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15:15: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篇1

结果:外科护理的甲状腺病症效果明显。

结论:系统而全面的护理方案对甲状腺手术能否成功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甲状腺病症 外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13-01

甲状腺病症已成为外科门诊常见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1年间外科收治的共140例甲状腺病症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收治我院2009—2011年间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病症病人140例。男性30例,女性105例,男女性别比1∶3.5,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61岁。

1.2 各甲状腺病症构成。140例甲状腺病症(均是术后病理诊断)的构成情况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1例(57.86%),甲状腺腺瘤36例(25.71%),桥本病8例(5.7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4例(2.86%),甲状腺癌10例(6.67%),其他病症2例(1.56%)。

2 护理分析

2.1 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①焦虑或惧,,它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术前预备、手术治疗和预后等缺乏了解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代谢状态有关。③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和甲状腺危象等。

2.2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②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以满足高代谢的需要,禁饮浓茶、咖啡等。③突眼的护理卧床时,头部垫高,以减轻眼部肿胀;眼睑闭合不全时,应戴眼罩;睡眠时用抗生素眼膏,以避免角膜干燥,预防感染。④药物预备是手术前降低基础代谢率,防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重要环节。先给硫氧嘧啶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改服碘剂1-2周,再行手术。碘剂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可减腺体血流量,使腺体充血减少,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治疗。因碘剂不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一时停服,贮存于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即可分解,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使甲亢症状加重。因此,凡不预备手术者不给碘剂。常用的碘剂是复方碘化钾溶液(卢戈氏液),自每日3次,每次3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日3次,每次16滴为止。以此剂量维持至手术时机成熟: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低于+20%,腺体缩小变硬。碘剂可刺激粘膜和胃粘膜,应在饭后给药,可将药液滴在饼干或面包片上吞服,或用冷开口稀释后服用。对于上述药物预备不能耐受或无效者,可单用或碘剂使用普萘洛尔作术前预备。方法是:普萘洛尔20—60mg,每6小时一次,连服4-7日,术前1—2小时再服一次。⑤其他预备包括完成术前检查,皮肤预备,床头预备吸引器、无菌手套和气管切开包等。

2.3 手术后护理。①病人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痰液咳出,防止肺部并发症,也有利于切口引流。②术后1-2日,可进流质饮食,但不可过热,以免颈部血管扩张,加重切口渗血;若有呛咳,可进半固体食物。③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切口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④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0滴,共1周左右,或每日3次,每次16滴,逐日每次减少1滴,至每次3滴为止。

2.4 主要并发症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有58例出现了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原因:①切口内出血。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④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术后48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甚至窒息。护理措施:床头常规预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和吸引器等,以备急用。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及切口渗血情况,发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立即查找原因,对因处理。有20例出现了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或失音。护理措施:给促进神经恢复药物,针刺、理疗等;双侧喉返神经损伤造成严重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切开。有37例出现了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为外支损伤,音调降低;内支损伤,进食时,非凡是饮水时轻易误咽发生呛咳。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取坐位进半流质饮食,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有41例出现了手足抽搐。表现为轻者面部、口唇、手足针刺感或麻木感;重者面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甚至喉及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护理措施:限制高磷食物;轻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较重者加服维生素D3、二氢速固醇;抽搐发作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有3例甲状腺危象。主要表现为术后12—36小时内,出现高热、脉细速(120次/分)、烦躁、谵妄、甚至昏迷,伴有呕吐、水泻。护理措施:①降温: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冬眠药物等。②给氧。③补充大量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B1.④遵医嘱给药:包括卢戈氏液3-5ml口服,紧急时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ml/d,分次静点;给利血平1—2mg,肌注;给苯巴比妥钠100mg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注,6-8小时一次;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3 结论

系统而全面的护理方案对甲状腺手术能否成功有很大影响,应该以患者的病情为基础,以手术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的反应情况为标准,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情况的护理流程,使护理过程规范化。

篇2

一 概述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可由甲状腺各种疾病引起,因而怎样区分结节的良、恶性,对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有其重要意义。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发生于年轻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病人突然出现甲状腺结节,且短期内发展较快,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但有些早已存在的状囊性腺瘤,常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咳嗽而发生囊内出血时,短期内可迅速增大,应加以区分,后者病变局部常有胀痛感。

二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病人的性别、年龄。

(2)结节生长速度。

(3)有无压迫症状。

2.临床表现

甲状腺单个孤立结节比多个结节的恶性机会大。触诊时,良性腺瘤表面平滑,质地较软,随吞咽移动度大;而腺癌常表现为不平整,质地较韧,随吞咽移动度较小,可同时触及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有时腺癌结节很小,而同侧已有肿大的淋巴结。

3.辅助检查

(1)核素扫描:单个冷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较大;温结节多为良性腺瘤,癌的几率较小;热结节则几乎为良性。

(2)B超检查:能测定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数目,可区分甲状腺结节为实质性肿块、囊肿或囊实性,因此,可弥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的不足。如扫描为冷结节、超声检查为囊性者,则恶性的可能性大大减低。此外,还可经超声定位指导针吸活检。

(3)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有效方法。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则90%为良性。

三 护理问题

1.焦虑 与担心甲状腺肿块性质、预后等因素有关。

2.疼痛 与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有关。

四 护理目标

1.病人焦虑减轻,舒适感增加,积极配合治疗。

2.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五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皮肤的准备:男性患者刮胡子,女性患者发髻低需要理发。

(2)胃肠道的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

(3)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头颈过伸位的训练。

2.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术前紧张和担心手术预后进行心理护理。

(1)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若不进行手术治疗,病情有恶化的可能。

(2)讲解此手术为外科中等手术,手术医师经验丰富。

(3)讲解手术及麻醉方式。

(4)讲解过于紧张影响手术的进行及麻醉效果。

(5)请手术已经康复的患者与之交流经验体会。

(6)调动社会支持体系,给患者予协助和鼓励。

3.术后护理 同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护理。

4.健康教育 良性肿瘤的健康教育同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同甲状腺癌。

六 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技能的不断成熟及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中已被广泛使用,如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一侧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甚至甲状腺全切除合并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等。这些术式与传统开放的甲状腺手术相比,其术后并发症并无增多,且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除颈人路途径外,术后在身体暴露部位不留下手术瘢痕、能达到较满意的美容效果等优点。

1.腔镜甲状腺手术概况 1996年,Gagner等成功进行了首例腔镜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报道了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两者手术的成功和所取得的满意的美容效果,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开发和推广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内外迅速开展,且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或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腔镜甲状腺手术可分为经颈、经胸和经腋入路3种途径。

2.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护理 腔镜手术较普通术式术后易发生脂肪液化、皮下积液、皮肤红肿、瘀斑。皮下瘀斑、皮下红肿一般可自行消除,严重者先行冷敷后行热敷,加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后可消失。脂肪液化者予拆除处切口缝线,使其自然引流,定时换药,加用抗生素抗感染后可消失。皮下积液者,量少可自行吸收,量多者用针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防皮瓣坏死。其他护理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护理。

参 考 文 献

篇3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几乎所有的患者对甲状腺疾患的诊断,手术中疼痛以及手术后遗症等问题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方法与注意事项,以便按时完成各种检查,以防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1.2 饮食护理 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量消耗大,故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2周开始,禁止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烟酒等。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

1.3 协助做好各种术前检查

1.3.1 测定甲状腺吸碘率[3] 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无机碘能力,碘被聚的速度和数量与甲状腺的功能有关,检查前注意,如含碘高的海带、紫菜、抗结核药等均可导致甲状腺吸碘的功能降低[3]。因此曾用过含碘率较高的食物或药物应停用2~4周,才做此项检查,如甲亢患者术前服碘剂治疗时,检查日早晨应停服碘剂。

1.3.2 测定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在清醒,空腹无紧张及外界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它与甲状腺功能呈平行关系,做此检查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查前2周停服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嘱患者于检查前一日晚餐宜少食,夜间保证充分的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吸烟、不饮茶、进少量的开水,查前排空大小便。BMR正常值为10%~+10%,如患者有器官衰竭、高热、精神失常等症状,哺乳、月经期者不宜行此项检查。

1.4 术前服药期间护理 甲亢患者手术前服碘可使甲状腺血供减少,腺体缩小变硬,有利于减少手术中与术后出血,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 次/d,连服2周,碘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应于饭后或稀释药液后再口服,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待症状改善,体重增加,脉率恢复,BMR接近正常时,再加服碘剂2周,患者在服抗甲状腺药物期间每隔1~2天应测体重1次(治疗有效者体重增加),应予记录。

2 术后护理

2.1 、口腔及饮食护理 颈丛麻醉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切口分泌物外流,24 h内尽量限制颈项活动,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术后伤口疼痛,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后易致细菌繁殖,术后1~2天应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用含漱液漱口。术后1~2天给予温、流食,便于患者吞咽,可防止或减少伤口疼痛,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如术中有喉上神经损伤不宜进流质饮食,可给半流食或静脉输液。

2.2 术后出血护理 术后出血与术中大血管损伤、结扎不紧有关,应严密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及引流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不超过100 ml。切口出血多发生于24~48 h内,尤以24 h内为多,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消除出血诱因,严密观察颈部创口有无肿胀。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应通知医生。

2.3 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 h,护士在观察中如发现患者高热,脉快而弱(脉率可增至120 次/min)伴有躁动、大量出汗,并伴有呕吐、水泻、谵妄,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即刻吸氧,以减轻组织负担,予头部大血管及四肢处放置冰袋,冰水灌肠,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 ℃左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复方碘化钾液3~5 ml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篇4

甲状腺肿瘤是女性头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1]。临床表现为颈前正中肿物, 可随吞咽运动而活动, 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 微创外科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使得利用腔镜技术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 逐渐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认可[2]。吉林省人民医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进行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48例, 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均为女性, 年龄26~63岁, 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甲状腺瘤。肿块单侧39例, 双侧9例.

1. 2 护理对策

1. 2. 1 术前护理 常规进行各项检查, 如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功能、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等, 尤其是术前进行甲状腺扫描、间接喉镜检查评估喉返神经和声带功能等。嘱患者要积极治疗呼吸系统炎症, 保证充足的睡眠, 戒烟酒。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在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的优点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从而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以打消其顾虑, 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常规护理 进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呼吸, 必要时可给予吸氧。麻醉清醒后嘱患者不要过多进行颈部活动, 勿讲话过多, 要注意患者的发音和吞咽情况。一般在术后6 h进食为宜, 若术后6 h内感觉口干, 可给少量凉或者温开水, 无任何吞咽不适则可进流食, 食物温度不可过高, 以后可逐渐改为半流食及软食。

1. 2. 2. 2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止滑脱同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通常引流液为淡黄色, 若创口周围渗出液较多时, 应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定时从引流管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以防引流管的堵塞, 保证引流的通畅。当引流量每天少于10 ml左右, 液体变清时, 可考虑拔管。

1. 2. 2. 3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颈部舒适的位置, 在起身、变换、咳嗽时要用手固定减少颈部震动;帮助其及时拍背促进排痰, 做深呼吸及有效地咳嗽,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必要时可行雾化吸入, 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复查。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均在拆线后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1个月复查时颈部仅有极轻的愈合痕迹, 均达到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病, 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腔镜微创外科的发展, 腔镜手术不再只局限于在腹腔等原有的空腔内进行, 而开始向潜在的腔隙或无腔隙区域发展, 如腔镜辅助下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 使得重要的血管、神经在镜下可以暴露得非常清楚, 从而有效地避免受到损伤, 而且手术切口小并且很隐蔽, 可以为衣服所遮挡, 从而在颈部不会留有明显的手术疤痕, 从而达到微创、美观的要求[3]。虽然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 但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4], 因此应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高质量护理对策, 从而对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本组48例患者在进行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由于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属于一项新的手术方式, 患者对其缺乏全面的了解, 从而对手术过程、安全性及预后等方面存在疑虑, 尤其是女性患者比较担心经乳晕入路而损伤, 因此, 术前患者往往有恐惧、焦虑和不安的情绪[5]。为此, 我们在手术前应对患者充分解释该术式的安全性、先进性及优越性, 说明手术切口只是从皮下结缔组织进入而不会引起对组织的损伤, 建立其对治疗的信心。术后由于颈部组织比较疏松, 容易出现渗血和渗液, 所以术后常规在创口置引流管, 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液体量及性质等, 并做好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1,8(9):115.

[2] 刘卫东.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24(8):146.

篇5

近年来,为顺应护理方式改革的潮流,内地大型医院均对临床路径护理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3]。临床路径护理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及手术认知的影响,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均符合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合并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患者;沟通困难、神志不清患者。按照简单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38.6±2.5)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瘤25例。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1~58岁,平均(38.3±2.8)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甲状腺瘤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甲状腺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常规护理,体现在基础疾病、药物、生活以及环境等方面,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2.1 路径表制定 首先,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且由本科室的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并且结合本科室的临床特征和患者的疾病特点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5]。临床护理路径表中以患者入院到出院时间作为临床路径表的横轴,以临床护理计划作为纵轴,对患者严格地按照路径表的方法进行实施,主要体现在患者病情的评估、临床诊断、检查与用药以及饮食、功能锻炼和出院等方面[6]。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确保每位护士对该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并可详细讲解每个护理细节。同时,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感应及时报告,尤其在饮食、换药以及拆线等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护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两个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实施,认真填写与核实整个路径表的内容。

1.2.2 路径表实施 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施护,护理过程中采取通俗易懂和患者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且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护理计划,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临床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路径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施护,并使患者对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全面的认识,正确对待,从而缓解患者对医疗情况的不知情。另外,责任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每天护理情况进行严格核实,并做好详细记录[7]。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及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情况[8]。制订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为本院自制,共有25个条目,主要包括护士的工作服务态度、病室环境、护士工作主动性、检查及治疗安排情况的满意度等。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疾病的了解、对自己疾病具体安排的了解、对疾病手术注意事项的了解、对手术综合征的了解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了解等[9]。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认知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52例对自己疾病有一定了解,50例患者知晓自己疾病具体安排,53例患者知晓甲状腺手术的注意事项,55例患者知晓甲状腺手术综合征,48例患者知晓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中分别有25、28、23、26、28例,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认知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x±s)

3 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