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8 16:1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篇1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1-01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教学教材缺乏,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即使学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也只是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并且教师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说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和抵制情绪,使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过于空虚,进而会导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学生在学校中已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很大,因此,家庭环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方式,并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不良家庭教育价值观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会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目标偏离。

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一些不良因素,尤其在当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比如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为了选择好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走后门等方式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的过分追求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还有许多家庭倡导让孩子早些离开学校的思想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由此可见,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很容易会导致一些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过多追求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对策

1、创建优良校园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针对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倡导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教育环境,确保学校成为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和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优化学校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道德行为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2、强化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针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许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判断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践行道德观念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区分关爱和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顺从和溺爱孩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道德行为的重要措施。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抵御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推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杜绝低俗文化的侵害,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建设的投资,为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整治,营造积极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污染因素的控制,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针对当前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充分净化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富盛名的德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在他看来,儿童获得道德成熟要经历更为长久的阶段,这个阶段具有更大的渐进性。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阶段概述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他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主动形成其道德观念。人的道德成熟是一个渐进的、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的过程,他把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道德思维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把个人得失作为判定道德上是与非的标准,凡是给个人带来有价值的结果就是好的。习俗水平根据对社会期望顺从的程度来决定是与非。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的道德推理借助“先于社会”的视角,并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是非问题由社会契约、人的固有权力以及德性的普遍原则来决定。个体的道德发展经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直到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按顺序发展,且各个发展阶段不能跨越。一般而言,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在10岁前大多处于第一水平,13岁左右大约半数以上的儿童能够进入第二种发展水平,16岁以后的儿童大约有30%能够进入第三水平(陈琦,1997),科尔伯格特别强调从习俗水平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只有在认知成熟的基础上,儿童不断实践道德推理,才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后习俗水平。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思想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最重要的成份,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其次,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知发展是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协作的社会环境部分。儿童的逻辑认知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是制约其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在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儿童的道德发展受一定社会中的现实文化所制约,总是要与现实中的文化发生相互作用。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儿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程度有关,也与儿童在社会中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

3 对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批评

但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他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情问题(郭本禹,1998)。他把情感作为道德认知或判断的一个从属部分,没有充分说明移情、热情、义愤、内疚等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其次他的理论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行问题(郭本禹,1998)。科尔伯格认为成熟的道德认知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有较高的预测力。事实上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要受许多因素制约。此外,柯尔伯格认为自己研究得出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他把“公正”作为人类道德的普遍原则,而事实上,他的“公正”概念本身就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反映,对“公正”的理解受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所制约(张爱芳,陈平,2003)。

4 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科尔伯格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也使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能更好的依据儿童的发展,提高教育效率。同时,我们那也要看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在我国的新国情新文化下,重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全面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据此,我们将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对我国幼儿的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4,1关注儿童的道德阶段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中,我们了解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分层次、分阶段的,那么儿童道德教育就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个体现在处于哪一个道德发展阶段,教育引导要刚好处于儿童既有道德阶段的下一个阶段,才能最大效率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4,2重视儿童的体验,内化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

篇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强调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道德行为的表现是衡量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要求的重要标准。我校是一所以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专业为主的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一、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一是缺乏道德自制力和自律力。目前,五年制在校学生大多在16~20岁,正处于青年初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由于自制力较差,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热点和事物所迷惑。比如,原来做人做事能以诚实守信为宗旨,但是当身边的同学通过不法手段也能达到目的时,就会思想不坚定,做人做事随大流。

 

二是缺乏对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的正确认识。五年制在校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等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缺乏基本的自律自控能力。

 

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现在社会很浮躁,很多人都想走捷径,都想不劳无获。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信念正处于发展形成阶段,却又不可能与社会隔离,因此,无论好的或是坏的社会风气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2.集体和同伴

 

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校主要由系部和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种活动,在课下或者校外,则与身边的同伴一起学习生活。集体和同伴是他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体和同伴价值观等对他们的道德行为及习惯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3.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的基础。父母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及影响,以自己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的发展。学生最初阶段的道德行为是由家庭直接决定的,父母的道德行为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

 

4.学校

 

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而教师的表现尤其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在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道德示范行为教育学生。

 

三、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及习惯

 

1.外力的激发

 

外力激发首先需要从外部因素抓起。要给予学生适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压力,使学生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下,参与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

 

如果学生处于过度被保护状态,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就难以产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的主动性。行为是道德习惯的外表,而动机是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因此要善于提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动机与愿望。成就动机源于获得被认可、被称赞的内在需要,学生有了成就动机,更容易产生不断实践探索的愿望。

 

2.内力的调节

 

道德行为,即个体在实现某一道德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

 

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道德行为自信度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道德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道德行为自信度产生于事情或者行动前,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预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自信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及调节机制,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自信度水平。

 

3.外力内力的共同作用

 

道德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教育网络。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的品德言行和修养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

 

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家庭环境氛围是否和谐、民主都会影响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和感染作用。

 

篇5

关键词:品德学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1;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08-01

品德学科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是本学科的最终要旨。教师在执教品德课程时,切不能以道德说教为手法,而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觉主动地形成道德认知,并在一系列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激发下外化为道德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正确的道德认知是实施道德行为的起点,没有符合道德规范、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不可能促发让人称赞、被社会拥护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反映的是个体对整个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认识。正确的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的根基,更是指导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先决意识。而道德认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自己的特定规律:学生在自主积累诸如好人好事、购物的学问、爱护花草等方面的道德材料时,会对其产生敬佩之意,萌发学习的信心,产生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再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从而使道德概念渐入脑中,以应用于社会事件的道德评判。因此,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还要将个体生活环境的差异纳入设置范围,从而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教师通过生活中有关水的使用场景,唤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共鸣,感知水对于人类和生活的重要性。本课的第二环节是“小水滴看中国”,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中国水资源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了一则缺水地区现状的视频,里面谈到了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状况,学生们非常惊讶,从而升华了对水的认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水资源再利用的环保节水意识。

二、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升华

道德情感作为高级社会情感的一种,是在具备一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所产生的憎恨、喜好、敬重等个人情感,更是连接建立道德认知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关键一环。随着道德认知的不断深入,道德情感将被逐步激发,待这种情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后,便会激励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反映在品德课堂上,便是积极营造顺应情境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周边、真实存在的道德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从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催化,达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升情感修养的目的。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一课为例,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每个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让学生感受长辈小时候的艰苦,与现在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拟好问题,向长辈询问过去的事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家里存放的、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带到课堂中,并配上背景音乐,让他们拿着老物件深情讲述长辈的过去。这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的情感心弦,激发他们对长辈过去的情感体验,并扩展至对长辈的尊敬、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然后将这种敬老爱家的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

三、扎根真实社会中的道德生活,促使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行为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要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个人道德行为准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接受社会规范作为个人认知和信念,二是这种认知和信念被亲身感受到。”因此,教师进行品德学科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道德认知,激发起坚固恒定的道德情感后,就应鼓励学生将学校与社会进行衔接,踊跃参加社实践,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这也是在实践教育中检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涵养,完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途径。以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要激起学生更为浓厚的道德情感共鸣,并让学生将道德动机转变为道德行为。例如,学生可以满怀感恩之心走出教室,给校园里的清洁阿姨递上擦汗的毛巾;学生也可以走上街头,给环卫工人递上一块毛巾、一瓶水,陪他们聊聊天,讲讲学校里的趣事,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道德感受,为真正养成尊敬劳动者、感恩社会的道德行为习惯提供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实施,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要达到这个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引导学生建立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并在逐步稳固的基础上,一步步促进学生实施道德行为,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保驾护航。

篇6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着力点。

一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道德行为从整体上说与社会道德规范是相适应的,但是,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

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却又往往缺乏自我约束,为人处事常常只顾及自身利益。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思维开阔,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认知程度也较高。但是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从却让人担忧,表现在道德素养较差,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基础文明行为欠缺

在高等院校内以及在社会上,大学生的文明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不良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社会适应性不强。当前大学生中基础文明行为比较欠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诚信意识弱、社会公德意识差、行为举止失当、文明礼仪差、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法纪观念淡薄。

(三)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l8—22岁的青年,生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界的热点现象所吸引,表现出道德自制和行为自律的不足。如,有的学生本来不想去网吧,但在周边同学的怂恿下去了,最终沉迷于网吧,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学生本来能以诚信待人处事,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造假且能获得利益,也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等等。2007年5月某高校作了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针对其中一个调查题目“据你看,你周围的大学生在爱护公物、随手关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方面做得怎么样”,学生认为四个方面做得很好的比例分别为14.4%、22.2%、20.4%、15.8%;认为不好的分别为12.5%、17.1%、9.5%、19.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也不甚满意。

(四)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设计,甚至在自我奋斗中,因信奉个人主义而远离了自我的完善,凡事以是否对己“有利”作为评判标准,利己则干,不利己则不干,崇尚自我,事事以自己为轴心,强调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企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现实行为中,不少同学以自我为本位,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青少年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中用“自我实现”来概括20世纪9O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在该研究中,大学生回答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人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占77.4%;“无私奉献”的占10.7%;“发大财”的占9.4%;“有权利”的占2.5%。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你努力学习与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有50.3%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调查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从自我方面考虑的多,考虑社会需要方面较少,社会价值取向较低,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存在,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

(一)高校道德教育长期忽视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长期以来,部分高等院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权威的尊重,只强调规范对个体的强制和约束,而对大学生面对各种复杂道德状况应作的道德判断和处理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这势必会忽视道德教育的熏陶、感化、认同、自省、自律和自觉过程,不断“造就”出在德育方面知行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和“双面人”。究其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轻视道德行为实践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空洞的说教或者抓典型、树榜样,以宣传鼓动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个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即只有教育没有养成,无法使大学生具备真正的“教养”。养成教育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会使“习惯成自然”,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良好的的道德素质。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育而没有养成,就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造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不完整,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操作上,存在着评价考核标准不够完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标准抽象且可操作性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奉献敬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二十字规范的要求比较抽象,没有立足于大学生的职业前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空泛,评价标准模糊不清,从而造成现实道德评价过程中可操作性差;二是忽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道德个性。现在的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一代。每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绝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如何制定体现大学生丰富多彩道德个性的评价标准,成为目前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教育,简言之就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只有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知见之于客观行为,潜在的品质变为显性品质,才能根据具体表现加以检验,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施教者施教与大学生品质形成相统一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离不开理论的传授教育,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磨练。而养成教育作为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事物的情感、意志的最佳、最直接、最不易改变的教育形式,则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中情感、意志进行培养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递进的过程,要获得真正的认识,只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不懈的实践。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一个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认识过程。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生活这一载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着塑造。它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日臻完善,思想得到升华,道德修养得到加强。

(三)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是其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可为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篇7

作者简介:胡俊文,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律师,湖南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D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155―03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同时,未成年人个体在生理、心理、品德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免疫力下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本文主要从未成年人个体品德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一、品德心理的一般理论

品德,即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换言之,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道德行为.将由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来决定。第二,品德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品德。第三,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于某时某事,而是体现于一系列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他的一生中。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是多维度、多形态、多层次、多水平、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品德的心理实质,为有效地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其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等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组成。

道德认识就是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对事物的爱憎的态度。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推动这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便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着的,离开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就无从表现。但是,道德意志又不等于道德行为,它是调节行为的内部力量。

道德行为方式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动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掌握行动技能与养成行为习惯而形成的,其内容包括道德行为技能的获得,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却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品德心理原因分析

(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未成年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道德发展水平较低,认识能力不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上利己主义道德观的影响,就会产生不道德行为或犯罪行为的动机。对大多数有一般违法犯罪表现的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这种道德认识上的弱点,往往容易为剥削阶级道德意识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

(二)道德行为准则尚未转化为指导道德行为的信念

未成年人道德上的无知,或只对道德有肤浅的了解,而没有进一步形成牢固的道德信念,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行为、观念、目标完全取决于情境,取决于谁去引导。他们在违法犯罪之前,甚至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但一遇到不良环境影响就会由于作不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缺乏抵制能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道德意志薄弱

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不一定就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有时也会出现知行脱节甚至相反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人的意志力薄弱,经不起外界的种种诱惑,于是外部的诱因通过其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成为支配行动的内部诱因。这种内部诱因能否得到控制和克服,取决于本人道德意志力的强弱。未成年人违犯了社会道德要求,有时并不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而是在动机斗争中,他们个人的直接需要(如某些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不正当欲望)比起他们的道德意识表现得更强大,因而产生了违法犯罪行为。

(四)异常心态的驱使

异常心态包括情感的狭隘、偏私和心理上的过敏、猜疑与情绪的变化不定。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上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在情感上常会出现异常反应:狭隘偏私,是非、善恶不分,重感情,讲义气,情绪亢奋,只要一语,就会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而且心理过敏、多疑,对周围一切常存戒心,极易产生对立情绪。

(五)受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从众心理等驱使

受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从众心理等驱使,使道德观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对什么都想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实践”一下,从而可能对某些不良行为也盲目模仿,进而成为一种难于摆脱的恶习。如有的未成年人也染上了诸如酗酒、吸烟,赌博、偷窃等。

(六)不良的心理定势和负强化的影响

道德品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总和人相应的行为习惯相联系。行为习惯是以某种行为方式满足个人的欲望,并且经过多次的重复形成的,习惯形成以后,常常会使人不自觉地采取类似的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如此。不合道德的需求在多次侥幸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会逐步形成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即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于是在不合理的需求与错误的行为方式之间建立了巩固的联系。加上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舒适的情绪体验,又会不断地强化这些坏习惯,成为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内部动力。

三、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品德心理的对策

(一)激励和强化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反映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个人需要,它决定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也决定品德的方向、性质和发展水平,它处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部位。

人的某些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先天就有的,在个体的早期就会表现出来。但是人从社会遗传中获得的只是最一般的心理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社会内容。人还需要经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

既是对生物性需要的某种限制,又是社会性需要的弘扬。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也开始了自我意识发展的新时期。他们越来越把自己本身变成意识的对象,从而使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对待的意向都发生了新变化,人格和品德的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因此,要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就要适应他们自主地探索个人的发展,包括人格、品德发展的愿望,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引导他们正确地“省察”自己的生活。为此,我们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励他们的道德需要。

(二)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能力

道德能力有助于把人的道德需要外化为行为,它是使个体的品德得到良好体现的必要条件。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能力:第一,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认知能力是人们进行道德认识活动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品德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内外多元道德文化的观念冲击,使每个人都有一个不断调整道德态度的过程。未成年人尤为如此。为此,我们要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重规范、又重理性分析,不断促进未成年人道德认知力的发展。第二,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评价能力。这是由社会道德要求的“他律”向主体“自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对他人或自身的品德行为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的评价中所显示的能力水准,是一种道德的价值判断。对未成年人而言,此种能力的培养,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事例评判”式较为可行和有效,可就如“朋友义气”、“有偿救人”、“合理个人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评判,以启发未成年人讨论或辩论两难的道德价值观,增强辨析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评价方法,引导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价值观。第三,培养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强,其品德行为的方式就成熟,品德行为的外在效果也好;反之,则相反。所以,学校、家庭应有计划地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未成年人有熟练的道德技能,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全员德育观和全面德育观。第四,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自我教育能力。未成年人思想情绪往往不稳定,是一生中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的时期。因此,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是要达到“慎独”的境界,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双重人格。自我教育也是自我心理训练,使未成年人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一定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既是个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也是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适当的批语和赞扬可以激起未成年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达到自我约束能力的培育。

(三)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两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利用未成年人自身内心的矛盾。即以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去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发现和抓住未成年人品德上的“闪光点”,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如一些不守纪律的未成年人,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方面大都有活泼机智、胆大好胜、性格爽直、爱动脑筋的特点。心理教育就是要以其长克其短,扶其正,祛其邪,从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第二,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自尊心是恢复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的前提。有了自尊自信,就可能避免由自卑心理主导的错误行为。如有自卑心理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百无一能、一无是处,可能会故作“惊人之举”,这样的例子是不少见的。

(四)磨炼和增强未成年人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有是非感而无意志力,这也是犯罪未成年人的内心矛盾。外部诱因通过内心活动,一旦成了内部诱因,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这就必须增强其意志力,使之能自觉地与外部的诱因作斗争,切断不良诱因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必要时可以让未成年人适当更换环境,暂时避开某些诱因(如繁华的都市、犯错误的场所、不良伙伴等)。当然,避开“原发诱因”是消极的,现实中也不可能使生活环境完全“净化”,也不能保证的新的诱因下未成年人不再犯错。因此,当未成年人已转变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应适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磨炼和增强未成年人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李伯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8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不同的动机有着不同的道德意义,例如:几十个孩子同做练习,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为得到表扬;还有的是为了以后的开学……这就要求老师对思想行为作以正确指导。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意识淡薄,脑子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颜色。他们的未来要靠我们老师去涂,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绚丽呢?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辨别能力差,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如:有的小朋友主动给别的小朋友让路,有的小朋友借笔或本给其他小朋友用……每当此时,教师都要极力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学习这种良好的行为,教育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关心别人。

幼儿时期,是思想道德种子最容易在心里生根发芽的时期。虽然他们有时还不能断定,做某件事是否道德,虽然他们还缺少一定的自觉性,但他们要尝试要模仿,他们更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老师当成道德的典范,由此看来,教师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在规范孩子道德行为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每一言一行。时刻提醒自己,发挥表率作用,以引领孩子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严禁不良的行为习惯玷污孩子纯净的心灵。

二、 指导方式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事实表明,幼儿园的孩子,即使有良好的动机,由于不掌握方法、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有时也难免事与愿违。就拿一次吃午饭来说吧,我班侯梦奇为了帮老师给其他小朋友递饭,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碎了,还把自己吓哭了。这就是缺少道德行为方式指导所造成的,要告诉孩子,做这类事时,要不着忙,端稳了,慢慢递过去,等对方接好在放手。这就很可能避免前面一幕的发生了。

道德方式的指导是多种多样的。要针对不同的行为做不可的指导,可以通过学习《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让孩子明确生活的基本行为要求;可以利用故事,使他们理解某些典型人物行为的合理性,还可以组织爱护公物的讨论会,启发他们的道德行为。

三、 锻炼意志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虽然有一定的道德动机,也懂得了一些道德行为的方式,但也不一定能够坚持去做。有时还甚至发生不道德的行为。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捡自己周边垃圾,就有一个孩子趁别人不注意,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前桌的椅子底下。被发现后,我叫来盘查时,说得明明白白,还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就是缺乏道德意志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志,可向他们提示道德意志完美的典范,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如《》、《》等,用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教育孩子们要热爱集体,向英雄人物学习。激发他们锻炼意志的愿望和志向。还可以通过实际,无论天气怎样恶劣,都要求孩子坚持上学。并定期总结,及时反馈,对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做不好的问清源由,个别教育。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由于幼儿的性格不同,意志的种类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引导、锻炼,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能力。

四、培养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嘛!幼儿品德的可塑性大,行为习惯较易形成。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让幼儿不断地重复,而且每次重复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如: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让他们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诚实,重信守诺。在生活中,无论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是诚实守信的,就表扬,反之就批评。更不轻易放过一人一事。

篇9

二、道德理性的构成

道德理性,指社会个体基于自身道德知识、道德价值观、道德逻辑等因素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的处理个体道德行为的思维和判断体系。它是个体从道德规范、道德学习、道德模仿到道德自律、道德维护、道德选择、道德评判,甚至于道德体系推进发展的核心。道德理性不只是对现有道德体系的学习、接受和模仿,同时也是对现有人类道德价值观的理性思考、批判和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发展的重要力量。道德理性决定了个体道德水平高低和个体在社会领域中的成熟度。具有道德理性的个体始终在自我思考和选择、判断。良好的道德理性不能保证个人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但能够确保个体成为一个遵守社会主流价值、维护社会公德、自我实践道德行为的良好公民。

1.道德知识。没有一定的道德知识难以构建道德理性。正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个体发展中必然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外在强制规范和学习道德知识,在此期间,大量道德知识的学习是使个体由外在强制规范逐步走向内心道德理性的重要原因。道德知识在道德理性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个体通过一系列道德知识的学习,并运用主观思维和逻辑推演逐步将一系列道德知识转变成为自身的道德知识体系,为自身道德行为的选择寻找内心的道德判断标准,在这种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转换中,个体获得了初步的道德理性。

2.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是观点鲜明、带有社会色彩、政治色彩和阶级意识的道德评判体系。道德价值观是道德知识背后的决定因素,决定了道德行为的选择理性和内部规律。如果说道德理性决定了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则道德价值观决定了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行为规律。道德价值观既决定了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同时也导致了个体道德理性在发展中对于道德价值观的理性审视和潜在发展。“个体成熟或者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由自发的生理冲动不断接近、认可和维护自己所生活的首属、次属群体所认可的价值标准的过程。”[5]6

3.道德逻辑。罗尔斯认为,作为实践道德能力所必须的要素,个体必须具备理智的判断、思想和推论的能力。道德价值观是相对固定的,道德知识同样也是有限的,在没有具体道德知识明确界定个体的具体行为时,道德逻辑就显得至为重要。道德逻辑决定了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接受还是拒绝用已有的道德知识解决未知的道德实践和道德难题,也是个体面对道德冲突、道德难题时的自我协调和发展机制。正是道德逻辑在鲜明的价值观与具体的道德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为个体的具体道德行为的判断和选择寻求自身的道德价值判断诉求。而道德逻辑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具体差异,构成了个体道德风格。

4.道德环境。道德环境是道德理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道德知识的构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可以构成个体的道德知识,弥补个体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并且能够给予个体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成就感,推动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构建良好的道德理性。负面的道德环境可能导致个体对于道德知识的拒绝和对主流价值观的怀疑和批判,导致个体道德理性构建的低水平和方向错误。道德环境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也有重要意义。胡柯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仅在于其自身,不仅存在于它的独特性,还在于它与周围其他事物的统一性,在于它在一种行为模式中所处的地位。”[5]23

5.个体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排序。个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排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道德行为的规律和风格。如果个体认为平等高于自由,则在道德行为选择上更重视个体权利的平等,对自身自由的诉求相对降低。同时,个体对社会正义、良知等概念的理解和自我建构的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正如同样面对乞丐,有人认为值得同情,要给予帮助,而有人认为乞丐可耻,拒绝给予帮助。这实际上是个体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区别导致了个体道德理性的差异。

三、道德理性的作用

1.个体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道德理性是个体选择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个体自身道德行为的核心评价体系、解释体系和决策体系。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对个体道德理性的直接反映和投射。在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中,道德理性是复杂的,有时令人难以理解,但其背后都是个体客观理性的结果。实际上,通过社会道德行为的选择规律,能够获知社会个体的普遍道德理性。个体道德理性与价值观的明显区别是前者复杂多变,而后者大致恒定。

2.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个体道德理性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主要力量。由于法律惩戒的存在和社会公共舆论的作用,社会可以大致判断出差异较大的社会个体道德选择的规律,据此制定标准的法律,通过其背后的道德精神获得公众道德理性以确保主流社会的道德性,对于社会来说这是道德理性的重要价值。正是基于个体道德理性的稳定性,社会确保了个体道德选择行为的可预期性,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打下基础。

3.人类道德发展的内部源泉。个体对于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逻辑判断,推动了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式发展。道德理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价值构成,推动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发展。道德理性永远无法自我消除的道德批判性保证了人类道德水平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个体道德理性对自身道德行为和对主流社会的批判使得个体道德理性汇集成为集体道德理性,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4.最重要的个体道德自我构建因素。个体可以通过道德理性的思考和批判获得新的道德知识,甚至于重新修正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在个体发展的后期,道德理性是个体道德最重要的自我构建因素。如果个体构建了良好的道德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个体的外在社会道德教育进程就归于结束,自我构建成为道德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个阶段,道德理性已成为个体道德知识的源泉,不再需要外界的简单灌输。

道德理性是个体道德行为选择的核心,是决定个体道德水平和道德发展自我构建的基点。道德理性不只是推动着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同时潜在地推动着人类社会道德的发展。较高的道德理性是个体接受高水平道德教育的体现。对于个体健康道德理性的培育和指引,必然是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对个体进行道德理性的培养,第一,要教授其系统的道德知识,但在教授道德知识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过于呆板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逆反心理。第二,要善于创设多种道德情境,给予个体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第三,要对个体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既确保了个体道德价值的方向,同时也确保了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自我维护与发展。 第四,实施案例教学,创设两难道德情境,使个体在案例和情境中进行道德的自我澄清和自我推演,理解自身的价值选择规律和自我核心价值的定位,提高道德逻辑推理能力。第五,要创设良好的、正面的道德环境,同时有计划、稳妥地使个体接触一些负面的社会行为,获得一定的道德免疫能力,增强道德思考和道德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16.

[3]钟启泉.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区分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的直接标准,就是从一定社会利益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凡是符合一定社会利益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总体来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总是会发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表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不道德的行为表现

(一)日常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不注意礼节。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不注意礼节的具体表现为:公共场合抽烟、喧哗、言语粗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秩序等;公共教室无人擦黑板、在图书馆里撕书;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侍强凌弱;消费讲攀比、奢侈浪费,追求安逸享乐。这些往往被看成是小问题,但久而久之,影响深远。

(二)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功利性很明显。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选择的功利性明显,重专业轻基础,重表现而轻内涵。迟到、早退、缺课、逃课、上课看闲书、睡觉、说闲话、玩手机,课后玩电脑游戏、通宵上网、考试作弊、做“”等行为和现象比较普遍。

(三)诚信缺失,责任意识弱化。大学生常见的不讲诚信的表现为: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作业、雇用“”代考;恶意拖欠学费;同学之间缺乏信任和相互之间缺少诚意,友情淡化,感情不专,甚至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此外对恋爱问题的处理更是缺乏诚信,将恋爱当成一种游戏,没有责任感,也很不严肃;就业违约,制造虚假履历现象逐年增加,网络道德缺失等。造成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不信任感,影响了他人和社会也影响了自己。

(四)言行不一,知行脱节。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看待和分析事物时理论分析很清晰,对是非美丑有着基本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可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辨析往往不够客观全面,自我控制力较低,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水平远没有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那样高,知行脱节比较普遍。这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视权力为谋取利益的媒介,一些学生为了获得金钱而荒废学业,赞同德育与智育应协调发展,但在学习实践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发展,忽略道德人格的培养;有些学生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不遵守公共道德,行为粗俗,拉帮结派、厌恶劳动;能分清他人的是非对错却分不清自己的是非对错,甚至把庸俗丑恶当作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复杂而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不同程度地侵蚀和扩张到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市场利益驱动引发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大搞权钱交易,以功利取代道德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膨胀等现象,对于思想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往往会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和作用,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在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等问题上的形成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而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种种干扰,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

(二)心理原因。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作用。不道德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不道德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知心理,即道德认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缺失或不足,道德教育存在“盲区”;另一方面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大行其道,让人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能力;2、从众心理,即随大流,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现象。类似的情况在社会中数不胜数。而且从众还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甚至免责;3、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是比较后的结果。比如考试抄袭,如果没有被发现,就不会被挂科,或者即使被发现了,但处罚带来的“损失”小于自己抄袭可能带来的“收获”,那么还是会选择抄袭。这其实是利害权重、成本和收益比较之后的选择。

(三)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因此,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自然呈现多元化。但是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待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对眼前各种不同价值观感到迷惘。另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容易将人们引向功利与实惠,注重眼前,重利轻义,从而导致某些大学生主流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部分出现了背离。

综上所述,大学德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举措

(一)提高德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目前不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且课堂教学往往重道德说教,忽视了追问为什么;教学中轻道德实践,同时也缺乏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校报、广播等高校舆论工具缺少对大学生中良好道德行为的宣传和对不道德事件的报道。造成德育高悬的状况,学生觉得德育课堂很完美但跟自己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必须因时而变,利用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去进行道德观的培养,从大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在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实践,客观分析相关社会现象,重视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走进学生实际生活,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修养的能力,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帮助大学生加强道德他律。一般来说,道德是自律的,但是也离不开他律的作用。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道德约束的无效往往也是他律缺失的结果。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就是在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自律和他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章是完成高校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有效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更新德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体系,科学管理。通过完善和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引导、协调、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让大学生在反复的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理论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在道德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做到知行统一,实现管理育人。

(三)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道德的行为奠定良好心理基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而这一转化过程其实就表现为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因该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分析能力,也可以借鉴和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为纠正其不道德的行为和培养道德的行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两个重要的方面外,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更不能缺少社会相关制度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保障,因此,要在实施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强化个人道德意识和内在修养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评价机制,内外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大学生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篇11

目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的现象,也存在着重认识,轻行动;重灌输,轻实践的情况,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限制了学生品德行为的成长。因此,在探索德育工作有效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德育工作的目标性和方向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构建多渠道的德育工作体系;二是应彻底解决好德育工作模式中的“认识―意识―行动”中“行”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着力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心理状况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在现实中更具有说服力和实效作用。

一、注重德育工作“知与行”的结合

在以往的德育中,强调了“知”的作用,但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过多地强调政治性,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在“行”方面的要求和做法不明确性。然而在实际中,“行”是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直接指向培养学生德育目标的。在实践中,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到道德行为上,即认识―意识―行动第三层次中的“行”,是关键所在。在“行”的环节上使学生“乐行、会行、能行”。

1.利用道德行为的诱发点,促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所以可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仿效模范人物的行为,自觉控制不符合榜样标准的行为。

2.运用道德行为的规范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习惯是人的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定式,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克服只在课堂教学中起作用,出了校园不管用的短期行为。

二、注重德育工作多渠道教育

1.注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我们知道,知识是一个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那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学校有责任通过常规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遵守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学生懂得维护校规、校纪、校风,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合格的行为举止,并对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反馈,给予正确指导,使之化为自身进步的动力。特别在后进生辅导工作中,要做到不等待、不放过、不歧视,对后进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注意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后进同学共同进步。

2.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是突出人本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从思想到行动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行政管理是学校工作必要手段,但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管理,当然并不是指可以放任自流,而是要有一个高层次的自主管理,这要比仅通过外力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效的多。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体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也能充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达到发自内心的自我规范,从而成为自觉行动。

三、注重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生活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活动都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模块教育,但在设置具体的模块进行活动时,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德育工作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载体的。因此,各科教学都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如,语文课中的在讲授古诗或文章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课中有关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美术、音乐课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的情操;社会公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另外,利用数学课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这一特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劳动技能课上则可以开展自己动手、自己设计美化教室活动。

2.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学校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要精心策划,营造庄严、肃穆氛围,并安排系列化、有针对性的演讲,使每次升旗仪式都能让学生受益;主题班队活动,可以让学生自我组织,安排表演,教师适当点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3.注重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培养公民意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本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吸取其精华。学校通过组织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书籍等方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使学生懂得道德规范与民族兴衰密不可分,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每个公民要有道德意识,有道德行为;懂得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继承民族传统,发扬美德,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爱国的、有社会公德、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教育工作。要充分看到德育工作在小学教改和素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人的素质提高,而人的素质提高则有赖于教育的提高。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德育方式,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达到我们育人的最终目标。

篇12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21-04

幼儿园德育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奖励策略是幼儿园德育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于奖励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致使幼儿园德育效果不太理想。由此,部分研究者在论文中反复强调奖励策略的负面效应,批判教师滥用奖励,导致许多教师在奖励运用方面存在许多困惑。应该说,奖励策略是一种中性的德育方法,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1〕本文从奖励的界定入手,重点探讨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对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师如何有效运用奖励策略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以期为幼儿园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有效提升幼儿道德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一、奖励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研究者对于奖励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界定,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物,侧重的是奖励的象征物;另一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侧重奖励的过程,强调奖励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德育方法。〔2〕教育研究者比较认可后者对奖励的解释。檀传宝认为奖励是德育众多具体方法中的一种,指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肯定或较高评价。〔3〕笔者则将奖励界定为在幼儿园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表现(与不道德行为相对)进行表扬与肯定的方法。

认知学派认为奖励可以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并强调内在奖励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则认为奖励可以分为物质类奖励和非物质类奖励。物质类奖励包括奖品、奖状和额外获得的自由时间等。非物质类奖励包括得到教师的注意、表扬和鼓励等。〔4〕以上是根据奖励象征物的形式来划分奖励的类型。而从奖励的实施性质看,奖励包括控制型奖励和信息提供型奖励,前者指向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过程,后者偏重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结果。〔5〕

二、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意义

1.从德育的本质特性来看,奖励是开展幼儿园德育必需的方法,具有必要性

刘铁芳认为,道德教化直接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形态,调节生命的肉身形态与价值形态的冲突,谋求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谋求个体在世界之中的合理、幸福生活。〔6〕檀传宝也认为,德育应回归对人生的关照,精神性或价值性是道德生活与教育的本质,而精神性的核心是精神家园或终极价值的不可或缺性。〔7〕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说,德育是要教人尚善崇美,帮助人获取幸福感,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和谐、舒适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个体德性的完满。

每一个教育过程都少不了对教育对象的评价。来自权威者的评价能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的水平和处境,帮助受教育者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受教育者作肯定或否定评价,这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认,奖励能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8〕没有任何赞扬、肯定,充斥着否定、惩罚的德育活动无法培养出诚心向真、向善、向美的真德性。因此,奖励对幼儿园德育来说是必要的。

2.从奖励的效用来看,奖励的运用可以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具有有效性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能够得到奖励的行为,避免重复要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奖励确实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一旦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奖励,即强化,幼儿就能获得自信和愉悦感,从而不断重复和保持这些道德行为。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并不少见。

根据操作学习理论的观点,人们在不期待即时报酬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是因为先前的奖赏已经使相应的行为得到内部强化。也就是说,也许幼儿之前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追求奖励的动机之上,但是奖励同时也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机生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幼儿会因为道德行为本身的愉悦感与满足感而持续这种行为,进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因此,奖励具有强化促进的力量,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

3.从幼儿园德育对象――幼儿的年龄特点看,奖励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适宜性

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能光靠口头说教,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效方法。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学前儿童年龄尚小,其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低,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判别和反思。有研究指出,学前儿童基本处于道德判断的“无律”和“他律”阶段。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成人的评价和干预,需要以成人的评价作为参照。

另外,幼儿虽然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可塑性强,模仿力强。成人的赞许和肯定是幼儿的社会性需要之一。奖励对于幼儿具有积极意义。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受到教师奖励的行为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而幼儿良好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模仿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奖励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对于幼儿园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因为在理解和运用奖励上的一时偏差,导致幼儿园教师对奖励产生偏见,甚至对奖励敬而远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奖励策略本身不存在不妥之处,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奖励策略,提升幼儿园德育质量。

三、在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策略

综观檀传宝、郑三元、莫源秋、周小宋等人的研究,结合自身对幼儿园德育实践的所见与所思,笔者认为,实施有效德育的前提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将幼儿视为独特的有自身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个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幼儿。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奖励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奖励频次得当

有的教师在德育中滥用奖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奖,上课坐得端正有奖,游戏时不跟同伴打闹有奖……有些教师尤其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幼儿,如“你不跟小朋友抢玩具,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你要是能吃完一碗饭,不浪费粮食,老师就表扬你”,“你不哭了,老师就奖你自由活动”……这种对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9〕一是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赏物的关注与贪求,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

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不强,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已经具有内部动机,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以免弄巧成拙,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

2.奖励程度得当

人的发展是多样的,幼儿园教师要以多元智能观作为指导,多对幼儿作纵向评价,奖励幼儿在道德上的每一点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喜欢横向评价幼儿,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体验,因为在一些幼儿得到奖励的同时,其他幼儿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应该慎用横向评价。

教师奖励幼儿的程度要与幼儿的表现相一致,不能不负责任地夸大其辞,给幼儿留下不真诚的感觉。久而久之,这种过度夸大的奖励会丧失奖励的作用。

教师对幼儿的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得到表扬的具体原因,这样不但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以便更好地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幼儿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在关注自己,注意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比如,一名幼儿摔倒了,另一名幼儿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如果教师见到后说:“你今天真乖!”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奖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了起来。你做得很好,老师很高兴!以后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也要像这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方法既表扬了幼儿,又能强化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3.奖励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奖励幼儿。奖励的形式包括有形的物质奖品(如小红花)、自由活动时间和社会性奖励(如口头表扬、点头赞许)等。有时教师还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师提供的奖品,因为如果幼儿对于奖品不感兴趣,觉得奖品太乏味,奖励就会失去激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奖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将行为动机内化。因此,在奖励类型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奖励,因为精神性奖励更容易强化幼儿的内部动机。从实施性质来讲,教师应该多采用指向行为过程的信息提供型奖励,少采用指向结果的控制型奖励。虽然控制型奖励便于教师实施,但是对幼儿的道德发展来说,信息提供型奖励更为有益。

4.奖励公平、公正

奖励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有效实施奖励的关键。如果奖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使奖励失去权威性,致使奖励的作用大打折扣。另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受奖励幼儿的范围,照顾到更多幼儿的感受,促进全体幼儿的道德成长。莫源秋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调查研究的半年时间里,小班约有15.7%,中班约有23.5%,大班约有28.6%的幼儿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得到过教师的奖励。这意味着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漠视甚至放弃了对这些幼儿道德发展的关注。扩大奖励的覆盖面,使更多幼儿受益,这是急需引起教师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一种合理的奖励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奖励制度能得到大多数幼儿的认可。另外,教师还要尽量考虑大多数幼儿的情绪和感受,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并适当扩大奖励的覆盖面,让更多幼儿拥有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处于这种奖励氛围中的幼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将会大大增强。

5.家园德育一致

家长与教师教育的一致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比较而言,教育的一致性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10〕在德育方面也如此。如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奖励标准一致,幼儿的道德行为将更具有稳定性。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能受到表扬,在家里却受到冷遇(比如教师肯定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但是家长因为怕幼儿弄丢、弄坏玩具而不主张幼儿这样做),那么幼儿容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乱,甚至形成矛盾人格,导致幼儿道德行为不一致,道德发展滞后。这正是幼儿的道德行为缺乏跨情境性的原因,因为家园德育工作没有达成一致,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自然会表现不一。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最好能主动与家长联系,促进家园在德育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作用于幼儿道德发展的合力。应该说,家园合作的一致性越强,合力就越大,幼儿的道德发展自然也会更好。

6.恰当整合其他方法

奖励仅仅是教师实施德育的诸多手段中的一种,只有与其他教育手段(如批评、情境陶冶等)有机结合,遵从最优化整合等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奖励较偏重外部强化,过多地依赖这种德育方法,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一心一意以奖励为目标”。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力量,充分感受到道德行为本身的乐趣,由此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为了形成对比,教师一般会综合使用奖惩策略。笔者认为,对于幼儿最好的惩罚莫过于“自然后果惩罚法”,即教师并不刻意惩罚幼儿,但是有意让幼儿感受自己行为的后果,然后再适时进行解释教育。幼儿天性脆弱而单纯,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他们对于具体的惩罚(如责骂、剥夺游戏时间等)更敏感。为了逃避惩罚,幼儿往往会回避教师,而不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成人的惩罚容易使幼儿受到负面强化,学会责骂他人甚至动粗等不良行为。因此,教师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该慎用惩罚。

综上所述,奖励这种具体的德育方法只要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得当,就能起到强化幼儿道德行为的作用,使幼儿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和满足,在道德水平上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奖其当奖,罚其当罚〔J〕. 人民教育,2005,(12):11.

〔2〕周小宋,李美华. 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J〕.比较教育研究,2004,(3):64-67.

〔3〕〔8〕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彦.课堂管理技巧〔J〕//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比较教育研究,2004,(3):64-65.

〔5〕HELENROSE FIVES, DANA K MANNING. Teachers’ strategies for student engagement: Comparing research to demonstrated knowledge〔R〕. Washington DC:The 200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6〕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13

道德对我们社会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道德的约束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他们的道德理论,并启发和影响了后世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的鼻祖——孔子也具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道德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伴随道德理论的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日愈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越进步,越是需要更完善的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稳定发展。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及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

20世纪前后,先后出现了涂尔干的道德价值内化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模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取向、马丁·霍夫曼的异情和社会认知理论、科尔伯格普遍适用的多等级形式的道德发展的优势范式等道德教育理论。在此,针对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涂尔干的理论及基于这一理论发展和扩展的理论对我国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道德是基于道德原则的操作系统。因此,有道德的是与行为中正确操行的原则相关联,行为是与已经接受的、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善良的或正义的原则相一致的”。不道德行为正是违反了这一原则的行为。一旦认识到了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并且可以进一步避免不道德行为。R.D.米卢利用分类法使不道德概念化,认为不道德行为的三种来源是:不良偏好(或价值观)、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按照这三种来源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的不道德行为。

不良偏好(或价值观)是不道德行为的第一种来源,它包含了持有不道德原则或者是由于偏好导致的超出道德原则的行为两种类型。前者是持有错误的道德原则,认为其行为是道德上要求的或者是道德所允许的;后者则是行为者已经意识到他所做的是错的,但他更加喜欢某种目标的达成而放弃不做错事的原则。

超道德和道德冷漠构成了第二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超道德是指行为者没有关于争议行为的道德原则,即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不认为是对的。道德冷漠是指由于拔高了欲求的目标,而做了道德上不好的事,并且行为者完全没有被行为的错误所打动。

第三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他包括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两种类型。道德疏忽是指行为者不能防止情绪和欲望歪曲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持有道德原则的行为者不知道他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因此认为其行为是正确的。道德缺点指行为者愿意避免做错事,但其行为的欲望要比避免做错事更强烈。这有点类似于由于偏好导致的不道德行为,但这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二)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是社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社会人。道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研究:一是我们试图去发现和理解它;二是在特定的时代,我们去评价它。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有三种基本成分:第一是权威和纪律精神;第二是对社会团体的情感;第三是自主性和自我决策。涂尔干在论述道德规范(纪律)的特征时认为,“道德规范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威,正因为这些规范令行禁止,人们必须服从它们”。权威和纪律的结合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纪律对被教育者灌输了行为习惯、规范和规则的功能,将儿童整合到稳定的、发展的社会现实的节奏中。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目标,它调节着儿童最初的自我中心主义。

对团体的情感说明了人的道德生活应该超越个体达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层次。“我们必须区分道德两个同样真实的方面:1、由大量规范构成的客观道德,它形成了群体道德;2、每个人的个人良知构成这种道德的主观形式”。“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本质都源自于社会。集体理性和非个人理性非常醒目地把科学的构成及其过程称为一种社会性的事物,我们的个人理性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个体道德价值的实现是在于其从事的社会活动,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虽然存在差异,但是现实中这种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在道德一致性前提下的区别,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并不影响个体和群体道德的一致。

自主性和自我决策层次接近康德的理论,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并且理解那些围绕道德决策的行为规则,把个体和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达到一致。但同时,涂尔干强调,可求性和义务是道德的两个特征,两者同样重要,不仅要理解道德规范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还要认识到这些义务和责任的可求性,即认识到道德要求与现实结合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反复灌输行为的习惯,还要灌输对社会现实的正确理解。

二、我国道德教育环境现状

从古至今,道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在我国,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环境获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道德的呼吁不断提高。当前我们面对的道德问题主要有:道德认同感弱化、道德评价标准混乱、道德反叛。

改革开放使人们从计划经济跨入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多元化,还有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且培养和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我国道德教育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过来的那一套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过分强调共性,而剥夺了个人发展机会,不具有主体针对性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多少改进。

以涂尔干的理论来说,在当前这个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共性的道德标准或原则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旧的道德不再适合这个时代,却仍然起着作用,新的道德还处在探寻成长阶段。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原则不能相互认同,发生着斗争。这就形成了我国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集体之间相互的道德认同感不强。而且,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水平差异的扩大,道德认同的鸿沟也在拉大。

基于和道德认同感弱化同样的原因,不同群体持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他们评价行为的标准也就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社会的利益群体如此之多,以至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是“多元的”。因此,按照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来看,道德认同的弱化、价值观的不统一和道德标准的混乱造成了人们的不良偏好、道德冷漠、超道德、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这几类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道德反叛,明知是不合道德的却要去做的行为。

在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道德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所实行的那种以政治制度为保障,过分强调服从,不注重个体思想和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道德教育体制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社会整体的发展。现今,探索和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话题。

三、对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涂尔干、杜威、柯尔伯格、迈克尔·斯克里文等都把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我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道德教育是以个体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塑造的是能适应社会、时代的社会人,我们所实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构建包容的社会价值观。这里的“包容”指的是一个能把各个社会群体价值判断的主流价值观容纳、协调,让大家达到一个对社会共识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毕竟马克思早已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套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公平的、至少是机会均等的分配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社会流动性的可能。这就可以在各个方面抑制和抵消当前的“仇富心理”、“破罐破摔”等消极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然,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还需要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利用舆论、社会评价、法律等手段来保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道德教育。

(二)理解社会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如前所述,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具有一种强制性,同时人们还要认识到,规范保障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规范对人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规范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儿童时期可以是灌输的,但更要注重理解,强调认知的道德发展意义、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涂尔干、杜威等所倡导的“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应是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第二,它应是一种“发展性”的道德教育,亦即这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服从学生的批评性思维;第三,它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获得道德的成熟。

同时,行为的结果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我们要结合后果分析来强化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力和吸引力作出说明,还要对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当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认同了道德,那么道德对人才具有约束力。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他们才能够进一步进行道德内化。从而,我们的社会可以避免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以对价值观和道德认知、理解为核心,才是卓有成效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