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2 10:24: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篇1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探索管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有关管理规律的一些论述,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但是,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并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一般认为,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100年中,管理从一种不可言传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管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这也难怪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一、管理学发展的三个线索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诸多流派,形成了庞大的管理学知识体系。面对百年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的流派,管理学的研究者一直试图归纳出管理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但是,由于百年来管理经典著作所关心的主题过于复杂,包括管理与管理者、领导、组织与人事、效率、市场与顾客、竞争与战略、创新与变革、现代公司的组织逻辑和管理的国际化等诸多方面。而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角度而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构成管理学的经典内容,而且这些学科还在不断地丰富、细化、交叉和发展,管理学的新学科、新分支还在不断地产生。因此,迄今为止,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管理学发展历史逻辑主线。

从现有文献看,研究者所总结的管理学发展线索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管理学的内容构成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发展路径划分为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古典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学、领导科学到企业文化等)、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决策理论到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等)、经营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厂商理论、产业组织、市场学、消费者理论到战略管理)。第二类是根据管理知识的产生方法来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条线索,即应用管理学(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理论管理学(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和实验管理学(以管理案例为主的管理学)。第三类则是根据管理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来划分。在著名管理史学家雷恩看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文化环境紧密相联,管理理论发展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存在三条管理学发展轨迹,一是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科学主义线索,由泰勒科学管理开始,包括社会系统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决策管理理论等;二是建立在对现代人性基础的人本主义线索,从梅奥对“社会人”的研究开始,包括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管理伦理理论等;三是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文化主义的线索,由德鲁克管理实践理论开始,包括组织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变革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等。基于对于文化环境对管理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认识,还存在另外一种管理学发展的线索的划分,即以资本主义精神为文化基础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以环境地域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基于东西方文化渗透的当代管理理论。

显然,第三类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管理学发展的线索,与前两类从管理内容和从管理知识产生方式角度划分管理学发展线索相比,具有时间上的前后继承性,而前两类的管理学发展线索在时间上具有并行性。从管理学发展历史角度考察,无疑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分析管理发展的线索更有价值。但是,仅仅将环境影响因素归结为文化环境是过于泛泛而又不全面的。

二、管理学知识发展的“钻石模型”

庞大的管理学知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纵观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史,认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持续作用的长期因素,这主要有制度变迁、科技进步与文化传统三方面因素,体现了制度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另一类是短期作用的临时因素,例如战争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比如经济危机)。这两类因素作用于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的能动主体,包括企业家和其他管理实践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研究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咨询人员或者团队等,这些人员提出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管理知识,实践新的管理思想,从而促进管理学的不断发展。

“钻石模型”表明的是,科技进步、制度变迁和文化传统与管理创新者的创新活动相互作用最终推进着管理理论发展、管理学知识的创新与积累,而战争和其他一些临时重大事件对整个过程也有短期的推动作用。这里科技进步因素具体包括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造世界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科学发展不断为人类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进步则不断为人类提供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制度变迁是指有关宏观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微观具体经济组织运行等方面正式规则的变化,这些规则变化会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选择;而文化传统要描述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非正式的规则,与制度变迁中的正式规则可以较快地发生变化不同,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变化往往是长期的渐变过程。这里管理理论发展和管理学知识的积累,既包括管理思想、理论、方法等以各种形式体现的管理知识的丰富发展以及管理学的发展,也包括解决各种现实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这对应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内涵上,包括管理实践层面、管理理论问题研究层面、管理学科发展层面三方面的管理科学化进程。也就是说,上述“钻石模型”既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理论与管理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也是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管理科学化历史进程建立起来的,因此从管理科学化的历史上看,该模型基本描述了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可以认为是一个管理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图。

三、管理学知识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一)科技进步因素。尽管探索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提高管理活动效率的尝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管理科学化进程却真正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组织的结果。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一般认为技术进步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周期,每个周期或者阶段长约半个世纪,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康德拉季也夫长波,伴随着连续的技术进步周期,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1)在第一次(18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和第二次(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与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只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初步实践和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2)到了第三次技术进步长波周期(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即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以牛顿力学为主题的经典力学体系和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核心的经典电磁理论都已经建立,这些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科学前提,尤其是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动力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由技术革命产生的社会大生产必然对规范管理提出要求,原来的经验管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化生产和大公司发展的需要,于是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科技进步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这方面,还体现在由于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功产生了的巨大社会和知识效应,使得科学方法在管理问题研究和管理理论产生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泰勒试图通过科学实验方法寻求优良的管理方法,把管理提高到科学层次,从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则是通过对组织管理普遍性原理的追求,把管理提高到理性层次;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也是以实验方式研究人类管理行为的。(3)进入到第四个技术进步周期(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科技进步进一步推进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由福特公司开创的流水生产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和发展,对管理科学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计算机管理学派。而该阶段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自然科学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4)人类社会正处于第5个技术进步周期中,该阶段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该阶段的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管理信息化成为该阶段管理创新的主线和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营销等依靠信息技术的新管理思想或方法得到发展和应用,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核心能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广泛传播。归结起来,科技进步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科技进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产生了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需求;二是科技进步直接为管理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三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还为管理学理论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制度变迁因素。没有人会否认,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的前提是以分工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在经济学家看来,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制度创新,“产业革命的实质就是用竞争取代以前控制生产和财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工业革命在西方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工厂制度,工厂中实施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曾详细分析了分工制度(专业分工和职业分工)能够提高企业效率的原因。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科学管理提出了要求:如何解决高度分工条件下的协作问题,如何解决工厂制度下工人的培训和激励问题,如何改善由于工厂制度的发展而逐步恶化的劳资关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的。制度变迁对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需求牵动”方面,而且从企业制度的演进看,企业制度变迁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谁来承当管理创新主体的角色和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方向和内容。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还为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激励约束机制。所有的创新行为都是有风险的,而现代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的产生,保证了承担创新风险的创新者能够获得创新收益。如果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那么可以认为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相互“支撑”的三角关系,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形成相应的技术能力保障机制,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而企业制度创新为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不同,提供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是不同的。总之,制度变迁,尤其是产权制度变革,对管理创新和科学化进程的影响是全面的,对管理创新主体的选择、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都具有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文化因素。文化传统体现为社会认可的价值信念、伦理规则、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此文化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往往又是根深蒂固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具体从管理科学化进程看,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是有其文化背景和基础的。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分析文化对管理研究活动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从管理研究层次看,管理科学化进程开始和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文艺复兴以后,科学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流文化,科学主义所包括的逻辑主义、分解思维、规范形式、精确原则和实验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到世界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研究中,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自然也不例外。泰勒首先将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主义的研究规范引入到生产作业管理领域中,通过追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来提高人类生产制造活动的效率;而法约尔则试图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寻求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一般性规律;韦伯、巴纳德等人是在探索一般组织和社会领域中管理活动的科学管理原则;而行为科学是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来分析人的行为的科学规律;现代管理理论则是应用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没有追求科学和理性的价值观,没有应用科学原则研究管理问题的信念,没有科学的文化基础,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也就无从谈起。从管理实践活动看,文化可以在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影响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科学化进程。一是在民族文化层次,二是组织文化层次。前者是宏观文化环境层次的影响,而后者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影响管理者的知觉、思想和判断进而影响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水平和各项管理职能执行的科学水平。

(四)管理创新者。影响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显要因素。科技进步、文化传统和制度变迁对管理科学化的影响属于环境因素,而直接的管理创新者则在管理科学化进程中,在管理学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些管理创新者包括从事管理实践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和教授、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团队和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实践者兼管理理论研究者的作用越来越小,专业的学者和管理咨询人员对管理知识的创新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许多著名管理创新者被一些管理史研究者称为管理学大师,管理学各个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与这些管理学大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原文从“管理与组织的问题”、“管理与法人”、“管理与治理”、“管理与激励”、“管理与经营”这五个部分得出的五个印象结论令我豁然开朗,细细思考却又是每本论及管理的书本中存在的通病。以前在读书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认为是大师们的倾力之作,我只有拜读之份,那有半点怀疑,现在看来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它是艺术家学科,它不仅需要你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让你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为学。在学会上述的基础上你才能够扎实掌握书本知识,结合书本来处理实际。这样才会走出误区,走出自己那颗“自私的心”去解读自然和人文。

参考文献

1.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海南出版社,2004

3.沃纳.管理大师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丹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篇2

[作者简介]文小洁,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11: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46-03

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可以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凸显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演变

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实施组织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实施前提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泰罗制的实施,推动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同时也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中期,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着重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作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则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这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管理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进行控制监督,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看做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

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一种现象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象、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

新认识。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主动负责。企业培养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薰陶、习惯养成,即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培育。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置身于其中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第二,企业文化是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每个企业,客观上均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衰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第三,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放大管理效能。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

篇3

(一)关于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

黄华在《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述评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伟大的企业管理大师。他的企业管理思想是在其生活背景和一定的假设下诞生的,涉及管理的二重性与职能、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员工管理和企业的成长与本质等内容。我国企业必须用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来提髙自身管理水平。

针对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整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主线,同时也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原理以及许多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其对单个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理论分析中,逻辑地演绎出了丰富的企业管理思想。

按厢企业管理的内容分类,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的“二重性”原理,即管理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对管理劳动的分析;管理职能提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监督、调节和指挥;有关生产管理的论述;企业的财务管理;关于设备和折旧费的管理;企业的销售管理,马克思指出“从商品到货币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决定了商品所有者的命运”;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马克思指出“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吸引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企业的成长论;对企业本质的论述等。

(二)关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

张兰霞认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即以泰罗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先导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和以管理理论丛林为特征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陈振华认为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分别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发展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阶段、企业再造理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阶段。

刘传宏认为基于时间维度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工业人际关系学理论、二战之后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反思与创新。

另外,任佩瑜在《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一文中又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六阶段”的见解,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阶段、文化理论与战略管理阶段和企业再造阶段。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的研究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企业理论50年”课题组发表的《我国企业管理理论50年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划分为“二大时期”,第一大时期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党的,这一时期是在髙度集中型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管理理论;第二大时期是在党的以后,企业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更要重视对企业环境,特别是市场的调査和预测。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张巾爽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的。19乃年,蒋一苇首先提出了经济改革要以企业为基础的观点。另外,企业的“转轨变型”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都经贸大学的黄津孚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一文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落后于理论的发展,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第一,企业管理正在全方位地发展;第二,企业管理正由政治行政驱动变为经济政策与市场驱动;第三,企业管理创新日益活跃。

二、关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人类进人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关于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

梁树良认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十大趋势可概括为:管理核心人本化、管理理论科学化、管理人才国际化、管理目标价值化、管理内容精简化、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权力知识化、管理特点个性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法文化化。

刘传宏认为,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律;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学习型企业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人本管理将更加受到重视;全球战略与快速应变是企业决胜的关键;跨文化管理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融与渗透。

此外,姜太平在《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一绿色管理》一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的观点。他认为,绿色管理的思想是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的新思维。所谓绿色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绿色”的内涵,绿色经营理念也可称之为“绿色管理哲学”,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导向、一种观念。

在1996年12月20日举行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学者们归纳整理了国际企业管理的10种最新趋势,分别是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目标多元化、产品服务化、出口品牌化、技术髙级化、组织活性化、机构网络化、角色多重化、激励监督科学化、费用适度化。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企业管理风潮的最新特点,即顾客导向、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团队组织、自主管理、全球竞争、弹性策略、企业形象、以人为本。

(二)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陈振华认为,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树立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第三,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第四,建立规范而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五,采用先进而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第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学者陈静华在《关于未来企业管理理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管理全球化;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实现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具备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王钦认为,企业的成长思维转型应该由“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由传统的“一招鲜”转向“系统管理”;企业的战略转型应该依赖于企业组织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管控系统、企业文化系统的支撑;企业的国际化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傅洲认为,随着世界知名企业、跨国企业不断地大范围地占领着中国市场份额,从而使中国企业生存环境日渐恶化,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的中国企业管理会更加注意科学管理、全员创新、绩效管理以及分权管理。

张兰霞认为,21世纪需要一个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套全新的经营方式和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以便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范围、企业管理组织、企业管理流程以及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髙,我国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

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问题,梁薇认为,第一,企业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关注的焦点;第二’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第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传统的外在标准向更加注重人的内在价值方向发展;第四,自主创新方式以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另外,她还指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更加重视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周晋华认为,构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机制要做到:第一,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打破常规,训练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第三,学会逆向思维;第四,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管理创新;第五,通过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方法的改进和突破,实现管理创新。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17-0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与价值的创造[1],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表征要素,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素,更是实现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然要素。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说到底都是为大学行为文化的实现所创造的条件。国外的文化背景与我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早已完成,而我国大学的行为文化几乎是空白,就连我国顶尖级的名校来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其行为文化。没有良好的行为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只是一句空话或口号。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现状

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2000年初提出了行为文化的概念,并从诸多方面对大学行为文化进行了探讨。李云清(2001)的《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刘合波(2001)的《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2][3]是比较早地提出了高校行为文化问题的,但此后5年内没有人研究大学行为文化,6年后李莉丽(2007)的《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论述了学生会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分析了宿舍文化、多元的文化和特定的历史传统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4]张桂霞(2007)在《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阐述了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等问题。[5]程迪(2008)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中分析了现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建设大学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6]胡树森(2008)对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O进行了思考[7],左晓民(2008)分析了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问题 [8],陆荣林(2008)提出了根据职业特点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观点。[9]李霞(2009)则从大学管理角度对行为文化建设进行探讨,阐述了大学管理行为文化的科学内涵、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10]而王登恕(2009)从和谐校园视角,强调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从行为文化着手,从一个侧面探讨了行为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11]

进入2010年后,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之前相比,略显系统与深入。何独明(2010)在大学校园文化概论[12]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与作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途径与方法,认为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社团,但忽略了大学教师队伍这一载体。而刘剑波,陈超(2010)主张高校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从教师的主导文化建设、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规范基础文明行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科学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与行业行为文化的对接等五个方面入手。[13]周华琼(2013)认为大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关键;文化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全体大学教职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和检验。当前教师的教学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道德行为和学校的行政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14]薛瑞,张慧敏(2013)认为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应该从师德塑造、学风引领、转变管理人员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15]石维富(2013)倡导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大学教师、大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员的管风以及优良校风的建设入手加以实施。[16]蓝鹰、周伟(2004)强调,在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行为、管理行为、学术行为、社交行为和言语行为对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17]吴秋凤,苏丹(2015)分析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特性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8]

总之,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低级阶段,一方面,因为我国目前物质文明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复合型的研究人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我国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还十分稀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缺乏,理论深度不够

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文化本身的概念当中,如要研究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行为与心理的关系是怎样的,就涉及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了。心理活动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人的需要、动机、认知等心理过程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是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基础。就现有研究文献看来,大学行为文化的学科交叉研究还没有,就其文化本身的研究深度也是不够的,刍议、浅谈、思考和初探之类的文章较多,另外,作者的观点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不够清晰,如“校风建设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一命题就是错误的。这些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还没有,都是在一般刊物上发表,足见其理论深度是不够的。

(二)思辨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缺

综合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全部都属于思辨研究的文章,如果没有行为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仅仅靠凭空想象去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只能习惯采用思辨的方法。进入21世纪,国际上仅采用思辨的方法已经被淘汰,我国缺乏的是实证研究。90后的一代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发展选择方向增多、区域扩大。因此,思辨式的研究和说教式的指导作用就大打了折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规律和实际中的应用,如果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地去空谈,其研究的意义就丧失了。

(三)研政分离突出,研究经费短缺

关于大学行为文化,我国的研究者多数是无执行权力的人,而有执行权力的人又不去学习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研政分离现象,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尽管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由于没有执行权力,最终不了了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课题经费无法与自然科学相比,客观上制约了研究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参与相关研究,否则就难以识别、驾驭和指挥高校工作者,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在建设大学行为文化中应用。

三、发展的趋势

(一)未来研究的内容

1.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按照客观规律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工作才能有绩效。当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每一所大学在建设其行为文化时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2.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组织凝聚力的影响作用。未来大学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是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科学研究,或是在社会服务上,都将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一个实力强的大学如果没有凝聚力,其发展将会是畸形的,而这种凝聚力靠什么形成和培养?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大学行为文化,还是空洞无物的。大学人的精神风貌、高雅气质、组织凝聚力等都体现在大学人的行为之中,大学组织的凝聚力是大学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3.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大学的头等要事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仅是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身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行为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后,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种场动力作用机制是什么?我们能否掌握这种机制去更有效地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出现,会丰富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未来研究的方法

1.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交叉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单一学科的研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缺陷,只有多学科交叉,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便于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应用,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只从理论上探讨,不去进行应用研究,可能是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只搞应用研究,不去进行理论探讨,可能是原地踏步,难以突破,甚至会走弯路或出危险。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才能取得信服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建设大学文化中得以应用。这一过程仍然是遵循着“理论―实践―比较完善的理论―再实践”的发展轨迹。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者研究取向分道扬镳,最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走向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除了采用现象学、问卷法和调查法以及理论上的探讨、宏观上的评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外,未来会更加强调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在内的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即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将会成为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持。尽管大学行为文化的证研究,现在还没有见到有关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强调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因此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分析大学和揭示大学行为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探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法没有实证研究是难以服人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10.

[2] 李云清.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1):75-77.

[3] 刘合波.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2-34.

[4] 李莉丽.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J].沧桑,2007(5):215-216.

[5] 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9.

[6] 程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6-69.

[7] 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7.

[8] 左晓民.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43-45.

[9] 陆荣林.建设有职业特点的学校行为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0.

[10] 李霞.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8-119.

[11] 王登恕.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39-141.

[12] 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3] 刘剑波,陈超.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2-144.

[14] 周华琼.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1-165.

[15] 薛瑞,张慧敏.略论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科教文汇,2013(11):12-14.

篇5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基地,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知识支持的重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的管理上,依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格局上。这种传统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尽快实现高校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建立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主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与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它反映了组织客观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人事管理在当代的新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人不仅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而且也成了管理的目的。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最大程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质,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133229 .CoM

人力资源管理着力于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力求精干和高效,用尽量少的人力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二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力求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人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达到工作的高水平。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和重要的领域,是对一种特殊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资源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1.管理的视角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消耗资源;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并非将人视为成本,而是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2.管理的类型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是“被动反应型”的“管家婆”、“救火员”式的操作性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的策略式和预见性管理。

3.管理的重心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的管理模式,讲究组织和人员调配;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发挥人的潜能和人力资源开发上。

4.管理的方法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当一名员工被安排到一定岗位后,完全由员工被动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对员工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作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5.管理的手段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采用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采取人性化管理,尽可能考虑到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坚持以人为本。

6.管理的策略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的人事工作,往往就事论事,缺乏长远考虑,属于战术性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和当前事宜的处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注重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

7.管理的技术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

8.管理的层次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是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自身就处于决策层面,直接参与组织的计划与决策。

三、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然性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内在要求

(1)关于人的哲学的演变。关于人的哲学先后有过四种观点: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受经济因素制约,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社会人假设则认为人工作的主要动机不是经济需要而是社会需要,环境的力量要比上级主管的控制力量更有效;自我实现人假设进一步认为人总是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现有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潜能,组织应当把人作为资源,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人就可以自我激励;复杂人假设更深入地认为人有复杂的动机,不能把所有的人简单地归类为某一假设,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动机需要。由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因而引起对人的管理的思想理论不断演变。

(2)管理思想理论的演变。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基本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此后人际关系学说以及行为科学理论基本以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前提。特别应强调的是,行为科学理论使传统的人事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注重外在要素管理为内在要素管理,变注重外在量的调整为内在要素质的提高。它特别强调人的心理、价值观、群体文化等,“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概念皆源于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管理理论的变化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管理内容的变化。

(3)管理内容的演变。雇佣管理认为人是一种投入,一种成本消耗,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成本。因而在一系列实际管理措施中人被工具化、手段化,势必出现劳资双方严重对峙。劳资双方根本利益渐趋一致的观点则认为,人不仅是一种成本,更重要的还是可以创造比消耗的成本价值大得多的可再生资源,人事管理不仅要控制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为组织获得更称职的人,更有效地发挥人的潜能,维持并激励人的高度工作意愿。由此出发的人事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劳资双方利益必然趋于一致。

2.高校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是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外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社会地位和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科研单位,它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21世纪的高校担负着更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任务。高校面临的将是市场经济下自由招生、自主管理与双向选择的社会体制,如不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将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3.新时期高校内部的变革为其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创造了内在动力

当前,各高校已经或正在进行的人事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在这个改革中,它们都力求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益,促进自身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使高校中的“人”和“事”有了很好的结合点,发挥了人的最大潜能,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和职能

传统人事管理是建立在把人假设为“经济人”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看到人的自然属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不是只抓人性中的一个片段,而是对完整、丰富的人性予以全面尊重。因此,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要树立“开发人力资源是高校人事工作的核心任务”的观念,通过编制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薪酬设计、员工培训等一系列职能的转变,善于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寻找解决高校发展问题的答案,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

2.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要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需要的人才,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作为高校而言,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引进、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理念,一方面要以高校战略规划为核心,为高校实现总体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同时还要在实现高校总体目标中有效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使两者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要考虑到人员结构和层次的合理性安排:既要重视一线教学部门,也要注重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部门;既要重视发展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还要重视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聘任制是我国现阶段人事管理改革的总趋势,也是人事管理体制的核心所在。在高校实施全员聘任制是人事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实施全员聘任要做到按需设岗、择优评聘、坚持标准、全面考核,破除评聘中论资排辈现象,使评聘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为了稳住和吸引人才,在实施全员聘任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结构优化、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彻底破除职务和身份的终身制:在分配制度上要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探索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将教职工的校内津贴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这样方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以最小的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组织收益。

篇6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通过对项目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实施各环节的协调沟通,在复杂系统理论的背景中引入拓补空间区域组分的表述方法,探寻沟通行为不确定性削减和确定性优化的问题解决方式,从而对组织中个体与群体行为、工作成效与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出预测,对于提高项目管理中沟通效率,节约项目资金,保证项目成功又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管理中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由于其组织的特点和参加者组织行为的特殊性,要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项目的信息沟通。项目组织的运行效率直接依靠项目参加者之间沟通的程度,好的信息沟通对项目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促进作用。

1、为项目决策和计划提供依据。来自项目内部的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有利于项目领导班子做出正确的决策。

2、为组织和控制管理过程提供依据和手段,统一组织行为,减少组织摩擦和对抗,化解矛盾,协调行动,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3、为项目组织和外部环境协调配合提供条件,增强应变能力。

4、使决策更加合理有效,使目标和计划更容易实现。

5、解决各参加者心理的和行为的障碍,使各方面互相理解,感情融洽。

6、保持项目的目标、结构、设计、计划、实施状态的透明性。

二、项目管理中协调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他传承了所有的管理职能,如果说管理沟通是人类管理活动的基础,那么项目管理中协调与沟通行为将成为项目成败的核心。纵观人类管理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复杂性系统管理。在经验管理阶段,管理沟通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几乎一切管理问题都通过直接的沟通来解决。在科学管理阶段,虽然管理的焦点集中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各职能关系的管理模式上,但沟通却一如既往,始终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法约尔认为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方法首先要遵循“等级链”原则,有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同级之间可以采用“跳板”进行横向沟通。法约尔的思想可以认为是组织沟通理论的雏形,是科学管理的初级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行为科学”的盛行而进入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伴随着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行为科学理论逐渐产生。行为科学采用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把组织中的人不是单纯地作为“经纪人”,而是作为“社会人”来研究,并集中在非正式群体规范以及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上。此阶段对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管理沟通理论研究以横向沟通和人际沟通为特征,同时注重了非正式组织沟通和文化沟通。代表人物有梅粤、巴纳德、明茨伯格等。然而从总体上来说,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时期的管理沟通都还处在自发的状态中,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形态下,管理沟通被突显为整个管理的主要工作和核心内容,它为现代管理导入了一种新的理念。管理除了管制与命令外,更主要的是协调与合作。这种协调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组织各部门、各层次和各职能之间的协调合作,还包括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自身之间的协调合作等。这些协调与合作不仅对组织结构和制度的设计安排提出了新要求,更表现为一种相当软性的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过程,也就是说,现代管理的各种管理职能必须在相应的管理沟通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形式的管理沟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出来。由于管理沟通它受到环境和内部微观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同时存在着沟通形式、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管理沟通进入复杂性系统阶段。1978 年 Downs最先提出沟通满意度多维概念,并证明它确实是研究组织沟通的一个有意义的、可衡量的工具。他提出的沟通满意度的主要为度八个:普通的组织信息,工作信息,个人反馈,与上级关系,非正式以及平行沟通,与下属关系,渠道质量和沟通环境。他在研究中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分别对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得到的因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Downs 在这次研究中用来调查沟通满意度的文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沟通满意度的重要依据。从而也拉开了组织沟通行为数理度量的帷幕。

三、项目管理中协调管理研究的成果分析

1、项目管理组织对信息沟通的控制。项目组织对信息的控制是组织沟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随着项目的开展,系统内、外的信息量会迅速增加,如何从众多信息中甄别出重要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就要求组织在机构设置上如何能最准确、最快捷的控制信息。有学者提出在组织中控制信息流的有“守卫者”和“促进者”。守卫者是指控制信息从一处到达另一处的人,其目的是过滤、分流信息。促进者则是推进信息前进的速度,其职能是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员在信息流中就起到相应的作用。还有学者提出边界管理者在组织沟通中发挥着控制信息的重要作用,把系统边界运理论的观点运用到组织沟通和管理上。开放的组织其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封闭的组织其边界只有很少的信息可以渗透。

2、项目管理中的结构化沟通。结构化沟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沟通效果对人们沟通技能的依赖性,它将沟通的目的、对象、时间、方式、内容、反馈等方面都预先进行设计和定义,这样就能保证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及时、适度、准确地得到其完成任务的信息。

3、项目管理中的开放性沟通与组织冲突。研究表明开放性的沟通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沟通的信息量。D.Rogers 认为沟通开放性是组织沟通中的中心变量。沟通开放的程度与组织内部沟通模式、组织绩效水平是正相关的。开放性沟通主要作用是处理非常规信息,典型的情况就是看坏消息反馈的速度,使得组织能在失控之前及时处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组织冲突的一种根源。组织冲突的原因最主要的有四种:一是个体差异对事情理解不同;二是个体对组织要大道的目标有不同看法;三是对达到目标的方法手段有不同意见;四是内部结构本身存在冲突。而开放性沟通恰恰是造成以上各种冲突的根源,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能力提高,使组织更有效运行。

4、网络化沟通。网络化沟通是开放性沟通的进化,它将组织沟通置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之中。在现代社会对信息的普遍占有与快速传播的无限需要,网络化沟通为组织联系提供了新的交流渠道,它是以一种契约关系为基础的动态联结体,成员之间没有限制的互相交流,通过相互协调进行决策,并在沟通环境、沟通数量、沟通机制等方面都与传统沟通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它是组织运作中新状态产生的一种更为复杂的“涌现”行为。那么从复杂科学关于系统涌现产生的条件、驱动力、路径和循环的研究成果来看,网络化沟通确实为效率的提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结语

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之复杂,在项目管理中组织行为的协调沟通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沟通的思想和理论伴随着管理学的发展也不断发展完善,并且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

篇7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型工程建设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持久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建筑业也活跃在国际建筑领域,成为推动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必须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依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支撑,引导建筑业发展和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必须从传统的、狭义的项目管理向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转变。

1.1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发展成果

建设项目管理是技术和经济的综合。从管理技术方面来讲,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从经济分析方面来看,建设项目管理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经济关系,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建设项目管理涉及面广,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存在必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管理科学和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运用各学科成熟的理论成果,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规律,从管理技术和制度设计等方面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1.2建设项目管理必须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

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体制自从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国际范围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特别是建筑业作为最早走向市场的行业,市场化发育较成熟。可以说支撑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市场的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水平。

1.3建设项目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工业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业长期处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阶段,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发展。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借鉴工业化的

理论,按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论和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改造传统的建筑业,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业水平的唯一途径。按照工业化、物流管理等理论,丰富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是构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内容

2.1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理论

建设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交易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都要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形成以经济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关系。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只重视建设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很少研究作为建设活动主体经济人之间的关系及制度设计。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效率。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应充分运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新经济学的观点和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改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项目治理结构。

(1)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

制度是一系列运动约束和非运动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基础的投资体制和方式,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也带来很大影响。建设项目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原理,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度设计,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律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2) 建设项目治理结构

建设项目治理结构是指建设项目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规范委托一各方之间关系的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建设项目组织机构体制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是由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组成的复杂的经济关系。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建设项目管理治理结构研究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分析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的投资所有权、控制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研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和防止出现“人”问题。

(3) 建设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在组织上普遍采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形式进行施工。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项目部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部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特别是当前建设项目重要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项目部与集团公司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我国企业资质制度、项目建设模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表现出不经济的特点。研究规范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对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 建设项目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组成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适应建设项目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科学和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努力使建设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

(1) 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理论

自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管理科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支撑了西方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们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成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构建适应建设项目管理需要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 充分运用工业化理论

建设工程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坚持采用大工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是将建设工程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构建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运用工业化和现代物流等理论,丰富和发展项目管理理论,用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科学化、专业化等技术和手段代替传统的建筑工业生产方式,将其转变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轨道上来。

(3) 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

现代项目管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研究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化、项目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原理等理论流派。项目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要系统研究国际上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充分借鉴其合理成分,努力与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2.3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技术科学,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优地实现组织目标,并为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建设项目决策不仅依靠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凭借经验与艺术,但是随着项目决策难度和复杂程度加大,建设项目决策必须建立在基于科学方法的信息处理和可行性研究上。当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设项目管理大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1) 相关问题概念化

钱学森曾经指出,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总是把与系统有关的数量关系归纳为系统机制和性能的数学方程组,即数学模型建立后在约束条件下求得这个数学方程组,找出答案。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去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关键是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正确地定义问题。建设项目由于对象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抛开具体项目对象的不同,就管理特点而言,具有同质性。相关问题概念化就是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将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进行相应归纳,便于运用相关管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是对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并进行概念化。

(2) 建立数学模型

管理科学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各种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学科。数学模型是实现系统的一种简明映像,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定量分析不仅能够使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便于使用计算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管理科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一步发展覆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完善网络计划、决策、规划等模型,形成能支撑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型库。

(3) 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项目管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技术除运用于相关决策分析和数学模型求解外,要广泛运用于建设项目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重点是在开发综合管理软件的同时,在统一工作分解和编码的前提下针对工序、工艺和专项管理工作开发适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开放的精神进行积极创新。

3.1必须更新理念

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只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工程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我国要由建筑业大国转变为建筑业强国必须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进建设项目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认识到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但是先进的技术不能弥补落后的管理。认识到建设项目管理可以飞跃,但不能简单跨越。中国建筑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阶段,要想发展,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

3.2 必须坚持开放的思路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开放性,都善于借鉴别的学科研究成果,都坚持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必须善于吸收别的学科先进成果,借鉴别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才能形成具有先进性的理论体系。

3.3 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篇8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如制度、政策等,有效的配置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进而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积极度,从而实现企业所设目标的管理活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战略层次、管理层次、操作层次。所谓战略层次是指与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设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及企业总体经营准则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总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管理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层依据战略层次为指导所设定和实施的具体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等。操作层次则是上述两个层次的具体细化和落实。

(二)企业效益的概念

企业效益指的是企业经营的收益状况。学者们对企业效益给予了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企业效益包含有效性、效率和可变性三方面,三者结合决定企业竞争力。比如企业员工的个人效益的衡量,是从个人在企业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等出发所设置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就企业整体而言,企业效益是企业最终成果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效率,是企业投入资本和所取得的产出的比率。其次是效果,是企业的产出状况,比如产品产出量、质量及利润等。三是经济,这里的经济指的是企业能否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成本最小化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的研究当中。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体现于个体身上的资本,包含其能够提供的劳动,受教育程度等,是个人身上各种劳动技能、生产知识及健康素质的总和。人力资本管理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将个体劳动投入与经济投资回报结合起来,依据市场和回报率的变化做出适当反应的管理措施。

(二)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是针对理性人假设下的理论难以解决现实中一些问题而衍生出来的,行为理论也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逐步的完善和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以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从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一次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后由美国福特基金会定名为行为科学。

(三)资源基础理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提出了资源基础论。资源基础理论假设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形成企业的某种特有的能力,此种能力具备难以模仿性的特点,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论主要阐述的是企业如果要具备市场上所独有的竞争优势,就要特有的方式整合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使其发挥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概念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从实践经验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效益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笔者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个体层面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

个体层面指的员工的个人能力、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忠诚度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等。企业个体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阐述:首先,招聘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企业的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细化分工有利于职权的分离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各部门各司其职也有利于员工的专业化的提升。同时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能够统筹企业生产工作,最大效用的发挥企业人才的效用。同时设立晋升、竞争、奖惩等激励机制,激发人力的上进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效益。其次,招聘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即是企业的选拔人才的过程,对提升企业未来的效益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高层次的人才一方面对企业当前的发展有着变革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企业理念及文化的承接。高层次的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阶段。最后,招聘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包括企业的奖惩制度、人力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等。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对不同能力和不同努力程度的员工加以区分,并给予一定的奖惩,激励个体自觉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培训提升个体的对其工作的熟练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同时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献身程度。上述两点皆可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个体对企业效益提升的贡献度。

(二)组织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

组织层面上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收益的提升,笔者从下述两方面阐释: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团队工作的关系。企业效益与企业人力资源储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人力资源的组织管理是否更加有效也决定着企业的效益创造。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及储量和质量都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规划和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可谓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企业人力人才储备这一智囊库,依赖于企业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效益创造团队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组织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的效益。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需要与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这也体现了组织团队目标是企业创造效益的基础和前提,合理而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对企业效益的实现有着推动作用。组织层面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直接决定着企业效益、竞争力的强弱以及市场竞争的成败。

四、人力资源管理为提高企业效益应进行的变革

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对企业效益的提升作用甚至对于企业的管理不利,笔者提出企业应从三个方面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一)以企业利益为标准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负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目标,并符合企业全局现状,确保其各环节都是为实现企业利益服务。同时,要考虑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及人文氛围,从而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与本企业相适应。对于规划的实行,要给予及时的监测和评估,对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提高和保障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

(二)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培训开发

当前知识技术更迭迅速,因此企业要及时加强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从而保证企业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跟上时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培训计划,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性。同时,企业应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企业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对培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对优质的培训规划加以拓展和推广。

(三)承担企业报酬与津贴系统的开发任务

人力资源部门要针对各部门的职能和其对企业的重要性、贡献度设计出差别的薪资,合理设计企业薪酬和津贴系统,并监督系统的运行情况。薪酬和津贴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与企业的切身利益相关,这就提高了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不损害企业的效益,还要充分的发挥薪酬津贴的激励效应,使得该系统能够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在薪酬和津贴的设计上,各部门利益的平衡至关重要。五、结束语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不仅仅要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还要变革传统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企业管理现代化,以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作者:彭颖 单位: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1]季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J].商,2013(11).

[2]苏中兴,曾湘泉,赖特(Wright).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国内外实证研究的评论与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6).

[3]刘萍,刘国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分析[J].学术交流,2003(3).

篇9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92-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知识指导护理对象进行自我保护,自身护理,正确理解健康的意义,进行有利于健康的一系列促进活动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1]。市场经济下年轻护士的流动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给护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困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培训岗前护士迅速提高健康教育技巧势在必行。我院多年来立足于临床,从护士身上找原因,找差距,总结经验,归纳形成目前较为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有经验的资深护士临床带教,对我院工作6年以下的65位护士进行带教前后效果比较,带教后独立完成既定目标由带教前的49.23%上升到100%,构成互动由带教前的20%上升到96.92%,患者满意由带教前的30.77%上升到96.92%等等。具体做法报导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工作6年以下的65位年轻护士,其中本科1人,专科58人中专6人;男性1人,女性64人。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3±3)岁。曾在综合医院短暂工作过者19人,首聘入我院者46人,入组前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技巧培训。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1)制订与建立健康教育路径:根据各科住院病人临床特点,一般疗程,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建立健康教育路径,将整套内容分为入院教育、住院期间教育及出院前教育三部分。分阶段逐项完成既定目标,评价效果。2)确定健康教育形式: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一对一教育为主,配合小组座谈,集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进行反复教育,以达到理想效果。3)带教者的素质要求:专科以上学历,主管以上职称,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全面的行为科学理论与传播能力,经过严格培训与筛选的优秀人员。4)带教设计:一对一式健康教育 带教者语气温馨,态度和蔼,主动邀请被带教者加入自己的个别教育行动,使被带教者体会被尊重,被重视,建立友好的沟通相处模式。向被带教者介绍个别教育的程序: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特点,掌握健康教育既定目标。并演示:主动接触邀请患者,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围绕既定目标,运用开放性提问展开话题,与患者达成互动,交谈时表情自然,语气温和,展示丰富的专业见解,论据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帮助患者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与态度。交谈结束时,患者能大致概括本次谈话的主要内容,领会交谈目的,对交谈有良好的评价与认同感。5)小组座谈或集体健康教育:带教者主动邀请被带教者加入自己组织的小组座谈或集体健康教育行动,向被带教者介绍小组座谈或集体教育程序:根据病区需要确定教育内容,整理教育资料。并演示:组织相关患者群,选择合适场所,围绕既定目标展开话题讨论或集体教育,一次以解决或认识一个小问题为目标,时间控制在45分钟或1个小时内为易,在患者感到疲劳与厌倦前结束话题,结束时大多数患者能明白本次话题的目的与意义,对话题有良好的评价与认同感。6)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带教者主动向被带教者介绍并演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一般在家属护送病人入院时,将手册发放到家属手中,或者是病人康复出院时,将手册发放到家属及患者手中。并热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册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联系电话等,有需求均可电话咨询。

1.2.2 评价工具 量化标准采取自制健康教育效果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评分表包括目标完成、达成互动、过程流畅、患者满意四方面内容,每个内容以100分计算,90分以上为达标。各学员带教期限以各项指标达标或基本达标为准。对我院工作6年以下的65位护士进行带教前后独立实施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三个月内65位护士带教后各项指标达标或基本达标,评分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护士能将信息通过沟通的方式完好的传递给病人,年轻护士普遍存在临床经验不足,沟通技巧及操作技能不成熟,所学书本知识不能充分运用于临床的特点。临床带教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2],也是护士岗前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健康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临床带教,是利用院内资源,通过资深护士从操作步骤到沟通技巧,从表情语气到语言表达,将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演示再现,传递给新生一个上岗的平台与基础,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职护士培训工作是护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3]。院内培训具有教育对象覆盖面广、教育内容实用性强、教育效果好等优点[4]。我院运用临床带教法对工作6年以下年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技巧带教,结果进一步表明,临床带教法能使课堂上的知识形象化,能使书本上的东西具体化,能使年轻护士健康教育技巧得到迅速提高。临床带教法在提高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技巧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桂荣.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11.

篇10

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

LuoYun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Abstract: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werediscussedinvolving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andmethodandmodeofsafetymanagement.

Keywords: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MethodofsafetymanagementModeofsafetymanagement

1引言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安全管理作为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将为21世纪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2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会不断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1)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人类历史进程证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统论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人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但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3)安全经济学原理。阐述清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4)安全管理学原理。研究从法理出发的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监察与监督的原理;论证清楚安全组织学原理、人员优化的原理;阐明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本的理论。

5)安全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技术原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3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永恒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的《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到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未来的21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必将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安全法规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

2)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

4)安全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将会陆续颁布和实施。

4管理方法-事故预防对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妍。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5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

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1世纪,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在企业,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至是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为人们所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人类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4)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机构、组织、立法、管理体系等)。

通过这些努力,将实现全面防范来自于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意外事故与灾难,减轻来自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和危害,防止和减少来自于社会因素的公共事故与危害、治安案件及“黄、赌、毒”等消除或控制其对人类身心和生命的危害与毒害。■

作者简介:罗云教授“”版权所有

作者单位:罗云(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邮编:100083

参考文献:

[1]罗云.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1997.

[2]肖爱民、唐紫荣等.事故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董立斋、巩长春等.工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86-06

Study on the Beginning,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EI Shu-guang, TIAN Guo-xiang, CHANG Rui-hong

(Gansu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Gans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ince 1949. Its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wo teaching systems, which transforms from teaching theory oriented to curriculum theory oriented. It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y basis develops from singular to multiple. And there exis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s to abide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ule, eliminate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utline.

Key words: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theory

作为学科,学校体育需要相对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边界,作为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之一,学校体育实践也需要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然而,我国的学校体育游离于世界学校体育发展之外,差距不得不让我国教育界做出跨越式发展学校体育的时代抉择。因此,对代表着体育学科中3级学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嬗变这一历史过程的解读,来明确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试图建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

1《体育理论》课程的终结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体育理论》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前身,在我国存在了60年左右的时间,从《体育理论》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主要把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原理》作为教材,解放后又把《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作为体育理论教材,到50年代末,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于1961年出版了我国第1部体育理论著作《体育理论》,并作为体育院系的正式教材。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历经3年,于198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新的《体育理论》教材。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世界性体育学科高度分化,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学、经济学及生物学、人文科学、人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引进,促进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科学理论的繁荣,为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此基础上,80年代初,提出把《体育理论》课程分化为《体育概论(体育原理)》、《学校体育学(理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等课程,因此引发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发。教育部于1991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将《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体育理论的第1次分化,使课程称谓的《体育理论》走向终结,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2《学校体育学》的嬗变

从学理上说,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是相对稳定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内容反映出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科在走向成熟,其变化展现出学校体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和轨迹。

2.1《学校体育学》教材构建形成了两种系统从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的演变来看,清晰地呈现出以体育系统为主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与以教育系统为主线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两种系统(表1)[1]。

对比两个系统的两种教材,体育系统教材的出版早于教育系统4年,20世纪90年代体育系统教材知识的更新频率高,表明体育系统是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导。进入21世纪后,教育系统对学校体育学进行了多次的更新,并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的主导。出现两个系统、两套人马、两个出版社、两种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所致,同时,两种教材由于教育哲学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价值观不同,致使课程内容发生显著变化,这给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以深刻启示。

2.2《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描述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我国对“目的”、“任务”与“目标”这3术语概念不清,一直采用“目的”、“任务”来描述课程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的”、“任务”这两个词具有模糊性。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学校体育学》(1991)、金钦昌的《学校体育学》(1994)、李祥的《学校体育学》(2001)都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这术语。

依据卢布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课程学习要达到具体的、清晰的学习结果,应采用“目标”来描述。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199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指导纲要》(1998)和陈雪红的《学校体育学》(2008)都采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也有未提“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或“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的,如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2004)和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2005)。随着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设计理论的引进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将得到广泛使用,并具有层次性。

2.3《学校体育学》教材完成了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20世纪以前,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出版的两种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表2)。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两个系统《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生嬗变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与世界的接轨,学校体育受到世界各种体育思想、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加之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从20世纪末开始,第8次课程改革在我国实施。由于陆续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学的核心领域是体育课程,2004年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少部分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并列关系,该教材仍延用了以教学论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为中心的教材理论体系,完成了《学校体育学》教材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至此,我国学校体育学出现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课程为中心的两种《学校体育学》教材(表3)。

2.4《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转变从表2和表3的章节目录显示,1994年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前言+章节”结构,即前言开始,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结束;1994年以后的《学校体育学》教材都采用的是“模块+章节”结构,即第几篇+各章节。自2001年起:学校体育概述(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体育实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等为其结构模块。

2.5《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理论基础呈现了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2004年以前《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是以体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整个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体育教学原理这一思想占了很高比例,涉及诸多章节,但从2004年以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环境论等理论相继引入《学校体育学》教材。2004年由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新添了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学校体育环境等内容;[2]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以体育课程理论、学习理论取代了体育教学原理,丰富并充实了学校体育产生、发展、学校体育思想等内容,新增了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删除了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章节;[3]2006年由陈文卿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体育与健康标准及教学设计、体育课程评价、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4]2010年沈建华、陈融的《学校体育学》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这1章节,至此体育课程理论成为教材的核心。

2.6《学校体育学》出现了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从表2、表3看出,在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如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原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纵观教材,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4),表明了《学校体育学》由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向理论性转变的趋势,而这些实践性极强的内容独立成为课程,如《体育教学设计》。

同时,各种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在描述其教材性质时,理论性阐述为其特色。如1991版,“学校体育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1994年版,“本书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6]2001年版,学校体育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7]2004年版,“本书所构建的新体系,改变了过去多种版本《学校体育学》低重心、重应用、重操作方法的特点,适当提高重心、精选教材内容,加强了概括性,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结合上偏重理论。”[8]2005年版,“本教材的构建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思考、解释、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全书的最重要的追求。”[9]

2010年版则强调“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直接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后从教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依据,以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师范性为编写基本原则,视角独特,力图突破以往教材多从学科内容体系来构建学校体育学框架的局限,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在章节构成、作业题、示例等方面均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10]

3《学校体育学》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3.1学校体育学学科与课程的矛盾在《辞海》中,学科被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学校体育培养人的需要对学科知识的重新选择。在学校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的关系中,学科是理论层次的,课程是应用层次的,课程是对学科的应用,学科是课程的基础,学科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课程内容及质量优劣。然而,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实践中,理解学校体育学存在着两难困境。即把学校体育学界定为“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1]从这一定义中看到把学校体育学既界定为一个学科,又界定为一门课程。事实上,现行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学科的概述,出现了同一概念两种含义的状况。在学科与课程二者的关系上,我国则反方向发展,先开设课程,后建设学科,由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科的建构,这种现实塑造的直接事实是学校体育学易被解读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目,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而不是一门按学术性质划分的学科知识领域。

3.2《学校体育学》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矛盾在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中有着较大的分歧,观点1认为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综合、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解决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观点2则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发展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是其己任,它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学校体育学教科书服务于将为人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生们要成为合格的现代体育教师,应当具有现代体育知识,善于捕捉教学信息,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材,具备生动的语言表达、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创造想象、缜密的观察、良好的记忆、有效的自控及轻松的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出现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中实践性问题的两难困境,即《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否为桥梁性课程的矛盾。

3.3《学校体育学》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矛盾自18、19世纪欧洲教育家最早系统论述教育学原理以来,课程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际情境中明确区分课程与教学确实是困难的,因而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教学,是把内容与教学方法合在一起探讨的。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种体系。在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主要有3种观点:[12]1)是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即大教学论小课程范式;2)是将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课程论小教学范式;3)是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看作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到第1种观点的影响,并且至今余绪未绝,2004年以前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主要是这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课程理论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2005年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是以第2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2004年周登嵩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列设计,显然是受到第3种观点的影响,但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上有多少观点,而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理论是对关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概述,其知识体系是以当前比较成熟的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知识体系的建构要遵循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向基础性、理论性、多元性、模块化方向转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积淀不够、学科体系不清、学科与课程不明、课程与教学不分,特别是“在当代,课程改革面临着众多的理论话语,而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与准备。”[13]基于此,目前《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将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陈述,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是理论性课程而不是实践性课程。学校体育学科中的方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将由其它具体课程来承担,而不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学校体育学》出现的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趋势,把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是比较合理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空间,即为“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策略”、“运动技能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学”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领域,将学校体育学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知识领域。

4.2建构适合《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当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最难把握和有争议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实,把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看作是两个并列的理论,并以此来组织《学校体育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比较符合课程的发展。同时,要摒弃原先《学校体育学》课程中的方法性和实践性内容。因此,综合两个系统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学概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教师教育、学校体育评价等。

5结论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滥觞和嬗变的历史发现,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终结了《体育理论》,并催化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又加速了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成长,走出了一条课程促进学科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在以教学理论为中心的两种教材系统,向以教学理论为中心和以课程理论为中心的两种课程内容体系的转变;在各种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学》呈现出由理论+实践向理论转变、理论基础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的转变;存在着学科与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矛盾。遵循课程发展规律,消解主要矛盾,结束《学校体育学》为“主干课程”称谓,促成课程《学校体育学》向《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为其它课程的开发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参阅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66的表1与齐辉.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体育学》内容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1:7表1绘制而成.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目录:1-9.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录:Ⅰ-Ⅲ.

[4]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目录:1-3.

[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绪言:3.

[6]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封面页.

[7]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前言:2.

[9]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Ⅱ.

[10]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11]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1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263.

[13] 田国祥.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与冲突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6.31.

[14] 《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15] 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16]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7]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9]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0]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 姚蕾.体育教学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 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2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还为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设计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越来越重视,因此这就使得人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设计倾向,这就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当代城市建筑中形式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设计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还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一种。但是,从当代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就要建筑形式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得建筑形式的艺术美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真实的反应出了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内容。

1.1韵律与节奏

变化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且我们在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时,也要对这一变化规律进行一定的掌握,这样就会使得设计师们对建筑设计的韵律以及节奏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倾向。而且在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将一些有名的艺术作品和设计风格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建筑设计的艺术气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有利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另外人们在对建筑形式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不同组合时,其建筑设计的风格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在建筑形式设计时,就要对建筑设计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从而使其艺术美感可以得到充分的提升。

1.2对比与微差

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空间结构的使用功能也逐渐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不同区域内的建筑空间结构形式也存在着不同,因此我们在建筑形式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严格的按照空间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来对人们的生活格调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不但可以使得建筑空间的形式设计更具有吸引力,还满足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虽然当前我国当代建筑空间形式大致相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微差,而这些微差则可以很好的反应出现代化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使得建筑空间的尺寸、色泽以及质量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对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进行观赏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对其整个建筑空间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1.3均衡与稳定

一般而言,建筑构造中各要素间的空间联系也就称为均衡性。它可以通过对称理念和动态规划的方法实现空间布局的平衡,比如说在设置建筑整体布局时,地板和天花作为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亮点,不仅能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设计融合到一起,还能为大型设计的铺陈提供宽广的背景。

2.当代建筑设计的几种倾向

(1)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元素形式设计已经不是新鲜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元素被设计者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同时,维护建筑中的民族元素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使我国的建筑文化得以保存,又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在民族元素上进行创新的建筑设计,才能保证建筑设计行业良好发展,不滞后于世界。

(2)现代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我国在早期的建筑设计阶段,曾经盲目的推崇外国的现代主义,导致我国现代的很多建筑都具有外国文化的设计风格,失去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但是这种设计倾向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也是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我国一种建筑风格。所以对于外国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我们不能盲目接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现代主义更好的为我国建筑事业服务。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开始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也容易失去设计感。

3.关于几种设计倾向的分析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20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美学角度,更要对节约资源、减轻消耗、环境保护的方面重视。把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更注重于绿色环保的节能型设计理念。目前建筑形式在社会的发展中开始走进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平凡。设计形式平凡是设计者更看重建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更多考虑到人们对于建筑的客观性需求。

4.结束语

由此可见,通过对当前我国几种主要的建筑设计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对现代化建筑的设计风格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这不仅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还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真实的反应出了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新型的设计元素融入到了其中,这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

篇13

2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3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3.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

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3.2经济学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讨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并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现的产品、生产方法、材料、市场和组织等都是源于知识新的“组合”,他关注的是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为经济资源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世界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经高达50%~60%,体现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知识积累导致技术变革,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动力。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将知识视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3.3经济管理学的知识解释

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2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80年代的“管理丛林”,到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阶段,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管理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量,这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工作。1988年,他发表《新型组织的出现》,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999年,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家T.H.Davenport出版《营运知识》,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知识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从思想角度看,当代知识管理有许多渊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学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场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引发的某些具体思考。总之,人们在试图揭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纪管理界种种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渊源。

4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4.1学科定位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知识管理学”为题名,“概念”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学术论文140篇,外文文献48篇;通过EBSCO数据库,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为题名,“concept”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国外研究文献39篇。这些论文涉及图书情报、管理、制造业、工程、医学、数学、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可见,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调查发现,大量的知识管理教育研究项目首先源于图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计算机或工程,商业和管理。集合的课程、宽泛的知识管理技巧和资产清楚地表明了知识管理教育的多学科性。这也与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知识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对信息管理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以图书馆和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4.2研究对象

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管理,整合各个学科优秀学者各有特色的理论和技术,柯平教授提出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知识过程的学科,在此,知识过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的产生、组织、传播、共享、创新以及知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样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由知识治理、战略知识管理和一般知识管理组成的三层次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

5案例分析

众多企业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等,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必须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由他们直接主持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较为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拔人员。中国海油以年轻化、知识化为宗旨规范干部选拔标准,1999年以来,共提拔近100名较年轻、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5~1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攻读MBA。(2)学习型文化。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形成了学习型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其敢于承担风险又善于驾驭风险,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勇于超越现状。(3)科学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为企业运行的根本法则,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决策制度、经济有效的用工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点。2001年,在财政部对中直系统资产总额超百亿的62家企业的绩效评价中,中国海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均为第一,被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money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可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决定因素在于: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具体解决方案;与特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实际案例不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