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校园体系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10:03: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校园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智慧校园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22―01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1],近年来由于支原体实验室检查手段的进一步普及,发现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比例逐年增多。笔者收集近3年来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共108例,并作了近期随访,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8例患儿均符合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0(46%)例;女58(54%)例。无性别差异。年龄

1.2 治疗方法:入选患儿均使用阿奇霉素静脉缓慢输注,剂量10mg/kg.d,5%葡萄糖液稀释至药物浓度为1mg/ml,使用上述剂量5天后停用2 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有明显大片状肺实变及反应性胸膜炎患儿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并逐渐减量。氨溴索静脉使用及祛痰雾化吸入疗法,嘱多翻身拍背。体温达到38.5℃临床使用退热药物。血超敏C反应蛋白(CRP)明显增高者加用广谱抗生素二代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注等治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者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及果糖二磷酸钠静脉输液治疗,肝功能异常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输注。2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胸片或胸部CT,病灶未完全吸收者间断使用罗红霉素分散片配合氨溴索继续口服治疗。每月随访1次至6月后结束。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及不同程度咳嗽,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连声咳、干咳,11例呈类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痰少不易咳出,表现为白色黏痰或泡沫痰。15例(14%)出现一过性患侧胸痛,咳嗽受限。肺部可闻及中细湿音18例(17%);21例(19%)可闻及喘鸣音;50例(46%)患侧叩诊呈实音且呼吸音减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者32例(30%)。54例(50%)出现血沉加快,45例(42%)出现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30例(28%),肝功能ALT升高20例(19%),首次支原体抗体IgM检查阳性者67例(62%),抗体阴性者10天后复查结果均为阳性,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X线及胸部CT示多发斑片状阴影15例,示右下肺实变35例,右上肺实变25例,左上肺实变3例,多发肺段实变10例,双侧肺段实变20例,CT诊断示反应性胸膜炎21例(19%)。经2个正规疗程治疗后复查胸膜炎均消失,肺部实变病灶均有缩小。所有患儿均于正规治疗4~7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于2周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无咳痰。病程中偶有一过性胃肠道反应,多为腹痛、恶心,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正规治疗2周出院后门诊继续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5mg/kg,2次/天。每月随访,至胸片基本正常后停用所有药物。至6个月后随诊复查影像学检查90例(83%)无异常。出院后2月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仍呈阳性48例(44%)。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原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以冬季较多,随着诊断技术及认识提高,该病在儿科患儿中有逐年增多趋势。支原体作为原核生物界中最小的微生物,其结构缺乏细胞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移位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支原体的生长代谢,起到抑菌作用[2],阿齐霉素静脉使用不良反应最小[3],但仍需注意浓度及速度控制,以减轻胃肠道反应。本组资料中患儿部分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不适,考虑为输液速度较快所致,调整输液速度后症状均可缓解。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

肺炎支原体的肺外表现主要为血液系统、胸膜、肝脏、心肌、神经系统等损害,多考虑与毒素有关系[4]。本组资料中发现肝损害、心肌损害及胸膜炎表现,但及时发现后对症处理后未发现明显后遗症及致死性表现。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能获得较好疗效,胸腔积液量均消失,均未行胸穿治疗,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后2周后复查胸腔积液均消失且无胸膜肥厚表现。赵顺英[3]等曾报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国外亦有相关报道[4]。考虑本组患儿疗效较好与病人选择有关系。本组病人经正规2个疗程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治疗后仍有部分病人病灶不能完全吸收,考虑局部支气管破坏较严重,但延长治疗后6个月随访达到绝大多数影像学完全恢复,少部分遗留条索状改变。有资料报道早期病灶不能变化者提示局部支气管破坏严重,可行肺灌洗等治疗[5],本组病人经随访未发现恢复困难者,故未行肺灌洗治疗,提示早期积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能减少局部支气管破坏可能。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目前较通用,本组资料中显示首次测定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未达到100%,但治疗10天后复查抗体均为阳性,提示病初检查支原体阴性者但有典型临床特征及肺部X线表现者不能排除支原体感染,应进一步隔期复检。本组资料中有血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及CRP异常升高者,提示继发细菌感染,予联合广谱抗生素后治疗效佳。

总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原,应引起儿科临床医生足够重视。尽早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具有较好疗效,能较快控制症状及减轻肺实变面积。部分病人有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长期口服大环内脂类药物不良反应少,远期随访效果理想。诊断上应重视对该病的影像学检查及支原体抗体检查。

参考文献:

[1] 陆权,陆敏.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1-243.

[2] 袁壮,董宗祈,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

[3] 王文东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究140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7):158-159.

[4] 高红英,张蕴芳,陈光福. 儿童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4(7):1074-1076

篇2

一、青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了40.63%,与内地高校相比,青海省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日前就校园文化建设对青海省三所主要高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师生进行了调研,总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落后。

在现实生活中,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内容和组织者主要是活跃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它主要是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或各院系辅导员的工作,比如,在针对大学生就“当前都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进行调查时,有85.7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仅是作为人文教育的树叶,未能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更谈不上承载一定的人文教育的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不满甚至是反感,如在针对“你对当前的校园现状的评价”问题的回答,有13.64%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狭隘,必须在宽度上加以拓展”,有26.09%的学生认为“比较枯燥,必须在形式上加以丰富”,但选择“比较肤浅,必须在内容上加以深化”的学生高达57.83%,无一人觉得“比较满意”,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不满还是集中在内容方面,觉得应该深化内容,发挥更大的功能。

(二)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

目前,青海省高校普遍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归属于学生管理部门,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对学生业余生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如在针对“你觉得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时,有42.68的学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校园文化档次不高”,高达68.92的被访者选择了“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但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社团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但管理者层面却更多地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和学术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指向不明,校园文化向学生渗透的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高校的发展各有千秋,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身处高原地域的青海省高校来讲,校园文化更应该能够突出高原高校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之处。但在对几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体的调研中,发现有些高校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定位还是不够清晰,学校特色文化展示不突出。例如,在针对学生“你认为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一题进行提问时,整体上有高达55.36%的学生选择了“不甚清楚”,仅有25.68%的学生认为“了解一些,比如从校训精神等可以得知”,因此青海省高校内部要从“自身整体全方位考虑,认真研究,统一认识,合理定位,充分考虑自身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弘扬主旋律,保持和传承自身特色。”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青海省几所主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形形的问题,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当前摆在民族地区高校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尤其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培育和发展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文化、时代的主旋律,其先进性决定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现代大学所具有的学术性、教育性等各属性均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反映在师生的精神层面,反映在师生的学风与教风中,而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大学所具有的属性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另一面民族之间由于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冲突、碰撞、磨擦不断升级,如果不注意引领、协调、妥协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引起民族和社会发展危机。实践证明,多样化的社会价值无法避免,而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正面引领、有效树立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及至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其和谐性决定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兼容)凝聚整合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民族精神是强大的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时代精神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方向,具有强大感召力和推动力。这些内容那个唤起民族地区大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辱观,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方向,高扬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在民族地区高校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体系,其开放性决定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

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基地,民族地区高校的建设发展也莫过于此,创新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凸显办学特色的根本要求。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只有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等,才能锻造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才能真正培育出不辱民族使命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涵盖创新精神的培育,它不仅是广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成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民族以及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途径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宣传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制定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弘扬主流文化,扬弃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文化,要突出校园文化的高原特色和区域优势。

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十分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纳入为校园文化构建的中心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达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十报告也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更容易在全民族中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集体观念”,对于民族高校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但也不能固守民族文化的传统不变,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中更应该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下兼容吸收外来文化,跟得上时代改革创新的步伐。

同时,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标识和载体,因此,青海省高校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具有青海地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治校、专业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凝炼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品牌。特别是要深入挖掘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文化成果,将青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在校园人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使各民族同胞建立起互包互容、互相借鉴、和睦相处的亲密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丰富和发展本省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建立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和谐高品位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人文氛围,培育民族高校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到学校建设的各类文化建设中,“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多元和谐,多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不同的高校由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时间长短、历史积淀不同,其校园文化建设也要突出各高校自己的风格,要以学校的目标定位和长远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传统和条件,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特点,如有的学校有文艺体育传统,有的学校又以民族文化见长,有的学校校园活动蔚然成风等等。要将高校充足的思想文化资源、丰富的思想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营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民族高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9-01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粘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及秋季为多。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占小儿肺炎的4%~26%。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它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等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在世界个体均有流行。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咳”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发病。

我们从我院2012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病人中选择了60例病人进行观察。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0人,单纯西药组30人。

1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比较:入院前曾用过两种以上抗生素而治疗未能缓解者,中西医结合组11例(36%);单纯西药组9例(30%)。发热7天以上者,中西医结合组15例;单纯西药组13例。有明显肺部体征(听诊有湿罗音)者,中西医结合组24例(80%);单纯西药组20例(66%)。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症状重于单纯西药组,二者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观察比较的内容主要是治疗后咳嗽消失所需天数,肺部体征消失所需天数及病人病程所需天数。

中西医结合组: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煎剂治疗,不用其它西药。单纯西药组: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配用止咳平喘药如复方甘草合剂,以及进行超声雾化等治疗。

中药组成:所用方药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多选用鲜芦根15~30g,杏仁6~9g,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鱼腥草10g,地龙10g,杷叶9g,天竺黄9g,浙贝母9g,蝉衣4~6g,临床高热不退,咳喘重者加用石膏15~18g,薄荷4~6g,地骨皮9g;苔白腻者配薏仁米9g,草寇4~6g;喘重者加赭石9g,葶苈子4~6g;咳久不愈兼津伤者可加川贝等。

3 治疗结果

4 病案举例

范某某,女,3岁8个月。发热5天,咳嗽5天入院。体温在38.5℃~39℃,呈驰张热型,咳嗽重,曾服阿奇霉素四天,症状无改善而入院,查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小水泡音,胸片示右下大片阴影,入院后静点阿奇霉素并服中药治疗。方药:鲜芦根30g,生石膏18g(先煎),银花、连翘、薄荷(后下)、地骨皮、前胡、杷 叶、杏仁、天竺黄、浙贝母各9g。共5剂。入院第5日,体温恢复正常,第6天咳嗽明显减轻,停阿奇霉素继续服用中药治疗(原方去生石膏、薄荷、地骨皮),共7剂,于第12天痊愈出院。

5 讨论

篇4

摘 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管理和高校体育风险的相关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了安徽省高职院校运动伤害的现状,包括伤害的人次比、伤害原因等。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通过文献参考和问卷调查调查识别了风险因素是由X风险意识、Y体育项目和Z运动技能形成阶段这三个维度组成的三维结构。并构建了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风险管理的风险发生率三维图。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三维体系 体育教学 运动伤害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即发现风险,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对学校体育风险做出积极应对策略的前提[1]。本文随机选取了安徽省的4所公办高职院校(安徽城市管理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把这四所高校的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以及运动场地体育器材作为调查的对象,把这四所高校的体育教学风险状况作为研究对象。

(一)问卷的设计

本问卷参考学校体育风险研究的相关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实地走访了安徽城市管理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观察了解其师资和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的情况,为本篇文章研究提供可信度较高、真实度较高的资料。

根据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关于问卷调查研究的要求,及本篇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参考《河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安全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最终确定本文中的问卷调查。

(二)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问卷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校生的问卷,共发放了500份,成功回收的有453份,回收成功率90.6%。另一种是体育教师的问卷,共发放28份,成功回收的有28份,回收成功率100%,根据巴比的社会调查理论,问卷回收成功率在70%以上为非常好[2]。本次调查的问卷回收成功率均在94%以上,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与有效率符合社会调查与研究的要求。

(三)识别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发生的因素

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统计,对于影响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不仅展示为简单的二维平面结构,而表现的是立体的三维结构图。其三个轴向分别代表的因素为:X轴根本因素,为体育运动风险意识(包括学生风险群体意识、学生风险个人意识、教师风险意识、管理者风险意识及环境中其他人员风险意识);Y轴属性因素,为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安徽省较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程中规定的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武术);Z轴时间因素:为体育运动技能形成阶段(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以及自动化阶段)见图1。

二、风险分析

(一)意识归因分析

缺乏体育运动风险意识是体育教学中发生运动伤害的根本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1的X轴)在发生运动伤害的160人中在运动中,因为其他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有51人占31.9%,可将其归因为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风险群体意识。在发生运动伤害的160人中在运动中因为场地器材原因发生运动伤害的有48人占30%,可将其归因为管理者缺乏体育运动风险意识。在发生运动伤害的160人中在运动中因为自身原因发生运动伤害的有30人占18.8%,可将其归因为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风险个体意识。在发生运动伤害的160人中在运动中因为教师原因发生运动伤害的有23人占14.3%,可将其归因为教师缺乏体育运动风险意识。在发生运动伤害的160人中在运动中因为其他原因发生运动伤害的仅有8人只占5%,可将其归因为环境中其他人额外人员缺乏体育运动风险意识。

(二)体育项目分析

目前,安徽省较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是体育与健康教程。这本教材中的必修内容为足球、篮球、田径、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等项目。 4所作为样本的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即为这本教材中的必修内容的运动项目。而选修内容只有少部分学校进行开展。我们对发生过运动伤害的学生进行问卷,统计表明:在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运动伤害中,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概率也不尽相同(详见图1-1的Y轴)。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最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体育项目是篮球运动项目,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为39.5%;向下按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排名依次是足球、田径、排球、羽毛球。发生概率依次为39.5%、31%、12.8%、9.0%、5.0%。值得注意的是篮球、足球和田径的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都较高。

(三)运动技能形成阶段分析

根据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人体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一般称之为运动技能形成三阶段[3]。这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根据调查结果这三个阶段中发生运动伤害的人次依次是28、71和61,发生运动伤害的概率是17.5%、44.4%和38.1%(详见图1的Z轴)。

三、风险发生率三维图

由图1可知X轴上风险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缺乏风险群体意识发生运动伤害的风险发生率31.9%,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发生运动伤害的风险发生率30%,学生缺乏风险个体意识原因和教师缺乏风险意识发生运动伤害的风险发生率分别是18.8%和13.3%,环境中其他额外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发生运动伤害的风险发生率为5%。Y轴上风险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篮球风险发生率39%、足球风险发生率31.2%、田径风险发生率12.9%、排球风险发生率9.1%、羽毛球风险发生率5%。Z轴上风险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分化阶段其风险发生率44.4%、自动化阶段风险发生率38.1、泛化阶段风险发生率17.5%。则任何一个意识的缺乏在任何一项运动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在图中找到对应的点,而这个点到原点O的距离越近则综合风险发生率越低,就不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相反而这个点到顶点P的距离越近则综合风险发生率越高,就很容易发生运动伤害。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20-0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关系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阐明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1]。广义的服务包括科研服务、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价值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职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为提升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科研服务、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能,则高职院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因此,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既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又是促使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服务定位

高职教育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其服务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逐步理清办学理念,办出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的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高等教育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服务对象。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是城区服务、农村服务、县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要逐步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定位的明确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和成长[5]。为此,要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首先,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社区老年人义诊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标准,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达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在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能够满足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篇6

中图分类号:TN9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12-49-04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the latest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voice and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which brings the upcoming appli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and says goodbye to the traditional mouse, keyboard, and remote controller and so on. Using KINECT somatosensory sensors, using a hand-held device as a control terminal, and using the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Android technology, WIFI network and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to realize intelligent control, let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ontrol the PPT page by voice, gesture and body language, and to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djustment of the classroom lighting and curtain by using a smart phone as the control terminal.

Key words: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Zigbee; WiFi; control signal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到体感、无线智能控制等现代化技术。体感技术一般需要借助体感设备如手柄、脚带、感应帽等完成人体动作、表情的捕捉,如最为大众所知的wii游戏。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体感技术,不需要借助设备,只需动手、动脚,即能通过识别器捕捉人体的运动线程,来控制终端设备。现在体感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游戏、影视、医疗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体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必将进一步扩大,如我们把它应用在教学领域,来控制教学软件PPT的自动翻页和画图功能,以及用手势和语音控制教室的智能设备。我们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技术实现对智能教室设备的控制以及环境的监测和控制。采用无线路由器、网关设备、zigbee模块完成对智能教室设备的控制。用户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以无线wife的形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无线路由器,控制信号经网线至以太网模块后发送至zigbee模块,Zigbee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后经放大后通过天线以zigbee信号的形式发送至zigbee设备,从而实现体感技术对zigbee设备的控制[1]。

1 基于体感技术的智慧校园控制系统

采用内嵌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体感技术、语音控制技术、zigbee技术、多点触控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人机互动交流技术,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系统,把未来潮流的应用带入教室。本系统共由五个单元模块组成:教学互动模块,教学展示模块,教室环境控制模块,教学资源网络模块和总控制中心。我们主要介绍体感控制,语音控制及教室智能设备控制这几个部分,通过利用体感、Android技术、WIFI网络及Zigbee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控制教室内部灯光、窗帘以及利用体感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教室内部灯光、窗帘的控制,并实现采用体感技术实现教学辅助软件的智能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 采用体感技术实现设备智能控制等功能;

⑵ 采用体感技术实现PPT的控制、实现在屏幕上简易画图;

⑶ 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教室特设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⑷ 采用语音技术实现设备智能控制;

⑸ 采用语音技术实现PPT的控制。

在体感控制应用领域,最主流的应用当属体感游戏,体感游戏,顾名思义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感应,来实现游戏中的各种操作,简单地说,就是指通过人体动作来实现游戏[2]。体感技术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玩家的推崇与喜爱,是因为其独特的形式。在教育领域,体感控制技术还未做到有效应用。我们把体感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和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其实现功能是采用体感及物联网技术,感知教学场景,通过手势及语音实现教学软件及教室教学设备智能控制。软件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2.1 体感控制PPT的自动翻页

体感交互是一项无需借助任何控制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数字设备和环境互动,随心所欲地操控的智能技术。它的核心在于让计算机有了更精准有效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不是简单地利用体感技术代替鼠标键盘的点击操作。我们通过体感设备模拟windows操作系统的鼠标和键盘操作事件,让电脑瞬间变成体感控制,通过定义多个手势,例如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挥动手势对应多个鼠标键盘的左右上下箭头键盘操作响应事件,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PPT的自动翻页功能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鼠标键盘事件都对应一个体感手势,从而实现完全自定义化的通过体感手势来操作软件,完全实现体感操作代替鼠标键盘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是采用体感技术实现PPT的控制:右手向左挥动,PPT演示文稿往前翻一页;左手向右挥动,PPT演示文稿向后翻一页。采用语音技术实现PPT的控制:开口说“前”,PPT演示文稿往前翻一页;开口说“后”,PPT演示文稿向后翻一页。体感识别和控制的框图如图3所示。

体感控制PPT向前翻页的程序如图4所示。

2.2 体感控制教室智能设备

通过体感技术,实现教室内部灯光、窗帘的控制:挥动左手开灯、窗帘;挥动右手关灯、窗帘。采用语音技术实现教室内部灯光、窗帘的控制:开口说“开灯”,灯点亮,开口说“关灯”,灯熄灭;开口说“开窗帘”,窗帘打开,开口说“关窗帘”,窗帘关闭。

通过单片机接收到Kinect采集到的动作,转换成相对应的指令,然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簇状连接方式组网,分别控制教室的窗帘动作、灯光亮度调节、空调的开关,系统硬件框图如图5所示。体感控制智能设备的程序如图6所示。

[开关设备终端][Zigbee][Zigbee][Kinect体感器][单片机][开关设备终端][照明控制系统][窗帘控制系统]

3 智能教室设备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Chipcon公司的CC2530,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星状连接方式组网。设备控制子网采用CC2530的单一I/O口控制,通过P1.0、P1.1、P1.2分别控制无线灯光、电动窗帘、空调开关,智能教室设备控制系统框图如图7所示。

[Internet][用户手机][Zigbee][Zigbee][Wife][Zigbee] [无线路由器][网关设备(Wife-zigbee)] [开关设备终端][开关设备终端] [开关设备终

3.1 无线灯控实现

采用用户终端发送开启、关闭、调光、预约开启、关闭和调光的控制信号给路由路由节点,路由节点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与WIFE转Zigbee的网关设备完成握手后,输出相应的数据来驱动双向可控硅,控制可控硅相控调光和控制灯光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教室灯光智能控制,同时通过锁存器将上一次的数据存储,以便与下一次数据作比较,从而实现对灯光亮暗的调节。灯光调节的界面如图8所示。

3.2 电动窗帘的实现

电功窗帘控制采用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通过对环境的光照强度、湿度的变化以及无线控制来对智能窗帘网络化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光照强度强时,窗帘关起;湿度低时,窗帘关起。反之光照强度弱时,窗帘开启;湿度高时,窗帘开启。温度传感器采用CC2530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同时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窗帘的开启和关闭。窗帘控制系统由zigbee模块和直流电机组成,用户终端发送窗帘控制命令给路由器节点,路由器和网关完成握手后,CC2530接收到协调器的控制信号,确定自己是否被呼叫,如果被呼叫,则接收发送来的数据,然后确定是电机的正转、反转还是停止,在接收数据信息的同时,与自身存储的数据作对比,确定需要的脉冲数,从而控制窗帘的开关程度[4]。

4 结束语

本系统引入先进的体感技术在教学软件、教室灯光及窗帘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告别传统的鼠标、键盘、遥控器等,让人以更自然的方式与控制终端进行交互。利用语音交互技术控制教学软件和教室灯光,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操作的便利性,而且对于一些有缺陷的人士,利用语音和手势就可以控制智能设备,非常方便;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采用Zigbee、WiFi技术对灯光、风扇、窗帘进行无线控制;无需布线,稳定性高,维护费用低廉,操作简单、适用性广,前景比较广阔。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杨浩杰,韩秀玲.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J].微型电脑

应用,2011.4.

[2] 张维勇,冯琳.ZigBee实现家庭组网技术的研究[J].合肥工业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7):755-759

[3] 徐方荣.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

2010.1:24-27

[4] 李兆.基于Kinect体感技术的人机交互环境[J].电子与金

篇7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在全球广为流传,许多国家将其作为教育推广的目标。在学习型社会提出的年代,教育观念过于陈旧,普遍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景、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而当时的经济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因此,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进行改革,人们意识到要学会生存和生活,必须不断地学习,只有把教育和学习灌输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改革开放后,我国也面临着当时国际社会类似的背景,因此,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境界,突出地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中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具有丰富技术的各类型人才。高职教育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身,为社会培养具有针对性技术的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技术支持。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因此,这一部分人群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培养。在目前终身学习的环境下,研究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更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笔者选取所在城市的两所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样本60份,有效回收58份,以此了解所在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继续教育正式引入我国,是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之后。进入2l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各国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主要针对在职的技术人员,通过持续的学习而获得自己所在行业的最新动态。据笔者对两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其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情况为:48个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占到总受访者的82.76%;10位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能力补充教育,占到了总受访者的17.24%;没有受访者对继续教育不了解。

可以看出,大部分样本认为,继续教育是作为一种补充的学历教育,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得到学历的提高。回顾继续的发展历程,在早期,继续教育的确主要是作为一种学历教育的弥补而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说,受访者对继续教育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偏颇。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与目前教师的考核体制和职称评定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造成目前一些所谓名义上是培训机构,实质是买卖文凭的伪继续教育机构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据笔者通过问卷对受访者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的调查,34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占到总数的58.62%;16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占到了总数的27.58%;因为上级要求或者跟随其他同事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3人。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参加继续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在选择继续教育时有明确的方向。选择上级要求和跟随的合计占了8名,这一小部分是被动的继续教育接受者,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广大高职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要求,希望通过自身的继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无疑都是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学校应想办法尽量满足教师的这种积极向上的需求,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同时,对受访者目前是否正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得到的结果是只有10位受访者正在参加继续教育,占到了总数的17.24%。这一比例与前面的强烈需求有明显的反差。这其中的原因,既有高职教师本身的因素,也有继续教育机构的因素。

三、参加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同时在参加继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样本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三类: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加、缺少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机构、收入有限而参加继续教育费用较高。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认为目前社会上提供的继续教育,不能够满足被调查者的需求。有23位的受访认为其针对性差,占到了总数的39.66%。这一现象主要与目前社会上的学历文凭导向有关,该导向造成众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雷同,它们不顾及学生的需求,以完成学历教育为目的,以发放文凭为目标。因此,很多人为了获得学历,不惜高价参加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机构的费用上涨,并且出现了文凭买卖现象。有20位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的费用较高,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这部分人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但收入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这一现实矛盾。同时有15位受访者认为,平时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繁忙,而无法参加进修。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他们手中有一定的科研项目,平常还有教学和行政事务,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想继续学习但却受困于现实的琐碎。

四、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因为种种的现实问题而无法完成自身素质的提高。圆满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高职教师本身、学校、继续教育机构都是一个乐于见到的局面。教师素质的提高,无疑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从中获取收益。根据上面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高校自身应该注重和加强教师的综合培训

高职学校和教师本质上是雇佣和被雇用的关系,高校对其员工本身的需求应该很了解,同时也有

义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有很多先进的教育设施以及部分学科顶尖的教师,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这不仅可以解决工学矛盾,也可以节省培训费用。同时,高校应该利用一部分经费加大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对于取得明显成果的应该给予奖励,以示鼓励。同时高职院校在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科学技术能否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大一部分作用还是要依靠企业推动。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成果的发明,到真正转化成产品,其中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一切就需要企业的运作。企业对于科研单位的成果能否真正成为生产力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加强学校、科研单位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项目合作、科研交流,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很多企业也从学校引进了高级科研人才,所以,邀请行业内的科研人才到学校进行科研项目或者学术交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能够让学校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当然,学校教师的理论建议,也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有帮助。学校可以考虑与企业建立定向的人才合作战略,形成常规性的培训,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2.继续教育机构应加强创新和改革

自1979年继续教育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以来,继续教育机构对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有相对滞后的趋势,出现了种种问题,如重规模轻质量、课程同质化、教师素质下降等。

我国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实,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人才,同样应该施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只有培育众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众多培训机构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培训机构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方法、硬件等方面提高,应更加注重教育观念的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注重招生规模、忽视教育质量的利益驱动的教学观念,彻底突破旧的观念,以培养创新、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改变以往的灌输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获得自己有用的知识,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

继续教育机构在进行了观念的改变后,应该注意提高软硬件设施,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特别是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课程的创新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首先,对于教师的管理。聘请的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必须过关,能够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模范影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最好有较长的行业实际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对于教学管理,要加强对授课老师的备课情况、教学秩序、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时刻督促教师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时刻注重,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并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育机构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课程,把最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才是主流,而不是以获得学历为导向的。最后,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实行宽进严出的方案。宽进是为了更多的学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严出是为了对学生负责。每位学生毕业时应该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严禁抄袭,论文的选题要结合实际或自己的兴趣爱好。

3.高职教师应该提高能动性,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渐加快,终身学习更为必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通过虚拟的网络,教师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互动,学生参与度较传统教学方式要高。因此,高职教师在完成了日常教学的同时,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缺陷,加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才会有更好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众多的青年教师更有可能不局限于实体的继续教育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不仅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极其方便,可以随时进行。在线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因青年教师收入相对有限而工作繁忙的矛盾。因此,高职教师应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地学习,不仅自身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也可以把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日常工作,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同业间的交流学习,去同类型学校进行观摩,或者参加所在学科举行的研讨会,在与同业中的优秀人才的交流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进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科研活动往往是对自己熟悉的一些领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参与者深入地学习,高职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还解决了问题。

4.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继续教育市场

篇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53-03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在“一体两翼”思想的指导下,部分高校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部等,促进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然而由于某些高校学生社团经费不充裕、管理体制不完善、指导老师配备不足、以及会员需求多样化等,使得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进而使学生社团在发挥其积极作用方面作用甚微。本文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以期通过测评会员满意度来了解会员需求,增强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内部凝聚力,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建康的发展。

1 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会员导向。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旨在真切地反应会员对社团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在设计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指标时,要充分反映学生社团会员的需求,以会员需求为导向,从会员对社团的内、外在需求的角度来考虑指标的构成。

(2)科学性。在设计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指标时,应系统而准确的把握学生社团的工作内容,构建的测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其整体指标能较好地反映会员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满意程度;同时所设置的各项具体指标能宏观的反映系统中的每个指标的真实情况,以保证最后测评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3)可操作性。在设计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指标时必须保证所测评的指标是可观察、可衡量的,而且测评对象可以直接做出客观评价,便于记录现象和行为表现,收集记录的信息与数据便于分析处理,这样获得的测评结果才能成为满意度的有效结果。

(4)独立性。在设计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指标时,应尽量减少各指标之间的重叠区域,将各指标相关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同时也要注意,此类测评会对高校学生社团产生改进的期望,所以应当暂时避免采用一些现阶段无法改进领域的相关指标。

(5)全面性。测评指标体系应当是对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全方位的测评,应能全面地提供活动、服务等信息,系统、本质地反映、再现整体情况,因此设计过程中应以全局和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具有极强的概括性。

2 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本文构建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步骤如下:

(1)通过收集资料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通过公开出版物、网络、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等途径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实际情况,概括出适用于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的六大潜变量,包括会员期望、会员感知质量、会员感知价值、会员满意、会员抱怨、会员忠诚。

(2)通过访谈筛选关键指标。为了使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测评对象的属性和特点,笔者围绕初步设计的指标设计成《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问卷》,从湘潭大学众多社团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会员、部分学生社团负责人及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人等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反馈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对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结构、关键测评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同时也修改了部分指标的表述方式,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3)征询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征询业内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修订了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测评指标体系,以而保证会员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构建最终的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3 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

通过以上步骤,笔者以高校学生社团会员满意度为总体目标,然后从会员期望,会员感知质量,会员感知价值,会员满意、会员抱怨,会员忠诚这六个潜变量出发,将其分解成具体的可测变。其中,每个变量(指标)的具体含义。

3.1会员期望

会员期望指会员利用过去经验性或非经验性的信息对学生社团未来所提供的服务或服务质量进行的判断与预测,包括:

(1)会员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总体期望,即会员加入学生社团之前对社团服务的总体期望,包括期望获得何种服务、服务的质量等方面。

(2)会员对学生社团服务满足会员需要的程度的期望,即会员对学生社团活动质量或提供的服务满足会员个性化需要程度的期望。

(3)会员对学生社团服务可靠性或出错频率的期望,即会员对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的可信赖性、无缺陷程度的期望。

3.2 会员感知质量

会员感知质量指会员在参加某种活动或得到某项服务后对服务的质量的实际感受。会员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包括学生社团氛围、学生社团形象、学生社团服务、权益保障等。

3.2.1 学生社团氛围

学生社团氛围,是指在学生社团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可以被学生社团成员感知和认同的气氛或环境。

(1)人文氛围:学生社团成员之间联系是否紧密、关系是否融洽等。

(2)环境氛围: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会员活动的特定场所的环境氛围。例如办公室,活动场所的设计、装饰等营造出来的感受。

3.2.2 学生社团形象

学生社团形象主要通过战略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文化形象、成员形象构成。

(1)战略形象:战略形象是学生社团未来发展的规划,是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的理论基础。如学生社团的规章制度、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等。

(2)行为形象:学生社团行为形象是学生社团的个性和特色。其包括职能性和非属。职能指学生社团为扩大学生社团影响力而必须履行的行为,例如成员培训、项目管理、媒体宣传等。非属是指学生社团出于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社团良好形象、赢得更大的积极响应而选择的行为,如大学生学生社团下乡支教等。

(3)视觉形象:学生社团区别于其他学生社团的独特标志。如学生社团会标、会歌、会服等。

(4)文化形象:学生社团的文化形象是学生社团文化特色理念,主要由学生社团运作方式、主流价值观、运作理念和学生社团特色活动等构成。

(5)成员形象:学生社团成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言行举止等。

3.2.3 学生社团服务

学生社团服务是会员感知质量的核心内容,它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来测量:

(1)服务效率:服务渠道是否流畅、服务的流程是否简便等。

(2)服务态度:服务是否周到、服务态度是否热情等。

(3)服务针对性:服务是否针对会员需求、服务的专业性是否强等。

(4)服务稳定性:再次提供服务时,社团服务质量是否改变等。

(5)活动影响力:活动规模涉及范围是否宽广、活动意义是否深刻等。

(6)活动吸引力:活动形式是否多样、活动内容是否新颖等。

(7)活动安排:活动考虑是否充分、活动频率是否适当等。

3.2.4 权益保障

(1)投诉渠道:投诉渠道是否真正对会员开放、投诉渠道是否通畅等。

(2)投诉处理方式:对投诉的处理是否合理、接待人员是否主动热情等。

(3)对投诉的反应:对投诉的反应是否迅速、处理是否及时等。

3.3 会员感知价值

会员感知价值,即会员对价值的感知包括给定会费时会员对质量的感受和给定质量时会员对会费的感受,包括:

(1)给定会费时会员对质量的感受,即在学生社团会费不变的情况下,会员对享受到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感知。

(2)给定质量时会员对会费的感受,即在服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员在享受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时,会员对于交纳的会费发挥的价值的感知。

3.4 会员满意

会员满意是所要测评的目标变量。会员满意,是指会员在享受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之后对学生社团的整体评估,与会员期望相呼应,贯穿于会员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会员对价值的感知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总体满意程度。会员在权衡学生社团的各方面之后得出的整体评价。

(2)满足期望的程度。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满足会员在加入学生社团之前对该学生社团的期望的程度。

(3)感知与理想期望的比较。会员在加入学生社团之前会根据学生社团宣传、主观想象等对学生社团形成期望,在随后感受到学生社团服务水平,最后将期望与实际感知进行比较判断。

3.5 会员抱怨

会员抱怨指会员对于学生社团提供服务不满意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1)非正式抱怨。非正式抱怨包括:会员不愿继续参加社团活动、传播不满信息等。

(2)正式抱怨。正式抱怨包括:向社团抱怨、向第三方(如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投诉。为方便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向会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置管理学生社团的机构,例如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部等。

3.6 会员忠诚

会员忠诚是会员满意的表现,具体表现在:

(1)行为忠诚:表现在会员积极参加活动等。

(2)意向忠诚:表现在会员未来继续加入学生社团或向他人推荐社团等。

(3)情感忠诚:表现在会员对学生社团的态度是否忠诚、是否主动关心学生社团的未来发展、是否积极宣传该学生社团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61-03

一、引言

语言从最基本的语音单位、语义单位组成单个的词,词组再组成简单句、复合句,最终联句成篇成文。语言的学习经历了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汇是输入的语言单位中具有显著意义的部分,语言输出的流畅与丰富与否与词汇积累有显著的关系。

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输入来源除了课本、阅读材料和词典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国家教育部2003年新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教育部,2003)而这些词汇的掌握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中,许多教师尤其是初中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单词及词组,然后进行单元或模块的测试而检查学生掌握词汇的情况。教师们总是发现学生掌握词汇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也大多难以找到高效的方法,而学生们也把记忆词汇的希望寄托在记忆力与大量的时间上。初中生上了高中以后,也常常面对大量的词汇而烦恼,更不用说教师课堂上拓展的高级词汇和习惯用语等。进入高二高三,面对大量的完型填空及阅读理解学生们更加茫然,由于这些篇章覆盖了高中必修和选修课本里较为复杂的词汇。因而许多学生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得分率不高。这表明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需要词汇量的支持,更需要研究学习策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课后要完成记忆任务,课上听写,部分教师采用罚抄的办法,但收效甚微。也有部分教师教给学生各种记忆单词的技巧,如形象记忆法,结构分析法等,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显著。由此可见,要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需要更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词汇学习分为直接式词汇学习和间接式词汇学习。对两种词汇学习类型作出区分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直接词汇学习中,学习者进行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在间接词汇学习中,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其他的特征上,通常是说话者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在这样的信息中,未知词汇的量不是很大,那么无意识的词汇学习已经发生了,即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并没有直接放在词汇学习上。这就是Krashen(1981)的语言学习输入理论,他认为间接词汇学习的发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学生对所接触的语言内容必须感兴趣(可以发生在阅读、听说或其他交流中),从词汇学习的角度来看,这种兴趣创造了一种理解交流信息中未知词汇的需要。其次,学习内容要高于学习者的目前水平,如包括新词汇或新结构等,但是这些高于学习者水平的内容应该在它所发生的语境中被理解,不论是语言语境还是非语言语境,未知词汇都要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可理解。最后学生应该做到不会因为学习新东西而感到紧张。

间接词汇学习发生在学习者日常各种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在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之上,与各种对象交流时,无意识地掌握新的词汇,这些交流可以是课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或第二课堂活动。也可能是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中获取新的信息。同样,除了与人互动之外,学习者可能通过自身在接触课外读物,听看视频音频材料中不断获取到相关材料而达到水平的增长。学习者自身并未察觉到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是出于各种需要和目的参与了互动及学习,在活动中自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识别分析输入的语料,并无意识地领会任务之外的未知知识。

相比直接学习,间接学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只要提供适当的机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机制便会发挥功能,驱使他们进行无意识地学习。因而,作为施教者,教师或许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增加间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枯燥而紧张的课堂之外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增长词汇知识。

国内外语言学研究一直把词汇学分解与其他的体系之中,语言研究一般分为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文体学等。也就是说,词汇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专门化的重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学法的兴起,促进了人们对词汇教学的进一步认识,逐渐地从传统的语法教学转向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探讨。但当前,学校词汇教学还停留于课前预习、课文解读,语言点分析,语言操练,形式固化,学生仍然很难主动研究学习。

随着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也随着人们对认知心理学的重视并引入语言学研究,词汇研究不断与学习者学习机制联系起来。有的学者开始对元认知策略与词汇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元认知策略的运用逐渐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理论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的不断了解,英语教师们应该意识到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对所得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加工,并做到根据自己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定期检查目标的达成度,更应该不断的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做出相应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能把促进词汇个体到词汇整体语言系统的转化和生成。

1.元认知策略的定义。元认知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并于80年代对元认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不同的学者对于元认知的理解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综合他们的观点可知,元认知就是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即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元认知是人的认知结构中最主要、最高级、最核心的决定性成分,它是在人认知活动中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监控和调节的最高层次的控制过程,即“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包括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并从属于认知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包括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能不断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并能适时地对计划进行调整,选用适当的方法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

2.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元认知策略是基于元认知理论的一种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中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技巧,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方面。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做好计划和安排。监控策略则是对实际的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估和反馈,包括学习时对注意力的跟踪,对学习速度和时间的监督等,学习者会不断的发现自己在注意力和理解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矫正。调节策略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学习者可以在这种策略的帮助下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补救不足,获得更良性的发展。

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分类。O’Malley & Chamot(2001)认为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计划策略包括提前组织、注意定向、功能计划、选择性注意和自我管理。监控策略主要是自我监控,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并采取一定的调节措施。评价策略指自我评价,评价语言的产出,总结经验。

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学习者在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步骤做出规划和安排,即明确学习目标,预测重点和难点,提出疑问,分析如何完成任务及时间的安排等,这种策略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进行中根据活动前制定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依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习计划及学习过程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3.词汇学习策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人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需要高层次的意识,不仅需要学习者感知,领会,理解外界事物,也需要学习者对此进行有效的思维、记忆、选择、分类等心理活动过程。

由路海东教授所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里写道: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新信息的接受与获得(学习)一般要经过八个阶段。(路海东,2002)

第一阶段:动机萌发。首先在教学生记忆单词时,要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动力,不断地强调单词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并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维持的过程。

第二阶段:注意与维持。词汇学习需要学生对此持续地努力、自我控制和记忆。

第三阶段:习得。学习者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到达短时记忆,并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第四阶段:保持,即记忆储存:但词汇到达长时记忆后,还要对所记忆的单词应用和巩固,使之永久保持。

第五阶段:回想。指能将所记的单词准确地在大脑里出现,或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碰到记过的单词能够马上认出。

第六阶段:总结。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能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分类、推理、演绎、概括等知识的迁移。如对话和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新单词。

第七阶段:任务。是学习者通过做作业或者完成某些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八阶段:反馈即强化。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使自己达到掌握的目的。这一阶段可以对动机也起强化作用。

外语词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新信息的摄入和组织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显然要对新知识的吸收产生影响,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编码和重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但这些词汇是否能记住,又能记住多久,都要依赖于学生对记忆的每个环节的把握。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元认知策略对词汇教学和词汇学习的指导意义。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词汇教学的高效性,并高质量的完成词汇教学任务,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对词汇学习的重视,并配合好老师的词汇教学工作,元认知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活动进行指导。(1)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词汇学习活动进行前先制定一个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目标,在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的哪个阶段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按照目标去开展词汇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习上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促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从而提高的词汇学习的高效性。(2)元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监控能力,促进科学的评价能力的形成。元认知策略对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监督学习的进展情况,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的检查,不断的总结,及时的对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适时地进行改正。另外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随着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越来越科学。(3)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从制定学习计划到学习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在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自己有意识的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查缺补漏,他们在这种学习策略的指导下清楚的感受和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不断的改正,不断的提高,从而激发的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多程度上的提高。

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恰当的、有意识的选择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制定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对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以加强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元认知策略训练不仅赋予教师新的教学理念,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它是优化英语学习效果,促使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而且是学生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者们不断探索逐步认识到词汇教学应有一定策略的指导才有效。元认知策略得了高度的关注。文秋芳在《论英语学习方法的结构特点与调控》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元认知策略及其调控作用(文秋芳,1996)。刘绍龙和肖善香探讨了元认知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指导作用和意义(刘绍龙,肖善香,2002)。

三、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运用建议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元认知策略,并且做好示范和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随时监控,表现优异的可以表扬,做得不到位的要及时的指出问题并纠正,努力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2.策略的培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要充当多重角色。除了搞好自己的英语教学之外,教师还要充当一个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找出策略应用比较差的学生,并与之适当地交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元认知的意识。

3.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使学生在一点点一步步地感到自己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动力,有的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动力又带来更好的成绩,成绩又带来更高的动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Flavell,J.H.1979.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

[2]Krashen,S.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3]O’Malley M,Chamot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语言学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7-39.

[7]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篇10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招生;社会分层

作者简介:吴苏芳,女,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43-03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在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高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应该是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现实中的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却与理想状态存在很大的差距,潜在价值与实效价值错位问题凸显。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客观的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笔者试图用社会分层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

一、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高职招生连续遭遇“寒流”,不少高职院校投档人数远低于计划招生人数,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遭遇无人可录的尴尬局面。据相关报道,山东省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119所、理工类115所院校上线生源为零,江西省高职(专科)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89所、理工类96所院校上线生源为零,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同时,入学分数线也一再降低,2012年山东省高职入取分数线降至180分也仍然有60%的计划没人报考,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分数线限制,出现“零门槛”,但依然没能挽救生源荒的危机。

高职招生困境的出现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有客观现实因素的存在,如人口因素、职业教育自身及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并且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干扰家庭及个人对高职教育的选择,如文化观念、制度因素等。在目前教育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个体选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选择主要从职业选择出发,从职业带给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去考虑。可以说,社会的阶层结构影响着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影响着教育选择,个人教育选择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笔者试图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阶层结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社会分层理论的解析与应用

社会阶层指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产生的状态,其内涵是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声望、财富和权力划分等级的社会现象。[1]社会阶层存在于任何的社会发展阶段,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划分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在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中,作出最杰出贡献的是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两位思想家。在马克思理论里,他把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从生产过程而不是收入与分配领域寻找阶级划分的根源。韦伯提出了“三位一体”综合分层标准,即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地位三个标准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韦伯“三位一体”三重标准的合身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而且更具有直观性,被很多人认可。不同的职业联系着不同的报酬、权力和声望,所以,职业能从整体上折射出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例如,当代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等倾向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另外,帕梦斯也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他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财富和声望都依赖于职业,职业代表着个人成就,是社会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认可和欣赏。我国有学者将职业作为阶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将我国社会成员分成十个阶层。[2]

可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标准,己经认可了个人通过教育、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个人人力资本的开发,获得相应的职业收入、职业地位乃至改变社会地位的现实。职业成了当前社会划分社会阶层的首要标准。而知识、技术在个人职业获得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育这个途径。因此,教育在个人阶层地位的获得中关系重大,这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三、社会分层对高职院校招生的影响

前文谈到社会阶层影响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影响教育选择,说明教育与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选择了一种层次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相应的社会阶层的职业,进而就预示了学生成长为社会哪个阶层的人,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分层的功能。在此前提下,社会分层影响着人们对受教育层次与类型的选择。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名义上获得了高等教育学历,但是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市场竞争力上育在改变人们的社会阶层上具有很大局限性,难以使人从社会下层进入社会中上如果不是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以及岗位能力,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人们总是渴望通过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获取占优势的人力资本,实现进入更高一级社会阶层的目标,而高职教层,这对做出教育选择的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局限性使一部分人做出了不接受高职教育的决定,尤其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宁愿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学一门手艺或者直接去打工而不选择高职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产生高职院校“招生难”的深层次原因,恰恰是人们对高职院校在社会分层中和流动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结果。

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声望都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观念上,人们还受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教育层次上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虽都同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相同,但实践层面上是“等而下之”。从培养目标上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技能获取为目标,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管理型人才,并且基本上都处于专科层次。现实中,通过接受高职教育进入白领阶层的机会远比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进入白领阶层的机会要低。同时,在社会用人标准上,也还存在着“唯学历,唯名校”的现象。如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大型国企的招聘考试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基本上把高职毕业生排除在外。这必然使人们偏向于选择普通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上不了重点大学的上本科,上不了普通本科的上三本,上不了三本的读高职”的观念正是这种偏好的最真实写照。上高职实际上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能在理想状态下自由选择学校,考虑职业声望以及社会地位的因素,绝大多数人是会选择普通高校的。

四、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招生难”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统筹考虑,政府在其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应加强政府的政策调控与制度创新。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关键是要提高高职教育在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正向功能。

(一)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虽有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但“教育性”依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高职毕业生的职业世界里可能不缺技能,但是却缺乏与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素质,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在重视学历和资格证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提升人的职业素养、工作素养。同时,为确保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好就业”,更要“就好业”,既能找到“饭碗”而且能“捧住饭碗”,高职教育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获得既能满足当时职业需要,又能满足社会、职业及个人发展需要,并能保持自身全面、协调、持久发展态势的能力,提高自身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

(二)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变“终结教育”为“终身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少学历上升的渠道和空间,学术成长的道路从职业院校毕业那一刻就被终结。而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不应该是“终结教育”的形象。因此,应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的终身发展、终身教育服务。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改进:建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的横向流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职沟通”;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完善。(1)架起高职生与普高生双向流通的桥梁,加强政策推进和“过渡课程”的建设,以顺利实现不同教育类型间的衔接,帮助高职学生搭建向上流通的渠道;(2)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自身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职教育的声望和地位。目前,职校生无法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获得与普通高校生同样的学历和学位,接受了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很难再有机会和能力去获得更高的学历,很难实现身份变化和向上流动。这就造成高等职业教育次于普通高教的认识,这样的高职教育自然不会成为人们的理想选择。只有使职业教育具备“终身性”,使高职毕业生具有往高处上升流动的机会,使社会群体中凭借高职教育这一途径实现向上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社会群体接受高职教育。

(三)健全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但当前社会还存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管理不健全、就业准入制度控制不严的现状,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1)应严格制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同时,应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既要有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的的资格证书,还应包括其他主要职业和工种,改变很多专业无证可考的状态;(2)应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机制,改变“证出多门”的现象。“证出多门”的现象表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已逐渐被异化为各行业部门争取利益的工具。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出台法律法规确定证书考核机构,完善监督机制,以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3]

参考文献:

[1]陈静静.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7):44-45.

篇12

随着我国会展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不断壮大,会展学历教育也应运而生。从2000年我国第一所院校设置会展方向至今,短短十余年时间,已经有上百余所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或方向,其中高职院校数量占一半以上。

虽然我国高职会展教育在数量上发展极为迅猛,但教育质量方面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展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真正从事会展行业工作的人数却非常有限。会展行业对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一直不高。本文试图探求高职院校在会展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会展人才培养进言献计。

一、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会展教育者普遍认为,会展行业缺乏人才,但缺乏什么样的人才,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说,会展教育者对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尚未形成共识,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开设会展专业,相应的课程设置也都是在原有的专业课基础上增开会展相关课程,这种“嫁接式”的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具有一定的错位。尽管去年教育部已经把会展专业划分到旅游管理学科属下,但短时间内,这种会展学科归属的乱象仍将持续,由此造成的会展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化的情况也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其重点培养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能否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中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在当下的高职会展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远远小于理论教学的执行力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手法,以书本知识为重点,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略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虽然懂得相关理论,但由于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部分高校由于资金匮乏,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会展实训室,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与地方资源的结合中,一些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深入开展。会展企业只有在大型活动举办的时间段内由于人手紧缺,需要学生作为临时工参与进来,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承担的都是些较为基础的、零散的、简单重复操作的工作,比如,在展会现场负责展会接待、现场指引等基础性工作,这样的实习形式和内容不但不能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会展行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

3.与地方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

在会展人才的培养中,学校是供给方,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企业是需求方,扮演者检验人才的角色,这种供求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坚持“市场导向”的培养理念。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会展人才培养往往与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学校在开设专业之前,缺乏对地方市场人才需求方面的调研,对所需人才数量、质量缺乏明确、具体、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专业学生人数在规模上与地方市场需求不匹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行业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使教学体系构建不合理、课程体系设置陈旧、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开展。

二、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校自身和地方区域资源两方面的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会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没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和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各高职院校在把握会展学科特点、尊重会展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开拓富有特色的会展人才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在确定会展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高职院校还需结合地方区域的资源,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在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详细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细化企业各个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目标,积极邀请业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大力实行校企合作,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2.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再加上会展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所以在会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会展教育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这里的比例,除了指增加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外,还应增加某一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要求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做到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深化校企合作力度。目前,很多院校都与地方会展企业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在展会开展期间,都会安排会展专业学生参加会展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层次较低,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意义不大。因此,院校与地方会展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更加深入化、全面化,除基本的现场服务外,还应使学生能够加入到会展活动运作的整个过程。如在展会前期,就可以安排学生到会展企业参与项目策划、营销、招展招商等核心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3)加强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在课内实践环节,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检验较为单一,基本围绕对知识点的掌握、实践报告的撰写等浅层面进行评价;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是服务态度、遵守纪律等情况;两者都较少对他们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因此,要注重实践教学,就应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合理检验,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除了基本的学习态度外,还应侧重于专业能力的评价和检验。

3.依托地方市场需求确定专业规模

院校在确定专业规模时,一定要考虑地方人才市场的就业需求情况,控制会展专业和方向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院校应与地方人力资源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建立完善的会展人才需求统计体系,科学地预测当地会展产业规模和人才需求量,充分考虑各个用人单位接纳毕业生的容量,确保市场用人需求增速与院校人才培养的速度相平衡,理性谨慎地设立对口的会展专业,不弄虚作假、不盲目跟进。

三、总结

会展行业是个新兴产业,而会展教育也处于起步阶段。担负着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需把握会展行业发展规律,结合地方资源优势,依托自身办学特色,探索出科学的、合理的、独特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优质的会展人才,从业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我国会展经济的持续蓬勃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建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6):109-110.

[2]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S1):129-132.

篇13

一、精心策划筹备,确保研修质量

湖州市教育教研室、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两家承办单位对开办此次观摩研修班非常重视,与我方反复研究观摩内容和观摩方式方法;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黄桂众校长为了确保观摩活动效果,专门3次召开教职工大会,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承办单位来说,组织为期三天的观摩研修活动,不仅要牵扯校领导的精力,而且要在尽量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下安排来自全国的百名教分组分专业进入教室听课达48节次,并安排4位外校参会老师借班上课,公开讲座3场,给贵校带来了很多麻烦。

二、综合对比,精准筛选

我们这次观摩教学的单位选择的是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它是引领浙江、影响全国的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该校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与开发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实践和产学研创新等方面,创造了独具特色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主办方之所以选择贵校作为承办方的根本所在。

三、改革传统讲授培训模式,创新探索提高质量效益

我们主办方经与承办方反复研究,决定这次观摩活动一改过去传统的单纯讲授培训模式,采取“现场观摩、课后交流、现场说课、名师示范、专家点评”的方式,以该校的“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商贸烹饪类专业及文化课的高效课堂建设和创新为视点,分专业进课堂现场听课、与授课名师课后交流,参训教师借班上公开课并请专家、名师面对面点评指导。这种专业对口、强化交流、面对面指导的观摩培训方式,是我们培训基地的一种新研修方式,也是我们根据广大职业院校领导和老师的需求而进行的新探索。相信本次研修活动一定大大提高了观摩培训的质量效益。

四、会后教师忙研讨,广泛听取集建议

值得一提和令我们学习的是,由于本次研修活动听课和讲座安排非常密集,大家连续3天都没有午休的时间。

研讨活动上,来自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范旭政副校长说到,对我们这次活动的安排十分满意,这次研修活动没有像其他培训班那样追求理论高大上,好高骛远,活动安排的这些学习听课讨论活动完全没有预演,非常的接地气。

我们听取了其中四位老师的发言和学习感受,他们学校的盖德利和邵林喜老师分享到:今天对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上课教师的上课技巧、课堂操控技巧、语言技巧;教师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非常认可,值得学习和借鉴。张潇和吕慧老师发言提到:非常喜欢该校的校园文化(比如星光大道,优秀生手印和毕业名人脚印),以及各个班级文化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课改方面(学生小组教学授课技巧)的措施等等,以上内容能积极的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协作力、自控能力和学习兴趣。表示回到学校也将和相关科室领导共同商讨,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也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五、改革校内单一评,开放课堂全国听,引领汲取同进行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重视内涵建设,把教研活动作为学校固本强基的校策。为了加强有效课堂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科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定于4月18日至5月17日为学校“有效课堂建设”教研月,并举办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第一届教研节,进行以“有效课堂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期间,学校将开放课堂,开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各类公开课,并配合名师展示和点评。同时举行说课比赛、教案设计比赛、专家讲座、教研组研讨等活动,加快有效课堂建设,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