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8 11:49: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篇1

【摘要】病理性黄疸在内儿科中很多见,本文就对黄疸患儿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一些护理心得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

在内儿科病房,病理性黄疸患儿很多见,可见于60%~70%的足月新生儿和几乎所有早产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致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甚至引起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引起患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较多有:(1)胆红素生成太多;(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可引起未结合胆红素增高;(3)胆红素排泄异常;(4)肠-肝循环增加。

1 临床资料

按照第七版《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选取2006-08~2009-04本院收治病理性黄疸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7例;日龄在生后28d内,其中1~10d12例(15.7%),11~20d48例(63.1%),21~28d16例(22.2%)。

2 结果

本组7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其中1例患儿死于核黄疸,其余75例均治愈出院,无核黄疸及后遗症发生。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详细掌握患儿的黄疸发展状况,对于生后24h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发展迅速的患儿应高度重视,避免溶血症及核黄疸的发生。早吮吸、早开奶可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刺激肠蠕动,以利于排便,减少肝肠循环[2]。

3.2 蓝光疗法护理:蓝光照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疗效好且无严重副作用,得到广泛使用,它能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液中排出[3]。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评估患儿的黄疸程度,称体重,检测生命体征及观察大便情况。光疗前,给患儿洗澡、喂奶、更换清洁尿布、剪短指甲、处理脐部皮肤、带好眼罩并保护好会阴,以避免新生儿烦躁不安影响治疗效果。调节蓝光箱内的温度为28~30℃,湿度55%~65%,将患儿放入床中央,以获得最佳光照的位置,调节好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光疗期间每隔2~4h测生命体征1次,尤其注意体温变化,根据测得的体温随时调节光疗箱的设置温度,控制患儿体温在36.5~37℃。光疗期间勤换尿布,注意患儿的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擦洗。保持水分营养的供给,按需喂奶。经常为患儿更换,使全身皮肤均匀受光。光疗结束后再次予患儿洗澡,并检查全身有无皮损等,做好记录。

3.3 进行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抚触的双手对新生儿全身皮肤以温和良好的刺激。抚触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婴儿的哺乳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胎便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3.4 进行预防性用药: 新生儿药物剂量比较小,应根据患儿体重精确抽吸药液,以保证药物有效浓度。针对特殊药液如静注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要避免浪费,导致剂量不足,影响疗效等。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1-0047-01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生后4~5天为高峰,7~14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发生黄疸时间最短3 h,最长27天, “ABO”溶血症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红细胞G-6PD酶缺陷症8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2例,头皮巨大血肿4例,其余71例均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2 光疗前的准备 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上方灯管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以45cm左右为宜,增加光疗源的强度。将光疗箱温度加热到30~32 ℃或根据胎儿大小及胎龄大小把箱温调到所需温度(中性温度),相对湿度55%~65%。照射前给患儿洗澡,禁忌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否则将降低光疗效果,增加光热的吸收,使皮肤产生灼红。给患儿穿纸尿裤遮挡会阴,用一次性眼罩遮盖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1.3 宣教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赢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1.4 光疗后的护理 光疗结束后应再次洗澡或温水擦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蓝光治疗时喂养会有一定困难,告诉患儿母亲及其他家属,喂养时应密切观察呕吐腹泻情况,防止误吸。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停用蓝光箱后,做好终末消毒,箱内、外用84消毒液擦拭;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

2 结果

所有患儿采用温箱加单面蓝光治疗48~72 h,住院时间2~5d。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不佳放弃治疗,2例血胆红素值在照射24 h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0例照射48h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余72h后恢复正常范围。

3 护理体会

篇3

病历资料

患儿,男,12天。因生后皮肤黄染12天,于2010年12月21日入我院。查体:T 36.7℃,P 130次/分,R 32次/分。神清,颈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腹软,四肢肌张力高。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246.4μmol/L,直接胆红素10.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9μmol/L,谷丙转氨酶15U/L;血常规:白细胞7.33×10【sup】9【/sup】/L,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263×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7.2%。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持续蓝光照射12小时等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患儿于8天后康复出院。

护理要点

光疗前的准备:①心理护理: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因患儿是接受蓝光治疗,家属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烫伤、疗效、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以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②光疗箱的准备:检查灯管是否全亮,注意及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光疗箱要预热,并以软棉布铺于箱内,待箱内温度在30~32℃时才放患儿入内。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开始时间,灯管连续使用1000小时需要换新灯管。

光疗时的护理:

⑴光疗前新生儿的护理:光照前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哺乳及大小便情况,将患儿喂饱,清洁皮肤。严禁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患儿应放于箱内,剪短指甲或保护性手套,防止抓伤皮肤,全身,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灯管与患儿正面皮肤距离为35~40cm,以提高疗效。光疗时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尿布面积要小,每隔2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

⑵光疗中新生儿的护理: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如患儿呕吐、泪水、出汗、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光疗。光疗下箱内温度应保持在30~32℃,每4小时测体温1次,保持体温在36~37℃,>38℃做降温处理。喂养也可在光疗时进行,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闹、易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所以,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全日总量的15%~20%。患儿黄疸期间常出现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喂奶后要保持侧卧防止误吸。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对于特别好动,哭闹,烦躁的患儿可遵医嘱肌注苯巴比妥,既可减轻黄疸,又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对于特别瘦小的婴儿,骶骨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而引起皮肤受损,我们应及时的为患儿翻身按摩。加强巡视,防止眼罩脱落或尿布松散,注意输液部位皮肤局部情况。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

⑶光疗后新生儿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应温水擦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及时给患儿穿好衣服,摘去眼罩时用消毒小毛巾覆盖眼部3~5分钟,以帮助眼睛适应光亮。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皮肤,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停用蓝光箱后,做好终末消毒,箱内、外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

严密观察

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出院指导

①使家长了解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疸加重延长。②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③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热、呕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或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临床应用舒适护理降低了新生儿光疗时不愉,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23-01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过高从而引起皮肤、巩膜、黏膜发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出生2―3天出现,2周左右消退。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若黄疸出现在24小时以内,或黄疸时间延长或退而复现,多为病理性黄疸,需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药物治疗。现将我院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 1月 1日~12月 31日蓝光治疗的21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重在2500―3950g,日龄24小时以内12例,2―7天28例,7―14天22例,14―28天107例,28―40天42例,足月女婴96例,足月男婴93例,早产儿22例。

1.2 掌握蓝光治疗的指针:黄疸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足月儿黄疸时间14天以上,早产儿黄疸时间28天以上;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umol/L[1]。

1.3 蓝光治疗前的准备 首先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以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要认真检查灯管是否全亮,开灯前要先擦净灯管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光疗箱要预热,并以软棉布铺于箱内,待箱内温度在30℃~32℃左右时将患儿入箱内,并记录光疗开始时间。

1.4 蓝光治疗原理 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在光的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氧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能迅速经胆汁及尿热排出体外,以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治疗安全、副作用少。

1.5 蓝光治疗设备 我院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XHZ的蓝光治疗箱。

2 护理及体会

2.1 蓝光治疗时的护理

2.1.1 患儿应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尿布尽量小以保证照射面积,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要用黑布遮挡外,并用黑眼罩遮挡眼部,以防损伤生殖器和视网膜;暖箱温度要保持恒定,一般为30℃左右;患儿每2h测体温1次,体温变化要及时处理;患儿应定时翻身,每2小时变换1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应剪短指甲,防止因哭闹而两手舞动,抓破皮肤。

2.1.2 光照治疗期间要按需喂养,要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奶量摄入,要勤喂开水,防止脱水;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进食不佳者,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

2.1.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有无出血倾向,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注意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出箱前先将患儿衣服预热,再给患儿穿好。记录出箱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蓝光治疗期间喂养时应密切观察呕吐腹泻情况,防止误吸。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停用蓝光箱后,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光疗结束时间,做好蓝光床的维护与保养,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

2.3 体会

通过对黄疸患儿蓝光治疗的护理,211例患儿通过精心的护理,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喂养工作,定时监测和记录体温箱温,观察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处理。

3 出院指导

篇5

1 操作方法

1.1 光疗箱一般采用波长 420~470 nm的蓝色荧光灯最好,光疗前准备清洁光疗箱,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检查光疗箱电源是否完好,灯管是否全亮,并及时擦去灰尘,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选择适当箱温,一般30°~34°开始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相对湿度55%~65%。

1.2 患儿准备 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脱去患儿外衣裤,全身,只用一次性尿布遮盖会,男婴注意保护阴囊、喂饱后入光疗箱。

1.3 照射时的观察与护理

1.3.1 注意保暖 新生儿的体温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波动,要保持箱内恒定温度。1~2 h测定体温1次,控制在36.0℃~37.5℃为宜,冬季箱内温度要调节到30℃~32℃,夏季箱内温度不超过30℃,对体温超过38.5℃时,应停止照射及时处理。

1.3.2 加强基础护理 及时更换尿布,便后清洗,保持皮肤、口腔、脐部、肛周会的清洁。

1.3.3 注意水分的补充,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光疗过程中,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故应在奶间喂水,尽量减少患儿水分丢失,观察出入量。

1.3.4 保护眼睛 要定时摘下眼罩,观察并记录有无分泌物,眼睑状态,角膜有无充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3.5 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黄疸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无腹胀、皮肤发红干燥皮疹,注意观察有无喉痉挛、手足抽动等低钙血症表现,如有此及时抽血监测血钙浓度。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拒乳、反应差、嗜睡等高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篇6

[中图分类号] R722.1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094-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核黄疸后遗症[1]。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好,无不良后遗症,是当今常用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69例,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蓝光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中,男35例,女34例;其中,足月儿48例,早产儿21例。发生黄疸时间最短5 h,最长21 d。治疗时间为3~7 d,均治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纠正低氧、缺钙、失水、酸中毒,使用酶诱导剂(鲁米那5~8 mg/kg静推,1次/d),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等。

1.2.2 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黄疸继续加重者,经皮测黄疸仪测定胆红素≥12 mg/dl,血清总胆红素达171.0~239.4 μmol/L(10~14 mg/dl)[2],未成熟儿光疗指征放宽,达171 μmol/L(10 mg/dl)者;出生后确定为ABO溶血症者,一旦出现黄疸,即可采取蓝光治疗。

2 护理

2.1 光疗前的器械准备

蓝光箱(宁波戴维),蓝光灯管6支,从上边单面照射,灯管与新生儿体表距离40~50 cm。使用前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或超时的要及时更换。用95%酒精擦拭灯管,去除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的穿透力。用0.2%的消佳净溶液擦有机玻璃床及四周玻璃,然后再用清水擦洗两次,将光疗箱温度预热到30~32℃(早产儿根据胎龄而定),相对湿度55%~65%。有机玻璃床上垫海绵垫,其上铺一层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使患儿舒适。

2.2 光疗前的患儿准备

首先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介绍蓝光照射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黄疸的危害性,消除家长顾虑。给患儿洗澡、称体重,进行脐部护理,剪指甲,用纸尿裤遮挡会阴,充分暴露患儿的照射体表面积,并用黑布制作的眼罩遮挡眼部,妥善固定。

2.3 光疗期间的护理

2.3.1 一般护理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每2小时翻身1次,每4 小时做1次记录,有变化随时记录,12 h后间断1~2 h再照射。观察患儿反应,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异常哭闹、呕吐并观察大、小便颜色,有无腹胀、皮肤弹性、有无皮疹,黄疸有无减轻、是否出现青铜色(当血清结合胆红素>68 μmol/L(4 mg/dl)并且血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3]),早产儿要注意观察其有无呼吸暂停及硬肿症等。如有上述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作记录。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大、小便等污染物。每天温水浴1次,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2.3.2 喂养最好采用母乳喂养,没有母乳或暂不能用母乳喂养的患儿,可以使用配方奶(早产儿用早产配方奶)。足月儿每3 小时喂奶1次,早产儿每2 小时喂奶1次,对厌食、吮吸无力、呕吐的新生儿要做到耐心、细致喂养,必要时留置胃管喂养。

2.3.3 补充水和钙剂[3]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对光疗患儿均要采用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根据进食量、有无呕吐、腹泻及失水情况而定,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发生低钙惊厥。

2.3.4 体温观察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要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和箱温的变化,以保持适宜的温度。成熟儿的箱温一般维持在30~32℃,早产儿的箱温以32~34℃为宜。对于体温在38℃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暂停光疗。

2.3.5 疾病观察因为核黄疸临床表现不典型,需反复评估患儿的呼吸、吸吮反应、囟门的紧张度、肌张力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4 光疗后的护理

①根据经皮测黄疸仪测胆红素<8 mg/dl和肉眼观察皮肤黄疸减轻或完全消退的可出蓝光箱。解除眼罩,检查眼睛有无感染,洗澡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穿衣。早产儿或硬肿症的患儿需入保暖箱。②观察光疗后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本组病例69例中,有30例患儿光疗后3~8 h又出现皮肤轻度黄疸(多见于早产儿),1例是新生儿肺炎使黄疸再出现。如出现反跳现象可再进行蓝光照射,直至黄疸消退。③光疗结束后做好蓝光箱的消毒工作,记录灯管工作累计时间。

3 结果

蓝光治疗的目的是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汗、粪便及尿中排出,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国内外把蓝光治疗作为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清游离间接胆红素的方法之一,被临床广泛应用。治疗中,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能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本组新生儿黄疸经蓝光照射治疗69例,其中,黄疸消退时间最短为10 h,最长5 d。治疗中出现烦躁30例,呕吐20例(呕吐物为所进奶汁),发热10例,皮疹5例,无一例发生青铜症。光疗后3~8 h又出现皮肤轻度黄疸30例,停照后继续一般治疗,1~2 d后逐渐消退。

4 讨论

在光疗中要注意补充水及钙剂,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钙抽搐。注意喂养,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注意眼睛的护理,防止眼罩脱落。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预防结膜炎。注意温箱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因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发热导致水分过多丢失而产生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防止患儿烦躁哭闹,过度哭闹会引起呕吐、闷热综合征、过度换气、皮肤擦伤等。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并充分暴露使身体广泛照射,禁忌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否则将降低光疗效果,同时油类也会增加光热的吸收,使皮肤产生灼红[4]。治疗中出现皮肤皮疹,停止光疗后会自行消退[4]。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尽量在箱内完成,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玉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10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 45(13):58.

[2]陈百合.最新儿科护理学[M].7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9-93.

篇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尤其是早期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概率更高。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经观察光疗退黄效果比其他药物效果明显,方便,价格低廉。但是绝大部分新生儿在光疗时出现哭闹、烦躁等不顺从的表现,容易导致光疗过程中皮肤损伤,哭闹剧烈后吐奶引起窒息的危险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刊,护理过的30例黄疸光疗患儿。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8天。其中新生儿高胆红血症15例,新生儿溶血症5例,母乳性黄疸5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新生儿肺炎2例。蓝光照射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不等。

1.2 治疗方法

照光前,给患儿洗澡后不应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剪短指甲,防止因哭闹而两手舞动抓破皮肤。戴上避光的眼罩、手套及脚套,穿好纸尿裤,调节好温箱的温度,将患儿放入温箱的中央,进行光疗。

1.3结果

光疗过程中出现哭闹的29例,烦躁不安的20例,吐奶18例。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儿烦燥哭闹情况明显好转,吐奶次数减少,没有出现皮肤损伤,能顺利完成光疗计划。

2 黄疸患儿不顺从治疗原因分析

2.1生理上不舒服

在患儿光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如箱温过高或过低、眼罩过紧、尿裤尿湿、患儿吃奶过饱或太饿等,甚至于患儿自身疾病的影响早成了患儿在生理上的不舒适感。日龄较大的患儿对吸吮母乳产生依赖,不习惯吸吮奶嘴,而且患儿在家时很多家长喜欢抱着孩子,而长时间睡在温箱里没有人抱起,患儿也会哭闹。

2.2安全感缺乏

光疗时蓝光照射患儿必需全身,没有衣服和包被的包裹使患儿缺乏安全感,同时眼罩突然蒙住了眼睛,使患儿容易害怕而导致烦躁和哭闹。

2.3 疲劳

患儿长时间处于同一卧位容易疲劳,更换卧位时给予适当的抚摸,让患儿舒适。蓝光照射时间过长也会使患儿疲劳,如果患儿病情允许,建议医生采取间断蓝光照射。

3 护理对策

3.1 光疗前的护理

光疗前,要先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将光疗箱接通电源,检查灯管是否发亮,不亮应及时更换,保持灯管无尘,室温低时应预热,待灯下温度在33℃时放患儿于箱内,箱内湿度为50%。天热时应将光疗箱移至通风处,如门口、窗旁、走廊等。光疗前要给患儿洗澡,清洁皮肤,洗澡后不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剪短指甲,以免哭闹时双手舞动划破皮肤。暴露患儿全身皮肤,将黑布眼罩遮挡患儿双眼,并妥善固定,会用尿布或黑布遮挡。

3.2 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环境,增加患儿的舒适感

虽然是隔离病房,但光疗前也要给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同意。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根据患儿体温、体重、胎龄、日龄调节合适的箱温,随时调节箱温变化,按时观察患儿体温及观察病情的变化。眼罩的松紧要合适,对尿湿的患儿及时更换,喂奶方式最好采取按需喂养。由于温箱会加快患儿不显性水分丢失,所以要多给患儿喂水,特别是在患儿两餐奶中间更要多喂水。对日龄较大哭闹较多的患儿,要给予安慰奶嘴进行安抚,如果以上方法还是哭闹的患儿,最好将患儿抱出温箱,摇晃睡着后再放入光疗箱。

3.3使用“鸟巢”,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是顺利进行患儿光疗的保证。为了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可以在温箱内用大浴巾卷成长条围在患儿周围,形成一个“鸟巢[3]”式的自然环境,使患儿的手脚都能触及到柔软的浴巾而不是硬邦邦的温箱,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小哭闹。同时,还能促进其身体的伸展和屈曲的平衡,有利于手-口互动,使患儿易自我安慰,促进口腔满足感,减少肢体无意义的活动,利于生长发育,减少患儿哭闹。

3.4 及时调整患儿,减少患儿的疲劳感

在光疗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患儿的卧位,每2小时给患儿翻身一次。特别是在患儿哭闹时,要不定时的且及时更换患儿卧位,并给予患儿抚触及轻声呼唤,直到患儿安静。抚触能使患儿产生愉悦的心情,减少哭闹,有利于生长发育。采取仰卧与俯卧交替,当患儿采取俯卧位接受光疗时,新生儿趴在光疗箱中的姿势和胎儿在宫内的姿势接近,因而俯卧位光疗时新生儿感到舒适而减少哭闹。

3.5光疗后的护理

患儿黄疸光疗结束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患儿再次淋浴或擦拭全身,检查全身皮肤有无破损及炎症,记录光疗开始和结束时间,继续观察皮肤黄疸反跳现象。同时要做好光疗箱的消毒处理。

4讨论

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具有安全、方便、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在临床使用广泛。人文关爱的护理服务理念已经渗透到我们护理的各个领域,新生儿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同样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关爱,温柔的话语、满怀深情的抚触、精心的护理对患儿病情的恢复和身心发育是很有帮助的。对新生儿光疗时不顺从性分析及护理对策,其实也是人文关爱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体现,能使患儿减少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伤害,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实用新生儿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吴红燕,康文清,赵磊.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

篇8

母乳喂养性黄疸,见于早期新生儿,由于初乳的D―葡萄糖醛酸苷酶较高,更重要的是母乳喂养量不足所致,肠蠕动差,胎粪排出延迟,引起肝肠循环增加。母乳喂养性黄疸的特点是除出现黄疸外,无其他症状。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创建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着母乳喂养性黄疸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有明显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通过相关临床实践发现,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新生儿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本院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新生儿采用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护理措施

1.1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婴儿最适合的环境温度是中性温度,如对足月儿在湿度为50%和穿衣盖被条件下,最适的温度是24℃,早产儿需要相对湿度55%―65%,温度一般为32―36℃。因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皮肤散热迅速,产热能力差,故常可低体温(小于35摄氏度),可放入暖箱中保暖。

1.2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正常足月儿体温每日测两次,早产儿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肛温36.5―37.5℃。呼吸:新生儿呼吸浅快不规则,部分早产儿呼吸功能不稳定,甚至可有暂时青紫,很快又恢复正常,采用鼻导管吸氧法,选用细软鼻饲管,应用前清洗患儿鼻孔,保持头部抬高15―30°,然后将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l厘米即可。在输氧过程中,观察患儿的感受,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症状缓解后,停止给氧。

1.3大小便的观察 判断新生儿的液体摄入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是看小便,小便次数不足或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一般胎便2―3天排完,若胎便不排除干净(胎便从黑色变黄色视为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肝肠循环重新被吸收进血液里,使黄疸增多并加重。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大便颜色,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哭闹不安。护理人员可给予患儿抚触,因为触感是原始感觉功能,皮肤是体表最大的感觉器官,特别是接近患儿下肢时,小儿经常排尿,并且由烦躁变安静,患儿的触觉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哺乳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尽早排泄。

1.4心理护理 护理过程中因人施护,80%性格开朗、积极乐观、遇事稳重、能做到劳逸结合的母亲,乳汁分泌就旺盛,护理人员应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的哺乳姿势。而对小部分情绪不稳定、有焦虑反应的母亲,护理人员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她们,随时满足母婴的生活需要,消除母婴的无助感。在乳母喂养时,使用小型播放器,播放乳母喜爱的舒缓音乐,以利于乳母身心放松。

2.喂养方法

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患儿。母亲坐位,双脚自然下垂,如果嫌腿的位置太低,可在双脚下摆一张矮凳,以免引起下肢疲劳;母亲的背部最好靠在椅背或一些可支撑的物体上,将婴儿放在母亲的大腿上,母亲一只手搂抱着婴儿的头、颈和肩的部位,使婴儿的身体与母亲的胸腹部紧密贴在一起,母亲用另一只手托起,托起的手要将拇指与食指分开呈C型,然后将轻轻送入婴儿口中,在婴儿出生的数日,婴儿可能含吮不到,可将婴儿的下颌向上推,帮助婴儿含吮到及大部分乳晕,当婴儿含吮到和大部分乳晕后,便会吸吮到奶汁了。

篇9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患儿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新生儿黄疸,此病症一般出现于患儿的黏膜、皮肤以及巩膜,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指患儿在出生后两天或者三天内出现症状,在出生的四天至六天内病情达到高峰,第七天至第十天症状开始消退,除了会对患儿造成轻微的食欲不振,没有其他影响患儿的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指的是患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疚出现症状,症状持续两至三周依然没有消退现象,甚至有病情加重的倾向,或者症状消失之后,又重复出现,或者出生后没有出现黄疸,但是出生的一周甚至是数周后,才出现黄疸。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没有进行适当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对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进行观察,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中的胆红素水平,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取84例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34例。另外,选取的84例患儿中,足月儿有64例,早产儿有20例。有9例患儿是在出生后一天内发病,出生后一天只三天内发病的患儿有58例,出生后三天至一周内发病的患儿有17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检查,导致黄疸的主要原因均为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的。

对本文选取的84例黄疸患儿进行郎光照射法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精心护理,所有患儿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全都治愈出院,没有一例患儿出现后遗症。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法

为黄疸患儿保暖,预防出现感染,同时,还要适当为患儿补充营养,防止患儿出现缺氧、酸中毒、缺钙以及失水等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另外,还要对黄疸患儿进使用酶诱导剂,使用酶诱导剂的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白蛋白以及血浆等的静脉滴注,治疗患儿黄疸。

1.2.2 蓝光照射治疗方法

采取蓝光照射方法能够有效将患儿血中没有结合的胆红素进行转变,有效从IXaI型转化为异物IXaE型,IXaE型能够通过胆汁排泄到患儿的肠道中,或者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中的胆红素。

1.3 护理体会

1.3.1 蓝光照射治疗前的护理

第一,进行光疗之前,护理人员要针对家属的疑问以及心理顾虑,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的心理教育思想工作,使患儿家属能够清楚了解蓝光照射治疗的优点,消除家属的不安情绪,配合治疗。

第二,光疗之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光疗箱进行详细的消毒与清洁,特别是灯管的清洁与消毒,更换不亮或者超时的灯管。光疗箱要配置空调,使箱温能够保持在30-32℃之间,如果进行光疗的患儿体重较轻,并且日龄小,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箱温,手术室的温度要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要在55-65%之间。

第三,光疗前,温水给患儿洗澡,同时将尿布更换清洁,修剪患儿的指甲以及为患儿戴上特制的棉手套,避免患儿由于哭闹舞动将自己的皮肤抓破。进光疗箱之前,为患儿戴上会阴罩以及眼罩,使患儿能够更好地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1.3.2 蓝光照射治疗时的护理

第一,由于蓝光照射的时间较长,患儿有可能在照射的过程中出现哭闹现象,护理人员轻柔抚触患儿并为患儿哼唱,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对患儿的保暖以及护理等操作,应该要尽量在光疗箱中完成,保证患儿的正常体温,将光疗过程详细做好记录,以作参考。

第二,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箱温以及患儿黄疸消退的速度,做好记录,确保患儿安全。

第三,出箱之前,仔细检查患儿全身皮肤状况以及颜色的变化,做好清洁以及保温工作。动态记录患儿的病情,及时上报,保证疗效。

2 结果

对患儿进行光疗的同时,还要进行精心护理,通过治疗与护理,患儿的症状都完全消退,并且血中的胆红素水平都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并且治疗过程中,没有一例患儿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其中,有9例患儿在治疗后的三天内症状消退,2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两天内症状消退,在治疗后的12小时内症状消退的患者有55例。

3 讨论

黄疸在新生儿中发病频繁,很多家属对黄疸认识度不够,重视度不足。医护人员应该要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的黄疸知识宣传,并且还要向家属讲述光疗的优点以及治疗的相关事项,使家属能够接受蓝光照射法,支持配合治疗。

据调查,蓝光照射法治疗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也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光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以及呕吐等副作用,所以,医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疗的操作方法,治疗过程中做好详细的检查,对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应急处理,保证最佳疗效。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1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1],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50%~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我科对2009年1~10月148例出现黄疸的患儿实施新生儿黄疸整体护理,分析黄疸的原因,制订有效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除3例患儿因其他并发症继续治疗外,余145例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2~3周治愈出院,现将其间整体护理体会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其中,男88例,女60例,出生时体重≥2 500 g,Apar评分7~10分者142例,胎龄不足37周,体重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①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②胆红素生成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约8.8 mg/kg,成人仅为3.8 mg/kg。③肠肝循环特点:因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粪胆原、尿胆原不能有效被还原,且婴儿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

1.2护理

1.2.1入院评估

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如分娩方式、母婴血型、体重、喂养、胎龄、保暖情况、体温变化、大便及尿液颜色。根据患儿尿、便颜色变化,可判断黄疸的轻重及变化,如尿液呈酱油色,提示为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步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评价进展情况。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胎粪及胆红素排出。

1.2.2护理计划

以收集资料和护理问题为依据,制订出适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计划,用于指导护理活动,由于患儿胎龄不同,出生时情况各异,所致患儿的病情轻重表现均不相同,护理计划也均不相同。因新生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故黄疸新生儿喂养应耐心,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1.2.3护理措施

1.2.3.1针对病因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我院采用上海NJ-33经皮黄疸测量监测仪对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每日进行黄疸指数监测并每天及时反馈监测结果。部位取前额正中右眉弓上方0.5~1.0 cm处,紧贴皮肤垂直侧。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有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的颜色、部位等变化。每日应用经皮黄疸指数测定仪监测经皮黄疸指数,可粗略地估计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mg/dl)=1.2×(经皮黄疸指数-12)。每2~3天检测血胆红素。观察有无核黄疸表现,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主要是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一旦发现胆红素浓度超过257 μmol/L就该密切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早期发现胆红素的神经毒性,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与家长沟通,警惕核黄疸的发生。

1.2.3.2实施补充水分、配合蓝光照射疗法。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实行蓝光照光的治疗护理[2],蓝光照射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方法,同时也降低皮肤黄疸的可见度,所以照射期间血清胆红素每日监测。蓝光照射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例患儿液体补入量增加不低于25%,可通过输液和口服葡萄糖来补充。注意保暖,光疗时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对眼的损伤。除会阴、部用尿布外,余均;蓝光灯管使用2 000 h后,能量减弱45%,每次照射记录时间,超过2 000 h重新更换新灯管。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的护理,采取的是间断照射,即持续照射8~12 h后停12 h再照射。记录起止时间,间断照射疗法同连续照射疗效相同,但明显减少光照疗法的副作用,148例黄疸新生儿除有个别几例出现轻微腹泻和皮疹外,未再有其他不良反应。

1.2.3.3抚触护理。为我院黄疸患儿的常规护理,抚触护理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3],每日由我院护理人员采用标准抚触法,对患儿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刺激,从患儿头面部、胸部、再到腹部、四肢、背部进行有序抚触,每个动作重复2~3次,每日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抚触有效时患儿神情放松,可进行10~15 min,如患儿烦躁、哭闹则停止抚触,等合适机会再抚触。抚触护理教会患儿母亲和家属,出院后可继续进行。

1.2.3.4纠正酸中毒,促进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可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4]。

1.2.3.5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引起核黄疸。

1.2.4黄疸新生儿健康教育

使家长了解孩子黄疸的情况和程度,取得家长的配合;轻度母乳性黄疸,可嘱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25%~30%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在继续喂母乳的情况下黄疸在3~12周消退,除少数胆红素>342 μmol/L可发生核黄疸外,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黄疸严重,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恢复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球,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2结果

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

3讨论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向家长宣传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生后及时喂养。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害,预后效果不佳,尽管进行了治疗也可有脑性瘫痪等后遗症,对于宫内感染患儿,治疗好转后,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对148例黄疸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必须保证住院护理质量与出院后家庭护理质量。在重视患儿病情的同时,要关注母亲的心情。全面考虑到父母、家庭、社会三方面因素对婴儿健康成长的影响,注重人的社会性。因工作时交接班仔细、责任明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得以使新生儿常见的护理并发症等明显减少,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护理工作中所做的健康教育,对于患儿及家属针对性、实用性强,深受家属欢迎。出院后上门指导服务,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2]王秀芹,王永秀,刘晓方.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9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A):638.

[3]朱步琴,徐敏.新生儿黄疸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A):1758.

篇11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因此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4]。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而室内的光线[5]不能太暗或太亮,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新生儿洗澡时不需要肥皂,洗澡后要将皮肤彻底揩干,潮湿的褶皱部分非常容易导致发炎[6]。 

3 注意脐带护理 

婴儿一出生脐带就会被夹住并立刻剪断,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过几天,脐带就干枯了,然后它会脱落。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乙醇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洗澡后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4 新生儿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宝宝出生后2-3天皮肤会发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生后7-10天会自然消退。吃母乳的宝宝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早产儿的黄疸比足月的要重一些,消退的会慢一些。如果黄疸出现的早,黄的厉害,排除病理性黄疸后,用茵栀黄口服液效果不错。 

5注意喂养 

目前,居多研究表明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人工喂养时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要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婴儿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 

6 正确看待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现象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出现其它不良症状时,则应去医院检查。 

7 注意预防感染 

在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对新生儿居住的室内进行及时的通风和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并且尽量避免流动性人员对婴儿进行密集的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7]。 

8 按时预防接种 

①卡介苗: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采用皮内注射法,如因特殊原因未及时接种者应于产后三个月内接种,超过三个月未接种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确诊未感染结合才可接种卡介苗。②乙肝疫苗:生后第1天、1个月、6个月时应各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1次,第一次的乙肝疫苗打的越早,新生儿产生抗体也就越早。 

总之,新生儿出生不久,不能马上适应外部的环境,而且,其生理功能和体质都比较薄弱,因此,新生儿护理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相关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护理之前,应对有关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进行掌握,避免任何唯心的护理意识和护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彭田红.浅谈新生儿护理的体会[J].华章,2013,2:359 

[3] 陈琴.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3-08 

[4] 陈清霞,付伟.新生儿体温测量研究现状[J].健康研究. 2013-04-15 

篇1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聚集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早治疗。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住院的新生儿黄疸9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本组98例中,男51例,女47例。出生15h~22d,平均5.2d,出生平均体重2855g,胎龄平均41周。发生黄疸时间最短4h,最长28d,平均发病天数19.01d。黄疸出现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3例,血管外溶血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4例,感染2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5例,头皮巨大血肿2例。

1.2治疗方法:

1.2.1光照疗法使用蓝光照射,日照时间8~12h,连用3~5天。采用双面光疗箱,将患儿裸放于床中间,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上下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分别调为40cm、20cm。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后窒息。每次光照前测血清胆红素值,当血清胆红素

1.2.2药物治疗①口服苯巴比妥5~7mg/(kg.d)。②人血白蛋白每次1g/kg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连用3次;③口服中药茵栀黄3ml、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10mg,每日三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消退,小便颜色正常,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在90μmol/L以下;②好转: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较治疗前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较入院时下降100~120μmol/L;③无效:皮肤黄疸较治疗前无改变,血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1.4护理措施

1.4.1光疗前的护理

①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病室应该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三氧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30min,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②光疗箱准备:灯管全亮,水槽内的水在标准线内,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湿度为55%~65%,并将光疗装置放在避光、通风处;③患儿准备: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清洁皮肤防止感染,不要有油、粉类物质附着,否则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充分暴露患儿的照射体表面积, 用新生儿光疗防护眼罩遮盖两眼,不透光尿布遮挡会阴、。⑤护士准备: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测量生命体征,评估黄疸情况和胆红素检查结果等。治疗前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家长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4.2光疗中的护理

①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光疗尽量选择患儿安静睡眠状态,若患儿哭闹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光疗期间监测体温、箱温和室温,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控制在36.7~37.3℃,箱温一般控制在30~32℃,每2~4h测体温1次并据此调节箱温。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要暂停照射,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②给患儿及时补充能量及营养物质,有利于康复,足月儿每3h喂奶1次,早产儿每2h喂奶1次,对吮吸无力等新生儿要耐心细致喂养;哭闹易发生呕吐引起窒息,患儿进奶30min内头部稍抬高,右侧卧位;光疗期间患儿哭闹、出汗,有时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加重不显性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并记录出入量,如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③根据患儿总胆红素的指数、皮肤黄染的程度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照射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果需要连续照射,每治疗12h后间断1~2h再进行照射。④光疗可以引起患儿稀便和排便次数增多,对新生儿皮肤刺激大,要用湿巾清洁臀部,再用鞣酸软膏或紫红油涂于臀部给予保护,勤换尿片,每天温水浴1次。⑤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颜面及口唇有无青紫,黄疸程度和部位变化,黄疸有无减轻,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哭闹、呕吐、腹胀、腹泻和大小便的量和颜色,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吸吮力有无变化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检明原因,及时处理。⑥补充水和钙剂,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对每个光疗新生儿均要采用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根据进食量、有无呕吐、腹泻及失水情况而定,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发生低钙惊厥。⑦光疗中勤巡视,及时清除患儿的呕吐物、大小便、汗水等,保持蓝光箱的透明清洁。

1.4.3光疗后的护理

①根据经皮测黄疸仪测胆红素

2结果

经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新生儿经皮测黄疽指数明显下降,吃奶量及体重增加较快。98例新生儿黄疸治愈85例(86.7%),好转9例(9.1%),无效4例(4.0%),总有效94例,总有效率95.8%。

3讨论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为成人的1% ~2%,极易出现黄疸,而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胎便排出时间和变黄有关。胆红素能吸收波长为450~460nm的光线,并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肾脏排出, 波长427~475的蓝光是理想光源。通过对48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新生儿黄疸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蓝光照射可以很快使胆红素降到正常水平。

同时在光疗别要汁意水及钙剂的补充,防止水、电解

质紊乱、酸中毒、低钙抽搐。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注意喂养,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注意箱温温度,防过高或过低,因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发热导致水分过多去失而产生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光疗虽然比较女全,但也有副作用,如青铜症、腹泻、低血钙、、贫血、皮疹、核黄素缺乏等,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综上, 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既能提高光疗效果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蓝光仪器性能的完好、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新生儿黄疸只要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 齐会军.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288-1289.

[2] 段红玲,闫其文,侯福平,等.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8-79.

篇13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发展快,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而引起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新生儿黄疸除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外,我科自2005年1月开始采用蓝光照射与舒适护理相配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新生儿黄疸120例,年龄3~30天,其中男85例,女35例,经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光疗指征,即采用温箱加单面蓝光或双面蓝光治疗,持续照射24小时或间断照射,效果明显,均治愈出院。蓝光照射的原理为:以灯光照射皮肤。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改变构造,分解成为对脑无毒性的产物光学胆红素,使易溶于水。可很快地由胆汁或尿中排出,从而增加对胆红素的排泄。

2 蓝光治疗前的舒适护理

2.1 舒适外环境的准备

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2~34℃,并以软棉布覆盖、固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

2.2 新生儿的舒适准备

光疗前给新生儿洗温水澡1次,更换清洁尿布,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护士以轻柔的动作给新生儿戴上眼罩、会阴罩,松紧适宜,避免新生儿烦躁不安,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

3 蓝光治疗时的舒适护理

3.1 心理的舒适护理

护士鼓励新生儿父母在新生儿烦躁或哭闹时以轻柔的语调与之讲话,并通过对新生儿头部、背部或手部皮肤的抚触,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3.2 卧位舒适

长时间单一卧位对肢体皮肤的压迫,可增加新生儿的不适,甚至造成头颅畸形,光疗时护士必须每2h协助新生儿左、右侧卧位、俯卧位交替。

3.3 喂养的舒适护理

对新生儿实行按需喂奶,每次以新生儿自觉饱感为宜,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抱起拍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易出现吐奶。因此喂奶时宜取侧卧位,使奶水充盈奶瓶前部,避免空气吸入胃内。为减少新生儿吸奶时耗费过多的力气,可人为地间歇数秒后再次喂奶,喂奶后协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以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息的危险。

3.4 皮肤的舒适护理

新生儿初次接触光疗箱这一陌生环境,容易哭闹,出汗较多,护士及时给予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随时更换尿布,注意清洁臀部,防红臀。并做好脐部护理。

3.5 蓝光治疗时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

需要光疗时给予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输注药物。本组病例有75例需要光疗时给予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输注药物。我科均采用BD第四代小儿留置针穿刺头皮浅静脉或手、足背静脉输液,减少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并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均衡输入。期间护士经常巡视,必要时遵医嘱心电监护,测量新生儿P、HR、R、SPO2否正常,及时观察体温的变化,每二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根据体温变化调整箱温,鉴别有无光疗及输液引起的副作用。本组有2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皮疹,均及时发现后汇报医生处理。

4 蓝光治疗后的舒适护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