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5:04: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篇1

“社会转型”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它指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意义上的转变,也即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的整体性变迁。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进行了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杭生和李强的论述,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过程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 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时段,会出现诸如社会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滑坡、部分社会组织结构衰变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转型也给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许多挑战,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但笔者以为转型期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2] 笔者深以为然,事实上我们往往赋予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将学校教育功能泛化,譬如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绝非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恐怕对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逆反心理到达了鼎盛的阶段,这给职业学校教育及班级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青少年逆反心理其实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集中表现为片面情绪化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采取不合作并且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当然,青少年逆反心理只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段插曲,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会自然消失。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学校、人际关系等诸多原因,在这段叛逆时期性格、心理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更有甚者造成心理、价值观扭曲,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身心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上学前对他们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的氛围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每个家庭千差万别,每个父母也因其性格、职业、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家庭教育方法和质量的不一。

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关系是否融洽?对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我们应当思考:身处在同一个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学生?原因还是在于家庭教育方面。以本人管理的班级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本校学生当中父母离异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中学,而这些学生里面有半数以上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不善与人交流,严重自卑,逆反心很强,学习没有目标,对未来一片茫然。而这些学生在日常表现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家庭教育失败的不满情绪,比如通过周记或日常的言行排遣心中的不满。所以,从以上数据来看,离婚家庭更容易出现问题学生,而且比例高达50%。

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现象日益普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父母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让爷爷奶奶来“顶岗”,这也给家庭教育的质量打上了一个问号。在我们所调查的班级中,留守学生对监护人的教育抵触情绪非常强烈,表现为无视监护人的教育或者以人前一套,人后另外一套的方式,用欺骗的手段应对监护人的教育。由此看来,这种“顶岗式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学生的概率也是非常之高。

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教育方法失当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如今许多家庭教育缺少规则教育,取而代之的是“满足教育”和“溺爱教育”,即希望于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须知对于规则意识淡薄的未成年人在家庭里面要树立规则,而不是通过物质欲的刺激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溺爱教育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自私、叛逆,唯我独尊的个性。

对于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来讲,管理难度可想而知。要做到科学治班,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管理背后的“家庭教育”。

第一,班级管理必须做好家长培训工作,注重家校联系,努力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故事,不管这个“故事”是悲剧还是喜剧,班主任必须学会去了解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就像一块璞玉,需要去雕琢才能发光发亮。所以在其未成年阶段犯错误也是正常的,关键是看家长、老师怎样去引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亲营造的家庭环境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成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家长们普遍家庭教育意识落后,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及教育方法不当成为家庭教育的瓶颈。

班主任应当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利用多种途径,比如电话、家访或者开家长会就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教育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切磋。利用电话联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利用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并和父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谈心;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分享成功家长家庭教育的窍门,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面对的棘手问题展开讨论,共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家长更好地提升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能力。

篇3

(一)家庭政策和国家家庭问题讨论会

法国家庭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每年一度由政府组织的国家家庭问题讨论会上聚首。这些政府和社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在家庭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讨论会召开的义务被法律所规定。1981年末,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建立定期召开国家家庭问题讨论会制度。次年,第一届国家家庭问题讨论会召开,此后每年定期召开。但直到1994年7月,涉及家庭政策的各部门在家庭会议中的基本责任和权力才被明确地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自此,家庭会议的义务受法律约束,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部长和所有经济、社会工作的合作者们共同探讨家庭问题、起草家庭公共政策的场合,也成为政府显示它的家庭政策大方向、展现家庭政策进步、使社会工作合作者把握家庭政策发展趋势的机会。除了第一总理和相关部长外,家庭问题讨论会汇聚了家庭社团协会全国联合会(UNAF)内所有家庭社团组织和家庭运动组织、社会保障机构、社会合作者、议员及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这就促使众多相关社会合作部门之间取得协调,对家庭问题形成统一的公共政策。

(二)倾听、援助和陪伴父母

十余年来,法国政府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并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措施。“倾听、援助、陪伴父母网络”简称REAAP)的建立就是一个例子。这一网络的建设要追溯到1998年6月召开的国家家庭会议,这次会议宣布成立家庭工作相关的跨部门委员会,具体指与家庭问题和家庭政策有关的政府组织部门(包括法律、经济和住房相关部门)在合意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成立跨部门家庭问题委员会和跨部门代表团,共同参与家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中,跨部委代表团的主要工作领域涉及家庭教育和父母能力建设,如规定建立父母诉求网络,以便使父母拥有倾诉、倾听和对话渠道;通过与国家教育部的直接联系,改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支持企业建立组织机构,帮助企业雇员更好地调和解决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补偿家庭育儿负担;健全家庭政策体系,使其惠及青春期少年及他们的家庭;对父母进行互联网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以保证儿童上网安全。政府建立这一网络的理论基础是政府的家庭政策应该回应儿童和家庭的需求,陪伴父母完成他们的家庭教育任务是政府家庭政策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多数父母来说是进行家庭教育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机(如婴幼儿期、入学初期、前青春期、青春期),因此家庭教育支持也应优先进入政府政策的视野。政府的这一认识与法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如法国1999年约有15%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而1990年、1982年分别只有11%和9%。因此,如何帮助和支持年轻父母扮演好父母角色,也已成为国家的担忧和家庭政策的一种新挑战。基于成立关于家庭的跨部委代表团这一决议,很多行动机构借此介入了家庭教育工作,包括国家服务部门、CNAF和社团网络,并由此促进了1999年3月通过跨部门行政通报的关于“倾听、援助、陪伴父母网络”的建立。这一网络的建立,给予政府和社团对父母家庭教育进行干预、援助的空间。其后,各省都成立了REAAP指导委员会,从省级平台开展支持家庭教育活动。REAAP在成立之初还出台了一个基础,其条款包括优先鼓励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和能力;关注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鼓励父母常去的文化娱乐场所或机构负责人展示新创意,以保障这些场所或机构接受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的父母等。迄今为止,“倾听、援助、陪伴父母网络”在建立与家庭联系、促进父母承担教育责任、提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对危机儿童及其家庭的政府干预、援助政策体系也较为健全,其中2004年成立的政府机构“危机儿童观察中心”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此外,2009年2月,法国政府的社会事务与健康部还开辟了一个名为“支持亲职、早期干预”的网站,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从事与健康和社会工作相关职业及经常与儿童及其家庭接触的其他相关工作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针对儿童和家庭的预防和支持措施。但同时,网站信息也可以被儿童家庭所利用。因此,其目标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另一部分是从事社会和健康、参与及承担与家庭和家庭教育支持相关责任的工作者及家庭政策研究者。时至今日,这一网站已建设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都可以共享的拥有大量丰富实践和研究资料的平台。2008年12月,法国政府还以工作、社会关系、家庭和社会团结部的名义联合建立“企业父母观察所”,这样的政策措施与法国政府对家庭作用和政府职责的一贯认识及长期以来执行的家庭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企业设立父母观察所实际上是鼓励企业采取一些利于有孩子的职工的措施,例如,举办企业托儿所、确保亲职假、在可能情况下允许职工在家工作、就业招聘过程中不歧视有孩子的应聘者等,目的是帮助父母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促进工作中的男女平等、并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政府规定观察所要对企业雇主在缓和职工职业与家庭生活冲突措施进行评估并分享企业间的良好经验。目前很多企业已签署设立“父母观察所”协定。

二、美国: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从国家层面而言,美国既没有对家庭教育立法,也没有出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政策,而基本上围绕学校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角度出发,通过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些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法律政策及支持家庭教育的项目。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与赋权父母

美国政府意识到教育对于确保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领导地位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因此,布什政府出台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以下简称NCLB)被作为美国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改革法案。尽管NCLB法侧重于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角色和作用基本被定位为辅助学校教育并通过家校结合更好地促成孩子学业成功的辅力量,但该法案实际也是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一次重要政策尝试。NCLB的主要目标是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为所有孩子提供高质量教育。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州建立综合体系,并支持一些学区对基础薄弱校进行调整改造。法案内容包括建立中小学教育绩效责任制,把提高学生成绩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将学生在阅读和数学考核中的表现与学校教育效果评估相结合;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自;给孩子父母更多教育选择权,家长有权了解子女就读学校教学质量的信息,并且有更多机会为孩子择校;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阅读;提高教师质量;检查各州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移民儿童的英语水平等。迄今为止,大量研究分析评估了NCLB对学生及家庭所产生的影响。除了上述法案,美国联邦教育部开发了一个供父母使用的家庭教育工具包,即“赋权父母的学校资料”,并于2007年放入其官网。这是政府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又一项举措。工具包主要是向父母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进行解释,向他们免费提供实施家庭教育和学习指导建议,包括儿童成长各阶段所需的学习内容、范围、策略方法,以及实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功完成学业的措施建议和其他信息收集渠道。上述措施出台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缺位和家校联系减弱。一方面,美国社会的高离婚率导致单亲家庭增多(约一半孩子与单亲父母生活)、亲子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功能削弱和缺失;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学生成绩也普遍难以提高。因此,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将家庭教育整合到学校教育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家长教育的需求。家长作为教育者,如果在实施家庭教育和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缺乏教育知识和能力,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因此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技能的传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也赋予了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给予家长指导和帮助的责任和机会,因此政府也需要强化这一责任。

3.研究结果的支持。不少研究证明,家庭的参与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与家庭没有更好地参与的学生相比,家庭积极参与教育的学生具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能更认真地对待学习、更愿意上学、更好地完成作业、成绩更好、今后升学的机会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也更高。因此,对学校而言,鼓励和说服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学生学业有危险或学业失败以及家庭更好地参与教育也成为学校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研究建议学校和政策制定者通过以下措施提倡和推动家校联盟,如给父母和学校教师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给父母和教师提供信息和培训;学校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和体制以利于家庭更便利地参与学校教育;利用学校、家庭以外的地方商业、健康、社区服务机构、大学等资源,提供父母教育场所、人员及研究信息和技术支持等。

4.家庭学校的发展。美国的家庭学校20世纪60年代复兴并在80年代蓬勃发展。家庭学校教育是指学龄儿童不通过公立或私立学校,而以家庭为教育场所接受教育。在家庭学校,父母或监护人承担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并开发和实施自己的课程标准。全美50个州都已通过允许父母自己教育孩子的法案,从而确立了家庭学校的合法地位,使家庭学校的存在和发展有了保障和依据。而这也迫使政府对正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家校联合。因此政府在考虑基础教育时,不只是将目光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也对准家庭学校这一阵地。以上种种因素都促使得政府在实施学校教育改革的同时引导家庭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实际上,该法案也催生和带动了美国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的发展。为保证法案的实施,联邦教育部下属的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了相关研究和发展中心,如择校研究中心、农村教育支持研究中心、早期儿童教育研究中心等。

(二)信息援助

美国教育部开设了父母援助和地方家庭信息中心并主要致力于:

1.为非营利组织及地方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帮助这些组织机构成功有效地贯彻父母参与政策及项目活动,促进学生学业成功;

2.帮助父母、教师、校长、管理员和其他员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

3.加强父母与孩子就读校之间的合作;

4.通过部门援助增进孩子进步;

5.协调这些部门开展父母参与活动;

6.提供有利于改善学生成绩的联邦、国家和地方的服务和项目。此中心向非营利组织和地方教育机构的申请合格者提供资金,用于建设父母信息和资料中心,以帮助父母有效参与政策、项目及活动。项目要求父母信息和资料中心必须开展对早期儿童父母的教育活动,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对父母进行技术帮助的活动,并特别强调针对低收入、移民家庭父母的技术指导。迄今已有很多州获得资助建立起这样的中心。美国教育部也在网站上进行政策、项目的宣传介绍,设立了“父母”栏目,向父母提供教育资讯,包括:入学前准备、寻找学校和放学后照看、帮助孩子阅读、学业成功、孩子的特殊需求、孩子的大学等板块。全美还有很多家庭教育项目、协会、网络。国家级的机构包括国家父母教育网络、国家儿童教育协会,国家家庭关系委员会,美国家庭资源联合等。其中NPEN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促进父母教育机构,其工作目标主要涉及网络(建立父母教育从业者和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提高支持父母和家庭效果)、知识发展(巩固和发展关于家庭教育和父母教育研究和实践知识及其可获得性)、职业成长(促进父母教育从事者的能力建设和职业发展)、领导职能(对相关职业者、政策制定者、媒体、公众进行统筹领导)。

三、日本: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基本法》

(一)家庭教育纳入法律的演进过程

日本政府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相当于父母的监护人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并承认家庭教育对养成和形成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情操、对他人的关心以及对善恶是非的判断力、自立心和自制心、遵守社会规则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认为理应对担负着这些重任的家庭教育进行政策援助。从这一理念出发,十余年来政府致力于对家庭教育实施庞大支持行动计划,并最终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基本法》。其政策推进过程和主要内容如下:1998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应有的方向》报告中指出,政府不能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视而不见,并建议从国家角度思考家庭教育应有方向和家庭教育支持内容。2000年12月,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原点是家庭,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应积极设置面向所有父母的育儿讲座、向父母提供咨询机会以增强行政对家庭教育的支持职能。2001年7月,修订《社会教育法》并在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开设向儿童家长提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讲座等。此外,育儿指导团体的领导可通过教育委员会委员、公民馆运营审议会委员委托担任,以借此通过社会教育行政管理来强化家庭教育支持体制。2002年7月,在《关于完善今后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恳谈会报告》中,提出应该在育儿是为了培育“社会的宝物”的认识前提下,提倡全社会向所有育儿的父母伸出援助之手。2003年3月,在《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中指出,教育行政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充实对家庭教育的支持。2003年7月,颁布《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及《下一代养育支持对策推进法》,从少子化对策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等的义务,要求形成一体化的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如《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第14条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有义务制定和实施政策,通过丰富和改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入学选拔方法等,创造宽松的学校环境,减轻父母的育儿心理负担;同时有义务制定和实施政策,为儿童提供各种文化、运动与社会体验机会,为父母提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学习机会和信息等来完善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咨询体制,建设有利于培养儿童丰富情操的社会环境。”《下一代养育支持对策推进法》则要求从2005年开始在10年之内集中而有计划地推进下一代养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法律要求地方公共团体制定促进社区发挥育儿支持功能的行动计划,要求企业制定包括重新审视劳动方式等在内的行动计划。2006年12月,修订《教育基本法》,将家庭教育问题纳入其中第10条,从而在法律上规定了国家对家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教育基本法》对家庭教育的规定

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纳入了原来法律体系中从未体现的家庭教育内容,明确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其目的在于在全社会包括学校、家庭、监护者、社区集结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并通过借助这样的力量,给儿童以最大的发展机会。日本政府意识到迄今为止政府通过诸如“家庭教育手册”发放等措施为父母提供了信息和学习机会,但在这样的咨询体制加强的同时,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并不能单靠行政管理,还要靠各种社会团体及个人。为此,《教育基本法》第13条规定“学校、家庭、社区的居民等要相互联合”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教育基本法》对“家庭教育”条款(第10条)的描述如下:1.父母及其他儿童监护人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者,应该努力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和自立心,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2.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应该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前提下,努力为儿童监护人提供学习机会和信息,制定和实施支持家庭教育的政策。此外,在“学校、家庭以及社区居民的相互合作”条款(第13条)中提出:“学校、家庭及社区居民要在遵守各自职责的同时,加强相互间的协力与合作。”从上可以看出,《教育基本法》对家庭教育的规定条款中,将儿童监护者作为儿童教育第一责任者明确其责任的同时,也对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要求,即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基础上支持家庭教育。

(三)未来家庭教育支持方向

日本政府家庭教育支持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所有父母的家庭教育支持。按照政府的要求,家庭教育支持事业不能像从前一样以公民馆为中心,召集那些关注家庭教育、自己想希望找到学习机会的父母参与讲座,而是要面对人们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多元化的当今父母进行广泛支持。其中,包括那些没有代际帮助、对育儿不关心、单亲、外国人、残疾或有残疾儿童的父母等需要周围环境支持的各种不利处境中的父母。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实现将家庭教育支持从“对学习有欲望的父母的支持”到“针对所有父母的支持”。

2.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政府意识到当今家庭教育能力的低下并不仅仅是父母自身的问题,也受到城市化、核家庭化、少子化、人际社会交往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父母及其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地域社会对父母和儿童进行支持的传统在逐渐消失而工作优先的意识却在增强,父母在育儿中无论精神还是时间都无法有充裕保证。因此,政府需要将家庭教育支持作为育儿支持政策的重要环节来抓,必须以行政为中心对每个父母的学习进行支持,同时也要对包括地区和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进行家庭友好环境建设宣传和政策激励。例如,鉴于在社区中不同年龄儿童共同玩耍场所减少的情况,鼓励利用社区成人资源和学校场所进行运动和文化活动,推进儿童与社区居民共同活动场所的建设;鉴于代际间育儿观念的差异与冲突,建议以公民馆为中心成立老年人教育学习班等。

3.发挥地方公共团体主动性的家庭教育支持。政府呼吁市、街、村以及都、道、府、县与国家分工合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支持。市、街、村是居民身边最近的行政机关,并能及时应对家庭的具体需求,因此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也最大。为此,市、街、村被要求做以下具体工作:在起草家庭教育支持事业计划时邀请父母和孩子参与;家庭教育学习机会与信息提供(如利用孩子就学体检、幼儿健康体检机会等)、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家庭教育咨询体制建设等。政府将都、道、府、县视为市、街、村家庭教育支持基地,主要部署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员培训、家庭教育24小时电话咨询,都、道、府、县家庭教育支持计划制定,实施对市、街、村家庭教育支持实施有参考意义的典型活动或对有特色事例的信息收集和提供。在国家层面,则从提高全国家庭教育力量的目标出发,通过对地方公共团体提供补助金,对提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学习机会、指导员培训、咨询体制设立等进行支持。此外,制作、发放全国性的《家庭教育手册》(分婴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到中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学生),实施对地方公共团体家庭教育支持有参考价值的全国典型活动或对有特色事例的信息收集和提供、与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及国立女性教育会馆联合进行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开展全国性家庭教育支持活动等。政府也要求各行政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和合作,如厚生劳动省主要从提高儿童福利和母子保健水平的角度介入,文部科学省主要从提高教育力的目标出发,对家庭育儿进行行政支持。政府也呼吁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与育儿网络、父母组织等育儿支持团体相关者在家庭教育问题上进行协作。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与企业开展协作来支持家庭教育。

篇4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个体早期的影响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当的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国外学者对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四种神经症患者的早期经历与家庭关系进行调查发现,这四种神经症患者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分保护。很多大学生入校以后难以与他人相处,主要原因是在儿童早期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农村生源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留守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母情感支持、教育投入的缺失,容易造成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出现胆怯、内向、逃避或偏执、冷漠等现象,一旦早期形成的这些品质使他们在大学阶段无法适应校园生活,他们便会出现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即使在父母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或不当状态,比如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专制型的,则子女会消极、懦弱和不知所措;父母之间经常出现意见分歧或互相拆台,则子女会表现出圆滑、讨好、投机、说谎等不良行为,这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研究分析当代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解释这些问题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对教育的作用和教育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方式认识较为滞后,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学生心理上对教育的茫然;另一方面,农村家庭中父母的需求层次由于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只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因此对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意识较差,导致农村生源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认识到自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从而导致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一味追求高消费、盲目地将爱情作为人生追求。

一、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对家庭教育认知的茫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其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心智的培养起到奠基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忽视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不重视对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个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出现心理困扰。

我国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鼓励青年发展学业,增长才干,但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农村青年的求学就学环境并不好。因此在农村生源大学生家长中,中学未毕业就去城市务工者居多,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未能对教育产生全面、客观的认识,包括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偏差、对教育生产的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认识有误区等方面。

(一)对于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中国当代教育学家邓佐君在其《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提到: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中从事简单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第一批人获得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当时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改善,群众中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的言论,导致“读书无用论”一时的盛行。现阶段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父辈赞同此观点,经常对子女灌输“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特点表明,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大学,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的,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处中,通过言传身教、为人处世、情感交流等方式,能够无形之中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们,尤其是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学业兴趣、热情与意志等方面造成影响。即使农村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一旦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出现困难或阻碍,在学业方面出现压力,在就业和未来发展方面遇到挫折,便会受“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影响,学业的兴趣与热情降低,学习过程中意志力减弱,从而产生学业困扰,危害心理健康。

(二)教育产生的智力转化为生产力认识的滞后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因此,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实现加快生产力、将智力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很难一毕业就找到令自身或家庭满意的工作。因此,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寄予子女较高期望的父母,发现教育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求职就业的能力,无法帮助家庭摆脱贫困时,便会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减少教育投入和情感支持。其次,父辈在相对较为封闭、信息落后的农村现实环境中,无法为后代的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更无法认识到将智力因素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对子女的就业等方面能给予的建议和支持少之又少,这无形中给农村生源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另外,农村生源大学生自身为走出封闭的生活和环境,努力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的价值,无法将学校所学转化为生产力,谋求发展和创造财富,这也让农村生源地的学生产生对未来的焦虑和对家庭的无力感。

二、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忽视精神需求重要性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需求有五个层次,牡筒愕礁卟惴直鹗牵荷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层次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才能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等进程的加速,一方面,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至城镇,其父母与子女便被留在农村或被带至城镇生活、学习;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由于农村生产力低下,主要依靠务农或散工等形式赚取金钱,为保障生活来源,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庭更重视物质需求,忽略了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支持,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务工人员常年工作在外,无法了解子女对爱、温暖的需求;二是父母自身缺乏精神需求,无法指导和监督子女精神世界的构建。

(一)农村务工人员常年工作在外,无法满足子女对爱、温暖的需求

农村子女的成绩下降、失学率上升并非子女个人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比如教育资源的缺乏、教育手段的落后等,其中就包括对子女的教育关注与情感支持的缺失。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家庭,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与子女成长有关的人或事的沟通较少,通常只关心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子女所需要的关怀、学习上的指导和兴趣上的支持,这些是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所缺乏的,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里提到的安全需求和情感、归属的需求。

安全需求和情感、归属需求未被满足,个体常常会感到自卑、胆怯,缺乏感知爱和给予爱的能力,影响情绪控制、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等。在大学阶段,适度表达情绪、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等均是大学生需要培养和锻炼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将会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带来困扰。

(二)农村家庭父母精神生活匮乏,无法指导和监督子女精神生活的构建

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与帮扶,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但是精神文明的发展步伐依然较慢,无法匹配物质文明的发展。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但是现阶段农民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家长对各种新鲜事物缺乏适应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农村家庭在对子女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监督。

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是时展的产物,是传播文明、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工具。由于大学生活学习环境宽松,很多大学生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影响生活和学习,沉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调查显示,农村生源的学生对网络的痴迷程度较高,网络消遣方式主要是网络游戏和聊天互动,其中以男学生为主。由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早期的精神生活中未培养起较多的兴趣与爱好,进入大学后,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也很有少机会在才艺和爱好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因此对培养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有一定影响。

农村生源的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早期家庭教育便开始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大学生活中形成了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不适应时展需要的心理活动。在大学生活中,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体共同努力,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03.

[2]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3] 苏蔚连.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才智,2016(13):42.

[4] 裴源冶.价值观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12):251.

[5] 窦晓峰.农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6(1):141.

[6] 吴华倩.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

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差异性;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90年代中期,中国大地的流动人口达8000万之多,到21世纪的今天,流动的规模和范围,都呈上升趋势,所以人口流动,已经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潮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 2.61亿[1];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3年以上,流动人口携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已占 66%; 接近六成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流动[2]。

一、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流动人口以家庭的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在他们的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往往是被忽略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目前,大量的研究显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大量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的单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其人格品质的塑造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共收回457份,回收率为为91.4%以上。根据已回收问卷情况来看,73%的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文化水平只达到小学和初中,2.6%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即没有上过学)。其中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住房条件等都是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在这个流动人口的群体内部,家庭教育的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性。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从子女和家长两方面来分别设计问卷进行了解,数据显示,有46%的家庭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重视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也就是说,在流动人口家庭这个群体内,子女家庭教育并不是都存在问题。通过采访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流动人口家庭的小孩独立性强,自觉性高,除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学习以外,还能够主动帮助父母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所以综合来看,流动人口家庭群体内子女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差异性分析

1、分析的理论视角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塑造,以及思想的成熟,都与家庭环境和遗传分不开。如果说遗传是先天因素,那家庭环境则是后天因素:这就是家庭教育角色理论的传导性。[3]这种后天因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曾说过,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

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家庭依然是最重要的、最初的教育环境,由于流动所造成的家庭内部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必然影响着子女的教育。

2、家庭内部因素分析

第一,家庭内部客观因素分析。根据社会学的有关理论,造成流动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差异性的客观内部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素质、父母工作时间等方面。

(1)家庭收入。根据已回收问卷情况来看,67.2%的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是从事运输、服务员、小买卖等简单工作,简单的工作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家庭收入的问题;而剩下的32.8%的家庭中,父母工作状况较好,收益相对较高。家庭收入是家庭运营的基础,而家庭收入的高低必将影响子女成长环境的营造程度,造成子女教育的差异;

(2)父母文化素质。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同样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73%的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文化水平只到小学和初中,2.6%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即没有上过学),可以说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文化素质比较低。一个家庭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方式,有的父母索性就将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或是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这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源于文化素质的差异;

(3)父母工作时间。与城市市民相比,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大多都是非正规就业,再加上有一些家庭父母为了早日改变当前的生活境况,身兼数职,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时日,随着工作时日的延长,父母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时间就会减少,他们在子女教育上付出的精力也就会相对减少。长期下去,必将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状况。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父母是否进行作业辅导”时,约有1/3的家长选择了“很少”;同样在我们的采访中,有些子女反映父母每天都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但也发现,也有一部分家长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并在周末陪孩子一起出游;

第二,家庭内部主观因素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差异性的主管影响因素有教育支出、教育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家庭和谐程度等。

(1)教育支出。前面提到的家庭收入是教育支出的基础,但并不一定对教育支出起决定作用。在“父母是否主动帮你买辅导书”一题的调查中,选择“经常”的只有30%,其余的都是“不买”或者是“偶尔买”。对于课外书籍的拥有量,51.4%的孩子拥有低于30本(不包括30本),还有3例流动人口子女选择了“0―5本”这一选项。可以发现,父母在教育支出上的差异对待,是他们对子女教育认识的主观反映,是造成子女家庭教育差异性的因素之一;

(2)教育重视程度。刚才谈到的教育支出是教育重视程度在经济上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等。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明确,甚至有的还将学校教育等同于家庭教育;有的父母经常抽空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建立信心,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3)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长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多数家长采取的是比较粗暴的、简单的方式,当子女犯错误或成绩不理想时,便会以暴力解决问题,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理,还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相反有的家长就非常注重子女道德价值的引导,虽然有些是无意识的教育行为,但对子女的人格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家庭和谐程度。流动家庭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够营造一个更适于子女教育的氛围。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家长由于拮据的生活、沉重的工作压力、狭小的住宿空间,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很多子女反映父母争吵次数频繁,自己也很少与父母交谈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样通过采访,也有一部分家庭父母能够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

由于流动家庭外部环境无太大差异,因此将家庭内部因素作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家庭外部因素在这里不再进行分析。

三、基于调查的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问题,但作为这个群体的个体――家庭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应该成为思考这类群体的另外一个角度。宏观地采取措施可以使这类群体的现状有所改观,但差异依然存在,家庭作为社会或流动人口群体的“细胞”,更应该以微观的眼光去看待。

针对家庭教育的差异,社区可以成立流动家庭家长学校。在社区成立该组织,每周为流动家庭家长进行思想认识的提升教育,引导其正确的子女教育方法。在暑期还可以举办亲子团结比赛,以增进流动家庭的交流,让流动家庭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除此之外,家长更多的应该尊重孩子,更新陈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加强子女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对于流动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更需要每一个流动家庭自己的努力。只有细胞内部建设好了,才能组成好的组织,才能形成不断壮大的集体。

【参考文献】

[1]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N].人民日报,2011 -04-29(009).

[2]全国流动两亿人,管理服务一盘棋[N].人民日报,2011-03-02( 013).

[3]高平均.家庭教育角色理论与家庭教育角色能力开发[J].中国学术期刊(1994-2013).

[4]厚婧.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5]邓俐伽.对家庭教育定义的质疑[J]. 现代教育论丛.2001.6.

篇6

农村地区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与关键期,但同时也处于断乳期与危险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缺乏独立进行判断是非之能力,再加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够恰当与配合度不高,导致学生们无法接收较好的教育,甚至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影响其终身学习能力。所以,农村初中生教育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笔者始终认为,在初中教育中,家庭才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生们接受家庭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今后是否能够成才。然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初中生家庭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亟待引起重视。

一、我国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力度在持续加大,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育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与改善。但是,与城市初中生比较起来,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共性问题:

(一)农村初中生家长普遍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初中生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或者是期望值不高,生儿育女在其眼中只是传宗接代或者养儿防老的工具,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或者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家长看到如今大学生就业也不容易,因而放松了对子女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或者是希望尚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子女能够尽快长大,从而能够赴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在现实当中,更多的农村家长们深切体会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因而将获得城市当中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发展机遇视为子女学习阶段的终极目标。

(二)部分农村初中生家长素质不高。一部分农村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偏低,无法较好承担起教育子女之重要责任。依据一项调查,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家长90%以上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所受到的教育十分有限。因为文化底蕴不足,素质也不够高,面对着家庭教育的重任,他们十分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相当多的家长会将其自身曾经经历与接受过的教育形式用于教育子女。

(三)部分农村初中生家长家庭教育方法不恰当。在自然法则之下,初中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在家庭教育当中不应当是指挥者,而应当只是伴奏者。但在现实之中,许多农村家长并不顾及到子女的自尊心及其个性之发展,只知一味求全求好,却忽略了子女的点滴进步。对于犯错的孩子更是不惜批评,甚至采取不打不成才的粗暴态度来对待其子女,这就会极大地伤害初中生们的自尊心。还有一些只是盯着孩子们的不足,一旦其犯错,就多次提及。这不仅无法改变子女的不良行为,反而还会容易强化这一不良习惯。

二、加强农村地区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外部环境。通过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与优秀家庭角色,即好家长、好学生、好母亲等先进评选活动,从而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绘画、体育、歌唱及书法等各类竞赛活动,并将麻将、打牌等休闲活动也纳入到文体活动之中,从而形成适合农村初中生发展、竞争与成才的健康型家庭教育外部文化环境,并且尽量减少与消除封建主义思想在家庭伦理道德上反映,从思想、文化、形式等方面不断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农村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为农村初中生的成长创造出健康的家庭环境。

(二)学校应当精心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尽管学校教育在初中生学习与成长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已经无可厚非,但家庭教育也将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主导功能之发挥。有鉴于此,农村初中应当注重于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并且落实好以下工作:第一是要建立家长学校,并配备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实现时间、场所以及内容等“三落实”,并对家长实施全面而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学生家长的素质和对家庭教育之认识,从而获得其对于家庭教育之理解和配合。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三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家长会。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家长实施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四是实施家访制度。初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到农村初中生家庭中进行家访,并以此为契机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五是进行经验交流。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教经验交流活动,树立正面典型,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广大家长实施好家庭教育。

(三)创新方式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方式。为了改变家庭教育不足对于农村初中生所造成的影响,农村家长应当认识到自身的家庭教育责任,做到尽量不外出务工,尤其是应当将母亲留在家中,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当创新方式与拓展资源,比如,可以加强隔代教育,让老年人在家庭教育发挥出作用,从而解除其父母外出之顾虑。同时,还应当努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教育资源。如今,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应当全面运用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弥补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空白,让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初中生教育的和谐氛围。农村初中生教育不仅是其父母之责任,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由于我国传统观念中存在少管闲事、各管各的孩子等观点,导致社会上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如今,我们应当通过新闻媒体等力量,积极宣传,在全社会建立起家庭教育观点,共同为农村初中生教育创造和谐的氛围。

三、结束语

应当说,我国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其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我国初中教育事业之发展。有鉴于此,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将其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好抓实,从而形成教育上的合力,实现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健康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7

1.2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不仅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包括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的去评级孩子,不能够过分的溺爱孩子,同时也不能够进行高标准地批评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中得到肯定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在进一步的努力中,去改善自己的缺点,从而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再者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应该是具体的评价,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把握一个良好的度,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并且为以后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奠定一定的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这样可以使孩子即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闪光点,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发现在记载一段时期内的不足与缺点,提高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能力。因此说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由此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1.3小学生自信心方面自信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史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说,自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状态。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才去的是鼓励性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这个孩子的自信发展也会与别人有所不同,很明显,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有自信的。因此,也可以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方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孩子自信心水平的提高以及孩子自信心的发展都相当的重要。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老师批评孩子,对孩子实行的不是温情教育,总是认为孩子有很多的毛病,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显得不自信,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以及孩子成就感的缺失。因此可以得出,父母在实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对孩子尽可能的鼓励,鼓励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较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篇8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者构成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在“三育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家庭作为个别化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影响着其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定义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作了本质上基本一致,但表述上有所不同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1]140顾明远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2]381赵忠心指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3]5根据对以上定义可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施加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活动。实际上,现代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促进其人格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科学的教育内容不仅有知识的教育,也包含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常情况下,家庭教育应发挥这些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在“三育一体”的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二、家庭教育错位的表现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社会的发展和延续中发挥着诸多功能。台湾学者高淑贵在《家庭社会学》中概括为:生物的功能、社会的功能、心理的功能、保护的功能、经济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娱乐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关系着家庭其他各种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4]23-24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教育的诸多功能之一,其良好发挥关乎家庭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家庭是儿童自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在儿童的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儿童的教育中属于奠基性教育。但是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学校教育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家庭教育则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地位的落差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其总体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家庭化和家庭教育学校化,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主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自身的教育内容缩小和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变大,从客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淡化及教育功能的失调。

(一)家庭教育内容唯智化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等。纵观现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知识教育过度而思想教育不足的状况,家庭教育的内容呈现一种课程化的倾向,教育内容从全面的教育逐渐变成单一的知识性教育,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辅助功能的“度”,把本应在学校掌握的知识一味地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补习,而忽略了德行及其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逐渐唯智化。

(二)家庭教育目标功利化

家庭对儿童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怎样“做人”和“做事”,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优等生”。可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代社会大转型时期价值观的转变,为了使孩子成为“优等生”,家庭教育变成了学历教育和特长教育,家庭俨然成为“第二学校”和“补课班”。父母热衷于对孩子高额的教育投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孩子选择特长班,而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家庭教育的目标功利性变得愈加严重。

(三)家庭教育作用边缘化

学校教育源自于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人士对子女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平民百姓子弟受教育至关重要的途径,一定时期内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按年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式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具有专业的教师授课,种种优势使得学校教育逐渐被“神话”,几乎包揽全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家庭教育则弃“本职”于不顾而过度依赖于辅助学校教育,造成了学校教育“统领天下”的局面,家庭教育慢慢地被“异化”了,家庭教育的奠基性作用也逐渐被边缘化了。[5]123-125

(四)家庭教育功能缩小化

家长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是由法律确认并加以保护的,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也逐渐缩小了,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教育功能逐渐扩大,变的无所不能,除了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之外,越俎代庖取代了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保育功能以及包办其他本属于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和父母之间聚少离多缺乏交流,孩子也享受不到家庭中父母的温暖,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缩小。

三、家庭教育错位的原因及危害

(一)家庭教育错位原因解析

1.国家宏观政策的负面效应

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缓解了人口众多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多,家庭教育问题随之产生,因为绝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家庭教育便像是一个“赌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选拔和培养大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决定应试教育体制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拔人才,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虽然也十分重要,但是,总体而言,家庭教育辅助作用的“度”没有掌握好,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应试教育导向逐渐偏于知识化,出现了唯智化倾向。

2.社会变迁的负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都进行着大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变得日益多元化。中国教育随着改革开放也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传统式家庭教育的许多弊端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许多利己和拜金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特别是功利主义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平添了许多功利性色彩。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出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父母为了子女在人才济济的大环境下争取“加分项”,家庭教育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特长教育”。随着社会变迁加剧,家庭教育的变迁也在加速,主要指家庭教育的革新和变革。变革要求家长要正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任务,配合学校和社会从而达到教育的一体化作用,但是,家长却对家庭教育变迁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在教育行为上与学校教育亦步亦趋,家庭教育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两者在追求一致的“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目标上不谋而合,使得家庭教育变成了“社会本位教育”。[6]加之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优势地位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3.家长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及家长角色缺位

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使得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很大的问题,就家庭教育的出发点而言,到底是为国教子还是为己教子之间矛盾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许多家长认为子女是其私有财产,在确立教育目标时一方面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赚钱的工具;另一方面,忽视孩子的兴趣把个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主要目标与中心,即亲子一体化。我国桑标等有关父母意识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父母有着较强的亲子一体化意识,在亲子一体化方面,58.7%的父亲和59%的母亲认为“我觉得子女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7]142-143另外,有些父母自身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或者出于经济的压力和谋生的需要,无暇对孩子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家庭教育,加之没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意识比较单薄,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像是送进了“保险箱”,逃避了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三线城市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父母外出务工的数量逐渐增加,家庭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单亲家庭、再建家庭、隔代家庭、寄养家庭等,甚至还有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父母“被迫”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没有在身体和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和保护,家长角色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是无稽之谈。

(二)家庭教育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危害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缺失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家庭教育的唯智化倾向及过多的知识灌输,使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忽略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也容易造成孩子个性上的扭曲。教育界有句名言: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这种重智力发展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品行不端、心理极端、情感淡漠等危机。其次,过高的家庭教育投入,使得家庭教育生活化、平民化变得逐渐贵族化,父母变成了“孩奴”,“学校将家庭化”则为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推卸教育责任提供了契机和途径。最后,家庭教育承担了过度的教育义务,导致学校的教育难度反而加大,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8]92-94

四、家庭教育错位的对策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错位的问题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国家、社会以及家庭教育自身都存在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制定家庭教育法规及相关政策支持

1.制定家庭教育专项法规

教育权,依法理分为三类:家庭教育权、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校教育和民办教育分别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代表。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来看,我国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保护学校教育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但是家庭教育至今还没有专项法规予以保护。[9]24-28我国约有3~5亿个家庭,为家庭教育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无专门的法律保护,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立法应提上议事议程。我国自古代就有为家庭教育立法的先例,如1903年颁布的《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和民国时期颁布的《推行家庭教育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更是进一步强调“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轨道”,可见,国家已意识到制定家庭教育法规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家庭情况复杂,加之家庭教育的私人性和教育公共性的矛盾,决定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工作只能是一个从下到上,从地方到全国的逐步推动的过程,通过对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调研,进行全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可行性分析。2003年初,我国台湾地区颁布了《家庭教育法》,这些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国的家庭教育立法起到了奠基和示范作用。家庭教育立法应该更多强调的是家长的责任,通过立法可以约束家长的行为,对未尽家庭教育义务的父母追究法律责任,让家长认识到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政府,两者应平摊教育责任,对缺乏正确家庭教育观或缺乏教育能力的家长,可以在立法中制定相关的辅导和帮助的措施。例如要求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强制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杜绝将未满16岁的儿童以各种形式在学校或他人处寄宿等。

2.相关政策支持以及应试教育改革

自2014年“两会”后各省尝试推行的“单独二胎”政策将有力地缓解独生子女的“赌注”教育,缓解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睦。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应该逐步进行改革,改革这种过度的教育导致家长的“过度”家庭教育,减轻学生的压力,减少单纯知识的灌输,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素质教育模式。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家庭教育注重培育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在“育”上,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人,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体现在“教”上,致力于孩子知识的增长,使其成才,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10]114-117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要求一方面家庭教育不要过度地透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辅助学校搞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打破教育广义和狭义的界限,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事业,建立“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树立父母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此外,学校也应解放家庭教育,把属于家庭教育的时间还给家庭,尝试取消书面的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作业,例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绘制“家庭树”,为父母洗一次脚,和父母同读一本书共同写读后感,等等,不仅发挥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加强了亲子关系。

(三)继续推进家长学校,尝试建立家庭学校

以往的家庭教育仅仅只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或者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很少从家长教育的角度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随着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包括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台湾通过的《家庭教育法》中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包括父母的亲职教育。亲职教育概念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parentaleduca-tion”,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11]118-121在我国,这种亲职教育的载体便是家长学校,1981年在上海市创办了第一所家长学校,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也是教育改革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创举。以色列有一句教育名言:一个好母亲胜过100所学校。所以说合格的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逐渐重视,父母是否具备家庭教育资格以及教育能力如何变成人们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孩子的出生证并不代表父母具有教育子女的合格证,家长的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水平通常与家长素质成正比。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获得教育子女的相关技能技巧,重塑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子女的角色,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家庭学校”是产生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种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适龄儿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的教育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学习课程。[12]103-106“家庭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进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因此我们鼓励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父母通过“家庭学校”培养子女。同时,“家庭学校”需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予以保护和支持,还要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且需要社区教育提供图书馆、宣传栏、健身房等辅助设施。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父母要深刻领会家庭教育的真谛,以正确的心态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针对家庭教育愈加严重的错位现象,要正视并且积极地寻找对策,通过国家、社会以及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让家庭教育回归正常,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高淑贵.家庭社会学[M].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8.

[5]孙山.关于新时期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2007(18).

[6]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张莉.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J].文教资料,2012(7).

[8]仇燕.论家庭教育的“过度”问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4).

[9]徐建,姚建龙.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10]梁炜昊.论家庭教育的责任缺位与理性回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

篇9

2012年初,我校心理科研组结合学生咨询中常见的行为及认知障碍等心理问题,对三年级至九年级学年段的在校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座谈会和典型个案等方式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导致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常的家庭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内容单一或缺失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综合型的社会教育。在为家长普遍认同的以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认知水平的建构之外,良好的品行教育和适宜的法律法规教育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想而知,如果家长不能适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情操,不能帮助孩子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观念,不能适时地对孩子进行社会法制观念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在为孩子成长护航的道路上就无法走得太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内容缺失现象,个别家庭的教育内容极为单一。这些学生家长受自身限制,或是受社会上不良意识形态的干扰,在教育动机、方式等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第一环节上受阻。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潜在问题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受应试教育环境和社会人才观的影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把追求高分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或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孩子要在某个方面出类拔萃,将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智能开发,还是重知识传授?

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主次似乎不应该成为今天教育问题争论的焦点,然而现实中,有些家庭仍然将能背几首诗词、能解几道难题等同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主观生硬地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

2.严格要求孩子,还是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理念正发生着变化。然而该对孩子严格约束,还是依从支持?观念的冲突让家长无所适从。

3.重精神给予,还是重物质保障?

物质保障的确重要,然而心灵的成长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必修的课程,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应当保持步调一致。

4.重社会性培养,还是重个性化培养?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又具备鲜明的个性特质,活出真我,尺度很难把握。

5.是维护统一的观念,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自己的设想和规划,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理解很可能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学校老师之间存在分歧,可能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依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心态,我们将意识缺损型的家庭教育描绘为如下几种:

1.驱役式

孩子成为附属于家长的一种工具,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孩子的行为,孩子在家长的威严下“战战兢兢”地成长。我们将其分成两个亚型:

第一亚型:家长教育孩子方式粗暴、线条简单,有时还因“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而滥施暴力。在这种亚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时刻都在家长的严密控制之下,担心受到斥责和打骂,家长的身体惩罚或心灵施暴成为了他们的梦魇;

第二亚型: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反复无常、变幻不定,高兴时晴空万里,烦躁时疾风骤雨,让孩子对家长的恒常性丧失信心,面对家长无所适从,心灵压抑、思维混乱。

2.抱持式

孩子是母亲襁褓中的宝贝,怎么看都顺眼,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父母的怀抱就是孩子的世界,孩子应有尽有。我们将其分为三个亚型:

第一亚型:家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生活需要,甚至一味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使孩子被滋养得四肢不勤、人格缺损;

第二亚型:孩子的缺点被家长的爱无私包容,家长会最小化孩子的过失,无原则地支持孩子的错误,庇护孩子由于阅历浅薄、知识贫乏、判断力微弱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让孩子在错误的是非标准中成长;

第三亚型:家长认为孩子就像自然界中的小树一样,有时候会长出一些枝杈,但长大了自然会挺直,用“自然天成”的观点指导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在成长中失去了规范和节制。

3.娇纵式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灌注了太多自我,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再生新客体,用滋养自己幸福感的方式去滋养孩子,最终培养了孩子的虚荣。我们将其分为两个亚型:

第一亚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成果过分奖励,认为“考得好怎么都行”,偏重物质奖励,使孩子的心灵在物质享受的刺激下,物质欲望不断滋长,甚至养成贪婪心理,不思进取;

第二亚型:家长“理所当然”地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在,众星捧月、甘于奉献,在无形中滋长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让孩子正常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阻碍。

从在家长座谈中收集的资料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缺乏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没能将教育的失误归结为自身的原因,没能将孩子的成长跟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有的家长甚至还固执地认定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命中注定的”,否认成长的可塑性。

反观我们的咨询个案,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心理状况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主体行为表达的简约化和浅表化处理,面对挫折处境时他们会以简单的应激情绪应对,因此个案在咨询内容、表现形式和咨询效果上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在家庭中与家长缺乏沟通、得不到家长的尊重接纳,失去了来自家庭的基本心理保障,就会导致诸多心理问题。而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通常将剑锋直指孩子,作为孩子成长监护人和陪伴者的家长永远都穿着“拯救者”的外套,扮演着“审判官”的角色。于是明明是家长生了病,但却让孩子吃药,吃不好说明不对症,于是再看医生再吃药,不惜代价想把“孩子的病”治好,还要美其名曰“为孩子负责”。通过咨询,我们最终让家长意识到,存在于家庭和自己身上的问题才是孩子心理问题的真正病因,“解决孩子问题,先从自己下手。”因此,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必须与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孩子也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学校可以利用其教育资源,对家长进行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利用家长学校等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引导模式,从而优化家庭资源,让家长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对待孩子的成长。

篇10

一、贯穿“一条主线”

我们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父母与孩子有着血肉的关系、亲情的联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不和谐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有的家庭还延用祖辈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科学性;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缺乏系统性,经常表现出的形式有包办型、溺爱型、放任型、粗暴型;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缺失错位等等。抓住了症结,为我们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创造了条件。

我们开展了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为主题的专题性家教指导,改变了以往单纯为家长搞讲座的形式,让孩子与父母手拉手、肩并肩走进教室,听取培训指导,进行互动交流。一场场以和谐亲子关系为主题的指导培训应运而生,譬如,《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播撒心中的爱,让教育因爱而美丽》、《无悔的青春应当这样度过》、《怀着一颗平常的心为孩子减压,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父母争光》、《德商培养先过家庭这一关》等。几年来,大连市、瓦房店市的现代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培训家长和学生共计百余场,受教育达8万多人次。

二、抓住“两个关键”

抓住“两个关键”就是要抓住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初中学生家长的指导与培训。

我们把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作为指导与培训的关键,其原因在于,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说明,早期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这一时期进行科学地家庭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设置若干个主题对家长进行培训与指导,如“观念决定成长”、“好父母,好孩子”、“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等。

对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更加关键,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在身心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疑虑,面对孩子身心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许多家长显得束手无策。面对这种现状,几年来,我们潜心研究初中生青春期的成长规律,针对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的知识,让家长和学生懂得处理好几个关系对顺利度过青春期的重要作用,即处理好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师生间的关系、同伴间的关系,进而让家长帮助孩子在和谐、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度过青春期,奠定人生坚实的基础。

三、落实“四个侧重”

一是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培训,侧重于学龄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尊重。

二是小学阶段的家长培训,侧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自立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卫生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文明的习惯等。

三是初中生家长的培训。面对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自我意识强、成人化行为倾向等,侧重让家长学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四是普通高中学生家长的培训。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趋于成熟,渴望并憧憬美好的生活,有与之俱来的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并有为之去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和热情。侧重要求家长对高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采取“五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针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家长,我们采取与家长面对面培训指导的方式。

第二种形式: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培训与指导。因为这几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培训指导,便于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有利于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产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第三种形式: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我们发挥家教专家的引领作用,教育局组织的讲师团从宏观上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与指导;家长学校根据家长和学生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讲师团的培训指导和家长学校工作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为一体,形成宏观和微观的家庭教育格局。

第四种形式:家长走进学校,教师走进家庭。我们每所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尤其是让家长参加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节假日,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学困学生家庭、单亲学生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细致了解家庭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第五种形式:通过艺术教育表现形式,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我们以家庭教育为素材,自编诗歌、创作歌词、自己谱曲、制作MIDI、排演剧目等,在全市学校和社区中巡回演出,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增强家庭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五、体现“六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忧虑,适时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针对部分孩子缺少感恩意识,我们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如创作歌曲《父爱如天》、《不尽的母爱》,在学生中作为校园歌曲传唱;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亲情,缺少母爱,缺少父爱,我们创编了歌曲《呼唤》,在家长中流传,使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

瓦房店市共有206所学校,中小学生10余万人。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家庭教育现状,我们对上万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出来自900多个家庭出现的教育个案问题,筛选出来120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为了有针对性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大连市级、瓦房店市级现代家庭研究会会员和讲师团成员的作用,大连市现代家庭教育研究会5人成员中,瓦房店市有1人,大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10人中,瓦房店市有2人,瓦房店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0人,我们把这些问题分发给每个成员,作为家庭教育研究、培训、指导的课题。也就是说,家长和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指导,满足了家长“订单式”家教需求。指导者高屋建瓴、驾轻就熟,每一次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都是心灵的对白、心灵的震撼。指导者以家长的身份、学生的心理、自身的经历,以通俗易懂的哲理、感人至深的例子、震撼心扉的交流,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贴近家长的心理,引起家长和学生强烈的共鸣。

学校的网站开辟了“家庭教育绿色通道”,开通了“教师博客”,家长通过与“教师博客”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二是感动性: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最理性的心理活动。没有感动,就没有教育;教育一旦有了感动,受教育者就会变成另外一种理性的人、真诚的人、会爱的人。

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始终贯穿着感恩教育,体现着感动的情结。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们不仅整理并引用大量的国内外经典家教案例,而且发掘了身边更多的家教案例,通过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规律,体现感动性,提高实效性。共计整理出20大类型、500多个家教案例,并出版《瓦房店市家庭教育经典案例选》。

我们把艺术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通过诗歌、歌曲、课本剧、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感染着家长和学生。我们创作了许多作品,如“青春是什么”、“父母的心声”、“孩子的心声”、“单亲孩子的呼唤”、“不尽的母爱”、“父爱如天”等。我们采取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搭起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理解的桥梁,父母和孩子在感动中,拉近了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为培养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我们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心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孝心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丰富传统美德内涵。我们也要求家长每天至少有一次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我们给孩子留道德家庭作业,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一个月给父母写封信,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对父母的感受;父母的生日,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父母工作、生活的辛劳,唤起了学生的亲情,培养了学生尊重、感恩、孝敬亲人的情感,增加了家庭的亲和力,学生从关心最亲近的人开始,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每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关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讲座后,讲座者要求所有的孩子面对父母说一声感恩、感激的话,讲座者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异口同声、发自心底地喊出“妈妈、爸爸,我爱你!妈妈、爸爸,辛苦了!”孩子们和父母拥抱在一起,泪水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感人;有的孩子十几岁,从没有说过“妈妈、爸爸我爱你”,当父母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孩子从心底间流淌出的真情时,在座的所有父母都泪流满面;没有相邻而坐的孩子和父母,离开会场后,都情不自禁地手挽手、肩并肩地相拥而去……

三是实效性:家庭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体现在实效性上。培训和指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新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创新了家教思维,使家长系统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家长自觉的家教意识和家教行为,并付诸于实践。

我们利用重大事件和传统的节假日,在家庭教育中融进道德教育。2008年清明节,我们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了解家族历史,传承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要求家长向孩子介绍家庭的变迁与发展的历史,从而再现了民族的复兴史。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调查报告、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文明的民俗教育,倡导文明祭祀、环保祭祀,学生用文明健康的方式缅怀先烈和前辈。我们通过评选“十大孝星”和“优秀家长”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指导父母要做合格的家长。这些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教育》、“人民城市网”和“民心网”纷纷刊发了我市的做法。

四是一致性:教育的一致性原则要求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统一。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要理解、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学校和老师也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家校协同,共同架起和谐亲子关系的桥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座谈会、家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开放班会、问卷调查、致家长一封信、老师校长家访、成立瓦房店市家长委员会、创编家教小报、家长讲坛等,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

篇11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篇12

从总体上看,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下列现状。(1)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可谓花样百出。有自由式的、保姆式的、暴力式的、诱导式的等。(2)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对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在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中,80%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应主动与学校教育配合,与教师的步调一致,共同管理孩子;在经济收入处于中等的家庭中,则只有60%的家长认为应主动与学校配合;而在低收入家庭中,只有30%的家长认为应主动与学校教师配合。(3)家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在众多的农村家庭中,有的家长农闲时热衷于打扑克、打麻将,对孩子学习过问较少,有的甚至不过问,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一无所知,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交流,了解孩子情况。更有甚者,认为读书不如挣钱,只要有了钱,什么都有了……所有这些,都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问题

(1)普遍没有形成家庭教育意识、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育成人,能否成才关键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没有明确要求,认为“树大自然直”。如在孩子的读书问题上,抱着能读就读,读到哪里就哪里,不苛求孩子上大学,也不望孩子读书学知识养家致富,让孩子读书只是顺应形势。不少父母说是为了“还债”,让孩子读完初中就算是还清了债。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教育问题远不如家庭经济重要,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以房子为标准,有多大的本事就看你能造多大的房子。所以,越是贫困的家庭,家长对孩子越放任。尤其近年上大学要交很多学费,大学毕业后又不分配。不少家长于是就算起了经济账,觉得高中、大学费用至少也得六万元,工作找不好,还不如不读。留这些钱无论是给儿子造房子还是为女儿买嫁妆,都很对得起孩子了。从抽样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教育与家长认识及行为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第一,有的家长知道家庭教育而不知道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长的确知道家庭教育相当重要,有利于孩子成长,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例如,在孩子做错事或说错了话时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才是科学的,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应该怎样对待,特别是当孩子早恋时应该怎样处理等问题上,他们都束手无策。第二,知道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知为什么这样教育。农村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合理的、科学的,但是在理论上却是模糊的,相对滞后的。比如,在有些家长中,问他什么叫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时,他们是什么都说不出来。第三,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行为上完全是空白。在农村部分家庭中,对家庭教育相当陌生,理论上根本没有一点认识,就是在行为上,也是极其不合理的,他们有许多教育的行为是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2)家庭教育方法不合理。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着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偏颇,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信服“不打不成嚣”,“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思想。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因某件事做错了,父母就责骂、惩罚,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更是如此。还有不少家长把打骂这种方式看成是关心孩子,打骂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则迁就溺爱。在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多是男孩,许多父母把传宗接代及自己养老的责任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同时也把担心、溺爱、恐惧全集中在孩子身上了,于是常常出现“宽而无度”的现象。概括起来,农村家庭教育中不合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放任式教育。在农村家庭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式的,特别是对男孩子,由于长期以来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导致对男孩子较为放任。他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要怎样做就怎样做,这就导致孩子是非不分,美丑不分,做事说话没有原则,不讲分寸。第二,暴力式教育。在农村,有相当部分家长仍保留着陈旧的家长作风,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爹妈,孩子理所当然应听父母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认为“豆芽长齐天都是下饭菜”。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父母说一,你就万万不能说二,否则你就是不乖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是要经常被骂和被打的。第三,重德轻智式教育。在农村中,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是要教会他们做人,懂得人间礼仪,会待人接物,而在科学文化知识上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学多少算多少,不学也无所谓。第四,重智轻德式教育。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考试分数高,能考上高一级学校就可以了,而道德方面则没有任何要求,便导致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不错,但不晓人情世故,不会关心人、帮助人,不会与人交往,口语表达能力极差。即所谓的高分低能。第五,保姆式教育。农村中一些家长成为孩子的保姆,孩子的吃、穿、住、用等简单生活,都全部负责,如简单的做饭、洗衣服等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毛病,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依赖性极强。(3)待已宽、对子严。现在农村中许多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知识少、素质低。另外,不注意言传身教,农闲时近半数家庭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则是打扑克、搓麻将。家长不注意自己形象,影响了对孩子教育的效果。(4)家庭教育不利于学校教育。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之间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在学校,老师教孩子应该这样做,在家里,家长则要求孩子那样做,老师一套,家长又是一套,弄得孩子不知听老师的好,还是听家长的好。这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成因

篇1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74-04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的唯一职能,却是家庭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①同时,在血缘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沟通的互动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正是以上述关于家庭教育论述为基础,结合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际,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总结了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加深傈僳族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傈僳族是云南省武定县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约13400万,占全县人口的4.2%。武定县傈僳族主要居住在东坡乡、环州乡、己衣乡、白路乡等4个乡镇。②为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状况,笔者分别选取了己衣乡、东坡乡、白路乡为调查研究对象,力图从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和不足之处对调查情况作分析总结,基本情况如下:

(一)傈僳族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傈僳族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在家庭教育中,他有着自己特殊的教育方式,并在民族教育文化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家庭教育内容的民族性。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性是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傈僳族形成了包括民族习俗、节庆仪式、传统节日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火把节等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富的食品,还要采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除疾病,幸福吉祥。同时,武定傈僳族大多居住于金沙江两岸的高山上,以农业为主,因而傈僳族家庭从小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傈僳族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注意带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如生火煮饭、清点牛羊数目、喂养家畜等等,逐渐培养傈僳族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中,不仅重视子女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授,还注意培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熏陶。如武定傈僳族家长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做人,因而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傈僳族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够在社会立足。

2. 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教育方式是实现教育内容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外,他们更多的时间接受的是家庭成员,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长辈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式的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精神境界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会随着各自所接触的对象的性格特点而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在思想道德方面,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长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在言行举止上经常会用“看得见,容易模仿的”方式坚持身体力行,从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成长成材,并在家庭中为孩子树立标杆和榜样。在武定傈僳族的生活方式中,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也是一大特色。如吃完晚饭后大家都喜欢围坐在火塘边,长辈们常常以此机会来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或真实的事情,通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孩子从故事中明辨是非,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3. 家庭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一般意义上讲,长辈与子女之间的互动都是家庭教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因为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傈僳族长期以来都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稳定,离婚率低,单亲家庭少。因此,傈僳族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从小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武定傈僳族家庭几代人居住在一起,爷爷奶奶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同时武定傈僳族地区还存在族长制,傈僳族族长的威望也对本族家庭教育起到震慑作用,因而使得傈僳族孩子得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相对不同于其他家庭的教育。

(二)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的经济文化发展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教育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的途径与教育内容等方面,相比于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其进步性还是很有限的。

1. 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经济的好坏不是教育成功的必然保证,却是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教育上投入的多少往往也反映着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笔者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投入也作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图1,义务教育实施以来,国家承担了孩子们受教育的大部分费用,而购置孩子的学习用具、课外书籍等费用则仍由家庭承担。但调查结果显示,武定县大部分农村傈僳族家庭都较少购置课外书籍,父母对孩子教育费用的投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低,平均每年给每个孩子投入的教育费用仅115元。可见,课外知识量的摄取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知识面的拓展。

图1 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统计(%)

2.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按照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溺爱型:这类家长对子女百般娇宠,宠得多,约束得少,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也加以庇护。③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同志式相处,互相尊重、理解。④权威型:这类家长按照自己的阅历和意志严厉管教子女,他们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对子女出现的错误轻则批评,重则打骂,孩子凡事都要服从家长的管教。③放任型:这类家长一味注重以宽松放任的态度对待子女,对孩子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由发展。④

一般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家庭教育主要是溺爱型为主,更多的是对子女的疼爱和迁就。但调查显示,当前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中较少迁就溺爱孩子,略有权威倾向,其中溺爱型的占18.3%,权威型的占41.2%,但以民主型的方式相处的依旧很少,仅占20.7%。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与傈僳族自身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3. 教育内容的不平衡性。教育内容是在家庭中长辈向子女教授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灌输的思想观点和培养的行为习惯的总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傈僳族家庭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傈僳族家庭教育主要涉及的劳动技能、文化知识、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有32.5%的人认为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在了“良好的品行、健康的个人品质”;还有29.8%和29.1%的人选择了教育内容应该是“日常的家务劳动或简单的劳动教育”和“传统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方面。可见,大多数家长认为他们可以主动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教育、日常劳动的培养,身体和精神健康及文化知识更有价值。武定县傈僳族家庭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其次是注意日常的家务劳动,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但对现代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相对缺乏。

图2 武定县傈僳族家长对孩子教育内容的统计(%)

二、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现状的描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傈僳族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加有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家庭教育经济环境相对较差

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发展现状。武定傈僳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峡谷中,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文化生活。以经济作物为例,玉米、荞麦、高粱还有少量的水稻成为武定县傈僳族地区主要种植物,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生产社会化水平相对较低。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傈僳族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旧经济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束缚和半封闭状态的地域限制所产生的瓶颈效应依旧存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其副作用日益突出,致使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既面临着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内地经济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武定傈僳族自身所处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依旧落后,投入教育的费用依旧不容乐观。可见,傈僳族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方面是经济基础差,家庭贫困,第二个方面是家庭经费预算没有向教育倾斜。

(二)父母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母亲。这与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从父母的职业类型来看,家长多在家务农,其他职业类型相对偏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表1 武定傈僳族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

孩子一生获得怎样的成长、发展与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调查显示,今天的傈僳族中小学家长,有90%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且又在祖国最偏远并且贫困的傈僳族地区,使得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是十分有限的。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只有35%左右的傈僳族家长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知识,而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采用的往往是沿袭前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且传统的傈僳族家庭教育传授封建迷信思想,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傈僳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会不自觉地灌输一些封建思想,例如“男主外,女主内”;“女孩子读书就是帮夫家读”等等。另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本身的知识面很窄,他们传授的一些知识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毫无道理的,例如,“孕妇不能吃小兔肉”;“小孩不能吃鸡脚,吃了鸡脚以后写字不好”。再加上傈僳族人口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弱势文化代代相传,绝大部分教育主体(父母)的综合素质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差距,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绝对权威,命令主义、家长主义等陈旧落后的思想严重束缚家长教育思想的科学性。调查显示,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从小智育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更多的父母关注的是子女的劳动,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等内容,父母认为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非常重要。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教育重视与否不仅仅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也受到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的影响,但总的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包括大专),而对研究生不做高要求。而高中文化程度的母亲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学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由此可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先进的教育观念对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教育观念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傈僳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中,获取外界信息较少,使得在长期的发展中步伐缓慢,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相对落后。

家庭教育质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这个小环境中仍然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受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上都是好的,但教育观念的差异使得良好的教育目的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实现。同时,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而且也对家庭教育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相伴随的也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放任型家庭教育只注意发展孩子的个性,而忽视了一些错误言行的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养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针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分析问题是为了查找原因和提出对策。通过现状描述和原因查找,我们对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有了适当的了解,为此,我们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的经济环境和更新父母的文化素质来进一步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武定傈僳族多居住在高寒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多数家庭基本能保证孩子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课外书籍、学习用品依然是很难得到满足。教育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由家庭经济基础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例如可通过生产、种植、养殖等来增加收入,还可通过扶贫计划等方式促进傈僳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教育投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让武定县傈僳族的孩子也能有好的条件学习。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摇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长期的、终身的。⑤调查显示,武定傈僳族家庭文化环境较为贫乏,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下转9页)(上接76页)要丰富家庭文化环境,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我们要积极、充分的利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如,添置家庭文化传播媒介,家长外出接触社会,开办扫盲培训班等。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观念。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首先需要树立正面教育与适当管束相结合的观念。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完全明辨是非,因而言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从孩子的身心特征出发,管束不能太过苛刻。不能过狠过严,而应该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同时,孩子懂事以后,希望得到家长的赞美和表扬。适当的赞美和正面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正能量,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以获取更大成功,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家长应该破除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家长应摒弃“教育只是学校责任的误区,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子女谈心,进行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良习惯,有意识地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处世态度等家庭教育方法影响子女,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注重家庭教育与傈僳族文化渗透

武定县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要继承并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一方面武定傈僳族的祖辈们通过日常生活及言行举止,已经将民族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但仍然显得单调和枯燥,缺乏科学性。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探索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如武定县傈僳族中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带头将家庭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使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让傈僳族文化永远发扬优秀的一面,在社会中显示其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大潮的影响,一些家长的教育脱离本民族的实际,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干不干家务劳动都可以。应该清楚地看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有意识地对后代进行传承。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场所,是我们学习与这世界上的人们相处永不闭户的学校。教育好下一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的需要。进行傈僳族家庭教育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傈僳族家庭教育的优势,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注释:

①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②网址:htt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