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基础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31 10:56: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平衡的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平衡的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03-02

生态学这一观念被应用于我国的教育界这一领域起始于20世纪初,教育“生态平衡”的提出和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发展和创新,给教育界带来了光明和新的发展契机,由此出现了新的教育世界观、认识观以及方法论。后来,各种以生态观的视角来思考、探索、解决生态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越老越多,高等教育领域的生态平衡研究正式出现。

一、对生态观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平衡的阐释

生态学本身是一种研究生物和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学科。其中生态学的观点、理念等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论,各个领域也逐渐对其进行借鉴和应用,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以及教育,政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各种名词也相继出现。将生态学这一观念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不仅与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所出现的问题相吻合,而且为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生态学这一观点,最早由英国的教育学家提出,逐渐被引入到中国,开拓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范围,其中以生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来确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高等教育的体系,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系统,其中各个因素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随着其动态的变化,会呈现出平衡和不平衡的两种状态。其中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是目前的根本问题,生态平衡观并不意味着这个体系各个因素保持静态的平衡,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即需要保持在结构和功能之间,物质、信息等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平衡。高校教育体系的平衡观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据近几年来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大众化的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在面临着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其与资源的迫切的矛盾更加深化了,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这种失衡状态将会愈演愈烈,最终教育界出现了“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生态学的视角,以生态学的认识论来分析这一问题,以其方法论来指导这一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走上生态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指的是高等教育这个体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性、运行的高效性以及功能的优异性等。要想保持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需要从根本上了解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需要准确地把握教育生态观的实质以及要求,遵循其发展的根本规律,最终保持其生态上的平衡发展,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起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期的社会讲究生态和谐,其中人是促进和谐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障,只有在人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最终和谐。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生态指的是社会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其中的各个生命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作为高等教育这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其主要发展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将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首先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人才培养的生态观,其中需要做到促进人才的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和谐性的发展,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生态人”。这一概念指的是其不仅能够做到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做到顺应生态需求,实现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综合相关人的研究,本文认为生态视角观下培养出来的生态和谐发展的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保持着对生命的信仰和敬畏,将生态的整体价值放在首位。这样的人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将社会、生态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另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将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保证社会利益和生态整体利益的和谐发展。(2)追求物质获得和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的平衡,不仅需要培养出在追求自身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之外,而且还能够将道德的追求作为自己所奋斗的目标。(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可持续发展不仅讲求长久发展,还更加注重综合性地平衡发展,即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共同发展,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需要具有这样的特征。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将生态和谐作为根本的发展目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落实人本思想,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性发展。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需要做到保持一致性,将生态的平衡发展作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一共分为三种类型的学校:一是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大学,二是本科类院校,三是高等职业技术类学院,其三者之间虽然为三个不同的独立个体,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保持定位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在总体上的和谐、可持续、平衡地发展。

2.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具有一个保持着平衡、协调、和谐的整体的生态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要想实现生态平衡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做到使自身的教育系统与整个的高等教育相适应。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社会要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对此,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融入到自身的教学目标中,从而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社会需要给予高等院校充分的支持,包括加大经济上的投入。在立法方面,建立健全高等院校教育的相关法律,优化高等教育的政策,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资源短缺是很多高等学院都面临着的严重问题,并且已经成为了限制其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等教育的自身的生态发展来看,首先需要在资源上保证充分地给予,不然将对高等教育整个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最终可能会造成整个教育体系面临困难。要想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

3.全面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根据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要想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在其结构上需要保持一致性,在生物种类上需要做到多样化,这样的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是如此,不仅需要在其功能上保持协调统一,还需要做到多样化,这样的高等教育系统才是生态平衡的。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性是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的,一是适应性优化调整,二是战略性优化调整,二者都是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的。在适应性优化调整方面,即在对自身系统进行完善的同时,从而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不仅说明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需要具备促进自身发展、培养社会人才等方面的基本功能,还应该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并且保持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性。

4.坚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逐年呈现增长趋势,一方面数量得到了增长;另一方面规模也迅速得到了扩大,然而高等教育的系统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或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没有做到整体上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因此,高等院校首先需要意识到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效益这四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互相共存的整体,单纯地做到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大,而忽略其他三方面的因素将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即导致其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各个高等院校需要具备一个全面发展的观点,保持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视角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它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长久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众多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违背生态平衡的做法,因此迫切地需要加强对生态平衡的重视,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最终实现自身的长远而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

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2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p#分页标题#e#

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2]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篇4

在经济活动中,自然环境是支出的对象,同时又是一种结果。在社会注意再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这时它是支出的对象;但自然环境本身是向着一种既定目标被改造,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意外变化,因此我们说它又是一种结果。

应该强调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既可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取代;取代的可能性和范围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从而有可能进行经济评价。如果能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定量的表达,就可明确其发挥的积极或限制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支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评价就显得很重要。

自然资源既能增加社会劳动的支出,又能减少这种支出。尽量减少劳动支出的原则使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可能。特别是自然资源消费在不断增长,而资源本身几乎不增长。在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应该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利用。要利用稀少的自然资源,必须通过减少劳动支出,使其最有效地得到补偿,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或在能达到这一要求的部门才能利用。自然资源缺乏带来的经济影响应是将剩余劳动力用于发展技术,求得自然资源的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匮乏提供了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技术和资源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其补充和替代的程度乃随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而有所不同。

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缺乏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分配和利用自然资源就很有必要。制定一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如果不考虑再生产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则社会注意经济的目标只能获得部分的实现。因为在扩大再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要利用生态资源,尤其是在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环境规划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它是面向最紧迫问题的规划,目的在于确定当前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手段和方法。

建立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首先要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立生态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环境规划应建立在一系列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预报相联系的经济生态预报基础上。然后,在预报和分析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生产潜力,对环境质量影响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程度做出评价。把生态平衡作为目标限制因素,通过改善经济评价的方法,找出支配物质和财政分配的原则,这就需要做到:

1)找出环境污染和不同类型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这主要涉及生产、消费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通过应用可变的经济生态标准,找出一定种类的商品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应用经济生态模型,适当考虑环境问题。

4)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改善政策,并把其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5)正确选择生产中的技术变量,维持生态平衡。

6)对总的经济计划和企业计划及其相关关系进行评价,为确定经济生态标准提供科学基础。

7)把生产布局在最适合的地区。

为了正确地阐述实施这些计划的方式、目的以及生产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必须建立一些系统,以便收集有关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情报资料,从而可以弄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过程,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污染分布情况。这种规划的最大缺点是只注重面向单一部门或面向紧迫问题,而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经济应用考虑不够。制定综合经济计划不应有下列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

1、通过减少产量和降低生产效率来保护生态平衡,这种观点只把环境净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因此是不现实的。

2、用降低环境水准的手段来获得生产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提高某一部门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是有害的。例如,在某地砍伐森林,从节省运费开支的观点来看可能受益,但是可能加重土地侵蚀,破坏水源平衡,带来空气污染。提供优化环境质量的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方法,并恢复该自然环境中的个别资源。

2)为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优化利用。

3)找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容量的限度。

4)运用生态标准发展论,认为运用这个理论可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积累财富,包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改良土地、植树造林等。

5)建立信息和统计系统。在有计划地建立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应该按适当次序采取措施。这样的顺序(或称“层次”)与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阶段相一致,并直接影响生态平衡。

如果把生态损失和外部结果(也考虑环境的间接影响)看成一个大的综合体。搞清哪些些因素与损失及结果有关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定量表示出来,并纳入经济计算中。要想找出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普遍的计算方法,即使可能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估算环境个体因素的生态损失要比确定总的环境损失容易得多。所以如果你了解到,对个体自然资源利用及破坏的估算,例如对森林带、水和空气的估算,要比对整个资源的估算要先进,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篇5

1 现代林业的理论发展

1.1 森林多功能论

森林多功能理论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于19世纪60、70年代提出。对于国家或地区而言,林业资源具有多功能的作用,而林业部门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合理选择一个主导性作用,进而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开展森林营造工作,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的进步[1]。

1.2 林业分工论

林业分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美国为代表,是林业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彰显森林多效益主导的思想理念。在国家发展中,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的自然潜力、经济潜力,而潜力的大小主要由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决定。

1.3 生态林业论

生态林业理论最早由我国生态学家所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态学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林业理论,将生态学、经济学知识内容有机结合,以构建良好的林业生产体系系统,能够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1.4 林业可持续发展论

随着林业理论的快速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论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下,以人们的根本利益为目标,注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缓解,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长短期利益需求。

2 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要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林业部门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为公益林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使其充分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公益林管理者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使之能够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另外,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可以增强相关人员对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加大公益林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病虫害管理。对于公益林发展而言,病虫害是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为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防火管理,以规避火灾隐患。基于此,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得以强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

2.2 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而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公益林发展建设中,林业部门应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特征具有多样化,且不同区域的地形条件具有差异性,要求林业部门在建设与发展公益林时,结合地区地形因素,以发挥地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其次,根据地区环境因素对森林进行科学规划,使公益林建设中的树种满足地区环境,以达到长势优良的目的。

2.3 注重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确保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实现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营造,以达到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我国以丘陵地区居多,其植被相对较少,而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存在,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产生重要威胁,所以,应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营造。首先,在发展公益林过程中,合理搭配乔灌木,既能满足人们砍伐的需求,又能避免地区环境遭受破坏。其次,建设公益林时,尽可能选择生长速度快和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助于加快公益林的发展建设。最后,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进行严格地检疫,避免携带病虫害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

2.4 及时补充公益林

长期以来,我国公益林的规划主要是从传统林业而得以延续,但人类社会活动的频繁发生,使公益林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林业部门有必要及时补充公益林,对其进行补植,重造公益林。在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合理营造公益林。首先,合理地砍伐老化的树,并植入新树苗,保证公益林的年轻态。其次,在补充公益林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而进行混合种植,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3 结论

篇6

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能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能是人类无法弥补的。生态平衡与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研究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以便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是众多因素的综合效应,但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影响生态平衡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洪水、干旱、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它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甚至毁灭,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类往往是无法抗拒的,但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不高,地域有限,只是偶然地在局部地区发生。而且一般说来受其破坏的生态系统经过一定时间是可以自然重建的。

二、人为因素

影响生态平衡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及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其影响比自然因素在频率上要高得多,在地域范围上要广得多。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目前已经超过自然力量,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但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影响人类是可以自我控制、调节和避免的,尽管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因此,我们重点讨论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植被的破坏

人类的生态平衡干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破坏规模最大和后果最严重的莫过于天然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对森林生态的破坏。森林是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甚至瓦解,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如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历史上植被繁茂,土沃水丰,有过灿烂的古代农业文化。但当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竟把森林砍光了。由于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水分的场所,经历久远的年代,现已变成荒芜的不毛之地。目前世界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称,1990年以来全球每年大约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由于天然植被的严重破坏,其所造成的生态失调、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现在世界沙漠化面积每年扩大600万公顷以上,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47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森林资源的减少,长此以往,将危及人类的生存。拯救森林,维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2.对引进物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考虑不周

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一定区域的每一个生态系统,一般情况下输入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是一定的,在生物群落上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数量。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置,并起着特定的作用,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引进的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没有位置,结果将不能存在,或者由于没有控制因素而发生该种群大量爆发。这样必然使另一些物种受到抑制,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失调。因此,引进物种不当,常常破坏自然界的协调与平衡,导致人们预想不到的恶果。如1930年美国为制止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引进葛藤生长,50年代中期,已繁生有七千万株葛藤,这对于防止水土流失、饲养牲畜、美化山坡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当地对葛藤的环境阻力甚微,藤条一天可生长30厘米,一株葛藤主根有三百多磅重,长出四、五十个主枝,枝叶繁茂,很快排挤了其他植物,而且在它占据的地方使其他植物干枯而死。其全盛时期在美国南部覆盖了700万英亩土地,成为无法收拾的怪物。农场主不仅不再种植它,而且要想尽办法铲除它。如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后被列入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名录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被人们形容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其表现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据上海植物专家统计,几十年来该花已导致30多种乡土植物种消亡。又如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学名风眼莲,别称水浮莲)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酿成了我国内陆水体最大的“绿色污染”事件,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这类因引进的物种而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生态学知识造成的。这些教训告诉人们。在引进物种的问题上也应按生态规律办事。

3.建造的大型工程设施不当

现今人类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应用科技的巨大力量使改造地球面貌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如各种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建设、铁路和公路兴建、大型矿山特别是露天矿藏开发等,都在引起生态条件日益剧烈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变化对人类产生了长期的不良后果。如埃及的阿斯旺水库大坝的建设已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后果:水坝后面的大水库纳赛尔湖渗漏和蒸发严重,湖水消失量比原计划多两倍以上;大坝挡住了肥沃的淤泥,使下游土地年复一年地贫瘠化;河中营养物质的减少,影响了尼罗河三角洲渔业生产;由于减少了尼罗河泛滥,使沿河土壤中的盐碱得不到冲洗,土地盐碱化越来越重;大坝建成后还加剧了吸血虫病的传播,使灌区普遍流行血吸虫病。鉴于此,人们在兴建大型工程之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对环境及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的改变朝有利于人类方面发展,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4.现代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篇7

[ 3 ]柳敏.三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模式的调查与启示[J].中国水利,2007(13):27-29.

篇8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篇9

去年12月初,在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规划成果展示暨招商推介会上,密云县招商局宣布:密云县拟投资5000万元,在其深山区新城子镇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狩猎场,一时引起轩然大波。但仅仅过了4个月,这一项目就停止了。

狩猎依然在进行

密云县云岫谷游猎风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是相关的招商停止了,而这里的狩猎活动仍然在开展。并介绍只要驱车16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狩猎区有30杆猎枪,一天可以接待30人。目前狩猎区不要门票,游客只需要交纳枪支使用费200元、导猎费200元,再购买10元/颗的子弹就可以进入狩猎区打猎了。

狩猎区基本是较平坦的丘陵,里面的动物也都是附近农民人工饲养的山鸡、兔子、柴鸡等,至于狍子早在好几年前就见不到了。前面说到的收费只是进入狩猎区的费用,如果打到猎物还要按种类收费,比如一只山鸡要交100元,打到兔子要交60元,打到柴鸡交50元。

针对密云狩猎场,动物保护组织普遍反对,而科学家却认为有节制的狩猎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平衡。狩猎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狩猎与生态平衡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狩猎活动引发反思

早在1994年,密云县云岫谷游猎风景区就已建成,狩猎活动也持续开展,只是这次招商动静较大,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和人大代表的忧虑。

北京市人大代表沈梦培在写给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建议中指出,此举会给公众以误导,间接鼓励人们去捕杀野生动物,这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并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北京地区近年来比较重视生态修复,周边环境有所好转,野生动物的数量有所增长,但绝对没有多到数量太多需要人为干预以维持生态平衡的程度。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代表葛芮对此表示赞同,并说到,如今狩猎已不是人类获取食物的基本手段,更多是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这种娱乐建立在一些动物死亡的基础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即使有的地区某一种野生动物繁衍过多,大自然也会通过天敌或食物链的改变来平衡。

对此,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芦荻也表示,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根本就不需要人类去干预,即使是人为给动物做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也不是限制种群数量,而是为了让动物的生命更好地延续。近些年,随着动物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在一些原本有狩猎动物传统的国家也纷纷发起了反思运动。比如美国人有在圣诞节前一周猎鹿的传统,但近几年,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少,西班牙的斗牛也遭到当地人士的反对。至于北京郊区的野生动物是否多到需要人为干预的程度,这个结论应该建立在对北京地区生物种群详细调查的基础之上。在芦荻看来,人与动物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把动物看作食物或娱乐的工具。

合理狩猎能维系生态平衡

与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相比,动物学家更倾向于狩猎对生态平衡的正面作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汪松告诉记者,北京郊区最多的动物是狍子和野兔,他的同事就曾经在附近山区打到过野兔。而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标本室里,也有在中关村地区捕捉到的野兔、黄鼠狼、刺猬的标本。在有的地区由于牛角羚数量过多也对森林造成了危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认为合理的狩猎是有益的。

在汪松看来,历史上,狩猎是人类基本的生产活动,而随着社会进步,狩猎中获取食物的功能已经被运动休闲功能替代。但狩猎运动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俄罗斯总理普京就经常狩猎。在德国,只要通过3天考试获得狩猎证,就可以到野外狩猎。一位德国鹿科动物研究专家曾经告诉汪松,德国每年要狩猎狍子100万头,狩猎野猪60万头。即使这样,在德国也经常能够看到狍子出没,并没有因为狩猎活动而减少或濒危。

汪松指出,片面地反对狩猎是不科学的,狩猎的对象往往是体弱或年老的动物,应该看到,合理范围内的狩猎活动是有助于维持动物种群繁衍和生态平衡的。当然,这需要在充分研究动物种群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狩猎数量和狩猎种类。如果把种群中的公鹿打没了,对种群的发展就不利。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自然界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食物链,每一种动物都有天敌,如果当自然界中某一种动物的天敌数量减少时,就会造成种群的泛滥,从而导致该种群食物的匮乏,最终受害的还是这个种群。

他举例:1944年,美国海岸巡逻队将29头驯鹿带到位于白令海的332平方公里的圣马太岛,作为岛上驻守人员的食物补给。二战结束,人员撤离,留下了驯鹿。1957年,当生物学家戴维克莱因登岛时,见到岛上一派兴旺,驯鹿数量发展到1350只,岛上四英寸厚的地衣供养着驯鹿,生机勃勃。1963年到达这里时,驯鹿数量竟达6300只,植被已难以为继。3年后,当生物学家再次登上圣马太岛时,岛上鹿骨累累,地衣所剩无几,残存的42只驯鹿中,41只为雌性,只有1只雄性,还是个亚成年的羸弱个体。1980年,该岛驯鹿全部死光。分析其症结,就是因为岛上没有驯鹿的天敌。

而德国当地的狍子、马鹿的数量十分可观,如果没人狩猎,就会破坏自然植被,反过来会影响狍子、马鹿的种群繁衍。

其实,从人类文化史分析,狩猎本来是伴随人类进化的一种传统活动。只要在科学的调研基础之上,进行既满足娱乐运动、又可减轻种群压力、维持生态平衡的狩猎活动,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例如,在澳大利亚,原本不存在的兔子一度泛滥成灾,本土的袋鼠则因天敌袋狼的消失而失控。通过狩猎,对这些可再生的动物资源,进行种群控制,同时,作为一项户外运动来经营,既维护生态,又经济实惠,还达到了永续利用的目的。

篇10

缺乏健全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面临紧张局势是由于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首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新林木缺乏养护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缺乏对林业建设的激励和补偿机制,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不高。

2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2.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保证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和高耗能为代价,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森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还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噪声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经过测定,每100米树木就防护林就可以降低30%的汽车噪声;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地球上有8万种植物供人食用。因此,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对保证生态平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森林是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桥梁

3.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保证自然环境的健康,也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长时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森林资源,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保证自然环境的健康,也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3.2森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农田、湿地和草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森林可以维护这些系统的稳定和质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利用农业和林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既保证了粮食、生物能源的供应,又避免了土壤的退化,实现了双赢。

3.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人口、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缺少经济支撑,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无从谈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篇11

生态平衡是一种处于非常稳定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中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能够相互的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能够达到相对的平衡,该系统中的整体效益最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把自然景观、各种植物、江河湖流、地形地貌等因素协调的组织起来,引入到城市生态园林布局当中,使整个城市既具有生态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例如天津、南京、合肥等地区就已经开始把园林和生态植物、绿地、森林等相结合,建设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

1.2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遵从“生态位”的原则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空间中的地位。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和物种、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景观的审美价值和综合功能。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遵从“生态位”的原则。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首先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植物种类,避免植物种类之间互相竞争。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形成最优美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植物、树木,例如对于处在干旱地区的城市,应该选择抗旱耐寒的植物。一般来说,具有抗污吸污、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的植物能够作为大多数的城市的生态园林种植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例如槭树可以和杜鹃这样配置,槭树的树干比较高大,可以有效的吸收上层较强的直射阳光以及较深层的土壤肥力,而杜鹃属于林下灌木,只需要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就能很好的生长。两类植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一块配置,既能保持群落和生态景观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城市生态景观的综合价值。

1.3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时要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还反映了群落的动态和稳定性。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时候,要保持生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物种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生物资源,并且它们彼此之间还能够相互的补充,使得整个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呈现出稳定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篇12

生态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在所处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所拥有的各项权利总和。农民生存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是农村生态系统的拥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维护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农村生态系统,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存的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农民没有生态权,农民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态权遭受破坏,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基础,是农民的基本人权衍生的权利,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存,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连接点,只有享有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监督权、利益享受权、生态保护权、生态发展权和选择生态系统的权利,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农民生态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其一,生态安全权。生态安全权是农民生态权的第一权利,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间,农民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生态系统供给,生态安全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态权。其二,生态利益权。生态利益权是农民对所处生态系统利益的享有权,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三是生态选择权。农民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因此,在合法的途径和条件下,农民应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的选择权利,就是农民自己为了生存,可以选择哪个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四,生态保护权。农民应该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跟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权对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求赔偿或补偿。

生态权: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权益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保证,同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自然生态和谐,没有生态权,农村的自然和谐环境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权利保障的要求。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他们的权利衍生于生态权,没有生态权,他们就不能生存,其他权利也不再存在。保障农民的权利,必须有生态权作为根据和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社会,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最大和最亲近的环境,生态变迁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发展,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理当可以主张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之权利,有维护新农村生态平衡的力量。

2、是构建和谐生态农村的保证。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生态和谐是农民的夙愿,特别是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日益显得紧张,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资源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农村生态有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环境恶化向农村的转嫁,这种转嫁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和谐的建设。因此,给农民以生态权,是农民有权利抵制城市生态恶化的挤压,能够使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为构建农村生态和谐提供权利保证。

3、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供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村生态问题不是农民本身造成的,也不是农民自己引起的,而是农民生态权缺失引起的。农民是农村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但是,由于我国农民至今生态权缺失,农民不能拥有保护农村生态的权利,眼见生态环境被破坏却无能为力。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权在国家,环境保护局代表国家行使生态保护权,环保局本身的权威有限,在加上其对农村的监管有限,还有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的行为都以城市建设为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项目。因此,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量不足。只有赋予农民强有力的生态权,农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才能抵制来自各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建立起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

4、为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增强主体力量。生态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基础,生态平衡不是政府单方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组分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大事。维护生态平衡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农村生态的平衡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为农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本营。当前,我国主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保护生态系统,没有赋予社会广泛的生态保护权利,这就造成了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弱小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资格,没有形成主体力量。因此,只有赋予农民保护生态的权利,使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切实保障农民生态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农民对侵犯自己生态权的行为缺乏保护的主体根据,因此,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自己没有保护的力量。这种理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只能由国家统一行使保护职权。这种理念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主体的日益多样化,仅仅由国家保护的机制也日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公民自力保护环境的权利,让社会所有公民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农民环境保护的权利,使农民能够对自己的环境权利进行自力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也是农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还是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2、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我国过去在地大物博的环境观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农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被错误的资源观隐没。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农民生态权利意识,是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生态权是现代社会里日益重要的权利,对于当代农民,生态更加重要。我国农民保护生态权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自主保护意识不够强。生态权是一项随着生态危机而发展和凸显的权利,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因为生态危机不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生态权也没有觉醒。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日益被生态危机影响,农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态权利的重要性。我国农民要求生态权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生态维权意识急剧上升,有农民和政府要生态权的,有农民不准企业上马的,不准企业开工的,但是,自主保护的能力和力度还是不够,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生态权。

篇13

    转变观念,开展科学管理

    传统的林业管理措施,比较注重化学药剂的使用,感觉化学药剂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化学药剂的效果要更加显着,但同时化学药剂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比如,过量的使用同一种农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控难度;另外,过量的施用化学农药,很容易对空气和土壤以及水源造成污染,进而会影响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大量的施用农药还会对林区其它动物、微生物造成影响,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林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需要及时的转变观念,对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开展更为科学的管理。具体来说,本着“绿色植保”的理念开展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比如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杀菌剂,减少高毒农药对于森林中相关有益昆虫、鸟类生存的威胁,减少对于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带来的影响,保持植物生态链的完整,促进林木植物生态平衡的发展。比如马尾松在河源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毛虫是马尾松的重要虫害之一,为了寻求生态平衡,尽量避免使用农药防治,可以采取营造混交林,也可以针对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卵期和结茧期人工摘卵及摘茧。另外,生物防治也可以加大使用,比如采用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和在幼虫越冬后3月份施放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比较好。

    科学规划,发展良性循环模式

    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河源市现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林木年生长量都在持续增长,而且由于林木年消耗量的逐步增大,已经成为全省重点林业生产基地和消耗基地之一。经过努力,河源市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森林覆盖率,具备良好的水资源自然保护条件与环境。可以说,河源地区的林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林业的发展不单是林业自身面积的扩大,数量的增多,而是要与周围环境的保护、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环节相互配合,这样最终才能实现各方面效益的协调统一,这种模式下林业的发展才能是可持续的。对此,市委主要领导也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探索一个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生态优美的幸福河源。首先要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并协调好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民经济利益的相互协调;二是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当前要全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以“一个消灭三个改造”(消灭荒山、改造残次林、改造低效纯松林、改造低效桉树林)为重点的森林碳汇基础工程建设。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合理规划,使河源林业发展逐步的从强调数量走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良性发展模式中来。

    生态理念在林业发展和建设中的融入,已经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新思路,其主要目标不是单纯的以速度和数量作为衡量标准,还要关注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是否兼顾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农业、农村的发展,要以发展的可持续性做为重要标准。对于河源地区来说,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可以在发展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态理念,必然可以使林业发展能够更好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林业自身发展模式的完善,最终使林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本文作者:黄海明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