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7:41: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21-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的基层应急处置人才能力的提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队伍。2010年通过实施《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基层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1 宾阳县疾控人力资源现状、特点与知识需求
1.1 人力资源现状:2007年12月,因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而成, 至2010年,中心核定编制为80人,在编职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人,占职工总数的93.83%;工勤人员5人,占职工总数的6.17%。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2人,占2.47%;45-54岁14人,占17.28%;35-44岁52人,占64.20%;30-34岁13人,占16.05%,无29岁以下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10人(全部为医疗卫生专业),占人员总数的12.35%;大专学历47人,占58.02%,中专学历的18人,占22.22%,高中及以下学历6人,占7.41%。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4人,占人员总数4.94%;中级职称32人,占39.51%;初级职称30人,占37.04%;其它无职称的人员15人,占18.52%。
1.2 基层在职人员的特点:2010年宾阳县中心在职人员有四大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达41岁;二是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多为中专或专科学历,甚至无正规学历;三是因受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和单位条件限制,没有条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跟踪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知识与技能难以得到充实和更新;四是专业技术知识面窄,实践操作技能低,无法适应新的疾病控制工作职能,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应急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2]。
1.3 在职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需求:经对全中心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培训的形式上,85.53%(65/76)的职工希望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47.37%(36/76)希望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其中实验室人员8人(占实验室人员总数的80%);94.74%(72/76)希望聘请专家到本单位上课;在培训的内容上,71.05%(54/76)的职工希望系统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要求、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资料的分析、实验室采样检测,防控措施效果评价,调查报告的撰写、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技术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与技能。
2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做法
2.1 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接受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知识新要求、新方法。
考虑到该类的培训配给县级参加人员的名额的有限性、培训知识的前瞻性、培训内容的独立性,主要选派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业务骨干参加,共派出18名25人次参加该类培训。要求培训回单位来后,1周内于科室内对科员进行培训,2周内于举办全员培训,使全体职工能够及时掌握当前全国、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新的要求、新方法,使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应急处置理念、技术得到更新。
2.2 派出实验室人员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充分分析本中心所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相近性,依托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师资力量,选派5名(占50%)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15天,分别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常见毒物的检测、实验室采样试剂的配制等知识。要求学成回单位后,于本科室内进行带班培训,其他实验室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2.3 利用本单位的师资,开展中心内部全员培训,扎实基础知识。
认真分析中心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织开展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以全面提高全体职工专业知识水平;其次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知识的培训,使全体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围、内容、时限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进一步的熟练掌握。
2.4 聘请上级专家到本单位授课
2.4.1 开展专题培训 分别聘请区、市两级各1名专家到中心授课,所聘请的两名专家不仅有丰富现场应急处置实践经验,而且均熟悉全市、全区、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以及宾阳县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专家通过典型的案例,亲身的经历,全面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各环节的知识点,关键点,并用图片形象反映当时事件的场景及处置情况,使所有的学员如临现场,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听取专家对本县应急处置事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本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预警、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2.4.2 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以人禽流感应急处置为背景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演练流程包括事件接报、应急前工作的准备、应急方案预案的制定、现场处置、实验室采样检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演练方案的编写首先由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管理者起稿,交由中心专家成员讨论核定,然后根据聘请的专家审核后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并作预演后确定。演练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要求开展,演练完毕由聘请的专家进行点评。通过方案的制订、修改,预演、正式演练、点评等一系列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应急处置人员全面的领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应急处置技能与技巧。
3 培训效果
3.1 使中心所有职工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要求。考核结果表明:培训前该类知识答题正确率为59.21%(45/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达89.47%(68/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较培训前提高了51.11%,明显高于培训前。
3.2 制订或完善了本辖区内重点、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0种,类别包括水污染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等,预案体系完整率达90%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3.3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分析能力得到提高。首次开展对本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进行趋势分析或专题分析,并及时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防控决策依据。
3.4 实验室检测人员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在食品安全风险样品检测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阪崎肠杆菌1株,这是近10年来在该项工作的开展中首次检出致病微生物。
3.5 应急处置人员对事件应急处置调查报告书写的意识及水平得到提高。能及时从不同角度提出处置报告,如流调人员的调查报告,检验人员的检测报告,消毒人员的疫点终未消毒情况报告、疫情报告人员的疫情分析报告等。
3.6 应急处置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得到加强,及时处置事件相关信息意识加强,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得到提高。2010年共接到或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90起,经及时规范处理,仅11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事件发生数较2009年(39起)下降71.80%,无特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较2009年提高23.61%。
4建议
应急处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多层次、广适应性、全方位性的应急人才队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和造就有中国科特色应急处置人才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本之策[3]。因此应建议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应急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采取派出学习,参加国家级专家举办的培训、专题研讨,到兄弟单位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交流,聘请专家授课或到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全面的培训模式;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员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采取自学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技术水平,有效的服务于群众。
参考文献
以贵州省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为例,其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服务于农村基层医学人才。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予以了足够的重视,虽然制定了一些理论方面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要想落实起来却具有一定的困难,要想真正做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令其扎根于基层,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发现不足之处,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德育的教育工作。下面笔者就以该医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引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1 中职医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是稳中有升,但是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首先是学生对这方面教育的不重视。当前的学生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奉献精神,因为很多中职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会被委派到基层开展工作,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大好年华奉献给艰苦的基层工作中,而是想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他的职业价值就在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基层岗位中更加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不具备这样的高尚的品质,就很难坚持下来。所以现在有些学生不重视学习,经常逃课,由此可知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态度是相当漠视的。
其次,德育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体现在实际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学校中学习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如果仅仅从理论上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得到的。所以理论与实践联系得不密切是目前存在的另外一点问题。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是相当有必要的,令他们认识到基层工作中是如何需要医学方面的人才就需要从实践中才能体会得到,教师如果只用书本的知识想要令学生达到思想上的提升,相信是十分困难的。
第三,德育教育并不是专业课程,但是却与专业的课程息息相关。医学院中安排的课程当然都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在医学伦理学中,除了专业性的知识外,同样也需要在德育教育方面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只有将专业与非专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是多么重要,承担的责任是多么重大。这些都不是在专业课的课本上可以学习到的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对于非专业的内容通常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令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 提升中职医学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首先,要想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就必须要在制度方面多下功夫,开展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管理。因此加强对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作为评选奖学金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引起学生们对于这一内容的重视程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应该予以一定的奖励,这样才可以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德育评价制度,是实现对于中职农村医学生培养的主要举措,是令学生拥有医德的重要举措。
其次,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新的教学方式应该重视起学生的实训能力。令他们广泛深入到基层之中,体会到农村甚至是更加偏远的山区医疗卫生状况落后的现象。在实际授课时,还应该引入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人物,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抗击非典、地震救灾等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医疗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实例。
第三,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在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开始,直至毕业。为了能在课堂中确实加强医学生的德育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同心,形成德育教育的整体合力;其次,不断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根据授课情况,结合实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同时让人文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最后,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史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拉近医学生与德育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德育就在他们身边,达到提升德育认识的作用。近年来,学院多次成功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查、宣传预防艾滋病、义务支教、街头义诊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既巩固提高了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了职业道德意识,丰富社会经验。社会实践教育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从以下方面来改进:一是科学评定社会实践活动的绩效,二是要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培训工作,三是要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以确保有充足的人、财、物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四是要组织学生轮流参与,条件允许应全员参与,五是要做到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
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德育教育氛围。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为把德育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出“大医精诚”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本院在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与兄弟院校联合举行新春诗歌朗诵比赛,放映励志影片,一年一度的“女生节”、学生评优表彰大会,邀请院内外知名人士开展系列人文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情操,还培养了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深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医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得以实现,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深刻认识到他们将来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以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都是只有通过德育教育的学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培养更多基层优秀的医疗人才,一定要加强对中职医学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 模式的主要特色
(一)“三层”内涵
1 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和服务宗旨,是特色的关键所在。“三个”面向,既体现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和高职高专教育上,也体现在实用人才短期培训上。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充分体现了“三个”面向办学思想,是践行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的特色彰显。
2 长育短训结合。长育短训结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功样式和办学模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用人才培训选项+长育短训机制=效果最佳”,这是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表达公式,是特色的创新之处。长育系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层面;短训系指基层实用人才的短期培训,是学院发挥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直接实现产学结合、直通职场需求的人才“深加工”的重要形式。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长育短训结合,以长促短,以短优长。
3 高质量地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是依据学院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而确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是特色的核心表现,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则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形成特色的亮点和重要支撑。学院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培养德技双馨、理用结合的实用人才,不仅为基层输送了大批医务人员,而且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学院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办学宗旨。
(二)“四个”特点
1 独特性。立足于学院高职高专教育平台建立起来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机制及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学院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从垒省和全国来看,无论是同类院校,还是医学院校,开展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至今只有该学院特有。
2 先进性。农村医疗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则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持,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学院在省内外率先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体现出围绕和服务重点的先行性,体现出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服务广大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性。同时,学院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为平台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并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推手,促进垒日制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免费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具有办学特色的先进性。
3 稳定性。正确的办学定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以及规范的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长期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护类专业,促进和保证了乡村医生培训多年不间断,步入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呈现出稳定运行、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4 动态性。学院面向农村免费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在动态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医护类主体专业,引领着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继续深人推进。
(三)“五个”作用
1 服务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最直接地体现了学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拓展和实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办学功能,直接惠及农民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2 双赢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的双赢作用主要表现为:事业双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和学院全日制教育事业,人才双赢,促进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高和教师教学思想及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资源双赢,卫生资源共享互利,扩大了学院实习基地,有益农村相关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桥梁作用。通过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搭建学校与农村、培训与就业、需求与服务的直通桥梁。通过这个桥梁,了解农村基层卫生状况和实用人才需求,检查和改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4 促进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对学院高职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医学类专业更为明显。学院把从乡村医生培训中获取的经验和信息,移植到医疗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按照贴近实际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了基层和农村卫生需求及发展。
5 示范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作为最有成效独具风格的短期培训人才的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民办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四性凸显(实践性、开放性、服务性、职业性)的“学校面向基层、教育立足服务、培养促进培训、长育短训互动、育人注重需求、优化就业素质”的基层实用人才培切I机制。以这种机制运作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仅对学院其它专业教学改革是一种示范,对省内外其它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将起到示范作用。
二 模式的成效彰显
(一)深化了办学理念
通过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和推力的的长育短训,引领垒院教职员工走进一个教育教学思想的新领地。确立了“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专家治校、名家执教”的办学理念l践行了“德慧双修、明道优术”的校训,弘扬了“诚信、奉献、求真、务实”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这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诚信办学,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是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服务一线,三是德技双馨,理用结合,教书育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深化,激发了办学活力,坚定了服务面向定位。
(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学院教育资源潜能,服务基层,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是在社会责任的推动下,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及形式。同时,以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推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学院制定下发了《德育大纲》,注重对学生实施“德技双教工程”,坚持专业教育与品行教育相结合,坚持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主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多途径获得思想品德的丰收。
(三)推进了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坚持以社会服务为桥梁,以乡村医生培训为推手,多渠道地检验教学内容对人才标准要求的契合度,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推进了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以临床医学为例,在限选课中增设了医用生物学、医用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了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和法规等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了临床中医、医疗康复、临床护理、皮肤性病学、农村(社区)卫生保健等专业拓展类课程,设置了地方病防治、健康医学等专业深化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相继开设了摸拟医院、摸拟病房及摸拟护士站等。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大技能培训比例,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拥有总值为4500万元的医学教学仪器设备,解剖标本陈列馆陈列标本7000余件,均为学生动手制作,是山东省最大的人体标本陈列馆,其中足神经血管等7件标本人选中华解剖图谱。学院医护实验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建设基地和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四)提升了教师素质
短训优化长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关键。通过乡村医生培训的教学实践、与乡村医生座谈交流以及其它途径等,教师们获取了有益经验及信息,启迪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强化了面向基层做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校院结合使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参与临床实践和开展科研,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师队伍素质,而且还更好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引导了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由于就业观念异同和城乡差别等因素,不愿去基层和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为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学院组织在校学生与乡村医生进行座谈交流,以毕业学生和培训结业的乡村医生在基层事业成功的典型事例教育在校学生,促进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的转变,引导医护类学生把基层医疗卫生一线岗位作为重要的就业去向。截止2008年7月,学院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医护类毕业学生2835名。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84%、91.04%,200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1%。近三年来,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6.83%。
(六)扩大了实训基地
学院把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地医院和乡村卫生室都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形成了实习实训网络体系。
三 模式的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在校外拥有多所附属医院和数十个临床实习基地。学院把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医院和乡村卫生室也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扩大,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搞好实习,增强实习环节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我院与附属医院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科学安排实习任务,并成立了实习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并选派优秀的代课老师负责实习管理。
(二)聘请兼职教师任教
为了使乡村医生培训更具实效,学院还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聘请了大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临床经验的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为乡村医生授课。例如,学院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班上课,深受乡村医生的欢迎。
(三)建立临床教研室
为了组织好校外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学院在附属医院都建有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医院科室主任担任,并且教研室做到了“四有”: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制度、有教学课件、有教研活动。
(四)开展校院技术合作
每年学院教师都会分批分期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医院医生也会不定期到学院参加业务培训,理论深造,实验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例如,学院组织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有关专家参与编写了《中西医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共18册),此教材填补了我国高职高专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建设的空白。
(五)发挥技术优势帮扶
学院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服务的帮扶活动。例如组织专家教授为医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院还组织教师到附属医院帮助培训卫生技术人员、指导考试工作等,并于2005年学院在开展医疗帮扶活动中向济阳县等卫生和教育单位无偿捐赠了100台显微镜。
四、模式的前景展望
河北省目前有乡镇卫生院1960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8777张,平均每千农业人口1.18张(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张),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为155.4万人,病床使用率为5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1%)。河北省目前有村委会48969个,村卫生室65375个,设卫生室的村占总村数100%。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诊疗人次为24484.6万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为3756.2万人次,占15.34%,村卫生室16494.3万人次,占67.37%。在农村基层就诊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感冒、胃肠炎的患病率较高。
1.2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技术人员概况
河北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为85639人(其中乡村医生82527人,卫生员3112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为2.13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9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为2.09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3人)。河北省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占25.2%(每院平均5.2人),执业助理医师占24.1%(每院平均5.0人),注册护士占10.6%(每院平均2.2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5.1%(每院平均1.1人),见习医师占4.6%(每院平均1.0人);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4.4%(每院平均不足1人),大专占27.8%(每院平均5.8人),中专占50.2%(每院平均10.5人),无学历人员分占5.2%(每院平均1.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不足1%(每院平均不足1人),中级职称占8.5%(每院平均1.8人),初级职称占59.5%(每院平均12.4人);25岁以下人员占7.0%(每院平均1.5人)、26~45岁占67.6%(每院平均14.1人),46~55岁占13.2%(每院平均2.8人),56~60岁占4.0%(每院平均不足1人),60岁以上的人员占1.0%(每院平均不足1人)[1]。从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及职称偏低,卫生技术人员机构不合理,缺乏实用和高层次人才。
2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
调整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管理人员结构,满足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知识培训,普及基本专业技术,建立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巩固和更新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乡镇卫生院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和短期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中心卫生院业务骨干到市级培训基地进修学习;乡村医生每年接受乡镇卫生院的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和职业教育,提高专业学历水平,改善农村卫生人才结构,满足农民群众健康需求。
2.2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待遇
由于待遇低、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点,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为卫生技术人才创造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及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医疗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加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有工作热情、具有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优秀人才担任卫生院长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干部;建立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计划地选拨、选派有管理才能的后备干部,到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挂职锻炼,提高综合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卫生管理干部持证上岗制度。
2.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市直、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能力,形成以市直、县区带乡镇、乡镇带村所的逐级培训网络,加大对农村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0 引言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学以致用,为基层服务,尤其是医药卫生人才下基层的计划,这样既解决了日益紧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失的大问题,也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因此,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适时调整办学方针、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培养计划。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启动,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和机关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录用等优惠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
1 办学方向倾向于为基层服务,为基层就业垫好基石
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审时度势,依据现有及将来医药卫生人才的缺口及就业趋势,合理改进办学方针及方向,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修改适合基层卫生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为基层就业人才适应基层环境提供了保障。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正开展“基层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立项课题研究,该项目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全面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牡丹江医学院的办学方向确立为“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这一办学方向在1997年学院迎接原国家教委专家组本科评估时被总结为“二为”办学特色,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办学方向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就业工作。学院坚持这一办学特色,计划将用4~5年时间,完成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周期实践,形成比较成熟的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适宜基层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2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现状
2.1 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医疗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社区医疗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投入,扩大了基层医疗的规模,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严重的人员缺口。能适应基层服务特色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社区的公共卫生人才更是缺口较大,一些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的护士比例没有达到标准配备,低于正常。
2.2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现象。本科以上人才占比例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科人才,甚至无学历人才。由于近年新进人员较多,中级以下职称人数较多。另外,基层工作人员任务较重,没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所以能力上肯定不足。
3 影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3.1 学生自身择业观
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基层就业根本就没在他们的选择范围内。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视野较狭窄,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更不能适应艰苦条件,一味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全校医学专业抽样调查的800名毕业生中,93.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6.5%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6.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3.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5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以上。
3.2 用人单位需求转变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基层则相对要求较低。可是由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目前基层的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就业是大势所趋的,要如何处理好基层就业用需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更要为医学专业毕业生营造适合的空间。作为毕业生也应考虑到主动适应基层环境,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到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实际需要的地方去,实践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相信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磊.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38-40.
[2]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医学院学报,2011(6):76-78.
[3]闫珂,孟晓红,常淑香.高职临床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调查及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3):75-76.
[4]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5):66-68.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the requirement of training of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e health personnel is increas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health tea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health personnel,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ss-roots health personnel,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Key words: basic level; health team; construction
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有效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浅谈个人想法。
1目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1基层卫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课带头人,传统专业人才比重大,某些特科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缺乏公卫医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影像医师等。乡镇卫生院高层次人才缺乏,造成人才资源储备不均,分布失衡。从岗位分布上看,临床及医技科室专业人才缺乏,全科医生、中医药人才比例不足。
1.2卫技人员绩效考核有待提高。绩效考评是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提升绩效、提高社康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财力有限,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影响,难以吸引到相应的卫生人才,也极易引起基层卫生人才的流失。
1.3人才激励竞争的机制不健全。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原因,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措施,存在人员能进不能出,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这种身份上的“终身制”、职称上的“铁交椅”、分配上的“大锅饭”现象,成为制约卫生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受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的影响,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
1.4人才分流导致储备不足。人才分流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经验丰富的名老医师退休;医疗卫生行业是专业性强的行业,部分具有闯劲的人才外出高就或自主创业,而导致乡镇卫生院现有人才不足。
2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当前,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促进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要在“培养、管理、引进、使用”人才上下功夫。
2.1建立基层投入长效机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建设性投资,建设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在乡镇卫生院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卫生院建设的监督指导,保证建设资金专项使用,并按时按质完成。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基层卫生事业投入有保障,才能解决基层卫技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卫生人才队伍。
2.2建立基层卫生人才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要建立基层卫生岗位薪酬制度。建立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各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制度。要建立符合卫生人才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医学科研、攻关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听取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卫生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2.3建立基层卫生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政策的调查研究,大力引进各类适用人才。首先要制定符合卫生系统实际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培养与医疗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或在职学习,促进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加大“名医”建设。加大对优秀中青年专家培养。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把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加强对医疗专科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2.4创造卫生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人才的流动往往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和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采取措施改善现有基层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避免各乡镇卫生院现有优秀卫生人才的外流。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卫生一线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在坚持以业绩、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下适当给予倾斜,以稳定乡镇卫生院队伍。
1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科学规划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2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国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全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70年初正式被确立,全科医学这门学科被北美的一些临床上的医学专家提出。最初,全科医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在1968年,医学专家们正式提出了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它就是家庭医学学科。之后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都陆续开始了与全科医学人才相关的一系列培养项目。1990年,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进行了关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现今,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案的建立以及一些住院医师学习全科医学技能的培训。
2.2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中国特色,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事业从改革开放到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建立和弘扬以及发展,随后又经历了改革、 调整及复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部分。
3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全科医生质量有限 因为我国对于开展全科医学的教育比较落后,全科师资严重缺乏,培训基地和教材不完善,还有一些培训的工作不合理,规范化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很艰难,困难重重[1],社区全科医生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很少,导致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虽然有一些通过转岗和规范化的培养,培养了一些专业的全科医生,但目前,仍有较大差距,对于社区卫生发展的要求及居民的需求来说,这很难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2]。
3.2全科医生培养方式不完善 目前提高全科医生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是继续医学的教育,我国在积极实行的"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只解决了这门学科的入门问题,但目前全科医生只能通过参加专科医生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来进行继续学习,继续教育还是严重的缺乏,即使到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修,也还是专科医生来指导全科医生,这样对于那些全科医生来说就缺乏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对于提供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师资和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管理能力和诊疗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4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又叫家庭医学, 是一门新兴医学科学,是医务人员直接进入社会向群众提供医疗协助、 预防疾病的发生、保健身体,还有病后康复这一系列的指导与服务。全科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5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5.1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全科医学教育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必要的途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临床、预防、康复和人文等为一体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全科医学的教育进程和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的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加强对教师积极探索和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的鼓励。
5.2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医学生即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还要有熟练清晰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有利于医学生的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和学校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融合。
5.3培训基层在职医疗卫生人员 当前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高职称的人员较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整体学历不高,专业不突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重要的是居民普遍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服务和医学技能不信任和不放心的缘故。因此,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在职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3]。建立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培训人才的实习医院,为一些比较底层的医院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提供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以及资质认证等,进一步为岗前培训做好准备,推进对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可信度。
6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不断推进,在全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教育和医院人才培养方面有了充分的提高和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提出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的服务事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优化机制体系结构
卫生人力资源优化机制是以卫生人力资源为优化对象,以国家和相关部门政策及具体机构的体制为基础,相互之间协同优化的相关机制的总称(见图)。在具体制度和体制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分配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提升机制相互制约,协同优化,对人力资源产生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
1.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指通过教育、培训、实践等方式为卫生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是其他人力资源机制的基础,只有在为卫生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后,才会有接下来的分配、评价及提升阶段。
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的数量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虽然增速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对我国卫生人才事业必定能起到厚积薄发的作用。我国卫生人才在数量上保持平稳增长,但在与卫生事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衔接方面尚不尽如人意。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要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机制体系,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重点是要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学理论与技能教育水平,加快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生、护士道德素质的培养等。
2.人才分配机制
人才分配机制,指经过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各地区卫生机构的工作分配或招聘机制。人才分配机制是卫生人力资源机制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才能使人才在各地区各个工作岗位上竭尽所能,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工作绩效。同时,能有效协同其他地区、其他岗位,实现卫生事业的有序发展。
表1以华北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机构人员数为例,从各地区总人口与卫生人员总数的对比可以看出,北京占据了大量的卫生人力资源,而河北和内蒙古卫生人力资源相对紧缺,就每万人口所占资源数来讲,地区间的卫生人力资源分配明显不合理。
表2表明,我国各卫生机构间人才分配不合理。卫生人才在大型医院扎堆,街道和乡村的卫生院,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小病在基层卫生机构就能治愈,但却因为其人力不足(这里指真正具有全科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导致患者在大型医院扎堆,由此出现看病难等问题。在乡村,由于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导致的看病难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培养机制,并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才去社区、去乡村;在大型医院实施竞争上岗制度,使大型医院的人力资源更多的流向社区和乡村。
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分配机制,重点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吸引人才扎根基层,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为基层工作的高层次卫生人才,提供在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实习、进修等学习机会,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通过兼职兼薪或带教讲学等形式为社区服务。第二,建立社区卫生人员岗位聘用制度。结合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基层岗位管理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现全员按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对于志愿在艰苦偏远地区服务的优秀毕业生,可适当提高薪级工资。此外,要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还需要综合考虑地区和卫生机构等因素,注意地区和卫生机构间人才分配的协同优化。
3.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是对人才的工作情况、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机制,其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机制,还包括上级对员工的评价、员工相互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在人力资源优化过程中起着内在动力的作用,它是实施人才激励的基础,只有在有效的评价机制下才能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就目前我国的卫生人才评价现状看,应进一步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创新能力,鼓励潜心研究。
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拓宽卫生人才评价渠道,改进卫生人才评价方式,对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研究建立更加注重实际贡献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
4.人才提升机制
人才提升机制是指人才在分配到工作岗位以后,在工作中得到的能力提升和对工作状况感到舒适满意的程度的实现机制。包括能力提升机制及满意度提升机制等。
一是提升员工的执业能力。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规定其获得执业(任职)资格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晋升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提升其执业能力及职业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二是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给予丰厚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安心工作。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委在2010年共同印发了《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并且在这一通知中表示,在2020年将会利用多种形式培养30万名能够深入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以分步走的形式培养大量的高质量人才,使他们融入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达到当前提出的“小病在基层”这一目标。
一、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培养农村医学人才以订单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指的是由医学院校来负责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而由有医疗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卫生部门等与医学院校签订培养协议,并且在我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基于当前卫生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岗位情况来拟定人才培养策略,这样能够进一步利用医学院校的学术资源、设备基础以及教育场地来开展医学人才培养工作。
二、完善农村医学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在此前提之下思考当前农村如何采取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培养所需人才。应当注重人才对社会的价值,并强化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人才评估体系。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自身作用,由卫生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监督作用。与此同时,基层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并参与其中。
1.充分利用学校为基层培养人才并服务地方的发展优势
在学校教育服务中针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做到准确、规范,学校应当全程关注并重视免费医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培养,并针对这个学生团体的需要提供专业培养计划,并在行政班级划分以及辅导员的遴选上都多加重视,要规范管理,从严要求。
2.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操守
对于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而言,医德培养非常重要,医疗卫生人员从事的行业非常重要,关系到病患的生命,人命大过天。所以加强医学生的诚信教育、职业操守和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要。
3.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引导、监督
本论文由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9BY76)。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把“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列入重大人才工程。这对以“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为办学定位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新建医学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办学时间相对较长的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纷纷向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正在放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这又为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如何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处理好承前与启后、借鉴与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是该类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就是根据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落实各实验环节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1]。在本科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新的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体系。我校改革的路径是:一个确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二个突出: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三个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
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固然重要,但最终要体现在处理疾病的能力上。作为一门独立性的科学,医学形态实验学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等多个学科,在培养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教学内涵。医学形态学实验是医学生全面掌握、融汇基础医学知识、固化综合理论,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重视形态实验教学,已独立设课。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受原有的专科阶段办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形态实验教学在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地位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所以,在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摒弃 “实验教学为教辅课”的思想,确立形态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主导地位,把其作为“内涵升本”的重要指标。摒弃“喂奶瓶”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与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喂奶瓶”的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要将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指导者。实验方案的制订、资料的查询、仪器的调试、实际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尽量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环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
我校在升本后确立了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着力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2] 。这就要求,我校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据此,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目标就是:以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导向,为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首的基层医疗卫生团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宽广扎实的医学基础科学知识,灵活多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态度;掌握常用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熟悉常用仪器及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通过医学形态学实验过程的训练,学生会正确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从正常到病变再到临床的动态演变过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铺路搭桥。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内容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要为基层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必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符合基层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要营造贴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据此,我们对形态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1.基础性实验模块。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对衔接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开展包括形态学实验基本方法与经典验证性实验,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学科研究前沿知识加以阐述。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的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做规范化操作训练,以培养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规范合理的操作习惯。考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除系统为学生介绍形态学实验方法的理论知识外,增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病原生物学常规染色技术、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模块。针对已系统修完医学基础课程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以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淡化学科界限,开设综合性实验。同时,结合陕西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开发适合陕西地方实际的特色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课程涵盖三块内容:(1)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基于动物模型,开设综合性动物实验。(2)与动物实验相呼应,以器官或疾病为主线,内容由浅入深,密切联系功能与临床,开展临床病例讨论。(3)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或结合当前新发疾病,将实验课堂由实验室延伸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开展学生PBL专题。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比如让学生到社区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疾病调查和健康宣传等职业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病人,面对面与病人交流,听听病人对疾病的真实描述和感受,最终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论文,做成PPT进行PBL专题讲座。通过上述“立体化教学”, 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训练了学生应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决临床诊断疾病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岗位职业特点,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方式的形成。
3.创新性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就是学生自主设计科研课题方案。学校科研处设立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的专项基金。学生以已有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为导向设计实验及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总之,实验教学是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探索、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还应把实验教学系统改革与实验室评估、实验室体制改革及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并完善实验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更好地为社区和农村基层输送合格的卫生人才;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竞争力,为自己找到一份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2009年福建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09年末,我省卫生机构总数6984个(含个体诊所,不含村卫生室),卫生机构床位总数104189张,卫生技术人员1274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1957人,注册护士47604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877个,床位22013张,占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21.13%;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646人,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6.2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66人,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7.26%;注册护士5752人,占全省注册护士总数的12.08%;其中中心卫生院153所,床位7273张,卫生技术人员6356人。我省共有村医疗点19627个,执业(助理)医师1717人,注册护士26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192人。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普及率较低,卫生人力不足问题突出。
1.2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构成情况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占54.83%,大专或高职学历的占19.91%,无学历人员占21.52%;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占63.53%,乡镇卫生院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14.85%,无职称人员占20.62%。全省卫生人员以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为主(达60.95%),省级和地市级卫生机构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卫生人员占65.00%左右,而县区级和乡镇级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比例在58.00%左右,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乡镇级卫生机构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偏低,无学历和无职称人员还占有相当比例,整体素质较低,人员队伍相对老化。
2原因分析
2.1城乡二元差距致使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村基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项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交通、生活日益便利,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城市聚集优质资源的效应,致使优秀人才在农村基层“留不住”[3],城乡卫生资源的差别依然很显着。
2.2医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
虽然我们在招生宣传、新生入学和就业指导时一再强调,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农村基层的医学专门人才。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追求优越、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择业定位在城市、医院及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有的医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人为造成医学生“下不去”。
2.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配套的人才培养措施
刚走出校门的医学生充其量只能是“半成品”,临床知识技能不熟练,普遍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就缺乏高水平的临床带教医生,且病源、病种及基本医疗设备也相对不足,这就无法给这些刚毕业的医学生提供继续教育和培养的条件,即使把新毕业的医学生招进来了也“用不上”,还可能影响这些医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3建议
3.1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面向农村基层临床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制度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这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政策的覆盖面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并且延续推行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的问题,确保惠及广大农村基层。这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政策措施,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订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好农村卫生人才的订单定向培养工作,为农村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
3.2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基层临床医生规范培训
面向农村基层的临床医学生要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4]。各级政府要设立全科医生培训专项经费,保证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依托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批功能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基层现有临床医生实施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骨干培训,同时组织开展全科医生培养,保证新毕业医学生经规范培训后进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基层临床医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5]。
3.3推行县乡联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拓宽农村基层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为此,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应以卫生需求为导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逐步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项目编号03-114-137)工作,从2010年起,学校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按照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的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设置主干学科和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全科医学课程及选修课等课程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2],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的改革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选修课等课程内容,培养的医学生以从事医疗工作为主,而现阶段基层对医疗卫生人才的要求是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这就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岗位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结合基层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职能转变和卫生服务特色,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类课程的学时数;重点增设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同时针对农村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增加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习;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5]选修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意识。
2.实践教学的改革
不同于乡镇级以上医院,大多数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缺少高年资医师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医师“帮、传、带”刚毕业的医学生,加上基层医疗人才紧缺,又要求刚毕业的医学生能较快上手操作,并独立完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实际应用,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倡学生早期接触乡镇及社区,早期接触临床,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拓宽实践教学范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开展临床课间间习、集中见习等获取临床能力,尤其是要强化乡镇及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提倡开设一些选修实践项目供学生选修,将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纳入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早期结合。在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多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50周毕业实习时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断地科学地进行教学探索、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最终推动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2]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4]梁楠,张晓,何彦芳,等.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05-107.
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和医生护士比例变化:表2表明近8年间,安徽与全国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均逐年增加,速度相近,但安徽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年安徽与全国医生/护士比例变化比较,医生/护士比指标安徽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09年医生/护士比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护士数量增加略快于医生的数量。
卫生管理人员数量:近8年安徽与全国卫生管理人员占卫生人员比重变化相比较,安徽省卫生管理人员比重在逐年下降,历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
1安徽省卫生厅“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目标实现情况评价
安徽省卫生厅“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5]目标:卫生人才队伍,全省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省市前列。安徽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增加到21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0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到1.1人以上,执业护士数达到1.0人左右。建立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到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达到5000~20000人,其中,全科医师或经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医师、社区护士各5000名”。根据统计资料,安徽省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为20.54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9人,执业医师数0.94人(不含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口拥有执业护士数1.12人,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已达16245人,其中全科医师或经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考试合格的医师数量为9303人、社区护士7325人,基本实现了当初规划目标。
2安徽与全国主要卫生人力结构指标比较
(1)近8年安徽与全国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量变化比较
安徽是农业为主的省份,虽然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卫生事业发展环境条件,特别是吸引卫生人才的环境与周边发达省份相比,始终存在较大差距和压力。卫生人才数量不足、分布和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长期以来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为改变这种状况,在中央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安徽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6]。2009年11月,安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按计划有序推进,“以药养医”状况得到根本转变,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完成试点县(市、区)核编定岗工作,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有岗即有编,有岗即有责,全员按岗竞聘、合同管理。通过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竞争上岗16898人,其中原在编上岗的占75%,原非在编上岗的占25%。分流安置7407人。改革使得卫生人员总体数量暂时减少,但质量和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加快合格卫生人力的补充,特别是对基层卫生人力发展,需要做出更大努力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2)近8年安徽与全国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量变化比较
安徽基层综合医改后卫生人员上岗情况显示[6],医疗卫生人员结构得到优化,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87.6%,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23.2%;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7.3%,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占90.8%,比改革前提高近10个百分点。改革的最佳结果应该是居民、政府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三方都满意。从目前的情况看,前两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下一步在如何更好落实卫生人员的绩效考核与管理,使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合理收入途径改变和满意度方面逐步提高,特别是落实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得到更充分体现,防止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流失等方面加大力度,将会更好稳定和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3)近8年安徽与全国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变化比较
护理人员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对护理人员本身也带来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我省近年来,护理人力资源有了较快发展,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整体护理事业发展还相对落后,目前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还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的流失严重,实际床/护比例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各层次的护士没有在相应岗位上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护理工作的低收益等。由于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足,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造成护士排班、各种应急情况的发生难以管理和解决,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其突出的行业特点,培养周期相对比较短,需求量大,使用周期也比医生短。要改变护理队伍现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调整护理人力资源的编制体制,完善护理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和完善按职上岗的管理模式,划分护士能级;增加护理人员的待遇,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培训,完善与护士职业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