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17: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老年口腔健康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

篇1

一、活动主题:“乐龄好牙口”暨“90年代笑容”大比拼

二、活动对象:乐龄人群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社区.....

五、活动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分组织会渐趋老化,器官功能日趋低下,口腔也不例外,所以老年人的口腔常会发生各种口腔疾病。但中国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起步较晚,所以大部分老年群体都缺乏对口腔疾病的防治意识。与年轻时相比,老年时期的容貌和牙齿都产生了变化,从露齿的笑容可以看出这些明显的变化及口腔病变。为增强老年群体的口腔健康保健意识,让他们乐享健康老年生活,在99重阳节之际,成佳牙博士口腔医院深入践行敬老、爱老精神,特开展以“追忆90年代笑容”为主题的口腔疾病防治宣传及口腔疾病公益筛查活动。 

六、活动目的:

1、通过追忆青春时的模样激发老年群体的参与兴致;

2、通过普及口腔疾病知识和口腔疾病筛查,促使老年群体产生口腔健康的危机意识;

3、通过沟通和发放检查表促使老人对医院留下深刻印象,并到院治疗。

七、活动内容及流程:

1、活动签到,登记参赛人信息(签到并参加活动的人员可在活动结束后依次领取签到礼及特惠洁牙卡)

2、根据登记顺序,参赛人需依次手持自己的1张90年代微笑露齿的照片在活动现场指定场景拍照。(与自己的90年代照片合影,选出不变的笑容和变化最大的笑容)

3、分享参与活动心得,配图合影照片及活动现场照片分享到朋友圈

4、完成拍照动作的老人依次到义诊区域参与免费口腔检查,并向他/她们出具检查报告(检查报告背面印制医院信息及联系方式)。

5、根据检查情况,现场统一开展口腔健康知识讲座,指导老人有效预防口腔疾病(控制在15分钟以内)

6、评选出笑容变化最大和最小的参赛人员各一名,发送活动大奖(家庭洁牙套券、免费补牙券等)。

7、一次排队领取活动签到礼品。

八、活动参与方式

1、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报名

2、网上报名,扫描H5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

九、活动前准备工作

1、到社区物色3-5名较为活跃,有影响力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礼品或现金),在活动现场活跃现场气氛。

2、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张贴、发放活动通知。

篇2

[中图分类号] R78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5-13-02

Research o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Behaviors of Elderly in Jiangshan City

ZHU Jianhu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Jiangshan 32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cavity health of elderly. Methods Compared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behaviors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caries,dental calculus,chisel teeth,periodontal disease and oral mucosal disease were lower in urban(P<0.05). The behaviors of urban residents were better than rural residents(P<0.05). Conclusion We should try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about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the cavity health level of rural elderly residents.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Oral cavity health;Health education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更加常见,其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1]。口腔不良行为习惯对龋齿、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口腔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旨在了解我市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现状。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73名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城镇238名,男142名,女96名,平均年龄(68.3±7.5)岁;来自农村235名,男136名,女99名,平均年龄(67.8±7.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由我院口腔科高年资医生对所有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农村和城镇老年人的口腔患病状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所有老年人口腔相关健康行为习惯进行调查,比较农村和城镇老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情况比较

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在牙齿缺失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老年人龋齿、牙结石、楔形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发病率显著低于农村老年人(P<0.05),见表1。

2.2两组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比较

城镇老人的每天刷牙、常吃甜点和糖果、使用含氟牙膏、有饭后漱口习惯、定期去做口腔检查等情况明显好于农村老人(P<0.05),见表2。

表2两组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比较[n(%)]

相关因素 城镇老人(n=238) 农村老人(n=235) χ2值 P值

每天刷牙 154(64.7) 118(50.2) 6.01 <0.05

常吃甜点、糖果64(26.9) 106(45.1) 9.20 <0.05

使用含氟牙膏123(51.7) 92(39.1) 5.16 <0.05

有饭后漱口习惯115(48.3) 89(37.9) 3.86 <0.05

定期去做口腔检查 104(43.7) 65(27.7) 7.48 <0.05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残余牙齿大多磨损、龋坏,根龋及楔状缺损常波及多个牙齿,扭转、倾斜和松动现象明显,给修复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牙槽黏膜弹性变差,牙周变性,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缺牙处牙槽嵴呈刃状,给固位带来困难[2,3]。老年人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大部分牙齿疾病如龋病、口腔黏膜病、牙周病都是由口腔细菌积累造成菌斑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给老年人的身心带来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4,5]。

本研究提示,我市农村老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较城镇老人高,城镇老人口腔健康行为习惯较农村老人更健康。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不足是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不佳的直接原因[6],农村老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文化水平较低、接触口腔相关健康知识的机会也较城镇老人少,即使已经患有口腔疾病,由于经济等方面原因也很少或不去就医,最终导致农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针对我市农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现状及健康行为习惯,我市今后的牙防工作重点应针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力度,经常组织医院口腔科医生“三下乡”,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通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医疗援助,帮助这一人群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观念,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使其主动自觉地去医院进行口腔定期检查,发现口腔疾病给予及时正规治疗,及时修复缺损的牙齿,促进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最终转变,促进我市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萍. 老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41-342.

[2] 谢卫江. 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调查[J]. 河北医学,2010,16(5):580-582.

[3] 张春来. 598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145-146.

[4] 徐燕. 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11):46-47.

篇3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及保健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许多老年人因口腔保健知识不足而延误治疗导致的口腔疾病常引发咀嚼困难、言语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了解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和口腔疾病治疗,对保障老年人口腔健康乃至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的400位老年人。

1.2收集资料的方法:前往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为当地老年人做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7份,有效问卷344份,回收率91.75%,有效率93.73%。

2 结果

整理分析问卷数据可知,调查人群中了解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仅占11.05%。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较低,发现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的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34.30%,其中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率仅为25.00%,明显低于城镇老年人的41.00%。15.70%的老年人存在“牙疼不是病”这一传统观念而对口腔疾病采取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治疗口腔疾病选择医院时,47.09%的老年人以治疗费用的高低为首选标准。就医时,56.98%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选择挂号费相对于专家门诊较低的普通门诊。选择主治医生时,62.21%的调查对象最注重的是医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医生的服务态度也逐步成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参考要点。此外,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中仅有35.00%的子女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3 讨论

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显示,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浅薄,在遇到口腔疾病时,只有小部分患者会立即就医,多数患者选择自行治疗或待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无法忍受时再就医,且就医时多选取普通门诊,这一现象在乡村比城镇更为普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了解较少,口腔疾病认知度低,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因交通条件、乡村医疗设施等限制因素,对口腔疾病的了解明显少于城镇老年人。加之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老人收入普遍低于城镇老人,为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乡村老人遇到口腔疾病时比城镇老人立即就医率更低,且就医时多选取费用较低的普通门诊。2)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更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医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这是因为当今各行各业都在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推动下运行,服务的需求方可按需选择,行业垄断正在被打破【2】。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医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需求时,老年人就医率会降低或选择不就医。因此,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格外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这也是老年群体口腔疾病就医率明显低于其他慢性疾病就医率的原因之一。3)少数子女会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这是由于多数子女因工作需求,不能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及时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针对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调查中发现的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除了“爱牙日”外,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通过集中讲解口腔知识,讲述正确刷牙方式等活动来增加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让老年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早就医、早治疗。2)加大对老人的关怀。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宣传孝敬父母的风德风尚,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了解老人口腔健康状况,并为老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对于失独老人,通过志愿者前往住宿地探望、老年公寓定期举办晚会活动等形式,来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对自身及他人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进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3)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培养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口腔医生在给老年患者做疾病治疗的同时可为其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多关心和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以微笑服务于患者,让老年群体在融洽的医患关系中得以安心治疗。4)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乡村相对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应加大对农村口腔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农村全科医生定期外出进修口腔医学知识等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口腔疾病治疗水平,方便农村老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立即就医,进而提高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5)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和报销比例一直是农村居民最为关注的基层医改问题之一【3】,医疗费用又是多数乡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首选标准。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及监管力度,并在深入调查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状况后,及时对医疗保险制度作出新的调整,为老年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进而全面提升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8-0150-04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显突出,老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据统计,目前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在老年人骨折中已居首位,老年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达26%~29%,1~2年死亡率达38%[1]。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因长期卧床,导致主要脏器功能减退,易吸入致病性的口咽分泌物或者胃内容物,从而并发吸入性肺炎[2]。其中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在老年人群体中有着非常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3],而由于误吸引发肺炎的病死率占全部肺炎病死率的三分之一。为了能有效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发生误吸及预防发生吸入性肺炎,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我们对2014年7月~2016年3月入住我科的年龄≥65岁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入住我科的年龄≥65岁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共200例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术前评估ASA分级为Ⅲ~Ⅴ级的患者。术前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使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74.86±3.30)岁;实验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73.83±3.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并发症、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遵照医嘱进行相应的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合适的食物,进食时抬高床头,缓慢进食。

1.2.2 实验组 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观察护理,管床护士随时提出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找护理实证,并对实证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的讨论,将查找的实证与临床经验、理论知识相结合,制定护理措施并进行干预。(1)实验组患者的基本特点:该组患者均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存在多种误吸的高危因素[2]:①高龄:老年患者机体多脏器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及吞咽反射减弱,易发生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②原发性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性胃轻瘫,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从而引起胃潴留,增加误吸的机率。若合并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呼吸费力,也可能影响进食,增加误吸的机会。③手术及物的影响: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发生胃肠功能紊乱[4],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反流,甚至误吸等[5]。术中及镇痛药可能抑制肠蠕动,产生肠胀气,增加胃潴留的可能[6]。④术后长期卧床改变进食习惯。(2)提出问题:针对实验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误吸的高危因素,提出如下问题:哪些护理措施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3)证据检索并评价文献。(4)根据检索结果提出具体措施:①采取合适的进食[7]:对于意识清楚、生活部分自理的骨折老年患者应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缓慢进食,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保持此种姿势30~60 min。对于意识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骨折患者,进食时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40°,这样可以借助重力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与误吸。②选择合适的食物:对于易发生呛咳和吞咽困难者,食物应以半流质为宜以减少误吸的可能。同时还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温度,以增进患者食欲,引起吞咽反射。③选择正确的进食方式和进食环境。自行进食: 鼓励患者缓慢进食,忌催促其进食。老年患者一口进食量约 2~20 mL。进食中避免一口未尽,口腔食物残留的现象。对于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吞咽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患者,刺激患者口腔唾液腺的分泌,引起吞咽反射的发生。④正确有效评估胃肠道蠕动功能,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听诊肠鸣音,根据肠鸣音次数及排便情况综合分析患者是否有腹胀以及腹胀程度,并给予腹部按摩,刺激胃肠蠕动。⑤积极治疗原发病。⑥重视术后短期内物的影响、术后短期内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症状,术后如有镇痛泵,镇痛泵内药物可抑制肠蠕动产生肠胀气,术后忌食牛奶、豆制品等易产气食物。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8]: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活动脚趾,患侧踝关节的屈伸,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的内旋、内收,定时床上翻身;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重复第1天的锻炼内容,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第3天重复第2天锻炼内容,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1周,逐渐用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次,每次10~20下。⑧加强呼吸道的护理[9]:a加强口腔护理,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3次/d,使口腔保持碱性环境,抑制真菌在口腔内生长;口腔如有损伤出血,予3%过氧化氢液交替使用,去除口腔内血迹、异物,预防口腔炎。对吞咽困难者,每次进餐后予清洁口腔;鼻饲者、生活可自理者,清洁口腔2次/d。b保持气道通畅,协助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应适当饮水和静脉输注液体,以利于痰液的稀释。鼓励患者自行咳嗽排痰,对体弱、不能有效咳嗽者,采用二步排痰法,将无效咳嗽变成有效咳嗽,并由护士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在重力作用下有助于痰液排出。c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撞击成微小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吸入呼吸道,充分湿化呼吸道或进行局部治疗。雾化器使用前需严格消毒,使用后用1∶200 的84消毒液浸泡螺纹管和口含器,专人专用。⑨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10]。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入院须知,介绍高龄老年髋部骨折的生理特点,常见引起误吸的高危因素,误吸可能导致的后果,预防误吸的重要性及预防方法,术后的饮食原则,早期的功能锻炼。同时指导家属监督和协助执行饮食计划、按时服药、规律运动及自我调节等和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以口头宣教为主,同时进行演示并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术后误吸的发生率,包括误吸、反流及窒息的发生。(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达标率:在患者出院前3 d采用问卷观察法了解患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具体包括①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掌握情况: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效果问卷, 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基本知识、饮食、用药、预防并发症、正确卧位、功能锻炼 6 项)及健康技能(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皮肤护理、心理调节、支具运用6项),分掌握和未掌握两种程度;②认知态度或行为改变:自行设计认知态度(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并发症防治意义、功能锻炼目的、治疗的作用、合理饮食搭配5项)和行为改变(饮食方式、排便习惯、功能锻炼执行力、心理调适效果、支具使用方法正确5项)调查表。(3)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4)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健康知识宣教、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项目,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满意100分,基本满意80~9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9%,20例(20%)患者发生反流,没有患者出现窒息;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19%,54例(54%)患者发生反流,共有2例患者出现窒息,循证护理方法的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误吸、反流及窒息发生情况明显低于传统的护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见表3。

2.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 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3.95,P

3 讨论

3.1 循证护理方法对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误吸率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将循证护理模式贯穿于护理实践中,有效地降低了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误吸率,减少了术后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1-13]。

随着循证证据的出现,护理模式不断改善,循证护理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综合了循证医学、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法,着眼于运用科学依据解决实际中的临床问题,使得整个护理过程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及安全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14]。循证护理是针对性很强的护理方法,本质是将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与科研结论相结合,通过寻找相关科研证据,与自身经验和患者需求结合,最终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以有效实施[15]。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护士的思维和行动,促进护士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3.2 循证护理方法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唐泽琴等[16]报道,利用循证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有效预防老年骨折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本研究利用循证护理的思维,进行健康教育,给出目前最好的预防术后误吸、促进术后恢复的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有文献报道,健康教育可增强老年手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方式的有效方法[17]。健康教育要求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进一步促进恢复,改善病情。通过住院期间对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查询大量研究报道资料,采取实例和证据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患者的接受程度更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意识到饮食、运动与疾病恢复之间的联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8]。

3.3 循证护理方法可以增加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张秀果等[19]发表的文章报道,有的患者住院期间只信任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持怀疑态度。护士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工作,搜集并实践当前最可靠的研究证据,制定个体化的、完整的护理方案,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护的关系。

3.4 循证护理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在平时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骨科护士经常会遇到以下困难: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及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对复杂多变的内科疾病知识的专业认知能力有限,加上平时工作任务较重,很难及时更新相关的专业护理知识,无法准确地指导患者。循证护理模式的出现帮助解决了以上困难。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把目前已知的最佳证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尊重患者的意愿,制定完整的护理方案,使患者获得当前最科学的护理[20]。

循证护理的出现可对护士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培养循证思维,能帮助护士在主动寻找问题、搜集科学证据、评判性使用证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领导才能[21]。循证护理模式帮助护理人员学会和掌握自我更新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决策中将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应用到实践中,提高护理的质量。循证护理模式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护理理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供一个很好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反思,并探索护理实践科学性、有效性、适宜性的途径。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中会提高临床业务技能、护理科研和评价能力及一定的统计学、文献检索、计算机等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高龄髋部手术患者误吸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预防和严密监测,对患者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高龄髋部手术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英民,林伟龙,沈伟敏. 髋部骨折1266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3):161-164.

[2] 高坤,吴蓓蓓. 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特征荟萃分析[J]. 临床荟萃,2016,31(1):103-106.

[3] 张月莉,梁红,沈维敏. 高龄老年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637-6640.

[4] 叶向红,高璐璐,郭琴. 循证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 18(24):210-211.

[5] 陈秀云,刘妍,陈丽. 骨科择期全麻手术术后禁水时间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391-2393.

[6] 胡敏芝,石崛. 循证护理干预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误吸、反流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3,17(5):893-894.

[7] 陈秀丽,许一鸣.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误吸的易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15,13(28):2836-2837.

[8] 胡幼君,谭颖微.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11-114.

[9] 那薇,伍翊,张丽芬. 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护理及护理对策[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3):210-211.

[10] 朱晓珍. 防范老年患者误吸的护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11-112.

[11] 吴青霞,蒲超,侯小倩.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1928-1929.

[12] 龚晓丽,周萍.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3):120-122.

[13] 徐卫红,惠为清,陈艳.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4):414-415.

[14] Kate,Gerrish,Louise,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es to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mong front-line nurses:Finding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1,67(5):1079-1090.

[15] 沙淑艳,顾爱焕,谢小兰. 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史术后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3):1088-1090.

[16] 唐泽琴,黄文琴. 循证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2),1740-1744.

[17] 卢媚媛,卢丹,詹帅云. 健康教育对老年手术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81-83.

[18] 赵丽莉,杨佳琦. 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103-105.

[19] 张秀果,田悦平,曹奎粉. 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11):3792-3793.

篇5

1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对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的调查都表明了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口腔疾病和口腔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问题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与健康的意识增强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在儿童和青年时期没有较好地进行口腔及牙齿的护理和保健,即使有口腔疾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进入老年以后,这些口腔疾病就变得更严重了。

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的健康保健重视不够,缺乏口腔健康维护的知识,口腔卫生比较差,导致龋病的发生。另外,牙周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不愿意去看牙医,即使牙齿缺失或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补和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通过这些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老年人普遍缺乏牙齿健康和保健知识,我们应该在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协助老年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齿保健。

2 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

2.1 老年人龋齿的预防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因此,老年人的牙根和牙间隙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牙根和牙间隙的龋病发生率就会增高。这些部位一旦发生龋病,牙髓暴露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大,最终会导致牙齿折断以及残根无法很好地治疗,只能选择拔除牙齿。

龋齿的预防主要还是要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磨毛、柔软、弹性好的牙刷;使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顺着牙缝及牙面缓慢移动;老年人最好养成每餐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佩戴义齿的老年人,要注意义齿的清洁与保养,每次饭后清洁义齿,睡前要摘下义齿放到清水中保存,保护义齿不变形,义齿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

2.2 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预防 老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非常高,可以达到75%-90%,而牙周病往往又不容易受到重视,很多老年人都是等到牙齿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牙。牙周病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进行性和破坏性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去医院诊治的时候,病情都已经相当严重,牙齿发生松动或脱落,引起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还可能引起口腔关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等其他身体部位的疾病,预防牙周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如果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以及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口腔有异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牙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和牙周的检查与护理,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清除牙垢和牙菌斑,保持牙龈的健康。

2.3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损的预防 牙齿过度磨损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刷牙的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以及平时喜欢吃硬的食物,喜欢嗑瓜子、榛子等,都容易造成牙齿的齿牙合面、颈部的釉质缺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食物的时候,会变得很敏感,而且磨损后的牙齿会形成锐利的牙尖,对口腔粘膜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牙齿过度磨损,老年人应该注意科学的刷牙方法,要采用竖刷法,牙齿的两面都要刷到,牙刷要每季度更换一次,正确使用牙线辅助牙齿的清洁。另外,一旦发生牙齿磨损的情况要及时诊治,对磨损严重的牙齿进行修补,以保护牙髓及神经不受损害。

2.4 老年人口腔粘膜病的预防 烂牙或磨耗过度的牙尖,极容易损伤口腔黏膜,老年性牙磨耗造成锐利的非功能牙尖或咬合边缘嵴对舌粘膜的长期机械刺激和慢性损伤,是舌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吸烟和饮酒、吃过热的食物等也会对口腔粘膜造成刺激;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粘膜长期处于细菌的侵蚀之中,可能引起粘膜的癌变。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生理性老化,因此容易患口腔溃疡、扁平苔癣、口腔白斑等口腔粘膜病,老年人应该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时修补磨损的牙齿,对残牙进行及时处理;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和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预防口腔疾病。

参考文献

[1] 韩晓兰,颜雨春,陶小珍,高永梅,丁杉,杨玲,田宏伟,夏薇. 对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01) .

[2] 徐冬英. 中国老年口腔保健优化管理对策的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