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学的本质

生物学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44: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物学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物学的本质

篇1

1.1  年龄

1.1.1  新生儿期  婴儿出生后几分钟ck、ggt、ast等酶活性升高,胆红素浓度也升高,第3~5天达高峰,但这种生理性血清胆红素浓度很少高于85μmol/l,由于新生儿糖原储存少,血糖浓度较低,婴儿出生时血脂浓度很低,血浆钾浓度可达7mmol/l,2周后达成人80%,后者迅速下降,新生儿血浆尿素氮肌酸浓度较低,甲状腺、甲胎蛋白、a2巨球蛋白浓度、a1-抗胰蛋白酶活性较高。

1.1.2  儿童至青春期  akp活性在婴儿期较高,儿童期下降,青春期前又将再次升高,由于骨骼肌的发育,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血清cr浓度稳定升高,ua浓度出生后下降,至7~10岁后有升高,持续到16岁。

1.1.3  成年期  女性青春期至绝经和男性青春期至中年时,多数生化指标保持相当稳定。中年人tp、alb和钙下降,20岁左右女性中年时ua浓度达峰值,中年后尿素浓度升高,ch和tg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60岁达峰值,每10年后1h血糖浓度约增高0.44mmol/l。

1.1.4  老年期  老年人肾浓缩能力下降,bun升高,甲状腺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50%左右,男性50岁后血浆睾酮浓缩下降,老年妇女血和尿中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1.2  性别  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指标:甘油三酯,肌酸磷酸转移酶,胆红素,转氨酶,肌酐,肌红蛋白,酸性磷酸酶,胆碱酯酶,铁,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总蛋白等,女性比男性高的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铜,阿朴脂蛋白等。

1.3  体型  肥胖者tg、ch、ldl、ua、bs、ldh升高,而ast、cr、tp随体重升高而升高,女性ca浓度随体重升高而升高,男女血清磷随体重升高而降低。

1.4  妊娠  随孕期的延长孕妇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血清中生化成分也发生改变,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甲胎蛋白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1]。

1.5  昼夜节律变化  上午8时和下午2时血清铁和皮质醇浓度可相差50%,上午8时血糖浓度为5.4mmol/l,下午4.3mmol/l,其实验血糖浓度较下午低,只有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时间才能获得可比较的检验结果[2]。

1.6  饮食和药物  饮食会影响多种生化指标,高脂肪饮食会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值升高较多。如鱼类、含嘌呤的饮食使血和尿中尿酸升高,含咖啡因的饮料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浆皮质醇、葡萄糖浓度升高,糖耐量实验受影响。

1.7  运动  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后45min,钾、钠、钙、磷、akp、alb、alt等将比运动前升高一倍以上。 

 

建议: 以上生物学因素不可避免,一般主张12h后抽血,病人做甘油三酯检查时应素食3天。

2  采血因素的影响及控制

2.1  采血时间

2.1.1  生物周期影响   时间对人的影响大致可分为线性和周期性,时间影响有季节、月经周期、昼夜节律。

2.1.2  采血与进餐及诊断手段的时间安排  不仅饮食对检验指标有很大影响,一些检验项目和治疗方法也对检验指标有影响,如:手术、输液、穿刺、活检、透析、化疗等。

建议:(1)采集标本尽可能在上午7~9时进行,若急查一些项目评估检验结果应注意昼夜变化; (2)采血前病人禁食12h; (3)病人复查各项项目应在固定时间内采集; (4)药物监测时要根据药物浓度峰值和稳定期采血; (5)一定要在化验单上注明采血时间。

2.2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  对于一些生化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位与卧位相比较,静脉渗透压增高,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直立时got、akp、tp、alb、apo-b、ch、ldl、tg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生化指标的改变。有文献表明:使用止血带1min内,血中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当患者浅静脉不明显时医护人员鼓励病人反复攥拳以运动上臂,使静脉暴露更明显,在测定血钾时这种习惯应禁止,这种运动会使血钾上升0.8mmol/l[3]。

 

建议:(1)采血应尽量统一姿势;(2)使用止血带1min内采血,勿让患者攥拳运动,见回血后马上解开止血带; (3)需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2.3  避免溶血  许多生化指标在血细胞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特别是ldh、alt、k等,标本溶血严重干扰结果,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应尽量避免溶血。采血时一些不良习惯及采血器具都会造成溶血。如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或血样溶血,混匀含抗凝剂的试管时用力太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等,静脉穿刺消毒时,酒精未干开始采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产生泡沫都可发生溶血,有文献表明使用标准针头,全封闭真空管和标准离心都能避免溶血。 

 

建议:(1)溶血标本不能使用;(2)规范采血步骤,改正不良操作;(3)为避免溶血应使用真空管。

3  标本的运输和储存 

   

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验,时间耽搁的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越高,很多过程影响标本质量。

血液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为防止蒸发,血样应储存在封闭容器中,即使储存在冰箱,蒸发的危险同时存在; (2)血样储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3)血样应竖直放置; (4)避免晃动血样; (5)应避光,尽量隔绝空气; (6)储存期限:生化标本为1周。

生化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生化检验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慎之又慎,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总之,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临床医生应熟悉病人的各种情况,检验人员对各种生化检验的因素要全面了解,要求采血人员规范、完善制度,使用完全性好的材料,保护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生化结果,这是任何先进仪器都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韩刚毅.妊娠期主要血浆变化指标及机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8,11(6):8.

2  李定国.昼夜变化对检验指标的影响.医学检验杂志,1990,5(2):65.

篇2

1 背景

初中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学家所持有的观点就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对学生的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因此,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学习,学生将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然而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对于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甚至只字不提,这不利于学生生物学基本观点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形成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2 培养方法

老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寻找切入点,然后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有步骤、分阶段的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1 初识阶段:从结构到功能,逐步解析。

切入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进入初中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是学习细胞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初一学生还不能解释清楚,此时老师出示放大的叶绿体图片,介绍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己养活自己。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获取外界的有机物来养活自己。叶绿体这一结构的存在与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功能有关,光合作用要依赖叶绿体这一结构来完成。从而提出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2 再识阶段:根据结构推测功能。

切入点:上皮组织与神经组织

初次接触学生印象不够深刻,而且学困生未必能理解,所以老师需要赶快寻找下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细胞之后就要学习组织,要抓住人体的四大组织这一知识点进行强化。细胞分裂、分化之后会形成组织,教材出示了人体四大组织的图片,让学生着重观察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有什么特点。观察后发现上皮组织排列紧密,神经组织则像一张蜘蛛网。此时老师要提示学生“我们接触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现在大家尝试着根据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推测它们的功能吧!”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不难发现,排列整齐的上皮组织的细胞可以阻止异物进入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神经组织的细胞那些突起是用来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的,正是因为它像一张网一样遍布全身,才能让我们清楚自身的状态。从而形象的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3 深知阶段:利用结构与功能熟练建模。

切入点:心脏的结构

心脏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的,它能行使一定的功能。学生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后可以构建出心脏的模型,即心脏由哪些组织组成,能完成哪些功能。学生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思考:心脏需要保护,表面应该是上皮组织;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出血液,最主要的组织应该是肌肉组织;心脏自己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还应该有结缔组织;此外,心脏不适时我们能立刻感受到,说明还有神经组织。综合起来,心脏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的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通过建模,不仅能更加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还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2.4 内化阶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

切入点: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在学生能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建模后,学生的这一生物学观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还要以解题的形式加以巩固。在生物试卷中,常会出现专门针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考题。如简答题: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分析题目可知此题的思路为:依据鸟类已有的功能写出与之对应的结构。鸟类可以克服空气阻力飞行,与之对应的结构是体型呈流线型;鸟类体重轻,与之对应的结构是骨骼中空;鸟类可以进行双重呼吸,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有肺和气囊;鸟类吃得多排的快,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消化强、直肠短不储便等。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以类似的题解答得滴水不漏,近似完美。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从初识到内化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学生和老师都需要耐心和恒心。本文主要是针对初一的教学内容展开的描述,其实每一册教材中都有相应的切入点,需要老师们充分挖掘,认真利用。此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只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另外还有“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等。作为有责任感的生物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把这些核心观点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3

舞蹈是一种融音乐、动作、服装、道具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教学包括素质、道德、意志与情感等多种因素,而舞蹈素质的培养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就能充分加强学生在兴趣、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感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一、通过感性认知,提高鉴赏能力

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是通过大量肢体动作的展现,从而反映出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内涵,展示艺术美的魅力。对于处在培养基础能力阶段的学生来说,反复的规范动作是枯燥无味的。经常会出现学生在努力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但是却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在此阶段尚不了解每个动作对于整个舞蹈作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剧目课来赏析舞蹈作品,使学生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掌握舞蹈作品欣赏的方法,了解自己所研习的基础动作的适用。同时,想要通过感知与练习相结合,达到基础阶段的“形神合一”的效果,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结合剧目课进程选择适当赏析作品,讲解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特别要讲解学生正在练习的基本动作在作品中的应用。第二,剧目课应结合在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找出主题和主体动作,讲解这些动作在该舞蹈作品当中的主要含义。另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还应对作品的编导者、创作背景、舞蹈风格和特征以及主要表演者尽可能予以简要介绍。第三,舞蹈剧目课应结合老师对作品分析点评及学生谈体会来进行。

如赏析《木兰归》、《梁祝》、《霓裳羽衣舞》等舞蹈精品,能够使学生体会基本功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使他们对基本功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作品赏析对于素质培养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比如,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舞者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具深厚表现力的肢体完成了这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舞蹈《萋萋长亭》没有“因”的铺陈,也不见“果”的延续,而是聚焦“长亭”,浓墨重彩地向观众细诉“自古伤心多别离”的那一送别场面。

二、身体力行示范,提高训练效果

舞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老师的示范表演,让学生准确地感受到舞蹈的艺术形象,通过老师对动作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揭示动作的思想内容,启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有表情的进行表演。进行表演和示范的教师要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与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基本能力和准确的节奏、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这一基本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用优美的动作打动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做到有表情的跳,用心的跳,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譬如在基训课中老师在讲授手位时,除讲授手的基本位置、手型及注意事项外,可以通过示范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老师的动作不仅非常舒展具有线条美,而且还发现做手位不止是做七个手位动作那么简单,原来还需要用气息来贯穿始终,从而产生对枯燥基本知识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强调舞蹈学习过程中要点的掌握,比如,舞蹈当中的身体重心呼吸、表情等问题,鼓励他们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要将训练的状态和舞蹈的感觉结合起来,注重美的、规范的动作及表现力。加强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能够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美,使学生更快的在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协调灵活得多,气质也更优雅大方和自信。

三、适时激发感情,提高艺术素养

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多数学生娇生惯养且又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又紧密的与艺术素养连接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激励,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把爱融入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阶段,感情的培养与激发尤为讲求方法。

艺术所体现的情感是具有提升性和持续性的美感的力量。艺术就普遍性意义而言乃是体现情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就是要透过具体的形象,把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喜怒哀乐诸情感引发出来,掌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及其意义,并用美的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情境与情感,产生共鸣,进入一种审美化的情感状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进入到设计课堂的情境中去。多难兴邦,继5•12四川大地震之后我国又经受了多次大自然带来的伤害,但同时出现了很多的感人的人和事。在舞蹈表演教学中不妨设计出“救死扶伤,舍生救人”“绝望恐惧,等待黎明”等情景。这一用情感激发实施的舞蹈体验,气氛庄重而神圣,既有助于情感的提升,又有助于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的增强。这样的艺术教育,由现实到体验再到理解,可促使学生更自觉地用心灵去感悟人生。

成功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法。关于学生基本舞蹈素质培养的程序、方法,就像艺术本身一样,是多样、多变的,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供普遍遵循。上述所列举的方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每位教师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参与艺术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创造新模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贯穿分析前中后的各个程序中。要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程序,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的检验学依据。目前临床实践十分重视生物化学检验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可以很好地控制分析中质量,并使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很好的保证。为此,笔者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地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影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因素

1.1标本因素

当在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的同一侧肢体、同一方向血管采集检测标本时,所检测的生物化学检验结果为局部血管内血液受到稀释后的失真数据,由此致使送检标本中K+、Na+、Cl-出现异常降低而血糖明显增高的关键因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干扰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过程,患者静脉滴注能量合剂中大量维生素C可导致血糖浓度异常降低。能量合剂中含有的大量KCl可异常提高患者血液标本中的K+和Cl-的检测含量;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其中K+的检测含量;采集并检测静脉滴注5%NaHCO3患者输液末端回抽血的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CO2结合力的检测值。标本本身因素。在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变化及其程度和不同的用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中生理因素可使标本检验正常值出现异常波动,如餐后检测无机磷可出现异常增高,检测早晨空腹和夜间血液样本血清铁分别会出现增高和降低现象。

标本检验结果与饮食因素和药物因素也有关系,如酗酒会提高7-谷氨酰转移酶、尿酸、乳酸的检测值,会降低血糖检测值。输液。采集正在输液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往往不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应在输液前或输液后1~2h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如采集输入脂肪乳过程中患者的血液标本,会异常提高患者的血脂检测值水平。采集标本的时间。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化验结果,但空腹时间超过24h后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某些检测指标出现异常变化,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空腹时间过久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血糖、血清胆红素和甘油三酯出现较显著的异常变化。因此,采集标本时应合理掌握空腹时间,保证获得准确客观的检测结果。送检和处理标本。采集血液标本后的送检时间与其检验结果之间密切相关。两者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反之,间隔(放置)时间越长,有的检测项目越容易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异而出现检验误差,严重影响临床诊疗。如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较长,会提高血清钾离子降低血糖检测值,误导临床实践。因此,采集标本后室温保存时间应在2h内及时送检。

1.2标本采集前因素

患者生理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情绪、生理状况、生活习性等都有可能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如新生儿的血氧浓度升高会破坏大量的红细胞,从而增加血中间接胆红素,而由于新生儿自身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会增加总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造成新生儿出现黄疸。为此应在取样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告知患者在取样前禁食,排除溶血与脂血等影响。这是由于食物成分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如甘油三脂会使血清变得浑浊,对采取比浊法进行检验所得的结果造成干扰。药物。药物的影响在于其化学反应。医务人员应在患者取样前嘱咐其正确合理用药。运动。运动会影响某些检测结果。在取样的前晚,患者一定要禁止剧烈运动或长时运动,且在取样前要让患者保持10min以上的休息时间。

1.3标本采集过程中因素

采集信息。医务人员在采集取样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姓名等基本信息,杜绝出错,以免影响医疗质量。采集部位。按规定对患者进行采血取样。如在静脉采血时,应在正中静脉或肘前静脉进行,特殊情况可在踝部静脉或手臂静脉进行,但应避开皮肤病部位;小儿则可选择颈静脉采血取样。应注意的是,不宜在患者输血或输液侧采血,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采集。患者的改变也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一。分析原因是,从卧位到立位的过程中,水分进入组织造成血浆量的减少,进而使生化指标不断升高,此乃生理变异,医务人员应在抽血取样的过程中给予重视,并将采集统一成坐位,避免改变造成的误差。

2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措施

2.1构建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高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率

根据医院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从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处理等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各相关部门采集标本合格率,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高质量服务。

2.2患者准备

患者积极准确配合生化检验是保证检验准确的重要前提。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检验结果。这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要详细向患者嘱咐清楚注意事项,采集检验标本时尽量要在患者处于平静的休息状态下进行。采血最佳时间是空腹后12h,空腹时间不足饮食会影响血液成分,但并不是空腹时间越久越好。为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尽可能在检验前停止服用药物,如果不能停用,则在检验结果出来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影响作用对结果造成的偏差。

2.3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首先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实际开始进行的第一步,标本采集原则上都应该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对于患有急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病后的4~6h是诊断价值最高的时间,这类患者在这一时间段采集标本对检验效果有利。不要在输血同时采集标本,应在输血完成一段时间以后再对患者进行采血。标本保存和送检应遵循及时原则。在采集标本后,要正确保存标本并尽快送检。长时间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条件下易使标本产生变异,影响检验结果。在标本保存和运送中要做好防污染防高温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标本要重新采集。

2.4与临床建立密切的联系,深入开展学术交流

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其他科室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多地与临床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以此来提供准确的及时的实验检测数据。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示范、专家讲座、学习资料等方式大力开展培训或考核,使临床工作者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医护工作者达成共识,临床医学紧密地结合检验医学,提升检验医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洪伟,梁又佳,刘玲,等.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99-501.

篇5

以家庭为例,来搞个家庭财产调查。我们把家里所有财产像房子、汽车、家电、家具、锅碗瓢盆等事无巨细列在左边;把家里欠的钱,像按揭贷款、未交的电话费、水电费列在右边,两大数据的差额也列在右边,这就是你家里的资产负债表。

第一位同学填制的“资产负债表”资料如下: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负债合计 10万

所有者权益合计 50万

合计 60万 合计 60万

右边“负债合计”10万元,加上“所有者权益合计”50万元,正好等于左边资产合计,会计中叫平衡。从上面数据得知,这位同学家里有60万元财产(即资产),欠别人10万元(即负债),真正属于自己的有50万元(即所有者权益),说明财务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位同学填制的“资产负债表”资料如下: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负债合计 73万

所有者权益合计 -13万

合计 60万 合计 60万

这位同学家里也有60万元财产(即资产60万元)。但是欠别人73万元,(即负债是73万)。如果债主讨债,即使家里所有的钱60万元用来还债以后,还欠别人13万元,这个家已是资不抵债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企业,这个企业事实上已破产了,财务状况恶劣,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的意义。每个家庭都能列出这么一张财产调查表,但一般普通家庭并不列报表,可作为企业公司如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物资,有多少债务,真正拥有多少钱,则根本谈不上合理、科学地管理,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的本质含义。

如果把企业赚到的钱(即收入),用掉的钱(即费用)列出来,可得到一张利润表。

第一位同学填制的“利润表”资料如下:

①收入 30万

减:费用 24万

②利润 6万

第一位同学生产经营一段时间赚了30万元,花掉成本费用24万元,净赚了6万元,说明经营成果还可以。

第二位同学填制的“利润表”资料如下:

①收入 30万

减:费用 43万

篇6

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科学研究过程比科学知识本身更能体现科学的本质.用历史的观点进行物理教学,把物理学成果的发现过程展现为历史的过程,即科学家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求索的,科学观是怎样形成和被检验的,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更好地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课题的教学,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展现伽利略对落体定律的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展现的历史内容可以包括:

(1)亚里士多德是怎样从自己关于运动的观念中推出“重者比轻者下落得快”这一结论的?

(2)伽利略是如何通过巧妙的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提出反驳的?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提出了怎样的运动假设?并如何从假设中进一步推出下落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是成正比的?

(4)伽利略为何将落体研究转化为斜面实验研究?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怎样进行实验研究的?

(5)伽利略是如何通过“等末速度假设”和数学推理将斜面实验结果合理推广到落体运动的?等.

通过上述历史探究过程的展现,学生不但能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而且能深刻领悟到伽利略开创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图1):

对现象的

一般观察提出

假设运用数学和逻

辑进行推理形成

理论实验

检验

在物理学史中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探究案例较多,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光速的测定历程等等,通过这些探究案例展现历史上优秀物理学家面对物理问题是如何思考和解决的、其中哪些工作得到成功、哪些工作遭到挫折或修正,有助于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学会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从而养成探究的习惯.

2渗透物理学史,理解科学的统一性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与其他科学相比,物理学更着重于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的追求.从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执著地追求宇宙的统一,找寻支配宇宙万物的最基本、最统一的规律.物理学的任务和目的是,用一系列尽可能简明的概念和方程(定律),去统一概括物质的结构和基本规律.正是这种对统一性的追求,构成了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深层动机.

例如,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非偶然,而是受19世纪一种科学思潮的影响,认为自然界是统一的、存在普遍联系的.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他认为“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任何现象的零散汇总,而应该将整个宇宙容纳在一个体系中”.奥斯特一直在寻找电和磁这两大自然力之间的联系,电有正负、磁有南北,电与磁的吸斥作用是如此相似,使他一直在思索“电在其最隐蔽的活动场合中,是否对磁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终于在一次实验探索中观察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应该归功于他追求统一的科学思想、有准备的头脑和穷追不舍的顽强精神.

又如,开普勒三大定律是关于天上行星运行的规律,而伽利略的惯性定律、相对性原理、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关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则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把天体吸引力和地球重力统一到一起,归结为万有引力,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一个更深刻统一的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在物理学史上重大的综合统一还有: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实现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综合统一;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实现了电、磁、光三种运动形式的综合统一;相对论的建立实现了低速运动与高速运动的综合统一;量子力学的建立实现了连续性与不连续性量子性之间的综合统一等.在物理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领略到在科学定律的统率下自然界所呈现出来的统一性,要渗透前辈物理学家们是在怎样的统一性思想支配下推动科学前进的?他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些问题?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界的质朴的统一,认识科学理论的简单、对称、统一、和谐与普适性,使学生树立起崇尚理性、崇尚统一、崇尚秩序、崇尚规律与和谐的科学思想;使学生坚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相信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求得对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简单性的理解的学习目标.

篇7

2011年版课程标准同样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作为物理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在进一步推进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力各要素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前期探究式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或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偏差,进而研究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关于科学能力的要求。

比如,教师们对“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已达成了共识,但在课堂中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也很积极地提出许多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想这里面存在着对课程标准关于提出问题能力要求的认识上的不足。课程标准中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有两条:第一,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第二,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问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缺乏对现象或实事的观察与思考,是不可能发现问题的。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创设一种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表述出问题。

再如,在课程标准中对“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有两条:第一,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第二,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在课堂中的常见现象是只有“猜”,而没有“想”,表现在学生猜了许多,但是缺乏对猜想依据的追问,缺乏对提出问题的可能结果推测过程的合理性解释,这样的教学过程应该说也是没有落实“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这样两个案例,我想说的就是教师在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式教学时,应该更为关注科学探究各要素能力基本要求的本质是什么,观察与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真正具备了这样的探究行为,再根据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中国教师》: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马朝华: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取物理实验的营养,一直是物理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我想优化实验教学可以从实验的形式和手段两方面作简要说明。

首先是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理解概念规律,形成物理图景,认识物理过程等。但教师应该清楚它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因此,演示实验的内容,除了有助于形成概念的常规实验,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组织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辨析概念,深化规律。比如在学习“浮力”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液体越多产生的浮力越大”“1N重的水产生的浮力不会大于1N”“物体浸入液体中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等错误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都可以通过设计系列的典型实验进行纠正。在演示实验过程的设计上,应该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在启发性上下工夫,引导定向思维,形成不断探索的学习环境。

其次是学生实验,包括探究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落实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增强探索精神。优化学生实验的教学,应该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上下工夫,不仅注重学生参与操作的程度与观察的内容,更要注重的是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去做,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观察、思考与交流。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应该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另外,在优化实验教学上,也可以兼顾实验手段上的优化。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比如可以在矿泉水瓶不同高度的地方扎几个孔演示液体压强和高度的关系,也可以用一支铅笔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还可以用两张较轻的纸片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等。利用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并不完全在于它的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渗透用身边物品可以进行实验研究问题的意识,学生可以很容易在课外重复、模仿、拓展课堂实验的内容,或者研究他所感兴趣的新问题,这才是我们进行实验教学的本质目的。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引入课堂,比如传感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手段的发展。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也是物理教学一直倡导的。您能给大家谈谈物理教学联系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可否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马朝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五条基本理念中有两条都能让师生认识到物理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即“(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另外,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也增加了联系实际的要求,比如,增加了“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增加了“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增加了“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内容,从中也可以看到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更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再将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共性凸显出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及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加强物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来思考。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产中的物理知识、技术中的物理应用等充实到物理课堂上。比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枝叶茂密的大树树阴处交错层叠的圆形光斑的成因;在讲“质量”时,可以让学生估测文具盒里一些小物品的质量,再用天平实测进行对比,也可以让学生估测一些小包装食品的质量,再与包装上的标称值进行对比等。教学中联系实际的事例,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实物、图片、视频、实验、学术游戏等方式调动各种感官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感受。另外,在课堂之外,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拓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马朝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一般由比较广泛的自然和人文通用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部分组成。但作为一个特定学科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积累,而忽略了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应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角度予以关注。我想发展自身专业的途径就是学习、实践与反思,但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是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型的教师。

篇8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

资料显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我国历史悠久,并且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立德与树人在我国教育中是两个独立的方面,“立德”主要是指对学生品质,行为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德行,对人友善,乐于助人,仁慈善良,而树人是出现在立德之后的一个教育方面,主要指做一个人才,为家乡,为祖国效力,做一个有成就,有作为的人。后来,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立德”与“树人”两者不但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两项教育内容,同时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立德的最终目的就是树人,同时树人也是要以立德为基础的,必须同时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做出最全面,最有深度,最成功的教育。

二、“立德树人”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拥有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做人与成才的基本条件,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入人,是人生成长道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指路明灯,只有教师在内心深处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用自身的教育与行动来感染学生,把学生培育成一个德才兼备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新一代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无私的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被爱环绕,温暖成长,要用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用最坦诚的心态面对生活,要用最善良的行为对待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善良的意义与作用,用最宽容,仁慈的心灵对待他人。用最坚强,勇敢的外表教育学生,让学生不畏困难,勇敢前行,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光明的天空中。

立德与树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部分,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社会,学校与家庭三者相互作用而成的一个统一体,因此,进行德育教育,也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出发。在注重知识传播与行为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认识家庭,了解家庭,所有学生教育之前都来自于家庭,接受教育之后都要走向社会,学校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我们必须做好学校的重要衔接工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们武装好自己,不论是品行方面,还是在技能方面。要让学生在做人的同时成才,拥有良好品行的同时拥有充实的才干,帮助学生在由家庭通往学校的桥梁上,畅通无阻,一路向前。

三、“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这项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师要从心理,行为,知识,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的品质与性格,为学生立德树人的深入进行奠定基础。实践表明,心理辅导对于学生的德育培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帮助一些家庭困难,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同学感觉到温暖,认识世界的美好,变得自信勇敢,还能够及时的帮助一些条件优异,成绩优秀,形象较好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戒骄戒躁,谦虚严谨,为不同类型的同学带去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对他们的未来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学校进行“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必须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同学,要坚信每位同学都有着成才的可能,要坚信只要教育做的好,做的深,不论什么条件的学生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毕竟,每一名学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都期待着孩子们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用公平的态度来对待每一名同学,不因任何外界条件对任何一名同学进行任何差别对待。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同学,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使自己不断进步。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用朋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让学生尝试着打开心扉,既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手段,也是一个生活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不能碌碌无为,过毫无意义的人生,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明确人生目标,让学生用知识服务社会,报答社会。

篇9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书写格式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

在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经常有标点误用和格式不正确的情况,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文章中一“,”到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中冒号和双引号胡乱使用;使用“、”号;出现书名号;首行不缩进;标题中词首字母的大小写不分;在换行时不会拆分单词。

为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抽取10名同学进行访谈,经过认真分析,发现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往往忽略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美国语言学家Geoffrey Nunberg曾指出:“在书面语中,句子由标点符号连接形成语篇,语篇受到‘语篇语法’的支配。”可见,标点符号既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结构,正确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第二,英语写作书写格式的教学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书写格式的规则因简单而常常被遗忘或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这方面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在进行教学反馈时,更多地注意用词和语法类的文字错误而忽略了格式错误。

第三,在写作完成后的自我修改时,学生自纠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发现文章中的错误。在教师修改后,学生不能将所犯错误内化,减少犯错几率。

三、行动研究的设计

1.行动研究对象

06级五年制高职应用英语班,人数60人。

2.行动计划

(1)预期目标:一个月后大多数学生能减少书写格式出错的频率。

(2)具体做法:①在一个月内用4个课时分别进行写作书写格式的专项练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格式安排、拆分单词、大写单词、标点符号;在每次作业讲解时挑出有代表性的错误请学生修改。②设计一张常见错误的统计表, 让学生在每次自己检查和教师反馈后如实填写。③写教学日志以便于及时修改和调整行动计划。④了解学生对教师反馈的看法,观察教师反馈对学生纠正错误错是否有效。

(3)观察:经过一个月的行动研究,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注意书写格式,能够按要求填写统计表格,作业中出现错误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在学生相互修改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书写格式的认识,取得不错的效果。在行动研究的初期,部分学生认为这些问题过于简单,不必过多赘述。随着计划的推进,这部分同学逐渐认可了老师的做法。可以看出,学生从最初按老师要求机械修正到最后有意识地自我修正已达到将知识内化的最终目的。

四、反思与启示

篇10

【关键词】 生物制药;实验教学;创新思维;科研素质

Abstract:A validatingcomprehensiveopen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system and a cultivation mode of layerdistinctive experimentation skil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e biological pharmacy discipline and the needs of the talent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In which, intercurriculum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design are the featured items of teaching reform.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diathesis have been evidently enhanc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is teaching mod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actualities in the authors university.

Key words:biological pharmacy;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diathesis

一、实施背景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生物制药作为其中应用导向较强的领域之一,其实验教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通过合适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1,2]。基于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对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注重,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源头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落后的客观现实,我们以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了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其根本目的是突出应用理论与技能的系统训练,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科研素质的塑造。

二、总体思路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需要,更新了实验课程体系,确定了实验教学的总体思路与规划。将实验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确保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以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融合各门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实验技能的能力;第三层次以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设计,主要在选修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最终形成夯实基础知识技能-形成综合应用能力-拓展科研创新素质的多层次实验技能培养模式。其中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及开放创新性实验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与特色项目。

三、具体内容

1.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通过将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构,从生物制药首届学生(03级)开始,即开设了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总体设计上,以完整的基因工程药物开发流程为主线,整合了《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的实验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模块,指定负责教师自编实验教材;从知识点上涵盖了基因工程上游技术(包括基因的定位、筛选、克隆、表达、活性及功能的鉴定和分析)与下游技术(包括发酵、提取、纯化、鉴定分析、冻干等技术)以及药效、药理、毒理和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在实验题材上,将来自生物制药研究所的T细胞受体基因治疗药物及重组白介素-18蛋白药物等成熟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研究过程为例,讲解了生物制药的研究与开发流程,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学术层次,并推动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在师资力量方面,由来自理、工、医学等不同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发挥专业优势;在实验设备方面,充分整合了现有教学资源,并将新购置的流式细胞仪、蛋白层析系统、毛细管电泳等先进仪器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考核方式上,首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锻炼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考查了实验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效果明显。

2.科研课题设计

由于选修课具有前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与灵活机动的教学形式,目前在选修课《肿瘤生物学》与《抗体工程》开设了科研课题设计。目的是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科研课题的能力,整个过程由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加以管理与实施。

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是准备阶段。主要是由学生分组自行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备课与讲授,目的是为课题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由全体本科生导师组成评议组对学生讲课情况做出现场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为选题与标书撰写。在大胆假设、科学论证的原则下,学生提出各自的课题,并与导师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定题后,分别完成资料的调研,研究方案的制定,并严格按照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为模板撰写课题计划书,最终提交研究方案。第三阶段为课题评定阶段。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点评与修改,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整个实验设计。根据理论课的授课情况和最终计划书的水准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研究计划,可作为毕业论文及学生创业计划的蓝本。

3.开放、创新性实验

主要面向三、四年级本科生。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学院实验中心与研究所的场地及设备现已全面向学生开放,并设立了专门的本科生创新实验中心。在课题立项方面,首先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凝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大纲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创新型实验。此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这些专职教师通常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对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有深入了解,能够设计出即合乎学生实际,又能拓展思维的课题,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吸收学生积极参与。

四、主要成果

目前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共设128个学时。经过03级与04级的实践,获得了初步的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并根据教学需要自编了两版实验教材。拟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进行规范,成为学院实验教学的骨干课程与特色项目。在03级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分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管理、教学效果几方面,设置了二十项指标,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的满意率均在90 %以上。学生普遍反应;通过综合性实验,其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都有显著的提高。

在科研课题设计方面,03级本科生共完成科研课题设计22项。研究方向涵盖了基因工程抗体、RNA干扰、重组细胞因子、抑癌基因等肿瘤治疗的前沿领域,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拓展。此外,通过独立完成课题设计,还培养了学生独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使其对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有了一定认识。

在开放性实验方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生科院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教师申请并组织完成开放性实验项目3项,学生参与17人次;

接受了以上教学模式的严格训练后,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实践能力显著增强,03级本科生进入实习后,获得了实习基地的一致好评,已成为各基地研发、生产的骨干力量。以本教学模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改项目于2007年获得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发展思路与规划

本教学模式经历了两年的探索、实践与总结。在对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反馈意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模式不断加以完善,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与具体措施。

在验证性实验层次,将开设竞争性实验。目的是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减少现有教材中已显陈旧的实验内容,同时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及教师专长,增加具有本院特色、切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项目。具体方案是:各门专业课在开设必修的基本实验、经典实验,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设置一定比例的机动实验课时,由各门课程任课教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编实验讲义。首先经过试讲与预实验并由全体任课教师评审,然后向学生公布各门课程的候选实验,学生通过网络或书面申请方式选择感兴趣的实验。最终根据学生选课结果,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

在综合性实验层次,在保证现有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高质量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上下游技术认识的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拟合并《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并论证《细胞生物学》、《现代遗传学》、《细胞分子免疫学》三门课程合并为综合性实验的可行性。最终实现如下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克隆获得目的基因,在下学期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中进行基因表达产物的活性、产量的检测,发酵体系的建立、发酵工艺的优化、提取纯化工艺、药代药效学检测。从而将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基因药物、蛋白药物)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在开放、创新性实验方面,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紧密衔接。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下游技术瓶颈,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提高对下游技术的培养力度。拟以学院筹建的核酸蛋白分离纯化中心为基础,大力拓展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来自企业的师资力量与横向课题,将部分课题研究内容以开放性实验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并划拨部分横向课题经费作为开放性实验基金来源,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在吸引企业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主动的调整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将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相互融合,最终成为教育与技术创新的孵化器[3,4]。

【参考文献】

[1]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2):201.

篇11

一、实施背景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生物制药作为其中应用导向较强的领域之一,其实验教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通过合适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1,2]。基于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对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注重,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源头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落后的客观现实,我们以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了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其根本目的是突出应用理论与技能的系统训练,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科研素质的塑造。

二、总体思路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需要,更新了实验课程体系,确定了实验教学的总体思路与规划。将实验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确保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以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融合各门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实验技能的能力;第三层次以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设计,主要在选修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最终形成夯实基础知识技能-形成综合应用能力-拓展科研创新素质的多层次实验技能培养模式。其中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及开放创新性实验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与特色项目。

三、具体内容

1.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通过将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构,从生物制药首届学生(03级)开始,即开设了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总体设计上,以完整的基因工程药物开发流程为主线,整合了《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的实验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模块,指定负责教师自编实验教材;从知识点上涵盖了基因工程上游技术(包括基因的定位、筛选、克隆、表达、活性及功能的鉴定和分析)与下游技术(包括发酵、提取、纯化、鉴定分析、冻干等技术)以及药效、药理、毒理和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在实验题材上,将来自生物制药研究所的T细胞受体基因治疗药物及重组白介素-18蛋白药物等成熟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研究过程为例,讲解了生物制药的研究与开发流程,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学术层次,并推动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在师资力量方面,由来自理、工、医学等不同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发挥专业优势;在实验设备方面,充分整合了现有教学资源,并将新购置的流式细胞仪、蛋白层析系统、毛细管电泳等先进仪器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考核方式上,首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锻炼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考查了实验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效果明显。

2.科研课题设计

由于选修课具有前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与灵活机动的教学形式,目前在选修课《肿瘤生物学》与《抗体工程》开设了科研课题设计。目的是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科研课题的能力,整个过程由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加以管理与实施。

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是准备阶段。主要是由学生分组自行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备课与讲授,目的是为课题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由全体本科生导师组成评议组对学生讲课情况做出现场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为选题与标书撰写。在大胆假设、科学论证的原则下,学生提出各自的课题,并与导师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定题后,分别完成资料的调研,研究方案的制定,并严格按照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为模板撰写课题计划书,最终提交研究方案。第三阶段为课题评定阶段。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点评与修改,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整个实验设计。根据理论课的授课情况和最终计划书的水准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研究计划,可作为毕业论文及学生创业计划的蓝本。

3.开放、创新性实验

主要面向三、四年级本科生。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学院实验中心与研究所的场地及设备现已全面向学生开放,并设立了专门的本科生创新实验中心。在课题立项方面,首先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 识技能,凝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大纲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创新型实验。此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这些专职教师通常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对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有深入了解,能够设计出即合乎学生实际,又能拓展思维的课题,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吸收学生积极参与。

四、主要成果

目前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共设128个学时。经过03级与04级的实践,获得了初步的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并根据教学需要自编了两版实验教材。拟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进行规范,成为学院实验教学的骨干课程与特色项目。在03级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分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管理、教学效果几方面,设置了二十项指标,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的满意率均在90 %以上。学生普遍反应;通过综合性实验,其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都有显着的提高。

在科研课题设计方面,03级本科生共完成科研课题设计22项。研究方向涵盖了基因工程抗体、RNA干扰、重组细胞因子、抑癌基因等肿瘤治疗的前沿领域,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拓展。此外,通过独立完成课题设计,还培养了学生独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使其对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有了一定认识。

在开放性实验方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生科院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教师申请并组织完成开放性实验项目3项,学生参与17人次;

接受了以上教学模式的严格训练后,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实践能力显着增强,03级本科生进入实习后,获得了实习基地的一致好评,已成为各基地研发、生产的骨干力量。以本教学模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改项目于2007年获得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发展思路与规划

本教学模式经历了两年的探索、实践与总结。在对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反馈意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模式不断加以完善,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与具体措施。

在验证性实验层次,将开设竞争性实验。目的是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减少现有教材中已显陈旧的实验内容,同时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及教师专长,增加具有本院特色、切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项目。具体方案是:各门专业课在开设必修的基本实验、经典实验,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设置一定比例的机动实验课时,由各门课程任课教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编实验讲义。首先经过试讲与预实验并由全体任课教师评审,然后向学生公布各门课程的候选实验,学生通过网络或书面申请方式选择感兴趣的实验。最终根据学生选课结果,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

在综合性实验层次,在保证现有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高质量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上下游技术认识的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拟合并《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并论证《细胞生物学》、《现代遗传学》、《细胞分子免疫学》三门课程合并为综合性实验的可行性。最终实现如下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克隆获得目的基因,在下学期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中进行基因表达产物的活性、产量的检测,发酵体系的建立、发酵工艺的优化、提取纯化工艺、药代药效学检测。从而将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基因药物、蛋白药物)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在开放、创新性实验方面,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紧密衔接。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下游技术瓶颈,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提高对下游技术的培养力度。拟以学院筹建的核酸蛋白分离纯化中心为基础,大力拓展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来自企业的师资力量与横向课题,将部分课题研究内容以开放性实验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并划拨部分横向课题经费作为开放性实验基金来源,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在吸引企业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主动的调整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将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相互融合,最终成为教育与技术创新的孵化器[3,4]。

【参考文献】

[1]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2):201.

篇12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成为志愿者行列的主力军,在倡导社会新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引导机制不健全、活动项目单一、服务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者现状,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科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者的问题

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往往跟活动的组织者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中国是一个志愿服务开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因此,不管是在志愿服务机制方面还是在宣传效果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解,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薄性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内容类型的单薄,当今大学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仍然是从传统路线出发,开展一系列的传统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内容深度的单薄,部分大学生承办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局限于校园,不能将思路往深度与广度的方向扩展。同时,许多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有时仅仅只能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更深层次的需要,长此以往便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

资金是确保一项志愿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如今,大学生开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往往是来源于所属院校的团委,由团委拨款给各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还有就是活动组织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志愿服务活动的申报,请有关部门进行资金支持;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大学生对外交流,依靠社会的一些赞助。不管是获取资金的哪种方式,我们都能发现获取资金的不确定性与有限性,同时也没有具体有关对资金的调用应如何进行控制的规定,这也必然造成了志愿服务活动资金混乱的现状。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在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这一块是较为模糊的,同时也缺乏对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意外伤亡,却没有有关的法律对其进行保障,便会出现志愿者无法可依的局面。如此局面也必然对大学生志愿义务服务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与此有关法律的滞后也同样给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可持续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对策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国家积极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系统。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宣传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积极研究如何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服务。高校应制定志愿组织管理规范,加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制度化形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对高校志愿服务提供物质、经济、法律等保障。

(二)多方面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

高校应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的多样化方法,为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应适当给以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包括交通、就餐、就医等保障,调动学生积极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积极开发与利用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资源,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对服务内容进行不断革新和补充,注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学生志愿组织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积极对学生志愿者开展基础能力的培训,保证学生志愿者参与基础服务的广泛性。同时根据需求进行类别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邀请专业人员对该类学生进行专项培训,深度挖掘该类学生的专项服务能力,有的放矢的提升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平。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比如法律知识宣传方面的项目,要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支教服务要选拔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

(四)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措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保障学生参与权益,激励学生更多的利用课余参与服务。学校可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给予精神奖励或者优先评奖评优的机会。鼓励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多加参与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就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给予必要性的保障。

(五)加强志愿服务监管与指导

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监督与指导,需从组织、人员、项目等多方面齐抓共建。组织监督方面,分e给予学校、学院、活动举办方分不同程度的监督,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切实服务到有服务需求的人群。加强服务项目监督与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估,不断改进优化服务项目,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总之,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起到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另外,也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更需要人们正确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2-01

说课是教师将自身现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再加工,设计出一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递知识的初衷。设计方案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且有限的课堂教学,理清知识,整合体系。之于教,这是提升的途径;之于学,这是反刍的过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生物学)三部分。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修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有助于整体性、概括性的理解生命体,进一步探讨疾病、亚健康和健康间异同点,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治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作用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部分,关于复制特征的总领性概括,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就知识体系而言,承接构成生命的物质、机体代谢及其调控两部分学习之后,围绕中心法则展开对生命的探索。

接触任何知识,搭建整体框架尤为重要。DNA复制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其特征是分子生物学部分的总概。首先了解一般性、基础性规律,有助于知识从共性到个性的迁移;有助于理论从浅显到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教学从灌输式到启发式的转变。

2、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标: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分子生物学)学习特点,围绕中心法则逐步展开。掌握DNA复制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时着重强调遗传的保真性。

教学的目标:通过基本特征的讲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体系。将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与之后学习的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进行联系;与之前学习的核酸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梳理知识、体系间巧妙的相关性,建立一套适宜的思维体系。

3、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医院校二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健康与疾病问题有了相关了解。鉴于本部分内容从微观分子水平阐述遗传物质的传递,掺杂较多新名词、新概念且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复制叉为主线,串联讲解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具体讲授专业情况,将本章节(第十四章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安排为1课时(40min)。教学内容设计为:新课导入(5min),主要内容教学(30min),归纳总结(5min)。整体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推进。

首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回顾、总结,将《生物化学》大致分述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已完成学习,而后接触到遗传物质传递(分子生物学)部分相对较为微观、抽象,联系中学阶段已接触到的重要概念――“中心法则”进行讲解。其次通过“中心法则”叙述的DNA、RNA、Protein引出三条主线,而本次课程讲授DNA的生物合成。最后利用“复制叉”串联第一节DNA复制基本特征。

三、说学法

课堂上主要采用课件加板书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学科特点(从实验归纳出结论)从经典实验入手,学习DNA复制的三个基本特征。同时,利用“复制叉形象的记忆,达到课后复述、应用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5min)

回顾中学阶段“中心法则”内容,构建基本学习框架,即DNA、RNA及蛋白质相关内容。本课时以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经典实验回顾、分析,梳理DNA复制基本过程,导出“复制叉”概念。

2、讲授新课(30min)

围绕“复制叉”,以课件加板书的形式呈现其图例。依次结合常用实验技术(同位素标记、示踪,密度梯度离心,放射自显影等),从经典实验中得出相关结论。教学过程以启发式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理性推导,自我总结。从原核体系入手,由简到繁,将相关结论推及真核体系。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填鸭式”,增加讲授趣味性。

3、归纳总结(5min)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复制过程的综合提炼,利用“复制叉”这一重要概念将全过程串联,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拓展涵盖相关知识,如冈崎片段、前导链、后随链等。

参考文献:

[1] 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唐炳华. 生物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