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10:13: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篇1

过程性评价被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而是否在中考语文试卷中设置综合性学习试题,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让许多人感到两难:其一难,以中国现在的国情来看,若将“综合性学习”排除在中考之外,则平时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多少会被打折扣。另一难,“综合性学习”的涉及面广、活动性强。如此“动态”的东西,若要进入中考以纸笔考查,较难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测试要点。

厦门市是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自2002年起全市初中全面进入课改。在课改初期,“是否在中考语文试卷中设置综合性学习试题”这个问题也曾引发我们的一番思索。在思索中,我们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考语文评价理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促进综合性学习的落实,体现《课标》提出的全面评价的原则,中考语文有必要以纸笔形式考查综合性学习,在命题实践中应积极探索科学命制“综合性学习”试题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2005年和2006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均设置了相应的试题,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2005年中考试卷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试题如下所示:

探究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4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下则是2006年中考试卷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试题:

探究性学习(8分)

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马拉松赛之一,已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最近,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关注厦门马拉松”的活动。

(1)通过调查,同学们搜集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一些相关数据,并制成表格:

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上表所反映的情况:(2分)

(2)有几位同学准备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组委会提议:将吴承恩《西游记》里的“美猴王”作为2007年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吉祥物。你赞同这个提议吗?请联系孙悟空的特点,说说你的理由。(4分)

(3)厦门美丽的环岛路上,99尊精美塑像组成名为“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群雕,展示了运动员们奋力奔跑的动人形象。可是,有些游客却喜欢倚坐在塑像身上,既损害了塑像,又有碍观瞻。同学们为此拟了下面几条警示标语。请你选出委婉得体的一条。(2分)

A.不准损坏塑像,违者暴捶狠打!

B.损坏塑像,是卑劣的行为!

C.运动员正奋力奔跑,请不要绊住他们的脚步!

在中考命题过程中,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评价的导向性、有效性,该做的工作远不止于设计一套可操作的试题。要想通过中考试题较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就应以先进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要将命题实践与试题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2004年7月以来,我们专门开展了一项中考命题研究《顺应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的语文中考命题研究》,此课题被确立为厦门市的课改重点课题。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在“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研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一)“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人认为,既然要设计“综合性学习”试题,就必须将上面这些特点尽可能都体现出来。我们则认为:应正确看待“中考语文以纸笔形式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这个问题。评价方式(尤其是试卷)与教学活动虽联系密切,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一张试卷几道试题,容量极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借两、三道试题考遍“综合性学习”的各种能力只会是徒劳。《课标》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中考试卷中以纸笔形式考查“综合性学习”,就不必强求面面俱到,不必过分囿于其活动性,而应以“探究”、“创新”为核心。2005年和2006年厦门市的中考语文试卷都将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试题称为“探究性学习”,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抓住了核心之后,评价的立足点也就相对比较容易确定了。在上文所举的厦门市2005年中考题例中,第(1)题主要扣住“探究”,侧重考查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中明确提示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所归纳的特点有代表性,举例恰当,有自己的一点分析,即可得分。借此达到“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的目的。而第(2)题,则主要扣住“创新”,侧重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此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生所拟的店名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须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须符合该店的客观条件。

(二)“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选材不囿于狭义的语文范畴。

具体来说,综合性学习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近几年不少地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在“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选材上都体现了“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这一特点,涉及家乡风情、文化遗产、城市化问题、体育运动、电脑网络、节日、能源、鸟类、名人、代沟……这些材料不受限于单纯的语文知识,而是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渗透,广泛地联系到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生活常识。

但也有一些地市仅从狭义的语文的角度来选择试题材料,不太考虑试题的生活色彩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笔者曾仔细研读过29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卷子。这些试卷中,以阅读材料及其链接材料为“综合性学习”试题的主要内容的有6份,占20.69%;以名著阅读为主要内容的有5份,占17.24%;以语文知识(对联、成语、错别字、网络用语……)为主要内容的有4份,占13.79%。试题选材呈现出的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在体现了大家对一些话题共同关注的同时,也暴露了在试题选材上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要想借助中考语文正确引导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应尽可能在课内外、学科间拓宽试题选材的范围。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图来看,《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其明确的意图之一就在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来看,“综合性学习”之“综合”,主要指的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不能将其误解为语文课程目标的其他方面内容的简单化的“综合、汇合”。

“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选材不囿于狭义的语文范畴”这个观念也体现在我们的命题实践中。2005年厦门中考语文试卷中“探究性学习”试题材料便是来源于2005年1月《厦门日报》举办的一次市民文化活动――“好店名”大奖赛。根据考查综合性学习能力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一些较有文化内涵的店名,并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改造,设计成为中考试题。而2006年厦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探究性学习”试题材料则是来源于2003年3月以来在厦门每年举办一次的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试题中的数据真实无误,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群雕也是真实的景象。这样的试题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这样的试题材料因为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而让学生感觉特别亲切,能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三)“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凸显语文特性。

综合性学习强调跨学科联系,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然而,在广泛的联系过程中,只要语文学科的“主心骨”稍不坚定,很容易就会游移至语文之外,出现或多或少偏离语文特性的问题。在探索命制“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初始阶段,个别地区的一些试题就曾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语文的现象,有些试题虽然注重了考查的综合性,但是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性却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一种现象是“泛语文化”,即能力指向不明确,主要考查点已游移至综合性学习能力之外。例如:有一道试题让学生在初中三十六个主题活动中写出自己参与活动最深入的一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名称”,并写出“活动中自己做得最出色的地方”。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并不是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本身,而是检查学生是否真的参与了综合性学习活动。

另一种现象是“去语文化”,即在跨学科拓展的过程中将考查点直接转移到其他学科上,考查的不是语文能力。例如:有一道试题让学生“用最漂亮的字体和富有创意的构图”,为某本书“设计一个较精美的封面”。而在“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封面设计创意好、构图较简明、字体漂亮、图文配合相宜、富有韵味,能给人以较强的美感。”这样的试题虽说打通了语文与美术的通道,但是在跨学科拓展的过程中试题考查的指向性也随之转移至美术科方面了,更多的已经不是在考语文,而是在考查学生的构图能力、绘图能力。

“泛语文化”和“去语文化”的现象,引发我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性的进一步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语文的学习,它涉及多个领域,联系到多门学科,但其目标仍落实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命制过程中,一定要凸显语文的特性,再怎么纵横联系,立足点都必须放在考查语文能力上面。要始终让“综合性学习”试题姓“语”!

篇2

引言: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并且要认识自己、突破自己,而且还要敢于创新,因此,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着重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且能够很好的整合知识并且将学习到的知识用在实践中。因此,自提出课程改革以及综合性学习,到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学校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然后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要做到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能力自己去适应于社会,应用于社会。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的现状: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门改革创新中的研究性课题。毕竟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主要角色,从问题的提出到思考探究到解决一个个难题到收获的经验教训,都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毕竟实际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自己的动脑能力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在学生看来,我们传统的观念之中语文教学都是比较封闭的、枯燥的、而且上课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脱离书本的。事实上,课本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来源,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传递信息的场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教育人才也需要有新的方式。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是必须要改善的,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上真正的主人,而整个过程中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去探究,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沟通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枯燥、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去喜欢语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只是强加给学生们知识,而是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然后再树立一个合适的理想,不仅如此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注重各门学科特别是和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是能够把各种知识整合然后牢牢的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提高自己,并且要积极主动的使用很好的语文资源来进行实践,毕竟课内课外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好的活动体系。

二、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主要是以书本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知识,因为不能很好的吸收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是机械化,毕竟这样的方法不能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课堂是经常是老师一直在讲,直接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在综合性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语文的学习同样是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整体优化的。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有不能够完全的脱离语文课文的学习。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学习的内容上面,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语文知识,而是把眼光放宽,在和其他的学科如:数学、英语、地理等等进行联系。在学习方式上,不再是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解知识,还有不知作业,而是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开展一些活动,然后在使用更加科学的学习手段,如:小组与小组之间、同桌与同桌之间的一起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的活动中可以学会交流、沟通,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在学习功能上,老师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教育的目标,而是开始注重学生自身的爱好、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毕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才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毕竟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会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殷静.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篇3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63―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求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萎缩,使得学生关键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项目教学法被引入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运用此教学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尝试,以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我们所分析的文献全都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通过对此库的检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0年以来职校语文项目化教学研究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和态势。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主要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以“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为主题词,以2000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对知网进行检索,从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来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总计2252篇),中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期到全面发展阶段,呈现出繁荣景象。2008年以来,在职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职校项目化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总计669篇),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反观近十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却不温不火,从文献数量看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小幅度提升(总计294篇),可见该课题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再看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则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甚少(总计35篇),远落后于整体研究水平。至于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化教学在知网的文献搜索结果为零,将主题词调整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检索所得文献量也不容乐观(总计20篇),这说明目前职校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教学的还在少数,还需要更多的教学者来“垦荒”。

二、研究课题的定性分析

(一)项目化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

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凯兹和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式并无统一标准,它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项目执行者的情况而定。大体而言,其教学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资讯 计划 实施 检查 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板块,它是“语文”和“综合活动”的整合。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内容,是一种课型,它更侧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为诱因,以学生广泛的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为手段,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聚焦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上,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达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活动、综合、语文,三者缺一不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代表了目前教学课改的潮流方向。

(二)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

项目教学虽然已经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是在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内的成果,而文化基础课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体系,所以不能用专业课的项目教学体系对文化课进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基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变通改造,能为语文教学所用。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和“综合性”两点上取得契合。首先,活动课强调实践,这与项目教学强调的行动导向不谋而合,都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其次,综合性是指能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项目教学则强调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以上都是项目化教学理论能够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可行性基础。

目前,在职教领域尚未见到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法,所见研究成果都是类似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我们通过对20篇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的课型开发都已经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基于教材文本的职校语文课程大致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讲授性的常规课,二是实践性的活动课,对于后者可以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如“采访”口语实践课,可以进行项目分解,任务设置,设计量化评估标准。但是对于常规课似乎难以用项目法生搬硬套,这就需要教学者对常规课进行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将常规课改造为活动课,在20篇文献中就有6篇是二次开发,研究者在对常规课的活动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另外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者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了活动课的自主开发,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语文课既生动有趣又有实用价值,这种与专业结合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发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但是,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学科的实践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所见研究多集中在理念阐释和个案展示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案和类型完整的案例集,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快补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Z].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05).

[3]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4]王菊香.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法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5]尹喜荣.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篇4

要了解名言警句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名言警句的内涵。何谓名言警句呢?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便于理解记忆,是人生经验教训浓缩的精华。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赏识、感悟、应用就业方面的名言警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与就业有关的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职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就业名言警句,是人生智慧的精华,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些就业名言警句,包含着励志、勤奋、坚强、惜时、敬业等内容。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勉励人们要勤奋学习、工作,否则,会一事无成;“学好技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读书增知是照亮梦想之路的明灯”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让学生知道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让学生明确要想成才就必须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走向成功彼岸等等。

通^对这些启迪工作、学习的名言警句的学习理解,能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成才,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而富有魅力的人格,为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思辨能力

中职生是即将走出社会工作的青年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必须在校时就要提高分辨是非、感悟人生的能力,将来他们走向社会时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例如,在感悟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学习了“为了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误找理由”这个警句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方法总比问题多,为了成功找方法。在学习了“什么风水都要转,唯有积德行善;什么靠山都要倒,唯有劳动创造。”学生学习后写下了这样感悟的话:靠天靠地不靠自己,只有劳动才有幸福。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引导学生掌握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重视感悟教育,让其透过事物的表面,想到更深层的内涵,从而得到一种审美教育。

(三)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学校的工科实训大楼的走廊,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既是语文学习的好句子,也是学生理解未来职业的好教材。如“优秀的员工不要怕错误,不要放过错误,不要重犯错误”这条警句对于人人怕犯的“错误”是多么好的一种阐释;又如“优秀员工的特质:敬业、专业、精业”,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思想及素质,使人一看就明确做一个优秀员工的努力方向;再如“成功找方法,失败找借口。比对手多坚持一会,你就能脱颖而出。”说明一个员工要成功的态度和途径;还有对于问题处理的法子的名言警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以上名言警句都是我们这些即将走向职业岗位学生最好的座右铭。

三、名言警句实践活动开展过程探索与实践

为了使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顺利而又有成效,笔者把活动分成几个步骤: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把收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励志、成才、安全、管理、效益等五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别,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地收集那些能引起他们的感悟、共鸣的名言警句,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会更有指导作用。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开战之前,应该通过谈话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方法是先用名人的名言和事例引入,如用“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的名言;再说明活动开展的意义:开展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大家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更是为了使大家通过简明的名言警句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的需要,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经过以上的讲话铺垫,以下活动的开展就水到渠成了。

(三)出示征集就业名言警句启事

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活动前笔者就准备好一份就业名言警句征集启事,启事的内容既有挑战性、趣味性,又要有简单明了,使人看了容易明白做法。如我们这次征集活动的启事就先说明征集的目的,再具体提出征集的分组内容,最后说明截止时间。另外,还通过广播站的形式播发,从而增添活动的气氛。

征集启事播发后,教师还要提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得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何处获得的,如学校的走廊,还是公司的门口、车间,是图书馆、网络、词典,还是别人的口中得到。

(四)赏识、感悟,运用、延伸

这个阶段,是活动收获阶段,也是活动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一定要搞得有声有色,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1.分组选拔

各小组对照征集启事的要求,选出自己组最喜欢的一两则优秀名言警句,出来评比。经过小组评比推荐,各组都推出了自己组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励志组: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成才组:所谓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安全组: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管理组:不在知,而在行;效益组:用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执行的武器就是速度。

2.分析、感悟

很多名言都是饱含深意的句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分析他们选出来的名言警句的含义,并由此生出感悟,这才算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轻视公司,就是轻视自己”这个名言警句,选出来的小组代表分析说:公司是自己立足发展的平台,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轻视公司,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那当然是属于轻视自己了。再例如“企业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谈到这个警句r,学生有感而发:商场如战场,战场上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制高点;一个企业如果发展的速度慢,就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所以,我们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工作,都必须先人一步,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感悟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的感想、悟道。学生通过这个综合实践环节,学会感悟,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会带来莫大的好处。

3.应用、延展

篇5

[关键词] 语言;比较;相似性;区别

语言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对语言的熟悉之甚以至于经常把它视作理所当然,并对其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关于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为现代语言学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认为“语言”是抽象的,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来的,是一种社会行为;相反,“言语”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应用。换句话说,“语言”与“言语”是抽象与现实、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乔姆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语言”理论,他把语言分为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电影界和语言界对电影语言的争议。早在1972年克里斯丁麦茨就在欧柏林大学生电影会议上提出了电影是否是一种语言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贝拉巴拉兹,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他曾把电影艺术比喻为一种语言,他认为,电影是“一种新形式的语言”。可是,人们把电影说成是一种语言,却鲜于接受任何语言学的教导。电影这种语言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语言到底存在怎样的区别?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

文学被称为语言,电影也被称为语言,既然二者都是语言,一定在某种角度与传统的文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似性。

从电影的观众看电影的过程与读者阅读文学文字的过程来看,两者实际上都是一个语言的交际过程,并且导演与观众,作者与读者是互为前提的。文学作者写作的过程是用编码的过程,读者阅读是解码的过程。作者与读者之间要想有沟通,前提条件是作者的编码与读者的解码共同使用代码。电影的导演制作影片与观众观看电影也是相同的道理。

其次,在创作上,电影和文学也有着相似性,二者都强调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内容要求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例如,小说《呼啸山庄》展示了一个畸形社会下的性格畸形的人物希斯克利夫,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小说展示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的生活写照,同时小说的主题“恨,是爱的异化”得以凸显;电影《加勒比海盗》成功地塑造了威廉这个人物形象,威廉极具骑士精神,英勇、有正义感而又不失谦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创作倾向或文化指向上,二者都以某种程度和样式出现,在语言的形式上虽表现各异,但都顺应社会当时的各种思潮,因此,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出现了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以及后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是受了西方的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主要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创作上追求内涵和风格的独特性,如人性的异化,表现手法的荒诞化意识流等特征,现代主义真实、客观、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要求,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物真实的心理进行刻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抛弃了合理叙述现实生活的做法,代之以情绪和感受的自由表现,甚至以情绪的自由宣泄来换取故事的真实性和连贯性,作品游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后现代主义的电影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突出情绪,弱化情节”。后现代主义受到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虚无主义的影响更甚,在此引导下,后现代主义则更倾向于无我性和“非原则化主张”思维方式、艺术体裁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模糊的而且又是非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宜将其归为某一。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前卫,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因此后现代主义的电影例如,根据玛格丽特杜拉的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广岛之恋》,记录了到日本广岛拍电影的法国女演员与一位日本建筑师之间短暂的恋情,而女演员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爱人,心理念念不忘的却是在家乡内韦尔同一个纳粹士兵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并因此而陷入痛苦,本以为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记忆却成为难以控制的潜意识,这部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发现,以“时间”和“精神”为主题,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差异。

其一,在构成要素上,二者有所不同。文学语言是用文字这一人工符号组成的,其语言单位是抽象的代码(除了象形文字),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素和音素。现代电影语言系统却是用自然符号构成的,没有最小信息单位,电影语言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摄影形象、影片的言语、电影的音乐、剧本等。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镜头对观众产生影响的,因此,电影语言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视听语言。另外,虽然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有语法,但它们的语法有别,文学语言的语法从单词出发,然后划定词类、分析句子形态和语义、语用;电影语言的语法从镜头出发,拍摄全景并进行剪辑。最后,两种语言在构成要素上的区别还在于形容词的使用,文学语言处于刻画人物、场景,使用较多的形容词;电影由于影像画面的出现,就取消了形容词的使用。

其二,两种语言的风格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修辞策略上。文学作品,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其语言都讲究文学修辞的使用。文学作品的作者在写作中常常综合使用比喻、夸张、象征、讽刺、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对于电影语言,爱森斯坦是很早就对早期电影中隐喻和象征的。作为前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先驱人物,爱森斯坦认为电影的修辞性体现在蒙太奇上,认为蒙太奇即是“隐喻”,即是“象征”,上下镜头之间的关系是修辞性的,是隐喻性的和象征性的,爱森斯坦的隐喻的喻体更多情况下并不是场面本身的视觉元素,他认为喻体的选择与文化所指有关。爱森斯坦的隐喻和象征,需要观众有充足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化背景,这就增加了他观点的晦涩性。有声电影出现之初,影视的隐喻和象征由于人们忙于用声音叙事而曾经被人们忽视。当时意大利新鲜事这样的代表人物柴伐梯尼甚至提出“我们反对隐喻”的论调。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巨匠安东尼奥。他认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安东尼奥电影中选定的空间和场景具有象征的或其他的意义,比如,他的电影《奇遇》中荒无人烟的西西里岛、《红色沙漠》中大片的灰色厂区、《夜》中米兰城市里空无一人的街道,这些画面都象征、映射出城市的冷漠。由于无法使用文学语言中的比喻词,电影中的隐喻多是通过场景、色彩、服装、道具和音乐实现的,例如电影中黑白颜色的使用,通常用来表现黑暗和死亡;而彩色意味着光明和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色彩深切地感受影片的基调。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如此,电影从开始部分到纳粹结束,导演使用的只是黑白色镜头,象征了犹太人生活的黑暗时代,当纳粹投降,犹太人走出集中营的那一刻,银幕突然换为彩色,彩色的使用体现了犹太人走出死亡阴影、走向光明的心境。电影中还用联想、夸张、示现、排比、空白等修辞,在风格表现上可以加强表达效果,但都是通过图像和镜头来实现的。镜头作为修辞手段,使得影片表达的文化可以跨越其表现的文化受众的局限性,使其文化更具认可性,观众也可以同时找到文化价值的归属感。另外,摄像机的机位也是电影语言的风格要素。摄像机角度的俯视、仰视或平视对观众感知的影响不同。通常的规律是,仰视常给人际关系以压力,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平时角度给人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和自然。

其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电影语言多用于叙述和说明,它的工作机理主要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也就是说,电影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的变化和运用都在忠实于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或者说是在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所以电影语言通过感知就可直接到达观众;而文学语言则多是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方式融合在一起。它需要概括性的抽象的理解才能到达读者。此外,对人物的表现程度,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也有差别,文学语言可以通过文字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电影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却只能停留在表象、外部。

其四,两种语言存在的状态不同。文学语言是静态的,讲求文字叙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其存在的空间是两维的,具有严密的线形,是线性的;电影语言的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是三维的,是立体的。因此电影语言连贯性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一连贯性是由光波和声波体现,而且是动态的,因为视觉和听觉都在随着镜头运动故而缺乏了文学语言那样的长期的稳固性。

其五,二者的传播机理不同。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在发挥着相同的社会作用——传播信息。不同的是文学语言传播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通过文字视觉感受进行的,电影语言的传播是导演与观众间通过光波和声波进行的。

其六,两中语言的通用程度不同。各国、各民族的语言系统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文学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具备普遍的可接受性。电影语言却是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与绘画、雕塑等有较多的共性。

最后,对两种语言作批评时所用的标准不同。

文学语言的批评主要是运用语言学、文体学、形态学、语用学等理论对各种文学类型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及作品中的选词、修辞、韵律(主要对诗歌)、原型模式、创作结构、文化方面等进行或现象分析、或理论阐释的评价。电影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汲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势为我所用,使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场景、各种风格的音乐、绘画、雕塑等题材、元素和技巧,还由于电影语言的视、听特点,电影语言的评论多采用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美学原理对电影语言中的文化、声音、镜头、风格、光影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对电影语言的研究也涉及语言研究,但多是针对人物台词,剧本语言等口语化的、叙事性的语言,在电影语言系统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小。

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的关系

文学语言的研究为电影语言奠定了基础,电影语言研究从文学语言研究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语言“文学在先,电影其后”(比埃尔盖斯诺瓦的论断,刊登于《电影》杂志),D罗泼斯还发表了《害了文学病的电影》(刊登于《电影》杂志),认为文学与电影互相危害。更多的人的观点是,电影若想成为一门能与文学相媲美的独立的艺术,就必须有自己的语法,具有形成风格的元素。总之,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关于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之间的对比仅是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领域的一角,但我们希望电影可以从文学研究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电影创作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52-02

一、引 言

说到电视语言,不能不说关于电视的动态演绎。电视和电影一样,它要说明的问题或反映的情况,需要图像和言语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单兵作战”。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和一个概念有关,那就是蒙太奇。在电视创作中,所谓的蒙太奇,是相对于整体结构而言的,是以运动的图像为手段,用电视的语言来思考问题,对镜头和话语进行艺术的组接,以达到1+1>2的效果。蒙太奇语言艺术中的图像功能,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动态图像的视觉感触功能

(一)图像是直接的

图像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的它所表现的客观对象是什么,多高多大,什么形状,何种颜色,如何动作之类,是一看就清楚的。它与文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也能描写出各种事物,但它作用于人的思维并且要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心中浮现某种形象,是间接的。而图像则是直接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了解,不一定需要相当的文学修养,所以图像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性往往是文学语言所不及的。

(二)图像是具体的、确定的

表现一个人就是一个具体的某人,他的外貌的一切特征,是确定不移的。而文学的描写,不管你描写得多么细致、具体,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作者心目中的和观众心目中的某一个人绝不会相同;而不同的观众心中的某一个人又各不相同。虽然都有某些共同的东西,即文字中所提示的一些,可是总缺乏图像的具体性和确定性。图像的具体性、确定性能使人看到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从而增长知识。

(三)图像是生动活泼的

它能如实地表现活动中的情景。例如,一场球赛,人们可以从活动图像中看到时刻变化着的场面,或经历它的紧张气氛。一个高明的文学家,要描写这场球赛,花了很多笔墨,仍然不能如活动图像那么鲜明、生动,而且这种瞬息变化的局势是文学所不能胜任的。“说时迟,那时快”,这里语言就比不上电视活动图像那样迅速、及时。活动图像生动、鲜明,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以它更富于煽情性、鼓动性。电视由于有了活动图像,就使它获得通俗性、知识性和煽情性、鼓动性这样一些特点和优点。

三、图像叙事功能的局限呼唤电视语言的综合性

虽然图像对于反映客观事物的形体、动作是擅长的,但拿它来叙述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则有一定困难,它必须用多种手段来协力完成,这在无声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要借助于必要的字幕,还要运用一系列的蒙太奇手法来叙事,更主要的要借助语言来说明,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方面观众要求电视节目更为短小、精练,另一方面由于广播的影响,在运用语言上更进一步打破了无声片时期形成的图像独打天下或始终以图像为主的老规矩,使语言起更多的作用。

不是所有节目都应以图像为主,而是根据节目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各有所侧重,这对电视语言的表现力,只会提高而不会削弱。这些连续不断的图像,勾勒出整个节目的轮廓,并且规定了节目空间的时间,可以说这是一个节目的基础。

一些拍得好的节目,单看图像,就可以大致知道这是怎样一回事。正因为图像有这样的特点,所以镜头要求基础扎实,血脉流通。基础扎实是指镜头的拍摄与选取,要善于捕捉一些生动的,可以反映事物本质的场景,并且要在拍摄时构图、用光等方面讲求镜头内部的美。在拍摄时要对生活有所选取,在剪辑时还要挑选,要少而精。所谓血脉流通,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衔接要合乎规律,合乎蒙太奇的句法与文法,讲究逻辑关系和时空顺序也就是说看着顺眼,看得合情,看得明白。要合乎人们观察欣赏事物的视觉习惯和规律,要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镜头来说,它是一个节目从头到尾作用于人的视觉的,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究顺序,要畅通而不平淡,变化而不杂乱,长镜头多要防止单调,短镜头多要避免零碎,这是要根据内容来精心设计的,特别以图像为主的纪录片,电视剧,转播这类节目,图像的连接是否合乎规律是一个节目很关键的问题。如果图像前后颠倒,上下不连,有头无尾。残缺不全,想要靠音乐和解说词来弥补,一般是很难改变节目面貌的。

四、文学语言在电视语言中的重要性

文学语言和蒙太奇语言二者相比较,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具体地说,要简单地说明一件事情经过,要细腻地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要明确地说明一个道理,文字、语言可以方便地适应这些要求。而图像,尽管采用了多种方法,仍然有其不足之处。可以这样说,图像有观感的明确性,而文学语言则有概念的明确性。这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

人们客观事物的直接印象,总是借助于概念的抽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初级向高级发展。语言是随着人们的感知、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是图像和音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说,文学语言是一切艺术语言中最富有活力的语言。

文学语言的缺点:它不如图像的地方在于它对客观事物的形体、动作的反映是间接的,不具体的,因而就缺乏一定的鲜明性、确定性、认知性和可信性,它不同于音乐那样对表达情绪和烘托气氛是直接作用于感情,而是通过比喻等加以想像、联想来表现,虽然语言本身有一定的音乐感,这方面仍然无法和音乐相比。在目前我们拍摄的纪录片中,适当注意语言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片子要使人爱看,光有一些拍得好看的镜头是不行的,即使有相当好的剪辑也不行,它得有深刻的思想,一定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构思等等。可见文学语言对记录片在艺术上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五、音乐在电视语言中的作用

从美学上看,音乐更有其特殊的意义。音乐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它的一些规律,给后起的其他艺术的发展以一定的影响。使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到今天为止,一切艺术中,音乐是:“亲和力”最大的一种艺术,它可以很方便地和其它艺术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得那么自然有机,那么浑然天成。

六、集“各家”之长,提升电视语言的综合实力

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这就形成了综合语言的某种合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种艺术语言在综合中的相互制约。有制约才有合作,如果忘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综合成为凑合,凑而不和,造成力的抵消,互为阻力,从而根本上破环了综合。

组成综合语言的某种单一语言必须单纯化。综合艺术中的一种艺术语言,让它和其他艺术语言分工协同来完成反映现实的任务,那么它就不仅不应该那么繁复,而要力求单纯。各种艺术手段的分工,则有可能使它趋于单纯。这种单纯,并不是简单,而是从繁复中提炼而成,如文学中的诗、小说中的白描,是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最高标准的那种单纯。是对艺术的更高要求,它可以提高艺术的表现力,而不是削弱它。

(一)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要分清主次,只有既单纯,又有主次,才能使它们更好的结合

由于各种艺术的特点和每个创作的要求不同,所有艺术手段,其作用和分量,不尽相同。没有重点,也就没有艺术。同时并存的二者,或三者,必有一个是主要的。

(二)主次的进一步发展

篇7

引言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老舍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创作了众多知名的作品,其中力作现代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以其生动形象、准确精炼的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品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恰当自然,朗朗上口且让人过目不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众所周知,老舍一向都以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著称,嬉笑怒骂可谓皆成文章。作者运用多种积极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并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受到史诗般的气度恢弘、荡气回肠。老舍幽默诙谐的风格决不能和油腔滑调等同,他也不仅仅只是片面地追求表面的笑料,他所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在高层次中表现生活化的现实。在庸常的人生矛盾中品尝喜剧滋味,他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境界,产生了以悲、喜相互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相互渗透的方式,形成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老舍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在作品中大量地运用变异修辞手法,这就带给作品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同时使用了词语的超常搭配,值得读者认真地品读和借鉴。虽然受到规范的约束,但是词语之间的搭配仍旧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般情况下,词语之间的这种搭配是不能随意变动的。有时在语言交际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词语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法、逻辑以及语义上的规定,这种现象就称为词语的超常搭配,词语之间的超常搭配是艺术语言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表面上看,词语的超常搭配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语言规范,但是在语言交际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却又显得十分合理,能够创造出新颖而又幽默风趣、含蓄婉转的语言效果。

一、量词的超常搭配

对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必须要遵从语言规律和规范,不然很容易引起语言的混乱,使人难以理解。不过这只是一般情况,在特定的情况下,词语在搭配方式中会“巧移”或者“硬凑”在一起,看起来虽然违反语言的规范,但是却更能表达使用者的情感,而且这种适时的词语变异搭配更加能够表达语言的特定效果,大大提高语言的形象,带给读者灵动的感受。

在变异修辞现象中,量词的超常搭配是非常常见的。量词的数量庞大,重要的是它和被修饰的中心词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且不能随意改动,在搭配关系上相对稳定,不过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能够表达出更佳的效果,量词的使用规范可以打破,偶尔使用超常搭配,能够表达出语言超凡脱俗。例如:“倒也别说,晓荷一闭眼,从心中挖出一小块智慧来。一龙生九种,种种不同!”在此句中,“智慧”是抽象的事物,此处使用“一小块”来修饰能够达到两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使得抽象事物更加的具体,立体效果明显。第二,使得冠晓荷的愚蠢表现得更为深刻。作者把冠晓荷放在各种场合和矛盾冲突中来表现,在表现的同时,又把他的仪态、语言、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从而互相映衬,互为补充,显出完整的人物和性格。

文学语言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符合规范的文学语言和不在规范内的变异文学语言。文学的创新原则是由文学的本质及其作用来决定的,同样,文学的创新原则又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创新特性。可以看出,文学的产生是语言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碰撞、交汇的结果,可以说,变异的特性是文学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机制之一,更是文学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和其他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尤其浓厚,恰好变异修辞是形成文学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手段。不过,在科技文或者法律文这种正式文体中变异修辞是不可能出现的。正是变异修辞的大量使用,使得文学语言不断地突破和创新,文学语言也更加的灵动,富有生气。当代文学作家老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个性鲜明且富有幽默气息的语言,使得作品产生了极具感染力的艺术魅力。《四世同堂》的语言恰似一坛老酒芳香四溢、历久弥醇,特别是那些恰到好处的变异修辞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老舍先生深厚的语言艺术功力,作品中变异修辞的运用是老舍语言世界里的精华,对于提升整部作品的文学品位和价值至关重要。

二、动词的超常搭配

在文学作品中,动词的超常搭配是最为常见的变异修辞手法。虽然说语言的使用有必要遵守规范的语言规律,不过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在动词的搭配上费尽心思。动词选用以及动词的搭配往往是文学语言的点睛之笔,运用得当能够使语言大放光彩。在《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于动词搭配也是精益求精,用心良苦。例如:

(1)对大赤包,在表面上,他无微不至的去逢迎。他几乎“长”在了冠家。

“长”这个动词的运用,不仅刻画出瑞丰没有出息,死皮赖脸的形象,而且还将大赤包、冠晓荷的势利眼表达得清清楚楚。

(2)看见一个熟人,他的脖子探出多长,去勾引人家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勾引”这个动词多用在形容女人,指引诱人做不好的事或引人上钩使之听任摆布。在此处,用在瑞丰身上却是极为适当的。瑞丰好吃懒做,没有本事却又想要大家都关注他,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不劳而获。

(3)笑意与亮光马上由他的脸上消逝,他嗅到了危险。他的胆子很小。

仔细品读,“嗅”字用在此处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因为瑞丰的唯一志向就是卖国求荣,虽然他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却不妨碍他的狗腿特性的表达。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老舍对于语言运用的高明。

(4)几次,泪已到了眼中,她都用力的睁她的大眼睛,把泪截了回去。

此处运用了动词“截”,将韵梅贤妻良母的形象清晰地刻画了出来,更好地表现了她温柔善良、纯朴贤惠、遵守礼节的品质,是传统道德理论下女性的典范。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安分守己,愿意替丈夫分担烦恼,关键时刻表现得冷静、沉着、坚强甚至反抗。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动词的超常搭配带给语言的新奇效果,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基于语言基本规范和内在联系,巧用变异的修辞手法,跳出传统语言规范的束缚,塑造生动灵活的形象,进而达到奇特的、有效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要善于发现动词超常搭配的敏感性,善于深度挖掘语言内涵。语言是文学艺术魅力的体现,想要体现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适当地使用一些调皮的、超乎语言规律的搭配是必要的。

对于变异修辞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如果以前没有了解过变异修辞手法的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品读过程中很难体会到变异修辞所带来的含蓄、灵活和深奥。因此,在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作者具有基本规范修辞的常识,还需要有变异修辞手法的敏感性。每位创作者独有的语言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每位创作者对于变异修辞之变异手段使用的不同。变异修辞手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作品的赏读性和艺术趣味性,更好地激发读者的探知欲望,提高读者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探析《四世同堂》的修辞成因

文学语言的形成是以规范语言为基础,以变异修辞手法作为基调,是作者综合使用规范语言和变异修辞的结果。每位文学创造者都期待自己的作品得到大众的广泛热爱,期望能够在文学史上留有经典的作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会遵守语言规范的规律,他们对于变异修辞极为敏感,能够抓住特定的语境,使用适当的变异修辞,使得文学语言能够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因此,要想对老舍的《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中的变异修辞成因进行分析,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主观方面看,作品的创作主体所在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经验不同,对于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客观上来看,变异修辞语言和规范语言共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表达方式,变异修辞语言只是能够巧妙地运用某些技巧,使得文学语言能够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老舍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其作品语言很好地表现出了他特有的写作特点与言语风格。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每位创作主体所处的大时代背景不同,个人生活成长经历不同等原因,这些都是形成不同艺术风格作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客观环境是不能改变的,加之主观的个人偏爱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

《四世同堂》中大量运用了变异修辞手法,使得作者的幽默风趣更加鲜明,这种幽默的风格得益于老舍的生活经历。很小的时候老舍就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孩子,他看起来外表平静,能够用穷苦人的目光去看待周边事物,抵触有钱人的思维方式。当老舍步入社会之后,和他一起共事的是一群中年人,这样,他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近距离观察中老年人的言行举止。在他的眼中,生活的矛盾无所遁形,也因此积累了许多可笑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于是在老舍心里,深深地种下了幽默的种子。这颗幽默的种子,在老舍的创作过程中开花结果。同时,由于老舍的大量阅读和留学经历,使他接触了富有幽默气息的英国文学,这对他也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大量地运用变异修辞,使他幽默的本性再一次得到体现,同时使文本表达意味独特,形象感突出,使读者注意力为之专注,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语

参考文献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2.

[2]叶苍岑.修辞基本知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

[3]李珊,郑欢.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深远意义分析[J].语文建设,2012(20).

[4]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篇8

关键词:符号学 文学解释学 译者的创造性 不对称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学翻译中译者具有有限的创造性已经是今天译界普遍认同的问题。但对于创造性及创造性限度产生的根源这一问题,似乎还有待于做出更为科学缜密的解释。笔者尝试从符号学和解释学的两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讨论。

一 符号、语言符号和文学语言符号

符号学认为,人类世界是一个包含着各种不同符号系统的符号世界。如果不做深奥的辨析,符号总是某种实在的东西,可用它代表另一种东西,可以说是他物的替代,不过这种替代呈现出多种形式,有隐有显,有繁有简。比如,公路上的红灯代表不可通行的含义;古时的虎符代表调动军队的权利。符号本身由两部分组成,即能指与所指。能指是替代物,所指才是真义所在。(赵毅衡,2004:10)

符号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符号必须有一种物质形式,只有如此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被人所感知;(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符号载体本身的信息;(3)符号过程应包括发出者和接收者,即一种主客关系;(4)符号必须传递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规约性的社会信息,而不是个体赋予的特殊意义,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不仅具有符号的一般性质,而且以其稳定性、通用性、演化性、兼容性、第一性、依赖性等一系列特点,构成符号系统中一个特殊的分支。语言不但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符号体系,而且大得不成比例,其他符号体系与之相比都实在太小,而且全都可以被语言混杂、解释、置换。(赵毅衡,2004:9)大部分规模较大的符号体系,是建筑在语言这一初始体系之上的二度体系。(赵毅衡,2004:10)

语言符号具有三大关键性特征:(1)任意性:能指与所指的联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约定俗成的;(2)强制性:能指与所指的联系一旦被某个语言集体所接受,它在共时体系中就具有普遍的约束性;(3)线性特征:语言符号只能是一个接一个地联在一起出现,犹如链条中的环节一样。我们可以注意到,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特征完全可以被视为符号特征。(4)引申和具体化,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也可以从符号特征(2)中得到某些暗示。

文学语言是语言符号系统中极具特性的一个分支符号。文学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在实用语言中,信码,即符号系统中控制符号关系的规则,必须是强制式的,误解是绝对的,错了就是错了。编码有绝对权威,解码必须符合编码。文学艺术这样特殊的符号传达中,解码有一定的自由度,编码没有绝对权威。(赵毅衡,2004:14)解码自由度的获得,正是因为文学语言并不严格遵守语言信码。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指出的:艺术的目的“在于使形式变得难于掌握,艺术的技巧就是使事物变得陌生化。”(赵毅衡,2004:28)换言之,日常的实用性语言和科技语言符号是所指优势符号,文学语言符号却是能指优势符号。文学语言因此获得了自己的特殊性。

首先文学语言的符号有一种返回能指性,即能指的自指性。比如:It is a cat 和She is a cat 是不同的。第一句的能指是指向猫这一动物的,第二句并不指向动物性的猫,而是重新指向符号组合的能指,其含义必须从猫的动物特征和文化意义上推出。文学语言的能指符号链不是指向具体的客体,这就使文学语言具有了诸如象征性、形象性、隐喻性等诸多特点。

其次,由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再是强制性的,又产生了文学语言的复义性。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取决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则认为:“符号或表现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因此,每一个符号化过程都体现了符号本身,符号代表的客体和解释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陈宏薇,1998:58)文学作品中,由单纯的符形与符义方面产生的复义当然是存在的,但更因为解释者的参与,赋予了文学符号复义性多彩的变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再是强制性的,不同的解释者自然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即使有语境的参与也很难避免。

再次,文学语言符号具有创造性,即无限衍义性。文学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一种由于解释者将其符号意义再次作为能指指向新的所指,并将新符号意义再次作为新的能指指向新的所指意义。由此赋予文学语言符号无限衍义性。如:谭招弟碰不得吗?你是三头六臂,我也敢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此句中的“三头六臂”将无限衍义性表现得很明显。佛教诞生以前,印度教的三大主神的造型以多头、多眼、多手为特征。佛教对印度教的神灵进行改造,形成了两种造型方式,即四手四眼和三头六臂。(柯平,1993:90)上句中的“三头六臂”先指向多头多手这一具体客体,继而作为新的能指再次指向神灵这一新的所指,还可以进一步将神灵作为新的能指,再指向新的所指――超人智慧和力量。

上述论述表明:语言符号是符号系统中最大最重要的分支系统,通常语言的信码是绝对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意义也就是比较明确的。文学语言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实用语言的特性,正是因为文学语言打破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稳定关系,变所指优势符号为能指优势符号。

二 翻译――主体间的对话

无论以何种思想指导翻译活动,原文总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原文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思想、意识、情感的记录与体现,另一方面又是译者(文本的读者)进入作者思想世界的途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使翻译始于原文文本的阅读,先在地成为一种对话。

文学阅读的对话与一般的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明显不同。阅读的交流是在阅读主体与文本间进行的。译者/读者与文本间没有直接对话的特定语境来进行调节,也没有共同的参照系来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只存在文本,作者除了文本之外是沉默的。译者/读者只有依靠对文本文字的理解去窥测作者的意图。同时,文本中可以调节相互关系的代码在文本中已被割成碎片,隐藏于文本内部,必须由译者/读者在阅读中重新发现,并按一定的参照框架重新组合起来。这构成了文学阅读对话的特殊性:交流的不对称性。

不对称性所形成的不平衡势差形成了文本与阅读主体之间的空缺。“这种空缺先在地引发了文学形式或技巧发展中追求对称与平衡的天性。”(金元浦,1997:115) 为了弥补文本在对话中无力随机应变的缺憾,文学文本着力发展了日常实用语言中极力避免的东西,从语言的复义开始,发展出暗示、隐喻、双关、象征等语义空白;扭曲日常语言的语序和叙事结构,产生句法空白和结构空白;通过相互矛盾的叙述形成悬念,产生阅读动力空白等,并将这些转变为以空白和未定性为主的预设结构,包含于文本之内。正是这一套预设结构,使译者/读者在作者不在场的阅读活动中获得了交流的可能。文本中的空白和未定性,标志着文本中可联系性的可能性。一旦译者/读者进入阅读,就进入了“空白与未定性张开了一张可能的联系之网,作为一种潜在结构,它暗含了文本各部分间可能的相互确定的方式,它首先发起对话与交流,引导读者阅读并要求他填充这些空白或空无的位置,以自身的前理解进行投射,使文本的潜在结构成为一种现实结构。”(金元浦,1997:119)在此过程中译者/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创造者。

原文文本世界相对于作者世界和译者/读者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世界。文本在完成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由同类文本、主题等构成的文本世界,就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形态。一旦进入社会交流,任何人,包括作者在内,便无法也无权触动它。作者创作时的一系列主观情志,除了有限的部分被固定在文本中,其他绝大部分已游离于文本之外,留下的只是一个必须再度阐释的“话语符号世界”。阅读中的文本是以准主体的形式进入与译者/读者的对话交流,从而把阅读关系以主体――主体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关系又不具有纯粹的主――主交流关系中的主动性、自由性、纠正性,而是通过文本的一系列空白和未定性,以语言的复义为基础,以变异形式展开主体间的对话的。

从译者/读者角度来看,引起对话的原因主要在于,阅读主体不是一片空白进入文本的,否则就无已构成对话了。阅读主体总有着先有和先在的知识结构,即海德格尔所称的“前结构”或“前理解”。伽达默尔称之为“偏见”。伽达默尔指出“偏见并非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地歪曲真理。事实上,我们存在的历史性包含着从词义上所说的偏见,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偏见就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吕俊,2001:119)

可见,阅读中的文本与译者/读者所形成的主体间的特殊交流方式,使文本成为一个积极的输出者,又使之成为一个积极的输入者;同时也把译者/读者变为既是积极的接受者,又是积极的创造者。

三 译者创造性的限制

翻译,除却它的科学性,之所以能被称之为一门艺术,是因为它是以分析原文为基础,展现了“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如何进入译语语境,发挥充分的创造性,令读者站在与原语作者最近的距离欣赏作品,这需要译者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这一点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就是具有高度创造性同时又受文本制约的工作。

从文学语言符号的特性和文本的准主体性角度认同译者/读者在翻译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时认同解构主义怀疑一切、认为意义成为虚无的观点。

文本的空白与未定性既吸引译者/读者带着“偏见”进行填充、阐释,给予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又以文本自身的隐秘框架,给译者提供图式结构,对阅读主体进行隐秘的指向,从而限制文本的空白和未定性,把无限多样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具体来讲,即文本结构中的空白和未定性引起阅读主体产生一系列的填充,每一次单独的填充都无法实现对文本整体的阐释。随着对话交流的进行,后续的填充有可能肯定/否定前面的填充。阅读主体不断地校正自己的填充,重复着从不对称交流到对称交流,再到不对称交流的轨迹。这一轨迹就发生在原文所提供的框架中。同时,译者并不可能把他阐释中所有的联想,所有的意义都如实写下来作为译文的内容。译者必须利用译文文本的阐释空间,来折射原文文本的阐释空间,如果将自己的诠释全部表现译文文本中,就形成了译者的独白,等于封闭了原文文本的阐释空间。

我们可以说原文文本既有决定了的性质,又有自由开放的性质,而译者既有诠释文本的权力,也有受文本制约的一面。

四 结语

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译者是一个很特殊的主体。他既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译文的创造者。在这种接受与再传播的过程中,译者具有主动性的一面。尤其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更为明显。一方面,文学符号的特殊性――能指优势性,衍生出文学语言的能指自指性、复义性和无限衍义性特点;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中的空白和未定性,在文本准主体与阅读主体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赋予文本本体开放性,进而使译者获得了有限的创造性。有限的创造性来源于文学语言的特点和文本准主体与阅读主体间的不对称交流两方面,这两方面似乎是交融相辅的。而译者创造性的限制似乎更多地来自文本的准主体性方面。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

[3] 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篇9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01-01

多媒体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利弊并存的。下面就多媒体在大学语文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如今,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提高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多媒体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图文并茂、声形共举,在教学革新活动中彰显了其突出的优势。多媒体是以听觉和视觉为出发点,具有内容生动丰富、动态体现、信息量大等特点。这样很好地把“文本内容”和“动态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其记忆,创设与教学场景相关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极大地增强了大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以及新颖性。比如在讲解《雨巷》时,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只能阐述那种景观,描述那种意境,学生也只能根据老师的描述进行想象,很难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自然对体会其理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多媒体的介入填补了传统模式的缺失。多媒体的课件会先响起符合场景的乐曲,之后让男女组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朗诵。从大屏幕中看到的是江南的古镇、小桥流水、丝丝细雨,还有色彩斑斓的油纸伞以及丁香姑娘那忧郁的眼神,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场面出神入化。多媒体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东西通俗化。经心理学证明,人们在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更多地使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而言没有形象思维发达。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应用的是我们的抽象思维。用抽象思维来还原具体的事物,这样会形成思维的偏差。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抽象的感知变得形象具体了,让传统教学中的文字、图片、声音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它们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让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形象、生动。把学生带到一个具有动态、充满诱惑力的课堂情境中。多媒体课件可谓全球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所传输的教学内容准确快捷,而且更新速度较快,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网络传播。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多媒体教学介入大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必然现象。大学院校中的非中文专业所开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学语文学习被提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多媒体的运用更大意义上是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二、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劣势和措施

多媒体使很多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不用太多的深思就可以知晓其含义。某种意义上这是好处,但是似乎大学语文学科特点被忽视了,语文不单是认知的活动同时也是情感的活动。语文教育本质上属于人文教育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些具有内涵的东西需要细心的揣摩和心灵的感悟来获得,不能用多媒体的动态感官来体会。

如果老师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么无疑是对教学方法最好的改进。但是如果滥用或者误用多媒体,那就会让语文独有的、具有个性化的东西得不到深入的解析。文学语言有它的独特性,不同于其他的语言,它具有含蓄性、隐喻性、情感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语言是指作家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话语。文学语言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文学世界,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真实传达作家的审美感悟即可。如“寂寞嫦娥舒广袖”“飞流直下三千尺”。像这种意境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它需要文学语言的进一步深化解析。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研读和欣赏,领悟其文意,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果单纯依靠多媒体,那么就失去引用多媒体的真正用意。它是对我们教学模式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把我们的教学方式全部摒弃。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关联性知识,但是与此同时它的一个弊端也凸现出来,那就是课堂知识的容量太大,并且速度太快,超出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受知识的能力,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导致其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适当地简化,以学生能够消化为标准进行安排课件。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是利弊共存的教学方式,应该把二者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两种教学方法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深化开展,美术欣赏教学逐渐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成为受到高校教师和学生广泛欢迎的公共选修课程。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为了促使美术欣赏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强化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探索更为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为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而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够进一步增强美术欣赏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教学实效,保证美术欣赏课程能够真正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用文学通解画中情韵

文学本身是一种由语言和文字构成的艺术形式,并且能够以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内心世界进行再现,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域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文学和绘画一直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人们的想象加以演绎。文字能够对想象中的每一个细节加以描绘,而绘画则可以将人们的想象真正的展现出来,带给欣赏者直观的审美感受。

在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文学与学生具有相对广泛的接触,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而美术这一艺术形式虽然往往借助造型视觉艺术对情感和思想进行传播,但是其也能够借助文学语言对造型艺术加以展现,因此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对相关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适当的借助文学语言来完成,以文学语言在美术作品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深入理解美术艺术的语言创造条件,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强化奠定基础。

在高校大学生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文学的力量组织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使用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文学语言,在引导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意识。例如,我国传统中国画作品一般以写意为主,画作能够达到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国画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文学语言增强学生参与画作赏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对倪瓒的代表作品《渔庄秋弄图》进行教学,该画作画面意境以旷远为主,并且画家在画作上为作品题诗,以诗歌这种文学语言表现了其悲凉愤慨,充满豪情但最终归于平淡天真的心境变化。教师利用文学语言对画面中的情境和韵味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对画作的思想境界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选择画面情境交融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真正获得一定的艺术享受。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将弥勒的经典油画《晚钟》作为教学素材,并且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画面上的生活场景感受生活的平实以及所表现出的肃穆宗教气氛,教师可以选择在学生欣赏过程中为学生朗诵诗歌《远方神庙晚钟》(约・弗拉契),让学生结合诗歌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刻的体会画作所传达出的精神韵味。

二、用历史感悟绘画主题

美术历史与历史学研究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并且美术史在发展过程中与一般行动文化发展史、民族发展史等存在着相应的交叉关系。美术史研究一般将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作为研究资料,并且美术史研究的发展受到研究者审美判断的影响。例如从西汉时期留存至今的《马踏匈奴》大型石雕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以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群为主体,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从从属上看,美术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内被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其诞生年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宗教发展状况等,因此对于高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来说,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的渗透史学知识,让学生结合史学知识来认识美术作品。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精神思想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以对《马拉之死》这一作品的欣赏为例,一般学生单纯的看画作,很难对画作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一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结合历史更为深入的理解绘画的主题思想。如教师可以结合画面内容和历史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马拉是谁?为什么他会在浴缸中死去?他的死有什么特殊性能够激起画家的创作热情?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就会对与马拉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查询,进而在充分了解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画面内容感受马拉之死的意义,并且从画作平静而庄重的氛围中体悟马拉之死的崇高价值,真正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可见这种教学方式较之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并且借助历史故事能够让画作在学生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三、用音乐交融艺术灵感

在艺术领域中,音乐是一种有声的绘画形式,而绘画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在高校大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美术作品或色彩激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奋感;或色调柔和、具有优美的线条能够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或色调暗淡、主题相对压抑,给人留下忧伤沉闷的印象。而音乐作品同样能够让人在欣赏过程中给人带来多样化的感受。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将绘画欣赏教学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共同介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而提升教学对学生的感染力,对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美术欣赏教学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美术欣赏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油画主题内容适当的向学生播放《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在欣赏画作所表现出纤夫在烈日下拼尽全力的向前和挣扎,体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纤夫生活艰辛的基础上,结合《伏尔加船夫曲》这一音乐,以生动的劳动号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真正深刻的理解创作者在画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将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营造出新的整体,让学生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共同作用下,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可见,在高校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渗透音乐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感染力以及对学生心灵的冲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用哲理深悟艺术境界

哲学,作为直接表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都必然会借用哲学的思想对宇宙自然万物进行观察和感悟,并将自身感悟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因此高校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融入哲学思想,让学生借助哲理感受绘画艺术的精神境界,提升自身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篇11

    所谓的颠覆关系就存在于这一斗争最有趣和最复杂的种种形态中”[2](P187)。在这里,米歇尔强调了语言与图像之间漫长的斗争过程,认为两者之间辩证复杂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文化的发展。如果说传统文化是语言实施着对图像的压制和控制,那么,进入当代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应该站在与语言构成对立面的基础上,消解语言中心主义的局面,通过制造图像和观看图像承担世界意义的建构。但是,图像的兴起以及形成的对语言的挑战,并不意味着图像取代语言成为知识体系和文化秩序的主宰,而是将图像在语言中心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摆脱语言论的控制,在关注语言与图像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中重新挖掘和创造图像,让图像再度被发现,让图像彻底释放出自己的知识能量。

    图文之争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图文之争的介入给当代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图像意识的增强,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图像、文本形式、文学的存在方式、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序》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有的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的再现都是异质的,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再现,它们与权力、价值和人类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文化模式的变化。一种阅读文化与一种观看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含蓄地指出社会性和主体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种文化所构成的各种个体和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可以在媒体再现中找到交汇点。换句话说,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异质关系,两者之间的研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毫无价值的平行对照,相反,两者之间内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构成的外部关联使得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为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和旨归是文学语言本身,认为语言是一种线性的、稳定和逻辑的符号,先行地设定文化、文学发展变迁的规律。在这种观念中,语言占据主导优势,而图像只是语言之外与人的感性层面相关联的不可靠的形式,图像与语言根本无法联袂,亦无法在一种张力的结构中生发出更高意义上的思维模式。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单纯的语言学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当今文学图像化和传媒化趋势作出有力的阐发,同时它也无法表征当前层出不穷的文学审美现象。

    因此,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须摆脱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关切当代传媒视野中的文学现实问题,在正视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考虑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寻找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本雅明是建构此种研究范式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摄影与电影的过程中预言电影将成为未来语言的者,认为以文字和书籍为代表的传统印刷文化必将受到以图像为主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冲击,这昭示着图文之争在现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与本雅明不同,利奥塔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对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欲望、话语与图像、推论和感知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为感性、欲望、图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寻找依据,解构西方传统的元叙事话语和思维模式,达到攻击现代性的目的。鲍德里亚比本雅明和利奥塔走得更远,他在由电脑所创造的虚拟图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传统的文学生成和存在方式,认为虚拟图像比真实存在更完美真实。

    在此观念下,文学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设置和厘定,也就是说:图像与现实的脱节、虚拟与真实界限的消解,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出现问题,这无疑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雅明、鲍德里亚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对图文关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艺理论对图文关系的重视源于当代文化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新的创作和阅读感觉经验,它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建构。显然,西方文化领域对图文关系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图像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交叉的层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图像与文学差异、互动和互通的特征,进而进入图文生产、消费与社会权力表达、文化模式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究上。

    当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图文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展开,这主要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图像的强势原因、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等。这是当前文学遭遇图像时代问题的一种“宏大理论”式的阐发,这种研究并没有在图像与语言之间折叠、缠绕的复杂关系中解决文学变化的具体问题;二是沿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历史命题,在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根据文学和视觉艺术两者的交叉渗透,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关注视觉艺术,同时强化从图像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试图在文学与图像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性的文学理论。具体而言: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就是理解图像如何借助物理时空的张力结构,来接近文学并通过语言立“象”达到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至境。

    反之,从图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就是理解图像如何赋予文学语言新的意义,探索图像在文学语言塑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历史形态: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以此揭示语图关系发展的规律。显然,以上所说两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侧重语言与图像的对立,以此勾画出当代文化模式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后者则侧重语言与图像两种媒介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学本身,回答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因媒介不同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前者侧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则是从内部探讨文学的根本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学中,传统的文字叙事所固化的领域开始成为语图关系研究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叙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围绕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的叙事特点,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图像与文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图像对叙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现问题,旨在解构文字叙事在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摆脱与语词共存和竞争中图像的压抑性地位。通过图像与文字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让两者在交互叙事中建构不同的价值维度,以此彰显不同的审美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文学有太多的启示,这昭示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观念的重要转变,这些探索对于建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

    图文之争与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几点反思

篇12

一、运用文学语言描述作品内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语言是思维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发展智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帮助人们交流思想。人们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人际之间交往,都必须运用语言工具,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进行的,法国音乐大师圣・桑说过:“音乐始于词尽之处”。一般人理解为音乐的竞境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或用语言难以正确和完整地描述。我却认为在欣赏教学中离不开文学语言的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描述对音乐欣赏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使用语言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财富。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音乐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难怪乎人们说:“听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就象欣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足见高超的教学语言的巨大魅力所在。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应该具备:条理清楚、简炼准确、富于启迪、浅白通俗、形象生动、清晰悦耳、流利畅达、抑扬顿挫。教学实践雄辩地表明,教学语文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讲情绪,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一堂欣赏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技巧。唯有了解了作品,学生才能揭开他们以为的那种神秘的面纱,走进作者创造的情景世界。因此,教学语言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

二、结合历史知识了解作品背景,激活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在于教师是否善于调动教学气氛,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有它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是作为欣赏音乐的前提。高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初中生,需要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唱歌课”的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高中生的世界观已趋于成熟,把有关其它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只有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才能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中,我采用了运用历史知识在音乐欣赏中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历史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活跃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七子之歌》同样也是首涉及历史学科的歌曲。如果不了解帝国主义的强权侵略及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一次次一块块地割让了我们的国土,就不理解那些土地上的人民屈辱孤独的痛苦和对回归母亲怀抱的强烈期盼与渴望。

因此,运用历史知识渗透在音乐当中,既可激活学生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三、利用美术绘画勾勒作品形韵,拓展想象空间

音乐和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转移”,也就是说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听到“弦外之音”,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跳跃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模糊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或者觉得用语言怕表达得还不够完美、精致。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美术知识,以画面作为参照,引发学生自由、广阔的想象。把各自抽象模糊的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高中欣赏教材的《黄河大合唱》,在欣赏整首作品时先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揭示其思想意义,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然后从音乐的曲调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欣赏。那如诉如泣的曲调像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教师启发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官能欣赏转入感情欣赏,再发展到理性的审美想象。随着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华。随笔画下心灵的震撼与感受,有的学生发言说:“我此时好像看到乌云密布,波涛汹涌,几十个船夫拼命在与惊涛骇浪拼搏着。”有的学生说……当全部作品听完以后,学生们仍沉浸在音乐作品的感染中,情不自禁的放声歌唱。这一划时代的优秀作品给每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永不磨灭的种子――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可歌可泣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再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轻松自然地为学生描绘着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悄悄地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着,渔民摇着橹欢快地歌唱……”乐声中,同学们陶醉了。我让他们把感受到的“春江月夜"图用画笔描绘下来,同学们陶醉了,同学们兴致很高。整节课学生沉缅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只有最后轻轻的一声锣音把人们从沉醉中唤醒方才感觉到音乐的结束。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音乐文化不是一门单独孤立的学科,它自身综合了其它很多学科知识,是多姿多彩的,充满自由的想象空间的学科。然而,教学中仅凭生搬硬套的说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只有更好地、更充分地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把文学、绘画、历史等融汇其中,才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营造一个生动、充满朝气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邵祖亮著《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佚名著《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03年4月版

[3]林美娥著《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江西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篇13

尽管学生们尚且还未掌握理解难度较高的文本所需的分析方法,比如该文本含有大量低频的古体的词汇,变异的语法结构,以及微妙的文学手法,但是学生们被要求写出相关的文学评论。由于他们缺乏信心和相应的技能来尝试对作品进行个人解读,所以必然地求助于已出版的评论文章。许多英语文学的测试也仅仅只是对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的释义练习。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学生们写出的评论文章甚至没有经过阅读相关作品。

母语学习者有时也会重新包装他人的评论观点,那么非母语学习者对自己阐释评价文学经典的能力缺乏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经过恰当的训练,英语学习者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找到理解高难度文学作品的自己的方法。

2.文体学是什么?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是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Stylistics是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辞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试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认为:“最近出现新动向,即从作品语言结构的兴趣出发重视文体问题,企图在文体学中探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学评论家发现,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时,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试图从文体学的建构中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所有语言现象研究的需求,并使文体学成为文艺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互相沟通的媒介和交汇点。我国王佐良先生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张尽快促成一门包括语言学又涵盖文学的新的文体学的诞生。他认为:用现代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文体是一个成就,然而在文学语言面前,特别是形象语言面前,语言学家都望而却步了。在这种时候,人们不由得不想到那门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想到在二十世纪对于文学语言进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学批评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与Learis等)把刷新文学语言同欧洲或英国文化前途联系起来的有抱负的文学研究者了。

这就是说,早就从亚里期多德开始,历史上的一些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者,就已经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完全涵盖语言学、文艺学的新的文学早已在历史中得到长期孕育,文体学是时代文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熟和独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门横断众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文体学具有的特点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体学生长于若干学科的交界处,并不断渗透以扩展自己的领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学科从横向沟通起来,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疆域,从而使某些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的面貌为之一新。文体学使不同领域边界衔接、融合的性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并逐渐趋于一体化。文体学的边缘性,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的一种体现,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科学的整体化和传统学科的解体。

理解文体学,首要的是消除对语言和文学的人为的隔离。马克瑞(1997)曾批评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分隔成不同科目的做法:“在全球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文学研究常常被视为与语言学习无关,前者被看作较高级学科,后者被视为较低级练习。然而,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应被视作互相补充。”

魏多逊(1975)认为文体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两个学科领域的连结:语言学和文学评论。他用下列图表显示出文体学的居间作用:

文体学阶段,进入语言学或文学评论领域。布鲁菲特和卡特(1986)也认为文体学与文学评论存在某种重叠,二者间的基本差异在于“对语言分析的细节化的系统关注程度”。肖特与坎德林(1986)认为文本分析中涉及的对语言的关注使其对非母语学习者尤为适用:主要的优点在于,与母语学习者不同的是,外语学生已学会如何用语法分析句子并充分意识到英语的音韵结构,于是,相比母语学生,他们对于语言结构有更明确的意识,从而对语言结构及其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分析。

文体学不仅包含语言分析,同时促进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拉扎尔(2005)认为,具备文学能力的学生,“熟知某些传统,对其有着深刻的内在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领会某一剧本或文学作品的辞章并转化成文学意义”。相关的传统包括体裁,修辞手法以及阐释技巧。也可以说,非母语学生一开始缺乏文学评论所必需的直觉意识的情况下,文体学可以(通过语言分析)提供解读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通过语言不断增强对作家的语言艺术性的鉴赏”(布鲁菲特,卡特1986)。因此,文体学可视作培养直觉能力的帮助及文学鉴赏的准备。

3.话语习俗与语法结构

在诗歌中,会经常看到作者对某一语义领域的持续使用。文学文本与其他写作体裁的重要区别在于作家创造性地打破常规规则与传统,JamesJoyce即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通俗作家都会欣喜地发明一些新词,将名词转化成动词,将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或者玩弄词语搭配规则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启始句中常有对代词的非常规使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本衔接,注意代词及相关的物主形容词的使用,作为首语重复法的参照。非文学文本中,传统常规清晰明了:代词都是回指之前提到的人、物及事件。

以ThomasHardy的DuringWindandRain为例,仅仅读诗的第一段,开头出现的they,he,she,我们不知道究竟其所指,直至往下读到第二段,Eldersandjuniors指的是年青人与老年人,第三段Menandmaidens指成年人新婚夫妇,由此可知,一、四段的He,she分指男人、女人,经历了二、三段中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阶段进入第四段的暮年期,体现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饱经风霜。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技巧高超的作者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促使我们持续阅读下去。

与之相反,新闻记者知道报纸读者需要的是具体迅速的突出事件。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一为新闻报道,另一为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开头-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里面代词的使用。很可能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所有的代词都回指文本前两段提到的人或事件(在已知关键事实后,常常不必将整篇文章读完)。而文学文本中的代词或高频一般名词在文本的后半部才可确认。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意识到文艺散文的重要特征。其后跟进的活动可直接引导学生注意新闻体裁对名字与单词的重复使用以及文艺作家创造性地选用近义词和比喻以避免重复。

4.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的文体学分析文体学包括对句子结构与词汇的分析以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语言的含糊性表面上说一件事情而实际意指另一件事情。

以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为例,第1步结构、情节分析让学生们从总体宏观上概要总结出诗文里德情节过程:胆怯(1-3节)--假装(4,5节)--犹疑不定(6-9节)--热望(12-14节)--自我贬抑(15节)--空想(16,19节)--幻灭(20节)。

第2步找出指示代词“You”,“I”,“We”,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指示代词使该诗具有普遍意义,“You”和“I”分别所指“id本我(指潜意识的最深层)”以及“ego自我(性格中的成人部分)”。

第3步分析诗文的正式性特色:从诗体形式来说,由押韵句与非押韵句共同构成;语言形式上,出现大量句节、提问和句子结构的重叙。

第4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诗中的意象:

--eveningasapatientetherizeduponabr

--streets

--yellowfog/cat

--sprawlingonapin(pinnedandwrigglingonthewall)

--apairofraggedclawsscuttingacrossthefloorsofsilentseas

--mermaid

从以上意象推导出Prufrock的自我贬抑和分裂。

第5步找出诗中的典故引用或隐喻

--epigraph.Dante‘sinferno

--AndrewMarvell’s“ToHisCoyMistress”

--GreekpoetHesiod‘sWorksandDays

--Shakespeare’sTwelfthNightandHamlet

--TheBible:Mark617-28andMatthew;14.3-11:Like16.19-31andJohn

--Michelangelo

--JohnDonne,“TheRelic”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