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益活动营销策略

公益活动营销策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7 15:17: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益活动营销策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益活动营销策略

篇1

一、研究背景

从微博植入我们生活开始,其发展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来看,关于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文献研究较少,国内对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研究处于起步期,多以定性、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通过以“中小企业微博营销”为研究对象,并对微博营销的对象、特点、优势与风险、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对我国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二、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微博处于发展初期,以新浪微博、搜狐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平台发展较快,但是其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功能有一定的差异;而中小企业的微博营销目标差异较大,具体有:塑造企业形象和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产品营销、宣传和强化企业文化和经验理念、提供客户服务与技术支持。中小企业企业要进行微博营销,需综合考虑各平台的定位与功能差异和企业营销目标,进行平台选择。如人人网的用户是大学生、研究生公司白领及高校老师等,其高学历、个性化的消费特征,注定只适合部分企业,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平台选择时,应考虑企业发展的阶段和目标、平台的发展前景及其用户特征,通过微博营销形成一个双向交流的信息平台,培育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三、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实证分析

(一)“螺蛳粉先生”微博营销分析

截止2011年5月,从@螺蛳粉先生微博开播10个月以来,“螺蛳粉先生”的新浪微博已有5600多名粉丝,平均每条微博被评论12次,转发8.2次,其中活跃粉丝近3800名,活粉率达到68%,这些粉丝都是螺蛳粉的忠实爱好者。“螺蛳粉先生”每天可销售出400碗,营业额在4000-6000元,三个月就收回了前期的10万元投入成本。微博的力量比发传单更有效,很多顾客成为忠诚客户,客户消费并在“微博留言墙”留言,实验体验营销。自开业以来,新京报、《职场》杂志、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多方媒体都予以报道,其中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栏目对螺蛳粉先生的微博营销进行了长达七分多钟的深入的报道。本文统计“螺蛳粉先生”微博在2011年12月13日—2012年4月9日数据,具体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螺蛳粉先生”微博每天有2条博文和10条左右的评论,营销企业产品信息和生活理念,保持与粉丝的沟通,在短短三个月之间粉丝数由11255条增长到12615条,微博数由1593条增加到1799条,形成良好的微博粉丝沟通空间,实现了体验营销,传播企业的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极大地增加企业的营业额,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凡客诚品微博营销实证分析

自2009年8月,凡客诚品开通微博,并连续推出秒杀活动、明星互动吸引用户等一系列活动,让新员工发表工作感触及想法,2010年7月6日,Vancl的官方微博开始了一个小小的互动营销,截至七夕这一天,光新浪微博上就有近3万条直接话题,聚集人气,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销售增长。本文统计凡客诚品微博在2012年2月9日—2012年4月6日数据,具体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凡客诚品微博通过秒杀活动、明星互动等活动,快速宣传企业新闻、产品、文化,日发微博数达6.6条,在两个月之间粉丝数增加了5973,微博数增加373,转发和评论有所增加,微博价值逐步增加,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实现良好的促销效果;但暴露部分潜在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账号被盗、品牌盗用等。

四、我国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策略的建议

(一)、对外,实行确定精确定位目标用户;对内,实施企业内部营销策略

1.精细分析客户需求,确定精确定位目标用户。中小企业首先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微博互动分析目标用户的爱好与需求,掌握用户对本企业及其产品的态度,了解用户对同类型产品的使用情况和满意程度,进行市场细分,精准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寻找潜在消费者,并培养潜在消费者,以此为传播平台,实现企业品牌推广和产品信息的传播。

2.企业内部营销策略。通过微博,可以低成本搭建企业内部沟通系统,对内部员工进行直接沟通,缩小层级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强化企业的人本管理特色,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行全员参与营销,提高了企业业绩。

(二)公益活动或事件营销策略

1.社会焦点事件营销策略, 阳光公益活动营销策略。中小企业可通过博友对社会焦点事件的讨论来进行微博营销。中小企业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扶贫、救灾等,借助公众舆论,通过微博用户讨论来宣传企业及其产品,这有助于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激发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篇2

1 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观点

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观点中,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仅仅是一种销售手段,是作为一种辅助企业扩展销售渠道,将产品从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销售活动存在的。传统的销售观点中还有一种观点是企业试图用一种产品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的需求,这样能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提供条件,对企业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不必进行细分,认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以此增加企业的利润,等等。

2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的特点

2.1 电子商务产生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和平台,这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来说,是一种新活力的注入,电子商务能够使企业开展一对一营销活动,可以对消费者类型信息进行精细分理,进而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2.2 市场经济的今天,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如何使新出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产销平衡,也是现代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问题,每个阶段的营销过程的策划、组织和统筹工作都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作为参考依据,营销活动的预算和投入必须考虑到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否收回。

3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新思维的内涵及对策

3.1 通过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活动和一对一营销服务。近些年新兴的电子商务为企业生产者与消费者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实时沟通的桥梁,缩减了诸多营销活动的中间环节,企业营销人员可以与消费者快速建立联系,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传统营销方式无法企及的。

3.2 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和购买行为进行市场细分,发掘和识别不同目标市场的细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市场细分是消费者消费特征和购买行为模式发掘和模式识别的主要途径,也是发现市场机会的重要手段,它更注重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异质性,根据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和购买模式将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个消费市场,针对每一类消费市场采取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多变的消费需求,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3.3 企业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恰当的使用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现今市场营销组合的一项重要策略。它指的是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企业通过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两种途径,选定有利的地点,将产品出售的信息传递至目标市场,达到销售的目的。人员推销就是推销员与顾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推销产品;非人员推销则是在同一时间通过营业推广、广告和公共关系等形式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向顾客广泛传播产品的销售信息。不论是人员推销的促销方式,还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吸引顾客的促销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劣点,因此二者可以互为补充。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示范、展销、赠品、店标和通告等其他形式的促销策略达到销售的目的。一套科学的促销策略,不仅能充分体现出产品特点,也可以全面反映出产品信息,及时引导采购;同时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

3.4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和公众利益。创建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不解努力,但要毁掉一个品牌往往只如朝夕之事。以往,我国主要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现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尤其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行业,环境保护应成为该行业开展产品营销活动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应该着重宣传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环保性和无公害性。

4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展望

4.1 网络营销。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

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威柏认为网络营销最直观的认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导向,为实现企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企业活动。

4.2 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是通过市场营销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服务的认知过程。品牌营销从高层次上就是把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等展示给消费者或者顾客从而在顾客和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形象,这就是品牌营销。“品牌营销说的简单些就是把企业的品牌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

4.3 公益营销。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直接联系起来的营销模式。它的基础是从事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企业发展的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这无可厚非,但是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适当组织社会公益活动、促销活动等来回馈社会,以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另外,社会信誉良好的企业往往能赢得更多老顾客的关注,并且容易与老顾客之间建立紧密的依附关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本企业的产品才可能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4 创新营销。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经营的最佳策略就是抢在别人之前淘汰自己的产品,这种把创新理论运用到市场营销中的新做法,包括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产品的创新、营销组织的创新和营销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市场营销人员就必须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弹性,让自己成为新思维的开创者,创新的意义就在于先进,而不仅在于别人没有,而且一旦发现是一种新技术,就要及时捕捉,以免错过时机。

总之,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市场营销战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用市场营销新思维来计划营销战略,使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成为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灵魂,进而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商业广告中的公益化倾向的表现形式

企业在商业公告中的公益化倾向现象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配合商品进行营销。企业在商业广告中具有公益化倾向的广告表现为企业形象公益广告和配合产品销售的企业公益营销。

根据企业公益广告的内容,现阶段企业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可分成四种类型:

1.民族情感型

这一类型的企业公益广告表现为企业将自己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

蒙牛“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蒙牛乳业集团投资1亿元人民币,联合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共同发起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为全国500所小学免费送奶大型公益行动,让这些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在今后一年中每天都能喝到一包免费的蒙牛牛奶。

2007年。这项被称为“健康希望工程”的大型公益活动全面升级。6月6目,蒙牛与中国奶业协会、国家学生奶办、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人民日报、CCTV、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NBA关怀行动、联想、微软、新浪、华润万家、家乐福等14家机构联手发起大型公益行动――“中国牛奶爱心行动”,倡议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参与到牛奶强健国民身体素质的行动中来。

2.社会责任型。

这一类型的广告多呈现为与营销相结合的公益营销。社会责任型的企业公益广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积少成多,人人有责。往往使消费者一起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积少成多,也给消费者以参与公益事业的成就感。

农夫山泉公司自2001年开始“一分钱”行动,是典型的社会责任型的公益广告。2001年,农夫山泉公司和北京奥申委联合推出第一个“一分钱”行动:“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2002年“一分钱”阳光工程,支持中国贫困地区学校基础体育建设。2006年第四届:“一分钱”――饮水恩源,帮助水源地的贫困孩子。“一瓶水,一分钱,每买一瓶农夫山泉就有一分钱用于帮助水源地的贫困孩子”。农夫山泉将筹集500万元,感恩水源地人民为保护水源做出的贡献。收集瓶标上的“饮水思源”感恩贴,就有机会参加农夫山泉水源地感恩之旅。感受水源地(千岛湖、万绿湖、丹江口和长白山)人民的生活,并将“饮水思源助学基金”捐助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们。

3.社会规范重塑型

呼唤社会公德。要求道德的重塑成为一些企业在公益广告中的主题。企业在广告活动中结合企业本身特点对敬老爱幼、文明礼貌、诚信守法、重视环保等社会道德进行宣传,这也能给企业也带来很好的社会形象。

宜家家居“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09年3月28日晚熄灯一小时。成千上万的人们将在晚上8.30-9.30(当地时间)熄灯一小时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参加其中,展示了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

宜家在瑞典、英国、挪威、澳大利亚、中国等数个国家都将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的活动。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借助宜家商场的平台和众多的宜家俱乐部会员,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

4.面对突发危机时积极应对的企业公益广告

一个企业在面临突发时间时表珊出来的行为是评价这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由于社会转型、自然灾害、疾病等突发状况的产生,社会上往往需要更多的援助和关爱,企业适时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的形象在这种特殊时期通过公益活动更能彰显其社会形象,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非典”时期香雪制药――“祝福广东平安”“感谢白衣天使”

在“非典”期间诸多制药企业涨价的情况下,香雪在广告中宣布:决不涨价,并且是“全国统一零售价”。香雪没有局限于单纯的做广告,而是主动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以表现企业的公益心,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比如“送药上北京”、“义捐千万助百万京城学子抗非典”等活动,香雪向北京捐赠了价值一千万的药品。隆重的捐赠仪式从广州发车开始到接受捐赠的仪式,整个过程吸引了几十家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获得了诸多的免费宣传。此外还有推出“感谢白衣天使”公益广告,印刷非典防治宣传册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为香雪带来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二、商业广告中的公益化倾向深层原因分析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使人们改变了对企业的看法,责任意识和企业公民的意识得到人们的重视。深究下来,企业责任是企业公益活动最核心最深层的原因。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曾有一段论述:“我相信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品和服务,还会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在西方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批判的基础上,随经济全球化而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它强调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已经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实践作为一种共识,工商界亦早已明确地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了公益营销战略考虑之中。

在企业的现实意义上,近年来企业公益广告和借助公益的营销策略层出不穷,对企业而言原因在于企业需要一个正面高大的企业形象来支撑整个企业,另一方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寻找新的卖点来促进销售。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营销制胜的时代,各种营销手段、模式层出不穷。一个企业能“做大”靠的是销售,一个企业能“做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品牌,而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企业花大力气亲近消费者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获取人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在做好产品与服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1.企业在宣传过程中的传播手段的思考:企业产品推广过程中如何形成新的卖点

企业公益广告和公益营销不是简单地表现一个企业的善心,而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企业在选择公益项目时,要在企业文化与公众观念上寻求一种价值的共鸣,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企业的公益营销伴随着自己产品的特性结合公益活动进行营销。

例如,日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制约了信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支付宝针对这一状况推出公益营销策略,借力营造网络诚信体系。支付宝公司启动“支付宝互联网信任计划”,该计划是旨在改善互联网信任环境的大型公益活

动。继推出“互联网信任计划”后,支付宝公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因为信任,所以简单”的公益广告。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向谨慎低调的支付宝此次大张旗鼓地在央视推出“信任”广告,意在谋求行业权威话语者的身份。

支付宝的“因为信任,所以简单”的公益广告正是配合支付宝业务的扩张而进行的一次公益营销,一方面是在做树立诚信意识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卖点,配合销售进行的一次营销策略。

企业公益营销在与市场同类产品竞争中显得别出心裁。在先期产品进入市场就伴随公益营销,给产品直接树立亲善的形象,为以后的销售做好准备,为产品的成长制定了大的方向。产品的公益营销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通常通过社会热点的转变适时调整方式方法。以连贯性的整体形象贯穿始终,用多样化的手段保持整个公益营销的活跃度和新鲜感,给产品销售带来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2.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契合形成良好效益的自觉行为: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武器。企业公益广告与公益营销以高曝光、低成本的优势使品牌在特定目标群体中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据调查,86%的消费者认为具有公益行为的公司具有更为积极的形象,90%的员工坦诚为本公司的公益行为感到骄傲。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仅能外显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将企业追求良好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传播给社会大众。对于内部员工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员工对企业形象的认知从公益活动中得到提升,产生对企业的信任感,形成主人翁意识。这种顺应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取向不但能增加企业社会形象的美誉度,同时可以对内提高凝聚力,激励员工的士气,促进企业自身的成长,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形象都是很好的促进。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果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会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支持,使企业在公众中获得高信任度和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品牌来讲是一笔无形的资产,会让品牌产生更大的魅力。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捐助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品牌的存在,触摸到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在意识中把品牌与公益行为牢牢的联系在一起。

三、商业广告中的公益化倾向的价值体现

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公益组织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特定群体得到了帮助,企业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一)对企业而言,一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促进产品的销售得到了商业上的利益。虽然,公益行为可能不会很快地直接地给企业带来产品销量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它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间接地促进品牌的声誉、形象以及销量的提高,这也正是公益营销的魅力所在。企业公益广告和公益营销是一种长期投资,每一次的公益行为都能累积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

(二)对于社会公益组织而言,企业公益活动弥补了公益事业主体的不足。企业公益广告和公益营销往往通过希望工程这样的公益组织将资金和物品注入进去,给这些公益组织提供长久的支持。企业参与公益事业,支持公益组织。对其进行不断的资金支持。是社会原有的公益组织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也更有益于公益行动的合法化,更有利于资金的监督。

(三)对整个社会而言,公益广告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从社会学和公共关系学的角度看,公益广告通过大众传媒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宣传和动员,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净化人们的道德心灵、规范人们的行为取向、唤起人们对社会焦点问题的自觉关注与积极参与,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健康发展。

四、商业广告中的公益化倾向为企业带来的启示

1.企业公益化营销模式较传统营销模式资金少,效果快

篇4

举个例子,很多客户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或品牌一夜成名,在网络时代,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如果消费者仅仅是“听说过”你的品牌,意义并不大,因为不能深入了解品牌内涵,也就很难对你的品牌产生深刻印象,更别说直接产生消费冲动了。

最近几天,天涯上一个“寻找2009个农民工兄弟,帮你回家”的帖子引起了比较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招致了很多争议。据我了解,这是一个白酒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本来企业做公益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这个企业操作-全球品牌网-手法有点问题,在网络上做宣传时采用的是匿名发帖,有很明显的策划色彩,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公交车和户外广告牌上大打广告,并突出了企业品牌。结果是,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而网上却是一片质疑炒作的声音。

再看这家企业的背景,因为经常与行业竞争对手打官司,口水战不断,一直给人喜欢炒作的感觉。因此,这次本来是非常好的善举便很容易被理解为炒作。从更深层面去看,这家白酒品牌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一直比较模糊,至少我们找不到有“团圆,家酒”等与回家相关的品牌文化。因此,这次“帮你回家”活动明显缺乏一个品牌文化的背书,也与该企业以往的公益行为缺乏连贯性,显得十分突兀。社会受众无法从这个公益活动中加深对该品牌的情感认同和品牌认知。

但如果换成是主打福文化的金六福酒来做这个“帮你回家”的公益活动,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金六福“春节回家,金六福”的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团圆本来就是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由金六福来“帮你回家”,消费者必定会对金六福“团圆时喝的酒”这一品牌定位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很自然地增加对该品牌的认同度。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春节,如果金六福也策划一次类似的公益活动,一定会带来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并拉动终端市场。而且,一定要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地去做,而不是匿名发帖,徒增流言。

再举一个例子,上海一个叫竞择的拓展培训公司,一直想通过网络营销打开局面,竞择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一些建议。我了解到拓展培训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同质化也很严重的行业,而且行业老大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竞择培训作为一个新公司,如何建立行业地位与吸引客户?我对竞择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团队进行了全面分析,初步把竞择定位为体验式培训专业机构。

篇5

1、网络营销策略

京东商城在互联网营销的最初阶段就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合作进行了密集的广告的投放。在每年的不同时间段与相关媒体平台接洽,进行广告时间地购买。其播放方式是以连续的,有规律的进行广告投放。目标客户大多定位于都市白领,广告投放集中于想新浪和网易这种目标群体接触多的门户网站,例如新浪和网易。其投放量占总体投放的70%。除此之外同那些产品存在互补性的网站合作,进行相互链接,内容主要以促销商品介绍和企业LOGO为主。

天猫商城在广告投放上却表现出了不同的策略,由于其目标客户大多是女性,并且以价格偏好为主,媒体广告购买主要选择在节日前后,并且常以高成本取得广告播放权。然后在此期间集中投放。如双十一、双十二、情人节、三八时间段。其网络广告的投放主要选择在了腾讯,优酷,新浪微博等社交娱乐性质的网站,内容则主要以传递活动信息为主

2、社会媒体营销策略

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传播和资讯,从而形成的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关系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2012年11月11日,微博手机登陆缓冲界面,一半被天猫降50%的广告占据。进入微博,各品牌官方微博、微博红人/达人/名人等,也都在为天猫宣传,或是链接直接进店铺,或是优惠介绍等,极高的更新率和传播力度,很难让大众不被吸引。

2012年十一期间,京东与新浪联姻,新浪微博猛推它的微博促销页面,7天产生了200多万的销售,为京东增长了近90万粉丝。从分析来看,进洞商城产品推荐和促销信息,基本上可以达到平均转发50次每条,平均回复30次每条,这些数字都是很多同水平的企业微博非产品信息都无法达到的,足以见其粉丝的活跃度和内容的匹配度。

3、搜索引擎营销策略

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竞价排名也是主要的网络营销手段之一。统计表明,网站60%的访问量来自各大搜索引擎,因此京东商城科学登录各大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站推广的首要步骤。对京东商城的分类目录关键词进行分析。京东商城中所有的一级分类目录名称在百度提供的自然搜索结果(排除竞价排名条目)中,有45%位于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以百度默认的10条结果为一页),35%的一级类目名已加入百度开放平台1,使6个搜索结果不是第一页甚至排名更后的类目关键词在第一页中获得展示。[2]在22个一级分类目录关键词中,京东商城通过SEM购买的关键词广告仅手机数码一词,再加上百度开放平台的使用,使68%的类目名位于第一搜索页面,另外因为大类目的关键词转化率通常相对较低,所以京东在SEO已有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并未在类目关键词上投入更多的SEM 。

4、促销策略

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七夕节、双十、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类节庆时点,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各大B2C网站都会在当天进行促销活动,在天猫和京东的促销活动中,两者都有引起业界瞩目之地。天猫在2011年双11期间创造了业界的神话,创下132亿的交易额,在各大电商巨头的强力促销攻势下还能保持292%的增长,再从去年的27家品牌商到今年5000多家品牌商参加光棍节促销合作来看,这个增速是惊人的。而京东在此次竞争中没有采取任何促销,但是在双11当天,订单量也有明显上涨。

京东促销节日能在业界引起瞩目的是每年6月18日的店庆活动。今年京东618十年店庆促销,6月18日全天京东订单数突破300万单,今年的京东店庆月促销,正值京东发展十周年,京东联合上万家品牌,以十年不遇的促销力度,在全品类推出持续长达一月的促销风暴,最大力度回馈消费者。

5、传统媒体营销策略

京东商城在电视广告上投入巨资,2012年央视广告投放2亿元。天猫商城部分地方台投放广告(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在户外广告方面京东投放在公交车外部油漆广告(通过公交车户外广告的形式把京东正品行货,经济实惠的形象打出去)、海报招贴、公交站台、候车亭。天猫则将户外广告投放在公交车内部广告牌(如成都)、地铁广告牌(如重庆)。[3]

京东商城通过《当代经理人》、《北京纪事》、《财经》等发表的一些文章,让更多读者了解到了京东。同时也在一些娱乐休闲的生活杂志刊登了京东商城的一些商品,吸引广大消费者。而天猫商城与深圳市晟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合作,拍天猫商城的杂志广告,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晟娱公司对天猫杂志平面模特的招聘广告,这也在无形中给天猫商城做了宣传。同时,天猫商城也在一些娱乐休闲的生活杂志刊登了商城的一些商品,吸引广大消费者。

6、公共关系营销

在公益方面天猫在近期有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主要目的是关爱贫困儿童,而公益商店的上线也为公益提供了长足的发展。京东在公益方面做得更加充足包括官方微博、主页和一系列公益活动,并且在公益版块能够把意思和产品一并宣传。

篇6

五一期间,为了响应国家的亲民惠民政策,表达药企对基层劳动者们的敬意,传递贴心关爱,某药企在重庆市开展了以“关爱劳动者,保护‘棒棒’的腰”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相关地区对来自基层的普通劳动者免费进行了贴膏药品的试用、试贴等活动,并对骨质增生患者进行了相关产品的赠送。另外还组织青年志愿者、专业技术人员,为前来试贴的患者讲解医药疾病知识、并现场为他们按摩、推拿,令参与者们倍感开心。

分 析

该案例是公益营销的典型案例,其完美地将产品与这一特殊的劳动假日关联起来,巧妙地将产品的适用人群及产品的适用范围准确、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这样的公益营销既凸显了该药企对这些劳动者的腰疼痛的关爱,又体现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之所以该药企的这种公益营销能获得劳动者们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产品的关联节假日”。而药企如何将产品关联节假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努力:

充分挖掘节假日

产品的关联节假日主要应从产品的适用症或功能主治来考虑,如治疗妇科疾病的产品需多考虑的节假日有妇女节、母亲节等,儿童药主要考虑的是儿童节,而治疗骨质增生的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考虑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在挖掘到产品关联的节假日后,药企还应选择合适的活动地点,而这活动地点应以人流量大、人流聚集为主要衡量标准,且尽可能地扩大活动规模,形成最大化的时间影响力。所以,选择地点时,药企除按标准外,一般还要结合其他要素,比如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药企战略合作的药店。而从纯公益的角度来考量,城市的大型广场、公园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这里不仅人流量大,而且活动给顾客没有商业行为的印象。

拟好活动主题

公益营销是药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差异化营销平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提升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增进与目标人群的互动方面,效果尤其明显。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历来就与“善、德、良心”等公益性字眼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药企的社会使命也决定了其在公益营销方面的可行性和贴切性。

而从公益营销的定义我们其实很容易将药品的“善、德、良心”等公益性字眼与关联节假日关联,并树立相关的公益主题。比如以治疗骨质增生为主的贴膏剂产品,确立以“传递贴心关爱”为题;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产品,确立以“共铸中国心”为题。这些主题都能将产品的属性与公益内容紧紧地结合起来,让人记忆深刻。

做好内容策划

有了前期准备,策划活动内容就会显得非常容易。只要将最重要的“公益”两字体现出来即可。如本案例中,该药企在药店对来自基层的普通劳动者(这其中包括“棒棒”、环卫工人等,还有患有骨质增生的中老年朋友)免费进行了贴膏药品的试用、试贴等活动外,还组织青年志愿者、专业技术人员,为前来试贴的患者讲解医药疾病知识、并现场为他们按摩、推拿。因为此活动完全是无偿免费且不进行任何促销,只为将关爱传递到每个前来试用、按摩的基层劳动者心中,所以才会令前来参与的人络绎不绝。

因此,保障公益性是公益营销中的唯一标准,活动内容与品牌内涵的关联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围绕“公益”策划与之相关的内容,才能得到大众欢迎与参与度。

确保活动持续性

篇7

一、引言

作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全球顶级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将会受到全球人民的瞩目,中国于2008年成功承办北京夏季奥运会后,又于2015年成功赢得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逐渐走近,这让十几亿中国人民又一次欢呼,也让中国的企业再一次充满期待和兴奋!

二、奥运营销的概念探析

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又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奥运”这个招牌上。大家无不希望借助北京奥运这一历史盛事来提升、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尽管已然经历了一次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洗礼,但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经验和教训依然薄弱,奥运营销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和课题。所谓奥运营销,就是借助与奥运有关的内容(如产品、人物、事件、服务等)作为载体,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以奥运文化为核心的品牌文化体系,从而将企业的产品与奥运精神的内涵进行融合。

三、开展奥运营销对企业的意义

21世纪体育赛事备受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本身就蕴藏了很大的商机,因此奥运会作为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迈向成功的一个黄金平台。而奥运营销则成为企业借势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搞好奥运营销对于中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奥运会为企业提供一个广告平台。现代社会,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信息,但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何获得受众的注意力,是每个企业在营销中都需要探索的。奥运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受众注意力的平台。奥运会这个巨大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会受到无限量大的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密切关注,如此高的关注度就为企业向世界、向全中国推销自己提供了最优化的资源,在此期间的广告将最大限度的被受众接触。奥运会作为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必会将最大量的世界人民的目光聚集到中国。联想、中国移动、中国人寿等不惜千万资金取得奥运赞助身份,目的就是要为自己争得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第二,奥运营销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回报。这种回报最主要体现在对品牌价值的提升上。企业通过奥运营销与奥运会对接将会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和奥运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转化为自己的企业精神,使品牌与奥运文化之间产生衔接,从而提升品牌价值。三星的经历无疑对中国企业的体育赞助打了一剂强心针,1997年,三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奥运会赞助,当时收效良好,于是奥运赞助一发不可收拾,一直都是奥运会TOP赞助商,借助奥运会赞助,三星成为全球品牌价值成长最快的品牌。2002年,三星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3亿美元,跃居到34位,是2002年百强品牌中升值幅度最大的,借助奥运会TOP赞助商的地位成功地成为时尚创新的全球品牌[1]。企业与奥运联姻参与奥运会进行奥运营销,为奥运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表达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奥运倾力支持的主人翁精神,能够获得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可和好感,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些关注奥运会的人正是企业或品牌的潜在消费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移动参与北京奥组委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北京奥运会口号仪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暨西部小使者观摩团主题公益活动,将赞助公益活动与中国移动的服务性质衔接,显示出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也表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亲和力,强化并提升了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和美好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外,成为奥运赞助商的企业,其产品及包装可以带着奥运商业徽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企业品牌与奥运商业徽记的结合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也是对企业形象的提高,这里面蕴含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四、企业进行奥运营销的对策

第一,关注公益活动,建立公益形象。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公益活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致力于公共关系营销的企业能从根本上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共关系是指一个企业和组织为了增进内部及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为自身事业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在分析和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关系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2]。企业可以围绕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展开公关营销,以与消费者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奥运会是全民族的,北京申奥成功本身就激发了中国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企业应把握人们的这种心理,将品牌有意识的与体育赛事结缘,在品牌建设方面表现出产品的公益与关怀形象,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样就可以唤起消费者的信任。首先,要将营销的主题定位在奥运上,也就是将品牌与奥运相结合,深入挖掘品牌与奥运相似的特点;其次,组织各种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种公益活动进行品牌传播。譬如企业可以采取加强社区体育建设,注重百姓健康,解决百姓与奥运相关的问题,这种营销策略体现了人文奥运的主题。第二,寻找品牌与奥运的联接点。深入挖掘品牌的特点,将品牌与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进行融合。若企业的产品与奥运连接过于牵强,这就难以使目标消费者将对奥运会的热情转移到产品身上,在品牌与奥运融合的过程中,营销者一定要具备社会营销观念,这是指组织的任务是确定诸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以保护消费者或提高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更有利的提供目标市场所期待的满足[3]。实际上,这种营销观念提出了一个社会与道德的问题,要求营销者在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和公共利益三者之间达到平衡。如果想让消费者通过奥运会记住企业品牌,必须使自己的企业形象、价值和品牌理念与奥运会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入结合,以加入到宣传奥运精神的行列中来。如此以来,奥运精神就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来,消费者通过奥运也记住了品牌名称,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要与消费者在情感内涵上达成共识。比如在此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主题给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如海尔抓住了绿色奥运主题在全国开展“绿色奥运,HOT中国”的奥运营销传播活动,并且在此之后节能环保的家电随之上市,海尔家电中融合了节能与环保的因子。另外,海尔在央视作的电视广告,将广告诉求点放在了“全球的奥运,世界的海尔”,借助于奥运会传达了海尔国际化的形象,这同时也与2008年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实现了良好的对接[4]。奥运营销不是简单的在品牌或企业上打上奥运的烙印,而是将奥运精神与企业的品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斌.中国企业营销北京奥运的再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02).

[2]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5.

篇8

可操作性强

公益广告离不开企业的赞助和商业化运作。我国目前的公益广告体系是非常分散的,大到央视,小到各市级电视台,都在制作公益广告,但很多媒体往往都陷入了“闭门造车”的僵局。3月15日快到了,就制作一条抵制假货的公益广告,11月9日快到了,就制作一条消防的公益广告,广告做出来后,便眼巴巴等着企业来赞助来署名,没有等到,就凑合着播出了。然而优秀的公益广告从创意到制作成本都是很高的,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公益广告质量的下降,最后陷入“自娱自乐”的怪圈。但是如果加入营销的概念呢?在制作广告之前,就和专门负责广告的业务人员沟通,收集一些有公益广告投放意向的客户信息,再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创作出相应的公益广告脚本,客户认可后开始制作,最后得到双赢的圆满结局。

目标性强

企业不是对公益广告不感兴趣,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诉求点。目前,我国的“公益营销”还不足以称为真正意义的公益营销,只能算是公益活动。公益营销一定是市场营销和公益结合起来,公益活动是市场营销的载体,它能够促进企业的销售,这是公益营销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对只在公益广告后署名这样的方式越来越不满,没有前期的良好沟通,没有企业文化和产品意识的介入,只是在看了成品后选择YES或者NO,这样的模式是没有目标性的,落后的且没有竞争力。所以,只有从一开始就和企业紧密联系,从企业文化和企业认同的价值观方面来考虑,在选择阶段就避开可能同公司价值观冲突或会引发争议的项目。试想一下,如果叫肯德基来赞助保护小鸡的活动,上海卷烟厂来赞助防治肺癌的广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有的放矢才是王道。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变化,买方市场日趋凸显,产品的品牌效应已经引起了商家的高度重视,从过去单纯追求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转而意识到培养客户忠诚度对于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性。良好的形象可以为企业赢来大批的忠诚客户和稳定的需求’并且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高额利润,也是现代企业的生存根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公共关系部门’通过召开新闻会,接待相关媒体的访问等以此来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接待客户的来访,召开客户回访座谈会、回答顾客的疑问、调研客户的需求,征求客户建议等方式来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更好地建立和维护好与客户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以真诚的热情的服务和工作态度取得客户的信任,在客户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

1.2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

有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得不到客户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够充分,以至于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符合客户的需求或者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影响销售。企业则需要公关部门深入消费者群体,调研了解市场动态和导向,反馈市场信息,从而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因势利导,迅速占领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这其中隐形的公关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公共关系也是现代营销的手段之一,营销者把企业和产品的促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进行沟通与推广’以说服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足够的购买欲望,实现成功交易。比如常用的促销手段广告,网络营销和人员促销等公共关系手段。而良好的公关则会给企业带来良好信誉’也会给品牌培育一大批忠诚客户,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3有利于进行品牌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好多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已经差别不大’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买的是品牌,企业销售的也是品牌。企业可以通过公关,制定企业与公众沟通的传播计划’开展各种沟通传播的活动’运用一系列的宣传、广告、会展、市场推广等手段来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制定品牌的公共关系策略’建立品牌信息监测系统,提高品牌的形象管理方案等,以期通过公关手段促进品牌体系的巩固和完善。

1.4有利于在市场营销中发挥沟通协调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有着可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所以避免不了会与外部的或者内部的环境产生摩擦和矛盾,公关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双向的沟通、信息交流等来协调组织与内、外部的公众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好企业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包括与分销商、供应商、经销商等,长期建立起来的关系网,正是要通过公关来进行维护和保障,所以说,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是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1.5有利于进行危机管理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因为自身的过失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时,必然会引发纠纷事件,造成企业的公共信任危机。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问题和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导致问题扩大化,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形象。而此时启动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机制,主动与客户进行双向的了解和沟通,化解两者之间的纠纷,发挥公共关系的积极作用,及时把企业修正错误的诚意和具体措施,传递给社会和消费者,以求得谅解,方可化解公共信任危机,重塑企业形象,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见,在危机处理上,公共关系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危机处理好了,企业的营销活动才能继续正常进行。

2.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运作

当企业认可了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后,一系列的公关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操作开始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公关在营销中的应用。

2.1制造新闻事件,达到宣传效果

制造新闻事件是指利用媒介关系,制造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素材来吸引公众的眼球。比如新产品的会是最常见的。通过会不仅让公众对产品有所接触和了解,更是通过媒体广而告之的特点让更多的人知道该产品,从而达到为产品宣传,提高销量的作用。更有甚者会人为制造“轰动”事件,比如西铁城就主导策划了一次飞机在广场投放手表的事件,而这次事件吸引了上万群众,更是被媒体争相报道,结果西铁城借此迅速地在澳大利亚打开了市场。类似的采用公关手段的事件营销还有海尔冰箱事件,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被一一砸毁的事情一经报道,无数的人对海尔的形象改观,认为海尔是很重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的,这样海尔的销量反而提升了。

2.2参与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

参与公益活动是公关的内容之一,比如公益营销。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具备“社会责任”的企业,而公益活动则是被看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公益活动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的力量,当企业尽力于公益事业,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会改变对该企业的看法,萌发一定的好感,很可能从潜在消费者转变为消费者,还会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一个很好的促进、改善和稳固的作用。把参与公益活动和宣传策划紧密结合,也是常用的公关手段d比如实名参与,冠名捐赠。这是现在的企业几乎都会使用的手段之一,借由第三者即公益举办方来宣传自己。也有公司一开始只是默默参与,但是当公司需要时,则会出现所谓的“爆料”:把公司常年累计向社会捐助的数目公布于众,一鸣惊人。此种做法更能博得公众的好感和关注,从而打响公司知名度,提升公司形象。再有,比较常见的则是企业自己举办公益活动,比如加多宝近两年就一直在做帮贫扶困的教学资助活动,顺势把品牌扩展到了贫困地区,在赞助活动中提供印有加多宝标志的服装,加上赠送的加多宝,使参与活动的人对加多宝会有情感记忆,从而影响其以后的消费行为。更高级的则是把自身产品用于公益,即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产品本身,壮大了消费者群体,也宣传了企业本身的价值观,比如,蒙牛乳业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公益活动,可以说让老百姓深入认识到牛奶的营养价值,推动了中国人送礼送健康的新观念,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消费群体。还有的企业更裸地利用公益营销活动打出这样的标语,每买一件产品,即为XX捐出了X元。

2.3树立正确营销战略

传统的营销主要是靠商家向客户提品信息,宣传产品优势,以向客户推销产品为主。但是公关引入到营销后,使其观念发生极大转变,营销与促销也更加具有区分度。公关的介入让营销活动扩展到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信息传递紧密相连,不仅要让客户了解产品信息,还了解企业的政策、形象、发展前景等。这样就把企业的公关融入到了营销战略中,在营销策略中纳入创造品牌价值的观念。现在很多寻求长期发展的企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去维护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假冒伪劣商品生产企业做斗争,还有企业通过投资公益,造福社会等形式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篇10

一、关系导向营销模式的内涵

关系导向营销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和保持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的和谐关系来开展营销活动,其理论依据在于买卖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双方的密切合作可以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获取双赢。美国的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到80%的利润;固定顾客增加5%,企业利润将增加25%。因此,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客户关系比争取顾客、创造交易更重要,企业需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长期的互相信任、互利互惠的商业关系。关系导向的营销模式以顾客终身价值为立足点,通过提供高度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关系导向营销策略

1.服务营销

当降价成为汽车促销的惯用手段,整车销售已变得无利可图,汽车的商业资本利润逐渐从销售转移到服务上来。据“2007年汽车后市场发展论坛”消息,目前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由于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还处初级阶段,估计国内售后服务商利润率比美国等成熟市场高13个百分点左右,高达40%。到2010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将突破3000亿元。

为了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并避免持续的价格战,服务自然成为了众汽车厂商关注的焦点。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服务是赢得市场的法宝。实际上,汽车专业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服务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而客户的满意程度决定了其是否进行二次购买,同时也影响着与他有联系的周边购买者。因此,良好的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赢得信誉和口碑的重要手段。正因为服务在汽车市场中越来越重要,国内车市逐渐从“卖车”向“卖服务”转型,不少厂商的职能已经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如南京菲亚特迅速整合了其营销服务渠道,加强了对下属授权4S店的管理,并正式推出了“简捷生活”这一服务理念,通过“小修快修绿色通道”、“大修理赔快速通道”、“全国汽车救援联盟”等众多服务举措给消费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在“后市场时代”,用户的忠诚度就是靠服务来体现,掌握了客户等于把握了市场。

2.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是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当顾客参与引起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供应商、雇员、消费者)的良好反应从而满足组织和个人目标的产品交换的同时,企业向特定的慈善事业提供一定数量的捐赠。

公益营销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营销概念,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运用的比较普遍,但是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公益营销几乎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受“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热心公益、贡献社会的企业并没有将公益行为与企业营销相结合,使企业的公益行为成为“无名英雄”。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公益营销尚处于初级阶段,亟需各行各业进行探索和实践。

汽车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时,应以消费者利益为先导、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并与产品及企业形象相结合。从本质上看,公益营销是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并从他们的反馈中获取利益的营销模式。当企业选择的营销活动得到他们的关心和的时候,对公益营销活动的支持就会发挥潜力。因此,消费者利益是公益营销的先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则是企业进行公益营销的动力,反过来,公益营销又能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另外,汽车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时,必须选择与本企业文化、价值观、品牌形象等相符的公益活动,在广泛的社会关注的公益主题中,企业还应当考虑到哪一个社会关注与企业以及品牌的核心价值有最密切的联系。

3.整合营销

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性能逐渐趋于同质化,技术创新创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日益淡化,汽车企业必须寻找技术以外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另一方面,我国的汽车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收入快速增加,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掌握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全面,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因此变得十分挑剔。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必须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企业就需要实施整合营销策略。

汽车企业实施整合营销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进行品牌建设,创造品牌价值。汽车自从出现以来,质量、设计等物理属性一直被视为优劣的标志。随着汽车性能的同质化,这些传统标志创造的差异化逐渐消失,消费者更倾向于情感需求的追求,而这必须通过品牌内涵来实现。尽管国内很多汽车厂商已经进行品牌建设,但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定位模糊、缺乏个性、传播途径不恰当等很多问题。因此,汽车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定位,赋予产品精神内涵,创造独特的品牌价值,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品牌效应。

(2)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企业内部资源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借助外部资源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是每个汽车企业必须思考的。内部资源整合应通过组织协调各部门关系,明确和把握重要资源和优势资源,发挥出协同效应。外部资源整合则是借助外力,博采众长,实现自身的营销目的。汽车企业外部可以整合的资源包含合作伙伴、媒体、政府等,只要将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1+1>2的效果。

从以上营销模式来看,它实际上是围绕企业—利益相关者这条主线,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汽车特征来研究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营销组织、营销理念、营销模式等进行创新以适应动态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不应机械地追求某些营销模式,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营销模式看到优质的产品、领先的技术、过硬的研发设计能力、优秀的营销团队、良好的管理机制等,这些才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篇11

一、引言

中小企业数量已占我国所有企业比例的99%,对我国GDP贡献达到60%,税收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和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吸纳就业、劳工权益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坚力量。关于社会责任(CSR)的理论,Carroll曾在1979年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结构,即企业只有依次履行了经济、法律、伦理责任之后,才会履行最上层的慈善责任。而处于慈善责任范围内的公益营销,作为一种能够兼顾企业、消费者、社会的营销方式,因为其投入较高、回收期长的特点,常常使规模小、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产生了一种自我排斥。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在探讨中小企业实行公益营销的可能性同时,为其具体策略的开展提供建议。

二、概念界定

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最早由美国运通公司于1981年提出,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和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结合起来的营销模式。Oldenburg把公益营销定义为“企业利用公众服务广告及公共关系,将企业活动和公益活动联系进行经营”。Varadarajan等认为公益营销是“消费者在参与企业活动时,企业捐出一定金额给公益组织,来满足组织和个人的目标的方式”。Kotler和Keller在解释善因营销的概念上,将其定义为“企业对于某个指定的善行的捐赠,与顾客对于企业赢利性业务的直接或间接参与结合起来”。

考虑到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资金筹措以及制度问题,本文采用Kofler、Zaltman(1971)提出的广义公益营销概念,即“公益营销不需要非营利组织参与,只要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对非盈利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时,其所作的任何资源投入和努力都可视为公益营销,而销售量的提高可以反应在未来。”

三、企业进行公益营销的成本一收益模型

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本质上是基于营销的一种公益行为,具有普通营销着眼于未来的特点,为此在模型中引入时间因素,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T表示营销活动经历的时间,Ct表示为企业投入公益营销活动的新增成本,Rt表示企业公益营销新增的收益,包括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在0-T1阶段,Rt与Ct都随T的增加而增加,Rt

四、中小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

1.博弈假定

受制于自身拥有的资源、规模、融资渠道等条件,经济因素成为中小企业进行公益营销的一个强驱动因素,只有企业认识到公益营销的方式能给自己带来短期或长期利润时才会选择投入,为此对博弈模型做出以下假定:

1)国家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未作规定,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取公益营销

2)企业符合经济人假设

3)消费者不一定符合经济人假设,可以自由选择卖方市场

4)中小企业现有行业利润为P,所处行业最低利润为P0且满足P≥PO

5)不存在两家企业同时使用一种公益营销方式

6)L(θ)是消费者选择参与公益营销获得的效用,参数0表示消费者对营销方式的需求程度,L(θ)与θ正相关且L(θ)≥L0;参数q表示消费者对企业进行公益营销反应消极时,企业判断其为积极的概率,0

2.企业公益营销的博弈模型

博弈模型共有两个参与者,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中小企业对公益营销方式有两个策略可以选择:一是采取公益营销方式,实现利润和社会责任的双赢:二是不采取公益营销方式,维持现有利润:消费者对企业的营销方式有两个选择策略:积极参与、消极参与。

假设当消费者反应消极,企业不采取该种公益营销方式,两者获得的效用和利润分别为Lo和P:当消费者对某种公益营销方式反应积极,而企业未决定采取该种营销方式时。消费者效用仍为LO,企业利润为P-P,P表示企业放弃该营销方式而被竞争者发现并采取所损失的利润。

当企业采取公益营销方式、消费者积极参与时,假设消费者获得效用为L(θ),企业获得利润为P+Rt-Ct;当企业决定采取公益营销方式、消费者反应消极时,两者获得的利润和效用分别为P+q(Rt-Ct)和L0-L,其中L=L(θ)-L0。

综合以上分析,二者的博弈支付矩阵如下:

3.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求解

由于支付矩阵中涉及到和时间T有关的变量Rt和ct,根据成本一收益模型,将支付矩阵以Rt=Ct对应的T2时刻为分界进行两阶段讨论求解:

①0≤T

由Rt-Ct

而当企业放弃某种公益营销方式时,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效用与企业是否实行公益营销不具有关联性,因此消费者仍能获得目前的效用L0;而当企业实行某种公益营销方式时。消费者策略选择取决于L(θ)与L0-L的大小关系:若L(θ)>L0,消费者选择积极参与:若L(θ)

综上所述,此约束条件下的最终纳什均衡共有以下四种情况:

1)ct-Rt>P、L(θ)>L0,最终策略组合为(不采取,积极)或(不采取,消极)

2)Ct-Rt>P、L(θ)

3)ct-RtL0,最终策略组合为(采取,积极)或(不采取。消极)

4)Ct-Rt

②T≥T2

此时Rt>Ct,有P+q(Rt-Ct)>P,P+Rt-Ct>P-AP,所以当消费者对企业采取的营销方式消极反应时,企业仍会执行该公益营销方式;当消费者反应积极时,企业也会执行该营销方式,此种条件下企业有占优策略:采取公益营销方式;

当企业决定采用公益营销方式,消费者策略选择取决于L(0)与L0-AL的大小关系:若L(θ)>L0时,消费者选择积极参与;若L(θ)

所以,此约束下的纳什均衡解共有以下两种情况:

1)L(θ)>L0,企业与消费者策略选择组合为(采取,积极)

2)L(θ)

4.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可行性分析

从以上的纳什均衡解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在实行公益营销策略上具有可行性,因此不必对其望而却步,可以有条件地尝试。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选择公益营销方式后一定是希望消费者能做出积极反应,来购买营销产品和服务,增加企业自身利润,因此最佳策略组合为(采取,积极)。在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求解中,满足此条件的解共有两个:①0≤TL0-L。

五、结论与启示

篇12

一、公益营销的内涵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理论,其内涵也诸如其他理论一样众说纷纭,但究其本质,可以简单理解为与公益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公益组织的权威性、公益性资源,构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的营销平台,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市场销售的营销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的。总的来说,公益营销就是以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并由此提高品牌知名度的营销行为。这一定义突出了公益营销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营销行为。当然,提及公益营销,人们往往会走入事件营销与慈善活动的误区。因此,要想把握公益营销的深刻内涵,需要了解其与事件营销及慈善活动的不同。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以求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手段和方式。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事件营销只是单纯地从某一重大事件出发开展营销活动,让其成为新闻而产生广告效应,而公益营销一般侧重于与某些公益组织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持久性。

而所谓慈善活动,是指为改善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而发起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困难群体,提高其生活水平,而公益营销的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开展公益活动,而是通过这些活动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一种口碑效应,从而推动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

由此可见,企业开展公益营销需要从公益的角度出发,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尽管公益营销离不开慈善公益,但其真正目的还是为企业谋取利益。因此,在开展公益活动时,企业需充分考虑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方式来优化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统一发展的格局,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二、公益营销的特点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营销理念,其特点虽复杂却不难把握,可以简单归纳为公益性与营销性。

公益营销的公益性主要是从客观角度来看的,要求立足于公益。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又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密不可分。由于市场调节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特点,以及社会上拜金、逐利等风气的兴起,一些企业为谋求私利而忽略其社会责任。因而,企业实施该战略,就必须立足于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例如开展公益赞助以及无偿捐款等活动。当然,企业开展这些活动需要长期坚持。这是因为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件件单独的公益活动的叠加,而是具有相关特征的公益活动的连续与延伸。“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使企业在社会大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短期的公益活动在当时可能会产生很大反响,但最终却只能在商海中成为一个过去式。

三、公益营销的作用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较为时新的理念,尽管它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既然越来越为企业人所重视,就必然有着其他营销理念及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了解公益营销所具有的作用,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和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公益营销的作用主要体现着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公益营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社会责任可以说是公益营销的前提和基础,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否又与企业的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进行公益营销,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企业通过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公益性的帮助和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就致使人们对企业的形象有一种良好的认知,给企业带来广泛的口碑效应。也因此,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第二, 公益营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

企业开展公益营销,必然会有一笔巨大的资本投入,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功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远远超过企业最初的投入。在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王老吉企业“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成为风行全国的口号。面对灾难,王老吉企业本着企业的良心与责任,为灾区人民无偿捐款一个亿。无可否认,一个亿,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然而,在此行为之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王老吉热”。为回应王老吉企业的这一公益行为,国人纷纷购买王老吉产品,使得王老吉产品的销量显著上升,为王老吉企业赢得了“品牌英雄”的荣誉,使其最终实现了名利双收。由此可见,正确运用公益营销战略,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 公益营销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在经济发展之初,企业更多看重的是其经济效益,因而忽略了社会效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社会效益,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公益营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了解公益营销所具有的巨大作用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其所存在的风险。公益营销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道德认知风险。从实践上可知,公益营销整体上将会使消费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但是由于媒体的发展及其他因素,一些人对此持有反对抵触的心理。公益营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轰动效益,再加上舆论媒体的大肆渲染,使其被冠之以炒作的嫌疑,人们往往会怀疑企业的动机。而社会上又的确存在这样的事实,例如一些企业的“诈捐”行为。这就使得公益营销具有一定得道德认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这一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规避和弱化。

第二、 资金投入风险。公益营销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由于公益营销是一种长期行为,其资金的投入很难在短时间为企业带来效益,又由于公益营销是企业与一些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存在合作风险,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投入风险。所以,企业在开展公益营销活动时,要对企业的资金投入进行安全合理的规划,同时要尽量选择与一些诚信的公益组织合作,由此来降低企业的资金投入风险。

第三、 法律风险。由于公益营销的本质是一种营销活动,这就必然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企业过分夸大其公益性,在无形之中对民众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另外,一些企业着重通过公益、口碑来开展营销,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产品质量,利用民众的道德认知而诱导其购买一些劣质、不安全的产品。这些行为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存在着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把握公益营销的范围和尺度,规范自身行为,充分重视产品的质量。

总之,企业在实施公益营销战略时要运用好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任何一种战略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同样,公益营销战略的实施也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立足于企业的总体,首先要考虑其是否适合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如果企业忽略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盲目地效仿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最终将会使企业遭受重大挫折。当然,如果企业具有实施公益营销的能力,就应当充分把握公益营销的内涵、特点、作用、风险以及其他因素,制定出正确的公益营销策划,并创造有利条件将其付诸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公益营销战略的实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企业应通过实践所反馈的信息对其加以改进,使其更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的,推动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乔·马尔科尼.公益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秦双兰等,探究国内体育用品品牌营销之策略,中国商贸,2011年8期

篇13

[关键词]公益营销 社会营销 营销模式

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起源于19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直接联系起来的营销模式。随着环保意识、公共意识的兴起,消费者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许多企业发现公益营销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的营销方式。

本文从公益营销的起源说起,主要论述公益营销的定义、特性和其他相关理论。

一、公益营销的起源

公益营销之起源可追溯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为帮助旧金山某一艺术团体筹募基金,采取一项新措施,即当每一次信用卡消费或申请新信用卡时,美国运通公司便捐出一定比例的所得给该艺术团体。由于在此区域性的市场测试结果非常成功,因此美国运通公司将此种营销手法以“Cause-Related Marketing”(公益营销)的名称申请专利。到了1983 年,美国运通又与艾丽斯岛自由女神像基金会合作,共同为修整自由女神像来募集基金;这项营销活动在短短三个月内,共募集到了一百七十多万美元,超过原预期目标的三倍多,而美国运通卡的使用率也比前一年同期间提高28%,并且发行了大量的新卡。 自此,公益营销的合作方式就广为各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所采用。

二、公益营销的定义

一般而言,公益营销指一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融合促销组合、企业慈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营销、募款管理与公共关系的一种双赢合作方式。自公益营销诞生以来,曾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过概念界定工作。

Varadarajan和Menon把公益营销定义为“公益营销是规划及执行营销活动的过程,当顾客参与提供企业收益的交易时,企业承诺捐出特定比例的金额给特定的公益活动,以满足组织与个人的目标”。Schiller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双赢的主张,企业促销其产品,而非营利组织则可获得能见度以及所需资金”,Oldenburg认为公益营销是利用公众服务广告及公共关系,将企业与公益活动加以联系,因此是一种“新的混合媒介”。

综观学者们的定义,绝大多数人对公益营销的看法与Varadarajan和Menon一致,即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法,企业承诺把顾客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捐给特定的机构或个人,以此来吸引顾客。Schiller的定义较强调公益营销的双赢概念,而Oldenburg则把公益营销看作一种全新的混合媒介宣传形式。

由上述的文献整理可知,公益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企业本身、所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以及消费者。公益营销是透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营销活动,所以公益营销亦可称为联合营销,或是社会事件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此种营销方式着眼于互利的考虑,除了可为企业增加销售量外,更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募集款项。

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美国主要的慈善机构大多将公益营销视为一种募款的新策略,透过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可增加募款来源,并提高社会大众对该组织及其使命的认识。Ross等学者在1990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公益营销为非营利组织增加财源的一种良好途径。另外,公益营销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长期所面临的困扰,就是改变消费者对于捐款的认知,公益营销使得消费者行善除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还可得到直接且实质上的好处。

公益营销与社会营销(Social Marketing)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营销是Kotler和Zaltman于1971年提出的概念,原先的定义是“对社会观念的营销”,即运用营销战略和手法来推广环保、节能、健康等社会议题。后来在此基础上,营销学家们进一步对社会营销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企业应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还出现了“社会的营销”、“人道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等相关概念。这些概念要求企业在决策时,不仅应考虑消费者需要和公司目标,还应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因此总体来看,社会营销和公益营销之间是有区别的。社会营销偏向一种营销哲学,即要求企业不应只追求短期的经营利益,而应该把长期的消费者福利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考虑进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之一。而公益营销则更偏向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段,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联系起来,最终目的还是提高销售额、满足企业利益。

三、公益营销的类型

Andreasen认为,只要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营销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就可以称为公益营销,不必局限在企业增加销售量与非营利机构募款必须同时存在。他并且根据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不同的合作方式将公益营销分成三类:

1. 以交易为基础的推广:是目前公益营销最常使用的一种合作方式,透过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营销活动,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销售额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提供一定比例的分成给非营利组织。

2. 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一个或多个非营利组织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主题所做的策略性营销之运用,可能透过散发产品和宣传数据及刊登广告,共同防治某项社会问题。

3. 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收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非营利组织作为营销活动推广的目标。美国大学授权校名与校徽的使用已经行之有年,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起而效法。

营销大师Kotler对公益营销则有更广的看法,他认为公益营销并不一定要有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只要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时,其所做的任何资源的投入与努力都可视为公益营销,而销售量的提升也可反应在未来。Kotler把公益营销分为四种类型:

(1) 企业主题推广:企业并没有和非营利组织合作, 而是自行推广社会大众所需求的某项理念或议题。

(2) 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来推广某一社会理念,或是非营利组织所关切的议题。

(3) 和销售相关的募款活动:藉由消费者交易行为的达成,企业将某一特定金额或是销售额的某部分,捐赠给非营利组织。

(4) 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受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此为营销推广活动的目标。

四、公益营销的形式

虽然美国运通公司当年的公益营销活动是以金钱捐赠的方式展开,但演变至今,公益营销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除了金钱捐赠或分成外,实物捐赠、服务或人力支持等,均可作为公益营销的一部分。

Pasley指出企业公益营销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六类:金钱,产品或资产的捐赠,使用企业设备和服务,低利贷款,企业运作的行政成本,人力支持。

除此之外,依照公益营销的目的,还可以加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美国基金筹募咨询协会(AAFRC)将企业赞助公益活动的类型分成五大类:健康与人群服务,教育,艺术文化,公共与社区活动,其他Pasley也把企业公益赞助的活动目标分成五大类:教育,社区服务,医疗保健,艺术文化,社会服务。

五、公益营销的争议

公益营销创造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双赢的局面,然而由于公益营销把慈善行为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引来了诸多的争议。Caesar曾指出有关公益营销的争议,包括道德问题、对企业传统捐助的影响,以及对非营利组织目标的影响等等方面。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关于公益营销之争议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影响企业慈善行为的决策: 因为商业的考虑,公益营销可能会取代传统的企业慈善捐赠,使得企业失去了真正所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且基于营销的角度,对于非营利组织或议题的选择,也会着重在受欢迎与曝光率高的上面,而忽略了真正需要的对象。最后,企业采用公益营销的动机,也可能会损害企业原本的形象。

2. 影响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行为:实行公益营销的非营利组织为获得财务上的支持,可能会改变其目标计划,以迎合企业的需求,并且公益营销因具有商业化的味道,有可能会危害非营利组织原有之形象。

3. 影响社会大众对非营利组织与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可能会破坏大众对其原有的认同,进而影响传统支持者的支持与赞助。再者,公益营销标榜的是捐献,但实际上消费者从事的是购买行为,并非捐款行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捐赠。公益营销的大行其道,有可能使得传统的捐赠行为因此萎缩。

六、总结

尽管公益营销存在负面评论以及争议,但这些并不妨碍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据估计,美国企业通过公益营销而捐出的总金额,从1990 年的1.25亿美金,成长到2002年的5.89 亿美金,增加的速度远比传统捐赠金额下降的幅度更大。

此外,关于公益营销对企业的好处,也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如有助于提高员工士气、提高企业知名度、商誉或形象等。

总之,公益营销是一种较新的营销模式,它把企业经营活动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加以联结,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形象认知,这是一种“双赢”乃至三赢”(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消费者)的营销策略。目前在欧美国家,把营销活动和社会公益结合的做法已经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公益营销活动才刚刚展开,且多半缺乏有效的使命阐述和有系统的营销方式。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多参考外国同行的公益营销实践,从而改善自身的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 Varadarajan, P.R. & Menon, A. Cause-Related Marketing: A Co align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7): 58-74.

[2] Schiller, M.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 [J] Business Week, 1988(12): 53-57.

[3] Oldenburg, D. Big Companies Plug Big Causes for Big Gains [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992, 83(3): 22-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