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的现状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11:34: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粮食生产的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粮食生产的现状

篇1

荆州市是湖北省以至全国的产粮大市,以种植稻谷为主,常年保持36.69万公顷的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300万吨以上,具有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良好资源优势,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在我国也有明显的增值效果;此外,由粮食产业所带动的运输、饲料、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通过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拓展粮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对发展荆州市农业产业经济、粮食产业经济和相关产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多重意义。

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武汉是龙头,宜昌是龙尾,荆州是龙腰。武汉和宜昌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荆州工业化还处在初期向中期转化的阶段。由于荆州工业化进程缓慢、滞后,致使粮食产业聚集度不够,科技支撑力不强,经济外向度偏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为此,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壮腰工程”的重大决策。“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即做大做强荆州工业经济;同时根据荆州市粮食产业在全省以至全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走粮食大产业、大集团、大品牌、大项目、大市场之路,使粮食产业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据此,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家粮仓,打造千亿粮食产业”的战略目标,并于2012年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粮食工业园区”的战略措施。

实践经验表明,粮食产业化经营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优越性一是能够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接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引导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有利于龙头企业加工优质的粮食食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能够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把具有品牌优势、加工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能够促进粮食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竞争实力。建设粮食工业园区是充分发挥投资规模效应、吸引外商集聚效应的有效途,是粮食产业化深度发展,实现质量、效益新跨越的重要载体。

一、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的现时情况

1 荆州市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建设粮食产业集群是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

“十一五”期间荆州市按照这一方向,以该市的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滋市云达米业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重点,建设了6个营养强化米生产基地和4个稻谷深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

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是:1,在荆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湖北汉科高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为圆心,链接带动湖北天荣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鑫禾米业有限公司、荆谷米业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果葡糖深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2,在荆州市的松滋市区,以湖北白云边酒厂工业园区为圆心,链接带动荆州市公安县等周边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白云边酒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3,在荆州市的监利县新沟镇,以福娃集团工业园区为圆心,形成以饼干、膨化食品、营养粥等深加工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4,在荆州市的洪湖市工业开发区,以湖北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中兴(湖北)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为圆心,带动周边的所有粮油加工企业,形成以生物柴油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油转化产业集群。

在粮食产业集群的推动下,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粮食食品项目与品牌能力大幅度提高,到2013年底,荆州市将形成系列营养米年生产能力50万吨、稻谷深加工年生产能力30万吨、稻谷深加工产品产量20万吨,大米加工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精制大米170万吨,系列营养米30万吨;开发出发芽糙米、留胚米、免淘米、米乳、糙米茶等营养产品和方便米饭、方便米线等方便食品。

2 荆州市粮食产业与相关产业链接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是以粮食生产产业为基础,链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相关产业,优化资源整合、配置,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整体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过程中与相关产业的链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与粮食加工产业的链接。突出的是在优质稻的产、购、销方面,订单购销发展较快。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对粮农生产的优质稻订单购销中,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出30%以上,粮农每亩可增收100多元,这种粮农与粮食加工企业的产、购、销链接方式受到粮农欢迎,推广普及比较快;第二,与食品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市太禾米业公司、荆州市新力大风车食品有限公司、松滋市天怡食品有限公司、荆州大佳机械食品有限公司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了4个粮食生产基地,粮农按照市场导向、适度规模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公司收购基地粮农生产的粮食后,开发生产优质俏销的新型营养方便食品,将一部分利润转移给粮农,实现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第三,与饲料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依托荆州通威、湖北大明、荆州希望等饲料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加工水产专用料、畜禽料、动物宠物料等饲料生产。2013年荆州市加工生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年加工产值60亿元,除了增加企业收入、国家税收以外,还可以增加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达到饲料粮钟植农户与饲料粮加工企业双赢的目标;第四,与酿酒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公安(县)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石首市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酿酒业,并重点扶持监利县粮酒酒业有限公司,把“监利粮酒”品牌建设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到2013年荆州市酿酒业总产值将达到120亿元。这样通过酿酒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饲料粮钟植产业的发展,延长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链,增加其收入。

3 荆州市粮食产业收益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荆州市选择5家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家中小企业重点培育;选择20家后备企业重点跟踪;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培植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5-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截至2010年底,荆州市已建成“五大粮油加工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5家,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实现利税64131万元,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增加了粮农收入。在此基础上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0家左右,其中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左右;全市市级以上企业粮食加工量达到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左右、利税8亿元以上;其中典型企业监利县福娃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洪湖市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从而使财政收入和粮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荆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同先进地区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差距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虽然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称号,但真正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并不多,带动效益也不够突出。目前荆州市还没有一个利润过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即便是福娃集团,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也未过100亿元,且全市过5亿元粮食企业仅9家。

差距之二是深加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荆州市真正称得上粮食深加工的项目只有福娃集团的系列食品和汉科公司的果糖,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对原粮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创利税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粮食的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大多还处于分割状态,产业链条延伸过程中小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上、中、下游产业的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

差距之三是精品名牌产品缺乏。由于高档优质稻发展滞后,稻米品质不高,尽管在稻米品质结构的调整上现在同过去比有很大进步,但与市场对高档优质稻的需求相比,同湖南等省相比,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档优质稻的发展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此外,荆州市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北大荒”、“金健”等全国知名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还远远跟不上。

差距之四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尽完善。目前荆州市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仍然只限于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和松散的合同关系,紧密型的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市场一旦变化,合同就难以执行,企业和农户都会受到损失。同时,荆州市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基地数量少、建设标准不高,区域间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部门配合不够,农业、农机、农技、粮食、财政、银行等部门在产业化经营中的配合力度比较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荆州市要真正搞好湖北省提出的“壮腰工程”,确保湖北省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必须在建设和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方面下很大的功夫,采取务实性的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拓创新的政策举措,促进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快速有效发展。

三、荆州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 培育发展粮食工业园区,为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夯实载体。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制订有利于粮食产业集聚的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适当降低地价标准,支持产业园区建设。要明确粮食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突显区域粮食优势,通过自身培育、外引内联,引导一批能带动产业升级、起主导作用的绿色食品、绿色产业项目和企业集中落户粮食工业园区,使同类产业的企业在粮食工业园区内相对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和空间集聚效应。

2 突破性地培植大品牌。一是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粮食品种,大力开展基地建设,实行订单购销,保证企业品牌打造有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二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品牌大米应以高、中档精制大米为主。四是实施品牌整合。

篇2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篇3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71-03

一、中国粮食生产及要素投入的现状

(一)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

从1996―2007年的十二年间,中国粮食生产大致走过了一个“U”字形的发展轨迹。1996年,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0 091亿斤,之后的1998年达到10 246亿斤,1999年达到10 168亿斤。但随后五年粮食生产连续下滑,2003年粮食产量下滑到8 614亿斤。2004年开始,中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粮食连续五年增产,连续三年突破10 000亿斤,2008年高达105 741.8亿斤。

(二)要素投入的现状

1.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农业化肥施用量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90年的2 590.3万千克逐年提高到2008年的5 239万千克,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2008年农业化肥施用量翻了一番。在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中国粮食生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从1990年的44 624万吨到2008年的52 870.9万吨。

2.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约束加大。2004―2008年这四年间,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600万亩。1996年、2008年两年的粮食产量同样是10000亿斤水平,但面临的耕地资源条件却大不一样。1990年中国耕地面积130 066.7千公顷亿亩,到2008年减少为121 715.9千公顷,净减少了8 350.8千公顷。

3.自然灾害的发展概况。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灾害、台风等,其中水灾、旱灾是灾害中的灾害。

从上图可知,水灾的成灾率要远远高于旱灾的成灾率,特别是1998年的水灾成灾率高达50%以上,当年的粮食增长率极速下降。随成灾率的上升,粮食增产率下降;反之,上升。

4. 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使用状况。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90―2008年呈线性上升趋势。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小型农机耕散地、插秧,大中型农业机械耕整地、精量播种,收获作业的效率是人工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90―2008年呈线性上升趋势。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缓解季节性短缺劳动力矛盾,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5.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化及特征。农业劳动力指达到一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业中达到一定劳动年龄的人口数。1990―1995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分别为33 336万、32 335万,200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数降低到28 056万。农业劳动力总体呈初中及以下女性化特征;老龄化趋势显现;农业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业。

6.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近年来,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 471.7千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4.8%。仍有将近一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只能“靠天吃饭”。主要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投入渠道分散等多个问题。此外,农业用水不合理和大量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许多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渠道渗漏现象严重。

7.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中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2009年达到25.18亿元,是2001年10亿元的2.5倍。农业科技的结晶,让中国粮食产量迅猛增长。推动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

上述各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通过构建模型,运用 Eview5.0计量软件证明各要素对粮食生产的显著性影响。

二、模型设计

(一)设立模型产出函数

本文选择了影响中国粮食生产(Y)的农业化肥施用量(X1万千克)、粮食播种面积(X2千公顷)、成灾面积(X3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X4万千瓦)、农业劳动力数量(X5万人)、有效灌溉面积(X6千公顷)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X7万元)7个因素为解释变量。βi代表产出的弹性系数,μ为随机变量,Y是中国年粮食产量(万吨),是被解释变量。本模型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截取1990―2008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

设粮食生产函数为:Y=β0+■βiXiμ

其中,成灾面积的符号为负,其余均应为正。

(二)用OLS法估计模型

■=- 30001.03+4.554X1+0.500X2-0.122X3-0.359X4-0.816X5

+0.960X6+1.814X7

t值 (-3.27) (5.69)(6.64) (-4.32)(-2.14) (-2.44)(1.98)(1.23)

R2=0.9842,R2=0.9742,F=98.14,DW=2.51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98.14>F0.05(5,13)=3.02,故认为粮食产出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估计结果表明:其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符合,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成正比,与成灾面积成反比。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业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万千克,粮食产出就增加4.554万吨;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出增加0.5万吨;灾面积每增加1公顷,粮食产出就减少0.122万吨;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出增加0.960万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每增加1百万元,粮食产出增加1.814万吨。

从截据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X1、X2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6=13的临界值t0.025(13)=2.16;X3斜率项的t检验值为负,符合经济意义,其绝对值大于t0.025(13)=2.16。但是X4、X5、X6、X7前的斜率项的t检验值小于t0.025(13)=2.16,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要素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三)检验简单相关系数

X1,X2,X3,X4,X5,X6,X7的相关系数矩阵表如下所示: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其中X4与X6、X1与X6、X1与X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73、0.964,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确定初始回归模型

通过分析粮食生产Y与各变量X1,X2,X3,X4,X5,X6,X7间的回归,其中X1与Y的R2最大。这充分证明了粮食生产受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最大,与经验相符合。因此■=38 067.25+

2.313X1选为初始的回归模型。

(五)逐步回归

将其他解释变量依次导入上述初始回归模型■=38 067.25+2.313X1中,寻找最佳回归方程。

因此,最终的粮食生产函数应以Y=f (X1,X2,X3)为最优,拟合结果如下:

Y= - 36 730.44 + 4.56X1 + 0.63X2 - 0.14X3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农业化肥施用量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关键因素,农业化肥施用量与粮食生产之间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生产函数分析结果和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农业化肥施用量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终重要因素。虽然成灾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不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灾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逐步回归过程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中国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其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最终的粮食生产函数Y=f (X1,X2,X3)为最优。

三、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

1. 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有直接的有限影响。随着中国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并且从土地稀缺性上可以看出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空间是有限的。

2. 农业化肥合理施用能有效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测土配方肥施用对中国粮食生产有显著性的影响,并且成为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3.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严重影响,包括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面广以及粮食产量损失巨大两个方面。其成灾率与粮食生产率成反比,成灾面积越大,粮食生产越低;成灾面积越小,粮食产量越高。

4.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有效灌溉面积对中国粮食的生产仅次于农业化肥施用量,现代粮食生产已打破单纯的依靠物质投入转向科技兴农。

(二)建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化肥过量施用并不能促进粮食增产,相反会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导致面源污染;在对农田施肥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对农作物的有效灌溉;更重要的是,化肥施用量攀升只是农业科技应用不足条件下农户粗放生产的结果。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化肥的施用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与农业科技、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劳动力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其次,保证粮食基本播种面积不动摇。协调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土地利用比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通过科技提高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再次,自然灾害的不可控制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加大粮种试验,增强粮种的抗旱抗涝抗病虫性;加强农田水利投资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同时我们要加大对自然灾害的防范,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损失。最后,农业科技转化为粮食生产力是未来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EB/OL]. agri.省略/sjzl/baipshu.htm.

篇4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10-02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物资,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课题。

1 百色市粮食生产现状

百色市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薯类、小麦、旱稻和其他粮食(荞麦、小米)等品种。以水稻、玉米作物为主,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0%左右,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94%左右。其中,水稻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49%;玉米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3%,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44%。豆类、薯类、小麦等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左右,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6%左右。

百色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3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105万t左右,平均产量3 840 kg/hm2,分别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的第5位、第6位和第12位。其中,水稻平均产量5 235 kg/hm2,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粮食平均单产的第7位,玉米平均产量3 885 kg/hm2,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粮食平均单产的第9位。玉米能实现自给有余,水稻、小麦、大豆供求偏紧。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相比,百色市粮食单产水平还相对滞后。

2 制约因素

2.1 播种面积减少

百色市人均耕地面积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水资源不可避免地大量被占用,粮食生产发展越来越失去资源的支持,土地对粮食发展的约束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粮食增长难度大[1-2]。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由历史最高年1977年43.18万hm2下降到2011年27.20万hm2,减少15.98万hm2,下降37.0%,35年年平均下降1.06%。

2.2 耕地质量不高

百色市耕地质量不高,大部分地区耕地地力水平比较低,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水田的砂壤土、壤土面积仅占水田面积71.46%,旱地占66.38%;水田耕层厚度在12 cm以上占74.26%,旱地耕层厚度在10 cm以上占78.96%;水田2.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占84.45%,旱地1.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占59.87%。全市中低产田比例高达75%,仍有3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

2.3 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百色市虽然加大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条件差,农田排灌设施还远不能达到高产农田排灌要求,旱涝保收面积不足40%,仅有10%旱地能够灌溉,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2.4 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百色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干旱、寒潮、大风冰雹、洪涝以及病、虫、鼠等自然灾害。2008年出现了严重的冰冻雪灾,冬、春种作物受灾面积达1.328万hm2,因灾减收8 900 t。2008年5月下旬,局部地区受到洪涝灾害,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1.652万hm2,因灾减收1.96万t;2010年出现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6.76万hm2,因灾损失3.53万t;2011年晚稻受寒露风天气影响,全市晚稻受害面积2.67万hm2,因灾损失2.2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频发、重发,2007年为大发生年,经防治后仍然损失粮食0.75万t。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2.5 粮食生产规模小

长期以来,全市广大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种植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的,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综合效益差,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滞后,从事粮食生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因此粮食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规模效益不够明显。

2.6 种粮比较效益低

种粮平均收益在几千元左右徘徊,相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等生产效益一直偏低,与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相比差别大,原有种植粮食面积受到蔬菜、甘蔗、桑蚕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挤占,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扩大种植粮食面积空间有限,播种面积难以稳定。

2.7 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近年来,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加重,粮食生产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将日益突出,给良种、良法的普及推广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困难。

2.8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加上科技推广和管理机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农技推广工作。

3 发展对策

3.1 调动全社会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责任,严格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列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3.2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灌溉,加强对渠道排灌系统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着力解决连片灌溉面积,建设抗旱防洪保收农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间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五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培育高产、稳产、标准粮田。

3.3 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优先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品种生产,积极发展大豆、薯类及杂粮生产,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二是优化品种种植,扩大超级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三是优化种植模式,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扩大秋、冬种粮食面积,大力实施“早稻—晚稻—冬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马铃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马铃薯”、“中稻—秋黄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红薯”、“中玉米—秋黄豆”等种植模式,在原有种植一造或两造的基础上,增加秋(冬)种一造粮食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四是大力发展间套种技术,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园、木薯地等地间套种豆类、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3.4 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扩大超级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种种植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并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推广避灾种植,在易遭受灾害的地方,科学地调整播种期,适时推迟(或提早)播种时间,使生长发育关键期避过灾害发生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四是大力推广覆盖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措施,以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培育地力,增强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抗旱保水剂,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确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齐,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七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实扩大良种与良法覆盖率,通过良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3.5 推广机械化耕作,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力

推广机械化耕作是有效解决百色市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适合丘陵地区和耕作制度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机具研发、推广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农机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着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

3.6 引导土地流转,着力粮食产业化经营

由于受种粮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出现了耕地季节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温资源极大浪费,给粮食增产带来困难。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把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户无力耕种的耕地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粮食加工流通企业,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转化增值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通过龙头带动,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由比较松散的组织逐步过渡到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大市场联接起来。发展订单生产,搞活粮食流通。

3.7 强化防灾减灾,着力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冻害、寒害、干旱、洪涝、有害生物等多种灾害在百色市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两寒、两旱、两害”对全市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两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风”危害;“两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两害”指“夏季洪涝灾害”和“有害生物为害”。对这些灾害必须科学应对,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减少损失。一是落实防范技术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适时播种,推广地膜覆盖防寒保温技术;防“寒露风”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种种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种期,使晚稻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为害;“两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选用抗旱耐瘠品种种植,推广地膜、生物覆盖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剂拌种种植提高抗旱能力。种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难的地方,头季改种旱粮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种植模式,避免影响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损失。“夏季洪涝灾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气性灾害,地处低洼易水淹没的地方,要选用早熟品种种植,适时早播,在洪涝到来之前收获;“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见的农作物病、虫、草、鼠为害。其中,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纹枯病即“三虫两病”为害最重,要切实抓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水稻防寒育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杯育苗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灌溉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栽培技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制定和及早落实防灾减灾预案,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8 强化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粮食生产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劳动者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程度,劳动者素质高发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单产水平和实现均衡增产[5]。当前,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质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劳动者素质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4 参考文献

[1] 葛自强,孙政国.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596-598.

[2] 张开乾.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5-27.

篇5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52-03

在2010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任务中,将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列为了长期国家战略,成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责。近年来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和水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甘肃省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从2007年粮价迅速上涨后,甘肃省将粮食储备计划提高到5亿kg,食用油省级储备增加到了1 000万kg。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甘肃省先后投资2 500多万元,实施了12个省级储备粮库扩建和改造项目,14个州市全部建起市州粮食储备[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粮食安全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韩建民[3]通过分层对比的方法对甘肃省河西灌区粮食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他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对河西灌区粮食生产会带来一定冲击。甘肃省需要采用农业新技术以促进粮食生产。陈强强等[4]分析了甘肃粮食生产现状与比较优势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现状特征,认为甘肃未来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应从政府、市场和农民等多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粮食贸易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吴文恒等[5]认为,保证一定的播种面积,努力增加粮食产出,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同时,发展生态型农业,是未来甘肃粮食问题的出路所在。张开乾[6]在阐述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目前粮食生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合理利用水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耕地保护,重视耕地质量建设,才能够解决甘肃省的粮食安全问题。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注重于定性分析,使用定量分析的较少。因此,本研究使用粮食生产函数针对甘肃省的粮食生产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发现影响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因素。

1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利用1985~2008年甘肃的粮食生产数据,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分析。该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Y=ALαKβ

根据该函数的性质,可将其转化为对数线性的形式,如下:

lnY=lnA+αlnL+βlnK

在实际应用中,该函数可根据不同的经济要素条件衍生出不同的模型形式。本研究在进行相关分析时,采用的生产函数模型形式为:

lnYi=β0+β1lnLandi+β2lnFerti+β3lnInvesti+β4lnDisasteri+εi

式中,Y表示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单位:万t。

Land表示甘肃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位:103hm2,本研究预期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

Fert表示公顷化肥施用量,单位:kg,本研究预期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

Invest表示农药施用量,单位:t,本研究预期农药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

Disaster表示成灾面积,单位:103hm2,本研究预期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有负的影响。

i表示样本年数,β表示待估参数,εi表示误差项。以上数据均来源于2000~2009《甘肃年鉴》,具体如表1所示。

使用Eviews3.1对模型进行估计,所得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估计模型调整后的R2值有97.1%,这说明被解释变量的方差有97.1%都可以由解释变量予以解释。模型的F检验和t检验均通过,D.W.值为1.85,表明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参数的经济意义全部符合预期假设,该模型成立。

根据表1、表2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1粮食播种面积对于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影响显著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直接制约着粮食产量。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粮食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较大。在促进粮食总产量增加的诸因素中,播种面积的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达到了92.18%,在诸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甘肃省适耕的耕地相对稀少,因此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耕地抛荒的现象,不利于甘肃省的粮食安全。

1.2投入要素是影响甘肃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都是显著为正。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有助于粮食生产,但是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化肥和农药在增产方面的作用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对于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7,8]。

1.3受灾情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影响

粮食安全深刻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甘肃省的自然条件较差,自1985年以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成灾面积呈现出周期式波动的特点,平均3~4年为一个周期,不过成灾面积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9]。

2政策建议

根据模型结果来看,粮食种植面积、投入要素、受灾情况等均会对甘肃省的粮食安全产生显著影响,综合以上分析,结合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2.1调整粮食生产布局,落实粮食政策

随着退耕还林及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在夏粮面积逐年下调的情况下,应重视落实粮食生产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大在科学种田、优化品种、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甘肃省8号文件精神,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2.2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目前甘肃省在农技推广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从而改善甘肃省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10]。

2.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保护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耕地,进一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一是严禁为了眼前短期利益非法将耕地转为其他建设用地,特别是用于建造污染严重的工业厂房等。二是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将是较长时期内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三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的平衡。

2.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

重视农业的有效保护,继续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支持结构:一是加强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将其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去,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稳定供给粮食的能力。二是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持。主要以直接补贴的方式,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对受损失的粮农进行补贴。

3结语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和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甘肃省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不容忽视。在未来,甘肃省应该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力度,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努力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粮食的最高产量,以最终保证甘肃省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国祥,陈劲松.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J].中国农村经济,2001(4):4-10.

[2] 段小红,王化俊,耿小娟.甘肃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3):280-284.

[3] 韩建民.甘肃省河西灌区粮食生产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2):213-220.

[4] 陈强强,李新文.关于甘肃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思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1):117-123.

[5] 吴文恒,牛叔文,曲玮,等.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J].干旱资源与环境,2006,20(5):139-144.

[6] 张开乾.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5-27.

[7] 张学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84-86.

篇6

摘要:随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

>> 金融支持“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传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原则 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土地有序流转的探讨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研究 河南900亿元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分析 关于湖南省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若干思考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 气候变暖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关于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模式的思考 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思考 关于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对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年11月3日。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ndsj/2016/indexch.htm。③乔金亮:《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北移》,《经济日报》2013年1月15日。⑤李华林:《新型主体唱主角适度规模有效益》,《经济日报》2016年11月23日。⑥高云才:《农产品加工业将更有活力》,《人民日报》2017年1月2日。⑦魏后凯、王业强:《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⑧张先锋、程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3期。⑨“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⑩《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部网站,http:///sjzz/qiyeju/dongtai/201505/t20150514_4594357.htm,2015年5月14日。薛江华:《广东粮食自给率仅32%》,《羊城晚报》2015年2月8日。

Abstract:While the deepening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become the main line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work in the next period,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he core area of national grain production is the core area of guaranteeing the production and safety of the national grain.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ts important position and demonstration role are more obvious, meanwhile, its own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bottleneck are more prominent, the reform task is more important, and challenge is bigger. The core area of national grain production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support,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ransformation of processing,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adjusting the product structure, production mode and industrial system.

Key words:the core area of grain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recommendation

篇7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5-02

粮食产业是金湖县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人均贡献1 t粮而闻名全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7、2010年2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何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该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金湖县粮食生产现状

稻麦是金湖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稻麦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5%左右。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下,紧紧围绕“扩大面积、调优结构,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收获面积达到7.21万hm2,其中水稻面积为3.59万hm2,小麦面积为3.18万hm2,粮食单产6 834 kg/hm2,全县粮食总产49.25万t。

2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2.1区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金湖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具有稻麦等粮食作物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大气、农灌水和土壤污染程度、污染水平均为清洁,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符合无公害稻麦产地环境条件。

2.2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

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5万kW,平均每6.67 hm2耕地拥有82.4 kW。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 090台、小型拖拉机18 800台、联合收割机2 150台、水稻插秧机2 168台、大小条播机5 300台。机耕作业、机电排灌、机械化收获水平平均达到10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3%,高于省定指标13%,在全省名列前茅。

2.3水利设施比较完善

按照“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遇旱灌得上,遇渍降得下”的水利建设思路,建立防洪、除涝、灌溉、降渍四大工程体系,改善水利条件,为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至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 94.5%,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 520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水库灌溉面积866.67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7%,机电灌溉面积3.0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3.7%。

2.4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普及率较高

近年来,金湖县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区,以“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形式,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促进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1]。稻麦生产初步形成适应金湖地区特点的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全县稻麦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技术贡献率超过50%。

2.5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同步推进

大力建设绿色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据金湖县生产实际制定了《无公害食品――优粳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实施规范化生产[2]。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2.8万hm2,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21万hm2;建立优质粮食标准化示范区1.33万hm2。充分利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种专业合作协会,培育和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投入力度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最低收购价格,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但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作业费用和人工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幅大大高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幅度,种粮效益仍然偏低,这无形中影响到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3]。大多数农民仅重视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硬性投入,对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往往缺乏投入,短期行为比较突出。由于长期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恶化,需要精工细作的生产过程也变成粗放管理,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突出

受种子市场放开影响,种子企业和经销单位以新谋利,经营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金湖市场上水稻品种就有40多个,小麦品种也有30多个,导致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同时,基层又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指导,导致一个区域内,甚至是一块大田种植多个品种,采取多种种植方式[4]。既不方便田间管理,无法按标准化生产,又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

3.3集约化程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差

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适当的利润。金湖虽然人均土地不是很少,但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单个农户种植为主。近年来,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土地流转,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耕作、分散种植的现状,在分散种植、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虽然众多,有的规模也比较大,但由于产业链条短,以初次产品为主,造成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加之加工收购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组织程度低,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难以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3.4基础设施标准不高,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金湖县属理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每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还要承接中上游16万km2的洪水下泄,经常受外洪内涝的双重影响。近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方建新的标准较高,但不少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发挥作用,加之农民对田间配套沟系不重视,标准低,户与户之间不平衡,无法抗御自然灾害的威胁,更难以实现旱涝保收。

3.5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弱化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业、林牧渔等单位的合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被撤离分流,从事服务于传统的粮食生产的技术人员减少。留下来的技术干部也由于兼职或分工包村,在岗不在位,从事其他工作,行政化现象突出,主要精力不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造成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无法真正进村入户。加之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功能弱化。

4提高金湖县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立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5年内,金湖县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75 kg/hm2,总产突破50万t。

4.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改善基础条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通过实施国家对粮食产业扶持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制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4.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耕地质量的改善作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把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一是要扎实抓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堆腐还田技术,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二是要着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自我修复,为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基础。

4.3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土地集中经营,能让土地、资本、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优化组合,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利用农业资本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生态农业技术管理,发挥粮食生产规模效应,提高粮食生产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更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全县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已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要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对于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三是加强扶持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租赁、转包、托管、入股、互换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些种粮能手和粮食生产经营大户手中,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长期投资,规模经营,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4.4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把县、镇农技推广体系建成精干、高效、多能的集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管理机构。二是做好农技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不得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行政性工作。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在工资、补助、福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加粮食生产主战场,获取合法收入。三是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四是采取政策保障措施,吸引高素质、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企业在技术、资金、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有组织地实行自我服务。

4.5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一是加快超高产品种、优质品种、抗病抗逆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更换,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二是强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高产创建、科技攻关等活动,既重视单项技术的创新,又强调技术的集成和系统配套,形成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高产栽培模式。三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总产量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平衡增产,实现平衡增产的关键则在于直接从事粮食生产者的素质[6]。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科技示范户参加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民身边树典型、建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

4.6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鼓励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农技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实行“企业(合同)+基地+中介(农技服务)+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进无公害粮食生产。发展并规范粮食订单生产和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在联结企业与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二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着力推进全县粮食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提高商标和企业知名度。四是积极扶持企业开展粮食产品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4.7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整合力量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以气象灾害防治、生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用天气、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动态预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建设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应急管理,成立专业防控队伍,落实专项资金,推进统防统治。

4.8加强农资质量监管

一是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监管队伍,提高素质,严格执法。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推行质量追溯制度,抓源头,治根本,规范农资流通,实施动态监管。三是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倡导守法经营,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5参考文献

[1] 林晓辉.发展粮食生产 打造产粮大县[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16.

[2] 沈尤佳.粮食危机与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中的集体化、资本化与合作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7-34,44.

[3] 张谋贵.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西部论坛,2011(4):19-26.

篇8

临潭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和半干旱区,地形自西向东倾斜,海拔2230~3960m,平均气温3.2℃,相对无霜期65d,全县辖16个乡镇,141个村民委员会,717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1565.8km2,耕地面积17533hm2,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 万人,占总人口的90%。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确保稳定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认识临潭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仍然是全县人民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从干旱少雨的县情出发,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始终把发展旱作农业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位置来抓。

1 我县粮食生产的现状

1985~1991年改革开放阶段,农村实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农民对粮食生产靠科技、靠投入的认识逐渐增强,使农村绝大多数群众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1992~1998年,由于大面积推广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膜测沟播、全膜覆土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粮食作物产量显著提高。1999年至今,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大量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和农牧民收入,使临潭农牧民从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2 粮食安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 人粮矛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2.2 自然条件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由于我县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有耕地中山旱地占80%以上,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旱灾威胁,抗旱生产仍然处于被动局面。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先进技术的普及难度大;三是水土流失,耕地整体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缺乏安全保障。

2.3 耕地减少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耕地势必减少,粮地矛盾也必然加剧。

3 确保我县粮食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为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必须进一步强化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宜农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山顶植树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被子,川地种植药材鼓钱袋子”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坚持封山禁牧,要先治荒、治坡,再逐步扩大,不搞一刀切。

3.2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从我县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看,现有耕地中85%左右属中低产田,缺水少肥,管理粗放,粮食单产很低,今后必须大力推广以平衡施肥和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以机械深松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以膜测沟播、地膜覆盖、全膜覆土种植为主的抗旱播种技术、以精量半精量为主的高效播种技术和以农作物病虫害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促进粮食作物高产、高效,这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可以明显的提高抗旱科技水平。一般一项高产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增加单产10%左右,如果采用新的组装配套技术,对病、虫、草、鼠害的损失可控制在20%~30%,则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20000~180000t。

3.3 因地制宜,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由于我县春秋相连、长冬无夏,春季倒春寒现象严重,旱灾、雹灾及洪灾发生频繁,使得粮食生产基本处于低水平的产需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方向应以增产为主、兼顾优质,应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大力发展马铃薯、青稞、小麦、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4 落实政策,增加科技投入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依靠提价保护农民利益的余地不会很大,政府保护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应放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上,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要从国民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在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上作重大调整,从正面引导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切实重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有效支撑全县粮食安全和稳定增长,确保全县国民经济整体有序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的生产能力,促进粮、经、饲作物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3.5 通过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

在粮食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牧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骨干农牧民,兼顾一般农牧民,造就一批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要以现代适用技术为主,要精确化、有可操作性,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方式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机构组成的管理体系,县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

3.6 大力培育发展粮食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59-01

粮食生产是农业基础性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提出了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1 严格耕地保护,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要生产粮食就要有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只有确保足够的耕地面积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护耕地,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保护耕地 并不是保持耕地面积不变,而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的平衡。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保护耕地,做好用地规划,避免耕地数量减少。在实际生产中,不允许在农田保护区种植多年生作物或修建永久性的生产设施。要重视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产量。要将保护基本农田工作放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生产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地力水平、平衡土壤养分为核心,组织指导标准农田地力培肥工作。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培肥、增厚耕作层等措施,加强标准农田地力监测与管理,建立区域标准农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升衢江区标准农田地力等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

2 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结合衢江区粮食生产实际,每年引进2~3个水稻新品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中遵循“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套生产技术措施,使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良种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示范种植的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集成推广与良种配套的栽培技术。在衢江区粮食生产中主要推广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包括旱育秧、直播、抛秧、强化栽培、稻鸭共育和单季晚稻“五改”技术。二是科学施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四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指导工作,积极举办科技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和广播会;通过农技110服务网络,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帮助农民解决粮食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发放技术手册、技术挂图、技术卡片、技术资料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对粮农进行技术指导。农技推广部门要把计划扩大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优先在示范片中组织实施,通过示范展示,扩大新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使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经营能力

在实际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产才能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在目前农村粮食生产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经营分散。实行后,土地由农户分散耕种,每户种植面积小,田块分散。二是土地闲置浪费,许多农民放弃种粮进城打工,出现季节性“抛荒”现象,大大降低了耕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粮食生产现状,解决衢江区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和规范运作的粮油专业合作社。建议政府及涉农部门为其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改善经营环境,做好粮食生产的各项服务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通过增强农民土地流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减少大户承包土地的阻力,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各项扶持政策向种植大户倾斜。国家除了继续提高种粮大户和规范运作的粮油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补贴力度外,还可以为规模种粮大户和合作社提供低价化肥、贴息或低息贷款,以缓解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鼓励和扶持种粮大户、粮油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益[3-4]。

4 加大支农力度,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主要包括田间水利设施、机耕道路、修建晒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培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粮食功能区建设,把专门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固定下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二是发展订单粮食。在完成省级储备粮轮换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将区级储备粮轮换也纳入订单粮食范围,使优惠政策覆盖面更加广泛,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三是银行和信用社要大力开展农村信贷工作,为粮油生产大户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要为粮食相关产业提供帮助,使其逐步壮大,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四是政府要在育种和育苗环节中投入资金,保证良种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种子供给及安全。同时,为了减少因灾害导致农户缺种、粮食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准备救灾良种,以确保种子安全足量供给,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五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努力实现单季晚稻产量超过10.5 t/hm2、双季稻超过15 t/hm2,对高产创建业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六是开展水稻高产示范竞赛活动。(下转第361页)

(上接第359页)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坚持产量与品质并重,有组织、有重点地建设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在示范方内安排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努力提高示范方的产量,对早稻产量超过8.25 t/hm2、连作晚稻超过9 t/hm2、单季稻超过10.5 t/hm2的农户和责任农技员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5 强化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服务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技推广机构是各项农业生产技术引进、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主体,其作用是将优化后的配套生产措施推广到千家万户,对农业技术进步和普及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要落实政策,保持从事粮食生产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切实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稳定,做到编制、人员、经费到位,能正常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效率为己任,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进一步研究深化轻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把以良种推广、优化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管理技术组装起来,取得集成效应,提高技术到位率。抓好农技110和农民信箱等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加快信息传送。同时,抓好农资监管,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6 参考文献

[1] 庞子千,吴树业,郑晓微.瑞安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稻米,2011,17(5):74-75.

篇10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企联姻,狠抓订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我市先后成立了粮食协会、小麦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引导中介组织在技术培训、标准研制、市场分析、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44-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87万,辖12镇1乡2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714个行政村,总面积960km2,耕地面积6.7万hm2。嘉祥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曾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1 嘉祥县粮食生产现状

嘉祥县种植粮食作物常年稳定在11万hm2,其中,小麦5.3万hm2、玉米4.1万hm2、大豆0.8万hm2、水稻0.4万hm2。小麦平均单产7 224.0kg/hm2,总产38.3万t;玉米平均单产8 259.0kg/hm2,总产33.9万t;大豆平均单产2 857.5kg/hm2、总产2.3万t;水稻平均单产9 475.5kg/hm2,总产3.8万t。截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6个,面积2.6万hm2;实施山东省粮食(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建设面积2.0万hm2。2015年高产创建示范田内小麦、玉米每hm2分别达8 353.5kg、8 809.5kg,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辐射带动下,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7 618.5kg、8 289.0kg,粮食总产突破80.0万t,实现粮食产量连续14a增产,进一步奠定了嘉祥县产粮大县的地位。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加强行政指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嘉祥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坚持政府强力推动不动摇。牢牢把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总产”的工作思路,把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体内容。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供给,每年都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嘉祥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实施方案》,把粮食生产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暨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2 实施政策扶持,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把发挥政策、项目、资金在粮食生产中的扶持作用,作为拉动粮食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农业耕地地力保护、小麦统一供种、农机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强农惠农项目,2015年全县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资金1.4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做好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大方”建设,利用高产创建平台,整合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2.8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制定了《嘉祥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双百”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嘉祥粮食生产的发展。

2.3 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配套关键技术 嘉祥县始终把提高科技贡献率作为带动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积极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按照“健全县级、强化乡级、突破村级”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帮扶网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跟我学种田、农业直通车等专题栏目。同时,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等项目,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生产现场会、巡回技术报告、印发技术明白纸等进行多层次、全覆盖技术培训。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精量播种、“一防双减”、“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秸秆还田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截至2015年底,全县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推广率达95%以上。

2.4 借助“种子企业+”,实现粮食生产共赢 在粮食生产中,实施“种子企业+”合作模式。嘉祥县是种业大县,全县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作物种子企业11家,其中,山东圣丰种业注册资金1亿元、山东祥丰种业公司注册资金3 000万元。县内小麦、大豆、玉米种子繁育田面积达到1.3万hm2,种子生产量8.1万t。通过“种子企业+合作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各方共赢。种子企业在种子基地推广繁育自己的优良品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收获”,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剩余劳动力给种子企业、服务组织打工挣取劳务费。为保证“种子企业+”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长效机制,种子企业和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分别签订种植服务、良种回收合同,实施“订单农业”,保障各方利益。比如,繁育的小麦种子,种子企业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当年同期市场价格高出0.32元/kg,按照2015年小麦单产7 618.5kg/hm2计算,能多收入2 437.9元/hm2。借助“种子企业+”模式的推广,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有效解决了销售难、缺服务、种粮效益低的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3 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1 农民种粮热情降低 连续多年粮食增产增收之后,粮食单产增长困难加大,粮食产量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农业丰产丰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受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影响,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再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造成种粮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没能真正改变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局面,影响了粮食稳产高产。

3.3 技术装备陈旧落后 传统种植模式没有根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高产栽培先进技术还没有真正得到推广普及,农业装备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偏低,专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大型植保机械作业面积偏小,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文化方面的需要。

篇12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充裕的粮食供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1]耕地是生产粮食的最根本要素,耕地数量的变化必将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从而引起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到粮食的供给安全。[2]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区域粮食安全开展了很多与粮食生产有关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分析,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粮食安全现状分析、粮食安全及其成本的合理定位、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建设、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等方面。[3-4]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省,其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近年来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不断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冲击。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粮食生产的对策,以期为陕西省农业经济建设、粮食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从而达到保证全省粮食供需平衡,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一、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1、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因其地理因素从而形成了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冲击平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3]气候类型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较为显著;南部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省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气温水量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区内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400多个土种。主要土类有栗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类型,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条件

陕西省土地面积2057.946万hm2,其中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受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等影响,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2011年全省耕地总面积2852.5千hm2,人均耕地面积0.113hm2,水田占总面积的1%,旱地占总面积的67.33%,水浇地占总面积的31.56%,全省耕地以旱地和坡地为主。2002-2011陕西省总耕地面积波动变化,总量缓慢增加。从陕西省的三大区域来看,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面积816.07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65%,其中耕地占全省的34.3%。该区域沟壑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瘠薄,农作物复种指数低,土地生产水平较低;关中平原土地面积481.17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38%,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2.45%,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水浇地面积占全省的88.59%,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陕南地区土地面积760.7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97%,其中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3.25%,该区域林区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省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区。

二、陕西省粮食生产变化分析

1、陕西省粮食总产量变化分析

陕西省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近二十多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量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之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粮食生产带来了挑战。1980-2011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757万吨,上升到了2011年的1194.70万吨,[5]上涨了57.82%。分析增长过程可以发现,经历了跨速上涨——明显下降——缓慢恢复的演变过程。从地区结构来看,产销区特点更加明显。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继续保持了较大的比重,陕南、陕北粮食产量占总产的比重逐年减少。1980-2011年,三大区域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关中由54%上升到70.12%,陕南由31%下降到15.75%,陕北由15%变为14.86%。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比重上升较大,陕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陕南地区下降最多。

2、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分析

自然因素是决定粮食生产结构的关键原因,陕西省多样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貌类型,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得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较多,主要类型有玉米、小麦、稻谷、薯类和豆类等。从粮食生产结构来看,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1980年-到2011年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31.4%提高到35%以上,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10.18%下降到7.07%,玉米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37.02%提高到46.15%,豆类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49%下降到2.04%。三十多年来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小麦、玉米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提高较多,增幅达到了9.13%,稻谷、豆类比重有所下降,稻谷的比重下降了3.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小麦播种面积比重由1978年的从35.75%提高到2011年的36.25%,稻谷播种面积比重由3.56%提高到3.85%,玉米播种面积比重由从24.30%提高到37.57%,大豆的生产播种面积比重由从4.59.30%提高到4.84%。玉米播种面积变化最大,其他作物变化较小。

三、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原因

1、水地资源数量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增加

土地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根本,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陕西省耕地资源在数量质量两方面影响着粮食生产。依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1996年陕西省有耕地总面积514万hm2,到2011年全省耕地只有285.25万hm2了,15年总共减少了228.75万hm2耕地,减少比例达到了44.5%,年均减少速度达到了4%。耕地的减少,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显著减少,进而影响了粮食生产。陕西省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80m3,耕地亩均850m3,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和42%,缺水率19%。陕西省耕地资源中水浇地的比例偏低,2011年陕西省有水浇地90.04万公顷、旱地195.21万公顷;水浇地只占总面积的31.56%,旱地占总面积的67.33%。

2、种粮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积极性不高

在种植粮食过程中,投入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生产等成本较大,粮食的实际收益远远不及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性作物。一方面,粮食作物种植的收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扩大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数量减少了,劳动投入不足影响了粮食生产。

四、提高陕西省粮食生产水平的对策

1、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是粮食作物生长的根本,只有保护好耕地,防止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未来在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下,保护耕地与耕地占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比例和用地布局安排,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能力,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是保持陕西省耕地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2、利用财政手段,加大种粮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在稳定粮食总量、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进行。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手段,促进粮食生产,根据情况对种植户进行农业补贴,以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鼓励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量。

3、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资源短缺,旱地比例过大,影响了粮食生产,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成了制约陕西粮食生产的重要瓶颈。各地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李裕瑞,卞新民.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2)113-114.

[2]陈秀端,任志远.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52-56.

[3]张应龙,谢永生,文曼,赵暄,龙.GIS支持下的陕西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7)150-159.

篇13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三种粮食作物,分别选取不同的区域作为样本来源。选取的依据为,首先分别计算2000-2012年各省区三种粮食作物各自的累计总产量占全国累计总产量的比重,将比重高于1%的省区作为研究样本。据此,本文针对稻谷作物、小麦作物和玉米作物分别选取19个、14个和20个省区作为样本来源。

(二)指标构建和模型设定

为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遗漏变量而可能造成的内生性问题,除了税费改革这一核心解释变量外,本文还将构建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控制变量。由于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不尽相同,下面将分别选取变量并说明选取依据。

1.核心解释变量:税费减免(GTA)农村税费改革始于2000年,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以2000年的农业税费额分别减去后续年份的税费额,得到税费额的差额,并将此差额作为衡量税费减免力度的指标(记为GTA)。为考察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还将利用上述税费额的差额除以2000年的税费额,得到税费减免的相对指标即税费减免率(记为RTA),并研究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2000-2006年统计年鉴只公布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税费信息,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这三种农业税加总得到总的农业税费额。

2.同时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控制变量

(1)财政支农(AE)。除了进行税费改革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支农举措,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基础建设等,这些政策无疑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控制并反映这部分支农政策的影响,我们以各地区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额占总财政支出额的比重作为财政支农变量(记为AE)。

(2)预期因素(EP)。预期因素包括农民对粮价的预期、对种粮收益的预期,对国家政策的预期以及对自身的预期等等。理论上,预期因素对农民的种粮行为应该具有显著的影响,如当农民预期粮价上涨或种粮收益提高,农民将扩大种植面积或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投入,或兼而有之。目前学者们在预期因素的选取上仍未达成共识。Nerlove提出了农户供给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并选择预期价格作为预期因素。国内如陈飞等即借鉴Nerlove的做法,研究发现预期价格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并未得到显现。星焱和胡小平则对适应性预期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适应性预期很可能不适合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并提出采用综合性更高的预期种粮收益作为预期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预期种粮收益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采用星焱和胡小平的做法,选取预期种粮收益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预期因素(记为EP),以上期每亩种粮净利润代表本期预期净利润。(3)抗灾能力(DP)。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一次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区域粮食的大面积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2014年7月,中原大旱造成河南省秋粮严重减产,受旱面积达到231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逾40亿元。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政策,加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成灾和受灾面积是反映抗灾能力的两个基本指标,本文以受灾面积减去成灾面积得到的差值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构建抗灾能力变量(记为DP)。

3.主要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

(1)上期粮食播种面积(CA)。Johnson指出,农民在进行粮食生产决策时,由于信息不完全、生产调整成本、生产技术制约等因素,使其无法及时地对生产投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具有滞后性。基于此,本文选取滞后一期的粮食播种面积作为影响当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记为CA),陈飞等、星焱和胡小平也都采取这一做法。

(2)产业结构(AS)。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非农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反映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我们以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构造产业结构指标(记为AS)。

4.主要影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控制变量

(1)上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UP)。与粮食播种面积类似,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存在粘滞性,因此,本文选取上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影响当期粮食单产的控制变量(记为UP)。

(2)化肥使用量(FE)。化肥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粮食生产物质费用中比重最大的费用项目。近年来,随着单位面积种粮收益的增加,粮食施肥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利用三种粮食作物每亩施肥量(折纯)作为化肥使用量变量(记为FE)。由以上选取的变量可知,解释变量里含有因变量的滞后项,因此,本文将构建粮食生产的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为了排除其他不随时间或地区变化的未知因素对粮食生产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本文对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进行了控制。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计算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检查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发现各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25,说明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表1-7的回归结果可知,Hansen检验值较小且其P值较大,说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合适的,从而SYS-GMM方法得到的是有效估计量。

(一)税费改革全时段估计结果分析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SYS-GMM方法,估计了2000-2006年整个税费改革期间,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别给出了税费减免对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的估计结果。表1中,估计(1)、(3)、(5)给出的是没有任何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且较为显著。定量上看,以小麦作物为例,农业税费每减免一亿元,小麦播种面积将增加0.35%。估计(2)、(4)、(6)进一步加入了可能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结果发现除了玉米作物外,稻谷作物和小麦作物的系数仍然显著。表2的估计思路同表1。表2的估计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始终为正且高度显著,且总体看,中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要大于表1中相应粮食作物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说明税费改革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更显著的刺激作用。综上,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陈飞等的研究结论与本文的这一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本文还发现,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滞后项的系数均超过了0.9,且高度显著,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滞后项的系数虽然也较为显著,但只有0.25左右,说明粮食播种面积的调整能力较低且高度依赖于前期的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则与前期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的粮食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系数较大,说明财政支农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预期因素对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影响系数的符合相反,且系数较小,说明总体上预期收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与农民种粮缺少比较优势的现状相吻合。抗灾能力的提高和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因素对稻谷和小麦作物播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且系数较大,对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但都不显著,说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二)税费改革两阶段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差异分析

为了深入考察税费改革两个阶段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差异,本文分别对2000-2003年和2004-2006年两个区间段进行回归,其中,给出了2000-2003年的回归结果,给出了2004-2006年的回归结果。表3的结果显示,税费改革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对稻谷、小麦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玉米播种面积的影响系数甚至为负,说明税费改革第一阶段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变量的系数也不显著,原因在于2000-2003年国家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大,因而效果不明显。

(三)稳健性检验

前文的分析中,税费改革变量采用的是绝对量指标,那么,上文的回归结果对不同的税费改革变量是否具有稳健性,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与绝对税费减免额相比,税费减免率是在原有税费负担基础上税费的变动幅度,可以更好的体现税费减免的程度。因此,这里我们将构建税费改革的相对量指标作为替代性的税费减免指标,对前文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6的回归结果显示,替代性的税费减免指标对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上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不同的税费减免指标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从回归系数看,与税费减免的绝对量指标相比,税费减免率指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要小一些,以小麦播种面积为例,税率减免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小麦播种面积将增加0.0534%。另外,除了产业结构变量外,其他控制变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这也与前文的回归结果较为一致。

三、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效应持续性检验

前文研究发现,税费改革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2006年农业税永久性取消后,这一减免税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否具有持续性?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前文研究表明,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2004-2006年,且2005年和2006年的政策效应与2004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我们将2007-2012年时间段并入本文的分析,仍采用税费减免的绝对量指标(GTA),计算了2007-2012年的税费减免额,然后利用2004-2012年动态面板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税费减免变量与2007-2012年年份哑变量的交互项,通过观察交互项的系数来判断2007-2012年的农业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2004-2006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表7报告了估计结果。我们发现,所有交互项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2007-2012年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与2004-2006年时间段并无显著差异,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政策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持续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