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通货膨胀的本质

通货膨胀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5:05: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通货膨胀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通货膨胀的本质

篇1

一、新一轮通货膨胀呈现的新特点

1.本轮通货膨胀的类型是成本推动型,不是需求拉动型。这是对本轮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本轮通胀的压力主要是由于粮食等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的下降造成,属于供给出了问题,应属成本推动。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引导国内能源、钢材等价格的上升本属于投资需求膨胀导致,主要属于需求拉动,但这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带动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上涨时,间接的也属于了成本推动因素。所以本轮经济体现出的是一种成本推进导致的通胀。

2.本轮通胀是输入型通胀。中国是世界工厂,原油、铁矿石和各种初级产品的原材料涨价势必造成输入型的涨价。涨价的幅度是百分之几十,这些产品都是初级产品,不是某一个最终消费品,如果是某个最终消费品,其影响就不大。

3.本轮通胀既有当期通胀的因素,又有前几年潜在的通胀因素。前几年国际原油价、成品油、煤炭涨价,我国一直对这些商品价格干预,这种介入使得我国前几年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价格高低对市场供求关系是有影响的,现已出现了一些影响供给的因素,煤炭涨价、电不涨价、火电厂亏损、成品油不涨价、企业亏损。前几年政府干预的因素或早或晚的要表现出来。控制的空间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取决于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4.本轮通胀是结构性上涨和潜在的全面性上涨的。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升比较快的时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造成,也就是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造成,表现出的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涨,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现在表现为物价变动过程中的结构性差异。同时,我们看到潜在的通胀压力是全面性的,钢材价格涨价了,铁矿石是百分之几十几十的涨,建筑和家用电器也涨价,钢材会影响到最终消费品的物价上,此次物价是全面的持续。

二、新一轮通货膨胀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通胀使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企业利润,导致产品价格提升。本轮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导致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外购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费也就上升,生产工人增加工资,导致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增加,也引起了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在内的各项管理费的增加。所有这些费用的增加,就会导致产品成本的全面提高。(2)通胀使企业必须增加流动资金。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企业怕原材料再涨价,便提前进货,增加进货。库存材料、物资便大量增加,企业必须增加储备资金需要量,否则企业可能停工待料,资金周转不灵,生产经营恶性循环。(3)通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造成资金紧张,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由于物价上涨,企业买同样多的原材料,必须增加流动资金。这就可能买了人家的货而付不了钱,增加企业债务、三角债务的产生,货款收不回来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

三、新通胀下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强内部管理,引进ERP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中小企业应实施信息化管理,企业实施ERP系统之后,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按产品订单和计划进行采购,有效地防止出现因采购数量过多而造成存货积压,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2)提高劳动生产率,缓减人力成本增长,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的竞争,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学习,提高管理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合理安排员工工作,使员工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降低产品成本控制的压力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及时回笼销售货款,加快资金周转。由专人负责对企业销货款的回收,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组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帮助企业向担保性企业进行融资,为苍南民营企业构建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4)树立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品牌建设体系。创新与品牌如同企业的双翼,将会带企业飞跃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加大品牌宣传,使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参考文献

[1]徐诺金,温和型通货膨胀――对当前物价形式的思考[J].经济观察,2005(3)。

篇2

在此次7月份的调查中,我们重点调查了影响消费者支出减少的关键因素。正如下列图表显示,影响消费者支出减少的罪魁祸首是通胀率( 56 % ; 上升4%)和高能源成本( 56 % ;上升7%) 。

这两个因素自1月份暴涨以来都在消费者支出方面带来结构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其他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如减轻债务( 24 % ) 、节省更多的钱( 18 % )和投资更多的钱( 8 % )都有所下降。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次级贷危机、利率调整、美元贬值、美联储调控政策等其他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多种因素。不过,在这里ChangeWave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认为,通货膨胀和高能源成本上涨对消费者的行为的后续影响将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首先,在我们7月的调查中,我们要求受访者告诉在未来90天内较高的能源价格是否构成影响他们开支自由支配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的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5 %的受访者表示能源成本上涨对于他们的消费决策具有前所未有重大影响,而超过6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希望能源价格上涨的态势能够有所缓和,他们对于生活在“能源价格恐慌”的环境已经非常“厌倦”。

此次受访的人群中,超过80%的受访者对于目前的通胀形势表现出忧虑和恐慌的心态,此项数据远高于两个月以前我们所做的同一调查的统计数据。在此前有关能源价格上涨对于消费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中, 仅有12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驾驶行为已经“Very Much(非常)”受到自今年年初以来汽油价格上涨了三倍的影响。但是在铁矿石、煤炭(电煤)等自然资源、能源形原材料继续上涨以及钢材、化工原材料、电力等生产性原材料价格继续走高的情况下,消费者改变的不仅是其购买行为,而电器、汽车、娱乐等消费行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显然,通货膨胀所改变的不止是驾驶习惯。当我们问消费者,如果价格上升哪些因素将促使他们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以节省日常开支时,5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同时选择1(缩减饮食开支)、2(更多选择在折扣店购物)。其中高达68 %受访者表示他们将缩减饮食开支。

请注意,52 %人们表示他们将更多选择在沃尔玛、百思买等折扣店购物,以及 41 %的人表示他们正在购买更低价格的商品。这给我们带来了或许是最有趣的转变,即 “替代原则”的真实再现 -其中包括消费者将更倾向于选择牛排或汉堡包等低价食品充饥,而放弃到高档奢侈餐厅大快朵颐满足享受型需要;消费品方面则更倾向于小康、经济型产品,甚至连衣架上的衣服也将变得朴素起来,而非名牌。

举例来说,受访者Jle0128表示说,他已经开始选择低价食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来替代昂贵的食物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饮食结构及习惯的变化使其大大削减了饮食方面的开支。 “我已经退出吃牛排,龙虾以及昂贵墨西哥纺织品的消费群体 ”他写道。 “我寻找更低成本的选择方式-譬如改吃汉堡包,而不是订购饮料或其他昂贵且额外的饭菜。我还是坚持的基本需要,并避免任何价格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没有更多钱享受星巴克( sbux )的音乐及环境的情况下 -我现在选择的麦当劳( M CD)咖啡“ 。

会员Gam91914则补充说, “正在吃更多的面食和大米菜,而减少乳制品和肉类的消费。 ” Pen02292则表示 :“已经完全放弃了继续消费Ralph品牌旗下时尚服装的习惯”;Ric00696更为特别,他表示“将购买更多的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食品(消费品),而不是著名品牌如宝洁(Proctor & Gamble :P&G)、卡夫(Kraft)或康尼格拉(ConAgra)的高价商品。”最后Dom95250说,“我现在自己调制花生酱和果冻三文治,而不是外出购买。”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放弃“奢华”的生活方式回归“精打细算”的日子。而促使他们作出改变的主要因素并非其他:通货膨胀、能源价格上涨成为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

为了进一步展现消费者在通货膨胀及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何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的问题,请允许我继续引用以下受访者的陈述,以便更直观的阐释我们的观点。

Kon58654写道, “我现在选择在打折店购买服装和鞋类等生活必需用品。”

Son03970写道, “我现在购买服装的首选条件是能够节省金钱。”

Web18822写道, “我已经停止每月129美元时代华纳有线数字电视服务重新使用免费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同时将每月120美元的手机话费标准下降到每月45美元;并且为了节省租金我已经将多余的租赁空间转租退还。”

Lin02874写道, “买汽车零件自己修理我的汽车,而不是把钱花在买一台新车上。”

Dms93208写道, “通常情况下我会选择在沃尔玛购买其自有品牌Metro7的衣服,而不是在科尔(Kohl)、潘尼(Penney)等连锁百货购买中高档品牌的服饰。”

Tga52560写道, “我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更多的折扣的网上免税购物或邮购方式,以取代到地方或全国性商店购物的方式。因为这样我既可以享受更低的价格也能够节省往返购物中心的油料及其他费用。大批量购物的情况下我才回选择到仓储折扣店购买,以享受他们的双重/三重优惠券优惠。”

Drm1144写道, “我已经买了摩托车而不是继续我驾驶的越野车。”

Bwh48924写道, “上个星期我和太太分别用天然气汽车和自行车淘汰了先前所使用的汽车。”

Tra3972写道, “自己去电影院观看-而不是到Blockbuster(08年4月曾试图1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消费类电子连锁电路城(Circuit City),不过以宣布放弃收购失败告终)购买影碟。”

Arl47234写道, “ 使用Netflix观看而不是去电影院。”

Mrg02762写道, “我自己调制我的BREW咖啡而不是去星巴克购买。”

Chi6274写道, “在家里喝咖啡” 。

Tfw6544写道, “我停止购买葡萄酒,尤其是那些价格超过15美元的“高档”酒。我们家里的一切开支开始启用家庭成员表决制度,而不是我自己就能够进行决策;另外我们家不再使用任何女佣服务,我必须得自己清洁我的房子!”

Dic99036写道, “我取消银行帐户中收费服务的项目,我将以前很少使用低价免费帐户重新拿过来使用。”

由于美国消费者为了减缓通货膨胀经济压力以及抵消能源成本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不断改变其消费行为和习惯,因此对于提品或服务的工商业界而言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赢家和输家。

举例来说, 2008年以来几乎所有餐馆都受到了消费者开支削减的冲击,尤其是那些实力较弱的连锁餐饮商家,他们不得不面临“灭顶之灾”的厄运-最新的例子则是MRG餐饮巨头旗下刚刚申请破产的牛排沙拉餐厅Bennigan’s 以及牛排啤酒餐馆 Steak & Ale公司。

其他由于消费行为的变化市场份额削减较近的例子,则包括estBuy(百思买:下降9% )以及全国零售巨头如Macy 's百货公司(梅西百货:下降8% )和Sears( 西尔斯:下降5% ) 。

篇3

关键词: 全面价值;保值;计算

Key words: full value;preserving and increasing;computing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36-02

1 商品的价值

根据经济学给出的定义,商品的“价值”是“一切商品的共同抽象的本质”。那么一切商品的“共同抽象本质”是什么呢?

根据“劳动价值论”,就是人类抽象的社会劳动。

根据“要素价值论”,就是土地、资本、劳动、科技及企业家。

根据“效用价值论”,就是商品的效用。

概括起来,全面的价值论既包括生产要素,也包括效用,这就是全面价值论,即体现一切商品的“全部”的“共同抽象的本质”的商品价值论。

如果商品的生产要素投入用货币表示,就构成了商品的成本,商品的效用用货币表示,就是商品的“利润”,这样关于一切商品的全部共同抽象的本质全面价值论就是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商品买卖的成本加和利润的全部价格的价值论。

根据这一全面价值论,一切商品的全部价值都可以表示成“生产要素投入”加“效用”之和。接下来是如何具体计量商品的价值数量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公选出来某种实物商品,如黄牛、黄金等,则这种实物就是“货币”,用这种实物货币能够等价值地购买其他一切商品,在商品-实物货币商品-实物货币……的链条中,实物货币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各种不同商品的统一的价值传导作用,即所有商品的投入加效用之和都与这种实物货币的投入加效用之和相等,才能实现货币与商品的买卖行为。这就是实物货币与商品在全面价值含义下的“等价交换”。

所以,商品的等价交换,是以实物货币本身的全面价值与其他任何不同商品的全面价值,即投入加效用之和相等的价值交换。

这时,实物货币与各种商品的投入加效用的全面价值之间形成一比一的一一对应关系。如黄金的投入加效用为4个价值单位,则使用4个单位的黄金可以购买任何投入加效用之和为4个价值单位的任何商品。反之,任何投入加效用之和为4个单位的商品,都可以使用不4个单位的黄金来购买。黄金在商品买卖的中介过程中,不折不扣地传导了价值数量。

然而,在纸币的社会中,由于纸币是一张带有图案的纸,其他数字可以人为标明,这样,纸币表示的投入加效用的价值数字与其他商品的实际的投入加效用的价值产生脱节,导致纸币不能完全一比一的表示商品的实际投入加效用的价值。一国的整个社会财富的商品的投入加效用的价值是固定的数,如果使用了超过这个数的货币表示它的价值,则带来整个社会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其超过现存财富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比率,就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越大,则纸币偏离实际财富的价值数的误差越大,纸币购买商品的能力越低,带来纸币的价值贬值。或反过来,如果以低于整个社会的全部财富的商品价值数发现纸币,形成通货紧缩,此时,少量货币能够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带来纸币的价值的升值。低于实际的价值数发行的纸币的数量的比率,称为通货紧缩率。

通货膨胀、紧缩率i=(■-1)×100%

当i>0,通货膨胀率;

当i

当i=0,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是实物货币;

这样,在使用纸币表示商品价值的时候,就要去掉通货膨胀率的价值贬值或加上通货紧缩率的增值。使纸币回归到实物货币的价值表示功能上。

注意:

这个通货膨胀、紧缩率是一个国家的全部财富的商品的价格偏离实际价值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而不是一部分商品的一段时间的价格变化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膨胀率。而目前世界广泛使用的CPI部分消费品的抽样调查结果的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无疑是将部分商品的一段时间的价格变化当成全部商品的一段时间的价格变化,显然是以偏盖全,由于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的计算上的片面性,带来对整个社会对纸币价值判断上的失误,搞乱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分析建立在偏离实际价值的基础上,则社会经济出现各种病态现象就可想而知的了。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关于一切商品的全面统一的生产要素投入加效用的全面价值论是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及“效用价值论”的全面总结概括起来得到的结果,而且在价值定义的机理上与这些个别价值论如出一辙,都是关于一切商品的共同抽象的本质的揭示。而差的只是内容上的不全面和全面之分。而这一由片面到全面的价值论的完善,则带来了整个经济学及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全面化与片面化之分。这样,以“全面价值论”为核心,形成了世界新一代的“价值经济管理学新体系”的系列专著62分册(周天华等著,天津大学出版社,国际价值研究中心出版社等出版)是对整个传统的所有经济管理类的各门学科及专业的理论的全面升级与改造的结果,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所有商品买卖的全部成本加全部利润的全部价格的全面价值的全面化系统化概括和发展的结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并且能够破解此前的所有经济管理类各门学科专业的各种理论之迷。而对于商品和货币价值保值、增值计算问题也就囊括在其中了。下面做以具体介绍。

2 商品的价值的保值增值计算

首先,假定在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社会里,商品在任何时点的价值都是相等的。所以不存在保值与增值问题。正因为纸币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带来的时间价值变化,导致以货币表示的商品的价值的币值或增值,即同样的商品的价格,根据价格中的货币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的变化,导致对商品的购买数量的不同,导致商品的价值出现贬值或增值。具体来说,就是当纸币价值贬值时,即通货膨胀时,商品的价值贬值,当纸币出现通货紧缩时,出现商品的价值的币值。所以,单从商品的价格上难以看出它的价值是多少。而只有将纸币回归到实物货币上来时,商品的价格才等于价值。即实物货币下的商品价格价值与纸币下的商品价格价值之间只是差了一个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

这样,要想得到商品的保值价值,就只需要将现有价格去掉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就可以了。

商品的保值价格价值=基期价格+基期价格×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

例如,对于一个房地产来说,原来3000元/平方米,现在是10000元/平方米,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0%,则当中的保值价格为3000+3000×10%=3300元/平方米,则高于3300元的部分的价格是房地产价格增值部分,即10000-3300=6700元是房价的增值。

3 货币的价值的保值增值计算

根据上面的研究不难理解

货币的保值价值=货币数+货币×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

如保险柜里有200元钱,经过一年时间,通货膨胀率为10%,则保值价值为200+200×10%=220元,即年初的200元与年末的220元在价值上是相等的,即对于整个社会的商品的平均价格来说,年初的200元商品,年末要220元才能购买到。这样,把钱用于存款或其他投资,如果收益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只能抵偿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带来的货币价值贬值或通货紧缩带来的价值增值,而只有大于通货膨胀或小于通货紧缩率,才是增值。

如果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为零,则年初年末的市场物价完全相同,购买到的商品数量一样多。此时即为实物货币时的价值保值。

反之,如果出现了通货紧缩,即负通货膨胀率时,则计算出来的保值价格的低于期初是显然的了。如保险柜里的300元,一段时间以后通货紧缩率为5%,则安300+300×(-5%)=285元,即经过这段时间的5%的通货紧缩率后,现在的285元能够购买到与原来的300元价值相同,即社会商品全部价格而言,原来的300元商品,现在285元就可以购买得到。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来进行纸币本身的时间价值等值换算,找到保值价值。从而剔除附在货币数量的表面上的价值盲区。

最后,对于商品或货币的保值、增值计算的关键问题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需要由国家统计部门当局每日实时出来。需要使用《全球经济一网通系统-国民经济总价值及剩余价值每日实时显示预测系统》来确定每天的国民经济总价值,再根据每日的总价值与发行的纸币之间的比率确定出来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

参考文献:

[1]周天华,周京著.周天勇主审.第四代西方经济学新体系高级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1第一版.

[2]周天华编著.项目评估实务.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7第一版.

[3]周天华著.高等经济学.国际价值研究中心出版社.

[4]周天华著.高等金融学.国际价值研究中心出版社.

篇4

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份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6.40%,同比增长120.69%,环比增长16.36%,年内首次突破6%,创20个月历史新高。CPI的过快增长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及社会的强烈反响,央行自2010年11月以来,连续四次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温总理也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CPI的涨幅控制在4%以内。然而几番政策实施过后,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不下。探究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与回顾

1.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类型

到目前为止,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大概可以分为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物价派”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货币派”。本文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两点:(1)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2)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通货膨胀类型根据诱因不同,可以分为需求拉上、成本推动、混合型、输入性和货币性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研究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不断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探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课题组认为我国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量、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密切相关;财政部政策科学研究所归纳了国内学者对我国开始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原因的三种观点:(1)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和国际传到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2)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的管制是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3)外汇储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赵留彦(2011)认为本质上,当前的通货膨胀是过去两年货币发行过快的结果,尽管多发的货币对物价的影响会有滞后,然而总要体现在价格上,要么是商品的价格上要么就是资产的价格上。因此,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收缩银根。

本文借鉴了以上研究所使用的规律观察、定性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将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分为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输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4个方面来讨论,并选取了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度和代表各个诱因的7个指标,作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诱发指标,进行了基于2009.01—2011.10期间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具有相对全面的特点。

二、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Conrad,C.and Karanasos,M. On the inflation uncertainty hypothesisin the USA,Japan and the UK:a dual long memory approach[J].Japan and theWorld Economy,2005.

篇5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中货币过多,也就是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导致物价上涨和单位货币的贬值。

通货膨胀与无价上涨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或者说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为此,可把物价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必须明确,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晚确实一回事。这是因为,物价是经常变动的,而变动的原因很多,并不完全是流通中货币过多引起的。其次,物价不一定与通货膨胀按同一速度、同一比例增长,不一定准确的反映出通货膨胀的程度。所以说物价上涨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物价持续上涨来表现的货币发行量大打超过全社会生产产品的价值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储蓄和信贷等方面的影响,货币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就越强,这就表明货币供给增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的增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都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实货币运动无法准确把握进行细节,造成增发货币行为,从而形成一轮一轮的增发货币,知识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三、通货膨胀的危害

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首先受危害的是影响生产。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各部门、各地区价格涨落幅度与时间不一,导致一些部门过度发展,一些部门更加萎缩,使经济进一步失调。同扎根不利于生产投资,利润是明赢暗亏。影响分配致使公认的工资收入下降。部分固定收入者,如支援、教员、养老金领取者等名义所得不变阶层,在通货膨胀中是最大的受害者。通胀时期,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必然增加税收,较少私人消费,这些均不利于企业投资,继而造成失业,使生产下降财政收入不能保证,迫使政府继续用增发货币的办法弥补赤字。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存钱不如存物的心理,导致储蓄下降,银行收入减少。国内通货膨胀也会造成本国货币对外贬值,致使国际收支恶化。通货膨胀具有“惯性作用”“自我加速”作用,如不及时消除,就会愈演愈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智力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想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控制需求,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性政策,紧缩性政策是当前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最广、最有效的政策措施。

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两者不可偏废。

篇6

理论上对货币的认识,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二是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围绕货币的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计量单位的三大功能,研究人们的货币需求和货币的价值所在。然而,由于缺乏微观基础,没有从个体的效用出发,这样就无法对个体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也就无法对作为宏观基础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所以缺乏微观基础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存在重大局限。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就适当解决了这一问题。Sidrauski(1967)在“货币效用模型(Money-In-the-UtilityModel,MIU)”中,直接把货币引入到效用函数中,虽然并未解释为什么货币直接就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但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的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引起个体效用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成本。这一事实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非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究竟有多大?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几乎没有对于非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其难度是在于非预期通货膨胀本身的不确定性——既不容易量度,也无法观察其转变,我们设想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对非预期通货膨胀作出一种转化,转化成类似于讯息费用、执行费用一类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局限条件,在原则上可以客观地衡量其转变。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约束限制条件来处理,从而就可以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下福利成本的研究再次纳入到现有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之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仍然是针对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从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从各自对货币的理解来建立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逻辑主线,并沿着这条主线,来认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其研究的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经济理论中,最有争议、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就是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指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被迫改变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在传统分析中,很多观点都认为这种效率损失,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上,人们却对通货膨胀显示出普遍厌恶。由于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最直接的改变就其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这样,虽然在一般公众中,没有提及在通货膨胀时经济个体为管理他们的货币余额要耗费的额外时间和成本,放弃货币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影响,但对于经济学家,却有必要对这些额外耗费的成本,这些效率损失重新进行再认识。

三、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起源于Bailey(1956),并自他开始,一般都沿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运用消费者剩余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那么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只不过,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而已,这样,在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中,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就是货币需求曲线下方区域的面积。

Bailey借助于Cagan(1953)的货币需求函数形式,首次用积分的方法求出了七次欧洲恶性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随后,围绕Bailey的方法,许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Marty(1967)就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会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而加快,而且产出也会随之增长,利用Mundell(1965)的模型,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且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率呈线性关系时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Barro(1972)重点研究了Bailey提到的支付方式的改变,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而转向采用其他更低效的交易媒介(如香烟),在重建货币需求曲线后,重估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Mussa(1977)则放弃了Bailey等人对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刻画,而集中在货币具有的计量单位、价值标准的功能上,认为只要价格和工资收入的调整是需要实际成本的,那么通货膨胀也就有成本。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都是从货币功能观出发来研究的,尤其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它们之间的传承也是对Bailey的货币需求曲线下方求积分的思想的完善和更现实的模拟。但不论怎样发展,这种估计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总量概念,在个体效用损失与总体福利成本之间是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它也只考虑了货币市场的均衡,是一个局部均衡的估计。局部均衡估计通常会有偏小的结果,在认识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作用以及评估货币政策变化的效果上,也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分析。这些缺陷,归根到底,是由于它采用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缺乏微观基础造成的,随着货币理论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也就转向到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的一般均衡估计了。

四、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结合具有微观基础的货币模型,Lucas(1994,2000),Prescott(1986),King等(1988)和Wolman(1997),先后都提出了“补偿改变理论(CompensatingVariation)”:经济个体为了生活在一个有更低(或者更高)的持续通货膨胀环境下,人们愿意失去多少收入损失(或者得到多少收入补偿),这种对收入改变的测度就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测度,这完全符合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个体最大化选择行为的假定,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一般均衡分析,同时,也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采用消费者剩余分析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说明。

Leach(1983)继承和发展了Barro(1972)对交易的认识,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而不具有内在的价值。通货膨胀改变了商品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福利获得。他在分析中采用了个体效用函数,具有微观的特征,但对货币的引入却是通过对商品的间接征税,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分析。

CooleyandHansen(1989)是较早正式采用微观货币模型和补偿改变理论的学者,认为货币的持有要归因于现金先期约束(Cash-In-Advance,CIA),这种通过现金先期约束引入货币的方式是Stockman(1981)、Lucas(1982)、LucasandStokey(1983,1987)和Svensson(1985)所提倡的。他们认为消费是一个受到现金先期约束的现金商品,闲暇和投资是信用商品,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于消费与闲暇:分别为第t期的消费和闲暇,β为折现率,E0为在初期获得的全部信息上的条件期望值,A为常数。在消费的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函数,运用Kydland(1987)的计算方法,通过补偿改变理论对福利成本进行了一般均衡估计。这种方法比较起Leach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个体效用函数的细致刻画和约束条件的完整考虑,对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和模拟,估计出的结果也就更为可信。DotseyandIreland(1994)扩展和完善了先前的研究,建立了利用微观货币模型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典范。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消费和闲暇,受到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随后又建立了市场中间商、商品生产者的约束,认为通货膨胀扭曲了这三个市场参与者的边际决策,都不能有效率地管理各自持有的货币余额,而且也要用闲暇来替换一部分市场劳动,还要从商品生产中分散一部分生产性资源转移到金融中介服务,这些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分析考虑了众多参与者的行为,从多个方面考虑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福利成本,因而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些货币政策。

现金先期约束限制了经济主体的交易机会,于是许多学者又开始寻求其他的微观货币模型。EcksteinandLeiderman(1992)和Lucas(1994,2000)先后都利用了MIU模型,得到以色列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Jones等(2001)通过考虑最佳货币数量指数(SuperlativeMonetaryQuantityIndexes),利用MIU模型计量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Chadha等(1998)则运用了Mccallum-Goodfriend(1987)的交易时间(Shopping-Time)模型,通过假设持有货币能节省购买时间,因此提高了闲暇水平这一途径来引入货币。设闲暇函数为lt=φ(ct,mt),个体的效用来自消费和闲暇:为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从而得到英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Wolman(1997)设计了一个分段的交易时间函数h/(mt/ct),当mt/ct大于等于一定值时,h(mt/ct)=Ω,Ω是一个非负常数,代表最小的可能的交易时间,当mt/ct小于一定值时,h(mt/ct)是减函数,这个设定和早期的存单理论是一致的,通过个人持有货币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来求得货币需求曲线,再由补偿改变理论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Bakhshi等(2002)更详细地分析了Wolman的模型,并估计出英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寻介理论(SearchTheory)强调了货币的交易功能,货币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了它解决了“双重欲望巧合的困难(Double-CoincidenceofWantsProblem)”,其研究起点不同于以往的货币微观模型,它并不是从效用假设上引入交易成本,而是从交易过程中分析出交易成本,因此寻介模型在研究思想上更尊重实际。Lagosand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andRocheteau(2006)在Shi(1997,1999),Molico(1999)和LagosandWright(2005)对货币寻介模型的扩展研究上,更详细地研究了各种交易行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除了利用货币微观模型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外,也有学者根据实际状况,从其他的一些持币动机来进行研究。Imrohorodu(1992)就刻画了在一个收入波动且没有保险的经济环境里,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设定个体的效用仅来自于消费,再设定了一个关于就业、失业的一阶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函数,得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为:是货币需求函数的半弹性利率(Semi-InterestElasticity),v是零通货膨胀时的货币流通速度。YosukeandAmuko(2002)在Imrohoroglu(1992)和KrusellandSmith(1998)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持有货币的自我预防动机,而不是常规的交易动机,成功解决了个体在不完全市场、面临失业风险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由以上可以看出,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的不同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模型,其区别的实质就在于对货币本质的不同认识,因而其所采用的理论模型的基础——货币微观模型也不尽相同。那么,各种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实证结果究竟又有多大呢?

五、一些最近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实证研究成果

Lucas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早在1981年,Lucas就得出由10%通货膨胀率所引致的福利成本为GNP的0.45%,同年,Fischer提出,所引致的成本是GNP的0.3%。最近,Lucas(2000)又修订了他的估计,利用MIU模型,估计出的福利成本为GNP的1.64%,采用CIA模型时为GNP的1%,如果考虑5%的折现率和2.5%的GNP增长率,1%GNP的福利成本的净现值就高达GNP的40%,以1995年美国的数据计算,就是29000亿美元,用Lucas的话来讲,“这确实是真实的货币”。

Chadha等(1998)利用Shopping-Time模型,得出当英国的名义利率从6%到2%时,净福利增加大约占到GNP的0.22%,若折现率为5%,GNP增长率为2.5%,净福利增加大约占到GNP的9%,以1995年英国的数据,相当于600亿英镑,这比英格兰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规模的两倍还要多。

SefietisandYavari(2005)在考察了意大利1861年至1996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后,利用Bailey的局部均衡模型和MIU模型,得出当名义利率从14%到3%时,会产生大约为GDP的0.1%的福利增加,单独考虑二战后期(1948年-1996年),福利增加则会达到GDP的0.4%,这和他们对加拿大的估计(0.35%)和美国的估计(0.45%)是十分接近的。

Gillman(1995)在比较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估计结果后,得出由10%通货膨胀率所引致的福利成本的保守估计应为GNP的0.85%~3%,若以美国1994的GNP计算,则在580亿-2040亿美元之间。

LagosandWri沙t(2005)利用寻介模型,得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为GDP的1%~5%,对于一个中等收入的美国家庭(年收入45000美元)来讲,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450-2250美元。

六、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启示

国内,谢赤(2002)在新的交易技术的情况下模拟了货币需求,探讨了此条件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计算。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交易时间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龚六堂等(2005)按照Lueas(2000)的方法,在Gong和Zou(2001)给出的带有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对消费品及投资品有现金约束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陈昆亭、郑文风(2007)分别用Bailey(1956)和Lueas(2000)的方法对中国通胀福利成本进行估计。陈彦斌、马莉莉(2007)运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篇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在构成6月份CPI的类价格中,按同比涨幅高低排序分别为:食品类涨14.4%,居住类涨6.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4%,烟酒及用品类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5%,衣着类涨2.1%,交通和通信类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0.6%。从2010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经1年,CPI从2010年7月的3.3%到2011年6月的6.4%,同比涨幅一路攀升,居民消费价格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基本定义

1.什么是货币?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货币是用来替代实物进行交换流通的替代物。金银是替代物,纸币也是替代物,纸币与金银一样代替的是实物本身,而非纸币代替金银。一个物品被赋予了支付信用,并保证这种支付信用,它就成为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是购买力。正在出现的虚拟数字化货币,如银行卡,消费卡,游戏币,虚拟币等等都是货币。

2.什么是通货膨胀?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信用降低。通货膨胀三个关键要素:1 单位货币购买力 2整体购买力 3 购买力平衡分布。通货膨胀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分为1 恶性通货膨胀 2良性通货膨胀。从通货膨胀的起因又分为1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2需求增加型通货膨胀3货币总量增加型通货膨胀 4投机推动型通货膨胀。5复合型通货膨胀。

3.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三.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和特点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而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农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国内石油涨价是国际石油涨价所致,而农产品涨价有部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但是从蔬菜、养猪业、食用油赚取暴利的事实看,农产品涨价后期主要是短缺所致。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很显浅的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引起价格波动的道理。

第二,流动性过剩。因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从表面上看通货膨胀是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的,但从深层次看之所以存在通货膨胀,根源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流转中的货币太多,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钱”太多。钱太多,用目前媒体中时尚话语讲,就叫“流动性过剩”。由于中国多年的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顺差,每一块进入中国结汇的美元,都换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去,造成了高额的外汇储备。而政府投资以及与各级和各地政府所“发动”和“促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也造成了投资过热。这些都对流动性过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治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在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全方位开放系统中发生的,是供给、需求和成本等因素复合推动的结果,因此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应统筹考虑、全局谋划、综合治理。

1.增强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规模持续扩大,但国内储量有限,国内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持续提高。再加上其他新兴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因此必须增强我国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确保满足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快速增长的战略需要。要利用我国在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主要买主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资源性产品市场的定价能力;扩大石油、钢铁等基础产品的进口地区范围,以便更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和摆脱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过度依赖。可以变部分外汇储备为股权储备,投资参股世界上大能源公司与钢铁等大原材料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参股、控股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各种半成品的进口,对国内基础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产业结构逐步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原材料类产品的利用率,努力寻求和制造替代产品,以降低此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减少国际价格对我国价格的影响。建立石油、钢铁等重要基础产品的战略储备制度,以便在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节物价,控制物价的上涨。

2.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第一推动力

从根源上来讲,我国通货膨胀仍然是由货币和信贷的过量投放造成的,而信贷和货币的过度投放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和民间的旺盛投资需求,以及政府政策总是在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之间摇摆,并且在很多时候经济增长是政策的重点。当前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正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的根源。而在这样经济发展方式下,经济增长率可能因此较高,但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需求却难以扩大,总需求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化解通货膨胀的根本之道在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一旦国内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口依赖”自然会降低,外部压力也自然会消除。为此,应着力采取扩大就业的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能力、也有信心消费,从而将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现实支撑。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膨胀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制定差别贷款利率政策,按照“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方针,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的信贷结构,调整贷款投向等;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贴现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直接、间接的信用工具等,适时适度的调控货币供应量。在汇率政策方面,其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适时实现人民币币值的适度升值,以切实减少国际游资的积聚。

4.发展资本市场,利用充足的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随着市场化和制度改革的推进,目前一大部分尚未进入市场交易的产品和劳务将逐步变成可交易的商品,特别是与土地、劳动等资源相关的要素将日益加入市场化与商品化的领域,这意味着这部分潜在的商品需要被货币所吸收。

篇8

关键词:营运;投资;筹资;财务;通货膨胀

Key words: trade;investment;financing;finance;infl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27-01

0引言

从1998年到2005年的八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状况,通货膨胀率平均只有0.6%!但近几年来,国内却面临着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的CPI一度超过5%的警戒线,各种生活物资价格的持续上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压力。通货膨胀的压力总是要通过某种商品的形式发泄出来,我国上世纪1988年和1995年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日用消费品价格上。

1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1 通货膨胀对财务活动的积极影响如发生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持续增长,企业销售状况会普遍好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1.2 通货膨胀对财务活动的不利影响

1.2.1 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利率上升,企业融资的无风险利息率就会为Rf=Ko+IP,而利息率变为k=K o=Rr=IP(Ko为纯利率、Rr为风险报酬、IP为通货膨胀贴水),纯利率由资金的供求决定,风险报酬由经营风险决定。通货膨胀会使构成资金成本的三个部分都升高。

1.2.2 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的现金、应收账款等购买力下降,造成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但企业实物性资产将相对升值。

1.2.3 销售状况恶化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需求,供给者增加供给。如果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企业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升,就会恶化企业的销售状况。

2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

2.1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筹资的管理从筹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初期企业销售收入可能会因为产品销售价格上调而增加,从而加大企业资金回流。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会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紧缩银根,使货币供给减少;为了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将提高。其结果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筹资成本,更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难度。通货膨胀对筹资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筹资渠道和资金成本二个方面。因此,通货膨胀条件下对资金筹集进行管理的举措为:①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②利用股票筹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③改变实收资本(股本)和负债的结构。④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不断贬值。⑤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⑥开发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2.2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在销售性增长和资本的运营中,最经常遇到的活动就是营运资金的管理和套现,其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管理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以及一些流动性较强可称为资产的东西。随着现在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我们企业在筹集资金的时候,要根据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金和实物资金的不同影响,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2.2.1 合理安排债权债务资金企业应合理安排债权债务,争取保持净债务人的地位,即让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企业以货币性负债上获得货币购买力的效益,补偿货币性资产购买力下降而遭受的损失。

2.2.2 存货管理企业应根据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调整存货控制规模,确定管理采购批量,保持最佳存货。

2.2.3 应收账款管理。企业销售应多采用现销,少用赊销。如果必须赊销,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适当提高售价。而现实中又出现了应收账款保理的新举措。

2.2.4 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应该对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调整,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无误。

2.2.5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源于企业的内在因素、行业特征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通货膨胀作为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自然会成为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原因。

3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

3.1 通货膨胀对盈利性分析的影响物价变动必然导致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即币值发生波动,在这种币值变动较明显时,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就有必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能用被历史成本法歪曲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去决策,否则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在进行财务分析尤其是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更应消除币值变动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报表数据按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消除币值变动因素的影响,分析利润数据的真实含义。

3.2 通货膨胀对清偿能力分析的影响假定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都是常数,不管用时价还是用不变价格计算还本付息,通货膨胀率越高,还本付息的实际值越小,盈余资金越多,这时会对项目产生有利影响。

4结论

目前阶段,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中,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不利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

总之,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单个企业虽然无力遏制通货膨胀,却可以通过财务或会计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不被侵蚀,以达到减小损失、扩大收益的目的。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理财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这需要企业经营者清楚地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理财的影响,认真研究通货膨胀条件下资金铁筹集和运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抓住机遇,度过难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璞,陆红艳著.财务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6.

篇9

一、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造成企业资金短缺

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即流通中的货币太多,导致单位货币的购买价值下降。而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各国政府就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来紧缩银根,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例如我国从2011年一月份开始已经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其目的就是回收货币。宏观货币政策的趋紧无疑给我国众多企业融资带来了不便,这是因为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上集中在银行,通过股市以及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仅仅是少数企业能够实现的。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攀升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持续上涨,众多企业面临贷不到款以及资金成本过高的双重挤压,这极易给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带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另一个方面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高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膨胀,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材料需要更多的资金,企业管理者在通胀短期内不会消除的理性预期下,会选择加大原材料的采购量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资金贬值风险,这就会使企业需要的资金在短期内迅速增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资金的短缺;二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银行会对资金的放贷采取更加谨慎地做法,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防贷款发生风险,两种因素的同向作用使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愈加增大。

(二)给企业资金运营与投资带来风险

企业在面临筹资方面的困难时,还会面临企业资金运营投资方面的风险,事实上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外乎资金的一进一出,进是指企业的筹资,出是指企业的投资。一般来讲在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状况下,企业一般会预留一部分资金来应对各种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然而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预留的资金就会面临不断贬值的风险,这时这部分资金就会无法应对经营中出现的资金运营风险。同时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就会出现实际意义上的下降,员工为了维持工资的实际水平就会要求企业涨工资,这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开支,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企业的管理者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货膨胀同样给企业的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在利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企业的投资会提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企业投资所用的资金成本也将发生显著变化,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资金利率的攀升将不可避免的大幅度降低投资项目投资收益率。同样原因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的动力会受到沉重打击,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将会出现短缺,更不用说扩大再生产了。

二、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财务策略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一是企业投资策略的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一)改变企业筹资模式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企业贷款利率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改变以往以银行借款为主的筹资模式,这是因为银行借款的成本在不断地上涨,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而且紧缩的背景下银行借款的难度也在增加。所以在通货膨胀程度较高时,银行借款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企业可以采用股市融资的模式来降低资金筹集成本,规避高额利率带来的运营压力,没有能力进行上市的企业可以通过债券融资模式来固定企业资金的成本支出,减少企业财务运营中所产生的风险。在利用股市融资的时候要坚持采用较高的股票分红策略,这是因为高股利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货膨胀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同时高股利政策也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从而给企业的筹资带来便利。当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模式筹资时,要改变以往的固定利率的做法,将通货膨胀率纳入债券利率的考量范围,这是因为固定利率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筹资活动的开展,企业选择发行浮动利率的债券,其收益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避免了投资者的损失。通过上述筹资模式的改变可以有效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适度降低企业负债的比重,从而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调整企业投资策略

企业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进行投资一定要注意投资策略,通过将通货膨胀率引入企业项目投资分析中。企业的投资一般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种类型,通常在进行短期投资时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却不能忽略通货膨胀的影响。短期投资变现能力强,但是收益率比较低,同时其期限一般小于一年,因此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不予考虑。长期投资一般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长期投资收益较高,但是却面临投资风险难以控制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长期投资需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必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够精确的预测通货膨胀率对投资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整个决策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并对其影响加以调整。

总之,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持续,企业财务管理策略要适时而变,尽可能的将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霞.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年1期

[2]邦宝云.通货膨胀下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经济师2007年2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22-05

一、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货币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演绎出价格理论。在货币的演进过程中,交换从最原始的多对多的物物交换模式进化到单对多的交换模式,最后这种经常被人们拿来交换其他商品的物品的职能被固定下来。②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就建立在其对货币与商品的特殊理解上。第一,商品的内在价格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对于什么决定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量,马克思的回答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生产该商品的直接劳动、该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与原材料所包含的劳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该商品上的价值。而商品的价格形式⑧是用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商品内在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就被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同货币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即某商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比值。第二,商品的价格总水平或市场价格同样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由于在市场中存在着多种商品,考虑到市场的波动因素,单个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浮动。①但在整个市场中,只要投入到商品和货币生产中的劳动总量不变或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那么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就不会发生波动。总之,马克思认为,不论是单个商品的内在价格还是总体商品的平均价格,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商品的内在价格,原因在于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量,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二)货币的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在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通货膨胀理论。在马克思看来,通货膨胀具体表现为价格总水平的不断上升,而讨论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就是讨论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第一,货币的绝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取决于商品或货币所含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当货币生产效率提高时,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量减少,货币绝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第二,货币的相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当商品的生产效率下降时,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相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此外,马克思认为,总体商品和货币量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当生产总体商品的劳动时间投入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不变时,如果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即投入到货币生产中的劳动量大于投入到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则总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发生实际贬值。这种由于劳动量投入增加而导致的货币贬值与由于货币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其内在驱动力不同:前者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后者是一种自发性贬值,从本质上来看是技术原因导致的贬值,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可见,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并不一定就是货币问题,需要区分货币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而针对不同的货币贬值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如果是货币绝对贬值,可以通过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来稳定物价;如果是货币相对贬值,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不仅是货币更是商品,即金银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当货币出现绝对贬值或相对贬值时,充当货币的金银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而以其他商品形式存在。②因此,马克思认为,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货币能够在交换媒介和储藏手段之间自动转换,通货膨胀不会发生。而这一规律不会因为纸币对金属货币的代替而改变。但是由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缺乏最基本的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极低,即纸币本身只能作为货币而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出现,所以纸币缺乏储藏手段这一职能,市场机制对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就会出现失灵,如果政府发行的纸币量超过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需求量,就会发生纸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然而,马克思并未对非金本位制下通货膨胀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有待发展的部分。

二、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

从研究视角的选择来看,西方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宏观视角研究通货膨胀,侧重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一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通货膨胀,试图探索通货膨胀的微观成因及对策。迄今为止,在经济理论中居主流地位且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较大的仍旧是英美两国经济学家从宏观角度对通货膨胀进行的研究。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总需求人手展开分析。这是一种宏观的视角,其对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这一理论也是凯恩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根据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通货膨胀是由过度需求导致的,①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到:“一般来说,增加的有效需求一部分被消耗于增加就业量;另一部分被消耗于提高价格水平。所以,有效需求增加的实际后果既不是失业状态下不变的价格水平,也不是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保持相同比例的上升,而是价格水平随着就业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就业效应的滞后性,即从失业到就业的转变需要时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调,即新生产出的产品无法立刻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如果增发货币能够激发有效需求,那么货币的每一次增加量将被消耗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即产品成本的增加。二是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即产品产量的提高。至于增发货币导致的哪种效应更为明显,经济学家并没有找到衡量依据。由此可见,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容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的。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体没有潜在的生产能力,需求的增加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在该点,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假设总供给不变,随着有效需求的扩张,②总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在新的均衡点,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均有所提高。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的变化并不与生产同步,即存在滞后性。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过程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量大大增加而价格未发生变动。该阶段主要是对经济体潜在生产能力的消耗,即消耗生产者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多能够生产出的产品,所以该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第二阶段:产量继续增加而价格开始上升。价格开始上升是因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产量不可能提高,必须增加劳动力、资本等相关要素的投入,而这就激发了对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导致许多市场出现需求超过供给的情况,进而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因此,该阶段可以直接观察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即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与较低的失业率并存。第三阶段:产量下降而价格继续上升,即所谓滞胀阶段,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并存。这也是凯恩斯理论无法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更不能提出可行政策建议的阶段。

三、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

针对二战后20年的经济繁荣为何会演变成为滞胀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给出了两个主要的分析方法——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和货币主义分析方法。但是这两种分析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错误:它们无视经济的真实面,从而无视干扰经济协调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真正的失调。两种分析方法都假定经济的真实面总是处于某种长期均衡状态,其中货币仅仅影响价格水平或货币收入,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或实际产出结构。哈耶克及其所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则对滞胀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并发展了通货膨胀理论。哈耶克关于货币变化对价格和产出结构的影响的分析透过了货币的表面,深入到了现象的真实层面,即导致经济不协调的货币体系如何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奥地利学派对货币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货币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即货币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二是货币导致的相对价格变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哈耶克在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和米塞斯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提出了资本和商业周期理论,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一)货币扩张破坏了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正常变动

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的变化均匀地影响着所有价格,只改变它们的名义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然而,在现实中,增发的货币并非以这种假定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新创造的货币总是选择在某个特殊点进入经济,被首先用来购买某种特定商品,然后才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系统。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货币市场化过程,不可能在某一时间同时完成。因此,在这一市场过程中,有些商品的价格和支出先被改变,其他商品则之后被改变。而且只要货币变化不停止,那么货币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就不会结束。因此,增发货币不仅导致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且对资源配置、产出结构产生影响,破坏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阻止了本应出现的价格下降。因为本来应该亏损的商业活动由于增发货币而有了“利润”,从而使一些劳动力在本来不该存在岗位找到了工作,最终导致本来应该进行产业转移的资源并未移动。此外,货币扩张导致银行信贷增加,而银行信贷扩张使利率降低到应有的水平之下,使总体支出结构发生变化:相对于消费和储蓄来说,投资支出增加。人们将更多的货币投资于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而不是用于消费,这对有效需求量又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货币扩张改变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结构

在总量分析中,货币扩张导致利率下降到应有的水平之下。资金成本的降低使投资活动频繁,投资支出相对于消费支出明显提升,从而导致资本品的价格上升,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资本不是同质的存货,而是相互联系的资本品结构。通过破坏价格信号,货币扩张使资本结构失调。而资本结构是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结构,所刻画的是产品市场的总量及其结构。因此,货币扩张最终导致产品生产结构的改变。哈耶克认为,生产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其中不同质的资本品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与土地和劳动相互结合。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类的资本品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是互补的,只能以特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才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新增投资资本必须与其他资本结合才能带来更多产出,它们必须适应于一个一体化的、能够到达最终消费阶段的生产结构。

而增加的银行信贷流入经济系统后,人为压低了利率,改变了投入到不同生产阶段的资本的相对获利能力。在低利率水平上,原来元利可图的投资也有了“利润”。但是增加银行信贷并不增加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以新增投资只能利用到较少的劳动。而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租用价格会相对上升,即实际要素成本增加。面对这种经济环境,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下,将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即企业家将会放弃劳动密集度较高的生产方式,转而选择劳动密集度较低的生产方式。由于消费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度高的生产阶段,所以货币扩张会导致该阶段生产利润相对减少,这就改变了资本品的生产结构,即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近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下降,而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远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上升,非专用资源会从前者转移到后者。这就导致消费品产出的减少,最终产生了一个有更多“生产阶段”的生产结构。

(三)货币扩张对经济秩序的影响存在不可逆性

增发货币或银行信贷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货币收入增加,而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使消费需求增加。在储蓄率不变的前提下,当新增收入被用于支出时,新增消费支出遭遇的将是消费品供给的减少。因此,消费品的价格开始上升,即接近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上升,而远离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下降。非专用资源被更多地吸引到消费品生产之中,而资本专用性较高的资源即仅仅适用于较高资本密集度生产结构的资源则无法转移,亏损和失业不可避免。有些资本品的生产只有在较低的利率下才有利可图,这些资本品的过度生产源于扭曲的价格信号的错误引导。由于这些资本品组合无法进行产业转移,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三种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篇11

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且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我国近年来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第一位,可见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管理健康运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理论界,通货膨胀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研究。西方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较早,且经过不同时期不断变迁完善。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实际国情来研究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在经济运行中由于货币过量发行,或者其他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在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上,国内外学者观点相似,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总结如下。

一、货币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货币因素方面,国外学者认为,货币的发行量由市场需求决定,央行控制,如果央行投放的货币资金比市场需求量少,就会出现资金紧缺,相反则会出现资金过多,无论何种结果都会传导到物价水平上,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货币的供应量。而国内学者在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形成两种结论。其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相关。程建华,柳玲娣和胡月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给量增量对通货膨胀具有较大影响。张逸茹选取2002年-2013年M0、M1、M2的月度数据分析得出均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二,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不相关。杨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现象的解释力度并不显著,因此货币供应量并非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泽,罗瑜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并非货币供应量,而是投资。

二、需求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需求因素方面,国外学者指出经济就业水平是通货膨胀是否会产生的关键因素。如果经济就业水平不充分,当货币供给量增多,那么市场需求和产品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物价可能并未会因此增长;在此基础上,当经济就业水平已达到充分状态,货币供给量增多,此时即使市场需求再增加,产量却无法继续增加,那么必然会令成本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发生。国内学者认为需求会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其中我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大量对外投资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发生;政府消费支出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会上拉通货膨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通货膨胀影响不明显;而净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显著。

三、成本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成本因素方面,Ryota运用VECM和SV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出工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因而该阶段我国通货膨胀与成本因素相关。蒋海通过SVAR模型研究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紧缩可以在短期内加大企业成本,从而上拉通货膨胀。另外,根据我国各部门工资情况,超额工资成本并未导致通货膨胀。

四、外部输入与通货膨胀

在外部输入因素方面,国外学者如Dibooglu、Tommaso等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国际收支冲击等国际因素对各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国内相当数量的文献明确指出外部输入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1月-4月我国进口559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对国内价格波动影响很大,在国内传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冲击我国物价水平,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日益增大。

五、预期因素与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预期会影响通货膨胀的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静态预期理论、外推型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等几种理论。Jiranyaku通过研究亚洲五国的通货膨胀,发现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增加总需求,同时也会加大生产压力,减少总供给,从而提高物价,引起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信度越高,降低市场对通货预期的可能性就越大,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越某一界限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就越小。因此在政策上,增强中央银行的沟通力度,可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通货膨胀。

六、信贷因素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信贷规模日益加大,通货膨胀也呈现不稳定性,但有关信贷规模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周光友通过CC-LM模型分析得出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贷扩张,而信贷规模在货币对通货膨胀传导中影响显著。刘琦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对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有正向影响,中长期有负向影响,长期来看稳定均衡。

七、多方面因素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并不会因为单方面的因素即可产生,而是通过多方面互相影响。黄益平实证证明产出缺口、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傅强研究得出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需求因素次之,成本因素和输入性因素影响最小。高华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单层因子无法识别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而多层因子更符合通货膨胀的内涵。

八、结论和建议

我国经济复杂多变,并非单一层面的因素即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发生,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对外贸易等活动非常活跃。在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上,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现状,从多个层面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揭示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CROWDER W J. THE LONG&x2010;RUN LINK BETWEEN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J]. Economic Inquiry, 1998,36(2):229-243.

[2]Gerlach S, Gerlach S, Svensson L E O, et al. Mone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3,volume 50(8):1649-1672.

[3]程建华,柳玲娣,胡月.2009年上半年货币过多投放会导致2010年通货膨胀吗?[J].管理评论,2010,22:9-16.

[4]张逸茹,邓丽,张停停.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 品牌月刊,2015(12).

[5]杨溢.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V(7):67-75.

[6]于泽,罗瑜.中国货币性质再检验与通货膨胀成因[J].管理世界, 2013(10):19-34.

[7]王煜.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5:58-64.

[8]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 2008:9-13.

[9]Kojima R, Nakamura S, Ohyama S.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5.

[10]蒋海,储著贞.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成本渠道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11(9):27-41.

[11]Dibooglu S, Kibritcioglu A. Inflation, output growth, and stabilization in Turkey, 1980-2002[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 2004,56(1):43-61.

[12]MONACELLI T, SALA L.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Inflation: Evidence from Disaggregated Consumer Price Data[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9,41(Supplement s1):101-120.

[13]Jiranyakul K, Opiela T.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the ASEAN-5 economi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0,21:105-112.

篇12

英文中的“Inflation”的本意是“膨胀”或“胀大”,人们常常用它来表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过多和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现象。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如: 面包、汽车)和生产要素价格(如: 工资、租金)的普遍上升;而美国另一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夏皮罗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一贯和可以觉察到的增长;挪威经济学家R.费里希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普遍上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同比例的增加,于是通货膨胀就出现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F·A·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著名经济学家J·罗宾逊指出通货膨胀就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可能最具有权威性,米什金指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米什金认为理解这一定义应特别注意两点:(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等等。

货币主义学派的鼻祖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率就愈速。第一次大战后,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有过一年多的时间,货币平均易手的速度每月超过300%,物价也是以同一速度增加。第二次大战后,匈牙利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有过一年的时间,货币平均易手速度超过每月12,000%。而物价上涨速度更高,竟超过约每月20,000%。

所以,米尔顿·费里德曼得出结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永远是货币现象的命题。

历史上,货币增长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而最明显的原因,就是贵重金属的新发现。16世纪起源于西班牙的欧洲物价革命,是因为新大陆发现了大量白银,而西班牙进口的白银,又通过西班牙分散到欧洲各地。18世纪50年代,比较近代的时期,通货膨胀是来源于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黄金的新发现。从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完善的氰化方法减低了黄金贫矿的采掘成本,使南非成为黄金的主要产区,这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可以说,货币当局印刷纸币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法律对物价上涨率有明确的限制,所以,政府想通过印刷钞票来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很多发达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率水平,物价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并不是指物价上涨率为零,而是物价不能够超过法律规定的物价上涨率目标值一定的幅度,例如,假如法律规定通货膨胀率为3%,那么,物价上涨率只要不突破3%或者-3%,物价便是稳定的,如果物价上涨率突破了3%或者-3%,中央银行行长就得去国会说明情况并提出恢复物价稳定的具体措施,如果其措施没有见效,中央银行行长就得辞职。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也比较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又分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拥有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政府拥有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这样,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如规定通货膨胀率目标为3%,那么,中央银行就必须做到,至于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政府无权过问。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都缺乏独立性,因此,中央银行就成了政府当局的印钞机,一旦缺钱,就拼命地印刷钞票,通货膨胀自然不可避免,所以,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P·A·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E·J·夏皮罗·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费里希.现代通货膨胀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5]米尔顿·费里德曼.论通货膨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篇13

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会计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含义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医院的未来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因此,通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和完善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进行开拓研究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一、通货膨胀会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会计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现行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动摇了会计的基本假设

“货币计量一币值不变”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国外称为会计假设。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医院所有者、债权人、管理部门等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并据以参与医院管理决策。传统会计在物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较好的达到这一目的,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则不能如愿以偿。通货膨胀现象否定了传统会计所依据的币值不变假设,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仍依据币值不变的假设,以历史成本计列资产价值的传统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是不真实的。

2、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

传统会计在币值不变的假设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以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资产、负债、权益等各项目入账后始终保持其原始成本,损益计算以成本费用的历史成本为依据。当物价发生剧烈变动时,按名义货币反映的各个项目不同时期金额的购买力就不再具有可比性。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会计核算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原则变得不合理和相应的数据也不可靠,需要通过通货膨胀会计将名义货币调整为不变购买力货币,或者用现行成本替代历史成本。

3、影响了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

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仍按历史成本计价,会导致会计配比原则出现内部矛盾。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会计收入往往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而与之配比的成本和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算的。配比不正确就使据此计算出的损益不正确。通过采取通货膨胀会计的某种处理方法可以将收入与成本费用拉到同等币值上或同一价格水平进行比较,使得配比结果更趋于合理。采取通货膨胀会计,将购买力变动额视为购买力利得或损失列入损益表,或者计算和确认持有资产的持有利得或损失,从而对稳健原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4、产生持有的利润或损失

历史成本下的财务会计,强调收入实现原则,所以对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利润或损失不加以反映和计量。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医院确实会产生部分利得或损失。一般来说,医院拥有的现金及其他固定金额的债权因货币贬值蒙受损失,而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固定金额的债务因货币购买力下跌而获得利得。例如某医院在2000年向银行借入5万元的长期负债,直到2005年末方子清偿,这五年中资产负债表上都列有应偿还的长期借款5万元。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这5万元债务在2000年和2005年就其货币购买力而言是不等值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还要按收入实现缴纳所得税、增值税,这样医院就要预先支付现金,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医院又是一个损失。

三、当前我国医院推行通货膨胀会计存在的问题

1、推行环境存在缺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物价变动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把全国统计的平均综合物价指数作为各地通货膨胀会计的参数,显然满足不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如果分地区物资类别统计物价指数,虽然从理论上讲可行,但是信息处理技术的物质基础目前尚难以满足通货膨胀会计的要求。当前国家为加强其宏观调控的力度,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总希望多征多收,如果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并以此作为医院利润分配的依据,必定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后,国家对医院会计工作的监控难度将会增大。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后,使会计工作更加复杂,从而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对会计信息处理的技术及系统要求大大提高。

2、相关认识不足

对于我国大多数医院及医院管理者、会计从业者而言,对通货膨胀会计的了解及认识还不足。其一,一般医院认为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市场,通货膨胀会计不能给医院带来直接的利益,反而使医院增加对财会工作的投入,得不偿失。其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对通货膨胀给医院造成的影响认识片面,他们只看到由于物价上涨而使采购资金的实际需要量、更新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需要量常常超过计划数,使医院资金受短缺之困,也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职工工资增长等导致医院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他们在经营决策中,考虑的是未来的名义收入和支出,而对未来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不够重视,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因此在决策中缺乏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其三,由于我国长期政医职责不分,现象比较严重,意识形态过于浓厚,使医院、政府更乐于看到上报的成绩,如果运用通货膨胀会计方法,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成绩、业绩”,有违其喜好。

四、通货膨胀下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方法

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应基于对通货膨胀下各种会计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宏观经济情况与医院微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物价变动的特点以及医院财会工作的状况综合考虑,以求作出合理的选择。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改进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物价持续上升情况下,现行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折旧法,造成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提取折旧仍无法实现固定资产的重置,难以维持医院的简单再生产,因此,应重塑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即在提取折旧时充分考虑医院固定资产重置相关行业的物价上涨因素,并以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固定资产为计提折旧的依据。第二,对医院的存货发出成本或销售成本采用“最后进价法”或“年末升值法”,或对存货的结存成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购入材料、物资及各类商品均按交易价和实际发生

的各项费用入账,平时不调整账面值,耗用和出售是以最后进价法来计算成本;至年末,按各类物资的最后进价一次性调整账面值。这样使得当前的售价与最近的较高进价的成本相配比,从而可以减少利润计算的水分。这样既贯彻了稳健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存货价格上涨的影响。第三,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物价上涨的程度重估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同时计提物价准备金。如对价格波幅较大的存货、短期投资等项目,可以在按历史成本编制的报表中,以括号的形式注明其重置成本,而对销售成本、销售收入的增加,可以以附注的形式说明由于进货成本、售价的提高对其产生的影响。

五、通货膨胀下合理应用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强大的组织情报功能,由国家经济部门建立一个多方位的物价指数指导情报网络,要细分各地区、各行业以及当前主要经济国家的数据信息,提高数据采集的广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供相关利益者根据其对财务报告所示的会计信息要求的侧重角度和程度不同,分别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满足其各自要求。

2、制定独立的合并会计规范

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我们的对策应在以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宏观决策机制下,从完善医院会计准则及改善医院外部会计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相互配合,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使财务报告还原以真实,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决策、医院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关系人员的经营决策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