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体育教师教育叙事

高中体育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体育教师教育叙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体育教师教育叙事

篇1

[作者简介]廖春龙(1976-),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陕西西安710071)雷耿华(1978-),女,广西南宁人,西安培华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陕西西安71007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69-02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体育事业改革正向深层次迈进,大学体育教育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体育教师是大学体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和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要求,是体育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终身教育理论与教师继续教育

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首先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教育理论界,他的一系列主张成为许多国家阐述和实施终身教育的主要依据,被作为成人教育方面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终身教育的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背景。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写道:“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对于人,对于所有的人来说,生存从来就意味着一连串的挑战。”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其中就涉及成人教育。他说:“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迅速进步,要求并迫使各行各业的各类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从而要求发展成人教育。”面对困境与挑战,我们应当做出抉择以适应社会,通过终身教育满足现代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终身教育就是使人在身体、精神和思想上完善发展,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摆脱由于先天受教育不足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同时,终身教育还鲜明地指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带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2.终身教育是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并且贯穿于一个人生命的全部过程。他还指出,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终身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它的实现是建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就个体发展而言,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因而学习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人在一生中的任何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迅速变得过时,失去了它的价值。人们在幼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不再能够使他们过着满意的生活了,成年人不得不抽出时间、花费精力继续接受训练,通过学习获得新的技能。因此,人们需要建立起全面发展的观念,坚持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各个阶段的教育紧密衔接,各种形式的教育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3.终身教育赋予教师继续教育以新的意义。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作用都要加强。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周围的人和事,以发展的眼光去指导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裁决,应当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只局限于他们的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彻底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包括心理学和智力研究等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人的全面发展带动了社会的飞速进步,社会的巨变反过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无论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还是从自身不断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继续教育都是必须和必要的。朗格朗主张,“为了使教师完成其任务,要立即开展对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低程度的培训,以便消灭浪费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二、终身教育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1.终身教育理论是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理论吸收了成人教育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进而为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产生和成熟以后,继续教育逐渐与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成人教育相结合,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都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职培训。它不再是行业发展的自然延续,而是在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在整个继续教育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2.终身教育理论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方法选择。终身教育理论提倡以个人或小组为教学组织单位,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实施非强制的、自由的教育。这就为实施终身教育提出了发展策略,给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给予启示。同时,这些方法在终身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事实上,终身教育已“不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以一系列强化这种教育需要的变革为标志的复杂环境中日趋形成的一种现实”。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有别于在职培训,它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应以个人或者小组为主,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而非数量,而且要建立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在主导思想上,应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培训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应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阐明个人对问题的看法,而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被动接受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的能动作用,不断提升和拓宽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带动体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综上所述,个人或者小组为主的学习形式,利于调整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关系,利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与学双方的互动中,不断探索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新的方法和措施。

3.终身教育理论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通过专业训练和不断学习,逐渐获得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的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通过职前学习和培训,从一名普通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教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师的过程。二是指整个教师群体逐步向专业化迈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就是国外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早期的师资培养形态发展成专业教育的形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演变成师范教育与在职进修概念的整合与延伸。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的提出,从更高的角度来看,是人类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进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职业本质的重新审视。过去通常认为,由单位组织的普通理论学习班、聘请若干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教师外出参加的培训班或者学术研讨会就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所有内容。而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根据教师个体的不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当前围绕这一途径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措施等体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仅仅依赖于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应当更进一步地探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制。体育教师队伍未来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其自身的“自然发展”,应当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其他学科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本学科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总之,不断探索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构建相应的机制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质量的核心环节。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一、导言

高职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作为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从而引发的诸多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摇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职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力度既是施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1)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常见障碍性问题

以多年在高职院校所见,整个高职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某个或某些问题的困扰。这是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新动向。

三、亟需重视和加强的几点建议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指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对高职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其环境潜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它的作用有时比正式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还大。因此,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和环境的建设,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心理施加良好的影响。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各种环境建设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高职院校生活能够促进自我的发展。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2)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应从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培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辅导站等系统工程的全面运作来展开。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任务具体,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稳定、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同时,应保持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尽量避免该机构与学校管理部门属挂靠、相邻或重叠关系,缩短与学生间的距离。加强领导,完善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教师不但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心理评估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技术,还要有积极的情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宽阔的心胸。同时还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推行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推行行业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察和指导力度。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待遇,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并逐年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替代德育工作,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使教育更有成效。要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有机结合,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和德育之间无法简单画上等号,它们毕竟是存在很大交集的两个不同的集合。从各自依据的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具体任务、不同的关注内容、不同的施加影响的方法途径等都可以充分体现它们的相异之处。仅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基本原则比较而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差异。我们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强调大德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定位,决不等于以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更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替代思想政治教育。

就高职院校心理服务整体功能而言的,并非全部任务都必须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承担,因为没有机构和人员能够如此全能地完成所有的任务。为提高其管理能力,就要与社会上以公益为主的公立、私立的青少年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往往直接与学校挂钩,或在高职学校园内设立服务机构,可以迅速和灵活地处理各种类型的精神卫生问题,满足高职学生的诊治需要。或采取部分购买社会专业服务的方式,弥补学校专业人员数量和精力的不足,以使专业服务以不同的方式覆盖学生全部的生活时段。

3、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水平。

根据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计并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关重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正式纳入到高职院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过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普遍采用的咨询和治疗模式而言,这种课程模式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性心理问题所进行的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分配比例适中的教学课时,并把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3)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对待其他课程一样,也要进行必要的考核。

90后高职学生呈现"早熟、独立、张扬、自信"的特点。面对被媒体称为"草莓族""果冻族"(4)的新一代高职学生,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更有成效的服务是当务之急。

4、重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相关组织机构的功能。

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和帮助生命是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初衷和行动目标,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全球预防日,旨在提高全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预防自杀和关爱生命。(5)

成立由校、系、年级、学生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在师生中建立"观察、发现--鉴别、监控--干预、处理"的网络体系,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为科学、系统、全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以便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同时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落实到班级和寝室,把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问题与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室及思想交流室等,由心理学专业人员、"两课"教师及政治辅导员担任心理问题咨询专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及时疏通高职院校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努力构筑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高危群体开展预防性团体辅导。如针对新生,应开展养成教育、适应性教育、人际交往和学习辅导活动等,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针对特困生,应积极完善助学体系以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通过开展艰苦朴素教育、诚信教育等心理脱贫工作,引导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针对毕业生,要构建高职院校生成才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努力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心理减负减压。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提高心理援救水准。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要从新生入手,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对于测量出的有明显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咨询档案,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咨询工作,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辅导;对于日常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建立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监管系统,形成"校--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高职院校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以稳定的专兼职专业教师队伍为主体,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日常心理咨询与辅导。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为本系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并解决部分心理问题。各系或年班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从学生中培养和选拔一批骨干分子或联络员,及时反映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异常表现。"宿舍"舍长发挥心理守护员的作用,准确把握学生心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援救工作。不同的学校管理模式,可能有心理服务的不同设置方式,但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尽力构建功能齐全、运作顺畅、相互补充的系统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多元化,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素霞《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改革的思考》[J]大家[2010](2)

[2]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16日教社政[2001]1号

篇3

关键词: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有效调节 素质教育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感召下,人们急切呼唤着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好奇、兴趣,愉快、焦虑这四种情绪要素,主要探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发挥四种情绪要素对认知活动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或克服其消极作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调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过程,也就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有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动力特征的调节(如强度、范围和持续性),情绪调节可帮助人们发挥正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

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二、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

1.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绪调节的基石。学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热情、平易近人的教师。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感情愉快、充满信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和关怀,就会感到自己不受教师重视而产生焦虑不满情绪。如果一个学生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实践证明,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喜欢某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那门课程失去兴趣,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2.优化教学情境。中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不能健康发展。这使得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如学习负担过重,个性与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等等。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导致认知加工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使美好的情境刺激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其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学生每当受到这一类情境刺激时,就会自动去进行与此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乐之者”与“好之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的趣味性,预防或调节其消极情绪。

3.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传统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取舍完全决定于教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都被忽视了,也就谈不上学习热情的培养。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特征及课程性质的指导性教学方法。

4.优化教学考评。在情绪调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正负情绪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为此,教师可按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组进行考评,增加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成功者更加努力,失败者也不灰心。当然,教师还应偶尔为学生安排一些失败或较大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焦虑与紧张。同时,考评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体育学习方面,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评,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及不足,从而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

三、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1.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

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52-01

情绪,虽然不属于人的理性范围,但它对人的行为却起着较大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喜欢课堂教学,喜欢哪一种体育运动,在运动中能否全身心的投入,都学生的情绪有关。可以说,体育教学能否成功进行,学生能否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调节策略有很大关系。

1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流程

1.1含义。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最佳情绪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性。该模式涉及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四种主要情绪因素,是一种充分人性化,以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为目的的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教师引导和发挥学生正负情绪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活动效能。

1.2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不是一只“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观点),也不是一台“较慢的电子计算机”(认知心理学观点),而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人本主义学习观关注个人情感,信念和意图对学习的作用。Rogers 等强调人类有先天学习的愿望,当学生理解到学习与自身关系时,就会自我启动学习,在无威胁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他还指出,教师如果能够真正体谅学生,信任学生,在师生交流中能够有同情和理解,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促进者。

1.3情绪心理学。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情绪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正情绪协调组织认知活动,而负情绪破坏阻断认知活动。Hoffman(1986)也提出了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情绪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进行选择性加工;组织回忆;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还有研究表明愉快情绪强度同认知水平之间呈倒 U 形相关,即在中等愉快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1.4教学流程。综合国内外有关实践及我们的认识,我认为确定该模式应有如下教学程序:

1.4.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1.4.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

1.4.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1.4.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2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2.1好奇策略: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一般认为好奇是认知冲类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墨非)当人的认知预期与现实相反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不平衡,导致为恢复认知平衡的探究行为。引起好奇的三种变量是:变化、不一致和不确定性。

如体育教学中的纵马分腿腾越技术。当纵马一摆好,有的学生马上发出惊讶声,产生了好奇。因为他们以往接触的是跳箱和横马练习。长度的突然改变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以往只要跳箱横马一摆好,有的学生就进行尝试练习。现在,没有一个敢于尝试的,向老师发出许多疑问。这时教师如能做两种示范动作,一是短程助跑,轻松飞越;二是全程助跑产生第二次腾空的飞越。马上就使学生的焦虑心态放松下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究行为。

2.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兴趣是当个体的要求、能力、技能与某种活动提供的机遇和要求匹配时产生的。影响个体兴趣的因素有个体归属(文化价值、认同感、社会支持)、情绪经验、胜任力、目标关联和背景知识等。影响情景兴趣的因素有动手、认知失调、新奇性、社会交往作用、榜样、游戏等、如篮球教学中的持球突破技术和掩护战术,若把持球突破和投篮、传球、假动作结合运用,其攻击性和灵活性就更加显著,个体兴趣的增强促使个体力求掌握此项技术。当个人摆脱防守困难时,利用掩护战术就可以轻松摆脱防守,找到进攻机会,况且掩护配合又变化多端,情景兴趣的增强促使对此战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2.4焦虑调节策略: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一讲解一组织”学生“听一看一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项目自身魅力所能引发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因此体育课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创造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情绪环境,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体验。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课堂中短暂的情景性情绪使学生渐渐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

篇5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好奇、兴趣,愉快、焦虑这四种情绪要素,主要探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发挥四种情绪要素对认知活动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或克服其消极作用。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调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过程,也就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有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动力特征的调节(如强度、范围和持续性),情绪调节可帮助人们发挥正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综合国内外有关实践及我们的认识,我认为确定该模式应有如下教学程序: 

(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 

(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为有效实施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四方面活动,注意对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1 优化教学过程的四个方面 

(1)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绪调节的基石。学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热情、平易近人的教师。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感情愉快、充满信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和关怀,就会感到自己不受教师重视而产生焦虑不满情绪。如果一个学生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实践证明,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喜欢某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那门课程失去兴趣,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2)优化教学情境。中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不能健康发展。这使得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如学习负担过重,个性与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等等。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导致认知加工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使美好的情境刺激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其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学生每当受到这一类情境刺激时,就会自动去进行与此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乐之者”与“好之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的趣味性,预防或调节其消极情绪。 

(3)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传统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取舍完全决定于教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都被忽视了,也就谈不上学习热情的培养。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特征及课程性质的指导性教学方法。 

(4)优化教学考评。在情绪调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正负情绪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为此,教师可按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组进行考评,增加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成功者更加努力,失败者也不灰心。当然,教师还应偶尔为学生安排一些失败或较大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焦虑与紧张。同时,考评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体育学习方面,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评,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及不足,从而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 

2 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1)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 

(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4)焦虑调节策略: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一讲解一组织”学生“听一看一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项目自身魅力所能引发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因此体育课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创造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情绪环境,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体验。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课堂中短暂的情景性情绪使学生渐渐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 

 

篇6

职业技术教育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好坏。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技术能力紧密结合,使得教师在教学上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衔接。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力度。首先,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根据其特长,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选择发展的方向,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其次,对在职的专业教师,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加大投入,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组织教师到企业见习、邀请企业人员为教师培训等形式,拓宽教师了解职业岗位的渠道,增加教师职业岗位的工作经历。拓宽其专业面,提高其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尽快形成合理的学科带头人梯队;第四,立足岗位培训,把培训与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上,应当根据专业学习进度、认知规律,逐步有序展开各类实践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验,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并对理论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条件设立相应的课程实验。

学生的第一任职需要离不开专业设备的操作技能,在校期间由于时间短、教学装备、场地等条件受限,在其技能培养目标上,应当立足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有基础的有必要参加岗位职业技能鉴定。

综合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必须充分利用,对综合实习的内容、程序、组织必须认真设计,让学生通过综合实习能够学会所学专业的设备的综合运用,增强综合素质,更加体验贴近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培养。

三、区分专业分别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手段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手段选择上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对于案例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训练、仿真训练、实装操作等实践教学手段合理取舍,既做到实践教学有的放矢,也可以缓解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

在综合实习实践教学中应当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平台,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平台建设目标应该当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及实训的需要,质量上要保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习质量的稳步提高。

另外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

五、形成落实保障制度

(一)过程监控制度

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应当体现“以学为主,变教为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思想,实践教学活动要做到“事先准备充分、事后总结充分”。实践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准备充分,确实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利用率,避免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

由于实践教学活动运用设备频繁、教学场地多,有时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外开展,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效果,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加强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监督。

实践教学活动,原则上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每一项实践教学活动应当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篇7

收稿日期:2006―10―30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05126)“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作者简介:马文银(1965-),男,回族,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学、成人教育等教学和理论研究。

一、终身教育体系下的成人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潮。终身教育始于人的生命之初,止于人的生命之终。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各类正式和非正式教育。它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的统一地、连续地、不断地、循环往复地接受教育的过程。终身教育落实到个人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时期都必须学习。学习型社会是“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其根本特征就是终身学习。没有终身学习,就谈不上实施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为全体公民提供贯穿终身的学习机会、条件的支持系统。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终身教育日渐广泛影响。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和教育改革的方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教育时间最长、形式最多、对象最广。它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对成人实施高等专业的教育。其功能主要对成人进行高等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既是成人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的部分,也是人生中一体化教育系统的高级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社会性。它面向社会主体部分的在职者、待业者,以及老年群体,植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社区,服务于各行各业、各个社区,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为特定的社会成员发展服务。其发展度和成熟度将直接影响这些成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稳定,影响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成人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包括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等教育形式。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维持和改善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质量,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来建设,如何使它的内涵随着新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而不断丰富,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完善终身教育理论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民的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人高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迫切性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物质文明呈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但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可以说有些“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来的。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例如黄河近几年连续出现史无前例的干涸断流,而断流的时间逐年增长;长江水患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洪灾危害越来越大。全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人民币。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沙化、物种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能源危机、人口膨胀、区域差距加大……已直接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刻不容缓。

据统计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在籍学生有559万余人,占接受高等教育人员中的49%,年龄大都在20~50岁,这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其特殊在于他们生于20世纪中下半叶,生长于工业文明时代。却由于时代的限制,而接受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理念很少,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素养比较匮乏。然而一个事实却是他们今天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部分人还工作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的言行必然影响到新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教育行业的成人教育学生,他们正担负着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素质,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几乎空白,因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已迫在眉睫。

令人高兴的是,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已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与行动方案,并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及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成人高等教育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蔓延与加深,目前世界上正兴起一场生态教育或绿色教育运动。许多国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了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课,不少大学还设置了生态教育专业,有些地方还创办了绿色大学。许多国家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成为法定教育。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背景,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化,未来的教育将按照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建它的理论、观念、价值、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从而培养出具有生态知识、技能、品德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人才。作为生态危机严重、人口最多且素质较低的中国,更应该迫于环境、资源、人口与社会的压力而立足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觉实行相应的教育改革。可以说,我国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生态危机下经济和社会转换发展模式及方向的客观要求或必然选择。

成人高等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因为,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就必须培养公众的生态品德、生态人格,就必须传播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就必须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人文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持。成人高等教育担当着正规教育后公民素质提高、价值观念变更、道德思想进步等教育重任。在生态(或环境)教育与科研、人文精神塑造等方面可以发挥权威性的影响和巨大作用,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近10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都反复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在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技能、行为,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这方面担负起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能力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要确立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精神,首先应该在转变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上狠下工夫,致力于建立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一致的自然观、人地观、价值观与道德观。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自然观的转变。即把传统的单向的征服、索取的自然观转变为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平衡协调的自然观;二是价值观的转变,即改变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感追求人与自然、今世与后代的公平、和谐发展,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三是道德观念的转变,即将传统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确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随着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深化,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时代及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公民素质。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探讨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全面。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及改革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四、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培养相适应的公民素质,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我国公民素质修养弱化,综合素质下降的情况,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应重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地观、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科学地思考当代问题及未来发展。直接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课程,如可持续发展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地理科学、人口科学以及生态生理、科技伦理等课程。通过这些经世致用的科技、人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员全面、理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处理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能力。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包括理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2500多门课程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占40%,麻省理工学院的相关课程也高达22%。欧美许多大学不论何专业都将环境教育课列入必修课程,其目的也就要在于更好地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已开设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率先迈出了可喜步伐并取得显著成绩。清华大学已对所有学员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正在为“绿色大学”而奋斗。《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高校所有专业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可以肯定,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旺英.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2,(3)17-20.

篇8

在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评估者的角色,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导:培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

“导”:就是引导、指导、启发和领入,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正确加以引导,改变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兴趣。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的最大内在需求,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学习英语的过程,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更加开放、发展的未来社会立足。

2.不断体验成功,使学生产生兴趣。要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等多种语言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与创造,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的语言成功地达到目的后的喜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个性等进行深入了解,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出不同的层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使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有所发展。

3.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去关心、帮助学生,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爱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开放氛围,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树立其继续努力的信心。面对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教:提高课堂有效性,使学生“善学”

“教”:就是教育、教学,教师应该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搞好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引思”、“善导”、“激活”、 “精讲”这四项教学要素,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1.引思。也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会学生自主思考。应视不同的课本素材、学习任务等,灵活运用讨论法、辩论法、表演法、探究性调查法和引申法。老师可就学习的话题、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互相考问,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争辩,调动各方智慧和积极性。比如,在教NSEFC Book IB Great Woman的(Reading)时设计了一个话题“Imagine you’re traveling alone to the South Pole.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And why?这类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精彩纷呈。说Take a Chinese national flag的理由很让人欢喜。有的答Take a dog or computer等回答也令人忍俊不禁。在回答What will happen to an sixty-year old lady when traveling alone?时,更是把课堂气氛激活到极点。

2.善导。也就是善于进行学法指导。学习英语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要讲究学习方法,科学的方法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保持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指导培养学生勤听、敢说、多读、乐写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的记忆、思维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全面参与,全面发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3.激活。也就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搞好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不管哪种活动方式,都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要把握好合适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调控措施,做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杂、学而有序,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不断创造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活动。比如,在教学Go for it, Unit 6 7B, It’s raining时,组织了一个竞赛活动,先向学生们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要求学生在4人小组里talk about the weather in China,然后每小组推选出一人进行比赛,评选出Who is the best weather reporter in our class?这个活动先从小组选出最佳预报员,然后进入复赛,选出班级最佳预报员,这样层层筛选,保证了活动的广泛性和公平性,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4.精讲。也就是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领会、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同时,围绕教学重点,选择其他辅助信息资料,加以讲练。比如,教Book 2A Unit2时,可以补充介绍英语国家报刊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通识,并适量地进行英美报刊导读,甚至在单元末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编辑一份英语报刊。而对于基础知识尚有困难的同学,应该具体分析每单元上目标底线,取舍Warming-u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Grammar,以人为本,尊重大班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大胆就Speaking和talking作删减。在教会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现象的前提下,突出补充阅读,贯彻篇章整体教学,在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多花功夫。

三、评:实现评价多样性,使学生“爱学”

评:就是评价、评估,教师应发挥评估者的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让学生爱上学习。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局限的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的过程评价。

1.积极应用课堂观察评价法。课堂评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如“Very good”, “Wonderful”,“Excellent””,“Great”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同时,对学生个体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积极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2.巧妙应用自评和互评法。自我评价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其自信心。自我评价就是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学会不断改进自己参与活动的能力和水平。相互评价能够使学生之间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避免自我评价中的不足。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共同提高。

3.合理应用调查问卷评价法。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先前的语言学习经历,已有的语言知识,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对学习活动的了解程度等等。教学结束之后,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满意程度。但应当注意的是,问卷评价在实施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事先要认真思考和准备,这样,评价的有效度才会更高。

4.辅助应用学习档案袋评价法。学习档案袋是展示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集合体,应用学习档案袋可以通过让学生全程参与,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知识理解和认知水平,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参考文献 :

[1]胡春洞.英语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尚凤祥.现代教学评价体系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9

中图分类号:G6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65-001

随着新疆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喀什地区被国家确立为新疆首个经济特区后,其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喀什地区中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一、要加大继续教育扶持力度

调研发现,近五年来,喀什地区76%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地市级培训,14%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仅有10%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说明“国培计划”在新疆喀什地区覆盖率还比较低,中学美术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机会也不多,不利于提高喀什地区中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此,喀什地区各级政府要着力从管理层面、教师队伍、师资配备、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继续教育适当的倾斜照顾,可利用援疆支教的重要契机,可让内地美术教师按每年顶岗喀什地区每乡每校1位美术教师,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解决该地区中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相对较弱的问题。要加大对喀什地区的继续教育财政政策倾斜力度,在政府重点投入美术教育经费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从教育费附加中提一点,学校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等渠道来筹措资金,不断解决喀什地区继续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难题。

二、要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实践活动

篇10

S85-4

经笔者分析,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分别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养殖人才的需求量大,使得社会出现技工荒。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问题。因此在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本身的教学质量,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强化本校的教育特色,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的强化竞争力[1]。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学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仅有课本,使得学生的学习层面变得狭窄,无法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考核时,多是考核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理解不多。

有些学校即使是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实践内容十分简单,多数是以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学生专业技能差,出现难以就业的情况。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在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未根据学生水平、学校特色进行施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相一致,学生并未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失去市场竞争。加上,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发展慢,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出现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偏差,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三是,教学脱离现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类型则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中职学校之中,畜牧兽医专业盲目跟随专业教材,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具备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十分缺乏社会实践,并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教学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二、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改善不良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笔者将从: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欠缺。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职业培训教学,更加注重能够于学生全面发展。行为导向教学与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相关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之中,活动是教学导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学习技能、思想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这类院校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这类学校和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到听得懂,也学得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畜牧兽医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3]。

(四)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

校企合作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养殖企业的现场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但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中学校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知识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师资队伍,选择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平台,落实专业技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篇11

作者单位:130000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随着目前医疗、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自医学模式转变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护理人员无尽的新知识的需求。对护士在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德医风、工作能力和操作水平带来严重阻碍。继续教育是继毕业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1],也是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只有不断的充实、提高自我,才能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在患者、医院、社会中的价值,满足社会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1 护士继续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局面下,不仅要求医院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科学管理,还需要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从过去的单纯疾病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因此,在整个医疗活动中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还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涵养,为护理工作更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转变提供了有效保障,从而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护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是需要在护理实践中积累发现的新知识内容加以补充的[2],特别是目前人文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交叉学科的不断深入和广泛需求,就更能够体现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护理职业本身的特点出发,增强护士的职业危机感,努力吸取护理知识的新鲜血液,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和素质,使自己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无限的力量,从而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护理安全,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升护士整体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21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道德水平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组织学习医院的各项制度和规范,多让护士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继续教育讲座,培养护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准,促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能主动、热情、周到的对患者进行服务,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真正将患者的感受与自己联系起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使护士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22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护士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的知晓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而这些知识伴随着在校时候的所学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3]。因此,加强护士继续教育,将现阶段适应医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与临床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在学习中将各种知识与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护理、文书记录联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不断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

23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士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深入了解,洞察患者的心理反映和需求[4]。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作为患者的直接接触者、指导者,对患者的康复掌握着第一手资料,温柔的面容、柔和的话语、大方的举止、得体的语言能为患者生命带来无限生机,将患者消极、烦躁、焦虑的心情通过沟通使其转变为自信、开朗、愉快的情绪,积极面对疾病,促进疾病的康复。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们必须具备优质的心理素质。加强继续教育,充实自己的内涵和水平,不断扩大知识面,树立自信心。医院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护理讲座,提高学习积极性,或到上级医院进修,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全院性的汇报,加强、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力所能及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护理的内涵不断拓宽,对护理工作要求也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以不能适应目前医疗护理高速发展的临床工作,继续教育在培养新型护理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更深层次的继续教育培养,在不断提高护士道德水平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为护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化的知识力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萍.加强护士继续教育 提高护理质量.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8:7980.

篇12

    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常见类型如下:1、注意力障碍。2、失败综合症。3.情绪低落。4、需要注意者。5、依赖旁人者。6、追求权力者。7、寻求报复者。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进行干预的策略

    (一)控制情境事件和前提条件的干预策略

    该策略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开放教育计划。诺布洛克提倡对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提供开放教育的治疗环境。这种比较自由和灵活的开放教育计划给儿童(青少年)创造一种环境,使儿童(青少年)的情感易于言表,而训练有素的教师能对之立即作出反应。

    1、在座位的安排和教学地点的选择上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直以来盛行的秧田式座位安排调整为马蹄式或圆桌式,无论是对于正常青少年还是情绪或行为障碍青少年来说,这种新颖的座位安排方式能够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和消除座位主次之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将其限制在教室内,对于那些情绪或行为障碍青少年来说,这种空间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他们感官的不适感。将原有教学空间从教室内扩展到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能够减少进而杜绝该类青少年为逃避或避开厌恶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的反抗性行为。

    2、在教学方式和在校时间的安排上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往往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这是他们不适应学校生活的主要原因。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把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利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而降低其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课余时间,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放松自我,减少对外界和他人的敌视。

    (二)行为改变技术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心理动力学方法和再教育计划。心理动力学方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儿童(青少年)更加注意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恐惧。

    1、行为改变技术的主要手段

    正强化:如果一种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就叫做正强化物,而有目的地使用正强化物,以使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的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就是正强化。

    惩罚: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差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厌恶刺激或撤出正在享受的正强化物,以使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它主要包括从事厌恶活动、罚时出局、反应代价、谴责等具体方式。

    塑造:指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为的区别强化的过程。

    2、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手段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运用

篇13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确,教师健全的职业人格是一种重要的无形力量,对学生有着深刻、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激励、感染、示范和促进作用。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体育教师职业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教学过程或方式更多是采用“身体力行”,体育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形象气质,对学生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解到,研究“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师”的比较多见,而研究“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的问题还没有发现。笔者试图采用叙事的研究方法,寻找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应该有哪些方面的特质,以期推动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及体育学科的建设。

1 概念界定

1.1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在校学生和曾经接受过体育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

1.2记得信:是指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能描述相关信息。如:体育教师的姓名、特征、特长、事迹等。

1.3体育教师:是指担任体育课堂教学的专、兼职体育教师。

2 研究方法

2.1叙事法:借助担任2012年国培江苏班100名体育教师班主任的机会,布置“你记得住的体育教师是谁,并具体说明理由。”的作业,要求每个教师必须作答,并将结果记入考评成绩。

2.2访谈法:随机走访接触到的在职体育教师,在校学生400人。

2.3文献分析、个案分析。

3 现状分析

3.1对体育教师的叙事分析:做体育教师谁不想桃李满天下,谁不想在学生的一身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可现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经过调查分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回答:第一,能快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育教师的名字,并能描述当时印象最深的事件,这个结果占20.6%;第二,能说出印象较深的体育教师的特征,如:篮球打得最好的那个、最幽默的那个、最严厉的那个……,这个结果占30.2%;第三,对曾任教过自己的体育教师一个都记不得,这一结果占49.2%。受调查的对象是体育教师的传承人,是体育教师的后裔,他们接受了至少15年以上的体育教育,竟然都没有让他们记得住的体育教师,这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悲哀。

3.2走进校园,随访学生。你们的体育教师是哪位?叫什么名字?我们没有少听到这样的答案:“我们体育老师是个大胖子”“我们的体育是那个戴眼睛的”“我们体育老师是黑皮”……。说实在的,作为一个体育人,听到这些话时非常伤感。体育教师给他们上了不少于语、数、外的课时,咱就没有给我们学生留下点印象呢?体育教师真的该反省自己了。

4 结果

4.1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关爱成长

原帖作者:夏锦阳

当体育教师30年的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天生的素质条件较好,被时任我的体育教师王承平相中。六十年代初出生,八十年代初高考,出生平寒的我可谓吃不饱、穿不暖,是王老师从微薄的工作中挤出的钱给我开小灶、置装备。高中两年他过着两头不亮的日子始终陪着我:早上天不亮他要走二十分钟的路赶到学校早锻,晚上他总要训到天黑再行色匆匆赶回家。他显得肥胖的身体承受着高血压、冠心病的折磨,把我当亲生的儿子一路扶助成长,……前年已经仙逝,至今想到他的形象仍历历在目,王承平是我终身难忘的恩师。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诚地、由衷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促进了师生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互动,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当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体育教师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到自身的品德修养、素质提高、奉献学生上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去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并成为演奏生命乐章中的一个重要音符,使学生的生命旋律更优美。这才是体育教师一辈子应该追求的崇高理想!

4.2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悉心呵护

原帖作者:吴领华

做体育教师已经有25个年头,我常常会想起我高中的体育老师穆涛。那是一个难忘的冬天,天上下着雪,我跟老师借了铅球,一个人在空地上反复模仿练习,正当我感觉良好时,一个声音打破了我周边的宁静与,不知他什么时候他来到我身边说“精神可嘉,姿势太差”。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穆老师,他细心地分析了我的动作,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及时给我指导,反复给我示范。在雪中我领会了动作,感悟了精神,高考中我拿轻松拿到了满分。他虽然只长我5到6岁,但他教学的声音却经常回响在我的耳边,鞭策我不断努力、自强不息,我感谢他!

成长需要悉心呵护。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实现的。这种交流是以彼此间的情感沟通为前提。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能够给予及时的解读,进而形成良性的沟通,使得教学氛围亲和有序、健康和谐。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思想迷茫失去正确方向的时候、一定会碰到行为失范而犯错误的时候、一定会遇到特殊困难而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而作为我们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培训过的体育教师来说,无论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是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等方面,都要耐心细仔、悉心呵护,对成功的要积极挖掘、充分鼓励,对错误的要积极引导、科学校正,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4.3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尊重宽容

原帖作者:高能伟

我是一个排球专项的体育考生,记得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和孔承德老师一起打排球,我助跑跳起大力扣发球,球没有发过网直击孔老师的脑门,他当场被我打晕、眼镜梁打断,当时我吓得浑身发料,把他送到医院。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说“没事,你回去学习吧!”我非常感动,晚上我去陪他,被他训了一顿,让我回去好好复习迎考。第二天他来到学校,找我谈话让我放下包袱并幽默地说:“你把我打晕了,让我有了休息的时间,把我的精力转移给你,努力取得好成绩!”我说我要赔他眼镜,他说“不用了,老师本来就想把那眼镜淘汰了”。在他的宽容下,我鼓足勇气当年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孔老师是我的恩师,我永远忘不了他的宽容与厚爱。

尊重宽容是一种力量、激励、鼓舞学生的有效方法。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孩子》一书中我更明白,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但宽容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教育实践证明,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个体文化建构的重要参照,它体现在高尚豁达的生活态度之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信任之中,体现在为师的人情味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调皮捣蛋、相互争斗等现象,同时我们还会碰到肥胖、超重型障碍学生;听力、视力、肢体型障碍生;智障、情绪异常型障碍生。我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留给学生面子,让学生的感激中醒悟、在混沌中开化,充分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相信每一个学生迟早都能被唤醒。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忽视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

4.4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技能垂范

原帖作者:陈建刚

王京国男53岁,长得非常精神,一点不发福,手臂肌肉线条清晰。他是我在扬州教育学院体育系读书时的偶像派教师,别看他个子不高,头发花白,当我们看到他的技能展示时,大家都叹为观止。我们大一跟在他后面学体操,同时他在教大二武术,当我们学武术时,他又在教大三乒乓球,当我们进行师生篮球比赛时,他那奋力拼抢的身影又出现在球场上。看他示范的一招一式简直可与中央电视台的录制节目相媲美。从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一专多能,什么是以身作则,什么是率先垂范,什么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体育教育事业的体育人。

技能是体育教师的立身之本。由于体育教学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大部分体育教师存在着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完善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这种缺失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能力的发挥。如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但取决于他所掌握知识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体育教师优美、惊险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能会慢慢下降,加之大能量的摄入又缺少运动,肥胖的症状迅速出现,在人们心目中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到中年后体重会增加,如果不加强体能锻炼,那么年青发腹、动作笨拙、反应迟钝的现象将会显现,体育教师的形象将黯然失色。在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师除了要保持身体机能的不减,还要注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为学生做好榜样,率先垂范。

4.5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兼资文武

原帖作者地:张宏

我学生时代遇到过很多体育老师,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上高中时――黄玉林。他专业特别出色,在球类和田径上有很高的造诣,他保持了我市三级跳远项目成绩记录了近20年,也曾经是我市篮球代表队主力队员之一;他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写得一手漂亮书法;另外还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上体育课喜欢用小黑板勾勒动作分析图,那些画优美灵动、动静结合真有欲从黑板上跃出的感觉。他从不落下一节阴雨天的课,上理论课更是出神入化,标准之普通话、演讲之口才、幽默之语言常常让我们忘掉什么时候下课。他在我眼里是完美的。正是因为对他的个人崇拜,让我走上了体育之路。

学生时时都在关注教师的行为,可感受到这些行为之下的态度和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时,学生很可能将教师对他的高期望内在化,提高自我期望价值,尤其对以身体活动这一热血运动为主要手段体育教学来讲,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更容易受到体育教师所传达态度的影响。体育教师的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学科的社会地位、体育教师先天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教师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处于无期的等待之中。而一部分教师在身处逆境之中,深信救世主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兼资文武的体育教师就是凭借这种先知先觉的分析再通过若干年的历炼而成的,他的原动力在于体育教师发自内心的需要,并力图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形象适应复杂的社会、学校的条件。现代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才可能较好地驾驭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体育课多元化课程目标。

4.6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守望体育

原帖作者:庞玉凤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教我们体育的是一名代课教师,叫王风祥。学校条件差,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记得他为了让我们有活动的地方,除了上课就自己用担子挑泥填场地,用精卫填海形容他一点也不过。他既当木工又当水泥工,和工人们一起杂钢筋、制篮板,竖篮球架,用他的双手与汗水为我们提供了活动的场地。一群孩子抱着球满地跑,投篮后能再抢到球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为了让体育课不枯燥,他叫我们自制器材、创编游戏,并和我们一起玩。目前他已经是半百老人了,仍是一名代课体育教师坚守在那片操场上。是他,让我爱上了运动,让我爱上了体育,让我爱上了体育教师的工作!

守望是一种境界。有人守望能能过上好日子;有人守望能收获甜蜜的爱情;有人守望能升官发财。像王老师守望的又是什么呢?我想他守望的是一个朴实的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追求、他守望的是一群农村孩子们的幸福、他守望的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和其它教师一样做一名正式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内驱力、毅力和持久力,更需要具有自主专业发展目标、途径和策略,要在创造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奋斗中,追求体育教师的职业目标。当前我们看到有不少正式的体育教师主动请缨转行教文化课,有的想方设法逃避体育课堂去后勤管理,有的千方百计下海捞金……,诚然体育教师的地位是低了些、待遇是差了些,相比代课体育教师王老师的境遇我们显得多么的渺小。全国现有体育教师48万,还差近30万,这一岗位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当代体育教师坚守,相信有我们的坚守,天真活泼的小天使会永远记住你,这才是我们体育人最大的一笔财富。

5 小结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生命的阳光。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他总结出12个因子: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宽容、教学策划艺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做一个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是衡量一个合格体育教师的标准,他应该成为所有体育教师的目标追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关心成长、悉心呵护、尊重宽容、技能垂范、兼资文武、守望体育的六种品质外,还应该做到品行端正、注意仪容、语言幽默、平等对话、公平无私、艺术教学、参与活动等品质,另外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长观、技能观等。

参考文献

[1]梁建平等,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人格结构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2):55-63

[2]韩伏彬,新课改关注教师人格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3):9-11

[3]李阳,论体育教师人格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3,(6):56-58

[4]丁辉,《体育教师亲和力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103-108

[5]吴俊伟,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体育教师[J],中国学校体育,2006,9,18

[6]杨玲,专业化进程中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J],体育学刊,2010,17,(8)72-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