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专业研究方向

生物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6 15:18: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物专业研究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物专业研究方向

篇1

1.1调查对象

以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武术专业和吉林体育学院武术与传统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官网里的中国知网、万方镜像数据库、维普资源平台、体育资讯和学校图书馆综合类图书,查阅了与本次研究相关文献30篇进行了归纳总结。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共准备了250份调查问卷,实际发放228份,实际收回225份,有效问卷182份。其中吉林体育教育学院发行120份,实际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4。吉林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发行108份,实际收回106份,有效问卷78份。

2.結果与分析

2.1武术专业与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自2007年到2013年参加国企人数呈增加状态而所占毕业生比例却呈减小状态,这反映出吉林体育学院扩招现象,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时选择了私企和个体。

2.2武术专业社会实践渠道缺少

现如今最常见的高效学生的社会实践途径组要有: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进行社会实践、参加重大庆典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体育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社会实践途径很少有专门与武术专业有关。一个学校所在的那个城市和在城市所在的位置,以及学校所在地的民俗文化也将制约着高效学生的社会实践,例如长春电影制片曾邀约本校学生去参加太极拳的表演,2015年长春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上有太极拳的表演。这些很少数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却有着很多附近学校学生的争抢,从而形成了“僧多粥少”这种现象。武术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渠道缺少,但非武术专业学生与武术专业学生的共同争抢这些为数不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武术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少。

2.3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的关系

对于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的关系,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实践会为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积累经验,同时,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武术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武术专业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践上,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的确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方向和目的,在武术专业学生确立了就业方向后,他们的社会实践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积累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又可以让武术专业学生更好的进行就业。所以,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就业方向引导和加强对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重视。

2.4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的流动不断的增大,武术专业人才也随经济高度发展而高度的流动,同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很多武术专业的学生为了生存而迫使改行,导致了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而武术专业人才的转行,是武术专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武术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的缺少会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减少,武术专业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

3.1.2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过低,让武术专业学生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1.3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人才的高度流动对武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产生影响,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全国武术教育推广的进程速度。

3.2建议

3.2.1对于武术社会实践平台的缺少,学校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武术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或组织;并设立各个部门为平台筹集经费、联系社会上需要武术专业的企业和组织,鼓励武术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武术专业社会实践平台当中,引导学生的实践方向积累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经验。

3.2.2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来源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和专项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完善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武术的专项提高应摆脱制度化的学习模式和西式武术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条件来制定专项提高的内容。

3.2.3学校和社会方面应做好武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武术专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引导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开展就业辅导改变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政府应建设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加强武术专业学生与专业相符的用人单位的接触;根本上解决武术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从而改变武术专业学生的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作者:孙成岩

    参考文献: 

[1]吉洪林等.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12):91-97.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60-04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农垦总局举办的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热作方向)是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开设的热带作物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于2007年,是广东省唯一培养热带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2010年被评为院级首批特色专业,2011年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确立为广东省财政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热作方向)依托广东农垦、面向广东现代大农业、放眼东南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和完善“紧跟农时、且耕且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服务南亚热带农业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养适应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有效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一)完善以行业、企业专家为骨干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由广东省农垦总局、广东农业产业化协会、广东省农业厅南亚热带农业办公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行业企业专家、教授,会同本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根据国内外热作产业行业发展信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或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等进行审议。对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机制、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指导;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二)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充分利用广东省农垦集团企业办学的优势,立足农垦,紧紧依托垦区农场,同广东农垦中最大的企业――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建立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一对一结对密切合作关系。以热作行业、产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整合双方资源,通过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科技创新研究与服务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企业热作生产过程同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并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合作:(1)学校定期为企业举办针对生产一线人员的热带作物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技术培训和科普培训;(2)协助企业整合各方面的专家教授组成“产业发展战略顾问团”。在湛江农垦企业集团公司建立“名师工作室”,为企业的产业发展、科技发展战略、农业项目规划论证评估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热带作物科技创新合作研究、科技服务、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工作;(3)在学校建立“专家工作室”。企业定期选派专家进入专家工作室,进行科学研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开展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4)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场地、设备,提供热带作物生产加工一线的专家、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习,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鉴定等管理工作。承担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任务、开展中高级农艺工、植保员等职业技能培训鉴定;(5)企业在招聘企业员工时,优先接收校方学生就业,并积极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合作;(6)企业接受教师挂职锻炼,校方为企业选定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

(三)校企合作建设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

同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合作建设“共建、共管、共享”的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把当前热带作物生产中最新的科技成果、优良品种、设施设备在科技示范农场中应用,起到科技推广和示范作用,同时作为教师科研基地及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示范农场由企业人员和专职教师担任场长和技术员,将农场的田地划分为若干的责任田,根据不同的作物,把作物生产、产品销售等设计成不同的项目,由学生组成责任小组,以员工的形式完成各个项目,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

二、推进产教对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完善“紧跟农时、且耕且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广东农垦企业,紧紧围绕广东农垦“四大类热带作物生产”项目建设,创新“紧跟农事,且耕且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同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合作,在校内建设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同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研所和阳江垦区密切合作,在广东农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建设教学型生态农场,构建校园有农场,农场有课堂的“场校合一”的教学环境;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实施弹性学期制;根据南亚热带作物农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序化教学内容,做到“依农时教学”。充分利用垦区的农场资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主要在农场实施现场教学,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现场指导,学生以半工半读的形式直接参加农垦企业的生产过程,学生通过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从事耕作,以实现“学做合一”,即“且耕且读”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学生的认知技能、单项操作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反复训练,循环操作,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农业企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之间的对接。

(二)采取弹性学期制,探索“三阶段教学,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固定一年两学期制度,依据热带作物生产农时设计教学流程,根据农忙和农闲时节,探索“三阶段教学,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在一年半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学习和单项素质训练阶段,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技工”的身份,到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半小时车程内的校外实习基地组成的“学校周边实训基地圈”,以半工半读方式,参加带薪的生产性实习,实现对专业、产业、职业、岗位的认知。第二阶段:利用与农垦科技中心合作成立的“热带作物培训中心”,由学院专任教师和科研所专家、垦区农场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以现场教学为主要形式,采取“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依热带作物生产农时,组织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利用培训中心附近的1小时车程内的农场组成辅助实训基地,学生以“准技术员、准植保员或生产队长”的身份参加企业的生产过程,半天学习、半天工作。整个学习阶段为一年,完成一个热带作物的生产周期。在这个阶段开展学生热带作物生产技能竞赛,如“种子检验大赛”、“热带作物病虫害识别大赛”;完成中级农艺工或植保员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完成热带作物生产基本技能和单项技能的训练。第三阶段:最后半年学生以农场准员工的身份到垦区各个农场以及广东农垦位于东南亚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顶岗实习,基本实现学习和就业的对接,完成热带作物生产综合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

三、行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

(一)以服务热带农业产业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同广东农垦集团各农场和企业合作,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双核”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南亚热作产业特色。

(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依据国家热带作物生产规程,从农垦企业和农场相关职业岗位调研和职业资格标准、农场热带作物标准生产手册等分析入手,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会同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建立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突出能力本位,紧贴热作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重视素质教育的规范要求,把农垦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三)开发核心课程

以产教对接为主线,更新教学内容。与农垦行业和农业企业合作,充分分析现代农业人才成长规律,分析农垦企业、农业企业职业岗位和自主创业对农业人才知识结构和岗位技能的要求,依据国家热带作物生产规程,紧跟农业科技发展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实现热作人才培养与广东热作产业紧密对接,适应广东农垦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侧重为外向型农业培养人才,做到“至土至洋”;注重学生外语和外贸相关能力的培养,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话、东南亚小语种等相关课程。目前,已建成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和5门网络课程。

(四)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结合,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依据热带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规格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实用性为原则,注重形成性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实训报告、作物生产记录、实结、考勤情况、劳动态度、产品产量和质量、实习单位绩效考核和单位评价等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方法。积极开展以赛代考,技能部分必须动手操作,现场考核,由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中级以上农艺工和植保工的职业资格训练,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同时进行职业资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获得中级以上农艺工或植保工职业资格证书。

四、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能力主线,模块定位,仿真模拟,生产经营”原则,建设1个热带作物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1个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1个2万O热带植物园、1栋1200O智能温室、10栋塑料大棚、200O的花卉超市,基地具有真实垦区农场氛围,具有南亚热带农业特色和现代农业特点,体现循环经济,能满足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理实融合教学需要,并兼有科研、示范、科普、观光休闲等功能。同时建有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作物栽培实训室、作物生长环境实训室、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训室、植保实训室、作物遗传育种实训室等,形成较完整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确保生产性实训占校内实训的80%以上,实训课开出率100%,校内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同时满足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训需要。

(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

以课程为载体,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为平台,根据能力模块培养需要,建立以推进产教对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以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自主工作为主要形式。其功能与作用是以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产品营销为主要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立足广东农垦企业,依托地方农业企业,采取场校合一的模式,建有23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学校周边实习基地群、广东垦区实习基地群和东南亚实习基地群。为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院积极争取广东农垦总局把所属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调动农垦企业的积极性。为确保校外实践基地有效运行,学校委派专任教师深入到农场,以农场厂长助理的身份管理教育学生;由农场指派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建立职责分明、相互沟通协调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的正常生产过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工作制度,每天记好工作日记;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实习实训结束后,由企业向实习实训合格的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以此作为实习实训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实习鉴定书、学生实习登记表,实习记录、学生实习实训技术总结报告等确定学生实践教学考核成绩。

五、发挥行业优势,共同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实施“名师战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建设一支包括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教学名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德技双馨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100%。依托广东农垦集团,建立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50%以上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

(一)专业带头人培养、提高与引进

对现有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进修方式提高学术水平、吸纳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到农业龙头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及广东农垦产业状况,接受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培训;聘请1名农垦行业的热带作物栽培方面的知名专家,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成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对2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参与广东农垦和广东热带作物生产方面的重大农业项目论证评估,主持1~2项省级以上热带作物科技攻关项目或教研课题,主持国家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每年传帮带培养2~4名骨干教师。

(二)青年教师培养

对现有的及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进行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培养,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通过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到农垦企业挂职锻炼,每年不少于半个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提高实践技能,使其2年内具备技师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双师”素质,成为某一技术的行家里手,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训练。

(三)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在广东垦区农场、地方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中选定50名左右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建立专家资源库。作为备选兼职教师,其中每年有不低于18人担任专业的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或来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实现50%专业课由农场兼职教师承担。每年对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开展不少于30学时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六、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针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开展师资培训,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做到教学资源的共享。

2.利用本专业的师资、技术、基地等资源条件,针对广大垦区职工和热区农民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针对垦区目前大力开发的专项技术如“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热带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垦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等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3.配合珠三角园艺产业带建设,开展花卉、蔬菜、果树栽培技术培训,重点面向农民工职业资格培训。

4.利用“广东热带农业工程规划研究院”平台,针对农垦企业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阳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延长热带作物产业链研究”、“热带作物病虫害专家诊断与防治系统研发”、“热带作物种植制度创新”“农产品安全及质量控制”等项目,集中力量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

七、结束语

经过七年建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将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改革及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果,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专业的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并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广东农垦及全国热带农业的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面向广东农垦和区域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专业技能考证以及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能力有大幅加强,将为广东农垦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篇3

01无机化学;

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6化学生物学;

07有机电子学;

08化学生物学(制药)。

篇4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31一04

本文对1982―2003年全国体育院校及部分重点大学体育院系、国家体育总局等30多个单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博士生研究生论文选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并对其选题方向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共收集1982―2003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论文505篇,其各专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搜集了研究生论文选题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分类整理,获得了相关资料和信息。

1.2.2数理统计法 对论文的题目、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特征等指标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数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体运动科学专业论文分布情况 运动生理方向的研究生论文数量占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总数的46.34%(表1),这与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体育院校运动生理学科点开设较早、而其他学科点开设较晚有关,同时与80年代某些院校只设立运动生理专业硕士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关系。数据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方向的论文数量较少,90年代后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运动生物力学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运动解剖学方向的论文数量总数也相对比较少,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3年中运动解剖方向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减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院系的招生培养结构所致,该学科属基础理论学科,且与运动训练相关性不大所致。

从图形及数量分析可以看出,各研究方向在年代分布上,尽管呈现出一些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各研究方向的数量和总数都在逐渐增多。

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运动生理学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在骨骼肌生理、疲劳与恢复、机能评定和心血管等范围内,其数量占运动生理方向研究总数的55.98%,这与目前国内体育期刊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趋势基本相符。其原因是骨骼肌生理,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运动员机能评定及心血管等方向与运动训练关系密切,这些研究可以解决运动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入21世纪后,内分泌功能的调解、训练效果等与大众健康、全民健身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将受到了重视,其研究生论文数量必然有所增加。

2.2各专业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2.2.1运动生理专业

2.2.2运动生化专业

如表3所示,营养是运动生物化学方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研究生论文数量约占总数的1/3。在运动训练中“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的新观点提出之后,人们开始逐渐着眼于营养学的相关研究,如何应用合理的营养手段来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促进运动后恢复已成为体育科研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但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多采用动物实验,对人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运动营养及合理的恢复段在运动员当中推广使用,还须更多的人体实验作为更直接的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体育健身在我国的开展,近年来针对各种健身锻炼项目的训练效果的研究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呈现了与运动生理方向相一致的变化趋势。

2.2.3运动解剖学

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少年体质现状和生长发育规律及体育运动在人体塑造方面的作用是运动解剖学方向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其论文数量分别占该研究方向论文总数的37.14%和28.57%。涉及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性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其它方向的论文数量比例均相对较少,呈现出明显的“选题分布极不均衡”的特点,这一现象说明运动解剖学知识领域广泛,可供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多,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运动解剖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一个学科发展基本成型的表现。

2.2.4运动医学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医学方向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生理、训练效果、骨骼肌生理及运动损伤等方向,各个方向的科研讨论数量分布均衡,占其方向的百分比均在15%左右,且这些研究相对集中,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比较紧密,体现了科学研究服务于训练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运动医学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

2.2.5运动生物力学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方向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对运动项目的某些技术环节的动作分析上,其研究主要是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辅以现代化技术手段展开探索研究,从而得到一些敏感指标、数据,并采用计算机评价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其中涉及动作技术分析的占42.86%,而涉及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达到生物力学研究生论文总数的23.81%,体现了运动生物力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日趋紧密。随着科学的发展运动生物力与数学、物理、计算机、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将逐渐增多。

2.2.6 各专业方向选题特点的分析 从表2~6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各方向的选题方向一方面呈现了各自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各学科之间互相关联,存在一些共同点。

从各自专业方向选题特点来看,运动生理方向选题中骨骼肌生理及疲劳与恢复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在90年代前后,对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组成比例的研究很多,采用无损伤方法测定肌纤维类型,对延迟性肌肉酸痛以及骨骼肌疲劳后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运动生化方向对运动员营养补充问题以及运动后恢复手段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注视。“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这一新观点提出之后,营养及其他恢复手段成为竞技体育中的热门问题。

运动解剖学方向论文选题明显集中在“儿童少年体质现状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这3个方向,占论文总数的80%。

运动医学的选题则集中在创伤、心血管、训练效果及骨骼及生理四方面,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各占该方向论文选题的13.04%、17.39%、15.22%和13.04%。

运动生物力学是相对较为独立的学科,其选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动作技术分析(42.86%),其次是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23.8l%);除此之外人体组织力学、动力学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论文选题也逐渐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

2.3各专业方向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中动物实验占到总数的41.05%。运动员只占到19.26%左右,位居第

三位的是体院学生,占12.26%。近年来,动物实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人体实验在逐渐减少。

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上看,人体实验的科学研究通常具有更直接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人体实验时,实验条件不一,且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难以控制,作为受试对象的人本身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动物实验的优点是样本个体差异小,条件容易控制,测试结果更为准确,特别适合做一些机制性的研究。其缺点是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太远,有时候反映在动物身上的变化,未必可以在人体上得到重现。而且,动物采用的运动模型较为单一。从目前来看,常用的动物运动模式为大鼠(或小鼠)游泳,以及在动物跑台。且不说这些运动模型的控制是否严格,从这些运动方式上看,与人体的运动毕竟有一定的差异。而且疲劳点如何确定的问题,一直是动物实验论文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结合起来,一直是研究生论文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好的选题不仅在于题目本身,实验设计也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2.4各专业方向研究生采用的研究手段

2.4.1运动生理专业

2.4.2运动生化专业

2.4.4运动医学专业

数据显示,运动生理、生化、解剖和运动医学方向研究生论文中使用的各种研究手段中,运动生化指标的测定占相当大的数量和比例。尤其与运动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论文多采用生化指标对受试者进行评定,观察受试者身体机能的变化。如:血乳酸一直是科学训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另外,血常规、血尿素指标以及以血清酶的变化都是运动训练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另外,在一些机制性的研究中,如运动性低血睾,运动性闭经或月经紊乱等问题,都需要对激素及激素受体辅助生化手段进行定性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基因分析手段的日益更新、先进,实用性的基因分析手段逐渐应用到了体育科学研究中来,例如对骨骼肌a―actin基因表达的研究,对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对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缺失的研究等等,都是现代基因手段与运动实际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在研究手段的选取上:运动生理学使用较多的是生化指际、生物电技术和常规生理指标,共占其研究总数的74.99%,近几年来,借助生化指标检测的研究数量逐渐升高。运动生化方向则是生化指标占绝对统治地位,达到总数的85.19%,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运动解剖学则较多地应用身体素质指标、组化电镜、生物电技术及常规生理指标等,所采用研究手段相对较多,且分布均匀,即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手段呈现多元化。运动医学方向中应用较多是生化指标、常规生理指标和组化电镜及生物电技术,占该方向研究手段总数的89.36%,体现了运动医学监测过程中需要借助生理、生化手段的特点。各方向的研究手段呈现出互不相同特点,归结原因在于不同专业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致。

动作技术分析系统是运动生物力学专业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占生物力学各研究手段总数的42.22%,它是运动生物力学为运动训练直接服务的最常用手段,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码拍摄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逐渐进入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其主要运用在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中,这些先进、准确手段的引入对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6 除运动生物力学外所有专业不同年代研究手段的对比

表13显示,80年代采用较多的是生物电技术、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各占总数的28.87%、25.77%、25.77%,他们之间的分布相对均衡。进入90年代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简单手段,如生物电技术和常规生理指标的应用比例逐渐减少,而生化指标等反应受试者机体机理的研究手段所占比例增大,达到总数的52.30%,体现了各学科研究的精确、精细化和定量分析的逐渐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前沿科技手段,如基因技术开始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中应用。本文所统计的只是2001―2003年的研究生论文,样本量相对较少,但其变化趋势基本和90年代相同,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反映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科水平的提高。

篇5

相信绝大多数申请人都比较清楚地知道美国大学可申请的奖学金种类和一般条件,这里只针对专业类型进行简单说明:

(1)Fellowship

大家常说的“纯奖学金”类型。所谓纯奖学金,就是非服务性的资助。也是奖学金当中拿着最为舒服的一种,不用干活就可以拿的钱。此类资助通常不受专业限制,且数额较高,但是相应的名额很少,所以竞争都超常激烈。如果不是各项条件都非常优秀,想拿此类奖学金非常困难,但是在做网申的时候申请这类奖学金是我们的权利,因此看见后不要多想――肯定申请。

(2)Scholarship

另外一种形式的“纯奖学金”类型。此类资助同样不受专业限制,种类繁多,某些学校甚至有几十种针对本土和国际学生的此类资助。但数额没有Fellowship那么高,大陆地区申请者拿到几千美金或是按州内学生收费,抵销学费/学分的居多。如果拿到这类的奖学金,申请人们最好马上确认该项奖学金的额度,了解和全额奖学金还有多大差距,防止I20都收到了才发觉不是全奖。

(3)Tuition-Waiver

部分或全部减免学费是众多大陆地区申请者,尤其非理工类申请者拿到最多的一种资助类型。减免学费类的资助属于非服务类资助中发放最多,最容易申请的一类。顺便说一句,网上很多人不知道全奖、半奖如何区分,大家如果获得全部减免学费就属于半奖的类型,如果在此基础上有TA、RA之类,那么通常就是全奖了(足够Cover整个学习期间的费用了)。

(4)RA and TA

RA、TA顾名思义,就是助研和助教,这两类助学金是国内申请者,尤其是理工类申请者拿到最多的两种类型的奖学金。RA、TA对于美国研究生或以上级别的申请来说占大多数。通常大陆地区申请者拿到RA、TA后会附带全免学费,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全奖了。

奖学金的变化和误区

对于奖学金类型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谈谈大家更为关心的近年美国各专业申请中奖学金发放的一些变化和误区,很多网上的信息已经失去实效性了,如果大家还拿着那些信息来做申请,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误导和影响,甚至完全的失败。

(1)盲目认为PHD意味着全奖Offer

这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申请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区,不论专业,不管Program类型和特性,一律以PHD申请为先。不图别的,为的就是全奖。事实上从近几年的申请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数学、化学、物理几个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外,其它类型课程的录取趋势和奖学金情况,都与以前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拿经济类申请举例,以前大家只知道农业经济和计量经济类的理论性经济学PHD课程有全奖,所以打破头似的无一例外地主申这种研究方向。事实上,近两到三年,一些实用性的经济或金融课程的奖学金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类似与区域经济或反倾销有关的经济类研究方向和金融课程,都有全额奖学金出现。包括一些如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一类的理工科课程,Master的全奖也不占少数。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大陆学生赴美人数的增加,客观来讲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有些夸大了自己的背景和条件,但到校之后被学校发现名不副实。因此有些大学基于此类教训,逐渐开始对于PHD录取学生采取先观察再发奖的策略,就是你条件再好前期学校也只给你录取,等到学校通过Qualification Exam之后才能发放全额奖学金,极大地避免那些滥竽充数的申请人混迹其中。

(2)生物类、临床类背景申请者必选分子/细胞生物学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网上一些所谓申请经验总结的影响,很多有生物类或医学类背景的申请者在选择时都会偏重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一类基础研究方向。基础性研究奖学金相对更多是不假,生物化学每年是发全奖最多的生物类研究方向也不错,不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几个研究方向近两年的录取比率和全奖发放已经不像大家早期获得的那样了。反而神经系统类、遗传类、生物工程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奖学金情况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包括发放给大陆地区申请者的GA和Fellow数量都相当可观。

(3)MBA等商科注定要纯自费

对于这类大家认为的“高投入高产出”专业,很多人之前都不敢奢望获得奖学金。不过从近两年国内申请者获得的结果来看,商科全奖、3/4奖等大量涌现,给了很多人“在梦境”的感觉,我就跟一个2006年拿Rice MBA 3/4奖的申请者进行过沟通,在他看来,获得录取后与学校积极主动沟通和联系,或者凭借自己的优异背景或硬件成绩拿到半奖以上的商科录取是近一两年很常见的情况。不要认为排名比较高的学校就不会给奖学金,这些学校给奖学金反而更为大方,关键是看你怎么处理自己的申请。

(4)本科的LAC一定会有全奖

随着对于美国留学申请认识的提高,但又不是完全客观的认识,很多家长都有了这样一种想法――去美国读本科既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本科教育,同时还能拿高额的奖学金。但是随着申请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不是所有美国的University都提供全奖,这时一个新的概念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LAC。确实,从给录取学生的奖学金比例和额度上,LAC的学校是要比University给的多一些,但也不是每所学校都会给全奖,因此把去美国读本科和拿全奖等同起来也是一个对于奖学金认识的重大误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全奖读本科,那么之前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奖学金政策,看这个学校的奖学金设置情况,是Need Based还是Need Blind,当然有一些学校是录取后就给全奖,但是申请这样的学校竞争是极为惨烈的,而且是众多美国大学中的凤毛麟角,想要获得那样的大学录取,不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成绩是无法得到的。一般的University是会提供给优秀的录取学生一定的Scholarship,数额从几千美金到两万美金不等,根据学校具体的奖学金政策而定。

2004-2007年期间奖学金发放有不同程度提升的专业如下:

(1)提升幅度最大:经济、金融类Master、MBA、会计、MPA等。

篇6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41-03

21世纪,生命科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活跃的学科,其涵盖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包含能源、环境、人类疾病等各个方面。生命科学的研究相当广泛,从微观到宏观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生物学的存在。微观方面包含了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等;宏观方面包含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甚至生态环境。2015年所评选出来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多项成果来源于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美国癌症基因图谱的完成、调控细胞衰老的关键开关以及可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新疫苗的发现等,这些成果为相关疾病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以及可能的干预途径。生物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基础学习以及兴趣培养对于其以后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指导本科生对本科毕业论文顺利进行正确的选题、执行以及撰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探索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热情。这对于培养生物学专业领域的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

1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第一次探索和尝试,是对本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学本科生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所掌握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提升了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是生物学本科教育环节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敷衍了事,造成了抄袭以及伪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在刚开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储备,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很容易使自己产生退缩和懈怠的心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较短,为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本科最后一年是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的一年,面临着未来人生道路如何选择的关键问题,所以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毕业论文中,造成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敷衍了事,甚至伪造数据。部分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可有可无,不能正式对待本科毕业论文。

教师的监管不力,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多数的大学教师自身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导致时间不够充裕,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少,导致其问题积压较多,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了其不愿与教师交流的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

学院的监管力度不够,考核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和指导老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生物学本科学生面临着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或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在科研上给予其正确引导,很可能流失部分科研界的优秀人才。一旦科研人员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会给以后学生的科研道路造成影响,引起科研的不正之风。

总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生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模式转变为大众化模式。本科生数量逐渐增多,教师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师科研工作的压力造成其对学生的监管不力,部分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可有可无,这些原因造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严重下滑。

2 提升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体系建立

近年恚该院提升了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一对一指导,加强了教师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引导以及完成过程的把控,帮助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勇敢面对科研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地改进结果。

篇7

米红旭和蒋帅是一对情侣,从东北林业大学硕士毕业生后,两人远离家人与繁华的都市,主动放弃稳定优越的工作,选择落户穷乡僻壤的海南鹦哥岭热带雨林保护区。

四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很快地融入了这个护林团队,并对保护区工作相当熟悉。“这个团队就像一家人一样,只要有空就互相帮忙,关系简单而友好。”

明年,两人准备结婚,将来作为独生女子的他们,还打算把双方父母都接到海南,真正扎根鹦哥岭保护区。

选择梦想战胜现实

米红旭和蒋帅在东北林业大学读本科时是同班同学,专业是生物学。本科毕业报考研究生时,他们依然同时选择了生物类专业,只不过米红旭的专业是动物学,研究方向是鸟类生物学;蒋帅的专业是微生物,研究方向是环境微生物。

2012年,两人的研究生专业同时毕业。“说实话,我的专业找工作面比较窄,同学们都选择去了大城市的科研院所,有的为了留在大城市甚至转行。”米红旭说。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首先在青岛找到了工作。女友蒋帅被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录用,起薪3000多元,而米红旭则从事生物制品的销售工作。米红旭始终觉得放弃已经学了6年且十分挚爱的专业,非常心痛。恰在此时,学校的老师给他们打电话称,“海南有个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年轻人工作、创业的好地方。”

得到消息后,米红旭和蒋帅立即上网,从网上看了关于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报道后,两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应该是我们去的地方啊!”对于这两个热爱生物研究,渴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让他们有所作为,也让他们神往。

“当时我特别想去,毕竟6年多的专业知识,如果扔掉就太可惜了。”米红旭说,随后他开始找女友蒋帅商量,没想到女友特别理解,也非常支持。

接下来是劝说双方父母。两人的老家都在东北,米红旭又是独生子。所幸双方的父母都比较开明,最终两人辞掉了在青岛的工作,父母也表示“只要你们两人在一起,不管到哪里我们都支持”,就这样两人决定加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团队。

2012年6月30日晚,飞机缓缓停在海南三亚国际机场,走下飞机一股夹杂着海腥味和潮湿的热浪袭来,两人没有来得及欣赏国际旅游岛的夜景,连夜乘车赶到了位于海南白沙市的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两人共同克服困难

刚到鹦哥岭的那段时间,每天米红旭和蒋帅都会早早起床跟随护林员上山,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山上进行资源调查,因为对鹦哥岭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前期的上山调查很多。调查需要两人一组,通常米红旭和蒋帅都被分到一组,小米对每一块土地上的植物种类进行辨别统计,而蒋帅则负责记录下这些数据,生活中的默契也让两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配合得天衣无缝。

最初的鹦哥岭保护区生活还是让这对情侣受了点苦。有时候,还需要在野外搭帐篷宿营。米红旭说,在热带雨林里搭帐篷宿营并不像电视剧拍得那样浪漫,有很多突况让人措手不及,特别是山里的蚊虫和山蚂蝗。

米红旭第一次和护林员上山,就被一种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咬怕了。“那虫子很小,根本不起眼儿,在人的耳边飞来飞去,不一会儿就落在手臂上。”米红旭说,刚开始没有在意,随后手臂开始痒,结果全身被挠出40多个包。“当初是非常痛苦的,不过现在都被咬习惯了,已经适应。”米红旭笑着说。

米红旭的女友蒋帅则特别怕山蚂蝗。有一次,米红旭和她去便文村的山上做植物样方调查,从海拔600米处爬到1400米处。路上有一处陡坡,山蚂蝗特别多,蒋帅不小心摔倒了。“一边是流血的伤口,一边还有蚂蝗叮咬,别提当时我心里有多苦了。”但回忆起来蒋帅却是笑容满面:“红旭很快就用树枝绑成了拐杖,扶着我一步一步坚持下山。再苦再累,我都不觉得了。”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对付山蚂蝗的方式。他们用工具做了一个“蚂蝗棍”,一个小木棍,头上绑了一块布,然后带着矿泉水瓶,里面装了一些很浓的盐水,沾一下蚂蝗自动就掉了。

几个月下来,两人的体重都明显下降。米红旭瘦了20多斤,蒋帅也瘦了8斤。“鹦哥岭就像一个天然氧吧,虽然条件苦了点,但生活方式很健康,我们就当减肥了。”米红旭笑着说。

除了艰苦,当然也有甜蜜的时刻。

米红旭说,他的研究经常需要夜间上山,最近的一次是11月12日,傍晚6点,他和团队成员开始出发,边爬山边看,晚上10点到达海拔1500米的观景台,在两栖天堂(因为此处的动物很多,当地人取名),他看到了非常罕见的两栖动物——海南疣螈。“疣螈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了好几天。”米红旭兴奋地说。

金钱不是幸福的标准

米红旭说,他现在的月工资是1300多元,跟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没法比。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吃饭基本都在集体食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基本够用,而且觉得非常幸福,只是衡量幸福的标准里没有金钱。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时候也会觉得不适应,但是只要跟红旭在一起,只要在山上能继续调查研究,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蒋帅说。选择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承受与众不同的苦难,想要完成理想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对米红旭和蒋帅来说是至理名言。

米红旭坦言,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在保护区的工作仍处于学习阶段,从课本知识到现实实践,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转眼间,两人到鹦哥岭的时间快5个月了。“慢慢找到了工作的感觉,我将鸟类和兽类红外线监测作为研究方向。”米红旭说,他在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经常出没的地方安装了自动触发照相机,一旦有鸟类和兽类经过,相机就会自动拍照,然后他再根据这些照片研究动物的活动规律。

蒋帅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学,而目前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有关微生物真菌的调查资料非常少,她的研究需要从头开始。“这是我感觉很对不住她的地方。”米红旭说,蒋帅本来在青岛可以和生物医药公司的团队一起做出很多科研成果,但为了他还是选择来到海南。

篇8

1.引言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学与医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是其中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信息学作为跨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大热点领域的学科,拥有蓬勃的生命力。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庞大的分子生物学信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它无疑将会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1][2]国内外对生物信息学的人才需求也在激增。

目前,生物信息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要进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对人员要求很高,需要深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背景知识,需要扎实的应用数学或统计学知识,还需要精通计算机,至少得具备三者之二。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熟悉计算机,而从事计算机科学的人员多数又缺乏对生物学的了解。尽管如此,生物信息学的教育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越来越普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过30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3]这些研究与教育一般分散在多个系所属的多个专业中,如生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计算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理学院(天津大学等),我校是由计算机学院开设全校公共课。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开设生物信息学这门课时,侧重点都不一样。如果由医学院的教师授课,则侧重点可能在致病基因的研究方面,[4]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则可能侧重于数据库的管理、查询等方面,[5]理学院的教师授课则可能侧重于生物信息学中的数学问题。笔者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所以主要从计算机和数学的角度去授课。另外,研究生教学又与本科生教学[6]不同,研究生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综合能力。笔者将教学实践中的心得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以供商榷。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图像、视频等。比如在介绍模式生物时,可以给出各种模式生物的图像;在介绍各种各样的生物数据库时,可以在课堂上现场上网登陆数据库,演示和介绍各个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等。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本科生可能比较习惯于教师的灌输性教学,而研究生教学更加鼓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这从“研究”一词的英文解释“re-search”――再(“re-”)探索(“search”)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引路的作用,而不可能手把手带着学生研究。生物信息学更是如此,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理论和研究内容还不成熟,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因此,通过生动形象的启发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生物信息学的上课过程中安排几次学生的课堂报告。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或学生在国外重要期刊(如Bioinformatics)或会议上找与学生自身的研究方向比较相近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文献,然后几个学生一组共同针对某几篇文献进行阅读、理解,最后以报告的形式跟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搜寻资料的能力。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网络资源也非常丰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数据库进行查找适合自己的文献资料,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有哪些数据库可以利用,哪些网站资源比较丰富,以及选择什么关键词进行查找比较有效,等等。

(2)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学生在本科阶段一般没有读外文文献的习惯,而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为了了解和研究国际前沿领域,就必须阅读大量外文文献,毕竟国外的科技实力在很多方面还是处于领先位置的。给学生指定几篇优秀的外文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因为要想真正理解文献的内容,就必须对文献进行仔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3)团结协作的能力。每个课堂报告都是由几个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在这过程中有组织协调和分工的问题,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推崇,所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好,他就负责理解文献中的公式和算法部分;有的学生计算机能力比较强,他就负责编程实现、课件制作等。

(4)口头表达的能力。课堂报告的最后陈述和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平时很少有作报告的机会,所以口头表达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本课程提供给学生一次口头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组织报告内容、如何把自己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听众是比较有效的,是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交叉性研究

为了做到学有所用,笔者从每个学生自身的研究方向出发,为每个学生指定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切交叉性研究,将所学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中,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促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比如课堂上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有研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就给他们安排一些生物图像处理、基因识别等方面的文献。这种交叉性的学习和研究,有可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获得比较大的创新性成果。

5.结语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一定的内容,如对生物信息学这门课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等。总的来说,教学效果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阳德.生物信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5.

[2]郝柏林,张淑誉.生物信息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0.

[3]许忠能.生物信息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17.

篇9

【关键词】

科技平台;生态位;生境套娃

1 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1.1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在1917年由美国学者J.Grinell在《加州鸫的生态位关系》中使用该名词。1957年,英国生态学家G.E.Hutchinson提出n维生态位,提出多维超体积生态位。1971年,E.P.Odum认为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决定于它们在哪里生活,而且决定于它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受到其它生物的约束。

将生态位理论与竞争排斥原理应用至自然生物群落,则在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1.2生境套娃

Hanski[4]以生态学家的思路,采用层级式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描述方法,一系列的环境界定把特定物种的生境需求一步步细化,使之得到更加精确的描述。例如甲虫的生境套娃为:

(1)北方针叶林

(2)云杉占优势的森林

(3)倒木供应时间连贯性很好的云杉泥沼林

(4)树基在地面以上的一棵云杉倒木

(5)破裂树皮下的韧皮部腐烂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2 地方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及瓶颈剖析

2.1平台定位及顶层设计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平台数量虽多,而科技平台投入产出比却较低。据资料[5]显示,地方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数量占全国的61.2%,科技平台承担的科研项目数占全国的58.3%,而拨入经费却只占33.8%。科技平台存在定位不明晰,管理部门过多,协调不畅,导致平台管理模式不统一,平台建设运行执行力偏差,科技资源分散、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偏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地方高校科技平台往往受限于不稳定的财政科研投入,运行、管理、研究、设备维护等经费投入不连续、不充分,原始性创新能力得不到持续支持,这也是地方高校科技平台难于冲击国家级科技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评价体制机制原因

有关数据表明[5],2013年地方院校科技成果获级获奖比例远远高于部委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但国家三大奖、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获奖比例却很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专利出售金额、技术转让金额呈下降趋势,表明地方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旧低下,原始性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受评价体制机制影响,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主要从纵向课题的级别与经费数、的数量与质量,获得奖励的等级与数量等方面评价,认为横向课题的价值远远小于纵向课题,忽视了横向课题的重要性。然而横向经费之于地方高校科技平台的建设发展具有“造血”作用。

2.3科技平台自身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平台研究方向调整落后于科技发展和行业应用需求变化[6],例如研究方向过于宽泛,资源分散,甚至与个别国家级科技平台产生重叠。内部软环境差,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不利于内部人才团队建设,更不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3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瓶颈突破对策

3.1采用生境套娃方法剖析科技平台定位

利用生境套娃的层级分析方法,以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分析其“生境套娃”如下:

(1)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生命科学院

(3)食品生物技术等5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食品加工中试车间

(4)可利用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投入经费不少于400万元

(5)食品生物加工工程等四大领域创新性研究团队

3.2利用生态位理论,竞争中求共存

同生态位理论类似,每个地方高校科技平台都占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在发展的大环境中受多个因素影响,构成了科技平台的n维生态位,即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人员构成、团队设置、仪器设备、投入经费等。各平台间属资源利用性竞争关系,他们之间无直接的干涉行为,各自消耗共同的资源,使共同资源的可获性减少而间接影响对方的生存发展。因此,长远来看,地方高校科技平台要生存发展,突破瓶颈,求得共存,必须根据资源限制因子,做出以下调整:

(1)凝练研究方向与内容,注重学科交叉,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另辟蹊径,敢于创新。以辽宁为例,已经确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平台的研究领域可主动向相关产业延伸,逐步调整科技平台依托的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学术交流与联系,提高异质性,在竞争中求共享、求共存。

(2)在财政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应充分争取竞争性经费,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应用研究,使技术、成果或产品不再束之高阁,通过科技平台转化给企业,采取例如产学研联盟的方式,促进双方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将技术、成果或产品商品化直至产业化生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平台收益最大化,为平台发展持续提供“造血”能力。

(3)灵活利用各种资源,既要看到地方高校科技平台与部委、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差距,又要看到地方高校拥有的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高度重视地方高校科技平台的生境层级――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水平的基础作用,不仅要平台内部培育年轻人才,更要吸引高水平领军人物,优化学缘结构,凝聚本领域优秀科学家,对突破瓶颈起决定性作用。

4 结论

基于生态位相关理论,采用生境套娃方法,分析了地方高校科技平台的n维生态位,认为平台间存在资源利用性竞争关系。地方高校科技平台寻求瓶颈突破之路任重而道远,应根据研究方向与领域、投入经费、人才与团队等多个资源因子加以调整,在竞争中求共存,定会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心理学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两个方向,关键看所报考的是哪个方向的心理学专业:

1、一般基础研究方向的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等课程;

2、一般应用方向的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验与分析、心理咨询与治疗、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1.引言

微藻生物技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可以被理解为,以微藻生物学为基础,利用微藻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其本质上与农业生物技术相似,即利用太阳光能大量生产生物量,用作人类的有机资源[1]。微藻生物技术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0年―1980年,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微藻生物技术体系。此时期开发出的用于培养小球藻、螺旋藻和盐藻的开放式培养系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推广,使人类看到了微藻生物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1980年―2000年,微藻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微藻生物技术研究体系。目前,全球微藻年产量约8,000―10,000吨,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精细化工原料、医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微藻的相关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对螺旋藻、盐藻及一些固氮蓝绿藻的培养与应用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0年代后期,我国微藻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迄今,我国在藻种选育、培养技术、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生物转化、工厂化培养、微藻保健食品和海水养殖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丰富的海洋微藻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海洋微藻在保健食品、药物、饲料、化妆品、生物农药和污水治理等方面展现的应用前景,为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2]。在微藻生物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利用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凸显海洋特色,对人才培养,突出我校办学的海洋特色,以及“江苏省海洋大学”的申报等意义重大。

2.创建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中体现我校海洋特色

自人们认识到微藻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经济潜力以来,微藻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世界有关微藻生物技术的专利在1953―1980年的27年间共77项,平均每年仅2.85项;在1981―1993年间却达到了194项,平均每年16.17项;微藻生物技术也从实验室走向了产业化,为人类新资源的开发开创了新天地。近年来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海洋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将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及其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等技术放在首位。

我校可通过借鉴国内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烟台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在微藻研究领域等的成果和经验,精心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对构建微藻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进行详细规则[3,4]。同时我校海洋学院也可以将传统的生物工程、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创建。海洋学院利用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研究队伍,以及国内微藻生物技术的的研究成果,可使该专业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5]。我国本科高校,多将微藻生物技术归属于水产养殖学科,或列入海洋生化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下,而未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此契机下,创建微藻生物技术专业恰能凸显我校的海洋特色。

与其它生物技术相比,我国微藻生物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瓶颈”,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积极开展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可为国内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人才保障。同时,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可积极开展β胡萝卜素、医药品、色素、高价值油脂及动物饲料等微藻生物制品的研究。

3.强化微藻生物技术专业优势,以科研实力支撑我校海洋特色

科学研究是探索自然、社会与思维等事物的性质和客观规律。我校海洋学院在海洋生物学(省级重点建设)、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养殖(校级重点建设)等三个学科涵盖的“重要海洋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和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质量安全”、“海洋生态与环境”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下,积极开展了微藻生物技术方向的科学研究,在海洋微藻的化感作用、海藻与赤潮藻类的化感作用、海洋微藻的光衰减、海洋微藻多糖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海洋微藻种质库的建立、海洋经济微藻浓缩与保存技术产业化应用试验、抗生素对海洋微藻的促生长作用、螺旋藻的海水驯化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微波法提取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等省教育厅、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校级课题的研究上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同时,我校海洋学院拥有学术水平较高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海水增养殖技术、海洋生物病害防治、海洋微生物酶类、海洋鱼贝类加工及保鲜、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5年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获发明专利9项,科技成果转让多项,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0多项,其中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承担省级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省科技厅项目3项)。以上科研成果可逐步构成稳定的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并强有力地支撑我校办学的海洋特色。

4.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将我校海洋特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

我校是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相关行业和领域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使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立足本省,重点满足企事业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和以双赢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既具有浓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6,7]。

近年来,连云港赣榆、灌云、灌南和东海等县海水养殖业异军突起,成为致富渔民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贝类养殖、鱼虾养殖迅速崛起,对饵料的需求急剧激增,也对饵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依托我校重点实验室,将鱼虾贝类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企业标准的优质微藻饵料的制备等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开放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以及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方式,培养基于连云港地方经济需求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将我校海洋特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5.努力推进成果转化,在开展科技合作中融合我校海洋特色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科学技术研究的主导方向,目前绝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原料来自于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其中通过水生微藻养殖制备全新的燃料源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我国具有可观的海洋微藻资源总量,专家认为这为我国在寻找石油替代品的研究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做好微藻制备燃料源的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78年,美国在“水生种类计划”研究中就已经证实能够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他们指出,用微藻来生产生物柴油已经比矿物油具有价格竞争力,并且能减排柴油发电机废气中高达92%的CO2和氧化氮。10―20年后,当容易开采的石油接近枯竭,全球变暖加剧,微藻生物柴油相对昂贵的石油替代品,如页岩油和沥青砂油,将具有更大的价格竞争力。鉴于此,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利用我校的交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微藻资源的全新的燃料源的研究开发工作。而且可以从微藻中提取出更多的生物制品和副产品,进一步提高微藻培养的经济性。其产量高、需水少、肥料效率高,潜在产量超过陆地农作物产量的30倍,海洋微藻的生产优势,加上燃料制取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保证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在开展科技合作中很好地融合我校的海洋特色。

6.结语

当今,人类正面临人口膨胀、陆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这三大全球性问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场以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微藻的深入认识和了解,随着高新技术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以及各学科乃至世界各国间的广泛合作,微藻生物技术必将成为解决人类食品和能源的主要途径,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我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对凸显我校海洋特色,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长海.微藻与微藻生物技术[J].渔业现代化,2006,1:20-22.

[2]管华诗,耿美玉,王长云.21世纪中国海洋药物.中国海洋药物,2004,4:44-47.

[3]韩新,潘志权,丁一刚等.化工特色生物技术新专业建设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6:31-33.

[4]胡兴昌.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性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3,32(3):38-41.

篇12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②陈越,于振良,杜生明.预防兽医学资助格局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58-61.

篇13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约176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3.9万,是1978年我国第一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招生计划的50.3倍,平均年增幅11.8%。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00万。在“考研热”不断加剧的趋势下,进一步改革、优化招生考试制度,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1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自1978年确立以来,经历了若干阶段。2003年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当前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基础。在考试科目方面,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提倡并逐步要求按照一级学科(群)命题,大幅度减少初试科目数量,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近三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断向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方向转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选拔水平的根本标准。

2公安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教育部对于专业课考试的要求最早在《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中体现:“业务课考试内容应覆盖本科主干课程五门或五门以上,试题难易程度一般应当使本科毕业生中等优秀学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并一直延续。另一方面,2012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研究生招生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选拔水平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本科专业培养、硕士专业培养与未来社会需求等三方面因素的要求是统一的、递进的;在注重专业基础的前提下也必须注重未来的专业需求。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2013年,公安专业首次按照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同一级学科考相同初试科目。

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自2003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十年,目前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相比其他成熟的专业而言,具有发展时间短、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的特点,科学设置统一的考试科目需要不断摸索研究。

2.1公安一级学科特点研究

公安学作为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的学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所设的专业如表3所示。公安学包含15个研究领域,其特点是研究领域覆盖面广,从整体结构上看,公安学偏向于建立在法律和经典公安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特点。研究方向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一,实际侧重于侦查学、治安学、管理学、犯罪学和指挥学等若干维度,属相同维度的研究方向相似度高,属不同维度的研究方向相异性大。

表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安学类”专业一览表

(其中:“T”表示特设专业;“K”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公安技术是综合运用信息、生物、工程和管理等科学与技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主要指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应用学科。公安技术学科包含9个研究领域,从整体专业结构上看,公安技术学科很大程度由理工专业的科学技术支撑,研究方向之间几乎不存在共同的专业基础,其联系更多地体现在服务公安工作这一最终目标上。

2.2生源专业背景研究

报考考生专业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科的特点,考生本科所学专业与学科内部专业一致性越高,说明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通过对比考生本科所学专业的专业代码与所报考专业的代码的相似程度(专业代码为六位,前两位为学科门类,中间两位为一级学科,最后两位为二级学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一级学科的学科特点,从而为公安专业招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设相似程度指标分为3级:

I级:完全匹配,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四位一致,匹配度指标设为1;

II级:有一定联系,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两位一致,匹配度指标设为2或3,一般指标为3,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指标为2。

III级:联系较小,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两位不同,匹配度指标设为4或5,一般指标为5,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指标为4。

按照这一评价体系,以2013年报考公安大学的考生为例,公安学一级学科的考生匹配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公安学学科考生专业匹配情况

对各项进行加权,总匹配度为4.37。结果表明,本科专业为公安类文科专业的考生占总体报名比例不到10%,相反,本科专业与公安学学科联系较小或是无联系的考生占到了总体的近90%;专业化程度较低。

2.3考试内容与学科特点关联性研究

公安学一级学科专业课考查内容为宪法学、刑法学及公安学基础知识,其特点为:涉及知识面广、考查深度适中、公安特色鲜明,较为符合公安学专业的各方面需求,但对于原本不属于公安学类的专业如警务心理学、公安思政与文化研究,其支撑学科分别为心理学(学科代码0402)、政治学(学科代码0302)及理论(学科代码0305),与公安学(学科代码0306)不同属一个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

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课考查内容为数学,物理与化学(刑事科学技术)或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执法技术、交通安全执法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由于公安技术学科是由相互区别的其他理工学科发展而来,因此针对不同研究领域在考查内容上有区分。通过对其他理工专业较为成熟的院校进行调查,专业基础不同的理工科专业普遍不采用相同的考试内容,而网络安全执法技术、交通安全执法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的支撑学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12)、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代码0823)、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10),三个方向之间有较强相异性。

3结论及建议

公安专业按照一级学科招生标志着公安专业招生考试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宏观上看,自2003年教育部倡导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至今,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数较多,而内部完全统一考试科目的学科较少,说明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并不等于统一考试内容,内部专业的差异需谨慎处理。公安学与公安技术两个研究领域广阔,对于一级学科设置相同的考试内容从结果上分析出现了针对性弱的现象。

3.1借鉴成熟学科经验,研究公安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问题

公安学与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成立时间较短,目前还未正式下设二级学科。与之相比,比较成熟的学科多采用“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模式,有些研究方向还下设若干方向。二级学科的设立需教育部批准,科学性强,再根据二级学科设置研究方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就构成了一个3至4层的体系。在明晰的学科结构体系下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有利于根据研究领域的异同进行区别化或统一化的命题,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公平性。综上,公安一级学科在学科体系构建,特别是公安类学科内部二级学科建设,二级学科下研究方向的划分、归属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这将为招考制度的深入改革提供依据与指导。

3.2研究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科学设置考试科目

从公安专业的定义上看,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的学科;公安技术是综合运用信息、生物、工程和管理等科学与技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主要指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应用学科。公安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综合性,相比而言,公安学的基础为传统警察学、公共安全学,子专业间有基于公共安全基本规律与对策的共同出发点;而公安技术更偏重于运用其他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子专业间理论基础交集小,只存在服务公安工作的共同归宿点。对于一个研究领域宽泛的学科,学科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决定知识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在考试层面上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也需进一步研究学科知识体系、把握研究领域的覆盖面与侧重点。

3.3专业理论与实战应用相结合,优化考试内容

目前,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已由强调本科基础课程、基础知识逐步转变为考查专业基础知识与考查应用层面知识并重的模式,将选拔人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公安科学服务于公安实战,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公安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方面更具紧迫性。在考试中加强对应用能力的考查是未来考试的趋势所在,这需要充分的调研,将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招生考试三个环节紧密连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3]5号.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