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9 15:05: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青少年的从众心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7-01
青少年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群体,这不仅是由于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时尚是青少年的追求,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是青少年时尚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通过个案访谈获取资料,对青少年的时尚文艺追求进行解读。主要想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青少年如何理解时尚文艺;第二,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的原因;第三,青少年在实际行动中如何追求时尚文艺;第四,时尚文艺对青少年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访谈法进行研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本文选择的个案是一位16岁的初三女生J,该女生是笔者在大学期间兼职做家教的学生,与笔者较为熟悉,在交往期间J经常喜欢谈论一些时尚的音乐动漫等,因此将J作为个案进行研究。J目前就读一所普通初中三年级,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J的父母在社区经营早点摊,家庭条件属于中下层。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对时尚文艺的理解:流行性与个性化
谈到文艺,J首先想到音乐。J说她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是流行音乐,现在主要听初音的歌。笔者特意去百度了解了一下,初音全称“初音未来”是以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确切的说属于电子音乐。J认为她听的音乐属于时尚的,因为很流行,是国际化的。J谈到她最早接触初音的音乐是同学提到的,她以前没听过就特意回家查了一下,后来开始特别喜欢。J最热衷于提到的另一项时尚文艺就是动漫,J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属于“声优控”和“画风控”,自己在看一部动漫时首先要看画面是否唯美、声音是否好听,然后决定是否要追下去,她的很多同学喜欢看《火影忍者》但她不喜欢。
从上述J的叙述中,可以看出J对时尚文艺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一方面,时尚的是流行的,在他的同辈群体中流行乃至在她的认知中觉得在全世界也是流行的,她期待自己能够融入到潮流中;另一方面,J在提到时尚文艺时又很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自我的发现与坚持,“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力求与众不同。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实际上陷入到一个时尚的悖论中,往往在极力追求个性的同时却将个性淹没于时尚的大众趋从中,最新异(个性化)的同时又是最流行(大众化)的。
(二)青少年时尚文艺追求的原因分析
1.模仿与从众——构建群体认同
在访谈中发现,J喜欢的很多时尚文艺都是朋友喜欢并推荐给她的,比如最开始看动漫书时是班里的一位女生带的然后传给其他同学看,女生都很喜欢看,她的朋友也让她看,慢慢看的上瘾了,后来又开始追动漫的影视。女生们课后都会在一起讨论各自看的动漫,交换动漫资源等。她们班同学几乎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像她一样喜欢初音音乐的同学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关于初音的话题。
从J的访谈资料中不难发现,在J追求时尚文艺伊始,模仿和从众的心理机制是起到很大作用的。J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在J所处的群体中,J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出众,所以会急于模仿群体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比较在意其他同学的时尚文艺追求,以求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根据认同理论,个体总是要和其他人和群体发生关系才能够构建个体的自我认同。在模仿和从众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成为构建群体认同的有效途径。
2.时尚文艺与青少年心理、时代共鸣——构建自我认同
任何文艺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青少年的时尚文艺之所以能够为他们所推崇所追求,主要原因在于时尚文艺的内容切合青少年求新、求异和充满个性的心理,能够与青少年的心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产生共鸣。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半成熟状态,既不属于儿童又不属于成人,没有归属感,需要情感支持。中学生在追求时尚文艺的过程中看到与自己相仿的角色和经历,能够加强自我认同,得到心灵抚慰,获取情感力量。
J提到她不喜欢听一些老歌,觉得老歌过于沧桑。她们班同学都不喜欢,他们经常会在一起恶搞老歌。如其他青少年一般,J特别喜欢郭敬明的小说,最喜欢看《小时代》和《爵迹》,问她为什么喜欢她说特别喜欢里面人物的刻画和风趣的剧情,比较符合她的思想。当问到对当前特别火热的穿越剧的态度时,J表示不是很感兴趣。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艺,音乐、小说或者影视剧,不是都能够成为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的,老歌太老,反应当年的时代背景的老歌对于当前的他们太过沧桑,穿越剧的爱恨情仇、勾心斗角对于青少年心境的她们太过超前。唯有反映当前时代背景的又能为他们心理所理解的文艺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并成为他们的时尚文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丰富情感需要发泄、寄托、归依,而追逐时尚文艺的行动则为他们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切人点,藉此可以发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舒缓心理的紧张,构建自我认同,这可能是青年追究逐时尚文艺最直接、率真的因由。
(三)时尚文艺追求的行动与后果——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
J拥有很多动漫的书籍、DVD碟片,以及初音演唱会的碟片,郭敬明的每本小说她也都会买。J说她的同学也会买,大家谁买到最新的也会彼此交流。J说她从来不看电视,在家的时候就看DVD动漫或演唱会,甚至除夕夜都不看春晚,她表示春晚年年如此很无聊,如果广电改播动漫,她一定会看通宵。
从J的访谈中可以看出,J不但喜欢时尚文艺,而且也从实际行动上追求时尚文艺。在实际追求时尚文艺的行动中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适度的消费有助于青少年建构群体认同、宣泄情感和压力,如果过度沉迷于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则容易导致其异化:时尚文艺消费是以新奇、时尚为出发点的个性文化消费,过于极端的“个性符号消费”带给他们的只能是盲目而虚无的崇尚,造成强烈的个人主义;青少年过分沉迷于时尚文艺追求容易导致与他人社会交往减少,自闭倾向加强。最后,过度的时尚文艺消费极易导致炫耀性消费,对青少年正确消费观产生极大冲击。
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所追求的时尚文艺的内容是否健康有利,追求的态度是否盲目不理性。对于青少年的时尚文艺必须理性看待,积极引导:首先,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时尚”文艺。其次,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时尚文艺。最后,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文艺创作要把握青少年的时尚心里,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93-02
时尚是指当今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青少年是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深深打上了时尚文化的烙印:上网、追星、唱流行歌曲、穿时尚衣服、烫染头发、追求名牌……追求时尚有一定积极的、健康的意义,可以驱使青少年热爱生活、不断追求新事物,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提高自身审美情趣、鉴赏的能力;但也掺杂一些消极因素,带有一定程度的非理智成分,会增加青少年的家庭经济负担,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消磨其意志、荒废其学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追求时尚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1.猎奇心理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并善于追求新的事物。手机、首饰、奇装、烫染发、电脑等作为新的事物,一旦出现,中学生更乐于接近、了解和拥有它。
2.从众心理
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大大超过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同伴交往与友谊变得日益重要,产生了强烈的归属的需要,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同,受到同伴的尊重、肯定。那些不追求时尚的青少年,由于对时尚知之不多而受到同伴的嘲笑,被看做是“老土”、“异类”,与同伴缺少共同的语言,沟通交流受到影响,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不得不随大流、关心和追求时尚。
3.性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在外貌上产生巨大的差异,性意识开始觉醒,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希望自己有靓丽的外表、苗条的身材;或英俊洒脱、高大伟岸。也产生了对异性的关注,喜欢接近异性、被异性喜欢的心理。因而,青少年极力打扮自己,追赶潮流,追求时尚,名牌衣服、高档手机、浓妆艳抹、打扮入时,以引人注目,受到大家的肯定与好评,引起异性的关注。
4.攀比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尊重的需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好评,赢得大家的尊重。为此,他们喜欢在各个方面与同伴一比高低,与同伴比学习、比长相、比家庭经济条件等。一些学生在学习、外貌、才艺等方面不如别人,就转向追求时尚,穿高档时装、用高档手机、买高档电脑……通过炫耀自己家里经济条件的优越,获得心理补偿与心理安慰,维持心理平衡。
5.减压的需要
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中,整天面对作业、考试、升学的压力,特别需要放松心灵,寻求解脱、宣泄、释放,追求时尚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听流行歌曲、看热门影视、上网、化装打扮、追星等轻松、有趣的活动,成了他们逃避压力的“避风港”和放松身心、调节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
二 青少年“时尚热”的科学引导
青少年追求时尚,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要尽量消除其狂热性、盲目性,把它引向正确的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1.追求时尚应不违背社会规范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鉴别时尚,切忌盲目从众。时尚的追求要顾及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在某种时尚流行之际,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常常会对其进行褒贬、加以取舍。如以会说外语为时髦、以善用电脑为时髦等,是积极、健康的,有助于丰富、充实个体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价值,要鼓励青少年去追求。而露肚脐装、化妆、佩戴首饰、烫染发等,虽然社会盛行,但青少年不能热衷于此。即使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允许的时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要因人而异,因性别、身材、风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场合而定,不应相互攀比。
2.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由于青少年的审美意识还较朦胧,审美能力不成熟。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认识较模糊,导致盲目追求时尚,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不利于自己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鉴赏能力。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美胜于修饰美。青少年蓬勃朝气、富有青春活力,拥有明亮的双眸,水嫩的脸蛋,乌黑的秀发,处处散发出青春的光彩,展示出清纯的形象,这是最迷人的,是自然美。完全没有必要在穿着、打扮上刻意追求时髦、修饰自己。其次,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心灵美胜于形象美。不少青少年过分讲究衣服和发式的修饰,追求外貌之美。固然这是美的一部分,但不是美的全部,人的心灵美、行为美远胜于外貌美,心灵美、行为美更令人陶醉。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上,做到自信进取、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乐观坚强……这才会闪耀出更多的美!
3.充实精神生活,转移“兴奋点”
青少年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如果他们有理想、有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充实,那么就不至于沉迷于盲目地追求时尚。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其精神世界。成立科技、文艺、体操、电脑、写作等兴趣活动小组,举办摄影、书画展览,开展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等。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充实其精神世界。人的兴趣爱好有高尚和低级之分,高尚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并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实、有乐趣。因此,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科技、文体、书画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这样,青少年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充实,从而热爱生活,好学上进,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再一味地追求时尚。
4.加强行为控制
青少年的神经活动兴奋强而抑制弱,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得到发展,遇事易冲动,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狂热的行为。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对追求时尚的行为、情感加以自我控制,正确地看待时尚,理智地追求时尚,把追求时尚的行为维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上。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表现的强度,掌握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适度、合理地释放情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背离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校规。
5.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形式生动活泼,对好模仿、喜欢猎奇的青少年常常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合理、适度地追求时尚,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大力宣传无私奉献的人,讴歌品德高尚的人,称颂富有敬业精神的科技精英……引导青少年以这些人为偶像,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外语的意义,引导青少年以学习、运用外语为时尚;通过大力宣传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以讲礼貌、有涵养为时尚等。
总之,青少年时尚热现象的产生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与需要密切相连,成人要了解、尊重其心理特点与需要,加以科学引导,以促进其理智地追求时尚。
一、对网络语言的熟悉
(一)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摘要: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界面、鼠标、宽带、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非凡用语,如网吧、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交流(如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BBS、BLOG、ICQ、MSN等)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语言形式,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如青蛙、美眉、==、OUT、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网络用语。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1.兼容性
多元文化交汇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开放性的特征赋予网络语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性质,它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群体和个体的表达方式于一身,形成了“三明治+泡菜”式的语言风格,其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里出现了大量汉字、汉语拼音、英语、数字、符号、方言等混杂使用的情况。如“5555,7456,TMD,半天都找不到一个MM聊聊,郁闷ing,摘要:(”,短短一句话,竟出现了汉字、数字谐音、汉语拼音缩略、英语正在进行时、象形符号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稳定性
网上交流以青少年为主体,注重的不稳定性和丰富的无意想象使他们不断地创造新词,在网络上,每时都有新的网络语言诞生。但这些新出生的网络语言能否为其他的网民接受,能否生存和流传下来,就不得而知了。那些没有为其他网民接受的网络语言,只能在网上昙花一现,便寿终正寝。创造的随机性和非规范性导致网络语言极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得这一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3.简约性
人们利用网络交际时,总是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减少对话的延迟脱节,许多网民便使用了简化的网络语言,体现在数字谐音、缩略语、字母的使用方面。比如用“9494”表示“就是就是”,“520”表示“我爱你”,用“886”表示“再见了”,不仅方便而且快捷。再如“E我”,意思是“给我发电子邮件”。为了省时省力,网民见面不会采用这样的问法摘要:“请问您现在在哪儿啊?”而代之以“那”,甚至连“?”都省略了,而“thankyou”在网络上则成了“(三)Q”。在网上,语言的简短明快代替了冗长晦涩,用词简单成为造句的基本规则。
4.形象性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如“大虾”表示资深网虫或乐于助人者,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腰弯如虾而得名;“菌男”、“霉女”、“青蛙”、“恐龙”是形容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些词摹外形态有颇浓的讽刺意味;“很S”形容的是说话拐弯抹角,形象生动。另外,五花八门的象形符号也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生动性,如“摘要:O”表示恍然大悟“,摘要:D”表示大笑,“@%26gt;%26gt;--%26gt;-”表示一朵漂亮的玫瑰,“Zzzz%26#8943;%26#8943;,”表示等待得睡着了。这些符号摹外形态、形神兼备,使网络语言呈现出形象直观的特征。
5.非规范性
自由随意是网络语言另一突出特征,为了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网络语言大量使用了缩略词语、缩写字母,或以数字、符号和图形替代,甚至用错字、别字表达意思。从汉语言的规范表达方式来看,这些汉字、英文、数字、符号、图形混在一起使用,还有类似方言、别字白字和病句的使用,使得网络语言变得非语法化。如“寒ing,泥素芥末286,泥太out,偶稀饭滴8素酱紫滴!”这段话翻译过来是“天啊,你是这么老土,你太外行了,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子的!”,“大虾,泥好油墨,粉S,偶倒”的意思是“大侠(高手),你好幽默,(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笑倒了”。网络自由安闲的氛围和青少年自由随意的心态造成了生造别字和语法杂糅的大行其道。但很多网民因其简单、时尚、诙谐和随意而纷纷认同,使该类语言在网络中得以推广流行。
二、网络语言的心理归因
笔者认为,输入障碍、开放性、虚拟性等网络特征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社会思潮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青少年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特质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心理原因。只有当青少年群体用他们特定发展阶段固有的特质反思社会文化并面对网络传播特征的时候,网络语言才得以产生。
“青少年特质”这一概念是Copeland于1974年提出的,指的是青少年对发展压力的反应所导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他们会面对许多来自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如何解决好由这些需求引发的心理压力是青少年在这一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海文赫斯特1951年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青少年发展任务表,该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摘要: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起和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预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和概念;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预备;建立和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根据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反映出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做如下心理归因摘要:
1.自我意识
从心理归因分析,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自我意识是个体在和环境相互功能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自己和四周世界关系的熟悉。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高涨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甚至自我中心。他们认为自己和众不同,他们有异常强烈的被人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以至于使他们相信摘要:别人的目光和思想总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长时间在镜子前留连,每一颗青春痘,天天的发型,每一件衣服,都如此重要。当网络的交流环境剥离了现实交往的这些物质外壳的时候,他们便在网络交流的唯一工具网络语言上进行个性化创造,以引起别人的注重,昭示自我的存在,满足自我意识高涨的需求。网络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标新立异、直观形象、自由叛逆、委婉含蓄、幽默诙谐等特征无一不是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网络交际中的表现。
2.性意识
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影响青少年时期行为最重要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摘要:“里比多”(性能量)是人行为的源动力。伴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关注外表和穿着,热衷妆扮,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中,他们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从性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的这些行为进行归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是想通过自己和众不同的表现,达到引起异性注重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是青少年自己所清楚意识到的。
3.丰富的想象
由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尚不完善,青少年体验到的冲动和情感往往比其他年龄段丰富和强烈,对立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忽然甚至几乎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青少年时期丰富的想象正是源于这种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想象控制冲动,也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再加上青少年时间自我意识的高涨所特有的叛逆心理,使这一时期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创造性特征。网络语言的兼容性、形象性、创造的随机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是网络交际中青少年网民丰富想象的体现。
“网络成瘾综合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最先是1994年美国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误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现实,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了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并探讨了IAD的诊断标准。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说法不一,比较公认的标准是:以下9项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即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无法抑制上网冲动;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花太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上;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由幼稚发展到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逐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充满矛盾、容易产生焦虑和依赖情绪、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正面评价,互联网的易进入性、易支付性和隐匿性正好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诸多心理需求,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素质发展不完善或存在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等就容易使其受到网络成瘾症的侵袭。下面就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几个主要方面探讨一下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
1.认知方面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迫切希望获得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生活、体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极大的满足了青少年的需要,同时网络也为其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很轻松的获得很多通过其它渠道无法获得的信息,为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满足了他们认知的需要。
2.情绪、情感方面
现在的青少中独生子女居多,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尽管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爱和照顾,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常常感觉缺乏关爱,孤独、寂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社会角色的需要,利益的冲突,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学习的压力等使他们不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造成压抑的心理状态。匿名的网络恰恰给他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空间,使情绪、情感得以真实的表现和宣泄。于是,他们就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发泄自己紧张或压抑的情绪、情感,从而摆脱孤寂,使压抑和苦闷得到缓解。
3.意志力方面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心理的成熟赶不上生理的成熟,认知和行为常常不能协调一致,既知道该怎么做,可行为却不能这么做,表现出意志力薄弱,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有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成人感,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对待,但习惯了从小到大被老师、家长管束的他们,依赖性仍然较强,自主自控的能力没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有时明明知道有些事是不对的,可经不住诱惑还是要去做,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这就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再加上网络上大量的新奇信息、游戏和视听功能为主的娱乐性活动,使得追逐时尚、爱好猎奇的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4.个性倾向性方面
一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情形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违法犯罪有一个过程,在他们接触到某些语言、人物、景物使感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犯罪心理,遇到适当的机会和条件即发生犯罪行为。因此,青少年在犯罪时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表露。孩子如有不良言行出现,家长、老师就应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这些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逆反心理作怪,但他们毕竟处于一个行为变化的初期阶段,这时候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让孩子逐渐从不懂得懂事,就能从根本上阻止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 澄清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利于矫正青少年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易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因素,以及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体主观原因的。主要表现如下:
(1) 不平衡心理。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前的一种主要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的产生与互相攀比的作用、学习成绩的差距、或在同龄群体中的地位及尊卑感等因素有关。
(2) 逆反性心理。是对青少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的不健康心理。主要原因与“代沟”和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3) 孤独和空虚。青少年的这种心态,主要是由于缺乏他们心灵所需要的关爱、友谊和情感而产生。
(4) 争强好胜心理。青少年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
(5) 心理极为脆弱、偏执。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青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6) 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青少年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
(7) 报复心理和心理。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
(8) 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
三 对引发青少年犯罪不良心理的矫正措施
青少年犯罪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综合症,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更好地防止青少年犯罪:
(一) 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增强自信心,树立远大志向,保证健康成长。现代青少年非常注重自身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就要求全社会都就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对于他们在这方面是来不得半点打击和虚假。
(二) 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更要注重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具体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校的法制教育长期化、制度化。2、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了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 发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影响,学校仍重智轻德,一些教师更多的是看重师德之尊而忽视对学生之尊,,往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容易造成学生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学校,那就更不用说教育学生了。
(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遵循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认清不同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荣辱点感情点,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语气要诚恳,不能粗暴地对待学生,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将导致学生越来越差,未来的路越走越偏。
(五) 持续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正不良心理。心理作为内在活动,往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以此为信号,家庭、学校之间应常沟通,在信息上相互交换,杜绝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的苗头和症候,及时教育挽救。
(一)语音方面
青少年热衷于使用谐音词,如数字谐音、方言谐音、汉字谐音等。数字谐音是指用阿拉伯数字的读音代替汉字快捷表达意义,如“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方言谐音是指用方言代替普通话的读音,如“偶”(我)来自港台方言,“银”(人)来自东北方言;汉字谐音是指利用汉语中原有的谐音造新词,如“美眉”(妹妹)等。其次,除了热衷使用谐音词,青少年还偏爱用单字叠音,如“东东”(东西)、“漂漂”(漂亮)等等,这一点在女生身上尤为明显。
(二)文字方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交际工具。青少年为了能够拥有自己与群体的隐秘空间,会选择使用有别于常规用法的文字形式。例如他们在网络上经常使用“火星文”,这种文字里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包括繁体字、生僻字、阿拉伯数字、拆字以及以英文字母为代表的各国文字,如果不仔细分辨及联想,是很难看懂的。比如典型的“弓虽”(强),乍一看以为是两个字,仔细一看原来是把“强”这个字拆成了两部分,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比如“涐噯伱①甡①丗“(我爱你一生一世),这个句子里夹杂了异体字、符号等,第一眼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但经仔细分辨还是能猜得出其大概意思。
(三)词汇方面
词汇是一个群体语言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通过观察一个群体所使用的词汇,可以大概了解到这个群体的思想态度、文化特征等。青少年使用的词汇很丰富,不仅包含了传统词汇,更是加入了外来词、网络语言、流行语等。例如,近些年日韩影视席卷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大批哈韩族、哈日族等,于是普及了“欧巴”(哥哥)、“卡哇伊”(可爱)等外来词汇。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其语言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另外,青少年使用的词汇通常简洁生动,“顶、赞、碉堡、雷”等屡见不鲜。由此也可以看出,青少年语言在词汇使用上凸显了经济原则。同时,青少年使用的词汇也偏向于粗俗化,比如喜欢用“尼玛”、“”等粗鄙词语宣泄坏心情,用“巨、超、暴、狂”等副词来夸张地表示心情。除此之外,青少年喜欢打破约定俗成的语义,对传统词汇进行“旧瓶装新酒”,如“可爱”变成了“可怜没人爱”,“特困生”变成了“特别困的学生”等。总之,青少年所使用的词汇极大地展现了简洁生动、粗俗直接、幽默活泼且具有创造力等特征。
(四)语法方面
青少年语言在语法上呈现出任意性这一特征,即漠视语法规则,说出来的句子可能是支离破碎的。他们通常不注重是否遵守语法规则,而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语义表达上,比如“......的说”、“你V先”等特殊句式的使用;把英语词缀加在汉语后面,如“羡慕ing”等。这些语言表达都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重视语法的严格性,更多的是呈现出口语化的状态。一方面,这体现了青少年群体反规则反传统的语言倾向;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青少年非凡的语言创造力。
(五)语用方面
青少年群体有时候会不守语用规则,比如,“我身上穷的只剩下钱了”违反了语用原则中的“质的原则”,即虽表面是说自己穷,但实际上很有钱;但是他们对各种修辞手法却运用自如,如“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是对修辞手法中仿词手法的运用;流行于马年的“马上体”,如“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等,则是语义双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青少年群体语言还呈现出一定的腔调上的特征,比如近些年由于港台剧的盛行,很嗲的“港台腔”也逐渐被青少年所习得,如女生经常会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嘛”或者“喔”等语气词,表现出撒娇的口气。此外,青少年经常使用一些带贬义的词跟关系亲密的人交流,比如“猪头”,本意是指像猪一样笨,但是青少年在使用的时候,只是一种善意的调侃,用来活跃气氛。总之,在与青少年交流的时候,必须要深刻体会他们话里的真正意义,如果只关注表层意义,可能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二、青少年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子,即语言可以见证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社会文化对语言也有一定的影响。青少年群体的语言综合反映了社会的时代特征及青少年群体的风貌。换言之,我们可以透过青少年使用的语言来透析他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群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标新立异心理
首先,青少年的语言反映了他们标新立异的心理。比如,在青少年眼中,“火星文”不同于传统文字,对“火星语”的使用让他们觉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其次,传统的词汇、用法已不能满足青少年那种强烈地要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与评价用形象、贴切并极富表现力的词汇表达出来的心理需要,所以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使用与众不同的语言会让他们特别有存在感,因为标新立异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吸引别人的眼球,博得关注的目光。青少年群体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表面张扬自信,放荡不羁,其实内心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青少年通过标新立异,用与众不同的语言标榜自己,得到关注的目光,从而得到理解、支持、尊重与关心,进而满足成长过程中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消除个体内心的不安与矛盾。
(二)从众心理
青少年对语言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从众心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美国学者沃纳•赛佛林曾指出,受众“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文化素养、需要、心境与态度等进行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和选择性记忆”。由此可见,受众会为了保持与周围环境的一致,得到认可和采纳,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或行为。譬如,虽然在青少年中间流行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是真正地、单纯地出于个人的需要。青少年为了与群体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不至于落单,通常情况下就会选择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同的语言习惯与行为模式,从而获得朋辈认同,交到更多的朋友。
(三)自我表现心理
青少年群体在形成从众心理的同时还潜藏着自我表现的欲望。青少年群体生长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接受的教育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他们乐于表现,敢于在公众场合秀出自己,展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所认为的:社会就像一个舞台,人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我表现来给别人留下印象。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青少年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重要表现。青少年群体在使用带有自己年龄特征的语言时其实也是显示了自己较强的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通过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表言论,不仅仅是为了抒感,也是带有自我表现的成分。
(四)避繁求简心理
特定时代赋予的快节奏使得青少年在语言上趋于从简从易,用词趋向于简约和直白,很多词汇都采用缩写词和语法省略的结构形式,遵循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从而达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效果,并且便于记忆和使用。比如“GG”(哥哥)、“MM”(美眉)的使用。再比如,在网络上聊天时,他们喜欢用数字、字母、符号来表达,如“886”是“拜拜喽”的意思,“V587”是“威武霸气”的意思。这些语言使用现象都体现了青少年避繁求简的心理特点。
(五)寻求宣泄心理
青少年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于是,为了缓解压力与焦虑,他们会选择各种方式去宣泄,其中就包括语言的使用。对于一些粗鄙化的语言,他们会选择用隐晦的方式说出来,如“、我去年买了个包、尼玛、TMD”,这样既避免了直接“国骂”的浅薄和粗俗,又宣泄了自己的情绪。青少年通过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表述宣泄与释放生存带来的焦虑,体会到了藐视、突破和颠覆既有语言权威带来的。这种语言表象背后体现的是他们寻求心灵突围、渴望社会关心和关注的心理状态。
(六)保护隐私心理
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一般不希望别人窥探他们的秘密,他们偏爱那些与传统相违背、与权威相背离的语言形式。不管是夹杂了各种符号、数字、繁体字等的“火星文”,还是略显幽默讽刺的网络流行语,青少年使用的语言无不反映了对传统的反抗。他们厌倦了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且这种语言还是排外的,一定程度上阻绝了外界对青少年秘密的探测。例如“洗胃”一词,一般人都认为是去医院洗胃,但在特定的青少年的语言环境下,他们表达的可能是“喝饮料”的意思。通过诸如此类的语言,青少年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文“Popular music”一词翻译过来的,与许多外来事物一样,作为舶来品,流行音乐在我国的音乐文化领域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期。流行音乐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相对于传统音乐和艺术音乐而言,听众对流行音乐更易理解。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强劲有力且节奏自由多变,它的形式轻松活泼,情感真挚,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流行音乐不仅是悦耳动听,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的还能反映某种人生哲理,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大众艺术,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往往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音乐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既有别于行政命令等“硬性”方式,也不同于说教灌输的直接输入式的影响方式。“它对人们的生活、情感、人格、个性、自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影响。同时,流行音乐又具有时代性,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流行音乐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教育作用也见效很快。不管教育形式有多完善,如果缺乏好的教育内容,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流行音乐作品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很多适合当作青少年德育的素材。
二、青少年时期心理特点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相较于儿童时期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他们已经具备了透过现象得出事物的本质的基本能力,能够从零散的社会现象中找出彼此的联系。他们的个性正在生成,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不墨守成规,他们更愿意进行独立思考而排斥填鸭式的灌输。为此,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求被社会承认的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他们追求个人独立的思想、情感和个人空间,非常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并且具备了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都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了条件。
“心理自我的发现是道德自我确立的前提,没有从依赖状态到独立自主状态的转变,就不会有道德上自我的确立。”自我意识的增强是青少年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转变的关键一环。这时的青少年虽然具有了明显区别于儿童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自律的程度和深度还相当有限,加之他们的社会成熟和心理成熟远远赶不上生理成熟,社会把他们当作成人看待,他们自己也努力适应成人的角色,但他们仍有知行背离等自相矛盾的现象出现。
因此,青少年的德行有了更强的可塑性,青少年德育的目标应当是通过疏导和引导,让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得到充分整合,努力使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协调一致。
三、青少年德育与流行音乐的相关性分析
流行音乐是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良好载体。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鲜明的时代感吸引着一代代青少年,并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特征与流行音乐特点的契合
流行音乐通俗易懂,内容活泼丰富,又易于传播,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平台,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偏爱。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流行音乐有内在的契合性。
1.青少年的感性认知与流行音乐的通俗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记忆方面,青少年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记忆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且更能够对抽象的概念、公式、定律等进行概括识记。在思维上,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在思维中占据优势地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都显著增强。但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还是比较感性的,对一些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还难以进行理性的判断,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第一印象”上,即凭借最初的感觉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
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很好地契合了青少年的感性认知能力。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不需要掌握太多的音乐知识就能接受;流行音乐的节奏明快,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流行音乐的歌词表达直白朴素,对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的青少年来说显得格外亲切。
2.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与流行音乐的大众性
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从众心理,他们正处于情感日益丰富,集体感、友谊感逐步增强的心理发展阶段。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人群中构建起了一种活跃的文化氛围,成为青少年联系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少年最为明显的一个标志。青少年害怕被孤立,渴望能够充分地融入集体生活中,所以他们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受,不得不做出一种喜欢流行音乐的假象。“他们用这种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能够找到他们应有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总之,青少年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和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引起的从众效应是青少年普遍偏爱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有了青少年这一广大群体的支持与热爱,流行音乐的大众性也更加凸显。
3.青少年的猎奇追求与流行音乐的时尚性
“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以‘新奇’为特点。”
随着认知能力的迅速提高,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猎奇欲望,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学生们更加热衷于追捧音乐课堂外的流行歌曲,甚至出现了不喜欢上音乐课却喜欢听流行歌曲的现象,近几年火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等选秀节目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现象。但是青少年并不是对所有的流行音乐都盲目的追捧,他们更喜欢青春活泼的、旋律优美的、题材接近校园生活的流行音乐。
总之,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特殊时期呈现出来的种种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因此,将流行音乐这一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很好契合性的形式引入德育实践中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流行音乐是青少年的精神食粮
流行音乐以其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而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也开阔了青少年的艺术视野,使他们的学习不再单调,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又愉悦了他们的身心。
1.流行音乐是青少年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对青少年来说,仅仅把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消费品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在尽情享用流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的同时,也在积极地给流行音乐赋予意义,使流行音乐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现代青少年出生在一个呼吁个性解放的时代,他们追求民主的意识是前几代人所不能比拟的,这是时代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对青少年来说,流行音乐不仅是一种流行文化,它对很多青少年来说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的帮助。流行音乐本身所特有的非主流特征,体现了他的创作者与追捧者的叛逆性,这对青少年培养自我独立之精神,促使青少年崇尚个性解放与个人选择具有积极意义。
2.流行音乐使青少年找到了精神寄托
现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温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开放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加关注自我发展,更加注重情感需求。流行音乐以最直接的形式与人的精神进行对话,这种为人所喜闻乐见的感觉形式是人之生命的真实表征。很多青少年都将流行音乐视为一个知心朋友,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对她说;又像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有什么不懂的事,都可以在她那儿找答案;又像是一位最疼你的亲人,可以对她哭,对她笑,对她倾诉。
3.流行音乐为青少年的情感宣泄提供了载体
心理学家习惯把人的青少年时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背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学生,使他们背负着繁重的课业负担;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使他们背上了来自家庭的压力。逐渐成人的他们还要独立处理一些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这使得还不太成熟的他们感到很烦恼,迫切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将内心的压抑宣泄出来,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欣赏或哼唱流行歌曲就是一个不错的宣泄情感的途径。
(三)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德育影响的双重性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流行音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分清它的利与弊,减少其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
1.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既丰富了生活情趣,得到了良好的休息,又能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后,听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或是唱上几句,有助于消除疲劳,放松身心,使他们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而且通过欣赏流行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气质和风度,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听流行音乐可以排解自己的烦恼,从而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2)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音乐是人生的最佳演绎形式,它可以“造就人的心灵”。好的流行音乐能够从内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我要向太阳怒吼,征服每一片天空,如果我可以选择,我要创造新的地球”。这些激昂高亢的曲调,使青少年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伟大,从而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2.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流行音乐也是如此,我们在看到它对青少年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当客观分析它的消极影响。
(1)流行音乐的商品性不利于青少年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德育的任务是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中华民族的年轻一代能够在德智体美方面都获得发展,形成适应并能推进社会发展的素质结构,可见,培养青少年音乐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如今,许多流行音乐在创作、包装、发行过程中,人们更看重它的商业价值,过度的媒体宣传冲淡了其本身的艺术内涵,致使人们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了流行音乐本身的质量,过度华丽的包装削弱了流行音乐本身的艺术性,社会传媒的浮夸宣传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对生理、心理处于发育期,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事物缺乏理性判断的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人生价值导向。
(2)流行音乐的炒作使青少年深陷其中甚至荒废了学业
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流行音乐明显的带有娱乐性太强、教育价值不高的先天缺点,强大的媒体攻势将一批批美女帅哥捧红,成为“明星”,而这些所谓“明星”的出现又吸引着众多青少年学生的眼球,导致青少年近乎疯狂的追捧。他们把关注的目光过多的投向娱乐圈,过于关注流行音乐,必将影响自己的学业,忘却自己肩负的责任,不利于民族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娱乐宣传、目不暇接的选秀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如“超级女声”、“快乐男生”等等,这些娱乐节目使青少年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使他们相信没有文化一样可以功成名就,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理,而忘记了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经过艰辛努力。
3.强化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影响,弱化其消极影响
流行音乐作品确实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减少流行音乐的消极影响,使流行音乐独具魅力,真正使之成为青少年德育的良好手段。
(1)尊重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
青少年不再像儿童那样听话,他们迫切想摆脱成年人的控制,讨厌别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来看,思想上具有很强的反叛性,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另外,他们还具有很强的好强心理,即使自己知道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但出于好强,仍执拗地做下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了,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青少年喜欢某位歌星的流行歌曲或某种类型的流行音乐,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做到谆谆善诱,而不要苛责他们,让他们本着批判的态度选择自己需要的流行音乐,在正确地引导之下,使他们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2)营造良好的流行音乐氛围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不断呼吁,如何净化社会环境,以有利于实现青少年德育中追求真理、掌握知识、完善自我的高尚目标,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学校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音乐教育,通过开设音乐课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老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流行音乐进行讲授,让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特点以及与自身的关系有一个深入了解。各级广电部门及大众传媒要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加大对流行音乐市场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一些有着不良思想倾向的流行音乐作品进入文化市场,从侧面保护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3)提升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
手机网络成瘾在当前很多学校都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上瘾后具体表现为离不开手机,手机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而离开了手机学生则怅然若失,无法正常生活;并且由于长时间玩手机,无法专心学习,上课爱睡觉等问题;而且此类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网络对自己的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一、造成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原因
造成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孤独感;学习能力欠缺;从众心理等。下面分别分析以下原因:
1.学生的孤独感
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因而部分学生存在孤独感较强的问题,不愿意过多的与他人交流。而且容易造成这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偏弱,无法有效的排解内心的孤独,也许拿着手机什么也不干,但是相当于给学生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寄托。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对手机网络的依赖,进而成瘾,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2.学习能力的欠缺
这是造成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欠缺,导致其无法安心的完成自己的学业。然后就需要干一些事情消磨时间,很多学生选择了玩儿手机。继而造成对手机网络的依赖。如果能够把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问题也许就能够得到一定的解决。
3.从众心理
由于当前智能机的普及,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机,这是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又一大诱因。很多同学拿手机并不是为了和家人联系,而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大家都带了,自己不带很没有面子。带了自然就要玩儿,于是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手机网瘾。
当然,手机网络成瘾的诱因远不止这些,但是类似互联网一样,手机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如何合理使用,如果借助手机网络,弄明白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意志力薄弱,无法合理使用。
二、手机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
手机网络成瘾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关于手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理论研究体系,这里简单的谈一下笔者的经验。
1.思想教育
对于大多手机网络成瘾的学生,并非不可救药,这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直接没收手机进行强行干预,达不到帮助学生戒掉手机网瘾的目的,反而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家长和老师要用说教的方式使学生学生明白过度依赖使用手机,会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等,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是由于学习动力不足,无法有效的搞好学习,导致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成就感不强,因而玩手机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如果能够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可能就会戒掉手机网瘾。
3.心理辅导
这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个有效手段,因为形成手机网络成瘾的原因基本相同,由于学生孤独感强,比较不自信,需要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信心,因而可以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使学生戒掉手机网络成瘾。(1)团体辅导。以青少年的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具有心理指导意义的活动形式,让青少年对自我深层次的内在需求得以觉察,并用积极的方法得以满足和实现,以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在互动中让青少年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人生价值观,认识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从而更好地建立自信、接纳自己、改变自己,特别是体会到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产生感恩的思想。(2)个体辅导。针对不同青少年的家庭背景进行个别辅导。一个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因而在对青少年进行个体辅导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家庭治疗,通过举办“家长课堂”,帮助、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网络依赖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促其改善家庭关系,让每个家庭成员认识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改善孩子的行为。
当然,面对日益严重的手机网络成瘾问题,会引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希望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不至于沉迷于手机网络。
参考文献:
引言:
中外学者都试图给“青少年文化”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又有相当的难度。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是最早从学术意义上使用“青少年文化”概念的学者之一。在他看来,“青少年文化是由青少年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这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少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少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
本文将分析美国作家罗伯特・考米尔所著《巧克力战争》和中国女作家郁秀的作品《花季雨季》,从青少年与他人关系与青少年的价值观两方面比较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中美两国青少年文化的异同。
一、两部作品中青少年与他人关系比较
以个人本位观念为基础的模式和以群体意识为基础的模式是人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的两种模式。一般说来,欧美国家属于前者,而日本、中国等国家属于后者。个人本位观念决定了西方青少年在价值观上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不迷信权威、独立意识强等特点;而以群体意识为基础的模式,则是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青年人注重集体利益、责任感强,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维护权威和独立意识较弱等特点。当然,这些模式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推移也在变化。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以来不重视个人利益的局面开始改变。个人与群体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发展个性等意识也逐渐浓厚。
1.青少年与同伴关系比较。同伴对青少年的影响极为重要,但高度的群体意识往往意味着对个性的抑制和扼杀。青少年可能发现自己卷入了不愉快的关系网中,发现特权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对自由是一个限制。实质上,他们意识到长大成人是一件痛苦的事,成人生活的特权是以责任为代价换来的。(罗吉斯,1988)在中学里,他们创造出一种新的、对他们而言是更好的他们自己的社会,这个社会的规则是从众。青少年显示的从众行为融合了被他人接受和保持个性这两种需要。十几岁的青少年非常关心自己是否受同伴欢迎,虽然当代青少年认为保持个性很重要,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必须与同伴保持一致,以便受到欢迎。
《花季雨季》中的柳清是一个想要从众却不被接受并因此变得不自信、苦闷的一个人物形象。书中描写柳清的一段是这样写的:“柳清渴望有个朋友。她觉得身边的同学,要么是自成一堆一伙的,要么就是她也不想理的人。有时候虽然大家在一起,可都只能算朋友的朋友。‘我是一只孤独的小鸟。’柳清曾这样写过。”(26)在这部小说中柳清是一个成绩不突出,长相一般的人物形象,她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却屡次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愚弄,这使得她非常苦恼,自信心严重受挫。想融入同学群体却总不被群体所接受,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可想而知。
与柳清相反,小说《巧克力战争》中的主人公杰瑞则选择了脱离群体,与守夜者社团作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却是自己被孤立,被打个半死。他受到到一个陌生路人“你正错过世界上许多的事情”(20)的刺激,开始讨厌他的每天墨守成规的生活;他受到贴在他的寄物柜上的海报上所写的“我敢于搅乱宇宙吗?”(97)的启发而坚定与群体斗争的决心。但杰瑞的斗争以失败告终,与守夜者社团的斗争让他清醒了,当他被詹泽打倒在地而古博过来帮他的时候,“他听出了古博的声音,他要告诉古博他的发现,他必须告诉古博去踢球,踢足球,去跑步,去帮球队获胜,去卖巧克力,去卖他们让你卖的任何东西,去做他们要让你去做的任何事情。“(187)他屈服了,他想告诉古博”不管海报上面怎么说都不要去搅乱宇宙“(187)他最后的悲惨结局让人想到了海明威在他的小说里所塑造的海明威式英雄人物:孤身一人与社会斗争,信念坚定,不屈服,但斗争到最后却发现还是与同伴在一起好。
一种是想从众却不被接受,一种是不从众反而主动与群体展开斗争,中国强调集体而美国重视个人,所以会产生这种不同。但是不管是主动选择孤立还是被动的孤立,他们的遭遇都说明了青少年个人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及性格形成的影响以及群体的力量。
2.青少年与父母关系比较。随着儿童进入青少年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一些变化。虽然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承认和接受父母的权威,但是他们努力使这种关系带有同伴关系的倾向,因为他们的父母现在也越来越尊重几乎已长大成人的子女的观点了。通常的看法是,成人作为子女社会行为的角色模式,然后子女将其运用到家庭外的关系中去。笔者更加赞同一种相互作用的观点――即,成人从自己丰富的经历出发,使其与子女的相互作用带有重要的洞察力,而青少年子女则使这种关系带上同伴关系的性质。
《花季雨季》中刘夏的故事代表随着子女的逐步成熟父母对子女看法的改变。刘夏的父母关系不好,爸爸要离婚而妈妈为了报复他坚决不离。一开始刘夏也是坚决不同意父母离婚并曾以死来威胁父母,但当她发现婚姻对父母是一种煎熬的时候他主动劝母亲离婚。“刘夏走过去,双手按住妈妈颤抖的肩膀:‘妈,离吧,这样下去还不如离了!离了,对大家都有好处。’”(107)父母对刘夏的言行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发现女儿已经长大,已经在平等地与他们交流。“爸爸望着那双眼睛,清澈晶莹,但这双眼睛却不能再轻而易举地读懂了”。(108)
如果说刘夏的例子代表父母对子女的重新认识,那谢欣然对爸爸看法的改变则代表子女对父母的理解。谢欣然因为爸爸送礼时的拙劣表现而耿耿于怀,认为爸爸丢了她的脸,从而对爸爸产生敌对情绪。欣然给同父异母的哥哥寄钱这一事件给了父女交流的机会,通过与爸爸的交谈,她对爸爸的认识改变了“欣然这才发现,过去老怪爸爸不理解她,其实自己也一点不理解爸爸。和爸爸交谈之后,欣然觉得他们的关系融洽了许多。许多事情看起来很复杂,但有时是人为的复杂化了。许多事情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去对待!”(290)
而《巧克力战争》中的杰瑞所表现出的是对父母的否定和不理解,书中有这么一段“正当他把母亲的容貌和父亲的容貌融合到一起时,他看到自己的相貌里映出了父亲的脸庞。他转过身去,因为他不想成为父亲的映像,这种想法让他感到尴尬不安。我想干一番事业,我想出人头地。但干什么呢?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53)杰瑞认为爸爸的生活太平凡,太循规蹈矩,因为爸爸总是爱用“不错”来回答他的问题,他对此比较厌烦,于是对爸爸说道:“我是说,每天我问你过得怎么样你都回答说不错。难道你就没有过得很好或很糟糕的时候?”(51)他决定不去过这样的生活,不做爸爸的翻版。
虽然上面的例子中的青少年已经都能与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但刘夏和谢欣然的例子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他们和父母间的相互理解,而杰瑞的例子体现更多的是对父母的否定和他的反叛精神。这种差别是中美的文化差别所致,中国人家庭观念强并尊重父母的权威而美国人更注重独立,更具反叛精神。
二、青少年的价值观比较
当代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注重维护个人利益。在美国,战后出生的一代人,被人看作是“美国历史上具有最浓厚的个人主义的一代”。他们鄙视上一代人及其前人所珍视的那种较为社会性的价值观念,为经济稳定牺牲个人的功利思想似乎与他们格格不入(黄志坚,1993)。在中国,以往强调的是“大河没水小河干”,现在也出现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价值观念。
《花季雨季》中的陈明这一人物形象是很有个性的一个角色,他志向远大,他崇拜《封神演义》里面的雷震子,渴望有一天能像他那样一飞冲天,他学习成绩拔尖,同时又有些年少轻狂,有些目空一切。他看不起像余发那种“口袋里满了,脑袋里空了”(76)的人;他看不惯爸爸整天把钱挂嘴边;他有时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平时和老师讲话很是漠然,还在政治课上做代数并公然顶撞老师,老师终于忍受不住,生气地对他说“你不要太嚣张了,像你这样的学生我见多了,你也只能算是羊群中的骆驼,有什么了不起的。”陈明代表了青少年中个性很强的那一类,他有追求,为了理想他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在乎。他孤芳自赏,与周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他孤单,没有朋友,但并不孤独,因为他有理想。
《巧克力战争》这部作品中的杰瑞这一人物形象也是个性极强,坚守信念的代表。他独自一人与学校斗争,与守夜者社团斗争。斗争的过程中虽承受着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压力与恐吓但仍矢志不渝,坚决不卖巧克力。杰瑞的做法得不到大家的理解,他几乎成了所有人的敌人,这也注定了他最后悲惨的结局。但是还是有人能够比较公正的看待杰瑞的,他的好朋友古博自不必说,还有一个要提的是布莱恩・科兰,也就是为里昂修士当会计的那个学生,当里昂说了一些侮辱杰瑞的话后,布莱恩:“想到了里纳特,那个古怪、固执的孩子。里昂这样做对吗?学校比每一个学生更重要吗?难道个人不同样重要吗?他想到里纳特孤身一人与学校斗争、与守夜者社团斗争,与每一个人斗争。”布莱恩的这段内心独白道出了一部分青年人的心声:个人重要还是集体重要,是保持个性还是随波逐流?此时的布莱恩是倾向于杰瑞的一边的。
陈明和杰瑞,一个中国青年,一个美国青年,他们虽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但该部分所列举的事例表明他们在保持个性,坚守信念和维护个人利益这方面是一致的。虽然是个人事例,但他们代表的是中美两国青少年群体,反映的是两国青少年文化,体现的是两国青少年文化的相同之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两部作品所写的内容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其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部作品都是描写青少年生活的,所以通过对中外两部作品的比较,笔者找出了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青少年文化的异同。如果本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能够为青少年作品的创作与鉴赏提供一些视角,能对中西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有所启发,对理解青少年文化有所帮助,笔者将甚感慰藉。
参考文献:
[1]Cormier,Robert.The Chocolate War[M].Dell Publishing Co.Inc.1975.
[2]多萝西・罗吉斯著,张进辅、张庆林等译.当代青年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黄志坚.中外青年比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中图分类号] C913.5[文献标识码] A
一、现状与危害:青少年飙车的特征分析
所谓“飚车” 就是指占用快车道、超速行驶、拔除消音器行驶等行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40年的美国,当时被称为“飞车”,1947年在加里弗尼亚州因为发生数以千计的飞车集团“地狱天使”(hell’s angel)群聚闹事、损毁财物而被当时社会大众所注意。
(一)青少年飙车的现状
我国大陆地区的青少年飙车现象已呈现出从沿海大中城市向内地蔓延之势,仅武汉市就有十多个飙车团伙,共计100人,北京、广东等地还出现了集体性的飙车甚至伤人事件。结合笔者在重庆所收集到的一些初步数据来看,青少年飙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就基本情况来看,大部分飙车族都处于16―25岁之间,其中男性占总数的80%以上,超过78%左右的飙车族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下,这些人一般都选择经过改装的摩托车。另外的飙车族则有一定经济基础,飙车的车辆主要都是普及型轿车,也有人用改装的奥迪TT、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但改装一辆车的费用有时都可以买一辆新车了。大部分(82%)的飙车青少年装扮非常不正式,随自己的心情穿着,也很少带安全帽;(2)就心理特征而言,飙车青少年最强烈的一个心理感受就是在追风的中所体会到的高峰经验(77%),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酷”、“炫”、“刺激”。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强烈的追求速度的(89%)、和朋友一起玩觉得非常开心(67%)、飙车让人觉得很发泄(34%)、自己觉得非常成功(23%)等。飙车是冒险行为,若是能惊险而成功的演出,得到别人热烈的掌声,大部分(75%)处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都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满足感;(3)从社会特征来看,飙车青少年以汽车维修及配件工作人员最多(53%),其余以各种自由职业者以及无业待业青少年为主(36%),还有一部分是时髦的白领青年和私营企业老板,不过他们大多数都已经处于中年时代了。在飙车青少年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少数(24%),大多数都是和朋友或工友在一起;(4)从行为特征分析,飙车青少年喜欢集体活动,选择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周末或晚上。自认为一周飙车达到3次及以上的人有78%,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人(15%)每天都要飙车。从他们选择飙车的地点来看,周末多半集中在某些偏僻空旷之地,比如沿河沙地、山上空地等,而晚上都半在沿江大道、新开发区的主干道等。特别是在飙车青少年较多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汽油味,刺耳的发动机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有时候还有专门的人员组织活动,在道路两边维持车辆秩序,发号施令等。一般情况下,飙车的时速都在130公里/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了200公里/小时。
(二)青少年飙车的危害
青少年飙车能够体验到颠峰刺激的感觉,但同时代价也是巨大的,仅仅2006年10月份,在重庆市某大学城的几条主干道上,就发生了两起高速飙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死亡1人,重伤3人。归纳起来,青少年飙车行为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行车秩序,妨害交通安全。飚车活动吸引群众围观,使得交通秩序大为紊乱,其在高速蛇行或逆向行驶的情况下,更往往使得道路行车陷于瘫痪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2)制造噪音与环境脏乱。青少年飚车的引擎发动、刹车所发出噪音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同时由于聚会所丢弃的垃圾也污染了环境;(3)打架群殴,杀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青少年在飙车过程中极易形成竞争关系和其他偶发事故,进而形成群体互殴、械斗等暴力事件;(4)助长赌博歪风,形成不良风气。飚车的现场往往会有赌徒借机赌博,一决输赢,因此飚车活动无形中助长了赌博歪风,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5)衍生犯罪案件。从目前国内其他地方由于青少年飚车所引发的其他攻击、暴力事件看。群体性的青少年飙车行为容易衍生成为其他暴力和犯罪行为,并有洗劫加油站、杀人、公然挑衅交警、砸毁路边停车或警车等行为;(6)引发警民对立,增加社会成本。为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的管理,交警往往会加强交通监管和打击力度,由此会引发飙车青少年的不满,甚至公然向交警挑战。由此引发的交通堵塞和警民冲突,会进一步增加社会管理的成本;(7)增加警察人力及勤务负荷,造成警力不足。为维持交通顺畅,防止飚车族滋事生非,警察必须增加人力及勤务负荷,使得原本警力不足的现象,更加雪上加霜,直接、间接影响到社会治安维护工作的执行;(8)造成车祸与死伤,增加社会负担。青少年竞速飚车,无异于与死神拔河,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并且许多青少年不仅没有驾驶培训经验,更甚至在缺乏安全设备的情况下就超速超载,导致许多伤亡事件发生,增加了社会负担;(9)造成个人遗憾终生,增加家庭悲剧。青少年飙车往往引发交通事故,或者导致当事人轻伤、重伤,或者直接导致当事人死亡,造成个人遗憾终生,增加家庭悲剧;(10)引起民众恐慌,造成社会不安。飚车活动所造成的交通问题、攻击、暴力行为、抢劫、杀人,及公然向警察挑战等的问题,会造成民众的恐慌心理,形成社会不安现象。
二、成因与问题:青少年飙车的学理分析
(一)青少年飙车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来自青少年的个人原因。青少年飙车的个人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1)身心发展不平衡。青少人处于身体急速成长的阶段,心理的成熟往往跟不上身体成长的脚步,以至于身心无法平衡适应。尤其在情绪上表现出强烈、不稳定,具有暴性,常常会意气用事,忽略事后的不良后果;(2)希望经历颠峰经验。飚车青少人在追风的中,很容易体会到愉悦的颠峰经验,因此对于飚车乐此不疲;(3)转移作用。在社会激烈的竞争面前,一些在失学、失业或在学习、工作方面失败,不能通过正常升学和就业渠道得到自我肯定的青少年,在长期自我压抑及企求突破现状的强烈意识下,便选择了飙车这种“高艺胆大”的运动。因此,这部分飙车青少年可以归属于传统价值中较为失意的群体,行为带有反抗家庭、学校、社会的色彩,其规范意识多半较为薄弱,而自我张扬性、冲动性较为强烈;(4)从众心理。青少年意志力较为薄弱,当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时,很难掌握自己,容易随波逐流,盲目从众,如果同伴是飚车一族,很容易就跟着一起飚车;(5)不当的报酬心态。冒险型青少年的特征是对于成功机会少,但成功后报酬高的活动有相当兴趣。飚车是冒险行为,若是能惊险而成功的演出,得到别人热烈的掌声,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不少飙车青少年的动机就是“让别人认识”、“引人注目”、“高速行驶中忘记一切”、“我的机器我做主”等;(6)欠缺法律常识。许多飚车青少年都认为自己的行为仅仅是一种娱乐,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侥幸逃过交警的监控,并且由于同伴的鼓动和相互间的误导而弱化了飙车的危害性。
其次是来自青少年家庭的原因。一方面在现代工业社会,许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对子女的生活与心理缺乏关注,对青少年不当的言行举止和对于事理的错误判断没有及时的约束与管制。来自这样家庭的青少年不知何谓正义公理、道德伦理规范,为所欲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自然更易产生越轨行为;另一方面,许多家庭缺乏沟通,家庭气氛紧张或家庭破裂,让让青少年欠缺家庭的归属感,以至于对外寻求认同与归属,特别是同辈团体。若是认同与归属的同辈团体是飚车族,也就成了其中的一员。
再次是来自同辈群体以及学校的影响。一方面针对社会上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会形成明显的群体亚文化。飙车文化就在这样的群体中形成,并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不可反抗的压力影响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青少年;另一方面,面临升学考试的青少年学生,总有人在学习和考试中失意,再加上升学主义和分数主义的影响,促使他们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瞩目,飙车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其中还有学校对青少年辅导工作的缺失,无法给予有心理压力和行为偏差的青少年适当的辅导,使飙车行为越演越烈。
最后是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和风气对青少年具有整体性的影响,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和价值失范的时代,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青少年在进行价值观判断和选择的时候无所适从,随波逐流。这主要体现在:(1)大众媒体的负面渲染。社会大众媒体为了满足观众的观感视觉,或者促进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在进行宣传和报道的时候过多地加以渲染夸大。这对于心智未臻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无疑形成了不良的误导和诱惑,进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世哲学。譬如《头文字地》的电影、电视、及漫画的赛车镜头,容易使青少年加以模仿,引发飚车行为;(2)商业道德的沦落。一些不肖的机动车经营商,为了赚钱而将机车贩售或改装给青少年,使青少年有了飙车工具,助长飚车歪风;(3)英雄主义的盛行。现今社会上只要是敢拼敢冲的人就被称为英雄,而不管所冲所拼的目的是否道德,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合法。特别是当他们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之后,更是受到众人的瞩目,甚至成了大众崇拜的偶像。飙车自然成为了青少年实现英雄目标的平常手段。
(二)青少年飙车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当前青少年飙车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需要加以防治。事实上,飙车最早只是一群爱玩机动车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冒险刺激及炫耀而产生的一种娱乐活动。由于社会管理的滞后、成人赌博之风的盛行和特殊暴力团伙的介入,而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和棘手。从中可以看出,青少年飙车问题正反映了当前社会制度的诸多不完善。首先是社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其次是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再次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最后是家庭制度的弱化,集中体现在家庭越来越难以承担青少年教育的功能。
三、政策与服务:青少年飙车防治的社会工作反思
社会工作的使命就是去提高个人及其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因此,从青少年与他们所生活的主要环境之间的交互性来考察青少年飙车现象,既可以使实务工作者远离过失,远离仅仅处理个人的或环境的单方面问题,更可以从系统性思维去思考解决之道。这种交互性的框架主要包括青少年个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全体等。
(一)基于政府的政策及行为
首先,交警部门应持续加强取缔,肯定并配合公安部门的取缔行动。其次,要坚决取缔并驱散围观民众,降低青少年飚车的兴趣与声势。再次,政府需要妥善设计、规划、管理道路,减少青少年飙车的机会。最后,政府可以适当公布飚车青少年父母的姓名并处以适当罚款。
(二)基于社区的服务拓展
首先,社区需要重整社区环境,消除社区不利因素,促进青少年参与社区娱乐活动的意识和乐趣。其次,社区需要加强社区意识,推展守望相助,增进青少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再次,社区需要发掘地方资源,并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三)基于学校的休闲辅导
首先,学校需要了解、引导并积极利用青少年学生的亚文化,使其趋向正常发展。其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辅导体系,强化青少年人际处理能力、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最后,学校要积极拓展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赋予家庭与学校更多的责任,强化拓展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交换管教子女意见凝聚共识,应该成为重要的努力方向。
(四)基于家庭的亲子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更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与场所。一方面,要促进父母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与变化,父母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良好家庭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家庭的功能和谐。
(五)基于单位的职业训练
首先,面对在职青少年夜间以及闲暇时间的飙车现象,要大力加强工厂的法规教育、员工辅导以及教育训练的功能,强化单位的职业训练。其次,单位要加强青少年员工的各种社会工作辅导活动,主要是要开展个别辅导(心理辅导、休闲生活辅导)及团体辅导(如康复训练)。最后,要大力开展青年员工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员工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人力发展训练(如第二专长训练、在职训练、转业训练等)等。
(六)基于社会的宣传倡导
青少年飚车行为发展迄今已不仅是青少年同辈单纯的竞速、赌博现象,更涉及复杂的交通安全与社会安宁秩序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大众的集体合作。一方面要开展社会教育,端正社会风气,重整社会秩序,提供青少年良好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净化大众媒体传播内容,落实分级制度,积极审核传播媒体的内容,避免过度渲染、报导飚车或其它暴力行为。
(七)基于个人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提升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树立正确的物欲观念。其次,要促进青少年增进社会认知能力,培育成熟的道德认知。再次,要协助青少年正确面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引导青少年进行良性的同辈互动。最后,实现青少年身心平衡发展是解决青少年参与飙车的根本之道。可以透过传统礼俗教育的方式,在形式及实质认知上,协助青少年平衡身心发展,使青少年透过仪式活动,真正体会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养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判断能力,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秦轲.“飙车族:活在生命飞起的瞬间”[J].职业技术教育.2002(2).
[2]Paula Allen-Meares.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李建英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黄德祥.青少年发展与辅导[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4]林正义.青少年问题与辅导[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5]香港青年工作编辑委员会.香港青年工作[M].香港:香港社会工作者总会.1993.
[6]陈宝钊等.香港外展工作纵横.香港:集贤社[M].1997.
青少年的人格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品质的好坏,而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决定其对社会所具有的正负价值量的大小和比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青少年人格培养是我们国家社会人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格有先天的特质与后天养成之分。先天的人格特质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的人格养成则是教育和环境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先天的人格特质在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又可以发生改变。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人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是否重视青少年人格养成的意义非常重大,这关系到一个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衰败、一个国家声誉的好坏及其在国际上综合竞争力的强弱。
1 青少年不良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学术界对青少年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对青少年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界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一般把青少年界定为13岁-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上是处于中学和大学期间,在参加社会工作和成立家庭之初。本文也以此作为对青少年阶段的界定。首先,一个人进入青少年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在心理上进入“断奶期”,独自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话不再言听计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相当一部分人在青少年阶段还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叛逆心理。其次,大多数人到13岁时已进入了青春期,他(她)们对自身生理的变化有一些疑惑、好奇和激动,在心理上拉远了与异性之间距离,而在内心又更多地关注异性,对自己喜欢的异性有一种朦胧的情愫,为此开始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衣着打扮,借此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博取异性的好感。再次,由于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价值观的理解、是非的判断和美丑标准的认定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此外,当代青少年生活在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条件较好、各种思潮涌动的社会,他(她)们很难意识到父辈的艰辛,从而没有艰苦朴素的概念,自私心理也比较严重。正是以上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消费观念上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这些不良心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甚至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这些不良消费心理的泛滥又会误导更多的青少年,形成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这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会起到不可小视的负面作用。因此,对当代青少年消费心理的纠偏和指导迫在眉睫。
2 青少年存在的几种主要的不良消费心理
通过对当前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消费观念进行分析得知,在青少年当中存在以下不良的消费心理:
2.1 缺乏判断能力的从众心理
青少年处于一个心智发展不够完善的阶段,他(她)们是非、美丑和善恶判断能力的相对低下决定了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消费群体,从而导致他(她)们的消费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青少年自我意识渐渐增强,为了获得同龄人的认同,他(她)们在消费时具有一种从众心理。他(她)们心里抱着“别人有什么,我也要什么”的想法,很少去考虑该消费是否符合自身和家庭的情况,是否是自身的实际需要。这种“东施效颦”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2 虚荣心支配下的攀比心理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虚荣心都比较强,从而在衣食住行方面常常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盲目攀比。看到同学买新电脑、新手机,我就非要买比他(她)们更加新款和高档的;看到同学买名牌衣服,我就要买比他(她)们更加知名的品牌;看到同学经常下馆子,我就要进更加高档的酒店。仿佛只有这样自己脸上才有光,别人才看得起自己,自己在别人面前才能抬起头,却一点也不考虑父母挣钱的艰辛。当家庭无力承担的情况下,有的还向亲戚、同学、朋友借贷,甚至在借不到的情况下通过一些非法渠道去获得,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贫困的农民父亲靠卖血供养儿子上大学,数年之间卖的血加起来整整有一浴缸那么多,而这位儿子在学校却大手大脚地花钱。这消息让人看了既心酸又心痛。
2.3 个性追求导致的求异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青少年特别强调和注重自己个性的追求,所以不管是什么“新东西”,他(她)们都想“试一试”,仿佛不与这些“新东西”结缘自己就是落伍了,就会遭到他人的嘲笑。许多青少年通过网络等媒体的时尚宣传,在高科技电子产品、衣着配饰和兴趣爱好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上都追求新、奇、特,充分展现自己的所谓个性。这种求异心理表面看是追求个性,实际上是将自我物化,试图通过物质的装点来抬升和表现自己,导致青少年无法正确看待自我,甚至迷失真正的自我。
2.4 情结伴生的崇洋心理
近些年来,“洋消费”越演越烈,买“洋货”、吃“洋食”、住“洋房”等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唯洋是举”心理的驱使下,一些人专拣“洋商标”的货物,崇洋消费成为消费潮流中的一大“景观”。而进口商品要收关税,价格都较高,所以消费负担加重。此外,并不是所有的进口商品都有质量保证。有一些唯利是图的奸商利用人们的这种崇洋心理,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让消费者得不偿失。在这种崇尚“洋消费”的趋势下,青少年也深受影响。很多人认为没有一双耐克鞋会在同学中没有面子,对国外品牌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是有见识和时尚的体现。
2.5 盲目崇拜滋长的追星心理
青少年总爱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他(她)们会依据各类偶像――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的样子来装扮自己,甚至模仿他(她)们的言行举止。为了得到一张与偶像的合影或是签名照,追星一族乐此不疲,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他(她)们也乐于在明星代言的产品上花费大笔的金钱,对他(她)们喜爱的明星广告代言的产品更是拼命追捧。这也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2007年3月28日,刘德华的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由于不堪忍受女儿在漫长的狂热追星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在香港跳海自杀就是一个令人伤心的例子。希望此事件能给盲目追星族一个警醒的作用。
3 消除不良消费心理,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
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养成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消除青少年的不良消费心理,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3.1 增强青少年是非、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
每位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刚学会说话走路的时候就会教育他(她)们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这就是是非判断能力培养的开始。所以一个两三岁的幼儿就知道作为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不过这更多的是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幼儿很单纯,父母和老师怎么教,他(她)们就怎么接受,一般不会对此提出质疑。他(她)们对于美丑和善恶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和浅层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自我意识的增强,他(她)们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当青少年从外界感知到的信息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不相符或是相矛盾的时候,在内心就会对是非、美丑和善恶的界定产生疑惑和不解,这时,就迫切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消除他(她)们内心的困惑,对是非、美丑和善恶有更深层次、更全面和辩证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和父母应当改变原有说教式的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生动的实例来进行教育,并与孩子进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是非、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从而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意识。
3.2 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群体。青少年从老师、家长以及通过新闻媒介接受各种信息,受到感染和影响,并以他(她)们特有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周围变化着的世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价值观是人生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基础和核心,我们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采取有效对策,引导他(她)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她)们对待自我消费的态度和认识。我们在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的同时,也要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3.3 指导青少年培养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
当今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全家几代人的宠爱,家庭经济条件也相对比以前要好得多,衣食无忧。然而,他(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虽然处在亲人羽翼的呵护下,但过得并不很开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今社会的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造成青少年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心理负担加重;二是人们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物质层面的享受胜过精神层面的追求,家长和社会给予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大,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则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与挫败感。三是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许多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容易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青少年心智发展起误导的作用。四是由于整体社会道德滑坡,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跟幼年时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童话世界作比较,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困惑与不解。为此,作为家长和学校老师,应当对青少年进行理性的教育和引导,给予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望子成龙固然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不能有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我们要告诫青少年,失败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成功的必经之路;道德的阶段性滑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真善美是社会发展的主潮流。青少年只有培养起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才能消除不良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4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涉及方方面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旋律。一个国家的公民,不管自己的祖国是贫穷落后还是富裕强盛,都必须忠于它,同时爱护自己的同胞,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维护祖国的利益和,也有为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义务和责任,有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青少年绝不能崇洋,对自己的祖国妄自菲薄。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这反映到消费观方面,就是要勤劳朴素,杜绝浪费。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尽管我们的祖国相对于某些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够富裕,而且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嫌弃她,而是应当身体力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我们国家还存在着相当贫穷落后的地区,那里的人们甚至还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所以,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一定要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环保和人道主义的消费观。
3.5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思维能力
人类的思维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初级形式,是建立在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片面认识的基础之上;而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把握了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能动活动。青少年正是处于一个理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于青少年正确、全面、科学、辩证地认识某些社会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人认为,既然爱国,我们就要提倡使用国货,抵制洋货,不去外资餐厅用餐,不购买外资电器,不购买外国化妆品。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对于别国的恶意挑衅,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坚决同外国的敌对势力作斗争,然而,这种斗争应该是理性的。2008年,由于法国对中国内政问题的粗涉,引发了互联网上很多青年网民的不满,中国青年人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从而掀起了一场抵制以家乐福超市为代表的法国企业和法国商品的运动,后来甚至发展成部分人计划围攻某些家乐福超市。这一运动,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是一种爱国情结的体现,但这是一种不理性的爱国,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我们青少年需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总之,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除了要重视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还要重视青少年消费心理的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科学、环保、人道和理性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1-02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己的关注,尤其是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都认识到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对待青少年成长,帮助青少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要用“青少年意识”来对待他们,而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大人”。家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成长特点、环境及接受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以便与他们融洽相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成人社会。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生理、心理上会出现许多令人苦恼的、躁动的和不可预知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海文赫斯特指出,青少年的这些变化都是由于他们在青春期的需要和面对的压力而产生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如果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并完成以下九个发展任务,就能适应青春期的成长: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和智力技能,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一、青春期的特征
家长、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熟悉青少年发展的独特性,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正常或非正常情绪、行为方面的知识。
(一)青少年认知特征
1.自我意识高涨
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沉迷自我,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错位。由于二者之间时常出现不统一,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信任危机。
2.幻想
此时青少年极富幻想,丰富的幻想源自青少年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情感。幻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控制情绪、行为冲动的途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感。
3.表达的需要
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在家庭、学校和同伴中诉求自我及需要,并表现出为获得独立与父母之间进行种种抗争的冲突情绪和行为。
4.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
青少年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形成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常常与权威的既定理论和观点相反。
5.对异性感兴趣
青少年对与性有关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喜欢接近异性,并对之理想化。他们变得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衣着,花大量时间打扮自己。
6.从众
青少年的从众行为和特征经常通过衣着和其他兴趣表现出来。他们喜欢大众文化流行的东西,崇尚歌星、影星和球星等公众人物,与同伴关系密切,有共同喜好和风尚,不论有益或无益,完全沉迷于满足感官的享受,即便引起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也是我行我素。
7.崇拜时尚
公众人物的穿戴打扮成为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喜欢穿奇装异服,戴五颜六色的首饰,化妆以公众人物的模样为标准,甚至以奇怪的装饰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二)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特征
1.高敏感性
此时青少年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指点和评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能会造成大问题,有时甚至会做出过激反应。
2.情绪波动
快乐和悲伤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
3.行为冲动
行为冲动常常给青少年和其他人带来麻烦,叛逆现象在这个阶段十分普遍,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行为抑制
青少年情绪表现的两极化,往往导致他们可能会出现对自己情绪、行为的过分抑制现象。
(三)青少年社会化特征
1.亲子关系紧张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父母与青少年在独立、权力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进入一个比较动荡、多事的时期。
2.同伴关系密切
进入青春期以后,朋辈交往成为青少年社交的主要途径,它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这种特有的关系中学习并适应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个人与伙伴之间的矛盾,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掌握如何协调关系和处理冲突的办法,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心理和行为基础。
3.师生关系疏离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一位老师,他们品评老师,挑剔不喜欢的老师。每个中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两位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也有他们不喜欢的老师。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不喜欢父母和老师控制的逆反状态下,在好奇和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接受外面世界的不良信息,做出错误的事。
二、解决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青少年与成人和儿童有明显的区别。与儿童、成年期的相对静止来讲,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不可预知的变化阶段。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生理发育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反应产生困惑,表现出高焦虑和低忍耐的情绪、行为倾向,并努力寻求伙伴、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帮助。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家长要主动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系统中来,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个别咨询
心理咨询师向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及父母提供心理帮助,解决青少年在成长中遭遇的心理困惑,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观念世界,客观看待现实,学会爱并接纳他人。
(二)小组辅导
由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举办成长性、任务性或探讨性成长小组,由小组辅导者事先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掌握例如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情绪管理等技能。
(三)同伴指导
由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朋辈学生指导其他学生,既可以是同一级的指导,也可以是跨年级的指导。
(四)家庭沟通
通过父母教养技能训练、青少年成长小组和个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在家庭中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五)课堂讨论
班级学生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由辅导老师引导,并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
(六)解决冲突
通过接受过训练的学生辅导员的干预,解决青少年之间的纠纷。
(七)自我促进
青少年采用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的情绪、行为来学习如何看待和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接纳、信任、责任感、冲突解决、对他人敏感性、应对压力等与自己成长有关的观念及事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理解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93-01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以评选年度十大令人感动人物为内容的精神品牌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起,央视每年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推选出年度“十大人物”,公诸于社会并加以表彰。该节目自举办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感动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该栏目也开始成为高校和中学政治课程以及青年党校课程的重要学习材料。“感动中国”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给我们提供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带来启发。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典型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它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①榜样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青少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和其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从众性。青年在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普遍的从众倾向,因此正面的社会导向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而“感动中国”所评选的榜样人物对于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感染力。例如当选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黄舸,因为在轮椅上和父亲一起行走82个城市,向三十多位曾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士当面致谢的执着事迹感动了所有人。黄舸为所有青少年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坚强、执着、感恩,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其次,青少年的心理开始呈现自主性。一方面其自主意识增强,倾向于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青年依然有很强的依赖感,渴望得到关注和引导。榜样教育法则恰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它既尊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自由,又有所引导,使青年自主地选择有学习价值的偶像。例如获得“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成龙。有人会因成龙在电影上的成就视其为偶像,但当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感动中国时,这位“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物则发挥了更具有意义的偶像价值。当青年可以从自己选择的偶像身上发现社会所倡导的可贵品质并学习偶像身上可贵的精神时,榜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榜样的塑造
“感动中国”作为典型教育法的成功实例,为我们榜样塑造提供了典型的范例。首先,要注重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即榜样具有真实感。“感动中国”评选人物的事迹均来自于人民的真实生活,获奖人物要历经公正评选过程,因此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如201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11年资助37名贫困生的洗脚妹刘丽、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大山中的邮递员王顺友……这些在人们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简单而又真实的故事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受众的心。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说,这样真实而有故事的榜样显然是最理想的教育素材。
其次,榜样人物的刻画要有血有肉,即榜样要具有立体感。对于榜样的人物素材,不仅仅要介绍榜样人物的感动之处,要对人物有全方位的介绍,体现人物的亲切感、立体感而非片面的“高、大、全”形象。与此同时,立体感还体现在不仅要树立统一的大家都要学习的榜样,还要针对一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设立有特殊学习意义的榜样。
再次就是树立的榜样要顺应时代潮流,反应时代特点,反应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即榜样具有时代感。用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典型有助于人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榜样、学习榜样。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这不能不说是榜样树立的一个创新。一方面,这个典型树立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因为在多灾多难的一年中是全体中国人在制造着无数的感动与奇迹,应情应景中国人应得此项殊荣。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一定条件下被教育者自己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对被教育者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彰,把被教育者设立为某方面的榜样也可以看作是榜样教育法的一种特殊应用。
三、榜样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