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

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0:36: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

篇1

当今社会,数字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样,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正在促进服装高等教育不断地改革,而且服装高等教育只有构建服装数字化教育的平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服装数字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服装业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快速反应(QR)、条形码和扫描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批量量体裁衣、人体扫描和服装虚拟设计技术等,这些技术设备有的在我国的服装企业中已经开始使用,有的仅在科研机构中存在,有的还正在研发中。

(一)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将企业中许多单项自动化技术,如柔性生产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日趋成熟的单元,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更迅速、准确、便捷,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佳,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快速反应系统(QR)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是一种商业策略,其目的是缩短从原材料、设计、生产,直至将成品销售给消费者整个过程的时间。它的发展给了制造商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来对抗国内外的竞争。贸易伙伴关系网络和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把所有供应渠道直接连接起来,提供给国内的零售商。

实现QR需要以下基本的信息技术和条件:条形码(Bar Code)技术、条形码信息处理技术、POS (条形码扫描)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SCM (出货包装箱)标志、INTERNET和电子商务、“PDM+ERP”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的计算机之间以机读标准格式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 EDI取代了以往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大量的书面单据往来,包括定购单、发票、包装通知单、装船文件和存货清单、报关单等。

从EDI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效益两方面来阐述。EDI比邮寄、快递、空运等都快,通过缩减单据往来,大公司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纸张和邮资。和传统的纸张传输相比,运用EDI可以产生以下经济效益:节约员工成本;降低单证处理成本;减少库存量;降低时效成本;避免重复操作。运用EDI还可以产生以下战略效益:加强客户服务;改善公司内部的数据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有助于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批量量体裁衣

在上世纪,标准化生产意味着低成本,人们一直生活在批量生产和单一模式服务的世界里。批量量体裁衣(Mass Customization)的构思是:要为每位特定顾客定制服装,而不是用一种尺寸去面对所有消费者;可以供应千位定制顾客,但以批量价格而不是定制价格出售。在服装和服饰品中运用批量定制的概念将会给时尚界产生巨大的变化。

服装工业越发达的国家,量体裁衣的需要也越多,比如欧美和日本。量体裁衣能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但与批量工业生产相比,效率低,成本高。如何才能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批量量体裁衣的构思呢?很显然,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定制服装快速生产(MTM)数字化技术应运而生。

(五)定制服装快速生产(MTM)数字化技术――批量量体裁衣的技术支撑

MTM (Made to Measure)是通过三维人体测体仪获得个体三维尺寸自动电子订单尺寸输送给生产部CAD系统,自动生产样板各种号型规格自动组合并形成优化裁剪方案,进入自动裁床制成衣片进入吊挂缝制生产系统快速生产。

MTM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产业为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技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TM与“量体裁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也有区别。“量体裁衣”只能针对一个一个的对象,根据其身材特征制定相应的板型,再做出衣服;而MTM是在已有板型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体型自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在新的角度达到“个人定制”和“批量定制”的目的。

(六)人体扫描(Body Scanning)―――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人体三维测量技术主要以现代光学为基础,是集光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学、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种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测量技术。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把图像当作检测和信息的手段和载体加以利用,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其测量方法主要有莫尔条纹法、激光测量法、白光相位法、红外线测量法、立体摄像测量法等。

(七)服装虚拟设计技术

虚拟设计建立在利用计算机完成产品开发过程构想的基础之上。它以计算机仿真和建模为基础,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并行工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一体,在虚拟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构思和设计,并可对其进行虚拟的制造、测试和分析。它的显著特点是利用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模型――虚拟产品来代替实物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高产品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等多目标中的决策水平,达到全局优化和一次性开发成功的目的。

对服装的生产商而言,从发展的角度讲,利用三维CAD系统建立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机制将是在当今世界服装业取得竞争实力的关键措施。而快速反应机制的确定必须对服装设计、面料供给、生产制造方法及商品流通各个领域的业务进行根本性改革。快速反应的目标是要在适当的产品及数量上,实施“针对顾客的价值创造”的供求关系,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贯穿所谓“JIT”(just in time适时)生产方式。在这种未来理想的状态下,虚拟设计,特别是三维的虚拟设计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数字技术使服装生产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全流程价值链加速,给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数字量体技术、数字样衣、虚拟试衣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将带来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现代服装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数字化服装定制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硬件环境与软件支持还不完善,这就要求服装教育要结合数字技术的前沿结果,重视与国外先进信息技术的交流,为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培养现代化的服装高级人才。

二、服装“数字化”教育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快,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兼容,模糊了市场分野,这必将对中国服装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人们的视点聚焦于有品位、个性化的中高档品牌服装,中高档品牌服装是新世纪中国“二次消费周期”的消费热点,这也是导致服装行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

21世纪,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意识到,对市场快速反应(QR)和对产品快速敏捷制造(AM)是市场竞争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必须具有计算机网络形式获取流行、市场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GIS),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服装CAD/CAM系统),具有模块式专用缝制系统或具有电脑控制的吊挂传输式服装缝制生产系统。使企业管理系统的需要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服装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技术升级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技术在服装界广泛应用,所需服装信息一旦从网上发出,服装品牌、服装设计、服装文化、服装面料、服装企业等一系电子商务活动就会同时进入企业,并即刻按订单快速组织生产。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时装产业结构,大大缩短了原料――成本――货币的转换时间,使商品和原料的规划同步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十五”期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现传统服装产业的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提高传统服装生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品牌市场竞争能力。由于服装产品是最具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含量的载体,它在服装市场上也是最敏捷制造的产品,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艺术文化相互交融,国内外服装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传统的服装企业生产加工方法已很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呈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服装数字化缝制加工系统是数字化服装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和设备的全面开发与应用,使服装企业的各生产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形成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系统。

但从国内服装企业对高新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和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服装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这就给我国服装企业向高附加值品牌企业发展造成很大障碍,因而培养适应新型服装企业管理系统的高级服装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三、以课程建设为先导,不断深化服装数字化教育

服装高等教育伴随着服装工业的成长,为其培养了大批的服装高级人才,我国服装数字化技术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服装高等教育要以服装工业的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以数字化技术引领服装工业发展。

教育的首要手段是教学,而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成为教学的先导,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进行设置,是服装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因此,在服装工业朝着数字化发展的今天,服装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对原有课程的增减,更重要是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在保证高等教育培养规格不变的前提下,使其成为合乎现代服装工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字化服装设计与管理》被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出版,《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商品企划学》、《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营销学》《服饰零售学》等教材被作为服装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出版。这些教材的出版与应用,将为服装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用力的支撑。

四、结语

未来的服装业将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向技术密集型、智能密集型方向转化。在服装领域实现新技术,提高服装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是关键。然而,我国的服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很薄弱,高新技术成本太高,这就要求我国各服装高校加快构建服装“数字化”教学环境,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尽快培养我国掌握“数字化”服装技术的服装专业毕业生,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提高我国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服装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时展要求及服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宋科新.关于当前高等服装教育实验教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5).

篇2

二 积极推进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1 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和服务体系

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分5批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670万,其中,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生458万,在职人员占86.5%;开设网络教育专业299种、1560个;建设网络教育课程资源2万门;普通高校及公共服务体系设立校外学习中心5935个,中央电大设立开放教育教学点3292个。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推进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网络教育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2001年批准了中央电大依托全国电大系统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了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和Call-Center;并于2007年又批准两家公司和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探索构建基于数字化学习港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

3 加强网络教育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管

为了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管,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网络教育招生、证书、统考、评估、年报年检、资源建设、以及网络教育学院、公共服务体系和校外学习中心等方面规范管理的政策措施。完成了对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从2001年开始实行网络教育年报年检制度,开展了网络教育专项检查工作,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校外学习中心的检查评估;自2005年实施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制度,300多万人次参加考试,稳步推行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合于成人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统考组织管理与技术模式;加强了“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网络教育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对公众的信息服务和资源服务。

4 积极推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积极推进实施“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引入高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了7个乡镇、社区、企业和行业型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启动实施“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网络教育统考网上考试系统与题库”等系列项目,进一步推进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加强了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已评审出近百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5 推进高校面向农村和行业等开展成人继续教育

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人才,面向农村和乡镇招收网络教育学员9万人;中央电大八一学院、总参学院招收网络教育士官学员7.8万人;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试点高校面向行业、企业、地方和部队办学,与20多个行业系统合作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379个、347万人次;全国电大系统非学历教育年培训100万人次。试点高校初步探索了适合于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网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篇3

报告指出,法国境外高等教育主要覆盖硕士阶段,并以合作办学模式为主,学科集中于经济管理、法律、科学、医学等领域。工程师学校在国外发展最为活跃,明显超过普通公立大学的境外国际化程度,招生对象主要是所在国学生。

报告认为,纵观各国高等教育项目数量及在学人数,法国与占据垄断地位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法国在国际教育资源、教学经验、境外办学策略等方面依然有待提高,各类境外机构缺乏办学自主性,数字化教学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学生评价体系、文凭认证规定等制度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由于缺乏国际活力和与教育全球化接轨的意识,传统课程与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亟需调整相关策略,以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篇4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利用数字化高新技术,对卢浮宫展出的6万多件藏品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将其中的3.5万件藏品从展厅搬上了网站,为网民提供虚拟的观展体验,实现了对卢浮宫的虚拟化再现和数字化管理。数字技术使艺术传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大大拓展了艺术传播的空间,为法国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对外文化传播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法国的对外文化推广有了新的风向标。法国在利用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扩大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本国文化优势,倚仗创意、艺术创作、教育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和创新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法国素有“艺术大国”之称,注重艺术创作水平及艺术创造力的提高。数字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众多文化领域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尤其是视觉艺术。在线视频点播和下载等手段构成了文化实践活动的一个新趋势,也成为法国视觉艺术对外传播的新媒介。可惜,目前这种新媒介涉及到的只是视听作品和电影业,尚未搭建以演艺业为主题的视频点播平台。此外,法国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在国际领域的推广和传播。法国政府大力开发和利用本国发达的高等教育资源,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纳入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发展战略中。法国教育国际协作署(Edufrance)是在1998年由法国教育部和外交部共同创立的一个官方机构,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法国的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吸引并鼓励外国学生赴法留学。据法国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工程师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中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由2009年的161,148人增至2010年的284,659人,占到法国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2.3%。[3](P192)法国加大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力度,目的是希望培养一批“亲法”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的“大使”,给他们各自的国家带去更多“亲法”的声音,扩大法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随着“数字化法国”战略的提出,法国也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数字化大学”[4](P74)的战略措施使法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将教学资料全面数字化,对师生进行信息通信技术(TIC)培训,建造数字化图书馆,为师生及其教学活动提供数字化服务。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使法国的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为国际联合培养和国际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法国将文化传播与科技合作融为一体,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参与高端国际科研合作。法国通过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科研平台(eSicence)①建立联系,建设数字化的资料库,构筑数字化的研究基础。法国的这些举措促进了国际范围内的科技资源集聚和技术共享,对法国科研水平和技术项目获得国际认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科技、“数字化”的现代法国。

二、扩大传播载体: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与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相结合

法国的对外文化活动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一个庞大的海外文化传播网络。分布在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92个国家的145个文化中心和文化院以及1,075个法语联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法语联盟分布在全球的134个国家和地区,汇聚了783位法国外派教师和国际志愿者及1万名当地雇员。[5]法语联盟成立130年以来,一直是法国推广法语的主要执行机构,是法语国际教育的主力军。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文化部长奥雷莉•菲莉佩蒂在2013年7月15日的法国《费加罗报》上联名撰文阐述法国对外文化政策时指出:“全世界有2.2亿人会讲优美的法语,并且随着非洲的发展,讲法语的人数还将达7亿,这就是法国影响力的坚实基础。”[6]因此,法国特别致力于大力扩展海外法语教学网,尤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法语教学。除官方的文化机构外,这个庞大的海外文化传播网络还包含了一些私立的文化机构。这些机构以协会的形式存在,有着灵活的组织方式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如主要负责法国思想传播的法国思想传播协会(ADPF)和1992年成立的法国艺术活动协会(AFAA),它们在法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这两个执行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法国外交部和文化部整合两部资源,将这两个协会合并成立了法国文化署(CulturesFrance)。法国文化署除统一了法国的对外文化活动外,还提高了法国在国际社会的“清晰度”和“可见度”。②文化署与法国在海外的文化传播网络协同发展,共同致力于当代法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推广。早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就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对外视听网络,由法国电视5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法国国际频道三部分组成。法国国际频道向马格里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亚洲地区的法语国家提供法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然而,这个视听网络已不足以满足数字时代对文化传播提出的要求。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传播技术的融合形成了数字化的传播技术,为对外文化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法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文化传播途径的必要性,认为数字技术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也是传播文化的平台,并利用新媒介为法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构建了一个“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网络。

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与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相结合,成为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更为有效的载体。无形的数字新媒介作为法国加强文化输出的强大助推器,使数字网络的特性在文化传播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试以法国外交部首创的“数字外交”为例加以说明。基于“数字外交”是传统外交的补充和延伸这一认识,法国外交部部长指出:“互联网是获得自由和谋求政治转机强有力的工具,它在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法国外交部利用庞大的传播网络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及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法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可辨度与影响力。作为法国外交部在媒体领域的协调机构,法国国际媒体署(CFI)推出的4M项目就是法国开展“数字外交”的成功案例。针对社交媒体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广泛的影响及信息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信息泛滥,4M项目致力于传播“独立的和有价值的信息”,旨在“推动这些国家职业化的进程、在成员国之间建立合作网络、促进出版技术的创新与推广”。[8]法国通过组织区域性论坛、国际年会和培训研讨会,为项目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建议,将法国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先进的媒体技术和经验传输到各成员国,将经过“过滤”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到各成员国,这样各成员国就在不经意间接受了法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三、扩张传播地域:立足欧盟与辐射发展中国家相结合

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同时,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的开放、共享。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在开放教育的视阈下,如何建设与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必将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任务。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内涵及特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而提出的新 概念。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 、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现: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完整的课程。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等。精品课程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所以,积极探索构建、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完全符合信息社会、知识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适应高校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的开放型大学教育系统的要求。

二、开放教育的数字化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经过了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开放教育资源亦已突破了其现有概念内涵, 从关注“开放”到关注“应用”,这不仅对学习者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应用更产生了真正有效的深远影响。如何建设优质的、高可用性的资源共享环境,如何融合开放教育资源理念、吸收开放教育资源成果、把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趋势,对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网络环境,构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开放教育平台下数字化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递。近年来,资源环境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推进数字化资源共享环境建设愈来愈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如北京市在教育资源领域开展了网络化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教育资源库项目的建设,适应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一个基本的责任就是服务社会、教化公民,通过网络公开课程把优秀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让更多的公众来学习,使更多的公众因此受益。所以,开放型大学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要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公众,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基于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大学网络公开课的建设,一定要把最优质的资源,最好的课程在网上公开。

作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主体、以卫星电视为主要教学手段的 高校,不仅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注入了更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更新信息技术的电视教育。目前采用的媒体有印刷教材、电视教材、录音教材、CAI多媒体课件、VCD光盘、CD-ROM教学光盘等。此外,还有“直播课堂”、“VBI数据广播”等形式,而VBI数据广播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卫星电视的各自优势,加强两者的联系,克服两者的不足,将天网(卫星电视网)和地网(计算机网)连接起来,促进了高校系统立体网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卫星电视的扩展功能,不仅丰富了远程教育手段,更扩大了远程教育的内容。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已有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但是,系统整合其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易于管理和使用。为了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则需要使用一些通用的标准对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规范管理。

2.管理上缺乏系统的协调机制。目前,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许多系统,如图书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这些条块型的系统缺乏纵横结合、协调发展。同时,还存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低水平重复、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和应用受到制约。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路径的思考

实现功能整合,提升平台综合服务功能。数字化远程教育课件制作基地在课件制作、传送等功能应与市远程教育中心平台的实时直播和录制功能的中心课堂和直播室相互连通;将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与国家数字学习资源中心、教育培训网以及各远程教学网站等链接。

加强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和整合。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整合,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积极发挥“中心课堂”和“直播课堂”在课件制作、教学直播方面的功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和培训活动,并及时做好后期教学资源的课件录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来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数字化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制作中心的构建为牵引,通过整合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不仅能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为远程教育的学用开展提供丰富的课件保障,而且通过将远程教育资源、功能的进一步整合,必将实现构建集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党员干部教育于一体的终身教育体系或网络。

参考文献:

篇6

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为欧盟成员国及其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宏观政策指导;二是为欧盟在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提供政策和项目支持。其中,在提供宏观政策指导方面,欧盟提出了构建更全面的国际化战略的思路,指出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及教职人员的国际流动;二是课程和数字化教学的国际化及质量提升;三是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自身能力建设。

在学生及教职人员的国际流动方面,目前,欧洲已经建立了内部的学分转化及认证体系,欧美之间也通过校际合作实现了学分互认,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流动,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及教职人员的国际流动,欧盟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国际流动的工作重点,即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学分互认,更多地关注教职人员国际流动,建设更高质量的国际合作课程,增强科研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进一步改进移民及签证政策,扫清人员流动的体制障碍。

在课程和数字化教学的国际化及质量提升方面,该战略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应只局限于少部分能出国学习和研修的学生及教职人员,还应着眼于更广泛的不能出国但同样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师生。因此,要将国际化因素融入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引进国际化的教学人员,吸引国际留学生以建设国际化校园。同时,也要通过教材交流、虚拟校园、教学软件、跨学科网络交流等方式来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为此,战略建议欧盟成员国及高等教育机构优先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教育人员的国际化经历和技能,开发面向不能出国学习的学生的国际课程,使其获得国际化视野及技能;二是为学生和教职人员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在欧洲多语言环境中最大程度地获益;三是通过在线教学、屏幕课程等新的数字化方式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开发国际课程,探索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在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自身能力建设方面,该战略指出,欧洲在吸引国际学生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全球合作,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在教育及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进行更准确的定位。要在欧洲和欧洲以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联合项目,开展联合科研,培育新的研究项目,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并与合作伙伴互为补充。在联合国学位及双学位方面开展合作,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00余所欧洲高校从联合学位及高等院校项目中获益,欧盟及欧盟成员国还将继续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欧洲高校与合作伙伴在这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消除合作双方的壁垒,如学校层面关于学分构成、考试及论文的相关规定,国家层面关于颁发联合学位的有关限制。另外,在创新领域跨境合作也是建立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式,其中,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因素,因为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成为明天的新兴经济体。学生的国际流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还能使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在学术上获益,并成就其社会责任,从而有助于建立深入持久的战略关系。

篇7

一、学历学位教育

截至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本科院校740所,其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院校有598所,共有847个专业点。从2002年到2007年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学位教育情况如下表: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到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类专业的在校生总数已超过278万人,包括专科层次134.2万人(占48.2%)、本科层次133.2万人(占47.8%)、硕士9.4万(占3.4%)、博士1.8万人(占0.6%)。

目前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多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国高校设有信息类专业点总数11280个,其中本科专业点4222个、专科5517个、硕士点1220个、博士点321个。2002至2006年,信息类专业的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分别以平均每年11.6%、43.8%、17.2%的速度增长。

为推动我国信息化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的精神,实现我国信息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关键行业的战略性和紧缺性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成立了36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立了20个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40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并在数字媒体与动漫设计、信息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专门化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推动信息人才培养。

2007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将软件、微电子、信息安全、动漫等信息领域的紧缺人才培养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二、信息人才社会培训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信息人才培训和认证体系。仅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就培训68万人次。其中,有21万人次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以上参考人员获得不同等级的资格证书。有27万人次参加信息技术领域的自学考试;19万人次参加其他各类培训认证考试。

信息产业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建立了50个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全国建立了109个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发并颁布了39个国家职业标准。目前共培训考核技术工人、职业学校学生及各类从业人员32万余人,26万余人通过考核取得了各个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区)、直辖市一道,分别组织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数已超过200万人。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格证书已成为学生就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在我国境内举办证书考试,如微软专家认证、SCO资格认证、CISCO资格认证考试等。国内开展培训认证的知名企业有北大青鸟、清华万博、大连华信等。

此外,有15万人参加了平面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制图等单项基本技能培训,对推动全民信息化普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也为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据统计,2006年,1200多所普通高校和444所独立成人高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函授、夜大、脱产)在读学生455万人,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近950万人次,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50万人次。截至2006年底,67所试点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540万人,毕业人数260万人,在读学生280万人,年招生100多万人。教育部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经面向农村招收学员5.6万人;面向军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招收士官学员6万多人。

远程教育资源不断丰富。2006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设网络教育课程近2万门,约30%的课程参与校内或校际共享;投入使用的各类网络教育学习资源2万多个,使用超过2000万人次。“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注册教师16.3万,覆盖21个省,建立183个教师学习中心,开发了近600门网上课程,帮助建设30多家地方网站,中央电教馆资源达1200G。

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的200多座城市,联网单位1800多个,用户2000多万人,国际出口带宽超过3G,与国内其他互联网互联带宽超过10G。逾90% 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基本建成校园网。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7年底,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0.1万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7.9万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5万套,工程基本覆盖中西部的36万所农村中小学,使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各高校陆续建立的学生就业服务网多达300多个,每年数百万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初步建成了18家大学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藏品资源总量超过10万件。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100多家大学图书馆参与了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数字化支撑环境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与数字资源建设,后者已形成以数字化图书期刊为主,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资源总量超过180T字节。实施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已数字化100多万册中英文图书,并提供互联网上的共享服务。建成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过百家。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进展顺利,56所高校的561台仪器设备信息上网。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12-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涉及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诸多领域,而重点是教学的信息化。对高校而言,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使命之一,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教学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所有环节信息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现代化的过程。教学的环节涉及教学的外部环境、教学基础设施与设备、教学人员、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教学信息化不仅要使教学各环节实现信息化,而且要将信息的理论、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人员(包括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的作用。

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信息化应用,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金教”工程;要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提升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信息服务教育的水平;要继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二、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2001年7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正式提出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 2004年2月,教育部又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基础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同时,有关高校启动了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的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逐步完善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为高校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手段。例如,高校校园网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其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许多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逐年增加,基本上能够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高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发展迅速,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构建了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及在线教学、在线讨论等功能。部分高校切实加强了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实现了跨校区图书借阅及校外访问与下载。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实现选课、排课、成绩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也能够实现学生、督导、领导的评教和教师的评学等功能。

但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各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无论在组织领导、环境建设、资源建设还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保证,在应用方面成效显著,而部分高校的领导却不够重视,没有真正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方面,根据江苏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开展的全省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有近1/4的高校还没有成立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许多高校还缺乏统一的教学信息化的相关发展规划与策略。调查显示已经制订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标准的占39.3%;制订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标准的占24.6%;制订教学信息化共建共享机制的占23.0%;制订和实施教学信息化建设激励政策的只占21.3%;制订教学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的占18.0%;制订教学信息化资源评价标准的占14.8%;制订教学信息化环境评价标准占8.2%。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设方面,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建设比较到位,但无线网络建设与覆盖方面还不够普及,有的高校还没有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大多数高校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是购买的商业软件,自己自主开发的不多。在已经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中,许多高校缺少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标准,在一个校园内使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系统,不便于后期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建设方面,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低水平建设现象严重,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资金投入也未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信息资源的统筹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根据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虽然2010年比2009年用于教学资源建设的经费增加幅度较大,但与用于多媒体硬件环境建设和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经费相比仍然不足,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共享相对落后,建有统一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高校只占50.8%。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建设方面,一部分高校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工作,将信息网络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整合为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相对集中,不但对教学信息化相关系统、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还能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自主设计、开发相应的系统,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另一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人员则相对分散,各自为阵,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扯皮,垄断资源,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影响了所在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高校的教师虽然经过一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但总地说来,其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能不精。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软件的版本持续更新,而高校教师原有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教学信息资源,即使获取了一些教学信息资源,也不能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主要还是在形式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计算机当成简单的演示工具的现象比较普遍,制作的课件绝大部分是PPT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演示,缺乏交互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许多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而作为信息化教学主体的大学生,其信息素养也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满足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而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不高。

另外,在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平台建设,而轻视教学实际应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等相继建成,而实际使用率却不高。还有一些项目的建设纯粹是花架子,主要是为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没有真正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三、促进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筹规划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教学信息化环境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基础工程,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证。对于尚没有成立校信息化领导机构的高校,要尽快成立校(院)信息化领导机构,以统一领导和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信息化建设。要整合高校的各类教学信息化资源,包括信息化技术人员、设施、设备、软件等,组建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办事机构,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专业建设队伍,具体规划、落实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2.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促进优质资源的普及共享

教学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数字资源,如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程、专题教学网站等。另一类是间接为教学提供服务的数字化资源,如各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工具书、软件等。

高校要建立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中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也要为教师应用这些资源提供指导、帮助,如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不但要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直接的资源,也要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免费的教学资源进行下载、存储,然后再提供给师生,以避免网络出口带宽的限制,对于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建立有效的网络链接,以方便师生的查找和下载。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共有本科精品课程资源本科课程14344门, 高职精品课程5919门,教学录像34300段,教学课件318494个,教学案例49389份,电子教案309603份,教学大纲51405份,实验实践内容84779个。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教学资源库。

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为教学信息化提供更多的共享资源,并为开展研究性教学、交互性教学创造条件。由“天空教室”开发的中国数字大学城是面向大学教师的免费的互联网教学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一般教师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问题,提高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效率,而且通过短消息、日志、微博、个人空间、社区讨论等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在作业批改方面,设计了高效率的作业批改功能,实现了学生作业的高效批改,系统也能自动长期保留学生作业,拥有自己的教学档案。

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信息化,关键是要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学信息化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明确的信息意识,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查找和获取信息,善于用信息技术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教学信息化要求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丰富,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贡献度显著提高。一句话,教学信息化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因此,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沙龙、研讨会来介绍新的信息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交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也可以通过教育技术部门的短期培训,集中学习某个软件的操作、使用,或者某个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参观、学习有关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师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愿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应该讲求实效,培训结束应组织考核,颁发证书。要把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学习与培训作为教师和学生重要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也要积极学习和应用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积极利用高校已有的信息化环境条件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与过程中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68-02

在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继续规范和推广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教育理念、内容、形式与方法的全方位创新,为促进教育公平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1]。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开始积极推进“世界大学城 ”云空间建设,建设大规模的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库,打造教学科研云环境,建设网络教育教学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有效地推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但是,随着网络学习空间的运行,高职院校空间建设与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以及各高职院校自身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二是高职院校信息化程度偏低,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数量、缺乏优质资源”的问题,数据资源构建欠缺统筹规划,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不够,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率低;三是现阶段网络空间教学与管理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尚未能兼顾高职教育开放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实现与现实校园和传统教育技术的有效衔接;四是空间建设缺乏科学、量化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运行和维护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以上种种问题都会使得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停留在基础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如何推动教学空间资源社会共享化、智能化管理和系统化服务,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教育部正大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各院校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是打造数字化校园的重要举措。例如,由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职成所倾力打造的职教新干线,就是以云计算为基础、旨在加快省内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迄今为止,已经建有师生教学空间40余万个[2-3]。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没有出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高职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研究论述,尚未找到科学合理的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网络空间教学与管理必将是高职院校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 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1研究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与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及具体操作模式,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资源开放化、内涵延伸化、学习互动化、服务智能化”的优势,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4-5]。

2.2研究内容

1)高等职业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现状研究。包括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现状分析、空间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2)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包括高职院校云空间教学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通过对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系统分析,归纳出高职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3)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学习空间建设要注重前瞻性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等。

4)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条件分析。使高职教育彰显其生命力,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院的整体持续发展,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

5)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思路研究。包括围绕学院定位,及时更新专业培养目标,打造云空间教学的"品牌特色"等。

6)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措施研究。

7)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评估标准体系研究。包括评估的范围、原则,评估的内容、类型,考核的权责、程序等评价标准。

3 结束语

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建设的设计思想和核心要素,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学校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蔚,陈乃林.成人网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庆林.网络学习与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篇10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历了低谷与,现如今,英国作为有着领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国家,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驱动着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是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受世界性的整体环境的影响,同时英国国家和高校自身会影响国际化的发展,可以从外部整体环境和内在微观视角分析探究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

一、外部环境

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受到全球整体环境的影响,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公民精神文化追求与受教育需求日益膨胀,英国的高等教育作为全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些因素都在外部环境的整体层面推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全球化的影响

乌利希・泰希勒对全球化、国际化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她认为两者都说明了高等教育中的知识传播范围更大,同时跨国界间的交互活动在增加,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国际化没有涉及各国高等教育规则体制上的改变,而全球化则暗含着各国制度上的界限变得模糊和消失的意义,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的调控与知识的商业性转化方面,与跨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方案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面对跨国学历的认证问题时,开始更多地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因为尽管欧洲国家间的教育制度有着多样化的差异,但是对跨国间的学历认证影响比较小,真正带来障碍的反而是各国内部多重并行的教育制度,在跨国间的互认实际上就是全球化的一种体现,而且全球化是导致多样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因素[1]。

在全球化的市场调控和商业性的影响下,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开始通过绩效评价管理高等教育质量,带领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思维与方法是国际性的,高等院校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质量以与国际接轨,扩大学术影响力,并且高校越来越将教学、学术科研活动视为超越国界的行为,而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本国的环境之中。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实际上意味着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中,高等院校应该加强跨国界间的合作交流,在国际市场中确立自身优势地位。

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组在2011年的时候就认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应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化影响下如何对其角色进行定位,工作方式与政策实施上要有怎样的转换。全球化的背景实际上推动着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的发展,并认为国际化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流动这个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2]。

2.科学技术的发展

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英国大学生与导师沟通完成学业的方式是利用社交网站、媒体[3]。网络科技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技术的进步带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在2014年10月了《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高等教育的潜藏优势》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为英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收益和挑战,认为影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英国高校中具有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和基础建设对教育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认为当今教育领域正处于一个技术变革的关口,教育数字化可以帮助英国在面对世界教育竞争的压力时保持领先的优势[4]。

3.高等教育需求膨胀

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很多国家(譬如韩国、中国等)自身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公民对高等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他们开始更多地选择出国深造这种方式满足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刺激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表示在目前世界逐渐全球化的今天,有更多的学生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从外部刺激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水平的人才成了更多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5]。

二、内部因素

直接影响和推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两个主体是英国政府(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英国高校自身,作为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制定者实施者和利益直接相关者,他们都有着推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立场与因素。

1.英国政府

(1)促进经济发展

在2003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机构HESA公布在英国的国际学生就达到了1.9万人,给英国带来了40亿英镑的收益。英国政府很早就将高等教育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将高等教育产业化,还进一步将其作为一种商品出售获得收益,走市场化的道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英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超值的回报,英国大学校长联盟(Universities UK)在研究后发现,海外留学目前对英国经济每年的贡献可以达到70亿英镑(约649亿元人民币)[6]。在如此丰厚的回报面前,英国政府自然会不遗余力地维持自己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国际影响与文化交流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活动中传递的信息并不只是某一学科特定的知识。对于国际学生的输入国来讲,高等教育输出的除了教育内容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社会政治文化的一种软输出。这种输出不仅会增加输出国的国际影响力,还会有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有学者就指出,高等教育在捍卫民族文化和引领文化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对于英国来说,开拓海外教育市场,吸引优秀的人才实际上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是为了增加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传播英国文化与理念。

2.高等院校机构

(1)增加教育经费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政府很难负担高等教育的资助经费,在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后,高等院校必须自己谋求经费弥补经费的短缺,海外留学生的高学费对于需要创收的高校来说有着极大的新引力,英国的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语言和学术上的优势,努力开拓海外高等教育市场,积极完善海外教育市场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赴英学习。英国政府对非欧盟学生的学费是不予收回的,这部分学费高校可以自主使用,同时政府会根据高校的学生人数进行经费上的补贴,在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性下,英国高校更加主动地扩大海外留学生的比例平衡教育经费的开支。

(2)自身发展的要求

英国高校想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维持较高的声誉,就要参与到国际化进程当中。在很多世界大学的排名当中都非常重视大学国际化的程度,国际教育研究的QS研究中就将国际学生比例和教师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共占十分之一的权重,同时全球雇主评价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国际化趋向;《泰晤士高等教育学刊》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考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更加的完善,包括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教师比例等;在《美国新闻与世界》的USNEWS大学排名规则中,高校的全球化声誉、论文的国际合作都占了超过10%的权重,体现了对高校影响力和科研方面的国际化要求[7]。

量化的排名机制从外部刺激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从高校自身来讲,国际化是高校追求学术中心要走的必经之路,在学术研究领域,跨越国界间的科研愈来愈广泛,单一的研究人员很难在某一领域提高科研成果,知识生产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配合[8],各种跨文化与交叉学科间的研究中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与视角。在全球化的驱动下,英国的高等院校如果想要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就一定会大力发展国际化,这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也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英国高等教育的海外留学人数的增加,譬如专业的热冷门程度,一些就业前景一般的专业在本国招不到足够的研究者,英国的高校就会通过招收留学生等措施维持学科生存发展,很多基础学科都属于此类;同时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譬如印尼在英留学人数的增加与其国家对留学补贴的政策息息相关,为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国际学生输出国会对学生实行优惠的政策,对于主要输入国英国来说,这种政策可以刺激国际学生数量上的增长,但依然有不能持续的风险。从外部来看,英国高等国际化的发展不仅受着全球整体环境的影响,还受与其相关的个别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地区的环境影响,对英国和高校自身来讲,为了维持当前的优势,其也有足够的驱动力实践高等教育领域的跨国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乌利希・泰希勒,陈洪捷.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0-47.

[2]周林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J].比较教育研究,2011(6):91.

[3]程锦.英国超1/4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与导师联系并完成学业[J].世界教育信息,2015(9):78.

[4]匡建江,李国强,凤智,等.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高等教育的潜藏优势》报告[J].世界教育信息,2015(2):74.

[5]黄永林.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特点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83-88.

篇11

【关键词】智能制造 产业革命 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 政企合作 工业4.0

【中图分类号】F43/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ki.rmltxsqy.2015.19.005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简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欧美版本

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以前,智能制造在国际已经有多种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欧美三国的版本,即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值制造”、美国的“先进制造”。

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面向2020年的高技术战略,核心内容是智能化生产系统,即在系统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化实时传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随时通过数据优化价值创造流。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论》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的观点,理解“工业4.0”有四个要点,即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物与服务联网(IOTS)、机器对机器的通信(M2M)。

“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1.0”,其标志是蒸汽机和机械生产设备;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2.0”,其标志是电动机和大规模生产线;第三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3.0”,其标志是电子、信息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4.0”,其标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和智能化生产。简而言之,“工业1.0”是机械化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是智能化时代。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也称之为智能技术系统,它不是独立设备的集合,也不是单纯的互联网,而是由具备物理输入输出功能且可相互作用的元件组成的网络。互联网原来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现在则是具备万维网接口的任意设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基础是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网络化的智能组件技术。智能工厂就是把若干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整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系统。

物与服务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新阶段。物与服务联网,就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配备一个IP地址,通过标准协议彼此联网,同时也和人联网。物与服务的联网,实质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服务。

机器对机器通信是指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在电缆和传统电器中早就存在,在“工业4.0”中,主要是增加了由无线服务和标准协议所建立的网络。

根据德国《“工业4.0”白皮书》,实现上述内容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价值创造网的水平整合,全生命周期内工程学的一致性,垂直整合和网络化的生产体系,新的工作基础设施,跨领域技术。①

英国的“高值制造”。英国政府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值制造”。“高值”是从价值形态上说的,“高值制造”就是高附加值的制造。“高值制造”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它的产业形态是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它的技术形态是新兴技术群、数据网和智能基础设施。根据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前瞻水平扫描中心的定义:“这场革命由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驱动,同时伴之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本地化定制生产,走向产品加服务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化’。”②

“高值制造”战略的主题是资源效率、制造工艺、材料集成、制造系统、企业模式。在主题之下,又分为若干新兴技术群和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新材料使制造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数据网是第二次互联网革命的主要内容。互联网是第一步,数据网是第二步。数据网为数据和网络文本添加结构和意义,基于通用互联网协议实现各种数据、物体的互联,同时把互联网分成专属的“网络分区”,从而改变网络的价值。

智能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密切相关。互联网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固定电话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的革命将深刻改变基础设施,不仅是数据传输基础设施,还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储存和电力供应,主要是智能电网、传感器网络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拆拼再利用”。

美国的“先进制造”。美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端制造。根据美国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定义,“先进制造系指一组活动,它们依赖于信息、自动化、计算、软件、传感和网络等的采用与协调,并运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开发的前沿材料和新兴能力,例如纳米技术、化学和生物学。它既包括以新颖方式来生产已经有的产品,也包括制造基于新兴前沿技术的新产品”。③简言之,“先进制造”是指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利用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系列活动。

“先进制造”与数字革命相联系。美国工程院认为当前正在发生的数字革命有三个特征: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通信和分析能力快速提高,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进步。数字革命使高速计算机、先进传感技术和先进材料不断进入生产过程,这必将变革价值创造方式和就业格局,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建议支持“数字驱动型创新”,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使用和传播等技术研发。

据中国专家的实地调研,美国正在进入“新硬件”时代。“新硬件时代,是以美国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这里说的新硬件,不是主板、显示器、键盘这些计算机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造事物。”④

上述智能制造的三种版本,“工业4.0”最优。各个版本虽然表述、重点有所不同,但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

第一,人类正在发生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应用到传统产业领域,而是互联网、物联网、传统产业三位一体的革命,智能制造是这场革命的典型表现。

第二,此次产业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智能化,即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全面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物与物、物与服务全面链接,基础设施、生产过程和价值构成重新整合。

第三,数字技术是智能化的使能技术(或关键技术)。数字技术使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新应用、智能工厂、机器人、增材制造和软件设计等众多新技术成为可能,而众多新技术的突破又反过来为进一步数字化提供物理和生物基础。

智能制造与新产业革命

一段时间以来,智能制造成为热词,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单化。很多人以为只要把互联网引入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就实现了。这是从传统发展方式理解的智能制造,而不是从新产业革命的意义上理解的智能制造。作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与新产业革命的三个要件不可分割的。这三个要件,也可以说是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柱,就是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对象服务化。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所谓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是指劳动力不仅接受过专业教育,而且还具有即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知识与操作交叉融合。

在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中,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知识密集环节与制造环节相对分离,学科之间、理论与实操之间线性接续,互不交叉,因而需要的是专业型的员工。智能制造产业链是非线性的、矩阵式的,各个环节平行运行、交互作用、协同优化,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由于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产业链已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跨企业、跨地域的。这就要求劳动力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跨学科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主动型人才成为主要需求。这种新型的劳动力既是设计者、研发者,又是协调者、操作者;既懂软件和硬件技术,又懂机械和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相适应的是专业化的人才,与智能化相适应的是复合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制造并不取消专业性,而是在专业性的基础上要求全面性,能够融会贯通,理解全局。这种全面性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互联网使海量知识资源能够即时共享,只要愿意,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E学习、APP学习、微信学习、游戏学习等新型学习、教育方式,为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据《欧洲产业和企业数字转型》报告,E学习市场在未来十年间将增加15倍,占全部教育市场的30%。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在就业结构上体现明显。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美国高端产业雇佣了全美80%的工程师。美国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的“创意阶层人士”,2000年已经占到就业人口的近1/3,欧洲平均也在25%~30%。美国创意产业的薪酬占到全美所有产业薪酬的将近一半,相当于制造业和服务薪酬的总和。⑤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为61%,俄罗斯为54%,日本为41%。可以说,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就业结构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生产工具数字化。所谓生产工具的数字化,是指数字程序控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工具的虚拟化,以及生产工具与虚拟生产工具之间的交互结构。例如,数控机床就是生产工具由数字程序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就是生产工具的虚拟化。

工业文明的生产工具是大机器,而且是自动化的机器,生产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从而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这种情况在新产业革命中改变了。按照IBM工业研究院哈德・鲍姆的观点,智能制造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五种技术创新,即移动计算技术、社会化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分析和优化技术。它们相互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增值、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也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形态。机器装备等劳动工具普遍使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生活的全部过程,实时感知、分析、处理和控制,相互交流并与周围环境交流,自动更改配置并存储信息,分布式地自我组织,提供和执行全流程最优化方案。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使软件具有了战略意义,软件的研发成本也占据了重要份额。西门子公司软件研发的支出占了整个集团研发预算的大约40%,达到了40亿欧元。据国外专家估计,当前纯工业软件的世界市场份额已达180亿欧元,预测未来每年还将上升8%;工业型软件在有关物流、安全和能源管理领域的额度已超过1000亿欧元。⑥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也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数字化使技术体系能够通过提高单位资源效率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全部经济、社会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把物质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在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的范围以内。

劳动对象服务化。所谓劳动对象的服务化,是指劳动对象特别是劳动产品从物质单体变成从物质单体诞生直至回收的系统,而服务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

工业化发展方式中的劳动对象,从动力上看,是大规模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从原材料上看,是大规模的钢铁、水泥等矿物质材料;从最终产品上看,是大规模的实物商品,所有产品都是物质实体,从研发、设计开始,在制造终端完成。

而在新产业革命中,产品变成与服务一体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实体产品,以及围绕实体产品的服务。据陕汽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均一辆卡车的售价为30万元人民币,但卡车使用以后产生的成本是500万,在卡车整个生命周期内,服务的价值占绝大部分。所谓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系统从产品设计、研发开始,经过制造、售后,直至回收再制造的全过程。

产品系统中的服务,主要包括单体产品服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以及单体产品衍生服务――服务是主体,单体产品是载体或工具,还包括无产品服务――与单体产品无关、但经济上有关的结构。其中单体产品服务是最核心的服务,产前服务是指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这是一个以产品为核心,制造商、供应商、用户、创新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参加的设计、研发圈;产中服务主要是厂内和社会的相关生产;产后服务则是从产品诞生直到实体产品消失为止的服务“长尾”。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服务类投入占到制造业产出的20%~25%,制造业岗位中30%~55%具有服务性职能,若加上外包服务,美国制造业服务类岗位已超过生产类岗位。据笔者实地调研,2014年,中国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陕西汽车股份公司,利润的44%来自于产品服务。2005年世界著名传统制造公司利润的50%以上来源于服务活动,全球500强企业中56%的公司从事服务业。而且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金融、电信、物流等服务性企业,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高端产业每个工人每年从其他商业服务中采购23.6万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而其他产业的采购仅为6.7万美元。

智能制造与中国机会

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内容的产业革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敞开了窗口。同时,向中国敞开的还有另外两个窗口,一个是巨大的经济存量的转型,另一个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带来的经济增量。如果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在同一时间重合出现,是老的三期叠加,那么,新产业革命的发生期、新发展方式的形成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期同时重合出现,则是新的三期叠加。如果说老三期叠加困难不少,那么新三期叠加则是机遇大于挑战。

新发展方式形成期提供的第二窗口。新发展方式形成期的机遇首先是大规模实体经济提供的载体空间。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实体经济,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物质消耗和环境容量已经走到临界区域;低端外部需求已经接近极限;单纯以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和薄利多销为内容的向下竞争,已经走到尽头,加速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升为刚性需求。巨大的经济存量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转变为以人力和知识资源投入为主,即用无形资本替代有形资本,真正转型为一个知识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经济体,实现智能型增长。

其次是大规模城市化提供的增量空间。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4%。如果按照每年转移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速度计算,10年后还会有1亿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也必然引起我国消费规模的巨大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大规模升级,相应地也将对智能制造产生巨大需求。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发达国家城市化完成以后开始的,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有条件不重复、也不应该重复先发国家传统城市化的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先发展后转移的道路,而必须一开始就以智能制造、生态经济支撑。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提供的第三窗口。我国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实现了整体小康,正在建设全面小康。2012年的统计公报反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而且两个数值越来越接近。从经济规律来看,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阶段,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资料领域,生产和消费水平比较粗放;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的物质消费不仅有较大的增长,而且会出现重大的升级,同时人们的非物质性消费也大幅度增长、升级。这就为智能制造、高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先市场。

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处于中低端,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工业2.0”产业,因此,中国智能制造只能分两路走。一路是大多数弱势产业,必须循序渐进,从“工业2.0”上升到“工业3.0”,然后到“工业4.0”;另一路,是少数优势产业,有可能直接从“工业3.0”进入“工业4.0”。

除了上述两路大军以外,还有一路大军,他们已经处于智能制造阶段,虽然水平不一定是世界最高的。如华为、中兴、陕汽、海尔,等等,他们是我国智能制造的第一方阵。

处于“工业2.0”阶段的产业,以及城市化形成的增量产业,不一定按部就班地从“工业2.0”到“工业3.0”再到“工业4.0”,虽然也有这种可能性。由于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出现了“毕其功于一役”的现实可能性,即三路大军几乎同时进入智能制造阶段。我们既要看到老的三期叠加,同时又要看到新的三期叠加,而且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整体上已经渡过温饱阶段,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来的科技人力资源红利正在显现,只要战略选择得当,经过扎实工作,三路大军完全可以平行实现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中国战略

新三期叠加的窗口已经打开,必须采取必要的战略,为智能制造准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否则也可能丧失机遇。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就是在从2016年到2025年10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投入和优化结构,急速使我国新增劳动人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5%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持续使新增劳动人口的55%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要求高等教育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必须达到55%。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15%~50%,普及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国家,全球有54个;⑦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5%。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具有现实可能性。一是由于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处于一个加速减少的时期。据专家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减少,2020年后减少甚至会加速。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连续3年减少,分别减少了345万、244万、371万。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是个劣势,但又是个优势,即缩小了受教育人口的基数。二是我国具有适当扩大教育规模的公共财力和社会资本。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大,使较大幅度提升入学率成为可能。

2013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0%。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6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三年增速放缓,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经过努力工作,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到202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可以做到的。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与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为32%)⑧相当。从2014年开始,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已达到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46%。如果全国本专科招生人数每年保持在700万,那么到2020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占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比例将超过55%,当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超过50%。十二五前三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2020年以后,若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达到55%。

人力资源超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使我国获得自主创新所需的人力和社会基础,而且还能够使这种基础从此长期延续。当新增劳动力资源50%受到大专以上教育以后,即使全社会劳动力走出减少期、再度进入增长期,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仍将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不会降低。这种社会遗传机制,是人类文明进步规律之一。

实施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实行中等专业学校义务教育。凡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一律免费,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行12年义务教育。

第二,发展多层次应用型大学。除211等高校按研究型大学重点支持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都应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企业参加兴办多种所有制的高等职业和高等专业技术学校。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经费少部分来自财政拨款,绝大部分是市场化的,根据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根据企业合同开展设计、研发等创新服务。

第三,建立全民即时学习平台。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整合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立全民素质教育平台,普遍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的自学教育,随时随地向全体公民开放,三网融合,免费学习,知识共享,最大限度增强科学文化的正外部性,使一切有学习意愿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工人、战士、老少边穷地区人民、低收入人群能够与条件优越的人群一样拥有优质教育机会。

第四,建立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中学教育废除文理分科,大学教育、科研、实习采取矩阵模式,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也可以跨院系参加科研项目,跨领域参加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依托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企业依托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学用结合,以用为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适用人才。

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就是把知识性、技术性资产置于经济发展的首位,优先投资,优先形成生产能力,优先市场准入,使创新型企业在设计、研发、专利、版权、标准、品牌、培训、服务等方面的轻资产投资超过设备、材料等重资产投资。

轻资产优先增长,是国际经济转型的基本趋势。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重资产已经下沉到低端,而轻资产则上升到高端,而且以轻资产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投资占比超过有形资产。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显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例,美国高达40%,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30%左右,而我国仅为20%左右。据英国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2007年,英国私营部门无形资本投资为1330亿英镑,而有形资本投资为950亿英镑,无形资本投资占比58%,物质资本投资占比42%,前者高出16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英国私人部门生产率增长的2/3来源于无形资本投入。

我国具有轻资产优先增长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世界第一;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3000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高等学校2500多个,科研机构360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0000多个;2014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PCT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总量的11.9%;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

篇12

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以前,智能制造在国际已经有多种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欧美三国的版本,即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值制造”、美国的“先进制造”。

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面向2020年的高技术战略,核心内容是智能化生产系统,即在系统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化实时传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随时通过数据优化价值创造流。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论》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的观点,理解“工业4.0”有四个要点,即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物与服务联网(IOTS)、机器对机器的通信(M2M)。

“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1.0”,其标志是蒸汽机和机械生产设备;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2.0”,其标志是电动机和大规模生产线;第三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3.0”,其标志是电子、信息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4.0”,其标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和智能化生产。简而言之,“工业1.0”是机械化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是智能化时代。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也称之为智能技术系统,它不是独立设备的集合,也不是单纯的互联网,而是由具备物理输入输出功能且可相互作用的元件组成的网络。互联网原来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现在则是具备万维网接口的任意设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基础是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网络化的智能组件技术。智能工厂就是把若干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整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系统。

物与服务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新阶段。物与服务联网,就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配备一个IP地址,通过标准协议彼此联网,同时也和人联网。物与服务的联网,实质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服务。

机器对机器通信是指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在电缆和传统电器中早就存在,在“工业4.0”中,主要是增加了由无线服务和标准协议所建立的网络。

根据德国《“工业4.0”白皮书》,实现上述内容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价值创造网的水平整合,全生命周期内工程学的一致性,垂直整合和网络化的生产体系,新的工作基础设施,跨领域技术。①

英国的“高值制造”。英国政府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值制造”。“高值”是从价值形态上说的,“高值制造”就是高附加值的制造。“高值制造”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它的产业形态是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它的技术形态是新兴技术群、数据网和智能基础设施。根据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前瞻水平扫描中心的定义:“这场革命由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驱动,同时伴之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本地化定制生产,走向产品加服务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化’。”②

“高值制造”战略的主题是资源效率、制造工艺、材料集成、制造系统、企业模式。在主题之下,又分为若干新兴技术群和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新材料使制造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数据网是第二次互联网革命的主要内容。互联网是第一步,数据网是第二步。数据网为数据和网络文本添加结构和意义,基于通用互联网协议实现各种数据、物体的互联,同时把互联网分成专属的“网络分区”,从而改变网络的价值。

智能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密切相关。互联网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固定电话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的革命将深刻改变基础设施,不仅是数据传输基础设施,还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储存和电力供应,主要是智能电网、传感器网络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拆拼再利用”。

美国的“先进制造”。美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端制造。根据美国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定义,“先进制造系指一组活动,它们依赖于信息、自动化、计算、软件、传感和网络等的采用与协调,并运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开发的前沿材料和新兴能力,例如纳米技术、化学和生物学。它既包括以新颖方式来生产已经有的产品,也包括制造基于新兴前沿技术的新产品”。③简言之,“先进制造”是指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利用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系列活动。

“先进制造”与数字革命相联系。美国工程院认为当前正在发生的数字革命有三个特征: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通信和分析能力快速提高,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进步。数字革命使高速计算机、先进传感技术和先进材料不断进入生产过程,这必将变革价值创造方式和就业格局,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建议支持“数字驱动型创新”,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使用和传播等技术研发。

据中国专家的实地调研,美国正在进入“新硬件”时代。“新硬件时代,是以美国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这里说的新硬件,不是主板、显示器、键盘这些计算机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造事物。”

上述智能制造的三种版本,“工业4.0”最优。各个版本虽然表述、重点有所不同,但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

第一,人类正在发生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应用到传统产业领域,而是互联网、物联网、传统产业三位一体的革命,智能制造是这场革命的典型表现。

第二,此次产业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智能化,即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全面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物与物、物与服务全面链接,基础设施、生产过程和价值构成重新整合。

第三,数字技术是智能化的使能技术(或关键技术)。数字技术使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新应用、智能工厂、机器人、增材制造和软件设计等众多新技术成为可能,而众多新技术的突破又反过来为进一步数字化提供物理和生物基础。

智能制造与新产业革命

一段时间以来,智能制造成为热词,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单化。很多人以为只要把互联网引入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就实现了。这是从传统发展方式理解的智能制造,而不是从新产业革命的意义上理解的智能制造。作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与新产业革命的三个要件不可分割的。这三个要件,也可以说是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柱,就是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对象服务化。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所谓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是指劳动力不仅接受过专业教育,而且还具有即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知识与操作交叉融合。

在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中,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知识密集环节与制造环节相对分离,学科之间、理论与实操之间线性接续,互不交叉,因而需要的是专业型的员工。智能制造产业链是非线性的、矩阵式的,各个环节平行运行、交互作用、协同优化,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由于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产业链已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跨企业、跨地域的。这就要求劳动力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跨学科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主动型人才成为主要需求。这种新型的劳动力既是设计者、研发者,又是协调者、操作者;既懂软件和硬件技术,又懂机械和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相适应的是专业化的人才,与智能化相适应的是复合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制造并不取消专业性,而是在专业性的基础上要求全面性,能够融会贯通,理解全局。这种全面性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互联网使海量知识资源能够即时共享,只要愿意,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E学习、APP学习、微信学习、游戏学习等新型学习、教育方式,为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据《欧洲产业和企业数字转型》报告,E学习市场在未来十年间将增加15倍,占全部教育市场的30%。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在就业结构上体现明显。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美国高端产业雇佣了全美80%的工程师。美国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的“创意阶层人士”,2000年已经占到就业人口的近1/3,欧洲平均也在25%~30%。美国创意产业的薪酬占到全美所有产业薪酬的将近一半,相当于制造业和服务薪酬的总和。⑤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为61%,俄罗斯为54%,日本为41%。可以说,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就业结构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生产工具数字化。所谓生产工具的数字化,是指数字程序控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工具的虚拟化,以及生产工具与虚拟生产工具之间的交互结构。例如,数控机床就是生产工具由数字程序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就是生产工具的虚拟化。

工业文明的生产工具是大机器,而且是自动化的机器,生产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从而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这种情况在新产业革命中改变了。按照IBM工业研究院哈德·鲍姆的观点,智能制造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五种技术创新,即移动计算技术、社会化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分析和优化技术。它们相互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增值、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也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形态。机器装备等劳动工具普遍使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生活的全部过程,实时感知、分析、处理和控制,相互交流并与周围环境交流,自动更改配置并存储信息,分布式地自我组织,提供和执行全流程最优化方案。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使软件具有了战略意义,软件的研发成本也占据了重要份额。西门子公司软件研发的支出占了整个集团研发预算的大约40%,达到了40亿欧元。据国外专家估计,当前纯工业软件的世界市场份额已达180亿欧元,预测未来每年还将上升8%;工业型软件在有关物流、安全和能源管理领域的额度已超过1000亿欧元。⑥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也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数字化使技术体系能够通过提高单位资源效率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全部经济、社会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把物质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在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的范围以内。

劳动对象服务化。所谓劳动对象的服务化,是指劳动对象特别是劳动产品从物质单体变成从物质单体诞生直至回收的系统,而服务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

工业化发展方式中的劳动对象,从动力上看,是大规模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从原材料上看,是大规模的钢铁、水泥等矿物质材料;从最终产品上看,是大规模的实物商品,所有产品都是物质实体,从研发、设计开始,在制造终端完成。

而在新产业革命中,产品变成与服务一体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实体产品,以及围绕实体产品的服务。据陕汽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均一辆卡车的售价为30万元人民币,但卡车使用以后产生的成本是500万,在卡车整个生命周期内,服务的价值占绝大部分。所谓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系统从产品设计、研发开始,经过制造、售后,直至回收再制造的全过程。

产品系统中的服务,主要包括单体产品服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以及单体产品衍生服务——服务是主体,单体产品是载体或工具,还包括无产品服务——与单体产品无关、但经济上有关的结构。其中单体产品服务是最核心的服务,产前服务是指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这是一个以产品为核心,制造商、供应商、用户、创新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参加的设计、研发圈;产中服务主要是厂内和社会的相关生产;产后服务则是从产品诞生直到实体产品消失为止的服务“长尾”。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服务类投入占到制造业产出的20%~25%,制造业岗位中30%~55%具有服务性职能,若加上外包服务,美国制造业服务类岗位已超过生产类岗位。据笔者实地调研,2014年,中国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陕西汽车股份公司,利润的44%来自于产品服务。2005年世界著名传统制造公司利润的50%以上来源于服务活动,全球500强企业中56%的公司从事服务业。而且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金融、电信、物流等服务性企业,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高端产业每个工人每年从其他商业服务中采购23.6万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而其他产业的采购仅为6.7万美元。

智能制造与中国机会

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内容的产业革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敞开了窗口。同时,向中国敞开的还有另外两个窗口,一个是巨大的经济存量的转型,另一个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带来的经济增量。如果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在同一时间重合出现,是老的三期叠加,那么,新产业革命的发生期、新发展方式的形成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期同时重合出现,则是新的三期叠加。如果说老三期叠加困难不少,那么新三期叠加则是机遇大于挑战。

新发展方式形成期提供的第二窗口。新发展方式形成期的机遇首先是大规模实体经济提供的载体空间。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实体经济,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物质消耗和环境容量已经走到临界区域;低端外部需求已经接近极限;单纯以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和薄利多销为内容的向下竞争,已经走到尽头,加速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升为刚性需求。巨大的经济存量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转变为以人力和知识资源投入为主,即用无形资本替代有形资本,真正转型为一个知识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经济体,实现智能型增长。

其次是大规模城市化提供的增量空间。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4%。如果按照每年转移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速度计算,10年后还会有1亿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也必然引起我国消费规模的巨大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大规模升级,相应地也将对智能制造产生巨大需求。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发达国家城市化完成以后开始的,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有条件不重复、也不应该重复先发国家传统城市化的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先发展后转移的道路,而必须一开始就以智能制造、生态经济支撑。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提供的第三窗口。我国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实现了整体小康,正在建设全面小康。2012年的统计公报反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而且两个数值越来越接近。从经济规律来看,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阶段,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资料领域,生产和消费水平比较粗放;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的物质消费不仅有较大的增长,而且会出现重大的升级,同时人们的非物质性消费也大幅度增长、升级。这就为智能制造、高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先市场。

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处于中低端,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工业2.0”产业,因此,中国智能制造只能分两路走。一路是大多数弱势产业,必须循序渐进,从“工业2.0”上升到“工业3.0”,然后到“工业4.0”;另一路,是少数优势产业,有可能直接从“工业3.0”进入“工业4.0”。

除了上述两路大军以外,还有一路大军,他们已经处于智能制造阶段,虽然水平不一定是世界最高的。如华为、中兴、陕汽、海尔,等等,他们是我国智能制造的第一方阵。

处于“工业2.0”阶段的产业,以及城市化形成的增量产业,不一定按部就班地从“工业2.0”到“工业3.0”再到“工业4.0”,虽然也有这种可能性。由于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出现了“毕其功于一役”的现实可能性,即三路大军几乎同时进入智能制造阶段。我们既要看到老的三期叠加,同时又要看到新的三期叠加,而且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整体上已经渡过温饱阶段,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来的科技人力资源红利正在显现,只要战略选择得当,经过扎实工作,三路大军完全可以平行实现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中国战略

新三期叠加的窗口已经打开,必须采取必要的战略,为智能制造准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否则也可能丧失机遇。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就是在从2016年到2025年10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投入和优化结构,急速使我国新增劳动人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5%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持续使新增劳动人口的55%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要求高等教育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必须达到55%。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15%~50%,普及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国家,全球有54个;⑦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5%。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具有现实可能性。一是由于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处于一个加速减少的时期。据专家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减少,2020年后减少甚至会加速。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连续3年减少,分别减少了345万、244万、371万。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是个劣势,但又是个优势,即缩小了受教育人口的基数。二是我国具有适当扩大教育规模的公共财力和社会资本。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大,使较大幅度提升入学率成为可能。

2013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0%。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6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三年增速放缓,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经过努力工作,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到202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可以做到的。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与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为32%)⑧相当。从2014年开始,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已达到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46%。如果全国本专科招生人数每年保持在700万,那么到2020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占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比例将超过55%,当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超过50%。十二五前三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2020年以后,若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达到55%。

人力资源超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使我国获得自主创新所需的人力和社会基础,而且还能够使这种基础从此长期延续。当新增劳动力资源50%受到大专以上教育以后,即使全社会劳动力走出减少期、再度进入增长期,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仍将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不会降低。这种社会遗传机制,是人类文明进步规律之一。

实施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实行中等专业学校义务教育。凡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一律免费,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行12年义务教育。

第二,发展多层次应用型大学。除211等高校按研究型大学重点支持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都应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企业参加兴办多种所有制的高等职业和高等专业技术学校。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经费少部分来自财政拨款,绝大部分是市场化的,根据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根据企业合同开展设计、研发等创新服务。

第三,建立全民即时学习平台。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整合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立全民素质教育平台,普遍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的自学教育,随时随地向全体公民开放,三网融合,免费学习,知识共享,最大限度增强科学文化的正外部性,使一切有学习意愿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工人、战士、老少边穷地区人民、低收入人群能够与条件优越的人群一样拥有优质教育机会。

第四,建立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中学教育废除文理分科,大学教育、科研、实习采取矩阵模式,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也可以跨院系参加科研项目,跨领域参加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依托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企业依托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学用结合,以用为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适用人才。

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就是把知识性、技术性资产置于经济发展的首位,优先投资,优先形成生产能力,优先市场准入,使创新型企业在设计、研发、专利、版权、标准、品牌、培训、服务等方面的轻资产投资超过设备、材料等重资产投资。

轻资产优先增长,是国际经济转型的基本趋势。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重资产已经下沉到低端,而轻资产则上升到高端,而且以轻资产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投资占比超过有形资产。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显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例,美国高达40%,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30%左右,而我国仅为20%左右。据英国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2007年,英国私营部门无形资本投资为1330亿英镑,而有形资本投资为950亿英镑,无形资本投资占比58%,物质资本投资占比42%,前者高出16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英国私人部门生产率增长的2/3来源于无形资本投入。

我国具有轻资产优先增长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世界第一;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3000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高等学校2500多个,科研机构360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0000多个;2014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PCT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总量的11.9%;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

我国已经具有充裕的公共财力和社会资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财政收入11140亿元,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24个省市的地方总产值过万亿。此外,还有庞大的民间资本。

实施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围绕新产业革命开展国家计划项目、地方计划项目布局,特别是开展科研体系、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引导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投入轻资产,把科技要素转化为生产性、创新性资产。

在保证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激发全社会非研发的创新投入,包括创意设计、技术转移、技术改造、知识服务、人员培训、品牌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鼓励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支持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产品服务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支持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

第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别是创新服务业。所谓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是通过服务的科技化和科技的服务化而形成的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等。其中创新服务业是知识最为密集的服务业,包括设计研发服务业、技术转移服务(转移、转化、孵化)业、技术改造服务(节能、环保、信息化等)业、知识服务(云计算、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战略咨询等)业等。

创新服务业无论是内资外资、国有民营,都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技术、高效益的行业,可以吸收大量的科技人力资源就业,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大量的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本土企业以及落后地区的产业,技术落后、生产粗放,是转变生产方式的短板,而且在这些领域市场往往失灵,特别需要创新服务业提供支持。

第三,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必须注意转变发展方式,避免走产业外延扩张、城市集中建设的老路。城市化每走一步,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就扩大一步,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发展以生物资源为原料、生态化生产为特征的绿色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包括生产质能、太阳能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各生产单元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园区关联产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兴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住宅,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和低碳消费模式,建设绿色社区。大力发展商业、旅游、养老等第三产业,形成持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政企合作的创新战略。政企合作的创新战略,或公私合作(PPP)创新战略,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积极性,项目来源于企业用户的有效需求,公开征集、公开招标;招标成功后立项,政府与企业根据项目合同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完成国家也即企业的具体创新目标。

政企合作之所以是重大创新战略,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的优势是政府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强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劣势是企业主体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很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政企合作能够扬长避短,放大我国的优势,克服我国的劣势。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反对把政府与市场对立起来的机械论观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与企业协同创新。

政企合作模式在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由于政企合作模式提高了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化解和分散了创新风险,增加了社会对创新的投资,既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又保证了企业和社会资本有利可图,许多国家称之为公共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

传统科技计划项目的目标是单维的技术目标,而政企合作项目的目标则是三维的工程目标,涵盖研发、生产、经营整个创新过程,既包括技术目标,也包括产品性能、市场占有和行业能力等经济目标,以及综合目标和总体解决方案。传统的科技计划项目往往是科研导向,而政企合作项目则是企业用户导向,项目则来源于企业用户的具体需求,一开始就在需求中研发,研发完成之日就是技术应用之时,也是国家目标实现之时。传统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投入、企业配套,而政企合作项目则是企业投入、政府配套,还有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投入结构多元化。传统科技计划项目重立项、轻结果,而政企合作项目则重视商业成功,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实施政企合作创新战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在科技创新类计划项目中实施。除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外,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各类技术创新计划中,如果项目数额较大,均应采取政企合作模式。

篇13

一、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可操作的、个性化地收集组织数字资源的门户,是高校图书馆依据不同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图书馆接受方便、快捷、全面、新颖的服务,成了众多读者的迫切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称职与否不再像过去一样以他为读者提供了多少次服务来衡量,而是以他为读者提供了多少信息、解决了多少问题来衡量。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是传统图书馆定题服务、重点读者服务等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和深化。具体表现为服务时空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即用户在希望的时间和希望的地点能够得到满意的服务,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个人爱好或特点来开展读者服务。

个性化服务表现突出强化了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在个性化服务中,馆员主动承担了有关咨询、检索任务,及时提供大量教学、科研信息和学科发展动向,调动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馆员工作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

当然,个性化服务涵盖了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图书采购方面,就要充分考虑读者不同的欲望要求、价值取向、创造潜能、学科背景和阅览习惯;在图书馆布置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内容、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

此外,做好个性化服务应该遵循“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尤其是为学术带头人、导师和承担各级研究课题的教授、副教授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创业意图的在校生提供服务,他们是图书馆的高价值读者群。

二、高校图书馆为何要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

1.

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经济改革的需要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高校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全面复苏,工业经济日益壮大,商业经济日趋活跃。随着改革的深入,“沿海经济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工业强国战略”……如波涛汹涌般依次展开。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积累,如今中国的经济,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经济的全面腾飞,也促进了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进而催生了中国高校的快速发展。

2.

开展个性化服务是教育改革的需求

通过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形式,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2700万,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初步统计入学率超过23%,步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普通高校质量工程”“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工程”“中国特色高校智库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智力支撑。

3.

开展个性化服务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技术和设备等方面正发生着巨大变化。

一方面,丰富的馆藏信息是做好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和保证。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依据本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方向、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用户群特点及需求和本馆的特色资源,确立自己的办馆规模、方向、服务层次,建设好本馆的特色资源,构建出具有鲜明个性与特色的信息资源系统,保证本校独有文献信息资源入藏的完整性,构建具有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中心。

另一方面,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人力保障。高校图书馆有一支知识结构与专业结构合理的馆员队伍,他们专业基础扎实,熟悉专业文献检索,具有敏捷的思维,能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具有指导性、建议性的信息服务,能够帮助读者获取最新相关专业前瞻性的发展动态。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

1.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

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功能多么强大,要开展好个性化信息服务,都离不开丰富的信息资源做保障。从个性化的角度来说,为了让馆藏信息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员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熟悉网上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将文字、视频、图表、声音及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起来,利用现代化技术将更多的特色资源和常用资源数字化,通过元数据的应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信息资源库。

信息共享空间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欧美地区图书馆为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而率先应用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自埃斯特雷亚山社区学院图书馆共享空间和爱荷华大学信息拱廊成立后,历经数十年的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正日益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时下,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高校都推出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不少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在服务校内师生的同时,正尝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2.

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

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是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措施。大学图书馆具有数据海量、种类繁多、信息价值参差不齐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过程中,要在安全、高效、智能、经济的前提下,保证所采集数据的精确度,力争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二次挖掘、整合和价值提取。为此,要设计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兼顾实用性、灵活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从而保证对各类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反映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大学图书馆开发并使用了个性化服务平台,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早已使用了清华同方TPI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平台。

3.

打造大学生创业信息平台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信息需求是引起用户信息行为的内在原因,每一个独立的用户表现出来的信息需求必然带有个性化的多元性质。只有加强对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的研究,才能随时掌握读者所思、所求和所需,及时改变服务方式和内容,调整服务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时下,全社会创业创新氛围日益浓烈,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习的专业分布及学科特色,以文字、图表、视频等形式,将适合本校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分门别类进行汇总,并利用校内报刊、板报、宣传栏等形式适时地进行推广,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4.

做好信息推送服务

据易观智库的数据预测,2015年移动阅读活跃用户将达到605亿人次。因此构建面向个性化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是大学图书馆挖掘潜在客户和建立稳定客户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综合来看,信息推送服务是一种按照个人用户指定的时间间隔和选定的主题,定期将资源库中最新信息自动发送至用户终端的服务。目前,常见的推送服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邮件式推送模式,即用电子邮件方式主动将有关信息到已在列表中注册的用户;另一种是频道式推送模式,即将某些网页定义为浏览器中的频道,用户可以随时地像选择电视频道一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通过网络播送的信息。信息推送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用户一次输入请求,就可以定期不断地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大学图书馆要在个性化服务上制胜,就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占领战略高地。

5.

其他个性化信息服务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服务可分为常规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特色服务。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源导航、资源检索、参考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代查代检、科技查新、用户培训等常规服务,又日益渗透进个性化服务之中。具体来说,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有如下形式:

馆藏目录网上检索。将馆藏目录数字化,建立公共目录数据库,并将其连接到校园网上供读者检索。

网上导读服务。在校园网上建立图书馆网页,新书新刊报导,选编信息快报,建立文献报导体系。

网上咨询服务。提供馆内文献信息资源、网上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为学校重点课题、重点学科开展定题跟踪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书导读服务;为大学生读者提供就业和考研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