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17: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

篇1

在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资源库建设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化时代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探索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策略以及实现路径,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异,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幕课热”的持续升温,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相于对高校资源库的建设,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却举步维艰,存在诸多问题。

(一)资源库建设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大部分是学校依托校园网自主建设,少部分借助教育机构或公司的力量协同建设,建设力量主要依靠基础教育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一建设主体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学校,受限于本身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即使最后能够搭建起资源库平台,也是使用效率不高,运行渠道不通畅,缺乏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资源库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需要人力、物力保障,这些资源仅靠学校自身解决非常困难,在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然需要充当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资金的投入,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的。

(二)资源库技术平台落后,缺乏有效的交互应用

在技术平台方面,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没有专设的资源库平台,主要依托自己的校园网设置课程资源频道或专设FTP资源服务器,放置学校教师的一些课件、教案、习题集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能会购买一些大公司的教育资源库平台,但这些平台的易用性、扩展性、交互性等功能也存在诸多问题。这种带有较严重封闭性特点的技术平台给用户带来了交互应用的困难和障碍。资源库平台缺乏交互性,对用户而言会逐渐丧失使用兴趣,后续支持的动力就显得不足;资源平台缺乏可扩展性,用户使用资源就只是简单搬用,无法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性改造,资源利用效率就不高。

(三)资源库优质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课程资源的数量、质量问题也制约着资源库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基础教育资源库课程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优质的、动态的课程资源更是匮乏。尽管各学校都在开发和建设各类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大多数是各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教案、习题集等单一性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内容陈旧、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缺乏对各类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缺乏对优质资源的引进、共享、消化和改造的创新性利用。课程内容方面,现有资源多集中于教师的“教”方面,对学生的“学”方面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支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理念,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既需要能帮助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课程资源,也需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优效用。

(四)资源库管理过程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

由于课程资源库的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一些学校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造成资源库使用过程中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资源库成了摆设。首先,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资源库没有规范的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的网络中心和电脑技术人员维护和管理,缺乏整体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其次,学校在资源库的技术支持上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较差;第三,资源库的内容建设落后,由于资源库管理人员多是技术工作人员,专业学科教师较少参与,内容建设上难以得到及时更新,造成资源库缺乏活力,不能持续发展。

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激活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效能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基础教育学校通过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及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问题,本文拟从管理模式、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统筹管理―协同建设―系统开发”的一体化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大规模工程,单靠基础教育学校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统筹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开辟“三位一体”的资源库建设的新模式,激活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效能。

1. 政府部门统筹管理,规范资源库建设。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处于零散及失序状态,缺乏统筹管理,造成资源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极大浪费和重复建设。基于此,建议由省级教育部门统筹,整合现有资源,组成由政府部门、高校等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的资源库建设小组,统一规划区域内课程资源库建设,由政府主导并协调课程资源库的管理、建设及开发工作,提高课程资源库的集成度和建设效率,使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精品化道路。

2. 教育机构协同建设,发挥保障和服务功能。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有强劲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资源,依托高校等教育机构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库,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高校等教育机构为基础教育学校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平台,支持高校等教育机构帮助基础教育学校协同管理、建设与运行资源库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等机构的保障与服务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3. 基础教育学校主导内容开发,打造精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①因而,资源库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应以基础教育学校为主导,其他机构通过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协同基础教育学校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学校在系统开发课程内容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了解各学科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在教育部门统筹下整合各校各学科优秀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由技术机构支持教师根据课程体系有系统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资源库的课程内容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设“实用、高效、开放”的课程资源库运行平台

课程资源库建设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应用程度上,只有实用易用的优质课程资源,才能提高学校和教师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库的效能。因而,课程资源库的平台建设应体现实用、高效和开放的特点,提高资源库的运行和应用效率。

1. 拓展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倡导共建共享理念,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如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课件大赛、精品课大赛,以赛提升课程资源的质量,还可以通过项目方式鼓励教师建设学科精品课程、共享视频课,打造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的教学团队,营造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建设氛围,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校际联合开发、资源互换方式来获取课程资源,拓宽课程资源获取的渠道。

2. 提高师生利用课程资源库的效率。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资源库的知识讲座、应用培训,让一线教师了解资源库的优势和效果,提高教师对资源库的认识和利用,让教师有更多渠道去了解、去接触、去尝试新的资源运用方式;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库内容建设及使用的培训,让教师通过对新技术的掌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教育资源库引入课堂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资源库,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教育资源库的效率。

3. 增强资源库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坚持服务为上的建设理念,针对教师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具有交互性、便利性的平台功能,拓展资源库的特色服务,如实现资源定制、资源配送、使用反馈等特色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可以考虑用户对资源的特殊需求来为一线教师提供量身定做的课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议,为一线教师推荐有针对性的资源,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建议,调整、修改课程资源等。通过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库的质量。同时在资源内容的更新上实现常规化,及时更新资源、调整资源、丰富资源,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4. 实现资源库使用的开放性。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交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跨校、跨地区的有效流动;在技术标准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人员在制作课程内容时,应遵循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便于教师使用资源时进行二次开发;在内容使用方面,可以采用政府购买资源、用户免费使用内容,或者采取交换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库运行的经济效率和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互惠、发展、规范”的课程资源库运行机制

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优质资源实现均衡配置的有效措施。因而,理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基础教学校”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制定有一定导向性的有效政策及措施,是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②

1. 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利益的交换,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合作者的互利互惠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前提。从运营成本上来说,可以通过推行“会员制”的方式来保证资源库的开发和运行成本,“会员”的主体可以是机构或单位,建立面向机构收取网站运行成本费,会员单位的师生则可以免费浏览和使用资源库内容。通过“会员制”方式来激发合作单位的共建积极性,逐步实现互利互惠的资源库建设合作机制。

2.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需要政策层面的有效引导,这也是教育后发展地区有效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除了统筹管理外,还应从政策层面研制有效的政策或措施,从法律上保障课程资源库各合作机构的权益,能够调动区域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从而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导向来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如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设置选修课及通过学分修习课程,可以试点优质高中通过资源库实行学分互认制度,提高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认同度。

3. 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资源库的建设,应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来保证资源健康、良性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应保障整个资源库运行、维护的人员配置,包括组织协调、技术支持、业务领导、内容建设等人员配置到位,保障资源库有效运转;物力保障方面,资源库建设需要强大的网络环境保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协调相关机构,引进和投入资金,解决资源设备、运行系统、网络环境等方面问题;经费投入方面,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功能,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解决资源库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试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谁投入、谁开发、谁受益的发展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促进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良性运转。

篇2

TP311.5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数字化教育成为未来的趋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热度在继续升温,各院校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但是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库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院校花了大量资金、时间于资源建设,但是后续的应用与实践投入较少。由于实际应用少,教学资源库的维护与更新工作也无法持续进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信息落后,导致可应用性更差。教学资源库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导致教学资源库管理不闭环,可持续性差。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

教学资源库具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成果展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社会学习者等意义(刘锐,2013)。在高职院校建设教学资源库中,首先应探讨资源库建设目标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主,还是教学成果展示与资源共享为主。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的确定,有利于进行教学资源库使用场景规划,从而逆向指导建设方案的拟定与资源建设的实施过程。

通过查阅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其教学资源库内容较相似,主要是申报材料、教学录像、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这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面向教师、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内容体系,侧重对“教”的内容共享,缺乏对“学”的需求引导。但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的工具,应当服务于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资源库,也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建设目标是营造学习环境,服务于学生学习。

教学资源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也契合新形势下的学生特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学生普遍是95后的学生,95后的学生被称作中国“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从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

二、顶层设计与底层应用相结合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教学资源库建设前,应当做好责任分工与统筹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学校、专业、课程团队三个层次的责任部门共同完成,每个层次的责任部门负责相应的建设内容,实现顶层设计与底层应用互相结合,宏观把控与微观调节互相结合。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建设责任部分与建设过程设计如下(图1):

(一)学校层次: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

平台建设设计中应做到“需求自下而上,标准自上而下”两条线,综合考虑“统一技术标准”与“满足个性需求”两条线,缺一不可。

目前较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是:学校给出经费与鼓励政策,支持各个课程团队自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未来,随着各个课程子资源库的增多,每门课程每个子库有自己的入口,自己的资源管理与使用方法,作为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主体――学生,面对不同的子库,用户体验极差。而且,由于每一个子库自行研发与建设,技术标准不一致,不利于学校未来统一管理。因此作为学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建教学资源库的平台,自上而下地统一各类技术标准。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并不是凭空而来,应该基于教学资源库底层应用实践的需求。教学资源库的末端应用,应当具有内容新、交互性强、所需的,需有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等特征,因此顶层设计应当自下而上地采纳各个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需求。

W校作为顶层设计方,应统筹考虑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各层次和各要素,具有全局观念,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资源库的整体建设目标。平台建设做到:一是建立统一标准,但是综合考虑各专业个性化发挥的空间。二是具有开放性,且交互界面友好。利于后期教师进行实时更新,资源的更新,确保应用的可行性。三是资源建设考虑较多终端载体。如应开发电脑端应用的网页,IPAD或者手机端应用的APP界面。真正实现信息化走进学生课堂。

(二)院系专业层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专业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是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教学资源库数量较多,但是部分教学资源库仅是简单模仿、重复建设,未体现行业特色、地方特色,院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也不鲜明。院系及专业在组织建设教学资源库中,应该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本专业资源库的统筹规划工作。

专业资源库建设统筹规划要结合人才所服务的行业特征,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专业应当根据就业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确立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教学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职业就业教育,紧密联系。专业资源库应包括:行业前沿信息、行业政策、行业证书考取指导、课程资源。通过专业资源库中的行业信息,帮助在校学生充分了解行业情况,理论与实务结合,培养更加接地气的职业教育人才。

(三)课程团队层次:以应用场景为指导,做好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建设。

资源库的内容质量,是资源库的生命线,是最核心的内容。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库内容时,应当以应用场景为出发点,进行内容开发。

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开发应当做到:一是有较强的交互性,现在课堂形式已经不再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已经实现了翻转课堂。课程资源建设中,不能再是一次性的灌输,而应该有较强交互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要求课程资源的内容设计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学习方法为主线,涵盖课程预习、课堂知识学习、知识巩固提升、课后复结等环节,通过教学资源库突破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三是课程资源库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信息化下的课程资源库的知识展示方式,具有直观展示内部结构、降低教学成本、实现学生反复练习等优势,解决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利用行业专家的知识与经验。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课程目标应当满足行业人才能力需求,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行业专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资源库的课程资源中发挥作用。行业专家可以成为课程团队建设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课程标准;行业专家可以自行录制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行业专家可以利用行业经验,提供真实的行业业务,创设真实的业务情境,让学生训练中提升。

三、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资源库初期建设工作实现阶段性完成后,还应当注意应用与管理,通过闭环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库的长效机制。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与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应当以资源库系统及资源内容为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可多元,包括教学资源库的管理者、使用者、第三方机构。教学资源库的评价维度应包括资源内容是否丰富、资源更新是否及时、资源信息是否准确、互动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标准,引导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向。可以适当引入各个子教学资源库的质量检查与横向评比机制,促进各专业与课程力争建设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库;同时,根据使用者的评价反馈情况,建设方对不足之处进行相应修改,改善后续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二是建立维护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建设维护团队。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维护工作既包括技术层面的系统维护,又包括内容层面的资源维护。技术层面的系统维护,需由具有较强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开展,而且需要面对各个子库的调整需求,工作量较大,应当由教学资源库管理者配备专职、专业人员执行系统维护工作。内容层面的资源维护工作,主要由系部的

三是建设资金的全周期支持。教学资源库的资金支持时间周期,应当与资源库的使用周期相一致,不能仅仅是初始建设环节有资金支持,后续就中断。通过持续的资金支持,鼓励教师进行资源库的二次建设,实时维护。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库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课余自主学习的良好助手。通过对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应用-再建设”的闭h管理,实现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与资源更新的长效机制。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更好发挥教学资源库的共享作用,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提供良好平台支撑。二是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性,促进教学资源更新。三是提升教学资源库建设投入的效用。

本研究一方面可为各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提供开发标准,为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资源库资金投入活动提供决策参考。这预计将改善目前各院校简单建设、重复建设率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威,2011,关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92-93

[2]周建,2012,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160-162

篇3

按照教育部关于资源库建设的“优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的指导思想,基于课程改革、方便使用者自学、辅教辅学、兼顾社会学习者学习的建设目的和定位,确定了“系统设计、统筹规划、沟通协作、改革创新”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二、资源架构

确定了机制资源库三层框架结构:系统化设计一一形成以行业标准、专业标准、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等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建设方案;结构化布局一一将传统课程体系重构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6门专业主要课程资源;碎片化开发一一整合企业资源、网络资源、学校资源,形成课程、教学、职业资格、社会服务7个特色资源包(见左表)。

三、建设历程

2013年5月,承德工业学校牵头完成了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开发团队的组建工作,于2013年7月获得教育部正式立项,成为由中职学校主持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第三批建设项目之一,随之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1.启动阶段

2013年10月,召开了机制教学资源库建设首次项目推进会,与全体参建单位签订了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书。成立了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确定了各子项目组的组长及成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制订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工作职责及组织与运行管理办法》《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建立资源库建设交流平台,确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进行了机制资源库顶层设计。

2.全面建设阶段

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为机制资源库全面建设阶段。本阶段组织召开了六次工作推动会议,并通过网络视频和QQ群平台进行研讨交流,使项目建设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如期推进,先后完成了专业建设调研、课程体系构建、技术规范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引入、社会资源采集、专业课程组建、资源打包整合等各项建设任务。为保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制订了详尽的工作推进计划,实行阶段汇报制度,并在网上及时工作进度信息,公示建设成果,实现资源成果共享;运用科学评价措施,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激励参研人员,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3.推广使用阶段

2014年7月,进入资源库推广使用阶段,开始资源上传、入库集成、课程组建、网站搭建、推广宣传、资源应用等工作。将资源库建设阶段开发的所有资源整理归类,按照元数据标注资源索引,及时上传到职业教育数字化中心平台,根据平台建设要求对碎片化资源进行集成,资源库建设进入了调试和试运行阶段。为保证资源库的推广使用效果,2015年5月召开专项会议,具体部署资源库推广使用工作,以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要求参建校率先使用、广为宣传,辐射周边区域。

四、建设成果

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要求,在两年的建设期内,通过对产业、行业、企业、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调研,完成了机械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了资源库的整体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方案,整合该专业12门传统学科课程,重构开发为5门一体化课程和1门项目课程、3门社会培训课程。体现碎片化资源开发理念,以素材为基础,以知识点、技能点为脉络,以积件为组合形式,整合企业资源、网络资源、学校资源,开发资源总量达31300多个,其中线上线下试题22000多道,保证了资源的足够冗余和结构搭建上的便利,为一体化课程的组建和门户网站教学资源包的呈现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五、建设特色

1.资源组织体系脉络清晰

按照资源库建设顶层设计的“1367”整体框架结构,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重构资源体系。从素材出发,以积件形式,搭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模块,组建一体化课程,形成四个不同层次的资源呈现形式。9370个素材、846个积件、6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职业培训课程、7个专业资源包,辅之以企业案例、技能鉴定、职业素养、虚拟工厂等特色资源,在门户网站上综合呈现,使资源库的组织体系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系统科学合理。

2.专业课程体系系统科学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求,项目组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选择北京、河北、山东、福建、陕西、浙江等14个省市,采集企业样本124个,调研成果及其结论已全面呈现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共性特c,兼顾个性特色,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与课程方案。

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为设计指南,紧密关联专业课程与岗位实际工作项目,融入国家颁布的钳加工、车工、数控车加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内容,科学界定专业课程之间的边界,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认知规律,梳通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间的能力支撑关系,完整系统地呈现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篇4

一、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核心任务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核心作用是学校资源建设信息、教学及实践成果的网上展示,学校全部理论、实践及就业课程上网,以及进行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学及课件资源的共建共享、按需下载,以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为本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提供网上教学环境,并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和组织网上测试,为各专业的在校学生、已毕业生、行业合作企业、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网上课程学习和培训的学习环境,实现各专业实践学习及顶岗实习的管理信息化。

二、中职学校对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需求

1.使用对象分析

教师需求:资源共建,利用资源库编辑上传教学资源;资源共享,利用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小资源开发成本;课程开发,利用资源库开发个性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利用资源完成教学过程;知识更新,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加强合作与交流。

学生需求:自主学习,在任何时间享受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班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网络学习;终身教育,工作后,利用知识实现终身教育。

学校需求:决策支持信息化,利用资源库教学情况统计数据,对教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教学资源信息化,利用资源库沉积电子化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学生查找使用。

2.功能需求分析

(1)具备完善的资源库类别: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精品公开课程库、专业信息库等等。

(2)资源的共建共享功能: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资源。

(3)资源检索功能:为使用者提供资源的多种检索功能,如课程体系导航、类型子库导航、专业专题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

(4)网络教学功能:提供完善的基于课程的网络教学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教学形式组织网络教学活动,包含教学内容章节浏览、网络考试、作业、答疑。

(5)系统提供教师网络教学控制功能,保证学生网络学习质量。

(6)网络自学功能:支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自学,教师可对学生的自学申请进行审核。学生自学内容包含:自学教案的流程、在线自测、课程资源查看与下载。

(7)课程建设功能:可按照职业院校的精品课程要求建设精品课程,包含精品课程展示网站模板设定、展示网站栏目、内容设定等。

(8)课程建设评审功能:教师可自主在线申请课程评审,系统可提供课程评审立项、专家打分、评审结果等功能。

三、中职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方案

1.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应包括三大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子系统、网络教学管理子系统、课程建设子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子系统用于学校资源的建设、上传、检索、共享、下载等方面的管理;网络教学管理子系统用于学校网络教学课程制作、班级教学组织、学生自学、教学统计、学生学习统计等方面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子系统用于学校精品课程立项、申请、建设、评审等方面的管理。

2.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功能体系

(1)系统管理功能包括:日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库备份与维护模块、机构管理模块、外部资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角色切换、课程访问排行榜、系统设置、数据维护、新闻通知管理、外部资源管理、调查问卷、个人中心。

(2)教学资源建设共享:资源类型管理、资源分类存储、资源批量上传与入库、资源共享与下载、资源维护、资源搜索、资源浏览与点播、资源统计、课程资源管理、公共资源库的建设。

(3)资源转换与上传客户端:统一用户信息认证、课件资源列表显示、课件本地编辑与上传、大文件上传。

(4)课程建设功能:课程基础信息设置、课程网站模板管理、课程栏目管理、课程网站首页定制、支持课程首页自定义栏目多种方式图片滚动、课程模版数量、文件上传下载、视频资源管理模块、课程资源类型管理、课程资源的。

(5)项目申报与推荐功能:申报项目课程模板管理、申报项目课程栏目管理、申报项目课程级别管理、申报项目课程门户定制。

(6)项目评审与功能:评审指标管理、评审管理、专家评审、评审结果管理与导出。

篇5

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丰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并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一个能够供全院师生资源共享、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建设方法及手段

1.建设方法

根据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的目标,数控技术专业共需建设6门核心课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教学素材为基础的总体框架,以教学为中心、企业需求为主导,开展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采用课程建设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持续完善课程资源,凸显课程教学资源多样化、立体化、虚拟化与时代性特色,形成系统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推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新模式教与学、社会人员技能提升提供服务与支持。

2.建设手段

数控技术专业资源库的开发依托清华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库,数据库使用oracle, 服务使用apache。

三、预期目标

通过授课教师协作、校企合作,建成集先进性、实用性、普适性和标准化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型、持续更新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引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革新,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企业管理、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服务,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学习平台。

1.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先进的开放式学习平台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汇集90%以上的数控技术专业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形成具有教学与管理、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教改成果推广与应用、信息采集与等多项功能的开放式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

2.使用便捷、功能完善,降低专业人才培养成本

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使用便捷、功能完善,并支持在线学习。为学院在校学生、企业组织和社会人员提供丰富、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资源库提供的拓展阅读库、网络课程库、习题库,专业测试系统、虚拟实训系统等进行自学、复习、思考和体验,也可开展人机互动的训练,快速熟练掌握测量技术操作技能。使用费用低廉,提升技能水平迅速,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节约教育成本。

3.充实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资源库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将形成标准、规范的课程体系,建立6门主要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过程设计,并配有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资源库还包括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作业规范、动画、视频、案例资料及其分析,为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将显著

提高。

4.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资源库服务与辐射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遵循“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建成后将在学校、社会、行业企业之间实现共享。由企业深层次参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推广,将增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技术交流与培训的功能,使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更加紧密。学校可借助教学资源库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库服务与辐射能力。

5.打破时空限制,促进终身学习

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借助先进的网络开发和数据库技术,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集成为资源库。这种资源库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通用性、标准化等特点,支持在线学习。因此,将打破学习时空的限制,把学习者从固定化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终身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烁,冯秀琪. 关于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3(1).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76-02

一、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其特征与功能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教育的有效工具,它具备下述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特征

1 职业性。资源库应以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而制定的专业教学或职业培训标准为基本依据,厘清专业教学或职业培训所需的基本教学元素,从而合理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框架,有效配置与之相关的各类优质教学资源。

2 应用性。资源库中存储、管理的各类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只有通过广泛使用才能为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因此资源库不应只停留于资源的开发、收集、加工等基本建设,还应着力于大力推广与有效使用。

3 共享性。资源库只有实现校际、校企间的共建、共享,才是全面发挥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弥补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非均衡发展,实现国家启动该工程建设初衷的有效途径。

(二)功能

1 可提供规范化的专业教学或培训服务。通过提供符合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或职业培训标准的教学资源,可规范高职专业教学或培训活动,保证教学或培训的基本质量。

2 可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服务。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素材和案例等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并结合在线答疑辅导、网络交流、在线考试、在线实训等教学辅助系统,可使学习者自主完成专业课程或培训项目的学习。

3 可提供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使用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资源库,可自由上传、下载和使用库中资源。

二、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定位

(一)意义

1 通过构建符合高职教学规律、特点和标准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助于规范高职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确保基本教学质量。

2 通过推进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校际间的共建、共享,利于辐射优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示范作用,进而弥补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短板、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 通过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创建自主的学习空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便于教师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

4 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涵盖“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内容的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可为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平台,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定位

由于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服务对象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一线工人为主,故其建设定位也与“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的双重属性关联,即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汇集大量优秀专业教学资源,具有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功能,能有效满足学校和企业的职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工具”。

三、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建设流程、框架与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建设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最具代表性、成果相对突出的建设项目。但由于该项目仅针对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即并未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为对象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故目前尚无法完全发挥精品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最佳能效。本文认为资源库建设应以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逻辑起点,以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或职业培训标准为准绳,以构建与之配套的网络精品课程体系或职业培训教程为支撑,进而搭建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其建设的基本流程见图1。

(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主体框架和内容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至少包括以下5个子资源库。

1 专业教学基本信息库。包括专业和课程的教学标准等教学相关的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应具体规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课程标准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考核方式等内容。

2 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库。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讲义、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生产实录资料、典型例题、应用案例、模拟课堂、在线答疑辅导、网络交流、在线考试等内容。

3 在线实验实训仿真库。在线实验实训是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成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包括实验实训室介绍、仪器设备介绍、实验实训内容介绍、演示录像、实验实训素材、仿真系统、交互式多媒体资源等内容。

4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库。该库主要为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包括培训的案例、教材、技能题库、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学习视频、职业技能的在线测试系统等内容。

5 职业信息资源检索库。该库主要提供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献等信息资源的检索、阅读等服务,包括行业标准、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生产管理资料、企业专业技术资料、工艺设计、技术规程、绝技绝活、专利、期刊和会议文献、数字图书、资源目录索引等;收录和专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及研究资源。

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保障体系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工程,只有在组织、政策和资金的可靠保障下方能建设一系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运用和共享,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影音文件的制作和编辑、仿真和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发等大量复杂工作,因此需要一支由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专任教师、网络技术人员、录像专家和影音视频编辑人员等构成的建设团队的通力合作方能完成。

(二)加强资金保障

充裕的资金投入是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及有关单位应以多种渠道筹集必要的建设资金,并通过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完善投入和受益机制,确保该工程的圆满完成。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09-02

一、引言

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对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传统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为学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和竞争型人才,必将起到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资源库建设者与优质教学资源掌握者分离。优秀教师和学者本身就是优质教学资源。他们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活动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知道如何设置章节和知识点。因此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之初,他们能够考虑到学习者学习条件、能力的差异性,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从而建设出能适应各类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学习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但在以往,教学资源的建设好像只是任课教师的任务,致使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也使学生与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擦肩而过,留下些许遗憾。

2.资源缺乏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性低。目前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常没有统一规划,各学科、各专业各自为政,没有站在资源库建设的高度来进行建设。教学资源体系设计不科学,对系统规划、内容组织、呈现形式、资源的可继承性、实施技术的先进性等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资源分类不规范、内容庞杂凌乱、查询检索手段落后[1]。有的甚至以建设课程中心(课程库)代替专业教学资源库[2]。从而致使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低,资源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3.重表面文章,轻深度开发。目前有很多课程重表面文章,实际深度开发和推广利用效率较低[3]。只是将课件、讲义、试题、网页、教学录像等传统的纸质资料简单网络化。这种相关资源的简单堆砌从类别上说不可谓不丰富,从数量上说不可谓不多,但资源质量不高,课程之间分割严重且优质教学资源稀缺,共享性差;技术制作水平低;分类笼统,内容杂乱无章,查找起来费时费力。

4.重建设,轻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低。高校资源库的建设,本应随着高校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而更加完善,但实际上不然。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库建设仅仅是为了申报项目,一旦申报成功,管理和维护工作基本上停滞,发展没有可持续性,甚至有一些在出现技术问题时听之任之,严重影响了师生们对资源库的正常访问和使用。

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科学构建。为实现资源库在各个层面的互连、互通,达到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必须在建立之初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构建。要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对相关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相关资源整理的统一标准,增强资源的通用性,包括资源的内容细分程度、资源格式、资源形式、大小限制、清晰程度以及检索方式方法等。鉴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规划应当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要与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相符合。(2)多渠道协同,共建共享。资源库建设必须要能够获取优质的资源,因此必须注重优质资源的获取,其采集方式方法应当避免单一化,即仅有某个学校来提供,而应当采用多渠道协同化方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校-校合作、院-院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如图1),充分发掘各种渠道的优势,协同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3)强化技术支撑,保持资源库的先进性和易访问性。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迅速,这对资源库的应用普及推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对资源库建设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求资源库建设必须研究相关用户的使用需求,强化技术支撑,准确把握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要有足够的前瞻性。例如,在资源库使用平台设计与建设时,除考虑平台可同时满足大量用户在线访问的需求外,也要考虑平台应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承载占用空间大小不一、类型多样、格式多种的资源,并针对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的态势,充分考虑移动通讯工具的接入访问。

2.教学资源库的总体架构。教学资源可分为共性资源、个性资源、应用资源和拓展资源。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1)共性资源。共性资源的突出特征就是资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几乎所有的高校中相关课程基本都有的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重点难点、作业、参考资料等。这些一般是反映教学活动必须的基础性资源,是其他资源赖以形成的基础。(2)个性资源。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的个性或特长并充分利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极具特色的个性资源,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个性资源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课程动画、课程录像等。个性资源是构成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内容。(3)应用资源。应用资源主要是为了能够顺利浏览和查看相关资源而提供的一些应用软件支持,鉴于应用软件大多是获得相应知识产权的软件,因此,该部分资源主要以提供下载链接的方式链接到相应软件的官方网站或仅提供软件的官方免费使用版。应用资源主要是为了方便浏览者。(4)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是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广延伸,针对与课程相关的某个知识点而提供的扩展性资源,便于浏览者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该类资源可以是文档、视频、程序、图片、案例等。拓展资源种类繁多,是个性资源的必要补充。

3.建设模式。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应以优势学科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分类整理现有校、省、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将现有纸质或音像制品等传统教学资源转换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采取自主开发、联合研发与购置相结合的办法,丰富网上教学资源。全方位获取各种媒体及网上开放性的公共教学资源。配合现有的校、省、国家级精品课的转型升级,组织团队中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录像,不断扩充和完善教学资源库。

四、资源库的管理与维护

1.建立健全管理与维护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资源库管理与维护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和维护制度,并要切实执行下去,使所有参与人员的行为都以制度为准绳,保证资源库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

2.建立基于B/S架构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与C/S架构不同,B/S架构不需要用户在客户端安装特定软件,而是借助于操作系统的浏览器访问系统所在的服务器,系统服务器承担了大部分的核心功能,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便于处于不同地域的分布式用户浏览、上传相关数据,不但使精品资源与用户无限贴近,更使海量数据与资源库的实时无缝对接。

3.培养专业技术队伍,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仅依靠非专业型技术队伍难以跟得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很难实现优秀资源快速向适应技术的方向发展,使优秀资源迅速转化为用户可以浏览使用的资源。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资源技术层面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原来的优秀资源也会因与当前要求不适宜而不能为用户所共享。因此,资源库管理与维护应当从长远着眼,培养自身的专业技术队伍,强化技术支撑,适时调整或转换资源,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和相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4.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服务形式。资源库的管理和维护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完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优秀资源的作用,而不是守着这些优秀资源“睡大觉”,因此要求资源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要不断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如建立资源评价机制,对优秀资源应当给予适当形式的奖励,对使用者提出的问题资源,应当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完善。在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如在手机上网日益普及的形势下,开发资源库的手机应用程序,方便用户浏览资源。

五、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和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应该加大对教师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相关知识、技术和管理培训,提供便于教师更新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手段,使资源库的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扩充和更新资源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资源库内容充实,与时俱进。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和推广应用,增大辐射面,以使更多的师生及社会人员受益。

参考文献:

篇8

教育部发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这给高职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在完成硬件教学环境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利用,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相对比较突出的问题。

教学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专业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成为学校建设刻不容缓的目标。

一、建筑给排水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给排水专业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文本:教案、设计、习题库/试卷库、历史资料、相关知识、拓展等。

2、多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

3、课件:完整的或按知识点制作的电脑CAI课件、电子教案。

4、精品课程:包含培养方案、参考文献、教案、学习指南、习题库、课件、实验、教学录像等。

5、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知识技能点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6、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等。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因而在资源库的建设中,除了将目光放在“收集更多资源”上,还更多从教学需求出发,收集实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还要坚持“开放、动态”的建设观,将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资源纳入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过程充实到资源库中,这些原创内容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新,进而使得资源库不断更新。

二、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途径

1、购买优质教学资源 采取购买适用于专业教学的优质资源供师生使用。如教学一体化的实验平台、网络资源库等。

2、自建教学资源库

(1)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专业学科的免费资源(形式多样)。

(2)老师将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资源共享出来。

(3)将购买的教学软件、DVD、随书光盘等进行转换和整理。

三、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作为课程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使用方便,学生易于自主学习为目的。因此资源库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要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

2、标准化: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

3、结构化: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4、动态化: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科研创新、合作交流等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环境,并最终建成新的学生教育培养模式。

四、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注意的的问题

1、突出重点

对于课程资源库来说,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盲目求全求多,要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根据课程需求和学科发展优势,认真研究、论证,择重择要有序的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做实做好,做优做精,避免泛泛而建,建而无用。对于课程资源库能收集到的信息素材很多,在对这些信息素材收集后,要进行甄别、筛选、整理、组合,精选符合学科教学实际需要的、内容科学与准确的信息,进行充分、有效、合理的整合,设计,避免只重量而忽视质,最终导致所建的课程资源库只是形式而无法使用。

2、发挥优势

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按照学科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组织,这确定了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广大教师既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者,又是教学资源库的利用者,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这是建设资源库的重要保证。成立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组,负责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3、加大投入

必要的投入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实验一体化平台,互联网资源都为课程资源库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4、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师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要承担学校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各有差异。而作为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力量的专业型信息技术人员缺乏。都将影响资源库建设质量和进程。因此有必要对资源库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依据学科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分时、分段进行,并逐渐完善。

5、有效激励,促进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师方便用、学生乐于学,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进展和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调动广大老师参与建设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五、运用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学,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是创建资源库的最终目的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库的利用,是我们建设资源库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学校教学资源库的支持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教师通过调用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校园网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教学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同时有了课程教学资源库,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更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复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供良好平台。

结语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机遇,而且是挑战。教师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必将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参与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48-02

病理学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属于形态学科范畴,专有名词多。如何生动直观地描述和展示病理形态结构,是长期以来困扰病理学教师的难题。传统《病理学》教学往往运用图谱、标本、模型等教具辅助讲授,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较匮乏,利用率较低,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寻找和组织适合多媒体教学素材对于中职病理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从总体来看,医学形态学科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材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的讲授非常依赖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因此加强人体《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建设,满足中职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性的要求已成为中职卫校病理学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若能成功构建人体病理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并有效应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将无疑提高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护生的发展。本文基于本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阐述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的方法,深入探讨资源库的合理应用策略,以更加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效能。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并为教学提供支持的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一般由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课件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等几部分组成。资源库能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起积极作用。根据区内外卫生学校的调研结果及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中职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的比率较低。大部分教师认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分步骤进行。此外,部分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资源库建设急需解决的。课题组开始建立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病例库、试题库、文献库等模块的教学资源库,于 2014 年底初步建成。2015 年应用于本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库,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其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片素材的采集

图片素材库的内容包括结构示意图、模式图、照片。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中的教科书、《病理学基础》图谱、相关书籍或照片,将之转换为数字图像或文档。用数码相机拍摄本实验室的《病理学基础》标本、模型等,将图片进行处理后保存。

(二)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的采集

\用多媒体编辑软件编辑和录制《病理学基础》学音频素材,并对相应的医学电子出版物、教学录像、互联网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及制作。

(三)建立课件库

制作与纸质教材相呼应的具有助教、助学的多媒体教材,使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 等软件,充实教学内容,强化直观效果,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呈现给学生。构建文字简洁、图片丰富、开放性好的课件,结合新闻及生活案例,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图片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和视频的整合与管理

将所有素材随时进行归类、整理成《病理学基础》教学素材资源库,按学科和章节建立子目录,并在各目录下细分为文字素材、图片素材、视频素材、课件等内容。

(五)调查评价学生、教师对《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情况

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充实和优化《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建设了适合中职卫校的《病理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三、《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法

(一)组建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队伍

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靠几个人的努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校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依托项目研究,对各成员进行了职责分工,以校本培训、市级培训、“区培”“国培”为契机加大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资源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组建由资深主讲教师调研设计、年轻学科教师开发制作、教育技术人员分工协作的多媒体制作团队。

(二)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

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为此项目组参考了多个版本的《病理学基础》教材,查阅国内外有关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使用现状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拟定《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研究方案,确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内容。

(三)确定多媒体教学资源标准

在本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实际,走访区内外多所卫生学校、学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相关方面专家、教师和在校学生,吸取区内各中职卫校的经验,获得《病理学基础》内容选择、制作及使用方面的标准及经验。然后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订《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

(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

本着使用方便、内容丰富、界面美观、交互性强的原则,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一是将长期积累的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如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录像带、录音带、图片等转化成数字资源。二是进一步搜寻、扩充病理学数字媒体资源,比如将目前教材中附带的光盘进行二次开发,并积极动员教师将其参赛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和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贡献共享。三是发动师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下,利用素材开发多媒体资源。

(五)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

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库效益,我们利用“世界大学城”“魔灯平台”“云盘”“微信公众号”“QQ 群”等多种平台,最大范围地让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这些平台能初步满足检索、查询、下载等功能的需要,方便师生使用。

(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和评价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教学,为了检验建设和应用情况,我们将多媒体素材资源运用于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中,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来形成多媒体素材使用效果的调查报告,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客观评价,以获得可靠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四、《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更新与维护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涉及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微课,因此建库之初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多媒体资源库的素材进行分类,以便于师生查找与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要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上传最新的教学资源,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由专人负责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日常维护工作。

(二)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需要学科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建设多媒体资源库的过程中,为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信息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给予一定的劳务经费;为保证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顺利进行,项目组定期对资源库建设参与人员进行考评。

(三)提高多媒体资源库的使用效果

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将教学设计下载化、课堂板书幻灯化等现象。特别是当资源库积累量多了以后,是否会助长教师的惰性,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和使用度,如何将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纳入教师考评体系,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进一步_展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推广应用示范课,推广示范课教师的使用经验,改进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水平,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陶香香,陈 冰,闫宜锋.病理学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3)

[2]胡 琳.关于我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10)

[3]陈 冰,朱晓群,黄小梅,等.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

[4]崔 丹,杜红禹,齐凤杰.浅谈病理《病理学基础》学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J].《病理学基础》科学进展,2014(5)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University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Building

on College Campus

Liu Dongxu,Li Enze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Pingdingshan467000,China)

Abstract:Teaching Resources build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a need for long-term adherence and accumulation of systems engineering.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ampus-based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architecture,the key issues and technical solutions.

Keywords:Campus network;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Architecture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校园网为平台,各个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等。但总体来讲,教学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库建设标准不统一,成为制约教学效率的重大难题。目前,如何使分散的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如何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建立规范、丰富、实用、可广泛共享的高校教学资源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家对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大力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教学资源,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改革传统的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向不明确

网络教学资源最终是要为学生和教师服务,但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往往是由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承担,比如图书馆,网络中心等。对于实际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来说,参与建设的程度较低,很难实现面向用户,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建设。这样势必影响网络教学资源的正确性、分类的精确性,容易引起重复建设,也给学生和老师的资源查询带来不便。

(二)重量不重质,只追求外表,不注重内涵

虽然有些学校也建设了网络教学资源库,但只是一些简单的习题、课件,教学视频的简单堆积,只为了应付一些检查工作,华而不实。教师和学生对于此类缺乏科学性设计,并和实际联系不深的教学资源使用积极性不高。相反,由本校老师根据学情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许多老师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的教学素材,讲义等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只能在所带班级的小范围内使用,不能及时放到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使用。

二、资源库建设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是硬件的建设,而资源库的建设是软件的建设,作为校园网的软件部分,教育资源库制约着校园网硬件部分的应用。有了信息资源,才能提供服务,才能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方便学校的规划管理,方便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便于师生随时随地浏览查询;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资源库的内容该紧贴教学大纲,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紧贴教学;使之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参考,学生学习参考;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要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具有扩充性和兼容性,还要有点前瞻性,有利于资源库的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便于集中管理。

三、教学资源分类

根据建库原则,首先应明确建设网络资源库的目的是要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服务,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使学生、教师,甚至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具有可利用性。所以,我们对资源库的资源按照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进行分类。

在目前情况下,按照教学资源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用于教师进行备课的优秀教案、教学参考、练习、试题及相关的辅导材料与辅助资料。

(2)用于制作教学课件的各种图片图像、音效、视频、动画片段等素材。

(3)用于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的课件等。

(4)用于学生课外学习以拓展知识面的学科知识博览和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普知识。

四、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及来源

(一)内容建设

1.课件案例库: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库,电子图书库,在推行案例教学的前提下,在资源库中整合各种与课程相关案例以及对于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教学素材库:也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如音频、视频、动画演示等以及试题库,文献资料库。教师可以使用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当中,使自己的授课过程更加丰富,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度。

3.网络课程库:包括精品课程库,远程教育库、课程教学库。年轻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类精品课程不断吸取好的教学方法,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通过网络精品课程的学习,可以实现课下对于重点难点的反复学习,并能自主选择和权威教师进行问答交流。课程教学资源指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进度,围绕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课程中主要包括课程知识点、课程课件、教学计划、实验实训、作业、辅导答疑、师生交流等,为学习者提供在网络条件下的最方便的支持。

(二)资源来源

1.上级配发资源。由上级教育部门配发了各类教学光盘资源,通过卫星接收,以及远程教育的资源等等,通过整理可以加入到资源库中。

2.网上整合。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个人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信息也是建设资源库的资源来源。每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并下载与我们教学相关的优质资源,通过修改、整理后可以成为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环境的教学资源并加入资源库中。

3.自创特色。这是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也是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资源库建设的主要途径。各个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是资源库建设的主力军,应积极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把自己在多年教学中整理总结出的好的教学资源加入到资源库中,到达和同事之间的经验共享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通过学校有关单位的逐层评优、筛选,最终由资源库管理人员对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总结、分类、修改处理后添加到教学资源库中。

4.外部采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可以根据学科和教育的需要,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资料购买,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源库中。

五、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架构

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广大师生,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根据用户划分权限管理;师生可以自行添加资源、管理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系统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系统概况如下:

(1)系统由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2个模块组成,其中登陆用户身份分为三种: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不同身份用户对系统授予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权限设置、分配,系统日志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管理、审核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检索和教学资源。资源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各类资源,其中包括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管理、案例库的管理、课件库管理、文献库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库管理、资源目录索引库管理和网络课程的管理等。主要功能是让有权限的用户可以方便的根据资源分类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上传、维护、利用等管理。

(2)学科课程资源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学校应组织同一学科所有的专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际教学需要,统一思想和工作方式,分成几个资源库建设小组,对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分割成几块,相应地落实到各个小组,然后借助小组的集体力量,去搜集相应的所有资源,来完成包括课件的制作、作业和试题的命题等任务,待所有组均完成任务后,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起来,提出修改意见和方案,待所有的教师对修改后的结果均无异议时,然后交给专业管理员,由他上传到相关的模块中去。

(3)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与传统的C/S方式相比,B/S结构的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它运行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之上,系统升级或维护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软件即可,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4)数据库服务器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可以使用oRACLE或SQL Sever进行数据的管理,包括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源库等的管理,还可以管理用户信息、访问记录等。

六、搞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

(1)学科资源建设应以学科一线学科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难点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建设依据,并由教师团队对以上工作的讨论分析、汇总整理结果为主干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网络中心的任务只是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建设平台与技术服务,而不是代替教师去建设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只有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资源建设才能取得快速的进展。只有教师自己建设的资源才能保证质量,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能否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建设成败的关键。

(2)高校应制定相应奖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的资源建设热情,对教师自主创作的个人教学资源库与精品课程提供一定的经费给教师进行建设与维护,并能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联接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大型网上资源,进而逐步形成一个大家建、大家管、大家用、大家评的良好局面。

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树立服务于教学的建设理念。把资源库建设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问题,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搞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服务,必将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使学校的校园网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篇11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医学类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对薄弱,几乎没有可以检索到的文献[1],尤其是助产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迫在眉睫。

1.1实现知识的衍生和拓展

医学课程内容大多数比较抽象,教师需要利用视频来教学,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将视频全部播放给学生观看。数字化教学平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理解,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的纸质作业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倦怠,而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而且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纸和笔,也不需要桌椅、灯光,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另外,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即时评分的功能,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1.3解决课时不够问题

我们选择妇科护理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因为该课程课时较少,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将重难点内容讲授给学生,很多知识无法讲深讲透,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一知半解。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后,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并完成预习小测,先对本节课内容有大致了解,上课时就能轻松掌握重难点知识;课后也可以利用资源库学习教师课堂上未讲透彻的内容,并完成课后小测,巩固所学知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切磋,活跃课后学习气氛;教师也可及时批改作业,得到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

2妇科护理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1建设数字化课程

2.1.1分解知识点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利用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数字化课程,首先要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分解,选取适合数字化教学的内容。选取标准:(1)课堂上因各种原因无法展开讲授的知识;(2)较为抽象无法被学生理解的知识,需要视频讲解;(3)实践操作知识;(4)需要巩固的重难点知识;(5)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拓展知识。分析选取的知识点最适合的呈现方式,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以妇科护理课程部分章节为例,其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见表1[2]。2.1.2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根据各章节选取内容制作的教学化教学资源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内容言简意赅,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保证在5分钟以内;(2)内容可视化程度高,能让学生理解,多用图片和图像,避免枯燥抽象的文字描述;(3)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3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置在学生开始学习前,教师要先进行课程设置。例如,将某个知识点设为必学项目、播放视频时不能拖动进度条、测验题完成后能否查看正确答案、各项任务完成时限等。教师将这些选项提前设置好,并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后期建设

2.2.1加强管理和监督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关键在于后期管理和监督。很多院校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将资源库建设得极其精美,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一方面,要将资源库的使用列入教学计划,并在教案中清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教师要坚持将资源库使用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不能因为学生无法接受新的学习方式而放弃使用。另一方面,要注意监督学生使用情况,让学生养成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习惯。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资源库预习,如看视频及做练习;课后也可通过资源库进行知识拓展及复习巩固,并完成小测,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前课后要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完成。2.2.2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优化使用体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无法给使用者最优的体验。面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软件技术问题,教师要及时与软件工程师沟通,并想办法解决;关于作业布置和任务设置不合理问题,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无法立即查看正确答案,不能得到即时反馈,教师要及时更改相关设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校园网络建设问题

数字化校园最基础的支撑就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覆盖。虽然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但是一直没有建立全覆盖的校园网络,学生无法利用公共网络上网学习,而是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机流量,导致很多学生存有抵触情绪,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使用。

3.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未应用到学生评价中

目前我校各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参差不齐,所以没有将其应用到学生评价中。学生在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作业的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纸质作业,这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和普及。

3.3功能不完善,缺乏吸引力

篇12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职业教育通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编号(GJKT-12-2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目前国内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处于比较混乱,无序的状态,大量教学资源低层次的开发利用较多,资源库的内容不精简,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没有特色。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如何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想法。

现代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既然高职教育有着明确的教育方向,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不能遵循一般高等院校的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它必须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

1课程内容“必需”“够用”,资源形式多样、直观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录取的最后一批,学生的基础相对本科院校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相对较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应避免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堆积,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简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减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负担和造成的消极情绪。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以音视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学生还需要与课程相关的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类素材、各类试卷(包括与课程相关的习题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测试题等)以及和专业相关的其他类教学资源库的链接等资源。多种资源形式的辅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快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 突出岗位标准,设立工作场景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要着重突出工作岗位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工作岗位标准,从企业寻求与教学相关的项目,结合理论知识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在目标激励下的了解和学习,是一种完全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有效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单一身份,加入企业的岗位名称来模拟企业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从企业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视频、引入企业的文化、工作岗位的标准、新知识、新技术、一些专业技术文档和工艺要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招聘条件等。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平台里要专门建这样的模块来突出高职的特色,并且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相关内容,这为将来的就业提前进行了实习和锻炼,也为学生解决了为什么学习和学习有什么用的困惑,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3 资源编排与实际教学对应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所以资源的编排要与实际的教学对应。无论学生自学还是课下复习使用,都能使学生快速、方便的查询资源和存取信息。教学资源应该按照实际教学的大纲和教学时间、条件来编排。整个教学资源编排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着重体现学生活动,同时理论与实践要紧密联系,理论围着实践转,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理论、掌握理论,同时通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来不断巩固理论,最终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变化成自己的理论知识。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资源的编排要体现这种特点。

4 平台的持续更新和开放性

教学资源库不足之处就是平台的局限性和更新滞后,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导致教学资源库的平台使用范围有限、更新速度较慢或者制作完成后一段时间没有更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教学内容时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企业的一些相关内容也随着市场和经济这个大环境时刻更新。由于这些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不能一味的保持不变,要时刻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这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一大要求和特色。

企业的分布与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以及当地的政策有关,作为高职院校,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其他地区的企业概况和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平台建设要打破校区和区域之间的限制,使平台更具开放性,使用更广泛,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各区域企业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就业面更广泛,视野更开阔,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丰富。

5 结束语

以上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意见是长期从事高职教育教学、高职教育改革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过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学校领导以及企业员工对此工作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还需要一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充沛的精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者,还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资源库的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共管教学资源库的浓重氛围,把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做大做强,为使用者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篇13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