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2 14:55: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9-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学者们围绕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模式进行了探究,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网络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又使得网络文化因素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新热点,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新转向。

一、农村文化的理论与发展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成果,而且更突出了文化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农村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给予不同的解读,可归纳为3种视角:第一,农村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苏国勋认为:“农村文化就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作为价值体系,农村文化是由理念价值、规范价值、实用价值(即所谓道德体系、典章制度、品物行为)3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1]第二,农村文化内容的广泛性。王家新认为:“所谓农村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2]第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农村文化。吴理财认为:“在广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视为农村社会生活的整体;在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定义为农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农村文化仅仅指农民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村文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农村公共文化研究和农村和谐文化研究。在农村社区方面,代表人物有王春光、、弗里德曼等。在农村公共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最为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2006年3月就全国16个省区所做的专题问卷调查。就农村和谐文化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加以研究,主要成果有杨荣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及其实施》、魏文婷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等。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中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着眼点。但是此时,现代性向农村的骤然涌入与农民大规模的外溢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步形成。自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连续强调4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根本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新的飞跃,“新”在以农村综合发展为核心,实现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也又一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所规定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4]。

篇2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文化;路径

农村群众文化是以基层大众为主体的社会性文化,它是农村区域内的社会成员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农村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然而,与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文化滞后于经济”现象较为普遍。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文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群众文化更是文化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江西省比较重视文化建设,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截至2010年,“江西省有县级图书馆30个、文化馆40个,乡镇文化站1569个。”(《江西省农村文化工作调研报告》,2010)根据江西省“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将完成设区市20个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80个县级文化场馆的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全省80%行政村和50%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1]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各级财政向农村投入不少资金,各地县级以上的图书馆、文化馆、乡级文化站、村文化室都有了显著发展。然而,广大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黄、赌、毒”现象依然严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社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成为各地党政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现状不甚满意,急需改善和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富裕的农村,同时更需要精神充实的农村。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原则。

(二)活动内容单一,传统民间文艺流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中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太注重平时活动,除了少量的节庆、乡约民俗等外,主要集中在茶余饭后的看电视、打麻将、拉家常等。年轻人对新兴科技和网络文化抱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他们把农村传统的民间文艺当成是落后、不实用的东西,不愿意传承。农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呈现萎缩并有流失的现象。

(三)经费短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群众文化作为公益文化事业,它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近年来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各地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大,农村文化站的经费短缺问题更为严重。由于经费得不到充分保证,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设施显得相当落后,个别偏远的山区县图书馆都难以成立,乡镇文化站的图书、电脑等设施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四)文化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农村群众文化人才包括各级文化馆、文化站、乡镇和村居的相关工作人员及群众文艺爱好者。当前各级文化馆和文化站面临关闭的危险,农村文化队伍主要存在干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工资收入较低等问题。加上受互联网的冲击,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群众文化活动,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了解时事、获取自己的文化需求。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在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农村基层组织自身状况存在诸多不适现象。一是结构涣散。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些农村基层组织涣散面达到30%,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农村干部普遍存在人员紧缺,出现老龄化、许多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活动等现象。二是功能弱化。农村基层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如提留、征地和计划生育、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民矛盾等工作。对于发展公益事业、组织各种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重物质生活轻精神追求现象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民通过发展经济作物、外出务工等方式使得家庭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他们把自己的收入大部分投入物质消费方面,除了吃穿以外,主要是用于建构房屋和耐用的家电、家具等消费品上,较少用于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智力开发上的开支,出现重物质生活轻精神追求现象。江西省除了少量的像崇仁县巴山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持久、深入外,大部分的村文化室建设都是流于形式,设施简陋,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三)农村文化土壤的板结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在农村具有很大的市场,欠发达地区农村仍把读书考取大学作为子女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农民把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子女的教育中,然而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在沿海和其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极少回归农村、支持家乡建设,造成了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程度普遍下降,出现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土壤的板结化现象,造成了农村地区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的局面,长期影响着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农村文化投入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深化投入体制改革,一方面要靠政府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的投入,鼓励采取多渠道投入,形成政府投资、政策支持、社会捐赠等多元投入渠道。在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满足农民对知识、科技和文化的需求。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培养各类人才,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基层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的聘用、考核等制度建设。二是要制止文化干部身兼多职的现象,使他们专心本职岗位,保证时间和精力到位。三是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级文化骨干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骨干组建文娱活动队伍,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推向广大基础群众。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创作贴近农村群众的文化作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乡土、特色文化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引入反映当代世界先进的文化活动。一是要大力保护、开发农村传统的乡土、特色文化。“乡土文化渊源流长,它根植于劳动人民渲染欢乐情怀的丰富土壤,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奇葩,是分散于民众的宝藏。”江西省赣州市在保护和开发农村乡土文化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每年开展赣南客家文化、赣南采茶戏、传统节庆的九狮拜象等文化活动,这些群众文化都长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二是要进行农村群众文化的创新,大力引进新的文化活动。要发挥县演艺公司、文化馆等部门的专业特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切体会新农村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精心描绘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多创作一些适合农民口味,可以激励人、鼓舞人、奋发向上的优秀作品。在继续搞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文化联动”搞活农村舞台。

(三)与时俱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网络建设。由于农村居住环境的条块分割现状,交通不便,他们接受外界信息少、速度慢,然而许多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的需求十分迫切。加快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打造网上人文乡村中国,对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现代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是要积极组织开展“电脑下乡”“网络文化下乡”等活动,带动更多农民学会使用及用好网络,促进农村网络文化的发展。二是增加现有网站尤其是涉农网站的乡村文化内涵,鼓励各大门户网站专门开辟乡村文化网页,创新设计制作,增强其可视性、可读性和吸引力。三是实施农村网络文化精品工程。应着手进行乡村网络文化精品创作和评选,开发农村网络教育、书屋、戏曲、娱乐、传奇人物等,建立起丰富厚重的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农村网站。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农村群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群众文化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深化农村群众文化投入机制改革,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网络文化等,就能够突破农村看电视、拉家常等文化单一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农村“黄、赌、毒”等现象。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EB/OL].中国江西网,2011-06-11.

篇3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中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梦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群众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因此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融合,群众文化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还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一、群众文化创新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自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一定矛盾,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并不容易,在建立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干部行为腐败,社会仍然存在贫富差距,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立过于空洞化等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将无从谈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才能让群众真正的理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涵,把它转化为群众的价值取向、自觉行为以及愿望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共同的信念,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群众文化可以发挥其和谐的功能,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决策,同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持,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它以构建和谐精神为先导,借助和谐文化的引导及整合来完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这种阻碍不是随时都能消除,这时发挥建立群众文化的作用,群众文化参与人数众多,活动的范围不仅广泛,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再加上多元化的辐射层面,可以有效的推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入到群众中,得到群众的认可,使真善美的理念融入到群众的思想中,群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群众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民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保障之后,对精神文化提出了要求。在当今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开展对国家以及家庭都有重要作用,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紧密联系,现在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即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更好的提高文化软实力,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怎样加强,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个挑战对我国发展而言是一个机遇。对于国家而言,群众文化和社会文明是一体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总是在强调提升综合国力,其实综合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为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思想交相呼应的时代,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更能为群众树立健康的意识形态。

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过程的现状

()缺乏人才支持

就发展程度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再加上受到地域的限制,生活不便等原因,优秀的人才通常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因此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主要依赖村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农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但是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重视,一般到重大的节日才会举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是爱好文艺的群众、村委或者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织起来,通常政府和乡镇设有文化站,但是站里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有些人员的年龄偏大,缺乏创新的理念和动力。这些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在不了解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创新工作。

(二)缺乏经费支持

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费不足是阻碍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的乡镇在开展时,会拉赞助,政府等相关部门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也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次数,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不能正常的进行。经费缺乏不仅不能为文化建设置办新设备,而且也不能维修旧设备,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不能发展,更谈不上创新。

(三)设备落后

要想更好的开展文化建设,文化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设备会影响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村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因为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有些地方的领导从思想上不重视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造,这极大的阻碍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文化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些设备没有被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范围内,在进行基础文化设备建设的时候有一定困难。有的地方有基础的文化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不仅不齐全,而且过于落后,这也是阻碍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

三、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一)建设特色群众文化

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这也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群众的参与,文化建设只是一句空言。因此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开展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还可以设立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不仅可以鼓励群众的参与,也能增强他们对文化建设认同,在充分了解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文化建设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政府部门的文化人员来说,应该对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为农村品牌文化的建设打好基础,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对于文化建设的创新以及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以文化设施为前提条件,在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很多因素有关,尤其是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有资金投入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农村的文化设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因此,乡村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文化设备的建设,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要加大对文化设备的投资力度。可以采购一些群众容易接受的文化设备,有的乡村开始进行电影放映活动,有的乡村定期举行花鼓或者秧歌活动,这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生活,也能拉近群众与政府以及村干部的距离,这种方式值得大范围推广。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

篇4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Age in Town Library

SunYan

(chongqing library,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21st century network, the whole of China from town to countryside, all in the information waves pound profound changes. In this increasingly marketization and full of liquidity society, mode of production change, the change in the life style, make rural people and knowledge, the information of closer relations, farmers' values, outlook on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is also facing a change. As the new 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township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ow to better use current rich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maximum satisfy township reader group information needs, become worthy of our common discussion of new questions.

Keywords:Town library;Network times;New 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一、乡镇图书室作为公共知识空间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知识信息诉求需要更广泛的公共知识空间。虽然,广播电视村村通已经基本实现农村乡村全覆盖,丰富了乡村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展了知识视野,电视已经成为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广播电视也存在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存储性差,记录不便也难以查询的缺陷。调查表明,农村互联网用户虽然在提升,但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上,农村网民比城镇更浅,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

二、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乡镇图书室的数字化服务

(一)利用不同网站的内容优势开展咨询服务。互联网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各不同网站承载的信息内容各有特点亦各有优势。乡镇图书管理员要判断出读者咨询问题的性质,“目标明确”地直接登录相关网站获取资源。例如: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的,登录本省(本地区)政府网站和政府相关部门网站,信息权威度高;查看时政新闻的,建议登录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值得推荐的是,为了引导网络文化,国家专门建设了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站、央视国际网络、中青在线和中国经济网等8家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并确定了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cn/c/2004-11-09/09214189484s.shtml)。读者在商业网站获取新闻信息时应注意核实新闻来源出处;欲查找“三农”和农产品经营信息,登录各级政府部门主办的涉农网站、行业协会主办的农商网站等;欣赏地方戏剧曲艺作品、特色文化资源的,建议登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网站共享工程(/)和各省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站;想购书的,可直接登录网上书城、出版社网站、中国农家书屋网读书栏目等。

(二)当地“新农村网”是农民读者重要的信息源。当地“新农村网”(各地这样的涉农网站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的名称)是指本省、本地区、本县乃至本镇政府部门专门服务“三农”建设的网站,是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大平台。由于这些“新农村网”上内容比较丰富又有特色,农民利用方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欢迎。例如金农网(.cn/)、“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河南新农网(/)等。

(三)构架农业信息岗、信息亭、信息吧。在组织管理模式上,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元参与”构成信息服务的主体模式。在技术服务手段方面,目前,“农村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是农村低成本信息化的选择”。正在为政府、行业和广大农村居民达成共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涉农部门正联手采用“三网合一”、“三电合一”、“科技110”等“本地化”技术手段,通过各地“新农村网”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农民可以方便地、低成本地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得到实用技术知识信息,得到专家指导;而电子产品不仅更新快而且越来越便宜,农民正在越来越切实地感受到国家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好处。乡镇图书管理员要用好并推介好这个参考咨询信息源。

从现代技术上来说,现代科技发展可以让人们在网上畅游,网络超文本技术、链接可以让我们快速便捷查检信息,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可以让网民享受文化快餐,先睹为快。从人们的自由度来看,有人称网络时代为草根时代。确实,网络给平民大众创造自由发表意见、传递信息的网络平台。然而不可否认网络的“双刃”。“自由开放的网络是一块可以任人随意涂鸦的黑板,传统的社会审核机构对此完全无能为力,网络信息良莠混杂十分严重的现象带来的社会危害有目共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所以乡镇图书管理员在推介读者使用互联网资源时应注意以下方面引导:

(四)避免“放羊式”。意思是说乡镇图书管理员要与阅览者沟通。帮助读者排除技能障碍。当前乡村,真正需要用互联网资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问题的村民往往对电脑存有“恐惧感”,乡镇图书管理员应尽量帮助解决一些最基本的上网技能。贴近乡土,贴近乡亲,让村民们能充分体验到图书馆、信息站的好处,缩小城乡读者间的“数字鸿沟”。

(五)推介适用的资源。要消除“会上网就会利用网络资源”,“会一点上网技术就是合格的乡镇图书管理员”的认识盲区。实际上专家们早已指出,“技术不等于科学,因为没有理论,不能举一反三。技术只是手段。乡镇图书管理员不同于网吧管理员,网吧为盈利,自然导向用户娱乐化;而像乡镇图书室、村信息站、农家书屋这样的公告服务场所,必须利用资源的推介与引导,并以此为图书馆员的职责。例如大到用户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日常电子书刊阅览、看新闻;小到收发邮件、查看天气预报、了解飞机火车汽车时刻表等等。

篇5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8-01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化解城乡文化冲突,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归宿感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文化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调和冲突,兼容并蓄,使文化由冲突走向和谐,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冲击,造成农村核心价值观错位。农村文化是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道德规范、习俗和价值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一旦相互流通,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开始显现的就是城市文化、价值观对农村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破坏实质上是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当城市文化,尤其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对商品价值的攀比和追求,造成原有的农村传统文化模式不能有效地规范农民群体和个体行为时,就出现农村核心价值观的错位。世代流传的朴素的乡里伦理文化,例如睦邻、亲邻、乡党文化,抵挡不了城市文化的冲击,逐渐没落,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深,信任减少。

(二)迅速暴富和城镇化,产生文化空挡。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工业化改造农村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一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农村贫富分化加剧。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或资本入股,实行红利分配,具有土地或资本优势的农民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加剧农村贫富差异。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周边的农民脱离土地,改变了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一体化改变了农业收入分配,按劳分配的一般规律,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出现了更多空闲时间。经济的迅速富裕,文化发展的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农民很迷茫,部分地区低俗文化、赌博斗富占领乡村,由此可见,农村精神文化世界的空虚。

(三)网络文化迅速流入,淹没农村原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将孤立的农村世界通过网络、贸易直接与世界连接在一起,农村文化同时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农民逐渐脱离乡土文化的束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小农意识、封闭意识逐渐被淘汰,农村原生文化面临涅重生的考验。

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家族制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原生文化、以勤俭简朴为美德的优良传统、以顺应自然为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蜕变,亟须建立新农村文化体系,捍卫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本文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主流文化融合地方特色乡村文化,形成具有农村地域、传统、风俗及农业、农民特色的新文化。

(一)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文化来自实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影响农村文化的内核。由于机械化、社会化、精细化种植模式的发展,与此相关的重视合作、注重人际交往、包容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也会逐步深化。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倡新文化、批评旧思想,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这是理清文化冲突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不搞简单划一的“”,要从文化的根本入手,遵循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性,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对农村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

(二)以主流文化为引导,树立文化精神楷模。要化解农村文化存在的冲突,必须依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当前,我们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我国发展的社会实践,也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意义。大量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教师、医生、农民在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敬长辈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我们社会的精神楷模。通过树立文化典型,传播先进事迹,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将农村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汇进而引发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文化自身的调整与创新,我们要发展新农村文化,在保持农村文化优秀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主流文化,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文化。一是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地方文化艺术,通过戏曲、舞蹈、美术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鼓励农村文化吸收新元素,形成新思想,并向城市逆输入。农村文化不是城市文化的复制品,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要引入城市、走向世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篇6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文化管理服务的几个难题

1.现在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方式融合的问题。这种融合不是简单把原来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直接搬到网络服务当中来,而是带来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手段,也包括内容、业务流程方面的变革。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在公共文化管理服务建设当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2.公共文化队伍素质的问题。年龄偏大,观点上落后,知识结构比较陈旧,这样就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体系带来的要求。以上问题在基层、我们县所处地区是比较突出的。下一步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对存量的公共文化队伍怎么办,可以考虑培训,想办法优化。对于增量的部分一定要有严格的准入标准,掌握现代新技术。另外也可以考虑把我们文化资源队伍扩大,包括一些村民,还包括一些大学生。

3.网络文化资源整合的问题。目前网络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公共服务机构,里面包括文化系统,也包括其他系统,比如教育、科技。下一步一个是政府内部的资源要整合,另外企业,包括公共部门,包括社会组织,他们的文化资源怎么能够整合到我们整个大的平台里面,共建、共享,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路。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政府怎样发挥作用,怎么样建立一个好的平台,能够让企业、社会组织、公共组织有手段发挥他们的社会责任。

公共文化管理服务要与时俱进,不断实施项目创新、服务创新,注重提升文化的品质和实效,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公共文化需求。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发挥文化领引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将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活动的工作经验,在以往所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活动的社会效益,为实现美好、和谐繁荣昌盛的明天而奋斗。

目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定会伴随着新型农业的开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出现多元文化的大碰撞。这就迫切需要先进文化发挥导向作用,以共同的理想,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要求、不同社会心理的人群连结和整合起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协调力,并使全体农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求文化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进一步繁荣活跃文化市场,使得能够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广泛进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拘一格地培养一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留住一批既熟悉艺术规律又懂得市场运作的文化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文化之花就像春天的小草,呈现出勃勃生机,社会文化建设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二、加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的措施

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文化馆新馆的规划、立项、建设工作,新建达州大剧院、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的演出场所;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积极新建或改扩建图书馆、文化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提升设施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提升工程,力争全部达到市级三级综合文化站以上标准;实施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点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带动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2.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大力实施公益文化普及工程、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电影放映公共服务工程、“惠民天天演”工程、公共文化场馆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和“文化五民”行动。充分发挥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作用,全面实行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培育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创作一批精品力作,依托唐甄、元稹等历史人文资源和巴人文化、z人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深度打造和全面提升文艺创作品牌,推出一批富于时代精神、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力作,确保文艺创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培育一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抓好城乡文化的交流和推广,举办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要立足弘扬特色文化,做大做强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品牌。拓展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要突破传统办馆模式,把传统单一的服务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

4.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水平。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形成县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完善基层网点建设,把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拓展到每个村和社区。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加快对图书、艺术、美术、音乐、文博、书画等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篇7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和回答的紧迫课题。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联系协调学校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的大学精神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总和的群体文化。本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过程,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通过这种推广来宣传众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同时帮助广大高校思想教育者了解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助于为当代大学教育的变革和价值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说,大学校园文化对当代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对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为我校的大学生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借鉴。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目前概况: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前身是陕西教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但2012年才升为本科,2013年,成为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唯一试点院校;2014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作为一个新升的本科院校,而且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学前命名的高校,备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从这两年的建设状况来看,虽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和同类型二本院校相比,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就拿学校的学习气氛来说,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气氛浓厚和学习气氛差的同学比较少,分别占有7%和8%,而认为学习气氛良好的和一般的同学比较多,分别占37%和48%。作为一个本科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很重要,但是调查结果体现出来的现象,不尽如意。说明在同学们的心目,我们学校的学习气氛属于中等水平,在保持的水平上有待提高。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老师上课都感觉生动形象,让人很感兴趣,这类人占80%,只有20%的学生认为老师严肃,不负责任。说明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好,上升空间很大。

1、树立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为时一周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9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有影响,比如校训,调查显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训“厚德载物”,94%学生认为校训对自身有影响,很重视自己学校校训的精神内涵,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人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但只有6%的学生了解学校的主流文化,剩下的94%的人要么了解一点,要么就不知道学校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从这一调查就可以显示出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欠缺和不足。所以,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以下4方面的定位和眼光,积极努力的将本校建设成一所具有自身品味和时代特征的学校。

首先,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自身要有个准确的定位。必须定位准确,明确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其次,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与时俱进。全球化、网络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也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境遇,它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客观上要求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要改变传统形式,增强时代的气息。[1]

再次,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突出其本质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抓住了其本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要体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当今时代正处于不断对外交往的深化之中,我们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外来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充实自身的体系宝库。

2、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机制

首先,夯实新时期{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从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调查发现52%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学校,这就说明我们的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比如说只有50%的学生对图书馆满意(这就包括对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图书等的要求,公共设施方面,比如自习室,11%的同学觉得够用,这就说明做的不好;图书方面,虽数量可观,但是书籍整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90%以上的同学表明进了图书馆找不到检索的书目),23%的学生对商苑满意,22%的学生对体育场满意,剩下的像教学楼、食堂、宿舍、水房的满意度在5%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学校的硬件建设落后。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内部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建设,比如图书馆增加座位和管理老师、食堂扩大建设规模、教学楼新建、室内体育场的建设等。同时,还要加强校园软件设施建设,比如增加本校和外校教授的讲座、增加研讨会的数量等。因为有80%的学生表明学校提供的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太少,不利于大学生文化的拓展。

其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根据调查显示,本校36%的学生认为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89%的学生还不清楚本校校训和校徽的含义,60%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有先驱人物,针对这些,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周进行宣传和普及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可以组织相关文章征集比赛或者大型辩论会来弘扬本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方可以从细微处着眼,在学校各个角落中不经意体现校园主流文化,比如垃圾桶侧面可以设计成几种不同字体的“师”字、名人雕塑的修建以及校园地砖上的主流文化体现。

最后,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领导、老师在制度文化建设这一环节起着支柱和核心地位,介于64%的学生不知道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领导老师要做好制度的引领和监督,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起到最大作用。

3、创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首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随着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学校图书馆的无线网对外开放,学校阅览室数量增加。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官网建设方面,内容要及时准确,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要尽可能发挥贴吧的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发展朝着积极方面。同时图书馆的免费网络下载论文系统需要加强。

其次,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想糟粕纷至沓来,本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对国家的认可度和自我的爱国心,比如社团组织义务劳动和乡村支教活动,(这一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要重点建设,因为只有50%的学生对社团建设和组织的活动表示一般满意)。同时注重文化建设的形式创新,以吸引学生的认可接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立足国家,立足社会,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提{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要注重实际。比如针对有些学生心理不健康,本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解决该问题。再比如,学生有就业恐惧,学校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总之,应该从学生实际已遇到的问题或将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三、结语

篇8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 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 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 2. 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 2. 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 2. 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 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 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 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篇9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篇10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由于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刚刚开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处于起步阶段。

1.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如东北地区盛行“二人转”、华南地区则以舞狮表演。但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

2.场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设立文化站,或者仅仅是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

3.专业性较低,产业规模小。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而目前大多数农民仍主要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获取生活来源。农闲时期,很多农民则选择到城市务工,只有较少的农民业余性地从事一些文化产业活动,如工艺品制作、舞蹈排练等,专业性较低。并且多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缺少对外合作,导致产业规模小。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亦如此。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在城市才有文化产业,只有城市才能够发展文化产业,甚至将文化产业等同于城市文化产业。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上,而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重视,没有出台相应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扶持预算安排。

2.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条件差。城乡公共服务分配的不均等,导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滞后。例如,我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用来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其主要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基础设施的落后致使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配套条件不能满足,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无从下手,即使有了较好的发展也很难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3.农村文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首先,基础薄弱的农村经济难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决定农村经济在较短时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农村文化发展受农村经济制约的现状将持续存在。其次,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发展形成挤压。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挤压,呈现逐渐边缘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物质、财政资源的城市偏好、农村文化人才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最后,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困难重重。近年来农村文化的断裂使生活其中的农民越来越成为“无根”的草民,致使农村社区赌博、吸毒、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丛生。

4.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例如,农村舞蹈的编排、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将自己拥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水平等条件限制,使很多优秀的、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集中于城市中,而不愿意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农村来。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农村文化产业规划、研究机构,使一些有意愿致力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没有稳定的职位安排,导致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三、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

1.队伍数量将不断增加。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狮舞队、腰鼓队。在南宁市的一部分镇,富裕起来的农民会自己出资聘请专职老师来进行教学,广场舞、舞扇、舞剑等舞种,在农村也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发组织的,没有任何目的,只为健身乐呵。

2.作品质量将不断提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农民群众从简单的、粗糙的田坎拍打起舞,发展到场面恢宏、声势浩大,编排精细的大型舞、广场舞;由低俗的、带有封建色彩的笑语,变化到有较高文化品位、文化艺术高雅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由简单的讲民间传说,俗语、谚语变化为讲评书、小品。由于见识面的不断扩大、文化素质修养和自身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学会,而是要学好。这种变化是由单一性、低层次向多样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变化,并且是一种长时间内持续的变化,只要有差距,这种变化就会不断地发生,这种动力使参加的群众更广、社会性更强,影响面更宽,为社会发挥的作用更大。

3.内容上将不断更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内容上从简单的、单一的活动,变化为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的展示活动。现今,这些群众文化把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以更新、更美的形式渗透在活动之中。现在的群众文化活动又贯穿着历史的演变,传承着好的内容,把历史流传下来的群众文化,形式好的在内容上更新,内容好的在形式上变异。如:玩龙、舞狮,从古到今一直流传,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已截然不同。过去舞龙,是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具有迷信色彩。今天舞龙,则以代之龙腾虎跃、振兴中华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赋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上的变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发展农村文化,让先进文化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开花,需要立足乡情民意,反映时代特点,迎合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向,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秦海燕.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 2011(04).

篇11

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随着我国近几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村村通”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广电网络和移动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农村信息化服务条件基本具备。另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一系列惠农政策,“家电下乡”,“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一些信息化终端如手机、电脑、DVD、电话、宽带等技术设备走进了广大农村家庭,信息服务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而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结合我国国情和地区差异,一些适合于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低成本信息服务方式正逐渐成熟并得到充分运用。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信息服务方式:

互联网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的形式多样、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小的优势。农村文化信息服务应当尽可能的利用这些优势。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镇互联网普及水平相比还远远滞后,我国农村的上网条件较差、上网设备价格高、上网费用高、农民投资能力低、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文化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农民上网。为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民素质,全国各地根据农民特点,开展了农民家庭上网的试点和相关活动,目的是通过农民家庭上网,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拓宽农民的视野,使农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而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为推动农村家庭上网,各地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上网设备上和上网费用上给予优惠和补贴。另外“家电下乡”政策中将电脑等上网设备纳入补贴家电范畴内,也推动了电脑、笔记本等网络终端进入农村家庭。

以互联网为农村网络文化建设阵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为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视频点播系统

随着广电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加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成熟,视频点播技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有了硬件基础和技术条件,在一些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实现视频点播技术。视频点播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而新起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视频点播作为一种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被动地收看电视的方式,满足了人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的愿望。农民朋友通过它可以足不出户,就获取具有农村特色的影视节目、文化信息、科技服务、农业天气等服务信息。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可以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实现信息共享,并将大大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发展。

农村数字家园

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建立一个农村公共信息平台,满足农民的信息技术的需求,是当前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信息技术传播的当务之急。农村数字家园是一个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培训平台、信息资讯服务平台、文化娱乐平台等。

北京是开展数字家园比较早的地区,数字家园起初是建立在城市社区,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是面向中老年人、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信息弱势群体开展计算机培训等活动,随着农村信息需求的加大,农民也迫切需要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的场所,满足对信息化的需求。于是北京市在城市社区开展数字家园建设的基础上,面向农村开展数字家园建设。当前北京已建立数字家园100多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对信息技术需求的矛盾。

数字图书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不仅要使农民经济上富裕起来,更要使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实和满足。然而,现阶段基层图书馆由于资金、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乡村农民对于读书的渴望,同时高昂的书价又让农民望而生畏,如何让广大农民获取廉价、实用和适用的知识是加快农民两个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知识的途径。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就把向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推动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其重要目的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

农村数字图书馆通过建立网络化的虚拟图书馆,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音视频资料。农民在基层图书馆中通过互联网登录到数字图书馆或在家中利用电脑实现网上借阅,在网络上博览群书,在一定程度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提高农民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加就业的竞争力。

3G网络

“3G 网络”即第三代手机通信技术,即能够将多媒体通信与语音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手机技术的信息服务多种多样,包括图像、语音、网页浏览、电话会议、信息查询以及其他的信息服务。另外,结合短信服务平台,解决农民信息获取途径单一问题。利用移动信息平台,建立手机WAP网站,其功能更全、信息服务更便捷、实时性和随机性更强。在村级电子政务建设方面,“3G 网络”技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非常突出,很多村庄留守人员基本为“613899”,及小孩、妇女和老人,一些农村政务信息的很难得到具体落实,一些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落实不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通过“3G 网络”的移动信息平台可以将惠民政策、文化信息、法律法规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村民,提高了村级政务运行效率,增加了透明度,真正使惠民落到实处。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浩大而艰辛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式,农村信息化建设应走低成本之路,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不同阶段,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价格便宜,易于学习掌握,方便使用,快捷有效的实用性、综合化的信息技术产品、设备、应用系统和全面信息需求服务,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村各个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农村人口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在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有效应用的能力,推进农村社会全方位的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彭华. 《基于Web三层结构的用户和节目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J] .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5):39.

篇12

(一)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巩固完善文化活动阵地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实完善设备配置,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加强数字资源库内容建设,不断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要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村村通电话工程相结合,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到20*年要基本实现“县县有分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50%的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网点”的目标。

2.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广播电视、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就近便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认真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其业务由县(市、区)文化部门指导,日常工作由乡镇管理。全市乡镇、村(社区)要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在每个乡镇建一个综合性文化广场,一个多功能影剧院,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文化宣传画廊,一个儿童文化园;每个村(社区)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图书(电子)阅览室,一个阅报栏(宣传橱窗),一个多功能综合活动室,一个符合演出和放映条件的小型广场。到20*年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

3.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的改革。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全面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强化放映队伍培训,建立流动影院,确保农村电影“2131”工程顺利实施,到20*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

4.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借助书屋和农民自助读书组织,净化农村出版物市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每个书屋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化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在全市农村逐步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长效机制,达到书屋阅读条件完备、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农村出版物市场初步形成的目标,争取到20*年在全市建设近120家农家书屋,覆盖全市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

5.职工书屋建设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吸纳社会捐助、工会组织管理的要求,建设一批职工书屋。

(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中心城区建设具有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立项启动鹰潭市文化艺术中心(含鹰潭市群艺馆、美术馆、群众文化骨干培训基地、会展中心等)的建设,按标准新建、改造一批县(市、区)图书馆、文化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完成对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和城市职工文化设施的改造。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和乡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加大投入,促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注意合理布局、综合利用。要在城镇主要街道、大专院校、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规划建立党报阅报栏、售报亭。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宾馆、火车站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要摆放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党报党刊供读者阅读。要统筹文化、教育、科技、广电、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实现相关设施的综合利用、共建共享。

二、加快文化艺术创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县级文化馆(站)、图书馆要发挥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国家投资建设的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为低收入居民、农民工及其他特殊群体免费或低价演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政府投资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人文化宫等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已挪作他用的要限期收回。

(二)繁荣艺术创作和演出,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派,体现鹰潭特色的优秀作品,力争推出一批艺术精品,在“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评选中获得好成绩。市艺术团每年推出2—3台、各县(市、区)每年推出1—2台在市内外有影响的优秀剧(节)目。在重点抓好歌曲、歌舞、创作生产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力争不断有精品推出。加大对市、县剧团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市、县艺术团体多创作“三贴近”的作品,多深入农村基层乡村和厂矿企业演出。建立和完善艺术团体想下去、能下去的工作机制,使“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三)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1.继续实施“新农村文化下乡工程”,做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乡、科普书籍下乡、戏剧下乡、电影下乡、书画下乡,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享有度和满意度。

2.培育和打造文化品牌活动。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继续积极打造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欢乐舞台”等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形成规模,办出特色和影响。精心安排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广场文化,组织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工厂工地、田间等。与此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好公益性文化活动。

3.不断创新群众文化内容。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歌咏、读书、朗诵、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办文化的积极性,推动全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的蓬勃开展。

(四)加强文化知识普及工作。以普及人文社科、文艺欣赏、法制、科技卫生等基础知识为重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继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全力推进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转业转岗人员、创业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文化素质、经营素质、健康素质、道德素质等。同时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扶持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户、农村民间文艺表演队伍和民间艺人,从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博事业发展

(一)加强文物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发展旅游的关系,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配合新修订的《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和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物宣传。组织在全市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暨文物保护宣传周”活动与“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加强文物安全、文物维修管理工作。配合做好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继续创造条件,做好角山文化遗存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形成道教文化、战国崖墓文化、角山文化三足鼎立的古色文化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和馆藏文物的保管、修复工作。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初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健全保护机构,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制定保护规划。市、县(市、区)均应建立保护中心。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积极创建全国和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

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做强歌舞娱乐市场。逐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层次,大力倡导特色经营,发展一批具有企业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娱乐场所。进一步规范已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各县(市、区)要逐步将歌舞娱乐场所集中经营,做到规模化、特色化、超市化、综合化。

(二)做优网络文化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做大音像市场。改变音像小企业规模状况,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做新电影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在城市,要加速影院升级换代改造,以影院多厅化、经营多元化、设施现代化方向改造现有影院,逐步从单一经营电影向复合型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转变。在农村,推动数字电影改革,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五)做活演出市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演出团体和举办演出活动,加快营业性演出的市场化进程,大力倡导和扶持高雅艺术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演出,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做好艺术培训市场。以群艺馆及各级文化馆、剧团等文化单位为骨干,由城市和县城,向乡镇、社区和学校延伸的文化艺术培训规模基地,构建全市城乡文化艺术培训平台。

(七)做特古玩艺术品市场。一要注重发挥民间资本在古玩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群体;二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努力把我市做成文物强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五、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坚持管理和繁荣并重,着力构建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机制和坚强有力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继续开展“文化市场诚信工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管理者文明执法,经营者守法诚信的素质,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联合举办“诚信工程看网吧”和评选“三优”(优良设施、优雅环境、优质服务)文化经营单位等活动,面向社会评选文化市场诚信单位,使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互信互动,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二)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版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解决好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音像市场侵权盗版、演出市场的问题。统筹发展,不断繁荣文化市场。通过结构调整,控制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的总量,提升质量和品位,使之朝着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三)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化演出和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制定文化单位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文化单位职工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搞好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活力,提高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加快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的联网步伐。

七、加大投入,加强领导

(一)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篇13

2图书馆服务创新

首先,开展流动式服务。定期参与文化知识建设与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对农村农民进行生产技能与法律知识的培训。利用节假日组织图书下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读书文化周,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其次,开展网上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图书馆建设中融入网络文化建设,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排序编号。

友情链接