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及战略

商业模式及战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1:14: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商业模式及战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商业模式及战略

篇1

2007年底,美国《商业周刊》断言: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加之多数企业都未必能够实现之前的环境承诺,2008年商业世界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绿色危机”。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隐性生态成本,逐渐变得刚性起来。“生态文明”的提出,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所下的非常“严峻”的判断,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都让中国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绿色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延续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恐难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环保责任更多被企业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或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善举营销”和“公益营销”,企业将之视为锦上添花,或是一种迫于公众或者政策压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业一边行善,一边仍在经营中无视甚至滥用环境资源以攫取巨额利润。在这种思路下,在“绿色(环保)”和“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之间是一种典型的零和游戏。本文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绿色环保压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决绿色危机和进行绿色营销,中国企业在对待绿色营销的理念和环境问题的思路需扭转过来,将“绿色”战略变为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实现从现在点缀性的或者被迫的“绿色(环保)”举措,过渡到从环保上获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利润。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原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变“绿色危机”为“绿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未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过去,市场主体犯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就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起来,而没有考虑资源的有价性,更没有将环境损失纳入到经济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体系中,从而将收入或产值的数量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和推动力,片面地过分强调市场发展的短丽经济目标油长速度和增长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续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共进关系以及发展经济的质量,致使自然界对人类日益频繁的报复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自然资源枯竭、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种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未来持续发展来实现眼前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给人类经济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长久的威胁。

国际社会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持续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同,它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一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的统一,而不应该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资本,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另外,它还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为了追求今天的发展与消费,从而剥夺后代人木应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己到了紧急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市场能够长远持久地发展繁荣,人们必须在市场观念、市场行为、市场政策等诸方面进行调整。否则,必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被淘汰。在市场运行中,营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环节。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生产者传达讯息,生产者的成果和利益通过营销得到实现。因此,要使市场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营销方式,换言之,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

绿色营销(环保营销)是指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在市场营销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等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活动。也即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直观地说,就是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份”及“无任何副作用”贯串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这就是“绿色”营销。但是企业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上又加上“环保”一维,似乎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间,也即是说“绿色(环保)”成本与“商业利润”是一个典型的零和游戏,他们分别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侵蚀利润的成本,而利润的增长就意味着削减了环保成本。此外,这也好象是“绿色(环保)”成木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此消彼长式的关系。因此,企业如何从单纯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到关注环境和社会价值而突破价值壁垒并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能制定可执行及实现企业目标的绿色营销战略?产品的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此消彼长只是特定资源生产力框架下出现的情形,在特定的行业假设、行业标准和惯例下,要想从绿色行动中获取高额回报,出路可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探索。

1、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环境技术开发,创造绿色产品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或者杜绝废物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这只是绿色营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将绿色营销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承担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的环保责任,还承担外部的产品责任,即承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责任,也即是说,企业不仅是以环保的方式生产,还要生产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让客户通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层面实现业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基于此企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序设计都木着绿色营销战略而进行“环境导向型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针对该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开发更环保、更节能、更具有“环境亲和型”特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不仅承担起产品的环境责任,又以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绿色产品价值,更实现了客户价值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借助于克劳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时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质量是免费的”,则可以说“绿色是免费的”。

2、基于绿色营梢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突破性竞争优势。环保技术的创新的确能让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环保竞争优势,但其着眼点仍然是战术性和改变性的,因而这种优势上相对有限的,也是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让企业在业务绩效和环保绩效上获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和对产业内涵的“重新想象”来实现的。如某以生产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现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透视客户打印图文“动机背后的动机”,提出帮助业务实现无纸办公的设想。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通过对既有业务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和环境绩效的同时,更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根植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或单从任何一个局部,是很难撼动其优势的。同时,这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绿色价值传播,让绿色价值被感知。当然,这里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广告宣传,而是绿色营销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要想绿色战略成为成功的战略,第一步就要将模糊笼统的“绿色”转化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进行管理和销售的“价值”。因为如果不能将其量化成数字和指标,就没有办法制定目标,进行监测,统计结果,管理者就无处着手。这条原理并不只对管理者有效,有时顾客也有同样的需要,一款被称为绿色产品的东西到底有多“绿”?或者两款产品谁更“绿,’?不是技术专家的人常常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要想把绿色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把产品具有的环境效益,变得能像“发电多少瓦”或是“发动机每分钟多少转”一样一目了然。例如,美国GE通过与一家名为GreeOrde:的评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针对绿色价值的产品认证过程和评分标准。GE的认证程序首先要求根据两项指标为“绿色”产品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两项指标是:(1)能够提高客户的业绩或价值主张;(2)能显著改善客户环境方面的表现或者是那些能切实帮助实现以上改进的服务。根据这套标准,GE通过比照竞争企业的产品、原有产品、法定标准和历史业绩等基准数据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属性加以分析,就能够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衡量,甚至得出一个评分表。无论是客户、投资人还是产品经理,想了解产品到底蕴含多大的环保(绿色)价值,一张表格便能表达的一清二楚。通过这套指标,企业内部便在对技术进行投资时,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绿色营销清晰准确地将“绿色”价值传达给客户,并也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可作参考。

三、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新商业模式实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从绿色营销理念的转变到“绿色技术导向”产品的开发,再到(客户)价值创造,是尝试构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但再好的战略其价值要通过正确的实施或执行来证明:绿色营销带给企业的不只是削减成本、降低风险,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成为企业价值源泉,这就要找到能实施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商业模式,可从以下思路出发分析。

1、树立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营销时能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还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企业绿色营销战略。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价值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将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以及能早日对未来的技术进行规划与投资。

4、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在成木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常高于常规产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参照GE为客户创造价值制定绿色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获取绿色标志。绿色标志又称环保标志,它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获取绿色标志,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篇2

2007年底,美国《商业周刊》断言: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加之多数企业都未必能够实现之前的环境承诺,2008年商业世界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绿色危机”。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隐性生态成本,逐渐变得刚性起来。“生态文明”的提出,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所下的非常“严峻”的判断,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都让中国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绿色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延续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恐难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环保责任更多被企业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或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善举营销”和“公益营销”,企业将之视为锦上添花,或是一种迫于公众或者政策压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业一边行善,一边仍在经营中无视甚至滥用环境资源以攫取巨额利润。在这种思路下,在“绿色(环保)”和“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之间是一种典型的零和游戏。本文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绿色环保压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决绿色危机和进行绿色营销,中国企业在对待绿色营销的理念和环境问题的思路需扭转过来,将“绿色”战略变为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实现从现在点缀性的或者被迫的“绿色(环保)”举措,过渡到从环保上获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利润。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原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变“绿色危机”为“绿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未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过去,市场主体犯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就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起来,而没有考虑资源的有价性,更没有将环境损失纳入到经济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体系中,从而将收入或产值的数量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和推动力,片面地过分强调市场发展的短丽经济目标油长速度和增长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续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共进关系以及发展经济的质量,致使自然界对人类日益频繁的报复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自然资源枯竭、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种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未来持续发展来实现眼前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给人类经济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长久的威胁。

国际社会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持续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同,它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一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的统一,而不应该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资本,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另外,它还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为了追求今天的发展与消费,从而剥夺后代人木应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己到了紧急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市场能够长远持久地发展繁荣,人们必须在市场观念、市场行为、市场政策等诸方面进行调整。否则,必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被淘汰。在市场运行中,营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环节。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生产者传达讯息,生产者的成果和利益通过营销得到实现。因此,要使市场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营销方式,换言之,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

绿色营销(环保营销)是指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在市场营销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等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活动。也即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直观地说,就是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份”及“无任何副作用”贯串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这就是“绿色”营销。但是企业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上又加上“环保”一维,似乎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间,也即是说“绿色(环保)”成本与“商业利润”是一个典型的零和游戏,他们分别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侵蚀利润的成本,而利润的增长就意味着削减了环保成本。此外,这也好象是“绿色(环保)”成木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此消彼长式的关系。因此,企业如何从单纯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到关注环境和社会价值而突破价值壁垒并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能制定可执行及实现企业目标的绿色营销战略?产品的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此消彼长只是特定资源生产力框架下出现的情形,在特定的行业假设、行业标准和惯例下,要想从绿色行动中获取高额回报,出路可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探索。

1、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环境技术开发,创造绿色产品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或者杜绝废物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这只是绿色营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将绿色营销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承担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的环保责任,还承担外部的产品责任,即承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责任,也即是说,企业不仅是以环保的方式生产,还要生产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让客户通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层面实现业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基于此企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序设计都木着绿色营销战略而进行“环境导向型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针对该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开发更环保、更节能、更具有“环境亲和型”特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不仅承担起产品的环境责任,又以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绿色产品价值,更实现了客户价值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借助于克劳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时提出了着名的命题“质量是免费的”,则可以说“绿色是免费的”。

2、基于绿色营梢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突破性竞争优势。环保技术的创新的确能让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环保竞争优势,但其着眼点仍然是战术性和改变性的,因而这种优势上相对有限的,也是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让企业在业务绩效和环保绩效上获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和对产业内涵的“重新想象”来实现的。如某以生产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现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透视客户打印图文“动机背后的动机”,提出帮助业务实现无纸办公的设想。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通过对既有业务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和环境绩效的同时,更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根植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或单从任何一个局部,是很难撼动其优势的。同时,这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绿色价值传播,让绿色价值被感知。当然,这里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广告宣传,而是绿色营销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要想绿色战略成为成功的战略,第一步就要将模糊笼统的“绿色”转化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进行管理和销售的“价值”。因为如果不能将其量化成数字和指标,就没有办法制定目标,进行监测,统计结果,管理者就无处着手。这条原理并不只对管理者有效,有时顾客也有同样的需要,一款被称为绿色产品的东西到底有多“绿”?或者两款产品谁更“绿,’?不是技术专家的人常常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要想把绿色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把产品具有的环境效益,变得能像“发电多少瓦”或是“发动机每分钟多少转”一样一目了然。例如,美国GE通过与一家名为GreeOrde:的评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针对绿色价值的产品认证过程和评分标准。GE的认证程序首先要求根据两项指标为“绿色”产品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两项指标是:(1)能够提高客户的业绩或价值主张;(2)能显着改善客户环境方面的表现或者是那些能切实帮助实现以上改进的服务。根据这套标准,GE通过比照竞争企业的产品、原有产品、法定标准和历史业绩等基准数据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属性加以分析,就能够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衡量,甚至得出一个评分表。无论是客户、投资人还是产品经理,想了解产品到底蕴含多大的环保(绿色)价值,一张表格便能表达的一清二楚。通过这套指标,企业内部便在对技术进行投资时,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绿色营销清晰准确地将“绿色”价值传达给客户,并也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可作。 三、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新商业模式实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从绿色营销理念的转变到“绿色技术导向”产品的开发,再到(客户)价值创造,是尝试构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但再好的战略其价值要通过正确的实施或执行来证明:绿色营销带给企业的不只是削减成本、降低风险,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成为企业价值源泉,这就要找到能实施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商业模式,可从以下思路出发分析。

1、树立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营销时能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还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企业绿色营销战略。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价值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将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以及能早日对未来的技术进行规划与投资。

4、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在成木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常高于常规产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参照GE为客户创造价值制定绿色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获取绿色标志。绿色标志又称环保标志,它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获取绿色标志,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篇3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技术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在不断开启着新的竞争领域,原有的行业界限在不断模糊甚至消失,“行业”的概念已很难准确描绘出企业所处的动荡环境。于是出现了用生态视角看待企业的发展和其所栖息的生态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以扩大企业的战略管理的新理念。

在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现代商业中,企业仅凭单打独斗是无法立足的。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从最初的构思、生产到最终交付,都要与多家企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各类企业编织成庞大的商业网络――商业生态系统。如今,商业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争,逐渐地,这个转变还在继续――企业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生态系统之争。

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是一些以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形式存在,主要负责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科研试验、咨询、环境评价、地质勘探、测绘、水文测验,基础工程施工的企业。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与水电开发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不相离的:水电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水利发电站之前,必需要经过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勘测、规划和设计,而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水电开发企业,两者是共生的。

本文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思想,总结了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六种基本互动关系:共生、共栖、偏害、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并研究了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依附于水电开发企业这样一种共生关系,从而得出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发展战略应该选择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定位。

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商业生态系统超越了传统价值链,也不局限于行业部门,而是涉及供应商、分销商、外包服务公司、融资机构、关键技术提供商、互补产品制造商,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客户和监管机构与媒体等对公司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多因素。

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的反思。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James F. Moore(1999)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个体、组织和子系统组成,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和个体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它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群体,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生产商品和服务。那些提供资金的人以及有关的行业协会、掌管标准的组织、工会、政府和半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有关主体也包括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这些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建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行组织的、甚至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偶然形成的。但结果却是其成员作出的贡献能够相互完善、相互补充。

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企业战略思维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1)在商业环境日趋融合的情况下,竞争来源于企业所属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是特定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2)商业生态系统以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体为基础的经济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共同发展自身能力和作用,并倾向于按一个或多个中心企业指引的方向发展自己;(3)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松散联结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依靠其他的参与者,以取得各自的生存能力和效果。生态系统中的各参与者彼此命运攸关:如果生态系统健康,那么所有参与者都能够繁衍生息;如果它不健康,所有参与者都会深受其害。

判断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三个标准:(1)生产率,一般以投资收益率来衡量;(2)生命力,即系统抵抗各种干扰和破坏的能力,可以根据系统中企业数量的多寡来判定;(3)缝隙市场的创造能力,即能否不断创造更多的细分市场。

三、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互动关系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为了获取生产要素市场上的稀缺资源或是为了占领产品市场空间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和其他企业及生存环境存在着互动关系。根据企业间的仿生联系,将这种互动关系分为企业共生、企业共栖、企业偏害、企业互利共生、企业竞争、企业捕食六种关系:

企业共生:共生是物种之间一种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企业共生是指在两个企业之间,其中一个企业的生存水平直接受到另一个企业的影响。企业共生关系又可以分为正连接关系和负连接关系两种。在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中,企业之间的负连接关系不断减弱,而正连接关系会趋向增强,这是因为在企业长期的博弈中,符合缓和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双赢的需要。通过企业间功能的互补,企业间的相互调节会逐渐恢复和提高,适应环境的整体水平。

企业共栖:共栖是指两种物种在一起生存,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的一种种间关系。企业共栖是指一个企业(A)对另一个企业(B)有正连接关系,而另一个企业(B)不影响其所依赖的企业(A)的生存水平。

企业偏害:偏害是指两种物种在一起生存,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一种种间关系。企业偏害是指一个企业(A)对另一个企业(B)有负连接关系,即A企业的生存水平提高,则B企业的生存水平下降,但是B企业不影响A企业的生存水平。

企业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同时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依为命关系,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都不能正常生存。企业互利共生是指两个企业之间互相具有正连接关系,即一个企业(A)的生存水平提高会使另一个企业(B)的生存水平提高,而B企业的生存水平提高也能影响A企业的生存水平提高。

企业竞争: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确定短缺资源时,就会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一个物种战胜另一物种,甚至导致一种物种完全被排除。企业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个企业间互为负连接关系,即一个企业(A)的生存水平提高会使另一个企业(B)的生存水平降低,而B企业的生存水平提高也能使A企业的生存水平降低。

企业捕食:捕食是指一个物种吃掉一个物种的关系,也是生物相互关系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企业捕食是指企业A基于企业B的生存而生存,但是企业A的发展会导致企业B的消失。

针对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来说,水电勘测设计和水电开发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没有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前期的地质勘测、规划设计,则水电开发企业的开发建设工作就没有基础和依据,而水电开发企业的工程建设和电力开发工作是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具体商业价值实现的最终体现。从外部环境层面、业务层面以及资本层面等多角度来看,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与水电开发企业之间的关系都是互利共生的,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可以说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电开发企业,而水电开发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支撑。

四、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不能只着眼于公司本身,还应从全局考虑,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公司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生态系统的战略不仅使公司自身得利,而且使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形成商业上的良性循环,使公司得以持续发展。

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同时也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企业一般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担任三种角色:

1.骨干型企业(Keystone):如微软和eBay等,在系统中占据中枢位置,为系统成员提供共享资产,找到行之有效的创造价值的方法,并与其他成员分享价值。骨干型企业创造的价值对整个系统至关重要。

2.主宰型企业(Dominator):这类企业往往在系统中拥有关键位置,不论是否控制系统中的资产,它们都力图最大限度地从中攫取价值。实物资产主宰型企业(如早期的IBM)除了榨取价值,至少还创造价值;而价值主宰型企业(如安然公司)为系统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却不断地从系统中拼命榨取价值。主宰型企业最终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从而也断送自己的命运。

3.缝隙型企业(Niche Player):这类企业构成了系统的主体。为数众多的缝隙型企业采取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战略,对其他企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只有依靠别的企业提供的资源,才可能有能力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以差异化求得生存和发展。

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向缝隙型企业发展,通过高度专业化、差异化的战略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有三:

(1)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规模较小,无法成为生态系统中的骨干型或主宰型企业。一些比较大的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一般都是以设计研究院的形态存在,如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既然是研究院,顾名思义应该是水电开发主体公司的研发单位的研发机构,它是附属于主体水电开发单位而存在的,因此这类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其所对应的水电开发企业。在水电开发系统中,水电开发企业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骨干型企业或主宰型企业,而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则没有能力和实力成为骨干型或主宰型企业,因此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只能成为缝隙型企业。

(2)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业务来源主要是水电开发企业,在生态系统中不可能成为业务的主要发起源,因此不可能成为骨干型或主宰型企业。一般而言,骨干型或主宰型企业通过控制价值链上的关键客户,从而掌握价值链的主导权,这类企业总是最贴近客户的企业,他们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能够提出业务的需求。而从水电开发的价值链实现过程来看,水电勘测企业主要完成的工作是水电开发企业水电建设前期的工作,水电规划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将直接影响到水电建设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水电开发企业能直接将电力投入市场,实现最终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工作价值是通过水电开发企业的运作实现的。因此,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本身在价值链的后端,不掌控直接的客户,不具备成为骨干型或主宰型企业的条件。

水电开发的价值链实现过程示意图

(3)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属于咨询类的企业,其本身具有差异化的条件。咨询类企业的关键资源是人才资源,不同的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因此,凭借人才这一关键资源可以使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提供的设计方案和咨询结果具有差异化,从而使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从而得以不断发展。

五、结论

在水电开发商业生态系统中,由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水电开发企业等一系列与水电开发相关的企业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环节,没有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前期的地质勘测、规划设计,则水电开发企业的开发建设工作就没有基础和依据。然而,受到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本身的规模、业务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战略选择只能选择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Marco Iansiti,Keystones and Dominators: Framing Operating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in a Business Ecosystem,Harvard Business School;Roy Levien,NERA

[2]马可・扬西蒂罗伊・莱温: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哈佛商业评论,2004(4):236~264

[3]梁运文谭力文: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8卷第1期:57~63

篇4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 A

在供应链协同中,战略协同处于最高层次,它规定着战术协同和操作协同的范围和程度。战略协同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选择;供应链协同机制;供应链节点企业利益与风险分配等。战略协同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伊戈尔·安索夫将协同视为战略四要素之一,迈克尔·波特将战略协同作为对公司各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的基础。莫斯·坎特认为获取协同效应是多元化存在的主要动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协同理论的研究取得不少新进展。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资源型行业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提出了供应链上企业战略协同模式,并进行优化,不断推进资源型企业实现战略协同。

1 供应链上资源型企业战略协同模式设计

1.1基于博弈论的战略协同

基于博弈论的战略协同主要是运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上战略协同模式进行研究、设计以找出适合资源型企业供应链协同的规律,促进资源型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主体之间的协同行为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价值创造环节进行的,同时还存在着针对协同收益分配而进行的竞争,这种收益的对比决定着企业主体间在协同收益分配过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而各企业主体依据上述变动情况所采取的在价值创造环节上的选择及行为模式,则最终是依据模型发展的进化稳定策略。通过对博弈模型演化路径、所具有的进化稳定策略、可能的均衡状态以及演化过程中对均衡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所进行的分析,构建起资源型企业供应链战略协同模式体系。

图1是制造商与供应商博弈的收益矩阵,本文用标准式表示该博弈。制造商和供应商都面临着两个战略选择:违约和履行合同。制造商违约包括要求降低产品价格;拖欠货款等。供应商违约包括提供劣质产品给制造商;降低售后服务质量等。他们要同时做出决策,每个企业预先都不知道对方的战略。假定一方违约,该方能获得额外收益,而另一方就会承受损失,即:如果供应商违约且制造商履行合同:供应商因提供劣质产品和售后服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益。制造商因执行合同内的价格购买了低值的劣等品而遭受损失。此时,供应商的收益为正,制造商的收益为负。如果供应商履行合同且制造商违约:供应商因提供合同内足值的产品而不能获得等值的货币报酬遭受损失。制造商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足值的产品而获得额外收益。此时,供应商的收益为负,制造商的收益为正。如果双方都履行合约,双方都可以获得价值增值收益。如果双方都违约,双方的信用受损,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被、控告甚至被社会淘汰所付出代价。此时,双方的收益都为负。

通过检验发现,该博弈存在占优战略。假定制造商的战略是履行合同,供应商选择违约战略,就可以获得2个单位收益,但是如果供应商选择履行合同,就只能获得1个单位收益。如果制造商的战略是违约,供应商选择违约将会承受—1个单位利润,但是如果供应商选择履行合同,将会承受—2个单位利润。因此,违约是供应商的占优战略。因为对称的原因,违约也是制造商的占优战略。因为制造商与供应商都存在占优战略,所以该博弈就存在占优战略均衡。这个占优战略均衡就是制造商与供应商都选择违约,双方收益都为—1。

与合作解相悖导致了社会两难问题。违约并不是制造商与供应商的最优选择,而是双方都选择履行合同。基于非合作情况下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博弈将出现社会两难问题,本文对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如何实现战略协同进行了模式设计,通过由竞争走向合作,由竞争博弈走向合作博弈实现更有效的战略协同。

1.2 模式设计

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传统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讨价还价、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在非合作情况下,将导致低价格、劣产品和较差的售后服务。供应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制造商、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降价、广告、促销、展销会等。在非合作情况下,将导致不正当的价格竞争、广告竞争、促销活动竞争等,尤其是广告竞争和价格竞争使得企业销售成本增加、销售收入减少,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缩小,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的战略协同模式设计如下:

如图2所示,非合作竞争博弈导致的竞争双方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未能实现较好的战略协同,而合作博弈导致的双赢是实现战略协同的最好表现。通过战略协同实现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衔接,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如何实现战略协同的问题就转换为如何实现合作博弈,主要包括:

(1)强调契约精神

企业之间要讲契约精神,树立诚信意识,要自觉地履行合同内容,由竞争博弈走向合作博弈,实现双赢。

(2)加强惩罚机制的建立

博弈双方选择违约的重要原因是违约的收益大于违约的成本,要加强惩罚机制的建立,增加企业违约的成本,使得违约的成本大于违约的收益时,企业就不再有违约行为,最终实现合作博弈。

(3)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一次博弈会增加企业违约的概率,当一次博弈转换成重复博弈时,企业考虑到长期利益会降低违约行为的发生。企业之间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重复博弈、合作博弈,最终实现较好的战略协同。

(4)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

非合作博弈的重要原因来自于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博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所选择的战略,最终走向了恶性竞争中,出现社会两难。要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实现合作博弈。

2模式优化

本部分主要是对前述所设计的战略协同模式进行优化,探讨如何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实现供应链企业的战略协同。两种优化路径,一种是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选择的优化,一种是对供应链长短的优化。

2.1 节点企业选择优化

供应链节点企业选择优化是指通过一种选择机制,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上下游企业,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更好地实现战略协同。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优化模型和实现优化的途径和方法,不对具体的每个企业做出优化,具体企业的优化可参照此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图3 资源型企业战略协同模式优化模型

由于企业的战略协同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评价激励机制、协同软件和IT设施。因此不同的企业由于这些影响要素的水平不同,导致了战略协同程度的不同。如果企业中的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供应链资源型节点企业之间实现战略协同,则应选择作为供应链上的一员,如果企业中的这些影响因素不利于供应链资源型企业之间实现战略协同,则应放弃。通过不断地对节点企业进行选择,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最优化。

从时间看,影响战略协同的要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要素水平发生变化时要进行重新评估,重新选择,不断调整;从空间看,不同的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要素水平要求不一样,节点企业之间的选择也不是按最优原则进行选择,而是按满意原则进行选择,最适合企业现状的选择。当双向选择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满意时,实现了整个行业供应链的最优化。

通过对图3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连线进行赋值,赋值高者表示两企业之间战略协同较差,反之,赋值低者表示两企业之间战略协同较好。资源型企业战略协同模式优化模型就是一个网络优化模型,符合网络优化问题。通过寻找最短路的方法寻找出战略协同较好的一条供应链。由于每个节点企业可对上下游所有企业进行选择,因此最短路的一条链也就是每个企业都选出战略协同较好的企业的一条链。

上下游企业之间连线的赋值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对战略协同进行整体评分而得出的。首先对战略协同要素进行权重的确定,得出这些要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再对企业中这些要素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出企业整体战略协同水平,并赋予相应的值,最后通过求最短路找出战略协同性最好的企业,战略协同最好的一条链。

2.2 供应链规模优化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延长和缩短供应链有不同的理解。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实行一体化是延长供应链,企业实行专业化是缩短供应链;站在行业的角度,企业实行一体化是缩短供应链,企业实行专业化是延长供应链。本文站在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是该延长供应链,还是缩短供应链,即企业该实现一体化还是专业化。

本文用交易费用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供应链应该延长还是缩短,即对供应链规模进行优化。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本文假设:企业内部生产与市场提供无差异,都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即无论是企业生产自己所需的产品还是从外部市场中购买,企业的效用是一样的,此时企业的收益相同。下文将不考虑企业收益,而用内部交易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来分析供应链长短的优化。

前人用交易费用研究了企业产生的原因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分,市场交易费用不断增加。本文把交易费用引入供应链研究中,用交易费用探讨供应链链长。本文用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多少来表示供应链的规模的大小,当供应链向上、向下延伸时,供应链规模不断扩大,供应链复杂性凸显,用于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管理成本增加,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提高,市场交易费用增加,此时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因不断细分的分工而降低;当供应链收缩,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转化成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市场交易费用因协同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降低而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因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1)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即企业内的科层组织运行的成本。主要包括:行政费用、监督缔约者费用、传输行政命令费用等。

①行政费用

行政设置是为了辅助企业基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所必须的企业活动,随着供应链的收缩,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部分的设置日益繁琐,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增加;反之,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减少。

②监督缔约者费用

这种内部费用可分解为三部分:一是交易费用的增加来自私营企业主与雇员之间。人数的增加导致关系数量增加,关系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管理层次的增加,引起内部交易费用大幅增长;二是交易费用的增加来自企业的出资者之间。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合约安排的有效性和监督的效果不断降低,内部经营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引起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三是企业主对权利的博弈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

③传输行政命令费用

行政命令的传输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行为,在行政命令传输的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交易费用,企业规模的扩大,将导致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增加。

(2)外部交易费用是指与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业务来往所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事前交易费用、事中交易费用、事后交易费用。

①事前交易费用

事前交易费用是指业务发生之前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取所需相关信息而进行活动产生的费用,包括寻找合作者发生的费用、识别产品质量的费用、询价费用等;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等。

②事中交易费用

事中交易费用指业务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用、品质检验费用、入库费用、确保合同得以履行所付出的成本等。

③事后交易费用

事后交易费用指业务发生之后产生的费用。包括监督费用、制裁和治理成本、当原协议不能为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时,重新协商所产生的费用、违约后寻求赔偿的费用、使用仲裁机构的费用、转换费用等。

通过对内部交易费用和外部交易费用的构成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与企业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外部交易费用与企业规模存在负相关关系。当企业扩大时,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也随之扩大,当其扩大到与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的规模便不再扩大,企业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的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与市场交换,以减少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减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最终减少交易费用。

根据对交易费用的分解,本文建立如下的数学分析模型:

用 表示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 表示企业的外部交易费用,用 、 、 、 ┉表示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具体构成费用,用 、 、 、 ┉表示企业外部交易费用的具体构成费用。则

= + + + +┉

= + + + +┉

当 < 时,企业应扩大规模,进行横向、纵向一体化,缩小供应链规模;

当 > 时,企业应缩小规模,实现专业化,扩大供应链规模。

综上所述,对供应链规模的优化就是在缩小供应链规模和扩大供应链规模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通过比较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和企业外部交易费用,确定应该缩小供应链还是应该扩大供应链,当内部交易费用大于外部交易费用时应扩大供应链规模;当内部交易费用小于外部交易费用时应缩小供应链规模。

当然,影响企业交易费用的因素不仅仅是企业规模,还包括社会道德的缺失和信用危机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私营企业交易费用增加。由于社会道德和信用的缺失对企业造成外部不经济,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大;企业之间由于缺乏严格的道德和信用约束同样导致自身交易成本增加,形成内部不经济。道德滑坡和信用危机引起交易成本增加。

3小结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标准式博弈理论分析了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在非合作情况下,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博弈导致双方都会遭受损失。鉴于此,本文进行了资源型企业战略协同模式设计,核心思想即: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上节点企业要由竞争走向合作,要由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运用因素评价矩阵和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战略协同模式优化,包括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选择优化和供应链延伸和缩短优化,通过不断地进行优化,选择出最能实现战略协同的企业以及设置供应链适当的规模,实现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良好的战略协同。

参考文献:

[1]李锦.供应链管理的博弈论分析[J].经济问题,2007,(12).

[2]唐宏祥.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企业间协作机制[D].南京:东南大学, 2004.

[3]刘刚.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博弈分析[J].经济管理,2003,(8).

篇5

Googl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拉里·佩奇和赛吉·布林开发的,基于19%年两人共同提出的PageRank算法的,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1998年9月,两人成立(Google公司,向外提供搜索引擎技术,1999年9月开通Google搜索网站,2004年8月公司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Google自2000年开始,通过提供AdWords等广告服务来获取主要收人,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极为成功的商业标杆,是第三方付费营销战略应用的成功典范,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值得探究与借鉴。

一、Google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第三方付费

从历年财务报表来看,Googl。的收人来源为Advertising(广告服务)、Licensing & other(技术许可&其它)两项,其中Adsvertising包括Google Web Sites ( AdWords—关键词广告)、Google Network Web Sites( AdSense一一网站联盟广告)(见表1)。

再分析Google的收人结构及其变动趋势,Advertising(广告服务)收人占总收人的比例一直在95%以上,远远超过L,icens-ing & other(技术许可&其它)收人,是Google的核心收入来源(见表2)。

Google AdWords是让广告者直接投放广告在Goggle搜索结果页面。当Goggle搜索服务使用者进行关键字搜索时,Ad Words提供的关联广告会随搜索结果同时展示在搜索结果页面上。Goggle AdSense是让网站拥有者在自己网站上,展示Googfe提供的与网站内容关联的广告,或利用AdSense向网站用户提供Google搜索服务,并在搜索结果页上展示Google提供的广告。

从Googl。的收人来源与结构分析,无论AdWord还是Ad-Sense,都是将Google。提供的搜索服务免费,向需要广告的客户收费,因为,Google搜索服务使用者中对特定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群体,通常就是广告客户的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市场,而将广告投放到Google及其联盟网站,可以获得更大的广告覆盖范围和效果。

如果将Google定义为交易第一方,将搜索服务使用者定义为交易第二方,将广告者定义为交易第三方,那么,Google的收人来源不是直接交易的第二方,而是间接交易的第三方。由此可以推断出Google的商业模式是“搜索服务免费+广告服务收费”,是基于第三方付费营销战略的。

二、Google商业模式实现第三方价值的原理

市场机制中交易关系的形成至少要有两方,我们将供方称为交易第一方,将需求方称为交易第二方,之外的相关方就统称为交易第三方。供方和需求方的交易是通过价值交换进行的,供方提供能够满足需求方的产品,需求方向供方支付费用获得产品。

但是,有些交易活动在直接进行价值交换的供求双方之外引人了交易第三方,为第一方与第二方之间的交易支付部分或全部费用,借此提升第二方的效用或分摊第一方的成本,这种现象就是“第三方付费”。如果营销战略是引人交易第三方,通过“第三方付费”方式来帮助供方(第一方)承担成本或提高需求方(第二方)效用,就是“第三方付费营销战略”。

事实上,交易第三方与第一方之间也形成另一组交易关系,交易第一方也就必须向第三方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价值,这是第三方愿意为第一方与第二方的交易付费的激励所在,也是第三方付费营销的核心问题。GooglE的商业模式就是基于第三方付费营销战略来设计与构建的,也必须解决第三方的价值来源问题,采用顾客资产开发、产权分割原理,Google。将搜索结果页面使用权(广告)提供给第三方作为交换价值,从而实现第二方免费使用其搜索服务。

(一)开发Google顾客资产

根据Google的收人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可以判断,Google最初是以搜索技术开发者定位的,用户是需要搜索技术的网站,产品是搜索技术,核心资源是搜索技术,随后改变其定位为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用户则是互联网使用者,产品则是互联网搜索服务,核心资源变成顾客资产。

互联网搜索服务是任何互联网使用者必需的服务功能,庞大的互联网使用者就构成庞大的搜索服务用户群,而Google占据这个庞大数量用户群的首位,比例高达34.883%,也就构成了核心资产一顾客资产(见表3)。

顾客资产是有交易价值的,除了直接向顾客收费获得收益外,还可以对顾客资产进行开发,以顾客资产作为交易对象,在第一方与第二方的交易之外,寻找第三方并与之形成交易关系,将顾客资产价值再利用。

Google能否向庞大规模的用户群直接收取搜索服务使用费而获得收益呢?可能性极小。首先,互联网搜索服务同质性较高,用户的转移成本极低,只要市场还存在其它免费的搜索引擎,Googl。搜索服务的价格需求弹性必将很高,收费将促使用户流失。其次,向互联网使用者直接收费,因为数量惊人且地域分布广泛,构建收费系统及其运转的成本高,还会出现用户支付的时间超过使用搜索服务的时间,从而严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既然G oogle直接向顾客收费获益可行度低,就只能放弃向交易第二方收费,转而以顾客资产作为交易对象,寻找并引人交易第三方,进行顾客资产价值再利用。

根据Google的访问流量统计数据显示,Google能够吸引34.883%全球互联网使用者的眼球,已经体现出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功能,属于非常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信息饱和的社会中,稀缺的只是人们的注意力(顾客资源的特殊表现形式),即目标市场用户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注意程度一注意力或心灵占有率。Google的顾客资产具体表现在受到注意的程度更高,也就更稀缺更具价值,是可以向广告客户出售有巨大价值的受众注意力而获得收益的,无需向搜索服务的直接使用者收取费用,从而形成客观上的第三方付费现象。

Google的角色定位已经从互联网搜索服务供应商转变为互动媒体新平台,Google的产品业态和商业模式将与报纸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十分相似,从原来所处的单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双边市场。

(二)分割Google产权(价值)

产权是权利束的组合,是可以分割细分的。细分出来的子权利束对不同的需求者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的,可以将细分出来的子权利束让渡给相应的需求者,就可以从多个需求者处同时获得收益回报,每个需求者与供方形成一组交易关系,并且相互充当交易第三方。 按其使用价值Google可以细分出搜索服务使用权、搜索技术使用权、搜索结果页面使用权、商标使用权等,搜索服务使用权是互联网使用者需要的,搜索技术使用权是互联网网站需要的,搜索页面使用权是广告客户需要的,商标使用权是网站者需要的。这样,Google可以将搜索服务使用权、搜索技术使用权、搜索结果页面使用权、商标使用权分别提供互联网使用者、互联网网站、广告客户、网站者,与其一一构成市场机制中的一组交易关系,同时从多个交易方获得运营的收益回报,每个交易方都构成其它交易方的交易“第三方”。

搜索技术使用权是Google最核心的子产权束,但其在Google收人中绝对额和相对比例偏低的事实表明,这部分子产权束向交易第三方充分释放的价值空间有限,难以支撑Goggle持续成规模地发展。搜索服务使用权是Goggle最基本的子产权束,尽管搜索服务是任何互联网使用者必需要的功能,需求者数量规模庞大,受制于互联网使用者的搜索引擎使用习惯和向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使用者收费的成本与难度,依靠向互联网使用者直接收取搜索服务使用费来盈利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从前述论证中可以知道,将细分出来的子权利束一搜索结果页面使用权,即Googl。拥有的注意力向互联网使用者之外的交易第三方一广告客户充分释放出来,让广告客户在搜索结果页面投放关联广告,向广告客户收取广告服务费,形成Goggle的主要收益来源。

三、Goggle商业模式的运行效果验证

Goggle的商业模式是否在市场成功,我们分别从运营收益、投资者两个维度来考察,以增强判断的客观真实性。

首先,透过2001年以来Goggle的公开财务数据可以看出,Goggle的年度收人是高速增长的,利润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每股红利逐年增高。由于Googl。收人主要来源于广告服务费,因此,Goggle运营收益的高增长表现也就证明了第三方付费营销战略是有效的(见表4)。

篇6

引言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它的兴起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其得到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Teece,2010)。此后,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商业模式研究呈现出“井喷”之势(Zott & Amit,2012)。当前的商业模式研究涉及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不同的经济管理领域,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将商业模式与其研究对象相结合,从不同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与其所研究对象的多样关系,导致商业模式自产生开始就伴随着多样化的研究特点。所以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定论,这也将限制商业模式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将简单归纳分析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及定位;其次,将根据不同的学科属性,论述商业模式当前的发展情况。笔者发现,商业模式与战略财务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如2014年(第三届)中国财务管理全球论坛的主题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公司财务重构”。同年,企业财务转型高峰论坛上提出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变革。2014年CIMA全球管理会计报告中,CIMA中国代表汤谷良研究揭示了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方向。即:商业经营、资本经营和货币经营,其中商业经营的核心内容是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化。商业模式是财务、战略、管理等学科研究发展的突破口。然而,当前基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中,较少有将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相结合的研究。要推进商业模式的全面发展,必须将其与财务战略相结合。

一、商业模式学科属性与研究方向

商业模式是与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普遍相关的综合学科,这决定了其研究方向较为分散。

(一)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

商业模式是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王雪冬、董大海(2012)还认为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有关。单独将其归为某类学科都不能体现商业模式的综合性。商业模式正在被用于解释不同经济、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其综合性学科属性及定位也已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认可。

(二)基于学科属性的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文献较多,通过分析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可以按照商业模式不同的学科属性将现有研究进行分类。本文根据学科属性将商业模式研究主要分为商业模式内涵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

1.商业模式内涵研究

Drucker最早称商业模式为经营理论;加拿大管理学家Mintzberg称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是获取财务绩效的战略思想。当前对于商业模式内涵研究较多,国外研究主要学者为Zott & Amit和Teece。Zott & Amit(2007,2008,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相互连接和相互依赖的活动系统,用来决定企业与顾客、合作伙伴和风险投资者“做生意的方式”。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本质是企业向顾客传递价值、引诱顾客支付价值和转换支付为利润的商业方式。国内主要研究学者为翁君奕、原磊等。翁君奕(2004)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原磊(2007)在研究国外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特别是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选择的“3―4―8”体系。

从财务角度来看,商业模式致力于解决企业创造利润并持续获得现金流的问题。商业模式对财务绩效的作用通过顾客价值体现,在有关商业模式的大量研究文献中,形成共识的是商业模式构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取得。这是商业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件,其中隐含的财务要素显露无疑。然而,当前学者们对商业模式的财务要素研究还并不广泛。

2.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是指设计一个新商业模式的活动,如创造、实现和验证活动(Massa & Tucci,2013)。许多企业现有商业模式是无效的,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Hayashi,2009)。

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障碍、路径等。由于组织惯性和原有传统机制压力,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Sosna et al.,2010)。Sosna et al.(2010)认为,成熟企业不得不解决组织惯性和其他源于之前商业模式的锁定效应。Bouchikhi & Kimberly(2003)认为,企业身份陷阱(Identity Trap)限制战略选择;克服障碍对策包括致力于实验和学习(Morris et al.,2005;McGrath,2010;Chesbrough,2010;Teece,2010;Sosna et al.,2010)、采用加速商业模式更新的领导行动议程(Doz & Kosonen,2010)、建立伙伴关系(Chesbrough,2006)、找到各种可用的“隔离机制”防止竞争对手模仿(Teece,2010)、强化企业良性循环、弱化对手循环和将竞争者变为互补者(Casadesus-Masanell & Ricart,2011)。国内学者王鑫鑫和王宗军(2009)发现,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市场地位、治理结构、企业高管、组织结构、文化、与合作伙伴关系等因素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方面也有一定研究,目前国外学者Amit和Zott(2001),Malone et al.(2006),Henriksen(2012)和国内学者程愚(2005),王翔、李东、张晓玲(2010)等对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财务战略关系的研究展开了尝试,他们大都是采用了对商业模式先分类,再展开实证研究的方法。Henriksen(2012)还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体现着明显的动态性。然而,当前商业模式对企业财务的相关研究开展的还比较少(Coen,Hidde,2011)。

3.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

当前,以商业模式为主题的文章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但总体研究仍处于“新理论”的阶段,结合学科的特定研究总体呈现了三种基本研究脉络,包括商业模式概念和具体要素研究、商业模式在战略领域的研究以及商业模式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重视对商业模式要素、商业模式与战略管理间关系和商业模式与创新管理间关系的研究,却鲜有学者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王雪冬、董大海(2012)将商业模式归纳为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管理学不同学科所形成的一个新的交叉科系,并相应指出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商业模式性质研究、创新研究、商业模式与营销学结合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结合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研究、商业模式评价研究,却未提及商业模式与财务之间的研究。

然而,商业模式对企业财务,特别是财务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Christensen(2010)中指出,苹果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大家普遍认为的新技术,而是把新技术与卓越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汤谷良、戴天婧、张茹(2012)进一步架构了“企业价值财务战略(现金流结构主导)盈利模式(轻资产模式)商业活动与资本行为财务业绩”的财务战略驱动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主要方面)的理论框架。商业模式关系着企业战略层的决策问题,保证企业战略顺利实施需要进行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间关系,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纳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极其有利(王满,2008)。

二、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研究方向

(一)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的基础研究

商业模式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包含的财务内容非常丰富。本文阐述了商业模式包含财务内容的几个方面,但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商业模式与传统财务,特别是战略层上财务战略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还应该进一步探索。同时,当前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因此,未来研究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研究如何设置财务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模仿壁垒,避免竞争对手快速模仿使得企业丧失优势。

(二)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战略关系研究

企业的财务战略按照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环节,划分为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财务战略的执行与控制、财务战略的业绩计量(王满,2008)。

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是研究企业财务战略内容的关键。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决策与选择时,应当考虑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首先,应当综合考虑是通过财务战略驱动商业模式选择,还是根据商业模式选择与之适应的财务战略。如果企业已确立商业模式,应当考虑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进一步选择财务战略的职能类型。其次,企业还需要根据商业模式执行财务战略并进行控制,并根据商业模式的不同形式,选择适应财务战略的控制原则和方式。最后,应制定与商业模式相关联的业绩计量方式。

(三)商业模式基础下的财务战略交叉内容研究

1.投资战略选择研究

企业商业模式转变时,企业财务战略相应转变,财务战略的转变会反向带动商业模式的发展。此时,企业应当考虑创新商业模式的资金来源与途径。对于不同企业,如制造企业,应当分别考虑产品盈利能力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产业链整合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以及产业扩张基础上的投资战略。不同企业应当根据产品及产业特点分析其商业模式基础下的投资战略选择。

2.融资战略选择研究

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或高速发展时期产品尚不能及时转化为充足现金流收益的情况下。此时,企业应当分别研究盈利能力基础下的股权融资、盈利能力基础下的债务融资,进行融资渠道优化与创新。

3.分配战略选择研究

影响股利分配主要有公司、社会、行业等原因,这些原因是企业选择商业模式的基础。根据企业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当的分配战略,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也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如对一个业务扩展企业的公司,可以考虑低现金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分配战略,这种分配策略具有固定股利支付率和稳定持续增加股利等特点,这也是商业模式在内部的自生复制性导向低现金股利加额外股利的分配战略。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商业模式是经济、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科系,当前国内外针对商业模式与经济、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却忽视了商业模式与财务,特别是与财务战略之间的研究。商业模式与财务之间的研究需要大量数据或需要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研究难度较大。商业模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科系,当前学者们较少研究其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有其客观性,但只有进行全面研究,才能深入推进商业模式理论和财务理论的发展。

商业模式与财务特别是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商业模式研究的薄弱环节,因而,未来必须加深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Teece D J.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2):172-194.

[2] Amit R,Zott C.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2,(3):41-49.

[3] Morris M.,Schindehutte M.,and Allen J.The ra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6):726-735.

[4] Amit,Raphael,Christoph Zott.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2001,(6/7):493-520.

[5] Pauwels K & Weiss A.Moving from free to fee:How online firms marker to change their business model sucessfully[J].Journal of

Marketing,2008,(5):14-29.

[6] 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5):3-9.

[7] Chesbrough H W & 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3):533-534.

[8] 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探讨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6.

[9]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10] 翁君突.商务模式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1] 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33-38.

[12] 汤谷良,戴天婧,张茹.财务战略驱动企业盈利模式――美国苹果公司轻资产模式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1):23.

[13] 王满.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1):36-38.

[14] 时龙龙,张巍巍.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策略――以用友软件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3,(8):14.

The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siness model

YANG Xia ,WANG Liang-liang

篇7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再比如,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近两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能够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不能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好的团队(即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而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赢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阻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元、现金贮备800多亿美元、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塑造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让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商业模式相同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其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虽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但要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流派甚多,有些商业模式的观点或是玄而又玄,如利益相关者动态合约结构(魏、朱武祥的《发现商业模式》);或是无所不包,如实现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要素整合系统(李振勇的《商道逻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失去企业成功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功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功、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正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企业战略是围绕商业模式对经营价值链的整合。在这个概念框架内,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收入从何而来?这个命题包括以下细分课题:1.为什么收入可以由此而不是由彼产生(价值定位或利基定位)?2.收入来源的规模、结构及费效比。3.实现收入的关键活动、渠道、支持要素是什么?4.将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对勘后产生的赢利结构。5.由此组合而成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的“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苏宁电器最近宣称要向“全商品”企业转型,引起市场热议,即苏宁这个品牌不再与电器这个品类挂接,而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卖场,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苏宁的沃尔玛化。苏宁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苏宁商业模式的再定义,即苏宁实现收入的手段再次发生巨变,这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大,也谈不上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只是企业收入模式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精确地说,是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在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有人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笔者在《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一文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脚,不如让挖走的墙脚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2011年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其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认为苏宁的资源条件支持其作这种转型,苏宁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有谈判能力的采购关系、线下作业积累的顾客服务经验。在商业地产成本节节上升的背景下,苏宁的门店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门店经营的多元化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所谓定位专业的电器品牌会对苏宁形成威胁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中国还有谁可以形成如苏宁这种门店规模的专业化电器连锁企业?二是苏宁巨资打造的“系统的力量”: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全面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力量在2007―2010年苏宁赶超国美中已经显现威力,在2011年苏宁易购电商中也经受了考验。

苏宁的两大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积累,可以说独一无二,支撑着苏宁的战略。本次苏宁沃尔玛化转型,围绕这个商业模式,需要苏宁在门店结构、门店运营、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等层面实现企业经营要素的匹配,这确实是一个浩大的管理工程。苏宁的战略,考验的依然是苏宁的战略设计能力与管理系统效能,而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

商业模式驱动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当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为收入实现逻辑,并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关系确定后,就能避免过于复杂庞大的商业模式定义与理论带来的思维困扰,清晰锐利地找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优化来驱动企业增长、进步乃至进化的现实路径:企业收入实现路径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运作模式。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赢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免费模式:流量转化广告收入模式,如IM(MSN、QQ、Skype)、杀毒软件(360电脑管家)等。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如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等。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等;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等。

第三方收入模式:如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模式等。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如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IBM、埃森哲)、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以“收入实现逻辑”为商业模式之纲,能够快速切入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确立的存在价值,是当今商业环境及资源允许企业进行大胆解构、重组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验田,是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进步的现实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赢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结了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架构(见下页图1),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如图1所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四个要素进行的万花筒式组合:

1.开放性经营模式:免费IM、杀毒等是希望先建立客户流量与黏性(客户端依赖),然后通过广告、关联产品获取收入及赢利。这是用开放性经营模式吸引用户。

2.开放性收入模式: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Amazon平台上的10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3.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的形象授权、主题公园、动漫播映、政策奖励甚至广告植入等,成为动漫产品设计、制作的主要赢利来源。

篇8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再比如,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近两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能够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不能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好的团队(即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而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赢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阻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元、现金贮备800多亿美元、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塑造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让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商业模式相同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其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虽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但要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流派甚多,有些商业模式的观点或是玄而又玄,如利益相关者动态合约结构(魏、朱武祥的《发现商业模式》);或是无所不包,如实现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要素整合系统(李振勇的《商道逻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失去企业成功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功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功、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正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企业战略是围绕商业模式对经营价值链的整合。在这个概念框架内,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收入从何而来?这个命题包括以下细分课题:1.为什么收入可以由此而不是由彼产生(价值定位或利基定位)?2.收入来源的规模、结构及费效比。3.实现收入的关键活动、渠道、支持要素是什么?4.将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对勘后产生的赢利结构。5.由此组合而成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的“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苏宁电器最近宣称要向“全商品”企业转型,引起市场热议,即苏宁这个品牌不再与电器这个品类挂接,而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卖场,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苏宁的沃尔玛化。苏宁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苏宁商业模式的再定义,即苏宁实现收入的手段再次发生巨变,这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大,也谈不上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只是企业收入模式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精确地说,是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在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有人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笔者在《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一文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脚,不如让挖走的墙脚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2011年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其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认为苏宁的资源条件支持其作这种转型,苏宁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有谈判能力的采购关系、线下作业积累的顾客服务经验。在商业地产成本节节上升的背景下,苏宁的门店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门店经营的多元化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所谓定位专业的电器品牌会对苏宁形成威胁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中国还有谁可以形成如苏宁这种门店规模的专业化电器连锁企业?二是苏宁巨资打造的“系统的力量”: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全面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力量在2007―2010年苏宁赶超国美中已经显现威力,在2011年苏宁易购电商中也经受了考验。

苏宁的两大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积累,可以说独一无二,支撑着苏宁的战略。本次苏宁沃尔玛化转型,围绕这个商业模式,需要苏宁在门店结构、门店运营、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等层面实现企业经营要素的匹配,这确实是一个浩大的管理工程。苏宁的战略,考验的依然是苏宁的战略设计能力与管理系统效能,而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

商业模式驱动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当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为收入实现逻辑,并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关系确定后,就能避免过于复杂庞大的商业模式定义与理论带来的思维困扰,清晰锐利地找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优化来驱动企业增长、进步乃至进化的现实路径:企业收入实现路径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运作模式。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赢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免费模式:流量转化广告收入模式,如IM(MSN、QQ、Skype)、杀毒软件(360电脑管家)等。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如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等。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等;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等。

第三方收入模式:如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模式等。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如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IBM、埃森哲)、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以“收入实现逻辑”为商业模式之纲,能够快速切入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确立的存在价值,是当今商业环境及资源允许企业进行大胆解构、重组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验田,是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进步的现实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赢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结了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架构(见下页图1),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如图1所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四个要素进行的万花筒式组合:

1.开放性经营模式:免费IM、杀毒等是希望先建立客户流量与黏性(客户端依赖),然后通过广告、关联产品获取收入及赢利。这是用开放性经营模式吸引用户。

2.开放性收入模式: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Amazon平台上的10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3.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的形象授权、主题公园、动漫播映、政策奖励甚至广告植入等,成为动漫产品设计、制作的主要赢利来源。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07-02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在1957年作为概念正式最早出现在学术论文里,但这个概念真正走入公众和学界的视线却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经济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模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作者以“商业模式”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近5年(2008—2012)平均每年发表的文章有4 500篇,而上一个5年,这个数字是1 637篇。仅从论文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到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是管理学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尽管商业模式概念现在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却莫衷一是。学者们通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的定义来描述商业模式,使其符合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成果之间差别甚多,以至于很多研究无法承上启下,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3个领域:(1)电子商务领域,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凭借着优秀的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许多企业突破了传统的付费-服务的盈利模式,采用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获得了竞争优势。(2)战略问题,比如价值创造,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如何提高公司业绩等。(3)新技术如何实现商业化。

Zott和Amit(2011)在The Business Model: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rch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做了总结。包括商业模式一种描述(Applegate,2000;Weill & Vitale,2001),一种结构(Dubosson-Torbay,Osterwalder,& Pigneur,2002;Timmers,1998),一种概念工具或模型(George & Bock,2009;Osterwalder,2004;Osterwalder,Pigneur,& Tucci,2005),一种结构模板(Amit & Zott,2001),一个集合(Seelos & Mair,2007)等等。

国内学者李东(2010)认为,商业模式可以视为一种规则。魏炜(2012)认为,商业模式可以视为一种交易结构等。

下面笔者按照时间序列罗列了重要国外学者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架构,包括:不同业务参与者以及他们角色的描述;不同业务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收入来源的描述。Amit& Zott(2001 ,2010)认为,商业模式描述了交易的内容、结构及其管理,以便企业可以抓住商业机会,获得利润。由于交易是和经营活动相联系的,作者进一步挖掘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定义,并且将商业模式定义为相互联系活动行为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超越了公司的边界。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帮助技术潜力实现经济价值的探索。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解释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回答了Peter Drucker的经典问题:谁是顾客?顾客认同什么价值?这也回答了每个管理者要问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个生意中赚钱?解释我们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代价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2008)认为,商业模式是由4个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它们共同创造传递价值,那就是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流程。Casadesus-Masanell &Ricart(2010),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公司已经实施战略的反映。商业模式清楚地表达企业价值创造的总体逻辑,并且是在企业传递价值过程中,保障企业有一种可以接受的收入和成本结构。

总结起来,对于商业模式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观点:一是财务观。商业模式就是描述企业如何产生价值及获得利润的。二是交易观。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三是组织观。商业模式是组织构型,即企业如何组合各个部分形成完整系统进而有序开展业务的安排,包括价值活动、资源能力等。如Osterwalder等提出的四支柱九要素模型、Lecocq等得RCOA模型。四是价值观。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逻辑,及由价值定位始,以价值创造、维持、获取为主干,分析企业如何开展业务及获取利润。

尽管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存在如此多的分歧,但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也取得了如下几点共识:(1)商业模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它的研究不同于对产品,公司,产业的研究;尽管商业模式最终聚焦在某个企业,但是商业模式的研究边界却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2)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其中的元素相互影响,共同解释了企业如何经营业务。(3)企业及其关联方的行为活动,在商业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商业模式解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并且获取价值的。

二、商业模式体系结构

源于对于商业模式本质的不同解读,对于商业模式的构成的认识也有很多不同。应当说,定义的不同更多源于学者的不同视角和侧重。最好的模型都是简单的,如果为了追求定义大而广的内涵,往往反而却丧失了其实用性和研究价值。唯有有所侧重、有所强调,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早期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往往都是一些内容的简单罗列,这些内容通常都是直接的,原原本本的出现在企业的活动中。例如,Horowitz(1996)提出,商业模式由价格、产品、分销、组织特征和技术5个部分组成;作为国外最早研究商业模式理论的学者之一,Timmers(1998)提出商业模式由产品/服务/信息流结构、参与主体利益、收入来源3个方面构成。可以说,这些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构成阐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了商业模式的本质,但是更多的是描述事实,各个要素孤立而缺乏联系。尔后的学者认识到了这一点,采用网络化的视角,不仅是简简单单罗列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而是以系统化的视角研究各个构成的有机结构和相互关系。例如,Chesbrough等(2000)提出,商业模式由价值主张、目标市场、内部价值链结构、成本结构和利润模式、价值网络、竞争战略6部分构成;Hamel(2000)提出,商业模式由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顾客界面4部分构成。

国内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构成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李东(2010)提出了一个商业模式的“容器模型”,该容器由4个板面组成,包括:(1)定位板块规则;(2)利益板块规则;(3)收入板块规则;(4)资源板块规则。这4个板块相互联系相互左右,最终“包裹”住企业的价值。原磊提出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其中:“3”代表联系界面,包括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企业价值;“4”代表构成单元,包括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8”代表组成因素,包括目标顾客、价值内容、网络形态、业务定位、伙伴关系、隔绝机制、收入模式、成本管理。原磊通过对比近十年国外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指出,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主要从单纯获取利润的逻辑向企业利润运营结构和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考察渗透。

三、目前对于商业模式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竞争。时势造英雄,可以说“商业模式”这个词汇就是现在形势下的一个英雄。前文指出,在电子商务、战略领域、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化这3个领域,商业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应该看到,商业模式的研究仍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较具体的体现在如下3点:(1)本质定义不明确,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于商业模式本质是什么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但是很多学者更加倾向于去讨论商业模式的作用,而不是其本质。缺少一个统一定义,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多研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里进行,众多学者的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健全而有力的体系结构。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应当尽量采取具体、精确的词汇,使得其他学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商业模式定义的具体内容。(2)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混淆不清。尽管学者们已经认同商业模式是不同于企业战略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单元,但事实上真正对二者的关系和作用依然没有达成共识。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是C.Zott和R.Amit(2008)提出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可对竞争战略的效应产生影响的“情境”,它与战略的匹配状况,而不是它们各自独立的情况,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完整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可作为一种“输入”因素,商业模式则是一种“调节”因素。(3)商业模式到底有什么作用。这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有用?谁会用这个概念?什么时候,怎么使用?商业模式是一种”故事”,用来来讲述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逻辑?还是一种规则结构,可以更大地释放技术的经济价值潜力?亦或是一种模板,可供其他企业模仿和学习?可以肯定的是,商业模式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些作用会比较突出。但以上3个问题确实需要一个比较清楚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李东,王翔.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研究——功能、结构与构建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2] 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3] 斯莱沃斯基,等.利润模式[M].张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篇10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源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关于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关于媒体商业模式的讨论多为策略性的案例研究,少有从学理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清晰界定。Morris(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战略、结构、经济等领域做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抉择,从而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分为经济层、运营层和战略层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层关注企业如何产生利润,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市场定位、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基于Morris对于商业模式的分层,笔者拟将目前国内媒体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方面的研究予以梳理,并归纳出媒体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见表)。

第一,经济层,关注盈利逻辑、利润来源、成本结构等,如方琦(2007)认为报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继续发展平面纸媒优势的基础上,再次或多次利用报业特有的新闻信息开辟新的数字化盈利模式和渠道,为报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多次销售;刘学义(2010)认为免费与收费并存、广告与用户并重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报纸网站的主流,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网站为例,说明具有利基市场、专业市场或者垄断市场特色的报纸网站向收费转型成功的概率较大。李洪洋(2015)认为数字时代的媒体形态是文化轻资产,纸媒新的商业模式应寻求把内容、品牌、用户和流量、资源和数据变现。从这一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优点在于清晰呈现价值如何实现,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赚钱;缺点在于将商业模式限定在过于狭窄的范围,不利于从宏观角度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如张金海、林翔(2014)指出信息流已不足以支撑网络媒体未来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体要建立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交互式平台商业模式;余莉等(2014)聚焦于商业模式的运营层面,发现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存在业务发展乏力、节目内容资源缺乏、频道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要完善商业性生产机制。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在于指导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企业实践中落地;缺点在于企业日常经营繁杂琐碎,容易模糊重点。

第三,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价值主张、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这一层面上学者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价值”。如郑豪杰(2011)建构了一个通过实现方式来连接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三个维度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现代出版可以从出版者转型为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业务系统是核心,出版企业要识别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自身资源与能力,确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盈利模式是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之间比较的结果,传统出版企业需要提高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刘冰、游苏宁(2011)认为重构商业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Elsevier等国际出版集团为例,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打造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全球性网络化销售、建立战略投资体系等,打造了扩张型商业模式。建议国内科技期刊应借势资本,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多形式发展数字产品最终提升品牌。任健(2012)以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认为“三次售卖”的理论实质是以信息服务提供为载体的“价值塑造-价值整合与放大-价值延伸”过程,价值塑造要以内容为先导,价值整合与放大要以期刊内容为基础整合其他资源创造多业态产品,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就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的业态将期刊的既有信息进行相应产品化的创意与设计。肖玉琴(2014)认为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主张,构建了包括广告主、商业合作者、受众、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在内的多元化价值主张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窦毓磊(2014)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围绕着“创造客户”所进行的一系列价值创新过程,提出了针对社会化媒体企业的3V(价值主张、价值构建、价值体系)2E(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研究体系,从创新的角度挖掘社会化媒体企业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廖小刚、周国清(2013)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的一种战略创和制度集合,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之后,整合企业、顾客、价值链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是利于顶层设计促进长远发展,缺点是过于宽泛不利于执行。

从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要素有盈利/收入模式(7次)、顾客/受众关系(7次)、产品服务(7次),其次是企业资源(5次)、伙伴/合作(5次)、技术(4次)、业务/运营流程(3次),另外还有环境方面提到了社会公共价值、市场公平竞争等。目前的研究从战略层面出发的较多,说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多是对某个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框架,对媒体商业模式的具体形式未有合适的分类。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媒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基于内外部资源,采用相关技术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合作伙伴关系科学配置资源,为客户提供独特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利润的持续转化机制,是战略决策、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盈利机制等的一系列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产品/服务、用户关系),企业价值(核心资源、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伙伴价值(伙伴关系)。企业价值实现是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客户价值实现是核心,也是必要条件;伙伴价值实现是保障,合作共赢(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Morris, M. M. Schindehutte, and J. Allen,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6): p.726-735.

[2]方琦.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新闻前哨,2007,(5).

[3]刘学义.“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4]李洪洋.互联网思维下的纸媒商业模式[J].新闻战线,2015,(1).

[5]张金海,林翔.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构建[J].现代传播,2012,(8).

[6]余莉,范金慧,李睿,薛婧贤,童蔚闻.探析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商业运营模式[J].现代传播,2014,(12).

[7]郑豪杰.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3月上.

[8]刘冰,游苏宁.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

[9]任健.从“三次售卖”到信息服务多业态平台化集成提供--对期刊商业模式创新中支撑因素的探析[J].新闻大学,2012(1).

篇11

【关键词】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创新;评估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模式作为专业术语出现以来,围绕商业模式的理论探讨逐渐兴起。目前,众多学者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很大的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这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发现现有文献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角。

二、商业模式内涵的研究

商业模式的内涵具有复杂性体现在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研究者很难全面的去把握,因此也就出现对商业模式多种多样的解释,无法形成较为权威的定义。在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大部分是从盈利模式、运营结构、战略方向以及系统视角来定义商业模式的。

(一)盈利模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盈利的角度去理解商业模式也体现了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Rappa(2000)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指导企业如何赚取利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模式,并详细地描述企业在价值链中如何获取利润。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包含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框架,并在其中对参与者的利益以及利润的来源给予了很好的描绘。Afuah和Tucci(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依据,他们认为,企业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来赢得顾客赚取利润。Itami和Nishino(2010)认为,商业模式应该是一箭双雕,既要满足企业当前利益与利润诉求,还要服务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运营结构

Amit和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为企业自身、供应商、伙伴以及顾客创造价值,并且将商业模式看成是联结各商业活动参与者交易的平台。Mahadeven(2000)认为商业模式的框架式由企业与商业伙伴以及买方之间价值流、收入流和物流构成的。Magretta(2002)将商业模式与价值链结合,认为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如何运作的,并且以客户为中心为企业创造价值。Mayo和Brown(1999)提出商业模式是为了创建竞争力强劲的企业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相互依存的关键系统进行的总体设计。

(三)战略方向

许多学者认为战略是与商业模式渐趋融合的。王伟毅和李乾文(2005)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有融合的部分,但是也存在着差别。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协调的有序系统而战略是将战胜竞争对手,获取良好的绩效为主要目的。但在很多时候,商业模式是与战略融合的。因此,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商业模式也是值得尝试的渠道。DussonTorbay(2002)等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及其伙伴网络为获得可持续收益流,创造目标顾客群体架构、营销、传递价值和关系资本的描述。李振勇(2009)认为商业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核心,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高效的,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企业通过提品和服务为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系统视角

Morris等(2005)将商业模式的主要定义进行归纳分为三类:经济类、运营类、和战略类,并认为应用一种整合的视角来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Osterwalder(2005)提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商业模式是一个概念性工具,它借助一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用以说明一个企业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企业向一个或多个顾客群提供的价值,企业为产生持续的赢利性收入所建立的架构以及移交价值所运用的合作网络与关系资本。

虽然学者们从多个侧面给予商业模式解释,但是本文可以发现在解释商业模式时逐渐倾向于“盈利模式+运营结构+战略方向”这三种视角整合来认识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用来描述企业的盈利模式、运营结构以及战略方向的逻辑结构体系。

三、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早期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是将商业模式简单的罗列,没有突出关键要素。例如,Howitz(1996)提出了价格、产品、分销、组织特征以及技术五个要素。Donath(1999)认为,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是理解顾客、营销战术、公司治理、内部网络能力、外部网络能力五个要素。

近年来,学术界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逐渐倾向于将各要素之间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体系。比如:Gordijin等(2001)提出了e3value用于指导商业伙伴合作的价值网络建模,以及判断价值网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盈利能力研究。e3value的根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以价值为主线的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商业模式构成体系,并对体系中的价值交易活动建模,说明参与主体为谁提供何种经济价值。Osterwalder(2011)提出九要素模型,具体包括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关系、成本结构以及收入模型九个要素。

本文认为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要么简单化,要么太过于丰富,还无法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准确、简洁、全面的概括起来。虽然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参差不齐,但是也有许多交叉的地方,比如顾客,价值主张以及经济模式等,这些关键要素的重复出现,体现了企业在运营过程对哪些环节的关注度较高。根据王伟毅与李乾文对商业模式组成要素整合的进行分析,学者们对构成要素的研究大多来源于案例的归纳总结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案例,这样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理解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四、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要想持续赢利并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就需要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持续创新。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两个维度来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一)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研究

现有对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界定呈现多元化的现象。本文根据文献[12]、[13]以及[14]整理了主要商业模式创新概念(见表1)。

表1商业模式创新概念概览

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卢小平.广州汽车:后来居上[J].大经贸,2007(3)

作者简介:

金晶(1990.02-),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在职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东门支行,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由表1可以看到,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解释大部分围绕价值链、战略以及系统的视角来界定。虽然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在研究视角上存在许多分歧,但这也为深入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二)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1.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角度

商业模式是可以分解为若干的关键要素的,从这些要素入手来设计商业模式,也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渠道。例如,Weill(2000)等提出的“原子商业模式”的概念,他们认为改变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并提出每个原子商业模式具有战略目标、营收来源、关键成功要素和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四个特征,企业可以改变原子商业模式的组合方式来构成新的商业模式组合时,往往会忽略商业模式的整体性,这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了难度。Osterwalder(2002)指出,在商业模式这一体系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价值主张、目标客户、分销渠道、顾客关系、核心能力、价值结构、伙伴承诺、收入流和成本结构等因素来激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2.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活动构成的。按照其提出“价值链分析法”,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价值链将企业所有的利益参与者都纳入其中,再进行优化排列。企业可以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价值链上某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上寻找利润增长点。企业也可以对价值链的某些环节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在价值链中,企业要处理好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在衡量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下,对价值链优化整合可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高闯、关鑫(2006)认为,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被界定在某一产业内)前提下,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并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及对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体利益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有效地制度安排的集合。

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不足。学者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汲取了对商业模式定义和构成要素等的相关研究成果,但还很不成熟,并且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操作较少,缺乏实践的支持。从价值链和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观点固然很新颖,但是价值链和构成要素是由许多变量组成,这给管理者在实践中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商业模式的评估研究

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都致力于对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和创新等的研究,而对商业模式评估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很不成熟。Hayes和Fenngegan(2005)从创新(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创新)、经济控制、功能整合、供应链或价值链整合以及投入来源五个方面来对商业模式进行评估。本文根据Morris等(2003)提出的内部匹配性和外部匹配性以及DubossonTorbay等(2002)使用平衡积分卡来评估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主观测量法和客观测量法尝试建立了商业模式匹配度测量指标体系(见表2和表3)。

表2商业模式匹配度客观测量指标

总体来说,客观测量法所使用的指标虽然难以获得,但是其测量准确性相对较高;而主观测量法的测量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测量结果模糊不清。

六、未来的展望

商业模式的理解一直都没有明确,学术界无法给予正式的地位,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日趋增多,并且越来越深入,可见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不是只有修辞学而已。

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的综述和

概括,也为日后商业模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要想确立商业模式在理论界的地位,还需要学者们多多努力,来进一步解决在研究商业模式时出现的质疑和争论。本文认为未来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准确界定商业模式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有许多不同角度的解释,拓展了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但不利于商业模式的深入发展,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厘清商业模式的定义,这会给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等的研究带来直接的影响。

第二,现有研究对于商业模式评估的关注度不高。目前,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定义、构成要素和创新的研究,为了形成对商业模式更加系统性的研究也应对其评估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本土化研究。对于商业模式的探讨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且不够充分。中国的文化有其独特性,我国的学者应借鉴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加以本土化,使商业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志龙,盘远华,高海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6(1)

[2]Timmers P.Business model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Electronic Markets,1998(2)

[3]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张敬伟,王迎军.基于价值三角形逻辑的商业模式概念模型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

[5]Mahadan,B.Bus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J].2000(4)

[6]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vard Business Review,2002(5)

[7]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探讨和未来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

[8]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

[9]方志远.我国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2(3)

[10]王水莲,常联伟.商业模式概念演进及创新途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

[11]王迎军,韩炜.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

[12]郭毅夫,赵晓康.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及发展展望[J].企业活力,2012(3)

[13]欧阳峰,赵红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14]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15]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

[16]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篇12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不定,产业价值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有些产业甚至呈现超强竞争的态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塑造新游戏规则的重要途径,戴尔、Zara等公司凭借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从商业模式角度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逐渐受到学者和企业家们的重视。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大事,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对于企业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综述内容

2.1商业模式的概念

在理论研究中,每位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而给出相应的商业模式的概念。Morris等(2003)将商业模式的定义为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国内的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而每一种有意义的形态组合称为商业模式原型。原磊(2007)在详细分析了国外研究者的概念定义后,认为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存在逻辑层级关系的。总之,普遍认为新商业模式与过去的模式的相比,往往代表着一种“更好的方法”,而且成功的经营模式还是最适合企业的“最佳方法”(李庆华,2007)。

2.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与商业模式概念研究状况相仿,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 Viseio 和 Patemark 认为,好的商业模式应该由核心观点、经营单元、治理模式、服务项目以及系统联系这五个部分构成。根据Scott M. Shafe(2005)的研究,商业模式的要素归为四大类即战略选择、价值网络、价值创造、价值获得。供应链创新,即改变创造和送达产品价值的方式,主要通过改进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及运营整合来实现;目标客户创新是指企业发现并开发它们营销、销售和分销工作还没触及的细分市场。

2.3决定商业模式设计的因素

商业模式设计过程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配置、价值管理等环节。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价值发现。价值发现是基于企业愿景目标,通过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定位,进而利用核心优势创造市场价值的过程。价值发现是建立在客户精准分析上的关注客户、思维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等一系列理念的应用。(2)价值创造。价值创造研究的是价值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即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商务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3)价值管理。价值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4)价值配置。价值配置是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价值配置是为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有效配置和协同发展。

总之,环境分析是变革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商业模式变革是企业价值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做出的调整,企业要尝试变革其固有的商业模式,才能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从这些论述可见,环境因素应该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设计商业模式要考虑顾客、技术、竞争等一些因素。

2.4商业模式创新

从企业价值用度砜矗欧阳锋认为顾客作为企业的最终服务对象以及利润来源,商业模式演进是基于消费观念的转变,即顾客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性;从顾客价值角度来看,Mitchell(2008)提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以客户满意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顾客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商业模式创新。因为技术创新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取得商业成功,它没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再伟大的技术创新在商品化之前也不能为企业带来满意的利润,企业必须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创新理念和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这样才能不断获得竞争优势。对于商业模式与战略概念之间的关系,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首先,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异质性特征可以帮助公司获得超额回报;其次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由于存在对手的模仿障碍, 即创新租金不会被竞争耗散掉;第三,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专有性和嵌入性特征、并且是难以交易的;所以由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可以持续的。

3、评述

3.1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这些研究总体来看还不成熟,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范畴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交叉或各有侧重。所以,有必要对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现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以丰富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商业模式要素创新研究对企业的实践更有实际指导意义,但研究者往往强调商业模式某一构成要素的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性考虑不够。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企业在商业模式的某些方面获得了改进,但无法达到商业模式整体创新的目的。学者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对商业模式创新实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视角多样化并取得了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成果。但由于成功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还相对较少,且数据、资料搜集存在困难,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仍有许多理论空白需要填补,这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

3.2研究展望

(1)商业模式创新动力与创新时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动力研究可以借鉴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商业创新动力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对企业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创新时机提供指导。(2)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后续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应该加强案例研究工作,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3)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是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进行评估,从而为企业决定是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以及评价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提供依据。(作者单位: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Porter,M E.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79(3):62-78.

[2] 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Journal of Public Policy&Market-ing,2000,(03).

篇1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49-03

当今的企业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国家政策导向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模式。单纯依靠简单的扩大订单量来提高企业收益的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以简单劳动力的堆加扩大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形势下都必须经过转型升级的阵痛,因为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创新。企业的竞争模式可复制性越低、创新性越强,企业就越容易赢得发展的先机。企业竞争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是否具有严谨的盈利逻辑、是否能让公司上下清晰明确领会并贯彻、是否能够持续盈利等,这些都是衡量企业竞争模式科学与否的标准。对于当今企业,只要企业存在就必然面临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企业竞争模式是必然存在的。企业竞争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企业竞争模式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对企业竞争模式进行设计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企业竞争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到企业组织制度的竞争,再到企业核心层面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取持续的盈利并保持此优势地位。因此,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商业模式的竞争。

一、企业竞争的演进

波特将企业竞争分为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种基本战略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

第一,企业间竞争的初级形态往往是在生产上,即只要以低成本快速将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够获得成功。在这种背景下,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成本领先战略也在20世纪70年代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趋势下日益普及起来,其核心思想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第二,在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开始出现,其内涵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完善,即通过差异化战略形成在全行业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战略可以表现在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或者最佳的情形是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

第三,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对专业化要求程度也不断提高,企业定位在以更高效、更好的效果服务于某一更窄范围内的战略对象,从而超越更广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所谓集中战略是指在确定了某个特定的顾客群和产品链的基础上,对其所在市场进行细分并集中攻打。采用集中战略的优势是在针对特定市场提品或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同时还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基本集中战略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首先,市场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不同时期企业竞争战略的形成;其次,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单纯从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的角度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应该同时从内部和外部的适应性考虑市场需求,也就是要寻找更有利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竞争所要解决的是企业获取财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企业的战略和组织能力,是对基本竞争战略的继承和延续。

二、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竞争的概念最早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1939年提出的。他认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表述,但是究其本质而言可以归结为:企业赖以生存的、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一般商业模式的流程包括融资方案,市场需求产品或服务,市场定位,材料、采购、物流,生产方式,渠道,获取利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三个特点:资本是运动的、资本运动是盈利的、资本盈利是持续的。因此,所谓的商业模式也即公司的战略模式。商业模式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企业战略的选择、组织、运行等一系列方面的竞争。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并非复杂的商业模式就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并非越简单越好,只有适合企业特点的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并非简单的商业模式就易模仿,也并非复杂的商业模式就有强势壁垒,关键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垄断性、独创性和持续性。

三、商业模式竞争的特点

商业模式竞争必须立足于顾客,注重从顾客的角度从根本上去思考企业的行为。根据顾客需求考虑如何有效满足它,这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竞争。产品竞争常从技术功能与特性出发,看技术能用来做什么以及潜在的市场是什么。而商业模式竞争则更多的与经济价值相关,与经济可行性相关,不是纯粹的技术特性。

商业模式竞争不是交易方式中某一行为的单一变化,而是一种系统内的多元素的集成竞争。商业模式竞争不仅仅局限于生产体系,也不仅仅是体系中一个元素的改变,它通常是商业模式利益相关者同时行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可盈利的市场领域;不同于传统的创新形态,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短时间不易被复制的特性。

基于价值体系的商业模式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所在的价值网络。基于价值链的创新是指企业围绕顾客的要求,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对价值链进行定位,将附加值高的部分留在企业之中,将附加值低的部分外包,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二是对价值链进行重组,围绕企业的价值目标对价值链的各个部门进行,以对价值创造具有战略价值的部分为中心,对其他部分价值链进行重组。

基于企业所在的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有以下三条:一是创造独特的活动体系,形成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络;二是加强与价值网络中其他成员的联系,形成战略同盟,加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三是做价值网络成员联系的组织者,成为交易的中介或打造交易的平台。

四、企业竞争模式发展趋势

企业竞争模式从最初营运竞争到产品竞争,再到战略竞争,再到目前的商业模式竞争,企业竞争也有从具体到抽象变化的明显趋势,实物的竞争往往是低层次的,理念的竞争才更具有深层潜力。企业竞争形式的不断变化表现出模仿难度越来越大、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先发优势越来越强、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等特点。

当出现市场出现新的变化时,或者说当企业面临新的机遇或者面临严峻挑战时,就会为企业竞争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契机。但是当这种新的竞争模式出现并显现出其明显的竞争优势之后,随即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模仿与复制,因为模仿与复制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创新成本,并且其风险也要小的多。即便如此创新的先发优势不容忽略,创新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先机,而且持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企业竞争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也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针对市场提出的新要求、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解决中不断发展。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企业竞争形式的变迁。

管理是一个更宽泛、更集成的概念。正如商业模式竞争是对系统内多元素的集成创新一样,管理创新竞争也并非只意味着企业管理的某一方面。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企业的日常经营离不开管理,可以管理生产、管理产品、管理员工、管理供应商、管理消费者等等,甚至商业模式也是需要管理的。如果商业模式等企业竞争形式主要是以物化竞争为主要方面的话,那么管理竞争绝对是在理念引导下的人文竞争。管理创新竞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新趋势,是更高一层次的竞争。

五、结束语

任何一种竞争模式的优势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任何一种竞争模式都不可能持久存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赢得长远发展,但问题是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做到持续不断地创新,这更显示出创新的稀缺与弥足珍贵。尤其是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率先开创管理创新之路,谁就会把握竞争的先机,赢得制胜的法宝。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2.加里・哈默,比尔・布林.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

3.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