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2 14:55: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篇1

一、提升郊县经济发展和富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统筹这四个文明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郊县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__年1-9月份,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9亿元,可比价增长18.9;实现财政收入__.2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53.1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长19,比上年同期高出2.7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郊县发展中拆迁难、用地难、审批难、资金难等矛盾,导致发展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同时上升,招商引资势头受挫,财政运转出现一定困难。市委、市政府要求郊县在“十一五”发展中,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番,确保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20__年达到10000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破节点,千方百计此解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偏紧、用地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多策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转用指标,用好现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这篇文章。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r入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资转移的新动态,加大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度,系统化、集群化利用外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城市资本潜力,实施多元发展战略。

二是抓住要点,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南京与苏州、无锡相比,工业发展度明显不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万多家,无锡8000多家,但南京只有2449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们要提高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有效投人,提高郊县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保持工业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

三是瞄准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尽管连续几年来农民收入逐年递增,但还未真正建立长效增收机制,20__年达小康必须保持年均13的增速,困难不小。特别是部分低收入户增收艰难,20__年,10的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8元,与10的高收人组收入之比为1:6.3,收入差距在一万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去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千人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当前,城乡统筹的各项工作正在加快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机关部门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过去工作精力放在城市多、用在郊县少,考虑城市利益多、考虑郊县利益少,城市、农村“两张皮”的状况,初步建立了城市与农村互利性、市场化、内生型的互动发展机制。二是城乡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以郊县现有开发区、工业区为载体,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和规模扩张,加速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县搬迁,已初步形成江北医药、化工产业带,江南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带格局。三是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确立了“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组团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主城----新市区---- 新城----重点城镇----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梯度发展格局,“三城九镇”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按照“城区强力推进,近郊加快实施,远郊规划引导”的原则,全市计划建设1500个农村社区,并通过城镇社区集中、拆迁安置集中、中心村集中、特色居民点集中模式,在11个村先行试点。四是薄弱地区帮促力度加大。在前三年对全市8个经济薄弱镇帮促的基础上,组织动员了南京地区157家机关、城区、高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单位,对相对薄弱的六合、溧水、高淳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挂钩帮促,市向每个区县派驻工作队。截至去年10月底,城乡开展对接活动117场次,敲定合作项目281个,落实帮促资金近12亿元。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督促政策实施,各部门正在制定“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把郊县发展纳入全市大规划,把“三农”投人纳入财政大盘子,把农民增收纳入全市富民大工程,以确保有专门领导分管“三农”工作,有专门处室为“三农”服务,有专门经费扶持“三农”发展。

三、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填补弱部

为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近年来,南京市积极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兴办农村各项实事,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泥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农村低保水平得到提高,有2.5农村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逐步健全,新建改建了576个村卫生室,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保率达91,村覆盖率100;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发放100多万元的助学券,解决了44.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以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城乡分配格局。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全面完成农村八件实事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计划再投入1.33亿元,用三年时间,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五件实事,并鼓励和支持各郊县自行兴办标准更高、范围更广的实事工程。与此同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农村社区、农村私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实行“助学券”补助,不但对书费、杂费、学费进行全免,对住宿费、生活费也要进行减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想培训的都能参加,能培训的都有补助”。以完善网络、保护水源、净化水质为目标,推进农村“二次改水”,扩容和升级37个镇级水厂,对100个暂未列入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配齐消毒和净化设备,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改造改建农村小型农桥和抗旱排水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标准卫生厕所,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着力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整洁卫生、设施完备的中心村。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标准由目前的人均120元/月,提高到20__年“一区两县”不低于180元/月,其他区县不低于220元/月。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筹资标准由目前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__年的100元。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险制度,保证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探索实施农保、镇保等符合农村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方式,扩大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并逐步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

篇2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类型不断丰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取得新进展,但农村贷款难、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且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很突出,究其原因,还在于农村金融创新滞后,金融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金融活动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是通过具体信用行为的实施和信用关系的形成以及信用制度的保障来实现的,也由此构成了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制度。信用作为行为规范是抽象的,一旦付诸实践,产生信用行为,信用就具体化了。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实施信用行为而结成的关系,形成信用关系,当信用关系趋于普遍化和经常化,就上升为一种交易规则和秩序,使信用关系制度化。从经济发展史看,信用关系在初始时是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随着经济行为的契约化,信用关系更依赖于制度的保障。各地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对农村信用制度缺失的一种高度关注和积极完善的行为。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个决策者的大多数选择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最有效的市场应该是完全理性的市场,而完全理性市场是建立在决策者行为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基础上的。很显然,这种完全理性市场是不存在的。面对不完全的信息和不完全的理性,每一个决策者都不可避免地或大或小的承担着信用风险,既然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选择就只能是正确并充分地估计和测算它的影响和损失,以求得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包括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无论是信用意识,还是信用能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都需要交易对手去分析辨别,这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信用制度的核心作用,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用风险。面对农民资金需求呈现的分散性、小额化、周期长、不易监督的特点,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能使金融机构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农户信用状况,缓解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民贷款困难问题。

契约主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权利主体,有选择交易对象的自由,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价值比较、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涉农金融机构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其整体看仍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法人,面对高度分散经营的农户,其交易成本极高,加上担保、保险缺失,贷款利率受到管制,执行利率无法实现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也就无法补偿其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当涉农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能享受政府的特别关照时,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支农积极性如何可以预见。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挖掘其价值发现和信用工具创造功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增加“三农”领域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有效增加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才能有效推动农村金融创新,进而解决农村贷款难题,否则纯粹靠行政行为或有限的财政奖励或贴息政策,很难真正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更难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由此可见,农村金融供需错位、农村金融创新推进缓慢,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信用制度的缺失。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既是解决农村贷款难题、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现实选择。

二、现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及效果分析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考虑了对农户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的考核,评价系统采集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情况、收入情况、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分配不同权重,计算农户的信用等级,据此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金融机构对不同级别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给予不同条件的信贷优惠条件,同时,金融机构也存在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进行创新。

总体来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通过大力宣传和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并初步建立起电子化农户信用档案;二是贷款产品和抵押物得到部分挖掘,丰富了农户信贷品种,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迅速,动产抵押贷款业务逐步开展;三是金融服务方式和对象上有了新变化,如加大了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等支农模式的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更主要的功能还在于提高农民信用意识、评价农民的信用能力,要达到真正解决农民贷款困难、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目的,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是价值发现和信用工具创造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推动农村抵押物创新。农村抵押物缺失,关键原因在于农村产权制度不健全。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一个人与他人进行交易时建立合理预期,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权明确,经济主体才有独立的财产,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关系。虽然信用评级条件中考虑了农户的信用能力,将资产情况和收入情况纳入其中,并且分配了超过60%的权重,但涉农金融机构对这些指标体系认可度不高,因为尽管农民拥有土地、房屋等大量资产,却由于农村产权边界不清、权属不明、法律关系错综复杂,阻止了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使得这些资产无法转化为发展的资本,也无法变成金融机构能接受的抵押物。

二是违约失信行为处置机制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契约主体要尊重并执行契约规则,除了法律机制提供“威慑力”外,利益机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违约责任制度,特别是违约金、赔偿金制度,是契约实现的最后一道保障机制。在农村,无论是信用贷款还是抵押担保贷款,一旦农户生产经营收入无法覆盖贷款本息出现违约,其能被金融机构追究违约责任的资产,主要还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自有住房,而这些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框架下,金融机构无法对农户的这些权利和资产进行处置,利益补偿机制无法兑现。

三是增强信用体系实效性以提高各参与主体积极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抵押担保难以落实,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从信用体系建设中得到明显实效,政府、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涉农金融机构虽然积极响应,但在金融创新方面意愿不高,其他金融资源如担保、保险和民间资金等对进入“三农”领域仍举步不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实施效果。

四是参与金融组织主要为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对其他金融机构考虑较少,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未考虑其中,非正规金融组织被排除在外,降低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全面性和使用范围。

五是对农村信用监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方面仍有较大完善空间。

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农民主要资产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就很难解决农民贷款担保抵押不足的难题,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农村信用制度的积极性也难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创新也面临很大的瓶颈制约。

三、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考

自2002年我国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来,各地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改革为实现农村资产产权化、解决农民融资抵押物缺失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多经验,例如成都模式、枣庄模式、潍坊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点在于,改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资产产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自有房屋所有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权等,路径主要是明确产权、建立产权交易中心,保障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目的是使农村资产成为能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对象,有效解决农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在农村投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基础条件。

十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改革是一个主要选择,也必将给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各地推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建立能真正解决农村资金需求、实现农村金融创新的农村信用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支持。因此,要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围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调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指标设计和权重分配,引导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可先行一步,使产权抵押范围向农业用地、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农民自住房、林权、水权和其他农村集体资产全面延伸,通过示范作用反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关系。

二是丰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参与主体,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作用,加大研究力度,降低农村金融组织进入门槛,引导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突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征信宣传作用。加大农村地区的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多种途径普及金融知识和信用知识。金融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将信用管理贯穿于客户开发、贷前审查、授信管理、贷后管理、贷款回收等信用交易的全过程,通过业务办理宣传征信知识。

四是重视现有评价结果的运用,发挥其引导作用。利用现有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从额度、期限、利率等多方面提高贷款满意率,重点做好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发挥现有体系的示范引导作用。

五是构建信用监督机制和利益机制,发展信用中介机构。构建统一的信用监督机制和利益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执法机关、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及社会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及个人对信用行为的监督作用,并通过利益机制严惩信用犯罪,设置预防性制度规范信用行为。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扶持和管理,发挥其评价和监督作用,规范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

六是依托现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提供管理基础。充分发挥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提供信用评价、简化贷款手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处罚失信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执法机关、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及社会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及个人对信用行为的监督作用。

篇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虽然今年春耕生产打了一场胜仗,但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多快、有多好,而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市农村二产、三产发展的弱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还不够到位。所以,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近几年来,各镇、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新增水稻面积*万亩,甜菜、烤烟、白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大豆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很多农民的种地方式仍然是广种薄收,实际上种得多也不见得就收入高。比如,前段时间我下乡走访的1户农户,虽然只有3垧耕地,但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年底却能增收到3万多元,比种植黄豆高出近10倍。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经济作物发展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单产成倍增长,效益都非常可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要调整好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通过示范引路、大户牵动,目前,我市奶业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想,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家就更能清楚地看到种地增收的局限性。大家知道,种植业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受耕地的承载量所限,种植业增收幅度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高。但养殖业作为中轴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发展。所以,最终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要调整好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主要强调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问题。全国任何一个富裕的农村都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仅靠一产,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农民永远也富不了。去年我市各镇按照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有的已经形成了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今年,还要继续按照去年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调整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市里也将逐步加大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如果哪个镇能搞好新项目,今年反税比重会更大;哪个村的项目形成了税收,就全部返还给哪个村。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城乡统筹为主线,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方针,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优质安全、高效有序、快速推进全县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节约集约用地,协同推进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大力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住宅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分类推进,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的原则,到2012年,建成农民新村25个,使其成为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巴渝新居2500户,保障农房质量安全,彰显土家建筑风格;改造农村危旧房8000户,消除全县60%的农村危旧房,推动农民安居、康居和宜居目标的实现。在2012年年底前实现我县农村面貌大改观、特色风貌大彰显、人居质量大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政策鼓励,农民自愿。农民是建房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各级各部门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导农民合理用地、依法建房,保证农民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受惠得益。

(二)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民新村数量、布局和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对农房建设的基础性指导地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扎实推进,切忌形式主义、盲目攀比、强迫命令、包办代替。

(三)科学实施,集约节约。坚持引导、规范和整治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民建房难、农村建房乱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流转机制,促使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有机结合。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工作的实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四)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民新村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体制,通过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实施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五)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坚持与时俱进,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努力做到认识上高站位、规划上高起点、建设上高标准、管理上高水平,确保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四、主要工作

(一)完成25个农民新村建设

在村规划的指导下,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为抓手,建成规模达50户以上的农民新村25个,使农民新村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1个小广场(村民活动和健身场地)、1个便民商业网点、1个医务室、1个垃圾收运站(点)、1个农家书屋、1个幼儿园。有条件的农民新村,可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实现部分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并推行物业管理。

(二)完成2500户巴渝新居建设

加大巴渝新居通用图集的推广使用力度,结合农民新村建设,鼓励、引导农民建成结构安全、质量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风貌突出的巴渝新居,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有效改变农民自建散建的局面。农房建设应汲取巴渝传统民居风格和土家民居风格,彰显屋脊瓦头、穿斗廊柱、青砖勾缝、雕花窗等建筑符号,并与周围环境和田园风光相协调。

(三)完成8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

积极争取国家和市上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改造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农户危旧房。对现有分散的农村危旧房户,主要采取“主体排危、风貌改造、环境整治”的模式,在解决房屋安全的同时,注重农房巴渝民居风貌改善,做到“改危”与“改观”并举。对现有农村聚居点(集中连片的农村院落或自然村),通过改造农房风貌、整治村庄环境(“六通”、“六有”和“一池六改”,即建设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路、改庭院),改造成焕然一新的农民新村。 四、配套政策

(一)资金扶持

1.“地票”收益返还。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农民新村建设筹集资金。农户拆除旧房,腾出的宅基地及其房前屋后院坝等附属设施用地以“地票”形式获取的纯收益,80%补偿给农户,引导其到农民新村建(购)新房或到城镇购房,20%给村集体,主要用于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使用土地周转指标,按同期地票价格纯收入的80%支付农户,2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闲置的工矿企业、学校和废弃道路等属于集体建设用地部分以“地票”形式获取的纯收益,至少80%用于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具体实施细则以县国土房管局制定的为准。 2.财政专项补助。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给予每户3000元直补,对每个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30万元补助,同时,县财政按1:1的比例补助配套资金。 3.涉农资金整合。县发改委、县农委、县交委、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民宗委、县扶贫办、县畜牧局等部门,按照管理主体、资金来源及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

(二)用地支持

1.用地保障。各乡镇政府、县国土房管局负责统筹安排好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巴渝新居建设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 2.供地方式。在城镇规划区内和撤乡并镇后的原乡镇旧址建设集中居住区的,采取市场方式运作的,实行招拍挂出让建设用地,由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可划拨供应建设用地。具体实施细则以县国土房管局制定的为准。

(三)信贷支持

1.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对参与农房建设与改造、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企业,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金融机构要优先提供贷款。 2.提供农民建房购房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建房的提供小额贷款,购房的提供按揭贷款,利息不超过基准利率。 3.企业投融资支持。利用现有投融资机构或在条件具备时组建国有独资或股份制开发建设公司作为农房建设改造项目的投融资主体,以项目资产及其收益为担保和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开展拆迁安置、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等工作,并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四)其他支持

1.行政审批。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城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规划、达到施工条件的农房建设改造项目,各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要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2.技术支持。县城乡建委、县国土房管局、县交委、县规划局等有关技术支撑部门要免费提供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服务,帮助和支持农民新村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同时,各乡镇落实实力较强的当地企业进行挂钩帮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见石柱府办法〔2010〕367号),负责全县小城镇、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统筹指挥和重大决策。各乡镇政府是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主体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妥善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快速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二)分工负责

建立县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对口挂钩帮扶各乡镇建设和改造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分解年度目标任务;要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各乡镇、相关部门建设和改造工作进展情况。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帮扶,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并为实施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提供指导和帮助;要主动承担建设任务,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三)资源整合

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与村容村貌整治、扶贫移民、高山移民、库区移民、地灾搬迁、土地整治、以工代赈等工程有机结合,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并打捆使用民政、财政、发改、建设、民宗、国土、农业、水利、扶贫、林业、广播电视、残联、电力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四)宣传引导

各乡镇、相关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印发宣传资料、讲解政策文件、召开动员会、院坝会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目的意义、建设要求、政策措施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捐资捐物、投工投劳,为改善农村人居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五)加强监管

篇5

做法及成效

*镇把新农村建设与新产业的发展壮大紧密结合,在选择示范点上与新产业的规划紧密相连,如大坪、箬竹塘等示范点都选择了蘑菇产业,法沙选择了蚕桑、三黄鸡养殖产业。目前,箬竹塘的蘑菇种植3万平方米,大坪的蘑菇种植2.5万平方米,法沙村种植蚕桑100亩、饲养三黄鸡3万羽,初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新产业 新村镇”模式。新产业与新村镇建设同步推进,使新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壮大,新产业的发展壮大又有力地推动了新村镇建设。

该镇制定了蘑菇产业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明确规定建菇房不收土地规费,对建菇棚所需木材减半征收林业规费,每平方米蘑菇生产由信贷部门给予10至20元的贷款。8名镇党政班子成员和33名镇村干部以独资或合资等形式,带头种植蘑菇。该镇还动员8户种植大户在箬竹塘示范园内建菇房,鼓励13名镇村干部与群众合股,并吸纳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以技术入股,组成“*富民菇业股份公司”。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投资到蘑菇产业中来。

该镇围绕蘑菇等主导产业培育新农民,今年以来已举办蘑菇、蚕桑、脐橙、制种等生产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农民6100多人次。通过培育新农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明显加大,全面提高了种植蘑菇的科技含量[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大大降低了蘑菇产业的投资风险。

该镇依托新产业组建新经济组织,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福建老板创办了*镇长龙食用菌厂,并组建了*镇蘑菇协会,由协会统一为菇农供应菌种,提供技术服务。同时,由协会出面与山东九发(*)食品公司签订协议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蘑菇。通过深加工拓宽蘑菇销路,有效解决了产业规模扩大后产生的销售难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蘑菇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延长了产业链条,有效地拉动了蘑菇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该镇的蘑菇产业已形成了9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户670余户。今年,全镇蘑菇种植面积已超20万平方米,占全县蘑菇种植面积的62.4,产值已超117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110元。蘑菇等新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农民的经济基础,使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确确实实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发展新产业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把发展新产业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并以此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其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办法就是发展新产业。*镇在短短的一年中,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把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新产业发展为核心,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整体推进。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三农”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涵盖了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领域内容,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上的具体化。乡镇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依然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面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形式、更加注重实效、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历史课题。

作为乡镇政府来讲,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全面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乡镇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方、推动方,实现自身职能转型至关重要;本质上讲,乡镇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贯彻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让乡镇政府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乡镇政府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全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乡镇政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

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本位思想,真正做到以农村建设为根本、以农民更好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创新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农业收入;坚持全心全意提高农村社会公共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划清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法化、和规化。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乡镇政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回应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关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具体推动这一工程过程中所遇阻力的大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从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利益之外,乡镇政府必须要积极从自身出发构建回应型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谓的回应型的乡镇政府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推动新农村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质疑、敏感问题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而不是消极对待和听之任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回应型政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和现实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全面坚持全心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逐步减少政府服务的中间环节,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一个重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予以稳步推行,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公正、合理解决,维护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乡镇政府必须要从新形势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务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与传统条件下的农村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步摒弃和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对农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入手,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改变以往对农村工作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乡镇政府要逐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减少传达环节、消减多层管理,切实以高效、有力的姿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作用,避免出现多重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必须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集中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权责明确、协调推进,避免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度出现错位现象;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要跟上,不断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服务配套建设,提高乡镇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服务效率。

四是努力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镇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在推动这一工程中激励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乡镇政府在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文化过程中,要从建设之后的新农村社会效益出发,努力提高新农村社会效益,构建和形成更加有利于推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行政习惯和优良行政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逐步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和作风的消极行政文化,积极构建一种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农村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积极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尽管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乡镇行政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行政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行政行为起着反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软动力”。

篇7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19-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篇8

之所以如此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原因在于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相当有利,并且能促进现代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大会的精神,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大力支持,同样地,工业化的建设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与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能否等同起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在这里通过讨论为大家揭晓答案。

一、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言论及实施方案

不管是上层官员还是基层干部,亦或是业内学者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多言论实际上大致意思都差不多。概括起来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

部分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方案。农村城镇化就是使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型,农民数量减少,在生存方式上不再仅仅依靠农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及全面化,工业的理念不再是城市的专利,在农村也应该得到大力推进。现在这些方案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在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了实践。像山东省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标志,在农村积极推进工业化。一些不够发达的地方更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城镇化和工业化摆在首位。

二、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城镇化并不是说在形式上把农村变成城镇,尽量使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有实质性的提高,使其发展与城市相协调。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等同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城镇化和工业化作为外部推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反过来,建设好了新农村,又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两者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总书记代表中央精神也加新农村建设列入发展战略,指出三农问题在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艰巨性,并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部分地方领导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抓紧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要保留地方文化和特色,避免顾此失彼。

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鉴于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对新农村的建设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加上综合国力的增强,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我国如今的情势堪比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我们可以借鉴其新村运动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韩国新村运动的目的、口号都具有正面能量,并且配以灵活的运动方式,在物质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层面,以自愿为前提自上而下全民行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建设新农村却丢了新农村的后果,大规模的农村人员流失令建设空置,失去了建设的意义。鉴于这样的教训,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正确理解其内涵,找准发展方向,切不可简单照搬国外的形式,西方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老路实在不应该效仿。在学习韩国成功经验的同时,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两手抓,齐头并进。可以说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自己的创新理念。

四、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理解得意义

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绝不能相互替代。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具有战略意义。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的发展水平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地位很有必要。对一些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非常低的市县和乡镇,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地位才行。从长远角度考虑,正确的理解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相当有利。之所有具有独创性,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物质基础不无关系。

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区别甚至可以当作区分不同国籍的标准。因为我国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工业文明几乎是跟其他国家一样的。中国要想真正发展起来,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就得在农业文明上下足功夫,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总结

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力,并且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意义深远。我们必须从各种言论中自省,吸取经验教训,全面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正确把握发展方向,争取早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德喜.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J].中州学刊,2006,11,10(6):21-25.

[2]任志涛,姚国强.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分析[J].建筑经济,2007,7,30(S1):27-29.

篇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重大决策,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村容整洁是表现,乡风文明是风貌,管理民主是保障。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党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做到“三个充分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战略和重大创新。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水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1、正视我镇“三农”工作的成就,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镇“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对推进全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镇建设新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三是镇村建设得到加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了新进展。

2、正视差距,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镇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明显改善,镇村发展不平衡。

二是农村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较弱。

三是镇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四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质量还有待高。

我们既要看到我镇农业和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必须客观看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坚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成效。

三、抓好当前几项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工作要求,我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以实施强镇富民、安居乐业、生态文明、扶贫济困、固本强基等“五项工程”为抓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加快农村“三化”步伐,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项工程”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我镇新农村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促进生产发展,壮大镇村经济。

(1)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要以大力发展适应城市经济和出口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为方向,将组织工业化大生产的投入、技术、标准、管理以及市场流通等产业环节“嫁接”到农业领域,市场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是要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五是要突出生态特色。六是要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维护和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效益。

2、构建长期稳定的“反哺”新机制,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继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三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五是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六是落实建立征地事前公告听证和征地款预存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收入和农村土地收入村帐镇代管制度,切实保护征地农民利益。七是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清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营造农村新环境。一是加强镇村规划。二是推进农村地区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新风尚。一是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二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三是抓好新观念、新理念和农村文明新风的培育。

篇10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75-01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如何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来加强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并实现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环境优美且设施完备的最终目的,这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可有效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是人们在职业以外,进行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而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社区、村委会、街道级的群众文化工作与活动,对于实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加强群众与政府间的密切联系,还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在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这是各个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化产品的越来越丰富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获取效益的途径,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与深化,文化已不可能单独脱离而实现发展,而是摒弃传统抽象作用并与经济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经济魅力,为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增强新农村农民的各项技能与本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思想认知,让他们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结合农业产业与市场经济来推动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进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提高新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品味与道德品质,让他们在有感情的人文关怀下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养成勤俭爱国、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引导他们转变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加强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实现。另外,农民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通过文化活动传递的法制教育与政策教育知识,农民丰富了对富民政策信息的认识与理解,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充分提高民主意识,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通过行使自己的民利来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农民的民主意识,有助于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实现“村容整洁”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民,而农民群众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与参与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目的,通过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来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建设,而且帮助农民群众更深一步了解与认识卫生常识、疾病传播及预防知识等相关的卫生知识,以及循环利用、科学种田等科普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培养具有良好卫生意识的新型农民,实现真正的“村容整洁”。

二、如何加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而促进新农村健康快速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来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并推进乡风文明与管理民主以及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相当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此,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建立专门的文化协调组织机构,通过加强领导来强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起文化活动举办的积极性,综合提高基层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努力开创与构建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格局,通过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宏观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起所有可参与建设的团体、机构或个人,创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格局。(2)在产业化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并培育新农村群众文化市场,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已有设施、设备与人才,有目的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将文化、科学、经济等通过创新方式结合起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综合提高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水平。(3)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区域中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合理纳入城镇建设总规划范围内,利用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广播、文化中心及图书馆等建立农村文化网络,通过良好的互动关系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另外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投入,将文化建设的支出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科学、合理的的文化活动能积极开展,进而才能起到良好地效果,综合提高新农村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目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落实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与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还有效强化了村容整洁目的,实现农民文化素质的综合提高。总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文化建设方面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相当重要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岩.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华章,2009(16).

[2]冉江平.发展群众文化 促进新农村建设[J].新重庆,2006(07).

[3]陆敏.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探讨[J].才智,2009(29).

篇11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发展迅速,但却未能达成城乡协调发展目标,造成了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城乡之间差距加大的现状。城乡二元化程度加剧,城镇化脚步受阻,农村发展没有门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补的有效机制,没有能够建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桎梏,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城镇化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城镇化仍旧会是我国发展的主题,城镇化的大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两极分化,重视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不断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抓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主要的表现有:首先,在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尤其是小规模城镇发展潜力较小。根据调查,每年国家用于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中大城市占有90%以上的比重,对于小城镇的项目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小城市的人均GDP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较低的消费水平无法刺激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规划,造成了小城镇整体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家中,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脱节。其次,在经济增长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导致了城乡收入水平持续拉大。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造成了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现状。大城市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体系吸引了大批的青壮年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实际劳动力减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入差距成倍增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再次,城乡发展模式有待探究。大城市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经济发达的代名词,以工业化和产业化为代表,但是缺乏有效的能源的供给,农村是粮食供给基地,是满足城市工业和产业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保障。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途径噬待考量。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相互沟通和联系,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那么,寻求一条可以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途径显得尤为的必要。

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加速城市化进程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城乡迁移和土地城乡配置过程、产品市场的出清条件,同时,要提高工业产出比,不仅要增加资本投入,还应该提高城市化水平,还应增强城市化和农民进城动力,尊重要素所有者对高收益的追求,放松市场主体流动限制,提高效率,对经济增量进行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还有的学者认为,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革,更加的注重公平。城市化应避免“拉美陷阱”,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分割和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使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同时,避免采取强制性改革所造成的损失,渐进改变,立足于现有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的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

政府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基础上,在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下,通过库兹涅茨曲线的走向规律,城乡发展能够实现收入趋同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社会隐患,因此,政府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措施,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在一些西方的国家中,为了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就中国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介入显得尤为的必要,政府干预的力度成为了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城乡的制度门槛该如何的去定位,户籍制度该如何的去管理等问题,成为了消除城乡差异,加大政府干预的关键所在。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城镇化的意义仍旧存在误区,城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伪城市化问题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调整主要手段是政府行政措施,不少地方通过县改市和乡改镇、镇改居等形式提高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将大量当地户籍的农村居民统计为城市人口,这就造成了虚假的城市化问题。其次,城镇化程度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消费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城镇定居,难以有效产生第三产业需求,无法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丧失了基本的劳作能力,沦为了在城市和农村的夹层中求生存的“夹生饭”。这就直接导致了城镇化程度低的现状。再次,城镇化质量低。农民工多在私营部门就业,其创造的财富多被私营业主攫取,缴税比例低,无法承载相应的公共设施。所以,农民工聚居区域,城市病容易凸显。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意义

农村是我国的根本,我国人口的多数都是农民,缓解农村矛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关乎国家安稳的重大规划,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的基本现状,为了有效的促进工业化带动农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要求,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推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局限在把现有的农村的房屋改建成为高楼大厦,它更是对于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的提升,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农民的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管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的思想文化上,都要与城市达标,真正的实现城乡差距水平缩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正确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把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庞大的农民数量基数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消费能力的象征,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打破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桎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综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充分发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功效的机制,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缓解两级分化的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保证经济全面平稳发展,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化程度加剧,是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桎酷,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一个“城乡一体,统筹规划”的新格局迫在眉睫,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摆在了首位。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最为激进的做法是取缔城乡隔离制度约束,这些管制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隔离城乡的制度门槛,户口就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严格的户口制度给农村户口打上了强烈的色彩烙印,直接导致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和社会歧视,淡化户籍限制,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落户标准,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制定农村偏斜的政策性制度,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由于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框架,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和关联,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农民转化成为城镇人口,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条件,建立起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政策是越过城乡隔离制度门槛,把部分财富从城镇移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较为保守但却稳妥的尝试。

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对于打破二元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将会给社会的整体进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作为破除二元化结构的契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制度做为基点,以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途径,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整合作为打破城乡两极分化瓶颈的根本出路。

篇12

【关键词】

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建议

1.新农村建设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义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民投资或控制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经过“二次改制”后,乡镇企业出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只要是由农民控制,承担支农义务,都应该属于乡镇企业的范畴。改革开放前,对社队企业做出很高评价,说“我们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但是,当时乡镇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夹缝中艰难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开始异军突起,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是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前提是农民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坚持以发展乡镇企业为重、发展乡镇企业为先,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的脚步,尽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城市支持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走效益化、信息化、绿色化、和谐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进行产业布局的创新,大力改造经营理念,最终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理念创新道路。

2.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

2.1发展乡镇企业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因素

2.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切建设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乡镇企业的大力支援,乡镇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村房屋、道路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这就需要乡镇企业为农民解决就业问题,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2.1.2乡镇企业为大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乡镇企业为大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有了工作、有了经济来源,所以说,乡镇企业为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在现实社会当中,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大约1/3 来源于当地的农民,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想提高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强建设乡镇企业。使农民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乡镇企业在这个过程要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劳动致富的形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次,部分乡镇企业是股份合作制形式,年底有赢利分红的现象,这样就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收入。可见,乡镇企业在推动新农村建设阶段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帮助农民解决了生活困难的现实问题。

2.1.3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自从农村建立和发展乡镇企业以来,农村有了工厂和企业,也就说农村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农业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化,农民也不再靠体力进行农作,而是部分机械自动化代替了人力,如传统的人力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收割等都用机器来代替,既节省了劳动力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引入,解放了农村大部分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到乡镇企业去工作,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乡镇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农民的身份也开始转化成工人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越来越像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起了重要的作用。

2.2发展乡镇企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因素

2.2.1镇企业建设在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

乡镇企业也城市大企业相比,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上以及工人的综合素质上都处于较大的劣势,首先欠缺经营管理乡镇企业的高素质人才,现代企业的运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这些条件在乡镇企业是无法具备的;其次是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这就导致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造成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未来乡镇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在科技投入上和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大突破,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生产效率,消除其对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2.2.2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责任感不强。

乡镇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是导致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因素,究其根源主要是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原因。特别是当地政府对乡镇企业管理的不够严谨,因为乡镇企业每年要向政府缴纳税收,所以政府为了维护乡镇企业的行为,有着过于宽容的态度。对农民土地资源的占有方面,相关部门也置之不理等等。给当地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也阻碍了乡镇企业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

3.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阶段,政府在发展乡镇企业起主导作用,严格执行二十字方针政策,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正处在飞速发展过程,乡镇企业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宏观利益,给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大幅度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间接的起到稳定社会治安的作用,但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帮扶,特别是在资金上应大力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如采购政策扶持和财税扶持方面。要充分、长远的考虑乡镇企业发展,还要为发展乡镇企业制定出特殊的优惠政策,在危难时期顺利度过难关,为乡镇企业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1.农村建设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传统的农村生产还没有改变,从生产的要求上进行分析,整体的规模、专业、生产商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效益比较价差。?r民人均收入量较低,农民收入逐步扩大,城市收入量增加,农民需要逐步扩展增收的有效渠道,稳定农民的增收标准,降低产业缺乏的相关因素,对农民建设投入量产生制约的情况进行处理。

2 .农村脏乱的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分析,农村的住房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民住房的拆建改装,村内入院道路没有合理的硬化标准,农民畜禽随意散养,垃圾乱倒,污染情况严重。产生一种脏乱的现象,产生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3.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不足。受历史、文化、地域差异等历史性原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较差,开放程度不够,对于一些有文化的、有技能的农村青年,都以出去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无法承担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

4.农村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投入量缺乏,农村建设不受重视,农村无集体经济投入能力,没有有效的投入运作安排。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规划,投资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村的综合快速发展水平。

5.农村综合发展改革不足。受土地、资源、资金量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变化,但实际上配合的配置不足,对于农村综合改革和各类任务仍然存在较为困难的调整。农村综合发展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建设。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有效坚守原因

新农村社区规划需要以客观的实时建设发展为需求,以实际发展标准原则,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切实做好对设施条件的合理调整,不断完善各类思路的建设。强化对于农村升天的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建设发展布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农村发展建设需要控制废弃废物的排放,对废物、噪声、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游戏哦啊保护,提高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坚持以有效的服务为基准,以政府为活动导向,引导政府完成各类服务政策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和人才的综合服务管理,明确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的作用意义。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的综合建设发展速度,对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的管理效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建立完整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应用,提升现代文化、卫生、教育等设施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基础建设理论标准。坚持有效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建设,努力完善农村社区的资源配置发展管理,完善社会经济财力体制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布局。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完善政府的依靠作用,加强建设速度的快速调动和调整,明确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的情况需求,帮助农村提升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不断改变现有的资源投入点,以有效的补偿,提升国家实行的补助建设,对资金进行铺垫,提高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意义。

三、 推进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有效对策实施建议

1.坚持有效的规划目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发展为前提,不断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经济作用和社会发展意义。充分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结合现代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产活动习惯等具体要求,努力规划现代生产规模的发展标准,结合实际设施发展布局,构建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水平,提升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生活优美效果,改善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创建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2 .大力开展农业发展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尊重农民发展意识的建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特色,提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展建设标准,突出特色,打造品质品牌,增加收入,积极拓展农民综合合作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新农村产业流通渠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3.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发展建设。加强新农村发展建设调整,以鲜活的形式,发展民俗民情文化,吸引城里人来农村建设,开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一系列的旅游经营模式,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促进城乡与农村之间的快速交流,实现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4.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模式。农村的经营模式以家族承包管理制度、农民经济组织入股经营制度、现代产业发展经营制度,三种制度为特色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创建具有农村产业发展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将企业与农户,农产地与企业联系起来,推行有效的农村经营创新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的管理。

5.遵循有效的发展规律,提高互助共赢的思维。按照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规律化水平,遵循有效的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性价值,优化产业信息、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资源管控,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产业的互助,发展的共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