维度判断,更倾向于媒介框架的内涵分析,即公信力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维度,分别对应媒介组织框架的记者框架、编辑框架和文本框架等。

其中,以人为本是公信力的根本目的,内容真实是公信力的第一要义,导向正确是媒介公信力的保证。形式亲和是媒介公信力的外在体现。

结语

大众媒介的公信力是一切媒介合理存在的价值基础,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

篇10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它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其对当前新闻采编产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多媒体化和立体化,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它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更有助于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掌控;其二,网络传播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传统的新闻采编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因时常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新闻的跟进性难度很大,鉴于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而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限制,且能够充分实现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的统一;其三,网络传播能够突破原有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大幅度提升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例如,报纸就容易受到版面的限制,编辑的信息很难将新闻的全貌呈现给受众,相对而言,网络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因其自身的随意性、复杂性以及难控性等特点,也给新闻采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使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与新闻的时效性一样,严谨性也是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但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容量也要比传统新闻媒体大得多,这就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使新闻报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传统的新闻采编相比,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对信息准确度的掌握,都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加之网络信息的难控性,虚假信息屡见不鲜,都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网络传播在新闻评论方面过于肤浅,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评论深度不够,尤其与纸媒相比,传统纸媒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和评论人员,新闻评论深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网络传播由于缺乏深刻性,受众对其信任度也就有所下降。

篇11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宣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际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也已经将国家形象的宣传纳入到国际竞争的基本范畴之中。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新闻传播能力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新闻传播是一项重要的传播渠道。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掌握国际社会的传媒高点,就将成为国际舆论的主导,势必对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地位的影响被不断放大,很多专家学者甚至认为现代的国际竞争主要是形象的竞争,因为现在人们对国家形象的关注已远远超出了对国家本身的关注。因此,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上的塑造与传播的战略价值已经显而易见[1]。

(一)国家形象的宣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与国家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相比,国家的形象宣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软实力是通过表现形式,向国际社会宣传自己的形象、文化等以展现国家的精神风尚和友好的形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的主题并没有发生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正是在这一主题背景下,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能会比硬实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形象宣传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社会上,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其次,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改善国家的外交环境,提高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好感。再次,良好的国家形象还可以加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有助于政治目标的实现。最后,良好的国家形象还有利于国家引导国际舆论声音,争取公众对国家的支持。

二、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宣传的重要作用

(一)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虽然一个国家的形象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但也不可能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照片式的反映。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具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新闻传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2]。在信息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新闻传播由于其对信息传播的及时、准确等特点,在公众心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新闻传播无疑是信息传播领域的一个至高点。

(二)国家形象是在人们心中对一个国家产生的主观印象,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有关一个国家的信息被传播到大众的耳中,并在其脑海里形成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传播信息的有目的的取舍,将国家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界的面前,从而可以有效地左右受众们的思想,最终将一个美好而伟大的国家形象深刻地塑造在人们的心中。因此,对于国家形象宣传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新闻传媒领域的竞争。

三、如何加强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我们的媒体仅注重对国家经济建设及国家实力方面的宣传报道,而忽略了对于人的报道。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传媒应该转变过去以往的传播理念,建立起“以人文本”的新闻传播理念。也就是说,外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首先应该是对于中国人形象的一个认知。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媒体渠道向国际社会展现出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这样的新闻报道将更容易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引起外国人与我们的共鸣。另外,由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实质上是一种打动人心的手段。因此,“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还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研究他们的习惯、喜好、信仰等,使我们的宣传内容与受众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相吻合。

(二)积极传播国家形象

我们的媒体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传播国家良好形象,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人们对我国的关注,使更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国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往往会更信任他们所喜欢的人或集体,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宣传国家的良好形象,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目的。另外,由于我国的传媒在国际社会中并不是主流的媒体,在传播力度和影响上都要弱于西方媒体,因此我们就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宣传国家形象,并对一些媒体对我国形象的不实报道和恶意诋毁进行有力地回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新闻传播宣传国家形象,既是国家形象宣传战略中的一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塑造,乃至于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都是国家在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因此,我国的新闻媒体还应不断提高对于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宣传力度[3]。

参考文献

篇12

风险存在是不容争议的客观事实,风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风险不只来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也来自集体或个人做出的每个决定、每种选择以及每次行动。无视或漠视风险的存在是夜郎自大的盲目表现。正视风险并寻找风险传播的最佳方式方为新闻传媒的合理选择。

首先,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里出现的问题因其多面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公民广泛积极地参与,仅靠科技专家和政府参与决策的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风险社会所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副作用。

风险的影响力不仅对现代制度和技术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且渗透到个人生活之中,转化成生活风险。如何规避、减少以及分担风险不再是行政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问题,而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维持存续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公民的广泛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对此也持肯定态度。

其次,广泛的公民参与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办法很多,比如听证会、意见征求等等。但就广泛的公民参与而言,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过程分为获知、参与两部分。就公民对政务信息与社会公共信息的获知而言,不同群体情况不同。就信息普及程度而言,大众传播媒体排在首位,网络媒体排在其次,之后才是政府公报等其他形式。不知则不能参与。离开新闻传播的风险传播,广泛的公民参与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风险决策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中国社会转型对政府的决策方式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政府职能也由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传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局面被打破,国家社会与市民社会共存的社会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因此,决策民主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一个复杂的、充满风险的社会里,决策的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决策是从多种方案中作出的选择,没有比较,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新闻传媒可以提供决策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风险信息,提供风险沟通的平台,从而使利益诉求与风险分担双方面都呈现在公众面前,帮助人们预测各种科技革新与社会变迁带来的结果,帮助人们在经济技术发展与健康和安全问题之间进行风险判断,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信息的传递,决策则无从做起,决策的民主也无从谈起。

风险传播的传播方案与策略

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不同,危机传播是在紧急状况发生后新闻传媒对其内容信息的传播,它所传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风险传播报道的对象是风险,某种潜在的危害。对于风险的认知只有在有关的知识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专家、学者关于风险的预警成为风险传播的重要消息来源,对风险的表征和陈述成为风险传播的内容,风险传播成为信息的传播,而不是对事实的传播。

鉴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网络媒介应该联合进行风险传播。这是既进行风险传播,又把风险传播的负功能降到合理区间的有效办法。

公众对风险议题的获知与参与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就风险传播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常规方案,即在风险传播的获知方面,可由大众传播媒介担纲,在风险传播的风险沟通方面,由网络媒体作为主战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公开性决定了新闻传媒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大的空间进行风险传播。因此,在风险的获知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采取预告的方式,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网络媒体所呈现的风险议题中。第二套方案则是在适时适度的情况下,由大众传播媒介完成整个风险传播。

目前关于风险传播实践,即在风险还没有变成现实灾难之前对风险议题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与风险沟通,从数量上看,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并不多见。相比较而言,网络媒体上数量相对较多。在网络媒体上,百姓经常从生存环境的保护出发对某些决策风险进行阐述。

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放大镜”与“探照灯”效应比网络媒体更强,会给政府与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情境,强人政府和温和政府应对矛盾激化的办法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应对舆论压力成为首选,而是否有利于风险应对则在其次。因此,大众传播媒体的风险传播必须存在某些限定。

有鉴于此,网络媒体的风险传播要放开。因为网络媒体的海量特点可以集纳所有相关的风险沟通。网络媒体的平等特点可以使公民获得与组织与政府平等的身份与话语权,有利于公民以个人身份发表意见与看法,公民可以呈现风险争议,发起风险论争。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有助于各种不同观点的呈现与论争,平等基础上的风险沟通,有助于公民提高风险认识,主动地参与到集体的决策中,为决策民主培养合格的参与者。从某种角度上说,网络媒体还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民间对风险的看法,进行风险沟通的平台。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风险争议自然也就是社会上最关心的问题。

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访、编辑、评论、制作等活动中用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标准和依据。判断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编辑、评论员;判断的对象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判断的标准分为实质要素和形式要素。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指能满足公众需要和兴趣的内容,形式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是否重要、新鲜、及时、显著、接近、有趣味。由于新闻价值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并非单一要素,而是要素群,因此,在判断的时候各要素间必然有所侧重和取舍。这种对新闻价值各要素之间的侧重与取舍,即是新闻价值取向。

价值理性是判断人与社会的是非善恶的标准,①是人们对于自身实践活动价值与意义的自觉把握。它崇尚道德理想,强调终极关怀,主张通过美的、善的手段来探求真理,发展科学,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一种非自我利益的理性。②

在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中新闻价值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因为风险传播是指在决策之前,对决策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肯定与否定、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报道,特别是否定和不利因素的报道,寻找决策本身、决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对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利之处。虽然风险传播不是要恶意地否定决策,而是要善意地呈现决策中存在的潜在不足之处并完善它,使决策更加合理与科学,并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但是由于风险传播的内容包含着对否定和不利因素的主观认知,如果采取的是非价值理性的选择与判断方式,则易于掉入工具理性的窠臼,从而基于功利目的驱使而发起风险论争,呈现风险争议、进行风险沟通。这也许在短时期可以给新闻传媒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不仅有损新闻传媒的公信力,而且对于公民、社会、国家而言,则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的价值理性是指风险传播要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对于风险争议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风险沟通的进行要把关注点与落脚点放在公共利益上,在采写编发新闻时不能借口新闻价值的某些形式因素――及时性、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而忽略和漠视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要做到这点,担当风险传播的新闻传媒必须坚守公共媒体的功能定位,以沟通情况提供信息、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己任。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一定要统一。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和目的,新闻价值的形式要素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而提供的工具手段。在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之间,就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不得以公共兴趣为理由漠视、损害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是风险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的“人化”特征,也就是说,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生产范围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动对自然与人类本身的影响力也在增强,风险主要表现为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二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风险的问题凸显。③因此,新闻传媒在预警风险、报告风险、化解风险之外,也有可能放大风险、转嫁风险甚至制造风险。新闻传媒在制度上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也具有相当的风险性。④

虽然说公共媒体与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价值理性提供了风险传播降低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的可能,但仅仅依靠新闻传媒是不能实现风险传播的全部意义的。公众与政府行政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知识和媒介素养,特别是对于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的理解判断。只有这样,风险传播才有可能对社会、国家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国家九八五创新基地项目《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7月版,20页。

篇13

一、引言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1)社会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2)负向性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3)震撼性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 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三、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1、正确引导原则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原则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2]。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参考文献

[1]靖鸣:《问题新闻学》,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