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1:11: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入人类的生活,自此之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已经逐步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诊疗手段之一[1]。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检验医学的最新方法,已被检验学科的各领域所应用,近年来,分子基因芯片技术、分子蛋白组分析技术等技术都为检验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临床经验,从与检验医学相关的技术与发展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应用

PCR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段的方法,是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技术。基因的克隆、分离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等都用到PCR技术,也可以应用与突变体和重组体的构建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也涉及到基因多态性的分析、肿瘤机制的探索、遗传病和传染病的诊断等诸多方面。PCR的操作步骤分别是高温变形、低温退火、适温延伸,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传统的操作技术与这些衍生出的新PCR技术(定时定量PCR、原位PCR技术等)相比,都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特点。

2、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现代检验医学中,分子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临床诊断和病情分析的重要依据,其应用的主要范围在体液微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等多种物质的检测。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如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微生物、细胞等生物物质作为识别元件固定在转化器上,当待测物与生物识别元件发生特异性反应后,将生化反应转通过转化器将所产生的反应结果转变成可定量的物理、化学信号等,从而进行生命物质和化学物质检测和监控[2]。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分子生物传感器能够在体内实施监控,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是个很大的福音。

3、分子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显然已经不能跟上生物学的脚步,对于临床上更微量、更迅速的检验要求已经满足不了。生物芯片技术把传统医学检验技术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低通量等不足都解决了,其原理是把分子间特异性地相互作用,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通过缩微技术,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它生物组分的检测。这一技术是通过不同的探针阵列和特定的分析方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和有价值,如基因表达谱测定、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等均为“后基因组计划”时期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现代医学科学及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基因的发现、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等个性化方面也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3]。

4、分子生物纳米技术的应用

分子纳米技术的发生和发展,使人们在防治和治疗疾病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改善了人类的整个生命系统。纳米技术可以探测机体内化学或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适时地释放药物和人体所需的微量物质,及时消灭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修复畸形的基因,扼杀萌芽的癌细胞。近来有学者将抗体连接的纳米磁性微球与高效率、快速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相结合的自动检测系统,成功用于血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HIV-1和HIV-2)抗体的检测[4]。

5、分子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功为蛋白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目前仍有很多新发现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功能未知的,比如目前癌基因的发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发展和进步,但癌症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6、展望

目前检验医学中的发展趋势是定量PCR和PCR的全自动化。体外基因扩增技术除PCR以外,还衍生出LCR,链置换扩增系统(SDA),转录扩增系统(TAS),自限序列扩增系统(3SR)等技术也将由科研逐步进入临床领域[5,6]。所以说现代医学分子生物技术的前景是美好的,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并且成熟的运用到临床医学检验中。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发展[J].当代医学,2011,17(6)16.

[2]Yuregir,Sahin,Yilmaz,et al.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studies in multiple myeloma[J].Hematology,2009,14(2):90-94.

[3]SkladalP,EiccardiCS,YamanakaH.Piezoelectric biosensors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hybrid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j].J virol Meth,2004,117(2):145-151.

篇2

虚拟仿真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给使用者创造一个三维虚拟世界,并可通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让使用者沉浸于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现实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全国各个高校根据本学科及本专业特色,建设了贴合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法医学是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对专业与实践要求都很高的学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专业知识在培养目标中都非常重要,公安院校重点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了法医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本文将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建设内容与应用、建设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医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公安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实训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现场勘验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缺陷,既往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是以试卷考试方式为主,侧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也开设一定的实验操作课,但因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实验内容简单、过时,无法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且一般情况下,实验教学要求在规定场所规定时间内完成,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法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场地局限于校园,而如命案、杀人、交通事故、灾难事件等真实犯罪现场的实验实训场景难以模拟,学生在实训中不能体验真实现场的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过程,实训教学缺乏生动性;再加上任课教师自身常年从事单纯的教学工作,并非实战部门的法医,缺乏实战经验,实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实习阶段,因为公安实践中案件的突发性以及现场勘查的及时性等特殊要求,学生所能获得的实践锻炼机会也十分有限。因此,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真实案件时,难以迅速担任现场勘查等专业任务,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摸索才能胜任。三维虚拟仿真实验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将传统的学习变成直观展示、动态可变的虚拟仿真的沉浸式体验学习,使学生可以沉浸于虚拟的案件现场,模拟勘查员或者法医进行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搭载智慧教学系统的三维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也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进行模拟操作,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步骤的目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更符合公安院校学生学习法医学的需求。

2法医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

2.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

在学院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建设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与共享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开课、选课管理、实验教学过程化管理(课前预习、课中考勤、实验过程考核、线上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评分)、在线学习(视频课件学习、在线练习、在线考核、在线答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导读)、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开放实验管理等,同时可根据学院的需要对接云平台上第三方虚拟实验课程资源或自建课程资源,为学院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提供应用平台。另外,此平台可以与学校已经建设完成的校级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与共享管理平台的智能管控,实现实验教学的“虚实结合”,“智能、智慧型”管理。如图1。

2.2三维虚拟仿真命案现场勘查系统的建设

通过虚拟仿真引擎工具为技术开发平台,结合3D建模、计算机网络、动画模拟、人机交互等手段,结合二维和三维多种方式,仿真模拟一个现代小区场景,提供一整套三维场景,包含犯罪现场场景(外景、中心现场场景)、指挥中心场景、法医解剖室、讯问室场景、痕迹实验室场景、声像实验室场景、专案组场景、物证技术室内场景等场景,虚拟仿真还原真实案件的全过程,包括接报案、立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现场走访、案情分析、物证技术检验、侦查措施与侦查技术的应用、抓捕、讯问、结案等环节的案件侦查综合实验。通过三维仿真技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模拟现场勘查的整个过程,包括现场巡视、拍照、获取现场视频资料、寻找案发中心现场,在现场勘查时,对现场勘查箱里的常见工具、设备、试剂进行三维建模,通过对这些工具、试剂和设备仿真模拟操作,模拟在现场勘查中的发现、固定、提取、包装并记录现场生物物证以及足迹、手印等痕迹物证,通过虚拟命案现场的仿真操作,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来实现物证的发现提取方法,从而掌握现场检材的正确勘验方法,系统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对操作错误的地方进行启发性指导,并在后台进行记录、扣分等处理方式,加强学生对易错环节的记忆。打造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案件虚拟仿真勘查操作系统,具有紧贴公安实战、案件现场高度还原、操作深度参与的特点。通过对虚拟物证的反复操作训练,让学生对各类物证的发现、固定、提取及包装能更规范、更全面,进而掌握案件现场勘查的基本技能与勘查思维。如图2。

2.3建设三维虚拟仿真尸体检验系统

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操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入现场内,完成案发现场的初步尸体检验,模拟办案的常规步骤,进入虚拟仿真的法医病理解剖实验室(如图3),并通过对解剖工具进行三维建模,模拟法医分别对尸体进行衣着检验、尸表检验及尸体解剖,模拟检验、记录衣着情况,衣服损伤情况等,尸表检验则对建模的尸体进行常规尸体外表检验、创伤检验、尸体现象等的模拟检验,尸体解剖则模拟选用不同解剖工具对人体体腔、器官进行解剖检验,模拟检验还需记录各种阳性发现和阴性结果,并尽可能全面提取组织、体液、毛发、指甲等生物检材以备检。通过虚拟操作尸体解剖检验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以及损伤特征,三维虚拟仿真的尸体检验系统能将抽象的人体结构与损伤逼真地呈现出来,通过虚拟操作,加深了无医学基础知识的公安院校学生对法医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规范保护、处理尸体以及物证的能力。图3三维虚拟法医病理解剖实验室上述的现场勘查系统与尸体检验系统在虚拟操作时分为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在教学模式下,让学生重复实验操作练习,并提供实验操作流程的详细指导,学生能够根据操作提示一步一步进行练习,如果学生操作错误,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对操作错误的地方进行启发性指导,并在后台进行记录、扣分等处理。考核模式下则不提供指导,系统统计学生错误点自行扣分,老师可导出成绩到指定的虚拟实验管理平台,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对带有摄像头的电脑,可间断性的采集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头像并进行存档,用以监控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虚拟勘验结束之后学生可进入现场调查访问、实验室物证检验、办案人员案情分析等场景,物证检验环节则将学生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过程中提取的物证进行检验分析,包含手印分析、足迹检验、生物物证的DNA检验等,学生需根据检验结果、调查访问情况等对案情进行综合分析与研判,对案件性质、死者死亡原因、致伤物等作出判断。最后,系统根据学生的操作和答题情况给出得分和成绩分析,实现整个虚拟实验过程性评价。

篇3

第二:从检验技术上来讲,检验医学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分子化、标准化和床边化发展。

自动化技术;LAC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块式自动化,将一定的自动化分析仪组合,完成组合项目,应用较多的形式。一类是TLA,将临床实验室中各种独立的自动化仪器以特殊的物流传送设备串联起来,在信息流的主导控制下,构成流水线作业的组合。也称为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检验流水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差错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人员素质。

信息技术:LIS是集计算机和现代化管理思想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可用于患者标本的识别、检验申请、样本分析、结果报告、质量控制、行政后勤,科研总结等数据管理。

生物传感器:是可将生物信息,如蛋白质、细胞器、活细胞、组织、微生物等转换为分析信号的器件,如床旁分析POCT,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生物蕊片、飞行质谱又叫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广泛地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癌症,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1%和89%,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2%和98%,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3%和91%。免疫标记技术更多被人接受和应用,将成为21世纪免疫标记技术的热点。

篇4

质谱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已十分成熟。我国很多地区和医院都已采用LC-MS,利用衍生化法检测氨基酸、肉碱等化合物,可同时筛查十几种新生儿疾病(疾病种类可增加)(见表1)。质谱技术能够做到筛查效率高、结果可靠,费用相对低廉,这是常用分析方法例如细菌抑制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酶免疫分析法等不可企及的。可以预测,随着临床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方法的建立,筛查项目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以我国每年2200万新生儿中有苯丙酮尿症患儿1700例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5000例计算,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具有临床意义的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化合物的监测

内分泌激素和营养素的监测对个体的疾病诊断、预测和评价健康状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以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为例,国内外最新研究认为,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5]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目前,临床以检测25(OH)-D总量来表示维生素D状况,虽然25(OH)-D水平在体内波动小,相对而言,浓度较高易于测量,半减期较长(~3周),但LC-MS检测法比放免法、酶免疫法等快速且灵敏,更耐用。1,25(OH)2-D3是维生素D状态最好的监测指标,但其在体内含量极低且不稳定,目前已开发出可用以检测1,25(OH)2-D3的LC-MS法,比放射免疫分析法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且安全。另外,临床要求监测儿童体内极低量性激素变化情况,但免疫法检测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的数据波动很可能不能反映体内真实水平。质谱技术可为我们提供pg甚至是fg级的检测限,但需注意高分辨带来的高背景噪音问题,应综合考虑。

治疗药物监测

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密切、有明确的有效浓度范围、治疗窗较窄、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药物中毒症状与疾病症状难以鉴别、用于长期治疗和抢救的药物等情况下,临床需测定体液中药物的浓度,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让患者利益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研究表明,采用LC-MS法检测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实验可信度,已成为治疗药物监测必备的分析方法。目前,临床实验室仍以免疫分析为主要方法,质谱分析法由于自动化程度不足和缺少认证试剂在近期内难以取代前者,但依旧是实验室非常好的参考方法。

微生物鉴定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且病原体(尤其是真菌)的培养周期较长,费用颇高,因此微生物非培养技术正是为满足难培养或者感染早期诊断需要所建立的方法,包括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宏基因组技术、DNA指纹技术、分子杂交及生物芯片技术等。此处介绍应用MALDIBiotyper高通量微生物鉴定系统,通过鉴定病原体自身独特的蛋白质组成,在MALDI-TOF质谱仪中得到指纹图。该系统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已包含3千多种微生物蛋白特征指纹图谱数据库,通过特征模式峰的匹配值作鉴定。质谱技术鉴定微生物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微生物单个菌落前处理简单)、快速且高通量(每1.5h可检测100个样本),灵敏度高(100ng蛋白即可检出),准确率高(<5u,m/z:~10000u),成本经济(<1欧元),稳定性及重现性好(微生物蛋白指纹谱峰主要集中在2~20ku质量范围内,这些持续高表达的蛋白质受微生物生长环境和状态影响很小),以上优点使得质谱技术在病原体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质谱技术的限制性,虽然其在微生物检定中可快速、准确、早期地诊断感染性病原体,但仍不能替代药敏实验。合理、正确、综合地将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才是检验的目的,质谱技术的加入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极大程度地推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

生物标志物研究

由于质谱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准确率及易于自动化等特点,毫无疑问地成为解决蛋白质组学关键手段之一,在生物标志物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生物质谱技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测定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400ku,准确率高达0.100%~0.001%,远高于目前常规应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电泳和高效凝胶色谱技术。利用肽质量指纹谱技术,结合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可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鉴别和高通量筛选,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利用生物质谱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可实现对二硫键和自由巯基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等的快速定位与确定,包括SNPs在内,生物质谱已实现对数十个碱基寡核苷酸的分子量和序列进行测定,应用浸入分裂法结合MALDI-TOF质谱可对基因组SNPs进行分析,该法既节省时间,又适于高通量分析,有利于特异性基因的定位、鉴定和功能表征。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39-01

近20年来,医学检验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大,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经营学等多学科内容。在医学体系里,它主要作用表现为:对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病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及时的实验数据和检测手段,并能结合临床提供咨询和对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使之转化为临床诊断信息。随着科技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学对该学科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本文将简要在各方面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1 检验医学发展现状

1.1 检验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共有27所院校设有医学检验专业,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近20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围绕整个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也有一些定式,现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具有普通检验本专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医学科学学位)、本硕连读七年制(医学专业学位)、成人检验本专科、高职检验本专科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1.2 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逐步趋于完善。我国的质控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如临床生化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倍受重视。分析前质控、分析中质控及分析后质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3 与时俱进,设备和技术得到良好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了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了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

2 目前医学检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学检验水平还是存在几个重要问题:

2.1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医学检验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硬件”的建设上,对检验医学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我国的医学检验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只能称之为“实验医学检验学”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不够,人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低,阻碍了检验医学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2.2 没有对人员进行合理搭配。现在医学院中许多临床科室人员臃肿,检验队伍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应有的“合力”。这种现象带来了诸多弊端,如(1)在同一医院内重复配置人员设备,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2)无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质量控制,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从事各项目检验的专业人员由于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很难使其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2.3 质量控制工作不好。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最重要的关键之一,没有质量的检验不仅不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依据,甚至还会造成误导,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

2.4 高素质人才缺乏。尽管我国医学检验教育发展已经历了近50年的漫长时间,但在我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的基层乡镇医院中,高级医学检验人才严重缺乏,制约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医学教育必须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3 对医学检验发展的一些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和科学化发展。信息技术是廿一世纪发展趋向,集成电路、光导纤维、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国内、国际的互联网络将实现实验室之间,实验室与临床、医院间、图书馆之间,市内、国内、国际的信息交流,远程多媒体教育,远程实验室诊断系统会得到广泛的利用。因此,在临床检验领域,建立以收集加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

3.2 向自动化和集中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检验学的发展,临床及科研部门对临床实验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许多以往依靠人工进行检验的项目逐渐被自动化仪器代替,无论检验的速度或检验项目的数量均比以往大大提高,如果仍然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的登录、计算、报告,就不能适应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解决的途径是采用电脑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3.3 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未来的检验医学向着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应根据社会和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检验人才。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检验人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

参考文献

篇6

抢“客户业务”模式的死穴

在招股书中,迪安诊断一直力图将自己塑造为一家以诊断外包服务为主的“新型公司”。在其业务与技术的介绍中,更多的篇幅是介绍诊断服务在国际上的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但实际上其收入数据却无法令人将其拉入到是一家“拥有高端技术的公司”。

迪安诊断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家诊断仪器的销售公司,无论其诊断服务还是产品,都高度依赖于世界最大的诊断产品生产商――上海罗氏诊断。2008―2010年,迪安诊断上海罗氏产品的收入分别为7688万、1.03亿和1.3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39%和39%;毛利占销售毛利的比重分别为29%、25%和24%。同期,在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业务中使用上海罗氏产品所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252万、3433万和451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2%、13%和13%;毛利占销售毛利的比重分别为9%、13%和12%。

迪安诊断两大业务加起来,2010年收入中的52%、毛利中的36%均依赖于上海罗氏诊断的产品。

迪安诊断引以为傲的“服务+产品”模式希望不仅可以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业务,还可以向其提供国内外知名的诊断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等。事实上,从上面的数据以及公司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迪安诊断的商业模式更多是“产品+服务”,即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将客户的一些检测、诊断等业务接过来做,是在传统的器械销售的基础上贴上了诊断服务的“金身”。

与国际上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不同,美国目前医院附属实验室约占60%的市场份额,独立医学实验室约占1/3的市场份额,私人诊所实验室享有剩余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医院在医学诊断服务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公立医院众多,几乎每个医院都设有检验科,99%的医学诊断目前都集中在医院内完成,独立医学实验室所占的份额仅为1%左右。

因此,迪安诊断这种抢“客户业务”的模式,在商业上是自寻死路――如果按公司招股书中描绘的美好前景,医院大幅退出检测、诊断市场,公司在获得诊断服务高增长的同时,最主打的器械销售“产品”业务必将受到重创;如果医院进一步强化诊断等服务业务,1%的独立医学检测等服务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公司的“服务”业务将受到重创。

上百家企业抢几个亿的“蛋糕”

篇7

【关键词】特点 检验方法 实验室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1 检验医学的特点

1.1 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迎来了本质的变化: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临床生物化学之间将不再存在学科分界线,检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大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PCR?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将使得临床实验室的人员素质更好、学术氛围更浓、科技水平更高。

1.2 其对病因有高度的控制性和整体的协调性: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面对琳琅满目的诸多检验项目和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非常需要整体协同运作。仅就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而言,不仅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的确定,还包括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以尽量减少不同方法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干扰、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异,如果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客观。

1.3 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使检验更加准确更科学: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其学科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例,对于检验医学来讲,分子生物学使检验医学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使检验可以从事后性判断向前瞻性转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

1.4 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检验的需要,例如基因检测的检验项目前景应用非常广泛:现代国际社会中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的应用,意见在检验医学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检验医学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现代的医院里面愈来愈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科室的额检验信息及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现代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势之下,传统医学检验本身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因此而给检验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恰恰是促进检验医学产生并迅速发展的缘由。

2 检验医学的意义

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

检验医学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例如子宫颈涂片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在我国普遍开展的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小肝癌,明显提高肝癌的生存率。由?WHO?推行的新生儿筛查工作,通过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苯丙酣尿症的检查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酣尿症的发病。

正是上述作用地不断发挥,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检验医学的意义所在。

3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临床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检验质量问题,为此检验科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对话、协作。

3.1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1)ISO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在交流、对话中,检验科人员还可以宣传、讲解、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厌氧菌培养,虽然不是新项目,但很多医院,甚至较大医院临床科对其使用并不够多,其中有对该项目认识理解问题,也有取材等问题。一但医生发现送检的脓液培养,回报结果未生长细菌时,医生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佳。实际上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培养所致[2]。

(2)在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检验科负责人参加临床会诊,病例讨论等,有利于双方沟通和提高。而检验医师更应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核实。

(3)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由检验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检验医学的任务绝不仅是被动地提供数据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检验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即检验科只能向临床科提供所需要的检验结果,一旦检验科提供了未受指定的检验结果,就被认为越权,这种片面、消极的,落后于时代的偏见应予纠正。

(4)学习临床知识加强临床意识:检验医学的特定地位决定了它们必须与临床保持双向联系。检验科除了加强自身建设,还必须加强临床意识。实验室的工作应能为临床科室提供被测项目的临床资料,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检验科组成多以从事技术人员为主,而欠缺临床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临床的沟通。故检验科应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引进医疗系毕业生,或选调临床医生到检验科工作,设置检验医师岗位,有助于加强临床意识,才能更好的使实验室工作与临床诊疗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检验医学的整体素质。

3.2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往往是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测。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而不应该把二、三十种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都或大部分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验项目的准确度、精敏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了解不够。故更有必要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检验人员请教,或去检验科进行必要的见习。请检验科负责人,特别是请检验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胸中有数[3]。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只有相互促进,紧密联系,才能使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更好的共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康克菲.创刊词[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

篇8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课题(项目编号:Z2010014);桂人口计生研(项目编号:012010001)

作者单位:530022 广西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以毛细管为通道分离带电粒子或离子,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分配和流速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CE是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并综合了电泳和色谱技术两者的优点;由于它高效、快速、简便、自动化操作和在检测方面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重复性好等诸多特点,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已经成为蛋白质、多肽、核酸及其他生物分子分离和分析的一项重要技术[1]。笔者对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概况及其临床检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CE发展概况

早期的电泳技术是由瑞典Uppsala大学的 Tiselies教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立的界面电泳,他利用电场将蛋白质分子分成白蛋白和球蛋白等4个区带[2]。随后在1950~1960年间出现了纸上电泳,这一技术在医学生物实验室被广泛采用,依据大量检测资料使我们对电泳图谱和有关的临床病理相沟通成为可能。另外支持介质不断改进,各种电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使电泳区带分离更清晰,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传统的电泳分离过程会产生焦耳热使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发生变化并产生对流扰乱分离区带,使分离度下降,并限制了高压电场的使用,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可以利用小内径的分离管抗对流。 前人的研究工作从石英毛管到内径更细的聚四氟乙烯管, 尽管当时未获得所理想的的高分离柱效,但这些研究已显示出了细内径毛细管给电泳分离带来的优越性,为CE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1981年 Jorgenson和Lukacs[3,4]的研究标志着CE 的诞生。他们首次使用30 kV的高电压和内径为75um 的石英毛细管柱,产生出高于40 万理论塔板数的分离柱效,他们设计出简单的 CE装置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的效率公式。1983年,Hjerten[5]发明了把聚丙烯酰胺凝胶填充在毛细管中的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技术。1984 年,Terabe[6]开创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MEKC)。1985年,Hjerten[7]又报道了新的毛细管等电聚焦技术(CIEF)。于同年,Knox[8]等更进一步发展了毛细管电色谱技术(CEC),他们使用极细的液相色谱的材料来填充毛细管。 90年代起CE的技术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1990年改进应用紫外检测器,1992年开发应用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器[9],CE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敏感性和分辨率进一步提高。

目前以毛细管电泳法为载体的分离分析方法主要有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毛细管筛分电泳(CSE)、亲和毛细管电泳(AEC)、毛细管电色谱(CEC)、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和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等[10]。使得CE技术在临床检验的应用分析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CE在临床检验医学的应用

21 血清蛋白质分析 血清蛋白电泳通常是临床上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沉降率增加时都需要进行的常规实验检测项目,它将有助于确诊临床报告的炎症或感染的状况及提示进一步检测其他项目。采用CE可分离血清蛋白,并能准确计算各蛋白质的相对浓度,避免了凝胶电泳法染色、脱色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造成的误差,CE法的结果重复性好,可信度高[11]。前清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可表明营养状态,且是确定恶性肿瘤、炎症、肝硬化、霍奇金病的重要指标,多数电泳法难以分辨,而用CE法很容易分离定量,检测波长为214或200nm。CE不仅增加了清蛋白部分的分辩率,对双清蛋白血症检测的灵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CE提供了足够的在α1区的分辩率以区分α1酸性糖蛋白与α1抗胰蛋白酶。在α2区的球蛋白区,α2巨球蛋白与触球蛋白不易区分,但在β球蛋白区具有高分辩率[12]。CE法对肾病、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和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分析有较好的优势。

22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特征鉴别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过度合成的单一类型或亚型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它的产生是由于单一克隆的恶性或高致敏B细胞的无限增殖,从而产生同源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组分的检测运用了各种与免疫学、血液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相关的技术和仪器。通过用特异性抗体包被的琼脂糖凝胶球消除一个特殊的峰来指示是哪种单克隆成分,借此对免疫球蛋白的型、亚型和轻链型予以鉴定和分类[13]。这一技术提高了对该蛋白组分的分析与研究水平。

23 血红蛋白成分的分析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一组由于血红蛋白(Hb)分子结构异常或珠蛋白合成障碍而引起的遗传性血液病,前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后者称为地中海贫血[14](简称地贫)。在地贫高发区检测出地贫高风险夫妇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是关系到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优生优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血红蛋白(Hb)电泳是研究和分离异常血红蛋白的有效方法,亦是诊断血红蛋白分子病和地贫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15]。毛细管电泳法是在充满电泳液的石英毛细管中进行电泳的技术,在溶血试剂中进行稀释的红细胞样品,会被注射到毛细管的负极端,在高压电的作用下竞相电泳分离,然后Hb会被靠近正极端的415nm光波检测装置检测到[16]。通过毛细管电泳将蛋白质分离,采用波长为200nm氘光源和CCD探测器,对血红蛋白成分分析灵敏度和分辨率高[17]。CE是一种敏感度和精确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的优点[18]。通过使用碱性pH缓冲液,正常和异常(或变异体)血红蛋白按下列顺序检测出来,从阴极到阳极依次为:δA2(A2变异体),C,A2/O阿拉伯血红蛋白(OArab),E,S,D,G费城血红蛋白(GPhiladelphia),F,A,Hope,Bart,J,N巴尔的摩血红蛋白(NBaltimore)和 H。在CE区带中不出现碳酸酐酶,不但可以鉴别出HbA2变异体,还能够准确检测HbA、HbF、HbA2含量以及其他异常血红蛋白,可用于诊断地中海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病[19]。

24 尿蛋白质分析 临床医生和生物学家关注的尿蛋白检查的概念正在逐步更新。蛋白尿的分析得益于近年来重要的方法学的进步,特别是根据分子量和所带电荷来分离蛋白质的电泳技术。当今的生物学技术主要应用电泳方法来检测游离轻链,并用免疫学技术来分析它们的特性。免疫游离轻链是肾脏损害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是肾小管性或系统性。这一毒性的出现可以是在尿中显现沉淀,也可以在间质中沉积。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免疫球蛋白轻链毒性因素方面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进展。电泳异常条带位于β或γ区的病例中有三分之二的情况存在本周氏蛋白。一条或多个条带是根据尿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存在与否进行识别,并且与典型的肾损伤或肾功能不全相关[20]。游离轻链常常沉积在肾小管中,导致肾小管中毒。由于蛋白尿定量与肾脏损害相关,形成蛋白尿的特定蛋白性质就反映了肾单位病变所在的位置和肾功能异常的发病机理。尿定蛋白的分析可以认为是如同一个真正的生化活检,它可即刻提供肾单位内部的状况[21]。

25 肌红蛋白分析 肌红蛋白异常增高常在急性心梗后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中出现,而免疫比浊法难以测定低浓度的肌红蛋白。但是,CE可在8 min内快速分离尿中低浓度肌红蛋白并与血红蛋白相鉴别。

26 脂蛋白分析 CE可将血浆脂蛋白分离出14个亚组分,如在分离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在短时间内对2个主要组分: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定量,对LDL进一步分离为3个亚组分: L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对各组分的比例进行推算,从而对脂蛋白异常提供不同脂肪代谢的信息。

27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分析 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糖基化部分即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 c)。HbA1 c的水平与测定前数周内的血糖水平呈正线性相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了解过去一段较长时间内的血糖水平。此测定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作为控制血糖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量还可作为评价各种治疗措施效果的标准。应用CE进行Hb A1 c电泳能分离几种糖蛋白的糖基构型,可鉴别糖化血红蛋白A1、A1 c和其他异构体,对糖尿病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28 同工酶的分离 应用CE技术对多种同工酶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其方法是先使用CE法分离样品形成同工酶区带后,切断电源,并加入含底物的缓冲液,酶催化底物显色,进一步形成可被检测区带,又接通电源,再次电泳,使被检测的同工酶染色区带先后通过检测器,测定最大吸收峰值即测定和分析被分离的同工酶。如检测淀粉酶P(胰)和S(唾液)型等,均可采用HPCE技术分离其同工酶。

29 免疫复合物分析 CE可将免疫复合物从结合的抗原抗体中迅速分离出来,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经LIFCE检测,检测限可达毫克级,可用于混合液体中低浓度的免疫复合物鉴定。

210 DN段和染色体分析 CE分离DNA分子需多聚物交联剂如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等材料添加到缓冲液中作为分子筛,可对相差一个甚至几个碱基DNA高效分离。有作者[22]应用CE做X连锁隐性遗传病研究,成功地对DNA限制片段进行了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表明CE可用于分析拾携带者及胎儿产前诊断。

211 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E可简便快速分析生物样品中各种有形的药物成分。在药理学研究、法医学检查及临床毒理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23]。在糖尿病的治疗监测中,可检测血中格列本脲的浓度以防止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

212 其他小分子/离子的检测 CE能在3~4 min分离血和尿样品中的血管造影剂含量、草酸盐等弱阴离子,检测尿样中十几种卟啉物质和维生素C异构体。在新生儿遗传性有机酸尿症筛查用CE可检测到时多种有机酸标志物。

3 展望

随着CE技术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挑战,未来的CE技术在细胞和组织等复杂生物样品体系中的临床检验分析将成为主要的的发展趋势。生物样品分析必然要求进一步发展复杂样品前处理富集技术和更灵敏的检测技术。电泳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新分离模式的建立和电泳技术的联用上,例如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 E E K C)、亲和毛细管电泳(A C E)和芯片毛细管电泳等;还有将分子信标技术与C E 技术相结合进行可变长度寡 聚核苷酸识别和基因检测[24];探索利用 C E 对 PC R 产物作 D N A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筛查点突变等[25]。近年来我国在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上有了迅猛发展,尤其是阵列毛细管电泳仪已经问世,这将克服目前大多数商品化毛细管电泳仪只能进行单根毛细管电泳的缺陷,这种高通量的新方法将会给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分析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6]。CE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必将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各种分析分离领域发挥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 考 文 献

[1] 宿振国,周玉明,高梅兰,等高效毛细管电泳的临床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0831084.

[2] 林庆芳,邱威血红蛋白电泳方法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0, 16(6):922924.

[3] J W Jorgenson, K D Lukacs Anal Chem, 1981,53: 1 298.

[4] J W Jorgenson, K D Lukacs J Chromatogr ,1981,218: 209.

[5] S Hjerten J Chromatogr,1983,270: 1.

[6] S Terabe,K Otsuka,K Ichikawa, et al Anal Chem, 1984,56: 111.

[7] S Hjerten, M D Zhu J Chromatogr,1985,346: 265.

[8] J H Knox, I H Grant Miniaturisation in pressure and electroendosmotically driven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Chromatographia, 1987,24(1).

[9] 应正华,陈露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海峡学,2011,23(2):13.

[10] Jin Xiong Qian Zuan Guang Chen A novel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detector with a coaxial coil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2012,2:201204.

[11] 陈燕, 黄泽玉, 王雅杰, 等 全自动多通道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在血清蛋白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 29 (5): 420423.

[12] 袁瑞丽,孟昊,郭炫,等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3:10201022.

[13] BAO Xudong YUE Lin GAO Xuejun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 sucrose metabolism demonstrates reduced pyruvic and lactic acid production.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21:34993503.

[14] 周艳洁,朱茂灵,丁进龙,等广西横县9356对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干预结果分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8):686688.

[15] Zhaohai Yang, MD, PhD, Carolyn H Chaffin, Pattye L Easley, Beatrice Thigpen, and Vishnu VB Reddy, MD Prevalence of Elevated HemoglobinA2Measured by the CAPILLARYS System. Am J Clin Pathol, 2009,131:4248.

[16] 阮丽明,周艳洁,丁进龙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在血红蛋白分析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12,23(1):1517.

[17] 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血红蛋白A2快速筛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应用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132316.

[18] 陈星,卢业成,初德强,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在HbF检测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3592360.

[19] 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等全自动毛细血管电泳系统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广西医学,2012,34(2):178180.

[20] 沈建江,罗君,郭长青尿蛋白电泳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2, 25: 408409.

[21] 石同才,郭海龙,韩红霞肾性蛋白尿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实用医技杂志,2012, 8:843844.

[22] 姜旭淦,陈盛霞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生物分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14(5):449452.

[23] Zhe Sun LinJie Tian Qian Lin XiaoMei Ling JunHai Xiao Ying Wang Screening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4 antagonists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药物分析学报:英文版,2011,4:264269.

篇9

【中图分类号】R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25-01

1 医学检验的进展

1.1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检验医学也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临床检验诊断学,对疾病诊断深入到基因水平,称为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分析(FISH)技术、波谱核型分析(SKY) 技术以及蛋白质组技术等。

1.2 生物芯片技术:基因芯片的概念现已泛化到生物芯片(biochip)、微阵列(micr oar ray)、DNA 芯片(DNA chip),甚至蛋白芯片。基因芯片集成了探针固相原位合成技术、照相平板印刷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精密控制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使得合成、固定高密度的数以万计的探针分子以及对杂交信号进行实时、灵敏、准确的检测分析变得切实可行。

1.3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流式细胞仪(FCM) 有别于普通细胞计数仪的方面在于它不仅能够进行细胞计数和简单的三分群或五分群,而且能够对细胞亚型进行检测。临床上,FCM 主要应用于免疫学和血液病学方面。它克服了传统免疫技术难以准确定量的不足,可应用于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对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进行监测;用于肺泡灌洗液中T 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为多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提供重要信息。FCM 还可同时检测T 细胞总数、Th 细胞和Ts 细胞,结果准确、报告迅速,国外已用来进行HIV 的常规检测。FCM 在血液病方面主要是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可以克服传统免疫荧光镜检法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细胞计数少等造成的误差,使之更为快速和精确。FCM 还可进行淋巴瘤的免疫分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和化疗效果监测、骨髓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的监测等。用FCM 检测活化血小板表面受体是近来血栓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

1.4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临床上,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相关免疫检测、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心肌蛋白的检测和贫血指标的检测等。该技术以其灵敏度高(可达10- 18mo l/ L)、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所使用试剂对人体无危害的优点,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

1.5 现场即时检验(point o f care testing, POCT):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在急诊科对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快速检验很有必要。这种需求刺激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给予了现场快速检验的新生。

1.6 细菌耐药检测: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临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并出现了ESBL、MRSA 等广谱耐药菌。因此,尽早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控制感染和节约医疗成本至关重要。临床微生物室不仅需要分离鉴定感染标本中的病原菌,而且应该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为临床医生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1.7 自动散射比浊分析的应用:散射比浊分析仪主要检测的是血浆、体液中的特定蛋白系列,包括免疫球蛋白系列、补体系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系列、炎性反应蛋白系列、载脂蛋白系列、尿微量蛋白系列和小分子药物等。这些蛋白成分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病理生理指标,作为临床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和分析预后的依据。

2 医学检验的临床应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试验数据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揭示疾病的基本原因和机制,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等;②根据发病机制,建立合理治疗,如针对苯丙酮尿症患者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诊断特异性疾病,如利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 ③为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筛选试验,如测定血中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用以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④监测疾病的病情好转、恶化、缓解或复发等,如利用肝功能试验对肝脏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⑤治疗药物监测。即根据血液以及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调整剂量,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⑥辅助评价治疗效果,如测定血中癌胚抗原含量监测结肠癌的治疗效果;⑦遗传病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病的发病率。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的亚专业之一,其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医学流行病学等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检测这些致病因子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②医学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途径就是熟知检验知识。

3 总结

检验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循证医学的必然要求,使医疗行为更为科学和经济,也将可能为前瞻性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随着新的仪器及方法的扩展,检验医学在临床生化、微生物学、血液学及免疫学等多个分支出现了一些新的检验项目与技术,使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更为合理和快速。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检测这些致病因子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②医学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途径就是熟知检验知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42

1 前言

石油管道安全直接关乎能源安全。石油管道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各种问题频发。它们多位于地下,增加了检测维护难度。石油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比较高,且使用方便。近年来,它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使石油管道运行更加安全,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而运营成本也有所降低。

2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即借助检测工具对热、声、光、电、磁等物理量变化进行测量,保证检测对象不被损伤或破坏,继而分析已知信息,对缺陷类型、尺寸、形状、分布情况和数量等进行确定,以评估其危害程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比较漫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对检测对象造成二次损伤,使设备时刻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界面,极具应用前景。

3 钢制石油管道检验中的无损技术方法

3.1 目视检测技术

目视检测方法比较传统,它主要检测石油管道接口处焊缝和管道表面情况。具体检测指标为焊缝余高、宽度、咬合深度,以及变形、裂缝等管道缺陷。该检测技术的成本比较低,应用简便,检测结果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及态度,可靠性不强。近年来,该种无损技术已较少用。

3.2 漏磁检测技术

该技术在钢制石油管道无损检测中已具备相应的成熟度。漏磁检测的应用原理是将漏磁式智能清管器放置于管道内,该背景下,管道会发生磁化,而腐蚀部位或异常部位则会发生漏磁情况。借助传感器进行漏磁检测。继而分析检测到的磁力线分布情况,从而明确具体的管道缺陷信息。漏磁检测的应用原理比较简单,且极具便利性。但是其不能够有效抵抗外部干扰问题,对检测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3.3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包含传统脉冲超声波检测和超声波导波检测两种。脉冲超声波检测别名压电超声检测,它的应用原理是借助与管道垂直的超声波探头,对超声脉冲信号进行发射,继而对石油管道内外表面反射的脉冲波之间的脉冲距离进行检测,得出壁厚及缺陷。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近年来才被应用。它的应用原理是在管道内振动产生低频扭曲波或纵波,受外加磁场影响,如果反射的超声波形成涡流,说明此处存在缺陷。而涡流产生的磁场,又会使电磁铁两端电压发生变化,分析电压信号,即可确定缺陷信息。脉冲超声波检测对材料和壁厚要求比较低,能够快速确定缺陷位置和深度。超声导波检测具有速度、范围和成本方面的优势,但无法实现缺陷的定性分析,且很难对复杂石油管道系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3.4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

它属于新兴石油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将宽频脉冲作为激励信号,在探头上施加输入波,产生快速衰减的脉冲磁场。该磁场能够在石油管道中对脉冲涡流进行感应。同时,借助线圈检测,对涡流进行转换,使其变成对应的电压信号,继而对该信号进行分析,以明确石油管道信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仅限于管道表面缺陷,很难实现深层缺陷检测,且精度不强。

4 钢制石油管道检验中无损技术发展前景

4.1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

它通过电子技术控制声波检测方向和聚焦深度,仅借助探头即可实现石油管道检测。一般将其与相控阵超声多维成像技术进行配合应用,依据检测到的回波信息,以图像形式对管道内部缺陷和结构信息进行反应,从而对石油管道的缺陷位置、大小、形状和信息等进行具体判定。相控阵超声检测对移动探头没有特别要求,可在有限空间石油管道检测中应用。

4.2 数字射线检测技术

数字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包含CR和DR成像检测技术两种。它的优势有图像清晰、可靠性强、动态范围广和检测结果简单等。主要被用于临床医学和非标注件无损检测。当前,虽尚未在钢制石油管道无损检测中得到推广应用,但极具发展潜力。

4.3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应用原理是借助铁磁对磁记忆特性进行构建,在石油管道无损检测中进行应用。它的应用原理是对被测对象漏磁分布情况进行探测,以对管道缺陷信息进行确定。它的成本比较低,并且操作简单,极具可靠性和灵敏度,未来几年将被广泛应用于钢制石油管道无损检测中。

5 结语

石油管道处于复杂的工作界面内,单一的无损检测方法很难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明确检定。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使钢制石油管道检测更加科学合理,确保石油管道时刻处于安全的运行及应用状态。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0-02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必然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而医药卫生类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医药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从《卫生部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发展十年规划》获悉:

国家医药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标1单位12009年12015年12020年卫生人员总量1万人1778195311255执业(助理)药师1万人135.8155185注册护士1万人1176.91232.31445中药1万人13.916.65113.3医学检验1万人15.7110.1117.5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1/千人口10.5310.6810.83

可见,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从而给求学者提出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未来学习医药卫生类专业,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1护理专业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士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因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中等护理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课程设置:开设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专业课设有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

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对住院病人的疾病护理,还担负着对病人、家属以及社会大众进行疾病护理咨询、健康教育、家庭访问,社区群体保健等;现有护理人员显然难以满足社区护理、专业护理等新型护理模式的要求。护理人才的培养日显迫切。日前,在教育部等六部委推行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护理专业名列其中。胜任新时代要求的护理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护士紧缺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开设学校: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校、辽宁中医学院附设卫校、辽宁省人民医院附设卫校、沈阳医学院卫校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检查,以获得病原、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其专业就是学习检验的方法、原理、结果分析等技术的专门学科。该专业培养具有掌握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医学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课程设置:开设英语、计算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有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人体寄生虫检验技术等。

随着医学检验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不应停留在只要求学习检验技术而脱离临床的学习方法,而应把临床与检验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医学检验人员。医学检验将以独特的高科技风貌,成为21世纪医学界的主导力量,应该说医学检验专业是求学者不错的选择。

开设学校: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3中药专业

中药即中医用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中药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并可以从事中药经营管理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从事中药调剂、制剂、饮片加工、市场营销、质检、管理或中药材生产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课程设置: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方剂与中成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事法规、中药商品经营管理等。

中药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中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中药学人才比较青睐,需求正在增加。我国的中药学事业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许多中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这表明中药学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设学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4助产专业

助产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接产)。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社会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妇女保健知识、熟练掌握助产专业和护理基础的理论、技能;能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助产工作中的问题;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妇幼健康教育与咨询、家政服务公司(母婴保健)等工作。

课程设置: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专业课设有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产科护理学等课程(重点是妇科、产科、新生儿科专业)。

目前和今后几年中我国人才紧缺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开设学校:沈阳医学院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5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口腔修复工艺是以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冶金学和美学的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用符合生理的方法制作义齿、各种修复体及矫治器的专门技术。该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接受口腔各种修复体的材料选择、设计制作、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修复技术的独立操作能力的口腔修复工艺学中等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到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加工中心、医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工作。

课程设置:疾病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内科学、眼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医学美容基础、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口腔专业人才在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如日本为1∶600,德国为1∶1600,而在我国城镇仅为 1∶50000,广大农村差距更大。特别是近年来牙科诊所及齿科加工技术中心快速增加,社会急需实用型口腔专业人才。

开设学校:沈阳医学院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6药剂专业

药剂是一门跨化学、药学和生物学三大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药剂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毕业后从事各类医疗机构药房、制药厂和药物营销部门的工作,胜任药物调剂、营销、用药指导、药材养护与仓储管理等工作。

课程设置:解剖、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基础、药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事管理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药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2009年,国内从事执业(助理)药师工作的人员有35.8万人,到2020年,药剂专业人员需求量达到85万人。总的来说,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篇12

最近这几年,食品安全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关注。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由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所以一定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微生物检验工作水平,加大对检验技术的研究力度,完善相应的技术检验体系,进而为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1 对微生物检测的要求

在对微生物进行检验时一定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要有专业人员按照无菌原则,并使用专业取样设备来以保证取样质量;②在检验实验室中要配置完善的检验设备和设施,并且要按照操作流程以及检验制度来完成食品微生物的检测;③要确保实验室中有配套培养基以及检测设备,并要保证设备所处环境中温度的统一性[1];④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取样,并使用无菌装置存放,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完成性,进而保证样本检验的精准性。

2 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内容的分析

2.1菌落总数 在微生物检测中,菌落总数是用来评定食品污染情况的指标。菌落总数是对待检样品进行处理,然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然后简阳样品中的菌落数量,而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作为卫生学评价的标准。

2.2大肠菌群 就是一种能够发酵乳糖、产配、产气的无芽孢杆菌,而它主要来源于人畜的粪便。还需要注意的是,大肠菌落在饮用水中和食品中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区别和不同,一般在食品中所存在的大肠菌数是指每100ml或者是100g的样本中的近似数,使用N、M、P表示。而饮用水中则是指1000ml样本中的菌群数量。

2.3其他微生物 在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不仅要对大肠菌以及菌落总数进行检验,还要对致病菌进行计算,例如,蜡样芽孢杆菌、魏氏梭菌以及金葡菌[2]。

此外,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其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例如,能够在食物中进行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和腐败的微生物、能够在食物中产生毒素的微生物。由于样品采集使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还要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来对样品进行采集,然后在检验目的、采样模式的基础上,对采样现场情况进行细致的记录,进而为样品检测提供数据参考。另外,还要尽可能快速且准确的的进行检验,并保证检测工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

3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在以前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会使用到较为传统的检测方式。例如,毒性试验、生化实验。噬菌体分型试验、形态结构试验等。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效推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完善,使得检测技术不断的朝着标准化、精准化、自动化方向上发展,有效提升了检测工作的成效。目前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主要使用以下集中技术。

3.1代谢组学微生物检测技术 代谢学微生物检测技术就是以生物系统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作为分析基础,然后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对其进行分析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三种检测技术,即:电阻抗、放射测量以及快速酶触反应检测技术[3]。

3.1.1电阻抗技术 这一技术原理是利用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将培养基中的酯类、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经过代谢以后形成小分子物质,而这种物质具有相应的电活性,如醋酸盐等物质,此种物质能够在电的作用下得到强化,进而使培养基的实际阻抗发生改变,然后就可以根据阻抗的实际变化来确定细菌的特性,进而从中检测出相应的细菌。现阶段这种技术能够对金葡菌、沙门氏菌、霉菌以及酵母菌。

3.1.2放射测量技术 该技术原理是对细菌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代谢出来的碳水化合物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类确定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就是使用14C来标记相应的底物分子,然后完成相应的检测。而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这部门底物会释放出一定量的14CO2,这种物质自身具有相应的放射性,之后可以使用相应的设备仪器来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判断。通常情况下此种检测技术被用在食品细菌检验上,主要对大肠杆菌进行测定。并且这种检测技术具有自动化、快速以及准确性较高的特点。

3.1.3快速霉触反应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就是根据细菌繁殖过程中所释放与合成的酶来对底物以及指示剂等进行选择,然后按照检测结果对细菌数量进行确定。

3.2分子检测技术

3.2.1核算探针技术 这一技术是充分利用同位素或是其他方式来对核苷酸中的DN段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入到被检检品中,并且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者是条件下,标记DN段就可以和样品中的DN段形成相应的杂交双链,之后利用这一双链结构对样品中的DNA进行检测和鉴定[4]。同时按照核算探针中核苷酸成分含量的不同,能够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RNA探针,另外一类使DNA探针。虽然这种探针技术具有极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这种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例如,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检测细菌种类来对探针进行准备;而想要达到相应检测数量时,就需要对样品进行培养。此外,还有可能出现对污染食品进行检测过程中,样品中不含产毒菌,因此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测定,进而对测定精准性造成影响。

3.2.2 PCR检测技术 虽然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规范的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例如,技术灵敏度不高,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阻碍。而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加热使双链条DNA进行裂解,然后形成两个单链DNA,然后将其作为聚合酶以及引物的模板,这时就可以让其降温,而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会有效增加其特异性。与此同时,在温度不断提升以后,样品中DNA能够进行进一步合成,并且按照以上方式对其进行加入,在3~4h以后,DNA就可以增加到106左右,进而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此外,这种检测技术十分精准、高效,因此它在细菌检测方面是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的。

3.3免疫学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就是对细菌的抗原和抗体进行检测,其中包含了多种检测技术和方法,例如,IFA技术、EIA技术、IMS技术等等。而其中IFA技术就是使用荧光来对细菌的特异性血清进行标记,然后达到检验微生物的目的。EIA技术就是利用细菌抗原和抗体与酶的有效结合来完成微生物检测,并且这一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发展前景良好。IMS技术就是对抗体包被的磁珠进行有效的收集,然后实现检测的目的[5]。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对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进行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来进行,然后根据检验微生物种类的不同来选择检验技术,并且还要保证检验环境和设备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检验的精准性,为食品安全判定带来保证。

参考文献:

[1]叶素贞,黄火寿.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J].医学信息,2013(25):590.

[2]刘婧媛.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814-4815.

篇13

中图分类号:D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28-01

1、 前言

对于棉花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我们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生产力,棉花纤维的检验是现今科学技术手段在国家社会经济事业中的重要体现。作为棉花纤维检验实验设施,我们需要对棉花产量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将棉花生产的综合现状作为现阶段棉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的资源,棉花这种物质更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我们需要将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生产棉花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促进棉花产业在整个棉花行业的竞争力,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提升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进程。

2、 棉花纤维检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棉花是当下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棉花纤维检验对棉花的产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一直看重的是棉花的产值最终对其整体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日益关注的不再是棉花产量本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关注怎样提升棉花产值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棉花纤维检验科技的不断创新与深入探寻,我们能够明确的找到增加棉花产量的方法,并且对加速棉花产量有了更为明确的手段。这是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为棉花产业提供的又一有效便捷的方法。

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一项重要的原材料,关系着整个纺织产业的存亡。对于纺织产业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业中的重要影响,为了能够更加完善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加速纺织工业的生产,而棉花的产量对纺织工业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深入探究加大棉花产量的科技手段是当下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纺织工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升纺织工业的生产前景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将纺织工业作为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方略,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利方向。为了加速纺织工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棉花的总产量。这就需要加速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从而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前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棉花产业的产值也在不断增长,国内外的棉花市场也随之更加景气,对于棉花的交易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相应于国内的棉花产值将成为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向。对于棉花产量的提升需要通过专业的检验机构来对棉花纤维进行检验,将棉花纤维检验实验室的检验不断的创新和研发,通过加速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改善来提高棉花产值增加业务量,这会是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幅改革手段。

棉花纤维检验的方法和棉花纤维检测的设备都需要在棉花产业中不断的改进来适应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但就现有科技来创造棉花纤维检验的设备会对棉花产值有局限性。在棉花纤维检验中相应的配套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而棉花企业的生产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科学技术来提升自身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整个棉花产业的整体生产力。对于棉花纤维的检验科技的运用和棉花纤维的检测设备的使用,都需要棉花产业的管理者不断的创新的生产方法,力求加速棉花产值提升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升。努力提升棉花的产值,以实现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景。

3、 对棉花纤维检验运用的科技手段的分析

棉花纤维检验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还是不够充足,主要是因为在对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检验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很欠缺。当下,棉花产业在不断的加速发展,而棉花纤维的检验工作也发展的飞快,因此对于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但是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至于延误了棉花产业的增长速度。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生产中的作用,我们需要提高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以此来加大棉花产业的生产,加速国家社会经济的提升。

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运用,相当一部分成就体现在棉花产值上,所以棉花纤维检验技术是现今棉花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深对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探寻来解决专业的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和非专业的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对该项检验技术的了解,通过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程度,来提高棉花的总产值。这样,不仅能够加速棉花产业的整体经济收益,更能促进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稳步发展。解决现阶段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速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设备的创新和探寻来讲,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体质就需要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在中国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仍存在局限性,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加深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探究,切实的做到将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运用到棉花产业中。棉花产业的发展将关乎到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前景,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初期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社会经济事业来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棉花产业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探究来稳固棉花产业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影响。要知道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现今社会科学技术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科学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创新,为了能够更加完善的增加棉花的产值,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棉花产业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更能够通过棉花市场的经济来带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和战略方向。

4、 结束语

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设备在现今社会科技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探寻和发展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技术,来完善棉花纤维检验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将棉花纤维检验设备充分的运用到棉花生产中。在我们国家现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棉花产值是国家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高,我们不得不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更加全面的应用。这不仅是提升棉花产值的有利手段,更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和有利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礼权.棉尘对肺通气功能影响的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3.(4).27.

[2] 李树荣.棉花纤维检验实验实施的现状[J].中国棉花.2013.(8).49.

[3] 王锦珍.棉花和棉尘的细菌污染及对肺胀的影响[J].现代防御医学.2016.(10).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