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17: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

篇1

1.引言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无论对于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来说意义重大,它能够集聚某一区域内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产生集聚效应,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所以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关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建立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指标,从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持能力、人才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希望能够借助这一评价指标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改善其运行效果。

2.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构成体系模型及其功能

2.1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构成体系模型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从构成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多个子平台共同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指为了满足区域科技创新的需求,将区域中优质的创新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配置,联合科技创新的主体,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网络性结构。

本文综合以前学者的观点认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成的,各个子平台又是有具体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构成的,由此形成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的系统结构。

在该网络系统中,研发平台主要是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新原有技术和产生新技术,由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产业化平台主要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产业化,由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重点;创新服务平台主要是为创新活动提供科技服务,由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检测机构和技术转移交易机构组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保障。创新服务平台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提供创新服务支持,研发平台为产业化平台提供创新资源和基础设施,产业化平台为研发平台提供技术反馈。

2.2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功能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功能。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将三大子平台组合在一起,同时也能够将各子平台所拥有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比如知识、信息、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使创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2)优势互补功能。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在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活动中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将这三大子平台组合起来,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能够相互开展合作、优势互补,某一子平台创新效率和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其他子平台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提升。

(3)激励约束功能。三大子平台要进行良好的合作创新,需要有一种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提高各自进行相互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就是各方在进行合作时能够降低获取知识、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资源的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寻找合作伙伴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因此,各方有进行合作创新的共同利益和动力。同时,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创新氛围和文化、创新规则和制度等,从而对个各方的创新活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激励约束功能能够使三大子平台的关系更加牢固,从而使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地进行。

3.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要具有可比性和明确性。

本文在借鉴以前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平台的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撑能力、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以下对这四个指标进行介绍:

(1)基础条件建设指标

的基础条件建设的状况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平台支持。比如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构成中的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都是属于基础条件建设的范畴,像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2)资金支撑能力指标

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平台的资金支撑能力指标是指平台搜集资金的能力,比如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研究经费,创新主体的科研经费投入等。

(3)人才创新能力指标

人才创新能力指标指的是平台中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比如,科技人才的数量、高校学生数量、科研院所人员数量和质量。

(4)科技成果产出指标

科技成果产出指标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创造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平台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比如获得专利数量、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研发的技术成果数量、技术交易的数量和科技企业的营业利润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见表1。

4.结论和不足

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由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构成以及平台的功能。最主要的是确立了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指标,从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持能力、人才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依据这些指标可以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作出评价,从而评估其综合能力,发挥优势,找到不足,并且针对不足找到改进措施。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的准确性不能得到验证,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根据这一评价指标建立评级体系,并且利用数据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评级体系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海华.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评价及实证研究[d].江苏:浙江工业学,2009

[2]许强,杨艳.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2010,31(12):56-61

[3]李葳,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6):10-13

[4]孙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及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1): 96-101

[5]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 16-19

[6]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44-46

[7]谢旭红,季诚昌.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7):30-31

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2—zz—jg—04

篇2

一、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篇3

1 绿色室内设计的理念

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兴起了绿色设计的潮流。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在设计的初级阶段把环境因素,污染预防,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系列措施纳入整个设计的过程之中,最终使设计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以便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污染。绿色的设计理念从一方面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高科技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反思,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专业设计师的道德回归。

反映至室内设计的领域,绿色设计可以被称为室内的绿色设计。通常室内绿色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灵活高效、节约能源、健康舒适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在诸多要素中,环境要素是研究设计的核心。只有将环境的意识贯穿到整个设计的过程当中,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为人们创造健康、便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绿色的室内设计过程当中,专业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要考虑空间布局和色彩协调搭配要素,还要充分的利用能源,极大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室内的绿色设计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还应当是观念上的一种变革。绿色室内设计要求专业设计人员将重点放在创新层面上,以室内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等作为切入点,设计出最环保、绿色的方案。

2 室内绿色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绿色设计价值概念在社会上还没有完全确立,其知识产权尚且得不到有效保护,绿色设计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

在绿色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能源浪费问题历来都是最容易也最难做到的。很多业主和设计人员单方或者双方艺术修养水平不高,很容易造成室内装修过度,过度的装修有违绿色设计的观念。此外,绿色室内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对于人的关爱,室内设计当中以偏概全及见物而不见人的手法不能够体现对人性关爱这一原则。

功能设计的不合理、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当、设计师水平低是导致室内设计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健全以及建筑企业对绿色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都会导致绿色设计过程中多种问题的出现。绿色设计的政策制定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绿色设计实际操作规范性。

3 室内绿色设计实施原则

3.1 绿色设计提倡适度的消费原则

在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当中,通过装饰室内所创造的环境是消费的一种,而且也是人们居住消费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绿色设计是把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看成目标,但和以往所不同的是它倡导适度的消费。这种设计方式倡导节约生活的方式,体现了新的文化观、生态观和价值观。

3.2 绿色设计体现生态美学的原则

生态美学作为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将生态因素增加到了传统的审美内容中,它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生态美学在室内的环境创造过程中,强调自然的生态美,同时还强调人类应当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之下,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改造,带给人们精神上持久的愉悦。所以,生态美是更高层次的意境美,使得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3.3 绿色设计倡导节约及循环利用

绿色室内设计不仅仅强调在室内的环境建造、更新和使用过程中对于常规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还强调对于可再生能源也要尽可能降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的生态设计过程中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是现代的建筑能够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基本手段,同时也是绿色设计最基本的特征。

4 结论

绿色的室内设计以实现人和自然、人自身、人与人的三大动态和谐作为基本观点,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设计历史上的新阶段。绿色的室内设计是当今社会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未来的认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意识认知也在不断加深。绿色的室内设计将成为室内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其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也很多,亟待解决。只有建立起绿色、环保的室内环境,才能够保证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如今,创新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创新的推动下,人类20世纪所创造的财富和科技成就,远远多于以往任何一个世纪,而21世纪依然是属于创新的世纪。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也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可见创新对一个企业、民族、国家甚至是人类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的春风早已吹进大学的校园,而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的高级人才,创新便成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主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为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然而经济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社会稳定之源,没有发达的农业基础作为坚强的后盾,那么社会的发展定会存在诸多隐患,所以农业是大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农科高等学校面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如今农科专业学生的创新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没有创新的意识

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刚刚经过高中那种每天做题讲题的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完全明白大学是如何学习的,更不明白大学教育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学生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完全是老师展示自己学术的舞台,而学生仅仅作为一名观众,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那么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很多学生把知识拘泥于课本无法进行实践操作。

(二)学校和老师缺乏创新培养的意识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本应该在大学中进行改变,但是缺乏创新环境和引导,导致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奢望,国家和学校虽有不少的创新项目,但是学校鼓励和宣传不够深入人心,使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校内许多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至于“独霸”课堂,根本没有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而且面对生活和职称的压力,部分教师也无力顾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没来得及产生便被扼杀。

(三)农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没有完全结合

农科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农业高技术人才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践过程中,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变为物质和经济。而现在教学大多仍然无法完全走出教室,这样导致学生的视野局限于书本,本该在实践中掌握的经验和知识被课本几句话所替代。指导教师很少甚至没时间深入基层对学生进行管理,未能充分实现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知识本来就应该为实践服务,而在这种脱离实践下所学的知识是不牢靠的,是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农科的最好课堂便是田地,现在许多学校却缺乏农科的实习基地,没有实践的物质基础,学生只能与实践而失之交臂。

二、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及必要性

农业是我国人才资源最为缺乏的产业。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人才缺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已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是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如2015年10月的“南理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便是由南京理工大学一群平均年龄为23岁的90后所完成的。如今各领域的高科技人才都趋于年轻化,许多工厂和企业都注重与高校的联系,纷纷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等,这都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特征、意义和作用。

从大学文化角度看,科技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充斥着大学校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了不少色彩。大学的教育本身就是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和创新存疑的学习态度而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大学教育的主线,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因此其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教育内涵是最基本的内涵,这是由活动的主体(学生)所决定的。从经济角度来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将数量庞大的大学生转化为最有力的生产力,将大学的科技创新产物转化为产品,从单纯的知识转变为具有社会效益的实物,这样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整个社会都将创新当作主流的前提下,作为农科专业的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加入创新的潮流是必由之路,拥有科技创新能力便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如果失去创新能力早晚会被社会甩在后面,被社会淘汰。农科学生作为农业高新技术的掌握者和运用者,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主体,对其实施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直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因此,培养农科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要培养锻炼农科大学生创新思想

长期传统教育培养下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严重依赖老师和教材,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从转变原有的思想开始。尤其应该加强对一年级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打好科技创新的基础,使他们正确了解科技创新的目标,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各层次各专业参与科技创新的途径,克服对科技创新思维误区和畏难情绪,树立创新意识,挖掘自身的创新兴趣点。着力培养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和较强能力的创新人才,给予大学生更专业、更深入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二)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的课堂应该属于老师和学生,并不单单属于老师一个人,教师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将学生从单纯听的课堂中释放出来,学生才会有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应该尽量多地组织学生们进行各种创新项目,大力宣传使得创新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给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参与其中,创新不应该是某些优秀学生或是教师的独角戏。学校应设立奖励机制,对获得成果的同学进行奖励表扬,这样既让同学从第一次体验创新中获得乐趣和经验,也给了同学信心和勇气,为以后工作学习中的继续创新提供基础和动力。作为农科院校,应该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地,为想创新的同学提供条件,以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其创新的坚实后盾。

(三)制定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学生的创造热情

将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挂钩,将教师的评奖、晋职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按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和效果,折算课时工作量,解决好指导教师的课时调剂,解决好活动的场地安排、资金保障、成果奖励等问题,形成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从师资队伍方面,学校要让教师认识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能否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引导教师投身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聘请业界知名人士担任导师,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校园文化方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从经费保障方面,继续多渠道争取资金,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保证创新基金持续增长,实现创新基金按基地划拨,满足活动场地建设和耗材购置等各项经费需求,为创新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培养高等人才既是一个艰难的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着欣慰和感动的过程。最初的培养一定是充满困难的,但是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孕育出一代代优秀的能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这也是学校和老师的骄傲和光荣。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调整培养模式和具体方法,通过努力我们农科专业的大学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贾双双,金光明,陆晓民,胡友军,张雪平,李慧敏,周玉丽.浅析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0-102.

[2]毕建杰,叶宝兴,王建华,等.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80-82.

[3]李大平,徐文修.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12-213.

[4]邹海贵,常立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5.

篇5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 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着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 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着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篇6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1]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篇7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规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现代农业规划成果在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挖掘生产潜力、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推广先进技术和增产经验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任务,当前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规模化农业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做好现代农业规划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同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1.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应用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基础,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最大限度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

3.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了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进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和保障。

4.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现代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规划是为农业发展指出发展前景,并进行广阔发展蓝图的描绘,它将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使农业发展有序、科学和合理,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建设,因此,现代农业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实施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农业进程。

1.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规划方案,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2.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细节实施上做好农业科学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重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与现状。加快农业技术引进一应用一再创新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队伍,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3.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资源

整合种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强化育种能力、健全生产加工与技术环节、打通市场营销网络、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农业服务综合能力,构建一体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正确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与推广。

4.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

篇8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篇9

1 平台的环境氛围与服务群体

1.1 良好的环境氛围

整合应用已经成为未来中医药文献信息的主流趋势。要把握这个趋势,更好地建设中医药信息网络,为和谐社会服务。中医药文献应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信息应用整合。通过整合改变以往网络分散、条块分隔的状况,将科研、医药、临床、教学资源等多种多样的沟通形式被集成于单一平台之上,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标准共享,成果共享,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帮助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人士实现中医药信息商务的大提速。同时,通过构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人性化的知识服务,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

1.2 中医药服务群体

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知识化服务这一目标。使之达到以全国各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农村、街道和社区中医药服务为基础,民营中医医疗单位为补充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群体,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中医药知识服务的需求。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中医关于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关于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的综合防治理念、方法和手段。

2 平台的框架构建与组织模式

2.1 框架结构

平台框架结构是由各个单独事物共同遵循统一的原则、标准、规定,打破原来的界限,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是将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利用,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空间范围和基于知识内容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提示。并为探索形成“依靠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挖掘创新源泉”的科研与服务互动的新机制,为受益大众群体提供最便捷的求知途径。

平台的框架搭建整合可涵盖以下4个方面。①数据整合:数据标准、主题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基于语义的全局数据视图。②应用整合:使用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的数据交换、使用门户实现应用集成。③内容整合:信息规划、信息导航、统一搜索、信息专题、信息门户。④流程整合:统一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流程、统一数据存储管理、统一数据访问和调用接口。

2.2 服务内容

平台的服务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医之窗:医政导向、法律法规、热点关注、知识产权、医德文明、中医史话、杏林逸闻、医药典故、民族医药、远程教育等。②歧黄医苑:百家论坛、名师讲座、前沿学科、创新机制、实用信息、技术指导、经典探微、疑难解惑、典型案例、优生优育等。③科普文献:养生保健、中华饮食、美容美体、针灸技法、气功按摩、长寿健身、食疗药疗、偏方验方、四季起居、心理驿站等。④媒体影像:名医简介、名院介绍、特色专科、医患互动、未病预防、中基培训、卫生百科、健康人生、中草药箱、家庭医生等。

2.3 组织模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是全国中医药文献收藏最多最全的单位之一,故可以此馆的调研数据模式为基础,对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现状、服务内容以及网络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为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作出新的尝试,为领导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和建议。积极探索完善中医药科技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同时探讨图书馆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如何开展无差异的中医药信息服务。通过第一手调研数据的整合,筛选出更适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的建设方案,做出可行性报告。

3 平台的信息调研与系统整合

3.1 文献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中医药文献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的中医药信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状况。

此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由于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缺少全局考虑和科学论证,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软件与数据库的制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在研发流程上存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部分图书馆的硬件设备远没有达到中心城市的标准,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诸如网络流量的智能管理与多链路优化,效率、访问速度的要求以及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离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差距甚远。

3.2 文献资源普查

在我国,由于现存体制的限制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在内的各高等院校图书馆,大批极为丰富而又宝贵的知识财富还停留在纸质文献里,其利用率仅在千分之几。虽然有些图书馆整理了部分文献和建立了局域网,但都只能是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规划、整理和开发利用,没有从实质上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整体。全国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都没有真正对社会开放,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上是一个空白。为此,搞好资源普查,调研全国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结构、种类、数量、规模,是构建当今公共服务平台的前提条件。

3.3 网络管理调研

由于地域与环境不同,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在开发、管理、运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摸清各馆研发力量的薄弱程度,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公共服务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模式、研发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否符合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整合统一的要求,将会有利于加快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进程。

3.4 规范基础数据

建立全国中医药文献信息系统平台,其整合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基础学科数据库(科研、临床、教学)、中医药典籍、科普讲座、影视图片、名医名家、医案医话、民国书刊以及针灸推拿、美容保健、药膳食疗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代文献数据库。在统一规划和相应条约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

3.5 整合信息平台

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服务系统的建立中,系统的用户认证、安全、同步及处理机制环节容易出现技术障碍,信息交换部分尤其如此。其次,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体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各馆所处省市、地区不同,他们要跟不同的厂商、不同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打交道,网络系统的制作会有一些局限性。应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统一到一个可用接口。

3.6 技术整合创新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文献中的运用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要思考这种创新是否更加有利于读者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领域更好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整合最基本的切入点。即:从文献内容上,信息技术应有助于文献内容的丰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和时展的特征,贴近读者的现代生活,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拓展读者的认识领域;从技术结构上,图书馆专职工作者应凭借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读者学习的阅读模式,提高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读者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从知识互动方面,信息技术应帮助读者有着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 平台的现实需求与支撑力度

4.1 团队协作

建立一支由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整合领导团队。在信息系统整合之前,由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具体针对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在信息技术与文献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问题,从理论指导、程序设计和操作实践三个层面进行专题培训与行动研讨。在此方针指导下,各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载体,相互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理念,研发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4.2 网络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已经具备了提供统一的网络承载、信息交换、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等能力。借助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的支持,构建我国中医药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集中使用资源,减少“技术高消费”及“信息孤岛”现象,也可以实现全国各地区中医药机构的联网,加快各地区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网络的整合过程,有助于推动各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4.3 财政投入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科技已经跃居强势地位,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科技”的唯一代言者;民族科技则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很难跻身于主流态势或主导地位。这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严重缺憾。民族科技的振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应把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构建中医药公共服务列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统筹安排,重点支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经费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整体推进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4 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注重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合理利用,强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人才稀缺的状况,将分散在隶属于不同科研部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院所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中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信息人才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实体,让他们专职或兼职为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

4.5 机制创新

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以科普知识载体为主的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工程。建议坚持以“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受益”为目标,既注重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注重科技创新链条的完整性,以增量激活存量,以开放避免重复,以机制促进共享,整合遍布于全国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展和培育信息员队伍。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服务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营机制转变;二是服务内容上,由单向、片面的“技术灌输式”的信息服务向双向、全方位的“需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转变;三是服务方式上,由中医药科技人员服务大众和受益群体相互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大众,感情上贴近大众,行动上深入大众,工作上依靠大众,切实解决受益大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现实的中医药知识的基本公共需求,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真正发挥其特有的核心支撑力和推动力。

5 结语

当前,各中医药院校、各地区科研部门已经从信息门户、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为实现网络对整个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和应用的汇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定将给中医药事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我国中医药医疗保健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转贴于

3.3 网络管理调研

由于地域与环境不同,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在开发、管理、运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摸清各馆研发力量的薄弱程度,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公共服务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模式、研发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否符合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整合统一的要求,将会有利于加快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进程。

3.4 规范基础数据

建立全国中医药文献信息系统平台,其整合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基础学科数据库(科研、临床、教学)、中医药典籍、科普讲座、影视图片、名医名家、医案医话、民国书刊以及针灸推拿、美容保健、药膳食疗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代文献数据库。在统一规划和相应条约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

3.5 整合信息平台

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服务系统的建立中,系统的用户认证、安全、同步及处理机制环节容易出现技术障碍,信息交换部分尤其如此。其次,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体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各馆所处省市、地区不同,他们要跟不同的厂商、不同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打交道,网络系统的制作会有一些局限性。应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统一到一个可用接口。

3.6 技术整合创新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文献中的运用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要思考这种创新是否更加有利于读者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领域更好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整合最基本的切入点。即:从文献内容上,信息技术应有助于文献内容的丰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和时展的特征,贴近读者的现代生活,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拓展读者的认识领域;从技术结构上,图书馆专职工作者应凭借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读者学习的阅读模式,提高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读者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从知识互动方面,信息技术应帮助读者有着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 平台的现实需求与支撑力度

4.1 团队协作

建立一支由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整合领导团队。在信息系统整合之前,由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具体针对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在信息技术与文献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问题,从理论指导、程序设计和操作实践三个层面进行专题培训与行动研讨。在此方针指导下,各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载体,相互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理念,研发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4.2 网络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已经具备了提供统一的网络承载、信息交换、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等能力。借助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的支持,构建我国中医药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集中使用资源,减少“技术高消费”及“信息孤岛”现象,也可以实现全国各地区中医药机构的联网,加快各地区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网络的整合过程,有助于推动各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4.3 财政投入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科技已经跃居强势地位,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科技”的唯一代言者;民族科技则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很难跻身于主流态势或主导地位。这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严重缺憾。民族科技的振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应把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构建中医药公共服务列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统筹安排,重点支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经费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整体推进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4 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注重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合理利用,强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人才稀缺的状况,将分散在隶属于不同科研部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院所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中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信息人才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实体,让他们专职或兼职为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

4.5 机制创新

篇10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十分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自古以来,山东省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伴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传统农业经济也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了新动力。

1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1.1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山东省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一批批农业新技术得以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2016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4979亿元,较上年增长181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每hm2的产量为6290kg,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收。另外,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表现在农业机械的拥有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主要农业机械的拥有量稳步增加,为山东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1.2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还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使现代农业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模式,降低农业产业的成本,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截至2016年年末,山东省农业企业超过1.5万家,年销售额高达2万亿元。近些年,山东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倡导农民多主体联合发展、自主协作、资金互助,已注册的合作社高达13万家。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山东省倡导农业生产标准化、着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合理高效的现代农业质量监督体系、增加农业品牌数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1.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山东省政府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发展。目前,山东省批准建立的省、市级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有100多家,有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两所高等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院校等高职专科学院,还有众多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都为山东省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资源的支持。山东省在小麦、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动物克隆、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我国领先地位,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60%。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2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组织发展还不健全。虽然近些年山东省大力建设了一定规模数量的研究所、实验室和教育教学机构,但是,由于现代农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机制还不健全,信息沟通不够流畅,山东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地[收稿日期]2017-06-03理位置方面,各研究机构分布在山东省各市、县内,相隔较远,使得科研力量变得十分分散,无法高效协同运作;第二,在资源分配方面,各研究机构间并不均等,有些机构依然在使用十分落后的设备设施,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创新;第三,在信息沟通方面,由于科研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许多科研机构间存在着重复研究的现象,这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科技创新效率;第四,在实践应用方面,许多农业科技创新还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在农业市场上得到应用和推广,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第五,在研究领域方面,大部分的科研机构着重于对农业生产这一环节的研究,而对于产前技术支持、产后加工服务的研究较少,因此可以获得的利润规模有限,科研机构难以实现高速发展。2.2农业科研资金不足。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投入较大且收益较慢,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往往不愿意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因此,政府部门成为农业科研资金的投资主体。有关数据表明,山东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为0.77%,不仅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强度。另外,据估计,仅有20%~30%的山东省农业科研项目可获得稳定的支持经费,这导致科研过程易因为资金供应不连续而中断。山东省要想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可持续化,必须保证农业科技创新有足够的资金支持。2.3农业科技机构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在于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而对于农作物的育种、养殖品种的筛选、农产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研究较少。而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也要求农业向着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模式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场结合度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市场信息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农业科技的利用率较低。其次,各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比较独立,缺乏相应的沟通与联系,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难以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降低了农业科技的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科研组织机构极少开展针对农民长期的、有计划性的培训,服务往往停留在田间地头,农民无法有效利用新兴的农业科技成果。

3推进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3.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正视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道理运用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同样适用。政府部门在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也要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政府部门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帮助农业科研资金的利用实现多元化、高效化。其次,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应着重提高科研人员基本待遇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绩效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科研机构应正视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以此实现各科研机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效运营的目的。第三,针对有些科研机构因资金问题而导致的设备落后、环境简陋等现象,山东省政府需要加大对实验仪器、设施设备、实验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最后,山东省政府应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研机构可获得最基本的资金支持,使各科研机构在改善农业科研环境的同时,依然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研创新。目前,山东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仅能为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途径,还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业利润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3.2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山东省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即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技术共同研发体系实现资源技术在研究领域内共享,建立农业技术科教体系帮助农民学习利用科技成果。通过这三个体系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目前,山东省构建农业科技体系的重点在于整合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浪费。针对山东省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山东省迫切需要改变机构重复设置、课题重复研究这一问题,通过明确各机构间的责任,实现资源合理分配、课题独立研究,以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打破各区域间的技术壁垒,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创新。同时构建起全省范围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系统,使各科研机构一起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去,使基层农民能够直接享受科技红利,提高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3.3加大与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力度。由于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早期山东省农业科技主要以模仿为主,缺少科学技术知识产权。而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时间较长,其农业科技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开始较早且水平较高。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各国经济的关联度不断提高,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山东省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不仅要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也要加强与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山东省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并且注重农业人才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只有加强与先进科研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实现农业强省这一目标。

作者:宋玉华 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陈祺琪,张俊飚,程琳琳,等.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分析及驱动因子分解[J].科研管理,2016(03):110-123.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陈萌山.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4(10):4-7.

[4]蒋和平,刘学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4):1-9.

篇12

组织教师编写《科技创新校本教材》,内容涉及创新的内涵、创新思维方法的阐述、创新实验及小制作小发明指导、范例。通过校本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自主实验的创新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创新教育。

2 以教材典型实验为依托,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为自主实验奠定基础

自主实验的基础是教材典型实验,抓好教材实验教学,为开展自主实验提供保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学习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初中物理涉及到的重点实验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确规范使用。

2.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示范操作,言传身教,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动作技能的第一步,可减少实验的盲目性。示范可采用演示、投影、挂图、示教板等形式。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操作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独立操作、小组合作操作。在实验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好的及时肯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3 学习基本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涉及到很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对比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归纳法、图像法等,这些方法是基本的实验方法,学生的自主实验可以借鉴这些研究方法。在学习这些方法时,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方法的内涵,领会其本质,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些方法是学生正确完成自主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

3 开放实验室,为自主实验提供活动平台和资源支持

开放实验室,就是为了充分开发实验室的资源优势,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实验室是他们施展才华的实验舞台,他们可以自由发挥,独立创造,大胆想象,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对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研究习惯,对培养动手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开放实验室的实施策略:

建章立制:制定《自主实验实施规则》,提出对自主实验的实施要求、组织程序等。成立《自主实验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实验员组成,负责管理协调自主实验的组织实施,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服务。《自主实验指导小组》,由各任课教师和实验员组成,负责对学生的自主实验申请的审查,活动的指导。《自主实验活动小组》,每班成立一个活动小组,物理学科“班领学”为组长,其它学生为组员。

实施程序:①提出实验课题。在学习或生活中积累素材,由此生成的感悟、疑惑,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问题。②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过程进行初步的设想,生成方案。③提出实验申请,并提交“自主实验申请表”。“自主实验申请表”由学校统一设计印发,内容包括实验人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实验仪器及简要实验方案、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等。④指导教师审批和准备。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并着手准备实验器材。⑤实施实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是每天的第七八节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⑥完成实验报告或撰写小论文。在自主实验过程中,保证实验人在过程中从研究方法、实验能力、学习品质等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实验中有所发现,形成通过实验探索求知的习惯,不走过场。教师要避免对实验的直接介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自主的研究环境。

设立自主实验探究室。展示实验室中丰富的有价值的实验仪器,以此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自由组合,设计出新的实验;展示典型实验,开拓学生视野,从中在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得到一些启迪;展示以往自主实验优秀的成果,包括实验设计及装置等。

4 开发各种课题资源,使自主实验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自主实验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感悟,问题疑惑解决需要等,独立设计的,其关键特征是自主。学生自主实验的课题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①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需要亲自操作,探究。②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实验。源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③教材中的小实验。④创新性实验。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引发思考,独立设计的实验。⑤创造发明型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如小发明,小制作等。⑥改进型实验。解决教材实验中的某些不足,以达到实验现象更明显,操作更便捷,器材更简易。有些实验虽然是来源于课本,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效的延伸,学生往往是带着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开始实验的,实验的灵感来源于课堂,来源于生活。

学生的自主实验范例: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为了达到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在实验装置中添加了重垂线;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为了防止杠杆滑落,设计了防滑落装置;平面镜的微小转动能引起反射光斑的较大移动,利用这一生活发现,把它用到显示音叉的微小振动。

5 通过评价和展示手段,推动自主实验的积极开展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的评价具有激励、推动作用,学生的自主实验需要评价来推动。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采取多元性评价。评价的内容要丰富, 涉及到实验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方面的、能力方面的、兴趣爱好方面的、特长方面的、技巧方面的、创新意识方面的、合作精神方面的等等。

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评价向学生提出实验中的一些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意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体现评价的激励性。积极的教学评价,能直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即使有的学生学习行为或实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但教师也应另辟蹊径,寻找闪光点,使其在愉悦中接受教师的指教。

篇13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离开了它,企业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没有表明价值观的企业,对内没有凝聚力;对外没有吸引力。对于我们烟草行业来说,“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就是我们行业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行业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行业的生命所在!

1、“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和谐烟草的思想基础,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团结奋进、基业常青的根本体现!《烟草专卖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国家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因此,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是烟草企业的法定职责。通过确立“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在统一核心价值体系下实现整体协调、团结统一、和谐发展。

2、“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观建设的具体体现。在“两个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建设基础上,结合烟草公司系统实际,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牢固树立和实践“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向社会各界、向烟农、向消费者、向全体员工宣告:在发展中国的烟草事业中,省烟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是基于国内外烟草市场变化、中国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对省烟草公司系统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思考,同时也涵盖了我们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其基本要素可概括为:目标、责任、发展、利益、报国等,有鲜明的典型的烟草行业特征。

3、“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省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员工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符合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基本原则、三个判断标准”,即“价值准则、第一准则,共创价值、同享成功”的原则,和“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明确回答了我们共同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景象,为企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使全体员工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将对未来的追求,凝聚到现实的目标的实现上。做任何决策,采取任何措施,都要看是否符合“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愿景,都要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农利益至上”的价值观,都要看是否符合“四要”作风和精神,做到个人干一流工作,服务求一流境界,企业创一流品牌,敢于并善于创造一流业绩。

二、践行“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

随着国家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及“两个十多个”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省局(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四位一体”开发新烟区,彰显“清甜香润”烟叶风格特色,加强烟叶收购质量管理,组建烟草打叶复烤有限公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举措,极力提高烟叶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了烟叶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实践“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烟叶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促进省烟草公司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我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如何更好地体现“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最基本的是要立足长远发展,增强危机意识,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准确把握国内外烟草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把握国家局扶持和发展重点工业企业和卷烟品牌、工业需求引导烟叶生产布局、开发优质特色烟叶、打牢烟叶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等导向,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促进烟叶可持续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制订、完善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优化布局,突出烟农主体地位,突出山区经济社会实际,全面推进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

2、坚持市场导向作用原则,提升烟叶工作水平。烟草行业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战略,大卷烟企业要求原料基地提供规模稳定的优质原料。目前我省的烟叶生产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卷烟工业企业、烟草公司、烟区政府与烟农四位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和组织生产管理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必须充分认识原料需求导向对烟叶生产的影响,从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出发,认真做好烟叶生产发展规划,积极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加强产区基地化建设,以资革为动力,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提升质量水平与烟叶风格特色,巩固和提升烟叶的市场地位。

3、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提高烟叶生产效率。全面认真总结全省在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方面取得的经验,对烟叶生产与技术环节中的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实施进一步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大幅度提升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生产率。重点对育苗、整地、理墒、施肥、覆膜、培土、病虫害防治、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等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同时,健全服务体系,稳步拓展专业化分工的有效载体,建立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推广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超级秘书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