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15:24: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区医疗问卷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区医疗问卷调查

篇1

【中图分类号】R49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85-02

全科医学是综合临床、预防、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等学科,以服务社区与家庭为主的医学专业学科。自18世纪提出以来,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项目,其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器官及疾病类型,并通过全科医生的培养及培训,为家庭、社区、群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提供长期、全面的医疗服务[1,2]。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因环境恶化等因素所致各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发病率升高,全面的医疗服务开展逐渐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对于全科医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2]。虽然,国外对于全科医学的开展已经较为普遍,但由于我国医疗改革起步晚,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全科医学理论的认知较差,仍沿用传统的专科服务医学模式,导致社区诊疗卫生服务机构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3]。因此,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服务,加快医疗改革,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的知识培训,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面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学模式,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查,对比分析全科医学在社区诊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6月起,我市进行全科医学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和乡镇卫生所4个作为全科医学组,同期选取未行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30例社区医生及100名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全科医生问卷调查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社区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医生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区医生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学历、是否执业医师等;岗位适应情况,包括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诊疗技术能力、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能力4项,每项下设定多个条目,被调查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并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各项总评分。

1.2.2就诊居民问卷调查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就诊居民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如就诊居民的性别、年龄等;卫生需求度调查,如期望接受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疾病咨询、慢性病防治等等;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如服务质量满意度、服务价格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工作技能满意度等等。就诊居民根据自身需求及感受认真填写,后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总分。

1.2.3质量控制调查问卷的发放由经培训的专业调查人员于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及时解答被调查者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两组全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30份,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两组就诊居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分析全科医学组和对照组社区医生的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评分及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分。

篇2

选取自2012年6月起,我市进行全科医学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和乡镇卫生所4个作为全科医学组,同期选取未行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30例社区医生及100名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全科医生问卷调查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社区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医生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区医生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学历、是否执业医师等;岗位适应情况,包括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诊疗技术能力、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能力4项,每项下设定多个条目,被调查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并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各项总评分。

1.2.2就诊居民问卷调查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就诊居民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如就诊居民的性别、年龄等;卫生需求度调查,如期望接受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疾病咨询、慢性病防治等等;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如服务质量满意度、服务价格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工作技能满意度等等。就诊居民根据自身需求及感受认真填写,后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总分。

1.2.3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的发放由经培训的专业调查人员于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及时解答被调查者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两组全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30份,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两组就诊居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分析全科医学组和对照组社区医生的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评分及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医生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评价

通过开展全科医学医疗模式,全科医学组社区医生的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各项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具体见表1。

2.1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价比较

全科医学组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价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如表2所示。

3讨论

篇3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及现状研究;突况

Key word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present situation;emerg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08-02

0 引言

信息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与重要途径,利用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便捷化、现代化,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大发展,巩固及加强其在基层医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的互联性,信息统计上报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提高国家的卫生宏观调控和卫生应急能力[1]。

本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对象,研究前期进行简单的访谈,后期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从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基础建设情况、信息化应用情况、信息的整合共享情况和信息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现状研究。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①研究对象:

问卷发放前,以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和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或计算机室)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简单访谈。

②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

发放问卷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研究确定问卷初稿,之后通过简单访谈,最终形成终稿。问卷从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基础建设情况、信息化应用情况、信息的整合共享情况和信息安全等五个方面设计题目,共36道题,单选22道,多选11道,填空3道。考虑到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或计算机室)的工作人员并非专业、系统地学习过医学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涉及信息系统建设太过专业的问题可能无法解答,故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向调查对象解释题干和选项含义,调查对象也会解释选择所选项的原因,这样既增加了问卷作答的准确性,又深入了解到问卷调查不能反映的问题。共发放问卷14份,回收14份,有效率100%。

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问卷调查完毕后,又通过实地考察补充并核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对抽象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有了具象的认识。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特点,结合文献研究,从保障体系、基础建设情况、信息化应用情况、信息的整合共享情况和信息安全等五个方面对朝阳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现状研究。

2.1 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将影响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保障是建设的基石,同时,也是衡量建设的标志。[2]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情况从单位的重视程度、投资理念、投资力度、人力资源结构、培训情况、考核力度和基础标准规范的建设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

关于基础标准规范的建设程度:

9家(64.3%)建立了含关键业务的大部分标准规范,5家(35.7%)建立了全面的基础标准规范。

通过深入访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根据上级单位朝阳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达的标准规范文件进行信息化建设。

2.2 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应用情况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其水平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常处理各项事务中使用互联网、计算机的频率及程度。运用信息化能够有效地提高社区的医疗效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保障社区居民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2]可从记录工作内容的数据类型、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包涵情况和门户网站平台的建设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关于信息系统包涵的子系统情况:

14家(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表示包涵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子系统,11家(78.6%)表示包涵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子系统和基本医疗子系统,8家(57.1%)表示包涵健康教育子系统,7家(50%)表示包涵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子系统,6家(42.9%)表示包涵预防服务子系统和保健服务子系统,详情见表4。关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更新周期,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未给出具体更新周期,后深入访谈,电子健康档案的更新周期按照患者门诊时间进行自动更新。

调查显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的信息子系统建设更广泛,而在康复服务子系统和综合管理与统计服务子系统的应用上出现明显差异。

2.3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关系到患者诊疗安全、个人隐私和切身利益,是保证社区医院正常运行管理的先决条件,是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基础,也是医疗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2]。关于信息安全情况主要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反映出来。

网络安全情况:

8家(5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示本单位网络安全状况良好,完整且稳定,6家(42.9%)表示网络安全较好,偶尔也会出问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维护网络安全采取的措施如表10所示,13家(92.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了防火墙设备,11家(78.6%)进行上网行为管理,9家(64.3%)进行VPN/VLAN划分,8家(57.1%)采取域用户管理模式,3家(21.4%)进行了入侵检测,深入访谈了解到,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U盘插入管理,以减少病毒入侵。

3 讨论建议

总体而言,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区,其信息化建设水平高,卓有成效,在五个维度中表现均较好,虽目的抽样调查朝阳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经访谈了解到,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不大。虽然成就不小,但是在访谈、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中发现其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体系中的人力资源及培训情况、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的员工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信息化应用中的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和信息安全中的突况应急水平较差。现就发现的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虽有足够重视,但自身财力投资力度小。调查发现,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依靠的都是财政拨款,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投资过少,甚至不投资。因此,政府决策者应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初级卫生保障,应提高对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建立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3]。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应积极努力,可尝试采取机构资金自筹和引进社会资金的方式,谋求资金投入。积极创新,稳步前进,加快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4]。

3.2 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或水平一般,总体而言,14家中心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且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仅有4家(28.6%)中心有定期培训。故加强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及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确各级医务人员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关培训,是建立信息化体系专员人员的重点。

3.3 在信息安全方面,朝阳区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对突况进行事后处理,只有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智能化的预警设计,整体来看,14家中心突况的应急能力较差,并且集中使用360防杀毒软件,采取措施较为单一。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软件,同时,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在计算机或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及时进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数据恢复,防止数据遗失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此外提前制定突况应急预案,采取多样化的预防措施。

3.4 深入访谈发现,朝阳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三甲医院带头整合组成“医联体”的一部分,但是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衔接中断,无法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基本一致,但在软件方面仍需加强,故应完善硬件、软件的协调性,保证信息录入和共享的及时性,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硬件、软件,将多个平台融合在一起,避免重复输入档案及患者资料。

参考文献:

[1]李伟,张华伟,徐勇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卷及发展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22-253.

篇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健康问题,而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病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2010年8月~2011年8月随机调研2个社区的180名老年人,对其中100名老年人进行严密的健康教育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在大龙华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随机选取1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干预组,另1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2010年6~8月在2个社区居住满1年以上且短期内不会离开本社区的60(周)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人和80人。其中干预组男51人,女49人,年龄62~89岁,平均70.39岁;对照组男39人,女41人,年龄60~88岁,平均70.13岁。所有老年人均自愿参加本调查,意识清楚,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分别对两组的年龄、性别、患有的慢性病、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人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指标构成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③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依从性差或失访情况者,④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者,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者,⑥交流沟通有障碍者。

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健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BMI、血压、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嗜盐、嗜甜、高脂肪、高胆固醇、喜油炸食品、运动量、睡眠质量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有自己监测测血压和(或)血糖等项目。②实施方法:由研究者本人及社康中心的全科医师团队经过培训后分别在实验前后发放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实验前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实验后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③干预组实施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老年人进行临床资料登记,并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干预组在第1次问卷调查后即由社康中心的全科医师团队通过各种方法实施每个月≥2次的健康教育。④对照组实施方法:对照组只进行临床资料登记和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第1次问卷调查后不实施任何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时间1年,1年后通过问卷调查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⑤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全科医生充分利用社康中心便利性、便捷性、可及性、对社区居民的熟悉性的优点,实施面谈法,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电话随访,上门家访等方法实施严格周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及与健康的关系;吸烟、嗜酒与健康;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与健康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便秘;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症;泌尿系结石;颈椎保健操;口腔疾病;预防感冒等。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超重:24≤BMI<28,肥胖:BMI≥28[1]。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Foxbase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和率的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比较:干预组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体质指数的比较:干预组在体质指数保持和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老年人在慢性病有关方面的比较:干预组在慢性病的新发病例和自己监测血压、血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深圳市社区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与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且现阶段深圳市社区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有关。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2],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老年人常患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据WHO统计,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3],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和控制或延缓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控制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摆在我们政府和医务工作者上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显得尤为迫切[4]。因此,改变社区老年人吸烟、饮酒、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和防范疾病的意识,消除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明显的预防、减少或延缓老年人患慢性疾病,控制老年人现患慢性疾病的发展,节约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全科医生团队通过对2个社区中的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研究后发现,干预组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常识明显提高,在健康教育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超重、肥胖的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己监测血压血糖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充分发挥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的优势,积极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具有方便、快捷、可及性及有效性的优点,且投入费用低,效果佳,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冀珍,赵连友.高血压防治策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5.

篇5

社区护理是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集中体现。社区护理也方便社区居民在熟悉的环境就医,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控制能力和自我支持能力,易于密切护患关系,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加强护士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素质。社区护理的开展利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增加健康知识,更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治疗和收获良好的疗效[1]。但我国各地区社区护理发展程度尚不平衡,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何真正使社区护理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节省医疗经费,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目前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资料

选取本社区4个居委会随机抽取3个,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0户,共抽180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居民对社区护理质量的评价、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进行调查。接受问卷调查居民年龄在24~80岁之间,中老年人比例偏高。家庭平均常住人口3人。受访居民12户为单身户家庭,占6.7%,其它为非单身户家庭,占93.3%;三代同堂的家庭为59户,占32.8%,与成年子女分居的老年家庭为45户,占25.0%;单亲家庭为7户,占3.9%;目前无孩子年轻夫妇家庭有8户,占4.4%。居民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社区居民职业分布广泛,但以工人为最多,其次是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样本总体年龄偏高,其中离退休人员、普通工人和打散工人员比例非常高。

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自制,其中社区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进行常见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以及护理人员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2,3]。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包括常见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180户研究对象自愿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回收164份。回收调查问卷后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社区护理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对社区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评价超过50%的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经常做”的服务有5项,疾病护理方面的老年慢性护理(56.1% )、上门基础护理(53.1% )、护理咨询(59.2% ),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54.3% ),健康促进方面的环境卫生宣教(51.2%)。对护理人员评价“熟练”的服务有3项,疾病护理方面的上门基础护理(57.3% )、护理咨询(53.0% ),健康促进方面的环境卫生宣教(53.7%)。

3.2 社区护理需求问卷调查

对社区护理需求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所开展的各项服务中,前五位项目为:疾病护理方面的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92.1% )、老年慢性病护理(88.4% )、上门基础护理(84.8%),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90.2%)和儿童常见病预防宣教(85.3%)。

3 讨论

与国外社区护理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处于摸索和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模式单一,规模小,社区护士紧缺,学历偏低,培训不足,缺乏全科护理的理念等,这些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应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明确居民需求,可以更多便利的社区护理服务。从对社区护理质量和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来看,社区护理质量尚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护士还未拥有足够的相应护理知识和经验。可以看到社区卫生服务深受广大老年患者的欢迎,特别是老年慢性病护理,护理咨询,上门基础护理。但也能看到一些社区居民的观念跟不上,认为社区医院应提供无偿服务,对社区护理缺乏热情和理解。为了更好的发展社区护理,建议社区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社区也尽可能为护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培养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复合型护理人员,以适应社区卫生工作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赵秋利.社区卫生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5.

篇6

关键词:就医行为模式 影响因素 社区居民 中国天津

Key words:seeking behavior patterns factors community residents Tianjin China

作者简介:曹玲,女,汉族,天津市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总体来说提供的医疗服务都不同程度地无法满足老百姓不断增加的需要。因此,探讨居民的就医行为模式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如何解决居民就医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为了解中国天津地区居民的就医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天津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为改善中国天津居民就医问题提供实证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居住在中国天津市半年以上、具有意识行为能力、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共15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回149张,收回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149张。采用“城乡居民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有居民家庭和家庭成员情况、健康、参保与就医的客观情况以及就医意向与评价。

二、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149被调查者中男性65名,占43.6%。女性84名,占56.4%;年龄在20岁及以下的有43人,占28.9%;20岁―60岁102人占69.1%;60岁以上4人,占2%;健康状况良好92人,占61.7%,一般54人,占36.2%,差3人,占2%;文化程度(15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21人,占14.5%,高中39人,占26.9%,大专及以上85人,占58.6%。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支付者17人,其他负担形式(医疗保险)132人。

2、2居民就医行为分析

由表1我们可得知有14.3%的居民患病后从没进行任何治疗,6.7%的居民患病后进行了不规范处理,79.0%的居民患病后进行过正规诊疗。可见该市大多数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高,身体保健意识较强。

由表2可知不处理或不正规处理的原因中有66.2%的居民由于认为自己病情轻,5.9%居民认为由于交通不便,同样5.9%由于经济困难,还有22.1%的居民由于其他原因如没时间。可见该市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居民由于对医院医疗质量不信任、医疗费用太高、没时间及交通不便而忽视对疾病的治疗。对此,还需加大医疗服务的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满足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由表3可知,对于就诊机构的选择,有17.9%的居民选择患病后去药店买药自行治疗,有9.3%的居民选择个体诊所,27.8%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还有45.0%的居民选择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去诊疗,据调查选择到大医院看病的原因主要是医疗质量好,定点医保。而不选择到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价钱太高,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服务态度差等。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主要原因在于离家近、价格低、服务态度好,不选择的原因在于认为其技术水平低,或不甚了解。可见,要想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还要正确引导居民就医行为,从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3不同特征人群的就医行为模式

2、3、1不同性别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比较性别不同的两组居民在就医意向选择及影响因素方面差异不大。

2、3、2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身体不适时选择不就医行为无差异,而在选择就诊机构时存在差异。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选择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而小学、初中学历居民选择到社区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较高。

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选择大医院,看重其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的占主要原因,而小学、初中学历居民选择到社区医院由于费用较低的占主要原因。不到大医院就诊的其他原因还有距离远、服务态度差、排队等候时间长等。

可见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其就医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2、3、3参加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参加本地城镇职工医保的和本地城镇居民医保的绝大多数愿意在综合性、专科性医院就诊,而参加其他医疗保险的和无保险的居民较多则倾向于在个体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这表明医疗保障形式也直接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只有将保障形式与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三、讨论

目前影响居民就医行为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就医的影响因素众多,通过相关文献及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原因,包括参加的医疗保险制度和交通是否便利;二是居民内部原因,包括认为病情轻,不用就诊等非理性就医观念,对大医院过分依赖,对社区医疗缺乏了解和信任。

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的选择。通过该调查发现,46.2%的居民之所以选择到离家较远的综合性、专科性医院就诊,而不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主要原因是认为大医院设备精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高,而社区卫生中心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就诊环境差、医务人员水平低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了解等。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配置,使医疗资源切实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服务居民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优质社区卫生服务,并对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如上门医疗、健康检查、康复保健及家庭病床等,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医疗体制改革也应以居民就医的行为变化趋势为导向,为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其便利优惠政策也要适当向社区卫生服务倾斜,正确引导居民就医。如降低社区医疗费用,大病通过社区卫生机构转诊到大医院减免一定费用等。

准确定位社区卫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建立合理的服务模式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并使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可正确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就诊,大病通过社区转诊可实现部分减免优惠这一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性、综合性的优势。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更新社区医疗卫生设备,建设全科社区医疗队伍,培养高素质医务专家进社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缩小卫生服务需求差距,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衡艳林,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和分析。家庭护士,2006,4:59-61

篇7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70-03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in Taiyuan

LIANG Juanfang LIU Yueze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urvey the satisfa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in Taiyuan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ts decision-making. MethodsWe used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s for on-sit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sult analysis. Results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included benefits,fair system,leadership attention,title promotion,working environment,room for development,etc. Conclus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alary and welfare,change the training mode and reduce occupational risks of medical personnel and improve the two-way referral system so a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taff.

[Key words]Community health staff; Satisfaction; Taiyuan

工作满意度是指来自于职工个人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价后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感状态[1]。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呈蓬勃发展之势,但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研究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作为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只有其工作愉悦才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创造性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本文对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职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目前的满意度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太原市六个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2个。

1.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调查内容主要有:职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当前工作岗位的总体满意程度、对具体指标的满意度(包括薪酬方面、职业风险、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等)。采用Likert态度量表的五级记分方式,按题目含义由负向正对应的分值为1~5分。在调查表中各项的排列顺序上进行了合理安排,以避免满意度量表中的“晕轮效应”影响[2]。调查于2009年6 ~ 10月进行,共发放问卷580份,收回58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564份,有效率为97.24%。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在调查分析之前,对满意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α来反映问卷的信度,经分析α=0.8993,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

利用因子分析来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其中,KMO=0.879,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本问卷共含有8个公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9.32%,问卷的每个测量项目在其中的一个公因子上的负荷值都≥0.468,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4]。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从表1中可知,目前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职工人员构成中,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女性占大多数,学历大部分是大专或职高,初级职称,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另外,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这与梁万年等[5],研究结果相似,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均衡发展。

2.3 满意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3.1 职工满意度调查项一般情况 对采用5分制记分的33个调查项分别计算了各项的均分、标准差,并对各项与职工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项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与工作满意度调查项的相关系数较大的前10项分别为:薪酬水平、职业风险、个人发展空间、进修深造、福利待遇满意、社会地位、职称晋升、工作环境、领导重视、制度公平。

2.3.2 一般特征因素与满意度关系 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和工作类型为因素,研究其与满意度得分的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和工作类型对满意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3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将职工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为因变量,以人口学特征变量(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类型、均设为亚变量引入回归方程),与满意度调查项目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本研究进入方程的各项容差都比较大,接近1;各项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

3 讨论与建议

3.1 利用各种途径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报酬、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热情。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但是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社会资金发展自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上门服务”方式,对社区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同时也能宣传社区的相关服务内容,增进居民对社区医师的信任,提高社区机构的业务门诊量。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社区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只有医务人员的付出和收入平衡了,才能增加工作满意度,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3.2 从上述结果中可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对职业风险和医患关系很不满意

医疗本身是高风险职业,而且现在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所以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技术水平。而且各级管理者也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风险。同时,医疗服务机构也应利用微笑服务来改善医患关系,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3.3 促进个人发展,改变培训深造方式,改进激励机制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很少有培训深造的机会,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机构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表扬,鼓励公平竞争,科学管理。利用各种资金,给员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的培训和深造机会,促进机构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3.4 完善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大医院要为社区转诊病人按一定比例动态预留病房,保证接受和诊治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慢性病人,同时将诊断明确、可以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及时转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参保者在大医院和社区机构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差别,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6]。

[参考文献]

[1] Howard M. Weiss. Deconstructing job satisfaction:separating evaluations,beliefs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12:174

[2] 尹文强,傅华.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职工工作满意度与稳定性现状评价[J]. 中国卫生统计,2006,10:421-425.

[3] 郭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3.

[4] 刘朝杰.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174-177.

篇8

【关键词】合理用药 医务人员 认知度

合理用药是国家药物政策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机构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提高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社区医疗机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合理用药研究的深入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完善,很多药品的不良反应逐渐被发现,医务人员是否能够合理使用药品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高低[ ]。要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医务人员的知识状况作深入的了解,为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1 资料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合理用药基本概念、处方知识、合理用药知识与行为和文化程度等。对8个社区医疗机构8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26人(31%)、大专38人(45%)、高中以下20人(24%)。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4份,答卷有效率为100%。

2.2 调查内容及各文化程度答题正确率(%),见表1

合理用药基本概念方面,有20%的医务人员表示用药前没阅读药品说明书;44%的医务人员不知道ADR的含义,混淆了RUD与ADR的概念;仍有23%的医务人员认为中草药没有不良反应。处方知识方面,56%的医务人员大致了解急诊处方的用量;有27%的医务人员不知道杜冷丁不能使用普通处方开具;半数人不知道一张处方能开几种药品。合理用药方面,55%的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老年人使用地塞米松不易引起高血压;约44%的医务人员不知道阿司匹林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3 医务人员文化程度与合理用药认知度关系(表2):

由表2可见答题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科以上、大专、高中以下。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约有一半医务人员不清楚ADR的定义,混淆了RUD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药学的概念,个别医务人员对最基本的用药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熟练,表明社区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有20%的医务人员用药前没有阅读药品说明书,23%医务人员不清楚中草药也有ADR,24%的医务人员不清楚新上市的药品是否ADR较少,说明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和如何合理用药缺乏足够的重视,今后,我们应该注意医务人员这个方面的培养[ ];有半数调查对象不能很好地掌握处方知识,可见不少医务人员对处方基本知识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学习;55%的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老年人使用地塞米松不易引起高血压;约44%的医务人员不知道阿司匹林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52%的医务人员认为可以把乳糖红霉素直接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表明基层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的合理性以及用药的正确方法重视不足,对药源性疾病的了解不深入,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关系到基层医疗机构能否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而合理用药基本知识、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处方知识是医疗知识和技能中重要的一环,从以上调查得知基层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知有较大欠缺,对药品的合理用法不熟悉,对处方规定不熟悉,应加强对RUD知识的学习[ ]。从表2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较高的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认知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医务人员对医疗知识和技能掌握较高,提示我们高学历应成为基层医务人员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唐镜波,陈香谱,谭军 等.合理用药调研的国际指标[J].中国药房,1995

篇9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9亿,占总人口的10.7%;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0.88亿,占总人口的6.96%;而且,高龄老人数量占有相当比例: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达到了1199万[1]。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迈进老龄化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聚焦于老年人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2,3]。为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更好地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03年6月我们对一组≥60岁社区正常老年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4],居住在杭州市某社区≥60岁老年人160例。排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调查对象具有自行回答调查问题的能力(能自行完成调查表的填写或回答调查者提出的问题)。性别:男68例(42.5%),女92例(57.5%);年龄:60~88岁,平均71.16±7.04岁,≤75岁122例(76.3%),>76岁38例(23.8%);文化程度:大专3例(1.9%),高中10例(6.3%),初中10例(6.3%),高小13例(8.1%),初小70例(43.8%),文盲30例(18.8%);婚姻:未婚3例(1.9%),已婚107例(66.9%),离婚2例(1.3%),丧偶48例(30.0%);退休前有固定职业:有145例(90.6%),无固定职业15例(9.4%);患疾病种数:未患病58例(36.3%),1种50例(31.3%),2种22例(13.8%),3种15例(9.4%),4种5例(3.1%),5种6例(3.8%),6种4例(2.5%);医疗付款方式:医保137例(85.6%),自费20例(12.5%)。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2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款方式、患病种数等7项内容的基本情况;另一部分为社会支持量表评定内容,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5]。社会支持量表共有10个条目,评分包括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4个维度。

1.2.2 资料收集方式 在社区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事先由社区干部联系取得被试对象和监护人同意,调查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干部入户调查,对调查对象作统一解释说明后,请其自评填写。对于文盲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填写者,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逐条询问记录。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发出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回收率为100%。

1.2.3 资料统计与分析 将收集的资料检查核对后,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数据经审核后,用EPiInfo软件双遍录入,并进行逻辑检查。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使用频数分析、u检验、t检验(正态分布资料)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杭州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及与常模比较 主观支持16.36±4.37,客观支持7.68±2.37,利用度7.45±1.89,社会支持总分31.49±6.34,见表1。由表1显示:杭州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常模比较,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影响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 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男性较女性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患疾病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有固定职业的杭州市社区老年人在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无固定职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医疗保险的杭州市社区老年人客观支持高于无医疗保险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社会支持是个体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家庭、社会和自助群体等所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6]。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一般认为,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可以从客观维度、主观维度和利用度方面加以解释。客观支持主要指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的支持。主观支持主要是指主观的、体验到或情绪上的支持,包括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利用度则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张磊等[7]报道,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相关。Antonucci等[8]则发现,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身体疾病时,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既可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又可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健康。

3.1 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常模人群比较,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所抽取样本文化程度和退休前有固定职业偏低有关。

篇10

一、研究目的

(一)效果总结,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

(二)指导意义,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1年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三、主要内容(结果、结论)

(一)问卷结果分析。从统计结果上看: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应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人群占主体;学员整体学历偏低,但职称构成上高职称者的比例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可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培训内容适应学员要求,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技能操作及临床实践方面的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二)今后工作新思路。针对问卷结果,今后培训工作需在提升学历、合理延伸、因需教学、讲究实用、学以致用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关键词】全科医师;培训;效果;工作思路

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一、简述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谓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此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理论培训结束之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均是2011年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乡镇卫生院暨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据统计,共395名学员参加培训,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因学员的漏选、误选等情况,故每一选项有效答案均未达到356个,为保证分析的客观性,统计过程中所有比率的计算都是以该选项有效答案数为基数。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学员基本情况(见表一)

培训学员来自十堰市(神农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了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者228人,占总数的64.23%;整体学历偏低,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到了总数的23%;在职称构成上,以医师为主,占总数的60.3%,但具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较高职称的人员也占到了1/5强的人数,体现了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人才建设上的进步。

表一:基本情况(如上表)

(二)学员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需求和目的

据统计,参加问卷学员中仅有46人曾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其中有3人具有全科医师资格(上岗)证书。学员基于工作需要(249人)、提高自己(89人)、领导要求(2人)等各种原因全部认为有必要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中232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三)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从统计结果(见表二)来看,本次培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知识点均有接近1/2的学员表示已经掌握、另接近1/2的学员表示部分掌握,仅有极个别人表示没有掌握,未反映出难以接受的情况。这说明培训教学难度适中,可为大部分学员理解、掌握。

表二:全科医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现状(如下表)

下面所列的是全科医师工作中相关的知识和有关技能,前半部分为知识掌握的情况,后半部分为希望掌握的部分,数字代表各选项选择人数。

(四)学员对各知识点的需求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见表二),整体来说学员们一致认为各知识点对其个人来说非常需要或需要,无一知识点有学员认为不需要。这充分表明了培训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工作需要。同时,通过对各知识点非常需要高于或低于200人为基点,可以发现学员们需求程度更高的知识点有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

(五)学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最后一部分请学员写出有关培训的问题和建议,学员们对培训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总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更多的培训机会,大部分学员认为全科医师培训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希望以后举办更多的全科医师培训,让更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有机会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和理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参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3、培训模式及内容较好,但是时间短,学习任务较重,很多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希望可以延长培训时间。

4、培训要更好的与当地实际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等紧密结合。

5、工学矛盾问题,特别是社区卫生人员不能够脱产学习,无法保障学习时间。

6、加强一些新知识及中医药知识的讲授。

三、今后工作新思路

调查结果表明,十堰市(神农架林区)2011年乡镇卫生院暨城区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学内容基本满足了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教学安排符合实际需要,培训知识易于接受,并且通过培训提高了自身能力,可为今后工作所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

(一)提升学历

全科医师培训是个系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与学历教育及其它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学历偏低,以大、中专为主,因此今后在进行全科医师培训的同时还要重视学员的学历教育。

(二)合理延伸

从知识掌握上看,大部分学员可以接受所学内容,而学员又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强烈需求,因此今后培训应适当增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容。

(三)因需教学

根据学员需求,加强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四)讲究实用

根据本地区及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培训真正可以为学员所用,从而使基层卫生医疗更好的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五)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学员们对技能及临床实践方面的知识需求最为迫切,故在今后需加强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郭爱民等.全科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鲁,施榕.社区预防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杨秉辉,刘凤奎.全科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11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66

全科医疗属基层医疗,是一种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为社区中的全体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基础。[1]全科医疗也是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撑体系或基本框架,全科医疗的大力发展,可以增强基层医疗单位的自我生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全科医疗的发展有利于防治结合的实现,也是整合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内容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实证分析法,对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疗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加以分析,并且对全科医疗在该社区中的落实与发展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社区全科医疗提出发展意见与策略。

1研究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文以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民、医护人员、社区服务站主任、街道主任为研究对象。运用以下两种调查方法。

11问卷调查

全体15名医护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基本状况(年龄、职称、学历等),全科团队人员岗位技能现状与培训需求,全科服务提供内容,全科服务提供量等。

居民问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华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以此为依据收集居民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状况、医疗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和评价等方面的数据。

12实证分析

管理者访谈:从全科团队的构建运行、六位一体的全科服务功能和对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与道里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六次累计八小时的个人深入访谈。

个人访谈:根据道里区新华街道居委会负责人对新华社区开展全科医疗服务的了解情况,从居民的角度分析在社区进一步开展全科医疗服务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进行大约40分钟访谈。

统计数据:对收回的198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的问题。

2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现状

21基本状况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共有3个全科诊室,其中1个中医全科诊室,全科医生3人、护士6人、预防保健人员3人、其他人员5人。基本形成2个全科团队。其中3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其他为中专学历。其覆盖辖区总户数3678户,其中低保户32户,总人口10000人,其中妇女4411人、育龄妇女1787、儿童143人、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共1712人。

该社区开展了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并且通过走访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居民档案并配有专人进行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另外在访谈中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站领导基本上对全科团队服务模式改革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实行团队服务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动力增强,全科医生责任增加,服务站员工的创优意识与风险意识也逐渐加强,工作所得的收入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使服务站的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多数患者对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一直有良好的印象,尤其在全科团队服务新模式改革后,他们认为中心更注意在这方面加强改进,开展社区卫生保健、上门服务等工作。

2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221居民对单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在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还没有跟上,利用率较高的还是医疗服务,他们觉得不得病就好。预防的利用率还不高,多数居民选择得病后才去卫生站或医院治疗,对全科医疗预防的作用不了解。居民利用较少的是计划生育,这与需要计划生育服务的居民被分流以及国家新出台的“二胎政策”有关。而康复服务利用较少,则主要与个人的实际健康状况和需求有关。产生了疾病,留下了后遗症,才有强烈要求康复的需要,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见表1。

222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利用率

在调查的居民中,利用过一项、二项和三项社区服务的居民分别占217%、58%、187%;利用过四项、五项和六项以上社区服务的居民总共占20%,而从未利用过社区服务的居民则占了05%,可见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服务的综合利用程度还不高,见表2。

231首诊情况

根据表3分析,社区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离居住地近、医疗费用相对低廉低、医生熟悉居民健康状况并且服务态度亲切,选择率分别为616%、52%、479%、57%。表明社区居民和患者仍旧关注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大部分患者就医是会首先考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而社区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对其医疗水平不能完全放心、设备仪器不全、医疗环境简陋,许多居民还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不能完全信赖。而且目前,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确实并未体现出质优价廉的特色,见表3。

表3社区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原因

原因人数选择率(%)就近方便122616医疗费用低103520医生熟悉居民健康状况95479续表原因人数选择率(%)服务态度好113570病人相对少,等待时间短86434医保报销比例合适33167其他9455注:表1、表2、表3数据分析均来自随机发放的198份有效问卷。

232转诊情况

病人选择转诊主要是因为社区没有条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治,其次是病人的家属提出转诊要求、担心在社区诊治的医疗风险等。一些社区医生能掌握病人转院后的病情信息,信息反馈的来源主要是病人自己,这表明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达并不十分畅通和完善。

全科医生对双向转诊的看法:双向转诊可以说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通过我们的访谈不难发现,双向转诊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病人走出社区医院却不再回来的单向转诊。双向转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在全力执行,但是难度很大,除了个别慢性病患者自身要求下的双向转诊外,其他大部分我们向上转,向下转到社区的病人就很少,基本上就成了单向转诊。

3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全科医疗存在的问题31卫生服务站规模小,设备投入不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共有3个全科医疗诊室和1个中医全科诊室,医务人员及医疗资源有限。药品种类多数为治疗基本疾病的基本药物,有些居民反映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看过病之后还是要到大医院开药,除此之外,卫生服务站的医疗设备配备情况也堪忧,配备设备只有常规的消毒、血压计、心电图、B超机等简单诊疗检查设备,若居民要进行较复杂较大型的检查或手术,必须去大医院。

32部分居民的就医观念尚未转变

据调查与访谈显示,社会和居民对全科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足,认为全科医生是万金油医生,水平不高,群众不能信任;并且对于自身的健康认识局限,认为自己有病自然会找医生,没病的时候不用医生上门。只注重看病,而忽视日常的保健,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还不高。

33全科医疗团队素质有待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由于目前的培训模式还是专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科教育。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学历包括本科、大专、中专,但整体上素质偏低。社区内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思维方式、专业知识构架、服务意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难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相匹配,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务人才,部分全科医生的培训时间短,不能完全改变固有的医疗习惯和服务理念,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至于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34双向转诊效果不佳,渠道不通畅

“看病难、看病贵”是现阶段我国医疗服务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合理的双向转诊是解决此种局面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最主要职能是常见病的诊治以及社区预防保健。“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这两类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分工的基本描述,有效的转诊制度,对于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意义重大。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及时转往上级医院,而处于康复期和重于保健的病人向下转入社区,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重要举措。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双向转诊”的真正意义认识不够,“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规范。我们所见的现状是双向转诊在运行的过程中,多数是向上转诊,向下转诊的病人并不多。转诊呈现出“被动转诊”和“无序转诊”的特征。

4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疗发展对策

41完善健康档案,实施信息共享

社区服务站应继续加强该社区居民的档案建立和维护工作,掌握更加全面的居民信息,方便开展全科医疗工作。同时,应继续开展惠民便民举措多做公益性活动,为社区居民带去更多实惠,加强居民的信任,形成居民与服务站之间的良性互动。

42强化“人才兴站”策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通过市、区政府的政策帮助和资源倾斜建立一个人才培养与管理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该站全科医生的人才素质是制约新华卫生站卫生服务和全科团队发展的瓶颈,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人力资源的供给和优化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应加强全科团的培训,使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增强卫生服务站对外部优秀全科医疗人才的吸引力。政府也应发挥其作用,建立一整套包括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实习、晋升在内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吸引更多医学人才加入全科医疗的行业。

43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

开展适宜技术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引入社区是其重要手段。中医其独特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在社区居民日常预防、保健、康复阶段可发挥重大作用。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可以培养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保健功能的发挥也间接节省了医疗花费和医疗卫生资源。

44完善“六位一体”功能,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

社区卫生服务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融合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生育六项功能为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3]要不断加强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卫生站的各项服务,使医疗服务的对象从简单个体转向整个社区群体,医疗服务的内容扩大化,使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充分发挥,真正做到防治结合。医疗服务的方式也陆续从之前的接待进院病人过渡到积极主动的进入社区。“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应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互补的、真正有利于社区居民的,这样才能在源头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卫生资源的无端浪费。

45发挥医联体在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中的作用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建立和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和格局。[4]医联体能够推进建立二、三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使医疗、康复、护理进行有序的衔接,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起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以医联体为纽带,大医院应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利用,做到机构间合作,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郭红瑛开展社区全科医疗的优势及问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93

[2]袁冰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12-13

[3]杨静,鲍勇上海市全科医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0):1364-1367

篇12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076-02

The Study of Higher City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 Content/GAO Shao-hong,ZHONG Xi-wen,YE J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8):76-7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igher city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 content.Method:In our province 2 higher cit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4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analysis of higher city community service content,specific include nursing,prevention,health care,home care,family planning.Result:The higher the service content of city community care more,the workload was relatively large,however did not high 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rsingservice in munity nursing service content of community nursesin the top 2 disease nursing(94.1%) and health education(88.6%).Conclusion:Community nurses the city more content,but does not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services,communityshoul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expanding communitynursing service content.

【Key words】 Higher city;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 content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Xix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 518102,Chin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等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从而社区护理显得更为重要。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护理,而是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为社区范围之内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和每一个公共卫生场所。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了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保健护理服务。社区护理人员要准确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建立居民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随时掌握慢性病、手术患者及残疾人康复的管理信息。社区护理作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可想而知,高效的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为实现我国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目标奠定强有力的基础[1]。为了探讨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我省高等城市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中,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对在笔者所在省2所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社区服务中心站,采用目的抽样方法进行研究,实验中,共发放293份问卷,回收258份,其回收率为88.1%,问卷经分析共有254份有效,有效率98.4%。

1.2 方法

实验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疾病护理、预防、计划生育、临终关怀等项目。问卷调查时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对调查单位、个人进行解释调查目的,并要求护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其问卷可以当场发放及填写或者同意发放之后经填写后同意收集起来[2]。

2 结果

排在前2位的是疾病护理,共有239人(94.1%),健康教育共有225人(88.6%),后2位是社区卫生诊断和临终关怀,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社区护士的工作量逐渐增大。如今的门诊量是以前的20倍左右。调查中,排在前2位的是疾病护理,共有239人(94.1%)、健康教育共有225人(88.6%),后2位是社区卫生诊断和临终关怀,这与刘秀娜等[3]在全国范围抽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

当前,受新的经济、技术的冲击下,我国医疗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由于医疗制度不完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慢性病、传染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医疗费用不断攀升,造成个人及社会不堪负重[4]。何宇芬[5]研究结果显示:居民需求的调查,居民对心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为89.3%,而实际提供的为34.8%,说明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需求大,而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6],本次调查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员只有16.5%也与其一致。

综上所述,当前高等城市的社区护理是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并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7]。作为一名优秀的社区护理者,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护理的特殊性,这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较多,且其影响因素也较多,但是社区服务中并没有彰显特色,社区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素质,扩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8]。因此,高等城市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应如下:(1)高等城市社区服务中药配备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2)增加高等城市社区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素质;(3)加大高等城市社区投资力度,拓展社区护理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良英,何促,赵红,等.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及任职资格的预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1(6):490-493.

[2]高凤玲,谈卫华,谈晓霞,等.石河子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8):1457-1458.

[3]刘秀娜,周娟,王仙园,等.重庆市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护理发展建议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10A):1-4.

[4]陈淑红,李薇,田永峰.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利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8B):2155-2156.

[5]何宇芬.恩施州及周边地区社区卫生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5,19(25):2342-2343.

[6]钟建群.嘉兴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况调查与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6,7(6):1979-1980.

篇13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6(a)-003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doc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industrial community.Methods The reform of family doc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service model in Shenzhen sunshine industrial district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was practiced.The residents of disease management and resident satisfaction rate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April 2014 before the above comparison.Results Resident satisfaction industrial community service model family doctor accountability purposes was 81.0%,lower than 94.0% in th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ident satisfaction,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7.73,P

[Key words]Industrial community;Family doctor responsibility;Service model;Health care reform

“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医疗中主要的问题[1-3]。寻求更加有利于人民的医疗模式至关重要。全世界有6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家庭医生制度[4-6]。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倡导社区首诊,是改变医生坐诊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7-9]。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有助于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同时可以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本文选取深圳市阳光工业区居民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工业型社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对人们看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深圳市阳光工业区300例居民进行研究,年龄40~60岁,平均(50.3±3.6)岁,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将问卷调查结果与2014年4月以前上述情况进行比较。

1.2 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1.2.1调查工业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 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阳光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拟发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内容主要为对家庭医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的需求;对如何将工业区居民分组成为“家庭”的看法和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对现行的《深圳市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协议书》在服务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拟出《工业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协议书》。

1.2.2与工厂合作签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协议 选取两家工厂作为签订家庭服务协议的对象,与其厂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向工人发放宣传资料,让工人们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及联系方式,了解家庭医生服务的内容。按《南山区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工作指引》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包括疾病诊疗、转诊转介、健康咨询、预防保健等服务内容。

1.2.3进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 医生长期固定服务一个或多个区域内的居民,并对所负责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或护理。

1.2.4再次问卷调查 签订家庭责任制服务协议满1年之后,再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①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工人、未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工人;②分别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工厂的工人及在本社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常住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社区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及服务态度的评价、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看法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总结经验与教训。

1.3判定标准

统计分析居民疾病管理率及居民满意度,并与2014年4月以前上述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工业型社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前后居民满意度的比较

工业型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施行前居民满意度为81.0%(243/300),低于施行后的94.0%(28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P

2.2工业型社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前后居民疾病管理率的比较

工业型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施行前,糖尿病管理率为52.0%,施行后,糖尿病管理率为98.0%,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

3讨论

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对于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处于社会中下层,身边多无亲人的相互照顾,其居住、工作环境常较差,加上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易出现身体及心理上的健康问题[10-13]。出现健康问题后他们往往因经济条件等原因而不愿到医院就诊。因此他们一定程度上更希望得到一些可及的、有效的健康服务与指导。而目前深圳市推行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正是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倡导社区首诊,是改变医生坐诊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14-15]。因此探索出适合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势在必行。目前签订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的)常住人口,而针对工业区(独身在外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医生服务尚缺乏实践经验,故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根据工业区居民居住和工作的特点,采取以工厂为单位签约管理模式,提供集体健康教育指导与个体化诊治相结合的服务,分析比较、总结经验,探索如何在工业区更好地推行家庭医生服务。

通过调查工业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在提供健康服务时知道居民更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在解决居民健康问题时能尽快切入重点,少走弯路,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将外来务工人员以工厂为单位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提供家庭医生相关服务,可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可使外来务工人员能享受与深圳户籍居民一样的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将家庭医生服务对象扩大到每一个深圳居民,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有助于缓解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除此之外,工业型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点,其更有利于打破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只针对传统家庭的局限,将家庭医生服务推广至每一个社区居民,不管其是否为常住居民,亦不管其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均可享受家庭医生服务。且其可以根据工业区居住及工作特点,采取以工厂为单位签约,通过集体健康教育指导与个体化诊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工业型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较传统社区医疗模式更能提高居民对医疗的满意度,有效提高社区内居民疾病的控制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德奇,史庭璋,伍平,等.上海市某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居民满意度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06-1808.

[2]陈碧华,鲍勇,赵立宇,等.应用Delphi法构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6):430-431.

[3]王瑞香,马真,郝厚碧,等.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2000-2001.

[4]吴欢云,张伟东,吴菁,等.家庭医生责任制下城市远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4, 17(1):22-24.

[5]黄映淮,罗彩清,黄梅珍,等.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评价[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14-16.

[6]黄映淮,罗彩清,黄梅珍,等.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控制效果及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2, 10(8):1270,1276.

[7]王秋英,钟华,郑晓英,等.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56-157.

[8]贺小林,娄继权,梁鸿,等.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 27(12):17-19.

[9]孙兰,臧礼忠,张苹,等.闵行区华漕镇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居民基本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 16(8):731-733.

[10]冯伟,王洪兴,王君妹,等.关于浦东新区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几点冷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78-1980.

[11]侯进,陆新建,蔡利强,等.农村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效果评价与对策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37-1142.

[12]朱杰,史雪州,林海峰,等.2011年横河镇新联村医生工作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6-28.

[13]杜兆辉.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服务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决策原则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5):346-3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