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5 10:08: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

篇1

1 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与以往传统的视频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也使得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微课是应用较短的视频影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播放,在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

1.1 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述,微课具有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往往能够突出教学主题,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计算机网络微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良好的呈现,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内容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2 资源容量 从资源容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微课视频以及相关设备的容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几十兆,视频格式更够支持多种媒体进行播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流畅的对视频进行观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注重的是,微课内容可以灵活的保存在手机、优盘等移动设备上,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观看,为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资源结构 从微课的资源结构对微课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微课资源的应用非常的便利,而且教学方向明确,教学主体更加突出。微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学片段为基础,将学习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素材、教学分析等众多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产生形式多元化,结构清晰明了的教学资源数据包,创建良好的微课教学氛围,同时也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为学生创建较为真实、经典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直观化、具体化,使得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进一步增强,为学生日后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1]。

2 增强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2.1 注重教学内容规划,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平台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对微课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微课教学方案确定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并且落实有关的规范,避免计算机网络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良问题,或者对于相应的教学材料重复应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内容的规划,必须要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应用教材。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在对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的吸取教师和学生的众多建议。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微课开发中去,从而使得自身对于微课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教学成效。

还需要注重的是,计算机网络微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相关教育人员在对微课资源进行构建、应用时,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微课教学内容,为其增添更多的生命力。众多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微课教学的应用,将微课具有的优势,以及微课教学资源具有的价值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

2.2 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与实践应用

2.2.1 计算机网络微课研发 以微课教学特点为基础,充分的发挥微课的优势,注重微课教学引导。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吸收程度、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因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所以,研发模式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使得众多的教师参与到研发队伍中去。还要积极的做好微课教学技术培训、微课宣传、教学评价反馈等众多内容,从而有效的保障计算机微课教学成效。

篇2

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作为计算机及网络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设计、集成、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能力[2]。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体系,而且具有明显的工程技术应用特点,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核心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M.C.Wittrock)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它是一种吸收了当今构建主义教育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3]。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设计的教学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工程背景突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层次化教学体系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不仅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我们将课程设置成多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4]。课程设置应当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进行合理的组合,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我们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和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如图1所示。

1)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理论研究的计算机网络分析、设计与开发型网络技术研究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分析与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术。为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理论基础。

2)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机网络架构、集成与管理型网络技术工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集成、选型与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与管理及网络工程的实施能力,能够完成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技术集成和项目管理。

3)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技术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维护与组网型网络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网络系统的组成、网络设备的维护以及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其他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所需的网络技术信息化综合能力。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的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图2所示。对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后续课程。

3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理论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概念繁多、原理复杂、协议与技术交叠的特点。它涉及众多的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这些内容以错综复杂的形式交织在一起,既有原理的复杂性,又有技术的时效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无法深入理解网络的原理与技术,知识点的衔接也无法形成整体。在实验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具有盲目性。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网络技术能力的教学目的。

我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组织。根据ISO/OSI体系结构,借助网络分层模型和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在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基于构建主义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各个知识单元的任务设置,以此为支撑点启动各类知识点的教学。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分4个阶段,内容如下。

1) 基于知识单元的任务设计阶段。根据每一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由授课教师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按照难易适中、问题明确、求解可行、激发兴趣的原则选取任务事例,而且集中体现本单元的核心知识。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探究、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2) 教师指导下的任务分析阶段。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求解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学习任务求解的方案。

3) 实验环境下的任务求解阶段。在实验环境下实现学生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求解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和归纳所包含的学习知识点,进一步讲解其原理和技术。

4) 项目答辩式的任务评价阶段。由学生汇报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及实践技巧等方面的情况,肯定学生好的思维方法和算法思想,同时对其他没有涉及的理论进行补充,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通过设计包含教学要求知识点的学习任务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所划分的4个知识单元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单元教学都适合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单元,强调的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性能指标以及相关的概念和原理,适合于认知性和验证性学习,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加以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教学是合适的。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有关信号与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介质与物理层设备、差错处理技术、HDLC和PPP协议,同时涉及计算机通信网部分的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环形网、无线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交换方面的内容。其工程性较强,可实施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网络层和传输层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模型及组网方式、IP/ICMP协议族、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IP多播及移动IP、TCP/UDP协议族以及可靠传输的建立等。同样适用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知识单元,主要包括HTTP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网络管理SNMP、域名解析DNS以及socket应用编程接口和访问控制、网络检测和加密机制等知识。可以通过多个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当所有课程知识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最后通过一个网络项目实例,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不同层次协议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整体性教学案例逆向分析,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每层协议的功能、特性、组成、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而且让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各类协议在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局部知识看到其内部的不同协议和技术核心。

4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很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实施。所以,实践教学在整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验学时分配上,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达到3∶1的比例为宜。同时要在教学体系中设置计算机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周和计算机网络综合课程设计以及3周以上的逆向工程案例教学,整个课程的学习应当在一个学年内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在分析课程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和优化。在内容设置上,要减少和改造验证性实验,调整并充实综合性实验,突出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的数目和质量。建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由注重传授基本方法和技能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采用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统一的项目驱动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应当包含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适合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学生通过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来进行问题求解的实验类型。开设这类实验是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内容安排上,要把握住综合性、探索性的原则。综合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和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小型项目设计实施的工程实验类型。它是指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自主查阅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的实验[5]。设计性实验的本质就是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策略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选定题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拟定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总结和论证、完成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和信息安全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对学生要求更高的实验类型,它不仅涉及计算机网络一门课程的知识,而且涉及更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适合于部分优秀学生采取开放性实验申请的方式,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性实验的本质就是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

5结语

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在分析课程3个层次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提出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基于构建主义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知识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分析、实施和评价,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知识单元的任务构建、执行和评价,规范地设计知识任务和实验项目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我们将针对知识任务的规范化模板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9-232.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4.

[3] 郑宏珍,张华. 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J]. 现代计算机,2011(1):82-84.

[4] 张谦,李春燕,付志红,等. 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26-28.

[5] 姜琳,王学水,李培森. 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J].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1):97-100.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Network Based on Project Task Driving

GUO Yinzhang, ZHAO Junzhong

篇3

前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内广泛应用,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进行了解,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基础素质。因此,高校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教师与教材一直都是教学体系内核心,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教师对电子教案过于依赖,就会造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沟通有限,学生也就无法自主进行学习沟通,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同

由于受到地区及生长背景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学生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偏远地区与城市内的学生相比较,能够接触计算机的次数较少,部分学生甚至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之间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构造并不了解。但是城市内的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术已经初步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为老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造成较大难度。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1]。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2.1普及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逐渐普及过程中,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仅能够有效填补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有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眼神。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多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服务,方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同时学生还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实践,选择适合自身应用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答题模式,例如网上测试、网上答题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交流之后,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2]。

2.2采用分级教学的形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学生所存在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情况,高校可以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就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情况进行了解,在保证学生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能够采取分级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之后,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进行讲解,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知识的了解,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

其次,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初步性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层次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讲解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开展网络视频教学,有效缩短教学时间,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

2.3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重视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及计算机网络学科特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进行a充。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要是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视情况,学生也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计算机网络教学最新成果讲解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有效对网络知识及技术及时了解[3]。

三、结论

简而言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计算机网络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参 考 文 献

篇4

1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校留给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课时并不是很多,而课本的学习内容又非常多,也就造成了学习内容与课时不相匹配的矛盾,因此老师对于教学内容多会挑一些重点的进行讲解学习,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只是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的一小部分知识,对于提升计算机基础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尽量符合现实应用,为学生在以后的求职工作中打下基础。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成绩缺乏硬性要求,对于计算网络基础课程合格的标准过低,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产生这门课程不重要,不需要学好的想法。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从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关注是十分重要的。

1.2教学资源不足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而这一方面的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网络,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水平。而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缺乏重视,对于计算机资源的配备也有所欠缺,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却过于生疏。有些高校由于经费欠缺,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讲课和老师演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改变,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1.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高校教师队伍紧张,有些课程的学习就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学。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基本操作,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如果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学,学生就会对知识的学习感到难理解,也会缺少专业的认知,还可能误导学生以后的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也会忽略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带来影响,也会慢慢磨灭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

2.1教材内容的改革

高校计算机网络内容应注意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应符合时代进步的特性,增强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可以灵活的运用,老师的重点在于关注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真正扎实的掌握学习内容。然而对于教学理论的学习老师不能太过偏重,更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理论化的学习老师可以减少一定的课时安排。教材的内容要注意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为学生提供新式的教材课本,让学生的学习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增强自己对知识的学习,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5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充分考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与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关系,那么计算机网络课程就应该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的这一基本要求之上,针对软件技术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和网络操作系统知识设置相应内容,以够用为原则,砍去软件技术专业不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其他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第二,是局域网技术;第三,是网络操作系统。由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都需要计算机网络知识,因此,《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课是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的基础专业课开设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1.2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除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还应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调综合实训和工学结合,内容更具体、更细致。据此,把课程体系中的三部分内容作了细化:第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应涵盖以下内容:计算机网路基础、广域网组网技术基础、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基础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第二,局域网技术应涵盖以下内容:TCP-IP协议、子网规划、局域网实用组网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及应用技术;第三,是主流网络操作系统。既包括适度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比较详细的网络技术指导,特别是软件技术中需要用到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1.3优化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三明治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使课堂互动,实践教学采用合作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第一个部分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各种案例传达给学生,使原本枯燥呆板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很快地理解,实践教学主要向学生提供相似案例情境,让他们模仿之前的案例自己去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这部分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自己组织知识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授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知识点过于分散,而应注意组织一个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几个知识点一起教授,协议、技术部分和组网部分相交融,告诉学生协议这样设置时与之匹配的组网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认清协议的重要性和作用,再通过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应该组什么样的网、采用什么协议和网络设备,最后在实验室给出相似的案例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动手组网设置协议等。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授网络操作系统与一般的操作系统的区别,在实践的时候也应侧重操作网络设置和网络管理的部分的实践。

1.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充分发挥考核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引导功能、检测鉴定和评价功能,考核要能够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考核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也要重视动手能力的检验,既要注重形成性考核也要重视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出勤、作业、实训表现和实训报告占10%,平时实操测试占20%;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6-01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分析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工具,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支柱。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通常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计算机网站专业、数据处理专业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等教学内容。

二、项目教学法分析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具体项目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指导,项目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要进行资料的收集,获取有效知识,进行完成项目的方案的设计,并最终完成项目。在这一学习方法中,学生通过项目的具体操练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理论。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学法的转变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学法,传统的学法是以学生被动的听为主,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实践学习也主要以听为主,即使有实践部分也十分的零散,一个一个小操作,不能整体上培养学生对于具体工作任务的操作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获取理论知识,并以具体项目为依托进行实践性操作,通过具体工作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符合知识构建原理,符合认知规律,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教法的转变

所谓教无定法,教学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进行了讲授这样的过程算是讲,例如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多,即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教的不是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自主学习参与实践的技能,在这一教的过程中,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掌握应会的知识同时还学会了学习方法。

(3)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就局限于这节课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往往忽略素质目标。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往往比掌握一个知识或技能更为重要。在项目教学法中,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多方面受益,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1.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中即有理论基础又应当有实践操作,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体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在此,我们明确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应用等三个基本模块,其中,局域网技术重点介绍以太网技术和交换与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模块重点介绍TCP/IP体系结构中个协议的工作原理,网络应用模块重点介绍电子邮件系统、客户-服务器编程、DNS、WWW技术等,在三个模块的基础上适当介绍Internet 接入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使整个理论体系完整,合理。

(2)实践教学内容

精选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为:熟悉网络的架构,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为: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测试、排错技术,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测试技术,子网划分的技术、路由器的配置技术等;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为: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维护技能;第四阶段的教学目标为:掌握网络的应用技术,包括:DNS的配置、客户-服务器的编程技术、WEB站点的配置技术等;第五阶段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及维护的基本方法。

2.选取并改造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重要载体就是项目。因此,在教学之前首先要选取项目。项目最好是真实性项目,但也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情况进行恰当的改造,将其改造成学习性工作项目。在此,介绍项目选取的原则:

(1)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在项目选取时,要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以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2)适用性

项目选取不能贪大,若太大,则难度也高,学生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部分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很压抑。但是太小,是不能体现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也不适合项目教学。

(3)真实性

项目选取要尽量真实,比如某某公司的局域网配置等,项目真实且有具体依托,而不能是完全无所依,完全虚拟的。真实的项目,会有真实的问题,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行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某某寝室网络配置、某某公司局域网的组网、某某学校网络的应用为主线,可以具体安排多个实验,课时通常在30课时以上,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归档。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料,以方便学生获取信息。

四、小结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后,不仅课堂上学生参与性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快,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李英春;忻志海,“项目教学”的试点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0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703-02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CHENG Kun-shan, LI Guang-zhi

(Hefei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blems, and then from the team-building, the build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ve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idea of quality course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s; quality curriculum building; teaching mode

1 现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多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存在着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

另外,从计算机网络的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在这段时间里,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在教材内容出现,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1.2 教学模式不合理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综合应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需要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教学与市场的密切联系。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1.3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 随意性大,形式松散,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2) 缺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 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3)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2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2 教学内容建设

不是随便复制一些教案就行,教学内容必须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专业和班级,除了保证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外,还要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懂、建、管、用”的原则。 教学内容还必须反映出当前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态度都应该在教案和辅导资料中体现。因为各专业特点的差异和学生能力的不同,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适用于通信类、电子类等对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的专业,讲授内容以Internet为线索,自顶向下系统讲述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协议的原理。重点在于理解协议的概念、应用和编制简单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部署、配置与应用。该课程侧重于网络内部原理、协议的学习,为学生向研究型学习方式发展打下基础。

2)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适用于理工类非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络、网络互联及建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因特网的重要协议和网络设备,另外对于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也做了讲述。

3)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适用于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等专业,授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传输介质与体系结构、因特网的体系结构、因特网接入问题概述、万维网基本概念、浏览器的功能、万维网的搜索技巧、浏览器的设置和维护、电子邮件客户端的应用、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FTP服务器端及客户端及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初步等。 考虑到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追求新知识、新技术。

4) 计算机网络: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授课内容主要以五层结构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如用PowerPoint等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等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2) 类比教学方法。用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类比,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互动讨论式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4) 推演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步推进。例如:网络可靠性、网络安全: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原理,而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5) 课内外结合式教学。教师布置若干题目,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并按要求写出报告。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4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1) 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许多高校没有独立的、综合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落后(只有几台交换机、路由器等),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2) 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对每一部分实验要有明确的要求,对每一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都要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得到体现。3) 加强实验内容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的设计应从实验室实际出发,围绕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从基本技能训练、中级技能训练、高级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出发,包括网络组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应用系统的配置与安装、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的安装与配置等方面的实验项目。逐步推进综合性试验与创新型试验开出的比率。

2.5 教材建设

专业课教材采用“选”与“编”相结合的方式。“选”的原则是采用那些适合相应专业需要,体现本专业特色的统编教材; 辅助编写了本课程讲义。 “编”的原则是要求在内容上应突出应用性和先进性、实用性。本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本院网络课程组的自编实训教材,及自编的实训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教材,每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实训内容进行调整。

3 继续建设精品课程的思考

精品课程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精品课程的确立只能说明在过去和目前取得的成绩,不能代表今后,况且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长期建设思路包括:

1)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快速发展之特点。为此,必须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2) 不断构建和完善具有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对培养目标的概念设计,教学过程和实践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 因此,探索适合实际需求的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3) 不断构建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形成一个科学的、闭环的课程建设系统。

参考文献:

[1] 仲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7(1):89-91.

篇8

关键词: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在计算机硬件性能飞速提高和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成为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基础必修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校的硬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合适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抽象、空洞的理论课。我校针对《计算机网格》这门课开展了教研教改,对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展开深入研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增强了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的

目前,《计算机网络》在各个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有些学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门课涉及到的职业岗位多,专业知识广。我校对行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由学校副校长牵头,组织校办公室、招生就业办、教务科和学生科等多个科室到广东、深圳、长沙等地的公司了解岗位的定位与需求,确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要培养的能力与素养。具体来说,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组建网络的能力;(2)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3)网络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4)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5)中小型网络的管理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后,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重点是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说,分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网络: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3)使用和管理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Win2003及Win2008服务器的配置方法;(5)网络工程:掌握网络工程方面的布线、测试等过程。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课的内容以实训课的训练项目为目的。下面我从理论课和实训课两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理论课1.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2.比喻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以分层、协议、路由为主,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学得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渐渐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训课1.项目作业法即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学生宿舍互连上网,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施实现。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基本的职业素养。2.成立计算机与网络维修小组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宿舍网所管辖楼层的维护和信息服务平台的维护工作,协助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共同维护网络,帮助同学解决网络故障,保持网络畅通,通信服务正常,建设一个稳定运行的校园网络环境。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考核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强调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实行多方位考核,重点在实训方面的考核,如对等网络实验、局域网络扩展实验、VLAN网络实验、路由器的配置初步、广域网络配置实验、计算机网络的路由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按实验内容分步计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认证考试,如网络管理员、助理网络管理师等。网络管理员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学生在参与考证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最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在结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培养出适应网络工程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篇9

(1)由于学生专业门类多,范围广,给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也不一致,同时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产生了困难。

(2)教材内容滞后,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从前期的教学经验来看,初学者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教材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空洞、难以理解。这样,初学者在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后,理论上没有真正理解,又没有与每层协议相对应的实验,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容易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差别,没有针对性的结合他们自己的专业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往往也仅是黑板的代替品。在教学方法上也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不同专业要有所区别

目前很多专业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经管等,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有所区别。当然主干内动大体上是要一致的,这里讲的要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最后计算机网络应用这部分内容上。例如,对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在网络与弱点布线、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等方面要结合起来;对于机械专业的同学,就要将计算机网络与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网络化控制结合起来;对于经管的同学,就要解决经管的同学平时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网站制作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后续毕业设计和工作中遇到的跟网络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要循序渐进

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从应用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来。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种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尽相同,选用一本教材以后,不意味着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讲,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把知识按链条式一环紧扣一环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有条理地讲清楚。不能讲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就直接将数据通信的知识,虽然说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但是对于非计算专业的同学而言,数据通信的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很快会对计算机网络失去兴趣。所以以我个人经验而言,我第一次课用来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修知识,虽然有些专业的同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里也学到过,但是很多同学反映内容不深刻,那些知识同学们用了电脑自己也知道。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很多同学不知道的知识,如很多同学在选配电脑时会有很多误区,认为CPU核心越多越好、主频越快越好;内存容量越大越好;显卡显存越大显卡就越强;笔记本电脑如何选购和维护等,这些问题几乎和所有的同学都有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首先解决同学们平时电脑使用和选购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后面的课程应该把网络操作系统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讲解,在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同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平时电脑使用中的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和备份、一键还原、电脑开机慢、病毒防护、数据恢复等,解决学生电脑使用中软件方面的问题。在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之后再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其他理论内容,当然讲解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课是必不可缺的。实验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实验课的教学应重视以下内容。

第一,重视网络实验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在做物理层实验时,需要用到各类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在做网络层实验时,需要各种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第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结合实际教学,合理设计和安排实验内容,既要有原理型实验又要有应用型实验。

4.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制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收集、综合和吸收《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充实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组织编写《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计算机网络案例库》以及《计算机网络大作业题库》。资料库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时地更新内容,使其适合本课程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听的认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即在介绍OSI/RM时从网络的最底层物理层一直讲到最高层应用层,依次介绍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相关技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的把握,但是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通信学和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对于底层相关技术的学习比较吃力,从底层开始介绍的话容易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初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现代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即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络典型应用实例来阐述网络每层协议之间的交互以及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得学生关注所需要的网络服务,进而学习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上的把握。

5.师资队伍的建设

(1)组织课程小组,同时邀请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定期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科研、教研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沟通,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目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的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高校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且理论性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课时,为充分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技术的实际增长,使得学生在以后的操作中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有鉴于此, 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时,需要慎重考虑该课程的现实意义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为社会造就所需的专门人才。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特点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特别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它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和 internet应用等基础知识。前导课程有计算机操作基础,后续课程有局域网构建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综合布线工程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增强对网略技术的了解,熟悉网络应用技巧,及时学习新的网络技术, 使学生达到具有独立设计、组装、调试维护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施工员、综合布线员、网络工程师等工作岗位。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这门课程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比较多,并且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课程中的专业技术学习时也不容易掌握,往往需要实际的操作,才能有所进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断增加,任务越来越繁重,加之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使得学生的课业繁重,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二、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看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就业市场上对专门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鉴于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实际能力问题,这几年却出现了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情况。许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学完了这门课程后仅知部分支离破碎的知识层面和简单的OSI七层模型,无法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体系和结构,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比如: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达标,但是实际的动手操作技术却仍落后;有的学生仅仅具备理论上的知识,未进行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还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方面尚有欠缺,无法操作工作中的相关软件。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因此在今后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变。

三、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上

很多院校受制于硬件设备或师资力量,都偏重于理论,上机实践课程偏少,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如制作网线、接水晶头、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简单配置等等,这样的实验内容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实际网络组建能力,在网络遇到故障时无法及时解决。在老师课堂讲授后,学生无法进行学习和测验。这样就偏离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 未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二)教学方法上

当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课堂集中讲授和实验室实际操纵两类课程,一般是第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书本知识,下一堂课学生在实验室中实际操作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将教学彻底的割裂成了理论和实践两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时,会遇到很对的专业术语,以及难理解的相关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课堂上常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的现象;而在实验室里,学生则经常需要再利用时间去回顾上节课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需要厘清复杂的概念问题,同时教师的实验操作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操作过程,学生听不懂时,经常会弃而不学,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未得到切实的提高,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实现。

(三)考核方式上

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考核方式还比较落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成果的评估人仍然沿用考试的方式,尤其是笔试,考理论性知识的内容较多,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巧的实绩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也会出现偏离现象,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重点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的甚至完全不仅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同时这种评估方式,使得计算机教育的实际的目的完全偏离了预定的目标,所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未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使得专业人才不足,抹杀了专业的特点,没有与社会市场进行充分的接轨。

篇11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教学方法,探讨了网络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研究,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教学环境构建进行介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实验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分析。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目前

计算机网络教学比较偏重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抽象,网络理论和网络实验的深入研究都需要消耗个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发展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因而很多教师只是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有较成熟的认识。并且常见理论课教师对实验部分不够重视,相当一些学校只是象征性地开展网络实验,实验室小,设备陈旧,软件落后,重理论、轻实践。以至于很多高校毕业生不具备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社会需求的网络实践操作能力。为此,网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势在必行。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不仅要求理论教学内容现代化,对实践性教学内容也要逐步现代化,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措施。

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理论和实验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考核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培养更好的网络动手能力,从而掌握网络的基础理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剥离并不是摆脱理论课的指导,而是强化理论对实验的指导,并找到理论的最终归宿——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网络实践操作能力。

2.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抽象的理论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师为同—人,网络课程也不例外。那么网络教师的备课就会比较复杂,既要讲好理论课程内容,同时又要兼顾实验课程。实行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剥离的教学方式,安排专门的实验课教师,其形式就是使实验课从理论教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评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理论知识,从而加强对其网络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受教材的限制,大多数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例如在讲解物理层的基本理论和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网卡的结构和特点,再亲自动手制作网线,然后在课堂理论教学时使学生了解物理层协议的具体实现。这样在实践指导理论的前提下,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抽象的协议和具体实现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操作性不是很强,但它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没有相应的网络实践为前提,学生是很难对网络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正是一个必需的实践场所。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必须要有完善的设施和完备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实验室建设是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网络实验室应该能让每一个学生面对真实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运行、设计各类网络实验。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体现开放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良好的实践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生在动手安装、配置、调试中锻炼工程应用能力,强化网络工程化的观念。 开放的实验环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对其它课程的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是被动探讨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接受知识的一方,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计算机网络理论课与实验课只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在理论课上,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而上网络实验课时,学生面对的则是电脑和相应的网络实验环境,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理论课教师上课时可以设置疑问,这样在上实验课之前学生脑子里就融入了相关问题的悬念,并在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解决每个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认真操作实验,而且实验气氛特别活跃,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就没有无所事事者,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老师引导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师配备的环节上,应该选拔既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有较强网络实践能力的教师,以便给学生充分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会浪费时间,遇到无法完成的实验部分或错误都可以很快地解决,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网络实践操作的兴趣,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

更重要的是实验项目的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网线制作实验、基本服务器的配置实验,而且还要进行有关协议分析的实验;而非计算机专业只要掌握网线制作、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实验即可。通过不同性质的实验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理解网络、运用网络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协作精神,从而达到网络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篇12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已经能够对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当代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未来在社会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任,其教学效果对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发展并不理想,教学实际效果一般相对较低,所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必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得到了世界性的普及。我国计算机网络普及时间相对较晚,于上世纪90年底正式进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1]。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衍生出两种主要矛盾:其一,社会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与老化陈旧的师资、设备力量之间的矛盾;其二,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高涨与学生厌学情绪之间的主要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高考体制的初步改革,导致一部分学生非专业课程基础较差,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本文主要从教学体系的优化、实验体系的优化以及考核体系的优化三个方面对教学优化路径的探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真正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

(一)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首先,优化课程基本机构,更新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展进程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能够为基本教学目标所服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应该兼顾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以及时展中带来的新兴计算机技术,对陈旧不合理的知识加以淘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取通俗易懂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教材,注意教材内容应该推陈出新,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2]。其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我国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学等,并将这些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的教学演示,对学生的上机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此外,互动式教学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己带笔记本电脑上课,在具体的见解环节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进行实践训练,并将不懂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在增加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教学实验体系进行优化

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对此课程进行讲解时应该在重视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保证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实践探索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次,教师应该对教学实验的设计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不能够受到传统实验性实验的限制,而是应该积极开发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留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热情。

(三)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

传统的计算网络课程机考核对学生的理论成绩过于关注,对实验成绩相对忽视,一般只将实验成绩作为考核的参考。这样的考核体系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学生在此考核体系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偏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课程必须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教师相区分,保证实验教学的完成性。其次,在考核中应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成绩的比例,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的方式还有很多,除本文提出的集中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等,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经济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星星,史国川,吕永强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254-256.

篇13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其他相关专业如电子信息、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基础学科。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网络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1]。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在培养多个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实验内容设计不合理,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实验教学不能起到帮助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的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重复;实验内容固定不变,没有随着网络设备的更新而更新实验内容[2];实验项目没有整体性,实验受实验设备和实验成本的制约,开设的实验有限、学生重复练习的机会少。(2)实验内容与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缺乏关联;缺乏大项目小任务序列实验项目;课程都没有网络实验指导书,学生做实验没有依据;实验报告内容格式由任课老师自行设计;同时缺少学生课后练习的平台;(3)开出的实验项目存在着实验项目设置、复杂度设置由任课教师个人确定,通常存在合理性不强,实用性、创新性不够,基础型、应用型和综合型实验间层次不连贯,对实验所需硬件设备的要求投入大,不能体现先进性,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实验开放性不大等问题。

在继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打破专业、课程界限,构建模块化递进式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整合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加大教学资源建设,革新教学手段,健全考核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其紧迫性。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实验教学为例,对该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从初步的实践情况来看,该教学体系的实施改善了本校的网络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了实验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使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网络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编排层次递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块

1.打破课程界限进行实验项目的重组与整合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梳理了网络技术实验项目。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项目按照实验技能进行分类,建立递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到综合实验项目,再延伸到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网络技术发展前沿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组成序列,实施循序递进训练项目。将计算机网络各门课程,按“计算机网络基础”、“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计算机网络安全”、“实用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实验项目进一步优化整合。以项目式课程三个项目模块“组建宿舍网络”、“组建小型企业网络”、“中型校园网络”为依托,按网络基本实验、网络互联实验、服务器配置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综合实验编排成五个模块;设计覆盖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做实验项目。

2.打破专业界限设计网络实验项目

打破专业界限,兼顾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以及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技能有要求。因此实验项目的设计涵盖多个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用组网技术等多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解决了因不同专业教学要求不同、开设实验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以及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不同所带来的问题。

3.结合模拟软件和虚拟机的创新网络实验项目

创新实验项目,充分挖掘现代技术为教学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工艺、虚拟实验[3]。利用虚拟机和模拟器开设网络互联实验、服务器配置实验及网络安全实验等实验项目。如在一台真实的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主机,在不需要其他联网设备的情况下,虚拟主机之间的连网实现在同一台物理主机中虚拟主机和真机间组建网络、安装防火墙、实现远程访问等网络实验。利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的实验环境[4],对学生理解网络OSI七层模型概念提供便利的实验环境。它不但可以模拟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无线设备、主机等设备,而且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完成网络的设计、建立、配置、排故等网络模拟实验,并通过分析数据包在网络层间的传输情况模拟过程,进行网络原理实验教学。在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技术,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大部分网络实验变得简单易行,学生重复强化训练变为可能。

二、实施递进开放式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针对模块化的实验项目,设计网络实验的教学模式。(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递进训练法。由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指导教师示范演示,指导学生动手训练操作,按指导书进行实验训练,根据模拟软件和虚拟机特点完成设计创新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开发示范演示实验、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内基本技能训练熟练程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学有余力、愿意进行新的实验搭建和探究试验的学生申请在开放实验室完成。全面引进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技术,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2)在课后采用开放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除在实验室完成课内实验教学外,利用装有模拟器的个人电脑进一步作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性实验。在使用模拟软件完成的实验中,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再移植到学校所提供的开放实验室进行真实环境的实验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

三、建立模块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依据模块化递进式教学模式,设计实验项目;确定实验模式,采取实验手段,利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的实验评价,对照实验项目的要求,综合评价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项目、任务的设计和选择原则

在实验项目、任务的设计和选择上,在坚持以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和体现职业岗位能力为原则的大前提下,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内容出现的先后与组网课程教学项目基本保持一致,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实效性,以保证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实验的方式和环境要求,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条件的不同,采用真实环境和模拟环境,物理设备和虚拟设备兼用。(3)充分发挥模拟软件的实时、模拟功能设计知识理解和技能训练实验内容。(4)实验项目设计考虑可扩展性,使学生有探究的空间[5]。

2.模拟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内容

模拟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采取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设计思路,“宽基础”为毕业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强化了专项技能,项目课程可使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中学习知识,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6],如图1所示。

3.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从多方面入手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由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共同编写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教材,根据硬件设备及最新模拟软件进行设计实验项目;保证实验设备完好,保证模拟软件及虚拟机运行顺畅;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及模拟实验课件的建设,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可进行模拟实验;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实验教师队伍。狠抓实验教学规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定期对照课程教学计划、实验课计划安排表、实验教学记录、实验教学进度、学生实验报告、阶段综合实验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总结、反馈。实验教学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成功率、完成时间、实验的理解及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打分。为实现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目的,制定过程考核方案。基本评价指标有两项: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评价体系包括组内成员互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7]。

四、结 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跟踪网络技术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前沿。以构建学生的必备基本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层次递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递进训练,建立与新的教学体系相适应的灵活、开放、创新教学模式,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推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场景实验的结合,建立基于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方式,可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阳,尚鹏.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2):115-116.

[2] 李丽.网络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8):170.

[3] 徐挺,裴亚萍.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0,(6):11.

[4] 谭方勇,张燕,李金祥.基于虚拟仿真软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J].计算机时代,2011,(11):51-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