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概况

生态环境概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6 14:53: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概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环境概况

篇1

一、生态环境整改成效复查复核结果

全面排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现场,未发现有环境污染的情况。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根据集团公司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一实现、六控制、十杜绝”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环保工作目标,按照“四级控制”的原则,对安全环保目标责任细化分解,通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层层细化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共计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158份,为公司年度安全环保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安全环保文件精神。及时转发学习国家、省上有关安全环保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了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深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引领方向,筑牢安全生产管理思想防线。坚持问题导向,抓主抓重全力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环保组织机构调整。结合公司人事调整实际,第一时间调整变更了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为进一步做好公司环保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广场绿化养护。绿化带内补种一批侧柏、香花槐、馒头柳、白蜡树、金银花等苗木。进一步优化了场馆周边环境。

三、大气污染治理情况

(一)生活锅炉排放。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共使用天然气锅炉8台,包括常压锅炉6台、蒸汽锅炉2台。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目前,供暖已结束,锅炉暂停使用。

(二)厨房烟油排放。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厨房及基地员工餐厅的排烟机均设有排烟净化过滤装置,且运行正常,满足设施配置要求,日常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目前,会展中心中央厨房未使用。

四、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餐厅污水。敦煌文化公司共建有50 m3化粪池4座、4m3隔油池4座,用于污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敦煌市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敦煌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系统设备运行正常,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情况

(一)日常办公及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各楼层有垃圾箱若干,日常环境垃圾和项目垃圾每日由楼层保洁人员回收清理,并统一清运至B馆西侧房车营地垃圾存放区。由敦煌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站集中清理至垃圾处理场,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二)固废物治理情况。敦煌公司建立了固废物库房,完成库房管理制度的编写;制作粘贴库房管理标识牌并对库房进行制度标识牌上墙,对固废库房划分区域,对固废物分类别进行存储,建立物资台账及固废物移交明细台账,强制回收各部门生产经营过程产生及更换的电池、墨盒、硒鼓等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分类储存管理。目前,储量很小,正在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回收处理,确保固废物不违规外流造成环境污染。

六、布展垃圾的清理情况

篇2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一、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亟待加强

(一)建立健全补偿机制需要加强和改进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矿产区开发难以避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进行生态补偿无疑是减小这种破坏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在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为避免部分矿产品如矾的开发,保护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也可以采用补偿的方式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目前,国家正不断完善这种补偿制度,但在补偿的过程中如何确定补偿标准等,无疑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并以矿产品开发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等为参考来确定补偿的内容。

(二)执行规范化的评估制度需要加强和改进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为推进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部分省份更是制定了自身的技术标准,如山西省了《山西省煤炭矿山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总体来看,现行的标准主要从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两个类别进行了划分,没有建立统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这就使得评价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评估行为值得探索。

(三)促进矿产区和谐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矿产区的和谐发展,不仅要保护当前的生态环境,更要求矿产开发不会对子孙后代造成重大的影响,能够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这就要求有效的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对矿产开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因而,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评估有利于促进矿产区的和谐。

二、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矿产开发的特点,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可以从对生物群落、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生物群落是指矿产的开发对生物种群带来的影响,包括量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重大变化,这种影响可以从动物、植物种类减少量,珍惜保护动物、植物消失量,动物、植物生存环境是否出现重大变化六个方面来考察。

生态在这里主要指生活在矿产区的居民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变化,根据矿区生态破坏的基本特征,可以从耕地损毁量、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由于矿产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恶化,这可以从生活用水污染程度(用安全饮用水达标率来衡量),空气污染程度(可以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或者采用PM2.5即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来衡量),村(镇或县)容恶化程度,道路等基础设施毁坏程度等指标来衡量。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利用评价指标得出评价结果,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张禾裕,彭鹏,肖武,汤世璐(2008)主张采用系统聚类与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以及GIS来进行评价,秦格(2011)年建立了煤炭矿区环境损失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进行评价。结合矿产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可以综合运用AHP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来进行评估。

1、建立一个由矿产品开发部门、环保部门、当地居民以及专家在内的四个评审小组,由这四个评审小组对上述3个一级指标进行比较,构建判断矩阵(即通过比较第i和j指标的重要性来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这种判断是否符合逻辑,若不符合逻辑则需再次向相关人员解释指标含义,同时再次进行判断;2、用于AHP法求出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到一个判断矩阵式。以Cij表示因素i和j相对于目标值的重要性,i和j同等重要则Cij等于1,i元素比j元素重要则Cij大于1,反之则小于1,通常采用1-9标度法来进行衡量,即1/9≤Cij≤9。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定义为W;3、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并得出不同的组的评价结果,以此来表示不同的个体对这种评价的差异。以V={V1,V2,V3,V4,V5}表示评语等级域变化的程度,在对各要素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模糊关系矩阵R,以B表示评价的结果,则B=WR。

三、加强和改进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的思考

(一)不断完善评估体系。1、要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一方面,要建立一个保护生态环境评估基本内容的基础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反映评价的目的和内容;2、针对具体的矿产区特别是矿产品,要适度的引入一些反映特殊要求的指标。其次,要不断完善评估方法,要根据评估技术特别是软件编程技术的进步,以现有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为基础,开发新的软件,利用软件这种标准化的处理体系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二)强化评估准备工作。1、要强化评估前的分析,对参与评估的主体,评估调查的目标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2、要规范评估单位的选择工作,除确保进行评估的主体拥有相应的资格外,还要对其近年来的工作业绩等进行考察,以便筛选出具有较高信誉度的评价主体。

(三)强化评估的公开透明性。1、要推动评估过程的公开透明性,在评估方法、评估预测要向特定的群体公开,以便评价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2、要推动评估结果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3、要对一些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尽可能的公开,以便提高评估的公平客观性。

篇3

一、我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取得新进展

从这次跟踪督查的情况看,省政府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全省执法检查中提出的意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搞好整改,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一定的控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狠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省建设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区域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去年,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里出台了《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市级换届考察实绩分析操作办法》,把“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有关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纳入实绩分析量化指标内容,从机制上、制度上引导各级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在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去年又出台了《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对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责权利统一”、“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和“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补助钱塘江源头地区的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我省生态补偿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健康发展。去年,安吉县成为国家首个生态县,湖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衢州市、桐庐、镇海等9个市县(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义乌市于今年5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现场验收。全省已累计建成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2个省级生态乡镇。

(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执法检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开展了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如期完成。以编制实施流域污染整治规划为龙头,大力开展水系污染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7年上半年,钱塘江满足Ⅲ类水指标的比例从2004年的51.1%提高到64.4%,提高13.3个百分点。甬江流域余姚江水系经过整治,已经由原来的五类水恢复为三类水。以加快实施电厂脱硫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北仑发电厂投资11.5亿元,对现有发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今年已全部投入运行,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8万吨以上。加快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的整治和“摘帽”工作,已有8个重点监管区达到了整治标准,经省政府同意“摘帽”,有3个已经省整治办组织的现场验收,剩下的5个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也有明显进展,全省味精行业已全面完成污染整治,率先实现省域范围内全行业COD和氨氮指标达标排放,削减氨氮排放量75.1%;水泥行业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全省关闭68条机立窑,提前一年完成机立窑淘汰任务。与此同时,各级人大以执法检查为契机,督促政府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省人大挂牌督查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整治。特别是前几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几个进展不大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衢州沈家化工园区污染问题。衢江区政府经过艰苦的工作,提出园区整体搬迁方案并制定了搬迁补偿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促进区内企业转产、搬迁。目前,园区内的49家化工企业已关停36家,其余13家化工企业已签订了关停承诺书,整治工作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整治,历经三年多,去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鳌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了“削减产能,以环境容量控制生产总量”的整治思路,并于11月起对制革基地实行全面停产整治。经过半年多的企业重组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目前,已有38家企业完成内部改造并通过验收,恢复了生产。通过这次整治,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69家重组为39家,减少76%;转鼓从原来的3300多只削减到469只,削减8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鳌江水质开始有所好转。此外,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东阳市南江流域医化行业污染整治和青田黄蝉钼矿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等也都取得积极的成效。

(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管理逐步规范。这次跟踪督查,我们把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作为重点。从检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市级和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有61座,处理能力达525.1万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万吨;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8座,处理能力29543.3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00吨。同时还建成工业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10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针对前两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的各地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去年以来,省政府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省政府明确列入“811污染整治行动”计划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内必须建成。有关县市政府筹措资金,创新机制,克服困难,全力抓好工程建设。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深人现场,加强具体指导。从我们实地检查的几家在建污水处理厂情况看,工程进展顺利。在纳污管网建设方面,温州市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把管网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去年财政增加投入,市区新建管网30公里。市区杨府山中心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率从2004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80%。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日处理污水30万吨,前几年由于纳污管网不配套等原因,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嘉兴市政府从去

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管网建设,污水入网率逐步提高。目前市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已达70%以上,每天污水处理量达25万吨以上。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去年省政府还出台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监督机制和收费政策,规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控手段,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全省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率逐步提高。

(四)环保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811污染整治行动”确定的6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已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到去年底,全省已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1200套。这为加强我省环保执法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一年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工作,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百厂千次飞行监测”行动,今年五月份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促进污染物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火电、热电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历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严肃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了一批超标排污企业。去年,全省共办结环境处罚案件9829件,处罚金额2.8亿元。今年上半年办结环境处罚案件4590件,处罚金额1.5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跟踪督查和“回头看”,也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我省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江河的水质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到位。从我们这次检查接触的情况看,各级领导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认识总的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各地进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正确处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污染减排关系上还存在差距。口号很响、行动迟缓;决心很大、措施不多;强调客观原因、回避主观努力等现象依然存在。如有的地方对挂牌的整治项目没有从治本上下功夫,这边整治完成,异地又冒出来;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筹资去搞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而不愿意还欠帐,搞“地下工程”,以致于污水管网建设成为不少地方城市建设的瓶颈。还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不从主观上找原因,片面强调土地指标紧等等。这些都说明,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还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污染减排任务相当艰巨。从我们调研情况看,省政府已将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污染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市。各地也都作了动员部署,层层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要真正落实。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难度不小,主要是,在思想认识上,各地对污染减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在措施上,目前多数地方主要还是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治理上做文章,还没有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特别是我省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很大比重。今年以来这些行业快速增长,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4.4%,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压力。另一方面,部份河段水质还没有根本性好转,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任务仍然艰巨,部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需试运行三个月才能计算削减量。我省在建的27个项目即使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计人到今年的减排量。因此,减排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完成COD减排任务的关键环节,有关县市正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我们也感到,在一些地方也存在重视工程建设、忽视管网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如不注意解决,势必影响污水处理厂效益的发挥。特别在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上,还有不少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营体制改革尚不到位,有的还未建立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有的收费偏低,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导致亏损经营。有不少污水处理厂同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于运营商对纳管的工业污水水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管理措施,时有大量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超标排放、偷排入网的情况,超过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标准和处理能力,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是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渐趋突出。近年来,我省一些江河湖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加剧,个别地方情况严重。在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必须把治理面广量大的农业面漂污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方面,省里实施了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村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山区,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一些好的措施较难实行。不少农村基本上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同时,对一家一户的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农村河道水葫芦疯长,淤泥堵塞现象严重,因此,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规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以资源节约中求发展,从环境优化中求发展的理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总结经验,拓展生态补偿的渠道和途径,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增强生态补偿的透明度,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把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政府执行力是否强,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强检查考核,并将各地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省政府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环保重点监管区整治任务的市县,除了采取经济的手段督促其完成外,还必须严肃政纪,追究当地领导的责任,真正把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下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到年底即将结束。三年来,通过兴建污染治理工程,开展环境整治,削减了排污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继续单纯依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污染治理上做文章,要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发展理念,运用污染减排这个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调整结

构。改变增长方式上来,从源头上实现污染减排。省里要抓紧制定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以环境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现状为依据,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加强新建项目准入把关,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并做到“三同时”,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边还旧帐,边欠新帐。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落后的生产能力,治小汰劣,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按照农业产业化规划,搞好畜牧小区建设和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减量增效”工程的开展,抓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篇4

大邑县是四川省林业大县、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在全域成都规划中位于“龙门山龙泉山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县委在其第十二届四中全会上,立足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示范区”为发展目标,为大邑县生态经济描绘了发展蓝图。

2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2.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1]。我国于1995年为生态旅游做了以下定义:在生态学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及文化遗产,拓展旅游区人们就业空间,兼有生态科普功能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有4个基本特点。

(1)普及性。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旅游产品,只要以欣赏自然景观、了解生态旅游地的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都属生态旅游范畴。

(2)专业性。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其旅游取向多集中于不同生态学性的自然景观资源上,这就要求旅游的项目、路线、设施、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

(3)保护性。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建设时,充分尊重自然,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培育措施纳入规划中。正确评估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将资源的生态景观效益按评估价值计入成本核算,维系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4)原始性。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或自然生态和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具有相当强的原生态特征。

2.2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篇5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和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全球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具有代表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环境的质量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主要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地资源、水资空气质量及土地荒漠化等要素。然而气候要素对这些要素存在着巨大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进行气象生态环境评估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发展概况

生态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多因素系统。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 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评估体系针对范围较广,根据评价区域划分主要有各省域生态环境评估、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农村态环境评估、县区生态环境评估、旅游景点生态环境评估乃至个别具有典型特征的具体小区域生态环境评估。根据评价对象划分主要领域有森林生态环境评估、湿地生态环境评估、城市森林生态环境评估、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流域生态补偿、森林景观资产价值评估和碳评估七大领域。但各评价体系着重评价研究区域各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好坏,各次评价结果纵横向可比性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比性强、操作简单易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正确评价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类型及及计算方法

在分析生态环境各要素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指标体系,吸取李如忠、李晓秀、屠玉麟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经验,笔者选用5个相对独立的评价系统因子,即生物丰度系统因子、土地退化系统因子、自然资源系统因子、人类活动影响系统因子和环境质量系统因子[2-4]。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因子的权重,利用加权叠加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EQI),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1)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选取要求具有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简明性、方便性、适用性;所选取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尽可能反映自然、生态和社会特征,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同时,指标尽可能地少,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指标的数据要易于获得和更新,指标易于推广应用。

a、生物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生物丰度指数=Abio×(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它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b、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c、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水网密度指数 = 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 式中: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s

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d、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e、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的量。

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ACOD×0.4×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

――式中:ASO2,SO2的归一化系数;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ACOD,COD的归一化系数。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3×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1。

(3)其他常用指标

a、大气:大气背景值、降雨pH值。

b、土壤:土壤类型、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质量(肥力、水分、质地、厚度)。

c、水:地表水状况、地下水状况。

d、气候:年降水量、降水分布均匀度、灾害性天气日数、无霜期、蒸发量、常年风速。

e、景观:绿色植被率、人均绿地面积、农区土地与植被的比例、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

实际评价中,往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和评价主要目的,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权重,计算出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总指标。

当前关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马荣华等在前人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及GIS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因子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进行了海南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分析研究。另外,加拿大建立了生态监测与评估网络。通过此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水纯净度的影响,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等。李世东等人出版的《中国生态状况报告2005》首次利用了生态综合指数的概念和方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做出了综合分析和判断。

三、气象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研究展望

做好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乃至出尽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广大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气候要素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气象生态环境评估或能成为生态环境评估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在理论研究上,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急需完善,要在大气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背景下,更多地借鉴或者引用数理统计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的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期待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理论研究发展和学科建设。

我国的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气象生态环境评估领域相对空白,要加大对相关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而且指标新消息容易获取的指标体系,并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评价,是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所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评价区域本身的气象环境条件,通过客观科学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合理地结合起来,依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科学权威的评估结果。中国更是要借助WMO等重要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评估结果的国际对比,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汲取精华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学礼,赵爱芬,李胜功.生态脆弱带的尺度与等级特征[J].中国沙漠,1999,19(2):115-119.

篇6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重点经营范围、资产负债情况、股东构成及股权结构比例、以往投资类似项目的简要情况等内容。

2.项目概况。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产品及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投资规模、资金筹措方案等。

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

1.拟建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拟建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关系。

3.拟建项目与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关系。

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用地选址、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情况、占用耕地概况、土地获取方式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主要分析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地规模是否合理、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对于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应阐述项目选址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4.其他不利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会对防洪和通航等产生不利影响。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1.资源开发方案。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阐述资源储量和品质勘探情况,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总体开发、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主要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方案,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及与国内外相关资源利用效率的对比分析。

3.节能及节水措施评价。对项目建设方案的能耗及水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工程建设方案是否符合节能及节水政策的有关要求,在提高能源及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水耗等方面的对策。

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1.城市居民搬迁方案。涉及城市征地拆迁的项目,应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征地拆迁影响的调查分析,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并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进行评价。

2.农村移民安置方案。涉及农村征地及移民安置的项目,应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进行项目征地影响的相关调查分析,提出移民生产开发、生活安置、征地补偿、收入恢复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环境和生态现状。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特殊环境条件及环境容量状况等。

2.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是否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要求,对环境影响治理方案的工程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对策建议。

4.特殊环境影响。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影响分析

1.国民经济评价。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收支、收入分配及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角度进行分析。

3.经济安全分析。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从产业技术安全、资源供应安全、资本控制安全、产业成长安全、市场环境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影响分析

1.系统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区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

篇7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篇8

近几十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新时代,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地生态环境也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华蓥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机遇较好,发展潜力大,在“旅游强市”战略下如何科学规划、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就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探讨。

1.旅游生态环境概念界定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概念。王艳、张建新[1]等将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定义为旅游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此定义侧重于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单方面负面影响,而忽视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片面性。因此,笔者认为,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限于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包括一切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按性质差异,可将其分为旅游生态环境破坏与旅游生态环境污染;按成因,可分为原生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次生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已有旅游环境问题、潜在旅游生态环境问题。

2.华蓥市概况

华蓥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华蓥山中段西缘,渠江东岸,介于106°32′E~107°18′E,30°12′N~30°50′N之间,现幅员面积470km2,人口36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2mm,最高峰可达1800mm,年平均气温17.6℃,动植物种类繁多,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丰富。以华蓥山为界,西部低丘广布,地势偏低,深丘较少,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多紫色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主要的农耕区;东部中低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壤为黄壤,土层薄,肥力低,耕作条件差,自然资源丰富。华蓥市是革命老区,曾是华蓥山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场所,60年代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基地,工业长期在GDP中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3月,华蓥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华蓥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以山地旅游为主,近年来,休闲旅游发展较快,华蓥市先后提出“旅游兴市”、“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较为突出,制约着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华蓥市主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

3.1 以滑坡、岩塌、泥石流等为主的山地地质灾害

华蓥市位于华蓥山西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山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36.52%,且坡度陡峻,多数地段坡度大于50°,区域内新构造运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地形高低崎岖,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夏季降水较多且集中,加之不合理地开矿、伐林等人类活动,山地地质灾害较多。从表1可以看出,华蓥市主要山地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岩塌、泥石流、山体变形、危岩、洪涝等,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的特点,而目前华蓥市主要以山地旅游为主,严峻的山地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开发、旅游活动的开展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制约了华蓥市旅游业的发展。

3.2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华蓥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工业一直是华蓥市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人们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之区域降水量大且集中、山高坡陡等自然环境,以及不合理地农业耕作,导致华蓥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植被破坏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了该区域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状况,破坏了旅游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植被对局地气候的调节功能,也影响了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

3.3 洪灾

华蓥市位于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东岸,明月、永兴两个乡镇位于渠江河畔,华蓥市旅游业正由单一游览型向休闲型旅游转型,目前华蓥市旅游局已规划开发渠江水上休闲旅游项目。但由于渠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渠江流域没有足够的蓄洪、防洪空间,加之渠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近年来连发大洪水,极易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威胁游客生命健康,影响旅游业发展。

3.4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水环境问题和固废弃物污染

华蓥市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开采、水泥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一直是华蓥市的支柱产业,但部分企业盲目开采,大量污染物不达标即排放,导致华蓥市大气、水资源、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采煤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河流固废弃物较多等问题,这会严重制约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部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乱扔垃圾,破坏旅游区基础设施、植被、土壤等,旅游高峰期环境承载力不够,这些都影响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地形象。

3.5 生物多样性锐减

篇9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运转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又有利于经济结构和环境保护达到共赢,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1,2]。如何加快我国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3],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一、洞庭湖区概况

1.自然概况

洞庭湖地处北纬28°30′-29°31′,东经111°40′-113°10′,跨湘鄂两省,目前湖泊总面积约2625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区涵盖湘鄂两省环洞庭湖区域,为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冲积平原,北与江汉平原相连,中部地势平坦,东、南、西三面为环湖丘陵,地势稍高,地形起伏较大,且分别向湖区倾斜。区域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6.3-17.1℃之间,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年均降水值为1235毫米。

2.产业结构概况

洞庭湖区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2011年,区域三产比例为17.0:50.9:32.1。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是区域传统产业,第二产业主导行业以石油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等为主,同时近年来大力发展了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占据第三产业五分之一份额。

目前区域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1)传统农业化肥农药用量大,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加重了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状况;2)主导产业类型多为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如石化、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结构对区域以河流湖泊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3)湖区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污染控制难度大,主要工业行业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单位产值环境成本高、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大,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

3.洞庭湖生态环境概况

3.1生物多样性现状

区域属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带,水热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兰科、杜英科、冬青科、竹亚科的植物分布占优势。2005~2011年对洞庭湖鸟类迁徙研究调查记录到洞庭湖湿地珍稀濒危保护鸟类共218种,隶属于16目46科。2003~2011年共检出浮游植物种类8门93属,以绿藻和硅藻种类为主体,其次为蓝藻;共发现洞庭湖湿地共335种水生植物,隶属于81科232属,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蓼科、豆科和唇形科以及杨柳科等为主;共见到底栖动物188种,出现率较高的有钩虾、河蚬、齿斑摇蚊。统计1997~2011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洞庭湖鱼类种类数量变化不大,现有鱼类117种,隶属12目23科。

3.2湖体水环境现状

据1995~2011年洞庭湖监测资料,洞庭湖I-III类水质比例逐年降低,表现为总磷、总氮超标,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2002年以后,一直未达到Ⅲ类以上水平,特别是2004~2006年、2008年、2009年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洞庭湖水体营养化程度,2006~2011年,洞庭湖全湖TLI在45.8~50.0之间, 2007年最低,2010年最高,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洞庭湖水体中高浓度的叶绿素a和总氮致使洞庭湖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其它时间稳定在中营养水平。

二、区域内排污概况与分析

1.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1年区域化学需氧量排放56.5万吨,氨氮排放6.89万吨,废气二氧化硫排放25.9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3.27万吨。水型污染物中,农业源、城镇生活源、工业源、集中式治理设施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占比49.7%,33.3%,16.1%,0.9%;氨氮排放分别占比35.9%,35.4%,28.2%,0.5%;农业源是水型污染物最大贡献源。气型污染物中,工业源、城镇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占比91.2%、8.8%;工业源、机动车废气、城镇生活源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占比81.5%、1.3%、17.1%。工业源是气型污染物的首要来源并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分别占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排放的53.6%、78.9%。。

2.总磷总氮排放量、入湖量估算

经初步估算,区域总磷、总氮排放总量分别为1.98万吨、12.89万吨;其中排入洞庭湖量分别为1.13万吨、8.56万吨,农业源(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径流、农村生活)对总磷、总氮的入湖量贡献分别达到89%、72.6%。

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分析

1.水资源量与水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受气候变化、长江干道下切、江湖连通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出现径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等现象,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减少。同时,受农业面源污染、水型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洞庭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总磷、总氮持续超标。另外,洞庭湖及长江四口入湖水量减少,造成局部过去的“水窝子”出现了饮用水的“水荒”,城乡饮用水保障和安全风险加大。

2.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呈现退化趋势

首先是湖泊水域面积减小,湿地日益萎缩。枯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已不足500平方公里,湿地破碎化、陆域化演替加快,抗干扰能力减弱,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其次是物种多样性降低,动植物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洞庭湖生态环境整体退化,人工造林、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乱捕乱猎等破坏行为及水工建筑、围湖造田等经济活动,使得湿地植被规模锐减、种类单一化。其三是生态系统失衡,典型生物灾害长期存在。

3.土壤污染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分农田土壤受六六六、DDT等有机污染。农药化肥选择不当、施用过多等不合理使用,导致有毒成分残留并富集于农田土壤,给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四、经济调控与环保举措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严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首先是开展种植业产污排污控制。扩大生态农业覆盖面积,调整优化用肥结构,集中在控制开发区推广农田测土配方;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技术,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模式。其次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化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布局,提倡“猪-沼-果”等种养结合模式,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提倡生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提高养殖业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再次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对水产养殖区域全面规划,禁止直接向洞庭湖区养殖水域“投肥养殖”及投毒饵钓鱼。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推广生态营养饲料的使用,加强水产养殖废水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2.优化工业结构,实施工业水污染防治

一是加大水型污染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改变造纸、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高水型污染企业占比大的现状。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二是突出工业园区水污染集中治理。园区污水排放量达到集中处理经济规模时,必须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三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严格审批区域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建设项目。切实加强“三同时”验收,做到增产不增污。四是强化污染源监控与管理。对区域所有污水处理厂、95%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污染物浓度和排污总量监控,统一安排在线监控装置,统一数据传输,实现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3.扶持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推进环保型旅游

控制船舶流动源污染。调整水上运输结构,淘汰落后运输方式,逐步使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做到“标本兼治”。分批给予淘汰现有不合环保要求的船舶,对所有新增运力严格审批,坚持“先批后购,先批后入”原则。同时,加强湖区旅游污染防治。取缔水上餐饮,配备水上漂浮物收集船、收集物转运车,控制水上垃圾及餐饮等内源污染。对湖区内主要集中式旅游区域开展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对湖区内所有宾馆、餐饮服务产生的污水进行达标排入,完善旅游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旅游垃圾分类回收。

五、结论与建议

洞庭湖湖区由于工农业的粗放式发展,给洞庭湖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洞庭湖区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解析结果,建议湖区环境保护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控制面源污染。重点控制湖区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对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规划和监管。二是继续深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环评“三同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控制高污染行业进入,改变湖区水污染企业比例较高的现状。三是积极推进环保型旅游业,逐步取缔直接向湖区水体排污的流动污染源。

参考文献

篇10

1 福建省流域及开发概况

福建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达50 km2以上的河流有597条,500 km2以下的小流域有905条。地形地貌的特点和水资源的丰富,流域开发利用的总体程度较快,各流域的开发利用率在40%以上,有的流域高达88%以上[1]。高密度的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超过了国际上认为0~20%的合理范围和40%的极限[2]。高密度的开发将对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造成影响,部分流域局部区域的污染和生态问题已经显现。

2 七都溪流域综合开发概况

七都溪为宁德蕉城区境内仅次于霍童溪的第二大河,属单独入海的河流,干流全长58km,总流域面积333.5km2,坡降14.13‰,水能资源丰富。根据七都溪流域综合规划,其水资源开发以水力发电、灌溉、供水、防洪工程为主。七都溪流域水系分布图见图1[3],七都流域规划和已建设项目概况见表1[3]。

3 七都溪流域综合开发主要环境问题

3.1 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

根据规划,七都溪流域下游需建以供水为主的官昌水库供水工程,供水用途以饮用水为主,主要服务于蕉城区,因此对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质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而目前拟建库区上游的水电开发密度较高,水文情势改变大,河流出现湖库化现象,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能力降低,库区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生态下泄流量得不到保证,这都将对拟建官昌水库饮用水供水安全构成威胁。

3.2 区域生态环境影响

规划涉及防洪堤岸建设、库区大坝建设、水力发电、灌渠修造等,工程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造成周边农田、林地和河滩占用,植被伐除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工程建成和投入运营,特别是电站库区对水的截留和控制,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电站大坝和引水发电,造成大坝至电站厂房之间河道出现断流,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和水体生态环境质量。

3.3 对水质影响

高密度水电开发,水库形成造成河道流速减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且流域内分布的一些乡镇和村庄目前生活污水多只经过简易化粪池处理,或没有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其他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因库区截留,降解能力减弱。调查发现,一些乡镇所在库湾处有机物浓度将比建库前高,如虎贝乡下游的桥头水库和洋中镇下游的大泽溪电站水库均已出现总氮或总磷超标现象,污染物积累和河流的湖库化,还造成河流和库区存在富营养化威胁。

3.4 水库水温分层影响

规划中,七都溪流域承担灌溉功能,在已建或规划建设的13座水库中,根据其坝高和水深,其中可造成水温分层型水库,如桥头水库、桃花溪电站水库和拟建的官昌水库。水库水体温度的季节性分层直接影响下游的农业灌溉,低温水对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水库冬春季拦蓄的洪水,使库区夏秋季水温升高,而夏秋季下泄存贮的低温水,又使下游河道水温降低,水温的非正常变化,也影响了流域生态环境。

3.5 对水生生态影响

流域内规划电站多为引水式电站,枯水期间,往往造成大坝至电站段河流断流,这对河流水生生态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电站通过截流蓄水改变原有河道的水文条件,淹没原有的沙滩水草和占领鱼类产卵场,危及河海性洄游鱼类与半洄游性鱼类的自然繁殖育苗,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恶化。水库蓄水后,大坝上游的河段形成河谷型水库,由于水的流速减慢,水深加大,泥沙沉积,饵料组成改变,水域生态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栖息于急流生活中的鱼类将不适应该条件,会到水库上游寻求生存环境,使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水库形成后,由于水动力条件减弱、透明度增加等因素,也会使水生生态体系以由以底栖附着生物为主的“河流型”异养体系向以浮游生物为主的“湖沼型”自养体系演化。

3.6 累积性影响

规划实施后,将改变河道的天然形态,河宽、水深、水面面积等会发生大的变化,受桥头水库及官昌水库调节影响,其流域内河段的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将发生变化,河段水体流量在年内变幅更趋于平缓,特别是现在很多电站没有设置工程措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使库区在不发电时流速接近为零,不利于有机物的降解,水流形态的改变,上一级水库污染物对下游的水环境会造成累积性影响,对整个流域水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 对策措施

4.1 保证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

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的河流系统功能所需的最小临界水量的总称,可采用各河段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作为河流最小稀释净化流量。要保证流域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保障水质环境不恶化,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必须保证流域各库区大坝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根据对七都溪流域干流和各支流电站大坝分布及上下游水文和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宁德市水利局提供的各河段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作为河流最小稀释净化流量。

4.2 确保流域乡镇饮用水安全

本次流域规划中的范围内涉及到的虎贝乡、洋中镇、石后乡、七都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拟建市第三水厂水源保护区(官昌水库位置),应采取以下的控制措施:

①严格执行饮用水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篇11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篇12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如何发挥城市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中很主要的内容。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术界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解释。本文引用彭镇华先生的观点,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和理解有所差异,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从内涵看城市化包含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体系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和生态屏障,在缓解温室效应、修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城市森林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具备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

(二)城市森林可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据研究表明,1平方分米阔叶林每天能吸收CO21000千克,放出O2732千克,1平方分米松柏树或松林,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千克杀菌素,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滋生的细菌(中学生物教科书,2009)。引森林进入城市,可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噪除尘、固碳释氧、调节城市环境气候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三)城市森林保护城市生态容量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相关研究表明,一辆中型家庭汽车一年排放的CO2,0.8平方分米人工林就可以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CO2,1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CO2,3.2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蔡登谷,2008)。为此,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扩大城市森林面积,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提升森林功能,增大生态容量。可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

(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活动中,“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绿色名片,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城市发展中独具优势。

(五)培养公众生态文化意识

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人们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道德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增强公众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人,下辖七旗一区,毗邻晋陕宁,南临古长城,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二)资源概况

1.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6,占探明储量的1/2,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同时,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市中西部。

2.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建材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分布遍及全市境内。

3.水资源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由于植被覆盖不好,水土保持差,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东部丘陵山区,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但矿藏丰富;西部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沙漠区,库布其沙漠居北,毛乌素沙漠位南,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且集中,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54%的面积为水土流失面积。目前,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1799万亩,其中灌木林1414万亩,占有林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6%提高到16.6%,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供热面积7189.30 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1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13.1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3.53亿元,增长9.8%。如图1: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口,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一)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市应把城市森林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落到实处,同时,让城市森林规划具有法定的执行力,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城市森林建设要为城市总体布局服务,注重林木植被与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多层次垂直立体配置在规划设计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城市水体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二)“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之肺”,水体是“城市之肾”,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才具有了动态、和谐的美。鄂尔多斯市应建设“林网化”―“水网化”模式,使得城市可以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促进城市水系水质的改善,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城市水体可以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环境,达到近自然的植被结构,便于形成贯通性的生物廊道,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三)城市森林建设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相结合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在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和利用原生森林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使城市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森林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鄂尔多斯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首先,多渠道筹集资金,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多方力量,来保障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物资基础。其次,要提高社会对城市发展森林的认知度。第三,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科研投入。通过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四、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留住城市的绿色,打造高品质的生存环境空间,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在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同时,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蒋立.城市森林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5)

[2]范欣.关于发展城市森林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3(7)

篇13

水资源是新疆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否可以高效保护水资源以及对于水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关系到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事业的成败。

一.新疆水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

新疆境内大小河流总共有570多条,其地表可利用量为617亿立方米,在平原地区下水天然补给量为65亿立方米,包含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内总共可以利用的水量为6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大约占全国人均的2.2倍,在我国排在第四位,从此角度而言新疆的水资源是相对丰富的。但是,仅从新疆的土地面积平均水量却只有4.8m3/km2,在全国仅排在倒数第三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的水量又是一种非常紧缺的干旱内陆区,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我们从空间分布的角度上看,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情况。然而,根据时间季节的不同,虽然新疆河路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平稳,但是年内的水量分配却又是非常的不均匀,呈现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的经济的发展之间也十分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资源环境恶化

由于河流上游大量的开荒,将流域水流大量引走,导致下游水量严重减少,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的情况。由于河流流程减短,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恶化,河流断流断面逐渐的向绿洲移动,破坏了天然的水盐平衡,将土壤中的积盐和地下水流的矿化得以加重,造成了土壤盐渍化。人们只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将环境保护问题抛诸脑后,导致了水资源恶化严重。

(二)胡杨林等自然植被衰竭

新疆的自然气候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条件下自然植被难以成长生存,但是由于内陆河的滋润,以胡杨为主的绿色植物成为了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有效的防止了沙漠化的,胡杨的有效防护稳定了荒漠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对原始生态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减少了胡杨等自然植被赖以生存的水分,直接导致绿色防护植物大量的死亡。

(三)沙漠化威胁

沙漠的形成是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导致的严重后果,又因为新疆气候干旱而水源缺少,绿色植被大量的死亡,没有新的植被覆盖,使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朝着一个严重后果恶化。水源和绿色植物的减少与沙漠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新疆很多地方的沙漠化扩散十分迅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恶化。

(四)湖区生态恶化

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主要调节器是湖泊,湖泊的水量和质量不管是湖泊的自然资源还是整个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生态结构本身就非常的脆弱,如果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对于生态的平衡和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一)制定全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

对于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跨流域的调水都需要做好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够全面将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对于地表水需要适度利用,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机的统一进行调配;对于各州的用水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满足经济用水之外,还需要对生态用水进行有效的保障,努力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全面提高。

(二)强化流域资源的统一管理

要强化水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概念,对水权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相关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以及经营权都需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全面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要的水量,要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地位,对水资源的宏观管理职能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得以加强,明确管理机制,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管理规划。

(三)依法加大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利行业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水资源污染较大的中小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没有实现污水处理标准的坚决不允许其经营,全面将新疆内部企业污水处理达标量进行提升。对于一些不符标准排放污水的企业单位和责任人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惩罚,全面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督管理,为了强化遏制土地利用中地下水位下降与水质污染的出现,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必须保证是采补平衡的情况进行使用,在发展城乡经济产业的时候,对于没有达到污水处理标准超标排放的污水,需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严格禁止,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四)推广先进灌溉技术

利用水流进行灌溉,新疆对此应当做出节水灌溉总体规划,将宣传力度进行有力的加大,有效的在人们思想中增强节约用水意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将灌溉区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使其能够在灌溉方面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农业的节约用水,首先就是从灌溉着手,根据灌溉渠的实际情况,全面推广节约水源的方式灌溉,例如采用渗灌和大田喷灌以及膜上灌等节水技术,避免水量在灌水过程中的损失。

(五)做好水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各流域的水体进行有序功能区规划,对于规划区域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对于区域之内的水质做出相应的评价,针对出现的主要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防控和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水质,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最佳化利用。各级政府要将水土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写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当中,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总结:对于新疆的水资源要高度重视承载问题,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新疆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