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11:34: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关键词】 白僵菌属 真菌 生物转化 药物合成

白僵菌属Beauveria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亦称波氏菌属,是Vuillemin在1912年为纪念法国真菌学家Beauverie而建立的,它是约100属虫生真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属之一[1]。在药物领域的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主。笔者概述了近五年来白僵菌属真菌转化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的研究,该属真菌具有多种转化功能,如羟基化、N-乙酰化、氧化还原及较为独特的糖基化作用,从而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报道多集中在国外,相对来说国内此类研究不多。

1 蒽醌类

白僵菌属真菌转化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为O-甲基葡萄糖基化、N-乙酰化、氧化、羟基化作用。有研究通过在球孢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了水溶性较好的葡萄糖基化衍生物3-羟甲基-β-D-葡萄糖-芦荟大黄素醇苷,它是新的大黄酸衍生物。实验表明白僵菌对大黄酸具有对羰基的还原以及葡萄糖基化作用[2];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的催化作用将四种氨基和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以4'-O-甲基-糖基化为主的反应,其中1,2-二氨基蒽醌转化为1-氨基-2-(4'-O-甲基-2β-N-D-氨基吡喃葡萄糖)蒽醌;1-氨基蒽醌转化在糖基化的同时引入羟基,生成1-氨基-2-(4'-O-甲基-2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1,8-二羟基蒽醌和1,2-二羟基蒽醌则分别转化为8-羟基-1-(4'-O-甲基-1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和1-羟基-2-(4'-O-甲基-2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3];另有该菌代谢1-氨基蒽产生了三种新的化合物的报道,经鉴定为1-乙酰胺基-5-[(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1-乙酰胺基-8-[(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醌和1-乙酰胺基-6-[(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醌,同时还产生1-乙酰胺基蒽和1-乙酰胺基蒽醌[4]。

2 生物碱类

转化生物碱的报道不多,Pedras MS等[5]通过球孢白僵菌转化吲哚-3-乙醛肟生成吲哚-3-乙酸。

3 黄酮类

代谢以羟基化和糖基化作用为主。通过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的发酵作用将3-羟基黄酮转化生成3,4'-二羟基黄酮、3-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Ⅰ)和两种微量产物(其中之一暂命名为β'-chalcanol),而球孢白僵菌ATCC 7159能将7-羟基黄酮转化为7-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Ⅱ)和4'-羟基-7-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Ⅲ)。Ⅰ,Ⅱ,Ⅲ均为新化合物[6];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发酵培养将5,7-二羟基黄酮(白杨素)、5-羟基黄酮分别转化为白杨素7-O-β-4-O-甲基葡萄糖苷、4'-羟基黄酮-5-O-β-D-4-O-甲基葡萄糖苷,6-羟基黄酮则转化为三个化合物:6-羟基二氢黄酮、3-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和(±)- 6-O-β-D-4-O-甲基葡萄糖二氢黄酮苷[7]。

4 甾体类

代谢以羟基化和氧化作用为主。利用球孢白僵菌培养分别转化睾酮及其衍生物脱氢表雄酮,其中睾酮发生11α位的羟基化、17β-羟基的氧化和C1,C2或C4,C5双键的断裂,脱氢表雄酮则发生11α位的羟基化和生成少量7α位羟基化的产物[8];另球孢白僵菌HCCB0059还能对雄甾烯二酮进行转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确认产生了11-羟基-睾酮、6,11-羟基睾酮、6,11-羟基-雄甾烯二酮和11-羟基18-氧杂D-扩环雄甾烯二酮四个化合物[9]。

5 萜类

Abdel Halim OB等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对银胶菊碱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两个新的代谢产物:3β,4β,6β-trihydroxy-10αH,11α-methyl-ambrosa-1 -en-12-oic acid-γ-lactone和3α,6β-dihydroxy-4β-hydroperoxy-10αH,11α-methyl-ambrosa-1-en-12-oic acid-γ-lactone,同时生成天然存在的倍半萜内酯hymenolin(海墨菊内酯)和dihydroco- ronopilin[10]。

6 有机酸

利用白僵菌B. sulfurescens ATCC 7159的规模发酵将没食子酸转化生成两个新的葡萄糖苷化的化合物:4-(3,4-二羟基-6-羟甲基-5-甲氧基-四氢吡喃-2-氧基)-3-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和3-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3,4-二羟基-6-羟甲基-5-甲氧基-四氢吡喃-2-酯基。另外还生成四个已知的化合物:3-O-甲基没食子酸、4-O-甲基没食子酸、3,4-O-二甲基没食子酸和3,5-O-二甲基没食子酸。由于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大豆的缘故在代谢产物中已发现了副产物4',5,7-三羟基异黄酮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11]。

7 无机化合物

利用苏格兰白僵菌B. caledonica将有毒金属镉、铜、铅和锌转化为相应的草酸盐[12]。

8 其他

通过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 对心血管药物美沙利酮的生物转化,获得了两个新的衍生物(11α-和12β-羟基美沙利酮)和6β-羟基美沙利酮[13];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转化弯孢霉素产生3种新的代谢产物,经鉴定为弯孢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弯孢霉素-4'-O-甲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6-羟基弯孢霉素-4'-O-甲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14];B. felina QN22047发酵培养将2,4-二羟基-苯甲酸、3,4,5-三羟基甲苯合成gerfelin及其5种gerfelin类似物[15]。

9 展望

白僵菌属真菌作为研究应用较广的真菌杀虫剂,正逐渐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药物生物转化方向拓展,它可以转化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定向转化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方法与依据。总结前人的报道多以转化单体化合物为主,笔者近来在以球孢白僵菌发酵中药全成分进行转化,已初步达到了预想的期望值,深入研究还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 蒲蛰龙,李增智. 昆虫真菌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1.

[2] 陆志琳,殷志琦,窦 洁,等. 白僵菌对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 37(6):562.

[3] Zhan J, Gunatilaka AA.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amino- and hydroxyanthraquinones by Beauveria bassiana ATCC 7159[J].J Nat Prod, 2006,69(10):1525.

[4] Zhan J, Gunatilaka AA.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1-aminoanthracene by Beauveria bassiana[J].Bioorg Med Chem, 2008:5085.

[5] Pedras MS, Montaut S. Bioorg Probing crucial metabolic pathways in fungal pathogens of crucifers: biotransformation of indole-3-acetaldoxime, 4-hydroxyphenylacetaldoxime, and their metabolites[J].Med Chem, 2003,11(14):3115.

[6] Herath W, Mikell JR, Hale AL, et al. Microbial metabolism. Part 6. Metabolites of 3- and 7-hydroxyflavones[J].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6 ,54(3):320.

[7] Wimal HERATH,a Julie Rakel MIKELL,a Amber Lynn HALE,et al. Structure and Antioxidant Significance of the Metabolites of 5,7-Dihydroxyflavone (Chrysin), and 5- and 6-Hydroxyflavones[J].Chem. Pharm. Bull, 2008, 56(4):418.

[8] Huszcza E, Dmochowska-G?adysz J, Bartmańska A. Transformations of steroids by Beauveria bassiana[J]. Z Naturforsch. 2005 ,60(1~2) :103.

[9] 戈 梅,刘 靖,陈代杰. 一株白僵菌对雄甾烯二酮转化产物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3):176.

[10] Abdel Halim OB, Maatooq GT, Marzouk AM. Metabolism of parthenin by Beauveria bassiana ATCC 7159[J].Pharmazie, 2007, 62(3) :226.

[11] Hsu FL, Yang LM, Chang SF, et al. Biotransformation of gallic acid by Beauveria sulfurescens ATCC 7159[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7, 74(3) :659.

[12] M. Fomina, S. Hillier, J. M.Charnock, et al. Role of Oxalic Acid Overexcretion in Transformations of Toxic Metal Minerals by Beauveria caledonica[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1) :371.

[13] Preisig CL, Laakso JA, Mocek UM, et al. Biotransformations of the cardiovascular drugs mexrenone and canrenone[J].J Nat Prod, 2003 , 66(3):350.

篇2

1 孙教授辨证论治慢性再障学术思想

慢性再障临床常见的中医分型为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而孙教授根据“肾阳为人之元阳,脾阳全赖肾阳的温煦”和“肝肾同源”的中医理论,在中医分型治疗再障时主要着力补肾。故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等三型,这是因为补肾阳的药物能起到温运脾阳的作用,而补肾阴的药物同样也能达到“滋水涵木”的效果。所以在辨证分型时,把肝肾阴虚型归属到肾阴虚型中,将脾肾阳虚型归属到肾阳虚型中,把同时具有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表现者或肾阴虚和肾阳虚表现都不显著者,归属到肾阴阳两虚型中。

(1)肾阴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手足心热,时发低热,咽干口燥,鼻衄、齿衄或肌衄。次要症状为心悸、失眠,男子遗精,便秘。舌淡红或边尖红,脉细或虚数。

治法:滋补肾阴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号颗粒(由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羊藿、黄芪、西洋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15g,银柴胡15g,鳖甲10g(先煎);盗汗明显者加五味子15g,煅龙牡(先煎)各15g;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15g,茜草根15g;贫血严重者加龟版胶10g(烊化)。

孙教授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精血相互转化”。慢性再障除了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外,尚有许多肾虚症状,如腰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精神萎靡,甚至男子有阳萎遗精,女子有月经不调者。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治疗慢性再障往往收效甚微,而改用补肾的方法则效果明显。表明慢性再障在临床中出现的气血不足不过是表面现象,而肾虚才是本病的本质。孙教授在“九·五”、“十·五”期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两项课题,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项目资助的三项课题,皆对使用补肾方法治疗的慢性再障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肾疗法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十分理想。孙教授提出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的“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理论也得到了课题组实验室的支持和临床验证,即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之肾阴虚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如肾阳虚型疗效好。课题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表明,其近期疗效为68.26%,而远期疗效为57.28%。

(2)肾阳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夜尿频多,男子阳萎遗精,面色苍白;次要症状为大便溏薄,气短乏力,精神萎靡。舌质及口唇淡白,脉弱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I号颗粒(由补骨脂、巴戟天、鹿角胶、枸杞子、黄芪、红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克),每日3次。

或改为汤剂服用。

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白术15g,神曲10g,炒麦芽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茯苓15g;浮肿者加泽泻15g,车前子15g;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15g,益智仁15g;阳虚畏寒明显者加熟附片5g。

孙教授认为温补肾阳养血药物治疗慢性再障发挥药效时,往往有一定规律可循,即一般先有临床症状的改善,接着输血次数减少,输血间隔拉长。血象也遵循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提高-红细胞回升乃至白细胞提升,最后才是血小板的好转的规律演变。但白细胞、血小板的回升幅度不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上升幅度,而有相当部分慢性再障病人的血小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3)肾阴阳两虚型

症状: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既有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的表现,又有肾阳虚型慢性再障表现,临床很难判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孰轻孰重。还有部分患者,其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都不太明显,也可按本型施治。 治法:双补肾之阴阳。

方药:补髓生血颗粒(由熟地黄、枸杞子、巴戟、羊藿、鹿茸、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阴虚偏重者,酌加桑椹子15g,墨旱莲15g,女贞子15g;阳虚偏重者,酌加补骨脂15g,仙茅15g,菟丝子15g;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15g,阿胶10g(烊化);气虚明显者,酌加白术15g,茯苓15g。

孙教授认为在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慢性再障中间,还有一个过渡证型即肾阴阳两虚型,而其变化结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如果慢性再障按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转化,则表明其病情由重向轻转化,预后良好;反之,若慢性再障病人按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阴虚型转化,则预示病人由轻向重转化,预后较差。

2 慢性再障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慢性再障的主要并发症状是出血和发热。针对出血,孙教授主要分为三型,即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降火止血,方用茜根散或知柏地黄丸;热盛迫血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气虚失摄型,治以健脾益气,摄血止血,方用归脾汤。而对于发热的症状,则分成四型治疗,即外感温热型,治以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泄火,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气虚发热型,治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秦艽鳖甲散。

3 强调慢性再障的护理重要性

孙教授强调,慢性再障患者居室或病房空气要流通、新鲜,阳光照射要充足,定期消毒。如有条件,重症慢性再障患者要单房隔离或入住层流病房。同时注重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应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心情愉悦地面对生活。并且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食物要清洁煑熟,切忌食用生冷变质食物。饮食宜清淡,营养要科学,可适当进食甲鱼汤、排骨汤、牛骨髓汤等。并且禁用对造血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组织胺药物及部分致再障的抗生素及保泰松等。

4 导师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疗效的建议

(1)慢性再障中医证型转变的应对

篇3

[作者简介]寇艳春,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师,硕士,江苏镇江212003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16-03

近年来,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领域,学界普遍认为应该建立一个需求导向型的供给制度。许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对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进行了排序,得出了基于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但很少有基于公共产品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进行一些分析。

一、理论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为了便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开展研究,笔者从众多的农村公共产品中,选择了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农村电信服务等)、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主要是指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三个部分作为本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的内容。这三者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1 基础设施是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英国、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基础设施在区域内的配置,还是在空间上的扩展,都是以生产性基础设施配置为主,以生产性基础设施配置为先。只有当生产性基础设施配置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生活性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配置才会逐步展开。不但如此,基础设施必须在时间上先于其他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在建设上先行一步。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因为在工业化初期,只有运输业等基础设施超前发展,才能有助于消除各地区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促使生产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 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并不是基础设施的附属物,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并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者;其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生产技术的创造者;最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身体健康的劳动者。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缺乏水源、没有“电、煤、气”设施的地方能居住生活。正因为如此,“那些双重身份者(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双重身份)将选择最能符合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模式的社区”。因此,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一定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地方,也必然是人群聚居的地方。伴随着人群聚居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必然推动该地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该地区接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对基础设施产生更大的需求,有力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二、实证分析

如前所述,从理论上说,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那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是否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呢?我们以1982~2004年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经费、医疗卫生费用为依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 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一般回归模型:

依次将集体固定资产投资(G)、教育经费(J)、医疗卫生费用(Y)三个变量带入模型,得到如下检验结果(见表1):

2 Grange因果检验结果与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经费、医疗卫生费用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表1所示。这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与医疗卫生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在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过程中,在优先发展某种或某些公共产品的同时,还应该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

三、偏相关关系分析

经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么,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与医疗卫生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度如何,这就需要通过三者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1 偏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的具体算法是:分别固定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三个变量中的一个变量,然后计算出其他两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以此类推,计算出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三个变量偏相关系数(见表2、表3、表4)。

从表2、表3、表4来看,偏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固定资产投资与教育经费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07;集体固定资产投资与医疗卫生费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170;医疗卫生费用与教育经费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73。也就是说,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教育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07;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医疗卫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170;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医疗卫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73。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排序。从偏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来看,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医疗卫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73,是最大的,说明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医疗卫生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联系也最为紧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基础设施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0.607,位于次席。而偏相关系数最小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医疗卫生,它们二者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170。由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医疗卫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一是农村基础教育最为重要。对农村基础设施而言,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偏相关系数为0.607,而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医疗卫生的偏相关系数为0.170,因而农村基础教育比农村医疗卫生重要;对农村医疗卫生而言,农村医疗卫生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偏相关系数为0.673,而农村医疗卫生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偏相关系数为0.170,因而农村基础教育比农村基础设施重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基础教育最为重要。

篇4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一、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使用存在风险性与不平衡性。

以2012年 1至11月份为例,湘潭全市平均统筹基金使用率为84.94%,而湘潭县高达91.44%,雨湖区的基金使用也超过了90%,存在透支风险,同时,1至11月份,湘潭全市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为3424.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2元,一直处于一个高位运行状态,导致资金冒顶的风险存在。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长和参合农民住院人次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增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

(二)对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认识不足。

当前,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农民对这一新的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认识的不足是妨碍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其重要性来说,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众多农民对此新制度不甚了解,认识不够;二是一些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承担的费用太低;三是一些家庭情况比较优越的农民则认为,他们并不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提供的些许补助。就其可行性而言,一是一些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实施的必要;二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外面打工,较少回家,因此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实现的必要;三是针对于那些特困家庭来说,实在无法拿出缴纳参合基金的资金,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困境。

(三)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基金筹资难度大。

一是湘潭市政府财政对贫困地区补贴能力的脆弱。一些贫困地区政府还需依靠上级政府财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其生活,而这些贫困地区政府的上级,倾向于将财政投入到城市医疗保障等方面,这就导致了湘潭市贫困地区参会基金筹集的困境。二是湘潭市农村集体经济活力的不足,导致农村集体筹资陷入空谈。

(四)部分县市区住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部分县市区住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也是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资料现实,2011年1-9月湘潭全市人均住院费用为3407.6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05元,较2011年1-6月增加59.69元。其中较去年同期,湘潭县增加13.79%,湘乡市下降20.62%,韶山市增加8.88%,岳塘区增加0.67%,雨湖区增加1.94%,九华示范区下降7.8%。

二、完善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长效性机制。

要着眼于湘潭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高效合理、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一方面要明确中央与湖南省、湘潭市的主要筹资责任,并广泛吸收社会性捐助,另一方面要创新以“基本医疗产品、补偿农产品与农村医疗救助产品为主的筹资模式” 。建立完善、多方位的监督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规范基金管理;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透明、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一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要广泛利用网络、广播与公告栏等现代与传统媒介,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实行现状的宣传力度,夯实群众基础。建立科学、及时的风险预警机制 。

(二)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建设。

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建设,首先将要理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体制,以更为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一是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二是要理顺湘潭市与其所管辖范围内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关系;三是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撤销重复设置管理机构,设置实际发展所需机构,建立跨地区的行政协调机构;四是创新管理方式。其次要强化政府责任意识。一方面应牵头组织建立符合农民实际需要与实际情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治组织,力图使其成为农民合作医疗制度新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博弈能力。

(三)加大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不仅需要政府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相应资金、人才以及机构等投入的支持,因此,加大对湘潭市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是基础保障措施。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应着重从资金、医务人员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等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

(四)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的户籍、公共卫生财政以及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建设;二是要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理顺管理权限,合理界定城乡各自管理职能;三是要加强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要合理配置城乡公共医院技术人才、科研设备以及医疗卫生器械等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大城乡医疗卫生经费对农村地区的倾斜度,有效平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金投入。

篇5

近年来,医患纠纷、医闹事件、杀医事件等频频出现在我国各大媒体上,医护叫冤屈、患者喊受害、执法部门说无奈。曾几何时,医护人员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但如今却是众多患者口中的“白眼狼”,医患之间的信任在日渐瓦解、矛盾在逐渐升级,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住这样的趋势,最终会造成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困难重重。医疗卫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医疗卫生是政府社会职能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政府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更为有效的医疗改革路径,而医患信任关系的改善是其中颇具重要性的一方面。

一、我国医患信任危机的表现

医患信任危机的主要方式医方和患方,同时,还包括在中间做出调和、引导和处理的政府。

从医方来说,日渐升温的杀医事件、医暴事件、恐吓辱骂医护人员事件等等,使得医务工作难以有序的开展、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安全受到威胁,这已经影响到了医护人员的生存权。加之以媒体的大肆渲染,更多的人认为只要有医患纠纷,患方都是弱势群体,错误的都是医方,这也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事实上,我国医护人员的地位并不高。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来苦苦钻研医学知识,为救死扶伤而奋斗。

从患方来说,医护人员收红包、医疗机构乱收费、缺德医生卖婴儿等等事件,使得患者甚至是整个社会为之愤慨,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患方的利益,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更是对法律的触犯。患者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给医院,便是对医院的信任,但有时候医方却自己打破了这种信任,甚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医患双方的关系是在整个社会大风气和大政策的环境下形成的,政府有职责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事实上,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多年的医疗改革并未解决患者的看病问题,也没有打倒医方的不道德行为,关于处理医患矛盾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我国目前来看,大部分医疗纠纷,无论医方对否,都是以医方赔偿和道歉结束,这种特殊的处理形式无疑助长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和激化,比如在医暴事件发展中,警力的不作为或者拖延也是对我国医患信任危机的放任。

二、浅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政府方面原因

(一)医疗卫生资源紧缺与分配不公。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却是无限的。公民拥有健康权,健康是人永恒的追求。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如何配置直接关系着百姓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但由于分配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的医疗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资源的配置的公平性不够,在患者眼里医方拥有医疗资源,当自己的健康权不能从医方获得满足时,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二)政府投入不足使医疗机构面临道德风险。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医院要负担自身运转,为了创收,以药养医仅使患者负担加重,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逐渐流失。医疗机构需要购置设备、培养人才和技术、发放员工工资等都是需要经济支撑的,但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只有靠自己创收来维持运转和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开大处方、收红包、拿回扣、进行不必要检查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损害了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

(三)对媒体监管不力。当今社会是舆论社会,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新闻无论好坏,铺天盖地而来,每次与医患关系有关的事件总会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而媒体的观点时常会影响公众的视角。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调控,事态很可能朝着恶劣的方向发展。

(四)医患双方维权渠道有待畅通。在有关医患关系的事件中,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需要维护各自的权益。我国虽然已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事故鉴定需要不少的费用,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同时,医方在受到侵害的过程中,政府缺乏对其效的保护措施。

三、建议

(一)注重对医患双方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医患信任是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医疗又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对公民进行教育和指导,以期获得公民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支持和理解,虽然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暂时还未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医疗卫生的各个方面也正在完善的过程中,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应该遵纪守法,在法律的范畴内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绝对投入,同时提高医疗卫生投入占我国财政投入的比例。加大投入力度,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使患者能看得起病。加大投入力度,也要减轻医院的负担,使医院能够维持其运转,使医护工作者的职业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三)强调医疗卫生的公平性。除了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还要注意医疗卫生的公平性。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财力仍旧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口,无论是发达或者落后地区的人口,都有享受健康的权力。

(四)畅通维权渠道、提高监管力度。在医患关系处理中,政府应构建有效的维权渠道,使医方和患方都能及时、合法的维护自身的权力,不致于被非法分子所利用而使医患关系更加恶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