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业务应用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贯彻“SGl86”工程总体部署,落实国家电网营销信息化建设任务要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营销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另一方面,“大营销”体系的建设实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营销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链条长、管理层级多、服务资源分散、业务流程繁琐、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公司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成功上线以及“大营销”体系建设的成功实施,使营销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管理职责更加清晰,是对公司营销工作的一次改革和洗礼,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应用目标
“SGl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供用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帐务管理、用电检查管理、95598大集中、资产管理、计量点管理、计量体系管理、电能信息采集、市场管理、线损管理、能效管理、有序用电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联络、稽查及工作质量、客户档案资料管理类342项业务。在实际应用中,不但要熟悉本职工作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且要熟悉系统流程、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正常,各流程环节工作人员都能进行熟练的操作。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机构
根据“大营销”建设实施方案,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设置主任一人;专责设置分别为电能计量、供电所管理、电费电价、营业业务、稽查与优质服务、安全与市场、绩效与综合事务;设置营业班、电费班、用电检查班、稽查信息班、计量班五个班组。
根据组织机构人员及班组设置及相应职责,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人员角色、工作流程等进行严格设置,使系统与实际达到完全一致,强化了各业务环节相应人员的责任,保证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各工作流程相应环节的通畅流转。
(二)工作流程
1 业扩报装管理
新装增容与变更用电合称业务扩充,也叫“业扩报装”,简称“业扩”,是从受理客户用电申请到向客户正式供电为止的全过程。包括高压新装、高压增容、低压居民新装、低压非居民新装以及暂停、改类、计量装置故障、销户等三十余种业务类型。
“大营销”体系的建设,规范并简化了业务流程,从35千伏及以下高压客户和低压客户的业务受理到方案制定、答复供电方案、签订合同,一直到竣工验收、停送电管理、资料归档,实现了业扩报装工作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简化了用电手续,缩短了业扩报装周期,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2 计量资产管理
计量资产管理包含配送需求、装用前检定/校准、配送执行等多种业务流程。目前已实现电能计量设备从新购入库、校验、资产流转到报废归库的全过程跟踪监控管理,对每一块设备的参数、运行状况可以实时跟踪,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实际使用率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大营销”组织机构人员设置以及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权限配置,严格按照“大营销”相应的计量班长、副班长、技术员、主责等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对计量资产的入库、配送到拆回入库做到系统与实际一致,实现计量资产全过程管理。
3 抄核收管理
抄核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也是营销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自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及“大营销”实施后,抄表核算收费流程趋向规范化、流程化,要求抄表员在规定日期对电能表进行实抄,到户实抄率达100%,且要求所有操作均需走系统流程,抄表管理包括抄表段管理、抄表机管理、抄表计划管理等。
核算管理是从电费计算到电费审核最后形成应收的全过程管理,是供电企业保证电费回收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同时也是电费管理的中枢和核心。功能包括:电费计算参数管理、电量电费计算、审核管理、电费退补管理、费控管理等。
收费账务是通过开展坐收、走收、代收、代扣、卡表购电、网上缴费等多种收费业务,及时回收客户电费和业务费;遵循有借有贷、借贷相等的会计记账原则建立电费账务管理体系;同时加强欠费管理,明确催费责任人,建立欠费风险级别管理、按照统一的催费管理策略进行催费,提高电费回收率。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包括客户缴费管理、业务费缴费管理、营销账务管理、欠费管理、卡表售电管理等。
(三)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支持保障系统
1 思想重视、领导关注、措施到位
思想重视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前提个保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用电业务开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切实认识到发展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信息化工作良好开展的认识。
2 开展营销全员“大培训”
培训是广大员工熟悉、掌握系统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系统运行初期,大家对系统功能较为陌生,后期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也需要业务人员及时掌握,这些都需要认真做好培训工。
公司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除了上级安排的集中培训积极安排技术骨干人员参加之外,而且还按照组织机构的职责层层组织相关培训,保证不仅管理人员熟悉系统功能,基层班组人员也掌握操作方法,并把是否掌握系统功能、是否能够顺利操作作为职工上岗的必要条件。
公司充分利用电教室进行培训,使培训人员达到人手一机,对系统功能认识更加直观,印象更加深刻,操作演练更加真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 深化营销信息系统集成应用。
通过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95598服务平台的信息集成,实现各类95598客户诉求电话的业务受理与高效处理、反馈与回访;通过营销业务应用与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营销营业、电费、收费、计量等核心业务与服务质量的在线监控;通过营销业务应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公专变自动抄表、分台分线线损统计、用电现场异常监控等应用,为“大营销”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 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办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根据考核管理办法进行严格考核,极大地调动了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信息填写,严格按照工单要求处理,有效避免了工单超时、违反数据核查规则、电费发行错误等,同时对违反管理办法严重的处以调离原岗位或下岗培训的严厉处罚,有效保障了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三、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践特色与亮点
(一)“干多大事给多大权”,做到责权相符
根据“大营销”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配置,坚持“权限最小化”原则,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配置相应的工作流程并赋予人员工号相应的角色权限,做到了“责权相符”。“大营销”体系的建设,规范了各工作岗位及相应职责,从而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工单的处理做到了“有法可依”,各环节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避免了互相推诿塞责,或因权限过大导致工单被其他人锁定而造成工单超时,同时,出现责任追究时,责任人一目了然。
(二)培养多面手,层层把关“大营销”的实施,使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但在营销管理中,虽然各业务相对独立,但不是绝对独立,而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业务人员除了要熟悉掌握各自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学习其他一些业务知识,尤其是营业业务、计量等专责,更要是营销业务的多面手。
(三)加强沟通,提高系统应用水平
每月电费发行完毕、形成各种报表以后,客户服务中心都召开一次由主任主持,分管经理、各专责和班组长参加的针对本月的营销分析会,对在抄表、业扩、计量、核算、电费、95598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总结分析,进行沟通。大家畅所欲言,把问题摆出来,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不但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共同学习,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营销业务系统应用水平。
(四)规范基础档案管理,夯实营销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营销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存在问题,自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以来及“大营销”体系的实施,公司开展了“营销一张网,县乡一体化”的活动,规范基础档案管理,建立数据常态核查机制。明确了系统管理员为专责、各营销员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每周利用系统核查规则进行核查并修改。
(五)拓展服务模式,创新缴费方式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强大丰富的接口功能,为各种缴费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方便客户缴费,提高电费回收水平及客户满意度,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公司对电费缴费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拓展电费缴费模式,在原有坐收、走收、银行代扣的缴费方式上,先后推出自助终端缴费、手机缴费、无线缴费终端(移动pos机)缴费、网上缴费、银行代收等多种电费缴纳方式,各种缴费模式优势互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缴费方式,在家里、在村里、在小区里、在银行网点或用手机随时随地缴纳电费。
四、具体案例分析
在一次营销分析会上,电费班班长提出城区供电所工商局小区的线损有些偏低,不知道什么原因。该台区抄表例日为每月21日,并且台区与用户都安装了采集终端,数据都是通过终端远程集抄上来的,没有发现异常。为此,大家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可能是线路的损耗小了,有的说我们的管理水平提高了,有的说电能表计量不准确,还有的对集抄数据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再核对一下集抄数据。
由此,我们改进了工作方法,一是用电信息采集人员时刻关注终端在线情况,尤其是抄表例日是当天的终端,发现不在线及时处理;二是核算人员发现数据异常时及时通知抄表人员,核对集抄数据,若为集抄错误,立刻到现场抄录,保证线损等各种数据的准确性。
五、应用效果
“大营销”体系的实施,使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各功能模块在公司得到了全面展开和深化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各岗位人员配置及责任权限界定明确,对工作流程各节点的进度及服务质量晴况可进行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操作应用更加熟练。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财政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和全国财政系统同步,全面启动了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大批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开发并投入具体应用,大大地提升了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后几年,国家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升级改造和补充完善,构建高效安全的预算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一、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发展历程
2002年前后,财政部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在收入、支出、宏观调控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支出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推出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等五项重要改革。而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则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核心。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财政部门立足财政改革和管理需要,大力推进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深化应用层次,扩展应用范围。截止目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经投入应用的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20多个,其中,由信息技术公司分散开发的占90%以上。在财政内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财政工资统发系统、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财税库银联网系统、行政办公系统、财政专户管理系统、单位会计核算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财政总决算系统等;在国际互联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有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会计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述业务信息系统基本支撑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省财政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应用大平台建设不到位
2002年初,财政部启动金财工程建设,但直到2009年,财政部才在完成软件开发和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向全国财政系统推广实施带有顶层设计概念的“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建设目标主要是将此前各个分散开发的财政业务系统迁移、整合在这个平台上,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2011年前后,河南省市县三级完成了平台建设实施工作,部分财政业务系统接入平台并上线运行。但是业务系统迁入平台数量较少,系统之间的统一整合没有突破性进展,信息共享、综合查询分析和利用等平台应用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平台建设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二)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孤岛林立
从当前财政内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预算编制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之间、预算编制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非税征管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财政专户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行政办公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均割裂脱节;从外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也都是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共享数据信息。
(三)业务流程信息化处理存在盲区
由于流程和职责结合不够、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目前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管理盲区、盲点。例如,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发,不能实现对财政管理日常动态监控;监督检查手段落后,仍主要靠手工查看账簿、报表、凭证等,没有使用信息化手段查询、汇总、综合分析业务信息。又如,财政总决算系统和部门决算系统目前还是单机版,在数据录入、审核汇总、报表生成等环节均采用半人工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信息化应用与流程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不匹配,有些财政业务流程如项目预算评审工作目前大多仍在线下手工操作。
(四)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源头支撑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深入发展,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检查,都必须由切实可靠的项目库、资产库及人员基础信息库作为基础支撑。目前运行的项目库无论是形式要素还是主要内容都还不能满足预算编制的需要,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检查还没有与项目库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人员基础信息库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业务系统内分别建立,缺乏统一的采集、更新和完善规范。相比前两个基础库,资产库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数据库,预算管理源头控制措施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五)部分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应用的一些财政业务流程,在设计工作流程时,因过于强调资金安全,存在设置层层审批、拉长监管链条问题,并不科学合理。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例,预算单位发起一项普通的专项支出用款计划流程后,需要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国库支付管理部门和国库支付中心等10来个业务流程节点。而涉及政府采购事项从用款计划申请到资金支付共需要经过近30个业务流程节点。繁琐而重复的业务流程一方面有碍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模糊了预算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的边界,难以做到简政放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传承创新
在当前财政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面对新老问题叠加、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和利益藩篱,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整合、完善财政业务系统,实现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要传承和创新并重,对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要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技术标准的统一载体;对平台扩展生长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要结合财政云计算平台和财政大数据建设工程的实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省财政数据中心,对财政经济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深度分析和共享使用,实现财税政策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及时效性,建设智慧财政。
(二)完善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体系
适应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以工作流贯通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建立起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纵向贯通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联通相关单位、核心业务管理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对原分散开发的内网业务系统设计程序接口或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之间无缝对接;对分别运行在内、外网上的业务系统,要通过内外网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自动传递或定期提取;总之,要通过系统的补充开发和改造,使各业务系统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全面实现数据共享。
(三)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大力推进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即财政生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系统建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构建“预算编制一预算执行一会计核算一决算一预算编制”的财政业务管理闭环,以预算管理系统为龙头,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主体,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覆盖全部财政业务管理节点,消灭业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盲点和死角。近几年内,要积极开发、部署和推广应用国库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部门决算和财政总决算信息网络平台等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四)整合完善信息库服务预算管理
建立统一的支撑各级预算编制和中期规划的单位人员基础信息库(含单位基础信息、人员工资信息、法人基础信息、财政补贴补助人员信息等)、项目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库,并实行实时滚动管理,以上述“三库”为支撑,建立跨年度多维度的财政管理模式。“三库”集中整合和统一后,将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全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非税收入征缴、预算调整和追加、资金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产管理、账务信息、决算编制、财政监督及绩效管理等财政业务,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精准化和政府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精准化。
公安机关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机构之一,在维护社会和谐,维持国家各项事务平稳运行方面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步入近阶段,公安机关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和尖锐的问题,我们也正在寻找比较新颖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1980年前后,我们国家的公安部门在自身特色的网络基础上建设了管理信息的系统,这种新的技术符合公安机关的业务逻辑、能够满足实际上的一些需求,这种系统在提高公安治安工作的效率程度和精确程度方面价值重大,使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对于整个公安系统而言,公安治安管理部门是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综合性战斗单位,是保一方平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线堡垒。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管辖区的人口信息的中和管理,其中包括居住地的迁入和迁出,以及户籍信息管理。另一方面是对辖区内的案件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整个案件侦办流程的管理和案件信息的存档以及后续查询等内容。目前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
我们国家,迈出的自动化管理这一步相对其他的国家来说较晚,因为我国一些历史上的问题()和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原因(计算机汉子处理技术)。上世纪的80年代中,我们能够使用数据的压缩和信息的检索的技术,这种技术非常的简便快捷,查询起来也很方便,如果一个城市有一百万人口,那么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把这些人口的一些较基本的信息都保存在一个40M的微机硬盘上。
这种技术是原始的用分类卡查找人口信息的手段被取代。不过初期建立的这种系统只能够做简单的数据搜索,如果数据录入,不会有相应的系统来进行数据的更新,只能把这种系统看作是一个数据库,不能够对数据进行分享和更换。这之后,我国就开始迈入了公安信息化的新纪元,我国各个等级的公安系统都开始进行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这是公安机关形势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公安信息化的发展就此展开。
1988年,我国公安机关提出了“金盾工程”,这主要是想适应但是社会的正常需要,能够使警方的力量加强,提高作战能力,办公的效率等等。
课题该系统采用myeclipse开发服务器端,eclipse开发android客户端,数据传输方式采用json方式,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
客户机/服务器 (C/S)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中,服务器端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及系统维护和并发控制等,客户端程序主要完成用户的具体的业务,省去了中间的其他环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但是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
同时,在C/S架构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相互分离,可以对客户端进行单独的设计。使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要求。且此结构还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负载的业务流程等优点。
因此,鉴于C/S架构的优点、手机操作系统、网络速度以及当前大多数Android手机应用都采用C/S架构的考虑。治安管理案件APP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服务器端:1)警员管理;2)接警管理(对于报案数据的管理);3)警员出警管理(将报案的案件分配给警员);4)案件处理管理(有手机APP端对现场拍照、笔录录音以及处理结果录入传入到服务器)。
手机端:(1)警员登陆;(2)查看指派的待处理案件;(3)案件处理管理;(4)个人信息修改。
这样我们可以更大的节省人力,突破现有的管理系统模式,实现高效的案件处理及案件信息的存储。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大背景之下,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案件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革命和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O不断地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与此同时提高公安部门的社会公信力,树立公安部门社会形象,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65-01
一、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适用与地、市、县供电企业处理具体营销业务,包括市场管理、业扩报装,抄表计费、收费与账务、电能计量、用电检查、综合管理。
(一)业扩报装的管理。业务扩充是指供电企业受理用户的用电申请,根据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审批和办理各种手续,对用户用电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直至最后装表接电的整个过程。
(二)客户档案管理。客户档案是对电力企业中用电客户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其功能是建立并维护一套与供电业务关联的能够反映客户最新信息的档案。
(三)电费核算的管理。电力营销从业角度分析主要是围绕电费开展工作的,电缆核算系统主要解决抄表、核算、审核这三方面,尤其是核算部分是重中之重。核算部分在充分总结各地业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规划数据,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电费收费管理。电费收费管理具有应收实收自动进账,自动制作记账凭证、自动违约金计算等功能。同时,本系统还具有独立的账务查询模块等。
二、目前电力营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没有较为全面的使用范围,目前仍有部分电力企业只是在一些业务最终和工作量最大的部门完成了计算机管理技术,还有很多部门仍在使用手工来操作业务,在传递报表、业务手续和工作票时,各部门独立无序的工作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二)应用软件的功能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县级供电企业所应用的软件基础上都属于单机系统,各业务之间没有关联。
(三)用户服务理念较弱
信息化的建设让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用户的需求并没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企业营业的方式比较单一,未将已存在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很好的利用起来,让营业效率得不到提高。
(四)网络基础设备薄弱
因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未能建立一个较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即使有一定的网络布局,其传输的能力也比较有限,且让业务的处理能力与资源实时的共享受到限制。
(五)系统扩展性不高
随着电力市场和用户的日益增加扩大,企业必须让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信息化建设与调整的脚步未能同步,造成长期运行的信息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业务增长或者改变的需求,如果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或者重新开发只会让企业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造成一定的浪费。
三、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是将电力的营销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一项综合性信息系统。
(一)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主要适用于供电公司用来处理具体的营销业务,其中包括了市场管理、抄表计费、业扩报装、电能计量、收费与账务、用电检查和综合管理等。
(1)业务扩报装工作管理。业扩报装指的是供电公司接受并处理用户申请用电,按照电网实际的供电力度进行办理和审批各项手续,对用户的用电工程实行实施的检查与验收,直到最终的装表接电这样一个整体的过程。在业扩管理中主要的模块包括营业受理、定立供电方案、电力营业收费的管理、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及综合管理的模块等,包含了业扩管理过程中全方位的业务。
(二)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档案信息管理指的是电力公司对电力用户信息的管理,其主要的功能是创建与维护一整套和供电业务有关的,可以完整的反映出客户最新的信息档案,能够准确的、及时的反应用电客户供用电信息和变更信息,为电能的计量单位对客户计量装置的管理、电费部门对客户电费的抄、核、收管理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客户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客户的基本信息、配电设备信息、历史电费信息、历史收费信息、业务变更信息等。
(三)电费收费管理。电费收费管理电费及代征款的应收、实收和未收、违约金等收入,管理电费及代征款会计明细账、现金帐、银行账、总账等会计账,具有应收实收自动进账、自动制作记账凭证、自动违约金计算等功能。同时,本系统具有独立的账务查询模块,有关领导可通过计算机查询最新电费回收信息,掌握电费回收情况;业务人员可以在营业场所查询用户欠费情况,以便配合电费回收办理业务手续;用户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解答用户电费账务问题等。其他管理系统各模块提供了电力企业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
(四)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解决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光纤软件的功能
(三)加强网络基础建设后扩展性
五、供电企业供电服务前进发展方向
(一)供用电合同实现信息化管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供用电全同管理子模块”,以网络技术支持系统为管理平台,以公司为核心,各分公司为操作终端,形成网络化的合同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合同起草、审批、归档、监控、部门管理、查询等功能。对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营销现代化、实施法制化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建立供用电合同审核制度,除居民供用电合同之外的所有供用电合同,全部使用OA进行审核、审批,使合同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自动化运作。
(二)客户信息实现数据化管理
客户资料管理是营销管理的基础环节,将VIP客户信息形成数码图片,配合文字说明和用电数据,使客户信息直观、清晰、方便对客户信息的介绍、了解和查询。同时通过分析客户信息,查找客户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客户侧用电设施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用电监察,检查工作,实现客户信息数字化、微机化和科学化管理,逐步拓展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资料分析、评估。
(三)电能计量封印实行信息化管理,创新建立电能计量封印管理系统,实现铅封、封钳、使用人、电能计量装置加封位置的实时管理,实现对铅封从入库、发放、加封、拆除、废旧回库、销毁的全过程管理;系统有效强化铅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捷的电能计量铅封网络管理。
结束语
电力营销现代管理体系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基础,对电力营销的业务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传递,并向电力用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让电力企业能够真实的、准确的、及时的对市场的变数做出反应与预测,为企业的业务决策提供一个可靠、科学的依据。应引起极大的重视和落实好。
参考文献
[1] 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策略初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2).
关 键 词:支撑平台;框架;统一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普通消费品,越来越多的走进千家万户。汽车的普及也使驾校炙手可热,传统的驾校管理方式在学员的激增下,人力不足、场地有限等问题不断暴露,如何能合理的分配学员,调动驾校资源变得迫在眉睫。驾校业务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管理系统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项目面向驾校和公众对象,为驾校和公众即时提供考试信息,并提供网站、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的考试申请服务。同时提供统一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方便驾校和车管处使用,提高驾校的申报速度和车管处将申请信息录入车管业务系统。
一、技术框架方案
1.技术路线
本项目基于J2EE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支持跨平台运行的体系架构,系统兼容各种主流操作系统与应用平台。遵循国际上成熟的、通用的标准、规范和协议,如LDAP、TCP/IP、XML、SOAP协议等。支持国际主流标准WSRP、JAAS、JNDI、Portlet(JSR168)、JCA等。
2.总体应用框架
总体应用框架包括资源层、支撑层、应用层和接入层,安全保障体系、服务组件体系贯穿整个系统,如图1所示。
资源层
资源层用于存储车管处各类基础信息,是车管处在行使日常管理和服务职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基础业务数据[1],包括:人员信息库、驾校信息库、考场基本信息库、考试信息库、考试时间安排信息库、考试申请历史信息库。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是指车管处公共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单点登录与审计监控。通过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用户只登录一次便可访问所有系统。统一授权则可简化管理员的授权管理工作。审计监控可有效防止不友好操作等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应用层
应用层以关注业务建设为主,主要应用有:驾校信息配置管理系统、考场信息管理系统、考试信息出卷系统、考试申请系统、统一数据导入导出平台、信息系统。
接入层
接入层通过支持相应地标准规范,与条件成熟的外部系统如短信平台、网络电话实现有效挂接。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可信的基础安全设施、物理安全、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策略等。
3.技术框架设计
项目总体技术框架图如图2所示。
4.逻辑框架设计
平台的逻辑框架以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自外而内分为信息门户、典型业务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数据中心等几部分。
信息门户
信息门户是以用户为中心,统一展现信息的入口。
典型业务应用
典型业务应用包括驾校信息管理系统、考场信息管理系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考试申请系统、信息平台、外网公众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资源目录管理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源信息、统一认证、统一权限配置、审计监控平台。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包括人员信息库、驾校信息库、考场基本信息库、考试信息库、考试时间安排信息库、考试申请历史信息库。
5.资源整合模型
资源整合以用户身份整合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身份验证平台,基于统一的目录服务系统和多种身份验证手段,集中统一管理用户,实现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单点登录。 [ ]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 On)已经成为门户安全服务中一个必需的特性支持,并作为一种标准门户服务提供给用户。每一个Web应用都有自己的用户管理认证机制,将身份管理系统部署为平台服务方式,允许用户在不同的Web 应用中导航,而不用反复登录不同系统。
统一用户和统一权限管理
统一用户管理主要完成用户的统一标识,统一权限管理为统一用户管理与应用模块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从而实现用户在所集成的多个应用子系统之间任意切换。
统一用户管理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管理、用户包含的角色管理、用户包含的权限管理、用户组织机构管理、用户岗位管理;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岗位基本信息管理、岗位包含的权限管理、岗位认证管理、拥有岗位的用户管理;应用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权限组管理、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应用系统角色管理等。
二、建设内容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管理系统。
1.统一应用支撑平台
统一资源管理
资源是指各应用系统都要用到的共性信息,如:用户、组织机构、角色等。
采用公共资源管理平台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资源的属性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扩展。
用户管理
在目录服务中将用户身份以对象的形式存放在统一身份库中,用户对象可以存放在组织机构对象下[2]。用户对象拥有相应的属性信息,如:登录名、用户全名、身份标识等。
组织机构管理
在目录服务中建立指定的容器对象,称为组织单元。将组织机构以对象的形式存放在该容器中,各级子组织机构可作为对象以树的方式存放在相应的容器对象下。组织单元对象拥有相应的属性信息,如,组织机构名称、组织机构主管、组织机构首页链接等。
访问角色管理 访问角色管理为简化分级授权管理的维护操作,在统一身份库中建立相应的角色,来配置各级用户对不同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将角色以对象的形式存放在组织机构中,角色对象拥有相应的属性信息,如:名称、角色编码、成员、描述等。
身份同步
实现身份与角色的实时、策略同步。各应用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平台提供的接口(增量、全量),实时或者定期同步信息。接口包括java API以及WebService。
可同步的资源包括所有资源:组织机构、用户、用户组、角色。
统一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服务是用户访问应用系统的入口,通过统一各业务系统的身份,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用户在登录所有应用系统时能够使用唯一的用户名/口令。
根据业务需要可提供多种不同安全级别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普通用户名/密码认证,也可支持数字证书认证,从而满足多应用环境下的综合认证需求。
单点登录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全面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内涵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依托于网络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手段,将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将财务任务向业务事项转变。文章通过财务数据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公司领导及项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来对公司运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及时地更改不合时宜的工作安排,保证工程建设的运行模式符合公司设定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中,项目人员可以对项目财务业务进行全局掌握,对财务错漏现象一目了然,及时纠正财务计算上的错误,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企业在实行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中,将业务流程和财务会计流程工作的结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反映公司经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成果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会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使得我国企业对内部更加了解,其对内部管理也更加清晰明了,这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传统会计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并未更多地参与管理工作。受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项目管理和业务项目的管理容易脱节,业务事项与财务数据不能够实现有机地结合,增加业务与财务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第二,软件应用不协调的影响。目前多数企业的运行软件中业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软件无接口,无法实现项目数据对接,一次业务重复录入多个系统。如何将分离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统一化平台,管理效率相应降低,数据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处理。第三,信息孤岛的影响。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数据多数局限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其业务事项所产生的财务数据没有掌握,没有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利于从中找出各自的不足加以改善。信息的共享,两个部门业务和财务流程细节没有进行及时的对接,导致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共享较差,形成信息孤岛,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对业务事项进行预警甚至决策,无法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要重视信息孤岛现象,避免因为信息孤岛而制约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
二、项目管理中业务与财务的运行模式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运行模式
传统项目管理运行中,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多数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未涉及业务本身。因此对项目成本管理、应收应付款、现金流把控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制约。而针对业务事项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领导及业务人员则依据既往经验进行决策,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项目运营模式早已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业务和财务联系在一起,为企业项目的决策提供帮助。
(二)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而言,传统的财务痛点在于:财务端表现为管理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出财务指标存在问题,但是不知道业务发生了什么,是哪些业务事项影响了财务指标;业务端表现为业务人员通过经验进行事项决策,无法预计业务行为会带来哪些财务问题,甚至并不理解为什么其结果会不符合公司的考核指标。所以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等的状态。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后项目管理的新运行模式
业财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如何从财务角度发现业务问题,从业务角度反映出财务问题。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打通,使财务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数据发现问题之后,业务人员及时修正决策;业务人员的决策依据以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业务与财务工作同时进行优化、调整和改进,降低原有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梳理基本业务流程,将不同的业务事件进行流程设定,将业务事件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地表达出来。明确业务事件产生财务数据的核算逻辑,使业务事件清晰地反映到财务数据中。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角色设计
改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融合。业务人员录入业务信息,使信息出发事件驱动,形成财务数据。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利用实时信息反映控制经济业务。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不仅需要IT环境,而且需要建立一个支持一体化的项目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建立“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形成财务倒逼机制,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监管,已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提升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业务财务一体化下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下,业务信息及时反馈至系统,同时实时、高效地驱动生成会计信息。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更新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数据使得企业在决策和控制中能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对经济环境做出及时反应、动态监管、科学决策、规避风险。
四、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
(一)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无论是各行各业,要想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利益最大化,就要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把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在其中,积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谋取最大化的项目利润。第一,做好成本控制首先就要做好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要求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事项及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费用成本业务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预算工作。在考虑企业整体方向的前提下,规划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可以依据同类型同规模项目的数据,结合公司目前整体利润及现金流等影响因素,规范好计算过程,结合一定的信息计算和核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第二,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管控项目成本需要工作人员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保证各个流程的规范性。在项目管理成本的各个流程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避免不合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发生,节约一部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对成本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做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准则。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管理和财务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无效损失,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工程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工程管理中涉及的设备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来进行账目的核对,使项目人员实时知晓项目的成本及盈利情况,大大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此外,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人员可以了解到项目进度,当项目回款进度晚于项目施工进度;或者付款进度快于项目收款进度时,财务人员可以对项目发出预警,进而及时纠正项目上的决策偏差,敦促项目及时清收清欠,保证项目现金流持续为正。
(三)在管理体系方面的应用
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探索项目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项目信息化共享。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统一的设计过程管控系统和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实现“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提升公司设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将项目前期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执行过程管理、采购过程管理、成本分析管理,风险定义管理、质量考核管理以及结算审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的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公司项目的全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全面地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反映出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水平,为企业的经营性决策提供依据,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业务融合方面的应用
项目签订、项目运营到项目结算,均由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设计、投标报价、详细设计、建设中的采买和施工、竣工后的结算审计,虽然每一项工作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一项工作又都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多数业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往往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片段,对前因后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角度,有时难免忽略前后工序的实际操作需求。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项目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信息共享性差,可执行性较差。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推动,使得业务人员及财务人员加大投入彼此业务交流机会,以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以及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得财务人员及时更新公司业务领域,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使得业务人员了解财务数据,明晰财务考核指标的影响因素。业务与财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将不同专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项目的运营过程更加顺畅。
五、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效果
(1)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企业决策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为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多角度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及手段。伴随着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项目管理中越发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对企业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性。业务财务一体化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管理者更好的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实现管理的一体化。(2)业务财务一体化使流程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逐步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化,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当今社会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3)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实现了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改变了过去“信息孤岛”状况。信息孤岛是企业发展状况中最害怕出现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业务财务一体化加强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联系,使得财务数据与业务事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效能,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4)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目标统一,业务与财务管理流程有机衔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效率与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流转速度,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企业要努力探索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应用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成本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业务融合,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此外,工程建设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要积极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的困境,积极正视困境,努力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跟随时展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业务一体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过程和方式,业务能力逐渐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也不断增强,业务处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快速迈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平.业务财务一体化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1(8):99-100.
[2]陈禄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索[J].财经界,2021(14):105-106.
[3]丁菁珺.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多维核算探究[J].商讯,2020(34):35-36.
二、流通借阅
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不仅是图书资源的借、还,包括与读者直接面对面接触,读者会向馆员进行咨询,由此馆员还应担任导航员。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业务应用中,流通部门所提供的作用和服务更加直接有效。这样能随时应答读者提出的咨询,将显性知识通过隐形知识有逻辑地介绍给读者,让读者获得满意的服务。
三、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是运用知识管理可以将隐性知识和现有的显性知识有机结合提供给读者。其内容包括:馆际互借、定题服务和文献传递等。在参考咨询服务中知识管理的应用包括:隐形知识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显性知识相关资源的组织与加工。这些内容恰好符合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中的各项内容。在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中引入知识管理将大力提高咨询服务工作的效率,建立知识交流环境,促进馆员之间的合作,由此可以为图书馆电子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的健全提供全新的理念与思路,可以及时且有效地解决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四、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图书馆而言,其员工是实现新环境下新思想、新服务、新管理的主体,承载者图书馆结构和发展的驱动力,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最终目标是应用逐步提高的知识创新,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核心价值——知识的平等共享与自由获取,还要尊重读者的个人隐私、建立健全和谐文化环境等,图书馆馆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此目标的载体。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业务中应用所起到的作用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为此,图书馆应加大人力资源管理。
五、读者管理与服务
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读者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条件。读者来自全社会的不同阶层,各自对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的应用中,使读者能自行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借鉴部分读者所提出的图书馆建设意见,以可变的服务形式充分调动和运用一些知识工作者的相关智慧与才能,对特定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由此充分运用读者提供的相关数据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4-0741-02
The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Layer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Securities Business
LU Hai-hua
(Information & Security Colleg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urities business application layer, and cleared the necessity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paper has firstly determined the target of the securities business application layer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Then the paper has secondly designed the platform, and further studied the database signature verfication of platform.
Key words: securities business; application layer security; management platform
证券业务应用交易所是国家设立的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场所的机构,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提供证券业务应用交易的场所和设施。网络证券业务的应用层系统在给证券公司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给大众带来更优质快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的开放性体架结构,决定了其在安全控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先天缺陷,易受攻击和非授权访问。
总之,随着证券业务应用层处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新证券业务应用不断上线,网络已成为证券公司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保障证券业务应用层信息化顺利运行的纽带和基石。而安全性也必然成为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目标
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如下五个安全性目标:
1)机密性:证券业务信息只能被需要的人、授权的人看到,在传输过程中无法被截获。
2)有效性:证券业务应用层系统中的信息是安全的、有效的。
3)完整性:证券业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丢失和乱序,信息不会被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
4)审查能力:根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可以对数据审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类。
5)可靠性/不可抵赖性/标识:发出的证券信息具有可靠的标识,发信人不能抵赖。
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证券业务应用层内部的多个模块(用户登录、权限管理、加密、数字签名)相互作用。其中用户登录、权限管理主要是实现对证券业务应用层系统的访问控制,加密主要实现数据的加密存储。当然,证券业务应用层的安全还需要其它各层基础安全设施的协作。
2 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
2.1 用户登录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作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某种程度上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身份认证技术普遍受到关注。认证技术提供了关于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身份的保证,这意味着当某人声称具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如某个特定的用户名称)时,认证技术将提供某种方法来证实这一声明是正确的。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用户登录功能设计的具体方法是:
在证券用户请求登录页面时,服务器端生成一随机数,服务器端保存这一随机数,并将这一随机数与登录页面一同发送给用户;用户在登录时既要提供用户ID和密码,而且需提供这一随机数。服务器端验证用户登录信息时,首先验证证券用户提交的随机数是否正确,在认证码正确的情况下再做下一步的用户及密码的验证,并同时清除掉服务器端分配给用户的随机数。为了加大破解难度,通常将这一随机数附着在一幅图片上发送到证券客户端。另外,虽然增加认证码的方法能防止入侵者的字典攻击,但是入侵者高密度的登录验证,还是会对网络传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登录模块中检查同一IP登录情况是否异常,如在很短的时间里,登录次数明显不正常时,将把这一IP记录加入到受限IP库中。验证证券用户登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2 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
为了实现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中资源的访问控制,用户在通过了身份验证,进入系统后,只能访问系统授予的权限内的证券业务资源。证券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的概念所不同之处在于:
1)证券业务系统里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的对象主要是证券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例如数据、功能等,而不是网络、主机、文件目录和数据库;
2)证券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权限信息通常存储在应用系统指定的位置(例如数据库中),通过专门开发的界面进行维护;
3)由于证券业务的复杂性,权限的控制级别更细些,通常需要到记录和记录的字段一级,因此现有手段(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无法提供相应的访问控制机制。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权限管理具体包括证券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功能模块(资源)管理、权限分配。如图2所示。
1)证券用户管理
证券用户是指能对证券业务资源进行访问的一个主体。证券用户是系统的使用者。证券用户通过角色拥有对应系统中对象的权限。证券用户管理主要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用户等功能。
2)证券角色管理
证券角色是在证券业务应用中形成的,在部门中具有特定职责、权利的一类人员的总称。在信息系统中,证券角色是能够控制一定资源的用户集合。证券角色管理包括角色的添加、删除,角色属性的修改角色的指派,角色权限的指派。
3)资源管理
资源是证券业务中用户和角色访问、操作、控制的抽象客体。本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提供对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表、记录和字段的授权访问,将所有模块和对应的数据库表、记录和字段按照需求规则划分类别和层次,按树结构进行存储,再由权限管理模块将各模块权限分配给角色。应用的对象首先需要注册,才能成为证券业务资源,才能进一步定义权限、并指派给用户和角色。
4)权限分配
权限,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和角色对证券业务资源所具有的操作类型。权限是和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密切相关的,是系统资源“与生俱来”的。
3 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数据库签名验证
本文研究的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数据库签名验证主要通过CryptSignMessage()函数实现签名,通过CryptHashMessage()函数生成文件哈希。本系统采用MD5算法生成散列值,一共是128位。此签名验证模块会在签名信息上附带相应的公钥信息,这样对签名验证时就非常方便了。而且对于签名者的证书获取也变得更加容易。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此数字签名程序中用到的函数如下描述:
BOOL WINAPI CryptSignMessage(
PCRYPT_SIGN_MESSAGE_PARA pSignPara ,
BOOL fDetachedSignature ,
DWORD cToBeSigned ,
const BYTE *rgpbToBeSigned[ ] ,
DWORD rgcbToBeSigned[ ] ,
BYTE *pbSignedBlob ,
DWORD *pcbSignedBlob
) ;
其中,数字签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的结构由变量pSignPara加以定义,包括一些算法(比如散列、加密等)、数字签名证书个数及数组、签名编码信息类型等等。在数字签名过程中,可以将信息与哈希值共同保存在同一空间,这个状态是参数fDetachedSignature加以表示,初始状态为假。而数字签名数组的指针及数值分别由参数*rgpbToBeSigned[]以及cToBeSigned加以表示。进行数字签名后的数据大小及指针又分别由参数*pcbSignedBlob以及*pbSignedBlob加以表示。
接受端接到了加密数据后,将对会话密钥及文件分别进行解密。首先,通过获取信息头部文件中的签名简要,利用公钥获得哈希值。可以通过CryptHashMessage()函数直接从头部文件中获取加密文件的哈希值。其次,比较两者的哈希是否一致(也就是签名的哈希和从头部文件中获取的哈布)。如果两者是一致的话,表明加密文件是完整的,在传输时没有出现被破坏的现象。反之,则表示文件传输有误。本文研究的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数字签名认证就是通过这样的密钥及哈希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
数字签名对应都有一个签名认证证书,证书就保存在证书库中的。如何对签名者的证书进行有效验证呢?本文是通过证书验证模块加以实现的。主要是验证证书是否是服务器端所承认的机构颁发的、证书是否是有效的等等。本文主要借助于CertVerifySubjectCertificateContext()函数实现对证书的验证。证书验证的函数说明如下描述:
BOOL WINAPI CryptVerifyMessageSignature (
PCRYPT_VERIFY_MESSAGE_PARA pVerifyPara ,
DWORD dwSignerIndex ,
const BYTE *pbSignedBlob ,
DWORD cbSignedBlob ,
BYTE *pbDecoded ,
DWORD *pcbDecoded ,
PCCERT_CONTEXT *ppSignerCert
) ;
证书验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参量通过pVerifyPara加以设定,主要包括证书所在的证书库信息、证书服务的供应方以及证书编码信息等。当有若干个签名者进行签名时,必须进行索引设置,这是由参数dwSignerIndex加以设定的。证书的签名信息参数由*pbSignedBlob和cbSignedBlob加以验证。而每个证书都有一个句柄相对应,这主要由变量*ppSignerCert加以表示。
4 总结
总之,本文的研究能有效保障证券业务交易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活动,同时为探索证券业务应用层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出有益的一步,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田青.证券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层安全体系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9(5).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33-01
财务管理中应用收付款双方的新兴技术平台,把现金业务逐步替代,使得现金的不便之处得以克服,使得转帐业务及电子化的优势全面体现在业务办理中。具体的应用所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有效的降低了现金使用量,纯现金的使用在当前已经是非常的不便,诸如提取时的不安全因素,使用中找零的不便因素,流通中的真假币辨识因素,以及不卫生因素,容易损毁因素等。应用网络平台,充分结合企业及个人网银及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实现电子化收付款,从而使得现金的使用逐步减少甚至退出使用。实例列举:某企业老板率先使用个人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同时积极推广本企业财务使用企业版网银收付款,结合给职工办理的工资卡,基本实现了零现金业务的实现。这家单位通过推广零现金业务,使得资金高效利用,使得收付款更便捷。
其次是办理收付款业务更高效,零现金业务的使用有效的结合了网络平台,实现了电子化收付款,实现了电子化对账,缩短了业务办结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资金周转,充分体现了资金的时间效益,以往一周时间才能办理的付款业务现在两个工作日就能保证到帐,电子化收付款24小时均可办理,并且利用双重审批功能既能克服付款风险又能减少收付款的误差。在实际的运行中大家普遍觉得方便了许多,大大减少了现金使用中的安全风险,也提高了使用效率,电子化收付款24小时服务更加方便。
第三是减少账目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现金的清点,计算通常需要人工利用计算器进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特别是遇到有零有整的情况下现金的使用直接影响收付款的速度。采用零现金业务,不用清点现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全避免了收假币的风险,同时在应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记录及核对,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即使出错也有据可查。
第四零现金业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体现了资金的时间效益,减少了现金使用的周期。同时便于查账对账业务的高效透明化开展,电子化对账业务的开展可以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便捷的查找差错,会计事项的连续性,及时陛原则下,网银付款平台可以提高查账对账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企业网银查对帐也务是90天的明细摘要的保存有效期,只要相关人员及时对账,打印摘要,90天的时间完全可以保证查账对账业务的顺利开展。网银对发放不成功的业务会及时退回,应用加密措施也会更加安全便捷。
第五当然对内控工作也有积极的作用,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如果内控体系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财务运行不规范,资产管理散乱,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未建立或未实行财务“一支笔”审批。现金支付过多,现金流过大,管理漏洞较多,会加大企业单位的管理风险。零现金业务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平台使得每一笔业务都有痕迹,使每一笔业务都可查。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确保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查到。这样就确保了办理业务的透明度,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准确度。
第六零现金业务也是企事业单位,银行业等探索的改革路子。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零现金业务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金作为企事业单位重要的资产,如同企业的血液,只有持续保持适量并正常的运转,才能保障企业的日常经营,并推动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企业网银的出现让零现金业务高效的在企事业单位推广。各种现金支付业务可以便捷的通过企业网银支付给对方,同时各种流人的现金业务也可以通过移动pose刷卡机流入企业。对于银行业来说他们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也是帮助企业实现对现金流入,留存和流出等现金周转过程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技术和手段的总和。
摘 要:本文构建了我国信托业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具体模式,同时引入了“波士顿矩阵”,以便信托公司找到自身业务的独特优势来开展业务,并可以通过寻求第三方合作以弥补自身业务不足.
关键词 :信托;财富管理;波士顿矩阵
中图分类号:F83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24-03
从国外发达国家信托业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来看,我国信托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和物权法的日趋完善,目前中国信托业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已经具备了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保值、增值需求强烈;二是社会财富分散所有且财富积累度较高.其次,在财产传承和转移中信托自身所具备的隔离保护功能将得以充分发挥.再次,综合金融和混业趋势的显现为信托在金融体系中的发展带来了功能上的延伸.由此可见,以上因素将会引致信托财富管理业务的自然增长.
1 信托财富管理模式图的构造
本文所述的信托业“财富管理业务模式”是指:信托业通过高端定位客户群,为高端客户提供专业而丰富的信托服务,以达到为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中,信托公司不但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及战略定位,开发具有公司品牌特色的信托产品,还要配合其他类型的信托产品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池.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信托公司实施“财富管理业务模式”,通过多元化的信托金融产品组合及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完全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客户群.同时,信托业有必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从而掌握客户的财富程度、投资偏好、风险偏好等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对客户进行分类及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信托产品,从而提高命中率.当信托业的高端客户群与多元化的信托产品组合进入了良性的循环状态时,信托“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信托业拥有的高端客户及储备的项目达到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信托公司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的投资中去,从而使信托业的业务转变原有的“项目融资”型角色,彻底回归本源,即回归到“受人之托,代人理则”的财富管理职能中去,这才是信托业的真正意义所在.
2 信托财富管理模式下的业务组合
2.1 波士顿矩阵分析
从以上“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的支撑要素除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外,另一方面就是优质的信托项目池.在引入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后,信托公司首先要搞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开展哪类业务是自身擅长的,开展哪类业务是竞争力相对薄弱的,擅长的业务该如何发展,不擅长的业务是寻求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还是适当放弃,对此,本文通过引入波士顿矩阵来帮助信托公司分析正在开展和可能开展的业务中,哪些该优先发展,哪些是兼顾业务,哪些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哪些业务该放弃.
根据波士顿矩阵,可以将信托公司的具体业务分为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幼童业务以及瘦狗业务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2.1.1 明星业务
明星业务指市场发展前景好,相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率高的业务,通常是由幼童业务继续投资发展起来的,可以将其视为高速成长市场中的领导者.
本文所说的“明星业务”具体到信托业务中主要指产业投资型基金,这主要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相对落后,产业升级与结构高度化首先面临存量调查问题,再加之资本市场的发展距成熟尚有一段路程,这就使得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不得不肩负起更大的使命.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其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基础产业等;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可借鉴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业投资基金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高风险实现高收益,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高度化;三是发育成熟的上市企业.对于难以接受高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可避开高科技投资风险,选择已经发育成熟的准上市企业进行投资,以推动企业上市来实现基金的退出和基金资产的流动.
现仅以类房地产投资基金为例,说明产业投资基金型信托业务的优势.因为根据目前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情况,马上发起产业投资型基金信托还不够成熟,比如若要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目前除受政策限制外,现有物业规模、集约化管理水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可以创新“类房地产基金设计”.如下图所示:
类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设计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投资组合理念;二是物业租赁收入理念①.投资组合理念,是指资金投资于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物业,或者房地产开发与现有物业组合,或者两种以上的房地产开发的结合等形式.这种组合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降低投资的风险.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经验看,首选的资产应该是具有稳定租金收入来源的商业物业和写字楼等.物业租赁收入理念,主要指以物业租赁收入作为信托收益的主要来源.美国上市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75%的收入来源于房地产类资产,主要以获得租金、增值为来源,而不仅仅是靠买卖房产获利.
因此,虽然我国目前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还不十分成熟,但可以通过设计可行的类投资基金信托来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理念.从目前国外信托业务的发展形势看,产业投资基金信托业务在中国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1.2 现金牛业务
现金牛业务指未来发展前景不佳,但目前占据相对市场份额较高的业务,这类业务是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现金牛业务在一段时期内能够确保信托公司拥有可观的收入,但随着政策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现金牛业务会逐渐沦为瘦狗业务,进而被市场淘汰.信托公司若不及时调整业务战略,就会在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失去生存的空间.
具体到信托业务中,“现金牛业务”主要指目前我国信托业的房地产类信托、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类信托以及基础设施类信托.这些信托业务是我国信托业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信托项目自身的缺陷,即以满足项目开发融资为需要;信托计划期限短,通常以1-2年为主,由此造成信托的收益期间短;一个信托计划对应一个单一项目,项目风险很难规避.此外,纯粹的房地产和能源类信托项目,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大,这就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及能源业的利润空间,从而此类信托项目亦会受到影响,信托业就不会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从长远看,信托业如不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战略,这类信托“融资型”项目要逐步转为“瘦狗业务”,取而代之的是产业投资基金型信托.
2.1.3 幼童业务
幼童业务指市场发展前景好,但其相对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的业务.通常是信托公司的新业务.公司应大力发展幼童业务,增加投入,积极扩大规模,以便迅速占有发展市场份额.
“幼童业务”具体到信托业务中,主要是以高端客户为核心,本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理念,全方位负责客户的财产管理、个人信托及遗嘱信托等业务.这项针对高端客户的信托本源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普遍.以美国为例,从其信托业的发展历程看,这种面向高端客户的信托本源业务是在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中,其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为了寻求新的生存蓝海的背景下,创新出来的.我国现阶段信托业的发展面临同样的挑战.在客户资源、零售网点、投行团队等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均不占优势的境况下,信托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凭借其可投资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市场的灵活性,提高其为高端客户服务的能力,即促使信托业走向客户专业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其设计相应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甚至可以对高净值客户提供金融以外的服务,比如烹调研修、健康咨询等,以增加客户粘稠度,最终使这些客户成为信托业的稳定资源.
虽然目前的情况是,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信托本源业务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甚至对于一些信托公司而言还尚未发展这项业务,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国外发达国家信托业务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我国信托业务未来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所带来的收益也将是信托业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信托业要大力开拓这片市场和业务,以期尽快占有市场空间,最终转变成为“明星业务”,在金融机构中形成不可动摇的核心竞争力.
2.1.4 瘦狗业务
瘦狗业务指市场发展前景低,占有相对市场份额较低的业务.通常情况下,这类业务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对于这类业务,信托公司应该果断舍弃,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所说的“瘦狗业务”主要是指信托业没有主动参与开发或进行产品设计、交易结构安排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不直接参与信托资产管理,仅将外部资产以信托合同的形式投放出去的业务,即信托业仅获有微薄回报率的业务,也可将其称之为“通道型”或被动管理型信托业务.这种“通道型”信托业务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托公司与其大股东或关联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另一种是信托公司与银行通过银信合作业务迅速扩大资产规模.由此可见,这类业务产品线单一、没有原创要素、无核心竞争力且信托报酬率低,只有“以量取胜”,才能勉强维持信托业收支平衡.显然,此类粗放型业务在信托业的未来发展道路上是很难持续的.信托业应该大胆地将该类“瘦狗业务”逐步丢弃掉.
3 产品和服务有效组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财富管理业务最终将体现在对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有效组合上.信托机构在整合产品池中的投资组合时,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力量.尽管信托业具有在资本、实业及货币市场全面投资的优势,但实际上,信托业在资本和货币市场的信托产品开发上与证券业、基金业相比还处于弱势.信托机构只有借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等机构,再结合自身优势,才能在财富管理的业务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以上与基金、证券及保险业等的合作,可以看成是信托业开拓财富管理业务上的上游合作伙伴.银行及第三方理财机构可以看做是信托业开拓财富管理业务上的下游合作伙伴.这里所指的银信合作并不是从前的以信托为平台的“通道型”业务,而是信托机构通过主动设计、管理信托产品的方式,借助银行的丰富客户资源以及广泛的销售渠道,进而实现信托财富管理收益的最大化.
注 释:
①百瑞信托博士后可研工作站.信托研究与年报分析200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45-253.
参考文献:
〔1〕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M].北京:中国信托业发展与产品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赵钰.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
〔3〕赵晔.我国财富管理发展前景及市场策略分析[J].北方经济,2010(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传统生产管理中,我们常抱怨客户改变其订单(时间/数量/规格/取消);供货商不可靠;瓶颈会移动;工艺不稳定;机器会停机;质量不良;数据无法及时取得或不正确;部门间沟通有问题等等。问题产生归结于一些错误的传统管理理念:资源闲置是最大的浪费;效率是绩效与获利能力的最佳引导;生产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减少换线次数(或缩短换线时间或大批量生产)就可以降低成本;生产批量应该等于搬运批量;每个人都需要是跟催员;生产流量主要是取决于设备的布置;接受正常交期时间内的订单就可提高获利能力等等。以上传统的管理思维严重制约交期的可靠与快速响应,没有从系统的瓶颈去考虑整个系统的有效产出。
一、瓶颈管理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法
(一)平衡流量
在产线设计时,我们要以平衡流量来设计,而不是平衡产能。高德拉特在他的文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文中,提出一个核心论点,亨利富特的装配线流程和大野面耐一的丰田生产系统都源于对物流的重视,改善生产的流动性(等同于前置时间)是任何生产运营的首要目标。在任何流程中,如果流程障碍导致了物料的堆积(交通堵塞),是极其糟糕的。
在生产管理中,流量的意思是指在制品(可以转换成有效产出的在制品)在生产营运系统流动的速度,在制品越少流动速度就越快,当在制品没有流动,就会累积,累积在制品就会占据空间与资金,且容易做错优先级,流动速度就会慢下来,即前置时间就会拉长,交期受伤害。
(二)瓶颈管理
聚焦五步骤:分别是确认系统约束;决定如何充分利用系统约束;所有其它事务能力配合上述决定;提升系统约束。如果系统约束在前述步骤中被打破,回到步骤一。聚焦五步骤在生产方面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瓶颈管理与产能提升方面。
二、瓶颈管理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法的利用
(一)减少转移批量,加速流动
1.进行工序转移批量限值的设定
在进行批量限值设定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确保各个工序批量转移要在流动性的条件下做到最小化。在实际应用中,最小转移的批量就是一个流,如果不能满足一个流的需要,那么就按照瓶颈的工序进行经济加工批量并使其得到完善。在业务实践中,如果产品的封边成为了一个瓶颈,那么就可以将封边机能同时加工的数量设定为一个批量;如果是压榨环节成为了瓶颈,则就可以将压榨的数量作为一个批量。在业务流程再造中要明确一点就是瓶颈的加工批量和转移批量并不存在对等关系,因为转移批量可以最小化,设置可以单件化,但是瓶颈的加工批量不可以。
2.利用科学方法确保产品按转移批量流动,通过减少转移批量改善生产
工序转移的批量限值已设定,必须要确保生产线按此批量在流动。在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中,为了确保各个工序不超出设定的转移批量限值,往往需要利用工装容量限值和工位区域限值来进行约束。而所谓的工位区域,主要是依据制品流动节拍的物料需求量来划定。之所以要进行工位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了保证瓶颈工序更加直观的现象
(二)挖尽、迁就瓶颈,确保瓶颈有效产出
1.挖尽、迁就瓶颈的措施利用
业务流程再造首先要充分利用瓶颈产能,挖尽、迁就瓶颈。在挖尽、迁就瓶颈的措施方面,主要有五项:第一项是在换班或者是其他的休息时间,保证机器运转的不停歇,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第二项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对瓶颈员工的非技术工作进行剥离。第三项是激励措施,如在瓶颈工序中,进行超产奖励的设定。第四项就是在瓶颈管理中,导入IE与精益的方法,减少瓶颈工序的准备和加工时间。最后一项就是要在瓶颈前设全检工序及提升通过瓶颈的半成品合格率,对已过瓶颈的部件要特别注意保护。
2.确保瓶颈前在制品量,保障瓶颈有效产出
为了瓶颈不挨饿,必须确保瓶颈前有一定量的在制品。防止生产异常波动造成瓶颈工序停工等料,则要确保非瓶颈工序有能力迁就配合瓶颈工序,非瓶颈工序产能要高出瓶颈工序。所以在产线的产能设计时,非瓶颈产能要高于瓶颈产能,当然也可以通过工序协产、外包和IE三方面来实现保障非瓶颈产能高于瓶颈产能。
(三)建议
在目前的瓶颈管理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无效的流动性要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生的无效等候现象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是材料质量的稳定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在目前的管理过程中,材料质量的不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加工停止和生产计划的打乱。最后就是要进行控管投料偏差的控制。由于数据不准确造成控管投料偏差会造成在制品数量的波动,严重影响生产流动性。总而言之,在进行瓶颈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解决,通过细节强化来实现管理的有效提升。最后是进行全员“聚焦”,通过宣贯项目及激励措施达到全员“聚焦”。
三、结束语
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就必须进行自我完善,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的整体实力才会增强。在管理中,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要着重打造业务水平,所以利用瓶颈管理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对于企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医药经营,管理,应用
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概述
有关业务流程再造较为全面的阐述来自于美国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迈克尔•哈默和实施工程再造权威詹姆斯•钱皮,其主张所谓业务流程再造,就是指为了取得可以用质量、成本、服务以及速度指标进行考量的较为明显的成绩,所进行的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对企业流程进行思考和再设计的活动;此外,乔•佩帕德主张,业务流程再造实际上是指通过对企业组织流程的重新设计而达到企业组织得以改善的目的。从本质上讲,对于部分企业而言,通过对原有工作方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可以在某个或是几个领域中获得较为明显的成绩,然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发生改变的并非其所从事的具体业务,而是原本较为僵化的业务流程,换句话说,就是将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在有意或是无意中加以应用。
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内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第一,企业再造就是在根本上重新对一直以来被企业所信奉的劳动分工、金字塔式等级制度等企业流程加以思索;第二,企业再造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彻底性,这就意味着实施企业再造并非只是单纯的对现有状况及不足的改正,而是从源头将不符合现实需要的企业业务流程予以改造;第三,实施企业业务再造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为获取明显成绩,而不会满足于小进步;第四,实施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流程,要围绕流程这一中心点,以便最大限度的凝聚企业精力,获得预期效果。
2 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用分析
笔者在此以较早实施GMP质量管理体系的A大型制药企业为例加以阐述。A制药企业的片剂、胶囊制剂车间、大输液以及粉剂等车间经于2000年通过国家GM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2003年下半年起,该企业在GMP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几大问题:(1)由于GMP质量管理体系较为硬性的规定,导致原本的业务流程无法顺畅的运作,例如,根据GMP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需要对生产车间、质量部门以及工程部门等一系列的部门进行严格的验证,必要的情况下要实施交叉作业;在GMP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以后,文件数量增多,部分文件还会涉及到生产指令以及包装指令等相关子文件,此外,鉴于复核控制的需要,要在相关部门之间传递所需的文件及其子文件,在加上文件与生产流程的同步性,有时候会出现全局观失去控制的问题,这样生产流程的同一性就受到很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效率;(2)企业资源,如人力资源等与GMP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间存在差距,随着GM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期限的临近,企业资源之间的矛盾也会更加明显,使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抉择;(3)企业文化的发展赶不上发展的速度,并且并未真正将“客户至上”落实到位;(4)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无法及时实现信息共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决策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企业业务再造中出现的问题,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医药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中业务再造的基本原则:需要从制药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客观的评判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流程这一中心点对企业组织结构实施改造。在进行企业组织结构改造时需要围绕流程这一中心点开展,实质重于形式,立足流程对制药企业进行重新定位,借助制度建设契机,对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加以梳理和明确,时刻遵从GMP质量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注重效率、关注顾客需求的要求,以便带动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灵敏性的提高,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
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要适当的减少对小制剂和中药产品的关注度,集中主要力量扩大胶囊剂以及大片剂的生产,增加相应的设备投入,并对现有资源予以整合,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企业核心产品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方面,灵活实施离岗制度,并吸收高素质年轻人才,关注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除此之外,要加大企业信息化建立力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传统意义上的医院药品流程管理方式为:采购―入库―门诊药房―病区―患者,这种传统药品流程管理方式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难以对医院药品的需求量做出准确的评估,不是高估了某类药品的需求量导致出现药品的积压,就是由于低估所造成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医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所以在“采购―入库”这一环节,在决定药品采购数量时就缺乏有力的数据基础。医院信息系统所反映的知识药品入库和出库数据,难以据此所下一期采购进行数据预测,所以,在对药品采购数量进行决策时,只能根据相关管理及负责人员的经验进行,这就带有较大的主观性,难以保障决策的准确性;在“入库―门诊药房”环节,由于相关的责任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相关药品具体消耗数量以及库存数量进行统计,这样就造成了药品供应信息的延迟;除此之外,由于经常会出现药品退货情况,所以由于药品过期以及价格调整所导致的风险直接导致了医院内部流程管理成本的增加;在“门诊药房―病区―患者”环节,药品使用后,其质量信息未能及时向药房反馈,相应的,药房也就无法向药物以及采购部门进行意见反馈,这样,产、供、销就极有可能排除在医院内部供应链之外。
3 结语
GMP标准是医药企业生产专业版本,不但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和强制性,还是企业所生产的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GMP标准的严格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药企业业务流程的改变。笔者根据GMP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思想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较为全面的介绍了业务流程再造在医药经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期对医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向明.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流程再造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表时间:2005-11-01
[2] 罗超平.XX医药集团销售物流流程再造研究.西南大学,发表时间:2009-04-20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业务外包 劳动用工
电力企业在进行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外包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外包公司忽视安全生产的问题,没有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进行劳动管理。该现象就导致在实际电力业务外包的工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影响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电力企业的发展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损失,制约电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目标。
一、电力企业开展业务外包的现状
(一)发展速度快
电力企业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实现高效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呈现扩大趋势,整体的业务数量不断增长。随着高效的发展,电力企业对一些业务进行外包工作,通过外包工作的开展,提升企业的发展效果,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二)存在劳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外包单位开展业务承包和工作的详情看,存在众多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外包施工中对安全管理的控制程度不够。外包单位没有对实际施工开展高度的安全控制,会导致很多业务的开展存在危险隐患,甚至出现了众多的安全事故,影响业务开展的成效,还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人身安全的威胁。外包单位没有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管理的控制工作,一些应具有的安全措施没有出现在施工现场,会产生一定的施工事故几率。为此,电力企业在进行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劳工的规范管理,提升劳工管理程度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我国电力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的用工管理的问题
(一)缺少具有关键性质的安全教育或是培训
电力业务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开展外包业务工作的时候,外包单位应该开展安全教育或是安全讲座,以此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施工的观念。但是,我国很多外包单位没有开展安全教育,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执行外包工作中安全制度中规定。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产生安全危害,同时对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进行外包业务工作的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低下的现状
外包单位在开展业务承包的时候,外包业务工作的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低下的问题,这些人员不能很好的完成电力企业的业务工作。由于外包单位没有对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高度的执行,就导致在进行承包工作的时候,所招聘的人员存在技能不专业的问题,不能按照电力企业所希望的质量和效果开展业务工作。
三、优化电力企业在外包工作的劳工管理安全程度的措施
(一)栏癜凑展芾淼某潭冉行外包单位的审核
电力企业整体运营的成效和外包业务开展的成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要想提升电力企业发展效果,首先应该对外包单位进行审核,选择最为合适的外包单位。电力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时候,应该对外包单位的安全资格等资料进行审核,确保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对外包单位最近几年施工记录进行查看,看外包单位承包过的业务开展情况,是否取得加高的质量。
(二)签订详细条约规定的外包业务合同
电力企业在进行业务外包的时候,除了对外包单位进行审核之后,应该和外包单位进行详细条约规定的外包业务合同,以此约束外包单位开展劳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业务开展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业务合同应该对具体承包的业务进行职责的规划,应该从实施计划、作业方式、业务完成时间以及流程环节等方面进行条约规定。通过这些条约的规定,让外包单位开展高质量的劳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电力业务开展得效果。
(三)强化外包成本控制
电力企业在进行业务外包的时候,应该强化对外包成本的控制力度。具体讲,电力企业在控制外包成本的时候,应该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合理评估业务产出和投入的详细比重。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优质的管理团队,对人资和人工成本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使外包工作得到快速保质的开展。
四、结语
我国一些外包单位在进行业务承包的时候,存在劳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制约业务承包的水平,影响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高效实现。为此,电力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管理的程度进行外包单位的审核,应该和外包单位签订详细条约规定的外包业务合同,以此提升外包单位安全管理的力度。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外包成本控制,增强企业外包工作的开展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