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梨树嫁接方法

梨树嫁接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09:56: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梨树嫁接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梨树嫁接方法

篇1

图70芽接成活时状况

2、解绑

芽接在接后3周左右即可解绑,枝接在接后45~60天解绑。晚秋芽接当年不必解绑,来年春季与剪砧同时进行。

3、剪砧

夏季芽接培育速生苗的应在接后7~10天剪砧,秋季芽接的可于第二年春季剪砧,剪砧时剪口应在接芽上部0.3~0.5厘米。

4、除萌

枝接和芽接剪砧后容易从砧木上萌发出大量新枝,应及时除去,以免影响枝或接芽生长。

5、立(绑)支柱

对芽接、枝接或高接树,在风大地区,当接芽或新梢长到30厘米时应立支柱加以保护,以防被风吹断。

6、整形

芽接、枝接苗可以进行圃内整形,措施包括摘心、疏除部分副梢、副梢拉枝等。

对于高接树,整形方法主要包括摘心、控制竞争枝、开张角度、控制旺枝等。目的是迅速形成新的树冠,恢复产量。主干高接接穗新梢生长很旺,当年生长量很大,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及时处理辅养枝,可培养成理想的树形。多头高接树,在高接时进行了重回缩,接后枝条生长旺,很容易打破原有的枝条间从属关系,因此高接树的整形修剪需要对每一枝条在树冠中的作用进行判断,作为主、侧枝预备枝的要扶持其生长势,保证其生长空间,而其他枝条要控制生长势和枝的大小,培养成结果枝组,过密时还得疏除,以保持树冠原有的树体结构。

7、土肥水管理

主要包括中耕除草、适时施肥、灌水及叶面喷肥等。

篇2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94-01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干果树种,分布广、用途多,经济价值高。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一下核桃的几种嫁接技术及管理方法。

一、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接穗质量直接关系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所以要选好采穗母树。接穗必须是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的春梢,要求穗心较小,芽子饱满,无病虫害。接穗采集时间最好在秋季采果后至落叶期之间进行,也可在春季萌动期进行。采集的接穗必须用矿蜡封严剪口,防止接穗失水,核桃接穗封蜡要求比其他树种接穗封蜡的温度要高些,温度控制在10-15℃,这样蜡封的接穗在嫁接过程中蜡皮不易脱落。需要运输的接穗,运输前先用塑料薄膜包好密封,防止风干,影响嫁接成活。需要就地贮藏的接穗,可将接穗放入地窖、冷库等。因嫁接时期在4月中下旬,接穗的保存期较长,芽子容易霉烂或萌发,接穗贮藏非常关键,核桃接穗贮藏的最适温度是-5℃,最高不能超过8℃。

二、嫁接方法

根据嫁接时期和所用的接穗不同,可分为枝接和芽接两大类。

枝接又可分为春季枝接、夏季绿枝接和微枝嫁接3种。目前主要应用的有插皮接、插皮舌接、劈接、双舌接、切接等,核桃的最佳嫁接时期是从砧木萌芽至展叶期。

1.插皮接:削接穗:在接穗上部留2-3个饱满芽,下端削一个马耳形大削面,长3-5厘米,入刀部要陡些,深达髓部,再平直地向前斜削下去。削去部分,按接穗粗细而定,细接穗削去一半左右,粗接穗削去多一半,最后将马耳形切面背面两侧各轻削1刀,深达韧皮部。

锯砧:选择适宜部位锯断或剪断砧木,削平锯面。选择树皮光滑的地方,由上向下直划一刀,长2厘米左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和用塑料薄膜绑缚包扎,接穗插入砧木皮层后,还要将砧木从接穗马耳形切面尾端上下0.5厘米处各横切一刀,并从下部切口处把上下切口之间的砧木皮层挑出,露出长方形伤口,最后再从接穗尾端至接穗顶部用塑料薄膜绑缚包扎,并使伤口下端露白,接穗插好后,用塑料条扎紧绑好即可。

2.插皮舌接:选择适当部位锯断砧木,削平锯口,选择砧木光滑处由上至下削去老皮,长5-7厘米,宽1厘米左右,露出皮层。将蜡封接穗削成长6-8厘米的大削面,用手指捏开削面背后皮层,使之与木质部分离,然后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砧木削面的木质部与形成层之间,使接穗的皮层盖在砧木皮层的削面上,最后用塑料条绑紧接口。这种方法要求接穗和砧木都要离皮,接前3-5天要锯断砧木放水,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成活。适宜于苗木嫁接,也可用于大树高接。

3.劈接:适于树龄较大,苗干较粗的砧木。选用3-5厘米粗的砧木,离地面10厘米处锯断砧干,削平锯口,用刀在砧木中间垂直劈入,深约5厘米,接穗两侧各削一对称的斜面,长5厘米,然后迅速将接穗削面插入砧木劈口中,使一侧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塑料条将接口绑严,用地膜包住整个接穗和接口。

芽接的方法有方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和工字型芽接等。芽接的最佳时间为5月20日-6月10日。嫁接越早枝条生长量越大,木质化程度高,嫁接过晚,当年抽条过弱,不利于越冬。

核桃芽接主要用方块形芽接,这种方法成活率高,操作方便,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方块形芽接:首先,砧木处理去掉过密、多余的枝条,把树形整出来。选留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枝条,在距主枝10厘米的范围内(使树形紧凑)选出嫁接部位,然后在枝上方留4-5片叶子去顶,接芽方向灵活掌握,中心干芽方向朝里,其余侧枝芽朝一侧或枝背,有利于恢复树形。其次,取芽选与砧木粗度相近、发育成熟、饱满的接穗上的芽子做接芽,取芽时上方距芽体1厘米左右时横切回原下刀方向,然后在撕开的一侧断口处用力向另一侧推芽体,使芽片木质部与韧皮部分离,要保证生长点全部取下,最后用手撕下芽片。最后,嫁接在需嫁接的砧木上,选一位置、方向合适、光滑的部位,按芽片的大小横切一刀。竖切(长度要超过芽长度2倍左右,有利于放水),再横切一刀,撕下韧皮部,取下的部分大于芽子的长度和宽度各0.2厘米左右。然后将取好的芽子放入砧木中,要确保芽子的一横、竖边与砧木的两边对齐。最后用弹性较好的塑料条自下而上把芽子绑紧,确保芽子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接触,无跑风处。

三、嫁接后的管理

为更好的保证嫁接成果,不仅要加强嫁接工作,还要抓好接后管理,否则前功尽弃。通过多年经验总结,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经常观察。嫁接后接穗开始萌发抽枝展叶时,每隔2―3天观察一次,发现接口处有伤流液时,进行解绑防风,待干后再进行绑缚。防止碰撞。

2.除萌、剪砧。接后15天-20天,砧木上易萌发大量的幼芽,应及时抹除。一般芽接后在接芽以上留1-2片复叶剪砧,到接芽新梢长到10厘米左右时,再从接芽以上2-3厘米处剪除。如接头未活,可在适当部位保留2-3个萌发枝,留待以后补接。

3.解除包扎物。当新梢长到3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解除包扎物。保留叶片,以防直晒芽片,影响成活率;当接芽长到5厘米时进剪砧,把接芽以上的部分剪掉;当接芽长到15-20厘米时解绑,解绑后继续保持除萌工作。

4.防折。接后25-30天,接穗陆续发芽,生长迅速,枝嫩、复叶多,易遭风折。因此,当新梢长到25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在接口处设立支柱,将新梢轻绑在支柱上,防止折断。

篇3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51-02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群众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对于医疗服务的水平也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因此,护理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目前在我国医学界,外科的治疗方式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室是这个治疗手段的专用场所,在手术室中护理的质量对手术的成败有着中药的影响。手术患者的心里往往会出现不良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使得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甚至会出现耽误治疗时间的情况。近些年来,本院共收治手术患者200例,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综合各项数据,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共收治了手术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分布在20~72岁,平均年龄(32.0±2.6)岁。所有患者经外科检查后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类,治疗组患者共108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1例。两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实施手术的方式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手术前,护理人员与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及时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用简单的、非专业性的话语对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安慰和引导,在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回访[1]。对照组:该组患者的护理内容包括手术之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询问,对该手术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手术中严格遵照医嘱等常规措施。

2.3 检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根据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进行评价,共分为三个等级:很满意,一般,不满意。所有患者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口授。

2.4 统计学研究

利用统计学的相关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所有患者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来分析。(P

3 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实施,两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由数据可知,治疗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措施满意率是99.1%,而对照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措施的满意率是83.7%,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

4 讨论

在社会文明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再不断加强,这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一个巨大的挑战。医患之间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是医疗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无论是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还是减少医疗纠纷上,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采用沟通的措施是工作的关键[2]。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第一,语言是否文明礼貌决定着沟通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说话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个较为合理的称呼;第二,很多病人在治疗前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部分病人为治疗疾病经历了很多波折,因此护理人员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如果护理人员运用带有关怀,安慰性质的言语与患者进行沟通,那将会使患者能得到很多的心里温暖,反之,则会增加患者的心里负担;第三,护理人员在对患者介绍病情和对治疗后的疗效的预测时,需要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组织,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科学依据,绝不能信口胡说,欺瞒患者,如若不然,就会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极大的失望,影响治疗效果;第四,在沟通的时候,要留给患者说话的时间,不能任意打断。在患者说话的时候,护理人员要采用合理的身体姿势,并要给予患者合理的语言回应,使得患者有沟通的兴致;第五,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得不将个人的一些隐私事情告诉护理人员。作为护理人员,绝不能将患者的隐私泄漏,也不能将某个患者的隐私当作护士之间聊天的话题,切实做到尊重患者,同时也能得到患者的尊重与信任,形成良好的治疗氛围[3]。

综上分析,本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4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目前是治疗中期和末期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肿瘤以及骨骨头坏死等病的首选方法,效果很好,一些症状明显甚至是功能严重丧失的髋关节,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都能恢复大部分的功能[1]。但有些THA是高难度的手术,手术中需要细心正确地处理髋臼和髋臼假体的放置,还要保证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减少或防止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研究中,我们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患者进行追踪,并用Harris评分法和X线进行评估[2],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处理方法及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并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4例(髋100)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中男性45例(58髋),女性37例(42髋),16例是双侧,68例是单侧;年龄38-65岁,平均51.2±1.2岁;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均伴有疼痛且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少数还伴有程度不同的屈髋关节变形。手术前诊断为股骨头坏死者23例,髋臼发育不良者35例,原发性关节炎者16例。对所有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对于不能进行门诊随访者采取电话随访,随访期为4至28个月,都用Harris评分法和X线评价作为随访疗效的评估。

1.2手术方法

用硬膜外麻醉法,患者侧卧,常规检查后从外侧入路,使髋关节显示出来,股骨头截除后充分显示出髋臼。要辨别臼的真伪,真臼一般会看到髋臼卵圆窝和横着的韧带,而病史较长的患者的髋臼一般会有很多股赘,要进行部分清楚。然后顺着内下方寻找髋臼窝和横韧带,找准真臼的位置。用骨凿和小号髋臼锉垂直于骨盆向内加深,直到髋臼底部。按标准方向扩大髋臼(外展45±10度,前倾15±5度)[3]。臼的顶端经常会有肉芽,将其刮出后以松质骨打压和填充,然后放入髋臼假体,置入内衬。对髋关节进行复位,检查其各个方向的活动度、松紧度以及是不是有骨赘的撞击,并及时修正。

1.3疗效评估标准

Harris评分:疼痛44分,关节功能18分,关节运动5分,行走能力33分;90-100分评为优,80-89分评为良,70-79分评为中,低于70分评为差。X射线评价:分为优良和差两个等级,优良标准:假体的位置好,臼杯外展角度为(45±10)°,前倾角度为(15±5)°,无松动、全脱位或者半脱位、异位骨化、骨折假体中心没出现磨损等现象;若出现上述一种或者多种现象者,X线评价为差[4]。

1.4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根据等级分布的一致性进行质和检验,P均

2结果

2.1所有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Harris评分结果

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Harris评分法追踪后,对评分结果进行记录,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法评分结果

2.2所有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X线评价结果

所有术后患者进行X线评价法追踪后,对等级结果记录,在评价的不同等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术后患者X线评价结果

3讨论

髋臼处理最关键的是要将假置准确地放在真臼位置上,避免将其放在骨赘上,若不小心将假体放在骨赘上,则会使假体的压配不好,导致他的旋转中心向外移动,这就使假体的松动率加大了。另外,有文献报道过,从后侧入路会大大增加脱位的概率,也就是说从后侧入路可能会破坏髋关节的稳定性[5],所以本研究中选择从外侧入路。本组研究中,手术前准备好了大小相等的正位骨盆X线片,用来测量假体模板,也进了行髋臼CT检查,准确更好地对髋臼前后柱骨量、髋臼内壁骨质厚度和髋臼内骨赘情况做出更好的判断;臼杯放置的角度也控制比较好,因为如果前倾的角度太小会容易脱位,太大可能会导致腰肌的碰撞,这都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的质量。本研究中,有15例患者Harris评分法评分在70分以下,占总患者人数的17.86%,平均分为61.4±3.21,17例在70-79分之间,大约占总人数的20.24%,平均分为76.5±4.23;28例患者X线评价结果结果为差,占患者总人数的33.3%,结果虽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并且推想如果追踪时间延长,上述患者人数可能还会增加,也就是失败率会增加。但由此我们发现,严重的骨质增生的髋臼关节进行置换时处理十分困难,术前准备要充分,医疗人员要有极好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6],随着髋关节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对医生的手术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是不是必须将髋臼建于真臼处,还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髋臼覆盖上移髋关节中心始终存在争议,我们随访中对评估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都是由于髋臼周围的骨赘去除得不够干净导致髋臼假体没有完全放在真臼处,也由此引发了髋臼假体的松动,所以我们认为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以后的临床手术提供了重要指导。这项研究采用Harris评分法和X线评价一起联用,将会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追踪结果评估更为可靠,另外本组病例在短期随访中的效果还算不错,但其长期结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跟踪随访。

参考文献:

[1] 徐步国,严世贵,王祥华,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中期疗效随访[J].中国骨伤,2013,12(26):1052.

[2] 李华. 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的比较[J].临床医学,2010,5(23):1334-1335.

[3] 王雪,刘丙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病变的处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3,11(19):1027-1028.

篇5

在电力系统中,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全线架设架空地线,除绝缘架空地线外,架空地线会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杆塔地网相连,架空地线上的电压、电流基本为零,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架空地线的连接金具发热,但本局110kV沙井牵线038号铁塔的架空地线连接金具却发生了发热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法。

1、异常现象

2、原因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的发热点通常发生在载流导线的接续金具接点上,而架空地线的连接金具发热却极少发生,要找出110kV沙井牵线038号铁塔架空地线连接金具发热的原因,必须弄清楚架空地线的电流从何而来?

结论:架空地线连接金具处温度与气温大致相同,没有过热现象。

4、结论

(1)110kV沙井牵线038号铁塔位于沙井牵引站内,从钢轨泄漏到大地的一部分回流电流经过架空地线回流到牵引站变压器,造成有较大的电流经过架空地线。

(2)终端铁塔与牵引站的构架距离较近,架空地线的拉力很小,连接金具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流经较大电流造成金具发热发红。

(3)当电力机车在牵引站启动时,铁塔架空地线的电流最小,当电力机车启动到达牵引站附近1公里时架空地线的电流最大。

(4)在架空地线的楔型线夹尾线处加装引流线能使连接金具与铁塔可靠连接,避免连接金具发热。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