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9 11:31: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环境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我国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化后发展起来的。面临来自人口增长、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挑战,发展生态环境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为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对于生态环境农业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环境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环境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在生态环境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如何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贯彻生态农业技术,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4、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5、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环境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环境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三、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
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环境污染、环境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农业乃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增强干部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农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农业生态环境投资补偿、生态农产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发展适应生态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打破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步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全程监控
生态环境农业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以及最终农产品的环境安全质量检测,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4、加强农民培训
开展生态环境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环境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农技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民相信科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生态环境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5、加强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以科技化带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6、加强社会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土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以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协会等形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市统计年鉴(1999年—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年—2008年),并且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本文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
2.2指标体系建立本文构建了两个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1项。指标选取主要遵循真实、可靠、资料获取性和可比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相结合确定权重
2.3评价模型与标准,评价模型。本文的评价模型采用杨士弘提出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用于定量评价哈尔滨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D),并且找出其制约因素。
3哈尔滨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3.1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根据式,研究表明:1999年—2008年间哈尔滨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整体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发展度从1999年的0.594上升到2008年的0.709,说明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日趋良好,但未达到优质协调阶段。根据协调等级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9年之前协调发展度0.594,处于勉强协调等级;2000年—2007年从0.613上升到0.691,处于中度协调等级;2008年协调发展度0.709,处于良好协调等级。
3.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分析依据式,研究表明:哈尔滨市的城市化评价指数由0.319上升到0.457,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由0.408上升到0.578,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在2000年—2002年3年间有缓慢下降,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城市化水平f(x)均小于生态环境水平f(y),说明哈尔滨市在1999年—2008年间属于城市化滞后型。
4结论与建议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密集地区之一,既是能源生产量不断增加的城市,也是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的城市。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机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化工等能源产业以及循环产业,着力打造国家重化工基地,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群。中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内蒙古的生态功能定位是限制开发。在“十二五”期间,“五加一”的能源开发总体格局中,鄂尔多斯盆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处在转型中的鄂尔多斯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得“如何承接和科学发展煤炭产业,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这一问题提升到了要求更高的阶段。“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坚持工业主导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筑起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攻克难关,努力实现经济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始终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截止到“十一五”最后一年,即2010年,鄂尔多斯市GDP突破了2000亿大关,达到了2643.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2%,人均GDP上升到20800美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91.5,增长率为22.1%,在总体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快,对GDP的贡献率是68.7%。
(二)生态环境劣势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短时期内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所获得的GDP的高速增长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尽管关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于环境的发展是否造成约束”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经济大规模的发展会使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可以感受到的后果是,虽然数据显示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环境每况愈下,沙尘暴在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频繁地光顾这个城市。2010年鄂尔多斯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入是160.40亿元,比2009年增长4.6%,占GDP的6.1%。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鄂尔多斯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27%,控制在20.1万吨以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66%,控制在2.5万吨以内(引用《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各旗区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通知》)。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部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污染物减排任务。但是,停止经济的发展以维护生态环境也绝非明智之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鄂尔多斯市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煤炭产业发展瓶颈
从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开始调整能源企业产业结构,进行煤矿产业的整合与重组,采矿与开采行业逐步走上了正规化、机械化的道路。这样一来,耗能大、环境污染排放量大的小煤矿和煤炭企业倒闭了,但煤炭的产量却不断提高,供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引进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使得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所占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2005年,即“十五”末期,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是65%;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是60%,比例有所下降。有关专家预计,在未来40年里比重仍然保持在50%以上。然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总有被开采完的一天,仅仅依靠节能减排,只是推迟了资源耗尽的事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资源的约束,环境的恶化使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加之水资源的短缺使煤炭产业的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鄂尔多斯市这样一个生态脆弱而又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来说,“荷兰病效应”、“资源诅咒效应”是众多学者讨论的重点也是热点。面对学者和人们激烈的讨论,政府和学者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针对资源禀赋丰富的鄂尔多斯市,政策号召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把“低碳”、“节能”、“循环”的思想贯彻始终。
二、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环境与生态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煤炭产业转型,研究和开发实现煤炭产业转型的技术,逐步使现有煤炭产业向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潜力。通过对煤炭的提炼、液化和深加工,使其变为化工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建立煤化工循环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鄂尔多斯开展的煤化工项目有煤制甲醇项目、煤制油项目、煤液化项目等。鄂尔多斯在化工产业的发展中要注意总体规划,建立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其目标是既要实现产品升值的目标,也要实现节能降耗,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培育并且规划能源工业园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关键在技术,而一项技术从发明到应用要经历一个过程。基于现在鄂尔多斯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煤化工产业的成熟程度,以及煤化工产业自带的风险性,建议在现阶段将煤化工产业做精细而不是做大。而且,鄂尔多斯本身水资源的缺乏也决定了煤化工产业不能大规模发展。
(二)建设好生态环境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的西南部,生态环境比较复杂,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常年风沙大,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工业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究其根本原因:1.产业结构粗放,结构不合理,开采力度过大,在生产过程中环保措施做得不够,而且在重化工业发展的这些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积累了很多环境隐患,治理难度大;2.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是我国的边疆生态屏障,国家对该地区的定位是限制开发;3.环保制度和环境政策不够完善,仍有待创新。环保制度和环境政策也是社会诱导结构的一部分,它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支撑的作用。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离不开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包括生态承载力,生态被破坏后的还原能力。由于这些指标很难量化,而且不易被人察别,或是即使观察到了也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这样就会使环境政策的制定困难重重,而且实施的结果很可能由于错误的理解起到反作用。《鄂尔多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市污水处理率从2009年的78.3%提高到2010年的86.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9年的49.4%提高到2010年的85.1%;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从2009年的27.3%提高到2010年的29.1%;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在环境的治理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生态环境政策的合理性依赖于对生态环境动力系统和变量的全面了解。就鄂尔多斯自身的地理条件来说,近几年环保力度不断加大,防风固沙和绿化工程继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引进科技技术缓解环境污染。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创建低碳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发展水利工程,健全产权制度,制定合理的环保指标指示器。
三、鄂尔多斯市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煤炭经济转型政策和环保政策
鄂尔多斯市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把握好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的政策指向,制定转型发展的方针政策及诱导措施。在引进投资项目的时候政府要发挥好把关人的角色,对于一些响应国家政策的低碳型、技术型产业应该主动引进,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要坚决拒绝引进。在环保方面,用GDP的增长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的做法是不值得推广,但在现实中往往又是不得已的。无论经济对环境的作用有多大,始终替代不了环保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健全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排放的可量化指标,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对重点污染源实行驻厂监督的监管方式,及时淘汰和升级落后产业,加快减排工程的建设,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
(二)加大研发和引进高新技术
2湘西北地区乡村公路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1相关问题1)乡村公路与周围地形格格不入。没有经过仔细勘察感受乡村地形的现状,在没有十分熟悉乡村地形的实际情况时,就随心所欲的对乡村公路线条进行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a.刚好使得公路路线与乡村地形契合,从而得出较为美观的公路景观;b.与当地地形不协调,从而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经济上的浪费。以地形为分类标准来看,可分为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人们站在不同类型的地形的公路上观赏到的景观是有区别的,所以,不同类型的地形也是公路线的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2)不重视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乡村公路两旁的绿化景观既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够给行驶的人们带来舒适感,因此公路绿化是设计师的焦点之一。但是当今公路绿化在农村被重视程度不高,而且不会合理利用天然生态环境的丰富资源,这样使得乡村看上去失去了乡村特有的风味,也使得美观和生机与公路景观渐渐脱离联系。3)公路景观中树木种类选择不当。乡村公路景观植物量不足,植物景观配置单调,而且植物选择忽视乡土特色,品种单一,这是乡村公路景观的缺陷之一。虽然乡村公路绿化讲究美观性,但是现在有部分乡村把美观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导致花费大量的资金在买树种上,而没考虑乡村公路的经济性,使得公路绿化在景观方面没有起到美化环境和协调环境的作用。
2.2研究对策1)选择合理的公路路线与地形配合。我国较早研究公路景观的人是熊广忠,公路美学是他提出的重点,其中包含三个层面:a.阐述和分析在感官与视觉感受方面的应用;b.公路整体线性与周边原有地形的融合程度;c.公路所形成的线性与周边景观的契合程度。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对公路线性造成较大的破坏,所以应该对其周边的固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熊广中认为拥有一个协调而美观的公路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公路线性的设计。当地地形与公路路线相契合是形成一条和谐而美观的公路景观的着重点,且使公路融入到当地生态环境中去,避免了过度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因此设计者对地形的了解程度很重要,也是对公路线形设计的初步,并且是不可去掉的重要环节,经过第一步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后,再深入地对地形特征进行研究,然后设计出与此地形相契合的线形公路。2)重视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每个乡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公路沿线的绿化时,融入当地的特色及将公路与其周围环境有机地连结在一起,这样既保持了当地的特色,也将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做好乡村公路两旁的绿化既可以创造优美的公路景观,也可以给行人与车辆中的人带来很好的视觉欣赏,更重要的是使当地的环境更加具有生气和美感。3)美观适宜的乡村公路景观的树种选择。由于乡村公路两旁的环境条件比乡村其他地方恶劣一些,虽然对土壤的质量和水分的限制条件不多,但是必须具备耐风、耐雪、耐光和耐寒的条件,而且公路两旁的树种一般得适应不良气体的破坏。在考虑乡村的经济效益的情况的同时要想公路两旁的景观树种在栽植后能轻而易举地适应公路环境,应选用快速生长的树木,但为了装饰目的,不宜使用很快就会失去装饰作用的树种。在不同的季节,因树种的不同,树形、色彩、香味等都有所不同。其实乡村的公路景观树种的选择不必要按照城市的标准来选择,应多融入当地的特色,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经济效益。比如当地盛产几种果树,可以选择几种品种来作为乡村公路两旁的行道树,这几种品种不在同一季节结果开花,间隔着种植,使公路两旁一年四个季节都有观赏的景观。这样既达到了美观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4)公路景观与公路两旁环境的协调。公路景观是由多个部分的景观组成,每个部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花费人力财力后,大部分公路景观得不到好的效果,是因为公路景观与公路周边环境不协调,而且公路两旁的树木只是纯粹地作为行道树来种植。开辟后的公路两旁的田土、山林、河流尽量不要去破坏,让它尽量保持原状。公路两旁的田土里面可以种植当地盛产的植被,例如湖南省常德市的赵家湖渔村盛产棉花,可以把靠近公路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使公路上行驶的人们感受到当地的特色。5)加强村民的重视程度。乡村公路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是相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但是当地村民们的重视程度也是同样重要的。村民们的重视达到一定的程度,相关部门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很多,他们的环保意识才会更加到位。
Abstract: If Guangxi want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s the premise.
Key words: Guangxi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广西这个战略位置重要,森林资源丰富、植物多样性丰富、可利用的资源植物也非常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加大投入、科技创新,结合西部实际大力科技创新,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树立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1广西生态环境现状的概况
广西森林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广西植物多样性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典型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季节性雨林、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山针阔混交林、次生季节性雨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石灰岩常绿季雨林、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树林、草丛等。
广西可利用的资源植物也非常丰富。按用途分,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等等。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神奇美妙的森林景观,极大地丰富了广西的旅游资源,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西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展
广西是岩溶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分布广、面积大。建国以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认真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区位重要的国家级公益林,为广西生态安全建立了一道稳固的森林生态屏障。二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实施重点区域防护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四是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山口红树林湿地、钦州湾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
广西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思路和规划,即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核心应是促进广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心内容是要在保护好广西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地区生态持续化的需求,发展地区经济。
3广西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1 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往对广西地区的开发建设,曾不同程度地使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为一时的经济利益,对草场、森林乱垦滥伐,对矿产资源乱开乱采,使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把生态建设的切入点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以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生态环境改善,这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应该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来发展新产业,调整老产业,建设产业生态园区、工业生态园区。
在开发中,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实行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指导方针。尤其要采取措施防止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短期的经济增长,盲目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应该慎重确定开发项目,合理制定开发规划,使广西开发的正确决策有一更加科学的实施方案。
3.2 广西大开发要以环境先行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搞好大开发,必须重视水土保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广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优先考虑生态效益,这是建设目标的体现,是不应有争议的。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适当照顾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部分措施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的生态环境建设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有时有矛盾,但也有一致的地方。要善于找出生态和经济的结合点,在不同的利益格局和支撑强度下,采取有利于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措施,坚持全局利益,照顾地方利益,引导和满足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于生存生发展的基本条件。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是鱼水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就会失去活力;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应有的基础,发展将难以为继。在促进加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倍加珍惜自然,保护环境,坚决克服不尊重自然规律,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开发不讲保护的行为,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开采、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防止出现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解决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要重点实施好路边绿化工程、封山育林工程、荒坝开发工程、县城综合治理工程,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要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的科技改良。
3.3 加快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广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而经济发展和开发又迫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要加快广西生态环境建设,使其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1.1.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大的生态监测类型,一般以一个区域作为监测的整体,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等。宏观的生态监测主要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为监测的对象,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还包含生态统计和生态调查等手段。宏观生态监测的结构大多以图件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与自然底图和专业图件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对宏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1.1.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窄,其主要内容为监测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下的影响变化情况。微观的生态监测按照具体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以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其在食物链循环中的传递;二是干扰性监测,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情况作为监测对象,如草场的过度放牧与草原沙漠化,生产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对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湿地过度开发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三是治理性生态监测,主要是以人类对以遭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治理的过程为监测对象,如退耕还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因为生态监测工作涉及到很多学科,监测的对象包含有农林牧副渔等;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调节也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需要长期性,需要在长期的监测结果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北美酸雨的发现;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监测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因此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分散性,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导致其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现在监测站点分布广泛,间隔较大和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大,有时需要周期性的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2.1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陆地生态系统,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2.2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既是指通过现代仪器等对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指标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对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监测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观测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数据输出。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江苏省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安徽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山东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此外,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2促进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
2.1采用先进科技开发林业。全面实施科教战略,充分发挥科研的作用,为林业培育品种优良的幼苗,促进生产林业的快速生长,加强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提高森林成活率和覆盖率。同时,依靠科技实现立体化开发、多样化经营和综合化利用,克服林业科技难关,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推动林业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系统化进步,实现林业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大大提高林业生产力。最后,在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林业的同时,谨记以环保为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林业发展,这种发展才会持续下去,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2.2坚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是人类取之于自然、回馈于自然的最好方式。因而在林业发展中,要坚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维贯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树立起生态化的生产理念,引导人们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协调、适应大自然,将关系到林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决策放到生态文明的平台上进行讨论解决,尽可能地不破坏大自然,把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举措放到森林环境可承载能力和可恢复范围之中,尽量避免过度开发,不依靠单纯地资源投入来换取经济增长,做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2.3逐步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林业中最为基础的资源就是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也是决定林业发展的主要命脉,是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媒介。因此,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做到保护天然林区和公益林区,实施一些退耕还林、防护林与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保护好、经营好现有的森林资源,不断优化森林质量和森林系统功能。同时,要做好林区的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制定详尽的森林采伐规定,实现科学、有序开采,推进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化使用,全面提高森林的服务功能。2.4加快壮大林业产业实力。当前各区域间林业发展水平不一,根据这一情况,必须在详细调研之后,按照市场化、工业化和生态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林业区域的经济结构,不断丰富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内涵,不断扩展林业的发展空间,建设有利于现代化管理的林区森林带,强化其他附加产业的发展,比如木材加工、野生动植物利用、生态旅游等。同时,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发展性的林业转变为生态发展性的林业,深入开发林业特色产品,打造林业特色产品,扩大林业区域内的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产业规模,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此外,还要强化生态文化知识推广,生态文化知识的传播是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持续下去的基础。必须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宣传生态环保和科技知识,全面进行信息共享和互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以林业为宣传主阵地,逐步带动全民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宣传中来。
3小结
综上所述,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林业相关部门携手同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自然规律,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水平,壮大林业产业实力,切实实现环保化的林业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对环境监测定义,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传统的环境监测,如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污染监测,仅仅局限于对单因子的测定与评价,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力度。
1.基本概念
1.1生态环境
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对于生态环境一词的解释于文章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应包含污染以及其他各种环境问题,而不应将生态与环境二词分开解释。刘昌明和沈国舫等院士对生态环境一词作如下解释:所谓生态就是与生物关联的关系总称,以群体的形式存在,而环境则属于客体。生态环境诠释的自然环境并不包括所有的环境问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就是环境。
1.2环境监测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指正确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持续性地或者是间断地对三者污染因素实施现场勘测,进而准确判断环境质量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监测的范围呈多方面发展,其中还包括对工业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的检测,进而使检测对象由狭隘的污染环境的因子扩展到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其目的主要是及时、确切、全方位的展现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为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和规划等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1.3生态环境监测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存在较多异议,所以本文选取一种观点加以论述。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物监测,其主要功能就是监测与评判大自然和人类变化在生态系统里的相关反应,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以及生态监测。具体说来生态环境监测指运用生命系统和与生命系统存在关联的系统变化作用于监测环境质量和变化的工作中。
1.4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的联系
环境监测作为研究以及检测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环境的必备手段。生态环境监测则使用各项技术检测手段以及生命系统对自然与人为举止的评判,进而将二者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和对应变化规律加以分析总结,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控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理据。
2.发展历程
2.1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
2.2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3.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3.1检测的基本原理
3.1.1代表性原理
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3.1.2规范性原理
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
3.1.3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3.2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化学指标;②生态学指标;③环境质量指标;④生物学指标;⑤环境建设指标等。
4.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②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③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④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⑤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
5.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3S技术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制定新的观测计划,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厦门等地都在推进基础数字化工作,推广GPS定位观测,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三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
生态监测的总体趋势是:三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网络设计趋于一体化,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变化,在生态质量评价上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生态风险评价,以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逐步认识和掌握。 [科]
【参考文献】
一、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我们对陕西省重点养殖区域的池塘、天然渔业水域的水库、湖泊、河流(渭河、黄河干流陕西段)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渔业水域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陕西天然渔业水域中,总氮、总磷超标率比较高,其中黄河干流陕西段的港口总氮超标较严重,最高值为5.5 mg/L,超标10倍;总磷在黄河干流龙门段为1.65 mg/L,超标15.5倍,总磷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的水域占监测点(断面)的50.5%。PH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占监测点(断面)的66.7%;重金属中的铜和锌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黄河干流的龙门段,分别为0.570mg/L和1.5mg/L,分别超出渔业水质标准56倍和14倍,铜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占监测点(断面)的66.7%;非离子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占监测点(断面)的40%。
二、陕西渔业水域污染源分析
1、工业污染严重
陕西的关中地区是全省工业最集中、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大,关中地区面积占全省不到三分之一,却居住着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大量的工业污水排入渭河各支流,渔业水源水和渔业用水直接、或间接受到污水影响,尤其是靠近渭河的渔业水质指标偏高。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直接造成渭河干流水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破坏了鱼类生息环境条件。
2、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污染
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同程度的对渔业水域造成污染。据中国水环境状况显示,生活污水排放中洗衣废水占生活污水的20%左右,而洗衣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磷,磷是造成渔业水域富营养化的一个方面。另外,生活废水和废弃物重复利用率极低,大部分生活垃圾都露天堆放,也是间接造成渔业水域局部污染的一个方面。
3、化肥、农药的不当施用
造成渔业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水中氮、磷超标。化肥的主要成份是氮和磷,合理使用会促使水中生物快速生长,给鲢鳙鱼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农药(鱼药)可防治鱼病,如使用不当,同样可对水质造成污染,化肥、农药(鱼药)对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直接过量或不恰当的施用,②农田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向渔业水域的迁移,③大气中残留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进入渔业水域。④化肥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钾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加大了成本的投入。⑤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般用于农作物的农药利用率只有10-20%,而大部分则流失在土壤、空气和水体中,在降雨和灌溉等淋溶作用下污染渔业水域和地表水。
4、池塘养殖业的自身污染
池塘高密度精养最终鱼类的排泄物、饲料的残渣剩饵等不仅使水体自身污染,而排泄物、残渣剩饵在水中腐烂分解过程中,既消耗了水中的氧,又造成水中硝态氮、细菌总数超标,成为渔业水域污染的另一方面,其次,生产季节的池塘换水、收获期间池水的抽排,可再次造成水域的污染。
三、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对策
1、改善渔业生态环境的大体思路
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结合近年来我省渔业生态环境的具体特点,在渔业生态环境改善及渔业资源的保护等方面的大体思路是:
(1)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在加大陕西渔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个别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建设一个渔业生态环境与人相和谐的生态链。
(2)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到陕西省渔业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的相互影响作用,坚持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渔业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3)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陕西渔业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应充分考虑渔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使近期与远期统一、局部与全局相兼顾,决不允许以牺牲渔业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或局部的利益。
(4)统一监管与分工合作相结合: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涉及多层面、多领域,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在尽职尽责的同时,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搞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5)责、权、利明确: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渔业行政和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要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破除不利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陋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2、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措施
(1)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坚持不懈的开展渔业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据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发展需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定期开展专题报道、警示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全民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研究并推广可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陕西的渔业生产大多数集中在沿渭河、黄河沿岸的荒滩地区,在污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方面,利用池塘肥水浇灌农田,既解决了污水排放、减少了新的环境污染,又节约了水资源。
(3)加大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力度,建立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体系:陕西省是一个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省份,有国家列为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大鲵、细磷鲑,和省级保护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数量减少,有些几乎濒临灭绝。加大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力度,建立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使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现在,陕西省已建立省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3个,市级4个,建立大鲵驯养繁殖场14个,遍及全省4市12县。
(4)树立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理念: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树立大系统、大环境的观念,在搞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强化整个黄河流域多要素、多系统的综合管理和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维护,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保护和恢复黄河流域陕西段重要湿地渔业生态功能。
(5)加大渔业科研投入,提高渔业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重视渔业生态保护及渔业环境污染的科研工作,加大投入,我省把渔业生态保护和渔业环境污染研究项目,纳入科技发展重点研究领域,并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培养渔业生态保护和渔业环境污染方面的人才。
(6)定期监测渔业环境质量状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对陕西省的重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全省渔业生态环境动态,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 建议对天然渔业水域实行禁渔期:黄河生长有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鱼类如:黄河鲤、兰州鲶鱼等,这些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深受人们青睐,由于资源量有限,价格比人工养殖的鱼类高出2―3倍。应保护现有资源,在鱼类产卵季节应实行禁鱼期。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 中国环境年检编委员会编.1998中国环境年鉴,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9
拉萨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态旅游对于拉萨,乃至整个来讲应该比较适宜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其生态旅游发展较慢。目前拉萨生态旅游所占比例小,旅游的主要项目仍然是传统的大众型旅游,以文化观光为主导,相对以前来说虽有所突破,但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在全部旅游项目中的比重甚小。有的生态旅游区管理混乱,到目前为止,由于旅游客员增多,藏北名湖纳木错及德中地热温泉的白色垃圾正在增加,同时存在乱收费现象。由于受传统影响,大多数藏民族喜欢把食物丢到水里(拉萨河、龙王潭公园小湖),象征着对动物生灵的给予。尤其每年藏历新年家里供奉的“德嘎”,即油炸的食品和“砌玛”等,过完年之后的大年初十五、十六要把所有在过年期供奉的撤回来均丢到水里,大部分丢到拉萨河,象征着宗教传统的一种习俗,其内涵就是只要是供奉的都不能乱丢,只有丢到水里才是最干净的。这说明当地居民对于“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加上监督管理层面不够强。可不,今年在过年期间,到龙王潭公园玩耍的游客较多,同时随身携带的各种食物统统给湖水里面的动物吃,结果食物繁杂,加上垃圾堆积,导致几十只鸭、鱼的生命给夺去了,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离生态旅游要求较远,具体对历史原因深究较淡薄,在讲解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探险旅游和专项旅游,需要知识丰富、富有经验的导游和良好的扎营服务。当前,许多导游大多属于背资料,知识面较为潜伏,职业道德较低,导致影响拉萨客源。拉萨有些酒店打者星级招牌,可是里面的设施远远达不到星级水准。例如,于2011年从云南来拉萨的游客,在拉萨北郊某个酒店大厅看到五个大字“五星级酒店”不亦乐乎,觉得他们实际付的价位能入住五星级酒店已经很不错,结果入住后酒店里面的设施与酒店招牌完全不符。如此之类欺诈游客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拉萨市旅游环境的声誉。由于历史与客观原因,目前在拉萨甚至整个旅游点,包括旅游主要线路沿途服务区建设尚不规范;多数厕所为干;管理跟不上;还不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比如,拉萨到尼木县,也是去往日喀则的路线,自然属于游客较多的一条路线。在这一段路线由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加,现有的服务区远不能满足需求。在旅途中的公路两旁,通常可以遇见停放客车的游客随地大小便的情境,这样既不雅观,也影响生态旅游环境卫生。
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拉萨几大寺院,如哲封寺、色拉寺及甘丹寺等游客较多,应多建几个水冲式厕所,一方面为游客带来诸多方便,另一方面也为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另外,旅游主要路线沿途,从拉萨到林周、墨竹工卡、曲水、达孜、当雄等较长的路线应借鉴内地一些城市在旅游线路沿途建设的各服务区那样,多建几座多功能服务区,这样既为当地居民就地解决就业,同时为游客带来便利,更重要的是为拉萨生态旅游发展创造条件。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旅游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鼓励拉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以促进拉萨经济的发展,提高拉萨居民的生活质量,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强调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原始文化形态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向市场推出富有拉萨地方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例如,大力开发拉萨老城区家庭旅馆、富有拉萨传统特色的农家乐以及郊外的地热资源,让游客感受到拉萨独特的民族风情,沐浴高原的温泉,展现出民族风情和国际接轨的高原都市。注重旅游软件建设,培养旅游人才,增强素质,加强旅游管理与执法监督,积极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从业人员创造学习深造的良好平台,必须通过正规的途径获得证书方能更好的从事本职行业。同时通过加强舆论监督,使生态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于广大群众应当把环境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要让他们知道破坏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懂得如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破坏和保护生态环境,引导他们自觉支持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形成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为建设拉萨生态文明,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力争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为拉萨生态旅游城市创造契机。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拉萨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世界屋脊历史文化名城和藏民族文化特点。正如总理所说,“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7对于拉萨乃至整个来看,其生态环境及其脆弱,若不加强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大力提倡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拉萨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拉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本文作者:熊康宁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1、空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雾霾天气就是空气污染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1)大规模的工业生产。2)居民采暖锅炉的大量使用。3)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2、水资源污染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垃圾。水资源污染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1)有机污染。2)有机及无机化学药品的污染。3)各种化工厂和药厂等。4)磷污染。5)重金属污染。
3、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达到恶化的边缘
现代工业无限制的扩产,使用的原煤量历年递增,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1873.3百万吨,同比增长6.1%,在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0.2%。同时在煤炭被大量开采的同时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超过20亿立方米,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指出,2035年,中国由能源生产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将比2010年增长83%,其中煤炭生产和消费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因素。煤炭的大量开采还造成土地的塌陷,专家介绍,每开采万吨煤炭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达0.267公顷,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两淮基地和鲁西基地的搬迁人数就超过了三峡移民130多万的总数。
4、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使大量土地荒漠、洪水泛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对木材的使用量不断攀升,国家为了节制森林的开发,对木材开发机加工的税赋不断提升,更加刺激了一些人的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森林是空气的调节器,也是植物和各种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锐减。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户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等作用。同时森林是生物链最为基础,如植物的叶和果实为昆虫提供食物,昆虫是各种鸟的食物来源,有了鸟才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来鼠才不能泛滥。因此森林养育了许多野生动物,一旦森林失去保护,将会给各种野生动带来灭顶之灾。人类也会失去保护。
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经济发展,但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雾霾天气等恶劣气候、各种自然灾害随之而来,如果人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幸福生活。同时各种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无限制的开采,今后我们的子孙将如何生存。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简称《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着重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在这九条基本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
三、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1、节制人口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计划生育政策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国策。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就已经全面开始,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为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探索了道路。
2、合理控制大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无限制的扩产,对小型能源
消耗型企业进行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国家要鼓励大型耗能高的企业进行技术挖潜,技术革新,进行节能降耗,将国内总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将能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将能耗高的小型企业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关、停、并转,降低各种能源的消耗,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3、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杜绝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
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森林建设,要坚决与乱砍乱伐现象作斗争,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完好的家园,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大力开展全民绿化活动,增加绿化覆盖率,保护生态平衡。
4、建立健全环保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环保法》,与其他部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国家生态保护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保护标准,要加强环保监察工作,对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及个人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资源消耗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建设时要严格执行环境评价“三同时”监督工作,对环境评价不合格的企业不予发证。
我国现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2011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近4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森林公园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认识,生态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纷纷开始到野外的景区、公园赏景、游玩。这给森林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已经兴起。
集安市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依靠集安文化遗产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壮大,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凸出的优势。
一、集安市森林旅游的现状
(一)森林旅游资源丰富
集安市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大寓山、七星山市级园林公园在此镶嵌。“自然神韵晓月岭,森林风光五女峰”。鸭绿江沿线旅游圣地,不仅展现有冰川运动造就的美丽而神秘的“岛屿风光”、“奇山峭壁”、“江鲤鱼”,而且有两岸异国风情,有参天古树、奇花异草和周围的森林组成的美丽迷人的风景。绿色森林,清新怡人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等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二)森林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森林旅游成为林业发展后续产业的主打项目之一。在森林旅游方面,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三期扩建接待环境大大改善。森林旅行社、宾馆、度假村、旅游车等接待设施日趋完善,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多条旅游线路已经有序运行。可以说,集安的森林旅游业已经形成规模。
(三)森林旅游前景广阔
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培育,我市把它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给予优先发展。提出“旅游兴市”战略,明确强调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森林旅游的前景非常看好。
二、发展森林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利用
其一,在森林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关系调控乏力,加之建设规模小、管理粗放、结构单一,使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影响了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二,对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监控乏力,出现游客不爱惜自然资源和环境卫生,导致生态资源退化。其三,在开发森林旅游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基础设施薄弱
集安的森林旅游景点离市区较远,加之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少,设备设施不齐全,可进入性差。如景区内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生活条件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尤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三)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集安的森林旅游起步相对较晚,森林旅游科技含量低,经营森林旅游项目理念转变慢、经验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必须加强森林旅游宣传。
三、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保护措施
(一)转变观念,协调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森林旅游业要生存发展,只能走效益型增长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做文章,而不是围绕数字做游戏,对森林旅游公园的建设,要从旅游景观的价值角度,从市场需求、资金筹措、交通可进人性、资源特色等各方面去深入分析创建每一森林公园的可行性,而不能仅凭森林面积有多大,动植物种类有多少就来决策。森林旅游业发展是一持续发展的过程,要由易到难,要有科学的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森林景观的地方特色,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对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和导游进行有关植物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森林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林业生态旅游区野生动植物识别培训等途径来提高游客的资源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