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当代文学概念

当代文学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6 09:23: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当代文学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当代文学概念

篇1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领域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说现代性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对于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方面促进了新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对文学艺术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

1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定义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在文学领域中,有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一种审美的现代性的体现,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存在。严格的讲,文学现代性是很难定义的,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一个系统,具有审美、启蒙等功能,而文学现代性的中心则是审美现代性。

2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2.1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对于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性是有一定差异的,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不仅考察了科学方面现代性,还从主题、审美观、言语、个人等方面考察了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是集中国人情感、梦想、生活追求、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存在。在审美现代性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性,审美现代性有一面很容易就消失了,而另一面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要通过艺术处理手段留住审美现代性容易消失的一面,从而将其变成永恒的话题,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下,传统艺术中的灵气逐渐消失,可见审美现代性是具备两面性的,它不仅能促进新审美观念的产生,还会对传统艺术审美造成打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中,存在着经验世界具体性和现代经验零碎性的特征,由于世界是由碎片组成的,因此,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碎片在文学中的地位,通过碎片的重组来创造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

2.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又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而言,不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的发展成果,还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中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主要差别在于:(1)语境不同,西方的现当代文学现代性是对古典文学的反抗,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要在反传统中凸显民族特性,还会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防范现代性存在的陷阱。(2)文学表现形式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其现代性是传统理性推翻后的直接体现,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出一种非理性的世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生存与现实和传统的夹缝中,具有文学艺术的探索性、先进性,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民族精神面貌。(3)内在机制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由于存在的流派比较多,虽然矛盾重重,但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资本主义进程出发,对人的精神异化进行分析,寻求人类最好的归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集体为主,社会现代化、民族独立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终归宿。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当代文学虽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陷入既反对中国传统,有对西方的现代性产生质疑的两难境界。

2.3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在排斥着现代性,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矛盾的看待它的落后性,我国现当代知识者不得不面对现当代文学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局面,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审美体验归结为“怨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这种怨恨紧密相连。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不是自身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现代化与传统冲突的怨恨,也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怨恨。

2.4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是从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的,从实际创作看,鲁迅是从精神感受、文学观念等方面来体现文学现代的。此外茅盾在《蚀》中,通过知识青年的情绪感受来体现文学现代性,在《子夜》中,通过火车、轮船、烟囱来体现出主人公对“现代”的向往。在、鲁迅、茅盾等作家的带领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向了“现代性”的,也逐步去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弊端。

3总结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产生于西方现代性的压迫,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存在两难性,并且有一定的怨恨情结,同时文学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当代”这一概念到底要延续多久?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概念时间延续过长,问题太大,需要重新界定和梳理。按照现行的文学史分期惯例,中国现当代文学明显已成头重脚轻之势。“当代”这一概念不可能从1949年一直伸延下去,因为“当代”对应的是历史,不可能永远常新。什么是“当代”,是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的涵义来理解的,应当遵循对当前生活的那种时间感觉去使用“当代”一词,而不应当把实际上离当下生活远去的时段继续称之为“当代”。

关键词:当代文学 “当代” 文学史分期

作者简介:李娇(1982- ),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篇3

从1997年红得发紫的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众多新崛起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吸引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眼球,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创建并且成为很多读者关注的对象。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收入夺得前三。虽然与传统作家相比处于劣势,但如此高的收入还是令很多人咋舌。

这一切正应了痞子蔡曾经对于网络文学的那句评价:像村野玩童光着脚的奔跑。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文学的那份优雅和姿态,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要谈论起当代文学,网络这一新媒体媒介已是不能规避的。

一、新媒体概念浅析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1967年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用到新媒体一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体下过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其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将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对新媒体的概念展开论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书面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教授在《新媒体概念辨析》的论文中对新媒体的分类详细梳理出了三大类:网络类、数字广播电视类、移动类手机媒体。

二、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匡文波教授的分类方法,主要论述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网络类新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各种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网络论坛。

网络类新媒体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双刃剑:既冲击了传统文学又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新元素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不再拘泥于纸张之上,不再简单的依赖于出版商的出版,固有的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众多的网络、网络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庞大的作品数量、众多的和大批的粉丝拥护者,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遵循原有的套路。传统文学受到冲击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活力和新的元素。

(二)催化剂:当代文坛“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网络类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图书出版的期刊传播,文学网站的作品上传、各大门户比如新浪、网易等的读书版块,豆瓣网站的读书评论和分享,这一切使得阅读的方式使得当代文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是以出版营销为主的图书市场文学;二是以学术期刊等为主的传统文学;三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文学。

(三)消解生成器:当代文学要素关系多极化发展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文学的发展不再走着原有的路,文学惯例被打破,生产机制重新整合,观念重新调整,在技术大发展的新起点,当代文学在一次次的裂变中打破原有的内在关系的平衡,文学走向多极化的发展道路。

(四)技术的艺术化:过剩的文学

网络类媒体的出现,写作不再成为触不可及的事情。文学的门槛降低,文学作品内容五花八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被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所取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开始淡出视野。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以“技术的艺术性”操作替代了“艺术的技术化”生产,当代文坛,“过剩的文学”与“稀缺的文学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互为所用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格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使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受到挑战。即便如此,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并也不是完全抛弃新媒体,“穿越”回手写、印刷的年代,而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取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文学所用。鉴于对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考虑,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即网络类新媒体要加强创作的责任感和写作的担当感;必须处理好文学的市场化与文学性的关系。

四、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纸张的发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如果得以最大程度的优选利用,那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将是不可估量的。技术的进步应该成为文学革新的机遇,五千多年日积月累的文学传统、审美价值观念再加上网络、数字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媒体的技术前端优势,当代文学的发展必将引人瞩目。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3页。

[2]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第002版。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8]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J].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002版.

[9]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J].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篇4

1.2文学批评是文艺评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的实际发展过程来看,文学批评属于文艺评论的范畴,对文学发展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不但要认识到文学批评在文艺评论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将文学批评作为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来看待,保证文学批评取得积极效果。鉴于文学批评在文艺评论中的重压角色和作用,在文艺评论中,我们不但要对文学批评手段进行正确利用,还要做到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的应用前景,做好文学批评的研究和应用,保证文学批评取得积极效果。

2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作用

文学批评的哲学作用,可被视为是文学批评功能的发展和延伸,文学批评不仅对当下文学现象做出解释和判断,或向读者推荐好书,它会超出具体的文本批评进入哲学层面,通过批评实践和理论思考提炼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在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生中实现自身。文学批评哲学功能表现在: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前边已经有所叙述;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这是从批评对自身的反省开始的,表现为对常规认知模式和概念的解构或颠覆。在文学批评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同时也要认识到文学批评的实际作用。目前来看,文学批评除了哲学作用之外,其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现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文学批评的哲学作用为例,现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但表现在对文学发展的定位,还表现在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把握。所以,正确理解文学批评的作用十分必要。基于现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我们要想实现文学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学会正确运用文学批评手段,保证文学批评工作得到全面开展,满足文学发展需要,为文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现当代文学批评对树立正确的文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作用现当代文学批评作为重要的评论手段,对文学发展方向和文学发展定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这一现实了解,现当代文学批评成了树立正确文学发展观的重要推动力。从当前文学发展观的形成来看,现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树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保证文学发展观的正确性,就要结合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实际发展,做到正确运用文学批评手段,促进文学发展观的形成。

2.3现当代文学批评对促进文学创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形式,要想保证文学作品的创作质量,就要把握创作原则,并学会正确利用文学批评的作用,确保文学创作在方向性和内容性方面满足实际要求。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正确的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既是保证文学创作质量的重要支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文学创作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应认识到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文学批评的运用。

3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内涵分析

对于现当代文学发展而言,文学批评是促进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当代文学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中,要想正确把握文学发展脉搏,理清文学发展思路,就要学会运用文学批评这一手段。结合现当代文学批评手段的实际运用,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对文学批评的总体认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形成,主要是对文学批评手段的总体认识和概括。在文学发展中,现当代文学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中,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通过对现当代文学批评的研究表明,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对文学批评的总体认识,对现当代文学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对现当代文学批评的运用分析后可知,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可以被认为是文学批评的全面总结,对促进文学发展,提高文学发展质量,提升文学批评水平都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正确理解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点。

3.2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总结考虑到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现实特点,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已经成了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对于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在分析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内涵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特点,如何正确理解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阶段性特征,是保证文学批评观研究效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文学批评的发展中,要想保证文学批评发展取得积极效果,既要重视文学批评观的形成,也要重视文学批评观的发展,使得文学批评观的研究能够保证准确性和全面性,满足文学批评的实际需要。

3.3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文学发展的促进手段基于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现代文学批评观对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现当代文学批评观不但为现当代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有力的指导作用。所以,对于现当代文学批评观而言,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可以理解为文学发展的促进手段。

篇5

2007年8月7日至8月10日, 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由武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文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协办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桂子山和咸宁九宫山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50所高校与科研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这次会议着眼于探讨一些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宏观性问题。会议围绕主题,较集中就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的定位问题。陈思和(复旦大学)认为,古代文学处于静止、封闭、完成的成熟状态,而现当代文学是动态的、开放的、有未来的文学,两者是不同的。他就重新构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两种发展模式作了具体阐释。他认为,20世纪现代文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以常态形式发展变化的文学主流,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异。一个是以一种非常激进的文学态度,使文学与社会发生一种裂变,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在断裂中产生新的范式或新的文学。这样一种先锋与常态并行的二元性文学史观有利于我们以开放的眼观阐释“五四”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突破以往新旧文学的简单界说,更真实深入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特征。王晖(南京师大)以“时间”、“地域”、“民族”作为“当代大中华文学”的三个主要元素,提出了大时代文学观更具概括性和可操作性。周晓明(华中师大)则以唐宋元明清文学的命名方式为据,将“五四”以来的文学作为历史延续的一个阶段,认为用朝代更替的方式命名更符合历史叙述的轨迹,要注重学科的史学性。王彬彬(南京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这个名称,是一种宏观裂变,也是一种微观突破,“现代文学”的名称包含的是现代意识,而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和以往以时间和政权划分的朝代文学是不同的。王本朝(西南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边界本身是模糊的,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二三十年代对旧文学的拒绝,与我们现在的接纳,实际上都是文学史书写的一种策略。黄万华(山东大学)提出了“1949年战后文学”的命名问题。昌切(武汉大学)认为文学史界限的拓展实际上是文学性质的增加,将台港澳以及华文文学纳入到中国新文学的范畴,在时间纬度上达成共识,而意义纬度不同,会带来现代学科的混沌。颜敏(江西师大)认为,我们要加大文学史的包容性,重建适应未来的文学史观,但是这种重建现在还不需要动摇整个“现代文学”的概念。汤哲声(苏州大学)认为在面对危机与挑战尤其是90年代以后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应该扩大,乡下绅士和通俗文学都可以入史。

文学史的本体观和价值观是会议关注的又一个话题。用什么样的核心观念和根本价值立场来叙述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应有的价值立场和精神是什么?这一关涉文学史研究根本观念和叙述方式的问题在会议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探讨。黄曼君(华中师大)认为新文学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审美生命形态,学科应该从生态审美的高度,通过学科内外部关系的和谐,把握学科现代品格的核心和特征;以新文学经典为主体,从动态中把握新文学有机整体的生态生命审美系统。董之林(中国社科院)指出文学史必须讲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研究概念的历史叙述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理论框架中去的,必须着眼于发现历史的相关性,并在既定的文学史与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体如何叙述历史、回归历史。杨剑龙(上海师大)以人性论为核心理念,指出“五四”以来的文学仍然是对“五四”权威的维护,不应该把复杂的文学历史简单化。马云、郭宝亮(河北师大)则关注到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现的政治关怀倾向,特别是对左翼文学的政治关怀和民族想像的政治寄寓的重新关注,从而又推动了近年来文学研究从内到外的转变。王泽龙(华中师大)认为,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是因为它本体属性上具有文学的特征,而我们以往的研究过多关注的是文学思想属性与文化特征,导致了现代文学形式研究的薄弱,后者对学术的积累更重要。曹万生(四川师大)认为“回到语言艺术本体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可以科学、真实把握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的演变规律”。宋剑华(暨南大学)指出鲁迅、闻一多等一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本质是“现代乡绅”,中国现代学者应该有自己的本体立场和价值观念。熊元义(《文艺报》)则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主体性论战现象出发,指出文学研究中的矛盾、分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深入探讨文学研究中的整合问题,又不抹杀矛盾,在对立与整合关系中把握现代中国文学的正确走向。许祖华(华中师大)则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坚定原型信念、模型信念与道德信念的问题。高玉(浙江师大)则从后现代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重大延伸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释了后现代的思维价值理念对文学研究的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李蓉(浙江师大)、吴建波(华中师大)等人则强调要注重审美形态研究,注重文本研究、形式本体、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

当下语境中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方法是与会学者最关心的话题。在当今,学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会议发言对正在升温的西方汉学热、“国学热”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争鸣。温儒敏(北京大学)在会议发言中阐述了当下文学研究中“汉学心态”下的“仿汉学”研究问题。温儒敏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与海外汉学界联系日益密切,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强行跨越人文背景的“跟风”,甚至连语气都要带着一种“翻译味”,这是很不可取的。汉学很重要,是可供本土学科发展借鉴的重要学术资源,但对汉学盲目崇拜,甚至要当作本土的学术标准或者摹本,这类“仿汉学”研究并不能真正提升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品格,是一种学术自信缺乏的表现。王又平(华中师大)认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从经验判断到知识考古,从结构性解读到解构性解读,从价值评价到描述性解释的变化。而“海外汉学”拥有跨文化的特殊视角,一直是拓展与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的有生力量,不断刺激着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总的影响是积极的。高旭东(中国语言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自诞生之始就具有横向移植的特征,主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要在探讨西方的接受和影响、深层联系等方面,改变一对一的比较研究的单调格局,多将问题放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整体把握。樊星(武汉大学)从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中,提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源头意义。国学热语境中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受到代表们普遍关注。陈国恩(武汉大学)发言最有代表性。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他的合法性是“五四”文学革命所赋予的。捍卫“五四”文学革命传统与启蒙价值的现代文学研究,较长时期承当了文学以外的使命,曾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当这种学术地位再不存在时,我们的学术如何转换?王富仁(汕头大学)先生提出的新国学概念,是为了取得与古代文学平等的地位,减轻国学热对现当代学科的压力。可是,这一理念实质上是放逐了现代文学现代性精神,抹平了与古代文学的本质差异。想以妥协求自立的策略,反而削弱了学科独立性的基础。陈国恩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地位,应该通过坚持“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正当性,突出其作为历史原点的意义来保证,应该通过强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艺术观念的差异性来保证。

篇6

面对一段从1949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大陆文学事实,文学史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书写方式,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倾向于将现代与当代实行整合,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来容纳更大时间段和空间内的文学事实。从这一角度出发,国内出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也有的学者坚持当代文学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推出了传统的文学分期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在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中,对当代文学存在与否的理解存在不同,文学史的书写本身也是出现了种种差异。笔者在此并不试图对每一本文学史及其处理方式作个案分析,只是针对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断代标准和经典确认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当代文学”的“断代”标准。

以往的“当代文学”这一分期结果之所以成立,是基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事实。在这之后,大陆的中国文学与港澳台文学实际上处于互相隔绝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陆中国文学延续的是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价值追求和运作方式,而且在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加以进一步整合。因此,考虑“当代文学”的存在,不能不基于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差异这一事实。而由此引申的是两种断代标准:1.文学本身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内涵;2.文学所处的政治体制。

由前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一统化不仅是文学力量的整合,也是文学价值观念,审美原则的整合。在五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走上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发展道路。这种社会主义文学到七十年代文学发展到了极端。但随着结束,思想解放,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逐渐放松,文学开始出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从八十年代开始,一股股文学思潮将文学带进“人性”这一更加深远也是更加复杂的命题之中,在这之后,局限于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文学作品已不再成为创作主流,那种一统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学也面临分化和多元化。这样一来,如果基于这一标准看待“中国当代文学”,则意味着八十年代后的文学事实超出了“当代文学”框架。那么,合理的结果应该是将“当代文学”的下限划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则开始了文学新的时代,这之后的文学,仿佛是中国现代文学分出去的一脉,又重新回到整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之中。然而,许多当代文学史却在沿用这一意识形态区分的前提下,将:当代文学的下限也延续到了当下,这实在令人费解。

从另一个思路推,中国大陆社会主义体制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现在,那么,属于这一体制之下的中国大陆文学,应该归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框架之内,这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以整个中国文学论之,大陆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学事实,只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以这一部分冠之“中国当代文学”一名,显然是不成立的。试想,现代文学在抗战时期有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哪一个又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文学面貌呢?而我们在书写现代文学时恰好是将三个部分予以整合,统一于中国现代文学。很多文学史承认1949年的分期作用,而又将港澳台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视野。这一整合的依据当然是同属于中国文学这一命题。那么,断代依据呢?显然,以往的意识形态或是政治体制内涵的当代文学概念应该做出调整。“当代文学”之所以独立存在,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以往中国新文学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的彼此相互隔绝,而且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同样一个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学。如果说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史彼此隔绝而思考着彼此截然不同的命题的话,那么开放以来,彼此之间的文化文学交流频繁,而且面临同样的文学命题。不同地区的作家,都在一种现代化的情境中思考人性,思考社会。这样一种文学事实是不是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而重新接续上了现代文学的脉搏呢?显然,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确存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和发展态势,冠以“中国当代文学”似无可厚非,但“当代文学”的原有内涵似当更新。同时,八十年代后中国文学的归属,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二、文学史书写中的经典名单

文学史的书写,必然要确立一个经典名单。这一名单中应包括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这些经典作品及其作者,是一部文学史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经典?在笔者看来,至少存在着两种理解:

第一,经典是经受住了时间淘洗的、历久弥新的、探讨人类共同的生存话题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无论从思想意义上还是语言操作层面上都有广大的言说空间,它可以为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和再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

第二,通常是作为一个时代经典体系建构的结果而存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经典名单,这些经典从来都是变动不居的。而对于它们的确认本身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童庆炳指出,一个时代的经典建构取决于六个因素 :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后四种因素完全存在于作品之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样,这一建构过程所产生的经典本身就有了相对性和时代性,它们并不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它们中的一些作为普通文学作品也许在当下还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但这一解读不一定体现出它作为文学经典的存在,它们很多不再是文学经典。

第一种理解更接近笔者所理解的“经典”,但后一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可行的现实操作。一部被历史存留下来的经典,它应该是各个不同时代经典的再经典。时代经典实际上构成了恒久性经典的前提和基础。当时间要在各时代经典中留下恒久的经典作品时,它面对的是一次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开始。第一次选择由于种种原因遮蔽了多少可成为经典的资源值得深思,而时间距离越漫长,我们排除遮蔽进行再发掘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文学经典的确认》一文中金宏宇指出:“时间才是最终和最公正的裁定者。在一个短时段内或局部中,文学经典具有相对性。”而我们对于二十世纪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确认,正是一种时代经典的确认过程,也只能确认一种相对的文学经典。经典是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而我们的经典确认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二十世纪民族文化中文学的全貌,是值得怀疑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政治权力对经典确认的干预虽不再那么明显,但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经典炒作,无疑使经典确认蒙上了一层新的话语霸权的阴影。笔者认为,至少到现在,这一经典确认过程都与某种话语霸权联系在一起。谁掌握理论,谁操作媒体,谁掌握话语霸权,谁就能影响经典确认。而且,我们的出版发行体制,也可能在一部潜在经典出版之前,将其扼杀。

当然这并不意味这要否认在经典的确认过程中已开始有了读者参与,但参与有限。笔者恰恰认为由于各个读者期待视野不同,他们对一部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从而也就会有不同的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理想的文学经典,应该是个不同读者群经典意见的一种互动,是一种妥协性的产物。经典名单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也可以是以众多经典序列并存的状况。我们有多种文学史的书写方式,是不是也可有多种文学经典的表达?而一部文学史,应有一个确定的经典标准,这种标准是具有相对性的,这自然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文学史的阅读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参照不同文学史的不同经典名单,以期更加全面的把握整个中国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篇7

二、自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差异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媒体传播,与传统的媒体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差异。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浅化、泛化、图像化、视觉化、游戏化、娱乐化等趋向,这让文学阅读进入了一个充满着自主性和自由度的新空间,读者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自主参与,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微博信息具有极度的开放性,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博文学构成现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系统,微博文学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微博文学传播渠道十分简便,只要有最基本的网络传播技术和相关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信息传播,传统传播方式对包含微博传播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制约已经很有限,并且以微博传播为代表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实际传播中,信息虽然长度有一定限制,但由于其发送的及时性,信息荷载量大,因此被广大的受众喜欢。

(二)微博信息具有便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以几何增长的方式传播开来

在过去的以纸张媒体和空中信号为传播方式的传统媒体中,信息的荷载量并不大,而且会受到传播路径的影响,传播速度有限,而且路径会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形成中断。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的微博传播方式,一旦网络本身渠道畅通,就可以以网络作为媒介将信息传播出去,信息传播渠道本身的立体化链接后,就可以将信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里面去。

(三)传播方和受众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形成了平等和开放性的关系

在信息相互交互的过程中,传播方和受众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因为沟通之间仅仅是依靠网络和基本的设备进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显得更加平等开放,自己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做出反馈并形成链条反应,而二者之间的互动随时都在进行,因此显得更加的积极和迅速。

三、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的当代文学概念

(一)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

最初的网络文学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却在短的时间里面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观众,据统计我国文学网民超过两亿人,其中十分之一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其中百分之一是各个文学网站上注册的。这些依靠网络进行写作甚至将写作作为职业的人,现在也开始转向而来以微博传播为传播方式的写作。这些写作范式比较简短但是贴近生活,阅读轻松自如,能够在手机、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阅读,因此很快就被广泛接受。微博传播受到了商业运作的影响,但是相对于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相对于这个时代两千万名上网写作的庞大人群,微博传播已经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

(二)微博文学彻底改变了文学创作的观念和环境,形成了新的文学创作概念

微博文学是与过去的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文学已经从所谓的“政治文学”、“应景文学”等走向的大众传播系统,而过去“高大全”式样的文学形象已经被微博文学彻底颠覆。现代微博文学,更加强调娱乐性和阅读受众的接受程度,甚至会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成为商业化运作的文学样式,其消费性更加突出,而其电子出版物的方式也更加的商业运作。

(三)微博文学转化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形成了新的创作方式

“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而他的价值观、操作方案、产业化模式等等也开始向整个文学界蔓延。”微博文学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还有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机技术分不开的。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上造成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和读者之间甚至形成了合作关系。微博文学进入了读图时代,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以图片或者表情符号进行表达,文字表达居于从属地位———甚至是无文字的表达方式。

篇8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必修的课程,它不仅仅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各阶段的文学思潮及文学社团,还对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整个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变化,很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家,他们在中国的变革中也是重要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风貌,甚至他们本身的经历也成为了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是由一批批活生生、有生命的作家文人组成的。周作人在《人的文学》里提出“兽性与神性,合起来便只是人性。……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可以看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并解释人是什么,文学即是人学。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应该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全面的人,从而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内涵价值,但这种理解,不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而要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

自从2016年国家在经济领域提出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供给侧这一新兴的思维理念也逐渐波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高等教育。袁贵仁部长也表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从宏观方面说,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提升教育的供给质量,结合社会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从微观方面说,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调整,因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困境

过去,该门课程的全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而现在已经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只有一个“史”字的差别,但也可以看出课程内容重点的转变,由注重文学史的宏观梳理,变为更加尊重作家、特别是作品,因此教学应该由单独的史论讲授式向文本阅读的体验式转变。但是现实并不乐观。

首先,教学观念陈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文学史的史论讲解上,注重社团概念、思潮流派的讲解,注重对作者代表作品目录的识记,并且在课程考试上,也更加凸显对史论识记的考察,就算涉及到作家作品,也大多流于对作品内容的叙述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的表层层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重复叙述上,与当下的社会形势结合不紧密。

其次,不注重ψ髌肺谋镜纳钊敕治觥V泄现当代文学里面涉及大量的作家作品,但是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平白概括,对文本的阐释也有同质化倾向,无法突出作品本身的独特价值,而对作品的分析更多的不是考察作品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意义,就是考察作品如何反应了主流思想,对作品的分析有反客为主、主题先行的价值取向,而这样的分析伤害了作品本身,局限了文本的价值多重意义阐释的可能性。不利于对学生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有损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的教学对象几乎都是95后大学生,95后生长在网络时代,每天被新媒体新技术怀抱着,也享有网络时代提供的便利。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客体,应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如何将传统与新媒体结合,探索新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途径和形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出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仅仅要通过文学历史的梳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调整教学的输出质量,提高教学内容与当下实际的融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改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出路。

首先,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作品入手,注重对文本本身的分析研究,采用文本细读法和循环阐释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文学审美素养。文本细读是西方文化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指的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 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文学本位,尊重文本,尝试脱离文化、社会、历史、经济等外部研究,注重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接近作者的阅读方法,增加了现当代文学学习的纵深度。循环阐释法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就特定的文本主题 ,首先是打破古今界限、学科界限、文化界限甚至是系统理论与零星见解之间的界限,发现与之相通相似的言论,从而获得一个超越各种界限的更大语境;然后在此新语境 中,两种相通而又有差别的言论交互地‘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最终的结果是对不同领域的两种言论都‘增进了理解’” 用循环阐释的方法作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则会极大拓宽教学的宽度,增加文本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为文本跟随时代进程的再解读提供的可行的空间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需求。

其次,努力把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要求老师在短期内把学科知识体系全部梳理清楚,还要让学生理解全过程,这并不容易。学生都会被新媒体包围,新媒体也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合,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开创自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广播,朗诵现当代诗歌,让诗歌不在是抽象文字,让诗歌通过新媒体平台变成有声读物,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创微信公共号,针对上课内容,提供文化批评、文学作家生平轶事等信息,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实效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结构改革,是基于尊重作品、尊重学生、尊重中国当下实际的前提下进行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仅对老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出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 2007年第2期.

[1]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J].文学评论,2007,2.

[2]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 2006, 3.

篇9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篇10

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无疑是学生学习文学基础的基本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传统的文学基础课教师往往只是单一的解析文学作本文由收集整理品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这样很难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作品中的众多因素来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对学生文学基础课基本功和专业鉴赏能力的一种考验。那么,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对作品的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个与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之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是因为当代文学基础课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于作品文学性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一定要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学的体系、范畴、概念、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呢?这是本文需要提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精确的点评,能够道出文章的精髓。教师可以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缺失。让学生写出对文章的赏析与评价,实际上也是学生自己思维的一个碰撞。提倡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真实理解,鼓励学生写出真性情。

三、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

所谓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是指提高学生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判断力。当代文学也存在着文学边界的模糊性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辨识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当代文学基础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能够辨别出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也能够知道经典作品好的原因。这都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沉淀多所得的。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有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十分有效,这便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问题意识,然后去搜寻一系列的参考书籍进行解决。

四、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

篇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鲁郭茅巴老曹”文学六大家,20年代形成了北大的学生数次的思想潮流和文化运动,30年代形成了上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的三大文学流派,形成了西南联大名师齐聚的独特风景,40年代出现了众志成城的抗日文学大潮等现象。同时现当代文学史中,经受历史涤荡留下的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血和热。然而在今天,随着商品经济文化的冲击,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曾经被视为“精英教育”的大学教育现在多少已沦为“大众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困境,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不读文学作品,就算读了作品也读不懂,读了作品不进行思考,思考了却不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挂钩,以现代的眼光去质疑当时的文学发展。

贺仲明先生曾在《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表达了对当下背景下,现当代文学教学重理论轻阅读的隐忧。其实这一隐忧并非贺先生一人独有,该领域的研究大家诸如朱晓进、温儒敏、陈思和、何言宏等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遗憾地是,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总体上依然还是走的理论讲授大于文本阅读之路。典型的现象是:教学方面,各高校日益重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学术成就,导致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对该课程的学术研究灌输给学生,对文本分析的过程也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教师一方面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另外一方面学生跟着教师思路死记硬背,也难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文学观念。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体认、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除了要和整个文学教育一样,负有“将文学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进行发掘和展示之外,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呈现着的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发掘其所蕴涵着的精神资源,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然而目前许多文学史教材与有限课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1.教材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尚未并重

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丁帆的《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以说教材权威编者比比皆是,但内容学术性较强,学生看一遍如云里雾里,看第二遍朦朦胧胧,看第三遍的人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理解、掌握有困难。例如目前的教材,普遍都重点分析了郁达夫《沉沦》的病态描写以及“零余者”等常见问题,但学生在读完文本,还是会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例如:为什么“他”一定要将自己学业、爱情、友情各方面的失落简单归结于“弱国子民”这一原因?同样为留日学生,为什么郭沫若没有写出《沉沦》但郁达夫却写出了《沉沦》?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由于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迈入大学,本身就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而现当代文学一开始又涉及很多新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导致学生到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后或许才对五四精神、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词汇有个朦胧的了解,对于郁达夫这种大胆地描写更多地学生是不敢评论,也不会评论,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识记教材中对该文本的分析,但这并不是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

2.教师教学地位的偏差,教学定位的倾斜

吴晓东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我们所理解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做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研究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究竟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讲授中获得什么?”的确,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历史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普遍反映出来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定位不准确,出现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而且由于各高校现在对学术成果的重视,导致教师忙于学术研究,轻视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标准,照本宣科,讲授毫无新意,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教师的“满堂灌”貌似更侧重地是对教材中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的讲授,往往在讲到作品时以“故事梗概”的形式简短论述,丧失了文学本真的色彩,学生因为教师的故事梗概对文本有一知半解的了解,对原文反而没有了全篇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代文学中,在讲授余华的《现实一种》时,好多老师会根据作家的创作分期,将《现实一种》作为早期作品,给学生介绍一下他早期小说呈现出的“暴力”和“血腥”之美,并将《现实一种》这一小说简单地概括为:余华以纯粹零度的情感介入,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然而小说其实从生命的本质上,为读者反思了人生、生命的本质的残忍。但是推而论之的话,后来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一种平实不动声色地叙述,未必没有展现生命的残忍。同时对于目前依然写作的余华(例如《兄弟》《第七天》好多教材未列入,好多教师也不讲),教师和教材不能将其目前的创作简单地划分为前后时期进行分析,类似的作家还有贾平凹、毕飞宇、余秋雨、陈染、林白、王安忆、严歌苓等。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探索及建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提升,与现今大学教育理念的建构、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学观念的更新均有着直接的联系。探索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新途径,对冷静审视大学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现状具有进步意义。因此,本文尝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一下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建议。

1.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文本细读”是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首先尊重文本,立足于文本表达,通过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意蕴做出丰富的阐释。但是,目前教学所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作品的阅读涉及的考试内容十分有限,同时学生阅读水平的日益下降,导致学生读作品读不懂,读不深。例如在讲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学生普遍反映搞不懂小说到底讲了哪些内容。书中的“陈年流水簿子”为什么是象征性的含义,狂人为什么是一个反封建反礼教的先驱。另外关于文本细读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反映在诗歌的阅读上。当代文学中,80年代的“朦胧诗派”以一种复杂、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的复杂姿态,表达了对抛弃的失落感、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执着、对失去家园的牵系,但是教材在介绍诗歌的时候,更多是以诗歌为基础,重点分析的是诗歌背后体现出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历程,但是怎么个独特法,可能更多的需要学生去阅读。但很多教师在讲到该节的时候,更多是先给学生列举作品,接下来就开始分析诗歌背后的精神世界、艺术风格等。例如讲到北岛的诗作的时候,学生一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阅读的仅仅是《回答》《一切》等常见诗篇,但是北岛的《你好,百色花》、《五色花》、《我走向雨雾中》、《路口》等诗歌,同样具有一些和“朦胧诗”派总体特征不一样的美。笔者选了一个独特的讲课方式,课前让学生自行搜集北岛诗作,课堂上开了一场“朦胧诗派诗歌欣赏品读会”,在学生一个个站起来朗读诗歌的过程中,一方面一些诗歌的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朦胧诗派”的总体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同时,也发现了北岛作为独特的个体,他的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品读诗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诗歌“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美,可谓“一举多得”,远比教师照本宣科讲授要好得多。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体现了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是该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教学效果倍增,但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炫技”似的课件展示,则会将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可而止”。

多媒体教学使新颖、形象、丰富多元的信息传递得到了充分体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手写口说”的固定模式,使之成为“图、声、文、像”并茂的多样展示,增加了课堂信息的传递量,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例如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一些已逝的作家的肖像图片、影像资料、手稿书影得到再现,从直观角度丰富学生对作家的认识,与此同时一些作家的经典作品也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的《雷雨》《日出》,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等,适当地运用试听资源,通过影视片段,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难为易。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加深对文学文本的深刻理解,还可以从中对话剧、电影、小说等不同文学艺术门类的特征及表现手法加以直观地辨别和认识。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其优势存在,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失败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同样存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萧红等人的作品一方面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学生也对作家的爱情历程有所期待。有的教师或许会将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甚至爱情经历大做文章,导致课堂倒是热闹非凡,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但是这种做法明显喧宾夺主,偏离了课程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导致原本应为重点的文本分析、作品介绍等流于世俗和哗众取宠的境地。

3.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

众多教材中,对现代文学的分期一般为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而当代文学则一般为17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六大块”。在题材上,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四种文体,这当然有其优势,便于讲授和区分,但是也有一些尴尬的现象。比如老舍这一作家,其创作历程从20年代文学可以一直延伸至十七年文学,创作成就涉及小说、散文、话剧等多种文体,在介绍该作家时,不免出现前后重复和渗透。所以在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针对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成就,反思老舍建国后文学的独特价值。从前后创作文体的不同,去反思老舍各时期的文学成就和不足。

同样,在学生学习过一学期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具有共同创作倾向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梳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例如,从大的方面来说,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样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结语

北大温儒敏教授曾经提出呼吁:“本科文学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本文也算抛砖引玉,希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师能够看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从单方面的教授,转向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何言宏.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的反思[J]江海学刊.2006.(3).

[4]张伯存,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14(3).

[5]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6]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3).

篇12

引言

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给予学生直观体现,将枯燥理论知识具现化,给学生直观体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与历史,最终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为后期教师夯实基础。本文中主要分析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近些年随着娱乐行业发展及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传统文本阅读逐渐向视觉阅读过度,这种“快餐式”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当代大学生也喜欢观看电影与电视作品,影视作品凭借唯美的视听效果、色彩感及具体任务构建,给予学生阅读。但这种情况下降低大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欲望,造成普遍存在观看多、阅读少。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受到影视作品的巨大冲击。笔者课堂调研发现,部分教师整堂课自己表演,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昏昏欲睡,即便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但也停留在播放幻灯片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文学课程如何因势利导引入影视元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影视资料的合理使用不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兴趣,最终达成提高大学生文学素质的目的。

2.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的应用

如何选用合适的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中应用,笔者综合自身经验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2.1依据教材选择影视的资料

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观看更多的文学影视资料,就需要筛选合适的资料。受到利益驱使,很多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加上部分导演或编剧为提高收视率与票房收入肆意删减作品,造成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别较大或是大相径庭,这样影视作品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悟到原著精髓,还有可能误导学生。如果不加甄别与筛选,随便拿出一个影视资料会对学生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在影像世界中迷失无法返回文本。影视作品筛选过程中,选择的作品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与原著精神保持一致。比如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被改变成话剧、电影及电视剧。话剧版的《倾城之恋》开场采用越狱对白,加上存在的字幕与表演不同步的情况,产生视觉与听觉错位;电视剧版本则添加了无数内容,直接将短篇小说改变成长篇小说,颠覆原著精神;电影版本的虽说演员不符合原著,但剧情、对白等大体重于原著。所以在讲述《倾城之恋》时选择电影版比较合适。影视资料作为特殊教材,教师筛选效果直接影响使用效果。

2.2讨论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

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环节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一些具有明显时代政治色彩的当代作品无法产生共鸣。他们宁愿在各种光怪陆离的世界游离,也不愿意在红色经典激情时代中感悟生活,强迫阅读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好的影视作品会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和音乐审美来吸引大学生,使他们因为看过影片而对原著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而从文学作品普及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的阅读在学生中推广的十分快速和简便,更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所以为有利于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经典的影视资料,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影视资料观看或者文学文本阅读,使他们通过画面感受语言艺术、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回归文本阅读,对原著和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更加深刻的体会原著精神。研究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促进文学文本阅读,有效激发学生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节约时间,教师可以课前提出几个针对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影视到原著,又从原著到影视,通过来回转化尽可能发挥自身创造才能。借助课堂讨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保证讨论方向不偏离,达成教学目标。

2.3剪辑经典片断插入教学课件

目前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除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影视资料欣赏和课后讨论外,其实当代文学影视资源最好的利用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插入剪辑后的经典片段。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一张张单调的幻灯片已经无法展示出抽象的概念与思想感情,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度和深度需求,造成他们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产生厌学心理。而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刚好每个文学发展阶段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影视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应的影视资源剪辑成一个个相应的片段,插入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根据需要自助的播放一些适合当前课程需求的影视片段,使整个课堂教授过程更加的游刃有余,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吸引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结语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授课过程中并不能过分依赖。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考虑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不要局限于某种形式,也不能痰多求全,造成重点并不突出。此外引入影视资源时,选择符合作品精神的影视作品,有效传达原著精神,提高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教师提供经验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应翃.影视资源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利用[J].文学教育(上),2016(10):11.

篇13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15-01

当代文学基础课是汉语课程中的必修课,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时,只是简单机械的进行应试训练,把当代文学基础课上的知识作为学习语文的关键法宝,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文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随之逐渐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为主要内容。当代文学基础课除了需要注重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以及动手的综合能力。近些年随着教学的改革,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也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有对于文学相关特征的把握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当代文学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必须要进行创新,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文学发现能力差以及学习中文专业店的兴趣逐渐淡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文从比较热门的专业逐渐被大学生冷落下来,主要原因为了得到跟高的发展,社会就业严峻,工作的实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占据了血神有限的文化阅读空间,学生们根本无暇也不愿意读原著。

其次课时量严重缺乏。由于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前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现在不痛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强调素质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这样,一般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得不使用这种变化需求而改变,适当淡化专业性,偏向素质教育。

最后学术研究的体制化导致文学基础教学的刻板和僵化。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学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在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刻板冷漠。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鲜活的,但是,当今高等薛晓东额学术制度和分配制度,致使文学研究仅仅成了一种获得职称和津贴待遇的手段,不再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需要。

二、对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探讨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学习文学基础的基本功,无疑就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传统的文学基础课教师一般只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的进行简析,如果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品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作品中的众多因素来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对学生文学基础课基本功和专业鉴赏能力的一种考验。那么,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个与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就是指提高学生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判断力。当代文学也存在着文学边界的模糊性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辨识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当代文学基础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能够辨别出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也能够明白经典作品好的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沉淀多才能得到的。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去搜寻一系列的相关参考书籍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是因为当代文学基础课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文学性作品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学的体系、范畴、概念、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等是很关键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了?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精确的点评,能够道出文章的精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一些缺失。

4.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

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一些方法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朗诵,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观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选择以小组与小组辩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说让学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因为在表达的同时,感性和理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这四点都没法离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可以说与创新思维并存的。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诵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综合能力,课堂上的创新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