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5:05: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篇1

题目 (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乙卷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

解析

本题表面上看是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试题,其实质是以青藏高原某区域为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立意试题。充分体现新课标以能力立意为主导,重视新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核心理念,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1.浅析立意

立意即考查目标,是试题的核心和主题。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高考大纲中提出了四项基本能力要求。因此,高考试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一是做题的角度,即做题思维过程;二是从学科的角度,即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技能和思想。

2.立意分析

知识是能力立意的基础,能力立意不是直接考查知识,它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取过程,即由分析而得出地理结论的过程。从四道试题整体设问来看,先找出沙源,然后寻找起沙的原因,再简述危害,最后提出防范措施。其实就是以沙源为中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从具体问题来看:(1)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2)考查风力作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3)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4)考查荒漠化的治理,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

3.思维路径

第(1)小题,分析沙源主要从河流带来泥沙、河湖底部裸露两个角度分析,注意从图中分析河流数量、河流输沙量和沉积量、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对湖泊水位的影响。

篇2

要求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理解其内涵;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确认识自然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一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一)全球性

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

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二)多尺度性

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以往对不少地学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环境预测问题上出现互相矛盾、脱离实际的情况,症结之一就是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下讨论问题所致。举气候变迁的例子。

地球系统过程的主要时间尺度大体可以划分以下5个层次:

几十亿年至几百万年尺度 地球和生命的起源、生物灭绝、板块构造、造山作用、等重大事件,是传统地学的研究领域。

几十万年至几千年尺度 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土壤的发育,生物种类的分布,地球公转的周期变化。

几百年至几十年尺度 该尺度的全球变化有气候、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地表干燥度或酸度的变化,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土壤侵蚀、水系变迁,以及人类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干扰,则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全球性社会问题也都要在这个层次上解决。这一层次上的全球研究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既是科学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认识基础。

几个季度至几天尺度 天气现象、洋流中的旋涡、极地海冰的季节消长,地面径流、风化、植物生长的年循环,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火山、地震活动等。

几小时至几秒尺度 湍流热交换、大气对流等。

几年至几小时时间尺度的变化,属于大气、海洋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的这种特殊时空尺度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测量地球中心的温度,也无法在实验室再造地球系统的真实过程。因此,通过长期地学研究实践总结的类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9世纪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ell)提出的“现在是过去的钥匙”名言,后来被称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启示人们可以根据现今地表发生的各种地学过程及其物质记录,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由此类推,人们也可以运用“将古论今”的方法,根据地质和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地球环境和岩石圈演变过程来预测地球的未来趋势。类比方法普遍应用到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研究领域。例如,根据自然灾害与天文现象周期的对应关系开展预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三)综合性

(四)区域性

三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及土壤圈、生物圈、地貌

2 研究内容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构成其研究内容,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要特别强调其研究内容应包括研究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和作用效应。

3 研究方法:

现象记录(描述) 统计过去(分析) 预测未来(判断)

现象记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统计过去:如对渤海赤潮事件的统计分析,预测渤海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死海”;

如日本地震学家对东京1885年以来发生的大地震进行统计分析,预言,东京

地区未来5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90%。

三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 综合化趋势

地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生物学、地貌学相互综合渗透,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2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技术、同位素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 玻璃地球(the glass earth)

数字地球(the digital earth)

3 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高精度定位监测、动态摸拟、3S技术;

4 广泛应用:

国土整治、环境工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优化、优质农业、食品安全;

5 加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

沙尘暴、沙漠化、石漠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

6 全球性合作研究

四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

五思考题

篇3

时至如今,人们在苏州民间一些地方如马涧小区还能看到,居民用铁叉穿住筛子的中心钉在门楣上,筛子长约四寸,铁叉长约一寸,另外用红布条将甲壳系在门鼻儿上。

筛子象征天罗地网,铁叉(三齿叉)象征兵器(戟),甲鱼壳表征神龟,为的是镇妖辟邪,求吉利,祈平安,愿人财兴旺。

筛子、铁叉都可在市场上购买,过去民间均有竹匠,铁匠作坊专门出售此物,堪舆先生和方士为之媒介,至于说甲龟,市场、药店里都能买到。

在民间镇宅这一民俗事象中,中原地区一般是在门楣上挂太极图、阴阳八卦,都是从宏观、哲学上,高度概括的意识性民俗。而苏州民间镇宅用筛子、叉、甲鱼壳,这一民俗事象甚为特殊,是从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产生的意识性民俗。

汕Ф嗄昵埃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这样说:“取前足骨穿佩之,取龟置室西北隅悬之,以入深山大林中,不惑。”司马迁既然说是古书上说,那就不知道有几千年了,司马迁又说:“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岂不信哉!”“神龟出长江江水之中”,长江边上的居民常常畜养龟,喝龟血,吃龟肉,对神龟崇敬由来已久。这是否源自石器时代后期铁器时代原始宗教巫术、图腾崇拜,笔者不敢妄加评论。

筛子、铁叉并不特殊,在鄂西北、豫西南、黄河下游均可见到,特殊的是那个甲鱼壳以及它的象征性和本意性。

《汉书・食货志》:“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入龟”。《说文》:“龟,外骨内肉者也”。《广雅》:“龟,贝货也”。

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都有过对神龟赞叹之佳作,魏武帝曹操有《龟虽寿》,唐代丁泽《龟负图》:“天意降垂象,神龟出负图”。垂象:显示征兆。古人迷信,以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出现,是人世间吉凶祸福的征兆。负图:背负八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代有关受禹以河图,神龟负文而出的传说。宋代梅尧臣《龟》:“王府有宝龟,名存骨不朽。”

篇4

1.地理单科卷试卷结构的统计

在全国3套地理单科卷中,上海卷卷面分值最高,满分为150分,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海南卷卷面分值最低,满分为100分,选择题占60%,综合题占40%;而江苏卷的总分值及各部分所占比重均居中,各占50%,如表1所示。

2.地理单科卷测试内容的统计

2015年3套地理单科卷依据相关《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考查学生主干知识,涉及考点范围广,考试内容均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选修地理,图1为3套单科卷中各部分分值所占比重统计图。统计结果显示:3套单科卷中上海卷、海南卷的自然地理占分比例较高,都占53%;江苏卷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例相当。三套试卷中江苏卷的选修地理占比最大,为17%。相对而言,江苏卷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选修地理的比例差异最小,较为均衡地考查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结构。

自然地理内容比较

表2统计信息表明,3套地理单科卷中江苏卷、上海卷对自然地理各大圈层及地球仪与地图、地球运动的重点知识均有考查。考点主要集中于大气、水文与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资源污染灾害等考点,如图2所示。值得指出的是,秉承了近几年来不断缩小的趋势,地球仪与地图、地球运动考点的比重较小。此外,海南卷的大气与水圈部分所占比重最大,这两部分加起来已超过试卷的40%,笔者认为其结构不尽合理。

总体看,自然地理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考题灵活多变;注重从新视角切入或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注重以区域空间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人文地理内容比较

从表3信息可知,人文地理的考查内容丰富多样,但依然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工业、农业、城市的相关知识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分值所占比例均较大,如图3所示。这说明高考试题贯穿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这一主线,关注人类的生产活动,关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这也正是高中地理教育“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的使命所在。如海南卷中第10~12题,考查埃及兴建新首都的目的与优势条件,第18~19题让学生依据材料判断小明旅游的省份;上海卷中“某商厦屋顶农庄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效益”问题;江苏卷中“‘清明上河图’中东京城的有利条件及功能”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关注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此外,人文地理试题坚持体现生本思想,坚持人文关怀:语言组织力求简洁明晰,话语表述贴近学生用语;试题设问由易到难;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选修地理内容比较

地理单科卷中均有选修题,其涉及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灾害防治五个选修模块,每道考题分值都相同,均为10分。其中,海南卷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中任选一题;上海卷在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两个模块中选做一题;江苏卷在海洋地理、城乡规划、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四个模块中任选两题作答。可见,江苏卷选修模块试题分值所占比重最高,上海卷最低,三套试卷的选修模块考点内容见表4。

按照预期,选修地理各模块的难度应大致相当,但实际命题较难调控。笔者以为,江苏卷海洋地理模块试题、海南卷自然灾害防治模块试题的难度较小;而江苏卷环境保护模块试题、上海卷旅游地理模块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二、命题指导思想与呈现方式的比较

1.共同取向:彰显能力立意,突出多元化设问

“坚持能力立意,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3套地理单科卷充分考虑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现状,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发挥考试评价“能力立意”导向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高考原有的以“知识立意”为导向的评价理念不断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变。“能力立意”是现今高考试题命题的宗旨,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学生做题的思维过程中,一般概括为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能力要求的层次逐级提高,但在解题中需要综合加以应用,如图4所示。

[题例](江苏卷第27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Ⅰ)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Ⅱ)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

(Ⅲ)“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Ⅳ)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Ⅴ)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

评析:本题以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规划图为命题载体和素材,考查“港口区位、气候特点成因、铁路建设区位因素、河流补给类型、区域发展的启示”等知识点,同时综合考查了四大能力要求。解答本题需从铁路分布示意图上获取瓜达尔港位置邻近海湾、海峡的显性优势,需读取中巴沿线的地形地势、地表状况等隐性信息,需读取气候资料图和分布示意图中的有效信息;要求调动知识与原理判断该区域中气候、水文、城市特征;要求探索该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这属于“探讨与论证”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解题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有理有据的“描述和阐释”。

充分运用地理图表,突出学科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征

全国3套单科卷依然凸显图文并茂的传统优势,彰显地图作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学科特色。每套试卷均将地理图表、图像作为重要信息载体,创设试题设问情境,突出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另外,图表、图像类型丰富多样,全面呈现中学地理所涉及到的各种形式,统计如表5所示。

从表5中看出,地理图表、图像是地理命题的重要载体,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内容简炼,体现丰富的地理信息。从统计数字上看,江苏卷任何一组试题都有图表信息,更加注重考查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在充分关注图表内容的科学性、探究性和信息量的基础上,3套单科卷命题设计着力体现地理学科地域性与综合性这两大基本特点,大量试题以区域的真实事件为情境,以区域地理事件的综合分析为归宿,突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综合考查,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要求很高,说明地理核心素养考查是命题的灵魂。

[题例](上海卷第24~25题)(Ⅰ)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Ⅱ)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评析:该题以南美洲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及成因”的理解,思维过程大致为“通过剖面图确定区域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判断洋流性质、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其核心是在区域位置判断的基础上考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体现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这两大性质。

科学规划命题思路,探索地理试题设问的逻辑性

2015年3套地理单科卷呈现出共性的命题原则,即选择题题干表述精炼准确,各项表述形式尽可能接近,正确选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错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综合题材料表述力争简洁、新颖、真实,各小题围绕一个中心构成有梯度的设问,大致呈由易到难、由限制到开放的递进式要求。尤其是综合题的命题能凸显地理学科特色的设问逻辑,紧密围绕命题的情境材料,多从五个视角进行设问:一是“where”,从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位置关系进行设问;二是“when”,从地理事象发生的时序规律进行设问;三是“what”,从地理事象的具体特征进行设问;四是“why”,从地理事象的区位条件或形成原因进行设问;五是“how”,从地理事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设问。这五大视角形成由易到难的命题逻辑,与地理学习的认知规律一脉相承。

[题例](江苏卷第2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省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图8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Ⅰ)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

(Ⅱ)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Ⅲ)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Ⅳ)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评析:该题基于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展开设问。第(Ⅰ)问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体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成因类的知识考查;第(Ⅱ)、(Ⅲ)问考查工业分别对不同区域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体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问题类的分析;第(Ⅳ)问考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对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

合理利用真实事件为命题情境,凸显试题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是这3套地理单科卷的共同亮点与特色。试题对纯粹识记性的知识考查较少,力图通过热点事件或生活情境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如表6所示,每一套试卷中都选取了新热点,注重创设新情境。

如江苏卷第一组试题就使用“清明上河图”这幅历史名画作为背景材料;上海卷将电子商务、屋顶农庄搬上试卷;海南卷则关注埃及建都和全球变暖等热点话题。这些命题素材活泼,与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对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个性特点:稳定为主,秉承各卷成熟的命题风格

上海卷题组版块主题鲜明,不同题型难度要求有差异

上海卷多年来坚持围绕中心主题进行组题的命题特点。全卷包括选修题共20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围绕真实世界的地理问题而展开,如第四题组“赤潮问题”、第五题组“地震问题”、第八题组“台风问题”等;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背景如第一题组“一带一路问题”、第九题组“区域城镇化问题”、第十七题组“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重组问题”等;新技术下的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方式的改变,如第二题组“互联网+商业”、第三题组“屋顶农庄”、第十六题组“绿色之国――新西兰”等。如此鲜活的主题,对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有较大的挑战。

组成上海卷的两种题型中,选择题60分,均由单选题组成,学生答题的难度相对较低;而综合题部分体现了较高的原理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上海卷的综合题不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多从“原因、影响、措施”三大角度出题,分值较大,试题设问多采用“说明、归纳、概括、分析、推测”等行为动词,更加突出四大能力的综合要求。“说明”即把从图表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说出来;“归纳、概括”则要在初步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整理语言,加以逻辑表达;“分析”需要迁移和调动知识,综合考虑,得出结论;“推测”要求学生在归纳、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证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答题要求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海南卷分值集中于核心考点,综合题设问思维跨度小,难度稳定

近几年海南卷一直是3套地理卷中分值少、题量少、知识点覆盖少、难度相对较低的试卷。如自然地理试题中天气与气候的比重最大,地球仪、地图和内外力作用的考点则未涉及,地球运动的考题也只占3%,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试题的难度;人文地理试题分数集中在“城市、农业、工业”主干考点上,共占37%的比例,都是学生反复复习的核心考点,所以,让学生有“试题的出现都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海南卷中多组试题都建立在区域发展的案例背景上,如西北电解铝业发展及我国电解铝业转移、北美自由贸易区及服装业发展、俄罗斯索契茶树栽培等案例,虽然这些案例不是教材中出现过的,但案例学习法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的重要地理学习方式,学生自然会倍感亲切,也容易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海南卷综合题的命题有一特色,即只设计一个问题,几乎都集中在“原因”分析上,问题设问语言简洁明了,对综合分析及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要求相对较低。如第21题“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第22题“概述广东省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等,主要突出地理学科的核心考点,集中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与原理的理解水平。

江苏卷乡土气息浓郁,选修地理难度加大,试题稳中有变

2015年江苏卷题型、题量与往年保持一致,难易搭配较为合理,各知识点分值占比合理;试题素材与生活紧密关联,如“微信抢红包”、“国际慢城生活模式”、“城市地价与收益”等;试题背景与国家发展形势紧密相连,如“人均碳排放与GDP关系”、“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中巴铁路”等。这说明江苏卷的命题情境涉及面广,思维跨度较大。此外,试卷中有13分设置在以江苏省区域为载体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地价”问题上,乡土气息浓厚,这是江苏地理卷多年的命题传统。

与前几年江苏卷不同的是,2015年选修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有所改变,无论从素材背景还是试题设问来看,难度均有所增加。以江苏卷“30D环境保护”试题为例,该题以美国“泰勒放牧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引入,以“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原理掌握情况。此题出乎意料,因为近年来环境保护试题的主要考点集中于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而且以研究防治我国的环境问题为主要考查方向,而今年考查内容主要落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上,同时区域背景选取美国,学生感到比较陌生,试题中出现的“黑风暴”、“泰勒放牧法”、“水土保持法”对学生均是新概念,试题中也未有概念解释,因此对现场学习、理解的要求很高;且试题要求回答“美国的土地保护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思维跨度大,能力要求高,成为全卷的难题。

三、地理高考试卷分析对地理教学的导向意义

1.领会“立德树人”课改精神,强化地理核心素养培育

党的十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培养目标中也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从2015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看出,试题内容新颖、形式灵活、设问层次差异大,同样的考点,选用的情境素材、区域背景却截然不同。如考查工业区位原理,江苏卷选择河北省为区域背景,海南卷选西北地区为背景。尽管考查的主干内容离不开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但同样的考点可从多角度入手,如考查气候知识,江苏卷侧重差异对比,上海卷侧重类型判断,海南卷则侧重原因分析,再次突出“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考查”意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基础,坚决摈弃应试做法,将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地理教育中 “立德树人”的宗旨。如在环境保护课堂中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在海洋地理课堂中建立海洋发展意识;在自然地理教学中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还可在地理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

2.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目标与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篇5

1.如何描述地理概念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篇6

1.描述绝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经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经度范围及所处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

若要描述某地纬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纬度范围、地处高(中、低)纬度、地处 纬度带(如热带、亚热带)及所处半球位置,如南(北)半球。

2.描述相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首先应清晰表述地处什么自然区。

然后,描述其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可用“____(方位)临____海(洋)或大陆(大洲)”“位于____大陆(大洲或海洋)____(方位)”“深居____大陆(大洲)内陆”等用语;

描述地形方面,可用“____(方位)临____(山或地形区)”“____(山或某地形区)的____(方位)”等用语;

描述板块位置,可用“____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碰撞或张裂处)”“____板块内部”等用语;

描述气候方面,可用“地处____温度带”、“地处____干湿地区”等用语;

描述其它相对位置,可用“____(方位)临____(河、湖、植被、土壤)”“____(河、湖、植被、土壤)____(方位)”等用语。

若要描述某地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则可按以下方面叙述。

描述交通区位时,可用“____交通线的____部位(如东端或西端)”“____交通的枢纽(节点、要道)”等用语;

描述经济区位时,可用“____(方位)是____(著名的经济区域)”“离____(著名的经济区域)近”等用语;

描述政治区位时,可用“____(方位)临____国(省、区)”等用语;

描述其他人文地理方面内容时,可用“地处____文化区”“地处____民族聚集区”等用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笔者有的项目用“位置”,有的用“区位”。“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与“位置”不同,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其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现代区位理论并不把诸如动植物占据某特定场所繁殖、生存的行为纳入区位理论范畴,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与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就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从这点来看,地理位置更注重自然属性的表达,而区位则是注重人文意义上的表达。

1.位置决定自然地理特征

经度不同,地方时有差异;纬度不同,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海陆位置会影响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即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会形成气候的差异。描述时,可用“纬度低,光热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南北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等用语;

板块位置决定了地质作用的不同,地质作用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海拔不同,水热组合差异,形成气候的垂直分异。地形、气候是地表两个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水文水系、生物、土壤的分布与变化。描述时,可用“沿海,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沿海,多良港便于对外联系(海洋运输)”“内陆边疆,位于与邻国陆上对外贸易与合作”等用语。

2.位置影响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

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产生了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的不同:如人口、民族、语言、宗教等分布、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活动等。

描述交通区位,可从“该地几种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从什么方向联系或沟通了什么区域”和“什么重要交通线路经过此地”两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经济区位,可从发达区往往对该地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市场等,欠发达区为该地提供劳动力、原料、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政治区位,主要从便于与邻国(省、区)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个角度展开描述。

例题 仔细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大河图示阴影部分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2)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解析 (1)地理位置的概括或描述或比较类题,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是最重要的,其它要素,如果材料有相关信息则读写出,如果没有一般不用回答。

港口是水运网中的一个点,港口规模的大小理论上应该是由港口货物的多少决定。港口货物的多少受许多条件影响,如港口的区位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集疏运条件、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港口软环境水平(通关快慢、服务好坏、价格高低等)等等。此外诸如港口水深、港口陆域范围等自然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规模。此处交通通达度越高,港口腹地越广,集疏运条件越好,进出港货物量越大。

(2)C港(鹿特丹)成为世界著名大港,是源于它是世界水陆交通枢纽的交通位置条件。作为交通枢纽,必是多条交通线路交汇,故第2问答出经过鹿特丹的主要交通线路即可。

答案 (1)共同点:均为中纬度亚欧大陆上,河口地带。不同点:甲在亚欧大陆的西岸,莱茵河河口,临大西洋(北海);乙在亚欧大陆的东岸,长江河口,临太平洋;甲纬度高于乙。

(2)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

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参考答案]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97-02

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和引导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地理教材指的是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课本(教科书)。地理教学大纲一般指出了在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内容和基本技能,多以条目形式进行规定。而教科书是将基本内容具体细化,详细阐明,对于教学而言更具有操作性,对学生来说,教科书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工具。

一、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结构性衔接

1.地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衔接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普通高中地理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重要原则,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者对比,我们可看出初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发展性、主动性,侧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师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技术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激励性评价,适应了学生12-15岁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变化,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兴趣,积极探究,培养自信。而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适应了高中生(15-18岁)正值从少年向青年过度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探索能力增强,对地理问题理解更为深刻,并能尝试用课本上传达的理念,分析解决某些地理问题,形成观察、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地理教材的内在联系

一是知识脉络联系。按照地理学科的性质,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脉络基本相同,均是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先总后分的知识脉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架构,并逐步认识地理环境的规律性和相互关系(见表1)。但初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差异也较大,对于同一地理内容,初中教材注重地理事实知识,即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地理特征、地理景观等;而高中地理教材,更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分析、地理特征的总结、地理规律的掌握、地理成因和原理的探究、地理意义的运用等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系统知识。

二是知识类型联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使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循序渐进,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按照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总论、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总论、中国区域地理的顺序,先外后中,略外详中,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地理教材则既要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又要引导他们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此高一的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文地理则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高二的区域地理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深刻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教材结构系统联系。初高中地理教材每一册的结构编排几乎相同。地理课文内容,均根据每个学期学时的要求进行编写,每本教材均为4~5个单元(即章),每章题目,以粗体字配以彩色背景为标题,背景一般为照片,能反映该章主要内容,非常直观;“章”以下又分为若干节(一般3~4个),“节”以内设2~3个标题,有时下面还设小标题,每个标题下又有若干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从一个方面说明、解释标题内容。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又互相补充。

四是图像系统联系。地图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在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地理事物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地图数量众多,约有150~200幅,种类多样,功用不同。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在地理能力的培养上,均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那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高中生还要求树立人地关系的理念,培养解决问题的地理视角,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照片数量比初中教材少,但示意图、统计图、流程图的比重增加。特别是高中自然地理中示意图增加,高中人文地理中统计图、流程图增加,说明对同一地理现象,初中注重静态的结果,高中注重结果产生的过程。

二、初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

1.统一思想,构建全局观、整体观

当前许多完全制中学被分割成初中和高中两校,初高中分离,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初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仅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强调识记知识和掌握结论,没有全面认识到高中教材对同一内容的深化、细化与过程化;而某些高中教师则认为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忽视了其基础性,因此造成双方对各自教学的误解,一旦把这种思想带入教学,易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结构性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应建立整个中学地理教学的全局观和整体观,认识到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要在教学中体现学习的连贯性和承接性,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在编写中思想高度的一致性,初中为高中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将初中地理内容进一步升华,即内容的承前启后,结构的统一,语言的规范等。

2.精细备课,体现衔接联系

把对教材的认识、能力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首先就从备课开始。当前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不备课甚至连书都可以不要,也可以上好一堂课”。但事实上,备课环节恰恰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这样备课:(1)备教师。教师应对同一内容进行初高中对比,分析难度、广度、能力层次要求、教学内容的穿插,运用何种教学方式;(2)备学生。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基础到能力层层推进,环环相扣;(3)备教学方法。对初高中生而言,均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但初中更侧重于对“表象”的认识归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较为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结论或能根据分析得出较为浅显的结论;而高中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同时他们带有独立性、批判性的眼光使他们对事物本质认识更加深刻,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观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又要根据各自心理发展的差异,有侧重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关注细节,有针对性地教学

篇8

黔东南苗族民居多依山修建,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在半山坡地建造,以吊脚楼为代表,建造历史悠久、结构独特、工艺精巧、别具地域特色,受到了当地苗族人民的喜爱,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认可。然而,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黔东南地区苗族建筑受到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巨大冲击,加之地理环境、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碰撞等因素,当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概况

1.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特征

(1)自然环境。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苗岭山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苗族最为集中的地方。平均海拔约1000米,植被覆盖率高,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有“素八山一水一分田”“天然氧吧”等美誉。这里气候宜人,土地宽广,地势险峻,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是苗族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迁徙民族最早发掘出来的宜居宝地。

(2)人文背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黔东南聚集了全世界一半的苗族人民。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古老民族,为了躲避战争,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苗族人民不断迁徙。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古歌传唱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苗族人民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差异,语言、服饰、文化、生存生活方式及习惯都各有不同,文化艺术更是异彩纷呈。

(3)布局特点。黔东南苗族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住宅就地取材,依山修建。苗族人民的住宅布局主要是立体构建,采用当地优良的木材,在山坡上空架悬楼,第一层前面空出,也可作为储存室、牲口圈等,后半部分则将坡地铲平,作为第一层,主要布置生火做饭的厨房、客厅等。住宅的第三层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层,这里可以布置卧室、书房、客厅等,顶部采用小青瓦封盖,这种住宅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很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1.2 建筑艺术

(1)生态文化内涵。苗族人民是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忠实代表和继承者。在黔东南,中国农耕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继承。苗族人民自古信奉自然神灵,崇拜自然,在住宅的选址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风水。苗族住宅选址讲究通风、防水、采光。因为常年湿热多雨,空气潮湿,苗族人民非常智慧地利用天然气候、地理条件,把住宅建成开放的空间,建造亭台,形成独树一帜的休闲式建造。

(2)吊脚楼艺术。笔者小时候听一个同学说过一个笑话,问为什么苗族的猪槽要用绳子拴在柱子上。大家都回答怕被人偷了。答案是不拴好就滚下坡去了。一个小小笑话就表明了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平面布局特征。苗族民居基本上都是吊脚楼的样子,大多在一个坡面上布局,后半部分铲平,前半部分悬空,这就是所谓的吊脚楼。

2 黔东南苗族民居的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民间木结构建筑的一门奇葩,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冲击,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技术受到极大影响。当有人高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候,我们却伤感地看到,我们的建造、我们的民居、我们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建造技术正在一天天被忽略、被遗忘,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洋房、是专楼、是移动板房,还有仿古的新建造。保护民居建筑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2.2 保护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政府规范。笔者认为,首先政府部门要看到保护传统苗族民居的必要性,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让这些民族瑰宝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发展下去。

(2)坚持整体保护原则。木结构建筑,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进行维护和修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整体保护,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保护,还要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

(3)建立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如果能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把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产物收藏起来,把集中的民族村寨作为一个整体集中保护起来。

(4)谨慎开发旅游。近些年,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得如火如荼,在黔东南逐渐被世界瞩目的时候,回头却发现我们的原生态已经变质了,我们的许多原始村寨早已经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宁静与神秘。

(5)加强火灾防范。苗族民居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建筑,由于苗族喜欢聚族而居,建筑物连成一片,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同归于尽的后果。因此,增强苗寨民居的火灾防范意识,提高防火技能,有效防范火灾,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工作任务。

3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发展

3.1 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生产生活技能和民族艺术的综合结晶。发展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文化和技艺,不能一味地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要继承和发扬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优良传统技艺,应当在遵循当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民间民俗文化、劳动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发展。

3.2 在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形成独特的风格,富含的是当地民族地区及传统民族文化,是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及精神灵魂的真实再现。这里的建筑不仅独具特色,还有特殊的建筑文化符号、建造色彩和装饰体系。发展是必然的,保护是必须的,只有在有效地保存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

3.3 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自然的通风、采光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休息建造。黔东南苗族民居在建筑功能上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防火。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在不破坏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实用性、艺术性、抗震能力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等因素,改善苗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或让其他民族感受到苗族同胞的建筑功能之美。

4 结语

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脚步和进程,黔东南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是交通越来越方便,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通电。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融使原生态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的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决策。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以独特的建造风格被世人赞誉。然而,这种赞誉却更加无视并在无形中加快了文化艺术的消亡。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严肃而严峻的课题。由于个人才疏学浅,本课题研究只能是从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概括、保护和发展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但笔者深深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希望通过本文能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希望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能保持完整,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李智伟.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民居考察[J].民族论坛,2011(02).

篇9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下图阴影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A.北京B.上海 C.武汉 D.成都

4.当武汉市7月22日上午9时24分出现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是

A.7月22日22时24分 B.7月21日14时24分

C.7月22日20时24分 D.7月21日20时24分

5.下图为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意大利威尼斯连降暴雨,让原本就不断下陷的地层遭遇雨水持续灌入,据专家观察威尼斯近100年来累计下沉了23公分,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据此回答6~7题。

6.这是意大利威尼斯22年来最严重水灾,城市中心95%地方被洪水淹浸,著名旅游景点圣马可广场水深至腰,名符其实称得上“水都”,意大利威尼斯水灾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B.高山冰雪融水

C.受到锋面气旋控制 D.台风导致风暴潮

7.威尼斯地层不断下沉,在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其理论依据是

A.火山爆发,被熔岩覆盖

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8~9题。

8.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10.沙漠地区出现如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读山东省2003年与预测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3~15题。

1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D.自然增长率上升

14.2010~2020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就业压力大 ②养老负担重 ③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④数量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下列产业的布局受技术人才影响较小的是

A.信息产业 B.芯片产业

C.高级时装业 D.印刷业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17.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持续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下图表示某市城市活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二、综合题(共3小题)

2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2007年12月20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分别为:① hPa;② hPa。

(2)图中④处此时的风向为 。

(3)图中M、N两线是形成的两个锋面,则表示暖锋的是,对应下图中的。

(4)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对所经过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多项选择)

A.大风降温,造成农牧业受损

B.冰冻雨雪,阻隔交通

C.流感、哮喘等发病率上升

D.引发狂风、赤潮

(5)下表为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并把五个城市的名称填入下表相应处。

2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人们谈及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甲图“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乙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段在。

(4)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

青藏铁路线南段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南段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下右图)

(1)青藏铁路与武广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主要依赖于哪两个条件?

(2)武广高速铁路城市间线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

① ;

② 。

(3)下列有关两条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A.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夏季受春旱影响大

C.青藏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D.武广高速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混合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E.青藏铁路沿线新能源丰富

F.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4)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为什么还要修建武广高速铁路?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A 17.C 18.A 19.D 20.C

二、综合题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China's ancient architectural feng shui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the core of the design of th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to provide the data for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Feng Shui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with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前言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通过建筑实践的发展与创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建筑样式,这些建筑样式之所以可以被保留下来,有的甚至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其顺应大自然,可以很好地与当地自然环境共生发展。从这些建筑传世之作,我们现在也应该从中学会吸收借鉴,学习其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造福今世。

2 古代建筑风水思想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本源性概念也体现在“天人合一”上。中国古人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推广而言,在建筑上则是意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与共生。“天人合一”的意识形态认为天、地、人之间是一个循环与息息相关的整体系统,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平衡、协调发展的崇高理想。建筑作为人类的庇护场所,从出现的那一天就是自然地对立面,但其同时又需要以共生为目的不断的与建筑进行交流、融合。古代先人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规划选址、建筑设计以及景观效果上,全方位考虑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使建筑结合自然山水和气候地形特征,与场地融为一体,并且形成了与特有地形地貌相融的最佳建筑形式,并且流传至今,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建筑设计经典案例。

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水之说,实为阐述建筑与气候、地域、人事相互协调的哲理,其内在概念核心是分析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和选择,指导人们针对相应的自然情况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措施,营造出适合人们栖居又顺应自然的人工环境。我国古代风水学理论在建筑选址方面推崇的是“相形取胜”的原理,优先选择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相对处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对于整体聚落以及单体建筑的最佳布局是“背山、面水、向阳”,背山可以抵御冬天北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天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这些内容都是与现代被动式建筑的要求不谋而合的,由此可以看出,因地制宜在建筑中的必要性,以及古代先贤具有发展性的眼光和建筑智慧。

3 传统民居结合自然设计手法剖析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基于古代建筑风水学理论而实际建设的住宅也因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形态各异,但其核心本质都反映了顺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性建筑思想。这些古代传统民居也是我们后代学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好的鲜活案例。

3.1 窑洞

窑洞在我国分布较广,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宁夏银川,到陕西乾县、延安,山西临汾、太原,河南洛阳、巩县都存有窑洞的建筑形式。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下沉式窑洞则是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再在内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不占用耕地,防止水土流失。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刘加平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窑洞建筑: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

3.2 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闽西永定、平和、漳浦、华安、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土楼的防御性及冬暖夏凉的特性,主因是其墙壁的特殊构造: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由于墙体采用土这种自然材料,天然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

3.3 竹楼

南方干阑式建筑是指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的房屋,底层架空,作杂物间或养牲畜,上层住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亚热带炎热、多雨地区。

傣家竹楼,其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其建筑材料大多为竹、木结构,底层架空和带缝的木楼板,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空气自然带走热量,也避免了雨水的淹没和虫蛇的入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建筑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4 总结

中国传统民居中,存在许多结合当地特有地形地貌,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样例。这些民居都是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典型代表,都是基于我国古代建筑风水理论原则上的建筑实践。也为我国研究被动式建筑提供了实际参考依据,并且充实了被动式建筑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衡.人与建筑环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其钧.图解中国民居.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大出版社,1999.

[4] 徐可.中国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7).

篇11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解析:地理环境整体性是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方法。本题以人地关系复杂而敏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为背景,以初中地理中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图为载体,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为案例,整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灾害以及相关的地图知识,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出发,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关注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通过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以及对黄土高原及黄河三角洲地表形态的影响,进而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题中虽然只给出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变化信息,其实是要考生在空间上由河口联系到整个流域,在时间上由现在联系到过去、未来。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以及华北平原(包括的黄河三角洲)形成在初中地理中是有的,学生应该是学过的。以初中区域地理为案例和载体来阐释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对这些原理、规律的运用,在高中必修三本教材中很多,几乎节节都有,尤其是必修二和必修三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人教版为例,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鲁尔的传统工业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开发、东亚的产业转移等等。

二、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

例题:下图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读图完成下题(2012年福建卷10题)

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中“落叶遍地、樱花烂漫、牧草枯黄、雪飞冰封”是地理事实和现象,这些事实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初中地理没有讲,是高中地理的内容。根据题中“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和“若AM为昏线”以及图示信息,可知A、M、B是晨昏线且与670 N纬线相切,670 N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由此可判定“此时节”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大约是1月。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遍地 ”应该是在秋季,现在是冬季,叶早已落完,不可能是“落叶遍地 ”。 日本富士山的樱花是春季盛开、烂漫。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位于南半球,草原气候,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降水较多,应该是牧草葱绿,而不是枯黄。此时北京正值隆冬,故可能“颐和园雪飞冰封”。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要求学生知道某地有什么、是什么,一般不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为什么会是这个,很多地理知识都是从课本文字中直接获得的,只要求学生了解和记忆,重“地”轻“理”,教材内容也以感性知识为主,具体的地理事实和地理材料较多。像本题中的巴黎落叶、日本樱花、阿根廷草原、北京颐和园在初中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介绍过,但为什么到某个季节就会出现某些现象,教材不介绍。再如天气变化、气候变化、昼夜交替、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高中地理是解释初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原因的依据。

三、初中地理是学习高中地理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例题: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9年安徽卷34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篇12

A. ①地处于伏旱季节,多晴朗天气

B. ②地受暖锋影响,多阴雨天气

C. ③地受冬季风的影响,风力较大

D. ④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2. 在图示季节( )

A.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繁

B. 洛杉矶气候温暖湿润

C. 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动

D. 密西西比河易发生凌汛

读“陆地和周围海洋的气压分布图”,完成3~4题。

3. 关于空气在垂直方向及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B.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C.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 若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生长旺盛

C. 是我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最佳时期

D. 南极上空臭氧含量达到最低值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温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 在沃克环流中( )

A. 甲地为高压

B. 乙地为低压

C. 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 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6. 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 ④印度尼西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下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8.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雪线上升 B. 暖冬频繁

C. 海平面下降 D.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9. 如下图,除赤道地区外,全球还有两个水分过剩地区,该地区降水主要类型是( )

全球降水与蒸发的纬度变化

A. 对流雨、气旋雨 B. 锋面雨、气旋雨

C. 气旋雨、台风雨 D. 地形雨、台风雨

10.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代表田径运动,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黄色一环。北京地区近几年经常遭受沙尘暴袭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沙源多数为北京当地扬沙 ②我国在“三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以及和蒙古联合治理沙漠化有利于北京大气环境的改善 ③北京沙尘暴多发季节是秋冬季节 ④沙尘暴对于全球有百害而无一利 ⑤造成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动力因素主要是西北季风 ⑥如果北京地区在春季出现强烈的对流天气也可能造成就地扬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⑤⑥ D. ①③⑤⑥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11题。

11. 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 读“印度洋西北部海域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区域所示季节为 季,依据是 。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A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下列洋流的成因中可利用图中a处洋流的运动方式进行解释的是( )

A. 日本暖流 B. 拉布拉多寒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秘鲁寒流

(4)对比分析该季节B、C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3. 读我国某区域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篇13

彰显地理学科的独特性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图表,主要有经纬网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模型图、遥感影像图、结构图、模式图等。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语言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与整合。

例1 (2015年福建卷) 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2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这道题难度较大,是将经纬网和等高线结合而成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以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为背景,考查日出方位和区时计算。

【参考答案】1.D 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当地日出时间应为6时左右,该区域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6小时,所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又因7月日出东北,1月日出东南,为逆光拍摄(面向太阳),所以拍摄的方向大致与日出的方向相同。

2.C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1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不能看见日出景观,而且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乙地位于湖泊沿岸,不属于广袤草原;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为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开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

情境新颖,贴近生活,

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主要选用新材料、新问题对考查内容进行包装,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贴近生产和生活,体现时代特色,避免考生脱离生产和生活高谈阔论地理原理和规律。

例2 (2015年福建卷)图3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解析】该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应用,在“一路一带”的时代背景下,以古丝绸之路上的关中地区与楚河中游地区为背景,通过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地形)差异,探究区域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思考区域中华优秀文化(秦腔)的弘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1)从渭河两侧等高线的数值及疏密程度来看,渭河平原南侧等高线数值较大,表明地势较高,等高线密集,表明地势起伏较大,其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侧等高线数值较小,表明地势较低,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势起伏较小,其地形应以高原为主。

(2)从地形来看,两城市均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海拔较低,且北侧有山地阻挡,气候较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产品丰富;临近铁路,交通便利,是当地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3)该问题主要考查人口的迁移和文化的扩散。可以结合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人口为什么要迁出关中地区而迁入楚河中游地区,并解释秦腔得以传承的原因。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了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关注热点,重视环保,

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性

环保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时代问题,也是高考地理中常见的试题材料。在高考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命题老师会精选热点环保问题,精心组织材料,巧妙设计问题,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

例3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4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的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