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15:37: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打破教学无效和低效的瓶颈。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追求的永恒主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而言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注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承担着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阳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例如,教师讲诚实守信,自己却经常失信于人;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或早退;讲努力奉献,自己却对工作敷衍塞责、不求上进,只讲回报不愿付出。这样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的真理性可言,不能使学生信服,这样的课堂也是在“演戏”。可见,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所传导的社会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师这个职业是靠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说话的职业。丰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是一名优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必备条件。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专业知识素养薄弱,仅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造成了对教材驾驭不好,出现“不会教书”“教得很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无效性。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一般来讲,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有关,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合理地组织、设计课堂活动,才能在教学中更善于把真实世界与课程中的相关主题联系起来,同时也更善于把准确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的主体性认识,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内在依据和基础。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一位教师是否具备主体性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政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了解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新课程理念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和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专制”现象,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人人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题,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改变过去被动听课的状态。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题组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总结。结果的总结包括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的途径、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和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因素五个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了解和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含义和重要性。只有1.4%的教师对教学反思不了解,认为无所谓或没必要,92.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选择通过自身反思和通过学生反思这两种途径的教师比重最大,通过同事反思所占的比重居中,而且多数教师是以个体单独反思为主,进行集体反思和对话反思所占的比重小于个人反思。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进行总结发现,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思的内容比较全面但不深刻,缺少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第二,反思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教师,对学生怎么学的反思比较少;第三,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往往是较零散的、朴素的和肤浅的,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证;第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失败“负反思”较多而成功之处的“正反思”较少。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通过在教案中写反思这种形式完成,有31.5%的教师利用写教学日记的形式进行反思,还有约21.4%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停留在头脑中思考这一粗浅的形式。
5.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反思的因素。
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其次是缺乏自觉反思的意识,再次是教学反思的评价制度问题。此外,还有缺少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方法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反映出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W反思已经取得了很多效果显著的反思成果,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突显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前行的步伐。
1.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反思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部分教师认为进行教学反思也就是简单地修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检讨”。甚至部分教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进行教学的有效反思。
2.教学反思在时间上缺乏连贯性。
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行为都是在课后进行的,在课前和课中进行反思的并不多。因此,反思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课前反思”即“为教学而进行的反思”。“课中反思”即“在教学中的反思”,“课后反思”即“对教学的反思”。这三个阶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割裂的整体,因此,教学反思应该是对这三个阶段的反思,反思应是一个连贯性的系统过程。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任课教师,自然也就会喜欢上该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因此,可以从培养师生感情,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入手,让学生信任并且喜欢政治教师,逐步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的课程上来,从而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1)尊重、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树立平等的观念,要用言行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每个人在教师的心中都是平等的、优秀的。不管学生的成绩好或差,成绩只能代表他们的过去,并不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都是好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而使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都愿意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他们争取做得更好的斗志。
(2)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甚至是崇拜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一定要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上或课下遇到的难题和疑惑。此外,教师还要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钻研新课标,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内外兼修,做到优美的外在形象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有机统一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和他人已经有了一定的评判能力。教师优美的仪表、幽默的语言、自然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无不影响着学生,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喜欢和崇拜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信任、宽容以及高尚的品德修养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二、政治课教学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的开放性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础,我们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学习、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过程、主动探究。
(1)课程资源开放。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不是仅供教师进行知识讲授的。教师使用教材应有创造性,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有针对性、实效性。这些参考资料、优秀课件,也应该向学生开放。
(2)教学形式开放。思想政治新课程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主要教学形式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式应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与素养。
(3)教学时空开放。新课程教学活动可根据主题、内容,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或用几个课时完成。在课堂上完成或者安排其他的课外活动完成,这样既给学生的创造性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也给教师的教授留下了丰富的形态。
(4)课程评价开放。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因此学生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都应该得到充分重视。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尺度都会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而慢慢转变。新课程的评价应该更加开放、丰富、灵活。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取。
三、运用知识,升华参与意识
运用新知识巩固提高,是最简洁的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手段。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梳理知识,从更高层次上领会、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这是升华参与意识的一个好方法。而要提高运用的效果,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用兴趣调动积极性
本文主要从各科目的共性方面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进行反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任何新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必须与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老师发现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日子过得更快乐了。我对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也乐于尝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脱离实际,即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往往把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给忽略了,只搞一些花架子,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下来后,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收获。由此不难看出,无论进行何种教学方式的尝试,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收获丰富。
二、合作学习的实现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进行任何新的教学方式或学生方式的实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但应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特征的方式,而不应拘泥于传统和权威。
因此,本人通过对龙州中学261班学生情况的分析,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习惯性地各自为政、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缺乏沟通与借鉴、看问题不够全面、学习效率不高等特点。在这样的班级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经过与学生的多次沟通与交流,共同决定让6-7个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围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收集相关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的道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确实有了不少收获:学生更爱学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更乐于助人了。
三、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文说要通过合作游戏、要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如何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漫长的摸索过程。比如合作游戏的设计怎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何在生活与教学中抓住各个细节和机会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用程序公平来保证小组成员机会均等
小组分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小组各成员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对待,是否实现了机会均等,如何避免小团体主义的产生。这需要公平的程序设计,以保证小组构成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小组成员流动性。保证公平、机会均等的程序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师素质之间的矛盾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加以转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意识,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公平参与的机会。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切实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索,不怕失败。要真正地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不同的个体,处处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其次,要有敬业精神。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还要做比“正常”教学更多的工作。如设计方案、准备材料、教学指导、实验观察、数据采集与处理等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最后,要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通才。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教学。
六、处理好集体教学、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三者之间的时间分配
合作学习方法在一定课堂上比其它的方法更有弹性、更有价值,但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更不要把合作学习看作是对传统的全班教学的全部取代。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匹配。课堂教学时,应视合作学习为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无需一味地强行使用。
七、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
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自主调控、自主反思。此外,合作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
八、合作学习任务的难易要适度
合作任务应该是在小组成员合作努力的基础上能够完成的,任务太难,使学生对合作的力量失去信心;任务太简单,无需合作,个体就能容易地解决,也就失去合作的意义。但同时,任务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此外,合作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个体学习者不可能全部具有的,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才更能引起学习者深层次的沟通。
九、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仅有合作而无竞争,或引导不当,就会产生责任分散、‘社会阻抑’等现象,让一些学生养成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同时又要适时、适度地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让小组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组间的竞争,使小组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成功的决乐,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共同发展。
尽管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但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明显作用毋庸置疑。合作学习作为适应人类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现代人的要求而兴起的一种重要教学理论,虽然诞生仅仅30余年,但其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已经为国际教育界所瞩目。我国教育改革正蓬勃进行,素质教育正高歌猛进,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逐步推广,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合作学习必将深人人心。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而言,随着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研究的深人,合作学习方式和该课程教学融合必将更加深人,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会更加扎实有效,也必将引发新一轮政治课教学教研的,推动合作学习方式与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益。
十、需要反思的其他问题
(一)有效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合作学习的课程资源应多从学生生活中找,使学生有话可说。国内外大事、要事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而我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需要继续研究。
(二)将合作学习的话题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有些话题本身是不错的,关键是如何将其引向深人,层层递进,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促进学生有效互动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必不可少,关键是如何保证互动的有效性,避免不必要的、偏离主题的互动。
(四)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08-02
1 前言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由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于2007年率先试用。他们制作微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更具创造性的是,他们对那些在做实验过程中或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在网络上就广泛传播了,并逐渐被更多的学生接受。翻转课堂改变了高中教育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高中政治教学应该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社会和信息化发展方向。信息社会的教育不仅是利用现代的信息工具,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信息社会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翻转课堂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借助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让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展翅翱翔。
2 通过翻转课堂使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指导者 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主体角色;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资源,这就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师可以在各个阶段(包括学生完成作业、合作探究、知识应用等)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教师需要关注各小组的协作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哪里出现问题,判断是否需要介入并给予有效帮助;还应当对各个阶段做出有效评价,让学生得知自己的得失。
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制作好PPT,录制教学视频,并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哪些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学生完成这些前置工作之后,在课堂上围绕“消费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正确指导和有效评价。
学生角色由接受者变为探究者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自己建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自己做主,掌握学习的节奏,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多次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或者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也不再是完成作业而已,而是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合作探究中,在与教师、同伴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深入地掌握知识。
以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学生可以课前做调查研究,调查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知晓我国的就业政策,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做好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积极参加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主动提出疑难问题,从而达到课堂内化知识;课后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断拓展知识能力。在这样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里,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 用学习任务单破解高中政治教学难题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1]。给学生使用的政治学习任务单包括主题、预期目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任务、疑难与反馈等,具有人性化特点。政治学习任务单能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取得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实效。至于学生是否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学习,则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自、决定权掌握在学生手中。
4 构建学习智能反馈体系和学习资源库
构建学习智能反馈体系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2]。如果没有前置学习之后的有效反馈,学生既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无法确定课堂上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因此,为了推进翻转课堂建设,必须建设智能反馈体系,用数据支撑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教师有效地掌握学情。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学校建构了智能反馈云体系,通过云平台,不仅学生每一次学习之后的数据能够形成档案记录,而且通过数据分析生成每位学生每一时间段的学习曲线。通过对生成的错题进行归类比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学情。
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库 在实施翻转课堂时需要丰富的数字资源,但如果没有系统性、校本特色的数字资源,就会造成很大困难。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靠师生从海量的资源中筛选出具有实用性的资源,会大大增加师生负担。因此,教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教学所需的学习资源,组成资源库。因此,组建富有校本特色的优质的校园资源库就成为当务之急。学校通过建立校园微课网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一个知识点的微课均为3~5个,如果有更优秀的新微课出现,则可以替代其中相对不太理想的微课,但数量始终保持在5个以内。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可以推荐自认为比较好的微课,使最优秀的学习资源能够充实校园资源库。配套学习任务单、文档资料等也可以如此。这样,师生就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
5 定位准确,让教学富有特色
定位学时 教师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采用教学视频进行翻转,如一周两次。这样灵活地选择,将给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尤其是扩大教学视频的使用范围,传统政治教学一样可以采纳。
定位学情 翻转课堂比较适合高中生,因为他们是经过选拔上来的,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尤其是在文理分科后,文科班的政治教学选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定位观念 教师应当有发展的观念,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推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其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亮点。观念的转变来源于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教育多元化。当前很多家长期望孩子成为综合型的人才,这种新的观念逐渐得到扩展。虽然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就已经获得高中的保送资格,但是他们却选择像美国国际学校这类学校,因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认为,在今后的三年中他们不应该束缚于应试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教育的发展,挖掘学生个性的潜能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翻转课堂将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6 结语
通过构建学习智能反馈体系和丰富的资源库,转变观念,设计学习任务单,这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政治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研究“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改传统教育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硬的套用公式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讲理论,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转化,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唤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与兴奋。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当前高中生的思想状况
当今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由单一化向多极化、全球化等方面转变。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向成熟转变的时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又比较强,在这种环境转变的背景影响下便会产生许多新观点、新个性等。同时,高中生自我约束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与艰苦奋斗的意识都比较弱。所以,在多元化环境影响的背景下,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这也在无形中增大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度。
1.2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弊端
在高中这个特殊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这门课上,主要是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大部分都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缺少实践教学,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的良好结合。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或产生逆反心理。也就导致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1.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体制都不够完善,而学校也是会出现不同形式问题的场所,所以学校在解决一些问题上也是治标不治本,也导致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很难有本质性的改变。学校也存在一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心态,这种落后心态,使许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没有受到重视,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
2 “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意义
2.1 丰富了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学会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应新课改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授课模式的“课上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翻转为“课前自学+课堂练习”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翻转课堂”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尝试,它不仅推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改变,让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
2.2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堂有限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与教师和同学共同研究解决课本上的问题,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学生营造全新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才会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目标和最佳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39-02
一、概念界定
(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1]文中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厌倦、反感或排斥的一种消极抵触情绪或倾向。
(二)认知
认知是指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文中所指的认知主要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具有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认知在逆反心理中起准备或导向作用。
(三)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文章中的情感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和心理体验。
(四)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文中所说的行为意向即行为倾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或具体参与某种活动的预备反应或行为可能性。
二、逆反心理的构成
逆反心理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这三大要素构成的。
认知是基础,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行为意向则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2]
三、国外心理学对研究逆反心理的启示
逆反心理,在国外传统的心理学概念中几乎没有明确提及。当前国外学者对于逆反心理的相关或类似研究,现有的大多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而且主要是针对儿童以及青少年群体的。但是,国外学者的以下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还是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的。
(一)“人格发展理论”与逆反心理
1.罗洛・梅的“人格发展理论”。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的人格理论中,他从个体争取自由意识的发展角度,提出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观。他认为,人格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天真阶段。(指婴儿时期)。
第二阶段,即寻求建立内在力量的反抗阶段。(约2~3岁和青少年时期,对于父母或社会规范,个体往往有不服或者主动拒绝等反抗表现)
第三阶段,即日常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个体能够理解以及认识到自身的部分不足或者某些偏见,能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开始学会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但是,在此阶段中,如果出现问题而无法顺利解决时,则时常会导致人格变态或心理不健康等不良情况)
第四阶段,即自我的创造意识阶段。(个体能够不受某些限制的约束而做出自由选择,可以勇敢面对现实并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个体人格的真正成熟阶段)[3]
2.“人格理论”对研究逆反心理的启示。
(1)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青年期,即从不成熟向比较成熟时期过渡。在这一时期,他们会出现生理比较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等诸多矛盾。如果部分大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不适体验或状况,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从个体人格发展的角度。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罗洛・梅的人格理论,在他所划分的人格发展阶段中,第二阶段即寻求建立内在力量的反抗阶段中,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个体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并导致逆反或反抗行为的出现。大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在一般情况下,可能大多集中在人格发展的第二或第三个阶段。
(3)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角度。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某些大学生自身存在或多或少的偏执型人格等人格障碍,他们就可能因为认知上的偏差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容产生较强烈或顽固的排斥、讨厌等不良情绪或学习体验,更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逆反心理,这样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
逆反心理通常可以认为是一种盲目或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它也可以说是某些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发展不完善的一种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要引导和转化这种逆反心理,就需要重视并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逆反心理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最著名的就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每一种认识活动其实都包含着一定的认知发展结构,而影响和支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经验、社会环境以及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其中,平衡是动态的平衡,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这一动态平衡,个体的认知结构才能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平衡作用在各因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4]
2.“认知发展理论”对研究逆反心理的启示。
(1)认知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人的认知发展是有普遍的阶段性的。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生理上基本成熟,认知和情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逐步增强,其认知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
(2)身心不平衡造成的逆反心理。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虽然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可是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还不够成熟,而这两者之间的这种不平衡性就会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当他们面对当前社会多元复杂的思想文化观念时,就可能因为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产生某些认知上的偏差,由此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和困惑、某些偏见或者抵触的情绪和社会态度,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及其行为倾向。
(三)“需要层次理论”与逆反心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又称动机论。他认为,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就是来源于我们的需要,而需要会影响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前四种需要为基本需要,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于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都很重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属于低层次需要。因此,这些低层次需要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消失了。
而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这类需要不受本能支配,也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以发挥人的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属于高级需要,但是这类需要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
2.“需要层次理论”对研究逆反心理的启示。
(1)重视“归属和爱”的需要。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上述前四种基本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后三种成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正常情况下,低层次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和爱。如果某些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照感到不被老师或同学的关心,他们就有可能在心理上找不到归属感,或者认为自己无能,那么他们就不会有较强的动机去提出一个更好的要求,也就很难实现较高的人生目标。
(2)培养较高层次需要,减少逆反心理。目前高校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更好地教育和引导他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的教育者们只有用发展的思维和眼光,才更好地改进和创新教育的思路,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大学生,切实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指导教育他们。
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习来说将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如果某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真正满足学生大部分心理上的需要,以此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减少某些大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出现。
总之,借鉴国外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大学生逆反心理,不但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更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7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说服信息作出的反向的态度反应,是个体心理抗拒信息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定式在特定教育情形下产生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产生叛逆心理的主体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双重人格:他们观察力敏锐,却认识片面,求知欲强而鉴别能力差,感情丰富而理智弱,民主意识强而组织纪律性差,知识面广但社会公德素养差,向真性强而可塑性大,有些甚至还不同程度地清高自负,放纵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表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由于知识的积累和与社会的广泛接触,掌握了较多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则和公式,并力图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生活实践中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新问题。在此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不会轻易接受现存的观点和泛泛的说教。
(2)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情都倾向于批判态度。他们对事物的评价能力开始成熟,不再按照家长、老师、社会宜传的标准来看待事物。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常常怀疑父母的话,固执地要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得出自己的结论。
(3)好奇心的驱使。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有些老师、家长禁止大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
(4)情绪动荡不安。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复杂而又动荡不安。他们的情绪体验来得快而且强烈,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很强的反应,而且情绪动荡显著:时而狂欢,时而悲痛;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心灰意冷。由于这种感受性和兴奋性的提高,他们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扩张、反抗、不稳定和粗暴。
2.客观原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都在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大学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对我们所进行的教育产生抵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还有一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出现问题时,不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导致他们对教育者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比如在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大学生心理被潜移默化了。
(4)大众传媒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本来用来替示人们的内容,被大学生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媒强调新奇性,介绍的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等,也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5)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对于人们的思想问题要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与科学的回答。而多年来有的人在宣传中缺乏科学的态度,有的不喜欢用平等协商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的宣传教育片面化,对“先进典型”给予不恰当的拔高等等,引起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感。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中消极形态的矫正策略
逆反心理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紧密联系,又与大学生独具的心理状况及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相关,同时还与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针对大学生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工作有关。我们应重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并找出转化的途径,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的发挥。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对杜会文化现象的导向,杜绝逆反心理滋生的社会土城
叛逆心理的产生依赖于社会中传统的逆反心理结构的定势的存在。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大学生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的积极、合理的因素。这就需要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逆反心理的克服应该在对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三者系统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三者采取系统而有效的措施。应当运用认知协调理论,不断灌输新信息,协调学生的认知,不断平衡其心理。
2.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教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发因素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社会要求和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工作,他们必须熟知党和国家的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理解执行有关文件精神,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严格要求自己,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表达、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所履行的职责相符,榜样示范,才最有说服力。面向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因势利导,才能激发被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和合作意识。此外,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要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这样才是个好办法。
3.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其行为意向和决策,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多些沟通,加深双方的感情联络和交流,相信在大学生心理上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新的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当前的高中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以及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性造成的。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表面上看,这些内容和版本都是全新的,但实际上教学内容的改变依然没有跟上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不断会有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颁布,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材编写时间的局限性,编写的内容总是不够全面和完整,甚至有些已经完全不符合社会的实际,学生已经厌烦了这种现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高中思想政治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既没有具体的事物可以表现出来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逻辑思维,又没有优美动听的辞藻积累可以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所以,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上多下工夫,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抽象的理论和内容。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从而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学的抽象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接受起来也很是费力,相同的问题和知识,教师反复的重复和强调,但学生还总是错误不断,这就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就要不断地反思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
1.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做相关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上以及课堂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2.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结合所学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因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有一定的渊博的知识,可以给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高中生对学习的兴趣。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反思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生活要经常反思才会过得有意义。一位敬业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的成熟和不断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对于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实现其自身在教学中的自我价值。因此,当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自己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护学生,就是指教师要懂得保护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要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更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赞美,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赞赏或者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可以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激动,从而鼓舞他们学习的劲头和精神。同时,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敢于大胆地提出疑问。
5.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和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性的学习和帮助,共同为这个群体而努力。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沟通和学习,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也很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思考和学习中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地得到发挥。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逐渐的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依据,它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备课前应该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会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深入理解新课程要求的内在涵义,在授课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备教材
一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大纲(考纲)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一定要认真钻研,要分析本节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其前后联系,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图文并茂,彩图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欢。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供求关系这节中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中的需求有弹性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备思想政治教材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读教材,把握课程框架结构,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订好单元教学计划。最后,找准并突破重点、难点,深挖教材的思想性,深挖教材所蕴含的准确含义,认真理解本节课所配备的命题、习题在本节教材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在传授知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的作用。只有找准了重点,才能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方向;只有找到了难点,才能明确前进路上的障碍;只有掌握了关键,才能找到扫清障碍的突破口,才能不使教者和学者茫然。
三、备好时政
时政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重要资源,备时政是高中新教材开发的重要渠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新闻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时政热点,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
选择时政教法时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听广播、看电视、听讲座、教师讲授、模拟新闻会、讨论课、辩论课、时政竞赛等形式进行。具体采用何种教学形式,要根据重点和难点来决定。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主要是品质精神,可采用看电视、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身心受到震撼,再由学生进行发言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课前设计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备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实验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使用条件及范围。然而,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情境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应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五、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备学生就是为了做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及欲望、了解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的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备教学资源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思想政治教材、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如广泛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媒体资源;利用生活中较容易找到的案例进行反思,把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七、备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反思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功能。课后反思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与持续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和改进为自己“充电”,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学识,提高自己的意识、技能、丰富课堂、完善自我、完善教学。
总之,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更新观念,不断探索,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教学中的难点,思想政治课通常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依靠“填鸭式”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此种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与高效课堂的原则冲突。如何建立起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是目前政治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在实际生活中难以接触到,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深刻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是帮助高中阶段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世界、政治的认知方向,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大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主要对国情、社会体制等进行讲授,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实现高效课堂构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发掘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等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手段建立高效课堂。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多是经济、政治体制,对于这些课题,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具有高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授课之前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如讲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的《民主选举》课题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设问:“班长是如何选定的?”学生的回答通常是选举产生,然后设问为何要选某某作为班长,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学习成绩好、人好、长得漂亮”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对错误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个课题。
(二)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师要按课程标准备好教材,研究教材,理顺教材脉络体系,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巩固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实现导学案准备好的知识记忆与理解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自觉完成自我检测题。学生在学习中做预习笔记,把疑难问题勾出来,便于第二天小组间合作、交流。
如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用“中国梦――国家富强”邮票导入,形象地展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国人梦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条件,顺利导出本节课主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梦实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引导学生回顾市场经济的涵义,通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涵义的比较,让学生自主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三)提倡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合作自学,不议不讲。课堂上学生把已做的导学案拿出来互相交流、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面对面地讨论交流,由生生相互解答疑问,使全体学生基本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内容。对学生讨论不清、展示不到位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教师巡视或抽查学生预习和交流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针对目标实现情况和学生活动情况,生成新的教学问题。
2.质疑展示,不展不讲。学生通过上台演板、讲解等形式展示教师设计的预设问题、课堂生成问题、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质疑和合作探究,教师当堂进行点评,使学生对知识清晰而明确。
3.课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即测即改,也可以小组间对改,教师要收集问题,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参与当堂测评,让学生在测评中学习反思,让学生在评价中归纳总结,让效率在评价中提高。
政治课堂效率主要体现在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活动让每节课的重难点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完成,政治课不能成为说教课,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通过政治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我运用时政热点让学生合作探究,先播放日本“3.11”地震两周年之后日本复兴之路仍漫漫,再通过《美好新家园》邮票展示我国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成果。这样自然而然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重难点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小组竞赛形式当堂检测,以便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政治老师不要讲得过多,而要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合作,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三、课后巩固练习查找问题
学生做好“一个反馈,两个巩固”。及时查找未清问题,并向学科代表反馈,由学科代表向任课教师反馈。做好知识记忆与学习目标的复习巩固;做好技能应用与拓展、思维探究与创新、情感体验与感悟、学习目标的巩固练习。教师做好“两个反思,一个辅导”。即课堂之后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查找未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批阅作业之后反思学生理解巩固情况,及时查出须反复强化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或者课外时间进行辅导,对未落实、落实不到位和必须反复强化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四、改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在国家实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难度相对未改之前有所降低,提高教材价值性,由于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接触社会,教材部分内容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难以弄透彻,因此考试内容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目前,以分数高低作为评判标准,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对试卷进行策划时,需要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符,将打分评价标准转变为甲乙丙的评价方式,教师将学生平时表现与考试分数相结合评定,可能会收到一定成效。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目标的实现,需要高中政治教师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尤其课堂以外的如国内外的大事要事、焦点事件,及时捕捉大量有效信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信、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文科课程,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提高成绩。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师资配备都不及技能性课程,教师也只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恐惧感,此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端正,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加之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无味,教师若是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根本无法吸引学生,学生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第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比较强,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教学方式单一、传统,老师往往就是就课本知识讲课本知识,只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灌输,很少考虑高中生的现状。一方面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没必要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这就更加使学生不愿意学习了。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是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必要的转变,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政治教学环节的处理艺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政治教学环节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相比,难度增大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大部分政治知识都比较抽象,教师要将知识简单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堂导入至关重要。课堂导入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采用复习的方式进行导入,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导入等。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再进一步延伸到生活实景当中进行导入。例如,当学习到“信用工具和外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开展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大致认识到货币、商品的知识。并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的发展中,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出现了哪些新的流通工具,将旧的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融合,通过旧知识来掌握新知识,使新的知识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知识复习。大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都将复习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而多数学生的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复习是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在课堂上使用几分钟来回顾知识,与学生一同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容易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新课文时,其实是知识的一个衔接过程,通过温习旧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状态当中。例如,当学习到“收入与分配”这一课程时,首先让学生回顾生产与经营的内容,再让学生了解个人的收入与分配是如何进行,并且如何实现合理化、公平化,掌握多种分配方式。让学生回想自己父母、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个人收入是按照哪种分配方式进行,这样可将知识简易化,可将抽象的经济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更容易去接受。
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详细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方法的不断丰富和优化,防止出现空谈理论的教法,要着眼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学会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对理论学习的认同感,引发共鸣和反思。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各种现象,从而丰富、验证自己所学内容,提高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把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改变现实不良行为的目的。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育效果好或者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要加强建设一支高质量、综合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者,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优秀引路人,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使命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吸引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可以为思想政治课堂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提供可能,教学模式上的改进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及质量作用显著。
创新高中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同学生的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素质教育等结合起来,为学生心灵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