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11:35: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护理教育导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护理教育导论

篇1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2.1887年,在上海妇孺医院开办护士训练班,并被视为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的麦克尼奇来自()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荷兰

3.为研究小组教学法的作用,将学生随机地分成2组,一组完成采用课堂讲授法,另一组则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结合起来。通过对两组学生效果的评估,得出小组教学的经验。这种研究属于()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根据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三日不练,手也生”指的是()

A.准备律 B.应用律 C.效果律 D.失用律

5.惩罚的不良刺激与行为反应的关系是()

A.不良刺激在行为反应之前 B.不良刺激在行为反应之后

C.不良刺激与行为反应同时出现 D.两者关系不确定

6.认知心理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加工,包括()

A.感觉输入的编码、储存和确认 B.感觉输出的编码、储存和确认

C.感觉输出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D.感觉输入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7.在保持记忆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把每个单词垂直排列,其中每个词的首字母组成一个词, 这种方法称为()

A.轨迹法 B.转变语言的方法

C.记住关键词方法 D/首字母缩略词法

8.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表现出正常的反应,以便学生把他当作一个真实的人来接受,这主要强调教师应当具有的特征是()

A.真诚 B.接受 C.信任 D.理解

9.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设置倾向于强调教育和课程内容作用于()

A.整个社会环境 B.临床护理

C.提高学生能力 D.促进教学相长

10.核心课程所围绕的中心是()

A.学科 B.学习者

C.社会福要 D.教学者

11.关于“课程”,狭义的定义是指()

A.学生在校期间具备的所有经验

B.由学校提供的全部学习过程

C.在学校机构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D.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育内容的各门科目

12.中国的孔子将奴隶制文化典籍加以整理、编辑,分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方面,称为“六艺”,分别传授给他的弟子,这是最早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3.学校的教学活动至少包括4个过程,其中首要的是()

A.发展社会准则和价值观 B.传授知识

C.训练 D.教导

14.行为目标模式的主要核心成分是()

A.方法 B.内容

C.目标 D.评价

15.关于课程设置指导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定具体的教授内容 B.勾画出课程设置的方向

C.是课程设置的最后阶段 D.制定教学大纲

16.发展新课程的第一步是()

A.调查研究 B.建立课程设计小组

C.建设组织机构 D.选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7.在四年制的护理专业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别安排在前两年与后两年修完。这种护理课程设置模式为()

A.“平行式” B.“渐进式”

C.“建筑式” D.“金字塔式”

I8.在社会心理学中。下列不属于“组”的特征的是()

A.具有共同的目标B.相互依赖

C。成员之间突出个性D.有相互作用

19.临床教师的教育者角色可延伸为()

A.合作者和协调者B.咨询者和技术顾问

C.病人利益维护者D.病人代言人

20.不属于临床物理环境的因素是()

A颜色B.气味

C.声音D.学习人员数量

21.对人体的某一特性如体重、血压等,通过具体工具(体重计、血压计),获得具体的数值,如70kg. 115/75mmHg的过程,称为()

A.测量 B.评估

C.评价 D.测评

22.下面评估内容属认知领域的是()

A.学生对护理专业的信念 B.学生对患者的态度

C.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D.学生对慢性胃溃疡发病机制的理解

23.在课程结束后采用期终考试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是否己经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属于()

A.形成性评估 B.诊断性评估

C.总结性评估 D.前瞻性评估

24.评估学生是否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其评估内容层次属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精神运动领域 D思维领域

25.一份试卷理想的区分度应该是()

A. 0.40以上 B. 0.30到0.39

C. 0.20到0.29 D. 0.19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I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在护理教育调查法研究中,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是()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说

C.设计调查表 D.收集书面材料

E.开调查会

27.间断性强化可以分为()

A.固定间隔强化 B固定内容强化

C变化间隔强化 D.固定比率强化

E.变化比率强化

28.从形式上看,即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而言,可将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B.限选课程

C.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 E.校本课程

29.影响讲授计划的因素有()

A.教师因素B.学生因素

C.环境因素D.心理因素

E.题材因素

30以下属于教学小组常见类型的是()

A辅导小组B,学术讨论组

C.解答问题组D.课题组

E.方根组

31.以下属于课题组中对课题实施情况的评价内容的是()

A可行性B.逻辑性

C.便利性D.深刻性

E.可操作性

32.课堂提问法的特点包括()

A.方法简单B.不需花费很多时间

C.不要求特殊场所D.不需要许多资料

E.可以让不爱发言的同学得到训练

33.以下属于经验学习分类目标的是()

A.面临 B参与

C,认同 内在化

E.监督

34.信度反映了评估的()

A.有效性 B真实性

C.稳定性 D可靠性

E.可行性

35.主观性试题的缺点是()

A.内容真实性低 B分数可靠性低

C.评分困难 D学生易感到疲劳

E书写能力会影响分数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6.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这种规律,称为()

37.护生在实习时会更多地观察临床护理教师的行为,表明护理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模仿的()

38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应当重视学科的(),即编码规律

39.在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操作情况做出()调整自己、提高操作能力。

40.写字、阅读等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技能,属于人类动作技能中的()技能。

41.智力范畴主要指对知识的()和认知。

42.计算机教学属于()的教学方式。

43.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的媒介是()

44.对于临床教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

45.评估除了可用于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外,还可以用于测定事物()的价值。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6.合作学习

47.学科

48半合同体系

49.认同

50.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1.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四个强化原则。

52.简述教育目标的特点。

53.简述临床教师的角色。

54简述影响临床能力评估的因素。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36-02

《护理学导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讲述护理学中先进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为了使学生了解当前护理学先进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为今后学习各门课程及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与临床结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PBL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本门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共28个学时,周学时为2,由于是刚步入大学且刚接触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能力较低,本人根据学生及课程的特点,将“PBL教学法”运用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供各位同仁学习和探讨,具体实施如下:

对象选取我院2013级统招专科7班学生,全班62人,共分5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组织教学,主要按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五个步骤实施教学。 (1)课前提出问题:在教学前一周,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将问题及相关案例告知学生,如, “护理与法律中如何正确处理医嘱”、“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对疾病的影响”、“奥瑞姆的自理模式对某种疾病的影响”等题目作为小组讨论的问题。(2)学生查找资料:学生通过运用互联网现代技术及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以获取有利资料。(3)分组:通常由学生自行分组,如学生缺乏分组经验时,教师给予指导。分组方式有按学号分组、自愿组合、兴趣分组、成绩分组等,(4)讨论:讨论由组长主持,每个组长要陈述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和存在分歧的问题。(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并归纳知识体系。精讲学生分歧较大的问题,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2结果

表1显示,大部分学生肯定在导论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并希望在今后教学中多多采用,33.9%学生认为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课后在查找资料上耗时较多,效果不太明显。

3讨论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因此,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护理已走向社会,走进家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是每一个护理教师的工作和任务,我们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服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样,在医疗卫生领域,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中职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今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成为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和保护患者隐私、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还需要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护理学教学中伦理道德教学现状

1.教师对伦理教学的不重视

在目前中职院校护理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还是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服务意识、伦理意识的提升。有些学校甚至刚刚开设或者没有开设护理伦理学。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伦理教学,但是相对于内科护理、护理基础性、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程来说比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护理伦理学的发展,也阻碍了护理人员伦理道德意识的提高。其实,从某个层面来讲,在护理学的教学中,专业知识是基础,而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则是软实力。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需求,在医疗服务领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不重视,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伦理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讲解枯燥乏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而没有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学生虽然了解了相应的基本知识,却不知道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应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患矛盾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结合实际的案例,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伦理道德意识。

3.临床教师自身的伦理道德素质不高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领域中,护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其中不乏多数伦理道德低下的人员。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懂得尊重患者、不懂得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是导致护患矛盾激化的主要根源。在中职院校中,同样也存在着学生文化水平低下,教师伦理道德素养不高的现状。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我国护理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伦理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服务水平。

二、如何在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

1.充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护患矛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是当今服务行业的主题,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因此,教师在护理学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伦理学教育,适时融入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使用。教师在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从而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护理伦理学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充分体会到人文关怀的真正意义;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伦理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

3.在实践过程中融入伦理知识教育

在护理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伦理意识,不能光依靠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 不断融入伦理知识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伦理知识,这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融入伦理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伦理意识的一个最有力时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意识,并以此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医学护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转变成为“以人为中心”的模式,人文关怀意识在护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今社会护患矛盾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马信华,孟利敏,许瑞.关于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88-89

[3]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47-448

篇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44-03

道德教育问题历来引人关注。现今,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包围下的青少年所接受的信息量已非同以往,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个人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面对泥沙俱下的社会信息冲击,青少年往往无法甄别是非,选择极端、非理性的道德观念作为其信条。如今,社会上出现的关于青年学生的各种“门”事件,再次把学校道德教育推向了风口浪尖。长期以来,由于学生道德水平始终与道德课本要求有较大差距,质疑道德是否可教的观点甚嚣。笔者看来,考量此问题之前,须搞清我们需要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道德观。

一、利己、利他及互惠互利关系的辨析

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艰深及核心问题,抛开人性善恶的争议,仅从道德标准的层面去研究两者关系,古往今来,无疑利他的观点要远远高于利己的诉求。孔儒思想在中国延亘千年,渗透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思想核心在于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彰显着浓郁的利他主义色彩,朱熹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 “公而无私便是仁”。[1]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对爱的诠释,如保罗(Paulus)在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益处,不轻易发怒……”更加明确的告诉世人其利他主义的取向。可以说,长期以来,对道德的定性都向利他的方向倾斜,人们把利他作为道德的标杆,把其视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甚至有时将道德等同于毫不吝惜的利他。

关于利己的研究,将利己行为大致分为两类:心理利己和伦理利己,前者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诉求,是对利己行为的一种描述而不评价其行为的好坏与否即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而后者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且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人自身的目的,自我利益是行为的唯一有效的行为标准”。[2]一言蔽之,心理利己,“独善其身”,而伦理利己,“兼济天下”。然而,在思想和实践层面,两者对于利益的追求上,都以个人为中心,这点并无二致。

单纯的利己或利他都因其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在社会生活中难以为继。在自习室占座的例子中,如果两人都以自我利益做考量而不容他人有任何僭越,结果势必带来争斗和消耗,导致社会资源向较强的一方倾斜,而受损的一方则将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发起挑战和冲击,即得利益者唯恐权益的得而复失,被迫增添更多的个人或群体投入,这样的结果不仅导致人类陷入无常化的斗争状态难以自拔,同时实际付出的代价也要远远大于其获得的收益,这样入不敷出的状态注定不能长久维系。而假设两人都以满足对方的利益出发,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呢?两人因为彼此谦让,无意掠美,结果不仅使自己学习的任务无法完成,还可能将座位这一有限的学习资源白白浪费。可见,双方的这种利他行为并不像常人估计的那般有助于分歧的解决,放眼整个社会,无限制的利他同样带来事务的延宕而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是导致有限资源的废弛。另一方面,毫无条件的利他主义在不能利他的环境中会破坏原有的秩序。例如,在公交车上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老年人的利他举动打破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习惯,这样的行为恐怕不会得到旁人的夸奖反而徒增非议。此外,极端利他无可避免地要面对自我牺牲以换取他人利益的情况,在社会和自然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放弃自身利益而为他人谋利,会危及自身的发展,而保护和谋求自身和本群体的发展是自然生物的本能之一。因此,单纯的、无限制的利他并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要求,在大众道德观教育上强行推广,恐怕能见成效。

互利互惠现象作为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中间状态,无论在动植物生态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有大量存在。在生物界,互利共生现象在很多物种间都有体现,如寄生蟹与海葵之间就存在这一关系:寄生蟹在捕食螺类之后,将身体钻入螺壳之中,海葵则寄生于螺壳上放出有毒物质为蟹保驾护航,而蟹则将其食物分与海葵共食。绕开人类道德思维对生物行为考量的局限,而置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去理解可知互利互惠在自然界维系其固有秩序,保障物种生存发展方面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意义。而言及人类社会,相对于利己和利他主义,互利型道德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对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在该道德模式下,社会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从而避免了利益分配的极端差异所带来的冲突。事实上,社会中已成常识性的规则都是具有互利性质的。比如,在图书馆不能大声喧哗――人们在遵守它服务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只有互利型的道德要求才能被有效地贯彻并保持长久。

二、互利型道德的实质与内涵

互利型道德的精神实质是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和谐稳定、共同发展的新型人际关系。作为对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个极端状态的调和,互利型道德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者交集的意味,但并非是两种极端主义简单妥协的产物,而是揭示利己与利他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和谐状态。具体说来,一方面,在互利型道德要求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诉求,尊重他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毋诉诸暴力或单纯通过斗争的手段解决与他人的分歧,学会用对话合作的方式寻求自己和他人利益的长久共存。而另一方面,社会在保障他人权益、倡导为他人奉献的同时,也应理解并尊重人们追求自身合理合法利益的动机和行为,承认适度和必要的利己是生物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为合理、有序的良性竞争条件,让每个人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在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中获取个人合法正当的利益。因此,互利型道德这一概念囊括了公平和合作两大精神内涵。

我国教育学者扈中平认为,“道德的核心必须是公平”。[3]公平意味着平等和公正,对社会而言,互利型道德首先要求其为人们提供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而对社会中的个体而言,人们将自己与他人在社会中置于平等的地位,在考虑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人的相关权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由于自然状态下人生来存在生命机理、家庭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所造成人发展上的差距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对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优惠和帮助,对弱势群体多一些物质上抚恤、政策上的优待、精神上的关爱是弥合先天差距,体现公平的应有之义,即古希腊贤哲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一公正分配原则,符合互利型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次,互利型道德所倡导和鼓励对社会上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好人好事给予相应的褒奖和回馈,以示对其付出的补偿。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一再宣扬,埋头奉献,不计回报,强调勇于献身,而耻于索取。诚然,做好事不留名实为极高的道德品质,属于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用最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社会上所有人,显然是太过严苛、强人所难的。因此,允许或主动为施助者提供必要的奖励,补偿其在奉献过程中蒙受的损失,在道义上应该是被接纳的。但凡有施助者收取报酬的行为,如果妄用动机不纯的论调加以揣度,不仅伤害了施助者本人的内心,无形中也对大众的利他情绪起到了抑制作用。这对于那些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来说,就是造成了一种实际利益和道义上的双重不公。因此,正确对待人们接受行善后的回报,给予竭诚奉献的人一定的奖励和报酬,亦是互利型道德体现的公平这一精神内涵。

与公平相仿,合作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日益强调的人的基本素养。相较于传统道德观中“居敬持志”、“省察克治”等克己、内敛的修行方式,互利型道德则更侧重于在与人交往、沟通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首先,互利型道德要求人们在合作中正确认识自己在团体中地位、利益诉求,正确履行在团队中的义务、捍卫自己的相应的权利。例如,在部队里,作为一名长官,你的任务便是制定整个队伍的行动方向、调动合适的兵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攻防,以确保战斗的胜利和尽可能地减少部队官兵的伤亡,这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一名将官职业道德的体现。若这名长官不以此为己任,而专情于挖战壕、练枪法,打仗只考虑个人杀敌立功,而忽视了整个战局的安危、队伍其他将士的生死,这种没有团体意识,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显然是不道德的。而若一个士兵不以守土抗敌为念,而欲行号令三军、发号施令之能事,那肯定只能做个光杆司令,因无人肯被其驱使而贻笑大方。其次,互利型道德鼓励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帮助的适度利他行为,但这绝不代表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其他成员一人包干。在儿童的合作学习中,要求每个孩子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分配的工作,彼此相互配合衔接,进而完成一个系统的课题。如果其中一个儿童,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能者多劳将其他伙伴该做的工作一并完成,使整个团队得到老师的表扬。抛开他动机不谈,其结果决不能说是道德的。因为其行为本身违背了分工合作的工作原则,对老师造成了欺骗,同时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团队成员工作的权利(不管他们本身是否乐意放弃工作的权利),导致他们没能掌握该合作课题要求获知的能力。可见,团队工作中的越俎代庖不啻于对上级管理者和其他团队成员的不道德。

三、互利型道德要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而清晰的道德要求设计,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规律为本。具体来说,须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真实情境对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触发学生不断地在真实的两难博弈中,甚至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境中反复抉择、体验,最终实现对互利型道德观的认同。前人的研究证明,博弈情境中的最优质选择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领悟和运用。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Axelrod R)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将“囚徒困境”实验重复进行,结果发现被试选择背叛的策略逐渐减少,而愈发采用更为合作、利他的策略。由此可见,互利型道德优越性的发现需要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尝试,才能最终体悟。而社会性明显劣于成年人的少年儿童对互利型道德的理解无疑需要更为频繁的训练才能最终掌握。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掌握以下几点:首先,应积极的为儿童提供真实的恰当的道德冲突情境;其次,应具备相当的耐心和毅力,鼓励和劝导孩子们不断地在道德困境中寻求解决方案,并坚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最优的问题解决方式;第三,德育工作者应为孩子挑战道德困境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开始情境训练之前,让他们明白要在这个环节做些什么,达到何种目的。在训练中,对情绪异常的孩子应给予必要的安抚和调适。在一次训练结束后,多与孩子们交流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的想法,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有针对性地帮助,加快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梯度设计。一般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追求简单奖惩(小学低年级以前)追求简单公平阶段(小学三、四年级)“好孩子”(小学五六年级)一般社会道德(初二以后)社会正义(高级阶段,该阶段属于高级道德认知,并非所有人能及)。人的道德认知在不同的阶段表示出不同水准的道德行为,如儿童对“公平”这一概念的理解即是一个随年龄增长而渐进理解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5~6岁的儿童开始逐步进入“去自我中心”的状态,国内学者方富熹和王文忠(1994)进一步研究发现“7岁和9岁儿童的公平分配模式尚不稳定,考虑的变量比较单一,以成果最为重要,能力次之,此年龄儿童对公平的理解容易与“均等”混淆。而12岁儿童已经能运用‘努力’、‘成果’、‘能力’等规则较为稳定的做出公平奖赏决定或评价”。[4]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道德行为表现,准确判断其所处的道德认知阶段,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说来,对于刚入学儿童,他们并不能理解过多的道德条框,所以不能给他们做过高的道德要求,应从他们所接触的世界入手,多用奖励的方式强化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帮助同伴穿衣服的儿童小红花的方式,间接的给其他孩子提出道德要求。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他们开始有了集体意识,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道德准则,该阶段的德育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体会学校、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如在春游时,要求学生不乱扔果品杂物,清新的环境需要他们维护这样的道德知识。对于初二以后的学生,可多采取班级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对学校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现象的看法,在互动中帮助其理解和完善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够对自己提出正确的道德要求。

第三,注重师生合作生态的建设,对促进学生互利型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积极作用。所谓师生合作生态,即改变以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学习者这一固有的师生角色定位,让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团体中去,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一员。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介入真实性情境当中,学生的体验会更为深刻,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以权威形象出现,教师进入情境中可以更为直接的考察学生在面对权威时与没有权威时的道德表现。同时,根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儿童道德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不断调适与权威关系的过程,即是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到理解性遵从的变化过程。

在此,要特别对教师权威的合理性进行说明:随着教育民主化思潮的推进,对师生关系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过去被认为天经地义的教师权威亦成为了众矢之的,分明告诉大家要民主就不能有权威,民主和权威不共戴天。然而,笔者认为,反权威绝对化的谬误在于将权威与极权的概念混为一谈。何为权威?权威是指“在一个社会控制系统中某些特定规则的来源、解释者或执行者”。[5]它的产生是社会中人们认识水平、知识技能发展差异的必然结果。在现实中,儿童在智力、体力、心理等各方面发展都无法和成人相比,故必然要经历服从权威、信任权威的发展阶段。倘若一味地打压或抛弃权威,我们的教育是无从实现的。此外,确立权威并不与民主精神相违背,民主主义的实质在于权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而并非消灭,权威作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精英人士,让他们掌握该领域的规则制定、解释及执行等权利正是合理分配权力的最佳体现。故而,民主不应是消灭权威而,恰恰相反,应更好地保证权威的行事权力。

因此,师生合作生态,并不主张教师丢失权威,而是让教师作为一个道德标杆,融入学生的道德发展中去,让学生在真实道德情境中更为直接地与道德权威进行对话、沟通与碰撞,促进其更为迅速地掌握、调整与权威的关系,从而助推其道德的发展。

注释:

[1]黎靖德.朱子语类(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杨卉.利己?利他?――作为纯粹利己和纯粹利他交集的己他两利主义[J].理论月刊,2010(8):82-84.

篇5

2教学方法的改进

2.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大多数的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的口授、黑板板书多媒体为主,学生听的云里雾里,大部分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玩手机。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期中教学座谈会,发现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材中全是理论的知识,缺乏立体感、生动感,同时不知道所学内容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是否有用。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及能力的培养问题。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例如:桥梁的检测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比喻为人身体的体检和具体病理具体检查;桥梁检查后的评定就如同体检后的检查报告等。可以尽量用学生平时生活能接触到的内容来讲授我们深奥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互动式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师生的互动交流,避免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着趴桌上流口水的现象出现。《市政道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经验性抢的课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市政道路的病害或者日常养护方面的实例,让学生课后查资料,课堂讨论方式,由点带面,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改进教学手段

3.1多媒体辅助教学

《市政道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知识点多,仅仅用多媒体教学不够生动具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视频、动画材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着学生到市政道路的养护现场进行观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及强化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3.2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种学校很普及,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融会贯通,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须配以必要的板书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用抽象的断面图来讲解,尽可能多的收集工程实物图,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