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53: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政策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杨朱生活在战国初期,社会变迁剧烈,诸国争战增多,经济领域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而建立在这一土地制度之上的社会组织则是“农村公社”,它的特征是财产共有,公社成员之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农村公社”有一个重要经济职能,就是定期进行井田制中私田的再分配,目的是实现“财均力平”。同时由于公社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家庭没有完全独立,因此国家与个体家庭没有直接联系,赋税以公社为单位上缴。然而自春秋中期开始,由于土地开垦于井田以外的现象出现,井田制走向瓦解,恰如《诗经・齐风・甫田》中所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甫田即是公田,公田上由于不被耕种长满了杂草。与此同时,各国出于增强国力的需要,纷纷实行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例如齐桓公时的“相地而衰征”以及公元前56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井田制最终被瓦解。紧随这一制度走向终结的是“农村公社”,它由内涵丰富的经济功能转向了单纯的行政功能。人们不再是只占有份地而不能将其转让的农奴,可以买卖土地;同时由于不再有“农村公社”供应各种物品,人们不得不寻求物品交换,所以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到了春秋末年,民间富商日益增多,如越国大夫范蠡弃官从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正是在这一缓慢复杂的逻辑带动下,杨朱学说应运而生,它正是要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代表了商人阶层的观念。
预算软约束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经济里国有企业发展定义的,如果国有企业发生亏损,那么就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去拯救,一般通过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这几种方式。所以,公司的微观行为会收到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研究导致预算软约束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预算软约束的含义
“预算软约束”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短缺经济学》这本著作中,其是由匈牙利学者 Kor-nai 发表的。文中他强调:“预算软约束”的发生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中,一旦国有企业面临困难,慷慨善良的政府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拯救企业,使其能够顺利客服困难,度过难关,所以就算是亏损,很多企业也不会因此倒闭,依旧能够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这种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经常出现的。政府会针对亏损的国有企业给与援助,具体援助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而且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选择置之不理,只能选择帮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相关研究当中,我们发现不仅仅实在社会主义经济体中存在此种现象,在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中都会出现预算软约束的情况。
二、预算软约束的成因
(一)外生性解释
第一种原因主要是由“父爱主义”和政策性负担两种观点组成的。第一,“父爱主义”主要含义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给面临破产的企业帮扶政策,当企业面临破产,所面对的不仅是资金的结算,影响社会经济,还有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员工失去赖以生存的职业岗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第二,一部分企业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国家所持态度,不了解国家到底是偏于“父爱主义”倾向还是“硬化”趋势的信息,这种现状也会一定程度上让国家进行企业软预算约束。
政策性负担主要是指对于国家来说,发展是不变的任务,但是当企业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目标产生冲突而承担了更多的负担时,企业就会面临困难,软预算约束就是因此产生的。一般的政策性负担有战略负担和社会负担:第一。战略负担,是指国家为保护长远发展,实现战略目标时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使企业缺乏发展的能力;第二,社会负担。含义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就业、社会养老等问题。现实工作工程中企业往往会利用这些政策性负担,来解释自身遇到的投资、经营策略的失误,这样既是遇到困难、犯了错误也有政府来担负责任,那么政府就只能给予补贴和援助。现实生活中政府和企业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单位,会导致很多重要信息不能共享,由于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也就不会明确分析出让企业产生亏损的各种因素。所以这两种政策性负担对于政府来说就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接受预算软约束,来给企业政策补贴。但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和具体什么企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都没有直接关系。
(二)内生性解释
这一原因主要包括三种观点:垄断观点、公有产权观点和内部人控制观点。当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公有产权的影响时,即企业生产是一种高度集中或垄断的模式,为了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政府会影响这种企业的商品定价,企业内部控制着生产经营活动,消费者的影响力降低,造成社会剩余大于企业利润的状况。为了弥补垄断企业的经营亏损,政府会利用补贴和援助来充当社会剩余部分,也就是对亏损或即将破产的企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公有产权观点的含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来说不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究其根源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公有制下,再融资的政策不能由企业单独制定,企业必须与政府部门或银行进行协商,协商的结果往往是产生软预算约束。因此,有学者将软预算约束产生的根本原因定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机制。而且,通过总结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发展,公有制经济比例越大,软预算约束的出现几率就越大,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经济下会产生高度软化预算约束。内部人控制观点含义是: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自主化,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不再像以前一样受制于国家或政府的管辖,能够自主的经营、决定很多公司内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作用在逐渐减少,企业能够自己选用人才来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进行监控。但事实表明这种内部人控制体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难题,首先内部人控制企业不能避免内部人不为自己谋取私利,毕竟是自己来掌控,没有其他部门进行监管;然后,在企业经营出现难题的时候,企业内部控负责人就会倾向于从外界来寻找解决措施,比如寻求政府的援助。虽然这也能体现出内部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视,但是更能反映其对控制权的重视,使得企业变得更加容易产生软预算约束。
三、结束语
至今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现象发生原因的研究,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热衷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其原因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性负担。但研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后人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明兴,章奇.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分析[J].江海学刊,2003,05:49-54+206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一、农村低收入群体内涵的界定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地区的每一个时期。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富裕程度如何。总有一部分群体处于收入较低或相对较低的状态。一般而言,低收入群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是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收入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当地其他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是一种相对的低收入。
国内外学者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研究总是与贫困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探讨低收入群体问题的一个基本判断。低收入群体是国民收入初始分配中取得较低收入的一部分人群,而贫困则是这部分人群所处的一种社会经济状况。正如英国学者西勃汉姆所作的诠释:“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能满足维持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那么该家庭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从表面上看,低收入群体似乎包含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水平成分,但从其更深层含义上看,“低收入群体”这一概念整合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要素,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经济收入这一范畴,能够反映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低收入群体不仅在经济收入上。而且在社会地位、文化生活、权利维护、发展机会、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因此,笔者将农村低收入群体界定为绝对贫困线下的贫困人口、初步解决温饱但还很不稳定随时可能返贫的贫困边缘人口以及越过温饱线但收入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相对贫困人口的集群。
二、国际社会保护政策含义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保护及其政策框架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发展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推动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以及学术机构所认同,近年来已成为国际发展研究议题的主流。然而,至目前为止,社会保护政策含义仍难以统一。不论是学术界的国际社会发展研究文献,还是实践中的社会保护政策方案制定者。对于社会保护含义及其政策框架持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保护的核心内容和边界还远未达成共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结为4种:
第一,从狭义上看,社会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值得救助的贫困者”提供旧式的“社会福利”贴上一种新的标签。
第二,将社会保护等同于安全网(safe-ty Nets),用以减轻生产和消费危机对贫困者造成的冲击。
第三,从广义上看,社会保护除了安全网之外,还包括教育、医疗补助、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小额信贷计划。
第四,基于更为广泛的视角,社会保护不仅局限于目标性的收入转移,还应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基于上述解释,可以得出:社会保护涉及生活、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它使得低收入群体可以预防、减少和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有鉴于此,社会保护主要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持对社会上最低收入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赋予教育、医疗和就业等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是该项政策工具的主要提供者,在整个社会保护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强调非正式社会保护网络的作用。因为社会保护还可以被理解为当人们遇到生活冲击陷入困难时可以依靠的其他各种社会网络。社会保护网络是由正式的制度安排和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共同组成,两者共同构成对社会低收入群体的保护。
三、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护政策是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等。这些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对低收入家庭和个人进行政策干预。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0世纪30-60年代西方社会福利的主流思潮是:自由市场经济是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认识,反贫困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增加社会福利减低或避免人们的命运完全由市场主宰。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组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被重新认识。人们开始认识到,贫困不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人们之所以贫困恰恰是由于他们未能被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所接受产生的结果。贫困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直接表现就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未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效地发挥作用。而这往往又与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或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于是人力资本投资理念被引入社会保护政策领域,其政策干预相应地从对社会基本制度的干预转向了对参与这个制度的个体(家庭和个人)的直接干预。无论是对家庭功能还是对个人能力的干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特别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且,这一政策框架可以很好地整合和协调公共与私人利益,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可以预防贫困,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竞争力。
对低收入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保护政策是世界银行着力推荐的、减轻贫困的基本策略。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贫困状况进行评估以及对25年来不同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反贫困战略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反贫困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推行一种有效地使用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增加对贫困者在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投资。改善和提高国家人口素质,为谋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的社会保护政策试图将个人、家庭和国家层面的利益和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形成一种通过帮助个人和家庭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政策机制。目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中同样需要这样一个中长期战略视角。在劳动力素质上,农村低收人人口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较短、文盲半文盲率较高、接受专业培训的比重仍然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数据,2005年,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为6.8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年:文盲半文盲率为14.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比重为12.6%,全国平均水平为20.2%。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低收入人口有很强的接受培训的意愿,在未接受专业培训的低收入人口中有67.5%愿意接受培
训。高于全国58.8%的平均水平。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又与其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较高。2005年全国收入最高的地区与收入最低的地区相比,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正如舒尔茨所认为的:“农民所受的教育是解释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变量,按成本和收益看,这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投资”。另外,尽管我国农民整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民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仍远低于城镇居民,承担的经济风险也更大。在农村最贫困农户中,50%左右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消除贫困根源。仍是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的战略选择。
(二)生命周期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的反贫困视角是: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的经历会对其后面阶段的经历产生影响或起决定作用。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人生特定阶段的一些问题会在后一阶段重新出现,或影响其后续阶段的发展机会。生命周期中贫困循环链这样构成:生长在贫困家庭中的儿童,其随后的受教育机会和营养状况等很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致使他们进入成年后更易于面临就业困难或出现健康问题,从而在整个工作年限中处于贫困或低收入状态,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安排未来养老之需,从而导致老年时期生活陷入困境。这样,贫困就成为贯穿一生的问题。贫困父母再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构成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因此。反贫困政策应该以不同生命阶段的特殊需要为依据,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生的“上游”阶段进行政策干预,即在儿童阶段就要努力消除贫困产生的条件和机制,切断贫困产生的链条。
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社会保护干预政策,其政策目标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发展条件,而不仅仅是修补不利条件所带来的后果。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欧洲普惠型的家庭津贴或儿童福利制度就是以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为基础,从而使儿童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OECD国家的积极的社会政策也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政策干预,如针对学龄前、上学阶段、进入劳动力市场阶段以及老年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措施。拉丁美洲的CCT项目制度设计亦是如此。通过对儿童提供社会保护,使他们享有公平的生活起点和发展机会。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上游干预”策略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调查数据,2005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为2365万人。其中,0―6岁儿童占贫困人口比重的5.6%,7―15岁儿童占贫困人口比重的13.5%。据此推算,全国在农村绝对贫困线下0―15岁的儿童数量大约为451.72万人。这就需要政府及早实施有效的上游干预的社会保护政策,提高贫困儿童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消除儿童贫困。
(三)社会风险管理理论
按照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进入现代社会的一定阶段后,必然伴随着社会风险的增长和累积,并进入风险社会。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当从社会风险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时,社会风险管理(Sodal Risk Management,SRM)框架自然地纳入反贫困政策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理念的社会保护政策。
按照世界银行的SRM框架,所有的个人、家庭和社区都要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为的。而低收入人群因其自身的脆弱性更容易遭遇风险,缓冲能力更低,风险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也更为严重。不仅如此,由于贫困人群没有能力或不愿意选择高风险或高回报的生产经济活动。这样,不仅难以摆脱贫困,其贫困程度甚至可能进一步加深。因此,世界银行的SRM框架更关注贫困的成因,而不仅仅是贫困的表现:更关注贫困的预防,而不仅仅是对贫困的补偿。因而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护政策。
SRM理论从风险角度阐释贫困的成因,对于我国农户特别是脆弱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尤为具有现实意义。农户的生产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遭受风险冲击的可能。就农户的资源禀赋而言,农户利用土地等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会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有些农产品的边际利润趋于零甚至为负: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所拥有的资源难以获取稳定的收益;在某些特定年份还可能遭受自然灾害的冲击。实际上,农户受到的风险冲击,远远不止于此。一系列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使农户不得不直面一些新的社会风险: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超出了低收入农户的承受能力,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依赖于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也由此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对于低收入农户来说,他们的生计境况更脆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就更为微弱。因此,SRM理论注重消除或减少使人们陷入贫困的原因。主张反贫困政策要以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目标。这对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政策框架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将目标定位在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上,而忽略了初步解决温饱但还很不稳定随时可能返贫的贫困边缘人口。对于贫困边缘人口而言,任何微小的经济冲击甚至家庭生活事件都有可能使其陷入或重新陷入贫困的境地。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80%以上的贫困者并不是“总是穷”(always poor),而是“有时穷”(sometimespoor)。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坚指出,我国农村目前2000多万贫困人口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人群,而是在1亿名左右需要扶持的人口中波动出现,许多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民经济状况非常脆弱,气候、市场、家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故,都能使他们返回贫困。按照社会风险管理理念。农村反贫困策略不仅需要对当前的贫困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还要为贫困边缘人口提供帮助,将贫困边缘人口纳入政策视野。
总之,社会保护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质都强调对“人”的直接干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强调努力使低收入者个人的潜能道得到开发,人口素质得以提高;生命周期理论以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为目标,重视人生“上游”阶段的干预;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关注风险的成因,致力于消除或减少使人们陷入不幸或困境的因素。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的社会保护政策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东梅,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8(11)
2、王长银,英国反贫困政策与落后地区开发[J],经济开发坛,1998(7)
3、SDevereurRS,WheeIer,Transforma-tive Social Protection [J],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Working Paper,2004(232)
4、谢东梅,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政策含义及其框架[J],商业时代,2009(21)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张金辉,张衔,邓翔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6)[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第一,如果在某个“底线”下执行宽松的信贷和刺激政策,社会和市场是否对经济有更稳定的预期。“四万亿”之后,留下的记忆似乎都是后遗症而不是当时经济迅速走出低谷。
第二,全国就业分析依赖的两个数据感觉问题都比较大,政府是否真的拿它当“触发点”也很难说。第一,失业率统计的基数到2013年第二季度总共1.6亿,而2011年末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就有7.9亿;而且由于是城镇登记数字,很难认为根据这1.6亿人的数字得到的失业情况能如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那么精确。第二,全国职业供求分析里的求职数和职位数,到2013年第二季度分别为570万和609万,均不到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1%,即便剔除农业就业人数的2.7亿,上述占比也仅是1%;最后,到人才市场找工作和招工的是否也是总体就业水平的随机抽样。第三,即使失业情况最后变得可以衡量,那又怎样呢?因为失业总是“结构性”的,而且经济长期失业率与长期增长率是没有关系的。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促进环保和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第一层含义下,绿色信贷从贷款政策、对象、种类和方式上,把绿色环保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将环保和贷款条件和优惠结合起来,优先支持绿色产业。在保险方面,则是通过对环境高危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规避环境风险,创造环保价值。在资本市场方面,绿色金融指的是优先考虑环保型企业或资源再生类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
一、刑事政策概论
"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可见其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所讲的刑事政策,是政策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关于刑事政策的含义,国内外刑法学界的理解差异很大,因而在讨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量刑的关系时,对刑事政策作一整体的阐述是很有必要的。
(一)外国关于刑事政策含义的观点
1、大陆法系刑事政策的含义
"现代刑事政策的萌芽可以溯源到贝卡里亚和边沁。刑事政策的成熟是19世纪末犯罪学发展的结果" 而刑事政策这一词为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所首创。费尔巴哈没有在其著作中给刑事政策下具体定义,但也有学者认为费尔巴哈当时的刑事政策一词"乃指国家立法政策" 之后李斯特则给出了刑事政策的具体定义,从而刑事政策一词便被李斯特等人普遍推广,逐渐为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所陆续使用。
李斯特之后大陆法系各国学者对刑事政策的含义分别作出了自己的阐述和理解,争议很大。总结来看大陆法系学者对刑事政策的意义,大体有广义、狭义两中理解。就广义而言,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治理犯罪而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可见广义的刑事政策并不限于直接的以防治犯罪为目的的刑罚制度,而间接的与防治犯罪有关的各种社会政策也包含在内。而狭义的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治理犯罪,以刑事法或刑事司法为手段而提出的犯罪防治对策。因此,狭义的刑事政策仅限于直接的,以防治犯罪为目的的刑事强制措施。
2、英美法系之见解
英美的法律词典中并无刑事政策一词,但这并不是说英美没有刑事政策。由美国来看,我们知道美国犯罪学研究的核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犯罪和社会失序现象,并提出犯罪和社会失序的原因。在了解了犯罪和社会失序的原因之后,进一步提出预防及治理犯罪和社会失序的对策。其防治犯罪和社会失序的对策范围很广,不仅包含直接以强制力防治犯罪和社会失序的政策,而且包含间接的与防治犯罪和社会失序有关的各种社会政策在内。如此看来,其研究范围,类似大陆法系的广义刑事政策。因而大陆法系刑事政策相关研究内容便成为美国犯罪学研究的内容。只是美国的犯罪学特别强调科学实证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犯罪和社会失序的防治对策。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较强调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国家强制力,来达到防治犯罪和社会失序的目的。
(二)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
我国的刑事政策和外国的刑事政策的含义可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并没有渊源关系。我国的刑事政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它与外国刑事政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目前在我国,刑事政策常常表现为党和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予以推广的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政策、办法的总和。这显然与外国的刑事政策在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
2、从实质上看,由于我国从国体和政体上和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别,当前外国刑事政策就是刑法定罪科刑的基础政策,其追求的是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因而刑事政策在这里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法律概念。而我国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刑事政策,直接代表了党和国家在同犯罪作斗争的政治意图,蕴涵着同犯罪作斗争的深刻的政治内容,充分体现了刑事政策的政治意义。
可见我国的刑事政策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合宪性。刑事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宪法,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它的制订必须以遵守宪法为前提,体现宪法精神。二是宏观指导性。刑事政策主要为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运作提供宏观性的方向指导和工作思路,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具体依据只能是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刑事政策不能代替刑事法律。三是开放性。刑事政策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吸收外界信息、不断适应和影响民主法治进程的过程,一个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内部结构的过程。四是综合性。刑事政策主体和载体的层次性、对象和目的的双重性、种类和手段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刑事政策的综合性。
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
刑事政策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而要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我们应当首先将它置于我国刑事政策的体系之中,使其获得正确的定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形成之前,我国还经历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和严打的刑事政策两个时期。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根据是我国1979年《刑法》第1条,该条开宗明义的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作为刑法的立法依据之一,此后这一政策便指导我国的刑事立法、司法。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强调对犯罪分子区别对待,既包括惩办的一面,同时又兼顾宽大的一面,从而取得了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效果。但是,之后我国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在认识上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犯罪浪潮汹涌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入了一个严打时期。学者们曾经将严打的内涵界定为:党和国家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时为打击某几类严重刑事犯罪而制定的、由司法机关为主要执行主体的、以从重从快为基本要求的一种具体刑事政策,其以运动、战役的形式存在。从1983年到20__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发动了3次全国性的严打战役。在这种严打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它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正如我国学者所言:严打政策体现的只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中惩办的一面,或称为"重重"的一面,而远非犯罪控制策略的全部内容。对严重犯罪的严惩必须与对轻微犯罪的轻处辩证结合。惟有"轻轻",方能"重重",方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犯罪的控制。 因此,严打刑事政策在其内容上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是存在抵触的,采用严打刑事政策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搁置。随着1997年《刑法》删除了第1条中关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规定,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到底还是不是我国奉行的基本刑事政策更加产生了质疑。而从目前的犯罪形势和刑事司法系统的运转状况来看,我国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一方面,犯罪总量持续上升,重大犯罪尤其是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罪、恶势力犯罪、犯罪、暴力犯罪突出,严重威胁了社会秩序,也使社会公众的安全感降低;另一方面,司法资源的投入量与需求量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司法机构和人员超负荷运转,刑事积案上涨,监狱的拥挤程度加剧,重新犯罪率上升,一些罪犯出狱或假释后犯下更严重的罪行。如果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不对某些轻微犯罪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刑事司法资源的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加深,刑事司法系统也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从重打击"的单向运行,只会导致刑法的过分张扬;而一味地轻缓又会造成刑罚的乏力。因此,在控制犯罪问题上,越是加重打击严重犯罪,越应放宽对轻微犯罪的监控和处理。
基于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近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当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当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表述因其约定俗成而定型化,但这一命题蕴含着意识形态的成份。在传统话语中,一般认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内容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但这些内容有些已经过时,例如抗拒从严,因其与无罪推定原则存在一定抵触,因而已经受到质疑。 其他内容也不能完全反映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所以很多学者赞同以宽严相济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20__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区别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严厉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慎重逮捕和,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宽不是要法外施恩,严也不是要无限加重,而是要严格依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刑事法律,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惩罚犯罪,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简而言之就是适度宽容轻处小恶以感化轻案犯、依法从严惩罚大恶以震慑重案犯。因此笔者认为,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应该是我国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基本的刑事政策。
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量刑的指导
笔者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人民法院量刑工作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要具体分析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量刑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如何更准确的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和"严"应用于量刑规则之中的问题。
(一)量刑依据
"量刑,是指法院基于刑法的规定对犯罪人定罪后,而对犯罪人选择适用法定刑中某一具体刑罚的审判活动。" 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整个过程中,量刑是处于从定罪开始,到刑罚执行完毕的中间环节。量刑对应于定罪,是整个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两个环节之一。因而定罪与量刑有密切的联系。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和基础,量刑是定罪的归宿。而量刑本身的意义更加需要强调,正确的量刑即是实现我国刑法任务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保证。
我国现行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这是关于量刑规定的立法规定,简单的说就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
1、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量刑的客观基础是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只有在查清犯罪人所犯罪行的事实以后,才能确定是否给其刑罚处罚以及给予何种刑罚处罚。以犯罪事实为根据是一个概括的提法,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查清犯罪事实、确定犯罪性质、考察犯罪情节、判断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这四个环节。此外,在量刑时还要考虑犯罪人的某些个人情况和犯罪后的态度等。所以要想正确、恰当的量刑必须要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2、量刑必须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查清犯罪事实只是量刑适当的前提之一。要做到量刑适当还必须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正确适用刑罚。罪行法定法定原则必然要求在量刑时要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准。量刑以刑事法律为准绳是正确量刑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要在刑法对具体犯罪规定的刑种及其适用幅度以内确定刑罚;要求人民法院根据刑法规定的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确定刑罚;要求人民法院根据刑法所确认的各种情节确定刑罚。
(二)在立法规定的前提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量刑的指导
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一致性
我国现行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条规定就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中的体现。"罪刑相适应,是源于因果报应观念,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这种思想伴随罪与刑的出现而产生。" 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后果犯罪不仅决定了犯罪人应当受刑罚惩罚,而且决定了刑罚的轻重必须与犯罪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轻重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首先是量刑原则,一般认为,罪刑相适应,就是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
前文已提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区别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严厉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慎重逮捕和,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宽不是要法外施恩,严也不是要无限加重,而是要严格依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刑事法律,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惩罚犯罪,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简而言之就是适度宽容轻处小恶以感化轻案犯、依法从严惩罚大恶以震慑重案犯。
立法上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本身就要求在处罚犯罪人时要依据事实,按照法律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有罪必罚、无罪不罚,最终实现量刑时的宽严相济、罪刑均衡。这显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要求的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是一致的。因此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有立法依据的,对人民法院的量刑工作当然也有着必然的指导意义。
2、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量刑
[2]王红茹.什么是“包容性增长”[J].中国经济周刊,2010(38):39.
[3]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M].苗正民,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4.
[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2-22).http:∥/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
出台近半年之后,国务院多部委选择在国庆前夕再次联手出台调控措施,一是表明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国十条”的基本精神,即遏制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需求;二是表明政府要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这次调控旨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新国十条”,属前后相继,而不是另出政策,更不是否定“新国十条”。
“新国十条”和此前调控政策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深化、细化了区别化的信贷政策。这次调控,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区别,信贷政策也更为严厉精准。
这次在信贷政策上的变化非常明显,尤其是暂停第三套房贷款,遏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态度更为明确。
有人问,首套房三成首付比例会不会打击部分人的购房需求?这其实是个误解。房价本来就应该在三成首付的市场环境下运行,两成首付是在2008年年底“保增长”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刺激性政策,是打折优惠。既然是打折优惠,就总有结束的时候。所以,三成首付是恢复常态,不叫收紧,也不带有任何惩罚性和限制性的含义。
至于二套房实行五成首付,1.1倍的利率,这就带有了限制性意味。而第三套房干脆不贷款,想买你就付全款,这就带有惩罚性含义。关于房产税,将来也会区别为优惠、常态、限制性、惩罚性的四个层次。
在保增长的政策中实行两成首付。那是银行用承担风险的方式分担了政策性成本。但银行毕竟是企业,一段时间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必要的,包括发达国家的银行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不可能长期承担这种风险。
政府帮助穷人可以使用财政政策。下一步就是施行更精准的财政政策。比如这次政策中,对家庭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房的,契税减半,个人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房的,契税减按1%征收。再比如,对困难群体通过廉租房和购买有限产权房,使困难群体和夹心层得到实惠,实现差别化地共享公共资源。
这次调控政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了地方政府的责任。这方面有三个重点,一是房价过高和过快上涨的城市,要对地方政府问责;二是地方政府不能再观望了,没出细则的必须出细则,这是一个基本态度,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三是保障房。
个别地方政府对落实“新国十条”提出的保障房目标还有差距,这次调控政策要求地方坚决落实保障房任务,而且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特别提出公租房问题,表明政府在前期解决廉租房和最困难群体住房以后,政策重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向夹心层倾斜的含义。
公租房是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小户型房之间又多出的一个品种。对那些收入不低,但毕业时间不长,因而买房有困难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公租房是买房前一个很好的过渡。
当然,现行政策主要是着眼于解决短期市场运行的问题,保障房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问题,不可能在一个调整短期市场预期的政策体系中,把每一个群体怎么保障的问题都完善地解决。但从长远看,多层次保障体系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在保障房土地供应方面,“新国十条”出台后,有些地方并没有灵活地按照市场情况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以改善预期。
1.民意
民意的概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网络民意概念得以衍生的基础,要厘清民意与舆论、网络民意的关系,首先要对关键概念进行准确地界定。
民意(publicopinion)一词起源于西方国家,但是何为民意的权威定义,却向来在学术界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在辨析民意和相近概念的异同并且继承吸取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探讨公共政策框架内网络民意与舆论、网络民意的关系,笔者从公共政策的视角考虑,将“民意”定义如下:民意是社会大众对涉及公共政策的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集中表达出来的具有多数一致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并具有对社会问题或现象本身及公共政策产生强烈影响趋向的意见、态度、情绪和干涉意愿的总和。
2.民意与舆论
舆论。“舆论”一词在我国历史久远。“舆论”作为固定搭配的词组,则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后的诸多文献中也多次出现“舆论”固定搭配使用的情况。其中的“舆论”泛指众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多的是着眼于行为或言论的传播效果。从现在的使用情况看,舆论一词更多地出现于新闻传播学中的研究当中。
民意与舆论的关系。民意和舆论这两个词在很多情况下是被混用的。在英语中,民意和舆论都被翻译成“publicopinion”。郑州大学的张淑华博士从从词汇产生的历史和使用语境等方面对民意与舆论进行了区分,笔者认为具有借鉴意义。从词汇产生的历史来看,“民意”一词是伴随着西方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而来,因此,“民意从学科类别上看更多的是一个政治词汇,……,而舆论则泛指众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多地用于新闻传播学研究”。从使用的语境上看,汉语里的民意和舆论是两个不同的词汇,有自己不同的语境。民意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可以引导,而舆论没有明确的方向,可以引导;民意指向性单一,意见集中,影响力也大,而舆论指向性不强,方向分散,观点也分散,现实影响力也相对不大。
综合来讲,汉语中的“民意”与“舆论”含义并不一致,民意不仅仅是一般的“公众意见”,其更突出的含义是具有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意味的“公众意志”。但两者也有很紧密的关联性:舆论是民意产生的先导与基础,民意是舆论的延伸和最终统一;民意是各种舆论产生、碰撞、汇聚和达成一致的结果,具有意见上的多数优势,比舆论具有更强烈的矛盾指向性和社会控制意图,因而也具有有更大的社会干预力。
3.民意与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说“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网络民意”是民意的计算机网络方式呈现。媒介载体的变化使网络民意具有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的产生源于传播媒介的物质性改变,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民意获得了全新的且丰富多样的表达通道和物质载体,这种新的媒介系统赋予了网络民意与传统民意完全不同的气质。
网络民意对传统媒介民意的影响。网络民意同传统的媒介民意相比,“个性”复杂,但变化正在发生。这种变化不仅来自媒介介质的不同,更在于由此而产生的网络民意对媒介民意的深层次结构的重大影响和变革。
网络民意使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从精英主导到与平民草根“合唱”。传统媒体使能够参与媒体讨论和公开发表意见的人数很少,并且拥有某种“权威”的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等又具有无可替代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网络则给平民与“草根”提供了公共参与的无限机会,使公共参与的数量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到意见表达中去,“网络民意”的表达使得“民意”本质回归。
网络民意使民意的表达形式结构,从单向到双向,从间接到直接。首先,在表达方向上,网络的互动性实现了意见传播从单向到双向和多向共动的变革。互联网技术使民意表达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供给模式转变为依托网络的大讨论的双向对话模式。其次,在表达方式上,传统媒介民意可能是经过了“层层过滤”和“媒体加工”的产物,并非公众意见“原生态”的直接呈现,而网络民意的“过滤”环节在减少,多数情况下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直接和快速的表达民意,这就使得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网络民意使民意的内容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网络颠覆了传统媒体“内容决定形式”的思维惯性,民意表达的内容结构因此而改变:网络民意拓宽了传统媒介民意议题设置的范围,使民意的议题设置从被动变为部分主动,也使得议题内容的深度和强度不断提升。
网络民意使传统民意的功能结构,使私利表达为主逐渐变为对公权力监督的加强。一直以来,我国的新闻宣传对舆论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性政策,公众参与媒体传播的内容多限定于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要求等微观方面,而很少涉及重大的政策问题、权力层面和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兴起赋予了网络表达匿名去责任化、便捷直接化和非理性情绪化等自在特征,而这些特征直接增强了网络公共议题与多数民众群体的相关性,所以网络民意一开始就以批判者和督促者的姿态尖锐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权力运用和公共政策上,加强了公众监督公权力的广度和力度。
4.结语
总得来说,在公共政策研究框架内,民意与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含义及其意见表达的力度和理性程度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两者却在理性意见形成直至公共政策问题确定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承接性。而网络民意是民意的计算机网络方式呈现,网络民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但是网络民意的出现对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表达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功能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彭怀恩.政治传播与沟通[M].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
[2][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第3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3]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德]伊丽莎白·诺尔-纽曼著.翁秀琪译.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4
[5][美]伯纳德·韩拿西著.赵雅丽等译.民意(第5版).[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6]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8]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著.胡 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10]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一、区域产业战略概念
(一)战略概念
战略的观念最早出现于中国,论述战略的中国古籍《老子》,主要涉及的战略内容是政治战略、军事战略,因年代久远,语言变迁,其内容当今已无人能准确解读;第二本中国古籍《孙子兵法》,第一章《计篇》中的“庙算”一段明确提出了战略的概念,“庙算”的本意是“在宗祠中推算”,结合本章内容翻译为现代语言就是“战略分析”,在这一部分孙武重点讨论了“涉及军事成败的本质性关键性因素”;中国古代政治战略家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向刘备介绍了针对刘备状况的“涉及政治成败的本质性关键因素”。
源于西方的“企业战略”多参照西方对战略的理解,是关于“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现在通常说的“企业战略制定”主要指“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的制定”。较为特殊的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金伟灿的《蓝海战略》中的所谓战略指“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制定过程中的选择原理”。
综合中西方理论中对战略的理解,战略指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集合,若偏重本质则为中国的传统理解,偏重实用则为西方人的理解。“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计划”、“战略选择”、“战略哲学”、“战略规划”、“战略竞争”、“竞争战略”、“扩张战略”以及“战略防守”等在经济管理中常涉及到的关于战略的词,其具体含义均包括“重要”、“关键”、“普遍”、“主要”以及“大”等含义。
本文认为战略一词指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集合。经济问题的研究应以事物的本质为基础,因而战略包含源自中国传统的含义,又因研究对象为经济领域,因而战略也包含源自西方的含义。具体理解时取偏向于中国传统的含义还是西方的含义,视战略一词具体所指对象而定。
(二)产业概念
“产业”一词在中国古语中主要指“家产”、“财产”;在经济领域“产业”最初指工业生产包括重工业生产和一般制造业生产;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形成规模,以及电影、艺术等文化创意类经营项目模仿工业的一些经营理念,“产业”一词涵义得到扩大,形成了现代涵义。“产业”在目前主要指社会活动中的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领域。
“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三个相关联、有时可以相互替代的名词中,“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涵义依次扩大。“产业发展”针对的对象指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经济发展”针对的对象除包括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外还包括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区域发展”针对的对象既包括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还包括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以及对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领域、提高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起到支持作用的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生产项目。
(三)区域产业战略概念
区域产业战略,是以区域政府为主体,以实现辖区内产业的高速、平衡、协调、持久发展为目的而坚持的一套战略方案。区域产业战略理论指全面指导区域产业战略制定的综合性理论体系。
区域产业战略是以实现辖区内产业良性发展为目的的战略方案,区域产业战略可以成为区域的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依据,但其本身并不等同于区域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战略重点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的各类战略性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在系列战略性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对战略性相关因素的干涉及其作用机理以及政府对战略性相关因素的干涉对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区域产业政策以政府的经济发展预定目标、政府为实现预定经济目标对下一级政府机构提出的行政行为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以及国有投资项目为内容,不包含任何决策理由以及理论分析。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重视作为各地产业基础的区域差异,以产业发展中决定产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对象,在涉及产业发展方案的比较、取舍时,产业发展方案只包括重要环节或关键环节。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是目前不同区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拓展空间日趋狭小的理论产物,该理论对于如何使不同地区的产业在相互激烈竞争中仍然持续发展,能够给出准确答案。
二、区域产业战略理论定位
(一)区域产业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无学者就区域产业战略全面综合性研究给出专著,仅国内部分学者就区域产业战略的某一方面发表过论文。区域产业战略全面综合性研究专著缺乏,并不代表区域产业战略的理论缺乏。通过学科研究所涉及到的对象的对比可以知道,区域产业战略依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等理论丰产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研究领域,理论涉及到区域产业战略理论的国内外著作较多。
(二)区域产业战略理论功能
因为生产实践的社会关联性和理论的相互包容性,区域产业战略的相关理论多被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所包涵。目前被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所包涵的区域产业战略相关理论表现为,以讨论区域产业战略的价值理念、区域产业战略的环境支持、区域产业战略的政府政策为主,对直接制定区域产业战略所需的战略判断规则、可据情况选择使用的战略措施、战略措施结合技巧、目前区域产业战略选择急需得到解决的战略判断方案较少涉及。针对目前相关理论在实践性、实用性方面尚不完美的特点,区域产业战略理论需要向更具有实践性、实用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自费尔巴哈提出刑事政策之始,关于刑事政策的含义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给刑事政策下定义,我国学者更是意见不一,百家争鸣。外国学者对刑事政策的定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费尔巴哈提出刑事政策概念以来,刑事政策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刑事政策之父”的费尔巴哈认为:“刑事政策是国家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惩罚措施的总和,是‘立法国家的智慧’。”豍其后形势政策概念的讨论蛰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冯·李斯特赋予刑事政策新的概念开始,刑事政策的概念讨论又开始一轮新的。李斯特从三个层面对刑事政策加以说明,一是最广义的方面,即“刑事政策系以研究犯罪原因及刑罚之作用为基础之各种原则,从而国家乃依此原则错刑罚及类似制度对犯罪展开件争之谓也。”二是广义说,三是狭义说。
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刑事政策观甚至是刑法观念的基本碰撞。一为广义的刑事政策观,认为刑事政策包括了不同的社会控制形式和手段以及实践,此种学外国学者支持者甚多;另一种是狭义的形势政策观,支持者也不在少数。
二、我国当前商标犯罪刑事立法规范及刑事政策现状之分析
我国对商标权刑法保护的立法集中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中,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等三个罪名,为惩治商标犯罪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我国现行刑法关於商标犯罪的法律规定有四个特点:一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犯罪共有三个罪名,其中单一罪名2个,选择性罪名1个。二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这类犯罪的主体。三是所含三个罪名的量刑幅度相同,但刑罚种类有所不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规定了管制刑。四是设定了两个档次的刑罚,即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和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相应规定了罚金刑。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基本刑事政策实质上还是以严打为中心展开的,强调从重从快,应然意义上的刑事政策虽没有在法理上被否定,但是严打做为实然的刑事政策已经把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形式政策束之高阁。我们认为,讨论刑事政策应该从实然上去考虑,关注实际上正在发挥作用的刑事政策。正如陈兴良先生所言:“对于刑事政策的研究,我们不能满足于应当以何者为刑事政策,更应当关注实际上以何者为刑事政策,进一步考察这种应然刑事政策与实然刑事政策分离的原因,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基本刑事政策、商标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与调整思考
(一)基本刑事政策的反思如前文所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应然意义上的刑事政策,但是值得反思的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一种思维定势和政治话语很浓烈的表述,其内涵一般被认为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大功受奖。豐但是这些思想多数只适应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没有被修订之前,随着我国96、97年先后修改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之后,其与罪行法定和无罪推定的基本理念相冲突。而且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刑法思想已经逐渐趋向于轻刑化。所以在强调首恶必办似乎有违于世界潮流。
故而,笔者认为应当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含义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宽严相济之“宽”,当然来自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宽大”,其确切含义应当是轻缓。
第二,宽严相济之“严”,是指严格或者严厉。我国学者储槐植教授曾经提出“严而不厉”的命题,将“严”与“厉”分而论之,指出:“严”与“厉”二字含义有相同的一面,常常一起连用;但它们也有不同的一面,“严”为严肃、严格、严密之意:“厉”为厉害、猛烈、苛厉之意。储槐植教授之所谓“严而不厉”是在不同含义上使用这两个字,“严”指刑事法网严密,刑事责任严格:“厉”主要指刑罚苛厉,刑罚过重。
第三,宽严相济,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济”。这里的“济”,是指救济、协调与结合之意,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语境中,既不能宽大无边或严厉过苛,也不能时宽时严,宽严失当。
总结起来,其可以表述为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以济严,严以济宽,宽严有度,宽严审时。较之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能准确地反映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二)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反思回到商标犯罪的具体形式政策上来,我们可以在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下窥探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前商标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应该理解为以从严打击为主,前文已经述及,但是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对于各种犯罪是否都要从重从快的打击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严打可能会破坏法制的底线,也不能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我国对商标犯罪的规定在刑法典中只有区区三条,但是法定刑都比较高,以自由刑为主要基调,配以罚金刑。如此惩治以贪利为犯罪动力和原因的犯罪分子是否得当?从整体上讲我国的刑罚重视生命刑和自由刑的运用,相反对于罚金刑运用在商标犯罪上,实际处理的时候运用不够充分。
从本文中提到的法律文件以及司法解释可以得知,我国目前对商标犯罪还是以从严打击为具体刑事政策的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前商标犯罪的形势,我国相关行政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的商标权侵权案件也在逐年递增。这可谓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惩办的一面。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不能很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且惩办与严打结合起来,变成了从严从重,可谓是“严而不厉”的命题中的厉。但是我国的商标犯罪规定并没有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只强调厉而忽略了严,这正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可相比之处。我们应当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含义为指导来分析商标犯罪具体刑事政策,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宽严相济强调的严是指建立严密的刑罚体系。形成互相衔接的刑罚措施,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形成合理的刑罚结构。刑罚结构是刑罚方法的组合(配置)形式。所谓组合(配置)形式,是指排列顺序和比例份额。排列次序是比重关系的表现,比重是量的关系,但量变会引起质变,比例不同,即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刑罚结构决定刑罚运行的内部环境,构成整体刑罚功能的基础。
我国商标犯罪的刑事法网没能够结合得很严密,不能达到相济的调和程度。可谓不“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护对象过于狭窄,主要是(1)缺乏对注册服务商标的保护;(2)注册商品商标的保护范围狭窄;(3)对知名商品的商标、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4)与商标有关的其他识别性标志不属于《刑法》保护的权利范围;第二,保护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将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作为打击的对象;
第二,商标犯罪没能体现“相济”,主要表现在配置刑不合理。刑罚对于三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规定的都是一样的法定刑,情节严重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特别严重的或者数额巨大的,3-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样的规定已经把这三种犯罪行为视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但是仔细分析看来,三种行为无论在行为样态还是危害结果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假冒商标罪是造意型的犯罪,是以下两种犯罪的主要源头,应该比以下两种犯罪重,这种对合犯的处理结果本应当有所不同。如果处理结果一样,是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的。
第三,现阶段商标犯罪具体刑事政策没能体现宽严相济中的“宽”,商标犯罪立法过于“厉”,已经严重违背了世界潮流。因此,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国际背景下,应当强调刑罚适用的效益。因而在商标犯罪的法定刑设置上,尽管仍然采取短期自由刑与罚金刑并重的模式,但却更为偏重罚金刑的运用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商标犯罪的量刑过于严格。目前,我国对于商标犯罪的刑罚规定分为两个层次,而这两个层次在一般观念上看,都比较严厉。从刑法效果和司法实践中看,我国对于商标犯罪的刑事制裁应该来说是比较严厉的,同时,我国的刑法应当更加重视经济法罪的处罚模式的改变,即应当多适应罚金刑,以及可能设立的资格刑等。不能一味的用有期徒刑或者重罪来规制商标犯罪等经济犯罪。犯罪率高低和刑罚的轻重以及有期徒刑的设立、严苛等并不呈现明显的逻辑关系。
(三)商标犯罪刑事政策之重构鉴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以严打、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商标犯罪的刑事政策是从严打击,从重从快。其并没有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在应当“宽”的方面没有给予宽大处理,而是严而不厉;在“严”的方面没有能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犯罪规定的线条过于简单;在“相济”上没有能形成严密的刑罚结构。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11.市场调节
A.优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决定性性作用;市场调节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B.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2、宏观调控
(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原因:
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B、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意义)
3.市场秩序
A、市场秩序、市场作用和市场规则的关系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B、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国家:
(1)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企业: 要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遵守市场规则;还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2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有国就有税--税收为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②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理解区分)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简述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作用?
(1)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①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4、简述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作用?
(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税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2)纳税人: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②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作用: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1)原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性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纳税人要做到依法纳税必须:①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②增强纳税人权利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6、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能区分四种行为即可)
(1)偷税:纳税人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2)欠税:纳税人不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4)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3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①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③财政赤字:收入
4、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其职能所占有或消费的一定的社会财富。财政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收入越多,意味着国家可以更好行使国家职能(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等)。当国民收入总量不断增加,各方面分配比例合理前提条件下,这一说法才能够成立。但是不能够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越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对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4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它有哪些表现?
(1)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表现:
①民族节日
A性质: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
A性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作用: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D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作。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即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3.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5.什么是文化交流?它有哪些途径?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时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6.什么是传媒?它经历哪些阶段?
(1)含义: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2)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3)特点:①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7.什么是大众传媒?它的地位是什么?
(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种传媒叫做大众传媒。
(2)地位: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8.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作用有哪些?又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①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和进步
(2)途径:
①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5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及标准?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1)原因: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⑤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1)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党和政府:①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总量。②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结构;②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提供就业的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劳动者: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②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③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企业:①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同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9、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权益?①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