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15:37: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1、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爱护有益的动物》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 :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 ─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二、激发兴趣
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达到30%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深入思品听课中不难发现,有23.2%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9.2%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有注意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为此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画面,边听配乐录音,听后请学生讨论:天真的牧童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求助?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继而提示课题。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不排队在你前面插队时;(2)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要使儿童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罗杰斯语),让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1、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进行变革,发现新问题。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例如教《科学造福人类》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后,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20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设想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有的说,到那时,人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宇宙中;有的说,那时的人比现在健康长寿,因为医学发展到能成功克隆器官和置换器官;有的说,那时已没有废物,因为所有的排放物都是一种生产的原料,形成原料链——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畅想美好的明天,奠定了创新未来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走近世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小学科学课教学更是如此[1]。下面,笔者将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良好推动作用。
一、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实验,优化课堂结构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认知事物的重要手段。课堂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在实验中,总是有些实验效果不太明显,从而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实验,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解“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笔者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的过程,于是在教学之前,就用手机先将实验过程录制了下来。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时,学生们根据观看的实验过程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堂课的知识难点。又如,讲解“电”这一单元“简单电路”一课时,要让学生学会组装简单电路,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动手操作而让学生在讲台下边看,学生不仅看不清楚,而且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笔者运用现代技术,把干电池、开关、小灯座、导线、小灯泡、电池盒等材料放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操作示范,学生看的清晰多了。教师把讲授转化为演示,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现代技术,化静态为动态,丰富感性认识
小学生好动,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静止的教材活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现代技术,把静态的教学手段与动态的音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智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凝结”一课时,凝结现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静态变化,要形成概念十分困难。因此,笔者制作了一个关于蒸发的课件,让玻璃杯内的小水珠长上翅膀飞到冰冷的玻璃杯盖上,从而凝结出一滴滴的小水珠。这比起仅靠观察插图来说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运用现代技术,化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科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如果空洞地以分析、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致来。此时,如果将现代技术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快乐地、轻松地学习。比如,在讲解“叶的光合作用”一课时,光合作用现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使叶的光合作用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直观了解光合作用。在视频中,先展示光合作用过程,突出表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叶中的叶绿体把从根部吸收上来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加工成养料和氧气,并利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示“叶绿体工厂”的加工过程。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四、运用现代技术,化宏观为直观,提高观察效果
适时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如,在讲解“食物的消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视频或者动画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化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运用现代技术,增加课外知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学生很感兴趣,希望能够继续“挖掘”。如在讲解有关化石的内容时,学生很想了解更多有关化石的内容。为此,笔者就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课时量。学生根据“化石”这一大主题,确定自己小组想要研究的小专题,来到学校电脑室上网查寻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制作成演示文稿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六、运用现代技术,能将知识点系统化、整体化
学习完一个单元后,笔者都会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梳理,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这时候,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再合适不过了。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过,在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万不可喧宾夺主。教学中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应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固有面貌。
1.计算机科学技术地位日益突出
1.1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现代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国家的竞争能力强弱也逐步从经济实力等硬件方面转为教育、科技和知识的比拼。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计算机技术当做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和优先发展目标。
1.2我国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早在90年代,教育部就明确了基础计算机技术要从小抓起,从中小学做起。因此,计算机在中小学发展迅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一大贡献,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老师和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枯燥无味的讲课内容和单纯的书本内容转化为动画和电脑格式,一方面让课堂变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供了学生的上课效率。二是,远程教育的开发。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上开发的远程教育可以说是教育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是,远程教育解决了教育空间限制,由于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不平衡等原因,教育水平在不同地区差异化明显,特别是师资力量。远程教育的实行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远程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远程教育将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和传统的老师填鸭式教育方式对比,远程教育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远程教育过程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录制的声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主决定学习范围和学习的进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
2.现代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
现代教育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日益增加,教育事业获得的长足的进步,在很多教育基础领域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的日益解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对我国现代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现代化教育要想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2.1 现代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关系是现代教育能否发展好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理论界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思想,量化发展思路,同时坚持马克思基本理论思想,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从单纯的课堂为主,老师主导,学生跟随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教学为主,学生主导,老师指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2.2 积极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生个性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民思想等因素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普及率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狭隘主义,将优质的高校讲课授课资源上传到网络媒体上,并免费想公众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水平,努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上学习通道。现代教育已经从以前的口耳相传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计算机辅助,老师提点模式。但是远程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学生又是处于多玩好动的年龄,耐性不够,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努力研究如何做好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生自主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3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要具备新知识,新内容,如果单纯的校园只用校园网络进行校园教育,在接触社会发展新方向,新领域的知识方面就会有所欠缺。但是网络具有复杂性,思想潮流比较多而学生正处于人格培育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侵袭。因此在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的同时必须要做好计算机技术研究,确保学生接触的是正面的积极的内容。
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育模式,创新了教育方法,扩展了教学内容的传递方法,为教育体系增加了新的血液。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3.1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将枯燥无味看课本勾画,老师讲课,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生动活泼的网络教学,积极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远程教育更是起到了优势互补,平衡教育差距的作用。而且在培养了学生自己搜集、分析知识的能力和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就有突出的贡献。
3.2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条件下的学教并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老师的授课,注重课题教学,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课改的呼声,教育体系又出现了重视学学生自主学习忽视老师教学的现象。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一大研究方向,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以及对学科发展的眼界,单纯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好处。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很好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条件下的学教并重的局面。
3.3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和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我国的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单纯靠国家财政补贴形式,发展周期比较长,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特别是远程教育在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实现资源互补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一是,国内高校和有关的教育机构部分已经开通了远程教育课程,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轻易找到这些课程学习。二是,国外教育机构入驻中国市场,丰富了我国远程教育市场资源,三是,远程教育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提高,网络教育平台数量增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
总结语;
网络教学是全球化教育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方面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会进一步的深化,未来会有更多的实践成果应用到现代教育中。必须认真研究计算机技术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网络教学方式,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付东.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蒋婷.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The func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ubject teaching
Guo Liping
【Abstract】The writer has expatiat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ubject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arousing students’ think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ypical examples starting from our school us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push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teaching Function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传输,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的形象化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1.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了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多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使学生学好有关西方节日,英语老师组织学生布置场景,让学生真正体会西方节日的过程。为让学生学好“过去进行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圆周曲线时,利用《几何画板》作图,探索轨迹的形成过程,获取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另外,以学生为本,把有关轨迹问题的知识融于问题情境中,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3.现代教育技术的虚拟效果真实贴切,化微观为直观,化想象为直觉,化抽象为具体。“质子的发现”属于微观领域的知识,这一实验无法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中完成,传统的教学只能靠挂图进行,学生难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清晰的分析。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4.现代教育技术为激感与开拓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和谐发展。以《荷塘月色》为例,为让学生真切地体会文中的美景,教师从网上下载了相关图片。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学生思维的发展,将图片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有亲临之感,使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得到和谐发展。
5.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对立统一。以“函数的图象”为例,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多媒体课件直接展示曲线的变换过程。课件操作简易,便于学生参与。灵活多样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中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数与形的相互印证,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6.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具体化。以课件《地球的自转》为例,课件编辑了地球自转的有关AVI影像动画,生动直观地解释了自转方向、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地球形状等宏观现象。动态的图象与画面,让学生容易区别自转周期的恒星日和太阳日,分析晨昏线和昼夜半球产生的原因,真正理解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地球两极稍扁及赤道略鼓都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地球运动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模型,把宏观的现象具体化,抽象的物质直观化,动态的过程形象化,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7.现代教育技术使音乐欣赏课变为真正的现实。多媒体课件《管弦乐曲》方便地帮助学生认识管弦乐队中四个固定编制的乐器组和“特色乐器组”中各项乐器的性能和音色特点。在主界面中设置“体裁介绍”、“乐器介绍”、“作品简介”、“思考与练习”等四个按钮。任意点击其中按钮,就可进入某一次界面。在设计方面,着意使课件具备有师生双边互动的功能。
8.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化学的实验教学。原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的基础。其反应中所涉及到的电子的得失及移动过程,是悄悄地进行着的,肉眼根本看不见。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小圆点虚拟电子,设计动画,让Zn板上失去的电子沿着导线移动到Cu板上。两个小圆点就是两个虚拟电子,它们一起在Cu板上与H2SO4溶液中的两个氢离子结合,形成了H2,气泡就从Cu板上冒出。生动形象的过程,使学生容易明白原电池的原理。
9.现代教育技术使历史镜头在学生面前重现,使学生品味到历史的真实感,发挥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学习《三国鼎立》,插入“火烧赤壁”电视片段,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加深了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理解。真实的战争场面以及音乐的烘托,渲染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许多教师,其中有许多教师的观念仍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而不是深层次的思考。他们仍然认为不管什么课,只要在课堂上或多或少的用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更有甚者认为只要使用网络引用了一些网上的资料,那么这节课就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整合,而不是从实际课程的具体需要出发,考虑应该应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最好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把过去的“教死书,死教书”变换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或者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而已。
专家强调,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其次过分的强调和夸大了现代教育技术,而忽视了课程本身。
还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课,也不考虑课程本身的具体知识点和内容,都要牵强附会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听完他的课以后,给学生和我们这些听课教师的感觉,好像这是一堂信息课。还有的课更好像是学生在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操作者。因为他把这节课所有的内容、知识点都做成了多媒体课件,整堂课中学生和我们只看到了他如何操作那些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讲解。这样的课从何而谈教学艺术,从何而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课件做的过于富有艺术性和欣赏性了,而他要讲的是一堂化学、物理或其它课程的实验课,一方面,这些课件脱离了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这些课件做的太过于华丽,分散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知识点的注意力。
专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应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融合,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有机的整合,确实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最后,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技术设备操作技能上的欠缺。
有一次我在中小学听课,教师讲的非常精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运用的也是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的激发了出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不觉的被深深的打动,陶醉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可是突然,那位教师不小心的碰了一下鼠标,他的课件马上进入了下一个内容。然后那位教师赶紧又切换到前一个章节,手忙脚乱的忙了半天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前面的内容,学生们也一个个的跟着看了好几分钟,当老师再讲解的时候,刚才的学习气氛已荡然无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再也找不到刚才的那种全身心投入感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学科教学引入了整合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好每一节课,首先我们教师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技能,具有信息化环境中教与学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终身加强专业训练,习得专业技能,提高从教素质,关注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从而使我们始终具有较高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材和学生事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往往显的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偏爱性。但是由于科学课程实际教学时间比较少,教学的环境也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科学课的实际趣味性或者探究性很难被发挥出来。进而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懈怠感,整个科学课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出来。所以现阶段教学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对多媒体工具强化科学课趣味性做探究,以培养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最佳的前提。例如在《植物》这一章节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网上下载各种美丽的植物图片以及相关地区的风景图片,进而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现这些让人着迷的风景。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植物单元学习的兴趣会逐步的增加,对于探究植物生长奥秘以及风景形成的独特技巧将会有更大的热情,进而整个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有了良好的前提,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发挥得到了保障。
二、以多媒体教学工具优化科学课程的展现形式,促进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非常复杂而有趣的知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往往不能简单的通过语言描述或者插图展示来进行。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无法对科学知识做立体化的描绘,整个课程的教学模式显现的非常枯燥。在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对科学课的知识展现形式进行优化,即通过科学课相关知识的立体化展示,来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动物生长周期》课程教学下,传统的课程教学时间无法真正满足课程对动物生长过程的描述,教师只能借助教材的插图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描述,整个课程教学显得非常的枯燥。而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或者暑假备课过程中先对蚕的生长过程进行拍照或者录影,并制作成为电子课件。而在课程教学时,教师就能够直观地为学生展现课程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蚕这种动物从出生到成茧的整个过程,进而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作用,丰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科学课程的知识不仅仅在于教材中有限内容的讲授,很多时候,教师要想真正的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就要尝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研究,以保障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让学生能真正地接触生活中的有效知识,以强化学生对于实际知识的拓展应用。例如在《天气》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课程内容以及利用云判断天气的技巧外,还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与天气相关的儿歌和谚语,并在课堂中以教学录音或者教学小视屏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播放。这种形式下,天气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而学生利用基本所学来判断天气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和网络时代。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变革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多媒体被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辅助教师传授知识,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英语能力的培养。这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将英语教学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通过计算机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技术。它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的特点。它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1.利用音像效果,突破课堂教学启发引入关
引入新课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上来,并建立与以前的知识结构的实质性联系,在常规教学中要做好这一点不容易。而如果借助多媒体,提供色彩鲜艳、图象清晰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通过仔细观察幻灯片投影放映,启发思考,唤起与以前的知识的联系,在比较与联系中提高了理解力。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可以利用动画、图形及图象变换的功能,使教材中静态图形动态化,以揭示图形、图象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得以顺利解决。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以直观、形象的声画资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3.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高密度,大信息量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在教学的新授阶段,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模仿而达到熟练程度,学生在大量听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而得到理解,把语言项目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练习阶段,制作一些画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同时配有习题性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进行质优量多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 。
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教育要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时代需要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综合性人才,每位教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应深思并探索的。下面我谈一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点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所学内容上。
2.动手动脑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限制,课程改革后某些教材内容无法形象深入地展示给学生。而借助多媒体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使学生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青少年的这种需要更强烈。只要满足了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充满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以上是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一些认识,我认为只要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师能将感性材料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相结合,创造广阔空间,活化英语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33期
[2]《中学生英语报》 2012年12月2期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已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面学具,通过自己拔时,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我问:把8个分成2份,有几种摆法?我先让全体学生用小塑料棒动手摆,有的摆成1个和7个,有的摆成2个和6个,有的摆成3个和5个……我利用投影出示了4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渡,理解“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我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按照惯有的模式直接讲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去记。在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环节中,我先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小木条,并在两端打好一个孔,用来灵活固定,也有用塑料条来代替的。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合成可以活动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这样一个动手制作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手工课,可同学们兴趣特别浓,这也让数学课堂变的轻松起来了。完成后,我请同学们用双手去拉伸这两个图形,并把得到的结果告诉给你的伙伴们,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相同?结果是什么?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老师只是适当的组织了一下教学,从制作到实践操作并且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拉伸不易变形,而长方形则有相反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几加几”的教学中,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两个拟人化的小方块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屏幕上,并在原地跳跃、翻滚,接着音乐停止,传来“嗨哟,嗨哟”的声音,小猴子推来一个小方块,然后这个小方块跟小猴子说了声“再见”,与原来的两个小方块手拉手一起跳跃、翻滚,同时从小方块的动态分布上逐步出示算式2+1=?。使用这个课件时,我引导学生把动画和算式结合起来,说说数量关系。由于色彩鲜艳,小方块模拟人体动作跳跃、翻滚,并配上了音乐,学生仿佛看了一场动画片,注意力被吸引,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互动平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1.信息技术是师生互动性充分发挥的最佳操作平台
体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课堂,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应当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这些仅靠教材和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运用网络知识,接受远程教育和通信交流。作为独立个体的体育教师往往存在着在进行自己擅长的内容教学时,会讲解精练,动作示范规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很快,反之,则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方法的老化,时间一长势必会违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则会使这样的问题变得较简单。比如:因专业所限,我对排球运动的了解、掌握都有限,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然后对网上所收集到的文字、声像素材,请求校信息技术课老师帮助,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处理,再运用相关件Flash或Powerpoint做成教学课件,课前在校多功能教室进行播放。当学生看到优秀运动员完美的技术动作时,很大程度上激起学习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一改过去中学女生对排球不感兴趣的现象。
2.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间接兴趣
信息化网络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广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间接兴趣,查找学习体育知识。比如,《支撑跳跃》这堂课,我首先搬出上课器材(跳马)时,学生们的气氛一下子沸腾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那些活动能力较强,灵活性好的学生。忧的是那些体形肥胖的、运动能力差的、胆小的学生,他们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并且在轻声的议论"这么高啊!怎么跳法?"整堂课并没有真正体现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在利用雨天时间,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让学生查看与"支撑跳跃"相链接的网站,了解、学习支撑跳跃知识。激发部分学生对支撑跳跃的间接兴趣,而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是以间接兴趣为主。尤其城镇中学的女生怕吃苦、不愿活动,想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激发他们间接兴趣的目的的。我个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这样的事例,多数女生体质较差,对实心球课很不感兴趣,看到实心球手就软,每次实践课教学不是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而是嬉笑着很随便地"砸"球,直接影响课堂练习效果。怎么办?我在备下次课的内容时,把我讲解的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和上步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动作要领设计成PPT课件,利用室内课,让学生复制到个自计算机中,然后运行该课件,认真阅读。结果部分学生主动向我请教"超越器械"的意义,发力顺序等。再进行实践课时,个个都能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投掷,尽管投掷距离不远,抛物线不高,但是态度都认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间接兴趣。
3.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考虑最多的是完整性、系统性,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较少考虑学生的要求,失去了教材本身所具备的娱乐性的魅力。教学过程只注意环节和部分,课堂气氛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氛围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很难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跳板。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新课程的整合,从学生学习的内因入手,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强调教学内容和方式体现课程的时代性,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提出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中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帮助学生实现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课程的重新认定标志着我国美术教育观一次质的飞跃转变,从两方面体现了“人文”特征:一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培养学生形成“美术素养”;二是从传承文化而言,使学生了解文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并认识多元文化,参加全球性的文化系统。
“课程目标”中也提出:“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其中“美术素养”是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相关知识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法、思维、表达、设计、审美、态度等个性品质。
由此可见,高中基础美术创作教学,绝对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了画画就实施了美术教育,应体现人文特点,改变以往在技能上以理智写实性造型为目的,在知识上脱离美术自身规律的美术教育观,应尊重学生在艺术中的多元直觉表现,在技能基础上通过学习美术语言、美术形式规律,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提高美术素养。
二、高中美术创作基础的体现
1.美术鉴赏教学环境下的创作课
根据几年来的鉴赏教学实践采用鉴赏教学与创作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力。技能课教学从小学、初中一直沿袭到高中新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创作教学活动,使之融入鉴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呢?这是值得探讨研究的
课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普通学校视觉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今天已成为代表美国当代普通学校视觉艺术教育总体趋势的教育观。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学“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缩略形式DBAE。该理论把教学分为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这四个领域,主张各个领域的融会贯通。指出艺术创作与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活动是有机的整合,艺术创作不仅会提高学生理解作品水平和鉴赏能力,而且还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美国艺术教育理论家阿尔伯特威廉・莱维在《艺术教育: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中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因此,首先必须使学生对艺术材料以及驾驶这些材料的各种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没有一定的创作经验是不可能欣赏作者所具有的直观的美感特征,或作品形式关系中力度表现和微妙之处。并明确规定普通学校的视觉艺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是普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与我国现行提出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相通。如杜威所言,艺术不再仅是装饰性的“文明之客厅”,而是通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和揭示的人文价值的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来陶冶人性、规范人性、完善人性、塑造人性,最终培养和生成人之为人的文明意识。这种以美术创作首位注重人文特征的理论,值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尝试与借鉴。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及原有的鉴赏教学模式采用“创作(原因、感觉)作品感知(描述、感觉)作品理解(形式、内容)作品评价”来进行有效地教学实践。那么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作品与评价活动中呢?
案例分析:以《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中的一幅画《呐喊》为例来进行尝试分析教学。高中是人生的转折期,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人生充满着憧憬,充满着想象力。极富有幻想。有效地使用创作教学,可以激活他们原有的创作能力,在创作教学中,虽然有些学生技能上出现停滞的现象,却掩藏不住创作想象的思维,创作的随意性,有些作品看似荒诞,细看后却又合乎情理,这也许是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实践的内在潜质和动力吧!我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不能埋没他们的创造力,主要是情感的培养。
在鉴赏《呐喊》这幅画时,我先不出示作品,只是在黑板上写上“呐喊”两字,让学生运用素描、绘画或声音、肢体语言来进行美术创作,亲自感受人生中惊吓、恐怖、郁闷、激动或兴奋时发出的呐喊声。完成后分组展示作品,有的用行动艺术组合,有的用绘画语言表现,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分析自己创作作品的原因与感受。学生表现的都非常兴奋,这是教学第一阶段的创作模式,也是课的导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作品感知阶段,利用图片或多媒体、电脑屏幕,将蒙克的作品《呐喊》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视线无意地引入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感知作品中人在呐喊时表现的特殊表情,这时学生潜意识地把刚才自己的创作与屏幕上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内化,很快明白画面的夸张符号形象,这就是情感以内化的结果。不过要深入理解这幅画,就要进入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对画面形式语言的理解,如画面上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红、蓝、绿、赭石的线条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血红的色彩组成蛹动的蛇虫,给人造成不安感。在流云与桥身的横断之下,形成上宽下尖,还有如画面的斜线形构图,人物黑色衣着与苍白的面孔形成的强烈色彩对比等都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从画面寻求形式感觉内容外,教师还有必要将画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特点有关的历史资料等讲授给学生,以便学生更深的理解作品。最后是作品评价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认真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最终价值判断。如,有的学生喜欢画面的流动与色彩,使人从中获得压抑的,也有的或许从中联想到苦闷悲凉的生存状况。因为每个人爱好都不一样。所以任何人,包括教师都不应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学生。当然在某方面涉及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等高尚道德取向时,教师应该有责任让学生表现一致性。
“以技带情”的教学模式,美术创作可以在各种美术鉴赏活动中进行,如,让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对作品形式构成关系作出分析创作或临摹作品等,教师应在不同的鉴赏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创作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
2.“以情带技”创作模块下的美术创作课
高中美术新课程目标为:“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等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高中阶段创作模块下的创作教学,并非是专业技能训练,而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美术创作,让学生尝试并体验美术创作过程,作品鉴赏作品创作鉴赏评价(作业),因此,采用“以情带技”的教学方式。
以情带技的教学过程,顾名思义“情”情感,“技”技法,就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带动学生进行技能创作。由此可见,高中生的创作题材应该是他们最想表现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或某种思想观念,素材应来自于自己的照片、速写或收藏的图片资料等。让他们迫切希望表达自己想法的心理驱动下,运用所学美术语言视觉化地表达出来,甚至为了表达而积极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美术技法问题。
例如,在教学《乡土民间剪纸艺术》时,让学生先了解我国当地的特色,播放民间艺术特色录像,包括民间艺人的作品与介绍,特别是当地剪纸艺人的作品欣赏,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主动尝试一下,接着教师讲解制作过程,学生尝试剪纸创作,最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之间互评,让学生从中了解剪纸艺术的形式美。作品形成也许不成熟,但激发了学生感受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体验心灵的愉悦感,这就是以情带技的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创作教学,不管融合于美术鉴赏教学中,还是在创作模块教学中,绝不能沿袭原有中国传统技能教法进行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尊重学生的成长历程,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应融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所提的“人文”培养“美术素养”教学中,教师应肩负起伟大的使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2]张道森.外国美术教育史纲要讲义[M].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办公室,2007.
关键词:艺术;林园设计;科学结合;
一、科学立意与布局
在我国古代的林园建造当中,人们通过对园林景观的布置来表达其自身的情感和特殊的意义。他们依据林园建造过程当中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赋予林园中的景观以艺术化的概念而在这个阶段当中,道家的思想就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的艺术讲求的是“意在笔先”,所以我国现代的林园的设计思路和关键也收到了意的启示。尽管对意的理解会随着人、场地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偏差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对林园的艺术设计目地却是不变的。而造园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用一种和绘画艺术完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一定空间当中的空间使用和情感的艺术。而要完成这种艺术的表达就需要从造园的思想和实践着两方面解决。
我国的建筑大师童离就曾说过:“造园要素:一为花、木、池、鱼;二为屋宇;三为叠石。”在这其中,第一个的要素就是自然的因素,第二个要素是属于人工所造的事物,而第三个要素则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在这些基础要素当中就能产生一种天、地、人之间相互和谐、互相统一的效果。这样在造园的过程当中就会形成些最基本的美学效果,我们可将其概括为:得体合宜、含蓄丰富、寓情于景。而这也体现了一种基本的林园环境和设计观念。
不论是古典私家园林的设计还是现代的景观设计。其“经营的位置”都会是首要的造园原则,空间的关系是园林环境设计当中决定性等等因素;而布置与调整空间当中各个景观之间的关系就是林园设计的一项具体的实践。例如,在景观的设计当中出现太多的建筑物,就会产世俗的气氛会破坏景观的环境当中应该具备的闲适气氛;而如果缺少了回廊、亭、榭等附属的建筑设施后,人们也必然的又会觉得心中不适。例如:空间的构成序列,空间视觉的联系,中心地带景物间的距离,开放和围合之间的比例,光和影的对比等等。总之,就是要创造出适宜的空间效果和层次清晰的空间系统,
二、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
空间延伸使得悠闲地园林空间当中,方寸的天地之间也可以体会到空间丰富的变化,而满足身处园林中人的不同的行为与心理上的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丰富的想象力与高超造园的技巧来处理林园空间的分隔。如,拙政园当中的小飞虹,其一道长廊横跨于水面,将池中之水分为两部分。从较大面积的水面那方看过去,长廊就好像是透明的屏风,而长廊的另一侧景色则掩映其间,从而丰富了林园空间层次的关系,产生景深。而较小的一侧水面则是相对封闭、安静以及私密,是用来休憩、谈话、饮茶与静心养神的。而“小飞虹”的本身功能也非常的简单,其不过是供人们行走的桥而已,可是其景观设计手法却使得这座简单的木桥产生审美的体验。由此可见,空间延伸和分隔也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技法,它也是一种景观设计的美学。
当然,建造成功的林园内部空间也并不就意味着和周围的环境形成相互竞争,甚至是破坏了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深刻方式来将环境当中的不利的条件转变为为有利的条件,使其主体的空间和环境能形成和谐的、共生的关系。
三、空间中虚与实的科学布局
虚和实是抽象而又概括的范畴,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大凡在诗词、文学、绘画以及雕塑等等的一些艺术的领域当中都可以遇到虚实之间关系的处理。从空间理的论来说,园林的空间就是一个完整的三维形态,它包括了园林构成的实体要素,也包含这产生在这些实体要素之间的虚体,即负形态。虽然我们也不能肯定,在古典的私家园林造园者当中已有了虚空间意识,但也并不能主动的去加以运用,以此认识负的形态也是入类意识的进化姿态。而现代的空间理论也将人类的意识表象化,从而使得无形的空间变为有形化。而我国古典的私家园林当中“虚”所指的就是一种心理上对于负的感受,它可能会是并不存在的,但是它还是以通过实体要素形式之间的关系感知到的。
老子曾经说过:“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腑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一辩证的思想就将“无”的概念表达为“有中生无”或是“无”是事物能发展的动因。在此,‘无”就是指的空间上所表达的“空无”而并非是虚无,它是有意义和有作用的,与设计中的空间感相联系。根据道家哲学思想,空间是由一定的事物构成的:门、窗和围合体,亦即“有”。事实上,所谓的“无”是丰满的并表达了相当积极的意义、功能、行为和可能的美学观念。
我国古典的私家园林当中虚和实是对立的表现关系。如;以山和水来讲,山酒表现为实,而水表则现为虚,所谓的虚实之间的对比也就是通过林园当中山和水之间的关系所求得的。文震享在其《长物志•水石》当中就写出了;“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的林园设计要素。而我们在联系到私家园林中空间的特征来看,还能够补充两句:“山令人静、泉令人清”。而这种石古、山静与水远、泉清也正是反映了山石水体在林园设计的空间运用当中各自所体现的特征,而石重水轻就是人心中的定势。也正由此,在由山石水体所产生的各自相对应的林园空间里,这种对空间的控制或是部分的影响,也调节着各自周边中虚空间的艺术气氛。而当山水环抱时,二者之间的立场就发生了关系,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寸等等。水清致远、山石的凝重、幽静的性格会烘托出实体和虚体当中相扶相生的气氛。这也是私家园林当中空间整体的生成以及虚和实当中空间的关系,它也不仅仅的表现在山和水所组合的关系之上,还会表现在林木、建筑以及地势的起当中。而这种实体的力象与表情对虚空间影响也往往可以体现出空间意境之美。
纵观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也总是在为自己所做过的事去付出应有的代价。我们也总会发觉在自己所住的城市和乡村当中,其公共的景观、私家的花园,甚至于自己的家中也总是缺少一种十分微妙美之体验,景观的设计师,其责任并不总是要在空间当中强加上一些被认为是美的东西。在景的观设计领域当中,对所谓的丰富性与亲和性的片面追求也并不总是正确的,成功的景观设计也必然首先是和谐均衡的,体现出优雅的、含蓄的原则。
四、结论
林园的设计要求就是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植物为毛发”,每一代的设计师,总是要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创造其自己的林园艺术的里程碑,但传统的文化总是如影随形的到处可见。其我们也是要寻找中国古典园林当中的共性,以寻求中国人在历史、文化、地域、气候等方面所形成的共同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诚.林园设计的美感分析[J].设计杂志,2007.(2) .
[2] 杨欣.科学指导下的林园设计[J].科普杂志,2007 (3) .
[3] 马勇.徐长玉.林园设计的趋势分析[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4] 张爱军.吕亚男.林园设计的科学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06 (9) .
[5] .现代林园设计[J].当代中国研究,1999 (4):116 .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47-02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正在悄然而至。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革,也必将对教育观念的更新产生巨大影响。过去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教不重学,结果造成高分低能即,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实际能力缺乏。而现阶段,伴随着投影机大屏幕、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网络等引入教学,。老师和同学的沟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资源得到共享、信息量明显增大,同时网络为我们提供协作学习的平台,我们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新教学方法提倡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探讨和研究为中心”。在此环境下,教师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游刃有余,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 眼科教学变革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1.1 “教育观”的转变
当今教育应基于四种基本能力来开展,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即当代教育的四个支柱。这种环境下,学校教育的功能应成为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促使学生社会化的教育和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教育[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功能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教育任务执行者的教师,其教育观念必须与大教育观相吻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型而非单纯知识型的人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1.2 “教学观”的转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声、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载体,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器官,挖掘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效应,强调学生的“学”,主张学习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外界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教学过程更加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知识意义的情景与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支持,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的进行过程中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任何时间里都可以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比如授课过程中经常开展在老师引导下的讨论,进而过渡到学生之间的讨论。
1.3 “学生观”的转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更多的扮演顾问和向导,充当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1.4 “教育教学评价观”的转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里,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学管理不应继续将中心环节放在对人的管理上,而应当重视和加强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管理[1]。具体说来,就是既要考查知识,也要考查能力和技能,还要评价情感、态度和习惯;既要考查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要考查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客观评价,也要有主观评价'即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同时,还要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评价。
1.5 “教育信息技术观”的转变
教育信息技术是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的独立的学科是一门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和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科学。教师要树立系统的教育信息技术设计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关系、媒体、策略、资源、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重视经验技术的同时,同样重视信息技术,确保信息技术在经验技术的约束下充分发挥作用。
2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则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用它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眼科教学模式。眼科临床课程分理论课、见习、实习三个阶段,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非常丰富,然而学生却不见得能完全掌握一整套教学内容,形成老师所预期的知识体系。同时,眼科临床教学还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资源紧缺、示教病例缺乏等问题。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眼科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临床情景教学课件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可弥补传统临床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临床情景教学课件
教科书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是对其普遍规律与特征的总结,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是一种“去情境”的教学方法,将疾病的知识从具体病例中抽象出来,成为概括性的知识,这些概括性知识的学习独立于现场情境而进行。然而,眼科临床中的每个病例却是千变万化,病人不会“按书生病”,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书本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解决具体病例的真实问题。见习、实习由于病例有限,加上病种来源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书本上讲述的各种病例。多媒体技术可为我们在医学教学上创造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交互的崭新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病人眼部的症状、体征、眼科检查或某一手术过程以图片、动画、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来,做成各种课件,学生通过课件的学习可形成准确的医学形象,比单纯对文字的记忆和想象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临床的真实情景和临床任务融合到教学课件之中。例如可将《眼科学》中角膜炎的内容制作成flash形式的软件,用彩色的卡通模拟致病因子侵入角膜后角膜溃疡形成的四个阶段,配有相应的图片、文字说明,学生首先通过人机对话学习上述内容,经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比较牢固掌握角膜溃疡形成的机制。还可以用游戏软件虚拟病人模型进行临床教学的消息,病人模型可模拟出病人眼化学伤的紧急状况,并对受训人员的抢救措施做出反应,如治疗正确则“病人”可能保住眼球逐渐恢复,不然,则需要各种可能的处理措施,最后可能眼球摘除。这样的情景教学生动活泼,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有用,也有助于缓解临床教学病例不足的问题。
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化眼科临床教学平台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传统的医学理论、医学原理,更需要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了解有关医学的最新动态。尽管本科生的教材每过几年就更新一版,但仍然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严重影响医学教育的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所能提供的不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体,而且是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思维工具,是一个促进合作性知识建构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非常宽广的空间。仍以角膜炎的教学为例,角膜溃疡的知识点分布在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影像学等课程中,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零散的知识,虽然背书考试能顺利过关,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我们把角膜溃疡的教学内容做成网络课件或者是专题网站,以接诊角膜炎病人作为教学情景,把角膜解剖、生理、诊断等相关知识做成链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有疑问时可迅速查找到,也可以与相关的专业网站建立外部链接,让学生能了解到角膜炎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这种自主学习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知识的掌握会比较牢固。此外,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与同学、角膜病专家甚至角膜炎病人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角膜炎的认识。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传统的临床教学之中,将引发临床教学的新变革。我们作为在一线从事临床教学的老师,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锐意进行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我们责无旁贷、别无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莹,谢百治.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330-333.
[2] 罗省贤.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86-89.
[3] 高桂娟.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7,9:47-4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海林(1966―),男,回族,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E-mail:。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1]“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更为宽泛的通用技术,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2]由此可见,技术文化的充分体现在中学技术教学中的地位不同寻常。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技术课程过程中体验技术文化、感受技术文化、理解技术文化、产生文化共鸣,进而在自己的设计中自觉地充分考虑技术文化的因素,从而实现技术的文化引领和教育功能,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出的新问题。
一、技术文化的内涵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义词,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通常泛指一般知识,说这个人有文化是说他有知识。而“技术永远是一种人的合目的的行为的结果,也是符合科学理性的、合理的、有效的行为,为此,人类能够运用技术不断有效地改造自然。同时,人的理性、目的、利益、价值选择也总是强烈影响和驱动着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同时,技术也是人的社会性建构,是人的主体性的客体化,即技术既是人的异化存在物,又是人的解放的具体形式”。[3]那么技术文化中的文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人类要生存与发展, 就不得不从事生产, 而首要的生产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4]“当人类在栽种、培植中体味到“文化”时,当初的目的固然只是解决物欲的问题,但作为一种高出于动物生命活动的手段,文化随即证实了人的本质力量,证实了人在自然界的自觉位置,证实了人能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价值和意义。”[5]所以,技术文化不是技术本体,而是人们在运用技术、设计与制作技术产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技术知识、思想与方法、技能技巧、审美观念、规范制度、道德信仰、物资材料等融合在一起,渗透进技术活动与产品中的文化。技术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物质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有机融合、共生共长的文化,并且因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征。技术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以及特殊的技术语言――计算机语言、技术图样、图表、技术符号技术的物化形式等进行交流和传承。由此可见,“技术也像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 其中由具体的有形的工具、机械物品等人造物组成了技术文化的器物层 ,由技能技艺、知识、概念、原理、行为规范等与器物层相适应的系统化、条理化的东西称为制度层, 而作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层,诸如技术思想、技术方法以及体现技术中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规范等因素则构成了技术文化的观念层”。[6]
事实上,一旦把技术教育提升到文化意识的高度,那么技术教育便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传授过程。学生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技术文化的魅力,产生文化的共鸣,体会到技术文化的品位, 从而将技术文化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根植于学习者的头脑中, 在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技术的思想、方法与价值观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显然,这一结果不仅仅是技术教育者的最终希望,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技术课程应该高举“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旗帜,把技术所承载的人文价值,文化现象以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技术文化的熏陶,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供必要的技术修养。
二、在技术课程教学中突出技术文化的意义
技术文化的体验、学习、感悟与领会对人的发展、 人格的完善、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追寻技术发展的足迹,可以了解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条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了解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先辈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创新热情、热爱科学事业的巨大热忱以及为造福人类而渴望解决技术问题的强烈要求,知道要有所成就,就要具有敢于破除迷信、破除陈旧观念的革新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创新的勇气和胆识,要有永攀高峰不断进取的精神,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理解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只有具备了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恒心,才能得到创新的成果。在讲解技术名词、技术发明、技术原理及技术思想方法时,不失时机地介绍发明家、技术理论家以及卓越的实践者的发明之路、生平事迹和高尚情操,这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很有利的。
在技术课程教学中展现技术知识的产生背景以及技术理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技术原理及相关理论的提出及其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追根溯源,开阔眼界,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技术知识,感悟技术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技术思想、技术方法及技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技术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技术知识的发展过程中, 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现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看到技术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以人为本”是技术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人服务”是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如学习人机关系一节时,让学生意识到人们研究人机关系,就是为了发现人的真实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设法找到合理的方法与途径。如果学生能清楚体会到技术产生的原因,就能揭开技术神秘的面纱,消除对技术的畏惧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亲近技术,自然而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学习之中。教师要用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让学生知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精彩”。[7]
介绍技术成果、技术知识和技术思想方法的建构、发展与应用, 展示技术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社会需要,认识到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实用学科,它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理解到“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体会到“在当代,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更加巨大。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还能更加深入地感悟到“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8]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其旧观念中技术学习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当技术工人做准备、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等错误的认识,激励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创造欲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技术的欣赏是技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的欣赏常常是从技术产品的外观开始的,制造一件技术产品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外观设计,以提高产品的品位,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外观美并不是技术欣赏的全部,对于结构设计的合理、功能实现的巧妙、人文价值的体现等都是我们需要用心体会的。如,在引领学生欣赏我国古代经典建筑大屋顶的时候,如果只向学生介绍“屋面的凹曲,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形成直线与曲线的巧妙结合,减轻了大屋顶的沉重感,使建筑动中有静,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9]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给学生介绍,《考工记》“轮人”里为什么对它的描述是“上尊而宇卑,则吐水急而溜远”,让学生设计实验,应用所学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去探究为什么这种建筑会“吐水急而溜远”的科学道理。欣赏技术,体味技术的至真、至善、至美,可大大改善目前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在得到美的享受、思维的启迪和素质的陶冶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技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技术,愿意从事技术工作,改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富有个性情感体验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在技术教学中体现技术文化的途径
(一)在各章引言中体现技术文化
引言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章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更要让学生知道本章技术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明了本章所涉及的重要的技术思想方法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通用技术”苏教版教材在《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设计图样的绘制”的引言的描述是:“语言的基本特性是传递信息。庄子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说明语言对于表征和传递人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在长期的技术活动中创造了多种技术语言以满足各类信息传递的需要,技术图样就是专业技术语言的一种,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图样作为交流媒介在设计思想逐步展开和确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规范与应用范围。”[10]这一引言向学生传递了这样几种信息:①语言的基本特性;②语言的价值;③技术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各类信息传递的需要;④技术语言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⑤技术语言有特定的规范与应用范围等。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技术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特别要讲述电报、电话和计算机在解决人们对快捷并且高质量地传递信息的实际需求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采取的措施、付出的努力和代价,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乔布斯创建苹果电脑辉煌历史的艰辛与坎坷,并且鼓励学生讨论和探究苹果电脑(手机)是如何在信息交互这种技术语言的开发与设计中赢得了众多“果粉”的。让学生了解技术语言发展的曲折过程,既能揭示技术语言产生与发展的生活和社会背景,又可以让学生从中接受到深刻的人本主义教育,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技术语言的积极性。又如,在《技术与设计2》“控制与设计”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引言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时,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时,磨盘就转得慢。那么怎么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适当的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得慢时,这个漏斗会自动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得较快时,这个漏斗就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虽然这一案例有点神奇 ,但是它的确源于生活的实际需求,恰恰可以说明“控制并不是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11]这样,学生深入了解了知识的产生背景、发展及其应用价值,兴趣被大大激发,增加了学习技术相关知识的信心,感受到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在新课引入时渗透技术文化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每一节课的引入是否恰当也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系统的分析”一节的引入时,笔者列举了教材中的案例:在北宋年间,丁谓负责修复火毁的开封皇宫。他的施工方案是:先将皇宫前的一条大街挖成一条大沟,将大沟与汴水相通。使用挖出的土就地制砖,令与汴水相连形成的河道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修复工程完成后,实施排水,并将原废墟物回填,修复成原来的大街。丁谓将取材、生产、运输及废墟物的处理用“一沟三用”巧妙地解决了。[12]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丁谓所采用的方案为什么能够一举三得?以此问题引入系统分析的重要性及在系统设计时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这一课题,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虽然这一经典故事在历史课本里已经有所介绍,但是,在技术课程里我们转换了一个视角,用它来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技术思想方法,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的自豪感。再如,在“技术的价值”一节引入时,笔者先给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都江堰的视频资料,然后告诉大家: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和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提出可以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的“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体会技术的价值,又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这段历史文献,感悟古代先民的伟大智慧。这样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沿着他们的足迹,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欣赏的态度学习和理解“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为人服务、满足人的正当需求”,“人类和自然应该成为朋友,人类要改造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13]的深刻含义。
(三)在讲述技术相关概念及技术思想方法时体现技术文化
技术课程中的某些概念的形成本身就是技术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譬如,在“我们讨论技术概念时,就不能忽略技术概念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各要素的历史性。”[14]“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利用的技术概念这种话语体系既反映了历史上技术状况与社会权力结构, 但更重要的是在塑造技术组织中的权力结构。同时这也就告诉我们, 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能只局限于科学技术本身,还要关注历史上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立场措辞目的等等”。[15]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介绍技术的概念时,不能直接给“技术”下一个自认为确切的定义,把技术与其他科学概念断然切割,而要把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技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去理解、感悟和内化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四)在技术实践活动的设计中体现技术文化
因为“技术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操作性的、感性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理论的、 沉思的活动 ,就在于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对人工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这种活动蕴藏着独特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16]所以在技术实践活动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技术文化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提高和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例如,在“简单结构的设计”一节,教学难点是学生如何在实际的技术设计中全面而系统地考虑“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强度、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应用。教师较为传统的做法就是开篇就让学生设计一个相框或者一个桥梁,但这些实践活动的设计由于缺乏技术文化的氛围,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先让学生阅读《墨子》攻城12法,其第12法为轩车,《通典》解说:“以八轮车上竖高杆,杆上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杆首,以窥城中”;然后要求学生在网络、相关的书刊上查阅关于“轩车”的记载与说明,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原“轩车”可能的结构草图,并用适当的文字加以说明;讨论并分析原“轩车”可能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说明理由,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17]最后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现代的“轩车”,并进行测试与优化。这个技术实践活动的设计,是通过极具文化气息的案例引入,让学生在感受我国古代先民们的杰出智慧的同时,利用所学技术知识与技能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加以实践,使学生在愉悦之中加深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并加以验证,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五)在技术设计的教学中体现技术文化
技术设计的过程及其基本理念本身既是重要技术思想方法,同时也是技术文化的重要内容。技术设计如果离开了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设计将会显得空洞、盲目甚至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技术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技术文化紧密相关,不可缺失。例如,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发现与明确问题”。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日常生活,以及分析设计对象可能涉及的人机关系,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通过市场调查和对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技术设计课题的价值,这是是否有必要进行技术设计的首要条件。接着就要确定合适的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的确定既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实际需求,还要考虑到解决问题时所受到的客观限制条件,更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所产生的限制。无论是发现问题,判断所发现问题的价值,还是设计要求的确定,都与技术文化息息相关。技术设计是一个全面考量学生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要着力突出技术的文化特征,“要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要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18]
(六)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体现技术文化
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技术的选择、使用、管理和发展。“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19]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技术的实际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凸显技术的文化特征。如在如何进行“技术的选择”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对技术的理性选择是建立在对技术的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对产品的评价既包括产品是否可以满足人们对技术产品的各种实用需求,也包括对技术产品本身及其外形和包装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及隐含的文化特性的真实评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同一技术产品的评价是会有所差异的,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的奶粉外包装上画的大都是一个胖娃娃,它寓意着你的孩子吃了这一品牌的奶粉就会像外包装上的胖娃娃一样健康。但当时我国出口到某国的这种奶粉遭到当地人的抵制,厂家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通过调查了解后方才得知,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一种习惯,就是产品外包装上画的什么,他就认为里面就装的是什么,厂家根据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改换包装以后,这种奶粉在这个国家开始畅销。当然,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也可能产生不同技术产品喜好,如蒙古民族过去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将所使用的容器类的技术产品都设计成扁的,这样便于携带。延续到现在,这种形状的产品已经成为蒙古民族产品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性不是技术外在的特征,而是其内在的特性。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民族产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不同世界观、 不同价值观催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 在实际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注意凸显技术文化的重要地位,因为对技术文化的理解、 评价、选择及发展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去了解技术中的文化特性,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技术上的体现,能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去选择适合本民族或自己的技术文化,并尽可能将文化要素列入技术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中。我们要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当技术文化的作用和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技术就会更加平易近人,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技术课程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技术、喜欢技术、热爱技术、发展和创造新技术。
[参考文献]
[1] [2] [9] [18] [19]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4,2~16.
[3] [5] 曾鹰.30年来技术文化批判的自我反思[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32.
[4] 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4,(2):4~8.
[6] [11] 陈向阳,顾建军.技术文化视域中高职教育价值的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21.
[7] [8] [10] [12] [13] 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6):3~12.
[14] 陈凡,陈玉林.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