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1:49: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双减政策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双减实施后,家长不能再当“甩手掌柜”。
每一位家长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政策如何,无论贫富差异,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双减以后,校内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我们常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越是“双减”,家长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坚持“四不减”,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01 “双减”,不减父母的担当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
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
1.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不减父母的责任。
双减以后,孩子之间会拉开更大差距,未来教育也会为社会分层。
家长真的要成长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
2. 父母的责任不能减。
育儿,挣再多的钱,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的投入。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这对父母是极大的考验,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3. 父母的教育要全面。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等。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02“双减”,不减习惯的培养
教育回归学校后,孩子拼得就是在家和在学校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指望老师的灌输。
习惯的养成,最重要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言传身教的力量。
1. 孩子优秀与否取决于习惯。
陶行知说过:“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古往今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由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之所以失败,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
一个自律、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他的未来不会差。
2. 减负增效从培养习惯开始。
双减后,孩子没了补课,少了作业,多了自主时间。
不想孩子荒废学业,就要抓住这一“空档期”,着重给孩子培养习惯。
减负的最优方式就是培养习惯,在好习惯的帮助下,即使没有“外力”帮助,孩子也能不断进步。
3. 家庭教育重点是培养习惯。
小学阶段,父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觉学习、专注做事、学会坚持、做事有计划、学习有方法、注重时间观念等习惯。
从小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情。
03“双减”,不减陪伴的质量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父母付出了多少,孩子就会反馈多少。
双减后,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对790个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孩子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当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会得到飞速增长。 相反,没耐心顾及孩子学习和心理培养的父母,更容易产生亲子矛盾。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的安全感所在。 在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下,孩子更能够自信地探索未知,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1. 给孩子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唠叨,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理解。
成长阶段的孩子,每每遇到难关与险阻,都希望有父母在身旁扶一把。
2. 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父母早期的陪伴与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
“双减”后时代,更需要给孩子高质量陪伴,让陪伴变得更有针对性。
3. 给孩子正面的示范。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三观形成、习惯养成、品行修炼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和正确引导。
父母好的示范,就是摆在孩子面前最直观的教科书,家庭生活的每一点滴都是教育。
04“双减”,不减家校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开老师。 “双减”之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1. 请善待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请理解与善待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他们不辞劳苦地鞭策学生,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难以估量,他们值得我们的理解与尊重。
2. 请尽力配合好老师的工作。
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支持学校的工作。
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3. 请担负起家校共育的责任。
所谓“双减”,即: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到:
1. 对作业精选、分层:课堂效率,精心设计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先做大量习题,并对习题进行筛选,避免题型重复和超纲过难题目,并附上a,b,c三个等第,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在布置作业时可进行分层作业。这对老师布置作业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不能再搞以往的题海战术。
2. 严格控制作业量:年级统筹管理,坚持当天没上课的科目不布置作业。不得布置重复罚抄等机械作业。作业的量要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多通过课堂流程性检测的方式巩固知识点。
3. 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利用在校课后服务时间对后进生适当进行作业辅导,及时给予鼓励。丰富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疲劳情绪。比如:制作手抄报、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模型、做调查报告等。
4. 增强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完善作业评价和反馈机制。凡是布置了作业就应该要批改,有批改就应该有评价,有评价就应该有反馈,有反馈应该有改进。
5. 提倡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双减政策之下,教师不能再耽误学生太多时间去进行课外辅导,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要进行自我提升,课后学习小组就是一个不错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分组在家或是其它安静场所进行小组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6. 完善学生活动: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可以提出社会实践的研学方案,由各年级来执行。班级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制定的计划,结合班级自身特色设计一些文化活动,达到提升学生的目的。
7. 做好家校联动工作:鼓励和提倡家长带领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以家庭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家庭为单位,还可以让家委会来组织实施。
二、两增:
对“两增”措施的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课程优势:深入贯彻沐德优质课堂的先进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
2.坚决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统一认识,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完成突破并进行检测巩固,争取不把任务拖到课后(是否合理布置作业可作为学生评价教师的一项指标)。
3.对于作业要认真批改:收集学情,并错误集中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能让学生从中最大限度的汲取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做的作业都有意义。找范例抓典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4.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好,拓展学生的视野。
xx小学缪华良校长的讲座令我感受颇多。缪校长在介绍凤凰小学的“校本化实践的三项行动中”中提到“有所不为,做好五个‘无’”。“双减”下的作业设计确实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沙龙交流中,各位教育专家碰撞智慧火花。特别是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与落实的探讨,为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阐明了方法。浙江省教研室喻伯军老师总结了八个字:“精选、先做、全批、返回”,高度凝练,醍醐灌顶。如何击破这八个字,如何落实这八个字,我想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主题式作业,实现学科整合
主题式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这类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融通学科,使语文外延得以充分展开,构建大语文。如学习了《燕子》一课,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画出来,并用简短文字说明,或根据内容制作小燕子。美术课上老师进行评价,讲解,修改作品,实现语文与美术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式作业,实现知识内化
实践式作业的设置要激发学内化课本知识的作业,学会把语言内化为技能。如学习了《守株待兔》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这样的作业训练了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挑战。
三、分层式作业,实现各取所需
作业的设置的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加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级的作业。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基础性作业(侧重字词句等基础性知识训练的习题),能力性作业(侧重于段落、篇章和习作等练习题),拓展性作业(侧重于读写结合,内容拓展性习题),三种作业自助餐供学生选择,使不同学力的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学有所获。
四、趣味式作业,实现学而不厌
单调的学习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并会心生厌倦。因此作业的设置也应贯彻愉快教学原则,增强趣味性。如在学习了“田”、“地”“雪”字之后,布置学生猜谜语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一石二鸟。
思想引领行动,行动践行思想,聚焦“双减”,深化课改,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赋能。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 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 “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双减教师心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教育双减教师心得,请大家多多关注“蜗牛文摘”。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减负提质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提质,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才能有效的提质减负。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教师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双减工作落实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多了,首先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支配时间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好学生休息时间的引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循序渐进。
双减政策落地后,补习机构与在职教师都受到了影响
其实“双减政策”落地后,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开展了学科类补习的校外培训机构。
而对于学科内容进行限制后,小的补课机构遇到了无法走出的“寒冬”,不少小企业都倒闭了,像市面上一些大型的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开展素质教育业务。
但是素质教育终究不是刚需,这个市场有多大、发展是否有潜力谁也无从得知,各个转型的机构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除此之外,受到的影响的还有在职的教师。以前很多学生依托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科的补习,现在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校内,对于学校内任职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首先,对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设定了一定的作业量、完成作业时长的限制,还对作业的批改也进行了规范;
其次,重点班、“火箭班”这类班级也不允许设立,考试的次数也要降低等等,这一系列的规定让校方和老师要调整原来的教学模式,不少老师表示一时有点难以适应。
不过政策落地以后,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在校内学的知识,不足以让成绩得到很快提升,于是部分地区教育部了相关的规定。
江都区教育部一项通知,允许在职教师开启“补课模式”
扬州市江都区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表示允许在职教师进行补课。
但与此同时,面对家长和老师们的询问,教育部对此也做出了回复,表示:教师确实可以尝试给学生补课,但前提是得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一】:要求是无偿进行的补课服务
以往确实存在一些教师私下里给学生补课,进行盈利的情况,后来教育事业不断完善,针对这种现象,对部分违规教师进行可大力的处罚,所以偷偷补课的现象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而此次江都区教育部允许在职教师补课的首要前提就是“无偿”,旨在打造纯净的教育环境,不让盈利破坏师生关系。
【条件二】:需要提前报备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教师为学生补课的规范性,教师从事补课活动需要提前到有关单位及部门进行报备,便于上级部门对教师补课活动的监督,也是为了规范补课的行为,避免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条件三】:人数需要少于5人
最后,还对于补课的学生人数有相应的规定,每次补课的学生人数最多可以有5人,这也是为了保证达到补课效果,让学生们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教师虽然可以开启“补课模式”了,但不少人都表示“被劝退”
虽然之前一直被诟病的“教师补课”现在变为合理的了,但不少网友表示担忧:别说是满足三个条件才能补课,单单一个“无偿补课”就让很多老师打消补课念头了。
以前老师私下补课泛滥,在校外开展补课的老师们几乎都是“金钱驱动”,此项规定下发后,原先热衷于有偿家教的老师,抵触情绪非常大,甚至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常规工作中,教学变得更懒散了,责任心更弱了。
还有的网友认为:老师也只是一份职业,褪去职业光环后的教师只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打工人”,让老师们去无偿补课,实在是有些难为老师们了。
而笔者认为,网友们的担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教师补课”这条路上,还需要再次探索出一个合理的方式,平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点,均衡发展才能将此件事推动下去。
另外,家长也要正确认识补习这件事,不能将其视为“救命稻草”,一个劲地抓着不放手。
“补习”只能作为外动力,想要孩子成绩逐步提高还得激活“内动力”才行
县上出台《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和相关文件后,我局认真组织系统内干部、职工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生态县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特别是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与生态县建设息息相关,企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增强了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有关环保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决定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我局将环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组,年初将环保目标任务落实、分解到相关企业,并专题开会布置,半年进行督查,年终实行考核。我县正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建设经济强县、现代新城、幸福县三大目标,在做强、做实、做大现有工业企业同时,积极引进资金,大力推进拉法基二期、冠能特种材料、宏能芙蓉煤矿扩能技改、双三异地技改、欧冠陶瓷、速凝剂异地技改等重点项目进度。在指导、协调企业发展、项目推进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在抓生产同时注重环保治理,实现达标排放,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开展对用能企业的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规范企业的排放行为。并对县委、县政府有关环保工作重大决策认真贯彻执行,会同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关闭、淘汰了落后产能企业。
三、制定落实《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具体措施,在系统内分解生态县建设任务,将生态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工作,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府办发〔〕29号)有关精神,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生态县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系统内的生态县建设有关工作,并将我局承担的生态县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相关股室和企业。
四、督促全县工业企业贯彻落实环保政策。督促和指导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做好“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的宏观指导
我局在抓工业经济发展同时,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积极督促工业企业在抓生产经营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投入节能技改,减少污染物排放,规范企业的排放行为,使国家环保政策落到实处,做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煤矿硫铁矿采掘、化工、冶炼铸造、建材、发电、食品加工等行业,综合利用废弃的硫酸渣、磷石膏、煤矸石、冶炼尾渣、水泥余热,煤矿瓦斯等。通过资源综合利用2012年直接创造产值132208万元,实现利税5155万元。
五、严把技改项目备案关,确保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我局在对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备案时,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目录确认的鼓励发展项目备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备案。对准予备案的项目也要求企业做必要的环境评价,确保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
六、督促全县企业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任务和污染减排任务(双三关闭老线、金园食品废水治理任务)
我局积极督促全县企业完成市县的减排、治污任务,督促了双三公司关闭了老生产线,拆迁工作基本完成;金园公司已完成治理废水工作,两项环保治理工作已通过县环保局验收。
七、督促煤炭经营企业完成煤炭储存场建设的环评审批工作
抓好煤炭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工作认真督促煤炭经营企业开展煤炭储存场建设的环评审批工作,大多数煤炭企业储煤场已在县环保局做了环评。在平时开展了煤炭经营企业煤炭储煤场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工作。
八、完成“创模”、“城考”目标考核任务
我局在县环保局统一组织下认真开展了“创模”、“城考”资料的收集、编写,及时完成了承担的工作目标考核任务。
九、协同做好全县、电力、钢铁、水泥等五大行业全口径统计工作。
我行检查组对县水泥厂、醋酸纤维厂及县水泥厂三个企业的废水废气减排情况、中控系统建设和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就相关的参数进行了认真询查和调研。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以下一些问题:(1)dcs控制系统不稳定,相关参数过少;(2)数据传输系统不完善,停止喷氨后,中控数据无明显变化;(3)喷氨量过大,造成反应不完全,有氨渗漏的可能;(4)手动喷氨,不能自动控制;(5)氨罐周围防漏槽过低,存在安全隐患;(6)废水治理工程不完善,有明显难闻气味;(7)危险废物堆放不规范,风险意识有待加强;(8)废水废气处理的相关台账和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二、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县“在总体战略布局中率先建成中等城市,先于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先”目标总体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总量减排工作,县主要领导多次专题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县政府将其作为我县实现产业梦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
按照2014年减排计划,我们列出40个减排项目,其中cod、nh3-n减排项目31个,so2、nox减排项目9个。全县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县化学需氧量(cod)减排量1498.38吨,氨氮(nh3-n)减排量63.04吨,二氧化硫(so2)减排量8045.62吨,氮氧化物(nox)减排量2703.86吨。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推进顺利,为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减排项目完成情况
1.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截至目前,县城污水处理厂上半年共处理生活污水306.5万吨,日均处理1.7万吨,cod减排量513.66吨,nh3-n减排量52.11吨,所有出水均稳定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处理率,是我县总量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及改造,对河东及河西片区街道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接入城市污水主管网,目前部分工程已经结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泉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前期工作,已开工建设。
2.脱硫脱硝效率得到提升。县发电有限公司1#、2#机组2014年上半年综合脱硫效率达到95%,较2013年脱硫效率提升了10%,1#、2#机组2014年上半年综合脱硝效率为75%,较2013年提升了5.5%。
3.重点企业脱硝设施建设情况。双马水泥制造有限公司2*2500吨/日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工程与华福双三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线干法水泥)4000吨/日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工程已投入正常运行,综合脱硝效率达到45%以上。
4.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减排情况。关闭辖区煤矿13家,实现结构减排,同时将军水泥有限公司、省县金山水泥有限公司也完成关闭工作,川南特种水泥和县天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关停工作正在推进,力争实现结构减排。
5.废水治理减排项目进展情况。市级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企业集团杉木树矿业有限公司矿井废水20000吨治理二期工程已进入设计阶段。
完成县臣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科利养殖场、县上罗星光养殖小区、县镇家庭牧场、县家庭农场、养猪场、县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县新建养殖场、县兴牧养殖专业合作社9家畜禽养殖企业的综合污染治理工作,目前推进正常。
6.开展机动车贴标工作,实现氮氧化物减排。我县在交警大队服务大厅设置了环保贴标窗口,对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车辆实施贴绿标,今年截止目前共贴绿标车辆511台。
三、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污染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标本兼治,高起点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我县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步的位置,狠抓节能减排和环保专项治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指导全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污染减排工作。县委、县政府将污染减排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将减排指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全县各部门、镇(乡)和企业,并由县长与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污染减排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考核内容,实行绩效考核,形成了在县委、县政府组织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各部门紧密配合、团结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转变增长方式,从源头上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充分发挥其“控制匣”“调节器”和“杀手锏”的作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不合理或不能满足环境要求的建设项目依法予以否决,避免了可能存在的重大环境隐患和污染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积极实施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不断促进污染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打造县绿色gdp。
(三)坚持多管齐下,大力实施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减排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实施,增加县城污水收集率,三峡库区泉污水处理厂项目进展顺利,新建生态模式乡镇污水处理站3个。二是大力实施了电力和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的重点企业,我们派驻专班,督促其实施脱硫、脱硝工程。三是开展重点河流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河流水质状况。实施“清河道淤泥、清沿岸违章建筑、清两岸垃圾”的行动,有效改善河道水质,使南广河、河和清溪河保持清彻、洁净的水质。四是大力实施城市清洁空气工程。今年以来,县政府将“城市清洁空气工程”作为为民办理的实事之一,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全县燃煤锅炉进行全面整治,城市气化率达到99%以上。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提高汽车通行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加强对建筑扬尘的管理。实施矿山开采和运输粉尘治理,采用先进开采方式减少爆破扬尘和采用遮蓬运行减少飘散扬尘。特别是通过对县城周边石粉厂、石灰厂等产生扬尘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城区空气质量大大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努力,我县污染减排的压力依然存在,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减排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我县“十二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新增量很大,污染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二是“十二五”我县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大的重点减排项目相对较少,同时国家、省对于减排项目削减量的核定也越来越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县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难度。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污染减排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还不能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为确保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下一步,县政府将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重点减排项目的督办和通报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全县各级将切实加强对污染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抓落实。县委、政府督查目标办、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重点减排项目的督办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减排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县环委会将及时进行通报并加强督促整改。
__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污染减排是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倒逼杠杆。“十一五”前两年由于多种原因,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未完成两项污染减排任务的市,欠账居全省之最,省环保局对推进__减排工作高度重视。针对__减排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将污染减排工作作为加强环境保护的“牛鼻子”来抓,坚持科学治污、铁腕治污,并明确提出了“让达不到节能减排要求的增量项目进不来,让不重视节能减排治理的存量企业立不了足,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而且经常调度减排项目,为完成我市污染减排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加之总量控制目标过低、排放强度居全省之首,污染减排工作任务仍异常艰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压力很大,“十一五”后两年污染减排形势异常严峻。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污染减排工作,工作缺乏连续性,环境统计与总量控制脱节,对上争取和衔接不够,致使环境统计数据失真,总量控制目标过低,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上报基数虚高。20__-20__年我市环境统计数字明显失真。环统显示:cod排放量从20__年的38937吨猛增到20__年的60103吨,净增21166吨;
so2排放量从20__年的23458吨猛增到20__年的39607吨,净增16149吨,两项均不符合环统数据每年相差10%以内的要求。如,根据实测,从20__年到20__年,__石化cod实际排放量年均仅为728.4吨,而20__年环统数字15740吨,为实际排放量21.6倍。
(二)排放强度过大。由于20__年的上报基数虚高,测算得出:工业cod排放强度为52.37吨/亿元gdp,为全省(25.
7吨/亿元gdp)的两倍多,我市城镇人口cod排放强度高居101克/每人每天;so2排放强度为10公斤/吨煤,为全省(6.9公斤/吨煤)之首。由于考核方法是:当年度的cod排放增量,是将排放强度分别乘以当年新增的gdp和人口增长数;
so2排放增量,是将排放强度乘以新增的燃煤量。因此,排放强度越大,增量减排压力越大。
(三)so2总量指标过低。我市so2减排目标是,从20__年39600吨减到20__年22900吨,减排率为42%,是全省平均减排率4%的10倍多,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异常困难。压力更大的是,由于对上争取和衔接不够,20__年省环保局下达给我市20__年so2总量指标仅为2.29万吨,其中1.29万吨分配给电力行业(皖江电力、石化热电),全市非电及生活so2总量控制目标只有1万吨,只占全省1/30。从市政府下达给各县(市)区总量指标可以看出,有的地方只分配到so2总量指标70—80吨,严重困扰项目的申报。
为了完成20__年的减排任务,市环保局领导亲自坐镇,精心部署,在各单位各部门全力支持配合下,举全局之力,强力推进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就全市的减排工作,专题向市人大、市政协、市派进行了汇报,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分别带队对我市的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我局的努力下,大观区政府、市人行、银监分局及各商业银行召开了__减排工作座谈会,并多次向省政府、省环保局有关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向环保部汇报我市污染减排工作的重大举措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客观困难。20__年12月8日至9日,环保部总量司刘炳江副司长一行亲自来我市,对20__年的减排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就20__年的减排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今年,市环保局共安排减排项目99个,其中cod
削减项目37个,so2削减项目62个,减排项目申报数量为全省最多。20__年上半年,__省17个地市中仅有6个城市完成减排任务,__为其中之一。20__年1月9日至10日,环保部专家组来__,对我市20__年的减排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充分肯定了我市20__年的减排任务。20__年,全市cod、so2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下降,首次完成了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二、污染减排工作问题和困难
污染减排工作政策刚性约束越来越强,既有期内目标的总量控制,又有年度任务的严格考核。虽然完成了20__年污染减排任务,但是,我市减排工作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偏差。主要有: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主观认为污染减排
是环保部门的事情。二是由于环保职能部门宣传和汇报不够,多数对国务院批转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个办法的内容没有系统学习研究,没有认识到考核给我市带来的严峻减排形势。三是规避检查的情况比较普遍。从3月下旬国家环保部华东督察中心来我市督查看,一些地方仍然热衷于违规环评,热衷于应付检查,甚至帮助排放不达标的所辖企业逃避检查。有些企业被查出问题后,甚至态度蛮横,对抗执法。在4月1日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就通报了我市个别地方帮助企业胡弄检查组的情况。这些不得不引起高度警觉。
(二)责任落实不力。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十分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朱书记专门在工业振兴大会上,提出了“坚持科学治污、铁腕治污”,“让达不到节能减排要求的增量项目进不来,让不重视节能减排治理的存量企业立不了足”。但是多数地方对如何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尚没有完整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的工作部署。一是缺乏必要的责任落实,有减排指标设定,而无相应的落实到具体企业和工程的跟进措施。二是缺乏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通盘考虑,针对
“十一五”前两年留下的减排欠账,尚未形成补欠的具体推进方案。三是缺乏系统的工作部署。20__年各县(市)区上报减排项目76个,都是环保部门的自行上报,多数地方没有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节能减排工作缺乏具体部署和强有力的落实措施。节能减排作为“四个一票否决”的工作,各县(市)区还没有像抓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那样抓节能减排。
(三)减排措施不硬。严格的考核决定了完成减排任务,必须靠过细的工作、过硬的措施。目前的问题在于:一是工程减排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撑。我市在手的污染治理项目数量过少,缺少资金支撑。8县(市)至今仍无县城污水处理厂,离省政府设定的70%县城有污水处理厂的“十一五”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城东污水处理厂自20__年3月投入试运行以来,由于排污管网不配套(进水的cod浓度低、污泥产生量少、检查用电量、排水口在线监测等),无法办理环保竣工验收,国家总量办在核查中对我市城东污水处理厂20__年的工程减排量不予认定。二是结构减排难以确认。结构减排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权威的破产、关停正式文件及相关停水、断电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相关证明,但由于难以及时取得相关证明,致使一些实际结构减排项目没有得到国家认可。如__华邦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于20__年4月全部停产,但由于相关部门不愿提供证明材料,认定手续不齐全,致使该企业20__年实际形成的cod和so2的削减量,也没有得到认可。三是管理减排难以到位。由于多数企业仍局限于达标排放,在没有政策的激励和制度的强力约束下,企业投入资金推进管理减排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排污设施运转需要成本,加之在线联网监测设施不配套,仍有一些企业存在偷排和漏排行为。
(四)执法环境不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项目准入。新上的项目能否得到环保准入,主要依据和程序是:①产业政策的导向,②区域规划的要求,③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决定属于哪一级审批,④要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的环评(根据监测勘察)形成环评文书,⑤组织专家召开环评会议,⑥是否有总量指标,决定能否进行审批。二是建设验收。主要内容是“三同时”建设,即主体项目与治污设施建设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项目竣工后,①企业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批复后可投入试生产,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②试生产期间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监测,并形成监测验收申请报告;③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三同时”验收,④到监察部门申报排污登记和许可证管理。三是执法监管。主要内容:①日常监管。根据项目准入和建设验收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监管,如环评和环评审批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偷排漏排情况等;②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对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化工、造纸、炼铁、饮水安全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挂牌督办(国家、省、市三级)区域限批、流域限批;③后督察工作。对挂牌督办的企业,区域限批的地区,以及重大环境案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后督察;④案件的查处。
(五)执法力量偏弱。环保执法内容具体、程序严密,不仅对单个违法企业处罚严格,而且影响全市的减排考核结果。由于执法力量偏弱和存在地方护短行为,致使一些企业违法排污、关停措施无法到位,被上级督查后,就会降低我市减排监察系数,考核时就会直接扣减我市的实际削减量,这又加大了减排压力。如查处一次,监察系数就会降到0.8,查处两次,就降到0.5。我局以我市每年cod减排任务6000吨计算,如果查处一次,就要多减排1200吨,这样就要多投入5000—8000万元。
(六)我市已被列入重点监管地区。由于:一是国家、省批转的量大,今年1—3月,就受理上级批转件40多件,全省第一;二是去年专项行动中有88家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20多家实施停产治理,33家企业被省、市挂牌督办;三是城区饮水源整治被挂牌督办(今年底必须完成);四是年初核定,我市去年减排考核全省垫底。仅今年3月以来,国家和省就连续4次到我市检查,迎检工作压力大、成本高。
三、意见与对策
污染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环保工作的核心。针对我市目前面临的污染减排严峻形势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第一,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解决污染减排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实现减排工作的新突破,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十五”末,内蒙古的基本区情是欠发达,经济总量较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集群化发展不够、链条不长。2006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在正确认识自治区区情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奋斗,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一是经济规模取得大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经济内涵取得大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推进,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十一五”全区经济规模和内涵的大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同时,环保工作的大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一五”以来,环保部共审批自治区各类项目环评163个,总投资6120.3亿元;自治区环保厅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506个,总投资74817.3亿元。环保工作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切实强化了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GDP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新增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硫新增78万吨以上,化学需氧量新增12万吨以上,自治区的污染减排工作必须在消化巨额增量的基础上大力削减存量。到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9.41万吨,比2005年的145.6万吨下降4.25%,完成140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10.6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51万吨,比2005年的29.7万吨下降7.46%,完成27.7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09.51%,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对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
污染减排交上满意答卷,环境质量随之明显改善。2010年,内蒙古全区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好,优良天数平均达338天,比2005年平均增加63天,主要污染指标分别比2005年下降15―40%,是全国唯一没有发生酸雨的省区。全区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由“十五”的“中度污染”转变为“轻度污染”,重点监测的40条河流的67个断面中,Ⅲ类以上标准水质断面占65.7%,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二、科学认识的环保发展道路
内蒙古的环保发展既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又是正确认识环保工作规律、顺应时代转变理念方法、勇于探索开辟新道路的必然结果。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是环保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找到这个立足点,就找到了环保工作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紧密衔接的桥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内在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等美好的生活图景。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成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社会;又要在物质上创造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观带来的发展成就,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生态文明是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相对应的概念。首先,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经济发展内涵的认识,不能仅仅以GDP增长单一指标来看待发展,经济发展包含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环境承载三个方面的内涵,应从单纯的GDP考量逐步转变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第二,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拓展对经济发展周期的认识,不能单纯强调短期内的经济规模扩张、造成“有水快流”的不良局面,务必在经济发展上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进而长久保持资源禀赋优势,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困境。第三,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民生内涵的认识,将环境权益作为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纳入各项政策制定当中,不能忽视更不能漠视公众环境权益。
(二)在发展中寻求出路是环保工作的根本方法
5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上找根源。
1、把握发展机遇,环保工作才有出路
这里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环保自身的发展。从第一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不能就环保论环保,而是应该放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待,立足于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以环境保护的成绩来优化经济发展、来改善社会民生,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有为才有位。从第二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期。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国家召开第六次环保大会,总理提出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一系列的重大决策表明,环保工作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必须认识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从而开创环保事业长足发展的有利局面。
2、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提升环保发展能力
环保发展能力的提升,表现为适应时展,提高行政效能,有能力应对当前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破解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环境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的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要将排污费的50%用于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这为环保自身能力跨越式发展开凿了源泉。5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直接投入财政资金17.45亿元,其中能力建设8.85亿元,污染防治资金8.6亿元,自治区环保财政专项资金增加了5倍。
在科技推动环保方面,自治区环保厅5年投入6.2亿元全面提升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能力,彻底改变了“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废渣靠摸、噪声靠听”的落后状况。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新建了监测实验中心,具备了有机、无机等15大类的监测能力,并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评估。2008年4月和2010年9月,自治区环保厅分别启动实施了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总投入1.65亿元,集成物联网、“云计算”、3S空间信息管理、3G移动通讯技术,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区统一的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环保移动办公执法平台,环保监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借助高效能的环保专网,自治区环保厅与各盟市环保局构建了全区统一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环保综合办公平台,建成自治区、盟市两级环保部门13个现代化的监控中心,形成全区环保管理“一张网”的数字化格局。
在人才增强环保方面,全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新增机构118个,101个旗县区全部独立设置了环保局,主要的工业园区也都设置了专门的环保机构,新增各类编制1342个。自治区环保厅机关新增设了环评、总量、人事3个处室,组建了东、西部环保督查中心、评估中心、在线监控中心、固废管理中心、排污权交易中心、环保产业协会7个事业单位,增加各类行政事业编制128个。
(三)抓住总量控制这个环保工作的主线
从“十一五”内蒙古的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来看,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工作对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抓住总量控制这一环,就抓住了环保工作的主线。
环保工作始终是围绕如何处理好“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这三个量就是经济总量、污染总量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经济总量决定污染总量,污染总量决定环境质量。其中,经济总量对污染总量的决定作用,受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等经济质量因素影响;污染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决定作用,受污染分布、环境容量等自然生态因素影响;环境质量反过来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进而对城市经济总量增长起到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关系上来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要从总量控制做起。总量控制与环评审批、污染治理、监测评估密切联系,构成工作循环链条。总量控制提出污染总量的控制目标,通过环评审批来实现总量指标优化分配,通过污染治理来削减已有总量、控制新增总量,通过监测评估来掌握总量控制和环境改善的成效。总量控制越有成效,经济发展就越有空间,环境质量就越发改善。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基本思路,是贯彻总理“三个转变”思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来解决问题。
1、将总量控制提升为政府意志,建立行政考核机制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等21个推进减排的行政规章。为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自治区政府于2006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于2010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盟市也相继成立以盟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为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考核,2007年自治区把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列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节能减排考核权重由2%提高到8%,超过GDP和财政收入7%的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2、将环评审批提升为调控政策,建立优化约束机制
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导向,从单纯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经济调控措施,能有效地调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2006年自治区开展了全国首个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以战略环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出调整。2009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要点的通知》文件,把推进规划环评作为从源头防范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来抓,明确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十要点”。2008年自治区环保厅出台《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六前置、七环节”的规定》文件,从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污染新增量,“六前置”即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审批权限、规划环评要求,是否有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环境监测能力和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等6个条件进行环评前置审查,“七环节”即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握项目选址、项目布局、工业用水源、污水排放去向、生产工艺、环境风险防治,以及环境敏感区、城市建成区和景观区等7个关键环节。2009年自治区环保厅为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环保部门保增长的21条政策措施,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目标,疏堵结合,从而优化经济发展。
3、将污染减排提升为联合行动,建立综合减排机制
污染减排要见实效,必须将工作措施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向依靠环境政策引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将工作机制从过去的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的协同作战。2007年自治区环保厅制定了《关于二氧化硫减排“双五条”化学需氧量减排四条措施的规定》,以加快脱硫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年,面对全区减排指标处于降与升的边缘的现状,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减排的“双12条”政策措施。为加强经济激励,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区二氧化硫排污费从每公斤0.63元调整至1.26元,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由不足0.45元每吨提高到生活污水0.7元每吨、工业污水0.9元每吨。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减排任务分解到自治区15个委办厅局,2008年各级环保部门建立起与发改、统计、水利、城调等部门的减排统计联系会审制度,2009年自治区纪检委、监察厅把各地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情况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决策部署的4个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部门联合,结构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停小火电机组62台152万千瓦,整合煤矿877座淘汰产能170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696万吨,淘汰焦化产能1100万吨,按国家要求淘汰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铁合金和钢铁等落后产能,特别是关停了包钢3台90平方米烧结机,在全国规模最大。
4、针对内蒙古特点在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
一是加强领导,为“创模”提供可靠组织保障。制定了《20__年__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与25个部门单位和乡镇签定了生态建设暨创模责任书。二是突出重点,狠抓
“碧水、蓝天、宁静、整洁、生态”五大工程,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环境质量。以“创模”活动为载体,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一是督促区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步伐;二是以钼业冶炼化工企业烟尘、二氧化硫治理为重点,开展了钼矿企业的治理,逐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三是努力抓好以噪声控制为重点的“宁静”工程。以整顿建筑施工工地、文化娱乐场所、街道两侧营业性高音喇叭噪声扰民问题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噪声整治工作。加强了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管理,对区城范围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带锯加工点和文化娱乐等场所进行了全面巡查。严格落实夜间施工审批制度,限定施工作业时间。三是强化宣传,为“创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和宣传活动,大力开展
“创模”
活动宣传。参与开展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会同甘棠镇、团区委等有关部门在中通广场举行“关爱生态环保、共建和谐__”—
“甘棠杯”摄影大展开幕式暨表彰大会等;在青阳与我区交界处制作大型环保公益宣传牌;在城区北海路、平湖路、太平路街道和各社区,悬挂宣传横标35条,在龙西社区、湾山花园设置了创模宣传栏5期,张贴宣传画200多张,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000多份,举办环保知识讲座2期、环保知识竞赛3期。开展环保宣传月活动。为充分展示我区实施“工业富区、生态立区”所取得的成果,在区宣传部的牵头下,制定了《__区环保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在__日报11月17日专版报道我区环保生态和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区电视台连续报道污染减排工作。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环保、节能、减排”有奖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开展一支黄花清除行动、百名儿童绘画畅环保等活动。四是通过检查督办促进“创模”有序开展。在11月份对全区所有乡镇和区直有关单位的创模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区政府办督办,保证了创模全面推进。
二、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为确保我区减排任务完成,我局对全区工业污染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结合市政府分解的总量控制指标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了分解。制定__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和总量控制指标及重点排污企业cod总量分配方案。
----借助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污染减排。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所有项目环保审批中注重节能减排,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
----借助相关经济政策推进污染减排。一是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提高企业排污成本,促进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二是选好项目,利用好上级的扶持政策,争取省有关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耗、污染减排。20__年争取到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40万元。
----借助核发排污许可证推进污染减排。做好我区的排污总量的核定与分配,在重点工业企业推行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发放试点工作。
----借助环境监测推进污染减排。每月对太平湖水质、地表水及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监测,每季度对城区排污口、重点污染源水质进行监测。
----借助生态建设推进污染减排。申报甘棠镇参加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汤口镇山岔村参加国家级生态村评选。20__年甘棠镇、谭家桥镇、焦村镇获被授予市环境优美乡镇;旅游学校、汤口岗村小学、永丰中心学校被授予市级绿色学校,旅游学校通过了省专家组的省级绿色学校验收。对甘 棠幼儿园、甘棠小学等10所学校进行区级绿色学校验收和命名。
----借助社会舆论监督推进污染减排。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专题宣传。通过电视、政府网站、《__环保》刊物以及宣传活动等宣传,不断提高对污染减排的认识。
20__年__区的cod和so2分别都控制在1437.8吨和212.18吨。完成了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指标任务。
三、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努力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严格环保准入制度,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加大省861和市443项目以及工业园区入园落地项目的监管。20__年我区8个省861项目,除东大门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未落地实施,7个完成环评;19个市443项目,17个完成环评编制并通过环评审批,2个环评正在编制中;18个工业园区项目全部完成环评审批。
在环评办理的中我局积极为项目单位做好服务,对一些重点项目加大跑省跑市力度,帮助企业联系环评编制单位,利用黄金周和周末时间邀请到省市专家组织开展了评审。工作中充分发挥“四通”精神,在不违反国家政策下,充分运用变通手段,确保我区重点项目郭村钒矿、工业园区、垃圾处理场、兴乐铜业等顺利完成环评并通过评审。
/!/四、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一是开展彻查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二是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现场环境监督检查。三是对我区重点行业钼行业环境整治不断深化。四是认真处理环境案件、维护群众环境权益。20__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案58件(次),其中市环保局转来投诉2件,连线平台共转来投诉8件,区局转办投诉4件,来电投诉44件,所有件办结率100%。通过专项行动,准确把握了我区排污企业状况和新建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启动第一次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
三是总体目标清晰。今年的总体目标是:要在消化当年新增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实现二氧化硫净减排2万吨、化学需氧量净减排1万吨的任务。总体目标虽然从文字上不多,但是内涵丰富,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刘主席在讲话中又对完成这一目标提出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减排工作在全区工作中的重要的位置。要保证今年总体目标的实现,必须围绕如何消化新增量这个中心任务和主攻方向来做文章、来安排部署全年的各项任务。
四是典型示范性强。这次报告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在报告中介绍了在减排工作中有思路、有措施、有力度并取得好成绩的典型盟市,这些盟市开创性的工作方法在20*年的减排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能够引发大家对做好今年工作的深入思考。
另外,这次会议也显示了新一届政府务实高效的作风,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紧凑、效果明显。全区的环保工作会议仅用一天的时间,主席讲话和工作报告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参会人员能够精力高度集中的去听、去记录,保证了会议质量;下午安排两个半小时时间分组讨论,每一组又有明确的主题,最大程度倾听了基层环保工作者的声音,体现出了全区环保工作一盘棋的思想。
二是材料丰富、内容广泛。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大家尽可能多的了解环保方面的信息,除了工作报告和主席讲话以外,还印发了环保方面的资料汇编以及指导性的文件,尤其是减排资料汇编,解决了基层环保工作者资料匮乏的问题。
尽管只是一天的会议,大家认为收获还是很多:一是对减排形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通过上午的大会和下午的讨论交流,大家都对减排形势有了深刻认识。一方面减排形势极其严峻。无论刘主席的讲话还是苏局长的报告都指出:不仅5年的减排任务要在后3年完成,而且还面临着巨大的新增量问题,工作难度相当大,减排形势严峻;另一方面,都明确认识到,减排工作不单纯是环保部门的业务工作,它已经同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挂钩、同“三大体系”建设运行情况挂钩,成为上级党委政府考核下级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地方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国发(20*)36号文件明确规定,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地方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因此,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所以,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上、措施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减排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二是对盟市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反思。苏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对20*年的工作进行了一分为二,辩证的分析,不仅对去年减排工作表现突出的盟市进行了表扬,而且还用了较大篇幅对各盟市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去年全区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了“双降”是我们全体环保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成绩是主流,要充分肯定,但是,我们绝不能“一俊遮百丑”,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从自治区层面分析是不够的,这次也只是提个醒,更多的工作需要盟市去完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虽然有客观原因,但是主观上工作不认真、不用心、不努力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查找工作中还有哪些不足,以利于下一步工作。这次对全区各盟市点名就是要告诉大家,只看成绩不看问题就失去前进的动力;只看问题不看成绩就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三是对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尽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但是,刘主席的讲话和苏局长的报告都从领导重视、环保基础能力不断提升、监测监察手段日益丰富、环保经济政策不断完善、污染防控措施不断健全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强调了我们目前做好环保工作的良好机遇,特别是刘主席的讲话,表明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视并继续加强全区环保工作的态度,更加坚定了做好今后环保工作的决心。全体与会人员都意识到这是个鼓劲的大会、是个凝聚人心的大会、是个集思广益去攻坚克难的大会,从而,坚定了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信心。
总结一天的会议,大家一致认为,20*年的环保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可行、方向正确、措施有力,下一步的关键是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几点要求。
第一,各地务必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20*年是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自治区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从参会人员看,无论是盟市的分管盟市长还是环保局长,有很多新面孔,随着各地换届工作的开展,相信还会有新面孔出现,这就需要各位领导对环保整体工作、环保形势等有个尽快的、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希望与会的领导要对刘主席的讲话和苏局长的工作报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髓。会后,各地一是要把这次会议精神、今年环保工作任务、总体目标以及刘主席代表新一届自治区政府对环保工作的要求,抓紧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二是要在全区环保系统内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工作,将今年的工作要求迅速传达到各级环保部门;三是呼和浩特、赤峰、包头、乌海就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超标问题,要尽快调研,拿出整改方案,上报自治区环保局;
第二、各地要扎扎实实的安排好今年的减排工作。去年,苏青局长提出了“一核查两挂钩”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减排工作。在今年的全国环保会上,周生贤局长不仅提出了要把“两项污染减排指标与环境质量挂钩”的要求,还要求“今后不仅要公布两项污染减排指标下降幅度,还要分析酸雨污染、国控断面水质和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提高污染减排效果的公信力”。这就充分说明,污染物减排已经不是单纯地把污染物减下来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成为整个环保工作的主抓手、成为改善环境质量的突破口。因此,各地要认真分析各自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按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的要求,拿出20*年减排工作方案,在4月底前报自治区环保局。各地在部署今年减排工作时,与去年相比,在减排资金投入上要明显提高、在人力安排上要明显增加、在仪器设备上要明显改善、在减排项目安排上要明显增多、在减排力度上要明显加大。各级监测站要加强监督性监测工作,未批准的监测点位要抓紧申请验收,否则,所报监测数据不予认可。
第三、要加快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发(20*)36号文件,并按照“三个办法”的要求,全面扎实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在安排今年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时,要向“三大体系”建设倾斜,特别是要加快监测、信息传输和统计能力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把握好“三大体系”建设这个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的最好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要对照36号文件查缺补漏,编制不足的要争取编制、硬件不行的争取投入、人员素质不高的加大培训。各地一定要认真研究去年自治区政府下发的101号文件,充分利用好101号文件给的政策,用最短的时间把“三大体系”建设,尤其是监测体系按照标准化要求建立起来。各盟市的污染源在线监测自动监控平台建设要抓紧落实项目资金,不能如期完工地区,将按照考核要求予以扣分。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无论是刘主席的讲话还是苏局长的报告,都提到了违规建设项目问题,尽管出现违规的原因不同,但是也能反映出环保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缺位。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作为政府参谋助手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另一方面管理措施不到位。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国家产业行业发展政策和最新的环保要求,积极支持既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行业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环保要求的项目,在审批中还要严格把好总量这个前置条件。今天,苏局长在报告中已经提出对违规项目及地区进行相应处理的要求,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今年如果还有类似情况发生,将对该地区所有新上项目实施缓批,直至限批。
在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环保部门在环境监管上都在积极探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比如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有的省在处罚时就采取最高额处罚制,加大违法成本,督促企业守法经营;有的省在项目审批的环评、“三同时”验收关键环节上参照建设工程监管的办法,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不仅提高了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验收率,而且保证了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实施的安装和稳定运行。因此,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同区内、国内环保同行的横向交流,广泛收集最新环保信息,及时借鉴好的环保制度,推广使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措施、设施,促进我区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当地行业、产业特点和主要污染控制因子,认真分析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拿出方案、列出解决问题时间表。总队要加强各类环境案件、群众举报的接受、立案、查办、处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建设,按照减排工作中监察系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类监察工作,加强原始资料的管理和案卷的归档工作。各地要切实抓好“12369”投诉电话的开通、运行、接诉以及投诉案件的处理、反馈工作,每季度要将“12369”接诉和处理情况上报自治区监察总队。
第六、尽快提高环保人员综合素质。20*年是全区环保资金投入最多、新增人数最多、装备更新量最大的一年。现在的问题是人进来了,能不能挑大梁;设备更新了,能不能发挥作用;环保投入增加了,能不能取得显著效果;环保事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要求在提高、传统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的要求。因此,各地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拿出培训方案,认真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只业务精通、梯次合理、善打硬仗的环保队伍。
第七、切实好“两调”及其他重点工作。
一.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市、循环经济试点市为契机,以提升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为大局,立足资源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传统工业城市和国家能源基地的实际,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实施了碧水蓝天、发展循环经济等四项行动计划,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创新管理机制、加大工程治理、完善过程控制、狠抓目标落实,初步形成了发展加快、能耗降低、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的良性循环态势。20__年,全市能源消耗总量为36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2%,万元gdp能耗为2.40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11%,下降幅度超过20__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用,脱硫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21%和4.92%;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突破300天大关,达到302天,比上年增加17天;城市水源地水质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漳河水质良好,滏阳河及东部水网水质明显好转,既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又为经济发展腾出了容量空间。
一是领导重视,政策引导,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制度。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认真组织实施,先后出台了《__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市节能减排规划》、《关于实施节能减排“双百+否决”责任制的通知》、《__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市党政机关率先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节能减排目标进行了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县(市)区、各重点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并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和企业特别是“双三十”重点县(市)区和企业的督导、检查和考核,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我市列入“双三十”工程的4个重点县(市)区、4个重点企业、84项减排项目的工作落到实处(__市“双三十”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主要任务目标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双三十”重点之一的__县在全省率先成立节能减排办公室,从县财政拿出100万专门经费,配备专门车辆、通讯工具等,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二是淘汰落后,优化增量,重点突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 节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淘汰我市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及产品。抓结构减排,抓大关小,城乡同步推进,强力推进“双三十”行动。对列入国家发改委关停小火电机组名单和核准新建项目要求关停的小火电机组,严格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关停;对省要求关停淘汰的钢铁、水泥、电力、焦化落后产能任务,也都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还自行依法关停年产3.4万吨以下12家生料造纸企业。同时,把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等行业作为重点,选择全市100家重点能耗企业和100项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双百+否决”措施,作为推进节能工作的突破口。突出项目建设,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国际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谋划实施节能项目40个,总投资188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节能330万吨标准煤,进一步优化了增量。从20__年开始,我市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将电力脱硫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重点,实施了三年减排行动计划,启动了14个县(市)区、14个行业的65个重点污染治理项目,推进工程减排,落实总量削减任务。并通过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大力促进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作为“双三十”重点县(市)区,武安市抓住“结构、工程、管理”三个重点环节,运用综合手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峰峰矿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又不过分依赖资源优势,以产业调整带动节能减排,以大企业带动节能减排,高污染企业纷纷关停,财政收入不降反升,唱响煤炭、陶瓷、水泥建材基地节能减排“三部曲”。三是服务对接,技术创新,循环发展。我市把加快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节能的重要措施,20__年,将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煤化工、新材料确定为重点培育的四大新兴产业,扶持新上一批重点高新技术项目。同时,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力度,年度安排节能技术开发项目28项,科研经费123万元,占全年科技开发项目的18.54%和11.67%。组织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抓环保准入,严格控制增量,确保“新帐不再欠,旧账逐步还”。通过综合治理,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20__年相比由2.69降至2.56;主要河流及东部生态水网水质明显好于上年。邯钢坚持技术创新,将废气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蒸汽系统“无煤化”生产,企业自产电能占全部工业用电的31%,新区建成后,自产发电能力将达60%左右;将废水循环使用,水资源充分利用率达97.13%,吨钢耗新水4.0m3/t钢,个别月份吨钢耗新水达3.8-3.9m3/t钢,指标在全国处领先水平;将废渣回收利用,过去外排的固废已全部实现回收利用,初步建立起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体系。四是健全法规,上下联动,强化监管。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节能监察办法和计划,建立了市级节能监察机构,认真开展项目节能评估,从源头上严把能耗关,并对重点耗能排污企业实施环保在线监测,开展节能监察,还在省内率先为全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对建筑垃圾清运实时在线监控。同时,市委、市政府还认真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制定《关于健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约束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认真落实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地展开。
二.外地节能减排工作的部分经验
奥运在即,节能减排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外地市有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如:常州实施委托治污办法,强制排污企业与具有资质的治污企业签订污染委托处理合同,初步形成了“排污付费,治污挣钱”的环保产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前不久召开的省政协十届第二次常委会上,石家庄市介绍了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和“红黄牌”、出境断面水质与财政挂钩、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制度等,加大对县(市)区政府的硬性考核,实施“迎奥运环保风暴”行动的经验;保定市介绍了优化能源产业体系、打造“太阳能之城”、服务绿色奥运的做法;鹿泉市和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等地方和单位介绍了加强企业用能和排污的动态监管,加大工程治理,落实“双三十”任务目标的经验和体会。省政协常委会上,30余位省政协常委和委员分别就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法律体系、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深挖建筑节能潜力、加快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等问题提出建议,省政协驻我市常委范社岭、赵林明分别就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节能减排作了发言。
三.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尽管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任务和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有:一是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环境脆弱、能源价格高企及国际社会政治压力增大等因素,使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依然是困扰我市平均能耗水平偏高的主因。钢铁、煤炭、火电、水泥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偏大,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依然严峻;三是政府财力和企业实力都不够雄厚,对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投入不足。节能减排所需资金投入与实际资金需求相差很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能耗较高,一些节能减排技术尚不成熟;四是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基础工作还较薄弱,实时监测监察难度较大,缺乏制约力和执行力。五是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愿望迫切,部分领导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足,存在重产值和税收贡献而忽视节能减排指标的现象。等等。鉴于我市产业结构现状和经济运行实际,针对节能减排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委员们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性、紧迫性的认识。从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能耗水平都经历了一个从高速下降转向低速下降的经历,特别是到工业化中后期,能耗水平的下降速度大大减缓,甚至会出现不降反增的趋势。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期,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20%的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应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就是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抓住我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强化措施,谋划长远,全民动员,干事创业,确保20__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6%以上,so2 和cod排放量在上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53万吨和0.62万吨的年度任务目标,积极构筑区域中心建设和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新空间。
2、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措施,而且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途径。建议:一是以与美的、中船、中粮、中棉、中化等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为契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快“一核两带”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钢铁、煤炭、高新技术和服务等产业的延伸,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弱变强”的科学发展总思路。二是制定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严控新 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对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的县(市)区坚决实施建设项目区域限批。三是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推进行业整合升级,延伸产业链,实施深度调整。四是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胆探索等量替代、异地改造、政策限制等多项措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五是加快制定和完善城市环境容量核算和环境功能区划,制定《__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__市优先发展产业名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循环经济项目,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提升我市工业质量和层次,实现结构节能减排。
3、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探索社会与市场管制新机制、新途径。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是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建议:一是研究制定我市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建立节能减排项目专项奖励资金、贷款资金,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和使节能减排成本内化的税费制度,使企业违规成本充分内化。二是借鉴外地经验,引进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强制排污企业委托治污办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和治污责任的转换,形成“耗能排污付费,节能治污挣钱”的节能环保新机制。三是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落后生产能力退出补偿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环保治理,用经济杠杆推动排污主体治理污染。在市区、开发区及相类企业聚集区,探索采取合资、股份或市场委托的办法建立区域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果。如邯钢周边的相类企业可以市场委托的方式将所产生的工业污水集中到邯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用,联纺各纺织印染企业所产生的工业污水可集中由统一的污水处理厂有偿处理、有偿回用或达标排放,马头生态工业城及各县(市)开发区等企业较集中的区域也可循此办法办理。四是采取无情关停、有情安置的办法,一方面加快关闭进度,另一方面加快相关的配套的政策出台,减少减排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4、加快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激励评价标准。一是政府和企业要把技术进步作为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逐年增加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资金,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二是加强火电运行管理,在完善二氧化硫处理技术的同时,提高脱氮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三是强力推进在线监测,提升环境监管和用能监管能级,不断完善监测、监控、监察、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重点耗能大户与污染超标大户列入重点跟踪监测范围,公开曝光,重罚严治,对不达标的挂黄牌警示,限期整改直至“摘牌”关门。四是加大对县(市)区政府的硬性考核,严格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和“红黄牌”警告制度等,切实把“双百+否决”问责制落到实处,对在相应时限内完不成任务目标的地方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该警告的警告,该免职的免职。五是充分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加大奖励力度,在办证、排污费征收、治理资金分配上给予优惠。
“新供给”学说提出的背景在于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了对于经济学以往成果作系统性反思的必要性,同时中国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过去的快速发展难度加大,面临减速压力而势必转入“新常态”。面对未来的挑战,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急需以理论创新来支持和保证正确的改革发展路径。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
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提出者,滕泰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交替误导了中国。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必须阶段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才能维持经济增长和就业,而货币主义则坚信一切通胀归根到底都是货币原因造成的。在两种思想的交替指导下,在保持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决策部门往往会选择凯恩斯主义,加大投资、放松信贷,拼命刺激“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决策部门又会高举货币主义的大旗,通过减少投资、紧缩信贷的方式拼命紧缩“踩刹车”。在“踩油门”和“踩刹车”的交替中,中国经济越来越颠簸、经济周期也越来越短,投资猛增、货币超发、产能过剩与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倒闭潮轮番上演。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是只看到硬币的一面―需求,而不去分析硬币的另一面―供给。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源自中国人口本身的活力、城市化进程、资本和资源的持续投入、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改进。问题是,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每一轮所谓通胀都只不过是“食品通胀”,而食品通胀的根源在于粮食、蔬菜和猪肉的周期性供给波动。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是一个理想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可以作为新供给主义的短期经济管理目标,然而实现这个短期目标的办法既不是刺激总需求,也不是计划经济手段或传统产业政策,而是“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五大财富源泉
滕泰介绍,“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自2012年底提出以来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新供给主义宣言》一同被提出的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贯主张的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取决于五大财富源泉,解除供给抑制,也必须从这五大财富源泉出发。
财富源泉之一是人口和劳动力。“虽然学界对中国人口红利尚存争论,但农村还有‘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相对人口红利’。”滕泰说。目前中国农村人均GDP与城市人均GDP相差五倍,也就是说一个农业人口一旦在城市找到工作,其对经济的贡献就提高四倍。因此,只要解除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抑制,比如短期适当放松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长期适当调整人口政策,中国的相对人口红利就会进一步得到充分释放。
财富源泉之二是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源。如果中国的土地一直不能自由流转,农业就将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而小农经济产出效率显然很低。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并适当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矿山也是一样,如果煤矿、石油等资源是垄断的,矿产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其开采就会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就不会高。应该说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供给抑制还比较严重,未来产权优化和释放资源供给还有很大空间。
财富源泉之三是资本。中国是全世界资本最多的国家,我们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民、企业加上政府的储蓄有100多万亿人民币。然而,作为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利率水平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国是零利率,日本是零利率,只有中国利率高,中小企业私募债利率高达14%-15%,民间借贷成本更高。为什么在全球资本最多的国家出现了最严重的资本短缺和最贵的资本价格?原因就在于资本抑制和金融抑制。假定把金融抑制放开一下,逐步把中小企业资金成本从14%-15%降低到5%,有多少中小企业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财富源泉之四是技术和创新。中国还没有形成创新型的科教体制。高中、大学培养的都是知识型人才,很多国有科研机构白白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却缺少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技术。不仅强化市场导向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科研创新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在企业研发、金融支持、政府管理等层面解除技术和创新抑制,中国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财富源泉之五是制度本身。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分工效率和微观的企业生产效率,而社会分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自然带来财富的增长。
但是,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提出者,滕泰说:“在整个2014年,我几乎没有发表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当初《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宣言》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几乎都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学术领域乃至政府都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进行需求管理似乎是错误的,在我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其实供给侧的改革是利在长远,挖掘经济长期增长潜力,但是不能有失偏颇,当需求不足的时候,也需振兴,所以在2014年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没有再去反复批判需求了。不仅如此,在2014年‘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重点实际上已经悄然转变,转向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减税降费、利用股市扩大内需。做出这样变化的原因在于,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13年出现了失误,可以说2013年的‘钱荒’是造成2014年经济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转换角度,提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也是新供给主义,因为如果融资成本太高,会影响供给,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费才能提高有效供给。”
认真观察经济数据不难发现,十以来,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压力下不断下行,特别是在去年三、四季度表现尤为明显,滕泰直言:“有人把经济下行的原因归结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问题,可是在我看来,2013年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以来的实体经济严重资本供给短缺以及被显著抬高的融资成本才是主要原因。所以在2014年5月,我们从这个角度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的三大稳增长主张,很快就变成了过去一年来经济的主要脉络。”
这稳增长的三大主张分别是,在经济融资成本畸高的背景下,应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改革目标:不能让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而应该让资金价格真实地反映中国储蓄和信贷需求的关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其次,减税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净利润率来刺激企业家扩大有效供给,或通过降低家庭税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而刺激居民消费,是市场化的、可持续的稳增长方式;而扩大政府财政投资稳增长,则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建议逐步用减税替代政府投资。
另外,新供给主义虽然更强调通过减税、降低利率等要素成本来扩大有效供给,但是也不排斥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需求抑制的措施。比如,利用股市激活实体经济,早有国际惯例可寻。
对于外界提出的目前“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现象”的疑惑,滕泰表示,不能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要抛弃虚拟经济的概念,我们现在谈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同实体经济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而不是截然对立的,资金进入股市就是进入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把进入股市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资金就进入了实体经济。股市上涨,老百姓赚钱后刺激了其消费行为,消费经济由此转好。再比如一家企业通过IPO市值10亿元,股市上涨后其市值升值至20亿元,通过银行抵押获得更多贷款,再用于投资。所以股市上涨影响消费、投资好转,经济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转好。股市可能领先于经济也可能落后于经济,这些都是正常现象。2015年中国经济如果出现意外触底回稳,主要的动力将来自于股市。”
最后,滕泰透露,他近期酝酿的新作视角为从新供给到新需求,他强调,这与之前提出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完全不矛盾,而是更加完善。“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供给侧,即五大财富源泉再加上放松管制和消除垄断,这要一直坚持,但是供给侧的改革利在长远,进度没有期望快,而且可能会遭遇较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经济从2014年到现在陷入了局部经济衰退和全面通货紧缩的边缘,还面临着局部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应对短期经济下滑,既要继续坚持新供给主义的改革政策,同时还要采取新需求理论来迅速振兴中国经济,借助股市振兴经济就算其中一个。”滕泰说。
寻求持续增长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先后有一些学者已在讨论“供给管理”,其讨论往往侧重于总供给变化机制中更多样化的政府行为,并特别注重在转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框架下产业政策优化,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创新。
贾康、徐林、姚余栋、黄剑辉等学者在2013年第一期《财政研究》发表的论文《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可称为新供给研究群体的一份把理论创新与改革主张体系化联结的代表作。其后,贾康任院长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又陆续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们指出,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矛盾也逐渐凸显,使渐进改革路径以来的制度供给的劣势有所暴露。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减速压力,从内部因素看,高速增长是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增长形态,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的水平收敛,并且这一过程将跨较长时期。从外部因素看,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采取了以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局部及个别时段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但总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必须适应中长期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并学会在更具广泛性、与国内消费和服务业联系更大、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程度较小的增长模式中操作。然而,现实情况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总体要求。
财政政策受“三元悖论”式的约束是个永恒命题,即减税、增支和控制负债三项要求不能同时满足。特别是历经了上一次以4万亿元政府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后,中国财政刺激的安全空间已经明显收窄。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宏观税负总体水平尚属合理,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和居民实际社会保障情况,进一步提升税负总水平并不可行。与此同时,未来中国财政支出将迅速增加,包括用于健全养老金体系、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投入。另外,目前积累的大规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经成了一定程度的隐性财政负担。因此,中国公共财政负担总体而言会逐渐加重,预留财政空间和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是重要的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未雨绸缪。
新背景下,虽然逆周期性质的总需求管理不乏用武之地,但寻求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供给政策,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新供给经济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理论框架上实现了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破”。
首先,指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相比于需求侧,供给侧的问题更复杂、更具长期特征和“慢变量”特点,更要求结构分析与结构性对策的水准,但这并不应成为经济学理论可长期容忍其认知框架的不对称的理由。
其次,指出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首推他们跳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来实行的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的操作。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些关键点上,是教科书从来没有认识和分析过的“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美国调控当局一开始对雷曼兄弟公司在斟酌“救还是不救”之后,对这家150多年的老店任其,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处理后又总结经验,再后来对从“两房”、花旗一直到实体经济层面的通用公司,就分别施以援手,大量公共资金对特定主体的选择式注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区别对待的供给操作,并且给予经济社会全局以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指出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的薄弱和滞后。比如,在经济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产业政策”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亚科卡自传所强调的重振美国之道的关键是“产业政策”,到克林顿主政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到奥巴马国情咨文所提到的从油页岩革命到3D打印机,到制造业重回美国,到区别化新移民和新兴经济等一系列的亮点和重点,都是很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的导向,以从供给端发力为特色。
其后,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群体有自己的“立”。
第一,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这样一个金融危机刺激之下的始发命题需要更加鲜明地作为当代学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和创新取向。在基础理论层面强调:应以创新意识明确指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从长期考察可认为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和引导,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上的决定性特征形成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需求在这方面的原生意义,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各样的可用资源―但是在经济学角度上,对于有效供给对需求引导方面的作用过去却认识不足。从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特征上的决定性这样一个视角,强调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和供给能力、以及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具有从基础理论层面发生而来的普适性,也特别契合于在中国和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完成转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回应和解决这个视角上的问题,其实也包括那些发达经济体怎样在经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后更好地把理论服务于现实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关键是在处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的需求侧问题的同时,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供给侧问题―尤其是“制度供给怎么样”的问题。这种把需求与供给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正在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强调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如“非完全竞争”,应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因为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牵涉大量的供给侧问题。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虽带有大量理论方面的启示,但它毕竟可称为一种1.0版的模型。现在讨论问题,应放在非完全竞争这样一个可以更好反映资源配置真实环境、涵盖种种垄断竞争问题的基点上,来升级、扩展模型和洞悉现实。需求分析主要处理总量问题,指标是均质、单一、可通约的,但供给分析要复杂得多,处理结构问题、制度构造问题等,指标是非单一、不可通约的、更多牵涉到政府―市场核心问题这种基本关系,必然在模型扩展上带来明显的挑战和非比寻常的难度,但这却是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更多的中长期问题和“慢变量”问题,也必然成为供给侧研究要处理好的难题。过去经济学研究可以用一句话打发掉的“‘一般均衡’中或‘反周期’调控中自然解决结构问题”,认为有必要升级为在非完全竞争支点上的一系列有待深入开掘的大文章。
第三,认为市场、政府、非营利组织应各有作为,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在明确认同市场总体而言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有的放矢地来讨论不同的主体―最主要是市场和政府,还有“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公益团体等),它们在优化资源配置里面可以和应该如何分工、合作、互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分工、合作、互动的选择与特点又必有不同。由分工、失灵到替代,再由替代走向强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式的合作,反映了人类社会多样化主体关系随经济发展、文明提升而具有的新特征、新趋势。
第四,特别强调了制度供给应该充分地引入供给侧分析而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认知体系,即物和人这两个视角,在供给端应该打通,各种要素的供给问题和制度供给问题应该内洽于一个体系,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概念下的研究成果,需要加以整合融于一炉。通过这样的“立”来回应转轨经济和中国现实的需求,形成的核心概念便是他们在理论的建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中,必须更加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在中国要解决充满挑战的现代化达标历史任务,必须藉此强调以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的供给端的发力。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意味着研究中就可以忽视需求方面的认识―“需求管理”的认识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成果中已经相对充分,希望在供给这方面更丰富地、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框架的对称性。这样的认识落到中国经济学人所处的现实中间,必然合乎逻辑地特别强调要“以改革为核心”,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这是有效化解矛盾累积和“滞胀”、“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福利陷阱”式的风险、实现中国迫切需要的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而直通“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和“最大红利所在”。研究者的意图和可能贡献,是希望促使所有可调动的正能量把重心凝聚到中国迫在眉睫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改革如何实质性推进”这一问题上,以求通过全面改革和理性的供给管理,跑赢危机因素的积累,破解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瓶颈,从而使“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八双、五并重”的基本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是以改革统领全局之下的“八双”和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五并重”。
“八双”的基本要点是“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双扩”,对外开放格局和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双转”,尽快实施我国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和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双进”,在国有、非国有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共同进步,需要摒弃那种非此即彼截然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完善以“共赢”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实现形式;“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双到位地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针对这一点,贾康强调:“在这方面的分析认识需扩展到中国势必要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即志愿者组织、公益慈善界的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这些概念之下的一些越来越活跃的群体,应该在社会主体的互动中间发挥他们的潜力。我们非常看重国际上已经高度重视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寻求共赢,应该是最基本的认识视角。”“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积极地、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131-01
1 治污减排工作现状
近年来,沾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将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理念,以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为重点,严格环保准入制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源监管,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机制,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二氧化硫净削减量1630.6吨,化学需氧量净削减量2053吨,削减任务分别累计完成为100.51%和100%,其中二氧化硫已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削减目标。
1)海河迎查成果斐然。年初,我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取得全国重点流域和海河流域双第一的好成绩,我县水污染防治考核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沾化万亩人工芦苇湿地、下洼生态湿地公园等亮点工程得到各级领导好评,成为我县治污减排工作的亮点。
2)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更加严格。调整了沾化县新开工项目评审论证委员会,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开工项目评审论证重中之重,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严格环保准入关,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不当或污染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不履行“三同时”制度,依法责令停止生产;对试生产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并限期改正。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的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实现削减计划。坚持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纳入总量控制目标,按总量计划审批项目,确保总量控制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3)污染减排治理得以强化。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开展了全县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县环保百日集中整治活动、清理整顿“土小”环境违法企业专项行动、城北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方案,突出重点,强化调度,各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4)产业结构转型逐步提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减少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实现结构性减排。运用经济手段,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治污减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沾化经济开发区和县城北工业园为重点,以重点循环经济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企业内部纵向闭合、企业之间横向联合、优势产业区域整合,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目前,滨州海洋化工、海明化工等3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企业”。庆翔金属材料利用益心生物科技达标废水冷却矿渣的“中水回用”工程,现已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95万方,减排COD315吨、氨氮126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县城北工业园46家制革企业依托华生化工处理危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2 存在的问题
我县治污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环境保护和重点排污企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治污减排形势还十分严峻。
1)环境违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部门、企业负责人治污减排意识淡薄,受经济利益驱使,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将治污减排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经济增长与治污减排的矛盾较为尖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SO2、COD等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已迫近环境承载能力。全县工业污染防治整体水平还不高,落后的生产工艺依然存在,治污减排任务压力大、难度大。
3)治污减排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治污减排资金投入仍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污水管网建没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不高,经处理后的水还未能有效的再利用,良性循环的格局还未形成。
4)环保执法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治污减排工作业务量激增,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控手段较为落后,尚有多项监测项目无法开展,不能及时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治污减排的对策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转型提升,追赶超越,努力实现“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向生态环保要质量、要效益,着力构建“黄蓝”两区产业体系,力促治污减排工作实现新突破。
1)加强对治污减排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治污减排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把治污减排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严格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建立政府治污减排工作问责制,将治污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2)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目标,最根本的是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要从优化产业布局人手,加大环境容量控制力。一方面监督、帮助老企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另一方面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所有新上项目都要考虑我县环境容量,根据我县的自然生态状况、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相适宜的产业布局规划。同时要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使环境容量控制制度成为不欠新账的“控制闸”,科学发展的“调节器”,维护人民利益的“杀手锏”。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项目的优化布局、循环经济的壮大,逐步优化全县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3)着力推进治污减排基础工作。一要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把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切实控制住排污总量。二要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三要加强治污减排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快治污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没。四要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贯穿至环保工作的全过程。
4)加大治污减排资金投入力度。要把治污减排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逐年落实并加大治污减排资金,环保部门要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依法、足额、全面、及时征收,排污费全部用环保体系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的环保投融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