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09:56: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 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概况
通过50年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昆明院”)完成了云南省水力资源普查和复查工作,进行了谰沧江、金沙江中游等十多条大中型河流(段)的水能开发规划;勘测设计的国内外水电站300多座,其中,已建水电站200余座。总装机16400MW;正在进行勘察设计的大中型水电站60余座.总装机约45000MW;为我国的水电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五”期间,昆明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机会,密切结合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勇敢地承担起了攻克诸多世界水电技术难题的重任。提出了建设“红色企业、银色企业、诚信企业、和谐企业”的目标,井以“以人为本、厚德诚信、科学求实、开拓创新”作为企业精神,承担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小湾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世界著名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水库总库容102.56亿m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8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全部设计工作已顺利完成.工程于2002年底全部竣工。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万KW,水库总库容149.14亿m,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2m)正在进行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1年2月工程开始兴建,2005年9月工程截流,预计2009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糯扎渡水电站(装机容量585万KW,水库总库容237.03亿m.心墙堆石坝坝最大坝高261.5m)2000年5月开始启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3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0月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2005年8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计划2007年11月工程截流。2012年年底前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十五”期间。昆明院还承担了澜沧江景洪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水库总库容10.34亿m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7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古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39.14亿m,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05m)、黄登水电站(装机容量220万KW,水库总库容15.07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9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装机容量240万Kw,水库总库容7.42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m)可行性研究、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观音岩水电站(装机容量30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9m)预可研和可研设计阶段.怒江鹿马登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7m)、泸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12.88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7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等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此外,还完成了龙马、居甫渡、那兰、崖羊山、云鹏、阿鸠田等一批大Ⅱ型及中型水电站项目可研、招标和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同时承担了巴基斯坦巴罗塔、缅甸邦朗水电站等国际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十五”期间,昆明院从所承担的工程实际需要出发,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结合所承担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紧密结合工程需要,科技创新来源于实际工程,最终服务于实际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科技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十五”期间昆明院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管理办法,对规范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规定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现科技奖励政策的国家奖、省部级奖的评审条例、评审办法、评审细则等也在不断制定或修订。昆明院及时学习并掌握这些评审条例、评审办法和评审细则,调整相关的奖励政策、评奖条例、评奖办法,努力做好科技奖励的评审和授奖、推荐工作,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规定(试行)》,建立了更为科学的科技奖励体系及公平、公正的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
2.2制定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有关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着力解决经济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水电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2.3制定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为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优化科技经费配置,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
经费管理规定(试行)》。《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试行)》构成了昆明院科技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保证了科技项目自主立项和组织向上申报立项的运作。
2.4制定科技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各类奖项的质量.并指导做好各类奖项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昆明院制定了以下5项奖励规定。
(1)《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标准设计、优秀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奖励规定(试行)》。
(2)4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奖励规定(试行)》。
(3)《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奖励规定(试行)》。
(4)《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优秀期刊、优秀编辑奖励规定(试行)》。
(5)《优秀学术论文奖励规定(试行)》。
3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3.1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3.1.1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比国内已建成最高的小浪底水电站大坝(160in)高约100m。昆明院于2002年3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开展研究的5个专题为:①《心墙堆石坝坝料试验及坝料特性研究》。②《土石坝计算分析理论及抗裂措施研究》。③《心墙堆石坝坝料分区及结构优化研究》。④《心墙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理论及抗震措施研究》。⑤《心墙堆石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坝高261.5m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研究工作密切结合科研和招标设计.研究成果纳入设计,从而使工程按计划有序实施。招标设计报告已于2006年11月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审查,采用直心墙堆石坝坝型和坝体分区结构优化可使糯扎渡水电站工程至少节省投资3.3亿元。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研究成果对我国拟建的两河口、双江口、古水等300m级高心墙堆石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2小湾水电站拱坝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昆明院于2000年7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小湾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工作,于2005年12月完成研究,提交了《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和《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报告》及四个专题报告及27个子题报告。2006年8月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的验收。
开展研究的4个专题为:①《小湾高拱坝结构及工程措施深化研究》。②《拱坝坝肩(基)稳定工程措施研究》。③《小湾高拱坝泄洪消能与雾化深入研究》④《小湾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均为当今高地震烈度区高拱坝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研究成果对小湾拱坝抗震设计及我国在建的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高拱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昆明院按照《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了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结合工程需要。先后立项的项目有7项,分别是《堆积体的综合物理探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连续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工混凝土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和《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技术导则》,2005年度立项的3个项目《云南水电开发及外送规划研究》、《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集团公司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目前.以上科技项目正按照合同要求开展工作。
3.3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
昆明院承担的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科技攻关)项目《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技术难题研究》,不仅为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确保工程设计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行.节省了投资,而且在宁波市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南水北调石家庄至北京段应急供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天津段引水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3.4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学科特点与创新
“十五”期间,昆明院结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在水资源工程及动能经济科学、环境工程科学、工程测绘技术、工程勘察技术、工程地质、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和移民安置、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土石坝工程、混凝土坝工程、结构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工程水力学、基础处理及边坡工程、施工规划技术、施工仿真科学、工程安全监测、机电及金属结构工程、工程建设管理及信息工程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大部分转化为工程勘察设计实践。其中.不少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001年至2o06年,昆明院科技成果获奖的情况如表1所示
5“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重点研究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繁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作为昆明院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必须清醒地看到,昆明院科技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科技及专业工作中。我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风气不浓,对新技术、学科动态掌握不够,对国家、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到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掌握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投入不足,技术管理水平、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制度不够完善,贯彻力度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同工程之间沟通不够畅通等。昆明院作为一个不断前进中的大型甲级勘察设计科研单位。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勇敢地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脚踏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十一五”,兼顾中长期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求实的原则,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信息化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制定了“十一五”科技发展的规划。拟开展的重点研究课题是:
(1)低纬高原地区小流域径流洪水适用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研究;坝前冲沙漏斗三维数值模拟:水电工程建设水环境模型预测研究;云南水电CDM开发机制可行性研究;高原山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在云南电网中作用与效益研究:3S技术在水电工程水库移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水电工程生态恢复技术和方法研究;流域梯级电站工程移民安置总体方案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2)变形监测技术整合集成研究;工程物探及
检测与试验技术研究: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地质数据库:数码成像技术在高陡边坡及大型地下洞室边墙的地质资料编录的应用研究;复杂岩体高坝坝基(多成因岩体构成的坝基、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坝基、原位碎裂或似完整岩体坝基、各类蚀变岩体坝基等)的有效勘察及合理、科学的工程地质评价体系及建基面的选择利用研究。
(3)3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土石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土石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超高(200m以上)堆石坝工程设计方法与安全标准体系研究。
(4)300m级高拱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100~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混凝土坝坝后背管及蜗壳结构整合集成研究l混凝土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混凝土熏力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混凝土拱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5)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结构设计研究: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结构工程用研究;大型水工隧洞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岩质边坡及支护型式数据库。
(6)泄水建筑物的高速水流掺气设施体型研究:水垫塘(消力池)取消抽排系统的研究;100m水头台阶型溢洪道泄洪消能研究。
(7)深厚复杂地基围堰防渗结构形式研究:施工交通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洞室群施工仿真研究;土石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混凝土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施工导流标准风险决策分析研究:大型人工砂石系统动态模拟研究;混凝土温控仿真研究。
(8)高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9)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10)水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置可靠性定量评估研究;水力机械施工图模块化制图软件系统开发;金属结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设计研究。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 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与价值分析 大学的协同创新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查新工作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工作路径初探 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工作探究 校际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基于区域产业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规划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制度瓶颈及突破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探讨 新时期创新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对策研究 科技查新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产教对接——工业园区与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快递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试论科技查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科技协同创新 促进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内涵发展 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趋势研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郑菲,陈朝晖,王学勤,等.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0(7):96-100.
[5]郑瑞珍,洪凡.构建与拓展区域科技查新联合体[J].情报探索,2010(4):30-32.
[6]杨守文,季淑娟,王婷.BALIS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与展望[J].图书馆学研究,2011(3):78-81.
[7]2011年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全体会员大会在金华召开[EB/OL].[2015-03-16].http://.cn/dynamic/news/2725-2011.
[8]王建专,王有志,梅伟.江苏大学图书馆:走出深闺开创蓝海[EB/OL].[2015-03-16].http:///html/dv_453183998.aspx.
[9]周红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之实践:以惠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112-116.
[10]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9.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的精神,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部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由部、省、市三方共同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的范例。
据介绍,此次合作旨在通过集中部、省、市三方优势创新资源,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珠海高新区的科技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将珠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珠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典范园区和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强大引擎,将珠海高新区打造成为“珠海形象主门户、高新技术产业主战场、科技教育主阵地、文化展示主平台”。
协议明确,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技厅将在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创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帮助珠海高新区制定战略前瞻、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协议,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珠海市政府将建立三方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发展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实现三方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的有效对接,并将分别指定联络机构和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三方将共同开展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功能作用以及重点目标任务;共同探索研究推动珠海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的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围绕创新创业共同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共同推动重大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重大创新资源向园区配置、重大创新产业向园区聚集;共同研究提出促进珠海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珠海高新区将按照部、省、市三方共建的要求,明确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开展“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到2017年前后,建成“珠江口西岸”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优势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龙头和创新高地,基本形成创新文化浓厚、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以及人文历史、生态环境与知识创造三元互动的滨海智慧新城。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科技部、广东省、珠海市在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珠海高新区提升发展水平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协议符合珠海高新区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将会极大地推动珠海高新区的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作为国家高新区日常工作的指导单位,将与广东省科技厅、珠海市政府一起,通过签署三方协议的方式,集中各方面资源优势,共同支持珠海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部火炬中心会继续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并将这一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正处在由“大”向“大而强”转型的攻坚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说:“纺织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转向‘大而强’,并在部分领域引领世界,是今后5年 -15年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持续的科技创新将成为纺织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核心。”
立项初衷
为对未来5年-15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进行战略布局谋划,以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由大转向大而强,中国工程院作为为国家提供战略咨询的学术机构于2012年底设立“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并于2013年启动项目研究。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项目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向《科学家》记者说:“我们在两年前针对建设纺织强国这个目标,结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的研究计划。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对纺织产业进行战略性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也是本项目的亮点所在。”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组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材料工程学部13名院士和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设计院等高校及研究单位、企业等130余名教授、专家组成。项目包括8个子课题组、1个顾问组和1个综合组。8个子课题组的研究领域分别为纤维新材料技术、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现代服装产业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高端纺织装备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纺织产业经贸与管理运营技术。
据蒋士成院士介绍,最终确定项目的依托方为东华大学,是因其在国内纺织行业特色高校中占有一定优势,东华大学学科相对健全,纤维材料、纺织加工、染整、纺织机械、服装、纺织信息化以及纺织经贸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研究历程
“该项目的研究更是为了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纺织行业管理方面提供桥梁,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所属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等提供‘十三五’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布局的参考资料。”蒋士成院士说:“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科技状况进行了梳理。两年多来,课题组查阅了370多篇文献资料;对纺织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开展了科技创新情况问卷调查;分4次深入浙江、山东、福建、江苏、上海等36家纺织企业及纺织集聚区进行现场考察、座谈咨询、调研代表性企业发展概况、技术创新,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瓶颈等。对比分析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来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把科技创新路线都进行了梳理。”
蒋士成院士介绍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通过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等高层平台,了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同时也听取了各方意见,不断地完善相关研究结果。”
如蒋士成院士所说,2014年5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8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研讨。在那次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就结合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初步成果,从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地位、我国纺织产业科技现状与问题、纺织产业主要领域科技发展趋势、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战略需求、面向2020年和2030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重大专项建议、政策措施建议等八个方面,作大会主题报告《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成果
应用SWOT法重点分析影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内部、外部因素,系统阐析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逐步健全。
2.中医药科技创新需求日渐增长。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健康的潜力和活力。当前,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目前,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2014年,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9914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同时,中药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机会。
4.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I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相应增加,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随之上升(含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由于设备经费投入较大,省市两级中医药医疗设备相对齐全。
5.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甘肃省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甘肃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备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虽然当地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仍然偏小,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不完善。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市州缺乏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甘肃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诸多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市县仍然没有实施。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目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低、职称比例不合理等方面。由于进修培训数量有限,补充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相关科技人员素质偏低,能力有限,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能力不够。
4.中医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甘肃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药产业集中度低、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健康需求,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会分析(0)
1.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例如,甘肃庆城是岐伯故里,甘肃灵台是皇甫谧故里(针灸文化发祥地),敦煌医学。历经千年,在甘肃留下了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优秀名医,这些医学典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甘肃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层群众看病时,普遍选择中医。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甘肃就建成了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又建成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除此之外,甘肃还出现了许多中医制药企业,其中兰州佛慈药业更是闻名中外。而全省乡镇卫生院也更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向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也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基础。
争当产业转型升级“排头兵”
福泉想要抢占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就必须主动扛起工业发展大旗,坚持把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积极建设研发机构,特别是鼓励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科技项目库、专家库等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构建孵化创业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选择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鼓励企业创办各类创业园和专业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加强培育扶持,壮大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扶持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领军型企业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企业梯队成长。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大力扶持川恒公司、兰鑫石墨公司等规模企业成长为省内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充分发挥福泉工业园区优势,聚集一批科研创新企业,使之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公共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切实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承载能力。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加快人才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全力打造聚才、育才、用才、引才的良好环境。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发展平台,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继续实施好省州“十百千人才遴选培养”及“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工程,推进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多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以绿色为引领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通过以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福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示范先行,努力为全州“添彩”“增绿”。
以绿色生产为动力,提升“绿色实力”。坚持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煤电磷一体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龙配套产业 “三大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公共及社会领域的循环发展工作,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试点示范园区、城镇和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创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福泉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入挖掘福泉古城文化、三丰文化、商圣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加大对洒金谷、蛤蚌河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力度,着力将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成为绿色经济增长点。
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构建“绿色屏障”。坚持以实施“绿色福泉”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绿色屏障构建、绿色水域护佑、绿色城乡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绿色屏障建设再创新业绩、绿色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绿色资源培育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城市环境。
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增进“绿色福祉”。鼓励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居住、推进绿色出行,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形成崇尚科学、保护生态、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城市转型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以开放为动力
争当区域开放合作“排头兵”
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化互动发展”战略行动,进一步把福泉作为黔中重要交通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进一步打破壁垒、开拓市场,在推进区域合作共建中走在前面、做好表率,努力实现区域关系共建、发展成果共享。
绘好规划设计图。进一步加快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推动编制都凯福城市圈及福泉―瓮安―开阳―息烽磷化工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三地区域经济战略合作模式和跨县跨州交流机制。着力加大与都匀、凯里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力度,打破地方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各种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逐步构建都凯福城市圈,共建黔中经济区东部发展新极核。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我省于2003年正式确立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又进一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城市化建设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张。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今后我省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经验值得学习
从有关国家的城市发展实践看,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
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
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综观各国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在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
从各国实践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市场主导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此模式。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值得借鉴
近年来,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他们的政策举措值得我省借鉴。
一是明确思路与目标。北京、重庆、广州、南京、沈阳等城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确立“首都创新战略”,提出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提出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深圳要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市研究提出了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连、南京、沈阳等政府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连提出,到2010年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郾5%以上。沈阳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深圳2006年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累计要达到1000亿元,市区两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要达到100亿元。
三是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上海专门构筑了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苏州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最高补贴100万元。济南明确提出,全市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合作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载体平台等五大创新平台。
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连要求每年投入6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圳从2006年起,每年拨款50亿元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
五是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圳提出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沈阳提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苏州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500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出境培训,资助50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
我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去年,我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郾6%,全省已形成以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和一批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逐渐各具特色。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各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制度逐渐完善。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我省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2008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407?郾9亿元提高到619?郾5亿元,年均增长23?郾2%;R&D经费从224亿元提高到345?郾8亿元,年均增长24?郾2%;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郾5%提高到2?郾88%。期间,我省各市科技投入增长也较快,11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由224亿元提高到333亿元,年均增长21?郾9%。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8年,我省获得的专利授权由30968件增加到52955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由1423件增加到3269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郾8%和51?郾6%。在大量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我省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郾6%,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3?郾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郾1%。2006~2008年,全省11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郾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2?郾6个百分点。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2008年,我省拥有两院院士30名,拥有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6人、长江特聘教授32人、钱江特聘教授30人、省级特级专家30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郾6万人。2008年,全省11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郾2万人,较2006年的31?郾1万人增长了29?郾3%。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省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全省层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省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突出矛盾,实现发展转型升级。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时期全省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全省进行部署,将其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各市也要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条件,相应制定创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城市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起步阶段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就全省而言,当前需要集中抓好三大重点环节:一是加快杭州临安科技城建设。在抓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出台能够吸引海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科创企业和科研人员进城创业的优惠政策,把科技城建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我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平台。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集聚一批科研创新企业和人才,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尽快把省市两级50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要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这些企业集聚,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加快成为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浣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货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货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二是着力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上海已经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总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上海将着力提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和文化等城市功能,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促进与苏州、嘉兴、无锡、南通、宁波、舟山等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打造大上海都市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50-0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是一项持续建设工作,继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国家“十二五”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又重点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支撑体系”的战略思想,特别是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主席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6点意见中强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因此,紧密结合宁夏“十二五”科技创新活动需求,稳定持续开展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仍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的工作,分析探讨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现阶段推进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宁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的各类资源为核心,以科技基础文献资源、科技管理资源、本地化特色文献资源为主体的宁夏科技文献资源体系,有效整合区内现有存量科技文献资源,基于科技文献资源的合作共建机制调控增量资源,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科技文献资源体系,通过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已建立起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43个,资源总量达到16亿(篇)条,其中镜像数据库达到17个,镜像资源存贮空间达到了16T,构建了以草业、枸杞、马铃薯、压砂瓜、清真牛羊肉、沙产业、羊绒、新材料、红枣等16个本地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现已上传各类文献资源2万多篇。使面向全区服务的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满足率达到95%,专利文献满足率达到100%,国家与行业标准满足率达到90%。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实现了多种文献资源的统一检索和网络化、一站式科技文献资源服务目标。面向全区政府、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大专项的实施单位的广大科研工作者,采用信息检索在线服务、科技文献专项数据库服务、标准信息服务、原文传递等特色化、个性化、协同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模式开展服务。
2 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
原因分析:宁夏科技文献资源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构建了以国家图书文献中心(NSTL)为核心的科技基础文献、科技管理资源和本地化特色文献为主的基本框架体系。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科技基础文献资源建设,通过采取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使期刊、论文、专利、标准、成果等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43个,资源总量达到16亿篇,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区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需要。但与其他省区相比,我们的科技基础文献资源的种类、数据量以及外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的配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进一步充实完善。比如:煤炭行业、能源行业、冶金行业、医药行业、农业食品等行业数据库资源相对很欠缺,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数据库还是空缺,不能满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
其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本地化特色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需应一步完善。
(2)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协调力度和重视力度仍需加强,共享共建机制的需进一步完善。
原因分析:由于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浩繁、艰巨和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我们紧密结合本区的实际,初步完成了科技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务事业。但是,由于科技文献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依托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与区内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组织、交流、咨询的协调合作力度较弱,共建共享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3)支撑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在全区推广应用服务所需经费不足。
原因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文献资源的种类逐步细化和完善,各类资源的购置经费逐年上涨;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强,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建设的需要,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在全区推广’应用服务力度也应逐步加强。
3 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本着边建设边应用,边应用边服务的原则,根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引进相关的行业专题数据库资源。
建议重点引进与宁夏地区相适应的以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数据库。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对农业技术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将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农业产品以保持农业经济的高增值,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推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过程,就要加快农业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农业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大生产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2.1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政策体制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要与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研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要求将中央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按区域划分,使每一个农副产品都对应有一个技术创新科研中心,并设有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使创新型科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以解决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问题。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保障体系。在支持保障政策的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发展的想法思路、支持保障模式建设、配套设施运行机制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涵盖。为加快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目前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产产出三个方面看,相互结合较完善。通过将三方面相关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家、推广人员、生产示范户紧密连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2良种培良发展迅速
在我国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一些项目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创新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研发培育出1万多个农产品的新型品种,进行5~6次农作物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我国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研究出二期超级稻和三期超级稻的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培育出800kg/667m2和产900kg/667m2的世界级纪录。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可1400kg/667m2的超级玉米育种技术。
2.3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并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因和转基因技术科研成果显著。我国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病虫害农作物等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还开展以黄瓜、棉、马铃薯等作物基因攻关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成果显著。通过对比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危害分析,研发出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200多种,同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病虫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的危害。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成果显著。我国以从传统的农业大生产模式向全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多项农机具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农机具对农作物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实现生物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的深层整合。
党的十明确指出,“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师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他从系统的观点指出协同创新是各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联合行动,最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葛洛(Peter Gloor)基于网络组织将协同创新定义为:是组织成员为了集体愿景而通过网络组织方式收集信息和相互合作的集体共同实现目标的过程。可见,协同并不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合作,它是一种要求各子系统或要素的“有序”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步默契协作。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以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创新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价值创造过程,其实质是跨组织协同创新,体现着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因此,分析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探讨政府在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政府导向下的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运行模式并建立适合的长效机制,对于四川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展现状
自从党的十八来,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科技创新,正以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带动着全省转变发展观念。紧紧围绕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全面合作关系。利用院所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现阶段,四川省产学研创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主要如下:
(一)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整有待优化
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为四川省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也为四川省区域创新的形成注足了马力。四川省GDP于2014年达到28536.7亿元,增幅8.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2015年四川省GDP达到30103.1亿元,增幅7.9%,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首破40%,农民收入首破万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从经济总量来看,3万亿元使得四川在西部经济大省地位日益显著,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步伐也将会更加从容坚定。但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提升至40%左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2011年提高近7个百分比,这充分表明,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优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与利益的共享。
(二)科技基础发展良好,全国排位仍然落后
四川省作为我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第一个西部省份,拥有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高级技术产业化基地19个、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由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多达1374家。经统计,截至2014年末,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总产值达到12230.5亿元,同2013年相比增长了18.3%,;并且在全省1779户有规模的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努力下,实现了全年工业总产值10521.4亿元的突破,分别是2006年的7.8倍和2011年的1.6倍。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四川省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良好,科技发展进步显著,但是科技发展状况在全国的排位却比较落后。据2014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I为61%,四川省仅为55.25%,位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3位,即使是在全国排位上升2位的情况下,也仍居第三类地区。
(三)政策环境良好,但针对性不强
从2006年至2015年,四川省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充分利用信用保险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施办法》(2008年)、《关于推动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的指导意义》(2009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备案、试点实施办法(2010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年)、《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2012年)以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支撑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切实加强同部、企、院、校协同共建共创,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这些政策法规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但是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给出了产学研的发展趋势和战略,但并未有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益的配比、风险投资对策等具体的对策措施,产学研链条中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政策的执行进展缓慢,政策的认识相对缺乏,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监控力度不强等各种问题相应出现,造成产学研发展中存在机制缺陷,必须加快发展的力度。
二、政府导向下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保障
近年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各形态产学研创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开展技术合作、协同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共建技术联盟、共建产业基地等五种主要产学研协作创新模式。下一步将建立与其适应的保障机制,以推进产学研高效合作,着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一)组织监督机制
在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组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规划,合理整合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有学者研究发现,“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针对市场导向的言行趋于一致,战略规划越明确,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创新的态度积极,则这个组织的市场导向水平越高”。因此,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督促作用,根据市场资源及技术路线,调动参与各方对协同创新项目创新的积极性。而优秀的组织管理监督则可以根据市场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来调动资源,以保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对称性及完整性,最终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协同创新项目。
(二)平台服务机制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机制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更多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实现共享,包括人力和技术等资源,这不仅加强了产学研参与主体的沟通与联络,也为其解决了在协作创新过程中技术、人力、信息资源不足等困扰。要在实际操作中争取做到体系化作业模式,加强建立信息咨询、接洽合作、监督跟进等系列无缝式合作链条,保障平台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转。为帮助参与产学研的各方主体更好地实现无障碍交流与合作,政府还应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网站等建设工程,构建以区域为主以网络空间为辅的平台服务体系,并以此创建更多的技术转移中心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引导战略性创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集成合作创新,更好地提高研产学协同创新的成功率和市场化水平。
(三)信任机制
多方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着少数机会主义者投机的自私行为,其危害会造成产学研机制的运转不畅。为此,要想保障产学研协作创新的顺利运转,首先要在各合作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契约不明或信息不符造成的资源浪费。当创新协作是基于较高诚信水平的基础之上时,那些有用的信息和资源才能够真正做到各方共享,从而开拓出产学研协作创新的全新局面。因此,在合作主体确定联合之前,必须要明确规定主体责任及利益非配比率,使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高校等之间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完善保护信息制度。
(四)成果转化机制
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度挖掘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因此,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要积极配合,形成创新合作交流链,并通过科技成果信息会等宣传方式来加强各方参与主体在科技成果上的学习与交流。首先,政府方面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适度设立相关成果转化风险的投资基金,并通过科技服务载体成立相应的技术转移中心来降低成果转化参与各方的失败风险。其次,企业方面可以相互合作,或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设立相关基金,最大限度的帮助更多成果拥有者得到资金支持,防止优秀成果被埋没或流失。最后,高校可以根据深化科教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制定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岗位考评制度,适度增加科研型教师岗位的设置。
三、优化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跨越式进展使其协同创新模式也日趋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无疑会暴露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升级协同创新机制、整合手头创新协同的资源来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最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协作--科研融合--多元投资--风险共担--成果同享”的“七要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从而为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强大的创新科技活力。
(一)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创新模式,而企业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资源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来实现合作共赢。大力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合作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及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工作,明确知识产权风险,认清所面对的技术壁垒,依托实际制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路线图,以突破技术瓶颈,促进产学研紧密集合,从而有效地释放本地区的科技潜能。
(二)充分挖掘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动性
在产学研协作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动性。做到:一是遵从现代社会市场化原则,通过产学研有效协作来建立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重点关注前沿技术类科研机构,为其发展提供财政经费和项目经费,通过多元投入方式实现利益共享;三是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内大力推进激励政策的建立,保障资金方面的扶持来有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是挖掘具有潜力和条件的应用型科研机构和产品开发类的科研机构,通过转企改制的方式来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五是全力配合中央,支持中央在四川省内的创新改革试验,实现地方科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重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在新形势下,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探寻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特点,强化高校在人才栽培、知识传授、创新创优、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构建新型人才运行模式,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平台是是生产高水平成果的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应把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推进协同创新的着力点,支持高校建立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推进高校与省内市县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实现相互开放,共享平台资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协同创新目标,以科研教师为核心,以专职科研队伍为骨干,培养高素质团队,尤其是重点培养在本行业有能力的领导者和技术人才,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协同创新水平。
(四)发挥优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要以开放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全面提升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构建合作平台,在开放式合作过程中实现共赢。论四川省的经济中心,成都市绝对是其经济命脉的中枢,尤其是近年来在高新科技技术频频崭露头角之时,也带动着本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仅次于成都市的攀枝花市是四川省著名的钢铁工业之城,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展望其发展可谓前景一片大好;而作为新兴崛起的科技城市--绵阳市,则属于四川省近年大力开发的科技创新基地。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得天独厚之优势,四川省于现阶段正在重点打造成都、攀枝花、绵阳等创新优势地区作为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再者,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群体效应,同时作为科技成果集散地,要重点发挥出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创新发展,为创新载体间的协同与集成服务。此外,政府还应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载体向社会开放服务,集成优势资源来解决周边地区创新系统封闭、资源分散的问题,为进一步支持协同创新在经济发展转变中的引领作用而提供全新的思策。
参考文献:
围绕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的总体战略和“133”发展思路,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全社会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并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发展后劲,依靠科技进步破解社会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二、继续抓好院(校、所)县合作工作
充分前瞻国家、省、州“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我县特色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找准对接点,借助省州农科院所、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综合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乡镇行动,突出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整合项目资金,集成运用优良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播、机收和绿色植保防控等农耕农艺技术,狠抓山地玉米高产示范区、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春油菜示范基地、秋淡季蔬菜标准示范园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基地提质增效。
三、加强农业科技普及工作
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坚持农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助农增收为目的,围绕“生产上规模、加工上水平、销售上效益”三大工作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扩大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完成1000亩优质魔芋、3600亩特色水果、10000亩高产核桃的年度工作目标。
四、加强科技型创新人才建设
加力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刚柔并举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与锻炼,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实用技术、技工、企业经营性、党政专业技术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村基层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县级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狠抓农技种养殖、传统膳食、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机动车维修等专业技术培训,发挥科技助推作用。
五、普及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提升知识产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