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内经济体系

国内经济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11:11: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国内经济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内经济体系

篇1

二、文献述评

经济内外失衡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难题。现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内外失衡的形成原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内外失衡的可持续性等角度进行的,如Greenspan和Kennedy(2005)、BenBernanke(2005)、吴宏和刘威(2008)等对经济失衡形成机制的分析,以及姚枝仲(2006)和DavidDodge(2006)等对内外失衡可持续性的分析。[1-5]相对而言,基于定量方法研究内外失衡严重程度的文献较少。其中,Zarnowitz(1996)和Moore(1980)对经济失衡指标体系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包括描述功能、评价功能和预警功能等。[6-7]在经济结构失衡领域,RichardClarida等(1999)从产业变化角度,利用显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评价产业结构。[8]从国内的研究来看,项俊波(2008)对中国1992-2007年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他将经济结构区分为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五大方面,并对每种类型的结构失衡都通过构建指标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结构总体上由中度失衡转向重度失衡,表明解决结构失衡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9]程实(2007)也对衡量经济内外均衡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将内部均衡分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内部和谐四个方面,将外部均衡分为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与外部和谐三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一个包含25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将该指标体系运用于中国经济的测度发现,中国经济整体上看长期处于次级不均衡区间。在经历了前20多年“均衡改善—均衡恶化—均衡改善”的几次起伏之后,自2000年起,内外均衡整体呈现出缓慢恶化的新趋势,这主要是由外部失衡因素引起的,而内部均衡从整体上看表现出一种渐进改善的态势。[10]55-56余霞、余玲(2011)研究了国际收支失衡的测度,选择贸易差额与综合差额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贸易失衡在2004-2007年逐步加剧,从2008年起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1]李石凯(2006)运用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比例以及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两个指标对1994-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相对贸易顺差指标在较低水平运行并且呈显著下降趋势,从而对国外关于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只会加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12]李宝瑜(2009)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指数,他将中国宏观经济划分为5大领域、13个类别、32个组和93个指标,提出了确定均衡值的9种方法,基于这些方法测算了每个指标的失衡度,并用组合权重和层次分析方法逐层综合,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失衡指数。运用该指数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的5大领域中,实体经济、资源环境失衡程度有所下降,而货币金融、收入与价格、国际收支失衡程度均有上升,宏观经济总体失衡状态亦呈逐渐加剧的趋势,从而认为现阶段应在全面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别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经济的均衡性。[13]以上分析为经济失衡的测度提供了一些思路与方法,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如部分研究只涉及外部经济失衡,且将贸易差额占比作为测度外部均衡的唯一指标,显得说服力不够。一些研究虽涉及宏观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因其研究范围过于宽泛,使之在有限的篇幅里对每个领域测度方法的介绍都不尽明确,政策建议亦显得针对性不足。同时,部分研究对经济失衡的内涵与针对性把握欠佳,将内部均衡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简单对应,显得较为牵强,忽视了经济失衡的结构性特征。因此,如何从整体和结构两个层面把握经济内外失衡问题?测度指标体系如何确定?具体测度中如何尽可能避免主观性因素的影响?中国近年来经济内外失衡状况及发展趋势究竟怎样?等等,尚需通过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厘清。

三、经济内外失衡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测度经济内外失衡的基础,以下从测度指标选择的依据、指标权数与临界值的确定、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等方面依次展开分析,最终建立起衡量经济内外失衡度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择的依据

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内外失衡测度的质量。测度指标选择的依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指标本身的属性及指标间的逻辑关联性。据此,所选指标应符合独立性、可比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独立性要求指标体系中每一个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指标具有本质区别,不能通过某种数学推导形成相互转换关系,以避免某一经济参数在经济失衡测度中的重复使用以及指标之间的共线性;可比性包括时间可比性与空间可比性,时间可比性为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可直接比较,空间可比性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指标数值可直接比较,可比性原则意味着要选择同类同属性的指标,或者对不同类型与性质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关联性要求指标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能涵盖内外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以保障测度的全面性;可操作性要求具体指标内涵和外延清晰明确,易于量化,并且指标数据具有采集的可靠性与获得的连续性。二是指标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对内部经济而言,首先表现为投资、消费和储蓄的总体结构状态,可以用投资率、消费率、投资储蓄比率、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指标予以反映;其次是产业结构状态,可以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予以反映;再次是收入分配结构状态,可以用居民政府消费比率、城乡人均收入比等指标予以反映;最后是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联性,可以用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R&D占GDP比重等指标予以反映。对外部经济而言,主要表现为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与外汇储备规模等,可用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外汇储备余额占M2比重、外贸依存度等指标予以反映。据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内外均衡2个层次、16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表1给出了这些指标及其基本属性,在后续分析中将对这些指标的经济含义、特性、权重、临界值等进行具体阐释。

(二)部分指标的解释性说明

上述指标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中指标。①在这些指标中,由于投资率、消费率、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占GDP比重、外贸依存度等属于常规性经济指标,定义明确,计算公式清楚,因此不再赘述,只对部分非常规指标及自定义指标作简要阐释。1.投资储蓄比率:正向指标,反映社会储蓄资金用于投资的比例。根据“储蓄缺口=外贸缺口”的经济学原理,过剩储蓄如未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将对应为贸易顺差。投资储蓄比率数值上取社会投资率与社会储蓄率之比。2.居民政府消费比率:正向指标,反映政府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消费关系。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与政府间分配不合理,会抑制国内消费,导致经济内外失衡。居民政府消费比率数值上取居民消费支出与政府消费支出之比。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逆向指标,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数值上取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4.单位GDP能耗:逆向指标,指国民经济中所耗费的各种能源总量与同期GDP的比值,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5.外债债务率:逆向指标,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可维持性的重要指标。6.出口加工贸易比重:适中指标,出口加工贸易比重是衡量对外贸易结构的指标,数值上取出口加工贸易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表1所列16个二级指标的数据均可在各年度主要统计年鉴中获得。其中,能源消费总量可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获得,R&D数值可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获得,外债余额可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中获得,外汇储备、M2数值可从《中国金融年鉴》中获得,经常项目进出口总额、资本项目输出入总额、加工贸易额等指标数值可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获得,其他指标所涉数据均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得。②

(三)指标权重及临界值的确定

1.指标权重的确定在内外失衡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赋权方法对测度结果有着显著性影响。指标权重赋权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可进一步细分为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赋权法可进一步细分为主成分分析法、功效评分法等。本文在在赋权法上采用主观赋权方法中的德尔菲法。③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相关处理,除了基于简便考量外,还包括:(1)不同经济指标重要性大小很难区分,对不易辨析重要性的指标赋予相等权重属次优选择;(2)对经济社会领域的任何测度都很难做到完全精确,只要指标选择合理,权重设置基本反映经济现实,分布对称,无人为扭曲,用主观赋权法是完全可行的。具体权重值见表1。2.指标临界值的确定临界值包括反映经济极度失衡(均衡)的上下限值和反映经济完全均衡的适中值。指标临界值确定标准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基本经济理论来确定。例如,当外债债务率达到100%时,意味着当年外汇收入不足以偿付外债余额,应视为出现债务偿付危机;而小于30%时,则认为偿付外债不存在潜在风险,故可将100%和30%的外债债务率分别作为经济极度失衡与完全均衡的临界值。二是根据国际经验来确定。例如,国际上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多在70%上下,而中国仅为40%左右,可将70%与30%分别作为完全均衡与极度失衡的上下限值;又如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超过10%意味着该国外贸处于极度失衡状况,因此将0作为均衡适中值,将±10%作为极度失衡临界值。三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来判断。如R&D占GDP比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该项指标数值多为4%~6%,而中国仅为1%~2%,若以4%~6%作为上限值,则指标失衡指数在不同年度间区分不大,不能很好体现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故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分别确定2%和0.5%作为反映经济完全均衡与失衡的上下限值。对于适中指标,需要确定适中值作为反映经济完全均衡的标准值。适中值的确定同样应符合以上标准。特别指出的是,一旦适中值确定后,上下限值与适中值应当对称,即上下限值与适中值的差值应该相等。具体临界值如表1所示。

(四)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在性质、量纲及经济含义等方面各不相同,导致数值之间不可比,因此采集到指标原始数据后,在对经济失衡度指数进行综合前,还需对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影响。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种类较多,由于上下限值与适中值选择的对称性,此处参考程实(2007)的极值变换无量纲处理方法。[10]84处理后用[0,1]区间数值表示,其中0代表完全均衡,1代表极度失衡,数值越大,失衡程度越严重。对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中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分别如公式(1)、(2)和(3)所示。其中,y表示指标无量纲测度值,x表示指标原值,xmax表示指标处于完全均衡(失衡)时的上限值,xmin表示指标处于极度失衡(均衡)时的下限值,xm表示经济完全均衡的适中值。

四、中国经济失衡程度的测算:2001-2010

(一)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结果对表1所列经济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2001-2010年中国相关经济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

(二)内外失衡指标体系的合成在完成指标选择、权重确定与数值无量纲化处理后,通过加权平均合成方法得到内外失衡综合指数。假定该经济失衡综合指数为E,有:E=ni=1Σwiyi其中,wi为第i个变量的权重,yi为第i个变量的无量纲化数值,n为指标个数。E∈[0,1],数值与经济失衡程度正相关,取极值0时代表经济处于完全均衡,取极值1时代表经济处于极度失衡。

(三)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测度结果经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合成,我们得到中国2001-2010年经济内外失衡指数变动趋势图(见图1)。

五、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分析结论

由图1所示,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整体状况在21世纪前10年经历了一个渐进恶化的态势,内外失衡总指数从2001年的0.3856上升到2007年0.6188的峰值,之后有所下降,2010年小幅降低到0.5509。如果以0.5作为区分相对均衡与相对失衡的分界点,可知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由相对均衡区域进入到了相对失衡区域,且该失衡状况可能会在未来持续较长时期。从经济结构看,内部失衡指数在2001-2003年快速上升,之后几年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在0.6左右;而外部失衡波动较强,在2001-2007年失衡指数快速上升,之后亦有较大幅度下降,从而带动了内外失衡总指数的同向变化。

1.内部经济失衡状况

从影响经济内部失衡的组成因素来看,失衡指数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上升时期。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加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居民增收乏力,导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几年,一方面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过高,另一方面城乡人均收入比上升,消费率快速下降,这些指标均对内部经济失衡的加剧起到了推动作用。(2)略有下降时期。2006至2008年,由于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产品与工艺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家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使得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R&D占GDP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亦不断提高,这些指标对内部经济均衡起到了推动作用。(3)先升后降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由于出口的扩大,社会总投资控制在一定规模,过剩储蓄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投资储蓄比率逐步下降;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缓解外部市场萎缩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家实行了四万亿投资等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投资储蓄比率快速上升,这些因素使得内部失衡指数出现先升后降现象。

2.外部经济失衡状况

相对于内部失衡指数,中国外部失衡指数在整体上震荡幅度要剧烈得多,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缓慢上升”的反复震荡。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为2001到2003年,外部失衡程度缓慢扩大;第二阶段为2004-2007年,外部失衡程度迅速扩大,在2007年达到0.6269的历史最大值;第三阶段为2008到2009年,外部失衡程度显著减缓,2009年外部失衡指数降为0.4552,仅相当于2004年的失衡水平;第四阶段为2009年后,外部失衡程度又有小幅扩大。表2显示了更为具体的结构信息。从影响外部经济失衡的组成因素看,失衡指数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趋于上升。由于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导致进出口总额快速增加,同时,累积“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长,这些都引起失衡指数的上升。(2)趋于下降。由于国家外汇收入急剧增加,债务余额的增长则相对较慢,使得外债债务率趋于下降,同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得出口加工贸易占比不断下降,这些都引起失衡指数的下降。(3)先升后降。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在最近10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第一阶段经常项目顺差额度不断扩大,失衡指数由2001年反映轻微失衡的0.13急剧增加到2007年反映极度失衡的1;之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外出口进入相对萎缩阶段,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使该失衡指数在2010年降为0.52;相对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占GDP比重的波动性更强,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N”型反复震荡,并在震荡中渐进升高。

(二)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处于较为严重的内外失衡状况,且无明显转变迹象,需要引起各界足够的重视。造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等外部因素,又有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内部因素,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1.关于内部经济失衡

篇2

[关键词]蒙代尔模型;斯旺模型;内外失衡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09-02

1 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于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着这种高增长,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除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资本项目出现了63.21亿元的小幅逆差外,其他年份均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持续性“双顺差”已经达到16年。我国自2008年以来在内部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也使得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面临很大的困难。

2 基于蒙代尔模型、斯旺模型和财务数据分析中国内外失衡现状2.1 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模型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以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来论述其搭配方法的。在蒙代尔模型的分析中,外部均衡被视为总差额的平衡。

图1中,IB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内经济达到均衡。在这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状态;在这条线的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EB曲线表示外部平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达到均衡。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在这条线的下面,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我国目前经济内外均衡状况处于区间Ⅲ中,我们应该先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解决国际收支顺差的问题,再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直至EB和IB曲线的交点。

2.2 斯旺模型——支出转换性政策与支出增减性政策的搭配

图2中,横轴表示总支出水平,总支出增加意味着需要采取扩张的财政金融政策;纵轴表示汇率,汇率数值变大表示本币贬值。内部均衡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需要本币升值政策的配合才能恢复均衡。在这条线上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曲线下方的区域表示存在失业,上方表示存在通货膨胀。对外均衡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扩张的财政金融政策需要本币贬值政策的配合才能恢复均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曲线下方的区域表示存在逆差,上方表示存在顺差。两条曲线相交的点表示同时达到内外均衡。我国的内外经济现正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Ⅰ区域。

3 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分析

3.1 我国内部需求结构严重失衡

2000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至2011年3月,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事实上,中国内部需求结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及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总体上偏好将来消费,人民获得劳动报酬后习惯于储蓄而非消费,致使我国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并持续走低。我国近年来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量展开,投资增幅大大超过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3.2 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依靠自身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型工业。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增长,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导致了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国内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外资流入和出口增长,而国内储蓄运用不足,金融压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机构竞争力低下,其他产业发展缓慢。这也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进而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

3.3 财政政策风险大,货币政策收效甚微

根据“丁伯根原则”,我们应该运用N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来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根据蒙代尔模型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我们应该采取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事实上,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政府于2008年宣布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抵御经济衰退,政府抛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旨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各种政策都有一定的时滞性,随着2008年以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在不断扩大(见下表)。

我们可以发现2002—2008年财政赤字基本恒定且逐渐下降,而在2009年财政赤字急剧膨胀,同比上升300%,主要财政状况指标已出现恶化趋势。在财政政策风险趋大的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困境,2008年的中国上半年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下半年5次下调利率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显得颇具戏剧性。在中国,虽然金融监管方面拥有政治优势——由国务院在统筹,但央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也恰恰被这种制度所弱化,长此以往,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弊病。此外,我国国际收支常年的“双顺差”弱化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3.4 外部因素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在经历快速扩张的同时,中国等亚洲国家大量出口和美国大规模的双赤字等问题也日益严峻。而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全球失衡不可避免地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此外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对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4 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治理对策

4.1 优化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使其由传统粗放型发展逐渐变为以科学技术指引的集约型发展上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社会和自然相协调,效率与公平相协调。在强调扩大消费和内需的同时,强调通过技术进步,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与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

4.2 深化体制改革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要缩小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范围,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尊重央行的独立性,改变四大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鼓励设立中小型银行。使储蓄资本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再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 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我国居民储蓄率之所以如此之高,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外,更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度不健全,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医疗等支出还需要居民个人承担,致使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没有安全感。为了防范退休风险、医疗支出风险、失业风险和教育支出风险,中国居民不得不以较多的储蓄来应对。如果中国居民获得了这些社会保障,那么将有助于降低居民的私人储蓄,增加消费,增加国内需求。

4.4 合理使用政策搭配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外部经济“双顺差”和内部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的失衡状况下,我们应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理论模型采取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目前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篇3

二是保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三是推动国内外竞争性市场的发展,帮助提高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比率;四是提高生产力;五是每个家庭得到足够的和可以支付的热能[4]。2007年3月又通过了《气候变化战略框架》(ClimateChangeStrategicFramework),提出了碳捕捉与存贮的概念(Car-bonCaptureandStorage),即涉及从化石燃料燃烧及其它工业过程中捕获CO2的过程,并将其存在于地下,如:存贮于石油和天然气田中。文件认为:据WWF(WorldWideFundforNature)统计数据,如果全球每个人像英国人那样消耗天燃气和产生CO2,则人类需要三个地球;英国人的目标是必须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向一个地球生活的方向努力,确保人类代际之间、国家之间和各领域之间有平等的责任。气候变化法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它提出了在全球框架内建设低碳经济国家的目标。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采取可持续的行动,政府及公共领域必须起带头作用,确保其它国家、企业和个人发挥其作用,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威胁,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则需要全社会做出最大的努力。到此,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建立低碳经济法律的国家。2007年5月了第二个能源白皮书《迎接能源挑战》(MeetingtheEnergyChallenges),提出了英国面临的两个长期能源挑战,一是国内外通过减少CO2排放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二是随着英国日益依赖进口燃料,确保能源安全、清洁和便宜。为应对这两个挑战,再次重申四个政策目标:一是至2050年CO2排放减少约60%,至2020年取得真正的进步;二是保持能源供应的可行性;三是促进国内外竞争性市场的发展;四是确保每个家庭得到足够的可支付的热能。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2008》(ClimateChangeAct2008),建立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通过国内外的行动,与基准年比较至2050年将至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法案引入了一个碳预算系统,提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连续五年排放的限制值,这一措施从2008年开始实施。前三个碳预算于2009年5月列入法案,要求2020年减少排放至少达34%。第四个碳预算于2011年6月列入法案,要求在2023-27年期间碳排放与1990年相比至少减少50%;2009年制定了白皮书《低碳转型计划:气候与能源国家战略》(TheUKLowCarbonTran-sitionPlan:NationalStrategyforClimate&En-ergy),制定了至2020年的转型计划,即变革我们的能源领域、我们的家庭与工作场所、我们的交通、我们的农业和我们管理土地与废物的方式,满足碳预算的要求,最大化经济机会,保护最脆弱的领域[8]。2009年7月了《可再生能源战略》(TheUKRenewableEnergyStrategy),提出了具有法律约束的目标,即至2020年有15%的能源来自再生能源。从2009年至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7.5亿吨以上,至2020年化石燃料需要减少10%,天然气进口减少20%-30%[9]。美国尽管坚持不批准《京都议定书》,也号称不承担相关义务,但美国的法律法规对国内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2007年7月,参议员JeffBingaman与ArlenSpecter介绍了《低碳经济法案》(LowCarbonEconomyActof2007),其目的是减少美国对全球的变暖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政策主任DavidDoniger阐述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这是对联邦立法的另一个政治支持的信号,即减少热排放。不幸的是,Bingaman-Specter法案的目标将不会快速减少排放并深入防止危险的全球变暖。为了避免最危险的气候影响,至2020年美国需要减少排放15-20%,至2050年减少排放80%,法案将发展低碳经济列为美国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10]。2007年底美国又颁布了《新能源法》(TheEnergyIndependenceandSecurityActof2007),这个法案的目的是促进美国在能源方面更加独立与安全,增加清洁可再生燃料的生产,保护消费者,提高产品、建筑和车辆的效率,推动对温室气体的捕捉与存贮的研究与开发,改进联邦政府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它目的,为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障[11]。2009年2月,美国总统Obama签署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法案2009》(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其目的是保护与创新工作岗位及对受危机影响最大的项目提供临时帮助,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绿色能源方面的投入,其中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研究计划投入272亿美国,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碳捕获、能源效率及制造高级汽车电池系统与组件[12]。2009年6月,美国又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mericanCleanEnergyandSecurityActof2009),提出了“限额交易(cap-trade)”体系,在这个体系指导下,美国政府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概念,公司可以购买或出售CO2排放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碳排放。法律会设定2012-2050期间的总排放量数值,会要求调整实体的排放权。排放更多气体的实体将面临更高的成本,这对减少排放会有激励作用。2007年初,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新的立法动议,要求修订欧盟现行的《燃料质量指令》(EU’sFuelQualityDirective),以便反映燃料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燃料的发展,如生物质燃料;满足2005《清洁空气战略》制定的空气质量目标,减少柴油中硫与多环芳烃的排放。委员会也提议对2009年燃料进行强制性监测与报告“生命周期温室排放”情况,指出燃料供应商的责任就是确保燃料在其生命周期内(如:生产、运输和使用)产生的温室气体,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每年减少1%。欧盟《燃料质量指令》于2007年10月29日正式,2012年5月28日进行了修订,以便降低汽油和柴油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开始考虑新的欧盟生物质燃料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设低经济社会。2008年,日本政府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将低碳社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的长远目标,在202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捕捉及封存技术(CCS)的应用。意大利实施CIP6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行白色证书制度,减少能源消耗。挪威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给予明确、固定和长期的补贴;逐步引进温室气体低排放和零排放交通工具;实施更加严格的建筑规范标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德国通过高技术战略保护气候,先后出台能源研究计划。澳大利亚了《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提出长期减排目标。总之,国外低碳经济法律规制主要包括:国家战略目标、碳排放交易机制、鼓励技术开发创新、基金援助计划、国际合作、治理机构、报告制度等内容,其发展目标较明确,操作性较强。

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的现状

我国在低碳经济法律规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与规制。如: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还首次公布了CO2减排的量化目标,即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2007年颁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制定了《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2000-201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等政策规划。然而,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方面,我国仍然处于薄弱的状态。

一是能源法至今还没有出台。因为这部法可以代表整个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能源法主要对涉及能源领域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一些重大问题,涉及能源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与规则等方面加以规定,同时解决单行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从重要性上看,不可否认,能源法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法。虽然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单行法早已出台,但这些法必须要跟能源法配套。“煤炭法等现在都在改,但是也改不下去了,其他法必须要跟能源法靠拢,能源法不明确,那些法也动不了。”作为能源法起草组的核心起草人员之一,中国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吴钟瑚说,一部能源法的出台将带动一批法的修订。

二是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将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能源公用事业法是能源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其主要关注能源产品的供求环节,注重形成一个规范的能源产品市场,调节内容包括能源企业的市场准入,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供应企业的权利义务,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和能源消费者的权利义务等等。

三是现有的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环境执法效果不佳、环保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虽然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涉及到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没有规定详细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

四是我国的环境与生态法律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促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落实法律规定的减排标准以及最低能耗标准和节能认证,包括推行能效标识制度落实等,法律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行政机关的监督以环境监理为核心,各社会团体组织、公众以舆论监督为辅的监督体制,但是,我国的社会团体组织、公众参与的意识与制度的保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环保及发展低碳经济法律执行的监督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监督作用非常有限。

五是低碳经济法律体系不完善。因为低碳经济涉及的不仅仅是能源、环境与气候领域,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从能源、环境与气候领域考虑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而现有的低碳经济立法重点是能源领域的立法,而没有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来考虑,即从宪法、经济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方面考虑低碳经济的立法。

总之,我国低碳经济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着重于对能源的立法,其中最重要的能源法至今还没有出台,与能源有关的单行法的制定与修订也无法进行,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要么是以政策或战略目标的方式提出,要么还未涉及到。

完善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的建议

篇4

引言

现代经济是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组成的一个辩证统一体。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核心内容,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考察,虚拟经济最初的发展动因是源于实体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以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为目的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虚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虚拟资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虚拟资产的迅速扩张导致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呈现非协调发展。目前,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总量和规模。

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研究大多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大量学者展开了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探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经过深刻反思,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政策关注点再次聚焦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上,理论界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论关系研究

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国外尚没有有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直接论述,国内学者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并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定性、定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国外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奠定了基础。国外关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可追溯至魏克赛尔及凯恩斯的研究,他们对以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方面做出了先驱性分析。魏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中提出了著名的资本累积过程理论,该理论揭示了以利息率为中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方式。在魏克赛尔之后,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代替了自然利率。他认为可以将资本边际效率看作投资收益,而货币利率(或市场利率)看作投资的机会成本。与魏克赛尔不同,凯恩斯将投资者预期考虑进分析过程,预期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行为趋于复杂。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率,投资扩张;反之,投资缩减,但利率的传导机制并未发生变化。延续凯恩斯的思想,希克斯提出了著名的IS-LM模型。托宾进一步丰富了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托宾Q理论(企业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托宾认为风险规避者在面对不确定的资产报酬率外,对资产的组合行为,除考虑资产报酬的预期值外,还须考虑该资产的风险程度,托宾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货币需求的研究中,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古特曼(Guttmann,1994)通过研究美国1972-1982年萧条期间的重大结构调整,认为这十年虚拟资本的爆炸式增长,为美国经济结构转变带来巨大动力。古特曼实际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投机泡沫经济的发展。相关的研究可见于卡特(Carter,1989)、克罗蒂和戈德斯顿(Crotty与Goldstein,1993)、戈德斯顿(Goldstein,1995)、托宾(Tobin,1984)和济恩(Zinn,1993)等文献,他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经济结构转变对实体经济部门造成负面冲击。M.宾斯维杰(Binswanger,2003)认为投机泡沫可以持续的三个前提条件是实体经济面临动态无效约束、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使得金融约束得以放松以及实体经济中的总需求面临约束。

国内学者对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随着虚拟经济的高速膨胀,更多地侧重于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成思危(1999)认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其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李晓西、杨琳(2000)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并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起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破裂又会引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刘骏民(2001)认为,虚拟经济高速膨胀会带来高额利润,会导致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外逃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容易引起灾难性的泡沫经济。谢太峰(2001)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从三方面理解,即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差异、虚拟经济的崩溃会导致实体经济的动荡。林兆木、张昌彩(2001)分析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主要有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负面影响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减少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安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杜厚文、伞锋(2003)认为虚拟经济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的过度背离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刘霞辉(2004)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经常会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及经济增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辅相成,从长期的经济增长看,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都对增长无益,从短期看,任何投资的不均衡也会引起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王千(2007)认为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在逐渐加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非对称性影响。

二、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研究

国外从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对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观点大致分为三类: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

1.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戈德史密斯是最早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学者之一。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的代表作《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分析了35个国家100年间(1860一1963)的经济统计数据,通过比较金融结构与经济数据,得出金融部门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的结论。Rajan和zingales(1998)认为,金融发展因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对社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利用计量分析工具实证检验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Barro(1990)、sehwert(1990)、Fama(1990)及Lee(1992)研究了美国经济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现实体经济能够预测股市收益,即股市收益能通过实体经济情况反映出来。Atje和Jovanovic(1993)认为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水平和增长的双重效应。Levine和Zcrvos(1996)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发展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eiro(1996)对几个经济发达体的实证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RossLevine、Demirgue-Kunt(1996)利用反映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四个指标,发现人均实际GDP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存在正对应关系。Levine(2003)认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Harris(1997)对研究样本作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发现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而发展中国家二者关系非常弱,统计意义上不显著。Chang(2002)从需求推动和供给拉动两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Levine(2004)证实了长期经济增长与金融体系的发展关系显著。Crochane(2005,2006)通过建立以股票溢价和消费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认为金融市场的回报率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

2.金融抑制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机制使金融发展产生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其中,凯恩斯(Keynes)、托宾(Tobin)等人的观点具代表性。凯恩斯(1936)和托宾(1965的观点都表明,金融资产的回报率高于实物资产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分离的原因,而金融投机活动的盛行,吸引更多资金流向金融部门,从而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斯特兰奇(strange,1986)认为,西方金融资产的膨胀和金融交易量增长加速了金融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必将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埃里希尔(Ehrhcher,1989)认为金融部门的扩张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如果“货币上层建筑”发展不成比例的话,其积极的分配功能将可能变为破坏性的因素。

特南鲍姆(Tenanbomu,1994)认为金融部门吸引大批人才和资金,会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破坏。蒂迈耶(Tietmeyer,1998)认为,至少在某些阶段,不能排除由于过度投资而造成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Tietmeyer,1998)。Aiestie和Demetriades(1997)研究发现,由于股票市场缺乏效率,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定价机制和接管机制的功能,即使是“完善”的股票市场也很难促进经济增长。

3.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功能被弱化。大量研究表明,金融资产价格、股票市场都与实体经济出现严重的背离。Minsky(1986)提出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资产价格长期收益的预期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背离是导致资产价格脱离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Bingswanger(2004)关于七国集团的实证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投机泡沫是弱化股票收益与经济产出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Estrella和Mishkin(1996)、Domian和Loutan(1997)研究发现股票收益率在经济萧条期和繁荣期对工业生产增长率的预测能力不同。Stiglitz(1990)、Kindleberger(2000)和Shiller(2004)等认为非理性投机行为的诱导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使资产价格不断背离实体经济基本面,进而引发资产泡沫。

三、实体经济的实证研究

国内众多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对它们的关系给出定量分析。

刘俊民、伍超明(2004)从虚拟经济角度解释“股经背离”,通过构建货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框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呈现出相互偏离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中国股经背离的根源在于股市和实体经济结构的极端不对称以及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滞后。刘金全(2004)通过计量检验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刘霞辉(2004)认为从长期经济增长看,任何一方面的偏离均对增长无益;从短期看,任何投资不均衡都有可能引起宏观经济大幅波动。曹源芳(2008)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存在着严重的背离,虚拟经济还远未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袁国敏、王亚鸽等(2008)建立了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表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关联度不是很大,反而是虚拟经济中的股票与债券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最强。如果实体经济中的服务业不能很快发展起来,就会制约虚拟经济的发展。礼(2009)实证结果证实了当前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是实体经济,同时发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反而表现得并不明显。杨姣(2010)认为,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对称。何宜庆、文静、袁莹莹(2010)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六省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为中部地区崛起提出相应对策。温畅、陈国平(2010)探寻了常州市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杜斌、李建伟(2010)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非接触途径对天津实体经济的影响。

四、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大多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在理论探讨中,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着重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选择了不同的样本采用计量方法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代表变量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借助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详细刻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情况,探寻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预警研究方法,提高预警方法对经济现实情况的解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克赛尔.资本与利息[M].商务印书馆,1959.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3).

[3]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5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

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1.构建合理的审计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窗口,因此,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是呈“倒金字塔”型,即在总行均设置了阵容强大的内审机构,而多数分支机构则没有设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归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有权对行长及全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权力最大,独立性最强。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不受阻碍地接触银行的所有业务和辅助部门;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通畅;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参谋智囊机构,审计委员会包括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非执行董事;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内审部门独立完成。另外,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而应通过审计达到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重点仍是银行业务合规性合法性,在制度执行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多,而就如何完善规章制度、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少。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咨询的作用,注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分析,针对决策机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咨询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制度建设。

3.运用先进审计技术保证审计效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内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内部审计信息,包括内部规章制度、外部审计法规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审计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采用通过评审内部控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法。在内控制度评审中,他们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如银行岗位设置,若审计中发现该岗位只设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没有他人可替代,则认为这个岗位的安排是有问题的,舞弊的机会比较多,是银行内控的弱点。

4.严格审后检查及内审明示制度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审计-建议-再审计的循环式审计制度,每项审计或每个审计阶段结束以后,可通过内部网络将各个审计阶段的情况明示化。明示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内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力及影响面,并要求对影响力的大小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被审计单位落实情况,即什么人、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审后检查情况;对审计结果的评价。通过审后检查,能够督促被审计单位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审计明示,有利于其他单位进行对照检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这种审计过程,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完成,而且对风险程度的描述以数字化的量化分析判断为主,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使有限的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经营管理行为。这样,既维护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

篇6

中图分类号:TE25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固井是钻井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衔接钻井和采油的关键工程,固井的成败是一口井的关键性工程,不仅关系到一口井的前期钻井投资是否作废,而且固井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油井的后期开采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探讨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差距,为促进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国内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发展现状

1.1长城钻探公司固井公司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

长城钻探固井公司具备为各类井型提供固井工程设计服务的能力,以及固井现场作业的技术监督和指导服务。研制的低密度和高密度水泥浆体系为油区内外固井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并成功进入海上固井市场,打破了外国公司垄断的局面。

1.1.1主要固井技术。

①调整井多压力层固井技术;②薄层固井技术;③防窜固井技术;④双级注固井技术;⑤微珠双密度固井技术;⑥尾管固井技术;⑦深层气井固井技术(欠平衡井的固井技术);⑧水平井固井技术;⑨侧钻开窗固井技术;⑩小井眼固井技术;

1.1.2主要水泥浆体系。

①超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超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当水泥浆密度为1.2g/cm3时,其24小时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4MP a以上,基本可以和纯水泥想媲美,而且具有较好的堵漏和防窜性能,水泥浆失水可以控制在50ml以下,满足欠平衡钻井完井的需要。

②高密度水泥浆体系。长城钻探固井公司开发的高密度水泥浆,利用合理的水泥和超细球型加重剂的粒径分布以及各材料的紧密堆积,配制出流动性能良好的高性能水泥浆(最高密度可达2.9g/cm3),已在哈萨克斯坦和我国的南海等油田使用。该公司还在阿塞拜疆使用了一种高性能的分散剂,在不加加重剂时,水泥浆密度能达到2.16 g/cm3,同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失水控制。

1.2中原油田固井公司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

中原油田固井工程处拥有的混拌系统由美国哈里伯顿引进,可承担各种比例的水泥及添加剂混拌,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2.1主要固井技术。

①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调整井固井技术; ②深井钻井完井技术; ③小井眼固井技术; ④岩盐层固井技术; ⑤煤气层固井技术; ⑥水平井固井技术; ⑦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

1.2.2主要水泥浆体系。

①泡沫水泥浆体系。泡沫水泥是低密度水泥的一个重要种类,主要采用化学发泡法。泡沫水泥具有强度高、渗透率低、无游离液、体系稳定和防气窜的特点,已经成为吐哈、长庆和青海等油田的长封固段固井和低压易漏井固井的主要固井水泥浆体系。

②矿渣水泥浆体系。高炉矿渣是利用高炉冶炼生铁时的副产物,是一种代替水泥的廉价水化材料,它是在1400~1500°C下由铁矿石的土质和石灰石助溶剂熔融化合而成,经过水淬处理后成为玻璃体结构的具有潜在活性的胶凝材料。

1.3渤海钻井总公司固井公司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固井公司具备水泥干混、水泥试验、水泥添加剂生产、固井附件加工、散装水泥储运、材料供应等配套服务能力。它在巩固胜利油田固井市场的同时,先后开辟了海南、陕北、新疆等国内市场及蒙古、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外市场。

1.3.1主要固井技术。

①水平井完井技术:a.固井射孔完井技术;b.筛管完井技术;c.带管外封隔器的筛管完井技术;d.分级注水泥筛管完井技术;e.分支水平井完井技术;f.大位移水平井完井技术; ②侧钻开窗固井技术;③侧钻尾管固井技术;④小井眼丛式井完井技术;⑤低压火成岩油藏完井技术。

1.3.2主要水泥浆体系:

①晶格膨胀水泥浆体系。使用晶格膨胀剂调配水泥浆体系,主要是从补偿水泥(石)的体积收缩入手,在水泥浆水化早期和后期均能补偿收缩,并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尽而提高水泥环胶结质量。优点:1)该水泥浆体系性能稳定,易达到工程需要;2)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失水;3)与外加剂体系配伍性好。

②遇水膨胀水泥浆体系。针对水窜的特殊性,通过在水泥浆体系中添加遇水膨胀材料,在水泥形成结构的后期,其表现出一定的水敏性,即一遇水就能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而且随着水量的增大,反应量越大,体积膨胀量越大,直到堵塞流体通道,阻止水窜的发生。

2国外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发展现状

以斯伦贝谢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一直都遵循着对技术投资的承诺,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比所有其他石油服务公司的投入总和还要多,与世界著名的 40 多家科研院所和石油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2.1主要固井技术。

①层间封隔固井技术。②气窜控制工程系列技术。③CemCRETE技术。④CemSTONE技术。⑤深水固井技术。⑥循环液漏失技术。⑦泥浆清除技术。⑧UniSLURRY技术。

2.2主要水泥浆体系。

①FUTUR自愈性水泥。该活性固化水泥技术具备自愈合特性,可在开采、弃井以及之后的作业中确保长期层间封隔和井完整性。

②EverCRETE抗二氧化碳水泥。经久耐用的抗二氧化碳水泥可降低二氧化碳侵蚀和泄漏的风险,可用于新二氧化碳注入井的固井作业或用于封堵和废弃现有的注入井或生产井。

③智能缓凝剂。主要特性是对温度变化的低敏感型,降低由于井底循环温度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险;降低候凝时间 (WOC),整个水泥液柱更快的凝固时间;环保性能高;与所有 API水泥配伍 (A, B, C, G, and H),同时配伍低密度水泥;与 CemCRETE* 和FlexSTONE* 技术配伍。

3技术对比分析

3.1特殊固井技术掌握情况

公司名称 特殊固井技术

长城钻探 欠平衡井固井技术、短促凝水泥浆体系的固井技术、

无候凝水泥浆体系的固井技术、钻井液固井液一体化技术

低密度固井技术、超高密度固井技术

中原油田 动平衡固井技术、矿渣固井技术、MTC固井技术

泡沫水泥固井技术、欠平衡井固井技术

渤海固井 小井眼丛式井固井技术、低密度固井技术、超高密度固井技术、泡沫水泥固井技术

斯伦贝谢 层间封隔固井技术、深水固井技术、气窜控制固井技术

不渗透水泥固井技术、泡沫水泥固井技术、低密度固井技术

超高密度固井技术、小井眼丛式井固井技术

3.2技术能力的对比

除去车辆和混拌设备的影响,外加剂对水泥浆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斯伦贝谢公司所用外加剂均自己生产,种类多,性能稳定可靠,与水泥配伍性好,适用温度高。

长城钻探和中原油田所用外加剂大部分可以自己生产,且性能较可靠,适用温度可达160℃以上。渤海固井所生产的外加剂种类较少,在低于120℃时性能稳定,基本满足现场施工需要,但特殊工艺井固井是的外加剂仍需要购买。固井工具的可靠性也是保证固井施工安全的条件。斯伦贝谢公司、长城钻探和中原油田均可以提供性能可靠的工具附件,满足各种类型井的固井施工。渤海固井在工具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对于超过3000米的深井和复杂井,工具的可靠性较低。

4固井技术与水泥浆体系发展方向探讨

4.1设备的引进

⑴注水泥设备的引进。装备能力的提高不但能改善复杂井的固井作业能力,同时相应提高固井公司的服务能力,应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水泥车,保证深井、复杂井施工的顺利进行。⑵试验设备的引进。随着深井、复杂井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泥浆化验设备,完善水泥浆化验数据,保证固井施工的安全。

4.2固井设计软件的引进

固井设计软件针对不同井型,能够进行套管强度设计、套管柱居中设计、注水泥设计、顶替设计,并且对设计参数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从而使固井施工技术参数设计的更加科学、合理。

4.3技术人员培训

篇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体现在国际经贸专业领域,对国际经贸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正日益提高。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必须富有探索精神并能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拥有清晰的思维和判断力,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能准确获取信息并快速学习和反应。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先进性、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

1.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发展对知识结构更新的要求。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现代化,就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用现代的知识观来审视、选择和组织好经典的、传统的教学内容。由于我国外贸管理体制的历史原因,国际贸易常常被看成是单独专门业务,体现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以外贸业务流程的内容为主。随着贸易管理体制的改革、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国内的贸易业务日益成为企业的国际贸易操作是其企业运营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学生应当更多地从企业管理和运营角度学习和应用贸易知识,而不是专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物流与保险等课程。提高我国高校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在企业的适用性,需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延展至金融、营销、商业策略、企业管理等领域,引入期货交易、国际投融资、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在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兼顾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人称当今世界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缩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单纯靠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传授是无法适应时展的。因此,教师除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不断更新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及再学习和创新能力。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我校在课程中加入课内实践环节,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配套、课程设计或单项实训课程,针对经贸知识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特点又在高年级设置了综合性实训课程。整个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始终贯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原则。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两大关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开放性、综合性、弹性为特点,在调整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两大关系:

1.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当前课程体系调整与改革的主要矛盾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一门课),仅停留在单门课程的原有框架内改革是不够的,因为各门课程彼此独立地进行优化后再相加并不等于整体的最优。首先应解决整体宏观的最优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门课程的结构、内容划分。具体到某一门课程的改革上,应当首先确定它的宏观定位问题,应从课程结构的总体上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创新,认真提炼各门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把全球经济融合、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对外开放出现的新情况,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课程内容不断地升华和提高。

2.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取消那些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课程,设置内容新颖、符合实际的课程(例如经济类、法律类的课程等)。另一方面,又不能对过去所有课程和内容采取简单的、全盘否定的态度,而要实事求是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哪些是过时的,哪些是重复的,哪些需要重点讲授,哪些学生需一般了解,哪些基础知识应当保留,哪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必须补充的新的基础理论。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国际经贸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三维结构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包括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必修的若干门主干课程,为学生在今后对应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打好理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与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一类课程,国际经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厚基础体现在对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更高上。专业拓宽的课程属选修课。这种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为中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内容建设,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国际经贸专业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应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感性认识到实际运用,从单项到综合的原则,构建一个符合认知心理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校内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程实训两个层次。课内实践和课程论文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或结束后,作为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应用,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国情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实践环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增加小组研讨的课时,采用讲授和小论文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作业和考试更多的是大量的文章阅读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到结论,真正培养起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课程实训可以包括单项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单项技能实训是在教学计划内所列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这类实训课程是较为重要的需独立开课的实验操作环节,是对一个阶段所学单门知识的应用与设计,旨在通过实验来巩固、理解、运用之前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单项技能实训一般是短期的,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理解型实训、技能型实训和任务驱动型实训。如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单证与结算、商品检验等课程在理论教学课时结束后,一般都配套有1―2周的实训。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涉及商业机密,企业一般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到核心部分,许多学生的校外毕业实习收获并不大。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过程,依托软件平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综合模拟实训就显得格外重要。综合实训的设计更强调专业核心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关联性,强调单项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整合性。在进出口业务的综合模拟实训中,学生可以利用单项技能与单科原理解决综合性问题,完成复杂连贯的工作任务。

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课程是依托建立在校内局域网络环境下的软件模拟实训平台展开的。虽然只是在一个虚拟的贸易环境中,但学生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业务技能。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进入一家中国贸易公司并在公司通过局域网与“指导老师”――国外客户、银行、海关、船公司和保险公司等进行业务交流。指导老师随时调整的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如成本价格、货币汇率、运费率等让学生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充分体会贸易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规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了解关心实际经济运行动态的兴趣。学生经过此类综合实训,可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实习期和适应期。

四、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当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膨胀的知识结构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很突出。而将计算机技术及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教学手段与专业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教学中开发计算机教学软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突出的优点是克服了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的局限性,创造出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它能够通过语言、音乐、图像、动画、数据的运用等优化教学内容,同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想象力等,取得直观、生动、深刻的教学效果,还能够模拟各种操作环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身临其境地训练操作技能。因此,在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田俊芳.应用型外经贸人才培养研究[J].时代经贸,2007,(5).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16-02

一、构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专业技能认知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单项业务实训、专业讲座、综合业务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主要有商贸实习、行业见习和毕业实习。

商贸实习和行业见习作为了解专业的一种方法,大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为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实践能力,几乎所有院校都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0周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单位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其独立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就业渠道和就业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就业从业人员素养要求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实际的实习效果与这种专业实习方式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如下:第一,一项外贸业务从建立业务关系、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和履行,中间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学生接触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了解业务全套流程;第二,由于外贸业务量大,有时只是备货一项,就要动用公司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历时几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实习内容有时显得片面而单一,时间利用效率低;第三,外贸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双方企业的诸多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这些在贸易磋商过程中均不宜被局外人知道,而且在谈判与交往中也需营造特有的气氛,因此,学生列席旁观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实习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大规模开展到实际部门单位进行实习比较困难的前提下,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实现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的目标。模拟主要是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实例、详尽的操作指南、典型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单据填写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交易过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一些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模拟实验室已采购了“外贸实习平台”等相关软件系统,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外贸业务的全面仿真模拟操作。每个参与外贸实习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来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教学课程,冲破了课程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得以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2005级和2006级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认为,综合性实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他们可以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专业课程中的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环节、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装船出运、结汇以及出口核销与退税等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国际经贸专业综合性实验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开设的时间放置较后,相关的课程若开设时间较早,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学生已经淡忘,操作起来略显吃力,重新学习回顾起来又浪费太多的时间,实践进度过慢,学生操作的熟练性不高;第二,因为实验软件的局限性,如过多的帮助功能,评分时仅以邮件数量为依据,而对邮件质量无法监控等,导致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和磋商能力作用不大;第三,综合性实验的模拟性,使得学生的实战能力不强。我们已经得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单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进一步验证却发现,学生离开模拟环境后,给学生诸如信用证、交易说明等有关材料让其填写相关单据时,学生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调查表明,仅仅依靠综合性实验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应增加专项课程内实践,通过每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开展,一步步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作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的两个部分,各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应该是互补的。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进行的全面模拟操作的局限性,迫使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开展上来,希望通过不同课程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弥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不足,再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对很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调研,我们构建核心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如下(以18周教学为例):

1.《国际市场营销》,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发展趋势,初步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经营和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策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寻求商机、分析市场、拓展市场、选择目标客户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并通过营销情景实训、撰写国际市场分析报告和营销计划书等方式完成教学环节。

2.《国际商务谈判》,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外贸函电》,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国际商务英语》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综合应用性课程,其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强调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重点锻炼学生外贸磋商谈判及业务沟通能力。

目前,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可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进行,主要是模拟真实的商务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口头报告、信函写作、协商对话、现场翻译等形式进行训练。

3.《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国际货物运输人服务,主要内容

包括国际货运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流程。

在课内实践环节上,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模拟等方式,以锻炼学生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能力。

4.《商品检验与检疫》,总36课时,课内实践8课时;《海关理论与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这两门课程是涉及进出口报检和报关的教学环节,具有政策性、技术性、执法性和涉外性的特点。

在教学上可采用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课程可开展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训课可开展实验模拟,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分情况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参观学习。

5.《国际结算》,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银行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是以金融、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和基本操作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需要进行实验模拟,以锻炼学生对货款结算各种方式流程的掌握能力和操作的应用能力。

6.《国际贸易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核心专业课,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和结合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与习惯做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此课程的教学系统软件和实验软件较多,而且使用已经较为成熟,所以本门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与组织实验模拟。具体做法是:在开展实施案例教学中加强实训,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使学生能较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环节的业务程序和办理业务手续,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

篇9

一、简约主义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中简洁、以少示多内容的反映和深化。简约主义室内设计是通过事物的本质来追求空间原有的真实和美感,在最为纯粹的形式中去展现艺术对象的原有本质,强调纯粹的艺术体验。

它是以“否定”,“减少”,“净化”的思维,打破琐碎的固定模式,把装饰不断简化,用高度理性的语言和简洁的手法来加以表述,从而获得室内空间的纯粹和强烈的心理感受

二、简约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

简约主义室内设计中注重对单纯形体的塑造,对空间内部质量和场所精神的关注以及对材质的关注。简约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特征如下:

1.重视使用空间的功能需求,注重对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功能的塑造,体现人在使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人在空间中的便捷度(各使用空间的可及性、各空间中设施设备的使用的便捷性等)。

2.重视使用者在空间中的体验,去繁留简,通过减法设计去除多余的繁琐装修,使空间沉静下来,侧重于对使用者情感和想象力的激发。

3.重视使用空间中光线的运用,光在空间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参与到空间中,通过季节与时间的变动而改变,不断的变换空间的韵律和丰富空间的层次。

4.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更高要求,简约主义室内设计要求装饰细部精巧、工艺突出, 精致的工艺是表现简约主义风格的重要方法和必要的实施手段。

三、简约主义室内设计的精神内涵

1.从哲学的角度分析

亚里斯多德一直在寻求一种合理的秩序,达到对自然的解释和社会的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他看来秩序是产生“和谐”有效保障,没有秩序就会产生混乱,和谐也将会消失,同时,他认为艺术使人的情感得以净化,他的这一观点体现着理性、秩序,这与简约主义设计作品的理性主义特征,严谨的秩序感是一致的。

简约主义由现代主义发展而来,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对简约主义的影响是较为深刻的,现代主义对于理性主义原则、实用主义原则、探索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原则、精英主义原则的遵循,反映到室内设计中则是:通过理性的设计来反对多余装饰,追求空间的本质的要素,由此来实现严格的审美取向。

《道德经》中有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由此看来“有”给予人便利,“无”则发挥了它自身的作用,因而,一个空间的产生,并不在于它“有”多少东西,而在于它是否有特定的“无”。就如同中国画的韵味存在于其中大量的留白一样,画面中大量留白的“无”则意味着“有”的无限可能性,这是对于纯净的空间形式的一种有利映射,与简约主义室内设计中回归空间的本体性是相符的。

2.从美学的角度分析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他们提出了第一个美学范畴——和谐,认为美就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和谐,在他们看来基本几何体是最美的。

柏拉图认为绝对美的产生依赖于几何学,绝对美的表达首先是几何的表达。他试图用几何学的秩序来表达他对艺术上美学的解释。

在现代主义美学中对简约主义比较有影响的两个观点:一是艺术需要精确,二是形式遵循功能。艺术需要精确是由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形式遵循功能则是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它是由易斯·萨利文提出的,萨利文认为艺术创作的真正标准是形式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有着自身的外部特征(即形式),外部特征向我们指明了这个物是什么以及同我们和其他物的区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形式都遵循功能。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遭遇了后现代的“矛盾”与“复杂”、解构主义的“冲突”与“疯狂”之后,更加渴望寻求宁静与秩序,在审美的取向上,呼唤简约的回归。由此,形成了当代美学中去繁从简,回归自然的思想。

3.从西方宗教的精神上来分析

西方宗教精神中包涵有简约主义思想。早在12世纪,西方清教徒就主张道德和宗教的简朴、严肃,提议以最朴素的教堂来接近上帝,建议教堂中少去多余的装饰,通过追求光与宁静的主题来创造圣洁完美的精神氛围。

柯布西耶设计的拉图雷特修道院标志着宗教建筑的一个新的阶段。该建筑物简洁朴素没有太多装饰的外表,没有任何多余的华丽存在,重视对于生命的表达,构成了一处真正的精神的居所。尽管它没有什么装饰性的元素,但它们凭借极为简朴的构成形式,依然是显示出了应有的美丽与平静的本色。柯布西耶在谈到这个设计时曾说到,设计之初他在心中描绘了利于进行祈祷、默思以及研究的型态、配置及院内走动的路线,继而再考虑如何将人们需要的宁静与和平带入这个修道士们所栖息的场所。柯布西耶的理性思考和宗教般情结,造就了这座伟大的宗教建筑。

4.从东方禅宗思想上来分析

禅宗的宗旨是以参悟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蕴含着对本性的关怀。禅宗的核心是从心性上论佛的,禅宗的心性论认为本性应该是清净的,是丢弃陈俗与浮华之后与人们的思想观念高度统一。简约主义则是通过对繁琐定式的摒弃,去提炼简洁以而来获取视觉空间的纯粹感。

禅宗思想中注重对本性的关怀,这一思想在简约设计中表现为强调简洁,自然的形式,做到感官上的简约,材料的运用上比较讲究精简。禅宗注重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的超脱与自由。在简约主义设计中,设计师要通过个人的直觉来提炼物象,由物体形态的表面形象来高度凝练概括出空间中物体精简的形式并张显出其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篇10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以及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它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的目标是协助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提供与所审查活动相关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和信息,包括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地控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把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为管理成果,督促组织改善运营、提高效益,使内部审计工作有回报、出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一、提高组织负责人的认识

    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相应地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都会重视该项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不论在人员管理还是工作程序等很多方面都受控于组织的负责人,只有提高组织负责人的认识,使他们和自己的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内部审计制度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成果的作用。

    针对我国企业存在的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要从观念上有所转变,把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由于内部审计处于组织内部,同外部审计相比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比如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操作性强,使公司对发现的问题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避免出现更大的失误。同时它还可以对执行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和系统跟踪,不断改进管理,完善监督控制系统。

    组织负责人是企业的领头羊,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顶梁柱,如果不提高负责人的认识,就会造成成果和行动的不一致,只有组织负责人的认识提高,才能保证内部审计成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结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审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面对内部审计新的发展趋势,必须不断加强内审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通过吸收具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使内部审计尽快与国际连轨;其次,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现有结构,除了配备具有审计基本技能的专业人员外,将法律、计算机、企业管理、工程等专业人士也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最后,严格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的取得,通过考核认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决不能把资格证书考试认为一种形式过过场。

    内部审计人员虽然对本企业内部情况比较了解,对于企业的薄弱环节较外部审计人员清楚,但是,内部审计人员接触的业务面有一定的限制,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经济业务,所以内部审计人员需加强学习,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企业的需要。面对不断扩大的经营风险因素和有限的信息,审计人员需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更有效地获取信息。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积极、有效的沟通

    内审人员除了要处理好与被审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关系,也必须处理好与组织内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人际关系。通过定期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负责人进行沟通,完善组织的信息与沟通程序,这是组织治理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同时积极有效的沟通又会促进内审人员与有关人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使审计结果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沟通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规划阶段,内审人员要与组织高层进行沟通,了解组织近期或长期的工作任务,围绕组织高层的中心工作来选择审计项目,取得管理高层的信任,从而保证审计成果得到充分重视。在审计实施阶段,内审人员要与被审单位管理层进行沟通,讨论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及审计人员的安排等,同时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活动、生产特点、控制系统及风险等,在沟通交流中考虑被审单位的感受,消除被审单位的排斥心理,营造理解与合作的气氛,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场审计结束后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审计报告出具前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交流,将沟通工作由“说服”向“协商”转变,取得被审单位的认可,保证审计结论得到各方的接受和支持。

    四、建立反馈系统,监督内部审计程序的执行和落实

篇11

急性呼吸衰竭指的是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在短期内呼吸功能消失,出现严重缺氧或呼吸性酸中毒者。多由溺水、电击、药物中毒等原因造成,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须及时抢救才能挽救生命[1]。呼吸系统衰竭是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诱因多、临床死亡率高的特点。多种神经科疾病,例如格林巴利综合症、脑血管意外等发病时均有可能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所以,在临床中医护人员采用机械合理、及时地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为研讨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集治疗的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7.8±6.3)岁;入院时间3~10d,平均(5.6±2.4)d。脑血管意外21例、重症肌无力13例、脑干脑炎10例、格林巴利综合症8例、多发性硬化症7例。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过程知情,遵循平等自愿原则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1.2机械通气治疗标准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2]:①自主呼吸频率>35次/min呼吸功能紊乱;②鼻导管在吸收吸氧3.0~5.0L/min的条件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1.3方法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常规处理措施。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在面罩通气的基础上调整肩带,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不渗漏。初始治疗,吸气压(IPAP) 6~12cmH2O范围内,接着以2个单位进行连续递增,直到单位值达到18;呼吸频率保持在16次/min;氧流量设置在3~8 L/min左右。保持4~10cm H2O范围内的呼气压力数值。潮气量10.20ml/kg,呼吸频率15.30次/min,吸氧最初的浓度为60%~100%,后调至40%,呼吸比1:(1.5~2),上机30min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两肺湿音情况对呼吸参数进行调整。

1.4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通气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情况,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显效:呼吸功能改善显著,肺部干湿音消失,浮肿消退;有效:呼吸功能改善,肺部现少量干湿音,浮肿得到缓解;无效:病情无任何变化或加重[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 Excel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 SPSS14.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 P

2 结果

经治疗后,58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22(37.93%)例,有效28(48.28%)例,无效8(13.79%)例,其中死亡3(5.17%)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缓解,PaO2增加,PaCO2下降,PaO2/ FiO2升高,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诱因较多。发病时通常会导致呼吸衰竭,原因主要有[4-5]:①因为突然发生的神经内科疾病引起呼吸肌因为脑干、运动神经、高位脊髓等损伤受到抑制,造成机体呼吸肌无法接收神经冲动进而引发呼吸衰竭;②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发生突变,神经冲动传导无法到达呼吸效应肌肉;③其他因素导致。

临床治疗中神经内科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尚无明确治疗方式,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中参数的设置及模式的选择应以患者的病情为基础进行实际调控。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可得:机械通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21%,患者死亡率为5.17%。治疗后PaO2增加,PaCO2下降,PaO2/FiO2升高,呼吸功能和肺功能明显改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原发病和并发症予以高度重视。针对脑炎、重症肌无力危象、多发性硬化症等患者,需在治疗中立即给予较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而脑出血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则应在第一时间降低颅内压,采用较大剂量的激素和利尿剂治疗,如需必要则应行脑室引流术治疗;针对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仍可自行呼吸),可适当采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避免增加患者呼吸肌疲劳。从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①针对部分原发病所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引起的通气障碍,医务人员应以患者的原发病为基础,对其引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机制进行探究,并采用针对性措施处理;②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发作时缺氧的病理生理性机制;③是否合并发生其他心脏、肺部疾病的发。大部分神经内科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多会发生肺泡低通气综合征。若患者肺泡的每分通气量较二氧化碳的代谢率低,则患者的PaCO2水平上升。临床治疗中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限制性通气障碍)需接受潮气量大的通气模式治疗,治疗中可适当延长患者的呼气时间。而针对限制性低氧型呼衰患者应选择PEEP模式行通气治疗。

综上,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救治应尽早进行,原则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并以病情为基础进行参数及模式的设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以保证临床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刘玉玲,黄宝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69-70.

[2]刘杜姣,薛庆亮,王鹿杰,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与预后关系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0):592-595.

篇12

 

一、资金转移计价的运作体系

(一)资金转移价格计价的含义

转移价格最初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事业部制的推行而出现的,其目的是客观地考核事业部的业绩。其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商业银行转移价格的载体是货币资金,所以称为资金转移价格。又因为资金的价格一般称作利率,所以资金转移价格也称为内部资金利率。

资金转移计价是指资金转移价格确定的依据、原则和方法。资金转移计价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实现银行整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二)资金转移计价的功能

商业银行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商业银行内部业务分工可划分为资金筹集、资金调拨、资金运用等部门,通过核算部门间资金成本,对各种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地引导银行资金的流量和流向。这就要求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根据边际成本率在银行各部门之间分配资金,并可将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分离,使贷款决策集中于信贷风险分析,由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性管理。利率市场化后,内部资金利率确定机制应更加灵活,对市场反应更为灵敏,同时兼顾总分行之间、资金来源部门和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意图的实现。具体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实现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的分离。

存贷款部门经常担心,利率的变化会对业务绩效产生影响,从而不自觉地将对利率的管理带到业务开展中去。但实际上,存贷款部门不具备利率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存贷款部门每笔业务发生时其利润就立刻被锁定住,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存贷款部门可集中精力去开拓客户、识别客户,管理好又客户衍生出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总行资金部门则集中于市场风险管理,尽量规避因利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通过专业化分工,业务部门和资金部门各司其责,分别专司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影响。。

2、为产品定价提供直接依据。

商业银行存贷款类产品定价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法,简化了定价模型。一般如下所述:

贷款利率=资金成本+营运费用+信用风险溢价+目标回报率

存款利率=资金收益-营运费用-目标回报率

当建立了资金计价转移体系后,资金成本=COF,资金收益=VOF。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转移计价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银行获取资金的机会成本和使用资金的机会收益,从而使产品定价建立在更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3、是产品、账户、部门、分行绩效考核的基础。

随着银行业产品的丰富、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银行内部越来越需要去评价和账户的贡献,进而去考核部门和分行绩效,公平客观的考核标准至关重要。由于资金转移计价以市场为导向且应用到最小的业务单位(账户单位和产品单位),故成为所有考核最基础、最原始的依据。

4、是传导总行政策、引导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工具。

资金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相当于基准利率在中央银行的地位,是传导总部政策的强有力工具。例如,当总部要鼓励某资产业务发展时,就会降低资产业务的COF。当总部要鼓励某类负债业务发展时,就会提高此类负债业务的VOF。例如,当总部判断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信贷投放过热时,就会整体向上平移COF曲线以抑制分行的放贷行为。

(三)模式

资金转移计价的运作模式可概括为:统收统付、统一计价、集中运作。,影响。

统收统付指资金的收支两条线,即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的全部资金来源均视为上存总行,全部资金运用均视为从总行借入,实现全部资金在总行的逻辑集中。

统一计价指对同质产品,不区分地区差异,确定全行统一的VOF(资金成本)和COF(资金收益).

集中运作是指全行资金由总行资金部门在全行范围内统一调拨,全行资金净头寸由总行资金部门在外部市场统一运作。

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转移计价的发展过程

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转移计价的发展由差额计价逐步过渡到全额计价管理模式。即将按照上下级行间上存或借款敞口头寸计算内部资金往来利息的差额资金管理模式,改为简化、细化的全额资金计价模式。

(一)差额计价的含义

截止到2006年年底,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一直采取“差额计价”的模式,实行的是资金的差额计价。上级行只对下级行上存或借入的内部资金进行计价,测算内部资金利息收入,不对其他资产负债进行计价。

内部资金是上存上级行的全部资金,是分支行所有负债(资金来源)与所有直接经营资产(资金运用)的差额,这也是“差额计价”中“差额”的含义。

计算内部资金收入时首先要知道内部资金的总额和结构,乘以相应的内部利率后就是内部资金收入。

在差额计价情况下,上级行不能直接用价格手段调控下级行的资产负债,只能对内部资金进行直接的价格调控。,影响。这种模式,对总行集中全行资金,由总行统一进行全行资金调配、供应,保障全行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二)全额计价的含义

全额资金计价,是一种以市场利率为基准,针对资产负债表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项目,根据重定价期限和现金流特征分别匹配转移价格,向资金使用方收取资金成本,并向资金提供方支付资金价值的内部转移定价机制。

概括讲全额资金计价模式。即对下级行全部资产负债进行计价。下级行每一笔负债都视同被上级行购买并计价,增加下级行的收入;下级行每一笔资产都视同占用了上级行资金,要计算成本。内部资金收入就是全部负债的转移收入减去内部资金以外全部资产的转移支出。

三、计价方式改变对商业银行效益的影响

(一)差额计价的弊端

差额计价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利率市场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节奏。内部资金利率无产品定价,价格导向不尽相同。原有内部资金利率种类较少,无法满足部门、产品转移价格的种类需求。而且内部资金利率与部门、产品转移价格项目不对称,利率价格不尽一致。因此导致本行和部门对业务发展导向的判断有所不同。

所以为解决经营中存在的困惑,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业务条线管理的客观需要,构建分行、部门、产品等各维度统一的利润评价体系,形成一致的业务发展导向。调整了人民币内部资金管理体制,实行内部资金全额计价模式。

(二)推出全额计价的意义

推行全额计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各类资金价格的复杂波动,科学区分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避免总体盈亏掩盖局部的亏盈。

该转移计价模式在构建分行、部门、产品等各维度统一的利润评价体系、协调总分行业务判断、增强全行市场价格敏感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各级分支机构对政策的理解也逐步深入。

为更好地发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评价和导向作用,服务于全行业务发展战略,需进一步提高转移定价精细化程度。其目的就是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为导向,指导全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全行业务经营发展战略。

例如,假设某行只有存贷款业务,资金自求平衡,在差额计价情况下,存款100亿元,利率为4%,贷款100亿元,利率6%,该行利差收入为100*6%-100*4%=2亿元。该行只知道利差收入为2亿元,而该利差收入有多少是存款创造的,有多少是贷款创造的,哪种产品更赚钱并不知道。

而在全额计价情况下,上级行明确公布了每项产品的转移价格,假设存款按3%计价,贷款按3.5%计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存款的净收入为100*(3%-4%)=-1亿元,贷款的净收入为100*(6%-3.5%)=2.5亿元,该行的总利差收入为1.5亿元。可见,虽然该行存贷款业务总体上创造了净收入,但细算帐发现存款业务是亏损的,如果不吸收存款,该行的利差收入反而能提高到2.5亿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全额计价模式下,通过内外部利差的对比,可以测算出各类产品的盈利情况。也就是说要关注内外部价格利差,即吸收什么性质的存款、发放什么期限的贷款能盈利或争取收益最大化。全额计价模式下。逐笔产品,按期限匹配价格,所以能很非常准确、明了地算出每项产品的盈利性和贡献度。

四、改变计价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的影响

(一)资金管理人员要把握好职责定位,尽快转换角色。,影响。

在原先差额计价法下,资金管理人员根据全行资金头寸盈缺及将来一定时期盈缺预测情况,调整内部资金结构,寻求内部资金效益最大化。而全额法下内部资金不列入计价范围,即意味着原先归还借款、活期转定期等提升内部资金效益的转户调拔职能已丧失基本意义,也意味着资金管理人员所管控的内部资金效益为零。换而言之,资金管理人员不再是全行内部资金效益的提升者,日常的资金调拔职能也变得仅仅是主要为了防范资金清算风险和人行监管风险。

内部转移价格体现的是一个经营政策导向、一项经营活动可否实施的评估标杆。经营部门和经营人员准确理解并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充分运用、认真贯彻,才是政策推行的真正意图所在。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人员众多,又相对分散,如何构建资金管理与业务经营之间畅通的内部转移价格信息传递桥梁,是一项政策起步和后续工作的重要性基础工作。因而,内部转移价格信息和经营导向的畅通有效传递工作是资金管理人员重要工作职责。

(二)营销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引入内部转移价格。

全额资金计价可以简单地理解成资金收购制,即商业银行各支行所有贷款投放的资金来源均以一定的价格向上级行购入,所有吸收来的存款均以一定价格卖给上级行。如果所经营的金融产品,其资金来源成本低于其收益,或者资金运用收益低于其资金的买入价,是经营过程中所不可取的。

在制订转移价格时遵循了一些商品交易的原则。有些业务品种资金成本(或效益)相同,但资金收购价不同;或转移价格相同,但细分产品资金成本(或效益)不同,即商业银行总行根据自身发展对各类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需求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从逐利性角度看,努力拓展内部收益价差高、适合商业银行经营导向的产品,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必然选择,而提高这些产品的比重,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重点。

(三)加强金融形势和宏观政策研究,敏锐捕捉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商业银行总行公布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以央行票据利率、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等市场利率和人民银行人民币存贷款管制利率为基础,兼顾绩效评价和产品定价,同时保证核心产品盈利性,适当体现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考虑基础上制订。虽然商业银行总行公布的内部转移价格以规避市场利率风险为前提,但考虑内部转移价格公布的滞后性,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作为直接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拥有高度的利率市场信息敏感性,做到未雨绸缪,适时根据市场特点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与此同时,目前商业银行总行公布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公布内部转移价格也仅是商业银行总行在特定时期的市场预期,体现的是各商业银行总行在金融产品经营战略的时间性风险偏好。,影响。但是,由于不同区域、不同行别不仅所处的金融环境参差不齐,而且自身经营优势与特色、社会及企业自身文化也存在差异,因而,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认真贯彻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内部转移价格政策外,更应该提高自身对市场利率信息的把握以及风险的控制水平。,影响。

(四)全额计价对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深远的,要因地制宜抓好资产和负债工作,关注市场作好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全额计价的定价依据最终是市场利率,资产负债业务的盈利程度,极大地依赖市场利率水平和内部资金价格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各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加大对以存贷款客户为基础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才能减小盈利水平的不确定性和资产负债结构需要不断大幅调整的被动性。

参考文献:

[1]《全额资金计价方案及应用》2008年6月中国金融界网

篇13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7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24

19世纪末,英国约翰斯顿教授(A.H.Johnstone)对学生学习化学为什么感到困难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化学三重表征理论的最初形式。此后,众多化学教育研究者对化学三重表征理论进行研究,使其得以发展,并成为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学生来说,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发展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本质。对教师来说,以促进学生发展化学三重表征思维为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体验化学三重表征的学习情境是其面临的当代化学教育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化学三重表征为视野,对金属晶体这一节进行内容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

一、化学三重表征内涵及其对化学教学的价值

1. 化学三重表征内涵

众所周知,宏观、微观及符号三种水平的知识构成了化学的知识系统。宏观水平知识指向人们能凭知觉感知到的现象所形成的知识世界;微观水平知识指向“原子及其衍生物,如:离子、分子所形成的世界,这是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只能凭想象来进行理解”[1]。符号水平知识指向用来帮助人们交流的符号所构成的化学语言知识世界。因“表征是一种经反映而被构造出来的、作为认知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在思维中被加工的形式”[2],故化学不同水平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对应起来则有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三种表征形式。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化学三重表征即为人们依靠化学宏观物质世界为媒介来呈现可感知的宏观化学知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展现出的模拟景象为媒介来呈现需想象的微观化学知识;以化学符号语言来呈现化学科学知识的三种知识替代形式。

2. 化学三重表征对化学教学的价值

“化学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体现了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科学独特的魅力,它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和强大的解释力量”[3]。首先,化学三重表征利于学生真正认清化学学科本质,即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世界及其变化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次,化学三重表征给化学教学变革带来了新的视角,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以化学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来开展化学教学工作。传统化学教学往往重视符号表征为代表的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联系的视野来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最后,化学三重表征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突破口。化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代表最终化学研究结果的符号表征上,而应通过体验宏观表征的化学,理解微观表征的化学,再进而能用符号来表征所谓的宏观与微观的化学。学生只有能够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认识化学,才能保证真正掌握所学化学知识。

二、化学三重表征视野下“金属晶体”内容分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主要介绍了金属键及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模型的相关内容。从化学三重表征视野下对其进行分析,“金属晶体”这节内容包含了以金属晶体所呈现出来的系列物理性质为代表的宏观水平知识;以模拟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所呈现出来的金属晶体微观结构为代表的微观水平知识;以为简化金属晶体微观结构而抽象出来的晶胞符号为代表的符号水平知识这三类知识。学生接受不同水平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即“学生宏观表征较好,但微观表征、符号表征薄弱,并难以在不同表征间建立有效联系[4]。”具体来说,学生对金属的宏观表征,如金属通常具有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等性质易接受,但对模拟金属晶体的空间堆积方式等抽象微观表征则难以深刻理解,对模拟的堆积模型与抽象出的晶胞符号难以联系,在面对利用金属晶体的微观结构来解释宏观性质的问题时亦显得十分困惑。

鉴于以上内容特点,有学者认为“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为易于被人们接受认知的图形图像,有助于促进知识传播和理解”[5]。尽管多数教师在处理这节内容时,利用可视化技术手段减小微观表征的学习难度,但却将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的知识孤立地进行讲解。而“真实的化学学习不会仅仅停留在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这些单一的层面,往往需要学习者在不同表征之间进行转换”[6],故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为学生创造利于三重表征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实现学生形成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教学目标,是“金属晶体”这一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

三、三重表征视野下“金属晶体”教学过程设计

“金属晶体”这节内容我们的设计思路总体来说按介绍金属典型的宏观物理性质,到探究金属晶体微观结构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再到利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其宏观性质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将其划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可完成金属宏观物理性质及模拟金属晶体微观结构的学习,第二课时则继续深入学习4种基本堆积模型的配位数及空间利用率知识,掌握从微观粒子视角来理解宏观物质性质的真正本质。为了体现设计思路的连贯性,笔者将两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从教学过程大的环节进行拆分,主要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学习阶段(第一课时)

(1)宏观表征学习阶段

教师:用ppt向学生展示常见的不同形状、不同原料的金属器件。

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展示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宏观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金属共同的宏观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及延展性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宏观性质为宏微观相联系的学习作铺垫。

教师:为什么金属晶体具有以上共同的物理性质,而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没有?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差异?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出现疑惑,并总结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初步有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联系的意识,明确通过微观结构来解释宏观性质的学习目标。

(2)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学习阶段

① 探讨平面堆积环节

教师:将乒乓球在桌面上进行一层紧密堆积。

学生:动手堆积。

教师:提醒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板将乒乓球固定住,不让其随处移动。堆积好后再观察堆积方式的原子配位数及形成的空隙如何?

学生:分两组合作完成不同的堆积方式,并观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用ppt进行展示如下:

设计意图:可视化展现不可见微观粒子的有序排列,让学生初步观察金属晶体的微观结构,为后续金属原子微观结构的三维堆积做铺垫。

②探讨简单立方及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及晶胞抽取环节

教师:在非密置层堆积基础上,第二层如何堆积?第三层又如何?

学生:用纸板在桌面上围成方形后将第一层乒乓球按非密置层堆积方式固定住。第二层的第一种堆积方式是采用同颜色的乒乓球进行球对球堆积;第二层的另一种堆积则按球对空隙的方式采用不同颜色球进行堆积,第三则重复一层。(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教师:如何划取晶胞?

学生:观察两种堆积方式的最小重复单元。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堆积过程及晶胞抽象过程,具体如下(简单立方堆积:第一层为非密置层堆积,第二层球对球重复第一层,故选取两层观察最小重复单元,划取简单立方晶胞;体心立方堆积:第一层仍为非密置层堆积,第二层填充第一层空隙,第三层堆积则与第一层堆积重复,故选取三层来观察最小重复单元,划取体心立方晶胞)

设计意图:利用乒乓球模拟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能将晶体的微观结构可视化表征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金属晶体的微观结构,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而由微观结构划取晶胞内容,学生将体验如何由微观表征抽象符号表征的过程,将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联系起来进行深刻理解。

③探讨六方最密堆积方式及晶胞抽取环节

教师:在密置层堆积基础上,第二层及第三层又将如何堆积?提醒学生在堆积时应满足紧密堆积(即将沿空隙进行堆积)。

学生:用纸板在桌面上围成正方形后将第一层乒乓球按密置层堆积方式固定住,在用不同颜色的球按球对空隙进行第二层堆积。再讨论第三层堆积。

教师:用ppt展示堆积方式(选择密置层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观察密置层堆积及空隙特点后,给空隙编号(左一),第二层占据第一层的1、3、5号空隙再给出第一层与第二层的球棍模型俯视图,第三层与第一层相互重叠,随后用A表示第一层B表示第二层,将其在空间中按ABAB依次拓展)。

教师:该堆积方式的重复单元如何?如何划取晶胞?

学生:根据堆积方式观察重复单元。

教师:用ppt展示晶胞抽取过程(展示重复单元六棱柱,再展示其六棱柱球棍模型)。

教师:从六棱柱的球棍模型中还能划取出重复单元吗?

学生:认真观察六棱柱球棍模型结构。

教师:用ppt展示从六棱柱球棍模型中划取的重复单元即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符号。

设计意图:该环节中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的教学难度较大。在微观表征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微观模型,增强微观世界的可视化,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可以观看微观世界的“眼睛”,使微观过程直观化、抽象过程形象化”[7]。在符号表征教学时,教师需借助多媒体将模拟微观结构到晶胞抽取,即由微观表征到符号表征转化的思路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能体验到教师是如何在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之间实现转化的多重表征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头脑里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的融合程度。

④探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及晶胞抽取环节

教师:在密置层基础上还有其他的堆积方式吗?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尝试堆积。

教师:用ppt展示堆积过程(前两层与六方最密堆积方式相同,第三层则将球依次对准第一层所形成的2、4、6号空隙,第四层与第一层堆积相重合,其中一、二、三层分别用A、B、C表示,第四层及以后依次重复)。

教师:如何划取晶胞?

学生:认真思考。

教师:用ppt展示较完整堆积过程(一层如图1所示,二、三层模型如图2所示,二层堆积在一层上,均占据图1中顶角向左的空隙,如图3所示,三层则在二层之上,均占据一层顶角向右的空隙,如图4所示,第四层重复第一层)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乒乓球如图1、2、3所示(用双面胶粘贴好,再用彩色笔将乒乓球涂成不同颜色)进行实物堆积。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道具演示该堆积方式及晶胞抽取过程,再引导学生动手演练晶胞抽取过程,最后再用ppt展示过程和晶胞的比例及球棍模型。

设计意图:为降低学生理解该种微观结构的堆积方式及晶胞抽取过程的难度,教师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及实物展示将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呈现出来,更需要按照学生深刻理解微观结构的微观表征之后,再过度到符号表征这一思路主线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因“微观表征既有助于分析与理解宏观现象,更有利于符号表征的提炼与符号含义的理解”[8],故该教学过程按照多媒体展示及学生动手演练进行设计,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为学生建立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的有效联系提供保障。

2. 问题解决与知识迁移应用阶段:加深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融合(第二课时)

(1)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有机融合阶段

教师:我们学习了四种堆积方式,其对应的原子配位数分别为多少?你如何思考?

学生:认真思考并讨论

教师:用ppt向学生逐个演示,即选择微观结构的堆积方式进行分析。四种堆积方式都从一层堆积中选定一球为中心开始观察最近球的个数,再到观察上层与下层最近球的个数。从而得出以上四种堆积方式的配位数依次分别为6、8、12、12。

教师:各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如何?

学生:认真思考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教师:教师用ppt向学生逐个演示,选择晶胞比例模型来分析球半径与晶胞边长的关系,从而得出四种晶胞类型的空间利用率分别为52%、68%、74%、74%。

教师:配位数与空间利用率有何联系?

学生:认真思考两者的联系

教师:配位数及空间利用率均揭示微观结构堆积方式的紧密程度,配位数从定性方面理解,选择微观表征为分析对象,空间利用率则是定量理解,选择晶胞符号表征为分析对象。

设计意图:将配位数与空间利用率联系起来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的理解及相互融合。首先,配位数的分析过程将重现金属晶体结构的微观表征,促进学生对微观表征的深刻理解。其次,空间利用率的分析过程将促进学生对抽取的晶胞符号表征的深刻理解。最后,分析配位数与空间利用率联系的过程,将促进学生在微观表征及符号表征之间进行转换,加深两者的融合程度。

(2)微观表征与宏观表征有机融合阶段

教师:堆积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用外力才能将乒乓球聚集起来,巨大数目的金属原子是靠什么力聚集起来的?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讨论

教师: 金属原子是靠金属键聚集起来的,金属键指的是金属离子与电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没有方向性及饱和性的,这就使得金属原子尽可能有序紧密地排列起来,到达力平衡的状态,金属键亦可帮助我们解释金属某些宏观性质。

教师:为什么金属晶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而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没有?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讨论

教师:金属晶体由金属离子及电子构成,金属离子按一定的堆积方式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其脱落下来的电子则遍布于整个金属离子形成的空隙中及周围,故金属晶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而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不具备自由移动的电子,其结构与金属晶体也不同,故不具这些共同物理性质。(用ppt展示模拟图像)

教师:学了金属晶体的微观结构,你如何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及阅读教材信息进行思考

教师:金属导电的原因主要是金属晶体中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热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相互碰撞,迅速进行着热交换,从而使整个金属很快达到相同的温度;金属具有延展性需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是金属晶体的结构,金属晶体是金属原子按照一定方式一层一层堆积而成的,在受到外力时,每一层可发生相对滑动;二是金属键,金属晶体在发生相对滑动后,晶体内部金属离子与电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并没有被破坏,即金属键仍然存在,故金属晶体受到外力可发生形变,但仍可被金属键聚集在一起,所以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用ppt展示模拟图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设计问题链为学生创造利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的学习情境。利用金属微观结构解释其宏观性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本质。在熟悉的宏观现象基础上,利用微观理论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转换过程。该环节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在宏观表征与微观表征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J. K. Gilbert, D. F. Treagust.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in Chemical Education[M]. New York: Springer, 2009: 1-12

[2] 刘西瑞.表征的基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5-31

[3] 毕华林,万延岚.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J].化学教学,2015(5):3-7

[4] 毕华林,黄婕,开英丽.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5):51-54

[5] 赵慧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1):75-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