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1 10:32: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海洋经济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92 ― 02
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型经济的建设,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我国在发展新型经济过程中,不断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信息网络等等产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与此同时,海洋能源产业、海洋材料化工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等也成为沿海省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究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探究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让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海洋经济概念
早期国内普遍认为海洋经济就是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比如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交换等。这种观点缺乏全面性,因为其不包括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活动,也漏掉了一些与海洋g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也赋予了海洋经济新的概念,其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海洋经济、广义海洋经济、泛意海洋经济。狭义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经济海洋资源包括海洋水体和海洋空间。广义海洋经济是指包括与海洋资源相互产生上下接口的对应产业,还有陆海通用设备制造等在内的海洋开发提供便利条件的经济活动。泛意海洋经济是指与海洋相连接的海岛内陆上的产业、沿海内陆的内核经济,包括海岛经济和沿海经济。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官方的海洋经济的概念,其是指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国内海洋经济的概念主流观点就是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内容,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相关都称为海洋经济。
二、海洋经济特征
1.资源依赖型特征
海洋是不同于陆地的资源载体,其有着独特的性质,相比陆地而言海洋系统受到破坏或者污染将很难进行回复或治理,所以在开展海洋经济之前就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的海洋经济对海洋区域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没有海洋区域,那么海洋经济就不存在,所以海洋区域的大小决定着海洋经济的潜力,海洋区域越大,所拥有的海洋资源海越大,海洋资源质量越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所以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2.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风险特征
现代的海洋经济产业分为两大类:像海洋造船和运输,港口发展业这样的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不断进行结构改变,组织创新和管理升级,如今有了新的变化,展现出新的面目。还有一类向海洋油气业、海洋能源业等的新型海洋产业,其则是依靠高薪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发出来新型海洋产业。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海洋产业还是新兴海洋产业都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帮助海洋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由于海洋技术开发的增加,导致资金投入不断增多,给海洋经济带来了高风险。此外发展海洋经济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创新失败导致高投入没有达到预期回报的风险,再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海啸、飓风、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还有地震带来的损失。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环境压力逐渐加大,更多的自然灾害发生,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风险。因此,在发展海洋经济时,要充分考虑风险防控、规避、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强化此方面的课题研究,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3.国家主导型特征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控制权都在国家手中,但是国家又不能直接的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所以必须转接给个人或者地方政府来开发和经营,所以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然后政府部门作为监管部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个监督和主导的作用。为了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管理部门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职能,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生态破坏、损坏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等。因此,不断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海洋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国家的制度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1.海洋资源开发,优化产业布局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全面优化海洋产业布局。首先,从从海洋经济概念的辨析入手,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特点,探求一种能够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方案,规划好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海洋资源发展计划。其次,对目前的海洋计划进行改革,解决海洋发展计划中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部分,致力于统一一个发展目标,优化海洋产业的整体布局,不能因小失大。最后,提高国民对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我国未来的海洋经济健康稳步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海洋跨越发展
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各种关于海洋政策还不够健全,政策内容也不够完整、清晰、统一,同时也缺少创新体系和完整的体制。在海洋高速跨越发展的今天,没有创新的体系很难支撑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一套专属的策略,解决海洋经济发展、资源保护问题。把现有的技术结合最先进的理念进行科技创新,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保障我国海洋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的进阶提供重要的经验和梁海的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工程建设
目前我国对海洋工程的投入相当不足,因为海洋经济的技术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海洋科技和工程研究的投入,才能奠定海洋经济的科技基础,保持其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保证国家在重点海域进行海洋方面的投入,可以设立专项海洋研究资金,加大提高在海洋领域的投入研究力度,重视研究项目,由浅至深不断探索研究。当然对目前研究形式比较落后的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引入人才,提高其相应的福利待遇,促使其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开发。
4.启动海上安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服务
海上安全关系到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海洋面积将近300万平方海里,许多岛屿与海域受到邻国的侵扰,相当一部分的海域已经收到国外的分割或实际控制,所以我国必须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保护我国海洋权益不受侵害。因此,目前国内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加强保卫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发展,海上运输安全战略应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国应当一方面严厉打击海盗,一方面强调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各国务实合作,共同打击海上犯罪行为,在保证海上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强化海洋经济建设。
结语
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海洋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要求。现代化海洋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创新国家海洋政策,坚持合理、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注重对海洋的开发和养护,让海洋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进行。
〔参 考 文 献〕
〔1〕秦月,秦可德,徐长乐.流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1):1405-1411.
〔2〕刘大海,葛佳敏,纪瑞雪,李晓璇.中国沿海和内陆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14-20.
〔3〕张永波,辛峻峰,王继业.山东省游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3):14-19.
〔4〕滕欣,徐伟,董月娥,胡恒.区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集聚的动态效应――以天津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27-32.
〔5〕王双,张雪梅.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J〕.理论界,2014,(11):35-40.
〔6〕狄乾斌,高群.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1):74-78.
〔7〕王显丽,姜国强,王君丽.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7-112.
〔8〕孙瑞杰,杨潇,于保华.国家与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预期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2):77-79.
〔9〕孙才志,李欣.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动态演变〔J〕.经济地理,2015,(01):96-103.
〔10〕洪伟东.海洋经济概念界定的逻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0):97-101.
〔11〕滕欣,董月娥.海陆经济竞合协同演化模型及策略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9):90-95.
〔12〕李彬,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93-97.
〔13〕张少峰,张春华,邢素坤.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3-106.
〔14〕蔡先凤.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重大挑战与制度创新〔J〕.法治研究,2012,(10):108-116.
〔15〕刚晓丹,韩增林,彭飞,等.陆海统筹背景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4):19-26.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评估分析 区间 海洋交通工程
015年9月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7 303亿元,同比增长6.94%。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推进,海洋交通工程的经济评估已颇受重视。以往海洋交通工程采用传统的经济评估指标,但却不能消除海洋交通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可预见性。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具有缓减和平衡海洋交通工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足。
一、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内含报酬率法。传统评估方法的操作性强,关键参数也较易确定,但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处理项目评估中不确定信息更简单易行。近年来关于项目的区间经济分析研究已有一定进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区间成本的涵义来优化决策项目经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确定区间情况下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评估新方法;上述文献均将区间概念运用于电力工程的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借鉴肖峻等人的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笔者认为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同样适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
结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资特点,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和变现能力差导致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大。那么,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方法更利于减少海洋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体系: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和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介绍
根据估计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原则,以及区间概念是建立在项目计算期的基础上的,可以确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计算周期。假设投资计算期为n,那么各期的现金流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现金流入量CI扣除现金流出量CO的差额,(CI-CO)n即是区间数。
(一)区间净现值法
以净现值来体现项目计算期即整个区间数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现率折算至项目期初的现值之和。区间净现值(Interval NPV),简称INPV。计算方法如下:
INPV=[(ci-co)t-/(1+ix)t,(ci-co)t+/(1+ix)t]
区间净现值法运用如下:
若INPV>0,则意味着不仅能保证项目获得预定收益外,还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经济上项目可行;
若INPV
若INPV的区间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区间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
(二)区间投资回收期法
就是结合动态的区间变化,主要采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的投资时间回收期来确定项目可行性的方法。区间投资回收期(Interval PT,简称IPT),在项目现金流出量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计算方法如下:
(-)t(1+i)-t=[0,0]
也可表示为: =[PT-,PT+]
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个区间化概念,有区间最小值(PT-)和区间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进行判断项目可行性时,需要以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最优方案。区间投资回收期法运用如下: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风险过大,无法在确定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表示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极易收回投资成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控风险,表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区间最小值(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IPT的区间最大值(PT+)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即PT-
(三)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就是在动态区间范畴下,根据项目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区间内含报酬率(IIRR),是项目计算期区间内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o)t(1+IRR-)-t=[0,0]
也可表示为:
=[IRR-,IRR+]
区间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区间化的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间内含报酬率大于基准资金成本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围内,区间内含报酬率越高方案越优。区间内含报酬率法运用如下: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明项目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表示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有风险。
三、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简介
该海洋交通工程位于东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外海散杂泊位1个。项目计算期32年,其中项目建设期2年,使用期30年。项目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本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一年完成设计吞吐量的60%(计48万吨);第二年完成80%(计64万吨),第三年达到设计吞吐量80万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 806.9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412.9万元)。资金来源和筹措是自有资金6 932.4万元(不计息),占总投资的35%;其余65%(计12 874.5万元)由项目业主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根据资金来源和筹措的比例,按目前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计,再考虑潜在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系数。因此,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为8%。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对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8%。
以该海洋交通工程为例,计算期内的区间现金流量如表1 所示。海洋交通行业区间财务基准利率为[8%,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2年,研究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计算和运用
结合各年的效益、费用量情况,在确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计算期32年内,利用选取给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折现率8% 作为区间折现率,分别用INPV 法、IPT 法和IIRR 法三种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计算结果见表2 所示。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从INPV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净现值的区间中位数2 605.52万元大于零,表明不仅能保证项目得到预定收益,还可获得更高收益;从IPT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投资回收期的区间中位数9.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能够收回初始投资;从IIRR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内含报酬率的区间中位数9.225%大于基准收益率8%,表明该项目预期收益明显。可见,本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下各项指标均较好,符合经济评价要求,经分析本项目经济上可行。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项目生命力较强。从经济与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腹地内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动态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区间现金流和项目区间计算期的海洋工程经济评估方法体系,分别用区间净现值(INPV)法、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IPT)法和区间内部收益率(IIRR)法进行评估确定计算期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这个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经济评估实施者作出更科学的判断。J
参考文献:
1.肖峻等.基于区间分析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8,41(4).
2.罗凤章等.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J].电网技术,2005,29(8).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4)01-0026-09
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亘古久远。作为与大陆文明相对应的一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海洋紧密互动而形成的。因为海洋环境存在差异性,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适应也不尽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多样性的海洋文化。作为一门尊重和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学科,人类学对于海洋族群与海洋社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并最终发展出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hropolo-gy)这一独立分支学科。可以说,作为一门兼跨人类学与海洋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海洋人类学在推动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当下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更是不可或缺。本文拟从追述人类学的海洋研究人手,介绍海洋人类学的概念发展,界定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并对这一重要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略加阐释,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人类学学科提供借鉴。
一、海洋人类学的由来及概念界定
所谓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1ropology),就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海洋类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探讨包括渔业社区的人口、家庭、风俗、、生计方式、组织规范、技术工具、艺术以及海洋适应、海洋移民和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全球化对于地域渔业社区发展、海洋资源共享、海洋利用协作的影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一分支学科的产生与人类学发展息息相关。西方人类学界很早就关注到海洋和渔业社会,在人类学这门学科诞生之初,英国剑桥大学的哈登(A.c.Haddon)教授就曾组织开展了著名的托雷斯海峡(Torres Strait)调查,对海岸带土著人的体质、心理、语言、、艺术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并出版了六卷本的《剑桥托雷斯海峡人类学探险报告》。此外,由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及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所撰写的人类学经典名著《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安达曼岛人》《萨摩亚人的成年》,也是专门针对海岛土著部族的人类学研究。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早期人类学经典以海岛土著作为研究对象,与西方早期海外殖民统治格局是密切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心插柳之作,其探究重点是“土著”而非“海洋”。人类学真正意义上以渔村、渔业为主题开展的一项重要调查研究,是由被誉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的雷蒙德・弗斯(Raymond Firth)所完成的。1939-1940年间,弗斯与其妻子在莱弗尔梅(Leverhulme)奖学金的资助之下,前往马来半岛东海岸调查和研究当地的海洋渔业,并写成了《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Malay Fishermen:Their Peasant Economy)一书。该书于1946年出版,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当地渔业经济的细节描述,如渔获量、商品价格和市场组织、渔民收入、资本投入及借贷等;除此之外,作者也对影响当地渔业经济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度分析。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以往人类学主要集中针对农耕社会和采集狩猎社会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局限,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海洋及渔业社会文化。可以说,弗斯的《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是第一本从人类学视角专门针对一个渔业社会及其经济关系所完成的海洋民族志。自弗斯之后,人类学关于海洋渔业社区的研究日渐增多。伴随着大量相关论著得以出版,海洋人类学的概念也日趋明晰。从现有资料可见,20世纪50年代早期,西方学术界已开始正式提出“海洋人类学”这一名称,其最初定义主要是用来指涉那些生活在海上和海岸带人群的民俗文化和物质文化。而随着人类学日渐介入海洋社会研究,其研究内容也渐趋丰富,海洋人类学的概念也从最初集中关注海洋民俗文化,发展为有关海洋社会文化类型的整体性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海洋人类学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为学术界所熟悉和认可,其研究也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一个,而海洋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与海洋学共有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就应运而生,其标志性成果主要是1977年美国人类学家史密斯(M,Estellie Smith)所编著的《海上人家:一项海洋人类学研究》一书。
在海洋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渔业社区与海洋社会是两个争议较多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已有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成果来看,其所考察的对象基本集中在以渔业经济为主要生计的渔业社区和群体。究其原因,可能是这类渔业社区和群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文化特殊性,如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技术工具以及思想观念等。然而,在既有的研究中,有关什么样的社区才属于渔业社区,渔业社区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以及渔业社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脱离渔业而存在等一系列问题,却一直都颇有争论。概而言之,这些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派主要是从社区的文化或文化建构(culturally constructed)的角度来考虑,如Marian Binkley、Gerald Sider和Anthony Davis等人主要是从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亲属关系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来定义渔业社区;而Steve Jacob和Michael Jepson等人则认为,既然是渔业社区,那么渔业在人们心目中和认识观上必须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Richard Apostle等人在对加拿大和挪威的渔业考察之后则发现,渔业是一个“文化的容器”(cultural containers),它容纳了很多特别的技术、组织形式、制度、知识和身份认同等内容。另一派则是从地理位置等方面来定义渔业社区,如Bonnie H.Mc-Cay认为可以依据地理学上所说的距离海岸线的远近来定义渔业社区;Patricia M.Clay和JohnJ.Poggie Jr.等人则强调渔业社区应该是享有共同的海岸聚落,同时又在同一片海域作业的存在各种联系的人群共同体,这一定义特别强调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地域上的联系。虽然以上定义强调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渔民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突出的流动性,渔民在陆岸可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渔业聚落,但是在海上作业时,却通常是随波逐流,分散行动的;另外,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船主与船员之间关系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船主已不再经常雇佣自己的亲属当船员,所以说从文化建构以及地理位置等单一层面来判断和定义渔业社区显然是存在不足的。
与西方学术界不同,目前国内从事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多强调使用“海洋社会”作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但是对于何为“海洋社会”,不同学者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多分歧,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海洋社会,指在直接或间接的各种海洋活动中,人与海洋之间、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组合,包括海洋社会群体、海洋区域社会、海洋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及其结构系统。”第二种观点认为,“海洋社会是人类缘于海洋、依托海洋而形成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以其独特的涉海行为、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结构的地域共同体。”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海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海洋、海岸带、岛礁形成的区域性人群共同体。海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人海关系和人海互动、涉海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以这种关系和互动为基础形成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在内的有机整体,就是海洋社会。”正是因为意识到一门学科在诞生之初总是会遇到概念界定等问题,著名海洋史学者杨国桢教授很早就提出了要加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概念磨合,他认为概念磨合是任何学科创立之初都会存在的问题,概念磨合是一个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研究过程,它不仅不会贬低多样性和多角度的研究,相反还会刺激更高层次的多样性研究。
其实,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等概念的界定固然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任何概念都并非固定不变。自20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海洋社会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如今沿海地区采用传统的出海捕鱼方式来经营生计的渔民越来越少,相当多数的渔民转而从事海产养殖;与此同时,一些相关产业也因为沿海地区所具有的便利交通优势,纷纷将企业和工厂转移到沿海渔村,由此吸纳了大量渔村劳动力,导致从事传统捕捞业者越来越少,渔村人员外流严重,出现巨大变化;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移民流动等因素也使得传统渔业社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发生了变化,渔村呈现较大变迁,生长于海洋社会的人群,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都渗透着海洋的因子和色彩。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海洋社会的这些变迁也恰好正是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之一。由此观之,我们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的研究不必过度拘泥于概念的严格区分,只要我们立足于从多维视角来思考、把握、分析和研究其文化内涵,不同学科和学者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相关概念的理解就必然会愈加透彻和清晰。
二、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与方法
目前关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由于切入学科性质的不同,其研究对象也有所区别,例如海洋史学主要研究历史上的海洋活动,尤其是海洋贸易、海洋移民、海疆治理等,海洋民俗学主要关注各种与海洋有关的习俗、神话、传说、故事和民间信仰等,海洋考古学则侧重对于史前海洋文化、海洋民族的起源与分布以及历史上的海洋沉船等器物的考古发掘之类问题的探究。近期兴起的海洋社会学则注重考查社会条件变量与海洋开发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针对以渔业经济为主要生计的社区和人群的探索,如著名的海洋人类学家James R.McGoodwin、John J.Poggie Jr.、Richard B.Pollnac和Rob van Ginkel等人的一系列论著,几乎都是从海洋民族志视角考察渔业社区问题。以研究海洋渔业著称的人类学家艾奇逊(James M.Acheson)曾经将海洋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现代渔业(modernfisheries)、船上生活(shipboard life)和史前海洋适应(prehistoric marine adaptations),但这一归纳显然还是比较狭窄的,并未能涵盖海洋人类学的丰富研究内涵。从海洋人类学兼具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独特学科特点出发,同时结合对西方已有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成果分析,我们认为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渔业社区的整体性研究。渔业社区是海洋和渔业文化保存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作为整体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渔业经济,而且还可以窥探具有多样性文化特征的渔民生活。具体来说,渔业社区研究应该包括社区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文化规范、生产方式、技术工具、经济模式、行为方式、家庭结构、亲属关系、心理性格、、音乐艺术以及船员的水上生活和渔业社区的变迁等诸多方面。二是有关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和海洋政策制定等内容的应用性研究。众所周知,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强度日渐加大,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海洋生态岌岌可危。此外,海岸带的过度开发、污染加重以及政府政策与渔业社区文化之间矛盾频生,这些都是海洋人类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海洋人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一点,从西方海洋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的关注焦点已开始从海洋文化转移到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公共财产资源管理、海洋使用权和海洋政策等具有很强应用对策性的问题探究上。三是海洋社会文化其他问题的研究,包括海港文化、海岛旅游、海洋移民、史前海洋适应以及沿海不同人群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当然,海洋人类学在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的同时,也不排除对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包括海洋自然科学。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一些研究者可能会疑虑上述海洋人类学研究范畴中的学科重叠问题。这里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海洋人类学与人类学其他分支学科的重叠。在海洋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海洋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分支学科之间经常会出现研究对象重叠、研究区域相近等问题。对此,我们认为不同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研究重叠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人类学这样一门“学科之中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其实,人类学的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的差异只是关注点和研究内容上的不同,其研究视角皆是社会文化视域内的深度观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洋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应用人类学互有交叉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对于海洋社会的研究,既可以是针对渔民的经济行为和生计模式,也可以是关于海洋生态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是海上或涉海人群的文化模式和等等。但此处需要强调的是,与人类学对于农耕及采集狩猎等社会的研究不同,海洋人类学注重“以海洋为本位”来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的社会结构、行为模式和文化规范等。其二,海洋人类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重叠。如同样对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开展研究的海洋社会学,以及对海洋社会和人群的民俗、信仰开展研究的海洋民俗学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人类学与上述海洋社会学、海洋民俗学在一些研究范畴上确实存在交叉重叠,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在视角、方法方面并非完全一致。首先,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海洋人类学注重从海洋主体性来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文化。众所周知,在传统学术研究中,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着西方与东方、现代与原始、先进与落后,以及中心与边缘、华夏与蛮夷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视角和思维。以人类学对于华南社会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研究为例,学者们基本都是站在一种“从中心看周边”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将这些非中原汉人社会的族群和文化视为边缘,从而忽视了这些社会的独立性和他们对于文化进行再建构的能力。又如在关于环中国海海洋族群的研究中,以往很多历史学者、考古学者和民族学家的研究都是“在以汉文史籍为依托、王朝史学为主体的传统史学框架中,从中原看四方、陆地看海洋、华夏看岛夷”,从而使历代海洋族群的社会历史和价值不能得到真实的再现。因此,如欲将海洋人类学研究与传统的人类学和其他学科对于海洋的研究区别开来,就必须要转换视角,强调一种海洋主体性即以“海洋的思维”作为开展研究的主导思想,突出海洋社会这一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田野调查方法,尤其是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石和学科优势所在。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科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来,长时间(通常为一年)地参与到被调查对象的社会生活中,与被调查对象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通过田野笔记等各种方式来记录和获取资料就一直被奉为人类学家开展调查研究的圭臬。人类学的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方法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为期一年左右的田野调查可以让研究者观察到被调查社区和人群的一份完整的生产和生活图景;二是参与式的观察可以让研究者同时拥有一种主位和客位的双重研究视角,进而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也不排除定量研究,具体到海洋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中,两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前述雷蒙德・弗斯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弗斯的研究发表之前,很多学者批评人类学家对于传统非西方社会的经济研究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撑,因而不具有科学性。然而,弗斯的著作《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一经发表,就对很多关于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性的质疑及批评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在这本书中,除了大量描述性的文字之外,弗斯还使用了很多统计性的数据,包括渔民的渔获量、出海时间以及渔市中的资本、利息、利润、工资等,从而很好地向读者展示了他在实际调查中对于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此外,弗斯在全书的附录部分还增添了许多其在调查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有关船只、技术、资本、鱼产量等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像弗斯这样精细的海洋民族志,只能依靠人类学的深度参与观察才能完成。所以说,在海洋社会研究方面,无论是从研究视角亦或是从研究方法而言,海洋人类学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
海洋文明是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并存的三大人类文明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与海洋长久互动和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存在和表现形式。弗斯在《人文类型》一书中,曾深入探讨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影响作用,并指出了文化作为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如何在不同社会中解决各种问题的。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将海洋文明定义为一种海洋人文类型。那些生活于岛屿、海岸带、沿海村落等海洋社会的人群,“走洋如适市”,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主要的生存空间。但是,相对于陆地而言,大海是一个危险的异域环境,生活在海洋上的人群经常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必须借助于很多外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天气、风向、潮汐、设备、技术等,才能够在海上作业,否则任何气候状况变化或操作失误都可能招致生命危险。也正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海洋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海洋族群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在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上都产生了与其他两个文明类型有所不同的内容。对于海洋族群来说,海洋作为一个“自然家园”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海洋人类学的研究意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海洋人类学的诞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是其研究却吸引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研究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类学对于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海洋人类学的诞生缘于对现实的关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以内60千米的地方,由海岸带、海域、岛屿组合而成的海洋社会系统是人类社会区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大多分布在沿海一带。在中国,海洋同样已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甚至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这一点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和海洋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进入2l世纪,世界各国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包括远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海底能源的勘探与开采以及海洋和岛屿旅游业的开发等,海洋已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海洋及海洋社会的深度认识,一段时期内,人们陷入了一种盲目和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的境地,进而使海洋生态变得脆弱不堪。此外,又因为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于领海、公海等概念缺乏一个明确界定和共识,所以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相邻各国之间经常会出现诸如争夺海域捕捞权、渔民越境跨国捕鱼、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1982年,世界各国在牙买加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但是,从现实来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对于海洋发展和海洋保护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质效应,相反,由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确划分,使得一些沿海国家对于海洋的开发呈现出纷杂多样的局面。其实,海洋问题的出现,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有关海洋利益的争夺,从更深层次来看,它透视出的是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处的问题。作为一门研究人与文化多样性的学科,人类学开展对于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研究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而且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西方学者开展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涵盖渔民之间的协作、渔业资源的管理、海岸带的管护、海洋生态的保护、沿海滩涂的开发、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渔业社区的变迁和港口文化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为人们重新认识海洋和处理人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国家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和制定海洋政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例如在美国,渔业保护管理局(MSA)在定义“渔业社区”的概念以及制定渔业政策的时候就充分参考了人类学家的研究和意见,美国的国家海洋局顾问委员会中也总是固定会有几名人类学家参与其中。又如在挪威,国家在发展海洋旅游业以及石油公司在勘探海底石油和建造海上钻井平台之前,通常都会先雇请一个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对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渔业资源、社区文化和开发之后可能会造成的相关影响进行调研和评估。此外,在加拿大、英国、冰岛、荷兰、日本等海洋国家,政府部门对于海洋人类学家的研究同样也十分重视,并适时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吸纳到了本国海洋政策的制定中。
在对于海洋的传统认识中,人们一直抱有一种以陆地为本位的视角,将海洋看做是陆地的附属、边缘和终结,海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也仅在于海洋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然而,海洋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远非如此。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就是要试图改变人们对于海洋的这种传统认识观,从而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看待海洋和处理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以及重新认识海洋社会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关键点就是要树立海洋主体性思维,充分认识到海洋社会是与陆地社会相对应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类型。正是由于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那些长期以来靠海为生的海洋族群在认识和处理与海洋之间关系时也就会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的族群不同的一面,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海洋人类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正确认识到这种差异性也是有效处理当前海洋危机和人海矛盾的关键。摆脱来自陆地视野下的传统海洋认识和海洋研究,回归到以海洋为本位的学术视野下来认识和研究海洋,是海洋人类学研究可以作出的一大贡献。除此之外,海洋人类学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著作中,主观描述常常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数据统计和分析则显得不足,而这种所谓缺乏科学性的调查、研究的写作方式,正是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写文化》为代表的对于人类学写作模式展开批评的原因之一。而在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著作中,定性与定量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量有关渔业经济、船只、设备、资本、收入、价格等数据的定量统计和分析被广泛使用,甚至经济学模型等研究工具也不鲜见。更为重要的是,海洋人类学家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不仅可以从渔业社区获得上述真实有效的定量统计数据,而且也可对海洋族群的日常行为、仪式过程和生活方式等加以细致“深描”,从而为今人了解海洋提供深度的民族志资料。因此,从学术层面来说,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毋庸置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海洋开发和利用也愈加立体、多样和全面,然而,就在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渔业资源急剧减少,人海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此外,海洋争端的增加也使海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202-01
近年来人类越来越注重海洋的开发,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38439亿元,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7%。但是人类在长期的海洋开发中忽视海洋环境保护,大肆向海洋排污,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由此带来的海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10年我国共发生赤潮69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6亿,海洋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海洋生态资源看做资本进行保护、投资、补偿,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 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是指能够给人类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资本体现了生态环境的资源价值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本包括自然的生态资本存量和对生态环境的投资,自然存量影响投资的效率,生态投资可以维持甚至增加生态存量;对生态环境投资要求有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私人的利润和公众的生态收益,生态环境被当作获得利润的资本时就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完成。
2 海洋生态资本
2.1 海洋生态资本概念及价值
海洋生态资本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为人类带来收益的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及其生境(海水、表层海底)以及它们组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整体。海洋生态资本能够为人类带来收益,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包括海洋生态资本的存量价值及其产生的收益流价值。存量价值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收益流价值体现在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四种服务价值上。
2.2 海洋生态资本的特殊属性决定必须进行海洋生态补偿
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海洋生态资源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公地悲剧”,造成海洋生态资本的过度使用,使得海洋生态资本遭到破坏。阈值性:海洋生态资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承载超过阈值会导致海洋生态资源存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一旦海洋生态资本存量过小,海洋生态资本的某些生态服务功能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需要及时对生态资本进行补偿,确保海洋生态资本维持在最小阈值之上。
3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通过海洋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来实现海洋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让海洋生态保护的受益者和生态破坏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提高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海洋生态环境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标准、补偿的方式手段等。
3.1 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
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包括给付主体和受偿主体。海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所有人都是其生态功能的受益者,因此,他们的代表――国家及各级政府应是重要的给付主体,另外海洋生态资源开发者及海洋环境破坏者也是补偿给付主体。受偿主体包括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污染治理的直接受害者以及生态建设过程中直接创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者。海洋生态补偿的客体包括作为资产状态的自然资源以及作为有机状态背景而存在的生态环境系统,也就是海洋生态资本。
3.2 海洋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海洋生态补偿体制的核心问题,关系着补偿者的承受力及补偿的效果,制定补偿标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出能被主体和对象共同认可的依据。
成本核算法:就是把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直接投入、海洋生态资源的发展机会成本、海洋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都看作生态成本进行价值核算,所得价值量作为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基本依据。
博弈一协商法:在核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补偿主体和对象双方的博弈过程而达成一致的标准。不仅要考虑海洋生态功能价值的变化,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补偿标准的可操作性,使得制订的补偿标准具有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
政府导向定价法:由于某些海洋生态服务的价值很难进行市场化定价,这就需要作为主要补偿主体的政府来主导定价。如海洋的气候调节功能就很难核算其价值,可以组织专家商讨制定一个基准价,再由利益相关方协商确定各方认同的补偿价。
3.3 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是指补偿主体对补偿受体进行生态补偿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按照实施主体和运作机制的差异,生态补偿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
政府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政策支持等方式实施的补偿,是目前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运用补贴或奖励的形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行为给予不完全报酬,对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利益受损者给予不完全补偿。对海洋生境进行补偿,如海洋污染治理,人工渔礁建设。如河北省投资8 000万用于北戴河海滩治理,通过人工养滩、人工岬头等手段,恢复治理沙滩0.318 km2,重建了长达5.4 km的海岸线。市场补偿机制:依托市场法则来规范市场行为,将生态服务功能或环境保护效益打包推入市场,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实现生态保护的价值。社会补偿机制:不负有海洋生态补偿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出于生态道德觉悟而对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补偿或对因环境破坏导致的利益受损方进行的捐助。
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可促使海洋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将生态成本内部化,使海洋生态资源的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协调各利益方的生态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制约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行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确保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还必须从树立全民的生态资本观念、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
[2]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0.
[3]牛新国,杨贵生,等.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经济论坛,2003,03:12-13.
现在大都市化已经成为了衡量国家或者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最近的这些年着重发展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以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几个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国家也非常支持鼓励的经济发展区域。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区域都是沿海地区,这样的有利地形对他们这些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我国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持鼓励态度的。
一、 对产业集群这一理论的诠释
产业集群的现象就是许多企业非常集中的另外一种说法,这种现象在如今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不仅是我国,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情况,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现在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目前世界产业组织的形式之一,那些经营类型比较相似的公司集中在一片区域内共同发展,可以相互之间有一个借鉴以及帮助,让这些企业能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地方的集体发展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主流发展形式。
二、 海洋环境的一些概念
1. 海洋环境的容量
海洋环境容量这一说法是建立在环境容量之上的,只不过是把原来的环境研究对象变成了现在的海洋环境而已。海洋环境的容量指的是海洋对污染物质的承受能力强弱,海洋对污染物质能够承受的数量。这种数量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由于海洋环境的特点是在不断流动的,海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小型环境基地,相比于内地的那些湖泊和江河来说它的容量会大很多,所以对其能够容纳的污染物的量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因为每片海域和每片海域之间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
2. 环境的效率问题
在之前的里约地球峰会上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环境效率的概念,那些巨头对环境效率的价值和经济增长联系到了一起,简单来说就是单位环境能够支撑的价值是多少,这个价值比较大证明企业的活动能够在比较小的环境成本之上取得比较大的经济利益。所以,环境效率这个概念就是基于这种观点而来的,能够依靠比较少的环境条件就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经济利益的公司其环境效率就比较高,那些为了公司的发展而不去保护环境的公司其环境效率就很差,因为他们必须要依靠对环境的不同污染才能够让企业的经济能有一定的增长。
环渤海工业区比较集中的工业集团来说,那些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了渤海中去,这样对整个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大的污染,生活在环渤海地区的人们会受到很严重的伤害,他们的人身健康得不到保障。我们引进的环境效率的概念对经济增长有了一个更加明确地目标,让那些企业真正的明白企业的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前提之下必须要保证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受到大的损害,因为工厂是私人的,环境是大家的,就算是在工厂生产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污染,那也必须要对这些污染进行一定的治理,应该能够保证环境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才可以。
三、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
在我们的国家,陆地的污染物质能占到海洋污染物质的85%,这些污染物质的成分主要是一些化学物质、油类物质、氨氮以及磷酸盐等污染物,以上这些污染物可以占到总污染物的95%以上,我国的陆地污染物质主要是由工业的废水、废物、废气、城镇人民的生活垃圾和农户使用的化肥、家禽的粪便以及农药等物质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陆地上的污染物质归为四类:
第一,工业污染源;第二,生活污染源;第三,农业污染源和养殖污染源(陆上养殖)。陆地上的污染物质排放对海洋的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有的时候还可能会引发比较大规模的赤潮的发生,据最近一些年的统计来看,渤海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超过十起。一些海洋方面的专家称我国海洋发生赤潮的次数居高不下和这些陆地污染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四、 对我们来说,环境是非常稀缺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第一,环境的绝对稀缺。在我们还没有得到非常富有的自然资源之前我们能够掌握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得到的利润不是靠自然资源的消耗而来的,所以这时候根本就不存在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名词根本就不会联系到一起,只有环境因素和经济利益联系到一起之后,也就是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然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而且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说环境是绝对稀缺的。第二,环境是相对稀缺的。当我们开始消耗资源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生活的空间的环境质量就会下降,这时候环境的稀缺程度就会上升,当物理性的稀缺变成了依靠价格形势去评判环境因素的好坏的地步,这种经济增长的 形势会让某些自然资源处于相对稀缺的现状,但是对整体的经济增长形势不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程度和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区域这些因素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分析,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区的废水排放情况对环境的影响做了一个比较简略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工厂排出来的废水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渤海的海洋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然后,这些废水对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民的人生安全有一定的威胁;最后,这些依靠自然资源和对环境高度污染的企业并没有取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周静,杨桂山.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地理研究,2007(5).
一、概念与内涵
要对海洋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就要理解生态补偿这一概念的含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生态补偿这一术语的提法有多种:如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环境服务补偿、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环境补偿、自然生态补偿等。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的文献中,生态补偿通常是损害生态环境的主体付出赔偿的代名词;9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如对退耕还林的补偿等。
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将生态补偿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和对污染的补偿,是否包括对环境破环行为和对环境保护行为的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只强调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行为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偿。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污染环境的补偿又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既包括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又包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付费,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是为了保护或改善海洋资源环境的一种手段和机制,由以上定义本文将海洋生态补偿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海洋环境本身的补偿,即生境补偿和资源补偿,如为了恢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我国建设人工鱼礁、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2.对个人、群体或地区因保护海洋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如对支持海洋渔业减船转产工程、实施渔船报废制度、退出海洋捕捞的渔民给予补贴等。
3.将破环海洋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或者让海洋环境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其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对征收海域使用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等。
二、国内外研究对比
与国外相比,在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方面,国内显得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
1.具体的补偿模式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通过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或生态税的形式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上。
2.在补偿主客体确定上,基本思路都是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补偿的主体。国外的研究则偏重于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3.在补偿数额和标准的确定方面,国内的研究多把这个问题等同于生态效益的价值计量或核算问题,国外的研究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补偿标准,补多补少是相关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4.至于资金来源,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政府补贴、财政援助、开征生态税和借助国内外基金等方式进行。欧美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收、绿色环保税收等多种特定税收来筹集资金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没有专门的生态税,现行的资源税费并没有将海洋资源列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征收范围。
三、几个结论
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远远落后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需要。在我国海洋资源领域构建生态补偿政策意义重大:
1.海洋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一片海域的环境资源保护(或破坏)会增加(或损害)周边海域环境和经济利益,生态破坏的后果需要由周边海域分担,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无法阻止他人分享。海洋生态补偿就是要调整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有效的避免“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
2.海洋生态补偿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补偿,想要使外部性内部化,限于目前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难做到产权明晰,以政府干预为主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能够带动相关技术和政策研究的发展,使通过市场手段的来解决外部性内部化成为可能。
A Humble opinion on research of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fisheriesBAO Teligenbaiyi1, ZHENG Jihui2(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Dalian 116023, China; 2.The Training Centre, Dalian OceanFishery Group of Corporation, Dalian 116113, China)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is a type of theoryand strategy to develop fisheries and to pursue harmony amongaquatic eco-environment, fishery economy and fishing communi-ty. This conception dates back to traditional theory of fisheriesmanagement. The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shows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issues, system ofindicators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but reveals lack of re-search strength and persistence, and academic depth and widthis quite limit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concentrateon macro-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concept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results concern-ing micro-research, theory research, positive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 and actual survey are comparatively fewer andweaker. The further research shall focus o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 system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renovation ofstrategy and methods,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 and positiveresearch and advanced research.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theoretical is-sues; system of indicators; strategy and methods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渔业管理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献中,中译“可持续发展”①,“可”字表示“期望”或有“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之意。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于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起草并经有关国际组织②审定公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0)。
然而,在国际社会中率先提出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挪威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1987)。她在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向林业、渔业领域渗透并得到应用,之后很快向农业、开发和生物圈扩展。
其实,虽然可持续发展概念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传统的渔业管理理论中也能探寻到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M. B. Schaefer(1957)在其论文《商业性海洋渔业管理的资源解析学和经济学角度的若干考察》中所提倡的MSY理论就是水产品可持续利用的渔业管理③理论。该理论可由Schaefer的逻辑斯蒂增殖模型(亦称剩余产量模型)所导出:在单位时间(通常以年份为单位)里的资源生物的加入量、个体增重量和自然死亡量统称为自然增加量(亦称剩余产量),则自然增加量与捕捞努力量呈抛物线的函数关系(见图1)。如果只许捕捞与自然增加量相当的部分资源生物,那么资源量水准将维持原有状态。
每年如此进行下去,可以获得此意义上的持续产量SY(sustainable yield)。当投入增至超过该SY曲线顶点处的最大持续产量MSY(maximum sustainableyield)所对应的捕捞努力量点时,则反而将导致SY的减少,并陷入再生产下降型的滥捕状态。可见,MSY是从生物学角度推算出的最适产量,它只考虑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生产率。从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属性来看,MSY还有一些维度上的缺憾,然而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图1 Schaefer生产曲线
渔业经济管理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孕育和滋养,以及后来对其概念和理论的认识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并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渔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要求水域生态环境、渔业经济、渔村社会协调发展的渔业发展理论和战略。传统的观点把渔业经济增长等同于渔村社会发展,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在渔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水域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衰退、渔区人口膨胀、渔民贫富分化、渔村社会动荡。故而,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渔业建设及其管理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二、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述评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问题研究;二是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研究;三是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研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均归入渔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分析对象领域。
1.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问题研究
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开始研究可持续渔业的概念及其发展问题。仓田亨(1997)认为,可持续渔业是指与环境和谐且其经营可持续的渔业。[1]此定义强调的是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不过,定义项中的“经营可持续”又是何意尚未阐明,或许还应追加揭示“可持续经营”的内涵。片冈千贺之(2000)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认为可持续渔业是“资源管理”加之“社会经济性”的一个概念。[2]此观点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不仅强调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还强调了社会属性。有路昌彦(2004)认为,可持续渔业是指同时满足资源可持续性和渔业经营体可持续性的渔业。[3]18此定义亦强调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然而,还是有待于揭示“可持续资源”“可持续经营体”的内涵。总之,日本学者对可持续渔业概念的阐释基本上是相近或一致的,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其定义方式非常简洁而明确。
在中国早期触及“渔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是关青(1996),认为渔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以传统产品为龙头转向以市场商品为龙头、从单纯的资源开采型转向资源增殖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型。[4]此观点可以看成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初步阐释,强调的是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20世纪90年代,众多学者在文章中提及或使用过“持续渔业”或“渔业可持续发展”等词语,然而,不少文章并不是伴随其明确的定义而展开的。
杨宁生(2001)认为,可持续发展渔业就是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水域和渔业生物资源,以及不断调整技术和产业运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获得持续满足当代及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一种发展形式。[5]此定义综合性较强,不仅强调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还强调了社会属性。韩兴勇等(2004)认为,渔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使渔业与环境、人类的需求与产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相适应,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6]此观点强调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然而疏漏了科技属性。杨林(2007)认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技术上应用得当,构成生态环境健康、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生产集约经营、社会稳定的综合发展格局,达到改善渔民的福利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7]此观点强调了其自然属性、科技属性和社会属性,然而疏漏了经济属性。再者,因“永续利用”和“持续利用”为同义词,故还有待于揭示定义项中的“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内涵。金世昌(2008)认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渔业资源和渔业产品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8]杨正勇(2008)认为,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类发展捕捞业过程中,在经济层面上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配置,在生态层面上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在社会层面上重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和社会参与水平的发展。[9]上述两个定义虽然分析对象不同,但是均强调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后者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总之,中国学者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的阐释,其语言表述过于烦琐,文字表达过于冗长,其中部分定义引申于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2.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研究杨建毅(2004)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在每一个子系统中设立具体的指标,对浙江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估,其结果表明,过强的捕捞能力、过度的捕捞产量、污染的海洋环境对浙江省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严重影响。[10]此研究具体指标的设置比较合理,但是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规范性,并疏漏了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属性。张红智(2010)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学理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农业、林业以及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现有研究成果,从生态、经济、社会和治理4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性框架。同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基础理论、发展目标等理论问题以及组织建设、程序确定、数据与知识、宣传和沟通、能力建设等实际问题。[11]此研究关于海洋捕捞业指标体系的构建相对规范,且具有普适性,但是也疏漏了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属性,即整个指标体系缺乏科技维度。
3.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研究 有路昌彦(2004)基于其“可持续渔业”定义,给出日本可持续渔业构建条件:对渔业可持续发展而言,资源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而资源可持续性意味着要在最大持续产量(MSY)以内进行捕捞作业。
为了资源可持续性,捕捞限制等资源管理、渔场养护、海岸资源的种苗放流等栽培渔业受到重视;对渔业经营体可持续性而言,所必需的是渔民经营所成立的资源水准的维持、利润为正的捕捞限制以及一定的水产品进口限制或价格政策。[3]207-211此研究给出了可持续渔业成立的一般性设想,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刘军(2006)基于辽宁渔业的发展状况,指出近海捕捞过度、远洋捕捞受限、近岸海洋污染、养殖病害严重等影响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增强危机感、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渔业结构、发展渔业二产三产、推进渔业现代化等发展建议。[12]陈生熬等(2007)基于塔里木河流域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养殖业水域环境污染、资源开发无序、品种种质退化、病害暴发流行、科技含量偏低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养殖结构、实施良种工程、加强病害防治体系建设、规范养殖生产行为等对策。[13]崔玉阁等(2007)首先从海洋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海水养殖的环境要素两个方面阐释了大连发展海洋渔业的条件;其次,指出大连海洋渔业在辽宁省地位的重要性,分析其动态发展和结构变化;最后,提出调整、优化海水增养殖业结构和布局,继续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提高公海大洋性渔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渔业产业化,加强渔业支撑体系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对策。[14]上述研究均从产业经营角度研究了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尚缺乏全局性观点和视角。
王雪(2008)在概述辽宁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部分功能区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并指出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渔业资源量减少、养殖技术滞后、远洋渔业受限、渔业发展空间面临转移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结构调整推进渔业现代化、促进渔业第三产业、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优化海洋产业、加强功能区建设修复渔业资源等方策。[15]此研究视阈比较开阔,但很多方策尚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刘超等(2010)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丰富资源、优惠政策、渔业基础、港口资源视阈对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进行评估,从开发混乱、科技薄弱、条件恶劣、频繁纠纷视阈对其劣势进行评估,从政府重视、休闲渔业、水产品畅销视阈指出其机遇,从周边国家、资源衰退、金融危机视阈指出其挑战,并提出了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16]此研究的优势、劣势分析均疏漏了分析对象的客观性,从而出现一些不妥之处。
三、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后续课题“渔业可持续发展”曾经一时在学界和业界备受关注而兴起“研究热”或作为开场白的“枕词”使用,而近年已趋向收敛之势。笔者不禁要问: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是否已经构建好?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从研究述评可以找出其答案均为“否”。况且,基础研究成果甚少,尤其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那么,渔业经济管理研究在中国总是要回应政界的呼声吗?学术研究及其成果为政府决策服务是不可否认的,但笔者要提醒诸位同行的是:渔业经济管理研究同样为发展学科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此为出发点),更应该为发展经济服务(此为落脚点)。可见,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个常青课题。基于此,对于其后续课题提出几点管见,谨供同行参考。
(1)澄清概念本质属性。在先行研究中,渔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亦有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体形式,其本质属性不尽相同,定义表述多种多样且严谨性有待提升。因而,对现有渔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进行凝练和界定并使之升华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亟待解决的后续课题。笔者认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概念不仅要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科技属性,还应有治理属性。其中,自然属性应强调环境系统、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经济属性应强调净利益最大化;社会属性应强调生活品质;科技属性应强调更清洁、更有效的生产技术,接近“零排放”的工艺方法;治理属性应强调政府行为方式、调节机制和法权关系。只有澄清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属性,才可能界定出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而才可能演绎出正确的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2)完善发展指标体系。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却寥寥无几且体系构建不够规范。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理论、耗时费力且政策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其设置应当遵循“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精神追求原则、法治原则”[17];指标体系的维度应选取概念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科技属性、治理属性;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应由表征体系行为的评价指标、分析指标、目的指标构成;指标类中具体指标的选取应考虑可测性、可比性、可得性,对指标类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
(3)创新战略实施方策。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方面的文献颇多,然而不少文献是不伴随其明确的定义而进行展开的,而且战略方策提出的依据基本上是存在的问题。因而,有的战略方策不仅实效性不强,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值得注意的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才是提出方策的“金钥匙”,而并不是“问题”本身。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勿要只停留于一个层面,否则就不能论透问题。故而,应基于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创新性的方策,同时要兼顾方策的可操作性。
(4)拓展领域推进研究。渔业可持续发展先行研究,在内容和性质上几乎集中于概念研究、宏观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层面,而着眼于评价研究、微观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层面的相对较少且明显薄弱;在方法论上大都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相对较少。至今论析极少或明显薄弱的课题将是后续拓展领域,也是完善渔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主攻方向。而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向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渗入,将对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起到推进作用,也将展示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质”与“量”相兼相容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海洋产业经济对策
资源枯竭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价格飙升,世界人口激增,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府则面临着来自这些方面的各种威胁。人类在反思自我的同时,加快了调整和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步伐,不断的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替代来源,而海洋蕴含的巨大能源资源,正是人类未来希望所在。
然而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开发不是很充分,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依然不是很发达,海洋中的高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粗放性增长模式。因此,仅仅依靠初始的开发模式,难以维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调整海洋开发思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坚持科学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增长模式。
1、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概念
海洋经济包括海洋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和与之相关联的各类产业活动。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相关的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沿海旅游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研究教育管理服务。
而若按照形成时间分类,海洋产业可以分为传统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传统型产业主要是指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新兴海洋产业是指海水增养殖业、滨海及海洋旅游业、海水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和海洋服务业。未来海洋产业技术尚未成熟但是有很强开发价值的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和海水综合利用等。
2、海洋产业特征分析
2.1 海洋产业的开放性特征
海洋不同于陆地没有严格的封闭界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因此也难以准确的分割其界限,正因为如此国家上对与海域的竞争以及海洋经济的竞争都要比陆地更加激烈,同时也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因此海洋经济就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海洋经济需要跨越地区部门及行业之间的界限,从理论研究层面,海洋经济也涉及到多个产业多个科学领域,总而言之,海洋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化的全球经济体系。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开始步入大规模开放利用海洋的新时期,沿海国家动用各个方面的技术手段加紧开放利用海洋,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海滨地区成为国家发展与经济开发的热门地段。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海洋产业的现代化特征
和传统的产业体系相比较,海洋体系本身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海洋的开发方面对高新技术的依赖要大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因为在广大的海域进行开发,本身具有的难度很大,而且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及密集的知识投入。真是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才推动了海洋开发的迅速扩张。世界海洋产业近几十年所取得的突破,离不开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石油探测技术的飞速进展。中国目前之所以海洋产业整体开发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高新技术方面的制约,据数据统计,发达国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倚重的科技因素是我国的两倍以上。我国在海洋经济领域方面缺乏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资金和技术也不是很到位,因此发展海洋开发高新技术对于推动海洋产业化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从我国的国情上看,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依托于强大的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3、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3.1 加大海洋产业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
产业开放主要是指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优势产业领域,在投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依照国际通用规则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产业开发需要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的技术或者管理条件,进行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自身的发展。
3.2 优化海洋产业区域结构
发展临海产业本身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一方面通过临海产业为载体可以将海洋优势从海洋推广到陆地,扩张海洋产业的服务基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吸引陆地资源的开发方向向沿海地区倾斜,充分发挥港口海运等方面的辐射海外的优势。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陆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优势互补的关系,海洋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本质上取决于陆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海洋经济的制约因素也不然要通过加强陆地经济的发展来加以消除。只有在加强海洋产业与陆地经济的联动中全面布局,优化调整结构产业,才能促进海洋产业在整个经济和资源平衡中的作用。
3.3 优化海洋产业技术结构
针对传统产业,要继续发扬其原有的优势,并且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为产同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延长传统产业的经济优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要加强国际地区间的和高新技术相关的信息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的交流渗透。例如,加强国际渔业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捕鱼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渔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粗放到集约逐步提高,从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农业社会,发展到以轻纺工业为主的阶段到重化机械的大型工业区结构,再到最近的新技术时代。
4、结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科研支撑和创新引领,要全面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平台和载体。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促进海洋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增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考虑发挥海洋经济的综合效应,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各级各部门要不断优化服务,形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海洋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齐心协力把海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3-0032-04
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区域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及相互间的互相反馈作用,所拥有的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对海洋经济而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即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海洋内部各要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互动反馈,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它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写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阐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的是某一沿海区域的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对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2 海洋产业的经济功能:指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术以及资本等经济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配置,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海洋产业产值的比重及增长速度从资源开发角度说明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程度以及海洋产业的经济贡献。
3 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指的是沿海地区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及使海洋环境恢复到一定目标的能力。
4 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海洋科技渗透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要素,从而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海洋科技可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能力。
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包括的内容,可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具体分为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指标、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标、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指标和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指标。
1 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指标,包括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率(%)、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滨海旅游业收入(亿元)。
2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标,包括海域面积(平方千米)、岸线系数、海水养殖面积(公顷)、盐田面积(公顷)、宜建港口港湾数量(个)、海洋石油资源储量(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储量(亿m3)。
3 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指标,包括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清洁海域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率(%)、海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万公顷)。
4 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指标,包括海洋科研机构数量(个)、海洋科研从业人员(人)、海洋专业技术人员(人)、拥有发明专利总数(个)、发表海洋科技论文数量(篇)。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方法
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元统计方法、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
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她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本文使用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Improved AHP),其计算权重的步骤如下:
2 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聚类分析法其基本思想是认为所研究的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把相似度较大的指标聚合在一起,关系密切的聚合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直到把所有指标聚合完毕。判别分析法是根据影响研究对象的多种指标,依据一定的判别原则,对研究对象的归属作出判断的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是把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研究对象指标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之间相关性较低。组代表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能够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可以理解为在已知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评判具有模糊因素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方法,其中“灰色”指信息量少、不充分,为“量”的概念,而“模糊”指评判信息中具有概念不明确的因素。
4 对各种方法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多目标决策方案的评价,可以解决评价中的非精确性问题,对主观的概念进行量化,方便了问题的数学处理,减小了主观判断带来的差异,使结果更为准确,更为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得出较正确的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是对一些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其应用涉及广泛的科学和实际应用领域。该方法对人们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加工整理,提出了一套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依据。虽然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经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但对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决策问题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由于灰色模糊综合评判以灰色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可以处理同时具有灰色性和模糊性的综合评判问题,因此有着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它比其它的评判方法更接近客观实际,使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可信。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包含了专家评价法。
尽管层次分析法、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解决多指标评价问题能够得出较为有效的结果,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各评价要素权数的确定比较困难,主观性较大,使得综合评价结果不具有惟一性和客观性。而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各综合因子的权数是根据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的,方差越大的变量越重要,从而具有较大的权数,这样就避免了人为确定权数的随意性,使得综合评价结果惟一。但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的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实
际应用时往往不如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灵活实用。
四、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在此,本文运用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沿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为制定国家层面上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沿海地方海洋管理机构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可对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1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体系是对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抽象和模拟,但各个指标对系统的贡献不同,这可以用一组归一化的权重w1,w2…来刻画。传统的权重分配常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其中层次分析法不仅对咨询专家要求高,而且多轮咨询的工作量大。层次分析法一般采用九标度刻画比较判断结果,因此操作困难,计算复杂,还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为了计算方便,本文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参考刘波(2004)的研究,社会、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环境、智力支持权数分别为0.137、0.256、0.478、0.128,C3l可以认为在本文所研究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指标层的四类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标、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指标、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指标、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指标。根据三标度层次法凹,对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指标层的四类指标,即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指标、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标、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指标、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指标,经过计算,得到其权重分别为0.2765、0.3988、0.1917和0.1329。同理,可得到因子层指标的权重(见表1)。
2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运用已建立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数据采用2005年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海洋年鉴。通过对有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以及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加权综合,得出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得分(见表2)。
3 结果分析。根据表2分析结果,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依次为海南、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上海、天津、江苏、河北和广西。根据表2分析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法将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分为四组,即为极高组、高组、中组、低组。
极高组中包括海南、山东。山东省在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两方面居沿海地区首位。山东省的青岛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的海洋科研和教学单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左右,素有中国的“海洋科学城”之称。全国110多个海洋科研与教学机构,在青岛就有24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各类海洋科研机构10多所,教学机构5所。青岛的海洋高科技人才占全国同类人员的50%以上。山东省废水治理的处理能力在全国居于首位,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科技水平。海南省在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第1位,其中海域面积、岸线系数、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在全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高组中包括广东、福建、浙江、辽宁。广东的海洋科技综合能力仅次于山东,在海洋产业发展能力等其它三个方面也居于前列。福建在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方面处于全国前列,而在其它三方面均居于中游。浙江在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方面仅次于山东,而在其它方面均居于中游。辽宁在海洋科技综合能力和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方面居于全国第三位,其它两方面则较为落后。
中组中包括上海和天津。上海和天津的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它们的海洋资源供给能力较差,同属海洋资源短缺的地区,这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吻合。在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方面,上海和天津居于全国后列,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造成海域环境污染所致。在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方面这两个城市处于中游。
低组中包括江苏、河北、广西。江苏和河北在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方面都较为落后,在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方面也处于后列。江苏在海洋环境治理和保护能力方面仅次于山东和浙江。广西在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方面都处于全国后列,但在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方面居于中游。
五、结论和思考
渔业资源是人类从海洋获得的最主要的水产品,占人类捕捞的水产品的90%,也是海洋最主要的生物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甚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紧密联系。对于渔业资源的国际法关注也早就突破了单纯海洋法的范围,国际环境法的视角的强化更强调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应恪守义务约束;且活动关注的中心也应从人类利益转向人类与生物共享的全球利益。可以预见的将来,对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必定是更多地吸收国际环境法的先进理念并通过具体的制度予以落实,这也意味着渔业资源国际法规制终将归位于全球利益原则和义务重心。
1.2极限理论
渔业资源枯竭的现状说明渔业资源的总存量是有限的,渔业资源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也是有极限边界的;人类的过度捕捞活动一旦超越了这一边界就会产生渔业资源衰竭的问题。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联合国对公海“大型远洋流网捕鱼”作业的系列决议就是渔业资源“极限”问题的实证。海洋资源分配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义务,它为人们占有、开发海洋资源的行动设置限制,它要求各国占有、开发海洋资源的行动服从全球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总体安排。作为最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要以有限的渔业资源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自然也应服从这种以义务为重心的分配,而这种分配的义务重心则不仅要求渔业资源法律制度以限制人类行为为主,更重要的是为各项制度安排明确的义务主体并建立完整的责任体系。因此,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最终仍应落实和以推进国际合作国家责任为方向发展。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和极限理论说明:一切作为人类共同财产的资源,其一定是将义务置于权利之上的,即将义务作为重心。且这种义务本身也是为了实现义务承担者的长远利益。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制度正应以“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和义务重心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原则,任何可能背离这两点基本法理的尝试都是危险的。实际上,国际渔业资源法律制度的发展已经表明其义务重心,《公约》和后公约时代的各项制度都通过义务主体的安排,对渔业活动予以了越来越具体的限制,且越来越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履行义务。
2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管理
2.1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所有的沿海国都享有一种领海权利,即沿海国有权把沿海捕鱼权完全保留给本国国民,禁止或限制其他国家的国民在其管辖海域内从事捕鱼活动,这种权利被称为渔业管辖权。二十世纪40年代起,以拉丁美洲沿海国家为首,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在沿海二百海里海洋区域内建立经济专属区。自此,很多海洋国家开始纷纷效仿,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也就被提到各种海洋大会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实行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该区域的最大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2.2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之所以要制定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相关法律,其目的就是明确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主体,并规范沿海国在享受海洋权益的同时,承担该海域的养护任务。沿海国享有是权利主要包括:①自行决定该海域内海洋生物的可捕量,分为不同时期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个别国家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个别船只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②限定其他国家对该海域的可捕量,因享有专属经济区的沿海国有促进该海域内生物资源得到适度利用的义务,因此,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可以限定其他国家对该海域生物资源的利用;③其他国家的国民在共享海洋资源的同时,必须遵守沿海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确保沿海国能确实有效的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而沿海国同时也要承担防止该海域内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并承担养护的义务。
3公海渔业资源管理
3.1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历程
格劳修斯在1609年的时候曾发表了《海洋自由论》,自此,一种“公海捕鱼自由”的观点逐渐被大家追捧。而随着沿海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捍卫以及海上霸权的争夺,以及后来《公约》的形成,开始对“公海捕鱼自由”进行限制,许多国家纷纷加入了该《公约》,公海捕鱼的限制逐渐被广大沿海国所接收。根据《公约》的规定,所有的缔约国均有义务要求本国国民或自行,或与其他国家合作采取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必要措施。事实证明,不管是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还是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都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也是弥补海域划界所导致的管辖权争议,衔接各海域渔业制度的有效方式。除了《公约》对各个国家规定的义务外,《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与管理措施的协定》也规定了公海渔业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便利了国家间在公海信息的广泛交流。《遵守协定》强调船旗国之间应互相交流有关渔船的资料,以协助彼此查明悬挂其旗帜、从事有损国际保护和管理措施的违法渔船。另外,《遵守协定》还设定了缔约国间通过粮农组织开展的合作。
3.2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出现的船舶改挂旗帜现象,成为对渔业管理措施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所谓的船舶改挂旗帜,是指船舶撤销其在一个国家的注册后又在另一个国家重新注册,其通常是为了达到降低运行成本和优惠的缴税条件等经济目的,从而规避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规则的约束。渔船改挂船旗规避管理措施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及了区域性渔业组织的管理主体地位,还直接影响了国际社会和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所采取的养护和管理渔业资源措施的效果。针对公海渔船改挂船旗,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都试图以强化船旗国义务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4洄游鱼类种群资源管理
针对洄游鱼类种群,国际法首先突出对此类鱼类种群的特殊关注,在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就不同特点的洄游鱼类予以不同的制度规制,并特别强调国际合作,突出区域性渔业组织的主体地位,此外,针对洄游鱼类严峻的生存状态,引入预警原则。预警原则的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6月通过的《里约宣言》,“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资金的能力广泛适用预警方法。如果存在严重不可逆转的损害,缺少完全的科学确定性的危险不应当作为拖延采取代价昂贵的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借口。”《公约》主要强调国际合作义务,以期各国间通过协商或通过国际组织实现渔业养护与管理的协调与配合。但是实践中各国立场冲突使得存在对《公约》条款解读的不一致,同时沿海国管辖权的明显扩张意图共同导致对这两种鱼类保护的不力。鉴于国际法没有高于国家的统一的执行机构,洄游鱼类种群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的执行主体仍要落实到各国。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制度的执行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对执行规定的遵守;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就规定执行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但是,国家的执行意愿与执行能力往往难以平衡。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9703
0引言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预言,海洋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发达国家都将目光从外太空转向海洋,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党的十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因此,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的基础能力薄弱,难以为政府制定海洋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制约了管理部门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建立起能够及时反映海洋经济结构、布局、增长方式及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系统,为海洋经济宏观调控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先决条件。本文着眼于辽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中的WebGIS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其它沿海省份省级海洋经济WebGIS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系统设计
1.1系统概述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是将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展示,将文本的分布信息空间化,数据信息图表化,形成海洋经济的专题分布图并采用地图数据加载方式进行演示及专题图的抽取、输出。通过海洋经济WebGIS系统,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表、专题地图、项目点分布图等各种海洋经济相关信息,真正实现海洋经济 “一张图”。
1.2设计原则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设计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相平衡。单方面强调先进性,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单方面强调实用性,又有可能无法适应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将来改造和更新工作频繁,导致重复投资,同样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系统设计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论证,找出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平衡点。
(2)系统开放性。为了方便与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与其它政府部门、机构等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采用符合开放性原则的技术、系统平台和开发工具。
(3)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远期应用的适用性,即考虑到具体业务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需求,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标准化与规范化。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信息格式、业务流程、控制流程等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严格要求,需要从建设全局出发,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否则将无法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应用的大规模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5)安全性。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考虑两方面问题。首先,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其次,系统操作安全可靠。系统同时应该具备安全权限,不让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同时要具备足够容错能力,以保证合法用户操作时不至于引起系统出错,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3系统业务流程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4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操作模块、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系统接口等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电子地图操作模块实现基础的GIS地图操作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鹰眼视图和快速定位等地图浏览及打印等功能,支持各种图层的选择、叠加、图幅索引等功能。
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空间拓扑关系(涵盖关联关系和位置关系)查询、图斑定位查询及属性查询,查询结果快速地图定位,查询结果属性信息快速显示。
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不同领域的综合监测、评估数据、分析海洋经济主体的分布特征及趋势,将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实现叠加分析、空间集合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全面、易用、灵活的数据查询及分析展示功能,满足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对数据处理的多样性需求。
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与GIS相结合,通过简单拖拽制作地图与海洋经济图表间联动的专题图,实现地图编辑、属性查询、距离测算和面积测算等基本查询分析功能。点击地图位置,可显示具体海洋经济相关数据,通过查询,可在GIS地图中图形化显示地理位置。
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导入、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等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1引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一直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所在[1-5],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由种群生物学问题上升到了涉及自然和社会多学科的集成创新,甚至是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的哲学问题[6]。近30年我国研究者就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试点工作[7-11]。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要求“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在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层面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部分研究者及管理者也发现目前的试行评价方法及结果的管理适用性和管理效能不足[6,10]。因此,有必要面对紧迫的环境管理需求,分析目前方法体系与管理需求的差异,明确理论方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倒逼评价方法体系改进完善。
2管理需求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10]。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和业务化运行就是为实现资源环境的科学管制和有效激励提供目标、方法和政策建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研究,不仅需要考虑资源环境自身的特点,包括资源环境的状态、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还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需要考虑自然资源环境,还需要综合考虑人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会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12]。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明确评价区域可以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制约因素,才能对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起到支撑和引导作用。对于管理而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2个关键点:①广为关注的是否超载,包括临界超载的承载状况判断;②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小,包括发展潜力问题。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智能圈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工业文明大背景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和城镇开发热潮,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会以一定的环境和生态为代价。除了开发压力是否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影响的判断以外,开发过程中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是否合理,自然资源环境的转变(如围填海)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管理适用性
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种群生物学,并借用工程力学的概念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6]。从学科体系来说,种群生物学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逻辑斯蒂模型在明确约束条件后,可以实现承载力的定量化计算和预测,并且在草原管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3]。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内涵已经与单纯研究特定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物种数量这一具体的科学问题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除了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特定行业,宏观资源环境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源环境承载的某一特定物种数量,而主要是区域发展问题,承载力的概念仅仅沿用传统的概念方法解决不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综合性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分析承载能力,如通过填海新增土地资源的闲置率来评估是否超载,实际上并不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评价,而是从经济承载力的角度来考虑的———当填海规模过大导致高成本低收益,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如果从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则只跟围填海的空间位置及填海面积有关,后期越是利用率高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
3.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阈值
按照传统概念,承载能力实际上是物种数量阈值,当物种数量超过这一限值就会影响自然资源环境的健康状况,并导致物种群落数量的下降。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综合性转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也呈现为一系列不同指标和视角阈值的组合,当开发强度超过一定的量的组合时,区域可持续发展就受到影响。超载阈值判断的分歧主要来源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有必要对目前2种可持续范式———弱可持续性范式与强可持续性范式进行深入探讨[14],在统一的基础上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接,明确为不同的阈值等级,并应用于管理实践。除此以外,具体就承载阈值类别而言,也有基于不同视角得出的阈值,并且都具有管理价值,因此阈值的确定需要考虑主要因素和社会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对合理的阈值。
3.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试行方法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只关注了自然资源环境,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及政治科技方面的资源与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城镇区,人文因素往往在区域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然资源环境由于其市场可替代性、外地可输入性和环境的可恢复性,往往在区域发展中只是起到次要和背景作用。在此情况下若是想建立起自然资源环境(承载体)与社会经济发展量(承载对象)的可度量关系就几乎不可能。因此,研究者和管理者判断自然资源环境是否被超载利用往往只能回到原有的环境标准角度上来,认为超标了就是超载,但这样实际上是大大简化了自然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和特征性关系,并导致一定程度的失真和无效。现有的环境标准和管理目标只是分析认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参考,还需要立足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来具体分析。当开发与保护存在冲突的时候,仅仅基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实际上很难回答可持续发展决策问题,过度强调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也可能会过度提高环境成本,导致宝贵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的丧失,虽然短期内防止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实际上起到了阻碍作用。如经过严格论证和合理性分析的国家重点工程,需要改变某些海域功能和状况,并导致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污染增加,如果按照原有的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来说就是超标,只考虑环境因素不考虑工程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创造的价值在生态补偿和恢复中的重要意义,这一整体上利大于弊的工程就可能被否定。
3.4试行方法的管理适用性
试行方法主要是基于现有的海洋功能区划环境质量要求、生态红线中的岸线及海域保护要求、围填海管控指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要素,依据短板效应来整合集成,对于海洋开发保护中的科学决策支撑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目前的方法体系主要来源于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管理,侧重于从严管制,有效激励还不够。评价结果是超载类型和预警等级,二者只是从现状和趋势方面起到管理约束作用,而对于管理者在识别区域潜在承载能力,以及提高承载能力,在承载能力允许范围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管理支撑工作尚未涉及。(2)区域针对性不足。樊杰[10]指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很难存在统一的指标体系,采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对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认知不失为合理且具有效率的研究方法”。目前试行方法虽然根据主体功能区类型对不同的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粗分,但是海洋主体功能区除了自然保护区之外,近岸海域基本为优化开发区,分级分类尚不足以体现区域特征,距离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还有较大距离。
4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优化建议
4.1构建多参数多目标评价体系
目前的评价体系只是从严格限制角度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管理引导。《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要“从严管制和有效激励相结合”。下一步需要加强有效激励,在保护和约束的同时,也需要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促进地方政府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基础配套条件等,充分和高效利用闲置资源环境,提高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用发展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目前的超载评价主要基于管理合规性,考虑到管理指标的区域适用性和针对性不足,从承载力概念的科学角度而言,超载必须要与社会经济挂钩,超载阈值往往也不是骤变点,而是一个范围。因此超载也需要从合规性拓展到区域发展的限制性,构建承载能力评价的多参数、多目标组合,包括承载力大小和风险评价,承载力大小主要表征承载的社会经济的量,风险则表征超载的可能性,可以认为是承载力的质。并且明确管理问题中哪些是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直接相关的,哪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