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16:39: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篇1

我国旅游行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已经渐渐地失去了其本来所具有的市场垄断地位,而上升势头最为强劲的则是代表了当代旅游价值新取向的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当前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乡村旅游主要是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趋势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的新要求下涌现出来的。乡村旅游之发展不但能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十分单一的状况,而且还能全面利用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以增加其经济收入,这样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进而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未统一认识。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进行学习和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风光与活动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在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其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等三者合而为一加以开发的,是强化城乡群众之间感情沟通与体验乡村生活、了解民风民俗的一种理想方式。基于以上概念,笔者觉得,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基本风貌、自然及人文环境等为基础进行资源开发的一种旅游项目,目的是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增长也最快的一个产业。我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其持续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地得到挖掘与开发;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在持续完善之中;我国旅游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变得更加优化。

以上措施均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大提供了良好保障。如今,广大民众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变得更加多,公民旅游消费也更趋向于理性化,出游的形式也从往常的随团游渐渐转为自驾游等自助旅游。在中国渐趋扩大的旅游市场之中,乡村旅游十分突出。建立起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优势,这是实现我国旅游资源全面整合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依然存在投资和经营规模过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较为分散、市场竞争缺少秩序、市场营销观念滞后、促销手段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实施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一)大力发挥地方政府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一是要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定位,科学规范地制定出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可谓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彼此渗透,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目标是要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群体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时就要参照本地整体发展规划,做到和村庄建设、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及产业发展等规划相互衔接,对于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重点乡村要实施整体设计与改造,切实做到合理布局,不仅要有利于建设新农村风景线,而且还要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是要改进管理机制。要依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旅游部分和农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并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专业指导与管理。要形成协调连动的管理机制,因为乡村旅游会涉及到众多部门,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及时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专门机构,小组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措施,从而指导当地乡村旅游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三是要继续加大软、硬件投入。要坚持不断改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大力培养乡土旅游人才。要重点解决从交通干道到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所在地的道路硬化比例以及绿化程度。同时,还应注重于网络建设,这是因为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许多城市居民开始愈来愈多地运用互联网来获得乡村旅游的相关信息,但是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建设落后,从而难以满足广大游客之需求,因此而阻碍了本地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解决好垃圾与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停车场建设等大量问题。在食宿条件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一定要让厨房、客房、厕所以及公共场所的状况达到相关的标准。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水平,这是强化乡村旅游的重点,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切实需要。因此,要将培养当地的乡村旅游人才作为工作重点。要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民俗、接待及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要强化对经营者进行安全、卫生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用更加优质的服务与特色来吸引广大旅游者。

(二)依靠市场细分以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目标。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城镇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当中具备回归自然意识与保护自然需求的游客。然而,因为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各自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种类和生命周期所存在的差异,在具体地选择目标市场时往往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具体操作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来决定目标客户市场所在区域以及开拓市场之顺序。和乡村旅游产品距离最为接近的市场与刚富裕起来的地区、人群等均可作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市场。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只用空间距离这一种因素来决定目标市场的方式。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时,应当注重于从营销主体的资源、目标以及市场规模等诸多方面对细分市场实施评价,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和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产品形象、经营资源等相匹配,否则就应当放弃这一类细分市场。

(三)不断加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促销力度。

实施旅游宣传是不断扩大影响与提升知名度,加强旅游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为了确保乡村旅游能够持续扩大客户市场,一定要运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式的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乡村旅游营销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积极参与到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之中,运用展览的形式进行宣传促销,可以编印旅游宣传手册、乡村旅游景点简介、导游图等进行宣传,和各家旅行社、宾馆等进行联营,通过让利以帮助其进行促销;通过制作旅游标示牌和门票进行宣传等等。要注重于维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形象以及知名度。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宣传促销之外,还要积极维护好旅游产品的总体形象,切实保护好旅游产品的质量,绝不能让旅客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四)积极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核心、外形及延伸等部分三大部分所构成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且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乡村旅游产品。制作精良的旅游产品能很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新发展,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则是吸引广大游客的高层次的旅游精品项目,所以,一定要精心打造富有当地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要不断加大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与包装力度,让旅游产品变得更为差异化,并其依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之时,应当努力增加能够体现本地特色的旅游休闲活动,一定要积极运用新思路与新方法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确保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这主要表现在不仅要维护大自然的原生态,而且还应当积极保护当地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项目,避免由开发而导致的文化污染。要确保当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各种原汁原味的精品给广大旅游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因而旅游商品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这类商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所以,旅游市场营销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显得更为特殊。有鉴于此,市场营销对旅游行业而言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就应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从而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芳。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2]陈 鹏。 浅谈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J]. 决策管理,2008(23)。

篇2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其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有很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BernrdLane指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征:在乡村进行,且规模较小,仅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关联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天然特征是体验性。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主题明确,旅游营业者会先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开展的活动以烘托反映这个主题为主,以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二、体验项目不受空间限制,游客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与互动;三、旅游产品的设计在细节处注重游客情感表达;四、体验场景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

(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

从伯德•施密特关于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的特征有:顾客积极参与,有体验需求,关系特征鲜明,体验主题明确,注重顾客的体验等。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体验来消费的行为。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依托,通过让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使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达到身心愉悦,留下美好回忆,进而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

(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在营销理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传统营销更关注物即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色,不太关注人即游客的感官体验;而体验营销则更多的考虑到游客的感官体验,追求通过美好体验让游客满意,把重点放在游客身上。在营销价值上区别在于能否获得体验价值,不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体验营销,在游玩景点时,一些基本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都能获得,关键在于体验价值。传统营销恰恰缺乏这一项。而体验营销在引导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活动中,寓教于乐,让游客对当地民风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游客获得了体验价值。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兴起较早,开始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欧洲,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晚,乡村旅游近些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周边区,老少边穷地区,特色村寨,交通中心等五大区域。乡村旅游的形式比较多,其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最主要的形式。国家旅游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有70%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乡村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很受游客欢迎,也很火热,但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去解决。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展现本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没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能轻易的被复制;其次,乡村景观城市化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跟风,建造很多城市人文景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工作中,开发理念的简单粗暴,景区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接纳游客过多,对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遗产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很多人并未把乡村旅游当成新兴产业,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商品竞争意识,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二是乡村旅游营业者的服务做的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游客在体验旅游中吃、穿、住、行的快捷、方便、卫生;三是缺乏对游客的细心了解,没有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应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身心的满足愉悦。

(三)我国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体验带来的,甚至愿意为此多付钱。乡村旅游的传统营销渐渐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实行体验营销非常必要。体验营销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很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现阶段乡村旅游模式单一,山寨现象严重,体验营销能使游客在设计参与旅游活动中,对乡村旅游留下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二是避免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体验性乡村旅游往往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活动,这样能尽可能的利用到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有利于旅游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特色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使当地人民和政府会花更多精力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上。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

(一)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分析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l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此定义基础上,本文对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理解是指,游客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的感知利得,包括旅游体验带来的身心身心上的放松,与其感知利失,包括在旅游中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进行衡量后,以自身的旅游经验与个人喜好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ney和Soutar(2001)的划分。他们认为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价值是功能性价值,即旅游产品或服务给游客带来的最直接的用途,如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因素等;社会性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完善了自我,提升个人形象,获得的社会认可;情感性价值指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功能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则需要旅游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期给游客带来更贴心、舒心的旅游体验。

(二)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析

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的产生是由游客本身决定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感知,并通过感悟思考,在脑海形成一定的感知价值。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可简单把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旅游前,旅游营业者的刺激营销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乡村旅游的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宣传特点和游客内心的想法相契合,使游客产生期望,进而诱发游客消费的欲望;旅游中是产生感知价值最主要,最关键的阶段。游客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中,对于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感受,逐渐建立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感知价值不只包括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即上文所说的功能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对于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张迪等人的乡村旅游研究实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出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地风气良好,食宿干净整洁等会提高游客的感知利得,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旅游后的感知价值往往被忽略,其实这也相当重要。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旅游后的售后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体验,还有助于旅游营业者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调整完善旅游服务,更能留住老顾客,旅游业应把售后服务重视起来。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类型

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不仅受营销刺激的影响,与游客自身性格特征业有很大关系。游客的体验目的与体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因素类型多种多样,结合上文分析,大致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六类:

1、田园风光因素: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然而现实是由于游客的个体化差异与审美能力高低,导致游客最终得到的审美体验有所差异。

2、生产生活方式因素:指游客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生活方式机械化的城市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

3、教育体验因素:对于在乡村游客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去接触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的乡村活动,特色的农村风俗等来开阔眼界。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能否在愉快的游览交谈中增长阅历则显得更重要。

4、娱乐项目体验因素:互动性强,有趣的娱乐项目能让参与其中的游客感到身心愉快,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

5、感知成本因素: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等感知成本都会对感知价值的形成造成影响,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6、情感体验因素:愉快的情绪会让游客对旅游活动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增强感知价值,而坏情绪,即使只是服务者的一个小疏忽,也会让游客对旅游评价大打折扣。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教育体验成分

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的文化意味,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去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然而现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旅游营业者大部分只关注短期利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吸引更多游客,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国可供深入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盛行的各式各样的风俗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回族的开斋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大;各地的特色建筑,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也是游客很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传统经典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保护与发掘,有些乡土艺术品如剪纸,刺绣手工制作技术精湛,深受游客喜欢。

(二)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重视其乡村资源的设计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主要只是用眼睛来看,观感较单薄,游客留下印象不深。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游客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全方位的激活游客的感觉。在设计旅游项目开始就应充分考虑活动的互动性,旨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不仅要考虑旅游项目的形式,游客群体,游客年龄等,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重视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对于学生这一占比较大且精力旺盛,对乡村旅游活动好奇心较重,参与性很高的群体,乡村旅游应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项目与设施。而有些有趣的民俗民风,如泼水节,唱诗会,打秋千等活动,可以带领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亲身去体验,使游客印象更深刻。

(三)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

与传统营销注重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同,在体验营销更注重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有利于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可以从旅游设施做起。首先,保证旅游设施与体验主题相一致,小到连洗手间,长凳等都应与主题相呼应。其次,保证旅游设施与游客的互动性,当游客在景点等候较长时间,此时与旅游设施的互动会安抚游客的焦躁情绪,留下比较美好的回忆。对于常居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插秧、耕种、点豆,还是收麦,落花生,掰玉米,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吸引着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既让游客很好的体验了乡村性,增长了知识,又使游客提高了感知价值,留下美好印象。

(四)重视游客情感体验需求,激发游客情感共鸣

传统营销中,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是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营销中,更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设身处地的站在游客角度考虑,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平时在都市往往承受者极大的压力,过着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乡村旅游的慢节奏,淳朴风气,安逸环境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带来身心上的放松。要想从内心真正打动旅游者,对员工加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员工把游客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想游客所想,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细致,周到,热情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一定标准,而是要求员工发自内心的去关怀游客,这是最难达到的。其次,强化员工与游客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培训。景区总会发生很多琐事或者是突况,对员工的培训是不能间断的。培训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员工该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形成一种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我特色,从而达到游客与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仍需改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应做出相应调节完善,增加更多体验色彩。游客的感知价值应被重视起来,在满足游客精神追求与心理诉求方面还应做更多努力,提升其感知价值。运用体验营销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本文体验性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可看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本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设施活动的互动与体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重视游客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经济时代,乡村旅游必须以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看清局势,抓住游客心理,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应付新的变化。

作者:龙鸥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海霞.乡村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综述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未来与发展.2014.

[2]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是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篇3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篇4

一、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它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和谐旅游的研究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截止到2012年5月底,从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和谐旅游”和“旅游和谐”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记录276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和整理,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和谐旅游的基本概念、和谐旅游的意义、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和谐的表现、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及和谐旅游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

二、和谐旅游研究综述

(一)关于和谐旅游概念的研究

和谐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引用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三种。夏林根(2005)认为,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内涵包括旅游企业内部和谐发展,旅游产业结构和谐发展,旅游业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等3个层面。谢清溪(2006)认为,和谐旅游是指构成旅游活动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利用或相互协调状态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和旅游主客体之间的和谐运行,最终实现旅游的和谐价值与和谐目标;和谐旅游至少包括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发展目标的和谐、游客与旅游企业、游客与游客、旅游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行业与全社会之间的“七大和谐”。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08)认为,和谐旅游是各旅游主体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旅游要素得到协调发展,合法权益和诉求得到平等对待,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发展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从各位学者对和谐旅游定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谐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是和谐旅游的前提条件;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和谐旅游的基础;平衡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和谐旅游的内在要求;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是和谐旅游的发展目标。

(二)关于和谐旅游意义的研究

谢清溪(2006)提出了构建和谐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国庆,邢志勤和王淑娟(2006)分析了旅游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贡献。韩英(2006)认为和谐旅游的形成关键是要建立两个和谐关系:旅游活动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旅游活动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梁留科和曹新向(2007)分析了构建和谐旅游的意义、价值以及可行性和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体系。梁滨(2007)指出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和谐,和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韩德龙(2007)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李驹(2009)认为发展和谐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的旅游发展观的需要,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之,旅游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关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研究

胡召芹和贾倩(2007)从和谐旅游的角度剖析了与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利益表现。王立升和彭东华(2006)认为旅游者旅游行为过程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选择旅游产品上的不科学和自身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两个方面。章尚正和马贤胜(2006)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四大矛盾,即建设新型乡村与保护古村落遗留物之间的矛盾,游客对古典文化和游历经历的追求与景区旅游产品和文化氛围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古村落旅游价值取向多元化与缺乏高效规范管理之间的矛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与古村落旅游开发水平不协调。张林和覃峭(2009)分析了龙脊梯田和谐旅游社区建设中面临着景观退化、环境生态衰退、社区文化被侵蚀、利益的分配不公平等不和谐问题。此外,我国还有很多学者对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冲突等进行了研究(夏林根,2005;章尚正和马贤胜,2006;邢志勤和王淑娟,2006;梁滨,2007;蒋焕洲,2007;黄英2008;王兴斌,2011)。

(四)关于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篇5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tourism had developed rapidly. As rural tourism can improve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gional economic, it gets great attention. How to carry out the planning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to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create the greatest benefi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content, planning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landscap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工作的紧张、繁忙和巨大的压力,使得人们在紧张工作之后身心疲惫,再加上生活交际面狭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精神情绪烦躁不安,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调节,以重新恢复身心的平衡,在这种背景下,以陶冶性情,放松心情为目的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各地纷纷兴起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之一。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概念、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以减少由于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概念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村聚落、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森林景观和农业生产形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展开的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尝试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1]。

1.2 乡村旅游景观

乡村旅游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为载体、能够体现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具备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旅游价值,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的综合性景观[2]。

2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主要决定于乡村景观的属性、特征、规划的目标、要求、任务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意象规划、整体格局规划、乡村聚落规划和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四个方面。

2.1 意象规划

何谓乡村景观意象规划呢?它是在景观思想、景观精神和景观灵魂层面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的最高境界规划,是对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核心,是对乡村景观感知的心理图式进行塑造。

2.2 整体格局规划

是指在乡村景观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系统为支撑,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定乡村景观的总体特征、格局和发展方向,是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着重做好斑块和廊道的规划。

2.3 乡村聚落规划

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比较小,而且相对来说较集中,习惯上把这样空间称为乡村聚落。乡村聚落规划可分为村落形态控制和村落景观规划两部分[3]。

2.4 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景观遗产正面临着毁灭地威胁,现实需要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醒悟感和珍惜感,不能让历史的瑰宝流失,应加强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合理规划。

3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将其指导性原则分为以下几种:

3.1 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原则

乡村地域广阔,大面积的景观是自然或近乎于自然景观的地域,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美国Frederick Law Olmsted 认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此外,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质,才能准确的把握聚落区域在整体中定位,才能在充分发挥其潜能,精心营造出恰如其分的规划项目,延长其旅游地的周期。

3.2 尊重适用人群的审美观念、心理需求的原则

作为长期的居住者,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需要是要认真考虑的。当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行为心理相一致时,便会起到调剂居民的情绪,改变居民的行为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潜移默化的更新人们的观念。

3.3 凸显乡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景观内在品质的体现,在规划设计时,要坚持凸显景观的乡土特色的原则,一方面要在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景观资源,就地取材;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到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固有特色,开发潜在的景观资源,弘扬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从而避免景观雷同现象的发生。

3.4 公众参与性原则

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居民的生活环境、游客的游憩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在前期的调研,中期的规划及后期的建设过程,都要征求居民和游客的意见,确保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有效性、合理性。

3.5 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工业化、农业生产及乡村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使乡村资源和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若其影响超出资源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善待乡村自然环境,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的成功案例,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注意。

4.1 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尚未深人挖掘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重游率低。

4.2 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落后的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

4.3 管理不规范

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的过程,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的是管理因素。规划初始阶段就与管理紧密相连,建设完成之后应注重各项设施尤其是设施周围的环境整治工作。

4.4 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旅游开发后,大量的游客涌入乡村,原来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日益暴露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迹象。因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以后景观建设中必须谨慎处理的。

4.5 各自规划,恶性竞争

一村开展了乡村旅游并取得不错的成果后,都会引发周围各村的争相效仿,致使同一区域内多村均进行各自为政的、单独的乡村旅游规划。

5 解决方案

5.1 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使得乡村的青年产生了断档,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不到传承,再加上现代人热衷于外来的文化形式,进而丢失了文化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加大和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基因。

5.2 避免经济效益主导,过度开发

乡村旅游的迅速升温,过急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而且对乡村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进行规划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从整体大环境考虑,找出自身优点,形成合力,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5.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法、观光农业管理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等。使得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5.4 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群众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力军,如果对发掘和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不关心,会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景观的成败。乡村非物质文化和当地百姓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它必须是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鲜活的传承下去,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得到对乡村文化保护和发扬的应有效果的。

【参考文献】

篇7

1、研究背景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了生态文明的降低。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问题都给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使城市功能受到了阻碍[1]。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能否可持续的发展,能否处于城市间竞争的有利地位。

本文以徐州市都市区(以下简称都市区)为例,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区划的角度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

2、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生态城市”这一说法[2]。主要体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发展模式,包含了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强调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巴西库里蒂巴、瑞典马尔默、美国伯克利和日本北九州等。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研究,北京、上海、天津、宜春、长沙、马鞍山等城市都展开相应研究[3]。目前,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珠海等都提出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已有600多个大中城市在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有些大城市新建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压力,这些卫星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生态城市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建设等等。

3、徐州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3.1徐州市生态环境演变

徐州自从2700年以前开始建城,虽然屡遭战火与洪水的毁坏,数次重新建城,但是城址的范围总是保持一个基本的范围。据乾隆《徐州府治》记载,徐州古有四城:一是外城,为古大彭氏都城;二是外城内的金城;三是东北小城;四是小城之西的一城。云龙山、云龙湖就是这个时期城市生态景观基质的重要依托点,它们位于城市聚居点的合理服务范围,在保持徐州长期生态环境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为徐州生态格局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的城市化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云龙山和云龙湖的格局已经无力担负徐州主城区城市生态安全保障的重任。云龙山园林绿地被城市扩张逐渐蚕食,云龙湖水质面对城市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日益恶化,已经达不到城市饮用水标准。这些明显的例子足以说明徐州主城区历史上非常成功的生态安全格局已经到了调整的临界点。

3.2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徐州都市区城市包括徐州主城、铜山区以及贾汪区,用地面积3127km2。从空间上看,主城区与铜山城区已基本连绵成片,并形成了都市区的发展核心,贾汪区相对独立,成为都市区东北部发展中心。总体上,城镇通过快捷的交通联系,已呈现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城镇环绕的“众星拱月”式的都市区空间布局结构。

3.3 生态环境优劣势条件分析

3.3.1生态环境优势条件——和谐完整的山水格局

徐州的丘陵山地是江苏省境内唯一具有典型北方土石山地气候、地质、地貌的地区。大洞山山体绵延几十平方公里,顶峰标高361米,为徐州最高山峰,主峰周围群山环绕,沟谷纵横,海拔高度超过200米的山峰多达11座,已经具备成为徐州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的良好基础。微山湖湖畔群山层峦叠嶂,是徐州的北部天然屏障。微山湖湖西湿地对于徐州市具有调节径流、防洪减灾、保护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气候、提供城市清洁用水、创造城市居民户外游憩空间、维护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航运、废物处理、灌溉等多种功能,是徐州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

山体、水系及周边湿地构成徐州较大生态环境空间,成为生物良好的栖息地,为物种多样性提供良好的保障。都市区范围内有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大洞山风景旅游区、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以及九里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区域四处。这些保护区中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

3.3.2生态环境劣势分析

1、都市区空间发展分散

都市区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城镇空间扩展较分散。由于缺乏对各发展主体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布局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整体考虑,缺乏对未来预留用地的考虑,造成城市建设用地不集约。

2、水资源缺乏

徐州属于40个水源型缺水城市,不仅缺优质水,也缺用于灌溉、工业、景观用水。同时,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更加重了缺水的形势。故黄河、奎河、荆马河、房亭河、云龙湖等,均因水源短缺和污染,不能作为水源。微山湖水源条件较好,但距离市区21公里,还受到两省行政区划限制,都市区附近水源条件不够丰富,使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

3、生物多样性较低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树种结构单一(90%位侧柏纯林)且呈集中连片分布,中间缺乏隔离植物,整个森林生态调节功能不够强,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森林生态安全隐患。

4、农业和农村生态保护较薄弱

小城镇环保能力较薄弱,生活污染和企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日益增大。此外,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对农产品的污染也较严重。

4、都市区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分区规划是实现城市结构生态化的前提,也是构建城市基本生态框架和土地利用框架的关键[4]。徐州都市区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城市自然环境特征,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需要,根据都市区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在分析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提出都市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范围及保护措施[5]。

4.1 区划目标

强化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保证景观资源及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强化城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从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确定城镇建设的区域和发展方向,从空间、时间上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系统。

4.2 区划方案

生态功能分区主要是从宏观层次区分不同地区生态功能差异。徐州都市区城镇及产业布局应与生态功能区划相结合,严格保护都市区生态环境,保障徐州都市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生态系统区域构成和区域功能的不同,将徐州都市区划分为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地区、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三类地区进行生态保护和控制。

4.2.1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保护价值的,在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依照规定程序划定,有明确界线,需要实施严格保护的自然地域。

(2)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分类

根据都市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徐州都市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和煤矿塌陷地生态恢复区。

(3)主导生态功能

优先保护地区是都市区内的水源涵养地、水质保护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水源水质保护,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土地的生物生产力。通过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大气优良质量的供氧汇碳之库,都市区内生态环境屏障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4)控制原则

限制保护核心区的活动,非核心区和其它生态保护区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等开发活动。同时,强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化结构,增强生态自我平衡与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

图 1 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划图

4.2.2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指人类活动强度比较大、生态环境压力较重,但通过大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仍有适度开发的空间和余地的地区。

(2)主导功能

保持水土、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土地的生物生产力。通过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生物多样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优先保护区与引导开发区的过渡区,具有生态协调作用。

(3)控制原则

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划定的,由于区内生态环境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须控制其开发规模,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其控制要则主要包括:

①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的开发和占用要在都市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严禁城镇无序发展和随意占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②农村建设要体现集中原则,禁止乡村工业发展。

(4)主要亚区及控制要点

在协调区内再区分4个生态亚区,发挥各自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通过环境维持、生态服务及经济支持等联系,相互促进,起到协调、平衡和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作用。在用地性质上基本以农业和旅游发展为主。农业区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以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同时尊重和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突出乡村风情,形成特色分明的城镇与乡村物质空间格局。同时在具有旅游潜质的的地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综合拓展休闲度假功能。

4.2.3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是城镇功能组团发展的区域,需要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都市区内主要包括都市主城、都市新城及规划保留的镇区及周边地区。

(2)控制原则

强化城镇主体功能,优化城镇等级结构,合理配置公共绿地,调节生态功能,协调人工和自然生态空间的融合。

(3)控制要点

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主要是城市建成区和未来的建设用地,生态系统人工干扰十分明显,有限的发展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建设侵蚀威胁。因此要保证生态单元功能的合理配置,可以防止开发建设无序的连片发展。

都市区内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包括都市主城和都市新城。

5、结语

目前,徐州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过程中,建设生态城市是新的目标。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功能区划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形态,依据都市区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是徐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2]尹洪妍.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及其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8(5)

篇8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乡村旅游业初期,农民可以从事较为基础的旅游服务,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其高水平人才短缺的不足开始日渐凸显,人才缺口已成为限制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多数从业者已经不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过系统学习、有文化、懂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这就必须依靠高校等机构进行专门的培训。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了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认真研究高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体系建设问题,而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从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培训原则与内容和保障措施四方面入手。

二、功能定位

高校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学历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乡村旅游在职人员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等实用性较强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

1、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

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工作,需要高校调整定位,将其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加强餐饮娱乐设备操作、旅游服务演练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是培训学员从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也是乡村旅游服务业各个技能点的具体体现。通过环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后,再加以实验实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完成对培训学员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满足综合性实践教学需要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是对各个技能点的全面整合,是解决乡村旅游操作的全面流程。部分实践教学可以在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企业实际顶岗完成。此类课程对高校校内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真实反映乡村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还能具备乡村旅游企业相同的社会服务功能。

3、满足培训学员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

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在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素质。部分培训学员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也有部分培训学员今后并不从事乡村旅游业。因此,高校要为各种学员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高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及声誉。

三、运行模式

当前高校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市场化有很大的距离,行政化痕迹较为明显,自身造血和循环功能不佳,这对于高校培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大胆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主要措施如下。

1、高校培训工作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培训实体

培训工作需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建立相对独立的培训实体,政府和高校在开始阶段投入一定的资源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培训实体有较为灵活的运营体制和发展空间,从而为培训实体接入市场开展包括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等业务。高校培训实体要积极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开发出新的适合乡村旅游市场需要的培训项目,把开拓培训市场作为高校培训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要整合资源,积极开展智力服务,发挥高校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在培训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

2、高校培训实体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

以项目制为核心,将培训项目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自主运作培训项目、自负培训成本、自定培训效益分配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和潜能。同时构建项目责任制,规范培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相关责任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按规定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以及获取相应的收益。最后则是要打造目标考核制,在落实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考核办法并用以检查和督促培训工作,最终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培训工作的各类福利待遇。

3、实现资金的多元化

培训工作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类,即政府、企业和高校。政府有义务关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问题,所以培训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高校机构是企业员工的培训方,企业是受益方,所以也有责任为员工培训分担相应的资金。政府可考虑通过财政拨付成立“高校乡村旅游培训专项基金”,并将之纳入预算体系,其中培训乡村旅游员工的费用应该以政府成立的专项基金为主;员工所在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给高校培训机构,以弥补高校培训工作的资金缺口。通过资金分流,能有效地解决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高校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四、培训原则与内容

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也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旅游职业道德、乡村历史文化知识、旅游现场服务技能等主要素质。高校培训体系在培训原则和内容方面都需要和普通学历教育有所区别。

1、培训原则

高校培训体系要制定针对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的原则,以满足培训对象接受培训的目的。

(1)实用性原则。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在开展培训工作前,首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尤其需要重点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2)阶段性原则。参加培训的农村学员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文字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学员们的培训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3)可操作性原则。要针对农村学员和其所在的乡村旅游企业类型和行业规模等情况,按照实用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使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4)适用性原则。面向农村学员的培训要符合适用性原则。由于接受培训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有所不同,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阶段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也不同,不同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整个社会对培训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模式必须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注意对象的适用性、地区的适用性和时间的适用性。

2、培训内容

在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时,应按照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有层次和阶段性。在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合理选择或自主编写与本地实际相符的培训教材,以利于将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课程和教材等媒介传递给基层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户,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总体上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技能、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现代经营理念、仪容仪表、历史民俗知识、语言表达等。细化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包括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等。这一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参与各方对乡村旅游的基本认识,并在部分重要的观念上达成共识。

(2)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包括深入准确地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知,保护与开发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协调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等。这可以调动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3)乡村旅游市场开拓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市场的开拓、区域内外的合作经营等。通过这方面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地区接受现代市场观念,并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4)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包括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与具体扶持措施等。这是顺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引导基层政权组织依法管理和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的有效手段。

(5)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问题。包括餐饮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住宿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紧急救援管理规范、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等。这方面的内容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是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6)乡村旅游的操作技能。包括餐饮和客房服务、与游客沟通与交流、特色娱乐方式的操作、市场营销与开拓的技能、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等。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显著的,能够充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是最容易为培训对象认可和掌握并取得成效的部分。

五、保障措施

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要将区域内的各高校纳入培训工作的整体体系中,需要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为之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1、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有重点、分层次的区域乡村旅游培训体系

要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条件等因素,对应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进度,以培训内容为分工标准,将各类高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培训体系。如农业类高校的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旅游类高校的景区管理、餐饮制作、客房服务;法律类高校的法律政策等。同时,根据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要求,改变目前一个地区的学员由同一所高校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的现状,将培训对象按照培训体系的层次轮流接受各类高校的培训。制订并优化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培训对象的培训时间安排,并通过示范效应和帮扶机制的发挥,使当地乡村旅游培训对象都能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

2、培养并共享区域内高校培训讲师资源,企业对应建立助理讲师团队

篇9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2-0049-09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众多问题,其中,品牌营销观念落后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目前,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赏花摘果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层面,甚至出现了乡村旅游等同于饮食游的倾向,造成乡村旅游地品牌定位趋同化严重。

在游客心中建立恰当的地理品牌个性,可有效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差异化和市场定位。乡村性一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推销的整体核心和独特卖点,但从长远看,只有将市场对乡村性的诉求和认可凝聚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上,才能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获得游客忠诚,以实现长足的持续发展。作为品牌对应消费群体情感需求的核心,旅游地品牌个性如何取得游客认同,形成游客忠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场所依赖是解释“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种客观现象的有效理论,对加强旅游地与游客间联系,促进重游等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尝试以乡村旅游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农家乐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探究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间的关系,以期明确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游客忠诚的影响机制,为乡村旅游地经营和发展提供借鉴。

2 理论基础

2.1 品牌

品牌是一个名称、标记、符号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它可以使消费者有效辨识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独特之处,以便与竞争者有所区别。品牌不仅是不同企业产品的标识,更多的是营销价值资讯的载体,特定品牌往往代表着特定的产品品质、产品风格、服务水平、流行时尚等,这些资讯逐渐被市场广泛了解和接受,在消费者心中就成为特定的消费价值、消费情感的代表。可以说,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竞争对手能很快地模仿产品的功能特性,但要建立起一个品牌的心理价值却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而开发品牌的个性价值,建立品牌的个性就成为品牌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品牌个性

一系列与某品牌有关的人格特征即为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将品牌与人类特质联想在一起的组合,相对于产品所传达的实用功能属性,品牌个性更应传达符号上或表达自我的功能。品牌所独有的个性是刺激消费者品牌联想和态度形成的关键要素,对于品牌资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关于品牌个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牌个性维度的测量及量表开发,研究对象主要以有形产品品牌为主。近年来,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叶根吉(Ekinci)和豪森尼(Hosany)借鉴了阿克(Aaker)开发的品牌个性量表,将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3个维度:真诚(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和欢乐(conviviality)。豪森尼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相关分析辨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指出两个概念虽然相关,但有所不同,不可混用。墨菲等(Murphy,et a1.)对游览北澳大利亚暗礁的408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能够依据品牌个性区分不同地域的旅游目的地。虽然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尚显匮乏。我国各类典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包含哪些维度、旅游者对旅游地品牌个性维度的认知和反应又是通过何种社会心理过程来影响他们的品牌偏好和忠诚、联结品牌个性维度和游客忠诚的中间变量是什么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

2.3 场所依赖

环境心理学指出,人在特定场所进行活动会产生对该空间环境的依赖感。而感情因素居于第一位,又包含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联系就被称作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场所依赖由场所依靠(place dependence)和场所认同(placeidentity)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场所依靠是一种功能性依赖,包含了社会与物理资源的可用性;场所认同又被称为心理依附,是个体对一个特定地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attitudes)、价值(values)、思想(thoughts)、信念(beliefs)、意义(meanings)、行为意图(behavior tendenies)及特别的归属感(belonging toparticular place)。作为影响游后行为倾向的重要心理前因,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对旅游目的地忠诚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使得对某场所产生依赖的人会对该场所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此外,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系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显然,场所依赖在品牌个性影响游客忠诚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其作为中介变量展开研究。

2.4 游客忠诚

忠诚是战略营销的一个基本概念,顾客忠诚作为服务业中的一种关键资产受到了业界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顾客忠诚是顾客高度承诺在未来一贯地重复购买所偏好的产品或服务,并因此产生对同一品牌或同一品牌系列产品或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而且不会因为市场态势的变化和竞争性产品营销努力的吸引而采取转移行为。戴(Day)最早指出,忠诚是包含行为和态度的二维构念,该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并对后续研究影响深远。因此,有学者指出,游客忠诚也可以划分为行为和态度两个层面,行为层面指游客参与特定的活动、使用设施以及接受服务的次数,表现为游客多次参与的一致性;态度层面则主要是游客在情感上的偏好。游客明显偏好参与特定游憩活动的坚持行为即是游客忠诚。然而,在游客忠诚的具体测度上应该注意的是,与针对有形产品的忠诚不同,在服务业领域的顾客忠诚除了重复购买积极性以外,更多的表现为情 感依赖、首选偏好倾向和未来选择倾向。此外,对旅游目的地的首要选择也是游客忠诚的关键方面。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

本研究结合实际研究目的需要,以乡村旅游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以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域。该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与西安市区在东、南、西三面相邻,距市中心仅8.7千米,区域总面积为1583平方千米。

长安区位于秦岭北麓,是市区的水源供给地和生态屏障,以西安“后花园”著称。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该区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2002年撤县设区,长安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现区内共有10个乡镇,总人口达到92.57万人。长安区内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多达20处。

近些年,长安区充分发挥其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著名历史遗迹众多的优势,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该区2009年接待中外游客364万人次,旅游业创收2亿元。农家乐项目在该区内得到规模化发展,其中,上王村、祥峪沟村和黄峪寺村等最具特色。

3.2 问卷设计

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由4部分构成:(1)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维度的测度。根据阿克的“大五”品牌个性模型量表及张俊妮等学者对该量表的翻译修正,对基本测量条目予以删减、增补和修改,最终确定28个测量条目。为有效规避阿克的“大五”品牌个性维度的影响,同时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随机打乱原有测量条目顺序后,方确定问卷。(2)场所依赖的测度。借鉴格罗斯(Gross)和布朗(Brown)所设计的游客涉入与场所依赖问卷中的旅游地场所依赖分量表,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符合乡村旅游地场所依赖测度的需要,最终包含了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两部分内容,共10个问题。(3)游客忠诚的测度。乡村旅游地到访者的忠诚是其对该旅游地品牌的认可及信赖,一般表现为行为和态度两个层面。本研究对游客忠诚的测度借鉴帕若苏曼(Parasuraman)、泽丝曼尔(zeithaml)和柏瑞(Berry)的消费者忠诚度问卷,并进行适度修改以适用于本研究。测试内容包含到访游客对该目的地自评忠诚度、优先选择评价、唯一性选择评价和重游意愿4项。(4)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有性别、年龄、民族、收入、客源地、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结构共7项,此部分以单项选择的形式设问,问卷其他内容以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设问。

3.3 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地点主要以长安区上王村、黄峪寺村和祥峪沟村的农家乐为主,调查时间集中于2008年6~7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3份,有效率达90.6%。先用Excel录入数据,后用SPSS17.0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再用Amos1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进行模型检验,最后用SPSS17.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4 获取样本说明

受调查者的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性53%,女性47%);以汉族为主(98%);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受调查者居多,占总量的66%;来自西安及周边县市地区的游客是该区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客源主体,占总量的93.6%;从年龄结构上看,70.9%的受调查者为26岁以上、有工作且收入固定的群体;家庭结构以夫妻二人或有小孩的群体为主,占总量的52.3%,而单身者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1.5%(见表1)。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问卷质量分析

4.1.1 品牌个性维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分析用以测定综合评价体系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利用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表示。该系数取值在0~1之间,越趋近于1表明数据信度越高。品牌个性维度量表共包含28个测度项目,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达0.854,表明该量表整体信度良好。

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关键指标主要是KMO检验值,该值的取值在0-1之间,数值达0.90以上为理想水平,0.80以上为良好,而低于0.50则不可接受。该量表KMO值为0.871,处于良好的观测水平,说明研究数据适于因子分析,而且整体问卷的效度良好。此外,巴特勒球体检验值的方差近似值(Approx,Chi-Square)表明分析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经两次因子分析,剔除因子载荷低于0.5的测度项目,得到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6维度,最终问卷项目为22个,整体α系数提高至0.901,KMO值上升到0.906,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各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09、0.799、0.787、0.631、0.690和0.575。上述结果表明,品牌个性维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1.2 场所依赖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从理论上讲,对一个理论建构合理性的验证,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比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更为合理。场所依赖基本由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得到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量表包括10个项目,场所认同和场所依靠两个基本维度,采用Amos17.0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拟合指数如下,绝对拟合度:X2=128.755,X2/df=3.787,GFI=0.947,RMSEA=0.079;增量拟合度:AGFI=0.914,NFI=0.927,CFI=0.945,NNFI=0.927,IFI=0.945;简要拟合度:RMR=0.039,PNFI=0.700,PGFI=0.585。各项指数均满足标准,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

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场所依赖量表整体α系数为0.899,场所依靠维度α系数为0.823,场所认同维度α系数为0.789,这表明该量表总体信度水平良好,两个构成维度的信度水平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上述结果表明,场所依赖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1.3 游客忠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采用Amos17.0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对包含4个观测项目的游客忠诚量表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绝对拟合度:X2=2.081,X2/df=1.040,GFI=0.998,RMSEA=0.009;增量拟合度:AGFI=0.989,NFI=0.995,CFI=1.000,NNFI=1.000,IFI=1.000;简要拟合度:RMR=0.012,PNFI=0.332,PGFI=0.200。各项指数均达到标准,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很好。

信度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忠诚量表整体α系数为0.788,这表明该量表数据的总体置信水平较好。

上述结果表明,游客忠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 好,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2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维度

利用SPSS17.0对品牌个性维度量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因子载荷0.5以上作为新因子选取标准,经过两次分析剔除因子载荷不及0.5的6个项目,最终得到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6个维度: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各维度特征根值分别为8.395、2.300、1.576、1.444、1.250和1.082,方差解释率分别为28.914%、9.650%、6.919%、5.799%、4.463%和5.384%,累计方差解释率达61.381%。各维度α系数及整体α系数和KMO值如上文4.1.1中所述。

4.3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的关系

4.3.1 描述性统计与初步分析

对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各维度共9个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以及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一般而言,李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从均值上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格维度中的闲适和交互表现出高度的赞同(均值分别达到4.127和4.016),实惠和健康维度也得到了赞同(均值依次为3.961和3.695),而旅游者对喜悦和逃逸维度仅表现出中立态度(均值仅为2.951和2.843);场所依靠与场所认同均值分别为3.216和3.333,差别并不明显;游客忠诚均值为3.480,趋近于赞同水平。所有变量的标准差在0.65-0.79之间,表明各变量的离散水平相近。从相关系数上看,除品牌个性的逃逸维度外,其他8个研究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0.3以上(p

4.3.2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对场所依赖及游客忠诚的预测作用

调查数据涉及性别、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客源地、年收入和家庭结构等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为便于模型解释,将它们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分析。在控制以上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的基础上,以6个品牌个性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场所依赖的两个维度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以及游客忠诚为因变量,利用强迫进入的解释变量筛选策略,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在控制了到访游客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情况下,6个品牌个性维度可解释场所依靠40.1%的变异量,可解释场所认同40.3%的变异量。如表2所示,品牌个性对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的影响情况基本一致:交互维度对二者的影响力均未达到显著;实惠、喜悦、闲适、健康和逃逸5个维度具有预测力,并且对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越倾向于认同这5个品牌个性维度的游客,越容易对乡村旅游地产生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民族、受教育程度和客源地在品牌个性变量引入回归模型后预测力下降或不再显著,说明它们对因变量的影响缺乏稳定性,而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的预测力不显著。

在控制了到访游客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情况下,品牌个性6个维度可解释游客忠诚26.4%的变异量。由表2可知,仅有实惠和闲适两个自变量具有预测力,并且对游客忠诚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34,p=0.000;β=0.133,p=0.017)。这表明,越倾向于认同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的实惠和闲适两维度的游客,其忠诚度往往会越高。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缺乏对游客忠诚的预测力,说明性别、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客源地、年收入和家庭结构因素对游客忠诚无显著影响。

4.3.3 场所依赖在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游客忠诚的影响机制,即品牌个性是直接影响还是通过场所依赖间接影响游客忠诚,本研究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和Sobel单侧检验,考察场所依赖(包括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的中介效应。由于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仅有实惠和闲适对游客忠诚有预测作用,所以只考察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及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强迫进入的解释变量筛选策略,进行三步回归分析。首先,以品牌个性实惠和闲适为自变量,以游客忠诚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c;其次,仍以实惠和闲适为自变量,分别以场所依赖中的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α;最后,以实惠、闲适以及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为自变量,以游客忠诚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6和c'。具体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在第1步回归模型中,在控制了性别、民族、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实惠和闲适对游客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5(p

在第1步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介变量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进行第3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场所依赖对游客忠诚的预测作用(回归系数b),仅场所认同显著(卢=0.472,p0.05),需做Sobel单侧检验。根据麦金农等人(MacKinnon,et al.)对Sobel统计量使用的临界值进行检验,结果显示,Z实惠=1.83,p

依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介效应的路径图(图1)。

表4展示的是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实惠和闲适两维度在不同中介路径下的中介效应、总效应以及中介效应的相对大小(以中介效应和总效应之比 来衡量)。可以看出,场所认同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它在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都相对较大,而场所依靠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及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相对较小。

5 分析和讨论

5.1 品牌个性对场所依赖及游客忠诚的作用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的6个维度与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的相关度普遍高于它们与游客忠诚的相关度。控制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多元回归进一步表明,5个品牌个性维度(实惠、喜悦、闲适、健康和逃逸,见表2)对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对游客忠诚具有预测力的维度仅有两个(实惠和闲适,见表2)。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游客忠诚的影响程度不及对场所依赖的影响程度深。换句话说,相比于游客忠诚,场所依赖对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更为敏感。

并非品牌个性的所有维度对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都具有显著影响,依照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类:第1类为实惠和闲适维度,它们对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实惠对两者的影响均最为强劲,而闲适对游客忠诚的影响程度强于对场所依赖的影响;第2类包括喜悦、健康和逃逸,它们仅对场所依赖影响显著;第3类为交互维度,该维度对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均未能形成显著性影响。

5.2 场所依赖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表明,在控制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场所依赖对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大小及中介作用途径不同。具体而言:(1)对于品牌个性中实惠维度突出的乡村旅游地来说,一方面,实惠的品牌个性对游客忠诚存在直接的正效应(β=0.139,p

5.3 中介效应相对大小

篇10

20世纪70年代末,观光农园开始在台湾地区出现。1983年,台湾农政当局实施“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农民建设观光农园首先须向乡镇农会提出申请,并由所在县政府及台湾省农林厅和区农业改良场协同实地勘察,适者纳入辅导对象,草拟计划由省农林厅审核后编制年度计划,再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拨给补助经费。1989年4月,“行政院农委会”举办了第一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对休闲农业的概念、思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提出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即,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生产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其经营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文化活动等3个层面。取得共识后,“农委会”通过省农会鼓励各地农会、农民或各种经营主体申请经营休闲农业。1990年,台湾当局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1992年12月30日,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6年修订并更名为《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9年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又进一步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提出设立休闲农业区及其基本条件。如:面积至少要大于50公顷,而且必须连接成片;必须有许多农民参加且受益;必须有当地农产品可供销售;必须有美丽景观可供观赏;必须有丰富的农事活动可让人体验等等;并且要能维持农业本质以区别于一般游乐区等。为使休闲农业的发展能维持农业本质,“行政院农委会”对准备发展休闲农业的地点,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并由乡村社会、社会心理、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地政等各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农业咨询小组”,执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通过评审获得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均由“农委会”资助经费,经营主体亦提供配套资金。

台湾农政单位现已划定了休闲农业区21个,并且提倡一乡一休闲农业区,“区”下设若干“园(场)”。到目前为止,台湾岛内共有乡镇级休闲农渔区46处,休闲农场45处、观光农园385处、教育农园141处,市民农园56处;其中经过农委会核准的大型休闲农场21家、简易休闲农场1家,几乎遍及全岛。

二、借鉴启示

(一)对行业管理者的启示

1.无论是协会还是政府部门,要树立积极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的信心

台湾土地狭小、劳力成本高,加入世贸组织后又面临质高价低的外来农产品冲击,如何加快转型、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台湾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休闲农业是重要的出路之一。扎根于本地的生态旅游及休闲农业具有“非贸易”的特性,不会受到农产品进口的冲击。同时,台湾地理环境特殊,山、水、人文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转型的一项重要政策。面对“入世”挑战,台湾农业加速向“精致化的初级产业”、“具高附加值的食品产业”及“具特色之休闲农业”方向转型。为此,当局加强了农渔村的各种软硬件建设,改善农渔村生产、生活及景观环境,扩大推动农渔村园区计划,构建连贯岛内各地的休闲农业旅游网络,营造便利、舒适的休闲观光环境。

2.政府规范十分必要,而且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进行的规范非常重要,否则产业发展的路子会走偏。台湾地区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列出规划休闲农业区的条件,除了具有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资源外,必须要有“丰富之田园及自然景观”和一定的面积(属于非都市土地的面积在50~300公顷之间,属于都市土地的在10~100公顷之间)。休闲农场可分设“农业经营体验区及游客休憩区”。农业经营体验区作为“农业经营与体验自然景观、生态维护、生态教育之用”;在区域内只能“搭建无固定基础之临时性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建筑物。休闲农场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非山坡地或10公顷以上的山坡地,除可设立农业经营体验区外,还可设置游客休憩区,但面积限制在农场总面积的10%范围内。休闲农场的设施应符合经营休闲农业的目的,以“无碍自然文化景观为原则”,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10.5厘米,不超过三层,对住宿设施,建筑物设计等均有规定。这些限制都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休闲农场有一个美好宁静的田园景色,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身心安宁,融入自然。因此规划休闲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美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3.鼓励休闲农业多元化

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要多元化。例如,台湾农政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乡”,使一大批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青年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开发,使整个产业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产品也出现了多元化,避免了产品在低层次上的雷同化。例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4.积极培育民间组织的发育

政府一方面不能越位,另一方面不能缺位。政府应该集中精力在资源普查、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做基础性、促进性的工作,而把其他工作交由民间组织自己完成。

5.休闲农业宜区域化发展,走成片开发的道路

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选择一些经营单位较为集中、经营类型较为齐全、产业聚集效应较为突出、市场认知形象较为明确的区域(以乡镇为单位或者跨乡镇的区域)进行综合规划、协调发展、整体宣传,建设特色鲜明、产品丰富、设施完备、服务周全的主题性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区域内部,通过行业协会、旅游公司、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媒体宣传,并划拨专项经费制作光碟、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以及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打造品牌。

(二)对经营者的启示

1.引入文化创意,开发农业创意产业

旅游既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质”,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用一定的文化差异来满足游客高层次的旅游需求。经营者要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文化和乡土原生文化,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以做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考察团在台湾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台东县农会看到,农产品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开发,其品味和价格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成为当地颇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2.促进传统民间手工艺在乡村的复兴和活化

一些手工艺,如剪纸、布贴画、扎风筝、草编和泥塑等,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将这些手工艺引入民俗旅游村,既促进了民间手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又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游客参与的体验型项目。

3.开发体验型产品

体验性产品具有放松、怀旧、传统、低技术和无竞争的特点,主要活动包括散步与漫游、野营、钓鱼、观光、划船、节庆旅游、骑马和农游。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反映为干农家活、参与休闲活动、体验型餐饮、体验旧时期乡村生活和乡村闲住。

(1)经营者要为游客提供生产性知识讲解。使游客在参与干农家活的同时学习乡村知识,丰富体验经历,满足游客的求知心理。在经营中,要高度重视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

(2)拓宽思路,在自助烧烤、垂钓、采摘、打猎等的基础上丰富体验型餐饮的种类。

(3)开发度假型产品(例如分时度假),为游客提供古朴、舒适的氛围。

(4)在体验型产品中注重文化含量。体验性产品和文化性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交叉的,即文化体验型产品。它是指游客亲自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或深入农村家庭体验家庭生活文化,或亲自参加某种手工艺品制作,或参加各种民俗风情文化活动。这种模式可以使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产生一种深厚的感情,及至交友,从而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4.加强经营理念的创新

台湾休闲农业的业者,在经营理念上,对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奉为上帝”为“广交朋友”;变单纯推销旅游产品为倡导新的消费理念——拥有不如享有。

(三)对研究人员的启示

1.休闲农业的服务行业彩色甚浓,人的因素第一位

科研院所的研究和人才培训要加强。教育、科技部门应把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为此建议在市属大学尽早设置专业课程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

篇11

1.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1社区的概念

社区(Community)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Community”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ennies)所著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社区既具有诸如地缘、友谊、亲情、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处理公共事务的运作模式、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意。

1.2生态旅游

1.3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从构词角度看,就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从逻辑角度看,该概念将单向介入式生态旅游提升到双向互动时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及其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被放到较高的位置上,强调大部分的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社区居民不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相关者,更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相关者意味着具有相关性,而获益意味着社区居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摆脱了以往的被动状态,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区的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和更人文化的生态旅游,以充分展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为目的,以保护、发展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并且非常重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强调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包括旅游日常管理与重大决策)。

2.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意义

社区生态旅游之前的生态旅游姑且称之为“非社区生态旅游”侧重于生态旅游资源和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理念或特种旅游方式而研究。在理念上反对大众观光旅游,以及对旅游资源景观区超强度开发,超容量接待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低密度开发和“少而精”的旅游。故而在生态旅游早期并没有对旅游社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由于可持续理念的普及,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意识到“生态旅游是时髦的商业标签和品牌”,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实际形成了“生态旅游意义下的新世纪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已有名不符实之嫌。大众型生态旅游对社区产生了强大压力,也使社区利益保障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3.吕梁风景区案例分析

社区生态旅游自出现以来,不断有政府和机构把社区生态旅游的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旅游规划和管理之中,从而积累了许多有探索、指导意义的实践依据,为推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实践支撑。

吕梁风景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声势已打造出去了,吕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前来风景区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因游人心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响。比如:爱好运动的大致会认为,吕梁风景区有山有水,绿化面积高,空气清新,水质清纯,是一个天然氧吧,是一处绝佳的运动、休闲场所,文学素养高的游人喜欢谈古论今,探究吕梁历史文化,吕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岳飞诗碑、“三绝碑”、川上书院均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令人追寻古迹,鉴赏历史文化,趣味无穷;喜好奇石的游客,为千奇百怪、形色浑厚,质地细腻、温润可人的吕梁奇石而叹为观止;喜欢垂钓的游人首当其冲的要选择吕梁湖,湖水占地面积之广,在徐州地区首屈一指,钓完鱼再美美的享受一番大餐,乐趣无穷;一般的游人想看到更多的名胜古迹,奇观景点,对于这族游人,目前来吕梁当然会大失所望,而这部分人所占比例不下于50%。当然,要“拉拢”这类游客,从资金、资源和景点打造上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较长的时间去建造景点。

伊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徐州市政府和铜山区政府对吕梁生态旅游风景开发区的设立,积极行动,主动融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建设新伊庄”奋斗目标。深度挖掘和整理独特的优势发展资源,四大优势资源是:生态之乡、文化之乡、奇石之乡、农业之乡。通过对伊庄优势发展资源的全面分析,在发展中知彼知己,抢抓发展机遇,彰显资源优势,凝聚关注,整合力量,使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丰满,通过开发和创新,突出个性定位,使优势资源成为发展的动力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促进伊庄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魅力伊庄建设。

伊庄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优美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独特性、自然性和文化性。而且生态资源类型齐全,山岭、溶洞、河流、湖泊、森林、植物、动物、文化、历史等,资源品位高,组合条件好,形成天然的生态资源产业链,而且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具有挖掘和开发的先天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别具一格,个性鲜明,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导向型乡镇,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乡”。

4.结论

篇1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8日

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旅游市场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通过发挥全域旅游的联动作用,推动产业跨界发展,促进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助推地方产业升级,最终形成泛旅游产业的集聚,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许多省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

一、基本概念

(一)全域旅游。政府对全域旅游的界定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学界的观点是:马波教授认为,全域旅游是一个政策术语而非学术概念;吴必虎教授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的哲学,其实际意义是无景区化的旅游目的地;戴学锋教授认为,全域旅游是融合发展、是全产品的开发、是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综上所述,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其实际意义是无景区化的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目的地。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目的地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而且是被旅游者认可的一个完整的单元,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通过行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体系进行管理的区域。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均发生在旅游目的地。一般而言,旅游目的地是把旅游的所有要素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与服务的集中地。但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更赞同张立明、赵黎明的观点 “旅游目的地是对应于旅游客源地、旅游过境地而言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或旅游景区,是具有独特的旅游地形象、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使潜在旅游者产生出游动机、并做出出游决策实现其旅游目的的区域”。因此,旅游目的地是通过旅游要素的有效聚集,能够激发游客行为动机,并且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旅游服务和产品的时空统一体。

(三)全域旅游与国际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供给角度看,全域旅游的目标是让旅游目的地真正成为居民的家园、游客的“乐园”,构建主客共享型的旅游目的地。所以,全域旅游目的地指的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的、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从空间角度看,全域旅游是要“构建起以景区、度假区、休闲区、旅游购物区、旅游露营地、旅游功能小镇、旅游风景道等不同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实现我国旅游产业从以景区为重心向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转型。

二、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一)宁夏旅游发展现状。宁夏地域小而美,旅游特色浓而鲜,区位好而优,拥有多元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10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有8大类、46种,被称为“中国旅游微缩盆景”。沿黄河城市带、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和沙坡头旅游区、六盘山旅游区“两带两区”的发展格局现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宁夏沙漠旅游、黄河旅游、回乡风情游等已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品牌。旅游业已经成为宁夏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收入占宁夏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5%。2016年,宁夏接待游客1,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2%和13.03%。旅游企业达到900余家,其中A级以上景区58家,星级饭店102家,旅行社121家,乡村旅游点380家。2016年9月宁夏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体制创新、营销推广、智慧旅游等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借趁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强劲势头,宁夏正在成为中国阿拉伯旅游发展的高地和中阿旅游中转港。

(二)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内涵。2016年宁夏明确提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区)的目标,开启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四全”模式,加强宁夏全域旅游国际目的地形象推广,提升“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全景:增强游客体验,围绕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协调整体环境优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关系,实现居旅相宜和谐发展;景点景区无围墙,全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都是主人,都是旅游环境的一部分,真正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发展。

全时: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吸引物的人文特性、自然属性和时空特性,通过全天候旅游体验和全感官项目设计,与游客类型及游览体验需求相契合,开发出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的旅游产品,拉长夜间休闲旅游的产业链,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验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全民:注重释放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大格局”,让游客和社区居民共享美好生活,实现“旅游惠民、旅游便民、旅游富民”,使旅游成为提升人民获得感的主要途径,构建主客共享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全业:发挥“旅游+”治理模式的综合效应,以旅游业为主导,进行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实现服务业的全业融合,促进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促成旅游产品创新,加速区域资源整合,构建新的产业系统,推进从产品、业态到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思路

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整合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系统资源,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管理机制。全域化、全过程优化旅游行政管理,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等体制机制。(1)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协调域内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社会组织的关系的职能,统筹全区相关产业部门间的旅游合作与融合,构建全域旅游综合协调治理体制;(2)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既提高游客的现场体验和追忆体验度,又增加居民幸福生活的获得感。

(二)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通过凸显本土文化特色,不断丰富旅游要素,逐步形成高附加值和溢出效应的泛旅游产业结构。

1、探索“三城一地”无缝链接旅游新模式。研创人文旅游新产品,积极构建中阿旅游中转港和全域旅游核心区。强化银川市的旅游核心区的综合带动作用,突出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和清水河流域旅游“三个廊道”,围绕葡萄文化旅游、沙湖度假休闲、塞上回乡文化体验、大六盘红色旅游生态度假、腾格里沙漠休闲运动、东部环线边塞旅游“六大板块”,着力推进“一核三廊六板块”建设,推进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完善回乡风情、西夏探秘、塞上江南、红色之旅、绿岛消暑、沙漠极地、丝路古韵七大产品体系,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持续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形成新的旅游消费热点。试点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精准扶贫模式。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发展自驾游、商务游、健康游、产业游等新业态,补齐冬季旅游产品“短板”,积极开发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要的新产品。

2、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融合。宁夏区域文化特色显著,结合各市县的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支持和推动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演出进景区;加大对文化创意的投入,加快创排地方特色精品演艺节目,创排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大型文艺演出;鼓励开发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旅游与优势产业融合。积极开发市场需求旺盛的冰雪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老年旅游、阳光温泉旅游、婚庆度假游、沙漠旅游、民俗旅游、美食旅游等休闲度假产品。

(三)营销支撑体系。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围绕宁夏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战略、两区建设、打造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等重大战略,强化新媒体营销,加快推动入境游,积极拓展区外游,拓宽旅游营销路径和模式创新。

以创新的思维开拓市场,树立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以互联网为平台、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高效的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供线上预订、网络宣传等服务。创新营销手段,统筹国内外各类旅游营销活动,灵活运用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体验营销和航线营销等形式进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推介,通过微信、微博、手机APP、微电影等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加强与携程、途牛、驴妈妈等线上企业合作,探索“网络旅游特卖会”等模式,使旅游产品通过网络热销客源市场。开发智能终端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四)服务保障体系

1、充分考虑旅游消费需求,融入旅游元素。第一,结合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重点建设好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公厕、停车场、购物点,妥善布局游客接待中心,规范设置旅游公路和旅游景区引导标识,提升旅游环境质量;第二,完善航空、高铁、轻轨、高速公路等交通骨架网络,辅之以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建成纵横通达、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交通运输体系;第三,推动区内交通一体化和区外旅游交通网络化,把城市、村落、景点、景观等要素串联起来;第四,构建旅游信息平台,完善旅游信息网络,完善全域导航路线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无障碍”的旅游体验。加强在线声誉监测,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控系统管理。

2、全景区推进建设。努力把全域旅游特色村镇、小镇、街区培育成宁夏旅游业发展的新载体、新高点。统筹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城镇建筑风格和村庄规划诸方面充分满足旅游发展需求和具备旅游功能的特色化、主题化的旅游村镇,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实施城市公园改造,丰富休闲和旅游功能,推进城市游憩空间建设。

3、强化服务,提升旅游软实力。注重旅游专门人才培养,推进主要景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酒店住宿业、商超零售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加快旅游诚信建设,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建立严重违法旅游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旅游纠纷”调节机制。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形成符合国际旅游目的地要求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16.2.7.

[2]吴必虎,张栋平.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域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6.2.3.

[3]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9.

[4]石培华.全域旅游是新阶段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全域旅游系列解读之二[N].中国旅游报,2016.2.5.

篇13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05-02

1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窘境

在国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宣传、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但在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迅猛发展的背后,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显著,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缺乏规划、全面开花的民俗文化旅游,多采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以至于环境损耗和地方文化同化的恶果逐渐凸显,旅游资源质量及吸引力渐趋下降。总体而言,民族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非但未能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使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世界“三N”(Nature、Nostalgia、Nirvana,自然、怀旧、天堂)的旅游潮流完全是背道而驰,由此看来,民俗文化旅游亟待新鲜元素的加入以谋求新的发展与进步。

1.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地质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起源于地质旅行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内容为主,涵盖矿产、古生物、地震等多种类型的观光性质的科学旅游。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形态多样,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应用地质旅游方式可在旅游市场中形成崭新的亮点,并由此牵头整合区域内多种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具体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丰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走旅游资源综合化开发道路。地质旅游以山水为特色,通过整合西南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对“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形成最生动的诠释,最终形成区域特色旅游优势,对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助推作用。

(2)地质旅游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竞争中的特色项目、优势项目,树立品牌效应,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仅贵州目前就已有兴义、绥阳双河洞、关岭化石群、织金洞等8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十二五”期间申报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乌江―梵净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深度游、“水高原”生态旅游品牌,都可由此全面带动贵州旅游发展,以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号召力抢占这一独特的资源品牌高地,由此促进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化整合。

(3)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可弥补西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诸多欠缺。如交通问题,地质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两者的结合可使民俗旅游景点的硬件优势得到补充。比如喀斯特景区万峰林、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与布依村寨民俗游连成一体后,既节省了旅游时间、路程,又丰富了路线内容。

(4)民俗旅游与地质旅游的整合可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内容。二者均明显地表现出知识性、文化性的旅游特征,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可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内容层面上提升至更高的科学性层次,在地质旅游的自然科学元素中深入人文感性色彩,更可以体现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致的原生态特色,如黄果树瀑布节就将民族歌舞表演和唱山祭水大典糅合起来,形成了人文资源与山水形胜融合的特色旅游。

2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需注意到的问题

在将已成熟发展的民俗文化旅游与新兴旅游形式――地质旅游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地质科普旅游与旅游地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庄寿强等研究者指出,“凡是有石头的地方都可能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地质旅游”。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地质公园建设的主流思路是旅游地质而非地质旅游,如 “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界线”、 “三叶虫化石点”等类似景点在本质上仍归属于地质范畴。在将地质旅游景点沟通串联起来时,应当拓宽地质旅游思路,组合为不同的地质旅游类型,如探奇型连贯式地质旅游、引喻型插入式地质旅游等。因此,启动地质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思想创新、理论创新。

3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

地质旅游凸显的不仅是科学性,更要求的是旅游性、文化性。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发展应当体现出以新带旧、以新促旧的旅游资源发展思路,以地质文化为特色,整合民族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进而全盘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3.1 开展旅游理论与规划研究,探讨旅游资源整合的契合点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开发建设仍处于零启动状态,无成熟模式或案例用于借鉴。开发地质旅游首要的问题在于发展资源开发、地质公园建设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交叉部分如民族、地质等加以深入探讨,现阶段亟待处理的重点问题就是以地质旅游开发为契机,实现旅游资源的总体整合。其中,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方式,必须做到兼顾“主动”与“被动”,所谓“被动”整合,是指地质旅游规划建设必须避免走重新建设、重复建设的老路,要善于组合、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包含民俗文化游已建、在建项目资源在内,一次性规划到位,突出地质特色和地貌特点。“主动”整合所代指的则是地质旅游的发展应当主动整合民族旅游元素,丰富旅游线路资源,打造“七彩云南”“多彩贵州”旅游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3.2 合理规划地质公园建设,为民族旅游资源发展预留空间

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拓展旅游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南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来看,贵州省是我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有兴义、绥阳双河溶洞、织金洞、六盘水、乌蒙山等多达8处的国家地质公园。在依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融合的重要元素,地质公园建设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公园建设与民族旅游资源发掘的深度、宽度问题。一方面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资源可为地质旅游主要是地质公园增添文化元素,民族旅游也可搭乘地质公园世界级品牌建设的契机找寻到恰当的宣传、推介平台,这也是当前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中值得尝试的一条可行道路。另一方面,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质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相比较来说,是较为有限的,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即是情理之中的问题,前文提及的贵州省国家地质公园,其所在区域均分布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如兴义的布依族,平塘的布依、毛南和苗族等;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周边有纳西族等。

3.3 整合民俗文化与地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游路

精品旅游线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窗口”,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规划精品线路必须符合4项基本特征:代表区域旅游特色,线路集中,时间紧凑,观赏性、娱乐性强。毋庸置疑,单纯的民俗文化游或地质旅游都无法适应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要求,统筹开发、资源整合,才能使地质旅游与民族旅游形成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如云南丽江景区黄山――白沙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带就将玉龙雪山、纳西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等品牌有机地糅合为一体;贵州的关岭――兴义的古生物化石考察路线,同时也可成为新的苗族、布依族文化旅游线路,经贵黄高速公路将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兴义贵州龙化石群、花江大峡谷、贞丰双乳峰、黄果树瀑布等典型地质景观串联起来,配合以沿线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兴义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砍嘎、赶鬼场等,对当前的旅游线路改造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总的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必须整合规划才可能形成优势品牌,精品建设才能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3.4 综合开发,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在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中,地质旅游相对来说,投入少、起点高,开发难度大。在以地质旅游的品牌效应重新带动民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应当互为补益,走综合开发道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建设,形成强劲的产业带动力。譬如贵州地质旅游可适量开发观赏石资源、古生物化石模型等,周边的苗族蜡染、刺绣或其他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规模。只有将旅游商品收入提升至旅游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这才是正常、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 结 论

综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潜在效益的重要方法,是旅游二次创业的优选途径。以新带旧、以新促旧,对于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相应的旅游资源整合方案,以期探索出更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志明,郭建强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四川地质学报,2009(23).

[2]王长生.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

[3]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Z).

[4]刘瑞,苏维词,滕建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生态经济,200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