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3 16:06: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生态环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生态环境

篇1

“广东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细、实。”省环境保护厅监测科技处负责同志说,一方面细化到大气、水等要素监测网络要求,另一方面明确责任,将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等20多个相关部门。

记者也发现,对比国家的方案,广东方案的篇幅大幅增加,达到近6000字,比国家的方案多出近一倍的字数。

《方案》对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污染源等监测网络分别单独部署,提出了布点范围、监测手段、监测指标、分项目标等细化要求。

比如,大气监测网络方面,2018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全部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逐步建设路边、码头、农村等空气监测站点及垂直监测、遥感监测等专题站点,将机动车信息库与大气环境监测网络联动。

在水方面,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产业转移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下游等环境敏感断面的监测,逐步补充主要江河、农村水环境、重要港湾及人类活动频繁海域等监测断面。逐步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物毒性实时监控系统建设。

在土壤方面,逐步建立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地块等为重点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噪声方面,推动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到2018年,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功能区噪声基本实现自动监测。

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涉及农业、林业、海洋等20多个相关部门,涉及约14000个点位布设和监测,点多面广,为确保完成建设目标,《方案》特意增加了三个附件。附件1量化了各生态环境要素网络的现状和建设目标;附件2提出了51项具体工作任务,并逐项明确了牵头部门、主要参与部门和时限要求;附件3明确了23个省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责任。《方案》还要求各部门制订“本系统监测网络规划布局、优化调整、综合评价及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实施计划”,定期R总报送进展。

2020年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珠三角率先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等数据、率先建成我国第一个大气超级监测站……广东监测网络建设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方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提出了一系列采用新技术、新理念的前瞻性任务安排。

《方案》提出,构建卫星普查、无人飞机(船)详查、地面核查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在全国率先建设全省大气复合污染成分监测网。深化粤港澳环境监测合作,共同维护及优化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测网络,联合开展臭氧前体物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方案》还布置拓展对机动车、船舶、飞机等移动污染源,建筑工地等扬尘污染源的监测。

此外,建设卫星遥感监测监控中心,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打造无人机航空、无人船遥感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立体监测网络。提升全省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化学物质监测能力。开展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以及公众关注河段的水质与主要污染物通量实时监控。

互联网、云计算也被用在了生态监测网络上。《方案》提出,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将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集成、互联共享,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的实时与共享。

《方案》还提出,要强化省环境监测中心这个技术“龙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把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成为全省环境监测的技术中心、数据中心和培训基地,成为国际先进的环境监测机构。

为报而测向为用为管而测转变

为了让监测网络的数据、信息等真正用起来,《方案》还提出了监测与执法联动、建设精细化预警预报体系等任务。省环境保护厅监测科技处负责人表示,监测网络要实现“从为报而测向为用为管而测转变,从实时监测向环境风险预警监测转变”,让生态监测网络落实到有效服务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

篇2

“民本位”的执政理念

在世界各国政治平民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政府推动民主进程,触动了整个社会“民本位”思潮的萌动。政府开通网络,及时向外界传达政府的意向,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体现出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思想的指导下,政府“民本位”的执政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的新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近年来更加正视民意的影响,并在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寻求互动。网络舆论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一些相对独立的集体力量,正在我国社会逐渐出现。

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重组,公民有了进行利益表达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这使得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自主性方面有所加强。社会的剧烈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动摇和心理层面的焦虑和浮躁。通过言论的表达自由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正是网络时代的公众日益增长的情感和意志的需要,而网络舆论传播的交互性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弱势

网络媒体由于它的传播特性,自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信道。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形成,则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全面更为集中的民意反映信道,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比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来的更猛烈,更尖锐的局面。

但这并不等于说,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处于对立状态。在面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从集体失语到集体发作的过渡正是通过网络舆论的影响,且网络舆论要从虚拟走向现实,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才能发挥网络舆论的最大价值。

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使和保障需要合理的“话语权”以表达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对媒介内容而言,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公平、平等的原则,建立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机制。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已明显分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而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将会成为一种常规性的社会现象。由此提出的对社会的挑战是,社会的制度和结构能不能容纳这种利益表达,以及如何为这种利益表达设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经济学家卢周来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强者的声音,但是弱者的声音总是稀缺。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不平等、不公正之不完全性,却不能构成我们拒绝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理由。假如我们舍弃了对平等和公正的追求,那么,人类社会将向不平等与不公正的方向越走越远。”网络媒体正是在主流媒体的失语和媒介分层愈演愈烈的媒介环境下,为公民和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表达利益需求的平台和空间,网络世界并非精英阶层所独享,而是以放射性渗透至更为广泛的民间。网络独有的交互性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不仅有精英阶层的言论,更多的是表达来自底层的声音,为打破话语权的垄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市民文化兴起

文化转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决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而是其本质内涵之一。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发展往往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政治发展也不是纯粹的政治问题,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受到深层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影响和制约,媒介的发展也同样深受文化环境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自律和自觉的市民阶层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市民阶层力量的大小决定着公共领域舆论批判与监督的力度,这种力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与方式。相对独立和自觉的市民阶层不再满足于作为某种外在的精英文化的被动听众和受众,而是开始形成自己本身的自觉的文化精神,即市民文化。网络媒体因其在参与性、互动性、自主性以及公共性上的独特优势,成为构建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的主要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舆论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中国现实的文化景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文化冲突。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我们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我们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我们,它们相互冲突、碰撞、拒斥,却没有哪一种能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网络舆论多样性背后的文化冲突更是人文精神“空场”的重要表现。

和谐文化的构建

篇3

外语通识课将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作为教学内容,是英语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是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同时,外语通识课仍保留英语语言教学这个根本,外语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并重。而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外语通识课,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但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外语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生态环境,对外语学习者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媒体的使用原则

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当下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先进教学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带来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多样性这些特点,而且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多角度地提供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然而,技术的变革并不一定带来学习效果的提高。现实情况是,由于对于多媒体素材过多的和随意的使用,导致学习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应该如何合理适度的利用多媒体素材,避免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呢?

2001年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Richard E・Mayer)在其著作《多媒体学习》中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等相关理论。该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双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

根据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通道,即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 听觉通道用来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而视觉通道则加工视觉输入和图像表征。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就必须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里对信息进行大量的认知、加工和整合。鉴于通道容量的有限性这一特点,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每个信息加工通道的信息量,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

总的来讲有以下七个原则:多媒体原则、空间临近原则、时间临近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一致性原则和个体差异原则。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遵循上述的七个原则,有效的对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整合,为学习者创造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的条件。

此外,虽然目前对于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专家、教师和学生均抱有积极的态度。笔者认为设计者应克制住自己这种一味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倾向。笔者认为,在多媒体素材的使用上,“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也是同样适用的。作为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外语通识课有一个重要的有别于用其他用汉语授课的通识课程的特点。即:在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之余,学习者需要学习、练习和巩固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换句话说,进行外语的实践练习作为外语通识课的目标之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泛图像化,很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笔者认为,对于外语教学“读图时代”的到来我们应有保留谨慎的态度。图像媒体固然生动形象,信息量大,但是,如果将这些优点无节制的扩大,这恰恰成了它们的缺点。图像浅显易懂,加上配乐,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学习者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而面对文字主动思索,进行再造想象的乐趣也消失了。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看了电视后观众头脑中是不是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学习者阅读水平的下降。

因此,在现代科技面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并非不合时宜。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主要依靠语言表述来贯穿内容,充分展现教师的学识、语言功力和个人魅力;而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将会是教师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学识将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简而言之,教学内容的泛图像化,必然会提高视觉鉴赏的冲击力,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然而,外语通识课并不是鉴赏课,仅仅为生动有趣而使用的大量图像,必将阻碍外语通识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生态环境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构成。所谓外部环境指独立于学习者主体之外的一切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创造;而内部环境则指的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主体因素,换言之,指对于作为学习主体学习者而言,一切可能影响其学习效果的的内部心理因素,例如:兴趣、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学习者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工具等诸多因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要构建和谐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我们有必要清楚的认识到各个因素目前的状况和其所发挥的作用,积极组织和协调各个因素,使其产生良性互动,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学习者健康成长。

差异化的教学是生态教学观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差异化的教学是指在班级集体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习者作为个体的差异,使每一个学习者均在其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差异化教学既强调集体,也强调个人,推崇在集体中发展个性。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具有较高弹性的课程设置,以及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实现班级教学的整体目标的同时,充分满足每一个学习者作为个体,其独特的学习需要。教学朝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是实现班集体和学习者个体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对而言,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要为每一个学习者设计创造个性化的课程、教材和学习过程有较大的难度,而多媒体网络生态环境则恰恰为实现外语课程教材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在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生态环境下,有效的教学充分体现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个体的尊重,以及善待个体表现的多样性。

三、结语

相较于传统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外语学习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和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在网络教学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同时存在,必须要趋利避害,发现并化解危机,创建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效地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习者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高校媒体是媒体行业中很特殊的一员,如高校校报,具有国内统一刊号,但是不对外发行;高校电视台,学生自己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有限的校园平台播出等,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媒体主要面对学校师生,以学校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同时承担着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任务。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校传统媒体是针对新兴媒体而言,指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前,在高校内部已存在的媒体:即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院报、社团期刊等。新兴媒体则指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自由性等特点的新媒体。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学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就是从生命的有机体假设出发的对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的一种关照。首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它拥有以下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其次,我们认为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是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它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这借助的是生态学的概念。我们把媒介看成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这便形成了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是一个领域,是将媒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研究其与相关社会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

三、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为作为媒介机构,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及状态,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元素所构成的关系。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这里面包括:高校传统媒体与整个高校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高校新新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构成的行业生态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个人之间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等。这些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内部错综的关系,又有横向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一)制度、政策环境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我国大学更需要强调其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传统媒体正是为服务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范围主要是高校内部,传播内容以高校校园新闻、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它们一直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及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昆明理工大学的传统媒体为例,校级媒体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党委主管;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成立学生组织,由学生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院报由各学院团委主办,学院党委主管,同时接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团期刊由该社团主办,负责社团管理的相关部门主管。由此可见,高校的传统媒体是在逐级的管理下运行的。

(二)行业生态环境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高校传统同质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如校报以权威性制胜,但是贴近性、生动性等远不如院报及社团刊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以传播校园新闻为主,因此各媒体之间新闻同源、信息量有限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在实时性、互动性、搜索便捷性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校报4开半月刊,校广播台每天播出约30分钟的新闻节目,1小时的娱乐节目,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目前尚没有播出平台,相较校园网首页新闻,传统媒体无论是时效性、信息量都落于下风,许多重要新闻是校报、广播台无法删减的,但是受众早已在校园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

篇5

新媒介生态环境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带来了很多挑战,这些挑战甚至会引发。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研判和预警机制,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是当前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及特点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复杂多样,涉及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学生既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又是传播者,使得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点:

(1) 话题多元,但讨论不够深入

目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从内容上多元且分散,大多涉及校园生活、关注师生权益、对焦学校大事、同步于社会热点,如对学业上的问题、就业面试、学校工作及对社会问题的一些咨询求教、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等,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以满足生活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形成舆论中心主题。

由于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对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较少,易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蒙蔽;对学校、社会的不满意见等内容,有时比较容易激起同学共鸣,造成单向性的“一边倒”舆论趋势,处理不当会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和形象的受损。

(2) 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的特殊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思维上都还未发育成熟,在网络环境下易受到各种错误资讯、舆论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情交织着大学生们还涉世未深,对待事物容易形成一种带有情绪化的非理性认识;大多数同学只是浏览微博、贴吧上的一些相关信息,以过客身份出现。他们把高职院校百度贴吧作为网络信息的消息集散地和交往休闲的场所。

(3) 舆情形成与传播迅速

网络的便捷性、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匿名性为大学生率真的思考、无拘束的情感表达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空间。网络舆论行为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一些涉及到具有大学生普遍性特点的议题在网络论坛上发表,很快就能吸引很多大学生的关注在同学当中快速传播。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1)网络舆论主体匿名性,导致责任与权利不对等

由于在虚拟空间中,隐匿性的“电子人”的身份使得不少师生脱离了社会身份意识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更加自由、自主、真实、大胆地表达自身的观点,这是网络话语权保障的关键,但“电子人”这种新的身份维度恰恰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障了网民的自由表达权利,另一方面却使得享受自由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从追溯。

(2)网络言论随意自由,容易引发舆情危机

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空间的开放性,使得以往在传统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畅所欲言,网络舆论空间已经成为网民表达意见、发表见解的“自由广场”。网络舆论空间中各种言论泥沙俱下,既有参与者的理性成分,但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言论。网络舆论中许多真知灼见淹没在无聊的口水战中,人数的多寡往往被简单地等同于正确与否,声势取代了分析与探讨。

三、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舆情研判预警机制的构建

要实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正确把握和引导,需要构建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即:

(1)构建灵敏高的舆情信息收集网络

根据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做好校园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准确掌握信息源;按照IP地址管理办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对于常规信息,坚持每天采集,并进行网络引导、教育;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做到随时报送,跟踪事件进展,建立预警信息制度,防患于未然。

如建立舆情工作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评比。要加强学校舆情信息网络的宏观管理和考核,每个季度通报一次各单位上报信息和采用信息的数量,每年对舆情信息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并纳入到各单位年末绩效考评年度考核工作中。学校可每年对全校的舆情信息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起色不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督促,以保障舆情研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开展舆情研判,深入研究舆情信息传播规律

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工作者、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者、学生常任代表、教师、专家学者、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等专、兼职的研判人员组成的研判队伍,成立校领导直接负责的网络舆情研判领导小组和舆情研判办公室。

此外,还需要根据舆情研判的内容,建立高职院校校园舆情预警机制。并通过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鉴别分析,对健康的、理性的舆情信息予以发表或传播,对于非理性的舆情偏差可以借助新闻、言论等形式予以解释或引导。

(3) 及时了解高职院校舆情信息并积极开展好研判预警

及时对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在学校综合管理的过程中,通盘考虑,注重协调,使有关组织机构在舆情预警这一共同的目标任务下展开工作,形成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运行有效的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芸,姚鲲鹏. 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监控与危机管理[J]. 教育探索. 2013(12)

篇6

[作者简介]郑艳(1975- ),女,四川安县人,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四川 绵阳 2200018)吕京(1971- ),男,四川苍溪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四川 成都 61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LWH13-1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52-0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类生活。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已经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文化也应运而生。网络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校园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相互融合、延伸、拓展,为校园文化这一大的生态文化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有着自身的意蕴,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一、校园生态文化的意蕴

对校园生态文化的解读要基于对校园文化的厘清。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人,其中以大学生为主体,在校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就其形态来看,既有校园物态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也有校园行为文化以及校园精神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神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是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提出的。

“生态学”一词最早于1869年由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学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自然研究方法,渗透到各个学科,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校园生态文化具体而言主要是指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生活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它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等;学生学业和生活中以群体方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学生会组织、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队等;其中体现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所在。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下的校园生态文化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指“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校园文化主体个人自身发展,校园文化主体群体之间,校园文化主体与教育者、网络和高校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文化”。

二、校园生态文化的价值

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协作、共同运行的生态系统。高等教育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就要培育相应的生态文化理念,树立生态文化观,以期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实现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各种人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1.校园生态文化是学校发展灵魂的体现。校园生态文化汇聚众多校园生态现象,如学校的教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文化沉淀等,能有效凝聚学校人心,展示学校形象和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而融合生态文化的校园文化依旧发挥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积极、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生态文化通过持久的浸润感染,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品性。而这种隐性的教育意义是任何课程以及课堂都难以比拟的。

2.校园生态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彰显。学校优美整洁的校容校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都是校园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的彰显。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教育力量,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旨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建设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进而彰显学校精神。

3.校园生态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常言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建设看似是无形的,但实际却是学校整个综合实力的显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内容众多,既有物质文化建设,也有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制度文化建设等,各种不同方面的文化建设间的协调与统筹将树立起学校完整的文化形象。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激励学校师生不断地反思、超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亦是学校发展的内涵需要,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促进学校的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网络对校园生态文化的影响

网络无时无处不在你我身边,虚拟的网络也是现实的。对学生来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给了大家一个平等交流、展现个性、激发灵感的舞台;就教师而言,虚拟且现实的网络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内心,促进师生交流的渠道。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真实性,使学校、老师、学生三者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概括起来,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其发展空间,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交互网络传播和无限制参与,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促进主体精神的勃发。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环境中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系统,它既可以开阔视野,充实知识,使学生成为网络时代的受益者;同样网络也能让学生颓废、堕落,使部分人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因此,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结合网络环境现实,把校园文化看作一个整体即校园生态文化系统,研究相应对策,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校园生态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四、网络环境下校园生态文化的建构

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是在网络及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特定群体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起点上,在新形式的网络环境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十报告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精神,抓好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以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

1.重视校园生态网络文化的张力,弘扬多元文化。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集传授知识、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其永恒的追求。当前的大学必须秉承和弘扬学术自由、文化多元的理念,从而建构相对自由的学术生态和文化生态。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民主性使各种知识、文化以及学术理念跨越学校这一狭小区域的藩篱,使其趋于无围墙、无国界化,使各种学术观点,不同民族的观念,不同地域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化热点,在学校这一大的生态环境中相互激荡,相互渗透,促进自由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的形成。相应网络文化的异质性以及多元性也容易致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移,因此,网络文化亦要注重生态理念的引领,注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崇尚学术自由、多元文化的同时,也要营造追求卓越、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加强学校网络德育教育,提倡绿色上网,促进学校的生态网络文化建设。

2.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建设校园生态环境。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生态环境既包括合理的校园布局、别具一格的校园建筑、心旷神怡的绿化装饰等硬件设施,还包括网站建设。在重视校园网络软件设施建设基础上,加强网站建设,可以帮助师生直接、快速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管理信息的及时,便于全体师生方便全面地获取以及交流各种信息和文化。这种交往方式使师生的交往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在《新闻的力量》(The Power of News)一书中提出“媒体就是一种文化”。注重学校教育和校园网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影响力,丰富校园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气息。同时无形中也拓宽了教育的载体和手段,通过网络文化的教育、引领和渗透,实现对师生情操的陶冶和潜移默化。同时,从生态观念、生态伦理和生态环境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学校网站建设也有利于学校管理的生态化。网络化的管理更倾重于对师生的服务,而不仅仅是聚焦在“管理”上,网络形成的高速、快捷、有效的反馈机制,便于学校师生对学校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掌握和反馈。师生可以通过聊天、贴吧、微博、留言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和讨论,这无形中也为学校的管理“出言献策”,使得管理更为高效,有益于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而这也无形中促进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

3.培育校园网络文化师资队伍,巩固建设成果。网络环境下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和谐的生态人文观的培养,加强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生态理念的引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在给师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新空间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的开放性,也导致个别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逃避现实,冷漠孤僻,自我封闭,道德选择开始迷惘,价值取向紊乱,甚至出现道德人格的偏差,不利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进行。因此,这支队伍既要注重网络的建构,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领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使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心理诉求和知识获取相契合,进而促进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4.增强校园生态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社会,因此高校的生态文化建设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校园网络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通过适时的网络文化建设,使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捕捉社会发展的趋向和脉络;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更好地使高校服务于社会。此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使之与校园网络结合,从而扩展校园生态网络文化的覆盖范围,增强适应性。

五、结语

党的十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抓好培养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主动推进校园网络生态文化建设,多管齐下,为实现文化强国这一历史使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文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01-16.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67-0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完成不能满足当今网络时代下英语教学的需求了,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亟须一个全新的,具有生态性质的教学模式来发挥出现代英语教学的教育特色。为了充分发挥出当代信息社会的主要优势,真正融合课堂中所有的有C组成部分,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及质量,笔者将基于当下网络环境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将网络因素纳入到英语教学课程之中,促进我国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

(一)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

英语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跨越了英语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是一门研究英语教育及其教学银子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作用规律和机理的学科。随着国际通用用语――英语的普及力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英语教学水平,生态化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中各种赖以生存的生态因素联系起来,从整体观念、全局观念、系统观念动态去研究英语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因素的生态状态和对教学产生的各种效果,最终达到宏观和微观双层面的全面可持续英语教学发展。

(二)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互动性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客体之间存在着互动性。比如,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其需要学生们的配合,需要的是学生与其之间的双向沟通。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在需要教师指导过程中也会与教师存在着互动行为。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相比其他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主动交流,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

2.联系性

英语教学过程中各教学主体之间、各英语知识点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这些联系,通过交流的方式去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而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应该尽量的运用这种联系来扩展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和学习空间,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网络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影响,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冲击也比较大,总的归为三点:

(一)网络使英语教学资源更加宽广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信息扩散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更为迅速和宽广。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来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找到更为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英语教学资源,以此来提高师生之间的英语教学水平。特别是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育中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搜集和收集与自己教学知识有关的教学信息,然后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和加工可以利用的英语内容,将这些筛选过的英语内容融入到教学课案之中,并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

(二)网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如今,各种英语QQ学习群和英语资源微信交流群和各种英语教学资源网层出不穷。现在教师也逐渐使用这些网络手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英语教学交流群,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英语微信沟通群,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群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平台对自己教授的不同年纪和不同班级建立不同的英语交流群组,对自己英语教学中自身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计划和学习状况进行动态监控。

(三)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层出不穷,英语课堂之后,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英语资源对自己的英语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以及课后的题目练习。对课程中未听懂的英语知识点和英语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理解。并且,随着现在教师对网上英语教学资源的运用越来越多,学生在网络上学习英语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由此可见,网络环境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于学生更牢靠的掌握英语教学的主动参与权。

三、基于网络环境构建英语生态化的教学模式

(一)设置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互动性强、联系性强的教学方式。其应该从整体、全局、长远发展的观念来指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首先就要设置一个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英语作为国际上作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该门语言技能和了解英语文化发展方向。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学生掌握英语语音系统、语法项目、拼写规则等为教学首要目标。

其次,学习英语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巧,也需要对英语文化进行了解,对英语本国文化的发展和英语有关国家的习俗要有一定的认知,在尊重其文化思维方式下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交际水平。并且,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提升英语教育趣味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以生态化的教学观念,将影响英语教学活动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根据英语发展的规律和使用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水平。

最后,根据生态化教学模式联系性的原则,在设置生态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之后,还要设立与之相匹配的生态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的、科学的监督。将英语教学结果与生态英语教学课堂目标进行客观的评价和仔细的记录。并依据该评价机制及时的反馈学生学习英语的具体情况。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手段的快速发展让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网络环境的涵盖范围也不仅限于教育之外。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不断扩充,为英语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学习环境。目前我国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主、教师辅助的教育模式,一种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模式。

1.学生自主、教师辅助模式

为了促进我国全面素质教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都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在学生自主、教师辅助的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当中,为了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内部观念产生改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学习方式从依赖教师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通过教学设施以及网络手段等外部环境,帮助学生确定英语学习的短期目标以及英语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效果评估,引导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中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英语学习信息和英语学习技巧。然后,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规划和学习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冬季,逐步提高学生自主W习的意识,分析学生目前对英语教学的直接需求,并进行自我评估。最后通过社交软件和网络交流软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进行动态的监督,对学生中自身出现的英语学习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在本英语教学模式中,利用现实英语教学中和网络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学习因素,慢慢建立起一个轻松的教生关系,慢慢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3-02

《环境生态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重点建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我院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而设立的重点建设课程。是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与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密切联系,对本专业环境科学应用系列方向课的学习起到知识储备和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对《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为环境科学专业课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总体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识别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4.熟悉文献检索方法、文I阅读技巧,拓宽学科视野、为生态系统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

1.本课程的信息化资源。环境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来源于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府网站、高校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网络资源:(1)我校图书馆中英文常用数据库(CNIKI、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2)国家精品课程网;(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ttp:///0index/index.asp)、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中科院各类信息开放平台;(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http:///)、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http:///)、环保部数据中心(http:///)、环保部图片库(http:///gzfw/tpk/hbzjpic/)、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美国EPA网站(http://www3.epa.gov/);(5)水利部全国水雨情信息(http:///)、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http://.cn/);(6)中国林业数据库(http:///lysjk/indexJump.do?url=view/moudle/index)、中国林业图片库(http:///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205);(7)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信息(http://.cn/product/Index/index/procode/YB_KQWR_24);(8)“985”、“211”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9)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网(http:///xpe/portal/270863e5-1189-1000-8dc9-ac9d

ee625938?uuid=e499a018-1239-1000-8253-144ee02f1e73&objectId=oid:e499a018-1239-1000-8252-144ee02f1e73&

courseID=K090250)。另外,已有海河流域野外考察图片600余张;西部干旱区河谷型城市环境土壤采样图片200余张、陕北采煤塌陷区地貌、人工生态修复区先锋植被100余张,均以JPG格式全部归类保存,便于丰富教学内容。

2.课程信息化资源特点。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包括流域典型生态单元、生态脆弱区及生态破坏区野外考察及采样图片900余张、思考题100余个、推荐阅读核心文献200余篇;视频资源、专业知识拓展资源、专业技能训练资源及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资源。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信息量大,既能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本课程拟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E-mail等媒介,在多媒体教室将课堂教学活动录制为视频,同时将每一章节教案、课件、课后思考题、拓展阅读资源等资料放在BB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采用微信、QQ及E-mail等手段与学生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信息化建设模式及特点

1.教学活动。环境生态学信息化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三种方式。线上学习基于BB平台及教学大纲,按照学习要求预习基本教学内容,课后回顾和复习教学课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点和疑点阅读参考文献,并结合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

2.采用的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依靠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型学术研讨会的传统教学形式与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线下学习、讨论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四、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配备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配置有无线及有线网络,可方便地访问校园网及互联网,有专人维护,具备运行良好的硬件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参考教材、拓展阅读文献、思考题、图片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齐备,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良好条件。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了环境科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学科。同时,生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范畴也在迅速地更新和发展,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各类网络平台,而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所积累的资源、探索出的模式和方法必将为环境科学其他专业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3]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Mackenzie,A.,Ball,A.S.,Virde.S.R.Ecology.O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0.

[6]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U Weiliang

(School of Politic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habi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engthen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out delay.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website, to enhance effort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strengthen campus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cul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eate a high level of teachers, la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erequisite educ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ays and mean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real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undertaken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roved.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ath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然而,当今时代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环境已经普遍形成,网络已经渗透到教育、文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因为这些路径直接关系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对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信息海量性等特点,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其自我实现的欲望与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而且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重要手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抓住网络这个阵地,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制高点”,让生态文明教育搭上网络快车。①建立融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栏目多样,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符合大学生文化品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无疑是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

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因为只有网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大学生去浏览网站信息,接受网站内容的熏陶;否则即使是建立了此类网站,大学生也未必能主动地去浏览,也就谈不上网站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作用。

要使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具有吸引力,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站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可以采用网络俱乐部、网络社团、网络论坛、网络沙龙、QQ聊天、邮件往来、专家答疑、微博互动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们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②形成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另一方面,网站内容要具有丰富性。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栏目要多样,一般要符合四个要求:第一,真实性。网站中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要客观真实,不能存在任何虚假之处;每一种观点都要是积极的,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第二,快捷性。网站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要及时地将最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件及理论观点出来,网站通常要保证日日更新,最好能做到时时更新,这样就可以持续地吸引大学生浏览该网站,从而无形中接受网站的熏陶。第三,趣味性。网站内容不能太枯燥,为了增强网站内容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尝试开发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网络绿色游戏来吸引学生,充分利用网站的趣味性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其四,贴近性。网站内容的设置必须贴近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开设,并且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观点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来,使大学生在网站中找到亲近感、熟悉感、归属感和信仰感。

2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

使用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大学生是否愿意浏览该网站及浏览量所限。然而,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生活等离不开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络拥有相对稳定的数量众多的学生群,学生们选课、查成绩等必须要点击校园网,这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③因此,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无疑是一个较有效的路径。校园网络的信息量大,并且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采用趣味化、多样化形式在校园网络上刊登生态危机现状、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法律法规、生态保护政策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向大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理论的绿色平台,从而营造出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浏览校园网时无形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对其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想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内容的多样性。校园网站要大量增加生态文明的内容,内容要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也可以在校园网站里增加一些宣传生态文明主题的小说、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这样可以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浏览这些文艺作品时逐渐增强生态文明观念意识。第二,形式的多样性。与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一样,校园网站要想吸引学生,除了内容的多样性以外,还需要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站可以采取网上聊天室、BBS 、电子邮件、QQ(群)、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论坛、BBS等形式,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大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三者就生态文明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中大学生获取了生态文明知识、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

3 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

网络环境下,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极其重要,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要想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就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网络环境下,只有“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教育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意识和网络素质”,④同时具备较高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在网络环境下,要打造出综合素质优良、符合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做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培训,同时要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技术的培训。其次,要大力鼓励师资队伍开展“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要想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各高校可以将“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成果与职称评定、考核奖励、评选优秀教师、选派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问进修等荣誉、奖励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励教师加强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

4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交往载体、信息载体乃至生活载体,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工作平台和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无形中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环境。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在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应尽量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无论是专业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里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都要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有关生态文明的图片、影像资料等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生态的关注,调动他们学习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其次,广泛使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电子教材,并用生态文明教育软件辅助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要广泛使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电子教材,可以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中获得教育,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特点,从而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生态文明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可以组织专家开发一批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包括游戏软件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软件,并用这些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大力挖掘和利用校内各部门的网络教育资源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发挥课外网络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促进作用。要很好地利用高校内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后勤部门、各学院、各研究所等部门的网络资源,将生态文明内容刊登在这些校内部门的网页中,使得学生因学习、生活需要访问这些网络资源时无形中受教育。不仅如此,任课老师及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各个班级网络群体联络方式(如MSN、QQ、E-mail 等),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匿名且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大学生就生态文明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给予他们生态文明观以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5 开展生态文明现实活动,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证明

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络宣传或是网络课堂上,还要深入到生态文明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现实教育活动,因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接受的生态文明的知识、理论、观点等是否正确,只有在生态文明现实活动中才能得已证明,而且只有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观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⑤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 (下转第64页)(上接第30页)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通过生态文明现实活动来检验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观点、理论是否正确,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来加深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的认知。校园环境状况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直观教材,在校园内要大力开展节水节电、美化寝室、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活动,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戒烟日”“植树节”等环保节日开展征文演讲、专家讲座、漫画宣传、知识竞赛、摄影展等相关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去检验网络环境下所学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是否正确,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来检验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山野河边开展“植被考察”、“水源探寻”、“实地考察”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到附近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绿色社区、污染企业、污染严重的工业区、环境较差的社区等进行参观或调查。通过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使他们真正领悟网络课堂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理论,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论、观点的认知,并落实到个人的行为习惯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研究”(课题编号:W13143036)和西华大学2013年教改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刘艳.“美丽中国”愿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中国教师,2013(7).

② 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

篇10

随着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等所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处于了网络环境中,研究企业生态系统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采取正确的创新战略强化其竞争力,保持自身与网络环境的动态平衡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企业生态系统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组成,包括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形成的种群(∑ai)、消费者(∑bi)、供应商(∑ci)、市场中介(∑di)等,用函数表示如下:企业生态系统 = F(各生物成员) = F(∑ai,∑bi,∑ci,∑di,…)

二、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为2.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6%,整个世界成为了现实与虚拟、个体与全体紧密交织的“网络”,这既为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着挑战。

在网络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资料,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和利用,通过实时交互或非实时交互即时参与各种网上活动,地域和空间概念也逐步模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开放,形成了世界范围的文化共享。企业生态系统与网络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创新活动与信息交换关系密切,更是首当其冲:

(1)创新源泉扩展。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创新切入点才能进行,寻找到合适的创新点则要求企业积累一定的信息、知识,相关技术的发展,如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能为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积累、搜索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为之提供更多的创新方向。

(2)创新速度加快。在网络环境下,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模仿创新速度直追最初创新者的步伐,新产品、新技术一出现就成为众多企业模仿的对象,企业必须以加快创新速度,持续创新才能维持竞争优势。

(3)合作创新成为势趋。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生态系统拥有了跨时空交换信息的能力,减少了创新过程中信息搜索费用,创新成本大幅降低,企业间的联合变得更为可行,合作创新成为创新战略的发展新趋势。

(4)信息、知识的分布不均衡性加剧。企业生态系统拥有创新所需的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可能参与合作创新,进而获取更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从而加剧信息、知识的分布不均衡性。

(5)人性化管理及软性创新的重要程度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权威的作用日渐式微,人们渴望更趋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平等、开放的态度交流、沟通,组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软性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面对复杂、极度不确定的网络环境,我国企业生态系统创新尚存在许多问题。

(1)信息利用率偏低。尽管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进行多年,信息基础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对网络信息缺乏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致使信息的利用率偏低。

(2)创新资金投向失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政府的创新资金侧重于投向科研院所,作为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经济成分的企业获得国家创新资金的机会偏少,创新资金不足,难以引进及留住创新人才,对于创新有心无力。

(3)信用机制缺失。创新是一个信息、知识不断交流的过程,共享相关信息、知识是创新活动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但我国的信用机制严重缺失,戒备、怀疑取代了信任与支持,致使企业技术创新障碍重重。

(4)组织结构柔性差。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拥有快速响应能力才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组织结构柔性对于提高响应能力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僵化,往往难以快速组织资源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浪费了大好机会。

(5)企业文化建设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为几句独特的标语或口号,对于合作、共享等的认识不够深刻,企业氛围较为压抑,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企业文化支持。

四、我国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战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企业生态系统创新战略应该从宏观―国家与微观―企业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1)宏观方面:国家要为企业生态系统创新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宣传等方式营造利于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同时要加快不利于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将更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到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中小民营企业与个体企业中,还应通过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和提供更多的、更便捷的信贷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为其牵线搭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合作研究,提升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

(2)微观方面: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应积极进行组织变革,致力于建立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形成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其适应环境、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生态系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激励方式鼓励其员工培养学习及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生态系统,需要根据长期发展战略选择慎重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利益分配方案,并努力培养信用机制,维持较为稳定的关系,逐步组建起创新网络,为持续创新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促进企业生态系统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除了国家宏观支持外,更多的是需要企业生态系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将系统内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自如,李玉琼.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J].求索,2005,(03):130-132.

[2]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03):236-238.

[3] Econnomides,Nicholas.The economics of Net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篇11

龙门水都,2015年12月31日,试业迎客,总投资达11亿元,规划建设包括龙门水都旅游景区和龙门生态小镇两部分,规划总面积2340.1公顷(含水域面积41.5公顷)。其中旅游景区规划面积2014.8公顷,龙门生态小镇规划面积325.3公顷,已被列入西乡塘生态农业和文化休闲旅游区。它位于南宁市西北,风光秀美,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是南宁市目前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环保低碳大型生态观光产业。景区设有八桂状元林、药王谷、风雨长廊、桂学园、九龙献瑞、游船观光、山洞客房、水上雅苑、龙门客栈等项目;以及配备顶级会议活动设施和专业体贴的一站式会议管家服务的会议中心,此外还有纯正温泉、山泉药浴、SPA水疗、儿童戏水、休闲泳池、娱乐中心等康体娱乐设施。

二、南宁龙门水都景区的项目定位及营销方向

南宁龙门水都景区从初始规划就定位为立足南宁,辐射广西乃至全国各地的超大型综合旅游项目。其产品及服务涵盖旅游产业链上下游,涉及多个相关产业,是一个集旅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文化、医疗保健、绿色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自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后,当地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新的景点项目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加上原有的旅游项目经过改造升级后同样围绕东盟博览会为主题展开宣传营销,南宁本地的旅游市场已经趋近于饱和;客观上,东盟博览会的利好因素也同时促生了大量定位类似,产品、服务同质化的旅游休闲项目,在后期的经营运作上如何差异化管理,突出自有特色,则成为龙门水都景区管理者需要重点考虑到问题。

龙门水都景区作为超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定位,决定了该项目“大而全”的发展思路以及面向全区乃至全国潜在客户群的营销方向。相较传统的营销,网络营销的广泛性和便利性将帮助龙门水都景区打破地域局限,更好地实现与潜在客户群的互动宣传。

三、龙门水都景区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

南宁龙门水都景区目前的营销方案基本上是在原有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增加节会活动和对重点市场的轰炸式宣传,在开展线下营销的同时开展新媒体互动和网络营销。景区管理方虽已意识到网络营销的优势,但营销思路较为保守,网络营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在起作用,地位并不突出。目前景区的网络营销主要问题包括:

(一)尚未制定系统的网络营销方案

龙门水都景区管理方对网络营销这一新兴模式仍存在理解误区,把网络营销简单等同于网络广告,手段单一,运作效率低下。景区既没有建立网络营销的专业团队,也没有在规划之初就考虑营销手段的创新如何为景区的战略定位服务,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缺乏系统的网络营销方案。

(二)对网络新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在广西旅游网、时空网、老友网和红豆网等当地政府和地方旅游网站上,都有关于龙门水都的一些简要介绍。但此类网络信息均由景区纸质宣传资料简单复制而来,且缺乏有效更新维护,之后就迅速淹没在网络资讯的大海。从搜索引擎输入“龙门水都”、“龙门景区”等关键词查询,也仅仅得到很零散的资讯,大多为游客的体验反馈,可用信息不多,宣传效果极差。景点管理方对网络新媒体的公关力度不足,对网络媒体资源利用效率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景区既未有组织相应活动以提高合作网站的人气,也没有开展公关行动,过滤某些负面评价,致使网络营销的低效率白白抵消了一部分重金投入的传统营销效果,十分遗憾。

(三)功能完善的官方网站尚未开始运行

由于各方面原因,景区官网并未实际投入使用。显而易见,从景区试营业至今,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渠道获得景点资讯,或者是很有限的南宁本地游客“口口相传”。实际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个推断。到过景点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南宁本地人,资讯来源多是朋友介绍或传统纸质媒体。网上订票、团购等很受欢迎的旅游便捷业务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实现,仍依赖线下网点,客户体验不佳。

(四)忽略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缺乏相关数据信息

由于管理方对网络营销活动的片面理解,电子信息系统并未充分发挥作用,景区对市场和商情无法做到准确把握。景区的官方微信也未组织在线调查,在线数据生成及实时动态分析更无从谈起,景区管理方的营销决策仍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的经验。

四、提升龙门水都景区网络营销水平的有效策略

龙门水都景区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景区发展壮大,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官方网站,组建网络营销管理团队

景区官方网站,是景区与旅游消费者实现沟通互动,促进消费决定并维护客户口碑的第一平台。建议结合项目的市场定位,发挥现有硬件资源优势,重新设计官方网站。景区管理方需考虑增设各类功能模块,最大程度的实现消费互动以及大数据收集。如通过官网实现预约订票、定制游览行程、定制特约服务等增值服务;组建网络营销管理团队,负责官方网站的运营维护,实时客流量分析并据此规划营销活动;在官网建立客户论坛,鼓励各种形式的正面消费反馈(包括图片、视频、旅游体验等),不定期的组织旅游消费者评选最佳服务之星、最美景点等。

(二)通过网络电子系统的数据分析,建立营销数据库

1、消费前的咨询信息,潜在客群的地域分布信息等。

2、消费过程中不同年龄、性别客群的消费喜好、购买力水平数据收集整理。

3、鼓励在线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协议收集有效订单信息,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消费意愿,实现精准营销。

4、分析消费者对实际体验的评价反馈,据此调整旅游产品组合、定价及促销措施。

5、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忠诚客户,给予忠诚客户一定的服务优先权和价格优惠,放大口碑效应,鼓励消费。

(三)重视网络新媒体资源的发掘利用

景区的网络营销团队应尽快开展对广西乃至全国主要网络媒体的公关沟通,争取合作共赢,而不是仅仅加大广告投送力度。除了官方网站这个营销主战场,龙门水都管理方还可考虑与主要门户网站通过合作分成的形式开展软文宣传;与新媒体合作推出“八桂文化论坛”、“八桂文化风情游”、“鱼跃龙门”书画摄影大赛等特色产品或活动,实现双赢。

(四)鼓励使用线上预约及支付系统,实现差异化定价

在定价方面,南宁龙门水都应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各类旅游及服务产品实行差异定价,便于游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支付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对现役军人、教师、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人员应实行差别定价策略,体现景区对这些人的关怀。

在支付方式方面,要充分考虑网上付款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邮箱、短信等验证确认订单,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确保网上支付的安全可靠,同时提供多种结算方式。

(五)重视消费反馈,通过沟通互动实现二次营销

篇1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着自身的要求和特点,也有着一定的区域特色,不同的环境区域面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不同现状,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手段。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还缺乏比较充足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也在不断摸索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正在进行,这对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将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与提炼,现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网络布局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奠定了基础

水土保持环境生态监测网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网络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而且还要兼顾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根据区域差异来建设合适的水土保持环境生态建设网络。水土保持环境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有着相应的原则,首先就是要确保自然水系与行政区划是相统一的;其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兼顾微观监测与宏观监测相结合;再者,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注重整体与特殊性相结合;最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将治理与保护相结合,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观念。我国很多省市都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中秉持了这些原则和理念,根据省市之间的区域性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以保证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进步。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2.1、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整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成效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全面客观认识水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以便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采取适合的措施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宏观区域水土流失的阶段性变化,根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分析,进而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下一个环节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制定下一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策略。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时候要注意监测工作的全面系统性,不能只是将监测工作停留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完成状况上,也不能只是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数据复核,而是要将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预防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相关内部矛盾问题,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

2.2、客观处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问题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划分,也关系到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同的省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监测工作管理内容,有些省份会规定一般省级的监测公告要在5年更新一次,这一个周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要展示出该省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例如某个省份展示的监测数据就可以显示出这个省份的侵蚀面积和侵蚀级别,其减少幅度大体上是南部大于北部,而国家和省份水土保持的资金重点反而不在侵蚀面积和侵蚀级别较高的地方,这就使得水土保持的效果很难实现。很多省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水热条件比较好、植被恢复比较快,这些水土流失的情况在影像上也可以体现出来。不同的省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该省区域应该间隔多少时间对数据进行采集,进行系统监测、评价并公告值得认真考虑。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监测投入的问题,以至于治理的效果不太明显;如果间隔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到监测工作的意义。因此,不同的省份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监测时间的间隔问题,根据省份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来决定适当的间隔时间,尽量确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和意义。

2.3、正确处理监测数据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监测到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和程度等数据,但是如果要分析出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效益等数据,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观测或调查来取得。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点源数据得出的结果会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但是在一些省级行政区域公布的水土保持公告中没有体现出点源数据的重要性。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中的点源数据和面源数据关系和在公告中所占的比例,尽量将点源数据和面源数据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体系,而且也可以保证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三、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内容,着重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13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全球陆地面积的24%是山地,山地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生存资源,如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丰富的植被覆盖和地理特征成为很多濒危物种生存和避难的场所,山地生态环境对全球变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同时也为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所依赖的生态环境[1]。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山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因此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开发也是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数字化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无需布线、易安装、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使得它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对很多复杂山地生态环境的监测也逐渐走向智能化,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预警以及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山地环境气候的多变性,地理位置的复杂性等,文中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的山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适用于对大部分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光照度、风速风向、土壤pH值、CO2浓度、降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通过汇聚节点发送到远端服务器供进一步分析处理。

1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WSN的监测系统主要由上位机监测单元,ZigBee智能网关以及传感器单元构成,系统整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ZigBee各终端节点上连接有相应的传感器,传感器采集数据后通过ZigBee自组网络的一个或者多个路由器转发从而传到协调器网关节点。一方面网关节点通过串口把数据存在本地PC端,另一方面通过3G模块把数据通过固定的IP地址发送到远端服务器,上位机单元通过网络可以查询数据,并进行实时显示和分析,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连接数据库来查看信息,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2。

2硬件设计

2.1WSN的数据采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Z-Stack协议栈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协议建立的,定义了协议的PHY层和MAC层。ZigBee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无线监测领域[3]。其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星型网络、簇型网络和网状网络。本系统的工作环境处于山地中,无线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而发生折射和反射,因此我们选择簇型网络,该种拓扑结构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适用于山地环境中的数据采集[4]。WSN的数据采集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Z-Stack协议栈的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广播、组播和单播。由于监测环境的需要,我们将终端监测节点的传输方式设置为单播,指向协调器的地址:0X0000发送数据;协调器节点则设置为广播传输,地址为:0XFFFF,传输对象为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所有设备。这种传输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冗余,有利于增加数据的真实性。

2.2硬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以STM32-LPC1752芯片作为MCU单元,以TI公司生产的ZigBeeCC2530低功耗模块作为搭建WSN网络的主要模块。当传感器单元采集到环境数据信息后,终端监测节点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传送到协调器,协调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MCU单元,本地的上位机系统存储数据后,对之进行处理,并判断数据是否出现异常,一旦出现异常便触发3G(SIM5320E9)模块来发送短信给指定用户进行短信报警,通过GPS模块还可定位到每一个节点的相对具体区域,使得用户对每个监测区域环境的具体情况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将数据通过3G模块发送到远端的上位机系统,用户通过访问固定的IP地址来获取实时数据信息,实现远程环境数据实时监测。由于监测节点需要在山地环境中工作,因此对该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和电池供电两种供电模式,以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3上位机系统的设计

对于该系统上位机的监控中心部分,利用C#编程语言实现。通过C#与.NET实现网页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以此来访问数据库中所接收到的实时环境监测数据[5]。Web网页包含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曲线图等功能,用户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查看实时数据,加入数据曲线图的功能后方便用户来对数据进行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图4所示为上位机接收数据流程图,图5所示为上位机接收数据监测界面,图6所示为上位机数据历史曲线趋势图。

4结语

针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山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低功耗、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实时性好等特点。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测试,能够对监测区域的空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降雨量等多个重要的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满足了大部分山地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山地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根绪,邓伟,杨燕,等.山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领域与趋势[J].山地学报,2011,29(2):129-140.

[2]徐兴,洪添胜,岳学军,等.山地橘园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优化设计及提高监测有效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1):147-154.

[3]张艺.基于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大学,2009.

[4]许伟,赖国峰,林志忠,等.基于ZigBee和GPRS的山地茶园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J].莆田学院学报,2016,23(2):32-37.

[5]江凌,杨平利,杨梅,等.基于技术访问SQLServer数据库的编程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8):95-98.

[6]王志雷,秦玉龙,张沈兵,等.基于ZigBee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3,3(12):21-24.

[7]周高星,李国刚,邹程.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数据监测系统的设计[J].福建电脑,2016,32(6):37-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