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5 15:30: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法经济学原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独立院校经管类经济法科目的特点
经济法作为管理学课程融合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学科知识,呈现出了以下几点特征:
1.前沿性、经济法是伴随当代经济社会活动而产生与发展的学科,其具有鲜明的前沿性。经济法虽归为法律属性,但其有别于一般的法律观念与制度,甚至带有明显的时代性、颠覆性内容,是社会经济生活最前沿、最先锋的反映。
2.经济性、经济法是指一国内所有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法律的总称,其不仅具有传统法律的意志,还具有其他法律不具有的经济专业性——它不仅涉及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大经济类学科,还同竞争、垄断等经济概念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一个阶段内经济学领域知识的发展程度。
3.政策性强、更新快。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工具,体现出了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它受制于一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地位,同一国的经济政策联系密切。此外,由于经济社会自身的周期性、发展性,经济法也随之具有了不断改良、不断变化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国的经济建设。
4.结构松散、体系庞大。经济法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章节众多、内容庞杂,知识跨度非常大如针对经济个体的公司法、针对行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产品的产品质量法等等。
二、独立院校经管类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独立院校经济法教学课时一般较少,大多为48课时。要想在如此紧凑的课时内教授完经济法中所有知识点难度较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对必要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适当取舍其中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由于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低,相关法律知识的积累也较为匮乏,使得教师不能跳过一些基础性较强的知识,这更放大了经济法教学中有限课时与庞杂内容的矛盾。
2.经济法知识较为抽象,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
许多经济法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其中的专业术语更是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法律条文时往往既不能联系以往所学知识,也不能联系到实际生活内容,这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变得异常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兴趣,从而更加深了教师教学难度。
3.经济法教学体系杂乱,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
经济法作为法学体系中的部门法,其开设时间相对较晚,这直接导致了其教学体系的不成熟。尤其是在独立学院中,经济法的教材选择与确定更为困难。这是由于现阶段的经济法教材大多脱胎于法学专业教材,其理论性较强,不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教师选择这些教材,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生要么反映学理性知识过多,看不懂,要么反映教材过于简略,缺乏实际案例支撑。
4.教学实验、实践环节缺失,使学生所学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得到巩固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然而,由于独立院校经济法课程设置相对紧凑,很难留有时间供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环节,这直接导致了其法律条文应用能力低下,难以理论联系实际。
三、独立院校经管类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1.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授课内容
教师要根据经管类不同专业对学生培养目标和未来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定经济法教学计划,在经管类专业通用性经济法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特定专业的知识点倾向进行适当取舍。一般来讲,经管类所有专业都需要对民商法基本理论进行系统讲解,教师可在这一部分安排4一6课时。而后,针对各专业的侧重选取几个相关部门法进行详细讲授。如会计专业重点讲授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及票据法,电子商务专业重点讲授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工业产权法,农林经济专业重点讲解合伙企业法、市场规制法等等。
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在经济法授课前,教师要提示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使他们能够从庞杂的内容中提炼出知识点,这不仅能够方便课堂内容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理解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堂授课中,教师要选择板书与多媒体相补充的模式,一边在多媒体投影上放映法律条文的相关案例,一边在黑板上提示和解释重点内容D这样不仅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创造条件。
3.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要在经济法教学计划中加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环节,如开展模拟法庭等。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寻知识,用学到的法律条文解决实际问题,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融人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一般来讲,教师可全权将“法庭”交予学生,让他们亲身经历从材料准备到角色扮演的过程,也可以由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交予各分组适当的案例,陪同他们准备司法文书。
4.改革考核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经济法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学考核的评判,教师要改编传统的知识点考核为主的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化的考核,使经济法考核体系由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一般来讲,教师可根据经管类专业的不同情况在期中安排一些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小论文等实践性较强的测验,并将测验成绩纳人到最后考核中,以此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为将来的全面学习夯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7-006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教育学原理的发展需求和改革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育学原理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教育学原理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没能得到良好的开发。②评价机制缺乏合理性。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教学考核为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阻碍其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育学原理的改革途径
(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发展,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率[1]。首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方法设置教学问题。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得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最后再进行总结和补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应根据教育学原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进行案例选择,使这些案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时代性。在案例选择完成以后,还要进行对案例教学设置相应的流程和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能够想到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问题,以便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对于出现的状况要做好解决和处理措施[3]。其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把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的与掌握知识较慢的分到一组,把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安静的分到一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完成以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思路进行有效记录,对问题的偏离要做适当的引导。在最后的总结工作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引导,以更好地保障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中起到的效果。对于学生本身来说,要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倾听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提出疑问,以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朝着现代化教学发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直观地、生动地、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肯定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原理的发展要求。
(三)制定好全新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评价机制也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好坏只能通过考试的方法来进行检测。这种所谓的公平性虽然能够达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容易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制定出全新的评价机制,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全新的评价机制中,除了成绩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可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根据教育学原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改革途径,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还应当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制定全新的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真正为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佳“.教育学原理”三维一体的改革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9):136-137.
但如今讨论已经不是在对错中选择,而是在实际的,现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对于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的调整问题。所以,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法律主体的扩张的问题。在环境问题中,最鲜活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类关注的便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瑰宝,但现在野生动物的数量却在迅速的减少,有些已经灭绝。所以,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正积极的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之中,呼吁全人类共同的保护野生动物。就保护野生动物而言,能够有效地限制人的行为是重中之重,而法律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环境伦理首当其冲,很多法学家认为现阶段法律主体应该扩张,一共有三种思想:1.坚持原有的“主、客二分法”不改变。坚持对原有的方法论不改变,笔者认为就是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2.法律物格制度的基本思想。认为动物还是属于物即客体,但是认为对于物的类型应当有所区分。对物进一步加以类型化,从而使得人对物行使所有权的时候能够有所区别,从而把需要特殊保护的物做出特殊保护的规定,对一般的物则以一般的规则来处理。3.法律主体扩张(野生动物)《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明确宣布或告诉人们的结论是:“动物不是物”,动物也不是人,动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人,也不是民法中的物,动物就是动物。“动物不是物”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的突破,是对传统民法学中“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创新,即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承认世界除了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中的物之外,还存在着既不属于民法中的人也不属于民法中的物的其他东西,例如动物。
主张“动物人格权论”的学者认为,动物不是物,那么动物就是“人”,动物也拥有“人格权”,因此对动物不但要对它加以一般的保护,而且更要赋予它主体的地位,赋予它“人格”,使动物享有“人格权”,具有生存权、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动物应享有人格尊严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在这里姑且不说动物不是物,动物就是人了?这的确对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造成冲击,但是思维却又被禁锢在“主、客二分法”的不是物就是人的范围中。但是把野生动物划出物这本身就有点不现实。在环境的日益恶劣下,野生动物大量灭绝,更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基于野生动物灭绝的快速和它的不可恢复性,对人类和大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能引起人们的愤慨。但是,如果就基于以上原因或者其它的理由就把动物“特殊对待”并不适宜。在这里,应当理智地保护动物: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超越现阶段的能力,盲目地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都希望我们能够不伤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但这只是一个好的愿望,就现实而言,要做到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人类势必会不断地发展,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这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且,现在主张把动物划出物,那么把动物放在什么地位笔者认为这也是个难题。若把动物放在人类之下,那其实和特殊的物就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坚持把动物和物区分开,就人类的愿望而言是希望把动物的地位放在和人类相同的地位上,但这根本就是理想国。
所以,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更适宜现在的形势。弱势中心主义修正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做法,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还把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在内,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主体观念。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的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许多环境保护的内容,这种思想如果身体力行,真正地落实,完全可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法律出版社,2008.
化学化工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之一,支撑着化工、环境、生物、制药、建筑、材料等诸多学科的发展。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创建于1923年,她从建立之初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直至1959年化学系的重建,化学化工学科才真正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从1980年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到1984年的河南大学化学系,再到1995年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科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科建设突出“重点”
2012年4月,在取得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之后,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这已是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的第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998年,中科院院士、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专家、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党鸿辛院士举家从兰州来到河南大学,成为第一位在我省高校安家落户的“全职”院士。党鸿辛院士的加盟,大大提升了河南大学理工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为了发挥优势学科,实现学科交叉互补,同时能够整合利用各学科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学院依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在张举贤教授和朱自强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高分子化学研究室”和“固体表面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高等学校“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1年,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其组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更名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03年,该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化学化工学科建设中首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创新而产生的结晶。实验室自成立后,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河南省重大(点)项目等100余项,胜利油田、洛玻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横向课题多项。实验室成员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有2个系列6种产品工业化生产。
2007年4月,化学化工学院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组建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化学、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运用化学、生命科学和药学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验技术,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及其类似物中寻找和发现可能开发成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开发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这个研究平台,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研究、合成药物、抗体药物及肿瘤免疫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钼钨矿产资源,2008年,针对我省的这一状况,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广泛调研,科学决策,以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联合我省钼钨生产企业组建了钼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
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化工学科带头人牛景杨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以钼钨矿产资源的生态化、高值化利用为突破口,组织多学科队伍联合攻关,先后在该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9年,该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并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在此基础上,2011年,化学化工学院开始组建多酸化学实验室,2012年4月,该实验室成功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多酸化学及钼钨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平台。这在推动我省多酸化学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列、提升钼钨产品技术含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服务社会硕果累累
化学化工学院原名誉院长党鸿辛院士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多年来,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化学化工学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作为化学化工学科发展的目标,积极引导教研人员走向社会、面向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教师和研究生从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多方融资、合作研究、协同攻关。
沿着产学研这条道路,化学化工学院加强校企联合,增强与社会经济实体的联系,把学院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向工业化,既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也使河南大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6-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行业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济法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也应紧密契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征,决定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影响
正如引言部分所描述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凸显“应用”的价值指向,这同样体现在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经济法课程既不能像“一本”、“二本”院校那样偏重于理论阐述,也不能像法学专业那样有严密的课程体系和多而全的课程内容。其课程目标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既引导学生了解今后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1]。
(二)生源特质的影响
独立学院当前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本”层次,存在以下特质。(1)学习能力较为欠缺。与“一本”、“二本”相比,大部分“三本”学生对于高深理论缺乏有效的认知能力,在面对抽象的经济法理论知识时,不能很好地理解。(2)思维较为活跃,乐于实践。尽管“三本”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但是,当老师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例如,笔者曾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选取《合同法》中的案例分析开展课业展示。在此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能走上讲台,用精美的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台下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案例互动讨论中,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3)更愿意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笔者在给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讲授票据法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与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非常紧密;与此同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就非常低。
基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和专业特性,笔者认为,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精深的理论教学,而是应该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学时的基础上,用更多的课时来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也不能一味求全,而应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取舍,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偏离
经济法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但现实的课程教学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具体表现为:教师过于注重经济法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只要把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将经济法概念、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然而,经济法理论与经济法的具体适用之间还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而实际课程教学在转化方面做得不够[2]。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首先,经济法课程缺乏先行性法学基础课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阶段,在此之前,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非常欠缺,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比较吃力。例如,因为没有学习过《民法》中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本知识,所以学生很难理解经济法课程中合同的效力问题。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针对性。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涵盖面较宽,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管系就开设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专业。经济法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行天下的问题。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3]。
(三)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经济法课程的学时一般为48节左右,而庞杂的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的法律至少有10部,也就是说教师平均4个课时就要介绍完一部部门法。一方面,教师要面对专业各异、法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得不疲于匆匆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理论内容繁多,在课时较少的背景下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济法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辅之以平时成绩。但是,经济法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闭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对基础法律概念、法条等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至于运用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很难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平时成绩也主要由出勤和书面作业构成。故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经济法知识能力的高低。笔者曾经在某届学生的期末考试中全部以案例的题型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考试结果为能够及格的学生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在其他历届的传统闭卷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
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的主讲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求理论知识的精深和全面,主要讲授核心知识点,保证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常用的法学知识能懂、会用即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需要过于强调学生的法学研究能力,而应更多地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法概念,不同的学术流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开展教学。广义经济法就是调整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采取广义经济法概念界定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掌握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知识,其不仅包括部门经济法知识,而且包括民法、商法等知识。同时,民法的基本原理是商法、部门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教学实践证明,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经济法课程,如果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使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导致老师的教学设计难以实现,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经济法课程体系应加强专业融合度
在课时有限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应将课程体系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经济法专门理论两个部分:
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法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以及民法、商法、部门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理论。该部分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法原理,为将来结合本专业学习经济法专题打下理论基础。
经济法专门理论部分主要讲授专门领域的经济法知识,以《合同法》和《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可引入票据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等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引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等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引入现代竞争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内容。此外,在经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方面,在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应侧重于每一专题的实用性内容。
(三)改进教学模式
1.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
现有的案例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分开进行。受“三本”学生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这样的案例教学效果往往不稳定。笔者认为,应适时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即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前将案例展示给学生,随后开展理论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与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相联系;待理论讲授结束后,案例所涉及相关问题的答案也一目了然,教师只需做一个简短的点评即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一个案例始终贯穿于整个理论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置身于边听故事边听经济法知识的环境中,既可以避免课程的枯燥,也可以随时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要求更高,既强调案例案情与知识点的紧密性,又强调案例的新颖性和实时性,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团队式课堂讨论
经济法课程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班规模都在100人以上。在这样的课堂规模下,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存在较大困难。笔者曾在课堂上开展团队式课堂讨论,将学生以每组10人左右的规模分为若干团队,各团队在内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向全班阐述本团队的观点;老师最终视发言情况给团队成员集体计分。分数这个学生心目中的“胡萝卜”不仅可以激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形成精彩的团队发言,还可以在团队之间形成有益的竞争。
3.开展学生课业展示
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局面,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台下发言外,还要鼓励他们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笔者在讲授知识产权法的时候曾开展名为“精彩一课”的课业展示。具体过程是:首先,老师用2个课时梳理与提示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其次,组织学生在课下自由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分析过程用PPT展示;再次,遴选出PPT制作精美、案例分析充分的同学,安排他们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案例分析,参与同学都将视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实践证明,课业展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收效较好。
4.播放经典案例视频
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经济与法、今日说法和法制在线等著名法制栏目中的案例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经典案例视频,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和形象的感受,从而加深对经济法学理论的理解。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1.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以总结性为中心、注重结果式的教育评价,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评。斯塔费尔比姆也强调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重视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监测发展,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经济法教学不能以一份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状况,并将这一状况用平时成绩的形式记录。老师应把自己掌握的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2.改革考核方式
经济法实践性强,所以应更多地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建议,在考试方式上采用开卷考试;在试题内容上主要关注案例;在试题类型上,简单的案例可出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复杂的案例可出为综合性案例分析题,摒弃死记硬背型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总之,经济法课程应结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质,充分考虑课程的固有特点,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手段开展教学改革,以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二、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趋势
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对物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样便容易出现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缺乏,这样长而久之便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全球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急缺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中国的缺水局面也更加严峻。当全球面临气候变暖、以及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各种环境问题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加积极的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国家水利经济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科学的综合发展的新时期。
1、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原则。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重视宏观问题的探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宏观问题的探索,更加深入的研究水的迁移、演变规律。然后再把河流作为一个具有生命的、流动的及其自然经济的生态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注重河流的水循环和生物群落演变的原理。
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个学科之间也相应有了交叉和融合,这便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水利经济为了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便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科学以及技术之间的融合。
4、因为水利与生态、经济、社会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便需要及时解决各个重大水利科技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人们经过不断总结,水利科技问题主要包括: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流域阶梯水库的优化和调运等等,在这些问题的治理上,不仅需要创新水利科技,而且还需要政策和管理体制共同进行,这样才能够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三、科学管理,促进水利经济长远发展
在国家不断创建新型宏伟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背景下,水利经济科学的建设发展,必须以此为目标,注重把握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理论基础创新,注重应用科技的研发,这样才能够加速和加大科技成果的的推广力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在水利发展中的贡献率,从而全领域实现科技新突破。力争在水循环、水安全保障、节水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等各个环节实现良性循环。
(一)思想工作创新
想要达到管理制度创新,首先必须加强水利工作人员思想工作创新。只有将水利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制度规范起来,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解决水利人的思想问题,才能够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巩固的目标。让具有时代使用价值的思想理念逐渐被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所接受,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在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时候,还需要有效的将水利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制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促进水利的管理制度向新型的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需要不断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水利人员思想的时代感。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便会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广大水利职工的实际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应该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实到广大职工身上。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只注重形式,还应该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使得人本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采用创新的形式,改变过去单一的形式,将引导和职工自我教育相结合。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一切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够脱离实际呢,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职工在思想上的渗透力,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融合到职工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安全保效益的原则,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注重提高水利工程的自身效益,加大投入。一些非生产性的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岗位,我们都可以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但是为了促使工程完好无损,便需要在每月定期进行检查、然后进行汇报,从而对每一个整修的工程,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案。当做好工程除险加固的时候,便可以进一步完善水库的管理设施,购置一些高科技设备。比如说水准仪、经纬仪、无线电台等等。安装一些水文的自动化测报系统,比如说:网点设备、大拥设备、启闭设备,然后大力宣传水文自动测报发挥的作用,从而让各级部门能够在防汛抗灾的工作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三)实施科教兴水,提高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然后实施科教兴水的战略,从而真正将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纳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面来。
1、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然后根据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特点和战略需求,注重水利发展方向研究上的导向,避免仅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的研究问题上面。
2、我们应该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研究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前景,然后建立科学发展的研究机制,坚持将各个学科建设和科研计划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3、大力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将气象学科和水利学科更好的联合在一起,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数量的影响,特别对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和台风频率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4、大力加强沿海科学和重大水利科技的问题研究,不断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和加强有关国家的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从而促进水利科技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和综合利用。
5、不断加强先进技术研究,积极推广科技成果的应用。着力推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水利行业管理中的应用。
6、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应该从体制和机制上全面推进水利科技不断创新建设,从而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因此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对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英语在双语教学中应只是发挥一种手段和媒介的作用,而不是其学习对象。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以现实需求为基准,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法理论知识,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能力,并能够提供国际经贸法律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绝不是通过英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单纯地去学习法律英语。这是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目标上都存在的误区。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只是顺应教育部课程规划的要求,在缺乏相关软硬件条件,也未明确培养目标的情况下,盲目开设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这自然实现不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理念落后,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
行为取决于思想,因此教学理念对于指导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同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一致,还没有跳出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传统教育理念[4],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任务就是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造成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欠缺。就英语来说,虽然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实际运用、沟通、表达与交流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就国际经济法专—74—曾,罗 业知识来说,学生只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而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在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不利于能力的提升
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也主要局限于一些概念和原理性的知识,互动环节很少。课堂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学习探究环节、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缺乏思考和深入探究问题的机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这其实也是落后的教学理念所导致的结果。实践中,不少法学院校虽然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但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5]。因而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比较差,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旦接触到实务,便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与培养涉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是当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条件不足,难以支撑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内容复杂庞大,而双语教学对学生以及老师英语水平要求都很高,这决定了该课程在师资力量、学生水平、教材等教学条件方面的必然困境。首先,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高水平师资的欠缺。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国际经济法理论功底,还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能够用英语授课,并随时能够进行中英文转换,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往往达不到此要求。其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有限。大多数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不高,加之专业英语的艰难晦涩,就会造成学生阅读困难,无法听懂全英文的授课,也无法用英语交流,这就极大打击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再次,由于母语与目标语的极大差别,国内与国外教育的差别,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的复杂庞大以及学生自身水平的局限,因而在教材选取上也存在困境。这些教学条件的欠缺对于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顺利展开,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影响。
(五)双语氛围欠缺,影响英语能力的提升
语言能力是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其积极追求的目标,而良好的双语氛围则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条件。语言学的研究指出,无须刻意的知识、语法、词汇和教学,只需具备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以及足够的时间,通过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目标语的习得是可以自然完成的。双语教育语言学专家柯林•贝科将双语教学的过程阐释为双语语言背景变量、双语输入变量、双语输出变量、双语习得过程变量,其中背景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涉及外语语言氛围和环境这一因素[6]。就国内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也都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其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英语语言环境和氛围的缺失。学生学英语的模式一般都局限于上课听老师讲授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下课做练习题,以应对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毫无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和环境,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也直接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能力提升的路径设计
(一)能力提升的路径设计理念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康德曾说:一个理念无非是关于一种在经验中无法遇见的完美性的概念[7]。这启示我们,教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并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指导着经验中教学的变革,使其逐渐趋于完美。实践中,教育理念的变革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向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或“后现代”解构主义理论①下“去中心化”教育理念的转变。“去中心化”实际上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本一致,在这种理念支撑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他们应共同参与探讨研究,但是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即在这其中起着一种引导作用,协助学生“转化智慧”,培养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8]。为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必须革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地位。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应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学生的自助研究讨论等环节,从而加大对知识的运用,将知识转为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第二,全氛围的英语学习理念。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否则也就失去了“双语”的意义。针对英语氛围欠缺的困境,应树立全氛围的英语学习理念,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即将学生沉浸到第二语言的环境中,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更是学习的工具。这其实也正符合双语教育的本质特征。当然,采用浸入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加大英语的使用量,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质疑,怀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但是第二学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输入假说模式”认为,人们习得某种语言是通过理解高于自己能力的语言输入,而这种理解依靠上下文语境。即他强调第二语言的习得是通过高于自身水平的,但能通过语境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水平的不断提升[9]。浸入式教学法在加拿大等多个双语国家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当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可使用“浸入式”教学法,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尽量加大英语使用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习得第二语言,还能获得学科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一、复试名单确认
所有申请并且符合经管学院转专业基本条件的学生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数学考试。根据数学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复试资格。
二、复试考核办法
入围复试名单的学生须参加经管学院统一组织的经管综合知识测试及结构化面试。
1.经管综合知识测试的形式为笔试,题型为问答题,测试时间为50分钟。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日常积累,确定学生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基础,判断该生是否适合转入经管学院相关专业学习。经管综合知识测试成绩占经管学院转专业复试总成绩的40%。
2.结构化面试分为“能力展示”和“回答问题”两个单元。“能力展示”单元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及学术发展潜力,学生以演讲方式(不允许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展示,每人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回答问题”单元的考核形式为专家提问、学生回答,时间为5分钟左右。结构化面试占经管学院转专业复试总成绩的60%。
三、录取原则
所有参加复试的学生的综合成绩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第一学期的英语成绩,占15%。
2.第一学期加权平均成绩,占5%。
3.学校组织的数学考试成绩,占30%。
4.复试成绩,占50%。其中经管综合知识测试占复试成绩的40%,结构化面试占复试成绩的60%。
学院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接收能力确定拟录取名单。
四、监督机制
经济管理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党委书记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组员包括学院各学科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全程监督本办法实施过程。
学院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整个复试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面试顺序按照学生的抽签号码,随机确定考场。考生的手机及个人物品从进入候考教室至面试结束将由专人负责保管。
学院在转专业考核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将复试办法、程序以及录取名单向全校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五、附则
转专业复试工作由学院教学科负责组织。录取结果由学院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后,上报学校。
本实施办法由经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作者简介:胡翁,男,江西宜春人,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
针对教育学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当积极采取改革措施。通过对教育学原理发展需求以及改革,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原理课程中,更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学原理的教学质量。
1教育学原理的发展需求及发展现状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二级学科,也是教育学各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学原理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把握教育学的内涵,全面深化对教育学原理的认知,进一步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储备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教育学原理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基于教育学原理发展现状而言,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仍然不能使教学效果与教学目的得到真正的发挥,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在灵活运用方面比较薄弱,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计划也没有达到期望值,如此,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受到传统模式的束缚,教育学原理的课堂中缺乏创新元素,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等等,这些都是目前教育学原理教学应用的不足之处。
另外,教育学原理这门学科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时,只是以教学考核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按照规定性的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这样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效果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目前教育学原理发展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提出相关策略来推进教育学原理的改革。
2教育学原理改革措施
2.1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原理课程中,是促进教育学原理改革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措施。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引用具体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案例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
2.1.1选择案例,教师设置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出相应观点和结论的工作,然后在课堂讨论中与同学们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说,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则主要负责引导和总结工作。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只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或者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法则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更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训练,也是案例教学的重点。
教师对案例进行筛选和流程规划,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根据“教育学原理”的相关章节的内容对相关案例进行筛选,以选择出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优秀案例。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案例进行一些修改和完善,以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并能让学生对其进行充分的讨论。
在选择好相应的案例之后,教师就要对整个案例教学的流程做出相关计划,以保证其案例教学的过程的合理引导和有效掌控。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育学原理”的相关章节的内容和案例向学生设定好相关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想到的问题和可能会忽略的问题,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地引导和解答。最后,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以便能够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供案例的同时要向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教育学原理”所学章节的相关内容取得一定联系,如“这个案例体现出幼儿身心发展的哪些特点”。其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适应中职幼师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一些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兴趣。最后,教师所做出的提问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意义,能够推动整个案例教学的有序进行。
2.1.2合作学习,分组展开案例讨论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以保证讨论效果。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教育学原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进行相应的分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搭配与结合。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教育学与那里”课堂上的表现状况进行相应的分组,可以将比较活跃的学生与相对安静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学生在接到老师提供的教学案例之后,应积极地做好案例讨论的相关准备工作。首先,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案例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并搜集与“教育学原理”相关的教材、资料,以全面掌握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学生还要在充分了解“教育学原理”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以实现在找出教师所提问题的解答思路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其他见解。
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在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考虑和解答案例,并及时将学生拉回案例讨论的主要方向上。同时,教师要专心听取和记录下学生讨论的相关观点和解决办法,而不要向学生传达一些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观点或者解决办法,做好引导工作就好。如,在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案例讨论时,教师可以积极听取学生针对德育教育所提出的相关办法,并在学生偏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引导一下。
最后,还要做好案例总结工作。教师要针对案例及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以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案例与所学知识上的衔接,使其更好地运用相关理论。其次,教师应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多多表扬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总结他们在案例教学中的收获和心得,并展望自己在以后的案例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进一步保证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中的应用效果。
2.2完善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学原理教学工作中,现代化的多媒体以其直观、动画、生动、形象以及声音等各种效果,一方面能够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其对信息进行最大限度吸收;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兴趣,对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非常有利,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比如,在讲解复杂概念或抽象概念时,可通过三维技术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身份,学生才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可以有效提高教育学原理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2.3制定全新的评价机制,优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36
前言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国土总面积96280hm2,有林地面积68667 hm2,其中公益林面积34380 hm2。2009年封山育林以来,芦溪县林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森林覆盖率较2008年提高了2.6个点,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27万m3。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森林资源,让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成为共同发展的并蒂莲,发展林下经济,亟需探索努力。
1 芦溪县森林资源的现状
芦溪县地处江西省西部,芦溪森林分区属江西省武功山地,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以低山、中山为主。全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且无霜期较长,属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森林植被丰富,种类繁多。
芦溪县的森林覆盖率为67.4%,林木绿化率为68.6%,活立木蓄积2102420m3。林地68670.8hm3,占总面积的71.3%。
2 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
2.1 袁河是赣江的一级支流
在河流两侧或平地1000m范围内的林业用地化为水源涵养林。
2.2 中型水库
(0.1~1亿m3)坪村、锅底潭水库和山口岩水库的周围。
2.3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袁河的源头,划为水源涵养林。
2.4 羊狮幕
自然保护区划为自然保护林。
2.5 320国道、 浙赣线、沪昆高速
其沿线两侧林业用地划为护路林和其他防护林。
2.6 立地条件较好
且林相整齐的国有林集体山场合大部分经济林区划为商品林,实行科学的经营与管理,以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
3.1 改变经济效益低下的单一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在2009年我县封山育林前,国有林场林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的集中在林木采伐上,丰富的林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地利用,经济效益处于较低的水平。林区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形成对立矛盾的态势。因此,国有林场的发展急需新的发展模式。
3.2 实现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多元化的林下经济发展可以实现短周期回报,避免由于林木采伐收益周期较长带来的饮鸩止渴破坏生态的问题。实现经济的长期与短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整个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3.3 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林下经济,地域优势强,绿色产品口碑好,见效快,操作简便,就在家门口,广大农民群众容易接受。
4 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发展模式
4.1.1 林下种植
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种植油茶、高山茶叶、花卉苗木;在林下种植林药广东紫珠、金银花、、天麻、田七、百合、大黄、薄荷、党参等药用植物;林甘薯、绿豆、青椒、蕨菜、香椿、大豆。
4.1.2 林下养殖
利用森林的林班有利地形或者竹林空间发展绿色养殖,在林下放养竹丝鸡、中华黑豚鼠、红面鸭等,还有就是利用森林的拟天然化,驯养竹鸡、野鸡、山羊、兔、野猪等家畜;利用森林中的油茶林和其他开花林种的花期放养蜜蜂,开发蜂蜜产品。
4.1.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搞好林下产品的加工、包装、广告宣传和销售业,建立林下土特产产品产业链,使林场的产品产出后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发展松脂、林菌、竹笋、山野菜、蜂蜜等采集加工模式。
4.1.4 森林景观开发
充分利用林区空气质量良好、自然景观迷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借力萍乡县已初具规模和人气的武功山、羊狮幕、西海温泉等的旅游开发,成为国有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4.1.5 开发林区水源
充分利用森林林区的水源洁净无污染的优势,发有着洁净和丰富洁净水源的矿泉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
4.2 工作重点
4.2.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农林水等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广泛的调研,结合当地的传统产业和习俗,因地制宜,组织编制各乡镇村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以此为基础把发展林下经济,制造和加强特色,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模式和方向。
4.2.2 完善政策、积极扶持
县政府成立由县林业、发改、财政、水务、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扶贫、电力、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4.2.3 强化服务、引导合作
县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林下经济产业的金融协调,优化有关审批事项的审核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加强技术服务,要组织和培养一支有着专业技术的队伍,为林下养殖、种植等经济发展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如萍乡市玉女峰林场先行一步,注册了“玉女峰”牌商标,涵盖了四大类47小类的林、农产品,为今后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时比例少内容多,学生因为非法学专业,对课程不够重视。但是之后在大二、大三阶段的专业课却需要经济法知识理论的储备,学生基础不牢,导致之后专业课的学习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更大精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按照学校给学生定下的教学计划进行。
1.2教学角度
(1)教师方面。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普遍是“填鸭式”教学,有的教师的讲义多年不变,枯燥无味,师生缺乏沟通与交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材方面。大多经济法教材仍是以较强的法学理论为基础,术语晦涩难懂,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缺少学习兴趣,教材应用不到位。
1.3社会角度
高职院校计划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立。而高职院校普遍实施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所增加的实训与实习环节,并未起到很大作用,因为整个教学模式仍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述为主,不能达到企业对技能与技术的要求,缺乏竞争优势。对案例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学习法律法规,掌握论证方法,锻炼口语与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兼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立。
2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
(1)真实性。案例最好来源现实,将法律生活化,引导学生将理论带入实践,加深理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实用性。(2)典型性。典型代表案例会与法律知识点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法学原理概念的理解。并且要难度适中,过难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针对性。符合教学内容,最好选择热门案例,学生更有兴趣,便于实施教学计划。
3案例教学的课程实施
3.1讲解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讲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理,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但是这种方法理论性过强,经常会造成“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和教师交流少,学生学习效率低,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
3.2教师启发诱导
课程中,教师预先讲解容易理解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在一个新的案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在讲解合同法合同的订立时,先给出一个案例:“甲向乙发出一份要约,拟以1万美金将一部汽车卖给乙,乙在看到甲的要约前,丙去信表示愿意以1万美金购买其汽车,甲拒绝把车卖给丙,于是丙到法院。”然后提出问题“:丙可以胜诉吗?”学生会发出不同的质疑。这时,教师就要对“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内容须具体和确定,像特定人发出;要约邀请并非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内容不一定是具体和确定的,也不一定是向特定人发出”作出讲解,并再举几个例子,要学生分辨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这样学生就会对法律基本概念留有印象,加深理解。
3.3小组讨论模式
在学生对法律原理和法律概念有了基本的认知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给出一定难度的案例,分派小组选出小组长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总结陈词,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对每一小组进行点评,给予中肯的评价,并通过案例对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做进一步讲解与归纳。分组讨论的形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点,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4案例教学结合其他实践方法
4.1观摩法庭方法
学校同司法审判部门沟通联系,挑选典型性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真实而严肃的环境会使学生了解一个全面的诉讼庭审程序的流程和诉讼的行为技巧,体会诉讼主体在其中所应尽到的责任与义务等,并且会牢记此案例所针对的法律知识。观摩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交流所思所得,由教师做最后总结。
4.2模拟法庭方法
模拟法庭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师讲解完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条文之后,教师选择一个典型的案例,如:原告蒋某因与被告L化妆品有限公司、S环球购物中心发生消费者权益纠纷,像X省X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教室模拟法庭现场,学生亲身上阵,扮演审判长、书记员、检察官、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仿照庭审流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书、答辩书、判决书等,对案件进行审理。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发表见解,作出点评。这种教学活动的优点在于“真实”的环境,不仅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而且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收集证据、自行组织分析讨论案情、掌握相关法律条文、熟悉庭审流程,达到自身技能、职能与智能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创新,是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院校。近年来,独立学院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经济管理类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其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经济法基础”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学中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经济法基础”课程开设已有些年头,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目标偏离
“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案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灌输经济法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具体适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转化过程,强调两者中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将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1、缺乏先导性法学相关课程。尽管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之前学习过《法律基础》课程,但这些法律基础知识远远不够。这使得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时较为吃力,教师在授课时也比为难。如《民法》中的基础法律术语“民事行为能力”,都需要老师从概念到分类进行一一讲解,耗费大量时间。
2、学时设置不够。“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体系庞杂的课程,涵盖的法律有十多部,教材书通常有十三至十六章,内容非常多。但是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一般为32个课时。内容多而课时少,以及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致使教师不得不花费一部分时间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等内容,因而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不得不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三)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独立学院教师往往授课任务繁重,一个学期教学时数为216左右,所任课程在3-4门不等。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尽合理,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应该在授课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是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师存在不同专业采用相同教学大纲,讲授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没有根据专业差异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置。
(四)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独立学院必修课的考核方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辅之以平时成绩。即以70%卷面分加30%出勤及作业分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简单考核。但是,“经济法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
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法基础”课程实际教学侧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经济法基础”课程不能类似于一本、二本院校偏重于理论学习,而应该侧重于锻炼学生分析案件的实际能力。所以,必须对“经济法基础”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明确教学目标。“
(二)调整教学计划
1、经济管理类学生应该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前,学习《民法》课程作为先修课程。因为民法的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如果仅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导致其对基础概念难以理解,更难以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时数。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案件的能力,增加教学时数是一个较为直接的办法,建议增加课时,48个学时较为适当。当然,可根据“经济法基础”课程在各专业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课时的安排。
(三)凸显各专业教学内容侧重点
针对课时量不够的缺陷,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符合各自专业的教材,制定符合各自专业的教学大纲,设置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做到“舍全求精”,凸显专业针对性。具体做法为:各经济管理专业以《合同法》、《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如市场营销专业重点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财会类专业重点介绍证券法、会计法及破产法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重点介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内容。前文中还分析了教师授课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授课任务繁重。所以,教学改革中要凸显专业侧重点,减轻教师工作量也是必要前提。
(四)健全教学考核体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加之经济法基础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在考核体系中可以增加以下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全部题目均为经济法案例);讨论热点经济法律问题;撰写经济法律论文。兼顾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一、有效教学研究的理念和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二、目前在《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从我国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的缺陷,无法真正实现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教学效果。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目前,许多院校的教师在讲授《经济学原理》时仍然奉行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教师(上接第245页)中心”观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课堂交流,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样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容易把知识看成绝对真理,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使师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其理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按本宣科,那么,即使你把有关理论解释得再细致,也会使学生感觉你的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2.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经济学涉及的内容覆盖面广,而且比较抽象,与学生中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该课程会感到比较新鲜,但是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他们由于受到自身生活阅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限制,就会感觉到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现实,比如供求定理、价格理论等,会让学生感觉好理解一些,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涉及国家各种经济政策的运用,就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了。这样,学生普遍反映经济学难学就很自然了。此外,各高等院校招收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大多是文科出身,他们的数学基础略显薄弱,而经济学中有许多理论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加以理解和分析,这也会使许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
3.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能通过恰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但是宏观经济学却不太容易找到恰当的具体的例子,即使教师在讲解问题时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理解了某一理论,学生往往也不能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自己分析经济问题,不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学生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所以,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
三、经济学有效教学的对策
根据《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热情,才能有创新与发明,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兴趣是学生知识增长的发动机,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地吸收新观念、新知识、跟上时展步伐,而且要在讲课时采取高超的讲授艺术,准确把握学生的求知焦点,把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超前性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调查研究与准备,在课中要善于控制和合理引导,在课后要进行经常的不间断的行为信息反馈。现在的学生实用主义观念较强,喜欢艺术类和可操作性的课程,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不大,因此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缺乏对理论的探求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向同学们谈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打了个比方:学可操作性的课程是短效投资,它可能使你受益立竿见影,但它告诉你的是怎样做;学理论课程是长效投资,期间可能会花费你不少时间但又不能马上产生效应,但它告诉你的是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创新的火花,使你终生受益,让学生感觉到有必要学好这门课程。
教师在讲授《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要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引入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在必要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先提出现实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简单的问题,如“某种洗发水降价了,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一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市场上一种水果大幅度涨价,对另一种水果的销售有何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时学生们一般都能经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对于其中的原因却无从知道。这时教师就可以展开理论部分的介绍了,可以先提出需求及需求曲线的概念,然后介绍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再归纳出需求定理,最后探讨需求定理的例外情况。而对于供给理论部分的内容,就可以先让学生参照需求理论的知识框架自己学习,然后教师总结知识点,最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利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的头脑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
2.加强案例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理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在教学方式上可以考虑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选取的案例既可以是经典的经济学案例,也可以是身边的具体事例。案例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讨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中找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并通过分析与决策,发现问题,找到对策。有些原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就会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市场失灵的问题,可以举高速公路、公交运输的实例分析准公共物品的解决对策;举造纸厂污染问题的解决,说明负外部性的治理。介绍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举上大学的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比较;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用时,可以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搭配使用的实例。教师要多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以及身边经常遇到的小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
3.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
将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法是由文字、动画来表现知识点,其表现手法比传统的纸面文字要生动得多,不但可以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根据学习者的视觉特点突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一个知识点展现为一个过程,让学习者慢慢体会其中的内涵。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模型、图形多,为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形象生动地将最精华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和学水平,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经济学中大量复杂的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各种图表及其变化规律清楚地表现在屏幕上,这样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板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类图表曲线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复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经济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一种非常理想而且实用的教学手段。
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作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现经济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坚持有效教学理念,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当然,有效教学思想作为新生思想,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它的成功需要教学双方的配合和社会的参与与支持,其方法、手段、内容等还需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何璋.西方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