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1 15:38: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88-0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就好像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了。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地促使教师们去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使学生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和生源上尤其特别。

1.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让我们从在黑板上讲课变成了在社会上讲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还存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个性,能胜任社会工作的学生,这是作为基层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2.目前中职学生的主要组成是中考落榜生、辍学生和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年组成。随着普通高中的逐年招生,中考落榜生的比例严重下滑。学生的现状就是不知道学习。另外,掌握专业知识,能学为所用,也是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获得知识。启发式教学主体的体现是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如何的这个点上,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启发式教学的互动性和延展性。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深刻的了解,而且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当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被启动,往往会得到更好的延展,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启发式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在启发式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提问、引导、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将企业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逐步地渗透给学生也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呢?对教学的实际过程做了如下设想:

1.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典型案例都是教学的好帮手,如何使用这些案例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在使用案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案例与实际任务结合,就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2.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进行过案例分析之后,再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提问是一种艺术,要将学生可能的疑问清晰地表示出来,需要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心理特征。

3.设置合理的游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练习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的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补充设计的灵感。

4.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互相启发完成任务。启发不一定是教师提问实现的,也可以建立一个小的集体,之间互相来启发完善各自的观点,这也是一种启发。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上四个步骤来设计一堂课应该会很成功吧!

四、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课堂上教师是起辅助作用的,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这是目前教育的一种境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就需要教师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1.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现状。课堂上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性格爱好是进行沟通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切入点能恰到好处的地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喜欢上课堂。现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中职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的叛逆性格,这就需要教师,放低姿态和他们做朋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选择和变化。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对教学至关重要。

篇2

有人说:“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各方面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质是对儿童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要看孩子的起跑线,而是要看孩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话语文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一、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的启动,向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特色为基本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而要使学生做到这四个“学会”,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新的改革。即从偏重于教师之教转向注重学生之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一句话,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发展、善于创新和建树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成为信息交换的主体,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的认识主体。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创造发言机会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方法颇具特色,他常常自己讲的少,而更多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解答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们互教互学、互相切磋、讨论求解、共同提高。魏老师给他的学生最大的个人空间,最多的发言机会,使一个个学生都成了能说会道的小老师。

所以,农村小学教师也应向魏书生老师学习,每堂课都给学生最多的发言机会,而不再采取以往“满堂灌” “一言堂”的形式。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给孩子创造发言机会的源泉,让学生发言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农村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要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说话中学会说话”。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教学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为“两关注、一注重”,“关注后进生、关注优等生、注重中等生。”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还应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在备课时本人有意识地制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优生来回答,简单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生来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再出现后进生无缘与教师对话的悲剧。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予以激励,从而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以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发展。

四、多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篇3

当前高三语文复习模式一般为三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查漏补缺。在第一轮时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教学。进入高三第二学期后,语文教学一般进入了二轮复习即提升能力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定位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此时的高三学生经过较长时间专题复习和题海训练之后,各考点的细实落实基本完成,学习相对枯燥,效率低下。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复了各考点本身的纵向继续落实之外,更应该注重点面结合,即以考试说明为基础,以考纲要求的语文学习能力层级为核心,抽取各专题之间的规律性东西进行整合,借此优化学生解题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从这一角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了以下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展示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粱惠王下》)

[注]①运:转

1.请学生读该文段并断句(限6处)。

2.说明断句的依据,并翻译断句处文言文。

3.在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概括?

明确:本语段是齐宣王和孟子之间关于战争的对话。在对话中,齐宣王和孟子两人在伐燕胜利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孟子认为应该以燕民的意志为转移也即:民悦则取,民不悦则勿取。同时在这里孟子也提出讨伐的对象必须是政治腐败,暴虐无道者(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章句下》)。孟子的战争观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4.联系我们学习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关于孟子思想的内容,说说选段的思想和孟子的哪个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孟子的战争观是其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5.在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与选段内容相关联的还有哪些思想?

明确:主要是孔子的“仁政”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还有墨子的“非攻”思想: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墨子.非攻上》

6.在此基础上,请按照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给这个文言语段拟题目,并配有相对应的答案和拟写的评分标准?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高三第一次市统考之后,笔者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时意外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得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得分较低。其中文言实词、翻译和传统文化经典第二题失分非常严重。通过实际观察,较多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特别是在进行文言文中部分字词细致讲解的时候,课堂十分沉闷,效率不高。这就要求立即调整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对该类题目的注意力,以此实现在细微处得到更多的高考分数。

笔者所选的《孟子・粱惠王下》篇幅短小,既是文言文,同时也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思想。篇幅小,学生的畏难意识就不强烈,内涵丰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此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整合:

1.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线。本次微课主要以六个问题贯穿,按照思维规律层进。先是感受与鉴赏古文,在阅读作品,品味语言中,感受其思想,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微课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涉及到了《考试说明》中的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为C。再是思考与领悟,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对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第三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D。

2.综合运用了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听课效率最差,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剩5%,其次是阅读10%,声音/图片20%,示范/演示30%,实际演练/做中学可以高达75%。而实践证明以拟题代替做题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复习模式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有非常好的效果。第五题和第六题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涉及的能力层级是F。

从最后学生呈现的课堂展示来看,这次课的应该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按照2016年《浙江考试》中的语文参考试卷,第23题、24题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在拟写题目是最终也是按照两题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展示中,角度非常多样化,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说他们经过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思考,对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做一个很好的整合。如有学生的问题是《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同时两个问题基本能呈现阶梯式上升难度。如有学生的两个问题分别为:这段文字体现的孟子的战争观是什么?结合《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的片段,说说孔子与孟子的战争观的异同。在拟写答案和评分标准部分有同学拟了:“请评析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的异同”一题,他给了详细的评分标准(相同点1分:二者都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不合于“义”。不同点2分:孟子和墨子代表的阶层不一样,孟子反战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墨子反正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这样的展示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思路,为教师有的放矢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以上这堂课就是文言文与文化经典的整合,在笔者看来在高考复习中,分专题精细化的教学自有其明显优点,整合教学则在二轮复习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中可以整合的专题涉及方方面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篇4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界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它代表着一种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其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引导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效益高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有逆反心理。

其次,在考试中存在考题过难、内容过多、范围过大等问题,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等。

再次,很多学生对政治课提出的问题带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能“编”能“凑”就行了,似乎没什么严格的是非界限,缺乏对教材难点、重点的分析和理解,对问题大概知道就行了,根本谈不上准确性。鉴于此,政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为必要。

教师必须明确指导学生怎样去挖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如何运用教材内容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导向进行思维,避免出现偏差。只有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准确掌握重点,成功地攻克难点,自觉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课、节、框的知识点孤立存在,但形孤神不孤,如哲学生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经济生活中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等,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较多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层层深入,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四、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该课程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具备了这种力量,就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对思想政治课就会感兴趣甚至热爱。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学内容一起当作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如果政治老师对自己所授的内容本来就持怀疑态度,还照本宣科讲下去,学生就会既反感教师虚伪,也反感内容的空洞枯燥。因此,教师能否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对书中内容分析要热情洋溢,有理有据,语言要声情并茂,语调要抑扬顿挫,举手投足之间真情涌现,激起学生对教师言语内容的关注,充分显示语言的魅力。

五、观点明确,主次分明,具有归纳性

篇5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界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它代表着一种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其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引导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效益高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有逆反心理。

其次,在考试中存在考题过难、内容过多、范围过大等问题,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等。

再次,很多学生对政治课提出的问题带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能“编”能“凑”就行了,似乎没什么严格的是非界限,缺乏对教材难点、重点的分析和理解,对问题大概知道就行了,根本谈不上准确性。鉴于此,政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为必要。

教师必须明确指导学生怎样去挖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如何运用教材内容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导向进行思维,避免出现偏差。只有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准确掌握重点,成功地攻克难点,自觉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课、节、框的知识点孤立存在,但形孤神不孤,如哲学生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经济生活中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等,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较多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层层深入,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四、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篇6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篇7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103-01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剧烈动荡时期,孔子希望恢复周朝以礼为准则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实现“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能实现仁。随后,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主张“制民之产”,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提倡重义轻利。其后,荀子发展了孔孟的儒学思想,在他看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后天学习,凡人皆可成为圣贤……先秦儒家代表人物提出的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此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从此经学成为显学,儒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其后各个朝代,儒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思想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一、儒家思想的教育意义

孔子不仅是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他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多闻阙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下面选取三方面来谈儒家文化对后世的教育意义。

1、“有教无类”。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学生都可不必顾虑家世出身。有志于学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为君主服务。我们可从《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略窥孔子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平素如何教诲弟子。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很多家境贫寒但学问富足的弟子。

2、因材施教。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教育,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师也过,商也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孔子能做到对三千弟子的情况熟悉了解并施以教育,实在令后人钦佩。

3、启发式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首次提出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论语》中可见,他对学生谦恭和善,善于由浅及深地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易于明理,受益匪浅。

二、儒家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影响

1、“中庸文化”。“中庸”主要是强调“善”。“中”乃适合,“庸”乃按照适宜方式做事。“中庸精神”指的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对我们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强调“知行”结合,注重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孔子要求人们应“言行一致”,强调“力行”,坚持“言必行,行必果”。子曰:“君子学以致其道”,“行以达其道”,“力行近乎仁”。朱熹也十分重视“力行”,朱子曰:“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就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强调实践。

3、“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学者强调正确的“义利”观。当生命和道义二者之间不可兼得的时候,儒家选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闻道”、“行道”。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儒家学者认为闻道、行道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儒家学者是把“仁”和“礼”作为了道德行为的最基本范围和最高准则成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不要求仁人志士“闻道”“行道”,实现自身的价值。

5、“忠孝”。孝于父母,忠于朝廷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儒家要求孝顺父母、忠君爱国。孔子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提倡大家“入则孝,出则悌”,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长幼有序。以“孝悌”的原则推广至国家,便是要忠君爱国。同时,对待周围的人事要“忠恕”,这便是为“仁”之道。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不器”。子曰:“君子不器。”这指的是君子不能像器物那样,隅于一技一能,只能发挥一种作用。儒家认为,君子应该追求大道,而不能拘泥于一技一能之“小道”。小道虽有可观者,然君子所不为也。“君子不器”是要求人们要“游于艺”、“通于艺”,由“器”上升到“不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道。

7、“慎独”、诚信。“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郑玄的解释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其实,“慎独”即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论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荀子则将“慎独”与“诚”联系起来。不诚则不独。这便提出诚信的要求。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纽带,儒家的“诚信”观不仅是立人之本,也是立国之本。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的确我是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当今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时代,为了创建适合于新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应当总结工业文明时代教训,而且应当从古典的农业文明中去吸取人类生存的智慧。儒家思想固然有局限性,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在当今社会合理运用,发挥其合理的教育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郭婷婷,女,1981年出生,山西沁源人,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2.2

篇8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06-02

收稿日期:2011-11-04

作者简介:任海宾(1973-),男,山东东营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我国古代教学是一种道德教学或伦理教学,对教学伦理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是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与我国古代政治、哲学、文化思想发展的脉络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

1.教学目标伦理

孔子最早提出了儒家的教学目标,他认为,教学应该培养“君子”、“圣人”、“士”和“善人”等,而培养“君子”是其教学目标的核心。《论语》中论及君子之处有107处,孔子认为,“君子”的主要特征是“德才兼备”。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又要有经世致用和治国安邦之才。具体来说,“君子”的主要特征是求“仁”,所谓君子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笃信好学”,“纳于言而敏于行”,多才多艺,等等。可见,孔子的首要教学目标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性,同时在一定意义上突出了人的和谐发展理念。

另一位儒家大师孟子的教学目的是“明人伦”,其教学目标具有道德伦理性。《学记》在教学目标方面提出了“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主张,意思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形成良好的德行和智慧,以此维护和推动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政教合一的伦理观念。

《大学》作为古代儒家“高等教育”的纲领,受到宋学家的大力推崇,并把它作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大学教学目标的纲领性规定,即发扬光大自身潜在的“善端”,推己及人,提高民众之善,进而各司其职。对于这一教学目标伦理,张汝伦教授认为,“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要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1]。也就是说,这一纲领隐含着人自我完善的伦理诉求。后来的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教学目标无不是强调培养德治之才和经世致用之才的伦理思想。

2.教学内容伦理

在教学内容方面,孔子主张“六艺”。“六艺”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各自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如《诗》教人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书》教人知历史;《礼》教人知伦理规范;等等。孔子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伦理规范和道德知识,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科学技术和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以及反映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反抗和控诉的内容。可见,孔子并不排斥自然知识[2]53。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孔子在教学内容方面所持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伦理观。

孟子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性伦理。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对其理想中的“大丈夫”做了规定:“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提倡“性善论”,强调人生来就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从而论证了“仁义礼智”为教学内容的道德先验性。《学记》在学制设想中提及了考查的内容和要求,这些考查内容的实质就是教学内容,如“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友”,“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等等,这些都强调了智育与德育的结合,强调了教学要适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2]95。

汉代的贾谊基本继承了儒冢的教学观,在教学内容上主张以礼治为核心。贾谊也是以秦朝灭亡为借鉴,对汉代的长治久安进行了思考和设计的思想家,因此,他非常强调“礼”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他强调:“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他认为,礼作为社会制度,可以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国家的安定,这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伦理的主张。汉代的另一大儒董仲舒主张用“六艺”来实现培养德性的教学目标。他认为“六艺”在对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正是在具有不同效用的教材的作用下,人的德性伦理才得到了发展。汉武帝为培养一批统治人才,在中央官学中设置了太学。太学的教学内容以经学为主,西汉以当时经学为主,东汉以古文经学为重,并且“太学的教学内容是要达到‘成德达材’和‘化民成俗’的目的”[3]620。以这些经书为教材,保存了我国古代的典籍,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后来的文化发展。朱熹以“格物致知”作为教学论的核心,要求每个人运用理性体察和把握封建的伦理纲常,从而穷尽万物之理,达到“明人伦”的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道德伦理性和政治伦理性。

3.教学原则和方法伦理

在教学方法伦理上,孔子主要的论点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思、行结合。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所授弟子出身不同,基础迥异,因此,教学需求千差万别。孔子认识到,只有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同一问题,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孔子往往采取差异的教学方式。如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实行吗?”孔子曰:“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实行?”冉求也问同样问题,孔子却答:“对,马上去实行。”公西华对孔子的教学方式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冉求向来行动迟缓,所以我推他一下;仲由向来胆大好胜,所以我向后拉他一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宋朱熹对孔子的教学评价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孔子注意到教学不能机械灌输,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对所要学习的问题和知识有了求知的欲望和前期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效用。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孔子教人只待其有了认真的思考、感到困惑时才进行启发和开导。颜回在谈到孔子的教学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对孔子教学艺术的高度赞美。

孟子是我国古代明确提出“性善论”的教育家,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各种善端,仁义礼智这些“良知”和“良能”是人生而固有的本质,即“万物皆备于我”。但是这些“善端”只是人为善的萌芽,要把这些善端发扬光大,就要“反求诸己”。《学记》在教学原则上提出了“预防、及时、循序、观摩”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和藏息相辅的原则等,这些教学原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后来教学的发展。西汉时期,太学的教学方式大致有四种:上大课堂、高足弟子传授、学生自学和讨论辩难[3]163。上大课堂,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较少、学生数量过多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从一定意义看具有班级授课的雏形。朱熹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论及了学法伦理,即他的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既是朱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我国古代读书法的概括,其观点体现了科学的读书规律[4]。

二、当代教学伦理的建设 我们进行的教学伦理建设是理性教学伦理,因为“我们相信,超越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理性伦理思考对职业道德和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都是绝对必要的”[5]。

1.保护和维护

当前,我们很多学者不愿也不敢谈论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思想,仿佛自己谈论和研究传统教学就“低人一等”、“陈旧落后”,成为“老古董”。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教学伦理思想,以寻根的心态,增强对民族优秀教学伦理思想的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地搜集、挖掘、研究和整理传统的教学伦理文献,提炼传统教学伦理思想的观点,形成传统教学伦理的理论体系。

2.继承和扬弃

我国自五四始,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就采取了简单的革命方式,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解放思想、催生民智的历史作用,但是这种思维在惯性的作用下,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学者,到“”时期达到了高峰。改革开放后,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同的主张,在教育领域,在对待传统教学理论上,我们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完全抛弃传统和一成不变。依照辩证法,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我们的立场是要在扬弃的基础上继承。通过上面对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古代的教学伦理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生命力,许多观点和方法对今天的教学改革仍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启发式教学。今天我们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甚至强调学生的“探究”和“自主”等等都可以在启发式教学中实施。

3.“古今中外”法

在教学伦理建设中,我们反对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和“拿来主义”。这里的“”是指无视传统,背离传统和抛弃传统,割断历史,以及对我国历史上的优秀教学伦理思想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拿来主义”是指简单地引进国外教学伦理理论,采取照抄照搬的思路,而不顾国情和教情。因此,在对待传统和国外教学伦理思想上,我们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不要试图以一种理论或思想改革我们的教学伦理。我们认为,我国现代教学伦理的建设,应该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是“古今中外”法。首先要很好地发掘古代教学伦理的传统精华,分析古代具体教学伦理思想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学伦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具体教学伦理思想的价值。其次,我们还要借鉴国外优秀的、有价值的教学伦理思想,来实现我国教学伦理的建设。坚持“古今中外”法,就是要求我们吸收中外优秀的教学伦理思想,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改造,最后实现“中”的教学伦理思想和“西”的教学伦理思想逐渐融合为一体[6]。

篇9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是我国18世纪一位以实事求是著称的学者,是著名的皖派学说代表人物之一,大半生从事教育事业,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并付诸实践。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建设高效课堂、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现就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化如何进行并结合戴震的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在历史的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衔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历史印象,这应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前提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非常着重知识的积累,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建立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升华。戴东原先生早就注意到了这点,在段玉裁著的《戴东原先生年谱》中说:“先生……治经必分数大端以从事,各究洞原委,始于六书、九数,故有《训诂篇》,有《原象篇》,继以《学礼篇》,继以《水地篇》,约之于《原善篇》”,从中可以看出,戴东原先生早就注意到了学习连续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积累,并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去,使知识先后不脱节。我们今天要想做到知识的衔接,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温故而知新,对于初中的历史知识,由于中考开卷,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在高中专题教学中难以理解,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时注意随时帮助学生回忆基本的初中历史知识,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做到难易结合、深入浅出,减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畏惧,增加其兴趣;第二,对于高中历史理论化的知识尽量还原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讲,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随意拔高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里构建体系,有目的地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信心。

二 着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今天的新课改中,格外注意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施展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戴东原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也特别重视启发式教育,主张学贵启发其心智,开通其愚昧,增益其德性,才能使愚者变明,柔者变强。但学又必须自求自得,然后入而能化。在其所著《与某书》中说:“学以牖吾心知,犹饮食以养吾血气。‘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知学不足以益吾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增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又说:“苟知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这种学贵启发,心知、自求自得、入而能化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可贵的。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也曾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高效课堂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及效果;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思维、创新和合作精神。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作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程序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三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前进的最大动力,但兴趣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由于历史在初中是开卷考试,学生可能对历史不太重视,仅靠后期的死记硬背来实现基本历史知识的记忆,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遗忘的速度较快,很难长时间记忆。故要想让历史教学取得高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起学习兴趣。戴东原先生根据《中庸》“修道之位教”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修道”即修人伦日用实事之道,使行之无失,即为“仁”“义”与“礼”故道不可不修,修道即所以为教。由于有教就必须有学,他便把学譬诸人生饮食,不可一日忽缺,他说:“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贤人圣人,其故一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又说:“形体始乎幼小,终乎长大;德性始乎蒙昧,终乎圣智。其形体之长大也,资于饮食之养,乃长,日加益,非复其初;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非复其初,明矣。……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圣贤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学问,贵扩充。”(《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可知,他所主张的是强调教育在人后天成长中的重要性,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具体到历史学科上,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其以后成长的积极意义,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心,才能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才有学习的动力,高效课堂才有实现的可能。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的优点,实行鼓励教育,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戴东原先生曾说:“才虽美,譬之良玉成器而宝之,气泽日亲,久能发其光,可宝加乎其前矣。剥之蚀之,委弃不惜,久且伤坏无色,可宝减乎其前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而陶行知先生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说明鼓励和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四 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历史教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应是历史教育的目标,更是高效课堂应达到的目的。戴东原先生认为:“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欲生于气血,知生于心。”(《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他以为救欲的偏失,莫如强行恕道,对人须有同情心,对己则须自节于内,然后能由多欲而变为寡欲。救蔽的偏失,莫如求学。由学而进于明便可解蔽。故曰“去私莫如强恕,解蔽莫如学。”这里所谓的“解蔽”亦不同于记问之学、专事强记,他主张“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种贵精不贵多的学习方法,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他对宋儒往往以己意妄断是非进行了批评,可见戴东原先生对于学习方法是主张实事求是的。只有教会学生各种学习方法,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才会渐渐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也就达到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所以,在思考高效课堂的实现时,可以到历史中去寻找有益的经验。同时任何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诞生,都应该是前人理论的总结或创新,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寻到其蛛丝马迹。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建设高效课堂,我们应吸取历史上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推进改革的进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24-02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是“中庸”最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看来,中庸这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已经在人民中消失很久了,因而要做到中庸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论语・先进》载有孔子与自贡的一段话,“自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颛孙师和卜商二人,前者“过头”,后者“不足”,都不符合中庸的精神,因此都不能肯定。“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称赞舜能够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用中庸之道去引导百姓,这正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拥有“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做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和而不同。在儒家哲学中,“和”往往被认为是理想社会的标准:“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大到宇宙、自然界、小到人类社会甚至个体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而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孔子同时代的晏婴提出“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和谐,是指不同见解或事物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善言忠语,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谐统一。“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为诉求,因此是时常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抵触,也就无法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但它并非僵死不化,君子能够时时省察中庸之理,因时因地制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的人甚少,那就结交勇于进取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两类人身上借鉴学习。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正所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称赞孔子已达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的境界,故为“圣之时者”。

二、因材施教的时中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令后人所称道,主要包括: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等方面。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中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在教育中的运用。

所谓“时中”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执中”、“用中”,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求其适宜,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方法,而杜绝死板僵化、一成不变。孔子的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注意把握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注意教学深度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

1.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孔子特别注重观察学生,他“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即考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观察学生的一贯作风和秉性习惯。因而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优点缺点都十分了解,并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诸如“由也果”(仲由办事果断),“赐也达”(端木赐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论语・雍也》);“师也过,商也不及”(同上)。孔子多次称赞弟子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同上),“其心三月不违仁”(同上)。但又批评他太听话了,这对老师学问增进,却未必有益。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我言无所不说(悦)。”(《论语・先进》)弟子中孔子最欣赏子贡能言善辩,口才好,反应快。但子贡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喜欢评头论足,显得不够谦厚,稍欠恕道。孔子经常教训他,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先进》)子路的性格特点是直率,孔子经常批评他为人处事过于鲁莽。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但又很欣赏子路常常逆其意,敢于批评老师,而使自己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避免犯错。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正是因为孔子能够深刻的全方面把握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使得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书育人就如同医生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治,孔子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灵活应对,因材施教。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对于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有不同的教法,例如《论语・颜渊》篇中有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曾向孔子请教过“仁”的问题,孔子却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天资聪明,悟性很高,因而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动(一举一动)都要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仲弓对人不够谦恭,很少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让他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话多且脾气急躁,于是孔子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的资质比较愚钝,所以孔子对他只讲“仁”的最基本的概念,即“爱人”。总之,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造诣不同,孔子对同一个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造诣都了如指掌。

在《论语・先进》中还有一个例子深刻说明了孔子时中的教育方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好胜),故退之。”两个弟子问道: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吗?孔子根据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此,公西华感到疑惑不解,孔子道出了其中的缘故:因为冉有性格懦弱,遇事退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子路性格急躁鲁莽,好勇过人,做事冒进,所以对他要抑制、促退。孔子既反对冉有之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又不赞成子路的不假思索、性情急躁。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是富有时中哲理的,至今仍被视为极高明的教育方法。

篇11

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使用新教材的过

程中,要着力优化语言教学艺术。文章探讨了中职政治课

程语言教学艺术。

【关键词】中职;政治;语言策略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

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加强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

,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国家规划新教材将陆续

提供给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选用。职高政治新教材紧紧围绕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

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

,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

索与改革创新,对于提高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

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好坏直

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

道德一法律》等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为

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空洞说教、照本

宣科,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

,政治教师要使课堂生动而有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

必须从语言上下工夫。下面笔者从政治新教材教学语言表

达角度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牵引学生注意力,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性

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

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

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

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

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

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

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

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

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

,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以课

、节、框的知识点孤立存在,但形孤神不孤,如经济生活

中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等,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

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较多的过程,所以

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前后知识的

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层层深入,由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三、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由于政治课程的德育性质,该课程不但要“教书”,更重

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要

求政治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

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具备了这种

力量,就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

,对政治课程就会感兴趣甚至热爱。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

学内容一起当作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如果政治老师对自己

所授的内容本来就持怀疑态度,还照本宣科讲下去,学生

就会既反感教师虚伪,也反感内容的空洞枯燥。因此,教

师能否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教学内容,是政治课

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对书中内容分析要热情洋溢,有理

有据,语言要声情并茂,语调要抑扬顿挫,举手投足之间

真情涌现,激起学生对教师言语内容的关注,充分显示语

言的魅力。

四、观点明确,主次分明,具有归纳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放手让

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索活动,调动挖掘他们的观察

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

因素。但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是一些抽象的东西,理论性强

,要真正地理解它、掌握它,就必须把它还原为具体,然

后再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样才符合人类的认

识规律,才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印象,加深理

解。

总之,教学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的是语言的魅力

。而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身的学识水

平和思想水平,是政治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人云

:“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西方有一句谚语

:“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这些都说明一个人言语的重

要性。因此,政治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言的表

达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

篇12

0 引言

《礼记・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专著,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约成篇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全篇从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制度、原则方法,教师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当时的教育思想,主张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剖析“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师生和谐;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并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基本涵盖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料,其中的创新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都有其重要的借鉴及指导意义。以下就《礼记・学记》的创新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 《礼记・学记》的创新教育思想

1.1 启发诱导式教学

《礼记・学记》里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喻”、“善喻”意思是善于用各种方法去启发诱导学生。教师在施教时,要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要鼓励而不要压抑,要启发而不要灌输。引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放松学习,易于接收;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用心钻研思考。这里的“道”、“强”、“开”与“弗牵”、“弗抑”、“弗达”传达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密切关系。教师一方面是启发式教学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启发,从而达到“和”、“易”、“思”,也就是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有学习兴趣,并能独立思考。《礼记・学记》在此进一步印证了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满足于对已有经验知识的被动接纳吸收,而是积极的进行思考,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树立浓厚的创造意识与创造动机。

1.2 因材施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学习的人失败的原因,或是因为对知识贪多,或是知识面偏窄,或是学习态度轻率,或是遇到困难而中止。教师在这里引导时,需要懂得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同样这也是教育的目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表明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1.3 和谐的师生关系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才能多方诱导。做教师的前提是了解并尊重学生、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实质上表明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态度。除此,《礼记・学记》中有“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指的是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这里明确认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也阐明了师生关系中学生面对教师应持有的基本尊敬态度。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师生关系,才可以达到“安其学而亲其师――教学相长”的境界。

2 学记创新教育思想在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2.1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分理论及实践两部分。理论是为实践做前期准备的,与传统的美术教育不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实践制作部分因脱离市场,又没有更多的实验项目可操作,教师在讲授和指导中多按部就班的对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将理论知识简单化,对实践制作部分虚拟化,不考虑学生理论知识是否巩固,不注重学生实践制作的自觉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压抑。《礼记・学记》中创新型启发式教学模式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的错误观念,主张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主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的意志表现和独立思考的创造能力。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旧式的脱离市场的技能训练,显然也无法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只是能跟随教师的思维去设计制作。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法知识不加启发的传授给学生,学生不需思考,就可以了解艺术设计的实践基本技能运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对课堂实践技能教学方式的厌倦,失去对艺术设计学习的兴趣,从而讨厌专业技能的钻研,不利于艺术设计文化的传播和学生艺术设计修养的塑造。

2.2 因材施教塑造学生个性思维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受到的家庭熏陶不同等,学生往往会在性格、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来进行教学指导的话,效果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对于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为创作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创意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因为个体的不同,身为教师,除了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充分了解,还要根据学生的资质高低,实施不同的指导,补其所短,展其所长,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思维。将其个性思维巧妙的运用到实践技能中,创造出个性鲜明、风格特异的设计作品。

2.3 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师与生的素质修养

篇13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其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待完善。而大学语文教学重视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分析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毕竟与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比较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化成学生熟悉、能理解的内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

1.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教师充分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发挥语言艺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参杂语文情感,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本身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2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影响

2.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1.1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爱国主义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作者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诗中的含义,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体悟诗人报国无门、惨遭小人陷害的愤懑之情,从而深刻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堂氛围的渲染和烘托,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提高其爱国主义的理论深度,从生活实际中践行爱国主义思想。

2.1.2关注民生的仁者胸襟

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将来中国的希望。大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诸如王夫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词句,将君子关注民生疾苦、天下兴亡的情怀一展无遗,把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胸怀坦荡,有仁者之风,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2.1.3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人生态度

大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考取功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愿望;当人生不如意时,古人又从老子、庄子、佛家中汲取经验,采取洒脱的出世行为,强调自己的个性发挥,从而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无论是否碰到困难,大学生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教训,做到积极、主动,发挥自己之所长,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1.4高尚的人格素养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又将修身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认为这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品行高尚、道德过硬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文来学习古人的修身之道,日三省吾身,学思结合,从而塑造出高尚的人格素养。

2.2大学语文教学途径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2.1课堂教学长期渗透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清静无为”、汉代的“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等等,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在欣赏文学作品的美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2.2.2课外教学潜移默化影响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还通过练习、活动来辅导学生学习,定期举办诗词欣赏、朗诵、书法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3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3.1启发诱导

大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传统的人文性质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回归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