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

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6 14:53: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

篇1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30-0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闲置土地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人地矛盾,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扰乱了城市土地市场,加剧土地市场投机行为,激化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还会增加建设用地对农地的侵占,加大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保护的压力,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不符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闲置土地还不利于村镇规划的编制,不符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的目标,更不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要求,还会使农田基础设施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农业投入浪费,耕地质量和生态经济功能衰退,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构建两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严峻的挑。

农村土地闲置是指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一种抛荒、弃耕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包括隐性闲置和显性闲置、农业闲置和非农建设闲置。农村闲置土地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危害巨大,会影响粮食安全并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今,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浪费现象严重,闲置地类较多,各种土地季节性抛荒时有所现,闲置土地的处理法规不完善。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村土地闲置现象呈现逐步加剧的态势 。本文以湖南省的田坪镇、龙光桥镇、新安乡镇、火厂坪镇四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不同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导致农村土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

一、研究区域闲置土地基本情况

研究区域为新化县田坪镇、临澧县新安镇新安乡、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龙光桥镇、和邵东县火厂坪镇通过实地调研(包括实地测量、走访及问卷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78份),发现农村现有闲置地类主要为闲置宅基地、耕地及部分教育用地。其中,以宅基地和耕地闲置最常见。宅基地闲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导致的季节性闲置,人口迁出导致的常年性闲置,经济收入增加的建新离旧导致的旧宅整体或部分闲置,居住环境太差导致的搬离原住房的整体闲置及原住房太旧的离旧建新。耕地闲置主要原因为人口的迁出和无处务工,自然灾害及耕地的利用环境差和农业收入低导致的弃耕。其中,贫困山区影响耕地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为无处务工和自然灾害。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耕地利用受农业收入的影响较大。

二、几种主要地类的闲置原因

通过对农村闲置地类进行调查统计发现,闲置土地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农业闲置地和非农建设闲置地,具体表现为宅基地闲置、耕地闲置和教育用闲置等。其中,不同乡镇土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

(一)宅基地闲置原因

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土地闲置及房屋空置等现象。而宅基地闲置作为农村闲置土地中的主要闲置类型,其闲置原因较复杂,包括社会、经济、自然及制度等多种因素,且一宗宅基地闲置可能是多因素造成。但是影响各乡镇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又不一致。我们把影响宅基地闲置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人口迁出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经济收入增加择地盖新房;原住房太旧需盖新房;居住环境差搬至交通条件位置好的地方使原房子闲置;村镇规划导致的闲置及其他。对影响各镇的宅基地闲置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田坪镇导致宅基地最主要因素为原住房已太旧,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原有住房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生活需求,从侧面可以认为该村镇经济条件差、收入水平较低,处于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阶段。龙光桥镇则是务工、占地作为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好,离赫山区和益阳市政府近,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且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开发需拆迁导致了占地思想比较严重。外出务工是导致新安乡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村经济条件较好。原住房旧和居住环境差是导致火厂坪镇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镇靠近衡邵高速公路和G320国道,导致现住房主要沿公路分布而住房大部分闲置和少部分利用率不高(图2)。

(二)耕地闲置原因

耕地闲置的原因较宅基地简单,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人口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率高达50%以上;人口结构改变则表现在老年人口增加,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使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更加减少,较偏远的和利用环境较差的土地闲置达50%以上。经济因素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农业收入的相对偏低导致的农民弃农务工情形,该种情况在经济收入较高的龙光桥镇和火厂坪镇表现十分明显,农业收入偏低是导致俩镇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田坪镇耕地利用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大,火厂坪镇和新安乡则主要受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影响,龙光桥则主要是农业收入低导致的闲置。从整体来看,导致耕地闲置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迁出、外出务工、农业收入低、土壤肥力差及自然灾害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外出务工是导致土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图3)。

(三)教育用地闲置原因

教育用地闲置主要是生源减少、教学质量差及在外就学等造成的,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前些年希望小学的兴建有关。但是,部分教育用地已经改造再利用,主要作为村办公场所和慈善用地。其中,导致教育用地闲置的最主要因素为生源减少(图4)。

三、四镇闲置土地处理对策及建议

田坪镇属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双差型,影响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为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减少,其中旱灾为影响耕地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解决措施是兴建水利设施,从河中引水和修建水库蓄水来减少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应当作为兴建农田水利的重点区域;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季节性的闲置和原住房太旧的建新离旧,主要措施是严格宅基地的审批,加强对未利用地的开发,新建宅基地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基本农田的保护。对已有闲置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流转利用。

龙光桥镇属于经济条件较好和交通条件好型。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和收入低,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占地和务工,针对该种情况可以建立租赁中介市场对闲置土地进行利用,其较好的经济条件和方便的交通条件能够为土体租赁提供保证。

新安乡属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型,其导致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为人口外出和劳动收入低导致的弃耕。主要解决措施为耕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代耕为最主要流转方式,可组织专人耕种,谁耕种谁受益,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耕种人的权利和鼓励对闲置耕地的利用。宅基地闲置应以季节性闲置为主。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该种类(下转41页)(上接31页)型的闲置是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力度,使农民愿意种地和乐意种地。

篇2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69

[中图分类号] F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12- 02

交通运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总体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就具有制约作用;如果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快于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制约阻碍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1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

1.1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问题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不论是企业经营规模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却始终没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存在道路交通网设计不科学、运力规模不足、运输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管理水平欠缺的问题,直接造成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虽然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和使用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

1.2 缺乏资金投入

交通运输压力大,就意味着要兴建更多的道路,然而资金不足是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经济活动市场竞争激烈,从而导致建设材料等物资价格大幅上涨,人力资源紧缺,同时费用也逐年增加。受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交通运输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有限。其次,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各地交通运输资金投入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各个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状况参差不齐。虽然我国交通部门对交通运输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1.3 交通运输网设计不合理

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交通运输网设计不合理。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的生产需求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和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息息相关。但是从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网络来看,很多一线、二线城市都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速度,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

1.4 交通运输缺乏个性化服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对交通运输工具及交通运输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受到资金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导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加剧了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服务同质化的趋势,导致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1.5 安全保障不足,管理体制落后

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危害社会和人身安全的隐患。受到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铁路、公路交通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服务的信心,从而影响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然而事故的责任并非全部来自当事人,也有部分原因来自交通运输管理的松懈。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落后,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所以,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经济能够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必须加快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

2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目标

要想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切实实现合理的统筹规划,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目标,并通过科学政策的指引,完善机制的管理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化来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2.2 加大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

交通运输建设及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资金始终是制约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需要重视交通运输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广泛吸收社会投资和国外投资,扩大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来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控制行业成本

资金是限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交通运输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是关键。首先,需要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各个相关行业也必须投入到成本控制当中。所以,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财务管理和联动机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就是成本控制中心,通过对建设资金的分配、预算、效益等进行评价,全面实施成本管理,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全面发展。

2.4 适度开展个性化服务

交通运输经济同样处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希望享受到同消费价格相等的服务。所以,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要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力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服务的水准还要掌握好适度原则,因为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大规模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1)工作自身性质近些年来我国公路网线快速发展,大量新建公路投入使用。随着公路网线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迅猛发展。交通管理机构执法队伍作为维护保证交通运输正常合法运行的主要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极大的工作压力。长期加班以及公路执法时容易遇到意外伤害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

(2)组织管理制度由于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虽然各个企事业单位在组织架构以及管理模式上逐渐显现出人性化等等一系列先进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传统思想的存在,大量机关领导仍存在管理方式粗暴简单,家长作风浓厚的问题。所以,组织管理制度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3)单位人际关系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人际关系也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产生压力的主要压力源。主要原因有具体两个方面,一个是单位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已产生误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员工众多,晋升岗位有限所导致的。

(4)个人前途发展由于没有一个正常意义上的晋升渠道,所以在单位中容易产生没有成就感与不被认同感的产生。这种思想的蔓延严重的影响到了执法队伍的心理健康。成为了主要的压力产生原因。

2改进措施

2.1工作自身改进措施

(1)加强人事甄别: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招聘一定要进行心理压力测试,保证工作人员有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2)丰富工作内容:加强工作变动,保证员工不对工作产生厌倦感。

(3)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安排上合理化,减少长期工作对员工产生的压力。

2.2组织管理制度改进措施

(1)进行目标管理:设定工作目标,提升员工工作热情。

(2)进行领导作风改革:改善领导工作作风,丰富领导工作方法手段。杜绝家长式粗暴简单的工作作风。

2.3职业发展改进措施

(1)建立良好健康的职业晋升渠道,满足员工的进步愿望。

(2)给予一定程度的现金奖励,弥补员工内心失落感。

2.4人际关系改进措施

(1)建立良好的上下级沟通渠道,缓解由于上下级沟通不畅导致的工作压力。

(2)处理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关系,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渠道,减少同事之间的误解造成的压力。

3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具体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执法人员的主要压力源为:工作自身性质、单位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制度、个人前途发展。人事管理则应对与压力源应当适度进行控制,过大则会影响工作人员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2)大多数的压力均为负面压力,对执法人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均会产生较大影响。

篇4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征文稿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交通安全法规,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为尽快在全县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提高中学生的现代交通文明素质,使我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行为,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伤亡事故,保证祖国花朵健康成长,再次举办了天津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征文活动。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想先对其进行分析一下。天津市1.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结合、相互反馈做得不够。交通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道路网络上,对影响交通发展的政策因素考虑不足,造成在规划实施中对于政策的变化无所适应,规划缺乏应有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2.道路容量不足虽然道路建设不断增加,但交通拥挤没有明显缓解,道路容量仍然不足,主要原因是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道路建设增长的速度,道路拥挤,交通秩序混乱,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机动车车辆增加的速度,城区缺少停车场,其问题主要存在于太平路拥挤上。3.公交站牌位置不当及损坏后的维修,公交车车次不均因为天津市是直辖市发展公交较早,经过几次改革后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有一些较隐蔽或人少地区有一些较老的站牌,还有一些站牌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破坏后没有及时的维修,都会使司机犯迷糊,这也给经常出行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4.停车场严重不足近年来,由于私家车的迅猛发展,这给城区带来了很大麻烦,尤其体现在夜晚停车上。居我了解到目前为止城区还没有一个停车场,一些私家车要么直接停在路边,要么停在小区里面。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夜幕降临之后,气象台路、友谊路等路边停满了车子,致使本来就小的可怜的道路变的更加狭窄,这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交通发展的对策措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机动化挑战,解决我县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满足城市新世纪发展和居民高水平出行需求的需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我县交通发展的相应对策措施应重视以下几点:1.我国城市机动化刚刚起步,建立一种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发展战略,这对于城区今后的繁荣和发展,防止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选择。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开公交线路,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交通发展,控制发展摩托车交通,严格禁止燃油助力车。3.城市货运交通全部实现汽车化,严禁其它货运工具在市区内销售和行驶。货运汽车应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以及集装箱化方向发展,货运交通应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大力开展夜间运输,避免货运汽车白天经过市中心区和交通拥挤路段、夜间经过居住区。4.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工作,经常组织对驾驶员进行集体培训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5.自行车到目前为止仍为我县城区主要出行工具,因此加强对自行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突出问题就是学校的上学和放学,每天实验中学和新华中学等一放学城区交通事故的概率就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们在街道上飙车、齐头并进……视交通法规于不顾,更视生命于不顾。所以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法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6.加强对“公路杀手”—摩托车的管理。近年来我县乃至全国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由于摩托车大量增加,导致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拿我县来说吧,平均全县一天发生10起左右的交通事故,而这十起中就有一半以上是与摩托车有关的。因此必须加强对摩托车的管理,加强对车主的交通法规教育是当务之急。7.在部分小区或街道建立中小型停车场,以满足人们停车之需要,减少因车子相互磨擦或避让不及所造成的交通事故。8.建立农村交通建设投资专项基金,投资是交通发展的根本,农村交通要发展就需要投资,资金短缺是农村交通目前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必须建立稳定的农村交通建设投资渠道,从政策上将农村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长期的、稳定的支持,才能保证乡村道路不断完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

篇5

津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征文活动。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想先对其进行分析一下。*市1.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

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结合、相互反馈做得不够。交通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道路网络上,对影响交通发展的政策因素考虑不足,造成在规划实施中对于政策的变化无所适应,规划

缺乏应有的弹性和应变能力。2.道路容量不足虽然道路建设不断增加,但交通拥挤没有明显缓解,道路容量仍然不足,主要原因是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道路建设增长的速度,道路拥挤,交通秩

序混乱,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机动车车辆增加的速度,城区缺少停车场,其问题主要存在于太平路拥挤上。3.公交站牌位置不当及损坏后的维修,公交车车次不均因为*市是直辖市发展公交较早,

经过几次改革后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有一些较隐蔽或人少地区有一些较老的站牌,还有一些站牌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破坏后没有及时的维修,都会使司机犯迷糊,这也给经常出行的人们带来了许

多不便。4.停车场严重不足近年来,由于私家车的迅猛发展,这给城区带来了很大麻烦,尤其体现在夜晚停车上。居我了解到目前为止城区还没有一个停车场,一些私家车要么直接停在路边,要么停

在小区里面。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夜幕降临之后,气象台路、友谊路等路边停满了车子,致使本来就小的可怜的道路变的更加狭窄,这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交通发展的对策措施为迎接即将到来

的机动化挑战,解决我县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满足城市新世纪发展和居民高水平出行需求的需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我县交通发展的相应对策措施应重视以下几点:1.我国城市机动

化刚刚起步,建立一种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发展战略,这对于城区今后的繁荣和发展,防止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选择。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开公交线路,适度发展小汽

车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交通发展,控制发展摩托车交通,严格禁止燃油助力车。3.城市货运交通全部实现汽车化,严禁其它货运工具在市区内销售和行驶。货运汽车应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以及集装箱

化方向发展,货运交通应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大力开展夜间运输,避免货运汽车白天经过市中心区和交通拥挤路段、夜间经过居住区。4.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工作,经常组织对驾驶员进行集体培训增

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5.自行车到目前为止仍为我县城区主要出行工具,因此加强对自行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突出问题就是学校的上学和放

篇6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5-0104-02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和桥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汽车载重量的增加和桥梁运营时间的增长,桥梁病害影响着桥梁建设和使用,所以了解使用中的公路桥梁的病害及发生的原因及桥梁病害的养护处置措施,对公路和桥梁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盐靖高速公路线上300多座桥梁的经常性检查,总结了各种形式桥梁的病害特征,分析了病害原因,并针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病害从施工、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分析。

2 桥梁上部结构常见病害和缺陷

桥梁上部结构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它由许多基本构件组成,例如梁、板、拱肋等。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构件种类、建桥环境、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情况等不同,在基本构件上缺陷产生的部位种类和程度也不同。基本受力构件缺陷及损伤桥梁上部结构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它由许多基本构件组成,例如梁、板、拱肋等。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构件种类、建桥环境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情况等不同在基本构件上缺陷产生的部位、种类和程度也不同,上部结构主要病害有结构裂缝,蜂窝麻面,剥落掉角,空洞及孔洞,破损露筋,钢筋锈蚀,混凝土腐蚀、渗水泛碱,铰缝脱落,涂层老化,挡块破损、开裂、露筋。

3 桥梁上部结构病害原因分析

根据桥梁的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普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现浇连续箱梁桥,整体式现浇板梁桥,普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连续刚构桥,钢箱梁桥等。上部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如下:

3.1 预应力砼空心板底纵向裂缝

裂缝主要分布在空心板底面中央及两侧,位置为预应力钢筋(束)所在处,裂缝形态为沿预应力钢筋分布纵向通长或断续通长裂缝。根据裂缝的部位及特点,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预应力钢筋(束)保护层偏低、横向构造钢筋较弱及施工等因素,是造成板底纵向裂缝的重要原因;(2)底板横向抗弯承载力不足,既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施工中梁体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偏薄或偏厚,消弱了钢筋对表面混凝土的约束能力,产生板底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的存在导致水汽等进入险内,引起钢筋及预应力筋的锈蚀,造成梁体预应力损失加大,从而使梁体的预应力不足,承载力降低。

3.2 预应力砼空心板底横向裂缝

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应力损失,造成板梁的预应力不足,承载能力降低,跨中下缘混凝土受拉,正弯矩过大产生板底横向裂缝。

3.3 砼空心板梁铰缝局部渗水自化

由于桥面防水层破坏及板梁绞缝混凝土开裂,雨水通过桥面渗透入铰缝,形成水迹自化现象,长期会使板梁之间的横向联系破坏,使得单块空心板单独承受车轮荷载作用,降低了桥涵的承载能力,加速了桥涵上部结构病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将会发生铰缝混凝土逐步松散而脱落、桥面行车道上出现纵向贯通裂缝。

3.4 砼连续箱梁

连续箱梁的裂缝主要有翼板底面的横向裂缝,箱梁底面的横向裂缝及箱梁腹板的竖向裂缝,根据裂缝的特点及产生的部位,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3.4.1 翼板的横向裂缝。(1)分层浇筑导致混凝土收缩率的差异,若采用腹板与顶板的分层浇筑,施工时分层浇筑时间间隔过大,将导致两层混凝土收缩率相差较大,翼板混凝土收缩受到腹板、底板等的共同约束,易出现开裂。(2)箱梁的剪力滞效应,翼板中的剪切变形导致纵向应力沿板宽方向是不均匀分布的,其间存在着传力的滞后现象,腹板附近翼板中的实际应力比初等梁理论应力大。由剪力滞效应产生箱梁翼板横向裂缝,大部分裂缝均在离支点1/3跨径范围内出现,越靠近支点的截面越严重,裂缝出现均从翼板下缘开始,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加,裂缝进一步发展。(3)局部车轮荷载效应,当车轮作用于翼板上时,翼板产生横向挠曲,使其下缘横向受压,同时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局部纵向挠曲,使其下缘纵向呈局部受拉趋势。

3.4.2 腹板的竖向裂缝。(1)混凝土收缩,混凝土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底面约束或其他约束限制时,即在腹板中产生纵向拉应力,引起混凝土竖向开裂。(2)腹板内外温差,由于箱梁结构内部箱室大量水化热不容易散发,使其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表层散热较快,使截面内部产生非线性温度差。在这种截面温差作用下,结构将产生弯曲变形,截面纵向纤维因温差的伸长将受到约束,产生温度自应力,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3)受力裂缝向腹板的延伸,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底受力裂缝向腹板的延伸也是腹板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4.3 底板横向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拉区应力主要由钢筋承担,规范允许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的开裂。因此,结构受力性开裂是底板横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横向钢筋保护层偏薄也有可能产生底板横向裂缝。

3.4.4 连续箱梁的纵向裂缝。连续箱梁沿预应力走向的纵向裂缝:裂缝形态为箱梁腹板侧面,沿预应力束的位置,纵向裂缝分布与预应力位置对应,裂缝产生的原因:(1)由于保护层偏薄,混凝土早期干缩时形成相对薄弱面,容易形成开裂。张拉预应力时,由于孔道周围混凝土的劈裂效应,使混凝土开裂。(2)施工时预应力管道可能存在一定纵向弯曲,张拉时产生的径向力易使混凝土开裂。(3)由于管道灌浆受冻、膨胀等原因也可能出现沿波纹管方向的纵向裂缝。

桥梁的表观缺损原因分析:(1)桥梁结构构件的表观缺损主要有空洞露波纹管。主要原因与施工质量较差有关,主要是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充分、钢筋间隙较小及混凝土级配不良等。(2)混凝土破损露筋。破损露筋主要有T梁现浇段破损露筋,T梁横隔板破损露筋,T梁梁端破损露筋,现浇箱型梁破损露筋,空心板梁底面破损露筋。(3)产生破损的主要原因有: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材料方面由于混凝土级配较差;设计方面由于钢筋保护层偏薄、局部钢筋较密;环境方面由于环境潮湿造成混凝土胀裂破损。

主梁铰缝脱落、渗水泛碱。铰缝脱落主要原因是施工较粗糙,部分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荷载冲击作用下梁体震动导致脱落。主梁渗水、泛碱主要原因是:桥面防水层部分失效;排水设施失效;施工时结构内部残留的水。

4 结语

任何一座桥梁在运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病害,公路桥梁病害的发生将危害到桥梁的使用安全,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了解桥梁的主要病害及产生的原因,对桥梁的加固维修及日常养护提供科学依据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S].

篇7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在突飞猛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截止2010年3月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6.5万公里,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吉林省交通建设也在奋起直追,目前高速公路也已通车1813公里。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逐年递增。做为一名高速公路管理者,我们有责任认真总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管理上的紧迫课题。如何做好交通安全工作,根据本人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十多年的经历,现与大家共同探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安全问题,都与道路、人、车的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

1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设计、道路质量、道路施工、道路绿化等。

1.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不合理。高速公路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置应合理,否则容易形成驾驶单调感,对驾驶员起到催眠作用,引发交通事故。②纵坡及纵坡长度不合规范。坡度大、坡长小的坡段事故率相对较高。③弯道超高不合理。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入口的匝道路段,弯道超高设置不够或出现弯道反超高等情况容易引起车辆侧翻等事故。④路面设计中影响安全方面主要有: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能等。

1.2 道路质量影响行车安全主要有:①路面坑槽、断板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容易造成高速行驶车辆方向把握不准而引发事故。②路基沉降形成的路面积水现象是行驶车辆的一大事故隐患。③“桥头跳车”现象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1.3 道路施工高速公路道路养护施工作业不规范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方面。①施工标志不规范。设置区域太小、过近,施工标志不全,陈旧不清晰等。②施工材料乱堆放,占道情况严重,特别是夜间行车,造成车辆撞上施工材料引发事故。③施工现场管理不严。表现为施工人员不着标志服,施工车辆随意掉头、逆行。

1.4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有:①有效的道路绿化可以遮蔽道路线形中一些影响驾驶行为的不良景象,使驾驶员,行车视野集中,设计不合理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线涣散,思想不集中,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②道路绿化的欠缺,减少了道路的线性特征,影响道路的连续性。③还直接影响了降低噪音和夜间行车防眩作用,对车辆高速行驶产生一定事故隐患。

2人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驾驶员、乘车人、进入高速公路的行人。

2.1 驾驶员的因素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路况良好,车辆行驶时不需要驾驶员采取太多措施,导致驾驶员警惕性下降,据了解高速公路交通事故80%以上都是由车辆驾驶员的原因引起的。①驾驶员缺乏高速公路行驶经验。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动态视力明显下降,有效视野变窄,对必要的信息可能发现过迟或根本发现不了,导致行驶中观察,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增大,或对突发性危险惊慌失措,处理措施不当造成失误,这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②超速行驶引发事故。高速公路限速最高时速为120公里,部分驾驶员认为高速公路路况好、视线好,盲目超速行驶,极易发生事故。③低速行驶引发事故。高速公路实行分向式行车能够确保车辆高速行驶。而低速行车造成的流动障碍,特别是夜间或其它恶劣气候下,更易发生追尾事故。④疲劳驾驶引发事故。高速公路平坦舒适,长时间行车极易导致生理和心理疲劳,一些驾驶员为经济利益所驱动,昼夜连续赶路,导致疲劳过度,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⑤违法停车引发事故。有的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随意停车进行修理,车后不放任何警示标志,有的随意停车换驾驶员、解手、问路、检查车等,特别是夜间,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⑥未保持车距引发事故。道路安全法规定,车时速在100公里时,车与前车间距必须保持100米以上,但是,许多驾驶员对保持车距必要性认识不够,还存在着普通公路上的跟车习惯,如遇突况,会出现连环追尾事故。⑦违章逆行、掉头、倒车引发事故。在高速公路上,逆行、掉头、倒车是比较常见的违章,极易发生事故。有的驾驶员盲目起车,强行超车以及从右侧紧急停车带超车等,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⑧长期占用超车道引发事故。超车道是车辆借道超车的专用车道,许多司机特别是货车司机长时间,长距离占用超车道,阻碍了后面要超车的车辆,使后面车辆在车阵中左冲右插,容易发生交通事故。⑨还有的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与人闲谈、抽烟、打手机等,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也容易引发事故。 转贴于

2.2 乘车人因素①在机动车驾驶室以外的车厢违章载人。②个别旅客闯入高速公路等候长途客车。③客车超员并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旅客。

2.3 行人因素①周边群众贪图方便,擅自进入高速公路行走,随意横穿高速公路。还有一些无行为能力人和流浪人口任意进入高速公路。②高速公路养路工、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穿反光衣,随意走动,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车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要求车况良好,但还存在有些不符合交通法规规定的车上路,有的驾驶员在上高速公路前忽略了对车辆的检查,所以发生事故较多。

篇8

       据调查,如自费外出旅行,就火车和飞机在价格、时间和舒适程度几项综合考虑 ,66.9%和居民更愿意乘火车,24.5%的居民则更愿意选择坐飞机,表明火车是目前大多数居民外出旅游首选的交通工具(表1)。同时,对随团和自助两种假日旅游形式,38.5%的居民更愿意个人自助旅游,主要原因是个人自助旅游自由,包括可以自由选择交通工具、乘车路线和景点等,同时也比较节省,并可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16.2%的居民更愿意选择随团旅游,主要原因是随团旅游安全省心,氛围热闹,可结交新朋友。此外,36.9%的居民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表2)。   

       多数居民肯定假日旅游方式及其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1999年“十一”以来较长假期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64.3%居民表示认可,而23.2%的居民不认可(表3)。具体到居民在约一周假期中相对集中的旅游的最大好处,分别有41.1%和26.1%的居民认为是带动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它除可以较有力地直接推动旅游产业,还可以拉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同时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它也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此外,分别有29%和21%的居民认为假日旅游的最大好处是放松个人身心和增长见闻(表4)。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利用较长的假期进行旅游,可以较有效地得到休息和各种见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   

       据调查,对假日旅游高峰时期交通、门票、餐饮等价格不同程度上浮现象,如正在旅游只有10.8%的居民表示情愿并接受,持相反态度的居民占13.1%,表示不情愿但接受的居民66.9%,不情愿不接受和不情愿但接受的居民共占80%(表5)。在回答为发展假日旅游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时,33.4%和30.6%的居民分别认为需增加交通运力和规范旅游公司,26.8%、24.2%和22.3%的居民分别建议加强价格管理、提高旅行服务和改善景区管理,12.1%的居民主张开发新的景区,2.9%居民认为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表6)。   

       可见,群众对节日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运力不足和旅游公司、价格、旅游服务和景区的管理上。发展假日旅游,必须解决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并逐步探索和形成符合其规律和群众要求的假日旅游模式。同时,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才能使假日旅游这个消费和经济的亮点持续下去。  

       表1:就价格、时间等几项综合考虑后,您更愿意选择飞机还是火车?  

飞机 24.5%  

火车 66.9%  

表2:节假日旅游您更愿意的出游方式?  

跟随旅行团走 16.2%  

个人自助游 38.5%  

视情况而定 36.9%  

表3 :您认可节假日这种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  

认可 64.3%  

不认可 23.2%  

表4:发展节假日旅游最大的好处?  

发展国家经济 26.1%  

带动旅游产业 41.1%  

放松个人身心 29%  

增长见闻知识 21%  

其它 2.5%  

表5: 对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对交通、门票等价格均会有上浮所持态度?  

情愿接受 10.8%  

不情愿但接受 66.9%  

不接受 13.1%  

表6:为发展节假日旅游,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  

增加交通运力 33.4%  

改善景区管理 22.3%  

提高旅行服务 24.2%  

开发新景区 12.1%  

篇9

据调查,如自费外出旅行,就火车和飞机在价格、时间和舒适程度几项综合考虑,和居民更愿意乘火车,的居民则更愿意选择坐飞机,表明火车是目前大多数居民外出旅游首选的交通工具(表)。同时,对随团和自助两种假日旅游形式,的居民更愿意个人自助旅游,主要原因是个人自助旅游自由,包括可以自由选择交通工具、乘车路线和景点等,同时也比较节省,并可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居民更愿意选择随团旅游主要原因是随团旅游安全省心,氛围热闹,可结交新朋友。此外,的居民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表。

多数居民肯定假日旅游方式及其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年“十一”以来较长假期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居民表示认可,而的居民不认可表。具体到居民在约一周假期中相对集中的旅游的最大好处,分别有和的居民认为是带动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它除可以较有力地直接推动旅游产业,还可以拉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同时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它也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此外,分别有和的居民认为假日旅游的最大好处是放松个人身心和增长见闻表。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利用较长的假期进行旅游,可以较有效地得到休息和各种见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

据调查,对假日旅游高峰时期交通、门票、餐饮等价格不同程度上浮现象,如正在旅游只有的居民表示情愿并接受,持相反态度的居民占,表示不情愿但接受的居民,不情愿不接受和不情愿但接受的居民共占(表)。在回答为发展假日旅游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时,和的居民分别认为需增加交通运力和规范旅游公司,、和的居民分别建议加强价格管理、提高旅行服务和改善景区管理,的居民主张开发新的景区,居民认为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表)。

可见,群众对节日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运力不足和旅游公司、价格、旅游服务和景区的管理上。发展假日旅游,必须解决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并逐步探索和形成符合其规律和群众要求的假日旅游模式。同时,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才能使假日旅游这个消费和经济的亮点持续下去。

表:就价格、时间等几项综合考虑后,您更愿意选择飞机还是火车

飞机

火车

表:节假日旅游您更愿意的出游方式

跟随旅行团走

个人自助游

视情况而定

表:您认可节假日这种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

认可

不认可

表:发展节假日旅游最大的好处?

发展国家经济

带动旅游产业

放松个人身心

增长见闻知识

其它

表:对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对交通、门票等价格均会有上浮所持态度?

情愿接受

不情愿但接受

不接受

表:为发展节假日旅游,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

增加交通运力

改善景区管理

提高旅行服务

开发新景区

篇10

1.沥青路面破损形态

1.1裂缝种类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的主要形式,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纵向裂缝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或者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1.2水损坏的原因主要有: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离析。

1.3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1.4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1.5波浪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1.6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1.7剥落原因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1.8沉陷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2.形成上述破坏的原因

2.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超载严重是造成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2.2施工与养护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不合格、施工单位不按照设计及实验数据施工。

2.3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实不符合规范要求、路基施工缺陷的影响路基软土地基不稳定、地基换填或挤淤处理不彻底、路基填筑压实度不足、路基填料的液限偏高、路堤不均匀沉降等都会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

2.4桥梁施工缺陷的影响,预拱度设置不合理造成桥面沥青面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简支梁桥伸缩缝施工质量差的桥梁结构上。由于桥面的变形条件和弹性状态受桥梁的整体刚度和局部刚度控制,与一般路基上路面变形状态不同,未达到设计厚度的沥青面层往往受到剪切破坏。而且一旦有病害发生,便迅速扩展到全桥,很难局部修复。

2.5养护与管理,养护措施不及时、不完善等也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允许超载车辆进入或对超载车辆控制不严则更是早期破坏的直接原因。

3.基于上述原因,应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沥青路面的破坏

3.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严格控制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各项指标,严把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不搞献礼工程。

3.2将沥青路面科研工作与道路建设结合起来,改变科研与建设脱节的现状,特别是将科研结合在施工过程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我国道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有效防止出现早期破坏。

3.3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

3.4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特别是沥青材料、砂石料的试验数据,必须做到抽样合理,数据真实保证沥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对高路堤、软基处理、填挖结合处、结构物两端填土等重点部位的施工重点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3.5重视并协调道路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均匀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指标,特别处理好平整度与压实度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平整度而牺牲压实度,而是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追求平整度,否则通车后的路面极易发生水破坏以及松散、车辙等早期病害。

3.6优化道路的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

3.7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养护,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3.8交通执法部门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

3.9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经验表明,科学有效的养护不但保证了道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也是防止早期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节省养护资金的有效手段。

4.沥青路面破损通过以上分析,与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施工、交通气候条件的全部或部分有联系,而交通气候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应以路面设计、沥青混合料和施工三个方面考虑

4.1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尽可能降低沥青面层厚度控制在12-15cm之内。因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半刚性材料层(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用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能力;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度体现,而是用优质沥青和优质骨料;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缩裂缝;厚的沥青面层易导致车辙的产生。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篇11

混凝土刚架拱桥这种桥型在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建设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带来交通流量的大幅增长,特别是超载运输车辆的通行,早期修建的荷载标准低的混凝土刚架拱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和损伤。许多已成为危桥,如何处理这类桥梁病害,是我国交通主管部门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对刚架拱桥出现的一些病害进行分析和加固方案介绍如下:

1、 刚架拱桥的主要病害及其原因

1.1下部结构主要病害分析

下部结构主要表现形式有:基础局部冲空;承台竖向开裂或向一侧倾斜;基础下沉等。这类病害在其他形式的桥梁中也是常见的。分析这类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必要对当时的桥梁建设情况作一简单回顾。

1.2 上部结构主要病害

刚架拱桥上部结构的病害较多,我们对其主要病害作如下分析:

(1)斜杆拱脚处横向裂缝。主要原因是桥台、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使拱脚处出现竖向剪切应力,导致拱脚下弦杆件出现裂缝。

(2)弦杆部出现裂缝。主要原因是原刚架拱桥设计标准低,弦杆部强度不足使其承载能力和抗开裂能力不高。

(3)横系梁、横拉杆、横隔板竖向开裂。主要原因是由于原刚架拱桥设计标准低,横向联系较薄弱,而近10年来交通量大而且超载车辆比例大,造成刚架拱竖向变形量大,使横向联系的梁、杆、板出现竖向裂缝,甚至断裂。

1.3桥面系主要病害

(1)桥面板裂缝、破碎。主要原因是桥面板设计标准低,微弯板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低,配筋少,桥面铺装层薄弱,造成桥面铺装层刚度不足,随着交通量的大幅增加特别是超载车辆的破坏作用,致使桥面铺装层和微弯板开裂,如不及时维修,部分微弯板发生破碎,形成桥面坑洞而影响行车安全。

(2)伸缩缝损坏。主要原因是刚架拱桥设计时不设计伸缩缝装置或仅设置简易伸缩缝,混凝土强度设计较低,桥面接缝处混凝土损坏严重,逐渐开裂、破碎使接缝面积逐渐扩大而影响桥梁的安全使用。

2.维修加固方法

在对刚架拱桥病害进行处治之前,首先要进行桥梁检查,必要时要进行桥梁荷载试验,以掌握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分析病害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以便从安全、经济、适用等方面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维修加固。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以确保处治得当,施工安全。 刚架拱桥的维修加固主要从基础、斜杆拱脚处、弦杆、横向联系、桥面系等方面进行。

2.1 桥梁基础的维修加固

对于基底局部冲空的重力式扩大基础,应采取围堰施工,对冲空部分进行混凝土填塞,并增大基础的平面尺寸,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在新填混凝土与原基础间预留压浆管道,压注水泥浆使其密实。如果基础出现裂缝,则应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予以封堵。

2.2 斜杆拱脚处横向裂缝的维修加固方法

因桥台、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使拱脚处出现的裂缝已基本稳定,不再发展。可采用环氧树脂灰在其两面或三面粘贴钢板的方法进行维修加固,加固时首先将构件混凝土凿毛。

2.3 弦杆的维修加固

对于弦杆强度不足及开裂的情况,应对弦杆进行整体加强,弦杆的加固通常可采用黏结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混凝土扩大截面法并适当增加配筋数量。当弦杆损坏严重时,可在原弦杆下增设新的弦杆进行加固,该加固法可保证新设弦杆与原弦杆共同受力,从而提高桥的承载能力。

2.4 横向联系的维修加固

因刚架拱桥设计标准低,横向联系薄弱而不能适应交通量或重载交通时,应考虑对全桥的横向联系系统进行整体加固。一方面可采取加大截面法加固横拉杆和横系梁,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全桥的联系杆件,如横系梁。

(1)加大截面法。加大横系梁、横拉杆截面,先要进行加筋的焊接处理,要凿开节点处的钢筋保护层将需要增加的钢筋按设计焊接到接点处。采用吊模法浇注砼上,混凝土中应适当掺加膨胀剂。

(2)横系梁的施工应采用预制安装即挂篮施工,流水作业的方法,其重点是湿接头的施工。湿接头施工包括接头钢筋的焊接和混凝土的浇注两个方面。接头钢筋焊接主要是刚架拱节点处钢筋保护层的凿除要慎重,既要露出钢筋便于焊接,更要注重不要凿的太深、太长,防止损伤杆件。拆模时要对湿接头砼土及时进行维修和养生,确保接头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准。

2.5桥面微弯及铺装层裂缝破碎的维修加固因微弯板混凝土强度不足而产生的桥面铺装层裂缝、破碎,应撤换微弯板和铺装层;因桥面铺装层、砼强度低而微弯板尚未换坏产生的桥面裂缝可撤换铺装层,为适应现今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要求,采用钢纤维钢筋砼或者聚丙烯纤维刚架混凝土加固桥面系的方法,简易可靠,可大幅增强桥面系的整体抗载抗裂能力,效果显著。设计时桥面铺装层的布筋也要适当增加。

2.6伸缩缝损坏的维修方法设置简易伸缩缝装置及不设伸缩缝装置的刚架拱桥已不能适应现在交通安全的需要,因此采用型钢伸缩缝装置或钢板伸缩缝装置改造刚架拱桥伸缩缝简便可靠。特别是与桥面铺装同时改造效果更加明显,即采用伸缩缝混凝土与铺装层砼统一浇注的方法一次成型,不存在断缝(施工缝),整体性强,严整度好,行车舒适。

(1)采用型钢或钢板伸缩缝装置改造刚架拱桥伸缩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锚固钢筋的埋置要牢固,不能松动。二是混凝土强度设计要适当提高并确保现浇砼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2)如与桥面铺装层同时改造时,伸缩缝砼的浇筑应与桥面铺装层同时进行,即采用整体浇筑,一次成型工艺施工,先将型钢或钢板装置按设计标准安装就位,然后与桥面铺装层同时立模,浇筑纤维砼。

3.经验与体会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交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找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道路建设工作在近20年来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果,截止2013年底,我国的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路交通已由制约国民经济的阶段向基本适应转化。虽然我国在实现国家道路交通建设的过程比之发达国家要快了许多,但却仍旧无法避免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不断深入,所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也日益严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交通事故发生率来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近几年都是高居世界第一。

(2)从城市交通状况来说,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剧,道路拥堵现象十分普遍,已经由特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3)机动车肇事频率高、比重大。在我国交通安全事故中,由机动车辆的行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高达2/3。

(4)机动车肇事原因主要包含:超速、严重超速、酒后驾驶。其中酒后驾驶比例虽然在管控范围之内,但酒后驾驶的安全事故后果要更为严重。

(5)交通安全事故中,行人是最大受害群体。行人遭受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规则意识淡薄。

二、相关对策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并且普遍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例如:建立统一的道路管理体制,加强交通安全技术、法律的教育,提高交通道德水平等。在分析我国的交通及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交通安全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

道路交通管理涵盖了许多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了道路规划以及建设,更包含了后期道路的运营情况以及维护情况。与此同时,它还涵盖了十分广阔的管理范畴,例如路政管理、稽征管理、安全管理等等。交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逐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工作是落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前提。但从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体制来看,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病,而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采取交通和公安两家共管的局面。也就是说,交通部门主要负责道路前期的规划与建设过程,而公安部门则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这种交叉执法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事后惩戒”现象,也就是采取对违法交通法规的交通行为进行较大力度的惩罚来改善交通安全问题,这种执法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与国际道路交通执法所秉持的“事前执法”的理念有很大的背离,这也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是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国家应该依据国际惯例,完善并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并逐步明晰从国家到地方的各部门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职责。

(2)推行道路安全审计制度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我国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人与道路以及道路环境的不协调所引发的。例如,人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横穿马路、走机动车辆行驶道等,与道路本身的行驶规则产生不协调,继而引起了安全事故。理论上,这种事故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实际上,仍旧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去避免这种随机事故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路安全审计。

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道路建设完成后对道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审核,这种制度建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交通事故。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是从预防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从道路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进行安全深刻,它是由独立于交通部门以及公安部门之外的第三方,采取公正独立的审计方法对道路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通过审计工作,明确道路交通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安全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或者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我国交通法律法规

人、车、路是道路交通中的三个主体,而交通法律法规则是一个确立这三个主体之间的联系的规则。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交通法律法规制度下,明确人、车、路的相对关系,才能进一步保证道路交通的可行性。现阶段,出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配套、不完整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因而尽快制订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策略, 明确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及阶段性目 标, 明确交通安全在交通 运输中的地位,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是政府对交通安全长期、持久和有效的战略对策。

除此之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已经成为可能。ITS 是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之一。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对 ITS 进行跟踪和试验, 前期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管理、 交通信息 采集 与服务、 不停车收费、智能化公交系统等方面。近年来,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的指导下,目前已经将ITS应用至我国城市交通,已成为目前我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国的道路建设,相关法规没有相对应得到完善,因此,这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攻克一系列该领域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加强对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 ITS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4)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 提高交通道德水平

我国道路交通法治观念极为淡薄,一方面这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我国,随意停车、超速行驶、横穿马路,横穿高速路的事情常有发生,而人之所以会有这些违规举动,往往是由于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因此,相关政府在进一步加强交通法规制度完善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交通主体――人的交通观念进行教育。

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任重道远的艰辛的工作。要扭转这种让人堪忧的局面, 关键在于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尽快出 台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策略,强化配套措施, 完善保障机制, 加强全民交通安全教育, 使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交通是地区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于近日就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同时不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按照“东 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使我市农村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品位不断提升。

(一)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 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农村交通的瓶颈问题。

(二)交通整治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我市周边农村地区规模的扩大和村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交通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带来了诸多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地区形象。为此,今年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

二、当前我市农村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首先是道路网络不完善,也没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车辆随处乱停乱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 0.85‰,与全国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极少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安全系数不高。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

由于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运营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周边农民乘车困难。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村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公交车的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公交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提高农村交通教育管理水平

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农村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如每家每户,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村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件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

(四)道路拥堵解决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