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历史文化街区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

篇1

二、系统论

系统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是部分合成整体的意思。现在认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Bertalanffy是第一个将系统论做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它不仅仅是系统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或机械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个要素在单独状态下所没有的。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内学者认为,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每个因素都直接参与旅游活动,他们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包括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和出行系统四个部分。

三、协同论

协同论是对系统论的进一步衍生。从词源上分析,“协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协调合作”,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指出: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会因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1976年,哈肯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协同论”。哈肯所建立的协同论形成了一种基于开放系统的学科,专门研究系统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所形成的新整体的结构和特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将复杂系统用普遍原理来处理的理念和方法。

四、旅游系统

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地的旅游活动系统,它由四个要素组成:其一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其二是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广义);其三是旅游媒介——旅游业,其四是贯穿主体、客体、媒体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总和)。就旅游系统而言,应是以目的地为中心,再加上客源地和旅游媒介,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空间组织单元。因此我们可以定义旅游系统的概念,它是指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五、历史文化街区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城市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旅游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关系,是城市旅游系统发展的基础,就其个体而言,其发展只有适应于大环境,适合于大环境,促进大环境发展,才会有个体更好的发展契机。而城市旅游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发展也离不开包括旅游资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发展。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一)客源市场系统历史文化街区子系统与城市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系统之间客源地相互统一,相互支持,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是城市旅游系统的根本和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城市旅游是一个整体,需要其内部各个子系统发挥共同的效用来吸引游客的到来,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越大,各个子系统能获得的客源市场也就越大,而同时,各子系统客源市场的扩大,也会扩大城市旅游中各子系统的客源市场,从而扩大整个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他们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二)出行系统出行系统是联系各子系统与客源地之间的桥梁,也是联系个子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城市旅游客源流的承载体。城市旅游系统内客源地系统交叉协同决定了城市旅游出行系统在子系统中的共用协同。城市旅游通道系统是由各种各级的交通、通讯、营销及其相应的服务组成。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成本浪费,节约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成本。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要求城市内部要合理构建旅游出行系统,各子系统共同维护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畅通,实现旅游出行系统的无障碍化,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流通顺畅,实现城市旅游各子系统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系统的协同发展。

(三)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科技、人力资源、安全等,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保障。城市旅游各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有一个良好的旅游支持系统为城市旅游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子系统,其支持系统与城市旅游之间的旅游支持系统在有一部分是共用的。城市的软硬环境支持系统,一方面既是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水平的体现。但由于城市旅游整体与历史文化街区个体行政隶属关系、管理观念、发展水平等不同,各自的旅游支持系统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子系统往往落后于城市旅游支持系统,城市旅游支持系统相对较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个体的旅游支持系统依赖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包含管理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咨询等方面。

(四)目的地系统目的地系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要素,它包括自身客源系统、旅游资源系统、设施和服务系统,其内部的协同发展是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旅游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也担负着城市发展见证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更多地从文化及其担负历史见证功能的角度与城市旅游系统复合协同,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同时,更是促进自身的发展。

篇2

“城市靠记忆而存”,城市历史的延续及自然的生长,能够彰显城市文化独有的地方特色,增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城市的地方感和文化认同感,因而,保存完整的城市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古朴,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呈现新的时展特征。一方面,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大批量的外来商户不断涌入甚至侵占街区核心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商业化氛围愈发高涨;另一方面,资本级差地租带来的空间置换与权益割让,原住民开始搬迁,市井民俗生活气息开始消亡,街区承载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始弱化。站在历史和现代、记忆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不禁反思:这些弥足珍贵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城市大拆大建、大修大补、大面积更新改造后,存留下哪些隐患?人们在探寻街头巷尾的历史足迹时,是否还能找到记忆中那些美丽的“乡愁”?未来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缘于此,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选取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保护城市记忆、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城市记忆概念

国内外关于城市记忆相关的概念有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文化记忆(culturalmemory)、实践记忆(practicememory)等。比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集体记忆”的研究鼻祖莫里斯•哈布瓦赫就曾将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即附着于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德国著名学者扬•阿斯曼在阐释文化记忆的概念时,指出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其记忆传承媒介包括仪式和文化两种类型;此外,相关学者还指出实践记忆形成于人们的日常交往、生活实践、行为仪式等活动中,是人们通过潜移默化方式习得的文化记忆,建立在群体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世代沿袭的方式传递。综合来看,本研究将城市记忆的概念界定为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人物故事等的集体性记忆。

三、研究区概况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六朝时代已繁华初具。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先后经历了全面启动(1984—1990年)——完善实施(1991—1995年)——加快建设(1996—2000年)——扩容升级(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获得过“中国旅游胜地百佳”、“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中国著名商业街”等多项殊荣。2010年,被评定为中国首个5A级历史文化街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又因其地处老城南南京城市化改造的核心地段,伴随城市更新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衍生的问题接踵而来。因此,作为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在探索保护与更新、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选取其作为研究个案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城市记忆要素筛选通过查找历史文献等相关资料,发现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存续的城市记忆要素和内涵丰富,如历史建筑景观(江南贡院、大成殿等)、遗存遗迹(秦淮河、乌衣巷等)、名人故居(李香君故居等)、老字号美食店铺(蒋有记等)、文学典故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桃花扇》等)、民俗节庆活动(秦淮灯会等)、民间手工艺(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等)等。

(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于2015年8-10月期间开展,采用到实地发放的形式,分别向本地居民发放256份,外地游客244份,有效回收样卷462份,有效率92.4%,具有可靠性。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职业、收入水平、居住年限(当地居民)、游览次数(外地游客);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表1),主要调查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发展、街区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满意度,将城市记忆要素融入题项设计中,以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进行问题设计,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或态度中立,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

(三)研究分析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项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1、古建筑与历史文化氛围大多数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记忆深刻,且对古建筑保护情况持较高认可度(选择“满意”比例为76%),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历史文化氛围”这两道选题的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比例分别为69%和72%)。具体见图1、图2和图3。2、餐饮卫生与美食特色受访对象特别是本地居民大多对夫子庙百年老字号食铺如蒋有记等的记忆深刻,但是对“地方美食特色”的评价和认可度较低(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和9%)。此外,对街区“餐饮卫生情况”总体认可(选择“满意”比例为56%),具体见图4和图5。3、购物环境与商业化氛围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购物环境的便利性”的评价较好(选择“满意”比例为61%),但对“旅游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的评价较差(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63%),而对“商业化氛围”的认可度整体持否定态度(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72%)。具体见图6、图7和图8。有些游客认为旅游商品缺乏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不值得购买。4、休闲游览接待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游览设施及活动”的评价适中(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3%),对“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整体较好(选择“满意”的比例为58%)。具体见图4-9和图4-10。部分游客认为,旅游信息化宣传方面,对历史记忆要素的挖掘不够。5、游客文明行为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文明行为”的总体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2%和38%)。具体见图11。

五、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上文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夫子庙等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挖掘街区存蓄的丰厚记忆要素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蕴含丰富的南京城市记忆要素,凸显了其在南京城市发展和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这些记忆要素,对于地方性的保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彰显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具有重要功能。包括彰显水乡秦淮的江南风韵,针对性的开发不同功能的画舫;恢复“蒋有记”等老字号百年美食店铺,移除古建筑上的外文招牌,用中文汉字配以中国书法艺术的手笔进行重新装饰,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二)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更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以“秦淮八艳”的民间故事为脚本,结合现代多种媒体技术,复建古戏台,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或邀请艺术创作者或非遗传承人,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记忆要素与现代艺术融合,开辟江南非物质文化创意园,邀请艺术创作家设立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宣传表演民间技艺,并考虑开展竞技比赛;同时,和地方院校联盟,共同开发创作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再现民俗繁荣景象。

(三)实现街区功能的有机更新分隔现代商业街与传统文化街道,规范市场销售秩序,提高旅游商品档次和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旅游购物市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和线下营销、“上店下坊”的商业经营模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和历史文化街区测评体系,加强街区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加志愿者协助维护游览秩序,开展定向咨询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要。

(四)开展志愿者公益宣传活动在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定期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与地方会展、旅游、艺术等院校开展合作,倡导游客文明出行。采用网络媒体、现代传媒等手段,搭建线上文明出行的平台,以发请帖、求回帖、求订单等多种方式,邀请关注夫子庙旅游网站的网民签订网络承诺书。对于实际到达景区的游客,也可专设指定的区域,成立文明出行委员会,邀请游客现场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

篇3

(一)对于“历史文化老街”概念的界定

自2008年启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以来,已有全国各地共计40条街道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评选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那么到底何为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中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街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并报国务院备案。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做出的定义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在学术上,一般称其为“历史地段”。 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历史文化老街”就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核心内容。

(二)历史文化老街保护价值及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传统历史街区的外在物质形态与现代文明、发展形式的矛盾日益凸显。历史文化老街组成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环境,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联系,保留着城市的历史特色,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当今的中国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变换更是日新月异,很多的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很多的旧城街区被拆除改建为高楼大厦,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老街很少,并且在现实的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使历史文化老街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因此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研究就必须受到重视了。历史文化老街的保护研究的价值及现实意义重点体现在:

1.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变迁。因为历史文化老街的存在本身就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对其的研究当然可以了解城市的历史,观察城市的变迁。

2.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研究有助于寻求历史文化老街的合理保护模式。对不同历史文化老街保护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寻找各自优缺点,找到更好的老街保护模式,解决一些历史文化老街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为老街保护提供政策的参考。

3.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研究有助于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历史文化老街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财富,是属于广大市民的共同财富,但由于老街的存在可能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对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的研究可以唤起大家对历史文化老街的重视,注重对其的保护,为老街的保护献出一份力。

4.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研究有助于丰富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形成城市的文化名片,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

历史文化街区或说“历史地段”这一概念的形成始于20世纪60年代。战争的肆虐以及随后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大面积的老城区、老街道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当城市的特色渐失,当城市的回忆被割裂,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保存这些历史文化、地区特色对于文化传承、地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最先提出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的国家是法国。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其中制定了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如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等。

相比之下,中国略为落后。中国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此开始形成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四)关于历史文化老街保护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通常是与该城市的城市规划相结合,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重庆市规划局编制处共同发表的论文《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表的论文《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综合分析了对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模式及其利弊,该文指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科学发展值得思索的几个共同点 ,并试着提出发展对策。或是以旅游业发展为目的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动态保护模式,如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表的研究成果《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动态保护模式的比较研究》等。而这些研究可说大多都是基于发展目的来研究保护模式的。

篇4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132-6

目前,锦里和文殊坊作为业已建成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了成都重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名片,优雅地代言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二者均是成都市政府统一规划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本该不相上下、评分秋色,但事实上,“锦里”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繁荣,“文殊坊”却在刚开市的一时风光之后长期陷入门庭冷落的境况。

这一现象很快引起了各界关注。2006年10月30日,《四川日报》记者黄玲在04版经济新闻中发表了题为《国庆人山人海节后冷冷清清文殊坊缘何不如锦里》的报道,针对文殊坊作为“锦里第二”的趋同性,提出了诸如依托文殊院的素食,打造“素食一条街”以及“现场演奏天竺乐器”等操作性建议;其他重要论文有诸如周杨和乐雪《成都城市RBD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分析》(2008)所作的经济分析、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2009)的规划学分析、崔佳春《基于后发优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建议》(2011)的后发优势理论与文化结构功能理论分析等。这些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三者得失成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本文将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来分析二者在被作为都市文化景观而建构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以此探索作为都市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优势路径。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形成: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

(一)“文化景观”概念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地理学形成,其标志是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Carl,O.Sauer)《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1925)一书的发表。索尔首次将拉采尔等人的“文化景观”的概念引进美国,并致力于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他从综合角度对文化景观加以发生学的研究,对景观的结构做了详尽剖析。他对文化景观进行了如下定义:

文化景观是由一个文化团体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是人,自然区域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1]。

自此之后,文化景观成为以美国索尔为代表的伯克利学派文化地理学的中心论题。1962年,该派地理学家瓦格纳(Wager)和米克塞尔(Mikesell)进一步指出:

文化景观是一个特定人类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化和特征性产物,体现了特定的文化偏好和潜力以及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它是历代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结果。[2]

(二)“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出现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8届全体会议,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即《华盛顿》),该指出,“涉及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

1992年12月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第16届会议上,文化景观被提出并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成为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后的第4种遗产类型。[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和聚落随着时间在自然环境提供的自然限制和机会以及延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外在的或内在的)影响下的有形证据。它们必须具有杰出的普遍价值并成为某一地理区域、文化特征的代表。[4]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署则将文化景观定义为联系着一个历史事件、活动、人物或展示其他的文化或美学价值的一个地理区域。[5]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提出使得遗产保护从对单一对象的保护扩展为对“场所”的保护,从静态保护转变为活态保护,从器物层面的保护扩展到人地关系的保护,这种转变充分彰显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时空特性。自此之后,文化景观遗产的观念被纳入到各国的历史和文物保护法中。

随着文化景观遗产进入世界遗产范畴,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各国将文化遗存的区域保护与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等结合起来,带有预见性地划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区,为城市规划、政府管理、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的部门预先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及新的保护和管理思路,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等文化景观列入文物保护范围,要求建立起一个从单体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性城市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架构,使得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京杭大运河、长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就是如此。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出现在历史保护从文物建筑逐步走向历史文化环境整体保护的过程中,是一种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文化景观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建筑、文化、社会、历史多个维度的价值。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从“历史文化保护区”到“游憩商业区”

(一)成都“历史文化保护片区”的规划

历史街区是城市演进历程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成都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名城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1984年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了文殊院、大慈寺和宽窄巷子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1986年又对该规划进行了修订补充。1987年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召开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研讨会”,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保护发展建议》。此后成都市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系统的保护,即从个别保护到群体保护,从静止保护到动态保护。[6]

(二)成都RBD现状

与此同时,成都还必须思考如何在延续旧有文化血脉、保持固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问题。在无数的探索与调研之后,与北京、上海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成都最终选择了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规划模式,决定将RBD作为城市文物保护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创造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RBD这一概念最早由查尔斯.A.斯坦菲尔德(Charles A.Stansfield,和约翰.E.里克特(John E.Rickert)在1970年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首次提出:RBD是中心商务区(center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和居住功能区(LBD)相融合的产物,是为满足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在城市内某一区域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7]1982年,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在其《游憩地理学》(Recreation Geography)一书中把新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理念内置到RBD概念中。[8]

1995年,保继刚在研究深圳华侨城发展模式时,首次引入了RBD理念。在此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发展并实践了RBD规划理念,将城市RBD的类型扩展为四类:(1)大型的购物中心型(shopping mall);(2)特色购物步行街型;(3)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4)新城文化旅游区型。如北京新东安商城的老北京一条街、上海老街、上海田子坊等就是较为成功的“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案例。

2006年6月8日,成都市政府了《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提出在2020年以前,成都市将重点把浣花风景区、武侯祠片区、水井坊片区、文殊院片区、北郊风景区、十陵历史文化区等6个片区建设成旅游休闲商业片区,以此为中心带动周边的旅游产业和商业文化的发展的规划。这六大片区中,除北郊风景区之外,五大片区均分别依托杜甫草堂、武侯祠、水井坊、文殊院和明十陵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典型的“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

锦里(武侯祠片区)和文殊坊(文殊院片区)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二者的基本隋况如下:

1.锦里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如今,锦里被改造为一个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区。

它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一期工程在这条全长350米的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此外,古戏台将定期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戏台前会定期放映坝坝电影、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热闹非凡的民间小吃集市,让人们亲身体验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趣味十足的民间婚礼展示,游人可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而情侣们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搬来锦里举行,体会一种独特的、传统的婚庆方式;民间音乐及戏剧表演、民俗服装秀更是长年不断,花样百出。其他诸如夜晚打更、采用花轿和滑竿等传统交通工具等多种古韵十足的特色项目,让锦里重现昔日川西古镇的生活原貌,被称作“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该街采用由武侯祠控股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引进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市场管理。据统计,自2004年11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余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拉动周边经济2亿元以上,为社会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形成了成都民俗旅游休闲文化的一个知名品牌。2004年11月,“锦里”古街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

2.文殊坊

文殊坊是成都市政府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是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倾力打造的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的,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它位于市中心人民中路旁,与传统城市商务中心(CBD)相融合。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5.73公顷),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西至人民中路,北至大安西路规模的协调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33.25公顷。

一期工程包含成都会馆和成都庙街两大部分。成都会馆院落总占地面积为7460平方米,项目分两期进行开发,于2010年完成。二者均为清末时期的木质建筑,通过落架整合修建进行保护后,老院落里破旧的木柱、木梁等已被修复;成都庙街与成都会馆一街之隔,同样为传统老建筑。开街营业后的成都庙街主要包括旅游精品古玩、旅游民俗用品、文化餐饮休闲、老成都味道四大核心部分。

文殊坊于2006年10月1日开街,依托具有1400年历史的文殊院,投资22.2亿元,将其周边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老院落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整修而成,“文化”、“投资”和“规模”都可谓得天独厚,且有后发优势。如此偌大的占地规模,每天不到千人的游客量便显得过于冷清。

历史文化街区的未来:从“物质文化景观”到“非物质文化景观”

(一)英美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新“文化景观”

1980年代,“新文化地理学”在西方迅速崛起。代表人物是英国文化地理学家彼得·杰克森(Peter Jackson)和丹尼斯·科斯科罗夫(Denis Cosgrove)。杰克森1989年出版的专著《意义的地图》(Maps of Meaning)一书被视为新文化地理学诞生的标志。

与传统文化地理学相比,新文化地理学提供了一种景观研究的新视角:

第一,强调人地关系:从景观形态研究的研究转向景观文化的研究,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新文化地理学结合社会学与文化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景观,对景观进行文化研究,关注社会文化和政治过程对景观的塑造,以及景观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景观的讨论纳入整个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当中,显示出景观成为社会、文化、政治体系等活生生的人地关系中的重要部分。这样,景观就并非只是一个对象性的客观自然系统(自然景观)或客观文化系统(文化景观),而成为一个文化、社会、历史的多维存在。这就强调了文化景观中人地关系史的重要性。

第二,强调文化景观对于城市集体文化记忆的承载:注重城市象征性景观的研究、注重分析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

李凡、朱竑、黄维《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一文指出,由于集体记忆所体现出的社会性,通过物质的和象征性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去探究其集体记忆的认知空间和情感空间更具有现实意义。他们详细梳理了城市文化景观对于保存城市集体文化记忆的重要功能。戴维·洛文苏(David Lowenthal)指出,历史建筑和城区的保护、象征性复制品的创造、纪念碑和博物馆均用于纪念往日的事件或人群。甚至诸如供娱乐的街道设施、公共艺术品和历史地名等象征性符号都是城市记忆的证据。[10]蒂姆·科瑞斯威尔(Tim Cresswell)指出,“纪念物、博物馆、特定建筑物的保存、匾额、碑铭,以及将整个都市邻里指定为‘史迹地区’,都是将记忆安置于地方的例子。”[11]由此可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须考虑到城市集体文化记忆的传承。

(二)历史文化街区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物质文化层面与非物质文化

新文化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重新定义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从单纯的“历史古迹保护地”变成了“城市集体文化记忆场”,这促使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从“物质文化层面”进一步深入到“非物质文化层面”。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并通过了《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指南》明确指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成果,反映了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12]同年5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通过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其中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保护和保存,既包括保护区内的单独古迹,也包括建筑群及其与历史地貌和地形之间在实体、功能、视觉、材料和联想等方面的重要关联和整体效果。

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中国西安召开第十五届大会,大会通过的《西安宣言》首次明确指出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和独特贡献,“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周边环境指的是紧靠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和延伸的、影响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或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组成部分的周围环境……除了实体和视角方面的含义之外,周边环境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社会和精神实践、习俗、传统的认知或活动、创造并形成了周边环境空间中的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前活跃发展的文化、社会、经济氛围。”[13]

正如崔佳春所言,“历史街区是过去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习俗、生产能力、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综合目前各类文献对历史街区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构筑物,且能够完整地反映出某一时期城市的历史风貌、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由城市干道围合而成的区域。”[14]

(三)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

1.锦里:锦里是成都首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综合开发的街区。从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看,锦里片区街道两侧的所有建筑均属新建,并不具备历史遗产价值;但锦里充分利用紧邻武侯祠的区位优势,把自己打造成为集中展示三国蜀汉文化和巴蜀民风民俗的民俗风情街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承载。

2.文殊坊:文殊坊的保护与开发采用的则是改造与重建结合的方式。从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看,文殊坊片区内的老建筑、老院落得到维护与修缮,其中庙宇建筑的宗教功能、院落建筑的居住功能,均得到了完整的保留,较好地实现了物质层面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看,街区设想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传统川西街院建筑群为载体,力图保留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并提出了打造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游憩商务区”(RBD)的想法。但由于对佛禅文化强调不足,对川西民俗表达不充分,与街区核心文殊院几乎没有互动,文殊坊街区成了_一个文化空壳。

结论:新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概念对于成都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意义

首先,新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概念对人地关系的强调促使我们去思考历史文化的当代呈现问题。

锦里采用“赶场”、坝坝电影、古戏表演、手工织锦、夜晚打更、采用花轿和滑竿等传统交通工具等多种古韵十足的特色项目,来重现昔日川西古镇的生活原貌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文殊坊对于古代佛禅文化、民俗文化的呈现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篇5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学术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比如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评选出40条历史风貌保护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已入选的40条街区中,有许多街道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与发展的典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历史文化街区”此一概念却系晚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经济至上等因素,在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原本颇具地方特色或文化特色的街区,正在被保护造型无特点、似曾相识的规划和建筑所淹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特色危机。如有的历史街区不考虑地方特色,为了追逐现代化的脚步,热衷于高楼、广场的建造。例如,当三峡大坝将要蓄水,我们有幸参观了位于蓄水线下的秭归、巴山等古县城,县城中建于隋朝的青石板路面,各式石雕、砖雕、木雕等具有巴山文化符号特色元素的民居建筑,伤痕累累地披着厚厚历史的尘埃。它们的命运怎样?等待着被江水无情的淹没?有些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被改造的没有了历史的痕迹,我们看到的只是具有现代特色的广场,周围却全是仅有一丝历史残迹的建筑。这些重复的建筑带给游客的却是乏味感的增加;许多历史街区在进行改造时,没有结合自己的文化和地方特色,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策划,而是盲目拆除大量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了完完全全的现代风格,但却割断了街区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的脉络,损伤了街区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做法给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是范围广泛的有生命的肌体,是千千万万人民生活的环境。它是一部写满历史的线封书,带人们回到历史的诗情画意,意兴阑珊之中;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历史文化街区也是现实的一笔财富,供子孙后代使用。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方面,更多的,是对民俗民风,人文环境的要求,以适应人们新的生活状态。另外,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是充满了艺术色彩的,当然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效应和经济问题,这些问题都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到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显得非常复杂,难度很大。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策略

1.传统建筑内部的保护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对于古建筑保护的重点集中在外部形式,往往忽略了建筑物内部的构造,尤其是对 一些普通民居的保护。为了达到文化街区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只对建筑外墙面进行保护修缮。实际上,普通民居的内部构造更富有历史气息,通过内部构造,人们仿佛再现了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与深宅大院比较起来,普通民居更富有生活气息。传统建筑内部的保护应当注重空间的分割和人员的安排,避免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而使建筑空间支离破碎。

2.民俗风俗的保护

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很多历史街区为了扩大景点效应,大量的增加以民俗为主题的项目,但是,据相关统计,这样做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给人滑稽之感。大量的事实表示,伪造的历史文化很难在旅游业中立有一席之地。相反的,民俗风俗却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迁移。如今,已有现代文物保护专家提出古建移植,这样做,不仅能使得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也能够让其成为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俗虽然是抽象的,感性的,但也能够通过特殊的方式移到适合的地区进行新的发展。当然,移植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历史街区的整体氛围,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街区的硬件措施,而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3.针对性的制定文化旅游方案

每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与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能够在岁月洗礼下生存和发展,必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特色。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与民俗民风,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复兴,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因此在业态选择上要结合传统文化,引进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聚集效应的商户;要积极鼓励回迁居民,以下店上坊、前店后坊等形式恢复传统器物的生产加工场景;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元素,引进合适的业态,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

4.保证文化生态载体不变

传统城镇格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下经过历史淘汰做出的规划,在城镇的选址与方位、地域性气候与自然环境的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的兼容性和自然简朴的地方材料运用等方面,不少经验反映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城镇传统格局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其本身就具备重要的文化功能。因此,尊重传统格局,确保古城文化生态延续大格局不变确实非常重要。

四、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它的保护与开发绝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因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认真听取历史、文化、旅游、规划等各个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意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文化、旅游等多项职能,同时结合街区的建筑保护规划、街区发展历史渊源、区域城市规划等多种条件,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方面,各级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制订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保护规划,从整体上做好其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重点文物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将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保护格局。

另一方面,应当提倡在保护好文物建筑的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民居及其环境,将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实施整体保护。不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还要保护与之相联系的、活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如街区居民和睦的邻里关系、古朴的生活情趣和传统的节庆风俗等等,防止街区文化环境解体和空壳化倾向。其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恰恰是游客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对象所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保存街区的文化生态也就是在保护最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资源。

结语

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果合理地进行产业化的发展,保护和开发完全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达到文化保护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双赢式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应体现在开发的方方面面。保护性不仅体现在依托遵循历史文化的科研基础研究,合理确定功能区划;也体现在遵循历史文化规律和人与文化和谐统一;更是体现在对资源环境的妥善管理和建设协调;最后,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体现在提高文化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历史赋予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使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历史文化街区要活态保护[J],中华民居,2010(8):84-89.

[2] 戴湘毅.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10.

篇6

2.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分析

当现代化城市发展出现相似度越来越高的现象时,历史文化街区愈发显得珍贵。做好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能有效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结合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增添我国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既提升了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又可以使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在主导商业功能的同时,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3.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导视系统设计在当今城市建设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部分城市的公共导视系统设计跟不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中的一些导视牌单调呆板,形式雷同,设计陈旧,没有形成系统,也缺乏特定环境的人文内涵。城市导视系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公共导视的缺失。如,公共水池旁边没有标注水深的警示标志。第二,系统规划不合理,导致信息密度的不平衡。第三,信息不符合标准。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应该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第四,信息识别性不强。在一些地方,公共标志的颜色遭到乱用。第五,导视设施品质低。如,导视牌时常显得突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第六,对于弱势群体欠考虑。如,有的盲道被自行车或垃圾桶占道。

二、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

一些城市中商业环境导视系统的设计大同小异,缺少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也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一组良好的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既可起到指示的作用,又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传达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精神,塑造便利、可识别的城市形象。

1.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过程

(1)前期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考察要想设计的导视系统能够起到实际引导作用,第一步就是对于设计对象的考察。导视系统设计的前期考察分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考察、公众对于历史文化街的意向考察、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流状况考察等,以配合下一步的设计工作。(2)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种显性以及隐性的与城市内在本质相关联的背景,形成了一条或清晰或隐晦的文化脉络,这条文化脉络源于地域、环境、历史和传统,它记录着该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最本质的因素。”导视系统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和城市形象的呈现者,必须使人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精神。而商业性历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应提炼当地广泛的文化脉络,用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创作,强化这些主题元素的特征,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出最能代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文化精髓。这种城市文化精髓带动着城市形象的发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运用规范的视觉形象体系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导视系统面对的群众不仅仅是当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和国际友人。导视系统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必须在色彩、造型、字体设计和文字内容方面做到规范,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也必须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这样可以无形中提高文化街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2003年,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改造工程确立,希望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浓郁巴蜀文化氛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同时,改造工程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将宽、窄、井三条巷子各自的精神提炼为“闲”“品”“泡”,根据对于宽窄巷子的文化定位,做出了一系列的导视系统设计(图1、2)。

2.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1)注意与公共环境的融合性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中,对于导视系统的设计,很多时候都应考虑究竟应该“跳出来”还是“隐进去”,设计师要注意导视牌与环境的融合性。导视设计充当了环境空间里的仆人角色。当人们不需要引导时,这些导向牌可以悄无声息地等候在一边;而当人们需要时,它们又及时出现。(2)注意与公共设施的整合性导视系统的表现形式是各类公共导向设施。其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设计者必须将其与别的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整合、拼接设计。这种拼接组合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后期运营需要变换组合或变换位置,进行取舍,同时也方便人们寻找。(3)注意与公共艺术的结合性导视设施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与公共艺术作品相结合,使导视牌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牌子,而能够被引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种结合可以有效体现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人文关怀。这种结合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雕塑导向艺术、壁画导向艺术、地景导向艺术。

篇7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关鼓楼地区拆迁的话题,隔几年就会“嚷嚷”一次,但没有一次比这次让人觉得“更靠谱儿”。因为这次传言源自半年前时匪东城区区长杨艺文的政府工作报告,她提出:“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今刊将启动整体规划建设。

实际上,钟鼓楼地区并非是唯一面临拆迁和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市场经济下,很多历史文化街区都面临大规模改造与更新的冲击,有些甚至遭到了“建设性破坏”。

然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存续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堪称巨大。这不仅在于其建筑躯壳是历史的见证,更重要的是它能形象体现昔日社会亲切、互动的交流方式和生活价值观等^文特性。

为此,1982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旧城改建新的,正式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但是,老问题还没解决,新矛盾又摆上议程。 “如果对老城区不做任何更新改造的话,居民们就会认为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发展脱节了,觉得城市现代化带来的最先进的东西远离他们、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显洋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的确,老城区建筑年代久远,生活配套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如此“旧事”与“新愁”的双重压力下,兼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横亘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古街遭遇商业化

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旱龙”南锣鼓巷在寻求生存之道的过程中,为自己披上了一件商业化的外衣。毫无疑问,这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推动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因为它吸引了各国人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护当地街区和改善居民生活双赢的效果。

然而,发展商业也带来了过于重利的现象。商家关心的是怎么多赚钱,而不是整个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浓重的商业气息也侵蚀着古街的本来面貌。以江南古镇周庄为例,古街两边布满了小店,旅游者进人古街区,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其次才是江南水乡风貌。

于显洋认为,过度商业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商业化开发必然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从而不可避免地破坏老街区原有的状态和整个景观的规划;其次,大量商贩的进驻,会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从前那种宁静的生活会被蜂拥而至的游客打乱,部分不良商贩还会影响当地的信誉;最后,这会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不作为的借口, “他们就会认为,既然市场化了,这些地区就去自食其力吧”。

古街发展寻良方

古街区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有观点认同商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众多弊端,但认为通过利益均沾的方式便可解决。这种观点主张商家和居民举行民主协商讨论会,让双方自由讨论实现共赢的发展方式,希望最终实现这样的目标:居民将自己的手工艺品提供给商家销售,商家则诚心作为当地的成员关心整个社区的长远发展。

篇8

2空间数据库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2.1图形显示与属性查询根据分层设色原理,图形数据在GIS软件界面中可以直观显示并可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按照不同的符号或色带进行区分显示,还可将图形的属性数据按照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直接显示在图形的位置上。属性查询的实现则由简到难依次为综合识别要素、通过属性查询要素、通过空间查询要素等三种方式。综合识别要素:使用基础工具中的识别工具(identify)可以直接查询图形的各类属性。具体做法为:选择识别工具,然后在地图上点击想要查询属性的对象,被选中的对象高亮闪烁,同时弹出相应的属性信息窗口。通过属性查询要素: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数据库要素和属性数据量较大,直接查询某一个要素很难满足进一步分析的需求,因此可使用GIS中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SQL),选择特定图层中满足相应条件的对象,可以准确快速地筛选和查询特定属性。例如,在现状建筑图层中,输入使用功能等于办公的查询语言,符合条件的现状建筑被蓝色圈选,同时可在属性表中查看其他属性,实现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的联合查询。通过空间查询要素:根据目标图层和源图层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选择满足特定空间关系的对象,可实现进一步分析的需求,具体的空间关系包括相交、内部、包含、共边、中心点在内部等等。例如,先选择一个街区,然后通过中心点在内部的空间关系,可选中位于该街区内部的所有现状院落。GIS对海量信息的存储和查询功能,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基础。

2.2简单的数据统计按照查询功能,定义某种查询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计算和统计,可生成和输出简单的数据统计结果,并转化为图表显示。例如,统计历史文化街区内面积超过50㎡的建筑的个数,还可以进一步以此筛选结果为对象,统计其中不同功能建筑的比例,并生成柱状图表达。对数据的定量统计功能可提高保护规划编制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经济测算中,可根据方案统计各地块的拆迁量,进而算出方案的实施成本,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比较选择;还可以结合数学模型进行二次开发,计算开发强度[4]。

2.3利用空间分析辅助决策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是其区别于CAD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特有功能[5]。栅格型数据和矢量型数据使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前者包括聚合分析、复合分析、统计分析和量算等,后者包括缓冲区分析、包含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和数据量算等。ArcGIS还集成了多个分析模块,如空间分析、3D分析、地统计分析、网络分析、跟踪分析等,可直接展开专题性更强的多种空间分析[1]。GIS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应用时,主要使用到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量算,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包含分析、叠加分析和数据量算,以及空间分析模块和3D分析模块中的多项分析功能。另外,将相关数学模型嵌入GIS系统,可与GIS的空间分析结合,实现更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最常用的是使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价值。GIS空间分析功能的优势,可以综合考虑和叠加分析多种限制条件,避免规划中完全使用认为主观判断的方法,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利用GIS现状基础数据,规划者采取不同的分析决策,可提出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方式;对肌理和建筑高度控制的研究,则是在定量化和三维层面的拓展。

2.4成果输出与动态维护将分析结果按照图层顺序叠加,并设置显示效果,可快速生成多种专项分析图以及相应格式的规划图则。在GIS数据库中,基于第一次规划建立的数据分析体系,定期对历史文化街区每一个小尺度户籍单元进行即时更新,可方便后续分析调整和成果修改,为快速实现渐进性更新和可持续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并使持续整治和动态保护成为可能。

篇9

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一)中央大街的由来

中央大街始建于一八九八年,初称"中国大街"。一九二五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它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1997年6月1日正式与市民见面。它见证了哈尔滨近代史,历经时代风雨洗礼的中央大街,承载着哈尔滨百年沧桑和荣辱兴衰。

(二)中央大街的建筑

众所周知,中央大街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是哈尔滨的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和建筑艺术街。街上的建筑更是凸现了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欧洲建筑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从16世纪文艺复兴,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教育书店为代表);从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马迭尔宾馆为代表),到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条街上拱券高窗和古典精致的建筑凝聚了欧洲建筑的精华,形成了建筑文化的长廊,使哈尔滨得到了“东方小巴黎”的美誉。

(三)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94.05公顷,约1平方公里,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历史地段的概念,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该提出了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的概念,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保存历史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华盛顿》,全称为《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是198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的,强调对于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2002年12月颁布修改的文物法,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定概念。

中央大街的价值

(一)中央大街的建筑价值

法国诗人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它记录着人类的光荣和梦想,耻辱和苦难。中央大街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其中主街17栋,汇聚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中央大街这座世界艺术长廊上汇聚了欧洲近300年的建筑精华,见证哈尔滨的兴衰历史和城市缩影。建筑的存在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存在,不但为我们提供使用功能,而且还为我们提供视觉的享受,中央大街是哈尔滨近现代历史和文明的交汇点。

(二)中央大街的历史价值

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痕迹,为了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我们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1898年,哈尔滨开始修筑铁路,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1900年便形成了“中国大街”,“中国大街”就是指中国人住的大街。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当时的价格是一块方石一银元。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路宽10.8米,人行道宽2至6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发展史的缩影,见证了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演变。

(三)中央大街的人文价值

一个城市的文化就如同血液一样汩汩而流,只有这样才能使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发展与传承下去。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之本,它主宰着城市的命运,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我们交流的空间,它的人文价值就体现在多元化的融合之中。正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要考虑如何保护我们特有的城市文化在新的城市变革中不受到冲击,而且融于这种新的历史演变中,保护城市的文脉是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市民应尽的义务。

中央大街保护与更新

(一)中央大街现阶段保护

中央大街历史街区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载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哈尔滨市政府致力于对这条历史老街的保护和综合整治,并且对整体风格不协调的7栋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改造,使其体现出欧式建筑风格;对190余块牌匾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沿街47栋建筑新增设了灯饰设施;拆除了步行街内沿街的全部灯箱广告及108个空调器;迁移了36个电话亭;945户经营业者退路进厅。一句话就是在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修护和修缮,目的在于保护历史建筑的文化层面,而不能破坏其原本的建筑风格,就是“修旧如旧”。

(二)中央大街保护与开发措施

现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使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史文化是城市的命脉,只有将城市的风格魅力发扬光大才能使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不但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还能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进步。保护和继承近代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城市风貌特色,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拆除保护建筑主体留一堵墙的做法绝不可无休止地重复下去,否则会有更多的效仿者为了各种眼前利益而去摧残保护建筑。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高度重视,在《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中,将中央大街街区列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传统风貌保护区,并批准了《中央大街步行空间环境规划》《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从1997年开始,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经历了三期环境综合整治和提档升级。在对建筑局部修缮,休闲娱乐空间的建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改善了周边环境以及街道的整体效果,为市民营造了一份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时尚购物,交流旅游的理想场所,不但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可见对中央大街的改造是一项利民工程。一个城市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特色、韵味和文化,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城市特色及传统风貌的保护,把目光放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起点上。

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和界线,保护街区整体特色,环境风貌的整体保护,对保护区内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对其用地功能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调整,同事引导公众参与提升整体效益。本着“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经济和文化达到“双赢”。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更新改造的高峰期,老城区、古旧建筑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哈尔滨是一座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特色就在于它融合了西方的一些建筑元素,我们只有利用这一点,才能充分体现城市的特色和特殊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中央大街的保护工作应制定保护规划,统筹安排,形成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完善的保护体系,并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人的骄傲,它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丰富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所以说,对中央大街的保护应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延续和发展城市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中央大街的价值,并对其进行详尽地分析,把历史的、传统的与当代的、时尚与传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篇10

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6-0032-10

遗产是历史遗留经过社会价值体系筛选的产物(Ashworth,Tunbridge,1999),主要表现为建筑、艺术、景区景点、物质文物以及能够反映历史遗产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等(Butler,1997),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政治和科学意义。“遗产资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遗产被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进程,这一目标通常包括谋求广泛的文化认同。Poria和Ashworth(2009)认为,遗产资本化主要关乎如何使用“过去”,遗产旅游开发是遗产资本化的当代形式,其最终产物,包括遗产展示、遗产解说甚至遗产毁灭。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将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定义为“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戴伦·蒂莫西,斯蒂芬·博伊德,2007)。Poria等(2003)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者对一系列有形或无形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这些要素被游客作为个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认知。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旅游者的遗产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遗产旅游”是指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一系列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明确识别上述要素所带有的遗产特征,旅游者对遗产特征的识别不仅指向自我,同时也可能指向他人,而遗产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类旅游活动。

在遗产旅游中,一方面,旅游者基于对自我、社会与文化的再认识,形成各种形式的文化认同(Chen,Kerstetter,1999),使得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旅游者遗产态度成为遗产旅游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遗产价值涉及美学、历史、宗教、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徐嵩龄,2003),这与相对单一的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取向有着天然冲突,也使得旅游者对遗产的价值认知成为亟待分析的重要问题。不少研究者认为,遗产旅游在塑造地方感、提升认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Ballesteros,Ramírez,2007),遗产旅游有助于增强国家意识(Park,2010)和促进民族团结(Bandyopadhyay,Morais,2008),甚至能在民族复兴中担当重任(徐嵩龄,2007)。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遗产旅游有助于在不同社会群体(种族、民族、社会群体、文化群体等)之间消除成见、谋求理解、达成共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Poria等(2003)也曾指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其遗产旅游体验息息相关,那些将遗产地(全部或部分)视为其个人遗产的旅游者,其旅游行为显著区别于其他旅游者,因此,可根据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划分遗产旅游者的基本类型。该研究结论隐含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重视,其基本假设是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旅游行为之间有重要关联,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遗产旅游行为。小众化遗产旅游活动早已有之,2003年,McCain和Ray提出legacy tourism的概念,认为legacy tourist是全体遗产旅游者中的一个细分群体,相比普通遗产旅游者来说,这类旅游者与遗产之间存在更为紧密的私人联系,是“个体化”的遗产旅游者。近期,伴随网络经济和“长尾需求”崛起,遗产价值中的个人层面显得越发重要,在遗产旅游中,不同旅游者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情况客观上存在差异,分析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有助于从开发、保护、体验等不同层面满足日趋多元的遗产旅游需求。

庄志民(2005)提出“羊角模式”,从时间向度解析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对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向度可供解析旅游中的遗产价值?遗产旅游开发又应如何将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加以综合考虑?基于这一课题,本文尝试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根据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语义网络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对该遗产旅游地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一个由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遗产价值认知所构成的遗产旅游体验模式,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战略框架。

1 研究对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南宋《平江图》相比较,它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各类文保(控保)建筑52处,以及众多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古城墙遗址。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区域内的居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苏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的代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曾获得2005年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2009年,平江路荣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评选,2009。。

2 数据来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分析

互联网现已成为泛旅游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近期一些研究(朱峰,吕镇,2006;肖亮,赵黎明,2009;戴光全,陈欣,2009)分别对旅游网站内容、在线评论文本、网络旅游摄影等信息加以内容分析,为旅游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及游客心理分析等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研究数据。作为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博客(Blog)通常由个人管理,集合了相对丰富的文字、图像、链接、媒体等信息,并专注于特定话题评论、记叙个人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感。旅游博客由旅游者所提供的网络日志构成,其主要形式为文字游记、旅行影像、旅游评论及其组合等,与社会调查等数据来源相比,旅游博客所反馈信息更真实、更客观,现已成为旅游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数据来源。与微博、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其他社交网络服务相比,旅游博客在描述旅游体验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尤其体现在旅游博客能够更为系统地表达旅游体验中的深层认知和个人情感。

旅游博客反映着一个旅游者目的地体验中的方方面面。在大量旅游网站中,旅游博客的原创文字能够更忠实、更系统地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博主:对博客管理、使用者的简称。在旅游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是旅游者主体感知、观念与体验研究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质性资料。本文根据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搜索引擎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相关原创博客文章加以采集,以资开展相关研究。研究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经谷歌博客搜索http:∥.hk/blogsearch?hl=zh-CN,耗时0.59秒后获得搜索结果共1320条。研究随后对这28页搜索结果加以人工筛选,在全部网页中析出原创博文共58篇(占4.39%),合计95727字,篇均1650余字。这些原创博文忠实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文化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

大量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在处理海量信息特别是数字文本方面极具价值。目前,该领域多数研究倾向于根据对网络信息及数字文本的统计情况来验证假设并得到相关结论,事实上,基础领域研究尚无证据表明语言统计特征与语言结构、语言类型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刘海涛,2009),因此,试图通过文本的简单统计特征来揭示海量信息背后的现象和意义,有时是一厢情愿的。Pan等(2007)研究将内容分析法与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解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认为随着信息技术进步、旅游博客数量增加,旅游博客监测将成为为目的地评估服务质量、提高营销效益的途径。事实上,语义网络分析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由于语义网络是一种介于句法和概念网络之间的中间层,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将有助于发现认知网络的某些特征(刘海涛,2009)。因此,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原创博文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是完全适用的。

为避免研究架构上的片面性,本文在对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中,除了进行常规的词频统计外,还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以挖掘旅游者原创博文中所隐含的个人遗产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在预处理中,研究者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对58篇原创博文进行中文分词和词频分析,在去掉“的”“对于”等虚词后,提取前100个关键词如下(见表1)。

提取后的关键词虽然较好覆盖了全部58篇关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创旅游博文的关键信息,但研究仍很难从庞杂的词汇中直接解析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或遗产价值认知状况。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语义网络关系,以进一步挖掘这些词汇背后所表达的真实涵义。研究采用ROSTCM6软件“语义网络分析”模块,进行处理所形成的语义网络图如下(见图1)。

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所反馈信息十分丰富,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仅按照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两大维度从中析出若干语义路径,作为全文研究的关键数据来源。

3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

3.1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典型表述有:

我已经站在这条自宋以来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门口了。

走进这里,你仿佛走进了1000年前的宋史,眼前闪现出的是这座千年姑苏城古往今来的城市生活映像。

我慢慢移动着脚步,沿着石板铺就的巷道,一路细细端详着,想要去追寻那已经渐去渐远的历史。透过眼前的城河、城墙、水巷、小桥、旧式民居、牌坊、古井、古树、园林、会馆、古街巷、寺观所构成的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卷,将我的思绪带入历史,走进传统的古巷记忆深处。

古老的街屋,陈年古色的木窗木门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岁月的痕迹一一刻画在木纹之间,书写下平江路的前世今生。

平江历史街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历史地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平江路是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传统是怀旧的,但是现代人怀旧的同时需要现代化的生活。

平江路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茶室、咖啡会所、画廊、书屋、琴室和紫砂器具,古老与现代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古街独有的韵味。

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饭店、酒吧、画廊、艺术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这里古代与现代就这样奇妙地共处一街。

有媒体称古老的苏州是个双面绣,俺看这平江路是最鲜活的“双面绣”,古典中渗透着时尚,传统中不乏现代元素。

走进平江路老街,漫步在河边的石板路上,仿佛一下子从喧嚣的现代回到了恬静的过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那闲坐的老人、偶尔摇过的小船、河边洗衣的妇女、三三两两的行人、坐在茶馆里闲聊的茶客,处处都散发出一种悠闲、轻松和宁静,让人感觉无比惬意。

顿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暗暗的灯光,依依的垂柳,古老的石桥,静静的流水,仿佛真回到了八百年前。

平江路,是属于老百姓的,也是属于旅游者的。

研究根据语义网络分析结果,解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中的语义路径,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语义网络分析图中,分离出关于遗产个人态度的若干语义路径如下:

从上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发现,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个人态度集中体现在从“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到“现代/至今”,以及由“平江”所连接的“居民”与“游客”等若干方面。其中,“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可归结为旅游者较陌生的“过去”,“居民”则可以指代有别于旅游者本身的他人,而“现代/至今”可归结为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下”,“游客”则是旅游者群体的自我称谓。可见,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并非只是根据遗产地的某些特征将遗产简单识别为“自我”遗产或“他者”遗产,而是分别从“自我”和“他者”的角度共同入手来认识遗产、形成其个人遗产态度,也就是说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处于“他者”与“自我”的连续关系之中。

3.2 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遗产价值认知的典型表述有:

2009年,平江路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审核。同年,入选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

平江路……是一座活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平江路,延续了自唐宋以来800多年未变的城坊格局,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历史街区,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建筑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城内古桥最集中的区域。

平江路最能体现苏州前街后河的典型风貌。

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却是“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赫赫有名,可是我们这些个地道苏州人却还没真正去领略她的风情,于是决定……

我还是偏爱平江路,因为我感觉它比较符合苏州‘小家碧玉、清静无为’的历史情怀。

平江路,一条由小桥、流水、人家串起的苏州古城记忆的长廊。

平江路,是古城历史、经济、文化的载体,苏州人把它看成古城的缩影。

漫步平江路,总是觉得相见恨晚,又不忍离去。浓缩着苏州特色的石桥、流水、垂柳丝;处处洋溢着小资味道的沿河老屋翻修后开成的咖啡吧、小店;空气中隐约传来的丝竹声,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

平江路上的市井生活气息,宛若苏州城传统生活的掠影,为我们展现出另一道无边的风景。

平江路不是游人的街,它是老百姓的路,到平江路不是来游玩,是要来体会、了解苏州百姓的生活,平江路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处处散发出娇美幽雅的苏州美人的气息。

知道苏州平江路是在一次驴友的聚会上,一帮酷爱紫砂和古玩的朋友谈起在平江路淘宝的经历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有去过那里多次的美眉都说平江路的小店太有个性了,饰品、小吃、茶楼、咖啡、奶茶等等都是她们的最爱,苏州当地的朋友也说平江路是最有苏州特点的地方,是苏州城的缩影。

研究采用类似方法,在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解析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关键语义路径如下:

其中,“历史、文化、名街”分别与“中国”语义相联系,除以上三个词汇外,“江南、旅游、完整、特色、保存、多年、水巷、河道、古街、并行、格局、古城、保留、保护、街区、建筑、风貌、老街、人家”分别与“苏州”语义相联系,与“平江”语义相互联系的词汇则进一步扩展至“地方、小桥、古井、石板、粉墙、黛瓦、整治、房子、江河、气息、街道、街巷、小巷、小桥流水”。从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来看,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包括中国、苏州和平江三个层面,而随着描述语境不断缩小,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知变得更加具体、多元。具体来看,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中,旅游者在“中国”层面的认知偏向于概念化、大众化,而其在“平江”这一地方层面的遗产价值认知则呈现出具体化、小众化趋势。由此可见,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包含其对遗产大众价值认知和其对遗产小众(个体)价值认知两个基本方面,由于遗产的大众价值与其小众(个体)价值同样无法分割,可以认为,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处于“大众”与“个体”的连续关系之中。

4 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是导致其遗产旅游体验差异的重要因素,遗产旅游体验存在于由“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大众”所构成的连续框架之中。

一方面,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的“高峰体验”往往产生于“当代”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而对于旅游者而言,所谓的“当代”或“历史”,其本质都是用来表明旅游者主体与遗产客体间的文化距离。在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代”元素帮助旅游者完成近“自我”端的遗产旅游体验,而相对陌生的“历史”元素则帮助旅游者获得近“他者”端的遗产旅游体验,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当代”或“历史”正体现出旅游者对遗产所持的“自我”或“他者”态度。另一方面,作为某种集体记忆的承载,遗产价值被从多个层面加以解读。伴随着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激烈角逐,遗产的“大众”价值将直接与其“全球”价值挂钩;相应的,遗产的“个体”价值则将更多地与其“地方”价值相联系。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全球”或“地方”正是旅游者对遗产“个体”价值或“大众”价值认知结果的具体呈现。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提出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如下(见图2):

5 遗产旅游开发框架: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

遗产旅游开发的目标是要在文化全球化认同和遗产地域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遗产旅游景观,逐渐形成一个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关联全球意义与地域特色的遗产旅游意象合围,为旅游者提供高度异质、高度认同、充满奇幻、充满意蕴的遗产旅游体验。

以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为导向,遗产旅游开发战略框架包含4个基本方面(见图3):

建立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之间的意义联系,寻求遗产价值的全球认同;强化文化遗产的历史独特性,增强遗产体验中的新奇感;突出遗产中的典型历史片断,增强遗产在地方文化中的神秘感;重建遗产与其归属群体间的意义关联,延续遗产精神的地域传承。形成全球意义与地方特色、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四者兼备的遗产旅游产品。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先导性试验工程,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处于游客快速增长期。目前,平江路有限的产业要素与旅游者多元的体验需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旅游开发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大众化的产业体系越来越难以应对长尾化的细分需求;二是原真性的苏州风情正被日益增多的旅游者所冲淡;三是地方传统文化面临全球化浪潮冲击;四是一些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中面临保护难题。

根据前述开发理论框架,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深度开发提供四大战略(见图3):

(1) 在物质环境得到较好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完善非物质环境要素,营造极富原真性的精神空间,推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走向世界文化遗产;

(2) 在现有历史文化街区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东方典型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东方城市名片;

(3) 挖掘古城文脉,围绕苏州标志性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打造旅游体验产品,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苏州古城的经典历史记忆;

(4) 增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相互融合,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苏州精神的传承载体,使之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Ashworth G J,Tunbridge J E.Old cities,new pasts:Heritage planning in selected cities of Central Europe[J].GeoJournal,1999,49:105-116.

[2] Bandyopadhyay R,Morais D B,Chick G.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India’s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3):790-808.

[3] Ballesteros E R,Ramírez M H.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4] Butler R W.The Destination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and Attractivity[M].Cite from:Nuryanti W.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997:44-53.

[5] Chen P,Kerstetter D.International students’ image of rural Pennsylvania as a travel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3):256-266.

[6] McCain G,Ray N M.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713-717.

[7] Park H Y.Heritage tourism:Emotional journeys into nationhoo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16-135.

[8] Pan B,MacLaurin T,Crotts J C.Travel blog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6(1):35-45.

[9] Poria Y,Ashworth G.Heritage tourism:Current resource for conflic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522-525.

[10] Poria Y,Butler R,Airey D.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38-254.

[11] 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7):71-77.

[12]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3] 刘海涛.汉语语义网络的统计特性[J].科学通报,2009(14):2060-2064.

[14] 肖亮,赵黎明.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3):75-81.

[15] 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篇11

一、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概述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的现实体现,也是许多城市进行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已经成为国内外常见的推动城市再生的重要手段。

我国于1986年初次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即历史文化街区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完整地或能较完整的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均应予以保护。并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划分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是一条街或几条街组成。

因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价值,能够反映该城市在相对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对游客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同时,适度的旅游开发也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状态的持续更新,能够为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二、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老城南是南京文化的发源地,它的南部以夫子庙为中心,南至中华门,北至白下路,东西两端至城墙,是南京的居民的集中地,所以被称为“老城南”,它包括南浦厅、牛市、老门东等等。老门东地处南京城南门(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历史上是非常繁荣的商业地和居住地。早在三国时期便有民居聚落出现,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世族大家居住之地。清末以后,门东、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组成部分,位于夫子庙箍桶巷南面一带,自北面长乐路起,南至明城墙,东至江宁路,西临内秦淮河,总占地约70万平方米。现今按照传统样式开始复建,比如马头墙、中式木质建筑等等,来集中展示南京的古老历史文化。

目前明清建筑示范街区已经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同期开放的还有具有南京特色的老字号文化馆,如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等。箍桶巷是老门东的集中示范区,在此设立了展示金陵刻经、南京白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以及德云社、剪纸、手制风筝、提线木偶等民俗工艺展示区。在三条营巷子口,打造了名为“南京味道”的美食聚集地,汇聚了小郑酥烧饼、蓝老大糖藕等12家最具南京特色的美味小吃。此外,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白鹭洲啤酒吧、星巴克等餐饮店也在老门东落户。2016年春节,作为秦淮灯会的主要展区之一,向来自各地的游客展示了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和市井传统风貌。

三、老门东街区游客满意度分析

1.游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程度的一种评价,是游客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游客满意度来源于游客在景区消费某种产品或者享受某种服务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国外学者对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度的定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满意度测度这三个方面。我国学者对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层面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模型和测评体系两大方面,而且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比如:董观志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群的TSI模型。

游客满意度受到影响的因素众多,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在1978年美国麻省的科德角海滨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案例中,美国学者Pizam等首次提出海滩、游憩机会、成本等8个游客满意因子。1979年Dorfman在进行野外活动的时候发现,游客满意度不仅会受到旅游目的地众多要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它一些要素等影响,比如游客的个人出游目的、天气温度、环境条件等等。1988年Whipple等发现游客满意度中存在一种晕轮效应,即如果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某一要素感到不满意,则会使其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不满意。

本文认为由于游客满意度是通过游客的期望与感知相互比较得到的,所以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应贯穿于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还应考虑到景区的服务与管理方面因素影响。由此,本文构建了老门东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包括七项一级指标和二十项二级指标。

2.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于2014年的3月份到老门东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00份,有效问卷数为99份。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的基本信息采集,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第二部分是游客满意度调查,包括总体满意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游客的游览之后的行为预测,主要包括是否愿意再次重游等等。采用SPSSv19.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分析,以李克特的5级量表法,建立评价集V=[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对应的测量标度向量H=[1,2,3,4,5],作为相对应的分值,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3.游客满意度分析

(1)总体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99份有效问卷中,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很不满意的游客数为9人,占9.1%,不满意的游客数为24人,占24.2%,感觉一般的游客数20人,占20.2%,满意的游客数36人,占36.4%,非常满意的游客数为10人,占10.1%,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总目标是3.142,这说明游客对于老门东街区整体印象比较一般,景区还有很大改善的空间。

(2)一级指标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将一级指标满意度数值与李克特量表中5级满意度赋值相比可以看,除了旅游交通指标达到满意外,其它六项指标旅游景点、旅游餐饮、旅游住宿等都未达到满意水平,见图。

(3)二级指标满意度分析

通过满意度计算结果显示,在20个二级指标中,只有3个达到满意程度,即旅游住宿中的服务人员的态度、旅游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交通安全性,其它大部分指标都是感觉一般。其中最不满意的是旅游购物的特色与种类和娱乐节目的种类。这样的计算结果显示老门东街区还不少有待提高与改善的方面。第一,在与“游”密切相关的旅游景点方面,对于景点的设施、建筑、特色与形象大部分游客都不是很满意,感觉一般。第二,在旅游餐饮方面,3个二级指标中,就餐环境相对满意度较高,而价格相对满意度较低。第三,在旅游住宿方面,这一项中游客对于住宿价格和住宿的环境卫生感觉一般,但对酒店的服务人员感觉还是满意的。第四,在旅游交通方面,游客满意度最高,大部分游客认为交通比较便利,安全性较高。第五,在旅游购物方面,满意度较低,大部分游客认为在价格和质量以及种类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第六,在旅游娱乐方面,游客满意度也较低,其中对于娱乐节目种类,很多游客表示不满意,认为景区内的很多展现南京特色文化的娱乐项目还是较少,商业气氛过浓。第七,在景区服务与管理方面,景区内的服务人员态度以及游客的旅游行程都感觉一般。总体来说,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了解到,游客对于老门东的满意度并不高,街区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游客总体满意度与推荐率与重游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游客总体满意度与推荐景点之间存在正相关。在总体满意度中,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为46人,这46人都表示愿意将老门东推荐给他人,剩下的53人中,只有17人选择愿意,36人选择不愿意。结果显示,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越高,将景点推荐给他人的愿意就越高。

而总体满意度与重游景点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总体满意度中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46人中,有30人选择不愿意再次重游,选择很不愿意、不愿意和一般的53人游客中,48人表示不愿意再次重游,这表明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景点之间并没有正相关的联系,由此表明,老门东街区游客的重游率较低,仅为21.2%。

四、老门东街区旅游开发的提升建议

1.注重游客感知,充分体现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特色

有人说过:“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门东”。老门东有着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老街区,应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南京本土文化的重要场所。老门东的复建吸引了来自南京以及其他各地的游客,城南旧景感染了很多人,但是也有不少人发现对老城南文化的表达并不准确。除了房子外,有很多场景也和老一辈南京人的记忆相差甚远,其中在街边有一幅展现以前老城南的旧照片,上面就有很多瑕疵。另外有一尊展示箍桶匠劳作的雕塑,也被市民指出有很多不符合历史的地方。由本文的调研可以看出,游客对传统文化和南京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目前街区内提供的相关项目数量上还不能满足游客所需,因此可以更多地提供向游客展示传统文化技艺的场所,控制过度的商业化。在项目选择上,应适当提高游客参与度,以增加游客回访率,增强景区的吸引力,打响南京老门东传统文化品牌。

2.秉承古意,尽量保持传统建筑格局与尺度

老门东在修复开发过程中已经保留了一些老房子和街巷,并依附原有建筑样式进行建设。但在本文调研中,游客对老门东景区建筑景观的满意度并不高。一方面可能与街区周边新开发的木匠营小区、江宁路花园、长乐渡等地产项目有关,这些项目取代了旧式民居,破坏了景观的一致性,影响了游客的感受;另一方面,在修复过程中,一些老街变成了宽敞的大马路,仿古建筑形式做工粗糙,翻新过多。此外,过多星巴克、哈根达斯等洋品牌入驻,对景区的古意传承也有所影响。

3.增加景区内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老门东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应加强街区从业人员加深对老门东文化的了解,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良好表达能力的导游,引导游客了解南京的本土文化,诚信待客,加强行业规范,提升老门东的品牌。

4.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监督与引导

政府要有前瞻性,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在保护和开发的同时,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或者历史遗存予以保留。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的原则,根据老门东的现状和居民的需求,对居民的环境加以改善。既要尽量保留老门东原先的街巷布局,同时也要考虑现代化城市进程以及交通便利程度。完善供电、排水、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张启全,余凤龙,齐莉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与规划--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实例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10-113.

[2]张学梅.成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与发展研究,2011,18(7):555-557.

[3]杨俊宴.吴明伟.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模式探索--以南京南浦厅街区为例[J].规划设计,2004,20(4):45-48.

[4]刘军.试问路在何方---有感于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保护[J].随想杂谈,2010,26(4):95-97.

[5]刘正平,宣莹.南京城南历史地段保护的回顾与反思--借鉴法国历史地段保护经验[J].中国明城,2009,(11):11-15.

[6]李智虎.谈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提升[J].营销企划,2003,(4):39-41.

[7]俞万源.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7):824-830.

[8]陈友军.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湿地旅游开发策略---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4):10-21.

[9]Pizama,Neumanny,Reichel.A.Dimensions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a destination are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8,(5):314-322.

篇12

[ Abstract ]: every city has a historic cultural city, is the culture container. City culture should be covered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including city landscape. A given culture landscape i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is the public to accept. Nanjing south to catch hall cultur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history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losing the flavor of the times, we should learn from.

[ Key words ]: block, heritage, culture,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前言

提及街区景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街区到底是什么概念。当现代化的都市节奏吞没了我们曾经关于胡同、大院生活记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在一点一点被掩埋。传统的入户式的交流方式已经不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了,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交流模式,这就是街区。

然而,纵观现在被现代化高楼大厦所充斥的城市,很难找到能够供人们休息交流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间轰隆的机器声不仅仅吞没了我们的记忆,也在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城市历史文化。

社会的进步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广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矛盾,在保护好历史古迹的同时,发展创造适合我们新时代生活得景观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

本学期的园林综合STUDIO,我们对校园进行了环境改造。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校园景观其实也缺少一种校园文化的底蕴,并且缺少能够供学生交流的公共空间。我想,一个没有以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背景的景观只是一个躯壳而已,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在做每一个景观规划的时候,我们都应遵循着一个设计原则,那就是充分认识项目的本质特征,有效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功能和艺术及维护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个性化、本土化的并具有时代特征的景观作品。

下面,我想赏析一下由荷兰尼塔设计集团主持规划的对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2项目背景

2.1城市背景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一直是南京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落在南京各城区的历史风貌区与环状的明城墙风光带以及民国、明故宫、南唐三条历史轴线一道,绘就了脉络清晰、泱泱大观的南京历史文化地图。

南京共有10片这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颐和路、梅园新村、复成新村、慧园里、甘熙故居……本世纪以来,南京本着整体保护、修旧如旧、用活用好的思路,对历史街区进行了创造性的保护更新。这使得南京从单个的文保建筑保护,延伸到历史轴线的保护,进而扩展到整个风貌片区、历史街区的保护。风貌浓郁、街坊整饬的历史风貌区,成为文化南京的闪亮名片。

甘家大院是老城南整治最大的亮点。有“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熙故居,是我国大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中期民宅。2001年,南京曾抢救性保护甘熙故居,腾迁住户,开发为南京收藏民俗物品,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博物馆。2006年5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重新命名为“甘熙宅第”。然而甘熙故居的周边环境,与其作为“国宝级”文保单位的地位极不相称。故居周围建筑历经时代变迁,风雨沧桑,年久失修,原来典型的江南风格的街巷和建筑美感已经荡然无存。

2.2基地概况

景观设计前期对场地的分析不应仅仅局限于场地本身,而是要包括更大范围的土地。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南京老城南部,是体现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历史地段。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街区临近新街口商业中心,以及瞻园、夫子庙、中华门、朝天宫、莫愁湖等名胜古迹,区位条件良好,保护利用价值高。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项目位于街区东南片,东至城市主干道中山南路,北至平章巷路,西至老坊巷,南至升州路,规划范围约2.5公顷。

南捕厅三期项目作为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甘熙故居进行的保护性开发项目,总体功能定位是融入传统特色的现代文化商业街区。街区建筑布局为院落街巷格局,建筑风格为具有传统 特色的“新中式”。

2.3功能定位

南捕厅三期项目面朝中山南路现代商业区,背倚甘熙故居历史名宅,是南京老城内又一处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一体特色街区。

围绕甘熙故居,基地北部――内向庭院建筑群组成的创意园区

基地中部――条形建筑为主,主要为企业会所

基地南部――院落与街巷布局的建筑

功能以餐饮为主体,混合购物、办公、酒店等其他业态,打造金陵特色的历史文化风尚街区。

3景观设计赏析

3.1设计理念赏析

设计者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并结合街区建筑风格、功能使用等因素,通过景观环境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打造了一处既具有文化底蕴,又流露时尚气息的整体环境。我想,这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把设计思维局限于传统的视觉空间。人们对景观的期望在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范畴已经扩大到对整个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的改造以及对整个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

3.2设计表现手法赏析

与周围的自然和谐的景观才是真正自然的。对于文化街区景观,能够与周围的历史传统文化相辉映的景观才是和谐的。

设计师选取门、厅、堂、园、廊等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形式,与甘熙故居有机地融为一体,毫不突兀,并且使传统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空间、公共与私密空间相互融合,既将建筑空间环境化,又将环境空间建筑化。

景观元素不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石材与各类植物的配置,更深层次地挖掘场地的历史文化沉淀、环境的限制因素及人的体验尺度,以现代的手法重新定义和诠释。如特色高杆灯、月洞门、竹篱强等,在文脉传承中不失现代感的造型追求。

3.3景观设计元素赏析

3.3.1“门”的元素

门的元素主要体现在南部广场空间,形成标志性的入口区域。

以月洞门作为景观空间界定,将现代都市与传统民居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月洞门轴线两侧分别布置不同功能分区。以月洞门作为景观空间界定,引导视线,强化主入口的场所性。入口阵列的灯具设计,把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元素和符号灵活运用于景观小品中,既丰富了景观小品的形式,又把文化表现于现实生活中,作为街区的标志出现。

3.3.2“厅”的元素

借助于建筑“厅”的概念,展现其功能,空间不大,设计需要一定的弹性,满足进入街区的半私密性要求。

“厅”位于保留的民国建筑一侧,是精品酒店的一个重要出入口。设计中并没有大肆渲染中式园林气氛,而是使用与“门”相似的阵列灯具和大面积的水面作为设计中心,使人在不经意间得到现代的景观体验。

3.3.3“廊”的元素

“廊”分为窄、宽两类。

较窄的“廊”,由建筑围合形成,强调通过性,在建筑立面上装饰,形成窄巷空间的特色,加强领域私密性。较宽阔的“廊”,用于连接各广场空间,并使其成为室内空间的延续。

作为商业空间向外延伸的通过性空间,采用景观元素设置框景效果,以小见大,丰富空间层次,庭院植物与建筑门窗巧妙结合,塑造框景。内街绿化采用竹子与粉墙相互掩映,作为院与院的间隔。在尺度较大的空间内,增强场地的使用弹性,白天是通道,夜间可以转化成露天的咖啡吧或是建筑后花园。

3.3.4 “堂”的元素

传统建筑院落以“四水归堂”形成景观精神文化。景观设计中,在该空间依据建筑形式,应用“四水归堂”的情感线索。通过空间的划分,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满足现代商业的需求

3.3.5“园”的元素

“园”为内部广场空间,由于周边建筑功能属性关系密切,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营造广场本身特色,形成景观焦点。

作为街区内最为开放的空间,设计方案赋予“园”空间更多可变的弹性设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园,它提供了公共活动开展的场地。此处区域可以供人们进行交流休憩、休闲娱乐。

4感悟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现象是,有些开发商却对外国的文化有一种偏执的追求。法式的蔚蓝海岸,意大利的美丽的小城,普罗旺斯的度假村……他们真的适合扎根于我们这座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吗?

中国有这么好的文化,其实更应该从自己的文化中去发掘属于自己的风格。我们做设计,应该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做具有视觉效果好的景观,更要做具有文化内涵,满足人们需求的景观。

天安门一带,政治氛围十分浓烈,建筑不仅大气磅礴,而且传统文化气息很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自然之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在景观上,即最好应不露痕迹地融入周围环境,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不觉孤立突兀。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一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作为北京甚至中国的代表长安街,聚集了北京大多数代表性建筑:体现当代西方文化的西单文化广场,炫耀资本的东方新天地广场,前卫怪异的国家大剧院,以及不断刷新北京城市高度的中央商务区……长安街用全部空间来压缩历史,更新记忆。

运用景观传承文化,运用文化指导景观设计,这才是我们应该好好解读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外景观――城市街区景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13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73-03

“解说”的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并得到广泛应用。国外学者泰德(Tilden)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他强调,解说是一种揭示自然资源的意义、信息及其与人类关系的交流过程,它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体验揭示事物内在意义与相互联系,它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艺术、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揭示、是鼓励而不是说明,而且必须将地方或主题与旅游者体验相结合,并最终改变旅游者行为。在国内,对解说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概念是吴必虎(1999)所提出的:解说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及特点,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厉新建(2004)认为,游客将旅游经历提升至旅游体验层次必须依靠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尤其是当信息的传播主体与信息接受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非均衡不匹配的情况下,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解说系统研究较多,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意见,然而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还非常少见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又博大的“雅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着旅游者,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尝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解说系统进行研究。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朝西三片称“坊”,朝东七条称“巷”,由北向南依次排列。“三坊”分别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作为福州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名片,三坊七巷是中国10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近年来,到三坊七巷旅游的游客剧增,2012年1至11月期间,福州市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509.56万人次,其中三坊七巷接待游客786.16万人次,占22.4%,稳居全市所有景区之首。在三坊七巷,目前已投入使用旅游解说类型主要有景区内的解说员、解说媒体、宣传折页、导览牌、游览解说牌、交通指示牌。

二、研究设计

从吴必虎对解说的定义及多数学者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旅游解说系统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解说受众(游客)、解说媒介和被解说对象。本文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设计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解说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解说媒介通过解读、整合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信息,将其转换成易懂、易接受的符号形式,再传递给游客,游客还可以对解说媒介的解说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同时,游客也会通过直接感知、体验的形式去认知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游客通过这两个渠道体验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并从中获得感受,从而产生和加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游客行为观察法以及游客访谈法的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以便了解分析三坊七巷旅游解说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份,调查地点为南后街、游客中心、严复故居、水榭戏台,问卷包含游客的人口、经济学等特征,以及对三坊七巷解说员(向导型)、旅游宣传册、标识标牌和电子解说媒体(自导型)的评价,问卷调查方式为随机偶遇,共发放问卷225份,收回214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88.89%。

三、福州三坊七巷解说系统实证分析

(一)游客基本特征

本文应用SPSS17.0数理统计软件对游客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女性居多,占61%,男性占39%。高达87.25%的游客来自福建省内,其中58.25%属福州本地游客,在11.75%的省外的游客中,又以江西省与浙江省的游客为主。从职业类型上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高,占58.77%。从年龄结构上看,以19-29年龄段的游客为主,占63.20%。从文化水平上看,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共占77.65%。可见,三坊七巷对大专、本科的年轻女性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解说系统评价分析

1.游客对景点讲解员的评价分析

三坊七巷向导型旅游解说系统主要是指三坊七巷的定点解说员解说服务,解说员可以针对游客的需求,探讨解说主题,回答游客提问,维护游客安全,减少游客对资源、设施的破坏行为。调查结果表明,65%的游客表示,景区讲解员的旅游解说对他们的游览三坊七巷很重要。并非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讲解员对他们参观浏览三坊七巷都很重要,不同来源地的游客对讲解员的需求有明显的分化现象,福州本地游客对讲解员的需求最少,而省外游客对讲解员的需求最多,基本上呈现出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游客对讲解员的需求就越大的规律。在访谈中还了解到,不少游客认为讲解员对他们在景点浏览过程中很有必要,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和讲解员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加深他们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的了解。

在讲解员讲解内容和技巧评价方面,超70%的游客表示讲解员的普通话比较标准;66%的游客表示讲解员的解说技巧比较熟练;34%的游客认为讲解员水平一般,主要因为他们觉得一些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语速过快,讲解时感彩不够,重点不是非常突出,不能很好地掌握游客的兴奋点。但从整体上看,游客对三坊七巷景区解说员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对于景区解说员与游客的互动能力、解说员的着装以及解说员的礼仪等,游客都给予较高的评价。

在解说收费方面,调查中发现,三坊七巷解说收费标准为150元/次(其中一处古民居讲解收费为50元,全程为150元)。对此,13%的游客认为此收费标准是合理的,12%的游客认为收费太高。29%的游客认为讲解应该是免费服务的;46%的游客认为应该实行部分免费讲解服务、部分收费的办法。可见,游客对目前三坊七巷的讲解收费管理较不满意。

2.游客对自导型解说系统评价分析

自导式解说系统包含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设施设备,向旅游者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音带、幻灯片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解说方式。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解说内容一般都经过精心挑选的,而且是事先设计好的,一般比较科学和规范。游客获取自导式解说系统提供的信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体力自由决定。但是由于受设备的限制,这种解说手段的容量不大,且自导式解说系统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

三坊七巷游客中心配有旅游线路指南、景点简介、人工咨询、导游语音提示系统,计算机触摸屏等多种设施,内设游客休息室、影视厅、特服区、休闲区等等,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便利。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0%的游客表示参观过三坊七巷的游客中心并了解游客中心所提供的服务项目;46%的人表示知道游客中心的位置,但不大了解其功能;还有34%的游客表示基本不清楚。可见,三坊七巷游客中心的旅游解说服务设施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宣传印刷品属于一种传统的解说媒介,易于携带,方便阅读。三坊七巷的宣传印刷品主要包括导游图、书籍、图册等在内的宣传印刷品,通过免费或出售的方式发放,向他们展示了三坊七巷这片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建筑等。这些多姿多彩的画卷,既方便了游客的浏览,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值得保留的纪念品。游客对宣传册评价方面,65%的游客认为三坊七巷旅游宣传册摆放位置比较合理,35%游客表示不合理,这与部分游客不清楚游客中心在哪有直接关系。大多数游客对三坊七巷宣传印刷品的内容评价比较高,他们认为三坊七巷旅游宣传册的文字、图片及叙述条理非常清晰,对浏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三坊七巷的牌示系统主要由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警示牌示和服务牌示构成。一个完整的牌示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发挥分流管理作用。通过景点牌示生动的图文介绍,将景点的文化内涵与外在形象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对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警示牌示提醒,对游客在保护环境、遵守公共道德方面,发挥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达到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目的。服务牌示则为需要服务的游客提供图文提示,达到“人性化管理”。从调查结果来看,73%的游客表示景区牌示的布置是合理的,内容也较贴切;27%的游客认为景区里有些牌示的布置还不是非常合理,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些景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