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0:16: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

篇1

在化学学科中,化学平衡原理,又被称为“勒夏特列”原理.这个原理指的是,在宏观的化学反应的条件下进行可逆反应时,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平衡原理看似简单,实际应用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些有关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技巧,进而有效地解决化学平衡问题.

一、高中化学中对恒温恒容条件的运用

在化学实验中,化学反应的前后,一旦气体的分子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想实现等效平衡,就需要平衡.

例1 在恒定的温度情况下,取2mol的SO2和1mol的O2置于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其反应,反应发生后,实现了反应平衡,实现反应平衡之后,在恒温恒容不变的情况下,使用x、y、z分别代表反应实验中SO2、O2和SO3的摩尔数,在SO2、O2和SO3不相同的情况下,要满足其互相之间的关系,且能实现相互平衡.此时,就能发现,在本次化学反应中,这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和上面所说的平衡之间是相同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以下问题:(1)若x=0,y=0,请问:z的值是多少?(2)若x=0.5,请问:y和z的值分别是多少?(3)上面的题目中,x、y、z相互之间一定要满足的一般性条件是什么?

解析:在此题中,恒温恒容是一般性条件,在化学反应发生前后,气体的分子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想实现等效平衡,就需要平衡.因此,在出现“一边倒”之后,所对应的物质的摩尔数必须相同.由此,得到答案:(1)z=2.(2)y=0.25,z=1.5.(3)x+z=2,y+z2=1.同时,若化学反应发生前后,相应的气体体积并没有发生变化,则为可逆反应.当出现“一边倒”之后,相同的起始物质的摩尔数的比值也就相同.这就是等效反应.

例2 可逆反应X(g)+Y(g)2Z(g).该可逆反应在固定的容积的容器中进行时,如果容器中充进1mol的X和1mol的Y,且在某一个特定的温度下实现平衡,那么此时Z的体积分数为a%.若向容器中注入1mol的Z,且在相同的温度下实现平衡,那么此时Z的体积分数则为b%.结合上述条件,对a和b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析:在这种题型中,参加反应的都是气体.同时,反应发生前后,这些气体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这种反应需要在新的平衡之后实现等效.因此,在“一边倒”之后,其对应的物质只要等比即可.一旦对应的物质的摩尔数比例与原有的平衡相同时,将1mol的Z加入其中,就能发生完全反应,也就生成了0.5mol的X和0.5mol的Y.若投入的总量为第一种投入方法的二分之一,相对应的压强也会降低一半,但是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和相等.因此,需要进行加压或者减压,平衡不移动.这就是所谓的等效平衡.

二、高中化学中对恒温恒压条件的运用

在恒温恒压的前提下,可逆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积改变与否,都是等效.也就是说,在“一边倒”之后,所有对应的物质的摩尔数的比值都与原有的平衡是相同的,也就实现了相应的等效反应.恒温恒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不管化学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积是否会发生改变,发生反应之后都是等效的.在高中化学课程中,通过对化学平衡原理相关习题进行演练,能让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解题方法及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P者也是使用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等效平衡解题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对化学平衡原理的拓展练习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原理,可以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化学平衡原理的知识,也能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而对这个原理进行拓展.

总之,等效平衡知识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和解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提问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借助提问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围绕问题的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但是通过对我国高中化学课堂展开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缺点与弊端,对高中化学教育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

1.提问缺乏策略,教学方法陈旧

高中化学教学由于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对提问教学的方法比较倚重,希望通过应用提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但是由于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一定的策略性,经常会对学生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提问,使得难以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效思索高中化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导致提问教学的作用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仍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陈旧性,使得化学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2.提问缺乏目的,教学意义不足

化学教学的知识繁多,为了保障化学教学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活动之前,一般都会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的,以保障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但是从课堂提问的角度来看,高中化学教师并没有将高中化学教学目的与提问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因此使得课堂上的一些提问缺乏目的性,甚至一些化学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使得化学课堂的提问在教学意义上明显不足。

3.提问缺乏技巧,学生产生排斥

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一直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主要目的,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考量。因此,使得高中化学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直在技巧性上有所不足,经常表现出死板、枯燥的状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排斥教师的提问方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紧张、思维不清的状况,使得自己的观点难以表达。

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1.强化课前准备,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应对课堂提问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化学教师应强化课前的准备工作,针对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定。例如,在讲授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先就自己对这些能量的认识进行一下阐述,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三种能的来源、用途、优缺点等进行思考,以达到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目的。其次,化学教师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例如,在学习化学科技与人类文明这一专题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将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将问题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在答案展示的过程中配以一定的图形解释,让学生对问题以及答案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2.增加师生互动,重视问题管理

学生在课堂问题回答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性,这与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提问的方式不正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首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学生的排斥。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降低提问的严肃性,以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这一专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健康问题进行一定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点评自己的饮食情况。通过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对课堂提问进行一定的活化,降低学生对问题的抵触心理,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问题的管理,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及时有效的回答,使得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思维发散。

高中化学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科目,学生在对该科目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提问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把握,通过该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化学成绩进行有效的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8

1.前言

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是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阶段,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比较消极,化学成绩也逐渐下降。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排除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如何完善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让的学生学习化学、爱上化学,应该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悬念设置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悬念设置的作用出发,对教学悬念设置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2.悬念设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才能够突破高中化学的教学瓶颈,实现老师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双赢。在化学教学中巧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去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化学就在我身边,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巧设悬念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由于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着教材理论性强、相对远离生活等特点,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一直存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课程教学中巧设悬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化学思考,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和悬念把学生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去,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设置悬念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良好效果。

2.2巧设悬念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学生的对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对老师教学努力的最好的回报。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和教学过程中的悬念设计,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可学性和观赏性及教学质量。

3.高中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应当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一堂生动的化学教学课离不开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教学悬念的设置巧妙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设置教学悬念时,除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情况,我们还应当注意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3.1注意在课程引入时设置悬念

在课程教授前,老师们通常会用一段话来引入主题,在这个阶段如果进行悬念设置,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接下来的讲课进行很好的铺垫。例如,笔者在一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的教学中,就通过巧设悬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开始时,我就像打击提出了几个问题:同桌女生早上喷洒了香水,为什么前后的学生都可以闻到?为什么把糖放到水里,很快就不见了,水却有甜味?这些贴近生活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感觉熟悉,并且容易进行思考。又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原理》第一节《原电池》的教学中,为了验证锌片和铜片是否与稀硫酸进行反应,我先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发现锌片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片没有反应。第二个实验是,让同学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发现铜片表现立即逸出大量气泡,而锌片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同样的物理在相同的溶液中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反应,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2注意在教材过渡处和难点处巧设悬念

高中化学的教材每一章都是整体知识的一部分,存在着内部有机的联系。在教材过渡处设置悬念,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至于让学生脱离原有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对整个化学现象或者理论有个完整科学的认知。例如在讲授"银镜反应"这一教学难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喜欢照镜子,那么谁知道镜子与一般玻璃的区别呢?同学回答,镜子后面有银白色的薄膜,我继续问,大家是否知道它是怎么镀上去的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也削弱了讲授这一教学难点的难度。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制作银氨溶液以及银离子的还原反应都能够说出其中的注意事项和化学原理,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材难点处设置悬念,有利于充分提振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重视,又可以避免因为理论性强的化学知识而造成的疲惫感和挫折感,强化教学效果。

3.3注意课后总结的悬念设置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只是化学教育其中的一部分,课后总结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延伸,注意在课后总结时加强对学习悬念的设置,既有利于学生消化已经学到的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的化学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例如在讲授完甲醇的相关章节后,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个案例,是我国某地发生的一千特大"假酒案",曾引起中央电视台的跟踪报道,我让同学们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被害人酒精中毒、双目失明、终身残疾,这样真实的案例巩固强化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自动移植到学生头脑中,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悬念设置上多下功夫,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蒋秋玲.设疑艺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篇4

高中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和化学能力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概念中,学生的认识和掌握要顺应概念的深化和发展。比如离子反应的教学,有的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是“有沉淀、水或者是气体的产生”。老师在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进行反思,将离子反应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深化,作为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基础,引导学生将固有的复分解条件“水的产生”转化成“弱电解质的生成”。有的学生认为H+和CH3COOH-不能反应,那么可以通过在两支试管同时取少量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而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H3COONH4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并以同样的方式滴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通过反思法教学方法,以实验结果打破学生固有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真理、对知识的求知欲,达到更好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目标。

篇5

众所周知的是,许多高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而且他们也都比较好动,对于课本中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许多学生不仅仅没有兴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些内容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各个学校的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尽快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去认识并且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的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另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进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尽快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1高效课堂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到目前为止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也只有黑板,久而久之,许多高中生就渐渐的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众所周知的是,高中化学内容不仅仅繁多复杂,而且枯燥无味,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乏味,并且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并且掌握这些内容,久而久之,许多高中生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最后,尽管到目前为止,许多新型多媒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但是,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愿意使用新型多媒体,他们认为利用多媒体不仅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1.2教师与学生之间严重的缺乏互动:我们知道,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主人公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却始终无法认识到他们自身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例如,尽管有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已经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但是,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他们却不参与课堂互动,而是完全将课堂互动交给学生,他们认为课堂互动是学生用来缓解学习压力的主要方法,对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们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去浪费时间。并且许多教师的不愿意话费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这也是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无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有许多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讲解更多的内容,他们不愿意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而将全部的课堂时间都用来讲解课本知识。

1.3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我们知道,许多高中生都是天玩,多动,不能有效的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中,所以,大部分高中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这种比较深奥的东西不感兴趣,很难集中注意力,这给老师的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阻碍作用。兴趣是学习一件事情最大的助力,有了兴趣学再难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而没有兴趣,即使是最简单的东西也很难学成,高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没有兴趣,这对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老师在课堂上讲很多有关解答化学习题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不感兴趣就很难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更别提是加强他们学习化学的能力以及兴趣了。

2高效课堂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的是,高中化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繁多复杂,而且枯燥无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知识,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化学的负担,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各个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尽快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1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始终坚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尽快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一些简单的化学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学习,鼓励他们去尽情的观察和发现生活,找到生活中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常识,然后,将这些常识应用到化学题的解答过程中,让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习,让各个小组根据课堂上的知识编出一些简单的化学题,然后,其他学生解答这些应用题,最后,教师对他们的解答进行分析和总结。

2.2引导学生正确的把握各种题型的题意:众所周知的是,在化学题的解答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并且把握题的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许多高中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的把握题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解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并且把握简单题的题意。例如,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题,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去理解,然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或者让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并且对小组最后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帮助他们寻找更好的理解题意的方法。

2.3丰富化学题的训练形式:为了更快地增加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化学的训练形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学生周围常见的一些生活常识来提出一些简单的例题,然后,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解答例题,当解答时间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对答题结果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不断的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并且对这些例题进行分析和分类,然后,阶段性的对不同类型的例题进行训练,从而帮助高中学生更快地掌握化学题的解题思路。

3小结

总而言之,各个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尽快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改革并且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快的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另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应该顺应时展的步伐,积极的将所有新型的多媒体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最后,高中化学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到其他优秀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参观,了解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然后将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

作者:张莉 单位:山东省茌平县第三中学

篇6

高中化学同初中化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加强,知识点更加抽象,导致我们很难理解和把握。高中化学知识点有些混杂,同学们普遍反映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很多,很难清晰地记住。化学触及的问题很多,并且各个问题又紧密联系,乃至有些问题大同小异,同学们在学习时往往很难辨别,经常混淆类似的化学问题。除此之外,高中的化学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些知识点显得过于零星,因此我们高中生不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几种常见的学习障碍

正是因为化学具有上述的特点,我们没有科学、有效地应对,我们学习化学变得吃力,形成了各种学习障碍。

(一)化学语言与心理障碍

我们升入高中学习化学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化学语言的变化,我们很清楚初中的化学语言具体简洁、通俗易懂,贴切我们的现实生活,而高中的化学语言与初中有明显差异。它变得更加抽象,增加了许多诸如“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同分异构体”等生涩难懂的名词,我们一下子接触这么多脱离实际生活的名词,一时间很难找、掌握。种种的不适应使我们差生了畏惧化学的的心理,投入很长时间才能掌握一个知识点,我们较难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影响了我们的化学成绩。

(二)计算与理解障碍

高中化学是理科综合的一部分,当然也少不了计算。不光如此,同初中的简单计算比起来,高中的化学在平常的做题和测试中计算量明显加大,而我们的计算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又由于高中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不同,计算出错的概率也会增高。进入高中以来,我们学习更多的科目,知识量大幅度增加,难度也相应升高,可是我们复习、练习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就导致我们对知识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阅读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自然感到很困难。

(三)推理与方法障碍

高中化学同初中化学相比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增加对高中生推理能力的考查,而这经常是同学们最不擅长的。因为缺乏对推理能力的训练,加之对化学知识理解不牢固,推理的题目我们很难做好。推理题目,要求我们去繁从简,从试题的叙述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解题。高中陈显达,长沙市雅礼中学学生,研究方向:材料化学、化工类。化学的改变,可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没有随之改变,依然延续着初中的学习技巧,这也是我们学不好高中化学的原因之一。

三、应对措施

学习障碍,除上述几种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许多学习障碍都会被我们克服。

(一)提高学习有效性

学不好化学,我们千万不能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与老师同学多多沟通找出自己的学习障碍,相应地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做好学习化学的规划,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对化学的兴趣,给自己设定一些近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憋在心里,要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加以解决。

(二)增强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主动性的提高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上升。我们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成主动地去探求,在探求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地去解决。化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我们不要总等着老师去总结,我们应主动地去学习,找到其中的规律,这样知识点才能记得更快,记得更牢。以氧化物、还原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为例,对这些概念的学习时,我们不仅要记住概念还要主动地用比较的方法去区分找到各自的差异,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真正地理解这几个概念。

(三)学会归纳总结

化学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点繁琐,如果我们死记硬背是很难掌握了,即便近期掌握了过阵子也会遗忘,归纳总结就显得很重要。如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数不胜数,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全部记住。我们要多写出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化合价的变化区分氧化物和还原物。善于将化学反应问题化,“什么反应”“怎么反应”“如何转化”等提问的方式将化学反应掌握住。

篇7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4

初中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和高中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由于两者在风格、方式以及掌握重难点上要求上的显著不同,使得初高中教学知识衔接面临障碍。除此之外,经过相对漫长的暑假,学生往往遗忘了不少化学知识点,无法迅速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同时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初高中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使得教学主导者(广大教师)与教学对象(学生)都容易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因此,如何针对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高效合理的导入教学策略显得十分紧急且必要。

1.当前教科书间存在的衔接障碍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课本对那些和传统课程初中生认知能力不符的内容进行大幅调整,那些“偏、难、繁、旧”的内容被大量删除了,教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由此教学的基础性更加突出。而高中化学的学习仍十分看重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对于学生的起点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初中时没有掌握的部分或者无需掌握的部分,已被高中教材视作为已经掌握了,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他们难以接受如此大的知识量,产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恐惧心理。

2.学生学习方式导致的衔接障碍

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基本的行为及认知的取向。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显然不足,不少学生并非主动地想去学习,而是被教师强加了“考进高中的好学校”的意志。而一旦初三毕业之后,他们从疲惫、紧张中释放出来,身心迅速放松,使得学习一下子陷入盲点状态;在初中时课外实验、实践活动都相对较少,学生并未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而高中阶段不少知识点是需要勤动脑、多探究才能掌握的,这也让他们容易力不从心;初中时期的合作精神往往是高中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如合作实验学习的基础,这一点初中学生也十分缺乏。

3.教师教学方法引发的衔接障碍

对初中教师而言,学生的升学率、升学成绩往往是考核他们最核心的指标,初中化学课程的教与学并不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施行,他们更倾向于依据中考的考核内容施教。这样就导致但凡中考可能会考到的,会反复讲、重复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了为止,而不少本来为高中做铺垫的内容要么直接删除,要么一带而过。高中化学教师接手了这些已经被考试思想充斥的学生后,往往无从下手,尽管“以人为本”的思想被不断提及,不断强调,但由于对学生了解程度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加之与初中相比“多、难、繁、杂”的课程现状,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迫使高中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为他们补习相应基础知识,原本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的课堂变得十分被动。

另外,初中化学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此“高效记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初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也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学生即使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也能取得较满意的分数;而步入高中后,化学的规律性开始被进一步强调,化学反应也日趋复杂,化学的应用要求也进入了探索阶段,学生若维持原有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会导致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相关教学时较为吃力。

面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欲顺利促进学生进行角色调整,过渡至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师应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课堂导入的改进:

1.把握好初高中教学的知识衔接点,做到运筹帷幄

既然学生容易遗忘初中知识,同时初中有些应涉入的教学点,不少教师没有给予讲解,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复习工作,重拾记忆,做好补充教学。

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进一步钻研初中课本,对课本中的知识脉络与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那些初中略有提及,而高中需要延伸及拓展的内容,教师应做好标记及课后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有丰厚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学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一次摸底测验,从而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帮助更好地把握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在课堂导入时,使用旧知导入新知的方式也会使课堂更加有效,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化合价的应用等。只有教师对学生状况有了充分了解,同时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基础,才能使得学生消除新课程学习的恐惧感。

2.强调学法的重要性

与初中化学显然不同的是,高中化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的成效。初中化学讲授的往往是简单的化学原理、化学知识、化学技能,而高中化学则应强调学法,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不断强化化学观念与思路,“以学定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最快速度地适应高中学习。如: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就应该能通过钠、镁、铁、铝、铜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开展例子教学;而学习性质时使用对比、归纳以及递推的思维方式、采用分类法的观点,了解包括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各项基本原理从而指导对化学性质的推论与学习。

3.分层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智力开发的早晚、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时也会在接受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分层施教、区别对待。在使用提问式的课堂导入策略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提过难、过刁的问题,同时,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确保大家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注重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强化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方面的能力培养,是高中化学尤其是高中低年级化学教师的关键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还应多沟通、交流,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引言

在高中化学阶段,所学知识首先不像初中化学只需掌握基础的实验步骤和技巧,注重的是理论概括能力,即通过简单的实验分析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概念,考察分析整合能力。其次高中化学学习进度发展较快,新的理论知识持续不断输出,并且难度广度都比初中的理论知识提升几个级别,但是只会留取少量吸收时间,没有过渡期。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养成化学的整体概念。所以需要学生有推理能力,将前后的知识点串联。形成化学学科的全局概念。

2.高中化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学的教材比起初中化学的教材设计的内容面更广、知识点更多、化学理论更复杂。教育内容由基础知识转成抽象概括总结的理论知识。难度突然增高,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对化学学科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也在学生之间产生差别,造成成绩分化。

2.2教师方面

首先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相对浅薄,教师所教内容简单易理解,几乎不做任何学科延展。所以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高中化学教育阶段,教师所教内容难度增强,学生基础不扎实,又没有过渡期,化学便成为学生眼中的困难学科,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尽管国家实行了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发展。但是在高中教育领域以成绩、高考作为学生教育目的的言论依然是主流。多数教师仍然秉持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将考点、知识点硬塞给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部分高中教师工作量较大,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教学行为上,没有空余时间去研究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导致教学几年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能力却不见长。

2.3学生方面

不少学生在分配精力方面做得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少学生只会被动的学习,一切跟随教师的模式走,绝不接触教材之外的知识。这样出来的学生虽然解题能力过关,但是没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懂知识点的变通与延伸。学习兴趣不高。本来高中化学科目就属于较难理解的学科,教师讲解知识点做延展只是直接带入高考考点与经典例题,令学生提到化学只会联想考题,因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没有系统的学习目标与步骤,不遵循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学习行为毫无章法。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不请教教师,也不与同学交流,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高效学习方法

高效学习,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化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数量,即能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是质量,在数量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学习内容的延伸,培养思考能力。教育是整体体系,要做到真正的高效,需要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关于前两者本文就不赘述,重点阐述对于学生而言高效学习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化学教材难度很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前了解,夯实基础。这样课堂听课效果会提升,知识消化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没有预习的听课行为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有课前预习行为的学生,是主动吸收知识。预习过程中可以将本课重难点自己分类,课堂听课就会有侧重点有目标的去听。能够将知识结构化,掌握知识更精细。

3.2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不是新奇的概念,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不过,通常学生所做笔记是为了复述教师所教的知识,可以课后巩固。但这样的行为其实效果一般,只是在单纯的重复别人的话语和思想。更高效的做法是在课堂听讲之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笔记,而不是复制教师的言语。通过自己的语言记录,等于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共知识,这样做可以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将记录的知识点整理成理论导图,将碎片知识体系化,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做好这两点需要时间锻炼。

3.3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分为两类。一类是习题拓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书面知识,而做习题可以将书面知识转换成应用知识。习题不能随便选择,要根据课堂笔记所整理出的知识点理论导图选择。一个知识点对应一道例题,只要吃透一道题即可,不用重复无意义的题海行为。另一类是兴趣延展。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实际例子。在课后应多接触有关本课的实用性的文章、实验。这样既可以扩充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对化学的兴趣。

3.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根据自身的学业情况为自己编制一份学习计划表,计划表应该包括时间和任务两个模块。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让你的大脑到了固定时间就会自动转换成学习的思考状态,更有效率的学习。学习任务不能固定,视自身情况而定。始终符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标准。有问题及时请教。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产生的,由于自己听不懂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要及时询问教师或者是学生,不能封闭自己,解决问题最重要。另一类是主动思考产生的。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当思考过程中出现全新想法,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满足求知欲。掌握学习技巧。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大量理论知识的学科,拒绝死记硬背,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能让知识点掌握更牢固。

总结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人才,这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努力。把握教育特点,分析教育趋势,创造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令教育发展更加完善,培育出更杰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导方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活动(以下简称“新课改”),目的就是使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化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发散思维有着很强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化学这门学科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整合,利用三维立体思维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概况

当前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一方面吸收了新课改将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的思想,必修部分是学生通过会考完成的,选修部分是学生通过选择文理分科后完成的。在新课改日趋深入的背景下,新修订的高中化学教材对任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讲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种转型,势必会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高中生经历了初中化学的初步学习后,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高中生在心智方面的不断成熟,独立意识的逐渐觉醒,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要在适应高中生特点的基础上,在知识深度、技能培养、人文关怀等方面促使高中生素质全面提升。

(一)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在新课改出台的标准中,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偏重学生技巧的掌握,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有关化学的理论素养的完善。而目前的高中化学仍以灌输式方式进行,课堂的中心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这就使得学生的听课激情不足,再加上师生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热情下降。除了教师在理论准备上还有一定的适应期外,对实验的忽略也是当前化学教学中饱受诟病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实验,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二)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当前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评估方式,只有高考检验一种。这种评估方式虽然在某种形式上密切了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的关系,使得教师薪酬发放有了一定的参照。但这种评估方式过于死板,不但不能切实提高学生与老师的热情,反而给他们增添了很大的升学与就业压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为实施人才战略,打造素质教育人才实施的一项课程改革计划。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现代要求的基础科学教育体系。国家之所以积极推进新课改,就是因为当前时代的大环境在不断变化: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能每天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更新着;其次,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职能要从传播知识向增强高中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转变。

(一)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这个意义上,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以单纯的课本学习为主。

(二)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比较协调、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重视,成为选修课程。

(三)在课程内容方面,摒弃以前繁杂而枯燥的知识学习,鼓励学生们真正把知识学活。

三、在新课改中如何改进高中化学教学

(一)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是化学这门课程的基础,化学反应的现象都是由实验得来的,所以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有关仪器进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探求化学的规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讲授相关的实验知识。考虑到安全因素,在讲授相关知识与技巧的同时也要讲授实验注意事项。在讲授的基础上要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使学生们真正掌握实验技巧。同时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最后要让学生进行实验总结,以书面的形式汇报本次实验的过程与实验现象,使学生将学与思结合起来,这也是复习本次实验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成立课题小组进行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在于老师不必将实验结果告诉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们的实验中去,扮演一个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促进者与帮助者角色。设置课题,也是适应高中生生理心理状况的需要,高中生处于智力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希望实现自我,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其存在感。同时,在课题设置中增强多学科的交叉运用,能使高中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J].

[2]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

[3]罗卫东.新课程语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4,VOL7(2).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54

实验教学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是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用眼睛观察,结合课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完善人格。同时,实验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课堂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受应试化教育影响明显,教师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如何改善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是每个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改变教师自身观念,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应试化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化学教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很多教师认为,化学本身的理论性很强,不需要实验课的辅助,多上几节理论课一样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绩固然重要,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验教学。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从自身改变观念,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属品,实验课必不可少,不能用理论课占据实验课,用心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是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改变自身观念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严谨的对待每一次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课堂中心,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注意因材施教,很容易使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赶不上学习进度,对化学失去信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高中化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实验教学的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扮演好指导的角色,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认真观察并记录,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当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相符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不断改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与同学探讨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受化学的乐趣。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教授学生一定的实验技巧,可以先进行演示实验,将实验的重点和易出错点重点强调,同时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最后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为接下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重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开展互学习

实验课本身就有很强的自主性,同时课堂氛围也很重要,学生只有在自由、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和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以亲切平和的语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师生共同营造良好地课堂氛围,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学生间的友好关系也是学习的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在进行一堂实验课之前,教师要考虑全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尽量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与老师相比,同学更是学习上的好帮手,让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带动学生,实现学习上的共同进步。

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划分小组,给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给小组的每一个人划分任务,进行实验前的讨论,然后开展化学实验,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去,实验中遇到问题小组及时讨论解决,并作好记录进行反思总结,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请教其他组的同学,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拥有实验的掌控权,一次实验结束后,用简短的语言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评价,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反思总结,汲取长处,改正不足,在以后的化学实验中做得更好。开展互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别人的优点,巩固知识,共同提高,还能树立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完善人格。

篇11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5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27

中学化学学习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但初中和高中作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如何实现初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切实把握教学衔接的生长点,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以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需要,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和课程标准,并参照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认为要想很好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览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好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上的衔接。

一、通览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好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教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和初高中课程标准,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比较初高中教材在知识内容、理论基础、化学实验上的特点;明确哪些是需要补充的知识,哪些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在高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中人教版必修一),按照单元(初中)顺序整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见表1)。

初高中相承接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再现,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中人教版必修一),整理了初高中教材中相同的图表,给出了相应承接的知识点(见表2)。

2.初高中教材在知识内容、理论基础、化学实验上的特点比较

初中化学在知识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主要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知识容量小,知识点零碎,教材内容浅显,属于生活中的化学;且没有相对完整的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定性分析,只要求记住现象和结论,具有浅显性、单一性特点。

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注重宏观与微观联系、形象化与抽象化联系、共性与个性联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具有完整的电离理论、氧化还原理论、原子结构知识理论,且将化学理论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突出了理论的应用价值;高中化学实验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突出探究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需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同素异形体、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是初中教材出现但不做深度要求,高中教材未出现但作要求的内容,这些知识必须加以补充,以免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空白。

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基础知识、电离理论知识、化学实验必须加以深化拓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初中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中教材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得失的观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会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利用电子得失相等立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初中只要求学生会找出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高中则要求会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初中只要求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离子,高中要求掌握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初中化学对于气体的制取,只要求掌握O2、CO2、H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仪器等内容,高一年级涉及Cl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实验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气体检验、注意事项(尾气处理、气体干燥)等方面加以归纳,并将其拓展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教师要尽可能地分析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或者在新生刚入学时安排一次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便在新课教学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做好新旧内容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被动式传授知识为启发式教学,启导、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可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做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同时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修正、拓展、深化,使新旧知识合理化衔接。例如,在高一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可联系初中质量分数等概念,从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再如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时,可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作为切入点,逐渐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去进一步修正、拓展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再以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通过原子结构基本理论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和理解。

三、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上的衔接

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迁移拓展,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法。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可以在适当时机开设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中,如刚入学时可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做好新课的预习,边预习边用短线将相关知识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路径。接着在思维导图上用各色笔做好相关标记。如:“Why”、“不明白”等,便于上课时注意听讲自己未理解的知识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可通过对比法、类比法学习金属氧化物的共性和个性,如铁的氧化物知识采用列表对比法学习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好预习笔记;上课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做好学习小结,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和试卷等。

高中阶段由于教学进度快,时间紧,学生作业量大。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习题过程中,除一般方法要讲解透彻,一些解题技巧也要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建立解题的基本思路:题示信息 + 基础知识 + 逻辑思维。高中阶段最常使用的解题技巧有:差量法(质量差、体积差)、守恒法(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关系式法、平均值规律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初高中化学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初中与高中衔接,不是简单的把高中学习要求转嫁到初中,也不是把初中的学习要求拿到高中来。而应将初中、高中的衔接准确、到位地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始终,保证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2

关键词:

高中;化学;习题课;问题

引言

习题课教学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以不同层次性,不同类型的习题为内容,通过口头解答或者实验解题等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习题课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如何使习题课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有所帮助,促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实施。

1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现状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从各个层面来说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问题如下:第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存在随意性;第二,教师往往重视强调一步到位,忽视学生原有的基础;第三,习题教学主要是由教师讲,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习题的选择存在盲目性,解题方法片面追求解题技巧,从而忽略了常规方法的的训练;第五,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评价结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2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学方式也相应的有了很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新课改可以说是对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一次变革,是教育的一次改革。虽然高中化学教学取得了进步,但是仍然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症下药”,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流程入手,从习题备课、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角度阐述了改进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的策略。

2.1习题备课:习题课教学与其他方式的教学流程一样,事先必须经过充分的有计划的备课,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习题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一般的教师用的习题的来源有辅导书上的习题、教材上的习题、自己设计改造习题,还有一些网络上的题目。这些习题既多又杂,再加上课时很少,因此我们在选择习题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从浩瀚的题海中选出适合习题教学的试题,在选择习题教学的试题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典型性原则,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克服贪多、贪全,有时看看题目都很不错,全都想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搞“题海战术”,其结果是题量增大了,既加重了学习负担又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学生的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课前备课时一定要习题的类型进行仔细的甄别,选择典型的能够从中启发学生得出化学规律的题目,使学生掌握解题技能,从而得心应手的应对其他题目。第二,针对性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切忌随意性与盲目性。在习题的选择上既要做到能够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又要突出先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过程:习题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应用习题教学,第一,通过习题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理解和熟识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但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仅仅靠一次听讲就完成了,是需要学生进行许多次强化练习才能融会贯通。任一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知识开始,练习习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使所学知识网络化、综合化,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通过习题掌握科学概念,化学中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利用习题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第三,通过习题归纳解题方法。通过一道典型性习题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总结解题方法,从而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第四,通过习题纠正典型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初次接触某些化学知识或其他原因对一些化学知识存在一些误解,导致一些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可以利用习题来帮助学生纠正这些典型错误。

2.3教学评价:习题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习题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价值进行判断并为教学策略服务的一种活动。习题教学评价应当革除目前存在的弊病,力争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教学评价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应当面向学生习题课学习的态度,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解题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学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备课、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教师教的情况。第二,教学评价手段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局限于考试、教师自评等等,目前教学评价方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如档案袋评价,多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学的改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教学评价注意对学生的鼓励。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查漏补缺,更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与激发,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紧跟着学生的思路,能够找出学生讲解过程中的“亮点”,及时给与学生正面的表扬,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那些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此类的错误,找出学生的困惑点。一味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自己找出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3

高中化学课程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注重对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现象、化学本质的规律讲解,提高学生科学的化学素养。还要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但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化学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化学教学现状,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水平,就成了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改进对策。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师生互动情况差,学习氛围不浓。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生的感受不管不顾,使高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很多教学中需要师生互动的地方都一带而过,使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师生互动情况较差。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喜欢提问尖子生,因为尖子生可以很快给出正确答案,节省教学时间,从而使化学尖子生和化学后进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由此可见,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少,是影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缺乏学习技巧,对化学不感兴趣。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习技巧的指导,使高中生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无法发挥潜力和优势。由于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掌握牢固的化学基础,因此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节奏,对化学渐渐不感兴趣,不能积极完成化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初中时期,化学教学进度相对较慢,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时间较长,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无论是化学方程式,还是化学反应规律,都要求高中生很快反映和掌握。同时,化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即使很努力地学习化学,但是仍然无法提高化学水平。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高中化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用比较枯燥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不给高中生留自由发挥的空间,让高中生成为学习的工具。很多教师将化学实验课改为演示或者口述,仅仅要求高中生背诵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以便在考试中准确作答,但是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却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很多在化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导致高中生一节课下来找不到学习化学的重点。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探究改变教学现状的对策,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优化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情,积极与高中生交流互动,帮助高中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课。要善于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高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讲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我创设了探究式课堂情境。我在大屏幕上提出探究问题: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让高中生自由发言,课堂氛围高涨。然后大屏幕上显示:古希腊人――水、土、火、气四元素;古中国人――金、木、水、火、土五元素。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18世纪发现30余种,19世纪发现54种,现现115种。这时有的高中生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之间有联系?我会告诉学生: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恰好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指导学习技巧,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化学技巧的指导,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高中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高中生在化学课堂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得到快乐。在日常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面向全体高中生。如讲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学重点是理解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教学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我让高中生进行分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回答。再利用Flas演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促进学生直观理解原子知识。通过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高中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三)改进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模块,挖掘高中生的化学潜力。同时,还要及时改进固有的教学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讲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我首先制定了教学目标: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我组织高中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分别做同浓度的NaCl溶液、盐酸、NaOH、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做醋酸的导电性实验,并逐滴加入浓氨水。在学生实验以后我提问:在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谁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呢?这时高中生经过思考说:灯泡会逐渐变亮,因此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强电解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